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体林斯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PPD-Ab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鲁俊[1](2018)在《胸腺肽α1联合流感疫苗接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多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而来,可以说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吸烟的中老年患者发病率明显升高,肺功能检测持续性气流受限是诊断本病必要条件之一,治疗不当影响患者肺功能时病情不可逆转,随着肺功能进行性下降,患者喘闷症状逐渐加重,严重者可丧失劳动能力,日常生活质量也会严重下降,不仅对患者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危害,同时对其家庭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并增加社会负担。如何有效预防AECOPD,减少患者住院次数,延缓病情进展成为了一大难题。因高龄、营养不良、吸烟、感染等多种因素,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常低于正常健康人水平,较正常健康人群更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而呼吸道感染恰恰是公认的引起AECOPD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无疑加速了 COPD患者病情进展。近年来由于病毒检测技术不断成熟和提高,相关研究证明AECOPD的一个重要诱因正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因此本研究通过对COPD稳定期患者应用胸腺肽α 1联合流感疫苗接种治疗前后的相关数据进行客观比较分析,探讨通过免疫调节剂改善COPD患者免疫功能以及针对性接种流感疫苗来预防或减少呼吸道病毒感染,能否进一步有效减少AECOPD,从而阻止肺功能恶化并减缓其病程的进展,使其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防止不良预后,为慢阻肺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门诊及病房确诊的37例COPD患者,在充分说明本项研究的内容、意义及相关风险,并征得研究对象认可并在知情同意书签字后自愿加入研究,所有选取患者治疗依从性好,均长期家庭氧疗联合ICS+LABA或LAMA长期吸入治疗,并能保证每月定期复诊随访,于稳定期并在排除所有禁忌症的情况下加用胸腺肽α 1(批号:国药准字H20150545厂家: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用法:1.6mg,皮下注射,2次/周,总疗程1个月),并联合流感疫苗(批号:国药准字FL20150627厂家:深圳赛诺菲巴斯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用法:0.5ml[成人剂型],肌注[选择上臂三角肌],仅接种1次,入组后即予以接种)。最终符合本研究要求,纳入统计35例患者,对入组前及入组后的第3月免疫学指标(CD3+、CD4+、CD8+、CD4+/CD8+,)、坐位肺功能(肺功能测试系统型号:MasterScreen厂家:CareFusion Germany 234GmbH)、6分钟步行试验及入组前、后1年内AECOPD次数、住院次数及天数等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患者入组前CD8+(%):30.14±7.28,治疗后第3月CD8+(%):25.84±6.52,入组前 CD3+(%):61.10±8.17,CD4+(%):28.21±6.05,CD4+/CD8+:1.13±0.30;治疗后第 3 月 CD3+(%):69.93±9.67,CD4+(%):39.96±7.50,CD4+/CD8+为:1.72±0.30。表明入组治疗后患者的免疫功能较前明显提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入组前6分钟步行距离(米):263.60±72.81,治疗后第3月6分钟步行距离为(米):331.22±84.76,反映其运动能力得到改善,与入组治疗前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入组前1年内及入组后1年内,患者AECOPD次数分别为:3.17± 1.29、2.14 ±0.94,住院次数分别为:1.51 ±0.85、1.06 ±0.80,住院天数分别为(天):13.06±5.66、9.06±3.58。可见入组治疗后随着免疫功能的改善,呼吸道感染次数的减少,患者急性加重以及因急性加重而需住院次数明显减少,住院治疗所需病程也明显缩短,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患者入组前肺功能指标FEV1(升):1.22±0.44,FVC(升):2.09±0.75,FEV1/FVC(%):61.25±8.15,入组治疗第 3 月时,FEV1(升):1.42±0.42,FVC(升):2.29±0.71,FEV1/FVC(%):64.77±7.98,仅 FEV1较入组前有所增长,P<0.05,而FVC、FEV1/FVC未见明显改善,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免疫调节及流感疫苗接种的治疗手段后,随着免疫功能逐渐恢复,免疫力的提升,抵御呼吸道感染能力大大增强,可有效预防病毒感染,AECOPD的次数明显减少,患者需住院次数也相对减少,住院病程明显缩短,其日常活动能力也随之得到显着改善。2.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免疫调节及流感疫苗接种预防感染治疗手段后,本研究结果提示其肺功能指标未见明显改善,考虑与入选研究的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仍较短有关,有待更大样本及较长时间临床研究和探索。
管清华[2](2016)在《耻垢分枝杆菌EsxA、EsxB及细胞壁对BCG免疫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呈世界性分布的结核病可感染人类、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牛结核病导致的牛奶产量、繁殖力下降以及体重、肉品的损失等每年对全球经济可产生30亿美元的影响,该病是OIE规定的必报传染病,我国的二类动物疫病;而人结核病目前仍然是单一致病因子中死亡率最高的传染病,所以结核病的存在不仅严重危害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更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效果良好的疫苗对有效控制结核病尤为重要。BCG在预防结核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成人中的保护效果并不确定,而在研发新的结核疫苗中,几种快生长、非病原性的分枝杆菌,被作为结核疫苗的良好活载体,所以有必要研究其组分对动物机体免疫,尤其是BCG免疫效果的影响,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首先为了筛选非结核分枝杆菌,复苏了母牛分枝杆菌、新金分枝杆菌和耻垢分枝杆菌,克隆到3种分枝杆菌的esx B基因以及耻垢分枝杆菌的esxA基因;分析表明,以上基因编码的蛋白均属于WXG100蛋白超家族成员;预测到4条肽链有线性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其中耻垢分枝杆菌esxA、esxB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牛分枝杆菌相应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60.8和%72%;在母牛分枝杆菌、新金分枝杆菌的基因组中未发现esxA基因。然后构建了含有耻垢分枝杆菌esxA、esxB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sme-esxA、pET28a-sme-esxB,转化入E.coli BL21(DE3)中,发现二者可经诱导表达,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表达产物可以与耻垢分枝杆菌多克隆抗体发生反应。为了了解耻垢分枝杆菌的EsxA、EsxB对动物机体免疫的影响,实验又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esxA、pVAX1-esxB和pVAX1-esxB-esxA,将三者转染至Marc-145细胞中,经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和RT-PCR证实esxA、esxB可以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在动物免疫实验中,用复苏的耻垢分枝杆菌噬菌体裂解耻垢分枝杆菌制备了细胞壁,与灭活的耻垢分枝杆菌、pVAX1-esxA、pVAX1-esxB、pVAX1-esxB-esxA及加有佐剂Quil A的免疫原分别免疫雌性BALB/c小鼠,再给部分实验动物接种BCG,分析耻垢分枝杆菌相应组分对BCG免疫的影响。免疫学检测结果表明,在细胞免疫方面,经PPD刺激后,灭活菌显着降低了BCG免疫的SI值;质粒组及灭活组小鼠血清中IFN-γ的浓度中均有与BCG差异不显着者,但细胞壁显着提高了BCG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在体液免疫方面,细胞壁组和联合质粒组中均有小鼠血清中IL-4的浓度高于BCG组者,PPD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分泌IL-4的能力在细胞壁组和联合质粒组中均有高于BCG组者,尤以细胞壁组最明显;细胞壁、灭活菌可以使BCG接种的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浓度增加,而质粒使BCG接种的小鼠抗体水平略有下降,但差异均不显着。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说明,质粒pVAX1-esxA、pVAX1-esxB-esxA和灭活菌更有利于BCG免疫的动物向细胞免疫方向发展。
唐神结[3](2014)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研究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患结核病,然而,其确切机制尚未阐明。免疫机制可能参与了COPD伴发肺结核的发生与发展中,但相关研究很少,尤其是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研究更少。通过对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血清IgG、IgM和IgA的水平进行检测,了解其体液免疫功能状态,探讨COPD患者易患结核病的免疫发生机制。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的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COPD合并TB组)、肺结核患者(TB组)以及COPD患者(COPD组)和正常健康人(健康对照组)的体液免疫功能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各组血清中IgM、IgG、IgA含量。数据的结果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SPSS Inc., IL)进行分析。四组间的比较采用的是K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中的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的是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中的Mann-Whitney U检验。不同参数的相关性通过Spearman’s等级相关系数来确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该研究共入选152例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157例COPD患者、150肺结核患者以及50例正常健康人。COPD合并TB组血清IgG水平明显高于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26,P=0.005)。TB组血清IgG水平明显高于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5,P=0.009)。COPD合并TB组IgA含量明显高于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77,P=0.001)。COPD合并TB组IgA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55,P=0.003)。TB组IgA含量明显高于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40,P=0.000)。TB组IgA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066,P=0.002)。结论:COPD合并TB患者IgG和IgA水平均明显升高,这种增强的体液免疫应答在COPD并发肺结核发生过程中可能对机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第二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目的: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均参与了结核病及COPD的免疫发病过程。然而,这些细胞在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如何却知之甚少。为此,我们对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水平进行检测,以探讨这些细胞在COPD合并结核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的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COPD合并TB组)、肺结核患者(TB组)以及COPD患者(COPD组)和正常健康人(健康对照组)的免疫细胞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流式细胞仪(BDAccuri C6)抗体双标法测定NK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比率。数据的结果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SPSS Inc., IL)进行分析。四组间的比较采用的是K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中的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的是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中的Mann-Whitney U检验。不同参数的相关性通过Spearman’s等级相关系数来确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该研究共入选152例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157例COPD患者、150肺结核患者以及50例正常健康人。COPD合并TB组、TB组和COPD组血清CD4+T细胞比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TB组血清CD4+T细胞比率明显高于COPD合并T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COPD合并TB组、TB组和COPD组血清CD8+T细胞比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COPD合并TB组、TB组和COPD组血清CD4+/CD8+T细胞比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B组血清NK细胞比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OPD合并TB组和COPD组之间NK细胞比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合并TB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NK细胞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NK细胞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TB患者血清CD4+T细胞比率、CD4+/CD8+T细胞比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 CD8+T细胞比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表明,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损。CD4+T细胞比率、CD4+/CD8+T细胞比值降低以及CD8+T细胞比率升高可能是其重要免疫发病机制之一。第三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目的:多种CK参与结核病及COPD的免疫应答及免疫发病过程。然而,这些细胞因子在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中的表达状态和特征如何却知之甚少。为此,我们对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检测,以探讨这些细胞因子在COPD合并结核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的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COPD合并TB组)、肺结核患者(TB组)以及COPD患者(COPD组)和正常健康人(健康对照组)的细胞因子水平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测定患者血清中IL-1、IL-5、IL-6、sIL-2R、TNF-、IFN-γ等细胞因子水平。数据的结果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SPSS Inc., IL)进行分析。四组间的比较采用的是K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中的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间的比较采用的是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中的Mann-Whitney U检验。不同参数的相关性通过Spearman’s等级相关系数来确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该研究共入选152例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157例COPD患者、150肺结核患者以及50例正常健康人。COPD合并TB组IL-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TB组IL-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3)。COPD组IL-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0)。COPD合并TB组以及TB组sIL-2R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COPD合并TB组sIL-2R水平明显高于TB组(P=0.041)。COPD合并TB组sIL-2R水平明显高于COPD组(P=0.000)。COPD合并TB组IL-5水平明显高于TB组(P=0.026)。TB组IL-5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5)。COPD组IL-5水平高于TB组(P=0.011)。COPD合并TB组以及TB组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COPD合并TB组IL-6水平明显高于TB组(P=0.035)。COPD合并TB组IL-6水平明显高于COPD组(P=0.000)。COPD合并TB组以及TB组TNF-ɑ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COPD合并TB组TNF-ɑ水平明显高于TB组(P=0.003)。COPD合并TB组TNF-ɑ水平明显高于COPD组(P=0.000)。COPD合并TB组以及TB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COPD组和健康对照组(P=0.000)。COPD合并TB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COPD组(P=0.000)。中重度肺结核患者血清中IL-6、TNF-ɑ、IFN-γ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患者(P<0.050.01)。重度肺结核患者血清中sIL-2R、IL-6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患者(P<0.050.01)。单纯COPD轻中度患者血清中IL-6、TNF-ɑ水平与COPD患者FEV1预计值呈明显负相关性(P=0.000)。结论:COPD合并TB患者血清某些细胞因子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失衡,提示其细胞免疫功能受到一定的损害,免疫受损的程度较单纯COPD和肺结核患者更为明显。同时表明,这些细胞因子在COPD合并肺结核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对COPD合并肺结核免疫功能的深入研究将进一步阐明其免疫发病机制,并为免疫干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雷建平[4](2008)在《结核病免疫治疗研究进展》文中指出1882年科赫(Robert Koch)发现结核分枝杆菌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有效的防治结核病的免疫学方法。1908年Calmette和Guerin发明了卡介菌。20世纪30年代全球推广卡介菌(BCG)应用于人类结核病预防。20世记40年代末50年代初化疗时代到来,免疫治疗研究暂时沉寂。20世记80年
高尚先[5](2006)在《新型免疫调节剂NCPP生物效应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法有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和特异性免疫治疗。过去,人们在肿瘤免疫研究中过于强调特异性抗原和特异性免疫系统,而近年的研究表明,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开始得到了认同。现在,人们认识到,与不能对自身组织产生良好免疫应答的特异性免疫系统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具有很强的能力来消除单个畸变的自身细胞。这意味着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具有在单个细胞水平消除可能发展成为肿瘤细胞的早期遗传变异的潜能。通常,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细胞的某些该正常表达的表面结构的缺失可能导致这些细胞被有效清除。所以,人们应该密切关注非特异性免疫在肿瘤免疫中的重要作用。 短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parvum,CP)制剂(CPP)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它是用从健康人骨髓中分离的一种厌氧革兰氏阳性杆菌经甲醛灭活制成的死菌苗。CPP促进机体免疫反应和抗肿瘤疗效已被许多实验及临床研究所证实,尤其在消退癌性胸水方面具有独特疗效。CPP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强大而持久的刺激,引起巨噬细胞(Mφ)增生、活化、吞噬功能增强、诱导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活性氧(H2O2、NO)等癌细胞杀伤因子及增强NK细胞杀伤活性,达到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及病原微生物的目的,且可通过促进造血多能干细胞分化为单核巨噬细胞,进一步调动机体免疫系统蕴藏抗癌、杀菌潜力。免疫学的进展加深了人们对免疫系统抗肿瘤功能及免疫治疗作用重要性的认识。目前,CPP可以说是激活Mφ活性最好的制剂之一,但副作用较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若能利用现代高科技
陈星[6](2006)在《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及血清IL-2、IL-10检测》文中提出目的研究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L-2、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苄星青霉素G联合乌体林斯治疗对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L-2、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正常对照组及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血清IL-2、IL-10水平。2.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经苄星青霉素G联合乌体林斯治疗前后非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的变化。3.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经苄星青霉素G联合乌体林斯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FCM)、ELISA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血清IL-2及IL-10水平。结果1.治疗前4例患者TRUST滴度为1:2,15例患者TRUST滴度为1:4,1例患者TRUST滴度为1:8;治疗后3个月9例患者TRUST滴度转阴,3例患者TRUST滴度为1:1,4例患者TRUST滴度为1:2,4例患者TRUST滴度为1:4;治疗后6个月10例患者TRUST滴度转阴,5例患者TRUST滴度为1:1,3例患TRUST滴度为1:2;2例患者TRUST滴度为1:4。2.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血清IL-2、IL-10水平变化: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血清IL-2水平显着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8);IL-10水平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3)。3.经苄星青霉素G联合乌体林斯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治疗后3个月CD3+T淋巴细胞显着高于治疗前
梁卫宁[7](2001)在《乌体林斯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PPD-Ab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 观察乌体林斯对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 对 4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进行化疗的同时给予免疫增强乌体林斯肌注 ,监测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及抗结核抗体 (PPD- Ab)的变化。结果 经肌注乌体林斯后患者外周血 CD+ 3、CD+ 4水平显着提高 (P<0 .0 1) ,CD+ 8无显着变化 (P>0 .0 5 )。结论 乌体林斯可以显着提高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从而促进肺结核病灶的吸收好转
王英杰[8](2001)在《达肺冲剂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肺结核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目前,结核病的治疗以化疗为主,但耐药性的广泛存在及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均是困惑医疗界的难题,而中医药在这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达肺冲剂具有滋阴清热、止咳化痰的作用,对阴虚内热型的肺结核病人的临床疗效甚佳。有鉴于此,为了深入探讨该方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我们以此立题进行临床研究,治疗组为中西药合治,对照组为纯西药治疗,临床采用对照观察法,对60例阴虚内热型的肺结核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包括临床症状、体征的比较,痰涂片抗酸杆菌转阴率的测定,X线吸收好转率的对比,并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进行了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 临床研究证实加用达肺冲剂能明显改善肺结核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痰结核菌的转阴率及X线吸收好转率,且能明显改善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达到很好的临床疗效。 本实验应用了先进的检测技术及特异的指标客观地评价了“达肺冲剂”抗拮核疗效,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证明加用达肺冲剂可获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本实验为中医药治疗肺结核提供了理论依据。
高立栋,王秀梅,刘学云[9](1999)在《免疫调节剂治疗结核病的进展》文中指出
二、乌体林斯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PPD-Ab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体林斯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PPD-Ab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胸腺肽α1联合流感疫苗接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内容 |
1.1 研究对象 |
1.2 标本采集 |
2. 实验材料 |
2.1 主要试剂 |
2.2 主要材料和设备 |
3. 实验方法 |
3.1 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方法 |
3.2 坐位肺功能测定方法 |
3.3 六分钟步行试验测定方法 |
4. 入组前后治疗方案 |
4.1 入组前治疗方案 |
4.2 入组后治疗方案 |
4.3 药物不良反应及整个试验完成情况 |
5.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1.1 年龄分布 |
1.2 性别组成、吸烟情况 |
2. 数据比较 |
2.1 患者入组前及入组后第3月免疫学相关指标比较 |
2.2 患者入组前及入组后第3月坐位肺功能指标比较 |
2.3 患者入组前及入组后第3月6分钟步行试验结果比较 |
2.4 患者在入组前、后1年内AECOPD次数、住院次数及住院天数比较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2)耻垢分枝杆菌EsxA、EsxB及细胞壁对BCG免疫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1 牛结核病危害、诊断及免疫进展 |
1.2 非结核分枝杆菌在动物和人疾病防控中的作用 |
1.3 耻垢分枝杆菌及其应用 |
1.4 分枝杆菌细胞壁及其免疫学作用 |
1.5 分枝杆菌EsxA、EsxB的研究进展 |
1.6 免疫佐剂Quil A的性质及应用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实验一 3种非结核分枝杆菌esxB基因及耻垢分枝杆菌esxA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实验二 耻垢分枝杆菌EsxA、EsxB的原核表达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实验三 耻垢分枝杆菌esx A、esxB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实验四 耻垢分枝杆菌EsxA、EsxB及细胞壁对小鼠免疫BCG效果的影响 |
5.1 材料 |
5.2 方法 |
5.3 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的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 T 淋巴细胞及 NK 细胞的变化及其意义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及公开发表的着作、论文 |
致谢 |
(5)新型免疫调节剂NCPP生物效应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NCPP抗肿瘤作用及机理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材料与试剂 |
2.主要仪器与设备 |
3.方法 |
3.1 脾激活及抑瘤试验 |
3.2 小鼠腹腔Mφ免疫活性测定 |
3.2.1 腹腔Mφ吞噬功能测定 |
3.2.2 腹腔Mφ的培养 |
3.2.3 腹腔Mφ产生H_2O_2含量测定 |
3.2.4 腹腔Mφ产生NO含量测定 |
3.2.5 NK细胞杀伤活性测定 |
3.2.6 T细胞增殖活性的测定 |
3.2.7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NCPP与CPP对小鼠脾脏的激活作用 |
2.NCPP与CPP对小鼠艾氏腹水瘤的抑瘤作用 |
3.NCPP与CPP对小鼠腹腔Mφ吞噬功能的影响 |
4.NCPP与CPP对小鼠腹腔Mφ产生H_2O_2和NO的影响 |
5.NCPP与CPP对小鼠脾脏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 |
6.NCPP与CPP对小鼠脾脏T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讨论 |
小结 |
附表(图) |
参考文献 |
附件NCPP制备及质量检验 |
硫乙醇酸盐培养基(不含琼脂)的制备 |
NCPP的制备 |
NCPP质量检测方法 |
鲎试剂(Tachypleus Amebocyte Lysate ES-Test)法热原测定 |
无菌检查法 |
细菌浓度测定 |
固体含量测定(105℃干烤法) |
蛋白含量测定法(Lowry法) |
多糖含量测定(葸酮法) |
核酸含量测定 |
pH值测定法 |
脾激活试验 |
抑瘤试验(艾氏腹水癌) |
第二部分 NCPP抗结核作用及机理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材料与试剂 |
2.主要仪器与设备 |
3.方法 |
3.1 攻击菌的制备 |
3.2 对照模型及感染模型的制备(攻击) |
3.3 试验分组及给药方法 |
3.4 脾菌分离数测定 |
3.5 小鼠腹腔Mφ免疫活性测定 |
3.5.1 腹腔Mφ吞噬功能测定 |
3.5.2 腹腔Mφ的培养 |
3.5.3 腹腔Mφ产生H_2O_2含量测定 |
3.5.4 腹腔Mφ产生NO含量测定 |
3.5.5 T细胞增殖活性的测定 |
3.5.6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NCPP对豚鼠脾活菌分离数的影响 |
2.病理结果 |
3.NCPP对小鼠腹腔Mφ吞噬功能的影响 |
4.NCPP对小鼠腹腔Mφ产生H_2O_2和NO的影响 |
5.NCPP对小鼠脾脏T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讨论 |
小结 |
附表(图)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NCPP抗逆转录病毒作用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材料与试剂 |
2.主要仪器与设备 |
3.方法 |
3.1 建立动物模型 |
3.2 病毒毒力测定 |
3.3 剂量、分组与给药 |
3.4 观察、测定 |
结果 |
1.病毒毒力测定 |
2.给药14天时指标变化 |
2.1 体重及血液学指标 |
2.2 存活率 |
讨论 |
小结 |
附表(图)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NCPP抗肝纤维化作用及机理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材料与试剂 |
2.主要仪器与设备 |
3.方法 |
3.1 猴肝病理学检查 |
3.2 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 |
3.3 NCPP给药 |
3.4 病理学检测及肝纤维化的分级 |
3.5 血清学检测 |
3.6 统计学分析 |
3.7 NCPP对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
3.7.1 腹腔巨噬细胞培养 |
3.7.2 细胞因子的检测 |
结果 |
1.猴肝病理检查结果 |
2.大鼠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 |
3.肝功能的测定结果 |
4.血清学指标的测定结果 |
5.血清IFN-γ、TNF-α、TGF-β的测定结果 |
6.细胞因子IFN-γ的检测结果 |
7.细胞因子TNF-α的检测结果 |
讨论 |
小结 |
附表(图) |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NCPP一般药理研究及安全性评价试验总结 |
1.一般药理研究的试验资料 |
1.1 试验目的 |
1.2 结果 |
1.3 结论 |
2.安全性评价 |
2.1 单次给药毒性试验 |
2.1.1 试验目的 |
2.1.2 结果 |
2.1.3 结论 |
2.2 局部用药刺激性试验 |
2.2.1 试验目的 |
2.2.2 结果 |
2.2.3 结论 |
2.3 免疫毒性和/或免疫原性试验 |
2.4 重复给药毒性试验 |
2.4.1 病理组织学检查 |
2.4.2 停药2周恢复期结束时病理检查 |
2.4.3 被留动物NCPP再次给药攻击后处死病理检查 |
2.4.4 结论 |
附图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论着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及血清IL-2、IL-10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及血清 IL-2、IL-10 检测 |
前言 |
第一部分 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分析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第二部分 IL-2、IL-10 在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发表文章情况 |
(7)乌体林斯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PPD-Ab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检测方法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3 讨 论 |
(8)达肺冲剂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综述 |
一、 课题研究的依据、目的、意义 |
二、 现代医学对肺结核的研究现状 |
三、 祖国医学认识的概况 |
临床研究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乌体林斯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PPD-Ab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胸腺肽α1联合流感疫苗接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中的临床应用[D]. 鲁俊. 皖南医学院, 2018(12)
- [2]耻垢分枝杆菌EsxA、EsxB及细胞壁对BCG免疫影响的研究[D]. 管清华. 吉林农业大学, 2016(01)
-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D]. 唐神结. 苏州大学, 2014(10)
- [4]结核病免疫治疗研究进展[A]. 雷建平. 中华医学会2008年全国结核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08
- [5]新型免疫调节剂NCPP生物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 高尚先. 山东大学, 2006(05)
- [6]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及血清IL-2、IL-10检测[D]. 陈星. 重庆医科大学, 2006(01)
- [7]乌体林斯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PPD-Ab的影响[J]. 梁卫宁. 医学文选, 2001(S1)
- [8]达肺冲剂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研究[D]. 王英杰.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1(01)
- [9]免疫调节剂治疗结核病的进展[J]. 高立栋,王秀梅,刘学云. 中国综合临床, 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