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木甲虫发生量预测技术研究

梧桐木甲虫发生量预测技术研究

一、樟子松木蠹象发生量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新民,韩秀,刘霞,熊忠平[1](2022)在《中国木蠹象属的种类及区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木蠹象属Pissodes Germa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该属目前全世界已记录种类46种,分布于美洲的有29种,分布在欧洲和亚洲有18种,分布在中国的有8种。木蠹象属的许多种类是针叶树的重要害虫,主要危害松树Pinus Linn、云杉Picea Dietr和冷杉Abies Mill等针叶树,是近年来中国西南地区发生较严重的林业病虫害之一。由于它们的寄主在中国分布广泛且危害非常严重,因此急需提高警惕,防止它们通过贸易渠道或人为携带等传入中国其他地区。对中国木蠹象的研究历史、寄主及分布进行系统总结,编制8种的二项式检索表,分析其在世界动物地理界和中国动物地理区的分布特点,指出目前分类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展望研究前景。

宋玉双,李娟,周艳涛,张天栋[2](2020)在《我国梢斑螟属害虫研究及防治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为掌握梢斑螟属Dioryctria害虫研究和防治工作新进展,提升综合防治和管理水平,收集整理我国50余年梢斑螟属害虫研究成果和生产防治实践经验,全面介绍我国梢斑螟属害虫种类鉴别、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特点和防治技术。研究表明:梢斑螟属害虫种类较多,我国已确认的种类有15种;分布广泛,多数种类可在数个省区发生,其中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可达24个省(区、市);寄主多样,除多数种类危害松属Pinus植物外,个别种类危害云杉属Picea、冷杉属Abies等植物;危害隐蔽,以幼虫钻蛀寄主植物的果、梢、枝,个别种类钻蛀枝干危害;损失严重,个别种类不仅造成较大的生态损失,还可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梢斑螟属害虫特别是几种多发频发种类,在局部地区已由一般性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严重制约林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在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方向和防治管理建议。

徐强[3](2020)在《外来入侵种松树蜂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监测与营林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松树蜂Sirex noctilio Fabricius属膜翅目Hymenoptera树蜂科Siricidae树蜂属Sirex。20世纪初到现在,松树蜂已入侵了大洋洲、非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十几个国家,是国际上危险性很高的外来入侵生物。2013年,采集于我国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新店林场的树蜂标本经鉴定是松树蜂,被认为是国内首次发现该林业外来入侵生物;2014年,国家林业局把松树蜂增列为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由于是我国新发现的外来入侵生物,国内松树蜂的第一手研究资料很少,不利于松树蜂防治工作的开展。为了明确该虫在我国的发生规律,减少其导致的经济和生态损失。本文以我国(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和吉林省)发生的松树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饲养观察、寄主精细解析和空间格局调查等方法,对松树蜂的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系统研究;同时开展了诱饵木监测、诱饵木萜烯类挥发物筛选、拔点除源营林防控措施等工作,对松树蜂的监测与营林控制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松树蜂成虫有明显的形态特征可进行分类鉴定,而卵、幼虫和蛹很难利用形态特征进行分类鉴定。松树蜂雌成虫形态鉴定特征为:各足红褐色,仅末跗节黑色;后足跗节第二节跗节垫长度是跗节第二节长度的0.3-0.4倍;产卵器腹面具刻点,中部刻点间距与刻点本身直径近等长。松树蜂雄成虫形态鉴定特征为:腹基部和腹末端黑色,中部桔黄色。我国发生的松树蜂仅有一种色型,即雌雄成虫足的腿节为红褐色,与松树蜂在世界各入侵地色型一致,与其原产地欧洲南部不同,基本可以排除我国发生的松树蜂入侵来源地为欧洲南部。2、松树蜂对寄主的危害特征可总结为“针、中、衰、干、泪、孔”。“针”指危害针叶树,特别是松属植物,目前在我国林间仅发现危害樟子松;“中”指危害樟子松中龄林,40年左右树龄的樟子松受害最严重;“衰”指首先危害衰弱树,很少危害健康树;“干”指危害部位集中在树干;“泪”指松树蜂产卵后的树干会流出树脂,形似流泪;“孔”指危害的寄主树干有正圆形羽化孔。虽然樟子松是目前在我国林间发现的唯一松树蜂寄主,但室内树种选择试验表明,松树蜂更易危害油松且在油松上能完成生长发育。3、松树蜂羽化后即性成熟,能够马上进行交配和产卵。松树蜂一次完整的产卵过程主要分为4个动作:树皮钻孔、木质部钻刺、产卵(注入有毒黏液和共生真菌Amylosereum areolatum)和产卵器拔出。产卵时间在360~540s之间的产卵次数最多,占产卵总次数的41.40%;产卵过程中木质部钻刺用时最长,至少占整个产卵过程用时的90%。松树蜂在一个产卵孔处会进行1-4次产卵,产卵时间(t)和产卵次数呈显着正相关,当产卵时间t<360s时,进行了1次产卵;当360s≤t<540s时,进行了2次产卵;当540s≤t<780s时,进行了3次产卵;当t≥780s时,进行了4次或更多次产卵。松树蜂在一个产卵孔处进行1,2,3和4次产卵的比例分别为21.66%,41.40%,27.39%和9.55%。4、在黑龙江省松树蜂发生区,松树蜂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松树蜂在林间聚集危害衰弱的樟子松,地面上0-600cm的树干是其主要的危害范围。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吉林省辽源市和榆树市、黑龙江省鹤岗市相比,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和大庆市松树蜂钻蛀的坑道,在水平方向更长,在木质部更深,危害能力更强。松树蜂蛀道形态特征:除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有20%的蛀道呈“Z”形外,黑龙江省大庆市和鹤岗市、吉林省辽源市和榆树市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蛀道都呈“U”形或“L”形。5、在黑龙江省鹤岗市,松树蜂多1年1代。成虫始见于7月中旬,羽化高峰集中在8月中下旬,终见于9月上旬。卵产于树皮下约1cm处,卵期约2周,以幼虫在树干内越冬。幼虫一般6龄,老熟幼虫在距树皮2-3cm处化蛹,蛹期3-4周。6、环剥法处理的樟子松诱饵木对松树蜂具有较好的引诱效果,可以作为林间监测手段进行推广。其引诱效果较好的主要原因是环剥后的樟子松树干挥发的萜烯类物质(莰烯camphene、三环烯tricyclene、反式-β-罗勒烯trans-β-Ocimene、异松油烯terpinolene、α-氧化蒎烯α-pinene oxide、长叶烯longifolene和β-蒎烯β-pinene)组成的混合物对松树蜂有吸引作用。7、拔点除源营林控制措施对发生初期的松树蜂有明显的控制效果,可以显着减少松树蜂的发生,减缓其扩散速度。实施拔点除源营林控制措施的样地,樟子松有虫株率为0.87±0.26%—1.54±0.41%。与未实施拔点除源营林措施的对照组相比,实施拔点除源营林措施后,有虫株率平均降低68%。

徐梅卿[4](2019)在《中国寒温带、温带地区主要森林害虫种类及其防治》文中认为本文概述东北林区寒温带、温带森林在我国的重要性和主要森林害虫18种,对每一种类介绍其分布、危害状况、主要生物学特性和防治措施。指出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具体内容和优点,建议把防治措施列入生态控制的系统中,确保东北森林的健康生长。

蔡艳[5](2018)在《长足大竹象发育转录组文库分析及成虫觅偶行为定向信息物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in-Meneville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钻蛀性林业害虫,成虫以管状喙啄入笋箨内啄食笋肉补充营养,而幼虫则在笋组织内取食笋肉。危害多种丛生竹类,严重影响竹类产业发展。在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的新背景下,迫切需要开展如何利用长足大竹象觅偶行为对其进行绿色生态防治。本研究基于长足大竹象成虫觅偶定向行为,以长足大竹象各虫态为研究对象,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GC-MS)、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 responses,EAG)反应、Y型嗅觉仪(Y-tube olfactometer)生物测定及转录组(Illumina HiSeq)测序等方法,构建了长足大竹象发育转录组文库,分析各虫态的基因表达差异,系统研究了长足大竹象觅偶定向信息物质、以及植物挥发物质对其增效作用,进而推进开发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捕)成虫,实现该虫无公害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主要结果如下:(1)长足大竹象发育转录组(卵、幼虫、蛹、雌虫、雄虫)大约有16480万条信息片段,注释为108854条Transcript序列,分别被装配在卵、幼虫、蛹、雌性、雄性和合并的24338,21597,24798,21886,24642,83115条Unigene序列中。转录Unigene在NR数据库注释21058条,NT数据库注释5890条,KO数据库注释8063条,SwissProt数据库注释14748条,PFAM数据库17105注释条,GO数据库注释17213条,KOG数据库注释10672条。Unigenes表达水平分析还表明:长足大竹象不同虫态功能基因表达存在显着差异。(2)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长足大竹象雌雄成虫虫粪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长足大竹象雌虫虫粪挥发性成分包括萜烯类、烷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酚类7类26种挥发性成分;雄虫虫粪含萜烯类、烷烃类、醇类、酯类、酚类5类18种挥发性成分;初步推测,雌虫虫粪含有信息化合物成分。(3)采用GC-MS和EAG反应技术,分析了长足大竹象成虫体表挥发物的日节律变化及成虫对不同时段挥发物的EAG反应和嗅觉生测试验,结果表明:长足大竹象雌虫体表节律性挥发物质有17种;雄虫体表节律性挥发物质有15种;10:00-12:00时间段雌虫节律性挥发物提取液对未交配雄虫的引诱率最高(P<0.05),与其的EAG反应结果一致,同时发现雄虫体表挥发物可能存在一些信息化合物质,且主要分泌时间段也为10:00-12:00。(4)利用触角电位仪和Y型嗅觉仪对15种长足大竹象成虫体表挥发性成分进行电生理和行为反应测定。结果表明,长足大竹象雌雄成虫对不同虫体挥发性成分反应灵敏度不同,雄虫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EAG反应最强,雌成虫对苯并噻唑EAG反应最强,雄虫的EAG反应普遍高于雌虫,苯并噻唑在100μg/μL、200μg/μL,右旋萜二烯、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100μg/μL浓度时,雄虫与雌虫对化合物的EAG反应呈现显着差异(P<0.05)。此外,成虫对同种化合物的不同浓度的EAG反应不同,樟脑最强EAG反应浓度为200μg/μL,角鲨烯最强EAG反应浓度在1μg/μL,其余13种化合物的最强EAG反应浓度为100μg/μL。行为生测中,发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苯酚、苯并噻唑对未交配雄虫、雌虫的引诱作用较好,且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雄虫的引诱作用有显着差异(P<0.05)。(5)将100μg/μL浓度的单质虫体挥发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苯酚、2-壬酮)、标准品化合物混合物(苯酚:己酸乙酯:2-壬酮:壬醛:十五酸甲酯=17:19:8:26:28)中按照不同比例(9:1,7:3,5:5,3:7)添加三种植物挥发物(芳樟醇、吲哚、苯甲醛)进行EAG反应测定和Y型嗅觉仪生测表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苯甲醛=5:5、混合物∶苯甲醛=5:5对雄虫的引诱效果最好(P<0.05)。苯甲醛能较好提高虫体混合物、虫体单质化合物对雄虫的引诱能力,而芳樟醇和吲哚的增效作用较差。本研究明确了长足大竹象不同虫态转录组文库,提取和分析雌雄虫虫粪成分和虫体挥发物日节律物质变化情况,发现了雌雄虫信息素释放的日高峰时段,初步推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苯酚等挥发物为信息化合物质,苯甲醛可能对雄虫觅偶有增效作用。

陈潜[6](2018)在《褐梗天牛空间分布及防治技术初探》文中指出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 Linnaeus)是一种对松、杉、柏等林木危害十分严重的蛀干害虫,携带拟松材线虫的能力强且有可能是松材线虫的媒介昆虫。该虫不但能危害其寄主植物,还能通过进出口木材的运输进行传播,不仅危及我国的林木,还为进出口贸易带来极大的威胁。本研究运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其种群空间格局,通过筛选合适药剂提出防治建议,对褐梗天牛的寄主产卵选择性进行研究并结合寄主挥发性物质,配制诱芯,进行野外诱捕试验,以期获得针对褐梗天牛的植物源引诱剂,从而为褐梗天牛的预测预报提供有效方法。应用地统计学方法阐释了 3块受害程度不同的油松林内褐梗天牛幼虫和成虫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surfer8.0生成的褐梗天牛空间分布图显示3种受害程度的林分内,褐梗天牛的分布具有显着差异。根据变异函数曲线图分析得知:轻度受害林、中度受害林和重度受害林内褐梗天牛幼虫种群空间分布最优拟合模型分别为高斯模型、高斯模型和指数模型,成虫的种群空间分布最优拟合模型均为线性模型。在3种林分中褐梗天牛幼虫数量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根据垂直分布图分析得出:褐梗天牛幼虫和成虫在油松上主要集中聚集在某个高度,然后随着高度增加密度下降,随着高度靠近地面密度也下降。用氯氰菊酯和噻虫啉两种药剂进行了防治褐梗天牛成虫的试验。结果表明,8%氯氰菊酯300倍液和3%噻虫啉1000倍液防治效果最佳。采用林间套笼试验,测定两种药剂处理树干或枝条后对褐梗天牛成虫的持效期。结果表明:用8%氯氰菊酯300倍液和3%噻虫啉1000倍液处理,喷药后第1天,成虫接触笼内的药剂24小时的校正死亡率均为96.7%。在施药后第31天接虫的校正死亡率仍然有75%和71.7%。为了获得对褐梗天牛有效的植物源引诱剂,针对褐梗天牛成虫具有危害衰弱油松的习性,采用8种衰弱油松的挥发性物质,按照一定比例复配成的植物源引诱剂在林间对褐梗天牛成虫进行诱捕。结果表明,复配的植物源引诱剂对褐梗天牛均有一定的引诱作用。其中,引诱剂K1,J1,K3,N5和N1的引诱效果显着优于其他引诱剂。K1,J1,N1,N5,L6显示对雄性的引诱效果明显且雌雄引诱效果差异显着。该研究证明了自行研制的引诱剂对当地褐梗天牛成虫有较好的引诱效果,可以用于对成虫监测与防治,为其科学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了褐梗天牛对三种寄主植物的产卵选择性。结果表明,同一直径的木段,褐梗天牛雌虫的产卵量大小依次为:油松>樟子松>落叶松;同一树种的木段,褐梗天牛雌虫的产卵量大小依次为7cm>5cm>3cm,雌虫在油松、樟子松木段上的产卵量与落叶松木段的相比差异显着,油松与樟子松上的产卵量差异不显着。

曾凡勇[7](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陈友[8](2013)在《华山松木蠹象及其三种主要寄生蜂的趋光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在有害生物防治中,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给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生物多样性均造成一系列严重危害,因此环境友好的防治替代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基于昆虫趋光性的害虫物理防治技术,包括灯光诱杀和色板诱杀技术,对靶标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有害生物防治中被大规模推广与应用。目前,有关昆虫趋光性的研究及应用主要集中于部分重要农业害虫,而灯光或色板诱集对森林害虫及其天敌昆虫的研究报道非常有限。华山松木蠹象(Pissodes punctatus Langor et Zhang)是危害华山松(Pinus armandi Franch)的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监测和防治都十分困难。本研究应用昆虫行为学研究方法,选取波长340nm-689nm光谱内的九个单色光,开展华山松木蠹象趋光特性的室内实验以及色板诱集与灯光诱集的林间试验,同时开展华山松木蠹象三种主要寄生蜂,包括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松蠹狄金小蜂(Dinotiscus armandi Yang)和三盾茧蜂(Triaspis sp.)的趋光特性室内实验。通过比较华山木蠹象及其三种主要寄生蜂的敏感光谱和敏感光强的异同。可为在不伤害寄生蜂天敌的前提下利用趋光性防治华山松木蠹象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利用趋光性开展华山松木蠹象及其寄生蜂的种群监测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华山松木蠹象的趋光特性华山松木蠹象能够被波长340nm-689nm光谱内的所有九个单色光所吸引,表明其对单色光感应具有广谱性。华山松木蠹象尤其对415nm紫色光、340nm紫外光和504nm、549nm绿色光敏感,表明其复眼至少具有这三种类型的光感受器。在黑暗下和自然光两种环境下,华山松木蠹象对橙色光、蓝色光、绿色光等单色光的敏感程度稍有不同。华山松木蠹象的趋光反应与单色光光强相关,光强较低时呈正相关,光强较高时呈负相关。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下,华山松木蠹象趋向反应达到峰值时的相对光强的大小顺序为:绿色光>紫色光>紫外光。2华山松木蠹象的林间诱集林间诱集华山松木蠹象,五种不同颜色LED灯诱虫数量大小顺序为:紫色灯>绿光灯>黄光灯>蓝光灯>红光灯,紫光灯诱虫数显着多于其它光源。六种不同颜色色板诱虫数量大小顺序为:紫色板>黄绿板>绿色板>黄色板>蓝色板>红色板,紫色板诱虫数显着多于其它色板。不同色板的林间诱集效果与自然光下趋光反应室内测试结果更为相符。紫色板的诱虫效果在1.5m、3.0m、4.5m三个高度下没有显着差异。在6:00-9:00、9:00-12:00、12:00-15:00、15:00-18:00四个时段下,紫色板在12:00~-15:00的诱虫效果最好。在东、南、西、北四个朝向下,紫色板的诱虫效果以南向最好。综合考虑经济、简便易操作的原则,林间诱集华山松木蠹象最优方案为:采用紫色板(415nm),距地面1.5m高度,南向全天候设置诱虫色板。3管氏肿腿蜂的趋光特性在波长340nm~689nm的光谱内,除波长689nm红色光外,管氏肿腿蜂对其余八个单色光都具有趋向性,最敏感光谱依次为549nm黄绿光、451nm蓝色光和649nm红色光。管氏肿腿蜂对689nm和649nm两个波长红色光趋向反应的显着差异,说明昆虫能辨别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即使是波长相隔很近的同色光。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下,管氏肿腿蜂的趋光反应与光强相关,光强较低时呈正相关,光强较高时呈负相关。三种敏感单色光中,管氏肿腿蜂的趋向反应达到峰值时的相对光强的大小顺序为:红色光>黄绿光>蓝色光。4松蠹狄金小蜂的趋光特性在波长340nm~689nm的光谱内,除649nm、689nm两个波长的红色光外,松蠹狄金小蜂对其余七个单色光都具有趋向性,最敏感光谱依次为340nm紫外光、415nm紫色光和549nm黄绿光。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下,松蠹狄金小蜂的趋光反应与光强相关,光强较低时呈正相关,光强较高时呈负相关。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中,松蠹狄金小蜂的趋向反应达到峰值时的相对光强的大小顺序为:黄绿光>紫色光>紫外光。5三盾茧蜂的趋光特性在波长340nm~689nm的光谱内,除340nm、381nm两个波长的紫外光外,三盾茧蜂对其余七个单色光都具有趋向性,其最敏感的光谱依次为549nm黄绿光、451nm蓝色光、415nm紫色光。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下,三盾茧蜂的趋光反应与光强相关,光强较低时呈正相关,光强较高时则呈负相关。三种最敏感单色光中,三盾茧蜂的趋向反应达到峰值时的相对光强大致相同。从光谱反应结果可知,由于华山松木蠹象与其主要寄生蜂在敏感光谱上存在一定差异,在利用趋光性来防治华山松木蠹象时,有针对地选用相应的光源和色板,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寄生蜂免受伤害。例如,在人工大量释放过管氏肿腿蜂的林间,可选用波长415nm紫光作为诱集光源和色板;三盾茧蜂为优势寄生蜂的林间,则选用波长340nm紫外光诱集较好。从光强度反应结果可知,在不同单色光下,不同昆虫趋向反应达到峰值时的相对光强各不相同,因此利用不同单色光光源和色板开展诱集时,并不是光强度越大诱集效果就越好。光强反应结果可用于诱虫灯功率的大小、诱集的有效空间范围及光源和色板布点密度的确定。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第一,由于华山松木蠹象与其三种寄生蜂对单色光都具有广谱性,而且其敏感光谱重叠较多,利用单色光来防治华山松木蠹象将不可避免对寄生蜂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与防治相比,利用趋光性开展华山松木蠹象及其寄生蜂种群监测具有更大的应用空间。例如,为了监测华山松木蠹象及其三种主要寄生蜂,可选用这些昆虫都有趋向的波长549nm黄绿色光源或色板;如果只是监测华山松木蠹象、松蠹狄金小蜂和三盾茧蜂,则选用波长415nm紫色光源或色板。第二,光强度是影响昆虫趋光行为的重要因素。以往有研究表明,在高强度全光谱白光刺激下,随着光强度增加昆虫的趋向反应保持恒定或持续增强。而我们发现,在单色光下,光强较低时呈正相关,光强较高时呈负相关,特别是对紫外光的表现尤为突出。此外,相对不同单色光和不同昆虫,其最佳诱集光强各不相同,对同一昆虫而言,往往单色光波长越短,其最佳诱集光强越低。第三,在黑暗和自然光两种环境中,华山松木蠹象对橙色光、蓝色光、绿色光等单色光的敏感程度稍有不同,表明华山松木蠹象在不同光暗环境中对色彩的感知具有差异。不同色板的林间诱集效果与自然光下趋光反应室内测试结果的符合度高于黑暗下趋光反应室内测试结果。因此,对于白天活跃、拟采用色板诱集的昆虫,采用自然光干扰下的趋光反应测试方法更能反应林间诱集的实际情况。

吴跃开,余金勇,刘正忠,吕梅[9](2012)在《木蠹象类害虫危害特点及其防治策略初探》文中提出木蠹象Pissodes spp.主要危害松科植物,但大多数种类的寄主范围相对较窄,较少跨属危害;该虫可致木材生产量降低、材质变劣,甚至全株死亡,有些种类还可能传播林木病害;大多数种类1a发生1代,但成虫期及产卵期长,世代重叠现象明显;不同种类在不同寄主植物、地理环境及林分条件下,发生发展及危害程度都有可能不同。对该虫的治理策略包括预防监测、人工清除、物理捕杀、药剂防治、营林管理、天敌保护及利用、害虫诱捕及检疫等,今后在实践中要加强害虫防治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及推广。

李艳[10](2012)在《中国典型农林害虫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与气候要素关系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选取90种我国典型农林害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在建立90种害虫地理分布数据库的基础上,运用ArcGIS9.2软件绘制每种害虫及其丰富度的地理分布图,从不同角度详细分析害虫的地理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建立害虫地理分布与气候要素的匹配关系,分析害虫及其丰富度与气候要素的关系。希望本研究能够为我国农林害虫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为开展气候变化对昆虫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结论:(1)90种农林害虫的地理分布不均匀,华北区和华中区分布种类和数量多,蒙新区和青藏区分布种类和数量少;90种害虫中有32种属于全国性的广布种,其中29种分布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分布于我国的中东部地区,3种害虫的分布属于广散型;有58种害虫分布相对狭窄,其中34种害虫分布范围极其狭窄,16种害虫呈条带状分布,8种害虫呈面状分布;从分布的间断、连续状况来看,有47种虫属于连续分布,43种虫属于间断分布。另外,还有一些昆虫除在大陆分布外,在岛屿上也有分布。(2)昆虫的分布与经纬度和寄主植物有一定关系。本文选取的90种农林害虫在7°N~53°N、76°E~135°E范围内均有分布;每种害虫的经纬度差异各不相同,在纬度差小于13°、或经度差小于15°的范围内害虫种类较多;纬度差大于20°、或经度差大于30°的范围内害虫种类较少,害虫的分布范围很广。另外,90种害虫中分布相对广泛害虫的寄主植物比分布相对狭窄昆虫要丰富。(3)害虫适宜分布区的气候特征各不相同。90种农林害虫适宜分布区的年均气温是6.73℃~20.76℃,年均最高气温是13.16℃~25.43℃,年均最低气温是1.19℃~17.51℃,年极端最高气温是33.46℃~39.79℃,年极端最低气温是-29.92℃~0.41℃,年均最高气温的最大值可达29.76℃,年均最低气温的最小值可降至-12℃,年极端最高气温的最大值可达42.61℃,年极端最低气温的最小值可降至-49.5℃,气温过高或过低的区域害虫种类较少;害虫适宜分布区的年均降水量是384.8mm~1961mm,年降水量的最大值可达2585mm,年降水量的最小值可降至16mm,年降水量过高或过低范围内分布的害虫极少;害虫适宜分布区的年均相对湿度是56.65%~80.29%,年相对湿度的最大值可达87.79%,年相对湿度的最小值可降至29.56%,过于干燥或潮湿的环境中分布的害虫种数也较少;害虫适宜分布区的年均日照时数是1298h~2686h,年日照时数的最大值可达3498h,年日照时数的最小值可降至957h,年日照时数过多或过少分布的害虫非常少。(4)不同害虫受不同的气候要素限制。其中,日照时数是橄榄片盾蚧、二色弯颈象、小叶女贞木蠹象、斜线网蛾等虫分布的限制性因子;年降水量和相对湿度是兰圆蚧、八角长足象、卷树叶象等虫分布限制性因子;年均气温是远东杉苞蚧、咖啡黑盔蚧、龙眼角颊木虱等虫分布的限制性因子;日照和降水是角斑绢网蛾、明亮长脚金龟子限制因子,温湿度组合和日照是柳瘿叶蜂分布的限制因子。(5)害虫丰富度的地理格局受经纬度及气候要素的影响。丰富度与经纬度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为正态分布,并且,丰富度与两者之间都呈正相关性(r=0.139,p<0.01;r=0.231,p<0.01),具有极显着的线性关系。各气候要素下害虫丰富度变化总体上呈抛物线趋势,年均气温在3℃~18℃、或年均最高气温在10℃~22℃、或年均最低气温在-5℃~15℃、或极端最高气温在35℃~42℃、或极端最低气温在-35℃~-25℃、或年相对湿度在55%~85%、或年降水量在300mm~1000mm、或年日照时数在2200h~3200h范围内丰富度都较高。

二、樟子松木蠹象发生量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樟子松木蠹象发生量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木蠹象属的种类及区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木蠹象属的研究历史
2 中国木蠹象属的物种名录、寄主及分布
3 中国木蠹象属的分种检索表
4 中国木蠹象属的区系分析
    4.1 在世界动物地理界和中国动物地理区的分布
    4.2 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的分布型
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2)我国梢斑螟属害虫研究及防治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梢斑螟属害虫种类概述
2 我国梢斑螟属害虫生物学特性
3 我国梢斑螟属害虫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
4 我国梢斑螟属害虫防治进展
    4.1 生物防治
    4.2 营林措施
    4.3 物理防治
    4.4 化学防治
        4.4.1 喷雾防治
        4.4.2 烟雾防治
        4.4.3 树干注药防治
    4.5 信息素应用
5 我国梢斑螟属害虫研究和管理工作展望
    5.1 加强梢斑螟类害虫的基础研究
    5.2 加快梢斑螟类害虫的应用技术研究
    5.3 提高梢斑螟类害虫的综合管理水平

(3)外来入侵种松树蜂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监测与营林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松树蜂国外研究进展
        1.1.1 松树蜂入侵传播研究
        1.1.2 松树蜂生物学及寄生天敌瘿蜂研究
        1.1.3 松树蜂寄主及寄主上蛀干害虫研究
        1.1.4 松树蜂生物防治及松树蜂共生菌研究
    1.2 我国松树蜂发生与研究概况
    1.3 Sirex noctilio中文名称的变化
    1.4 松树蜂在我国检疫地位的变化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思路
        1.5.2 技术路线
2 松树蜂的形态特征及鉴别要点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采样地概况
        2.1.2 成虫和幼虫的采集
        2.1.3 形态特征观察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松树蜂的形态特征
        2.2.2 松树蜂的鉴别要点
    2.3 小结与讨论
3 松树蜂与寄主关系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松树蜂与寄主树种的关系
        3.2.2 松树蜂与寄主树龄的关系
        3.2.3 松树蜂与寄主树势的关系
    3.3 小结与讨论
4 松树蜂空间格局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4.1.2 试验方法
        4.1.3 空间分布模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垂直分布特征
        4.2.2 水平分布特征
    4.3 小结与讨论
5 松树蜂产卵行为及繁殖能力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虫来源与饲养
        5.1.2 松树蜂怀卵量统计
        5.1.3 松树蜂产卵行为观察记录
        5.1.4 木段上产卵道解析
        5.1.5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松树蜂雌成虫个体大小与怀卵量的关系
        5.2.2 松树蜂产卵过程
        5.2.3 松树蜂产卵时间
        5.2.4 松树蜂产卵道特征
    5.3 小结与讨论
6 松树蜂蛀道特征的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受害木来源
        6.1.2 蛀道解析
        6.1.3 蛀道重建
        6.1.4 蛀道对比
    6.2 结果与分析
        6.2.1 羽化孔特征
        6.2.2 松树蜂蛀入木质部的深度
        6.2.3 松树蜂蛹室与树皮间的距离
        6.2.4 松树蜂蛀道的水平长度
        6.2.5 松树蜂蛀道的垂直长度
        6.2.6 松树蜂蛀道系统的重建
    6.3 小结与讨论
7 松树蜂世代发育的研究:以鹤岗为例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虫源与饲养
        7.1.2 成虫期调查
        7.1.3 卵孵化调查
        7.1.4 幼虫期调查
        7.1.5 蛹期调查
    7.2 结果与分析
        7.2.1 鹤岗松树蜂的世代发育
        7.2.2 鹤岗松树蜂的年生活史
    7.3 小结与讨论
8 诱饵木监测松树蜂技术的研究
    8.1 材料与方法
        8.1.1 试验地
        8.1.2 试验地虫情调查
        8.1.3 诱饵木处理
        8.1.4 统计分析
    8.2 结果与分析
        8.2.1 试验地松树蜂发生情况
        8.2.2 诱饵木的处理及诱捕方法
        8.2.3 诱饵木的诱捕效果
        8.2.4 诱饵木对松树蜂羽化动态的监测效果
    8.3 小结与讨论
9 诱饵木萜烯类挥发物对松树蜂诱捕的研究
    9.1 材料与方法
        9.1.1 试验地概况
        9.1.2 试验树选择与处理
        9.1.3 诱捕器设置
        9.1.4 树干挥发物收集
        9.1.5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及分析
        9.1.6 萜烯类物质筛选
    9.2 结果与分析
        9.2.1 不同树种与处理的诱捕结果
        9.2.2 三种树树干萜烯类挥发物比较
        9.2.3 樟子松树干萜烯类挥发物筛选
    9.3 小结与讨论
10 拔点除源营林措施对松树蜂控制效果的研究
    10.1 材料与方法
        10.1.1 试验材料
        10.1.2 试验方法
    10.2 结果与分析
        10.2.1 拔点除源实施前样地调查结果
        10.2.2 拔点除源对樟子松上松树蜂有虫株率的影响
        10.2.3 拔点除源对樟子松上松树蜂虫口数的影响
        10.2.4 拔点除源对松树蜂空间格局的影响
    10.3 小结与讨论
11 主要结论与创新
    11.1 主要结论
    11.2 主要创新
    11.3 不足及展望
12 参考文献
13 个人简介
14 导师简介
15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16 致谢

(4)中国寒温带、温带地区主要森林害虫种类及其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落叶松毛虫
2 落叶松鞘蛾
3 落叶松球果花蝇
4 落叶松八齿小蠹
5 落叶松球蚜
6 红松球蚜
7 松十二齿小蠹
8 红木蠹象
9 哈氏松茎象
1 0 樟子松木蠹象
1 1 云杉大墨天牛
1 2 榆紫叶甲
1 3 舞毒蛾
1 4 黄褐天幕毛虫
1 5 杨毒蛾
16柳毒蛾
17杨二尾舟蛾
18杨干隐喙象

(5)长足大竹象发育转录组文库分析及成虫觅偶行为定向信息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长足大竹象研究现状
        1.2.1 危害情况
        1.2.2 防治措施
    1.3 昆虫转录组研究进展
        1.3.1 昆虫转录组学应用
        1.3.2 鞘翅目转录组研究概况
    1.4 昆虫信息素研究进展
        1.4.1 昆虫性信息素
        1.4.2 昆虫聚集信息素与抗聚集信息素(驱避信息素)
        1.4.3 鞘翅目象甲科昆虫信息素研究概况
        1.4.4 昆虫信息素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1.5 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学物质与昆虫信息素的协同作用
        1.5.1 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学物质
        1.5.2 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学物质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1.5.3 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学物质与昆虫信息素的协同作用
    1.6 研究目的意义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长足大竹象发育转录组文库构建与分析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转录组基本情况
        2.2.2 转录组分类情况
        2.2.3 基因表达水平
        2.2.4 转录组数据的验证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长足大竹象成虫虫粪挥发性成分分析
    3.1 材料
        3.1.1 试验材料
        3.1.2 仪器设备
    3.2 方法
        3.2.1 样品前处理
        3.2.2 挥发性成分分析
        3.2.3 GC-MS分析条件
    3.3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雌雄成虫虫粪挥发性成分种类
        3.4.2 雌成虫虫粪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
        3.4.3 雄成虫虫粪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
        3.4.4 雌雄成虫虫粪相同挥发性成分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长足大竹象体表挥发物成分释放日节律及其对成虫的EAG和行为活性
    4.1 材料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剂及仪器
    4.2 方法
    4.3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 结果分析
        4.4.1 长足大竹象雌虫挥发物成分
        4.4.2 长足大竹象雌虫挥发物日节律变化趋势
        4.4.3 长足大竹象雄虫虫体挥发物成分
        4.4.4 长足大竹象雄虫挥发物日节律变化趋势
        4.4.5 长足大竹象成虫对不同时间段虫体挥发物的EAG反应
        4.4.6 长足大竹象成虫对不同时间段虫体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长足大竹象对虫体挥发物主要成分的触角电生理和行为反应
    5.1 材料和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试剂
        5.1.3 方法
    5.2 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长足大竹象成虫对15种化合物的EAG反应
        5.3.2 长足大竹象成虫对15种化合物的行为反应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寄主植物挥发物对长足大竹象虫体挥发物质的增效作用
    6.1 材料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试剂
    6.2 方法
    6.3 数据分析
    6.4 结果与分析
        6.4.1 对不同浓度植物气味化合物的EAG反应
        6.4.2 植物气味化合物与单一虫体挥发物组合的EAG反应
        6.4.3 植物气味化合物和混合虫体挥发物组合的EAG反应
        6.4.4 植物气味化合物与成虫具有导向作用虫体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6.5 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特色与主要创新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褐梗天牛空间分布及防治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概述
        1.1.1 褐梗天牛的分布与危害
        1.1.2 褐梗天牛的形态特征
        1.1.3 褐梗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1.1.4 褐梗天牛防治方法
    1.2 害虫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
        1.2.1 空间格局概念及研究方法
        1.2.2 地统计学理论及其在昆虫生态领域应用研究
    1.3 昆虫植物源引诱剂研究概述
        1.3.1 植物挥发性物质种类
        1.3.2 植物挥发性化学物质对昆虫的作用
        1.3.3 天牛植物源引诱剂研究现状
        1.3.4 植物源引诱剂的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研究技术路线
2 褐梗天牛的空间分布
    2.1 材料和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受害程度样地内褐梗天牛幼虫及成虫的分布情况
        2.2.2 褐梗天牛幼虫及成虫的垂直分布
        2.2.3 褐梗天牛幼虫的空间分布分析
        2.2.4 褐梗天牛成虫的空间分布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3 两种药剂对褐梗天牛的防治效果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供试药剂
        3.1.3 供试虫源
    3.2 研究方法
        3.2.1 室内速效试验
        3.2.2 野外持效试验
        3.2.3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两种药剂对褐梗天牛成虫的药效和持效性试验结果
        3.3.2 两种药剂的持效性拟合曲线
    3.4 结论与讨论
4 褐梗天牛引诱剂的筛选试验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引诱剂对褐梗天牛成虫诱捕效果比较
        4.2.2 诱芯对天牛的雌雄偏好对比
    4.3 结论与讨论
5 褐梗天牛对寄主的产卵选择性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2 结论与讨论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待解决的问题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几个定义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2.3 主要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1.4.2 专家访谈法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2.1 历史沿革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2.2.3 教材和专着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2.3.1 国立中央大学
    2.3.2 江苏昆虫局
    2.3.3 上海商检局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3.1 历史沿革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3.2.3 教材及专着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4.1 历史沿革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4.2.3 教材及专着
    4.2.4 重大科技成果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5.1 历史沿革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5.2.3 教材及专着
    5.2.4 重大科技成果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7.1.3 强化基础研究
    7.1.4 凝练学科方向
    7.1.5 追踪国际前沿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7.3.1 基础研究方面
    7.3.2 应用研究方面
7.4 结论与讨论
    7.4.1 结论
    7.4.2 讨论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8)华山松木蠹象及其三种主要寄生蜂的趋光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概况
    第一节 华山松木蠹象研究概况
        1 华山松木蠹象的危害及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
        2 华山松木蠹象综合防治研究及应用
    第二节 华山松木蠹象主要寄生蜂研究概况
        1 管氏肿腿蜂
        2 松蠹狄金小蜂
        3 三盾茧蜂
    第三节 昆虫趋光特性研究及应用概况
        1 昆虫趋光行为研究及应用概况
        2 昆虫趋色行为研究及应用概况
第二章 华山松木蠹象趋光特性研究
    第一节 光谱行为反应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光强度行为反应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节 林间诱集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华山松木蠹象主要寄生蜂趋光特性研究
    第一节 管氏肿腿蜂趋光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松蠹狄金小蜂趋光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节 三盾茧蜂趋光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1 光谱行为反应
        2 光强度行为反应
        3 华山松木蠹象林间诱集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展望
        1 存在的问题
        2 展望
附件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10)中国典型农林害虫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与气候要素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背景
    1.2 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问题的提出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与目标
        2.1.1 研究内容
        2.1.2 研究目标
        2.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1.4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2.2 技术路线
    2.3 研究方法
        2.3.1 典型农林害虫种类的确定
        2.3.2 典型农林害虫地理分布范围的确定
        2.3.3 典型害虫及其丰富度地理分布格局的分析
        2.3.4 气象数据的获取和气象指标的确定
        2.3.5 典型害虫及其丰富度与气候要素关系的分析
第三章 我国典型农林害虫的地理分布格局
    3.1 我国典型农林害虫的种类
    3.2 农林害虫的地理分布格局
        3.2.1 农林害虫的地理分布
        3.2.2 农林害虫的格局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我国典型农林害虫与气候要素的关系
    4.1 害虫分布范围内的气候要素特征
    4.2 害虫地理分布格局与气候要素的关系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农林害虫丰富度分布格局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系
    5.1 农林害虫丰富度的分布格局
        5.1.1 害虫丰富度分布格局的空间分析
        5.1.2 害虫丰富度分布格局的经纬度分析
    5.2 农林害虫丰富度分布格局与气候要素的关系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果和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论文图表统计

四、樟子松木蠹象发生量预测预报技术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木蠹象属的种类及区系分析[J]. 张新民,韩秀,刘霞,熊忠平. 生物学杂志, 2022(01)
  • [2]我国梢斑螟属害虫研究及防治进展[J]. 宋玉双,李娟,周艳涛,张天栋. 中国森林病虫, 2020(06)
  • [3]外来入侵种松树蜂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监测与营林控制技术研究[D]. 徐强.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中国寒温带、温带地区主要森林害虫种类及其防治[J]. 徐梅卿. 温带林业研究, 2019(04)
  • [5]长足大竹象发育转录组文库分析及成虫觅偶行为定向信息物质研究[D]. 蔡艳.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6]褐梗天牛空间分布及防治技术初探[D]. 陈潜.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7]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
  • [8]华山松木蠹象及其三种主要寄生蜂的趋光特性研究[D]. 陈友. 云南大学, 2013(05)
  • [9]木蠹象类害虫危害特点及其防治策略初探[J]. 吴跃开,余金勇,刘正忠,吕梅. 中国森林病虫, 2012(04)
  • [10]中国典型农林害虫地理分布格局及其与气候要素关系的研究[D]. 李艳. 沈阳农业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梧桐木甲虫发生量预测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