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太仓1:10000DLG的MapInfo水利数据制作(论文文献综述)
韩龙飞[1](2017)在《基于陆—气反馈的长三角城市化对降雨—径流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过程指将自然地表变成以不透水面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用地的过程。城市化改变了土地覆盖和地表生物物理属性,地表反照率、粗糙度、植被覆盖度发生变化,导致地表水热平衡被打破。一方面,地表水热状况的变化打破了大气原来的热量分布和气压分布平衡,从而使气温、降水等发生变化,影响局地以及区域气候。另一方面,自然地表变成不透水面后,产汇流特性发生改变。其中,植被截留减少、下渗与地表蒸散发显着减少、产流量增大、汇流速度加快、径流总量变大,影响局地和区域的水循环过程。近年来世界许多城市地区的暴雨洪涝问题和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化的环境效应研究成为地理、水文、气象、环境等多学科的研究热点。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河三角洲和城市群之一。自80年代开始快速城市化以来,这一地区极端暴雨事件增多、洪涝灾害事件频发,经济损失严重。传统的城市水文学只关注产汇流过程,较少从热量平衡角度来分析城市化对降雨、蒸散发的影响。事实上,降雨、蒸散发变化会直接影响产汇流过程。因此,本文以长三角为研究区,从热量和水分平衡角度,着重城市下垫面变化引起的陆—气反馈作用,综合地理学、水文学和气象学,探讨城市化进程对地表下垫面,区域降雨、径流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长三角城市化对下垫面和河流的影响研究选取三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通过解译提取长三角下垫面特征,分析长三角地区近30年城市化进程。该地区经历了 1990-2000年快速发展阶段和2000-2010年高速发展阶段,城市用地比重由4.9%(1990年),增加到9.2%(2000年)、继而增加至19.94%(2010 年)。以地形图和Google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分析城市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河流变化。研究得出长三角河网密度、水面率均存在衰减;高度城市化地区河流、水面衰减远大于其他地区;河流衰减的幅度与不透水面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7。(2)长三角降雨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基于国家气象站点日降雨数据,以13个极端降雨指标和降雨周期为研究对象,分析长三角降雨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的特征,提供了气候变化下长三角降雨变化的背景。研究得出:①年际变化上,长三角极端降雨呈增加趋势,但趋势不显着;②季节变化上,夏季极端降雨呈显着增加趋势;③长三角降雨周期在变短,短历时降雨发生频次和对总降雨量的贡献率在增加。气候变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降雨呈增加趋势。基于空间分布紧密的雨量站日降雨数据,通过对比城市和郊区的降雨差异来分析城市化对降雨的影响特征。研究得出:①城区年降雨量、极端降雨量大于郊区;②1963-2006年城郊降雨差距在增大,城市化的“增雨效应”明显,而2007-2012年城区降雨小于郊区,“增雨效应”在减弱,城郊降雨差异在城市化不同阶段呈现出复杂性特征。降雨驱动因素分析表明,受气候变化影响,长三角极端降雨呈增加趋势,而城市化则引起了城郊降雨的差异。这为城市化对降雨影响的数值模拟提供了观测数据支持。(3)基于陆—气反馈城市化地区降雨-径流模拟系统构建基于中尺度天气模式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通过选取高分辨率下垫面数据、实时更新海洋表面温度(SST)、耦合城市冠层模型和三层单向嵌套(one-way triply nested),有效地提高WRF对高分辨率网格天气系统的模拟精度。控制实验中模拟气温、降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0.72,验证实验气温、降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4、0.80,构建的模式能够很好地模拟长三角夏季气温、降雨特征。(4)城市化对降雨和径流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选取不同城市化阶段的下垫面(1990年、2000年、2010年)来进行情景模拟,探讨不同城市化时期下垫面改变对降雨和径流的影响,并探究其影响的物理机制。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城市地区夏季降雨量、极端降雨量多于郊区,与雨量站观测资料一致。城市化对降雨的影响体现在:城市规模影响突出,上海地区城区和周围地区降雨变化明显,而其他城市变化稍弱;复杂的空间性,城市地区降雨增加,而中心城区降雨在减少,城市下风向地区降雨显着增多;城市化阶段性,1990-2000年下垫面变化使得城市上风向地区增雨明显,而2000-2010年下垫面变化,导致城市上风向地区降雨减少,下风向地区增雨明显。城市下垫面改变了显热和潜热的分配平衡,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对流活动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长三角夏季对流降雨量;城市化对其他类型降雨(锋面雨、台风雨)的不同作用,使得城市化进程对夏季总降雨的影响呈现阶段性和复杂性。从整个长三角地区来看,下垫面改变使得城市地区径流、产流系数增加最为明显;同时,城市周边15km的区域夏季径流也呈微弱增加。从不同城市化水平流域来看,以黄浦江流域为代表的高度城市化流域径流变化最大,而近自然状态流域(西苕溪流域)径流变化对城市化进程最不敏感;1990-2010下垫面改变,近自然流域、低度、中度、高度城市化流域夏季径流变化分别为-4.66mm、47.75mm、58.25mm和93.22mm。
张发如[2](2013)在《中国软土分布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软土类型复杂,分布面积广而且分散,力学性质一般很差,软土地基的处治常成为高等级公路建设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国内迄今积累了大量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以及软土地基处理资料,这些资料是研究我国不同地区软土特性的基础数据来源。建立中国软土分布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为软土地区道路修筑提供辅助信息。本文对中国软土分布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分析了当前与我国软土分布有关的研究成果,开展了系统的数据内容、数据结构、功能模块、界面构成等方面的研究,还探讨了系统开发模式,取得了以下成果:1.确定了系统空间数据库的基本内容。空间数据库存储与中国软土分布有关的专题地图,专题地图由我国行政区划、地貌区划、软土分布图、高速公路网、地质勘探点等图层组成。2.确定了系统属性数据库的基本内容。属性数据库与空间数据库相关联,主要包括我国不同软土分布区软土的工程地质特征和物理力学指标数据库,以及路网中各高速公路的地基处理方式数据库。3.确定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和开发模式,采用组件式开发技术构建系统的各功能模块。
李岩[3](2011)在《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规范化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土地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等多重压力下,农用地整理已不能完全满足建设占用补充耕地的需求,对存量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综合整理成为必然。众所周知,农村是中国重要的聚居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新阶段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量大,闲置、粗放利用现象严重,存在巨大的潜力挖掘空间。无论是从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角度,还是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综合整治,实现农村居民点用地资源的合理优化可持续配置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005年国土资源部出台的“挂钩”政策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政策导向。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作为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一定的技术支持。为保障和促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顺利实施和广泛开展,必然需要针对其各项工作内容和实施环节做出科学、合理、规范的具体制度内容设计和措施安排。因此,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已成为推动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针对这一现实,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关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应用土地经济学和土地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内涵进行了科学界定,围绕当前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的立项、实施和验收等各个环节,通过可行性分析明确当前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实施条件和依据,通过主体行为分析理顺现有制度安排下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各方参与主体的利益分配格局,通过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的综合运用管理、协调和监督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运作过程,通过项目运行和实施效益评价明确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定量化的验收标准,并以山东省桓台县马桥镇项目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于当前科学有效地推进我国新时期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意义。论文共9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相关理论和实践分析;第二部分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立项管理;第三部分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过程管理;第四部分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验收管理;第五部分是实证研究;第六部分是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第一部分包括4章,第一章导论、第二章文献综述、第三章基础理论研究和第四章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演变。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模式、潜力、驱动力与保障机制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与评述,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方向与目标;界定了农村居民点和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内涵;运用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理论基础;全面考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历史演变过程。第二部分是第五章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立项管理。重点围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项目区域的基础背景条件,明确不同类型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活动的准入基础和约束条件,制定科学系统的评价内容、方法和标准,对待整理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进行客观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对具体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并从项目申报、审批与批准下达等各个环节建立科学规范的立项程序。第三部分是第六章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过程管理。重点围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实际操作,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手段,分析当前各方参与主体的行为特征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部门规划对整理活动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序控制;借助财政和金融政策为整理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参照相应行业规程、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对整理工作的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监管;应用3S技术建立相关数据库实现整理过程的动态监测。通过制定综合的管理措施和扶持政策,一方面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全过程的各项内容和工作环节进行科学管理、统一协调和有效监督,另一方面统筹各方利益,协调各方面力量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服务,确保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第四部分是第七章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验收管理。在明确项目验收的组织、内容与程序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化的分析方法,分别围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项目运行过程和项目实施效益,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项目进行综合评价,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提供定量化的验收标准。第五部分是第八章实证研究。以山东省桓台县马桥镇项目区为例,综合分析了该项目从立项到实施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并对研究构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项目运行评价体系和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体系进行了实际应用,检验了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取得了理想的效果。通过上述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项目的立项管理应当围绕准入基础和约束条件两方面的内容开展可行性研究。根据项目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背景条件构建项目准入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计算准入指数Z来综合判定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项目的准入实施程度;针对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经济收益水平和社会服务功能设定约束条件和限制要求,通过计算各项指标P、N、F的数值判定各项约束条件的具体约束程度,从而为科学规范地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项目立项工作提供依据。(2)当前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组织、农户和用地方作为参与主体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各参与主体在整理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地位、作用、利益诉求和参与意愿。在理顺利益分配格局和意愿分析的基础上,应当围绕土地产权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具体内容包括明确界定产权主体、合理设置产权权能,规范权属调整工作、完善产权登记制度,以及通过科学估算原有农村居民点用地的价值并与投资方的整理总投资进行衡量比较,以此作为收益分配的基本依据等,从而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3)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项目的验收管理应当围绕项目运行评价和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两方面的内容开展定量化分析。其中项目运行评价涵盖准入基础、约束条件、主体激励对策、调控监管措施等四个方面,应用模糊综合的定量分析方法,明确各项具体指标对于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的贡献程度,并对整理项目总体运行状况的优劣作出评判;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涵盖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三个方面,采用指数和法分别计算整理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以及综合效益评价分值,从而为科学合理地评判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实践工作提供定量化依据。(4)以山东省桓台县马桥镇项目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计算出项目运行中各项具体指标的隶属度S准入基础、S约束条件、S主体激励对策、S调控监管措施和S总,以及项目综合效益评价分值Q。通过分析比较各项数值的大小可知:马桥镇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项目的总体运行状况为优秀,其中准入基础和约束条件的贡献程度较大,调控监管措施中的规划控制管理和工程质量管理较为严格和明确;综合效益评价等级为良好,其中社会效益分值最高,生态环境效益次之,经济效益再次之,这符合现阶段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核心目标和政策取向。基于以上研究结论,论文为推进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1)尽快出台和完善相应的行业规范、技术规程与执行标准。(2)改革和完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收益分配制度。(3)成立相关的专业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4)建立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问责制。(5)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科学规划,量力而行。
刘新平[4](2011)在《基于移动GIS的土地动态巡查监管系统研究与应用 ——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GIS、GPS以及无线通信等技术的发展,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地理信息系统(Mobile GIS)也得以迅速发展。因其能够在移动的环境中提供信息采集、位置定位、信息查询、综合分析等GIS服务,正逐渐被广泛的应用到土地、水利水资源、公共设施、交通旅游、大众服务等各行业。本文以移动GIS在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为研究目标和对象。构建了土地执法监察数据模型和业务模型;研究了基于移动GIS的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的关键技术:包括瓦片金字塔技术、数据安全与加密技术、基于SOA的GIS服务实现和移动定位技术,解决了海量数据快速发布、数据安全等问题,实现了执法监察数据的无线网络安全传输,并以江苏省昆山市为研究对象,设计和构建了基于移动GIS的土地动态巡查监管的原型系统,探索了基于3G手机终端的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监管模式。经实践应用证明,采用嵌入式GIS开发的以3G智能手机为移动终端的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监管系统能够较好地完成移动执法巡查任务,减少外业巡查工作量,提高移动执法的工作效率,系统操作简单,适合基层执法人员使用。
陈涵子[5](2006)在《城乡空间统筹发展中江南乡村水体景观生态安全优化模式研究 ——以苏南地区江阴市为例》文中指出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水衍生了江南的独特文化,构筑了江南城乡格局,推动着江南城乡发展。城市化进程中,江南乡村水体面临诸如污染加剧、地下水开采过度、景观格局遭到破坏等严峻问题。目前,有关江南乡村水环境的系统研究较少,水体景观利用开发的模式研究尤为鲜见。 本文以江南乡村水体景观为研究对象,在界定“江南”、“江南乡村”等概念后,将稻田作为特殊水体纳入研究范畴,并指出江南乡村水体类型多、比重大、受人为干扰强度高等特点。回顾国内外有关乡村水环境和水体景观生态的研究进展后,在景观生态学等理论思想指导下,研究了江南乡村水体景观的发育,认为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是其主要因素,进而分析了其斑块—廊道—基质的构型;总结了江南乡村水体景观的物质生产、生态服务、文化传承三大功能作用;并将其分为生产型水体、旅游景观开发水体、生活型水体、涵养修复型水体和不可开发水体五大类。 江苏省县级市江阴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化进程走在我国前列。本文以其为研究区开展实证调研工作。首先利用相关图件的研究结果、结合实地考察将其划分为滨江区、湖荡区、圩区、常规区等4个景观生态功能片区;并在GIS软件Arcgis 8.3、Mapinfo7.0和景观指数分析软件Fragstats3.3支持下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江阴市水体景观格局特点和变化情况,进而选取分别代表后三种类型的徐霞客故里湿地旅游区、月城镇西南圩区、华西现代农林科技示范园为例证,调查研究其水体利用开发方式,分析存在问题,并进行景观生态安全优化格局构建和景观结构(单元)设计。最后,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指出构建江南乡村水体景观生态安全优化模式的原则和内涵,并提出相应的构建方法。
王会娜,聂时贵,刘玫[6](2003)在《基于太仓1:10000DLG的MapInfo水利数据制作》文中指出基础地理信息是国民经济建设各专业部门专题信息的定位和定量分析的空间基础,对基础数据进行再加工,实现知识挖掘和信息增值,并提高可利用性,将是今后GIS行业的主要业务。本文阐述基于已有的DLG数据,制作不同平台水利专题数据的一般要求、难点及解决方法。
王传胜[7](2000)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岸线资源评价 ——附:港口优化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岸线资源作为水陆交界地带重要的国土资源,长期以来对它的应用研究仅限于少数区域,理论研究几乎没有。本文在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项目的支撑下,结合长江中下游典型区域的分析,探索了岸线资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基于前人的研究,通过对岸线资源基本概念、属性特征、利用方式的讨论,本文初步给出了岸线资源及其评价的基本定义,提出了内河岸线资源利用分类,制订了岸线评价的基本程序和主要步骤,从而为岸线资源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长江中下游岸线长达3500余公里。通过岸线资源自然属性分类,本文首先运用GIS手段,进行了研究区域岸线资源总量调查和分类长度量算的工作。其次,以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运用GIS、统计分析、综合分析等定量、定性方法,完成了研究区域300多个岸段的岸线自然条件评价和开发条件评价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长江中下游岸线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建议。第三,为使研究区域后续的岸线资源研究工作更顺利地进行,本文初步建立了基于MapInfo软件的长江中下游岸线资源信息系统,内容主要包括岸线资源数据库和港口数据库两大部分。最后,本文运用港口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索了长江中下游岸线资源的主要利用方式——港口的优化配置问题,划分了长江中下游港口组合区。通过研究,本文认为,长江中下游岸线资源主要受岸前水深和岸线稳定性的影响,质量好的岸线资源有限。岸线整体质量存在明显的属性差异、岸别差异和地区差异,是形成目前岸线开发利用地区间不平衡的重要自然基础。因此,重视岸线资源的评价研究、加强岸线资源的治理保护、坚持以港口、工业、仓储等主要利用方式为主的多方式开发、实施全面保护、重点治理、南北联合、地区协作、分步开发的方针是保证长江中下游岸线资源得以持续利用的基本策略。
二、基于太仓1:10000DLG的MapInfo水利数据制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太仓1:10000DLG的MapInfo水利数据制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陆—气反馈的长三角城市化对降雨—径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城市化对下垫面和河流的影响 |
1.3.2 城市化对温度和降雨的影响 |
1.3.3 城市化对径流的影响 |
1.3.4 城市水文、气候学研究方法 |
1.3.5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长三角城市化进程与地表变化特征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城市化与下垫面变化特征 |
2.2.1 数据源 |
2.2.2 遥感影像处理 |
2.2.3 不同时期下垫面变化 |
2.3 河流变化特征 |
2.3.1 数据源与分析方法 |
2.3.2 不同时期河流变化 |
2.4 城市化与河流变化的关系 |
2.4.1 不同城市化水平 |
2.4.2 不透水面率与河流减少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三角降雨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 |
3.1 数据及分析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分析方法 |
3.2 极端降雨变化特征 |
3.2.1 极端降雨年际变化 |
3.2.2 极端降雨季节变化 |
3.3 降雨结构变化特征 |
3.3.1 传统降雨指标变化特征 |
3.3.2 降雨历时变化特征 |
3.3.3 极端降雨历时变化特征 |
3.4 降雨变化驱动因素 |
3.4.1 与环流季风的相关性 |
3.4.2 城市化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陆—气反馈降雨-径流模拟系统构建 |
4.1 气候模拟系统构建 |
4.1.1 WRF模式 |
4.1.2 模式物理参数化 |
4.1.3 陆面模式方案(Land Surface Model) |
4.1.4 城市冠层模式(SLUCM) |
4.2 城市化陆-气反馈及情景设置 |
4.2.1 地表植被参数 |
4.2.2 情景设置 |
4.3 模拟结果评估 |
4.3.1 控制实验 |
4.3.2 验证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陆-气反馈的城市化对降雨-径流影响的数值模拟 |
5.1 城市化对降雨影响的模拟 |
5.1.1 降雨总量 |
5.1.2 极端降雨 |
5.2 城市化对径流影响的模拟 |
5.2.1 径流 |
5.2.2 产流系数 |
5.2.3 径流变化的流域响应 |
5.3 城市化对降雨、径流综合影响机制 |
5.3.1 城市化的“热岛效应” |
5.3.2 地表能量分配与对流活动 |
5.3.3 蒸散发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论文不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课题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国际国内会议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主要奖励 |
致谢 |
(2)中国软土分布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中国软土分布地理信息系统研究内容 |
2.1 GIS 及其应用领域 |
2.1.1 GIS 系统的功能及特点 |
2.1.2 GIS 在区划研究中的应用 |
2.2 中国软土成因类型及分布特征 |
2.3 中国软土分布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特点 |
2.4 中国软土分布已有研究成果 |
2.5 中国软土分布信息地图的表达方式 |
2.6 中国软土分布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软土分布地理信息系统构成及功能框架 |
3.1 中国软土分布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组成 |
3.1.1 空间数据库 |
3.1.2 属性数据库 |
3.2 中国软土分布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方式和数据模型 |
3.2.1 软土分布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管理方式 |
3.2.2 软土分布地理信息系统数据模型 |
3.3 中国软土分布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 |
3.3.1 数据库维护模块 |
3.3.2 查询模块 |
3.3.3 空间分析模块 |
3.3.4 数据输入输出模块 |
3.3.5 用户管理模块 |
3.3.6 帮助系统 |
3.4 中国软土分布地理信息系统界面设计 |
3.4.1 系统界面设计原则 |
3.4.2 系统界面详细设计 |
3.5 软土分布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标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软土分布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途径 |
4.1 常见的 GIS 应用软件开发模式 |
4.2 常见的 GIS 开发工具软件 |
4.3 常用 GIS 工具软件的功能特点 |
4.4 中国软土分布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规范化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目录 |
表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内涵与模式研究 |
2.2 关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潜力与效益研究 |
2.3 关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驱动力与保障机制研究 |
2.4 关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研究 |
2.5 关于国内外的典型实践总结与简要评述 |
第3章 基础理论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农村居民点用地 |
3.1.2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 |
3.1.3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规范化管理 |
3.2 理论基础 |
3.2.1 系统理论 |
3.2.2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
3.2.3 产权理论 |
3.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5 其他相关理论 |
3.3 小结 |
第4章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历史演变 |
4.1 1949-1978 年的原始积累时期 |
4.2 1979-1992 年的自然无序时期 |
4.3 1993-2002 年的人为干预时期 |
4.4 2003 年至今的新农村建设时期 |
4.5 小结 |
第5章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立项管理 |
5.1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可行性研究 |
5.1.1 准入基础 |
5.1.2 约束条件 |
5.2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立项程序 |
5.2.1 项目立项申报 |
5.2.2 项目审批 |
5.2.3 项目批准下达 |
5.3 小结 |
第6章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过程管理 |
6.1 参与主体管理 |
6.1.1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参与主体 |
6.1.2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收益分配现状 |
6.1.3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主体意愿分析及相关激励措施 |
6.2 规划控制管理 |
6.2.1 选择整理模式 |
6.2.2 确定量化指标 |
6.2.3 界定空间位置 |
6.2.4 安排活动时序 |
6.3 资金运作管理 |
6.3.1 资金运作主体 |
6.3.2 资金融资渠道 |
6.3.3 资金运作模式 |
6.3.4 资金使用管理 |
6.4 工程质量管理 |
6.4.1 项目工程参与主体管理 |
6.4.2 项目工程设计管理 |
6.4.3 项目施工与评价管理 |
6.5 项目动态管理 |
6.5.1 项目动态管理的内涵 |
6.5.2 项目动态管理的技术体系 |
6.5.3 项目动态管理的应用 |
6.6 小结 |
第7章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验收管理 |
7.1 项目验收的组织、内容与程序 |
7.2 基于模糊综合方法的项目运行评价 |
7.2.1 项目运行评价内涵分析 |
7.2.2 项目运行评价指标体系 |
7.2.3 基于模糊综合方法的评价结果 |
7.3 项目实施后的综合效益评价 |
7.3.1 项目综合效益内涵分析 |
7.3.2 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7.3.3 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结果 |
7.4 项目验收的成果 |
7.5 小结 |
第8章 实证研究——以山东省桓台县为例 |
8.1 研究区域概况 |
8.2 项目选取和数据处理 |
8.2.1 数据来源 |
8.2.2 技术路线 |
8.2.3 成果分析 |
8.3 项目运行评价 |
8.4 项目综合效益评价 |
8.5 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4)基于移动GIS的土地动态巡查监管系统研究与应用 ——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我国土地动态监管状况与进展 |
1.2.2 国内外移动GIS研究状况与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业务分析与建模 |
2.1 业务分析 |
2.1.1 土地执法监察巡查定义与分类 |
2.1.2 土地执法监察机制 |
2.1.3 土地监察巡查问题分析 |
2.1.4 对策研究 |
2.2 土地执法监察业务模型 |
2.3 土地执法监察数据模型、 |
2.3.1 土地执法监察数据构成 |
2.3.2 执法监察数据流转模型 |
第三章 系统设计 |
3.3 系统总体设计 |
3.3.1 系统总体架构 |
3.3.2 平台选型 |
3.3.3 系统逻辑设计 |
3.3.4 数据库设计 |
3.3.5 接口设计 |
3.3.6 安全性设计 |
3.3.7 其他非功能性设计 |
3.3.8 系统网络部署结构 |
3.4 子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4.1 数据在线分析展示子系统 |
3.4.2 执法监察业务管理子系统 |
3.4.3 移动执法子系统 |
3.4.4 模块间的交互 |
第四章 系统涉及的关键技术 |
4.1 瓦片金字塔技术 |
4.1.1 基本概念 |
4.1.2 金字塔模型构建技术原理 |
4.1.3 瓦片地图服务实现 |
4.2 信息安全加密技术 |
4.2.1 安全保密内容 |
4.2.2 地图服务数据的缓存加密技术 |
4.2.3 移动地图服务获取的安全技术 |
4.2.4 基于Token的移动巡查安全服务 |
4.3 基于SOA的GIS服务实现 |
4.3.1 基于SOA的GIS服务总线设计 |
4.3.2 基于OGC标准的GIS服务实现 |
4.4 移动定位技术 |
4.4.1 GPS定位技术 |
4.4.2 A-GPS定位技术 |
4.4.3 组合定位技术 |
4.4.4 CORS定位技术 |
第五章 昆山市系统原型与实施 |
5.1 昆山市概况 |
5.2 昆山市土地执法监察现状 |
5.3 原型展示与实施 |
5.3.1 数据同步 |
5.3.2 地图发布 |
5.3.3 巡查任务管理 |
5.3.4 外业巡查与数据上报 |
5.4 实施结果分析总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城乡空间统筹发展中江南乡村水体景观生态安全优化模式研究 ——以苏南地区江阴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的界定 |
2.1 “江南”地域范围的历史沿革 |
2.2 江南乡村概念的界定 |
2.3 江南乡村水体的概念、类型与特点 |
3.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目标 |
4. 研究的主要思路、方法和理论依据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方法 |
4.3 理论依据 |
第二章 乡村水环境与水体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
1. “湿地农田”保护与利用 |
1.1 湿地农田的范围确定 |
1.2 湿地农田系统的演变及启示 |
1.3 美国“湿地农田”保护的措施 |
2. 河流生态修复 |
2.1 河流健康的标准 |
2.2 生态修复措施、技术 |
2.3 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时空尺度 |
3. 人工湿地在水环境整治中的应用 |
3.1 人工湿地类型 |
3.2 人工湿地的构建和机理 |
3.3 人工湿地的应用范围 |
4. 新工具、技术(3S)的应用 |
4.1 3S技术简介 |
4.2 应用范围 |
5. 新思路方法(景观生态学)的应用 |
5.1 可行性分析 |
5.2 应用范围 |
第三章 江南乡村水体景观的形成和发展 |
1. 江南乡村水体景观发育 |
1.1 气候因素 |
1.2 人为因素 |
1.3 斑块、廊道、基质构型下的江南乡村水体景观 |
2. 江南乡村水体景观的功能作用 |
2.1 物质生产功能 |
2.2 生态服务功能 |
2.3 文化传承功能 |
3. 江南乡村水体景观的分类 |
3.1 对相关分类标准的借鉴 |
3.2 本文按水体利用开发方式的分类 |
3.3 其它分类方式 |
4. 现阶段江南乡村水体景观的问题表现 |
4.1 经济发展导致水体污染加剧 |
4.2 追求高效益使得地下水开采过度 |
4.3 项目盲目上马破坏水体景观格局 |
第四章 江南乡村水体景观生态空间格局的研究——以苏南地区江阴市为例 |
1. 研究区概况 |
1.1 自然地理条件 |
1.2 社会经济条件 |
2. 资料获取情况 |
2.1 实地调查 |
2.2 相关文字、图件、影像等资料收集 |
3. 基于GIS的江阴水体景观生态功能区划分与景观指数分析 |
3.1 功能区划分研究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4. 基于GIS的江阴水体景观变化情况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基于景观生态安全和优化的江南乡村典型水体类型利用开发研究——以苏南地区江阴市为例 |
1. 江南湖荡型——徐霞客故里湿地旅游区水体利用开发 |
1.1 旅游规划区发展现状概况 |
1.2 旅游区敏感景观(资源)类型的利用开发评价 |
1.3 旅游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景观结构(单元)设计 |
2. 江南圩区型——月城镇西南圩区水体利用开发 |
2.1 月城镇圩区发展现状概况 |
2.2 圩区生态敏感景观(资源)类型的利用开发评价 |
2.3 圩区景观生态格局构建与景观结构(单元)设计 |
3. 江南常规型——华西现代农林科技示范园水体利用开发 |
3.1 示范园发展现状概况 |
3.2 建设中水体景观利用处理方式调查 |
3.3 示范园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与景观结构(单元)设计 |
第六章 江南乡村水体景观生态安全优化模式的构建对策 |
1. 构建水体景观生态安全优化模式的原则 |
1.1 生态优先原则 |
1.2 可持续发展原则 |
2. 水体景观生态安全优化模式的基本内涵 |
2.1 总体上符合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要求 |
2.2 水体景观利用开发的综合优化目标 |
3. 水体景观生态安全优化模式的构建对策 |
3.1 资源调查——结合3S技术的水体现状分析 |
3.2 决策依据——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 |
3.3 规划先行——景观生态学思想的整体策略 |
3.4 信息反馈——可操作模式的相互借鉴 |
3.5 行动指导——水体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 |
结论和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7)长江中下游干流岸线资源评价 ——附:港口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岸线评价研究综述 |
1.2.2 港口配置研究综述 |
1.3 论文体系与创新 |
1.3.1 论文体系 |
1.3.2 论文创新 |
第2章 岸线资源及其评价 |
2.1 岸线资源的概念与特征 |
2.1.1 岸线资源的概念 |
2.1.2 岸线的特征 |
2.2 岸线类型 |
2.2.1 岸线的自然分类 |
2.2.2 岸线利用分类 |
2.2.3 各利用方式对岸线的质量要求 |
2.3 岸线评价的原则、程序与类型 |
2.3.1 岸线评价的一般原则 |
2.3.2 岸线评价的一般程序 |
2.3.3 岸线评价的类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江中下游干流岸线资源的总体特征 |
3.1 岸线形成的自然背景 |
3.1.1 地质地貌概况 |
3.1.2 河床边界条件 |
3.2 岸线变迁的主要特点 |
3.2.1 宜昌~枝城顺直型河道的演变 |
3.2.2 荆江弯曲型河段 |
3.2.3 城陵矶~江阴分汊型河段 |
3.3 岸线资源的总体特征 |
第4章 长江中下游干流岸线自然条件评价 |
4.1 岸线的水深条件和稳定性条件评价 |
4.1.1 岸线和基准水位的确定 |
4.1.2 岸线水深条件评价 |
4.1.3 岸线稳定性评价 |
4.1.4 岸线水深条件和稳定性组合状况评价 |
4.2 长江中下游干流岸线的建港自然条件评价 |
4.2.1 指标体系 |
4.2.2 评价方法和步骤——以武汉市域长江干流岸线评价为例说明 |
4.2.3 长江干流宜昌~河口段岸线建港自然条件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长江中下游干流岸线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与利用建议 |
5.1 岸线开发条件评价指标体系 |
5.2 九江~新济洲段岸线开发条件评价 |
5.2.1 评价单元与分指标评价 |
5.2.2 等级划分 |
5.2.3 评价结果 |
5.2.4 开发利用建议 |
5.3 长江中下游干流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
5.3.1 各地区长江岸线利用适宜方向 |
5.3.2 主要利用方式的重点开发岸段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长江中下游岸线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
6.1 GIS 发展及其在长江岸线资源评价与管理中的运用 |
6.1.1 GIS 的发展 |
6.1.2 GIS 技术和长江岸线资源的评价与管理 |
6.2 MAPINFO支持下的长江中下游干流岸线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
6.2.1 MapInfo 系统概述 |
6.2.2 岸线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基本结论 |
7.2 长江中下游岸线资源开发具体对策 |
7.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附:长江中下游港口优化配置研究 |
一港群空间特征 |
1 规模结构 |
2 职能分异 |
二港群演化过程 |
1 货流过程 |
2 职能演变 |
三港群演化机制 |
1 货类流向 |
2 成因机制 |
四港口配置研究 |
1 港口实力评价 |
2 港口组合区划分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学位论文出版授权书 |
四、基于太仓1:10000DLG的MapInfo水利数据制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陆—气反馈的长三角城市化对降雨—径流的影响研究[D]. 韩龙飞. 南京大学, 2017(05)
- [2]中国软土分布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初步研究[D]. 张发如. 长安大学, 2013(07)
- [3]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规范化管理研究[D]. 李岩. 南京农业大学, 2011(12)
- [4]基于移动GIS的土地动态巡查监管系统研究与应用 ——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D]. 刘新平.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 [5]城乡空间统筹发展中江南乡村水体景观生态安全优化模式研究 ——以苏南地区江阴市为例[D]. 陈涵子.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6]基于太仓1:10000DLG的MapInfo水利数据制作[J]. 王会娜,聂时贵,刘玫. 现代测绘, 2003(S1)
- [7]长江中下游干流岸线资源评价 ——附:港口优化配置研究[D]. 王传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000(11)
标签: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论文; 水利论文; 径流系数论文; 景观生态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