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哈尔滨市地下水的易污性评价及计算机编图(论文文献综述)
周鹏[1](2020)在《西藏日喀则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尽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垃圾填埋处理处置弊端的认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方式逐渐趋向于以焚烧处理为主。然而,青藏高原地区作为我国最后一片净土和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据自治区住建厅统计资料显示:西藏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几乎以填埋处理为主。垃圾渗滤液作为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一旦发生渗漏进入地下水含水层,将对地下水水质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并且这种污染将延续数十年甚至更长,污染的地下水将对人民群众健康造成较高的污染风险。因此,本文在资料收集、现场环境调研、样品采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填埋场源污染风险、地下水脆弱性、区域地下水水质以及居民健康风险大小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为填埋场管理、污染防控和保障地下水用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垃圾填埋场源污染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日喀则市垃圾填埋场一期场地综合潜在污染风险评价结果为5.5,为中等污染;由于二期工程即将投入运行,较新的垃圾由于具有较高的含水率,再加上日喀则市垃圾填埋场生活垃圾收运效率提高,填埋量增加,其存在的潜在污染风险较高(Ii=6.1),此后,其潜在污染风险逐渐减低,呈现中等污染。(2)采用DRASTIC模型对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含水层脆弱性较弱,污染物防污性能较强。(3)选取pH值、总硬度、硫酸盐、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以N计)、亚硝酸盐(以N计)、氨氮、铬(六价)、氟化物、氯化物、镉、铅、砷、锌、硒、氰化物、汞、铁、溶解性总固体共计19项常规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主要超标指标为氨氮、六价铬、铁。2014年日喀则市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水质相对较差,其中:氨氮超标率为100%,最大超标倍数1.88倍;六价铬超标率为33.3%,最大超标倍数1.08倍;铁超标率为66.6%,最大超标倍数1.07倍。2015、2017和2018年水质相对较好,仅铁元素呈现不同程度的污染,超标率和最大超标倍数依次是100%、33.3%、100%和2.33、2.22、1.4倍,其他元素均满足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GB/T14848-2017);2016年日喀则市垃圾填埋场地下水各检测指标均满足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GB/T14848-2017)。(4)研究区地下水水质现状为较好—良好,各监测井水质变化相对稳定,大体呈现为本底井>扩散井>监视井。区域地下水水质在各水期相对较好,各监测井水质变化相对稳定,综合水质为良好;不同水期综合水质现状依次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以地下水质量(GB/T14848-2017)Ⅰ类标准为背景值,对各年度各监测井水质污染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4年、2015年和2018年区域地下水水质综合污染现状呈轻污染;2016年和2017年区域地下水水质综合污染现状为无污染。各监测井污染程度为扩散井>本底井>监视井>多林变电站监视井;各水期地下水综合水质污染程度呈现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5)居民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女性遭受的致癌风险和非致癌危害商明显高于男性所遭受的健康风险;致癌物质经所有暴露途径导致的致癌风险依次为CRcgw>CRiov3>CRdgw,各致癌因子经所有途径导致的综合致癌风险大小依次为:Cd(1.645E-06)>Cr6+(6.679E-07)>As(4.041E-07)。非致癌物质经所有暴露途径导致的非致癌风险依次为HQcgw>HQiov3>HQdgw,各非致癌因子经所有途径导致的非致癌危害商大小依次为:CN-(0.0241)>F-(0.0165)>As(0.0129)>Cr6+(0.0063)>Cd(0.0038)>NO3-N(0.0022)>Hg(0.0012)>NO2-N(0.0004)>Zn(0.00017)。致癌因子Cr6+、Cd、As元素的致癌风险控制值取0.05mg/L、0.004mg/L和0.01mg/L;为保证填埋场区域地下水饮用安全,降低周边居民健康危害风险,非致癌因中NO3-N经所有途径导致的地下水非致癌健康风险控制值取17.96mg/L。综上可知,日喀则市垃圾填埋场一期场地对地下水影响较小,由于一期场地即将封场,二期场地即将投入运行,并且随着日喀则市垃圾收运效率的提高和垃圾成分日益复杂,为保证填埋场运行安全,降低填埋场对周边地下水环境污染风险,仍应对填埋场污染源及区域地下水环境状况给予特别关注,就填埋场污染源及区域地下水环境污染现状,积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加强垃圾填埋场管理、强化污染源控制,防止污染扩散,必要时对污染的地下水及时进行修复。
徐文瑾[2](2019)在《辽宁省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文中提出目前许多大中城市的地下水供水水源水质恶化,并逐步向深层水发展,同时地下水污染物从单一向繁复转变,污染范围也向面状及大区域污染转变。辽宁省作为中国北方严重缺水地区之一,存在地下水质恶化、海水倒灌等一系列水文地质问题,本文首先以辽宁省为研究区域,采用地下水污染风险模型,以地下水固有脆弱性、外界胁迫性、地下水功能价值为三个子系统,结合DRASTIC评价模型及GIS平台进行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分为低污染风险、较低污染风险、中等污染风险、较高污染风险、高污染风险五个等级;进一步选取最高污染风险区域中的盘锦市西南部辽滨沿海经济开发区的某工业场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水文地质调查资料,建立研究区的地下水流模型,采用基于有限差分法的GMS中MODFLOW模块进行水流模型的求解,选取苯酚、氨氮、石油类三种污染物,建立溶质运移模型,以情景模拟的方式,将污染情况分为两种情景,在实际场地资料的基础上,结合Hydrus-1D及GMS等数值模拟软件对污染物的溶质运移进行模拟计算,最后以建立的风险评价模型对该场地进行污染风险评价。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辽宁省地下水固有脆弱性处于较低较高固有脆弱性之间,固有脆弱性指数在0.300.64之间。外界胁迫指数在0.060.72之间,西部和东部地区的胁迫性较低,中部下辽河平原及南部的大连市具有较大外界胁迫性。辽宁省三分之二的地区处于中等功能价值以下,整体功能价值性较低,功能价值指数位于0.06和0.64之间,辽河平原地区的功能价值稍高,西部及东部地区都比较低。辽宁省地下水污染风险指数在0.040.75之间。西部和东部污染风险较小,中部地区污染风险较高。(2)辽宁省盘锦市某工业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计算情景一条件下,苯酚和氨氮在非饱和带底部最终浓度为16.67mg/L、42.09mg/L,模拟期间在饱和带中的最高浓度是0.57mg/L、0.23mg/L;氨氮于模拟时间700d4900d的风险等级为Ⅰ级,至7300d为Ⅱ级风险,而苯酚在模拟时间700d、1400d、2100d的风险等级分别是Ⅰ、Ⅲ、Ⅳ级,至7300d的过程中均为Ⅵ级高风险状态。情景二条件下,苯酚、氨氮和石油类污染物的污染浓度逐渐降低,由100d的105mg/L、190.9mg/L及2mg/L降至18250d的2mg/L、18.7mg/L、0.06mg/L,衰减速度也是逐渐降低,氨氮和石油分别由最初的Ⅳ级和Ⅵ级降至Ⅰ级风险,而苯酚在模拟期间一直处于Ⅵ级高风险状态。
乔萌萌,杨洁,周芮,毛嘉玲[3](2017)在《基于DRASTIC模型的地下水脆弱性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下水的基础,是环境规划部门制定地下水保护计划的决策依据之一。DRASTIC模型是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阐述了该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情况,其中,主观性较强是其主要缺陷之一。针对这一缺陷,分别从敏感度分析、模型检验及评价等级划分3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模型改进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建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层次分析法以及BP神经网络法等方法确定指标权重,依据可拓学理论制定等级划分标准,最后运用多种典型污染物检验模型评价结果,着力克服模型的主观性问题,进一步完善DRASTIC模型。
李冠佑[4](2017)在《天津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与应用》文中提出天津市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城市,地下水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的发展,地下水资源被大量开采,地下水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威胁,并逐步从浅层地下水向深层地下水转移。地下水资源一旦遭到污染,对其修复和治理的代价很大。因此,地下水资源保护应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能够识别出不同地区地下水遭受污染的风险大小,识别出高污染风险区。对于地下水源地选取与保护、地下水污染防治、合理进行土地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论文深入分析了有关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研究成果,搜集、整理了天津市平原区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开发利用情况、水质分布情况、污染分布情况,获取了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的相关资料与数据。从地下水的易污性能、污染荷载分布、地下水价值功能三个基本因素构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2)基于方差最大化原理对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进行组合,引入模糊数学理论,分别构建了基于组合权重和模糊数学的地下水的易污性能评价模型、污染荷载分布评价模型和地下水价值功能评价模型。(3)利用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体系:U-N体系和W-P体系框架,将地下水的易污性能评价模型、污染荷载分布评价模型和地下水价值功能评价模型综合起来,分别建立基于U-N体系和W-P体系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模型。(4)以天津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平台提取各评价指标的原始值,对U-N体系和W-P体系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开展实例研究。U-N体系的评价结果表明,平原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等级介于4.077.23之间。评价中中等风险占比70%以上,主要分布于蓟县、武清、宝坻、宁河、静海等远郊区的大部分区域。较高的污染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滨海新区和部分环城四区,这部分区域的共同特点是经济发达、污废水排放量较大、人口密集,污染荷载等级较高。W-P体系的评价结果表明,平原区地下水污染风险等级介于4.406.43之间,中等风险区面积占比80%以上,主要分布于平原区中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区域。稍高污染风险区分布于滨海新区、近郊的津南和西青的小部分地区,以及施肥强度较大的武清、宝坻和蓟县等地。其中,滨海新区和近郊的小部分地区经济发达、污废水排放量较大、人口密集,污染荷载等级较高。而远郊的武清、宝坻和蓟县等地地下水价值较大、面源污染强度大。综上,U-N体系和W-P体系的评价体系的构成层次、评价要素的叠加规则对最终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造成了影响。W-P体系突出了地下水价值功能对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影响程度。U-N体系能较好地综合地下水保护紧迫性(包括地下水易污性能和地下水价值功能)与污染荷载对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影响。更适用于天津市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缪玮[5](2017)在《西南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西南地区地域辽阔,行政区域包括云、贵、川、渝、藏五个省级行政区,2015年常住人口 1.99亿,行政面积占国土面积1/4。同时,西南地区矿产资源储藏丰富,目前已发现矿种130余种,部分矿种储量居全国甚至全球前列。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采矿技术落后、管理松弛,基础十分薄弱;60年代之后,采矿行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80年代之后,矿业经济高速发展,逐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矿产开发带来的地下水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而重金属因其高毒性、持久性、难降解性等特点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同时,西南地区地处我国地貌单元一、二级阶梯,地势落差大,也是我国主要水系的补给区及上游河段分布区,其独特的地形、复杂的地质条件决定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特性。本文从西南地区水文地质结构特点出发对西南某铅锌矿区及其周边区域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状况做以下研究:(1)通过阐述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地下水系统中的行为特征、运移规律,结合重金属污染源的污染特征,研究分析基于过程的地下水重金属污染机理。并从重金属污染特征、固有脆弱性、特殊脆弱性和地下水价值水平四个方面分析造成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因素,从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方法出发,选取重金属污染物毒性等15个评价指标,形成针对西南矿区实际特点的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2)介绍三角模糊数法和突变级数法两种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方法。三角模糊数法评价过程简单快捷,适用性较强;突变级数法不涉及指标权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评价结果的主观性。(3)以西南某铅锌矿区为例,应用三角模糊数法和突变级数法对该铅锌矿及周边区域进行了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并将两种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评价结果显示该铅锌矿区及其周边区域受重金属污染的风险总体处于较低至中等等级,说明该地区地下水受到了较轻微的重金属污染,同时也验证了评价方法的适用性。
金阳[6](2016)在《基于溶质运移的丹阳吕城地区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下水是水资源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环境生态系统的敏感因子,对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有巨大影响。但近年来,人类活动的不合理性导致地下水质量下降,引发一系列地下水污染。本文首次以丹阳市吕城地区地下水为专门研究对象,通过收集资料、调查取样、测试分析、数值模拟,针对其污染特征、污染现状、地层结构及污染机理进行研究探讨,在6个方面取得了进展和新的认识:1、研究发现丹阳市吕城地区地下水总体以无机污染为主,有机污染显现,具体表现为无机毒理指标劣于微量有机指标,但好于无机常规指标,锰、总硬度、铁、氨氮、耗氧量等5项无机常规指标超Ⅲ类水限值,碘化物、氟化物、硝酸盐和砷等4项无机毒理指标超Ⅲ类水限值,地下水样品中存在卤代烃、氯代苯、单环芳烃等三大类13项有机指标。2、研究发现吕城地区水化学类型发生重大变化,由历史时期2种类型演变为现在9种类型,以HCO3-Ca·Na·Mg型和HCO3-Ca型为主,前者分布较分散,后者分布集中。地下水受人类不合理活动影响,化工区东南方向和北部居民生活区已演化出现HCO3·Cl型水,溶解性总固体均小于1g/L,属淡水。3、通过多种水质评价方法研究得出研究区地下水质量现状,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分类指标评价法和综合质量评价法分别对吕城地区地下水质量进行现状评价,单指标评价中无机指标超Ⅲ类水的项数和比例都远大于有机指标,空间范围内随着与化工区距离的增大,单指标水质逐渐变好;分类质量评价中地下水劣质性表现为一般化学指标>无机毒理指标>挥发性有机指标>毒性重(类)金属指标>半挥发性有机指标;综合质量评价表明吕城地区地下水质量较差,以Ⅳ类水为主,Ⅰ类水和Ⅱ类水缺失,Ⅲ类水约占样品总数的1/5,Ⅴ类水约占样品总数的1/10。4、针对吕城地区地下水污染现状研究,采用单指标污染评价法和最新的逐级评价与综合集成结合法进行评价,揭示地下水单指标以未污染、轻污染和中污染为主,污染严重的指标为锰、铁、砷、氯乙烯。逐级评价与综合集成结合法在地下水质量评价基础上,选择对人体健康危害性大的无机毒理指标和微量有机指标参与评价,确定该区未污染水占2/3,轻度污染水和重度污染水占1/3。5、依据前人资料和近期施工钻探数据,结合地层划分方法和专家意见,重新认识并划分了研究区地层,利用GMS软件构建了三维地质模型,实现从不同视角、不同层位、任意剖面观察地层结构。6、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预测了对流-弥散作用下,地下水中溶质迁移情况:5年内污染主要集中于化工区范围内,随着生产不断进行,污染物持续渗入地下水中,30年时间沿地下水流方向前进769m左右,污染晕影响面积由最初0.145 km2扩大至0.58km2。
王维琦,杜新强,吕航,牛琨,张以晨[7](2013)在《基于GIS的DRASTIC模型评价延吉市河谷地区地下水脆弱性》文中认为运用DRASTIC模型对延吉市河谷地区地下水脆弱性进行了分析评价。评价过程中利用了GIS软件中的空间分析功能,提高了评价效率;通过对于研究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科学评价了DRASTIC模型的优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模型中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可将评价指标分为两种类型,即"自然指标"和"受控指标",在今后的模型应用中,对于二类指标的作用应进行深入研究。
韩辉[8](2013)在《河道利用再生水对水环境影响的评价研究 ——以大兴新凤河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北京市是严重缺水的特大型城市,再生水利用是缓解水资源危机的重要举措。本研究在国内外再生水综合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兴区再生水的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河道利用再生水对水环境影响的评价研究的研究重点与技术路线。通过现场采样分析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连续监测了再生水、地表水、地下水及湿地进出水中常规指标、重金属指标、生化类指标、富营养化指标等,量化评价了新凤河综合治理工程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与污染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新凤河治理工程对再生水具有显着处理效果,BOD含量降低58.81%72.72%,COD含量降低31.85%55.58%,菌群数降低34.2899.09%,氨氮含量下降了10.31%,总氮下降了7.25%,河道水质自上游到下游出现改善趋势。该区域的地下水防污性能综合指数都介于69-112之间,属于防污性能很好区或较好区,该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抵抗污染物质侵入的能力较强,再生水利用对地下水影响的风险系数非常小。新凤河经过综合治理,地表水水质明显改善,湿地处理使得水质进一步净化,对地下水无任何影响。但是,新凤河治理工程段仍不定期有污水排入,大大影响了水质,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在利用再生水时要做好与地下水的联合调度,加强监测,制定应急预案,避免再生水的长期利用对地下水等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朱性宝[9](2013)在《基于迭置指数法的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没有系统考虑污染源特征,缺乏有效针对地下水污染源的评价方法,本研究基于“污染源-污染途径”过程解析,以浅层地下水为评价对象,将地下水风险评价用于地下水污染源的规划和管理,在地下水污染源场地开展地下水污染源评价和分级研究。基于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中各评价模型在构建原理、评价指标、指标量化、权重赋值和评价范围等方面不足以及污染源负荷评价研究进展,本文充分借鉴迭置指数法中已有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模型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通过对地下水污染源和污染源所在地的自然条件分析,提出污染源负荷和包气带防污性能两类指标,建立了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对相应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赋值与分级划分,并以迭置指数法原理为基础构建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模型,研究建立一种针对地下水污染源强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污染源对地下水的影响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在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的建立过程中,考虑“污染源-污染途径”过程即污染源特征和包气带特征,提出了两类指标:污染源负荷指标和包气带防污性能指标。利用构建的评价模型对石油类污染场地和非正规垃圾填埋场进行案例分析。计算石油场地污染源和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地下水污染源强分别为6.125和7.41,地下水污染源强度属于较高和高。通过地下水水质分析,地下水污染物等标负荷与评价结果基本相符,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使用该技术方法,针对不同地质条件、不同污染源,开展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与分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为污染源地下水资源的合理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周亚楠[10](2012)在《潜水质量安全评价研究 ——以西安市平原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急增,地下水自身的质量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本文依托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生态与水安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编号:B08039),开展了潜水质量安全评价的研究。所谓“潜水质量安全评价”,是把潜水作为被保护的目标主体,评价潜水质量是否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威胁或处在不安全的状态中。影响“潜水安全”的原因有内因、外因之分。其中,“外因”指外界影响,是影响“潜水安全”的外力,这是外界环境施加给潜水的,当这种影响为负面时,则对“潜水安全”构成一种威胁、或称入侵力;“内因”则是指潜水系统对外界影响的“抵御能力”、或称作“抗污染能力”,是潜水含水层自身抵御侵害的防卫能力,是其自身所固有的属性。“内因”与负面影响的“外因”构成相互作用的对立面,如果负面影响的外因强于内因,则潜水不安全,反之,如果内因强于负面影响的外因,则潜水安全。本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内容是“潜水质量安全评价”,属于“111”项目的分解项目━“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城市地下水安全评价”研究的一部分内容。该分解项目所研究的“地下水安全评价”,既包含潜水的安全评价、又包含承压水的安全评价,既包含质量的安全评价、又包含数量的安全评价。本硕士学位论文所研究的,仅仅是潜水的质量安全评价这一部分内容。围绕“潜水质量安全评价”问题,本文开展了相应的理论研究及案例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如下的成果:1、首先定义了什么是“潜水质量安全评价”。本文所谓的“潜水质量安全评价”,是把潜水作为被保护的目标主体,潜水是被作用者,外界环境是施加作用者,研究的是在外界污染威胁、内部抵御的对立矛盾中,定量确定潜水质量处在哪个等级的安全状态中,它研究、评价的是潜水自身的安全等级,而不是用水者的安全问题。本文强调了“潜水质量安全评价”与“潜水质量评价”是完全不同的两项研究。潜水的质量评价,评价的不是潜水自身承受威胁的安全等级,而是用水者是否承受水质威胁的评价,评价其水质是否适合用水者使用,是按照用水对象所要求的水质标准进行的评价,目的性非常明确,它只关注用水者的安全,保护的目标主体是用水者,水是施加作用的主动方、用水者是被作用的被动方,用水者的安全取决于潜水的质量(水质);而潜水的水质只要采水样化验分析就能很容易地得到,有了水样的分析数据,就可判断出使用此水是否安全。2、创建了潜水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DRAUGHTS。为了评价潜水质量安全等级,本文研究、创建了潜水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DRAUGHTS。并讨论了本文创建的DRAUGHTS指标体系与近年来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潜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DRASTIC的区别:DRASTIC体系研究、评价的是地下水自身抵御侵害的防卫能力,可称作“抗污染能力”,是其自身所固有的属性,不涉及来自外界入侵的污染源、污染力度,即来自外界的污染威胁;而DRAUGHTS指标体系既含有对潜水抗污染能力的评价,又含有外界污染强度(外界对潜水水质作用强度)的评价。3、以西安市平原区为案例区进行了应用研究。把本文创建的潜水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DRAUGHTS,以西安市平原区为案例区,进行了案例区潜水的质量安全评价,并绘制了西安市平原区潜水质量安全等级分区图。该图上反映出如下的规律:决定潜水质量安全等级高低的主导因素是来自外界的污染源质量、污染源数量这两大因子,其次是与潜水含水层特性密切相关的、固有的水文地质条件。因为潜水含水层不具备上覆的隔水层,所以,抵御来自外界的污染入侵的能力很弱。受此规律控制,潜水质量安全等级最低和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潜水含水层能够受到污染源为Ⅴ类地表水影响的区域内,而潜水质量安全等级最高及较高的区域,则全部分布在Ⅴ类、Ⅳ类地表水无法入渗补给潜水含水层的区域内。通过在案例区--西安市平原区对潜水质量安全评价中的应用,可以证明本文创建的潜水质量安全评价指标体系DRAUGHTS是行之有效的,是可以推广使用的。
二、哈尔滨市地下水的易污性评价及计算机编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哈尔滨市地下水的易污性评价及计算机编图(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日喀则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况 |
1.3.1 地下水污染风险研究现状 |
1.3.2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现状 |
1.3.3 地下水健康风险评估 |
1.4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对象(垃圾填埋场)基本概况 |
2.1 垃圾填埋场概况 |
2.2 研究区水文、气象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
2.5 周边环境敏感点信息 |
第三章 研究区(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
3.1 样品采集及分析 |
3.1.1 采样点布设原则 |
3.1.2 样品采集 |
3.1.3 研究区采样点分布 |
3.1.4 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
3.2 地下水水质评价 |
3.2.1 单项组分评价方法及结果 |
3.2.2 综合评分法(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 |
3.2.3 污染指数Pki法(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 |
3.2.4 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及评价结果 |
3.3 垃圾填埋场区域地下水污染成因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污染风险评估 |
4.1 源污染风险评价 |
4.1.1 源污染风险指数的确定 |
4.1.2 各因子指标评价 |
4.1.3 潜在风险评价结果 |
4.2 含水层脆弱性评价 |
4.2.1 DRASTIC模型指标体系 |
4.2.2 评价因子权重 |
4.2.3 各因子指标评价 |
4.2.4 固有脆弱性评价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估 |
5.1 危害识别 |
5.2 毒性评估 |
5.3 暴露评估 |
5.3.1 经口摄入途径 |
5.3.2 皮肤接触途径 |
5.3.3 吸入室外空气途径 |
5.4 健康风险值计算 |
5.4.1 经口摄入(饮水途径) |
5.4.2 皮肤接触(沐浴途径) |
5.4.3 吸入室外空气中气态污染物途径 |
5.5 风险表征 |
5.5.1 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5.5.2 暴露途径贡献率计算 |
5.5.3 暴露途径贡献率值 |
5.6 污染因子健康风险控制 |
5.6.1 风险控制值计算 |
5.6.2 风险控制值 |
5.7 不确定性分析 |
5.8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2)辽宁省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污染风险概念 |
1.2.2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域范围 |
2.2 地形地貌概况 |
2.3 气候气象概况 |
2.4 土壤植被概况 |
2.5 水文概况 |
2.6 社会经济概况 |
2.7 水文地质概况 |
2.8 辽滨沿海经济区地理概况 |
3 基于GIS的辽宁省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 |
3.1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选取及评分体系 |
3.1.1 评价指标选取 |
3.1.2 评价因子评分体系 |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1 主观权重 |
3.2.2 客观权重 |
3.2.3 综合权重 |
3.3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与模型构建 |
3.4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 基于GIS的辽宁省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4.1 地下水固有脆弱性结果分析 |
4.2 地下水外界胁迫性结果分析 |
4.3 地下水功能价值性结果分析 |
4.4 地下水污染风险结果分析 |
4.5 地下水污染防治建议 |
5 基于数值模拟的辽滨沿海经济区某工业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
5.1 基于数值模拟的风险评价模型 |
5.1.1 场地非饱和带评价模型构建 |
5.1.2 场地饱和带评价模型构建 |
5.1.3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5.2 地下水流模型校核 |
5.3 饱和带与非饱和带地下水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5.3.1 第一种污染情境下地下水污染风险分析 |
5.3.2 第二种污染情景下地下水污染风险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DRASTIC模型的地下水脆弱性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DRASTIC模型及其缺陷 |
1.1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因子体系 |
1.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参数权重体系 |
1.3 DRASTIC模型的缺陷 |
2 DRASTIC模型研究进展 |
2.1 敏感度分析研究进展 |
2.2 检验DRASTIC模型研究进展 |
2.3 脆弱性分级标准的确定 |
3 结论与展望 |
(4)天津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1.2.2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行政区划 |
2.1.3 地形地貌 |
2.1.4 水文气象 |
2.2 水文地质条件 |
2.2.1 地质条件 |
2.2.2 水文地质条件 |
2.3 水环境状况 |
2.4 水污染现状 |
第三章 地下水污染风险影响因素分析与指标体系建立 |
3.1 地下水污染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地下水易污性影响因素分析 |
3.1.2 污染荷载影响因素分析 |
3.1.3 地下水价值功能影响因素分析 |
3.2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含义 |
3.2.1 地下水易污性评价指标体系 |
3.2.2 污染荷载评价指标体系 |
3.2.3 地下水价值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
第四章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模型建立 |
4.1 U-N体系和W-P体系的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模型 |
4.1.1 U-N体系的计算框架 |
4.1.2 W-P体系的计算框架 |
4.2 地下水易污性模糊数学评价模型 |
4.2.1 组合赋权法确定权重 |
4.2.2 最优相对模糊隶属度的计算 |
4.2.3 地下水易污性模糊评价结果的计算 |
4.3 污染荷载等级模糊数学评价模型 |
4.4 地下水价值功能模糊数学评价模型 |
第五章 天津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
5.1 天津市地下水易污性评价 |
5.1.1 原始数据的准备与提取 |
5.1.2 天津市地下水易污性评价 |
5.2 天津市污染荷载等级评价 |
5.2.1 原始数据的准备与提取 |
5.2.2 污染荷载等级评价 |
5.3 天津市地下水价值功能评价 |
5.3.1 原始数据的准备与提取 |
5.3.2 地下水价值功能评价 |
5.4 U-N体系和W-P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 |
5.4.1 基于U-N体系的天津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
5.4.2 基于W-P体系的天津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
5.5 U-N体系和W-P体系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
(5)西南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研究现状 |
1.2.2 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 |
第2章 基于过程的地下水重金属污染机理研究 |
2.1 西南矿区地下水重金属的污染特征 |
2.1.1 重金属污染源 |
2.1.2 重金属的污染途径 |
2.1.3 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地下水系统的行为特征 |
2.1.4 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的特点 |
2.2 基于过程的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机理 |
第3章 西南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
3.1.1 重金属污染物特征 |
3.1.2 固有脆弱性 |
3.1.3 特殊脆弱性 |
3.1.4 地下水价值水平 |
3.2 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3.2.3 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评价指标体系 |
3.3 指标体系分级介绍 |
3.3.1 重金属污染特征 |
3.3.2 固有脆弱性 |
3.3.3 特殊脆弱性 |
3.3.4 地下水价值水平 |
3.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3.4.1 层次分析法 |
3.4.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
3.4.3 计算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
第4章 西南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模型 |
4.1 三角模糊数法 |
4.1.1 三角模糊数法简介 |
4.1.2 三角模糊数法评价步骤 |
4.1.3 风险等级和风险重要性 |
4.2 突变级数法 |
4.2.1 突变理论 |
4.2.2 突变级数法基本原理 |
4.2.3 初等突变模型的归一化处理 |
4.2.4 突变级数法评价步骤 |
4.3 西南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
4.4 西南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等级划分 |
第5章 案例应用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地理位置 |
5.1.2 水文地质概况 |
5.1.3 矿区采选情况 |
5.1.4 地下水监测点布设 |
5.2 三角模糊数法在某铅锌矿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
5.2.1 评价指标的风险等级和风险重要性的确定 |
5.2.2 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
5.2.3 评价结果分析 |
5.3 突变级数法在某铅锌矿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
5.3.1 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
5.3.2 评价结果分析 |
5.4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6)基于溶质运移的丹阳吕城地区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四节 工作量及时间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
第二节 区域地质背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水化学特征 |
第一节 样品采集与测试 |
第二节 地下水污染特征 |
第三节 研究区水化学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地下水现状评价 |
第一节 研究区地下水质量评价 |
第二节 研究区地下水污染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构建三维地质模型 |
第一节 地层资料收集与整理 |
第二节 建立三维地质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区地下水污染机理探讨 |
第一节 地下水污染机理 |
第二节 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第三节 建立数学模型 |
第四节 溶质迁移预测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7)基于GIS的DRASTIC模型评价延吉市河谷地区地下水脆弱性(论文提纲范文)
1 DRASTIC模型 |
2 GIS空间分析功能在DRASTIC模型中 |
3 DRASTIC模型在延吉市河谷地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
3.1 延吉市河谷地区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
3.2 评价指标的获取 |
3.3 评价结果 |
4 结语 |
(8)河道利用再生水对水环境影响的评价研究 ——以大兴新凤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再生水回用情况 |
1.2.2 再生水对环境影响的研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区域概况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新凤河再生水利用工程水环境监测与评价 |
2.1 地表水监测与评价 |
2.1.1 常规指标 |
2.1.2 重金属类指标 |
2.1.3 生化类指标 |
2.1.4 富营养化指标 |
2.1.5 其他指标 |
2.1.6 小结 |
2.2 再生水监测与评价 |
2.2.1 常规指标 |
2.2.2 重金属类及其它指标 |
2.3 湿地监测与评价 |
2.3.1 常规指标 |
2.3.2 重金属类指标 |
2.3.3 生化类指标 |
2.3.4 富营养化指标 |
2.3.5 小结 |
2.4 地下水监测与评价 |
2.4.1 常规指标 |
2.4.2 重金属类指标 |
2.4.3 生化类指标 |
2.4.4 氮素类指标 |
2.4.5 小结 |
第三章 再生水利用对地下水影响的风险评价 |
3.1 地下水防污能力评价 |
3.1.1 评价方法 |
3.1.2 评价指标 |
3.1.3 评价模型 |
3.1.4 等级划分 |
3.1.5 评价结果 |
3.2 地下水污染风险分析 |
第四章 再生水与地下水的配置原则与调度方案 |
4.1 水资源配置原则 |
4.1.1 河道生态用水优先原则 |
4.1.2 上下游用水兼顾的原则 |
4.1.3 再生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的原则 |
4.2 再生水补水量分析 |
4.2.1 河道入渗量计算 |
4.2.2 水面蒸发量计算 |
4.2.3 实际河道再生水资源量 |
4.2.4 换水频率 |
4.3 再生水与地下水资源调度方案 |
4.3.1 近期调度 |
4.3.2 远期调度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措施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基于迭置指数法的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研究 |
1.2.1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的发展 |
1.2.2 国外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进展 |
1.2.3 国内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发展 |
1.3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
1.3.1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影响因子 |
1.3.2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1.3.3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 |
1.3.4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1.4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等级研究 |
1.5 小结 |
第二章 迭置指数法及污染源研究 |
2.1 迭置指数法 |
2.2 污染源负荷评价研究 |
2.3 目前研究不足问题 |
2.4 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模型的提出 |
2.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5.1 研究内容 |
2.5.2 技术路线 |
2.5.3 研究目标 |
2.6 小结 |
第三章 构建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模型 |
3.1 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1.1 污染源影响因子 |
3.1.2 包气带影响因子 |
3.2 评价指标的权重与评分值赋值 |
3.2.1 各指标权重确定 |
3.2.2 各指标分级评分 |
3.3 构建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模型 |
3.3.1 污染源负荷 |
3.3.2 包气带防污性能 |
3.3.3 地下水污染源强 |
3.4 小结 |
第四章 石油类污染源案例研究 |
4.1 石油类污染源介绍 |
4.1.1 污染源所在区域水文地质概括 |
4.1.2 污染源概括 |
4.2 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 |
4.2.1 污染源负荷 |
4.2.2 包气带防污性能 |
4.2.3 地下水污染源强强度 |
4.2.4 模型可靠性 |
4.3 小结 |
第五章 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污染源案例研究 |
5.1 垃圾填埋场污染源介绍 |
5.1.1 污染源所在区域水文地质概括 |
5.1.2 污染源概括 |
5.2 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 |
5.2.1 污染源负荷 |
5.2.2 包气带防污性能 |
5.2.3 地下水污染源强强度 |
5.2.4 模型可靠性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潜水质量安全评价研究 ——以西安市平原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水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
1.2.2 潜水质量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潜水安全评价的理论框架 |
2.1 潜水数量安全评价与潜水资源数量评价的交叉与区别 |
2.2 潜水质量安全评价与潜水资源质量评价的区别 |
2.3 潜水污染及其特点 |
2.3.1 潜水污染源 |
2.3.2 潜水污染的特点 |
2.3.3 潜水污染途径及其特点 |
2.4 潜水污染的预防 |
第三章 潜水质量安全评价体系的建立 |
3.1 DRASTIC 模型介绍 |
3.1.1 DRASTIC 模型介绍 |
3.1.2 DRASTIC 模型的指标体系 |
3.1.3 DRASTIC 模型的评价对象 |
3.2 潜水质量安全评价因子 |
3.2.1 潜水质量安全评价因子的确定 |
3.2.2 潜水质量安全评价诸因子的影响作用分类 |
3.2.3 潜水质量安全评价体系与 DRASTIC 体系的区别 |
3.3 潜水质量安全评价综合指数计算公式 |
3.4 潜水质量安全等级的划分 |
3.5 基于 GIS 技术的潜水质量安全等级编图 |
第四章 案例区自然地理及水文地质概况 |
4.1 地理位置 |
4.2 地形地貌 |
4.3 气象 |
4.4 水文 |
4.5. 潜水含水岩组水文地质特征 |
4.6 潜水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 |
4.7 潜水动态及变化规律 |
4.8 潜水水化学特征 |
第五章 案例运用━西安市平原区潜水质量安全评价 |
5.1 潜水质量安全评价因子等级分量的确定 |
5.1.1 大气降水净补给量等级分量 |
5.1.2 土壤介质的类别等级分量 |
5.1.3 包气带介质的类别等级分量 |
5.1.4 含水层介质的类别等级分量 |
5.1.5 渗透系数等级分量 |
5.1.6 潜水埋深等级分量 |
5.1.7 污水补给数量等级分量 |
5.1.8 污水补给质量等级分量 |
5.2 潜水质量安全等级的确定 |
5.3 潜水质量安全评价结果讨论 |
5.4 潜水质量安全保护措施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存在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哈尔滨市地下水的易污性评价及计算机编图(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日喀则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地下水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研究[D]. 周鹏. 西藏大学, 2020(02)
- [2]辽宁省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D]. 徐文瑾.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1)
- [3]基于DRASTIC模型的地下水脆弱性研究综述[J]. 乔萌萌,杨洁,周芮,毛嘉玲.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17(02)
- [4]天津市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方法与应用[D]. 李冠佑. 天津农学院, 2017(02)
- [5]西南矿区地下水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研究[D]. 缪玮. 西南石油大学, 2017(01)
- [6]基于溶质运移的丹阳吕城地区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机理研究[D]. 金阳.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6(07)
- [7]基于GIS的DRASTIC模型评价延吉市河谷地区地下水脆弱性[J]. 王维琦,杜新强,吕航,牛琨,张以晨. 节水灌溉, 2013(10)
- [8]河道利用再生水对水环境影响的评价研究 ——以大兴新凤河为例[D]. 韩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
- [9]基于迭置指数法的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方法研究[D]. 朱性宝. 河南师范大学, 2013(01)
- [10]潜水质量安全评价研究 ——以西安市平原区为例[D]. 周亚楠. 长安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