一、烟台海滨风景旅游区自然环境质量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张守豪[1](2020)在《青岛市燕儿岛海洋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陆交界的滨海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具有鲜明的环境特征。这里物能交换频繁,千百年来一直是人类聚居和文明交流的热点;同时也因其人地关系复杂,人口经济的集聚与海陆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变得尤为突出,而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更是加剧了滨海地区的生态敏感度。我国海岸线绵长多变,海岸类型丰富多样,各滨海地区的地域特征差异明显且各具特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滨海观光旅游休闲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早期建设的滨海景区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加之规划布局的缺陷,随着大量的游客涌入不仅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正常休闲活动,还带来了诸如海洋垃圾增多、海水污染、海滩退化、滨海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对滨海地区的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对于现有的海洋公园进行进一步的改造或再开发以及对一些新兴的滨海城市海洋公园的建设工作将会成为不久的将来景观设计的一个持续的热点领域。人们迫切需要新的海洋公园规划设计理论及设计方法来指导城市滨海公共空间的建设工作。本文选择了山东省内的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和日照市四座滨海城市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滨海景观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以曼哈顿BIG U防护性景观规划和罗安达湾滨海景观为案例,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研究法及对比分析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海岸线的不同类型及其针对性的设计策略,提炼滨海景观的设计要素及其设计手法。同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青岛市燕儿岛海洋主题公园规划设计之中,以研究成果指导设计,并通过设计验证研究成果的正确性。通过分析青岛燕儿岛地区的自然资源,气候水文条件等条件,运用弹性设计的理念,以整体协调性、生态性、地域特色、可持续发展和人性化为原则,将公园划分为“一轴、六区、多点”的总体布局,分别对场地的道路交通、竖向、种植及建筑小品、服务设施、夜景灯光等各类专项进行设计,运用物联网技术,打造智慧景区。
严圆格[2](2019)在《烂柯山风景区概念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烂柯山因“天生石梁景观”和“观棋烂柯传说”成为浙西地区知名的旅游风地。1993年,有关部门将烂柯山划定为风景区,但先后多个部门对烂柯山具有管辖权和所有权,导致景区难以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只开发建设了个别景点。随着人民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生活追求的逐渐提升,烂柯山风景区目前已经无法满足高科技、热旅游时代的游客需求。为使烂柯山重新成为浙西地区旅游胜地,本文针对烂柯山风景区展开概念规划研究,为下一步正式开展总体规划以及建设工作,打下重要基础。本文从风景区规划的理论和实践两处着手,研究风景区规划的内容、方式与手法,并将所得结论运用于烂柯山风景区规划中。通过对烂柯山风景区现有资源进行评价,将风景资源划分为各个等级,再通过现状分析,划分出烂柯山风景区保护分区,针对总体及各个分区提出规划策略,最后依托于上述研究,对烂柯山风景区提出探讨性的总体概念规划、专项概念规划、分区概念规划和节点概念设计。规划设计将打造品牌特色、增加服务功能,丰富游赏内容,使烂柯山风景区成为一张特色鲜明、功能齐全、内容丰富的衢州旅游名片。
刘晨阳[3](2019)在《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山东省胶东半岛海滨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滨海地段的区位价值已经成为当下各海滨城市关注的焦点,同时滨海地段的开发建设也成为海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热点。城市滨海重点地段一直都是滨海空间建设的核心和重点,决定着海滨城市整体空间的景观形象和环境品质。城市滨海地段的城市设计多是从整体的“线”型滨海空间和“面”状的整体片区层面进行总体的城市设计研究,相对来说,聚焦“点”——局部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研究容易被忽视。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滨海重点地段的相关研究较少,这就导致滨海地段的亮点空间“黯然失色”,并留下诸多败笔。同时,城市滨海地段的空间的特色不强、活力不足。反思以往一些城市的滨海地段城市设计,设计方法呈现“泛化”和“同化”,并过于强调上位规划的功能布局和刚性控制,这就必然导致滨海地段的特色与重点不突出,并在可操作性上有一定的短板。所以滨海地段城市设计更应该突出重点地段的设计研究,应有一整套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城市设计方法作为指导。本文选取山东省胶东半岛海滨城市为案例,因其有着丰富的滨海岸线、独特的“山、海、湾、滩、岬、城”的自然要素与空间格局,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进而试图探索其城市滨海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方法,主要是“分层次、分类型、分重点”进行研究。对城市滨海重点地段进行分类,主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型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商业商务型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历史文化型城市滨海重点地段、休闲游憩型城市滨海重点地段进行研究,针对城市滨海重点地段的现状问题,从城市设计策略出发,探索性提出滨海重点地段的“1+2+3”的设计方法,即“一个总体定位”、“两个整体设计”、“三个核心设计”。最后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不同类型的滨海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重点,充分挖掘和利用不同类型滨海重点地段的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并结合地段环境特点,使得不同类型的滨海地段特色得以最充分的、最适宜的体现,形成真正“可视、可达、可读、可游”的滨海空间,同时也为国内其他相似的海滨城市的城市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明确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的可行方法和研究重点。
邓纯纯[4](2019)在《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文中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旅游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出游需求日益旺盛,那么,在旅游供给上是否也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A级景区是我国旅游业最核心的旅游资源,厘清客源地不同出游距离范围内的A级景区供给情况,不仅能为客源地居民选择目的地景区提供参考,而且对于目的地判别自身是否占据市场竞争优势,从旅游景区供给方面进行旅游业布局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研究借用经济学中的“可获得性”概念提出“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定义,同时构建了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在采用基尼系数、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我国A级景区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长春、昆明、成都八个城市为案例地,对不同案例城市不同出游空间中的A级景区数量可获得性、等级可获得性、成本可获得性、空间可获得性和整体可获得性进行了测算和对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A级景区建设已经从数量扩张阶段进入质量提升阶段,其等级结构和空间分布不均衡。①我国A级景区数量以2~4A景区为主体部分,5A和1A级景区数量较少,且A级景区等级结构呈现出东部地区省份普遍优于西部地区省份的特征。②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与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呈现一致性,87%的A级景区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且在长三角、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地区形成三大核心密集分布区。(2)将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义为客源地居民在一定出游距离范围内可以游览体验的旅游景区的数量、等级结构、与客源地的距离和空间集聚情况。同时提出从旅游景区数量、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水平、旅游景区距离成本、旅游景区空间集聚水平四个维度进行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量评价的方法。(3)不同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不同。八个案例城市在近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成都、武汉、长春和昆明;在中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武汉、北京、上海、长春、成都、西安、昆明,广州;在中远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武汉、西安、北京、上海、成都、昆明、长春和广州;在远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成都、广州、昆明、西安、长春、武汉、北京和上海。整体来看,八个案例城市中北京、武汉、上海和西安A级景区可获得性较好,长春、成都次之,昆明和广州的A级景区可获得性欠佳。(4)客源城市的区位和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不均衡是影响中国不同客源城市A级景区可获得性大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并对其进行定义。(2)提出了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张雪葳[5](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林荣亮[6](2016)在《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梳理了青岛生态环境建设的历史沿革,分析了青岛山水风貌及地域文化特色。从“生态、风貌、文化”三方面,总结了青岛市及国内外重要滨海城市生态环境与山水风貌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揭示出早在1897年城市建设之初,青岛在生态环境与风景园林建设方面,就以胶州湾的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目标,突出以“陆海统筹”为规划原则;城市风貌保护和开发方面,注重“见山见海”;风景园林地域文化融合方面注重“民族特色”及“中西合璧”的总体发展特点。本研究结合海洋生态学、海洋沉积学、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PSR(压力-状态-响应)评价框架、AHP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定量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思路,跨学科调查研究,探索提出了《青岛海岸带城市建设生态影响评价》。并定量的分析了 1863-2015年之间,5个重要历史时期,陆域生态环境对海湾生态的支持度;结果为(1863年74分、1935年 69.7 分、1966 年 56.8 分、1992 年 36.8 分、2015 年 35.1 分),梳理并定量分析出,陆海之间生态方面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总结出:当前城市陆域生态环境建设对海湾生态产生破坏影响的总趋势仍未改变,生态环境陆海统筹建设亟待加强。基于GIS视觉敏感度定量分析,评价了青岛山水风貌可视敏感度。以市民调查问卷结合AHP层次分析法的研究方法,定量的评价分析了当前青岛风景园林环境的文化融合程度为67.88分,融合水平较低。调查得到当地市民对各中西方文化及地域文化要素的重要程度评价,结果发现,市民普遍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风景园林在当前的传承和发扬”。基于海洋地质学原理,海洋生态学原理,结合GIS技术,提出了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生态弹性力的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方法,为潮控半封闭海湾型城市陆海交界生态红线的划定,提供了定量化的分析思路、理论支撑和具体规划设计应用的方法和步骤。本研究着重以胶州湾为例,进行相关方法、过程的实例定量验证分析。基于景观视廊保护原理,结合GIS可视分析和Grasshoper技术,提出了城市山水可视化提升的“视廊区域建筑限高定量分析方法”,相关技术方法,有助于在“城市设计”层面,实现对城市建筑高度的空间管制优化;利于实现“见山、见水”的风貌保护目标。本文以青岛八个景点为例,进行相关方法过程的实例定量验证和分析。最后,以陆海统筹为原则,以胶州湾生态弹性力为依据,从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等各个层面,提出了以陆域风景园林生态环境改善,进而带动海湾生态环境优化的一系列规划优化策略。并从风景园林规划角度及传统文化融合维度,对山水可视优化“城市设计”,提出了相关的优化规划策略及分析方法相关研究思路方法,为青岛市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城市风貌保护、中心城区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方法、研究依据和思路。相关方法策略,可为国内外同类型“半封闭潮控海湾城市”的风景园林环境生态建设,提供研究借鉴。
杭君[7](2014)在《上海海域溢油生态风险区划与应急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海上运输业和石油产业链的飞速发展,海上石油运输和海上油气田开发也空前的活跃。但其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发生海洋溢油事故的风险,这些潜在的溢油污染将严重威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在中国沿海城市中,上海地处我国沿海与长江经济带的“T”字型交汇点,上海海域是全国重要的渔业资源产地、具有全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水上航道,海上运输业极为发达,其航道港口也都是原油、燃料等能源的重要通道,2012年以来上海海域已接连发生了两起重大溢油事故,包括吴淞口“通银6”加油船进水沉没和九段沙“密斯姆”油轮碰撞溢油事故,不仅恶化了海洋生态环境,造成海洋鱼类、鸟类、海藻和海洋哺乳动物的大量死亡,溢油还在风、浪、流的作用下漂移,进而污染近岸和渔区,尤其会对其所在青草沙、陈行、东风西沙等重要饮用水源地造成直接危害,严重威胁人类生产生活健康。随着上海港吞吐量的日益增长,船舶日益密集,类似的事故仍然会发生,这无疑会对上海海域分布的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的饮水源、旅游观光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构成潜在而又严重的威胁,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对该海域海上溢油产生的海洋生态环境风险进行有效监测防治就显得格外重要与迫切,应放在海上溢油事故应急保护行动的首要位置。目前,有关上海及邻近海域的溢油研究仍然比较少见,生态风险区划指标体系也不够完善,很难迅速直观的制定相应溢油应急响应对策。本课题的开展主要是针对海上溢油源的诊断识别、溢油生态风险区划和应急响应体系建立三大方面对上海海域的溢油事故生态风险区划与应急对策制定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致力于建立一套适合于上海海域的溢油应急响应决策辅助系统,为区域溢油应急方案的制定及应急行动提供技术支撑。该系统的实现不仅有利于该海域的溢油风险管理和控制,还对减少未来可能的溢油事故带来的生态损失、社会经济损失、为海洋生态补偿立法等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1)海上溢油源的诊断识别首先,通过遥感解译手段和情景分析方法,利用我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HJ-1与美国NASA中等分辨率MODIS的多源卫星数据对上海海域2012年发生的两起重大溢油事故(“通银”号加油船吴淞口沉船溢油事故、“密斯姆”杂货船九段沙碰撞溢油事故)的溢油信息进行诊断对比分析,通过对油水敏感通道进行波段比值运算,突出油膜与背景海水的光谱反射率差异,再结合重柴油光谱特征,利用图像分割的阈值确定法从疑似溢油区域中有效提取溢油信息,排除同谱异物现象,实现溢油区域定位、溢油面积和溢油量的诊断,与现场调查结果对比验证可知,HJ-1数据的提取精度较高,更适合于小规模溢油的监测,且在短波红外波段(1.55-1.75μm)更易于区分油污和其它非污染油膜的干扰,进一步分析溢油走向、离岸距离及生态环境影响,可为溢油生态风险区划指标体系的建立提供基础研究数据。(2)溢油生态风险区划通过对上海海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历年船舶突发性溢油事故的统计调查,分析生态敏感资源和溢油风险源在时间上的演替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按照海域自然环境及生态物种敏感程度的结构特点,综合考虑油品特性、事故发生概率、溢油位置及水文、气象要素等评价因素,建立海域周边生态敏感区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将溢油指标进行量化取值,更具针对性和实际意义,利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海域生态敏感区敏感系数进行模糊评判,基于GIS平台的欧几里德距离算法聚焦事故高发区污染源周边生态敏感区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应用大比例尺上海海域溢油生态环境风险区划结果,分区块直观显示溢油影响范围、高风险区和生态敏感资源保护顺序等应急参考信息,最后得到上海海域中饮用水源区的敏感系数最高;黄浦江下游吴淞口附近的港口航运区和农渔业资源利用与养护区一般为该海域事故高发区;海域溢油高发区Ⅱ区中青草沙水源地所在饮用水源区风险等级最高,其次是海洋自然保护区,随着风浪影响将有可能对较高敏感度的农渔业资源利用与养护区造成污染,最后依次应急保护的风险区为海滨风景旅游区、保留区、港口航运区和工业与城镇用海区。(3)应急响应体系建立最后,从应急组织结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行动和应急资源等四大方面建立应急响应体系,通过对事故案例和三个事故高发区溢油模拟点的的景目分析,参照上海海域生态风险区划体系标准,基于VB平台集成上海海域溢油应急响应可视化系统,直观展现溢油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情况,分区块评估应急响应工作等级,为制定高效应急响应预案提供快捷判别基础,包括生态环境敏感资源的优先保护次序、受污染海面及岸线具体清污方案,后期污染废弃物善后处理工作以及应急响应结束确认等,进一步完善我市海上溢油应急响应决策系统建设,实现对突发性溢油事故的差异性管理和整治。
孙玉琴[8](2012)在《基于DEA的滨海区域生态旅游效率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人类已步入了一个全面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时代。在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中,发展海洋旅游尤其是滨海旅游,已日益引起海洋大国的重视。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滨海旅游发展较快,尤其是进入本世纪后,海洋旅游在国家政策的催化下发展更加迅猛。《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再次强调:旅游业要在农民增收、发展海洋经济、发展服务业、维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等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作为海洋旅游核心组成的滨海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也应该看到,滨海旅游无论是滨海观光、水上运动、休闲度假等项目都与生态环境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效果紧密相关。但笔者在研究中却发现,目前我国滨海城市生态旅游环境质量整体水平不高,且各城市差距较大,人们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同时,似乎忽略了生态旅游作为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持久目标这一人类共识的主题,且在生态旅游研究领域,滨海生态旅游研究相对滞后,滨海生态旅游效率评价研究更少,采用DEA方法开展评价研究基本是空白。因此,本文基于DEA方法对我国滨海生态旅游效率开展了评价。为了实现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本文首先对我国滨海城市生态环境做出了记分等级评价,以选择符合生态旅游区要求的评价指标。这也是本文区别于一般城市旅游效率评价成果的关键。目的是希望丰富和完善我国滨海区域生态旅游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宝库,为我国滨海城市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准确判断投入与产出的效率,确定开发步骤与方式,合理地进行资源配置等提供方法和研究资料,以指导我国滨海区域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围绕“生态旅游是城市和集中居民区的居民为了解除城市恶劣环境的困扰,为了健康长寿,追求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在郊外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去保健疗养、度假休憩、娱乐,达到认识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保护自然的目的”这一核心理念,基于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海洋科学、区域旅游开发、经济学、DEA(即数据包络分析)等学科理论,依据吴章文、吴楚材、谭益民、郑群明等《生态旅游区生态环境本底条件研究》一文中对生态旅游区判断的条件要求,采用谭益民、吴楚材、吴章文等《生态旅游区分类分级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设计的滨海型生态旅游区评价项目及评价计分方法对我国主要滨海城市生态旅游环境质量开展了评价,采用DEA方法对我国滨海城市生态旅游开发效率开展评价,并分别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优化的路径。全文共分为8个部分,通过文献分析、数据调研和一些辅助性研究方法,本文选出了大连、秦皇岛、威海、烟台、青岛、上海、宁波、温州、厦门、广州、深圳、三亚等12个优质滨海生态旅游城市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按照系统性、科学性、可比性、可测取性的原则和经济学中关于生产过程要素投入的一般解释确定了海岸线的长度、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额、旅游资源吸引力和生态环境吸引力等五项指标为本文评价的输入量(投入)指标,旅游总收入,旅游总人数(人次数)等二项指标作为输出量(产出)指标,利用FA效率分析软件,并配以适宜的DEA模型进行求解,发现目前我国上述城市中DEA有效的有上海市、秦皇岛市、三亚市、广州市、温州市、威海市、深圳市、宁波市和厦门市等,DEA无效的有青岛市、烟台市和大连市。经过对无效城市的原因分析和有效城市的因素贡献值分析,最后从生态环境、生产要素输入结构及管理模式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路径思考。本文研究结论:滨海旅游不仅是今天国际旅游的热点区域,其产品和市场的国际性和高端性也将成为未来我国旅游业实现国际化和高水平化的主战场。而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要求全面推动生态旅游等特色旅游,发挥旅游业作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引领作用。故在滨海区域旅游开发中必须融入生态旅游理念,注重生态旅游效率,提升旅游发展质量,实现人民满意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
康炜佳[9](2012)在《风景旅游区游客中心的功能配置及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景旅游区游客中心是近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日益成为一种新兴的建筑类型。论文试图从30个景区游客中心的实地调研和文献整理中,获得建筑类型的初步研究成果。站在风景旅游区规划的视角,研析了游客中心的选址、布局、规模、功能配置,流线设置及其空间形态。以期形成游客中心建筑类型较为全面认知和解读。论文第一章,主要对课题相关背景进行研究。第二章,从游客中心建筑与风景旅游区关系的角度出发,对风景旅游区进行分类。第三章到第五章,按照风景旅游区地形地貌的不同,将游客中心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根据景区内与景区外及风景旅游区功能设施的特征的不同,对游客中心规模进行研析;依据游客需求、景区特征及景区季节特征的不同,为不同类型的游客中心配置相应的功能;根据风景旅游区地形地貌的不同,从建筑的接地形态、建筑的形体表现、建筑空间组织、游客中心建筑融入风景旅游区整体环境四个角度,对游客中心建筑空间形态进行分类研究。第六章,总结风景旅游区游客中心设计的工作流程,并在实践中加以论证。结语部分对全文做出回顾与对创新点进行总结。论文在以下5个方面做了探索:1.统计整理国内已建的游客中心,结合旅游业的走向提出功能配置菜单,以及选择配置功能的考虑因素。2.通过对景区类型及游客流量的前提解析,提交游客中心建筑规模设置的参考依据。3.结合调研资料,提出不同类型风景区和基地中,游客中心形态与空间设计的审美取向。4.提交游客中心功能构成关系图,和基本功能模块研究。提出功能关系的选择性意见。5.建立基本功能流程和流线关系图。
王芳[10](2011)在《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江苏省滨海旅游实证研究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海洋对人类至关重要,滨海旅游是发生在海岸带的主要人类活动之一,并且是世界上最大的产业(群)—旅游的最传统的、主要的、也是增长最快的形式。全球变化背景下,滨海旅游开发强度日益增加,生态环境压力加大,旅游作为双刃剑,对沿海环境的破坏与保护兼具双重作用。选择江苏滨海旅游地做实证研究,分析其旅游发展现状和背景因素,进行旅游者和社区调查,探讨江苏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定位、可行性措施、适宜模式和空间布局与时序,为江苏滨海旅游地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性研究,对世界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作用。该研究将理论应用到实际的实践,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主要结论如下:(1)对江苏滨海旅游发展进行定位。滨海旅游目的地更多的吸引了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中国的境内旅游市场是海滨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绝大部分的旅游者来自离景点不远的地区。海滨自然环境要素是最具有吸引力的滨海旅游地目的地吸引物,其次是娱乐活动和特色饮食,海滨文化在吸引旅游者方面的作用最弱。追求旅游的放松的旅游者最多,其次是亲近大自然、追求身心愉悦的旅游者。对于旅游目的地的有效旅游宣传来说,做好旅游本身、口碑相传,才能争取更多的客源,新兴的网络与传统的电视也很重要。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自然环境满意度是最高的,对与人有关的旅游服务评价一般。(2)江苏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旅游者和社区基础,受访者尤其是旅游者同意环境保护很重要、个人对为了可持续发展和后代的环境保护具有责任,并且承认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对海洋有亲近的需要;另一方面,受访者尤其是当地居民表现出对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的期望。大多数滨海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听说过生态旅游,可见生态旅游在中国的普及和宣传是很有成效的。对未来生态友好滨海旅游发展提供建议。一是以绿色思维指导低碳旅游方式,提倡降碳减排,发碳补偿和碳经济,制定碳排放标准,征收碳税,鼓励新型节油节能科技应用和游可持续发展方式。二是平衡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兴趣,尤其是当地社区居民旅游者和政府对全球变化的看法、态度、共识和责任感,对实现滨海旅游可持发展至关重要。(3)对江苏滨海旅游发展适宜模式进行探讨。保护区是天然的海滨博物馆,态旅游是当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江苏滨海自然保护区和旅游目的分布多有重合,将自然保护区建设与旅游开发并为一种开发模式:滨海自然保区-生态旅游模式。江苏沿海滩涂围垦农业和渔业发展,适宜发展乡村旅游。滨海旅游有助乡村经济发展,有了乡村旅游,滨海旅游会更加丰富而具有吸引力景区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之一就是旅游文化的提升,发展江苏滨海文化-节庆旅游,弘扬特色地方文化,达到以旅游促文化保护、以保护促旅游的双赢局面另外,发展江苏滨海休闲度假-体育游、国家公园游和海岛游也是适宜的模式。(4)对江苏滨海旅游目的地布局和开发时序进行探讨。江苏滨海旅游优先发具有一定旅游基础的区域,这些区域呈斑状分布于海岸带,是旅游发展的核心区围绕核心区,向外扩散发展旅游,提高开发深度,形成江苏滨海旅游带。江苏海旅游开发不仅依靠海岸海洋资源,还要整合其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多项吸点发展滨海旅游。江苏沿海可以利用独特的位置和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流长三角和山东的旅游者,增强区域合作。江苏海上旅游线布局自北向南从青岛港出发,沿途停靠连云港港、滨海港、大丰港、洋口港和上海港。陆上旅游布局以沿海高速公路为线,沿岸圆陀角、吕泗港、洋口港、大丰麇鹿保护区、大丰港、盐城丹顶鹤保护区、滨海港、东西连岛作为节点,连接南通市、盐城市和连云港市。以里下河平原为核心,结合江苏省长江沿旅游带、大运河旅游带、淮河流域旅游带建设,开辟江苏滨海水乡旅游路线。
二、烟台海滨风景旅游区自然环境质量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烟台海滨风景旅游区自然环境质量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青岛市燕儿岛海洋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城市滨海景观的发展与研究进展 |
1.3.1 城市滨海景观的发展历程 |
1.3.2 城市滨海景观的研究进展 |
1.3.3 城市滨海景观发展理论 |
1.4 海洋主题公园概论 |
1.4.1 相关概念 |
1.4.2 城市滨海景观的特征 |
1.4.3 城市滨海景观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法 |
1.6.2 实地调查研究法 |
1.6.3 对比分析研究法 |
1.6.4 实践验证研究法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滨海景观实地调研及案例研究分析 |
2.1 山东省内沿海地区滨海景观实地调研分析 |
2.1.1 青岛市滨海景观调研分析 |
2.1.2 烟台市滨海景观调研分析 |
2.1.3 威海市滨海景观调研分析 |
2.1.4 日照市滨海景观调研分析 |
2.2 国外案例分析 |
2.2.1 曼哈顿BIG U防护性景观规划 |
2.2.2 罗安达湾滨海景观 |
2.3 总结 |
2.3.1 岸线的分类及相应的景观设计策略 |
2.3.2 滨海景观设计要素运用 |
2.3.3 滨海景观规划设计手法 |
第3章 青岛市燕儿岛海洋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
3.1 基址概况 |
3.1.1 基址区位 |
3.1.2 基址立地条件及资源状况 |
3.1.3 基址气候条件概况 |
3.1.4 基址水文条件概况 |
3.1.5 基址交通分析 |
3.1.6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规划设计定位与原则 |
3.2.1 规划设计定位 |
3.2.2 规划设计原则 |
3.2.3 规划设计方案 |
3.3 总体布局与分区规划 |
3.3.1 总体布局 |
3.3.2 功能分区 |
3.3.3 道路交通 |
3.3.4 竖向设计 |
3.3.5 主要景点设计 |
3.3.6 种植规划设计 |
3.4 专项设计 |
3.4.1 景观建筑小品设计 |
3.4.2 服务设施设计 |
3.4.3 标识系统 |
3.4.4 夜景灯光设计 |
3.4.5 铺装设计 |
3.4.6 智慧景区建设 |
3.4.7 经济技术指标 |
第4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2)烂柯山风景区概念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探索风景区规划方法 |
1.2.2 寻求烂柯文化景观表达手法 |
1.3 研究内容 |
1.3.1 理论研究 |
1.3.2 调查研究 |
1.3.3 设计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综合法 |
1.4.2 实地调研法 |
1.4.3 计算机绘图与建模法 |
1.4.4 归纳总结法 |
1.5 研究框架 |
2.风景区规划理论研究 |
2.1 基本概念 |
2.1.1 风景区 |
2.1.2 风景资源 |
2.1.3 景群 |
2.1.4 景点 |
2.1.5 保护 |
2.1.6 更新 |
2.1.7 地域文化 |
2.1.8 烂柯文化 |
2.2 风景名胜区规划内容 |
2.2.1 风景名胜区规划要求 |
2.2.2 风景名胜区规划步骤 |
2.2.3 风景名胜区分类 |
2.3 风景区规划方法 |
2.3.1 国外风景区规划方法 |
2.3.2 国内风景区规划方法 |
2.4 风景区规划设计中的文化表达手法 |
2.5 烂柯山风景区研究进展 |
2.5.1 历史文献研究 |
2.5.2 专着研究 |
2.5.3 论文研究 |
2.6 风景区规划理论方法总结 |
3.国内外案例研究 |
3.1 法国圣米歇尔山的历史景观保护与更新 |
3.1.1 基本概况 |
3.1.2 保护与更新措施 |
3.2 南京紫金山及玄武湖风景旅游区整治总体规划 |
3.2.1 基本概况 |
3.2.2 现状分析 |
3.2.3 规划策略 |
3.2.4 分区整治策略 |
3.3 杭州西溪湿地生态景观规划 |
3.3.1 西溪湿地概况 |
3.3.2 西溪湿地规划分区 |
3.3.3 西溪湿地规划策略 |
3.4 陕西少华山国家森林公园潜龙寺景区规划 |
3.4.1 基本概况 |
3.4.2 总体规划 |
3.4.3 细部设计 |
3.5 南京牛首山文化风景区核心区设计 |
3.5.1 基本概况 |
3.5.2 设计手法 |
3.6 风景区规划实践方法总结 |
4.烂柯山风景区概述 |
4.1 烂柯山风景区历史沿革 |
4.1.1 春秋汉代起源时期 |
4.1.2 魏晋南北朝初显时期 |
4.1.3 唐宋元明鼎盛时期 |
4.1.4 清末民国衰败时期 |
4.1.5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复兴时期 |
4.2 烂柯山风景区规划的必要性 |
4.2.1 响应上位规划要求 |
4.2.2 风景资源基础良好 |
4.2.3 地理环境条件优越 |
4.3 烂柯山风景区规划面临的问题 |
4.3.1 多头部门管辖难以整体规划 |
4.3.2 大量风景资源尚未开发 |
5.烂柯山风景资源评价 |
5.1 烂柯山风景资源构成 |
5.2 风景资源调查 |
5.3 烂柯山风景资源分类 |
5.4 烂柯山风景资源评分与分级 |
5.5 烂柯山风景资源评价结果 |
6.烂柯山风景区保护分区划定 |
6.1 烂柯山风景保护分级 |
6.2 生态基底面分析 |
6.2.1 大气 |
6.2.2 水域 |
6.2.3 土壤植被 |
6.2.4 生态分区 |
6.3 观赏游览线分析 |
6.4 文化服务点分析 |
6.5 风景保护分区 |
7.烂柯山风景区规划方法构建 |
7.1 烂柯山风景区规划依据 |
7.2 烂柯山风景区规划原则 |
7.2.1 整体性原则 |
7.2.2 原真性原则 |
7.2.3 时代性原则 |
7.2.4 地域性原则 |
7.2.5 文化性原则 |
7.2.6 功能性原则 |
7.3 烂柯山风景区规划目标 |
7.3.1 保护自然环境 |
7.3.2 延续历史文脉 |
7.3.3 增强场地活力 |
7.4 烂柯山风景区规划策略 |
7.4.1 整体规划策略 |
7.4.2 自然景观保护区规划策略 |
7.4.3 史迹保护区规划策略 |
7.4.4 风景游览区规划策略 |
7.4.5 发展控制区规划策略 |
8.烂柯山风景区规划设计 |
8.1 基础资料与现状资料分析 |
8.1.1 区域位置及红线范围 |
8.1.2 上位规划解读 |
8.1.3 自然与资源条件 |
8.1.4 人文与经济条件 |
8.1.5 周边环境分析 |
8.1.6 SWOT分析 |
8.2 烂柯山风景区规划定位 |
8.3 烂柯山风景区总体概念规划 |
8.4 烂柯山风景区专项规划 |
8.4.1 保护更新专项规划 |
8.4.2 典型景观专项规划 |
8.4.3 交通道路专项规划 |
8.4.4 风景游赏专项规划 |
8.4.5 经济发展专项规划 |
8.4.6 分期建设专项规划 |
8.5 分区规划及主要景点概念设计 |
8.5.1 烂柯怀古景区 |
8.5.2 青海流岚景区 |
8.5.3 惊虹仙踪景区 |
8.5.4 岳韵观澜景区 |
8.5.5 寻梅问道景区 |
8.5.6 山水映秀景区 |
8.5.7 归里稻乡景区 |
8.6 烂柯山风景区各项指标 |
8.6.1 游客容量计算 |
8.6.2 用地平衡表 |
8.6.3 烂柯山风景区主要景点设施一览表 |
9 总结 |
9.1 研究成果 |
9.2 不足与改进意见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风景资源评价指标汇总表 |
附录C 各项目评价层判断矩阵表 |
附录D 风景资源评价指标层次表 |
附录E 风景资源打分平均值汇总表 |
附录F 烂柯山风景资源评分统计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3)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山东省胶东半岛海滨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
1.1.1 城市滨海地段对城市的综合性意义 |
1.1.2 城市滨海地段开发建设的高潮 |
1.1.3 城市滨海地段开发建设的特色缺失 |
1.1.4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建设的带动作用 |
1.1.5 城市设计的重要性提升 |
1.1.6 重点地段城市设计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滨海地段 |
1.3.2 滨海重点地段 |
1.3.3 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
1.3.4 胶东半岛海滨城市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基础研究 |
2.1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理论研究 |
2.1.1 城市设计“维度理论” |
2.1.2 城市设计“图底理论” |
2.1.3 城市设计“触媒理论” |
2.1.4 城市设计“联系理论” |
2.1.5 城市设计“场所理论” |
2.1.6 适应性城市设计理论 |
2.2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案例研究 |
2.2.1 周边环境的协调衔接——香港中环海滨 |
2.2.2 蓝绿交融的生态格局——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
2.2.3 充满活力的开放空间——美国的奥克兰城市河口区 |
2.2.4 独具特色的景观风貌——香港中环海滨 |
2.2.5 氛围浓厚的人文环境——巴黎塞纳河沿岸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认知城市滨海重点地段 |
3.1 城市滨海空间发展历程 |
3.2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空间界定 |
3.2.1 空间关系 |
3.2.2 空间功能 |
3.2.3 空间距离 |
3.3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的价值意义 |
3.4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的类型归纳 |
3.4.1 自然生态型滨海重点地段 |
3.4.2 商业商务型滨海重点地段 |
3.4.3 历史文化型滨海重点地段 |
3.4.4 休闲游憩型滨海重点地段 |
3.5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现状问题 |
3.5.1 问题表征梳理 |
3.5.2 问题诱因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
4.1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策略 |
4.1.1 整体设计策略 |
4.1.2 生态优先策略 |
4.1.3 视觉和谐策略 |
4.1.4 文脉延续策略 |
4.1.5 以人文本策略 |
4.2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方法 |
4.2.1 “1+2+3”设计方法构建 |
4.2.2 “一个”总体定位 |
4.2.3 “两个”整体设计 |
4.2.4 “三个”核心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实证研究——以山东省胶东半岛海滨城市为例 |
5.1 胶东半岛海滨城市滨海重点地段现状分析 |
5.1.1 胶东半岛海滨城市滨海地段特色分析 |
5.1.2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研究范围 |
5.1.3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的识别 |
5.1.4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的空间分布 |
5.2 胶东半岛海滨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优化研究 |
5.2.1 自然生态型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优化 |
5.2.2 商业商务型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优化 |
5.2.3 历史文化型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优化 |
5.2.4 休闲游憩型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优化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过程总结 |
6.2 论文创新成果 |
6.2.1 对城市滨海重点地段进行分类研究 |
6.2.2 提出城市滨海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方法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4)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景区研究进展 |
1.2.2 可获得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设计 |
1.3.1 案例城市 |
1.3.2 数据来源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国A级景区建设现状 |
2.1 中国A级景区数量特征 |
2.2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水平 |
2.2.1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类型 |
2.2.2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水平 |
2.3 中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 |
2.3.1 A级景区整体分布特征 |
2.3.2 A级景区空间分布类型 |
第3章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界定 |
3.1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义 |
3.2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指标 |
3.2.1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影响因素分析 |
3.2.2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 |
3.3.1 旅游景区数量评价方法 |
3.3.2 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水平评价方法 |
3.3.3 旅游景区距离成本评价方法 |
3.3.4 旅游景区空间集聚水平评价方法 |
3.3.5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综合评价方法 |
第4章 案例城市A级景区可获得性测算及对比 |
4.1 A级景区数量可获得性测算 |
4.2 A级景区等级可获得性测算 |
4.3 A级景区成本可获得性测算 |
4.4 A级景区空间可获得性测算 |
4.5 A级景区可获得性综合对比 |
4.5.1 近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2 中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3 中远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4 远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5 A级景区可获得性综合对比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
5.1.1 研究结论 |
5.1.2 创新之处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5)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
1.3. 重要概念辨析 |
1.3.1. 山水文化 |
1.3.2. 山水风景体系 |
1.4. 研究对象 |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
2.1. 地理区位 |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
2.2. 自然环境基础 |
2.2.1. 地质形成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条件 |
2.2.4. 水文条件 |
2.2.5. 土壤条件 |
2.3. 小结 |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
3.3.1. 地理环境 |
3.3.2. 自然条件 |
3.3.3. 文化观念 |
3.3.4. 经济基础 |
3.3.5. 政治影响 |
3.3.6. 建造技术 |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
3.5. 小结 |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
4.2.1. 山水格局 |
4.2.2. 世俗空间 |
4.2.3. 艺术表达 |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
4.4. 小结 |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钱学森“山水城市”理论为城市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
1.1.2. 滨海城市“生态破坏”、“千城一面”的发展困局 |
1.1.3. “绿水青山”的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
1.2. 研究意义 |
1.2.1. 符合国家宏观政策要求 |
1.2.2. 风景园林设计的定量研究尝试 |
1.2.3. 为同类型城市提供参考经验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空间范围 |
1.4.3. 研究时间范围 |
1.5. 研究现状(国内外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保护经验启示) |
1.5.1. 国内滨海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建设经验启示 |
1.5.2. 国外滨海城市生态及山水风貌建设经验启示 |
1.5.3. 中西对比 |
1.6. 研究创新点 |
1.6.1. 主要创新点 |
1.6.2. 创新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2. 青岛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沿革 |
2.1. 山水风貌、地域文化概述 |
2.1.1. 山 |
2.1.2. 海 |
2.1.3. 水 |
2.1.4. 城 |
2.2. 生态环境建设历史演变 |
2.2.1. 概述 |
2.2.2. 生态环境及风貌演变历程 |
2.2.3. 小结 |
2.3. 城市风貌及风景园林历史演变 |
2.3.1. 清朝时期(1891-1897) |
2.3.2. 德国占领期(1897-1914) |
2.3.3. 日本占领期(1914-1922、1937-1945) |
2.3.4. 民国时期(1922-1929,1929-1937) |
2.4. 生态环境建设现状问题 |
2.4.1. 绿地总量不足 |
2.4.2. 绿地布局不均 |
2.4.3. 绿地建设质量偏低 |
2.4.4. 生态空间结构不合理 |
2.4.5. 城市风貌混乱、山海难见 |
2.4.6. 千城一面 |
2.4.7. 城市绿地建设重硬轻软 |
2.4.8. 城市开发夺山占水 |
2.4.9. 建设理念有待提高 |
2.4.10. 园林行业投入与重视不足 |
3. 青岛山海生态及山水风貌保护评价 |
3.1. 青岛海岸带城市建设生态影响评价 |
3.1.1. 摘要与背景 |
3.1.2. 评价方法综述 |
3.1.3. 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4.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与总结 |
3.2. 青岛市中心城区山水风貌视觉敏感度评价 |
3.2.1. 观景点及观景线路选择 |
3.2.2. 观景点现状问题分析 |
3.2.3. 山水视觉敏感度分析 |
3.2.4. 山水风貌视觉敏感度综合评价 |
3.3. 青岛风景园林文化要素感知融合度评价 |
3.3.1. 评价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
3.3.2. 状态打分与权重确定 |
3.3.3. 评价结果与结论 |
4.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化提升的理论与技术 |
4.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方法 |
4.1.1. 方法依据及原理解释 |
4.1.2. 软件技术应用 |
4.1.3. 方法步骤 |
4.2. 基于山水可视化的视廊区域建筑限高方法 |
4.2.1. 方法依据及原理解释 |
4.2.2. 软件技术应用 |
4.2.3. 方法步骤 |
5.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优化的理论与技术应用 |
5.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性海岸生态红线合理性验证分析 |
5.1.1. 海岸线现状分析 |
5.1.2. 改造岸线划定 |
5.1.3. 改造后纳潮量计算 |
5.1.4. 改造后冲於环境、水交换能力演变分析 |
5.1.5. 改造后海湾生态环境演变分析 |
5.2. 基于山水可视优化的八景视廊建筑限高分析 |
5.2.1. 信号山 |
5.2.2. 小鱼山 |
5.2.3. 薛家岛(窟窿山) |
5.2.4. 奥帆中心 |
5.2.5. 北岭 |
5.2.6. 李村河围子岭 |
5.2.7. 浮山 |
5.2.8. 小青岛 |
5.3. 小结 |
6.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及山水可视化提升的优化策略 |
6.1. 基于海湾生态承载力的生态优化策略 |
6.1.1. 区域规划层面 |
6.1.2. 总体规划层面 |
6.1.3. 专项规划层面 |
6.2. 基于山水可视优化的城市设计优化策略 |
6.2.1. 山水可视优化的高层建筑空间布局 |
6.2.2. 山水可视优化的城市风貌区划 |
6.3. 山水意境融合的城市风貌优化策略 |
6.3.1. “立意问名”的意境区划 |
6.3.2. “取境山海”的意境理法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7)上海海域溢油生态风险区划与应急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上海海域区域概况 |
1.1.1 海域自然环境特征 |
1.1.2 海域生态功能区分布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溢油遥感解译研究进展 |
1.2.2 溢油生态风险区划研究进展 |
1.2.3 溢油事故应急对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技术方法与原理 |
2.1 海域溢油风险源概率统计方法 |
2.1.1 海域溢油污染来源 |
2.1.2 海域船舶溢油事故风险预测评价 |
2.2 遥感溢油风险源识别技术 |
2.2.1 遥感数据介绍 |
2.2.2 提取溢油信息 |
2.2.3 估算溢油面积和溢油量 |
2.3 溢油生态风险区划方法 |
2.3.1 海洋溢油的生态危害 |
2.3.2 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法敏感性评估 |
2.3.3 溢油风险等级划分 |
2.4 溢油应急响应体系建立 |
第三章 上海海域溢油风险源识别 |
3.1 上海海域溢油风险源分布概况调查 |
3.2 上海海域船舶溢油事故风险概率统计与评估 |
3.2.1 上海海域历年突发性船舶溢油事故统计 |
3.2.2 上海海域船舶溢油事故风险概率评估 |
3.3 船舶溢油事故遥感影像解译 |
3.3.1 事故案例概况 |
3.3.2 基于 MODIS 和 HJ-1 数据的溢油源识别诊断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上海海域溢油生态风险区划 |
4.1 海域生态敏感区溢油敏感性评估 |
4.1.1 确定溢油特征评价因素集 U 及权重 W |
4.1.2 建立生态敏感区评价等级集 V |
4.1.3 确定因素集 U 和评价等级集 V 之间的隶属度 R |
4.1.4 模糊评判计算溢油敏感系数 S |
4.2 建立上海海域溢油生态风险区划体系 |
4.2.1 溢油生态风险区划流程 |
4.2.2 上海海域生态敏感区溢油敏感性评估 |
4.2.3 上海海域生态敏感区区划底图数据 |
4.2.4 上海海域溢油高发区 |
4.2.5 上海海域溢油风险等级划分及优先保护顺序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上海海域溢油应急响应体系 |
5.1 上海海域溢油应急组织结构 |
5.2 上海海域溢油应急响应程序 |
5.3 上海海域溢油应急行动 |
5.3.1 事故报告与报警 |
5.3.2 现场调查与监测 |
5.3.3 评估应急响应工作等级 |
5.3.4 拟定应急行动方案 |
5.4 上海海域溢油应急资源 |
5.5 溢油事故应急响应对策景目分析 |
5.5.1 溢油应急响应方案制定流程 |
5.5.2 事故案例应急响应回顾 |
5.5.3 事故案例应急响应对策制定 |
5.6 小结 |
第六章 上海海域溢油应急响应可视化系统 |
6.1 系统运行的软硬件系统环境要求 |
6.1.1 软件环境 |
6.1.2 硬件环境 |
6.2 系统内部构建 |
6.3 系统使用说明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基于DEA的滨海区域生态旅游效率评价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范围与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滨海生态旅游实践进程 |
2.1.1 国外滨海生态旅游实践进程 |
2.1.2 国内滨海生态旅游实践进程 |
2.2 国内外滨海生态旅游研究进展 |
2.2.1 国外滨海生态旅游研究现状与评述 |
2.2.2 国内滨海生态旅游研究现状与评述 |
2.3 国内外滨海生态旅游效率研究进展 |
2.3.1 国内滨海生态旅游效率研究现状及评述 |
2.3.2 引入DEA的实践可行性 |
2.4 本章小结 |
3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旅游 |
3.1.2 生态旅游 |
3.1.3 滨海生态旅游 |
3.1.4 滨海生态旅游效率及效率评价 |
3.1.5 DEA(数据包络分析) |
3.2 理论基础 |
3.2.1 生态学理论 |
3.2.2 环境生态学理论 |
3.2.3 生态承载力理论 |
3.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5 海洋科学理论 |
3.2.6 区域旅游开发理论 |
3.2.7 经济学理论 |
3.2.8 DEA理论(数据包络分析理论) |
3.3 小结 |
4 研究方案设计 |
4.1 研究方法选择 |
4.1.1 常用的生态旅游效率评价方法比较 |
4.1.2 DEA方法的应用 |
4.2 研究对象选取 |
4.2.1 滨海旅游区域的确定 |
4.2.2 滨海生态旅游区域的判断 |
4.3 研究指标确定 |
4.3.1 输入指标选取 |
4.3.2 输出指标选取 |
4.4 本章小结 |
5 研究区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
5.1 研究区生态旅游发展基础 |
5.1.1 大连市 |
5.1.2 秦皇岛市 |
5.1.3 威海市 |
5.1.4 烟台市 |
5.1.5 青岛市 |
5.1.6 上海市 |
5.1.7 宁波市 |
5.1.8 温州市 |
5.1.9 厦门市 |
5.1.10 广州市 |
5.1.11 深圳市 |
5.1.12 三亚市 |
5.2 研究区生态旅游发展问题 |
5.2.1 生态旅游环境资源质量有待提高 |
5.2.2 生态意识淡薄造成环境破坏 |
5.2.3 生态旅游缺乏专项规划 |
5.2.4 生态旅游产品单一且形象不够鲜明 |
5.2.5 生态旅游教育功能不足 |
5.3 研究区生态旅游效率评价实践现状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DEA的研究区生态旅游效率评价 |
6.1 指标数据的采集 |
6.2 数据运算 |
6.2.1 分析软件的选取 |
6.2.2 输入数据及模型选取 |
6.3 结果分析 |
6.3.1 生态旅游DEA有效的城市排优先次序 |
6.3.2 生态旅游城市DEA无效原因分析 |
6.3.3 对生态旅游DEA有效城市进行因素贡献值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优化路径 |
7.1 生态环境优化的思考 |
7.1.1 生态环境资源分析 |
7.1.2 优化措施 |
7.2 生产要素输入结构优化的建议 |
7.2.1 土地要素优化 |
7.2.2 劳动要素优化 |
7.2.3 资本要素优化 |
7.2.4 A级景区(点)结构优化 |
7.3 管理模式优化的方法 |
7.3.1 建立新型管理模式 |
7.3.2 新型管理模式的运营与保障措施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与不足 |
8.2.1 创新点 |
8.2.2 存在的不足 |
8.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0年我国主要滨海城市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景点数量统计表 |
附录B 我国滨海城市生态环境资源调查评分表 |
附录C 滨海型生态旅游区环境调查及评价指标 |
附录D 学习期间与论文相关的学术成果 |
附录E 博士学习期间照片 |
附录F 国内外部分滨海城市学习考察照片 |
致谢 |
(9)风景旅游区游客中心的功能配置及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及现状 |
1.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及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及现状 |
1.2.3 小结 |
1.3 课题研究内容及相关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相关概念界定 |
1.3.3 小结 |
1.4 相关理论研究 |
1.4.1 风景区规划 |
1.4.2 旅游规划理论 |
1.4.3 建筑空间组合论 |
1.4.4 风景建筑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2 风景旅游区的分类及特征 |
2.1 风景旅游区的分类 |
2.1.1 按风景旅游区的景观特征分类 |
2.1.2 按风景旅游区功能设施特征分类 |
2.1.3 按风景旅游区结构特征分类 |
2.1.4 按风景旅游区布局形态分类 |
2.1.5 风景旅游区地形地貌分类 |
2.2 按风景旅游区规模分类分级标准 |
2.2.1 按景区用地规模分级 |
2.2.2 按 A 级标准分级 |
2.3 风景旅游区与游客中心的关系 |
2.3.1 景区空间结构及景区空间形态与游客中心的选址布局 |
2.3.2 景区规模与游客中心规模 |
2.3.3 景区特征及景区功能与游客中心功能配置 |
2.3.4 景区地形地貌与游客中心建筑 |
2.4 本章小结 |
3 风景旅游区游客中心的选址布局与规模 |
3.1 风景旅游区游客中心选址布局的分类 |
3.1.1 集中式 |
3.1.2 分散式 |
3.2 风景旅游区面积、游客量与建筑规模 |
3.2.1 景区外 |
3.2.2 景区内 |
3.3 本章小结 |
4 风景旅游区游客中心功能配置研究 |
4.1 风景旅游区游客中心功能构成 |
4.1.1 室内功能配置 |
4.1.2 室外功能配置 |
4.1.3 面积配比 |
4.2 合理进行风景旅游区游客中心功能配置的必要性 |
4.2.1 增加对风景旅游区的满意度 |
4.2.2 提高风景旅游区的保护意识 |
4.3 游客中心的功能配置的影响因素 |
4.3.1 受 A 级风景旅游景区评定的影响 |
4.3.2 受游客需求的影响 |
4.3.3 受风景旅游区游客中心选址布局及规模的影响 |
4.3.4 受风景旅游区的景观特征的影响 |
4.3.5 受风景旅游区季节特征的影响 |
4.4 游客中心功能配置的分类 |
4.4.1 售票咨询 |
4.4.2 茶室 |
4.4.3 候车换乘 |
4.4.4 博物馆展示 |
4.4.5 其他 |
4.5 风景旅游区游客中心的流线解析 |
4.5.1 穿越式 |
4.5.2 独立式 |
4.6 本章小结 |
5 风景旅游区游客中心空间形态 |
5.1 建筑的接地形态 |
5.1.1 地下式 |
5.1.2 地表式 |
5.1.3 架空式 |
5.2 建筑的形体表现 |
5.2.1 融入型 |
5.2.2 共构型 |
5.3 建筑的空间组织 |
5.3.1 线性串联型 |
5.3.2 屋台组合型 |
5.3.3 空间主从 |
5.3.4 空间序轴型 |
5.3.5 空间穿插型 |
5.4 游客中心建筑融入风景旅游区整体环境 |
5.4.1 视觉界面的处理 |
5.4.2 肌理的协调 |
5.4.3 材料及结构形式 |
5.5 本章小结 |
6 郑州龙西湖文博森林公园游客中心实践 |
6.0 游客中心建筑设计工作流程 |
6.0.1 设计 |
6.1 景区概况 |
6.1.1 地理位置 |
6.1.2 地形地貌 |
6.1.3 气候 |
6.1.4 交通 |
6.2 景区分析 |
6.2.1 景区特征 |
6.2.2 功能分区 |
6.2.3 空间布局分析 |
6.2.4 景区交通流线 |
6.3 游客中心选址布局 |
6.3.1 选址及规模—集中式 |
6.3.2 布局—穿越式 |
6.4 游客中心建筑 |
6.4.1 功能配置 |
6.4.2 空间形态 |
6.4.3 材料及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7 风景旅游区游客中心设计导则 |
7.1 风景旅游区游客中心的一般概况 |
7.1.1 风景旅游区的特点 |
7.1.2 风景旅游区游客中心分类 |
7.2 选址 |
7.3 功能组成 |
7.4 功能关系图 |
7.5 游客中心典型平面 |
7.5.1 功能平面 |
7.5.2 流线组织 |
7.6 游客中心设计要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江苏省滨海旅游实证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2 江苏滨海旅游研究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 |
2.1 海岸海洋科学 |
2.1.1 学科界定与研究范围 |
2.1.2 海岸海洋科学在滨海旅游中的应用 |
2.2 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
2.2.1 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背景 |
2.2.2 旅游可持续发展 |
第三章 滨海旅游目的地旅游者和居民研究 |
3.1 调研点 |
3.1.1 调研点选择与调研内容 |
3.1.2 调研点滨海旅游环境概况 |
3.2 滨海旅游旅游者研究 |
3.2.1 调研点旅游者概况 |
3.2.2 客源地 |
3.2.3 旅游者海滨旅游熟悉程度与旅游倾向 |
3.2.4 旅游者旅游信息源与行程特征 |
3.2.5 旅游者滨海旅游动机 |
3.2.6 旅游者满意度 |
3.2.7 旅游者的环境与旅游感知 |
3.2.8 旅游者生态旅游认知 |
3.3 滨海旅游当地居民研究 |
3.3.1 滨海旅游地社区概况 |
3.3.2 当地居民人口统计学特征 |
3.3.3 当地居民海滨经济收益变化与海滨环境变化感知 |
3.3.4 当地居民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感知 |
3.3.5 当地居民对海滨开发的选择 |
3.3.6 当地居民对生态旅游认知和海滨旅游的熟悉度 |
3.3.7 当地居民对滨海旅游目的地吸引物感知 |
3.3.8 当地居民对滨海旅游主要服务重要程度的感知 |
3.3.9 当地居民对旅游和环境的感知 |
3.3.10 发展滨海旅游当地居民关心的问题 |
3.4 江苏滨海旅游发展定位 |
3.4.1 江苏滨海旅游旅游者定位 |
3.4.2 江苏滨海旅游客源地定位 |
3.4.3 江苏滨海旅游旅游产品定位 |
3.4.4 江苏滨海旅游旅游地营销定位 |
3.4.5 江苏滨海旅游旅游服务定位 |
3.5 江苏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措施 |
3.5.1 江苏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者基础 |
3.5.2 江苏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基础 |
3.5.3 江苏滨海旅游可持续开发与管理的一般性建议 |
第四章 江苏滨海旅游发展模式与空间布局研究 |
4.1 自然环境状况 |
4.1.1 地理位置 |
4.1.2 地质地貌 |
4.1.3 气候 |
4.1.4 水文特征 |
4.1.5 生物区系 |
4.2 江苏滨海旅游发展的问题和机遇 |
4.2.1 区域经济 |
4.2.2 旅游资源 |
4.2.3 旅游发展 |
4.2.4 区位条件 |
4.2.5 自然条件 |
4.2.6 滨海环境 |
4.2.7 政策导向 |
4.2.8 交通条件 |
4.3 滨海旅游市场分析 |
4.3.1 世界滨海旅游市场现状和趋势 |
4.3.2 中国旅游市场 |
4.3.3 江苏滨海旅游市场 |
4.4 江苏沿海整体开发现状 |
4.4.1 江苏沿海开发概况 |
4.4.2 江苏沿海主要开发方式 |
4.5 江苏滨海旅游主要的适宜开发模式探讨 |
4.5.1 滨海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模式 |
4.5.2 农业乡村旅游模式 |
4.5.3 海洋文化—节庆旅游模式 |
4.5.4 滨海度假休闲-体育游模式 |
4.5.5 滨海国家公园旅游模式 |
4.5.6 海岛旅游模式 |
4.6 江苏滨海旅游开发空间布局和时序 |
4.6.1 江苏滨海旅游空间布局和时序 |
4.6.2 江苏滨海旅游发展区域合作 |
4.6.3 江苏滨海旅游线路空间布局 |
第五章 结语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经历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烟台海滨风景旅游区自然环境质量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岛市燕儿岛海洋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张守豪.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2]烂柯山风景区概念规划研究[D]. 严圆格.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3]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山东省胶东半岛海滨城市为例[D]. 刘晨阳.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9)
- [4]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D]. 邓纯纯.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5]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6]青岛生态环境及山水风貌保护的理论策略研究[D]. 林荣亮.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7]上海海域溢油生态风险区划与应急对策研究[D]. 杭君. 上海海洋大学, 2014(03)
- [8]基于DEA的滨海区域生态旅游效率评价及优化研究[D]. 孙玉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10)
- [9]风景旅游区游客中心的功能配置及空间形态研究[D]. 康炜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02)
- [10]滨海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江苏省滨海旅游实证研究为例[D]. 王芳. 南京大学,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