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C 地质年代数据的确定 (1)

~(14)C 地质年代数据的确定 (1)

一、~(14)C 测定地质年代数据(一)(论文文献综述)

丁大林,徐继尚,王继龙,李广雪,丁咚,乔璐璐,于俊杰[1](2021)在《海洋沉积物测年方法综述》文中研究说明海洋沉积物是研究古气候变化、海平面升降、地球化学循环等重大科学问题的载体之一,精确的测年结果是上述研究的重要前提。随着海洋沉积物测年理论、技术设备不断突破,测年方法如210Pb法、137Cs法、AMS14C测年、光释光法、古地磁定年、天文轨道调谐法、氧同位素曲线对比、电子自旋共振法、铀系法等层出不穷。文章总结了海洋地质中沉积物常用测年方法的基本原理、适用对象及测年范围,梳理了不同测年方法的优、缺点,便于科研人员研究不同类型的海洋沉积物时合理选择测年方法。各种测年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为得到更精确的年代标尺,可对同一研究对象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测年,相互验证,提高测年准确度和精度。

杜家昕[2](2021)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扩展与北部河流、沙漠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文中指出新生代以来,印度-亚欧板块的碰撞形成了“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高原的构造隆升和扩展对高原及周边区域的构造格局、地貌发育、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青藏高原东北缘边界由阿尔金、海原等大型走滑断裂和祁连山逆冲断裂带所控制,其内部发育大量走滑、逆冲断裂及褶皱构造,吸收了主要的上地壳变形,影响着该区域的地貌形态和构造活动,研究这些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特征和构造转换模式是深入理解和认识新生代地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关键。阿拉善地块则位于高原东北缘北部,地块南部与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相接,分布一系列逆冲和左旋走滑断裂,同时也发育了中国第二大流动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然而,祁连山内部断裂构造与阿尔金走滑断裂带的构造应力是如何转换?阿拉善地块南部断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是什么?黑河的河流地貌形成与巴丹吉林沙漠地貌演化对区域构造变形与扩展是如何响应的?因此,对该地区的构造变形特征、构造转换机制、地形地貌演化、生态环境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不仅对认识和理解该区域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多圈层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地表过程的影响具有重要科学价值,而且对于挖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拉善世界地质公园的国际价值和助力潜在世界自然遗产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地貌景观的申遗工作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基于遥感科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地质年代学等多学科交叉,通过多源遥感数据的处理、影像解译分析和野外考察验证,重点聚焦该地区的关键断裂带--昌马断裂和雅布赖断裂,分析其断裂的空间分布、几何分段特征和滑动速率,讨论它们与阿尔金断裂构造变形与应力转换关系,刻画北祁连、河西走廊和阿拉善地块南部在距今33 Ma以来的构造变形机制和地貌发育过程,探究高原隆升与扩展对黑河流域的河流地貌、生态环境和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地貌景观的形成与演化所起的作用与影响。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和认识如下:(1)1932年昌马地震沿NW-NWW的昌马断裂产生了长约120 km地表破裂带,由5段长为14.4-39.56 km不连续的一级破裂带组成;地震地表破裂可以跨越长0.3~4.5 km和宽2.2~5.4 km的阶区构造,但终止于断裂带最东端宽约6.3km的挤压型阶区;估算断裂中东段和东段的全新世左旋走滑速率分别为3.43±0.5 mm/yr和4.49±0.5 mm/yr,吸收了阿尔金断裂带东段约3-4 mm/yr的变形。探槽的分析研究表明:晚第四纪以来主要经历了6次地震事件:事件一(距今9.4±1.0~9.6±1.0 ka),事件二(距今6140±30 BP~7.0±1.1 ka),事件三(距今3000±30~5700±30 BP),事件四(距今1960±30~2030±30 BP),事件五(距今<1960±30BP),以及事件六(1932年昌马地震)。(2)NE-NEE走向的雅布赖断裂长138 km,其南西段与北东段以左旋走滑活动为主、中段以正断活动为主。磷灰石(U-Th)/He低温热年代学结果显示,雅布赖山在白垩纪(距今约135-71.5 Ma)时期,经历了快速冷却和构造抬升;白垩纪-始新世时期(距今约70-33.9 Ma),雅布赖山经历长期的剥蚀作用;渐新世-早上新世(距今约33.9-5 Ma),雅布赖断裂开始左旋走滑活动,造成白垩纪红色岩层发生47±2 km的左旋位错,其长期走滑速率为1.40±0.06 mm/yr;上新世(距今约5 Ma)以来,该区域构造应力由NE-SW向挤压应力转变为东西向的拉张应力,断裂活动表现为左旋走滑兼正断活动。雅布赖山的正断层活动造成下盘山体持续抬升,阻挡限制了沙山的迁移与扩展,为巴丹吉林沙漠中世界最壮观的高大沙山-湖泊并存的地貌景观的形成提供了独特的地势条件。(3)黑河上游、中游河道在北祁连山脉及其前缘的断裂构造活动影响下,发生自东向西迁移,穿过正义峡向北流至额济纳旗,形成了河流下游巨型冲洪积扇,成为巴丹吉林沙漠的主要物源。黑河流域1995-2015年的荒漠化监测结果显示,2000年以前,黑河中游长期的过度用水导致下游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自2000年开始,对下游进行生态输水使得下游约69%的退化土地得到显着恢复,植被覆盖增加,年均降水增多,原本干涸的尾闾湖居延海也逐渐恢复。同时,调水平衡模型表明当中游向下游年平均输水量阈值为11亿立方米、下游与中游的径流量比值为1.4时,可以维持流域的经济-社会-生态用水平衡,这将为丝绸之路沿线区域跨流域兼顾经济、社会、生态“三重底线”的可持续生态恢复提供重要参考。(4)高原东北缘与阿拉善地块自33 Ma以来的构造地貌演化模式:第一阶段(33-10 Ma),在印度-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下,阿尔金断裂左旋走滑活动延伸进入阿拉善地块南部,并影响了雅布赖断裂的左旋走滑活动;第二阶段(10-5 Ma),NE-SW向挤压应力使得高原东北缘地壳缩短,祁连山开始快速隆升,其内部和北祁连山前缘的走滑和逆冲构造开始活化,阿尔金断裂的走滑变形被祁连山内部的走滑和逆冲构造所吸收、转换,同时阿拉善地块南部左旋走滑活动逐渐减弱;第三阶段(5 Ma-至今),区域应力由NE-SW向挤压应力转换为近EW向的拉张应力,而雅布赖断裂则转变为以左旋走滑兼具正断活动的拉张性质;同时,北祁连山脉继续不断隆升和区域构造变形向河西走廊一带扩展,不仅控制了黑河中、下游河流迁移、改道,也对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湖泊并存的独特地貌景观的形成与演化起到重要影响。综上,本研究从不同的时空尺度,揭示了新生代以来,在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阿拉善地块南部“山脉-河流-绿洲-沙漠”系统形成和演化过程中,“构造-气候-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提出北祁连山脉的构造隆升与扩展对该区域地表演化过程的内、外动力两方面控制作用:在地壳增厚和构造抬升等内动力作用下,断裂和褶皱变形吸收了地壳变形,控制了河流地貌和沙漠地貌的形成格局;外动力方面,高原的隆升不仅影响了气候,使得祁连山脉第四纪形成冰冻圈,在其北部发育近东西走向的低洼廊道,为沙源物质提供运输通道,并在河西走廊及阿拉善南部形成了以荒漠、绿洲为主的生态环境格局。

杨均能[3](2020)在《若干古代建筑材料的热释光及14C测年研究》文中提出古代建筑材料是—个统称,形式往往是多变的,它包括—些粘土烧制的陶瓷、砖瓦,木制的梁、柱,灰砂类建材、人工烧制的白灰面材料……目前国内外关于古代建筑材料的测年研究相对薄弱,很多问题还没有细致的研究,测年体系尚不完善。古建筑材料研究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能走多学科多方法的综合之路。必须凭借传统考古形态学、年代学的方法与经验相结合,并且利用多种现代测年技术验证,以及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记载来参照对应,才能重建古建筑事件历史。本研究初步将古代建筑材料作为主要的对象进行研究,探讨了不同材料的年代测试。热释光技术可用来测试大多数粘土烧制的考古材料和地质材料,这其中涵盖了大部分取土以火烧制的古代建筑材料,如陶瓷、砖块、瓦片、红烧土,和被火烧过的石块和石笋方解石、与地质有关的火山岩浆等等。热释光的实验方法和应用技术在最近几十年内得到了持续的发展,使得热释光测试的年代范围延伸到14C方法不能胜任的旧石器时代早期。14C测试经常被用于木制建材和白灰面材料的测年。白灰面最早被发现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建筑遗址中,它是—种石灰质面层,主要被用于居住面和墙壁的粉饰。白灰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人工烧制石灰的过程是把石灰石(CaCO3)烧成CaO,使用时用水混合成Ca(OH)2,铺在地面或粉刷在墙壁上以后很快吸收空气中的CO2,仍然形成CaCO3。由于它在干燥过程中完全从空气中吸收了CO2,因此用14C技术能较为准确地测出白灰面的年代。本课题对古建筑材料热释光测年方法的研究,包括古剂量和年剂量率的测试试验、样品中石英的提纯处理和对其热释光响应曲线特征进行研究等,从而为古代建筑材料测年提供理论方面的依据和测年技术方法上的支持;对古建筑材料14C测年方法的研究,包括碳-14技术的仪器操作、制样方法、样品预处理、测量计算、年代校正等问题,建立合理的样品14C测年流程和步骤,为解决古代建筑材料的高精度测年,提供较高的准确性。通过搜寻国内外古代建筑材料的研究实例,初步了解了古建筑材料的研究方法和现代分析技术,对已有的广州大佛寺的白灰面残块、广州横枝岗出土古墓砖以及江西省樟树市筑卫城遗址的红陶片、青陶片这几种古建筑材料分别进行14C和热释光测试,分析年代结果范围,结合同地同代考古资料,重建古建筑事件历史。

席亚南[4](2020)在《苏哇龙滑坡宇生核素10Be暴露测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人类活动、工程建设、地质构造运动和地震等的影响,滑坡灾害频频发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古滑坡年代学的研究将有利于加深对于滑坡形成和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滑坡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金沙江上游地区存在着系列大型古滑坡,其中位于巴塘县城-王大龙村段的苏哇龙滑坡是一个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古滑坡。对于该滑坡的年代学研究,不仅有利解释其发生发展的过程,而且还会为该区的交通、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地基稳定性风险评估的依据。尽管过去已经有了一些年代学研究的结果,但是主要是基于对古滑坡形成的堰塞湖沉积物进行的间接的测年结果,还缺乏对于滑坡直接的年代学研究。宇生核素10Be暴露测年是一种可以直接揭示滑坡发生年代的方法,由于该方法样品容易采集、测年范围广,受到了广大地质年代学家和地质学家的青睐。因此,本文就金沙江上游苏哇龙滑坡进行宇生核素10Be暴露测年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采集了9个变质岩样品,包括8个堆积体巨砾样品和1个滑坡滑床样品。苏哇龙滑坡是以变质岩为主的基岩滑坡,通过对苏哇龙滑坡样品的前处理实验探究,发现变质岩成份复杂,石英提纯过程繁琐,需耗费更长的时间。(2)通过遮蔽因子、侵蚀速率对10Be暴露年代数据进行校正,结合已有的年代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苏哇龙滑坡可能存在二次滑动,第一次滑动时间可能为6289±1502 a,第二次滑动时间在1355 a BP左右。(3)结合已有古气候和地质构造活动记录文献资料,发现苏哇龙滑坡第一次滑动时间与古地震发生的时间相对应,可能主要是由地震诱发的;第二次滑动可能和王大龙村地震有关。

罗兰[5](2020)在《中国南方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宇生核素埋藏测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亚地区早更新世人类遗址的年代测定对于研究早期人类演化和迁徙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第四纪年代学研究中,由于同期火山活动不活跃,缺乏可用于K/Ar(40Ar/39Ar)测年的物质,存在着从第四纪底界(~2.6 Ma)至铀系法的测年上限(~600 ka)这一绝对测年方法的“盲段”,大部分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年代只能靠磁性地层学及生物地层学等相对测年法获得。在中国北方,广泛分布的黄土沉积给古地磁定年提供了良好的测年物质,加上黄土–古土壤的年代序列已获得充分研究,大部分早期人类遗址的年代已经得到较好限定。然而,在南方地区,众多遗址存在于洞穴沉积或者颗粒较粗的河流相沉积中,无法获得古地磁测年的理想材料。在以红土堆积为代表的南方早期人类遗址中,由于长期高温多雨、化学风化强烈,普遍缺少适用放射性测年的材料以及可用于年代对比的古生物化石;在部分网纹红土中,还存在剩磁被重磁化的现象,导致古地磁判断的地磁倒转界线不准确。中国南方多个早更新世人类遗址依旧缺乏可靠的年代学支撑。26Al/10Be埋藏测年法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其测年物质为第四纪沉积物中广泛分布的石英,可测定0.3–5 Ma以来的埋藏事件的年代。简单埋藏测年适用于埋藏厚度大于10 m的河流、洞穴沉积。26Al/10Be等时线埋藏测年法的提出不仅降低了对样品的埋藏要求,且可排除个别埋藏史复杂的样品,使该测年方法的可靠性和精度都有了很大提高。因此为广泛应用于各种沉积物的测年中。这一方法很好地弥补了之前测年手段的盲区,从而帮助解决我国早更新世人类遗址的年代问题。本文选取了中国南方红土堆积中典型的三个早期人类遗址,运用26Al/10Be埋藏测年法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厘清早期人类迁移和演化的时间序列,以及中国南方红土普遍堆积的时间及古气候意义。安徽陈山旧石器遗址和百色盆地的高岭坡遗址都位于上覆网纹红土堆积的河流阶地上,是中国南方红土堆积中的两处典型遗址。陈山遗址的网纹红土中存在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该遗址的底部年代只有古地磁结果外推获得,缺乏放射性同位素年代。本研究采用简单埋藏测年对遗址底部砂样的埋藏年代进行测定,得到的结果为1.17±0.16 Ma。该年代结果与前人的古地磁年代结果一致。由于遗址的简单埋藏年代仅代表红土开始堆积地最小年代。该遗址的文化层始于网纹红土堆积,因此该年代也代表陈山遗址文化序列的起始年代。百色盆地高岭坡遗址是在盆地内右江四级阶地中众多考古遗址中的重要一个。新的发掘工作在该遗址发现了从底部到顶部处于不同时代的石器文化序列。同时,在该阶地网纹红土中上部发现的双面手斧改变了人们对东亚地区阿舍利文化的理解。高岭坡遗址底部砾石层的简单埋藏测年结果指示砾石层上覆网纹红土开始堆积的最小年代为1.37±0.12 Ma。该遗址砾石层顶部的网纹红土中发现的旧石器文化年代也与该地区网纹红土开始堆积的时间大致相同,为比该地区双面手斧文化更早一期的旧石器文化。陈山遗址和高岭坡遗址两个遗址的红土堆积年代显示,中国南方网纹红土开始至少于1.4–1.2 Ma时就开始堆积,较前人的古地磁结果或更老。元谋直立人遗址是中国重要的早期人类遗址之一。前人对该遗址的年代工作主要通过磁性地层学和古生物地层学获得,但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对该遗址的年代存在着1.7 Ma和0.7 Ma两个不同的观点。本研究应用26Al/10Be等时线埋藏测年法对前人的古地磁年代结果进行检验,获得直立人化石层上方38 m的砾石层的埋藏年代为1.54±0.06(0.11)Ma。根据沉积速率推算出化石层的年代为1.72 Ma;根据地层关系,可至少将元谋人化石年代限定在1.78–1.54 Ma之间。这一结果与最近的古地磁年代结果一致。结合亚洲其他早期直立人遗址的年代,本研究支持早期人类在早更新世早期快速走出非洲到达亚洲的迁移模式。过去十多年间,26Al/10Be埋藏测年已在考古学、古人类学和地貌学研究中做出巨大贡献。伴随着方法学上的重大进步,埋藏测年法有望在这些领域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刘文会[6](2020)在《涠洲岛海滩岩沉积特征及其海平面指示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滩岩是古海平面高程的重要标志。海滩岩在北部湾涠洲岛广泛发育,总长度达5 km,宽约15-20 m,但迄今大部分海滩岩或被植被覆盖,或被当地居民开采。本论文选择其中保存相对较好的北港、公山背和横岭三处海滩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现场观察海滩岩的沉积和物质组成特征,GPS测量海滩岩的地理位置及其相对高程,并采集样品;室内将采集的样品制成了薄片,通过光学显微镜及电子探针分析了海滩岩胶结物成分及特征,通过激光微区分析(LA-ICP-MS)测试了胶结物的微量元素含量和矿物成分;从海滩岩样品中挑选了15个保存相对较好的珊瑚枝,利用高精度铀系测年技术进行了铀系年代测定。在对上述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涠洲岛北港、公山背和横岭海滩岩均平行现代海岸分布,层状沉积序列清楚,低角度(倾斜角度4-10°)向海倾斜。海滩岩的物质组成包括陆源碎屑和生物碎屑,其中北港海滩岩的陆源碎屑以石英砂为主,而公山背和横岭海滩岩的陆源碎屑中除了石英砂外,还有火山弹等。生物碎屑以珊瑚枝为主,珊瑚枝轴径0.8-1.2 cm,长1-10 cm。(2)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和电子探针元素含量分析得出,海滩岩的胶结为低镁方解石,形态为等轴粒状和叶片状,反映其成岩环境为大气淡水环境。北港海滩岩胶结物表现为表面明亮干净,呈连晶片状充填孔隙中,确定为亮晶低镁方解石,指示成岩环境为大气淡水潜流环境;公山背和横岭海滩岩的胶结物大多数呈粒状镶嵌结构,表面较脏,确定为微晶低镁方解石,指示成岩环境为大气淡水渗流环境。但相对高含量的锶元素组成表明其成岩过程中经历了海水的冲刷作用。(3)LA-ICP-MS分析表明,微晶方解石和亮晶方解石均显示为Ce的负异常,指示了海滩岩在胶结成岩时环境为氧化环境,即涠洲岛北港、公山背和横岭海滩岩是大气淡水作用下胶结成岩的产物。(4)珊瑚枝的铀系测年结果表明,北港海滩岩的年代为距今(2017A.D.)1780-836年,公山背海滩岩年代为距今1834-1337年,横岭海滩岩年代为距今1561-672年。总体来说,涠洲岛北港、公山背及横岭的海滩岩是晚全新世时期的产物,年代介于距今1834-672年。(5)根据海滩岩中珊瑚枝的铀系年代、海滩岩的高程,沉积特征,得出距今1834-672年的海平面高于现今海平面约0.82-1.24 m。其中,北港海滩岩指示距今1780-836年的海平面高于现今约0.91-1.16 m,公山背海滩岩指示距今1834-1337年的海平面高于现今约0.95-1.24 m,横岭海滩岩指示距今1561-672年的海平面高于现今约0.82-1.17 m。(6)涠洲岛海滩岩指示的海平面变化过程与同期南海北部古温度变化趋势具有相似性,由此推测晚全新世气候对海平面具有调控作用。

朱明军[7](2020)在《末次冰期以来冰岛东北部陆架的古海洋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冰岛东北部位处挪威海海域,是连接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重要海域。其位置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携带来自北大西洋地区高温高盐的海水在此处与极低冷水团交汇,逐渐冷却而下沉,使其成为全球温度和盐分循环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常被称为全球温盐环流系统。所以,作为现代全球气候变化响应较为敏感的海域,其对于北半球的气候改变具有显着的放大效果,下沉水体细微的变化都将反馈于全球温盐环流系统从而进一步影响全球的海洋及气候模式。因此,此区域的古海洋学研究一直都是研究学者的关注重点。本研究以中国第五次北极考察对挪威海域冰岛东北部取得的IS1B站位岩芯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沉积物颜色旋回,XRF地球化学元素扫描中的Si、Sr、Fe、Mn、Ca、Ti等元素相对含量,岩芯颜色反射率和古地磁学分析,重点采用有孔虫组合特征及其丰度,冰筏碎屑(IRD)含量,浮游有孔虫的氧、碳同位素分析,14C-AMS测年分析等综合研究,建立了IS1B站位的地层年代框架。从而综合讨论了末次冰期以来冰岛东北部陆架海域的冰山漂流和融水的供应变化。研究结果显示,冰岛海域IS1B岩芯孔可以识别出5个IRD事件,它们大多出现在冰消期,并认为其来源为格陵兰及冰岛地区。这些IRD事件反映了格陵兰及冰岛冰盖的崩塌和气候变化。末次冰期早期,研究区受到低温高盐的北冰洋底层水的入侵,导致北大西洋暖流的注入强度下降,冰岛海域受到来自北冰洋的格陵兰-东冰岛寒流增强的影响,水体混合程度增加导致深层水体的流动性增强。在末次冰期至B/A暖期阶段,北冰洋水层水体回退,北大西洋暖流得以恢复,影响着研究区的沉积环境;在B/A暖期到YD时期,北冰洋寒流再次入侵,但是冰岛海域深层水的盐度和流动性的波动幅度都不是很大,在整体上表现出一种缓慢下降趋势。进入全新世以后,进入间冰期,气候逐渐变暖,经向环流和表层洋流系统逐渐得到恢复,同时北大西洋暖流的强度也越加强烈,入侵的北冰洋底层水也在慢慢回退,直到全新世大暖期的初期才完全消失。自H3晚期至末次冰盛期,挪威海域的冰盖覆盖范围逐渐扩大并向南移动,最终形成在冰岛北部常年覆盖的冰盖。虽然在B/A暖期的时候冰盖开始消融并逐渐向北回撤,但是快速扩张现象在B/A暖期的后期和YD时期亦时有发生,但持续时间较短。挪威海域的冰盖消融活动强度在全新世之后才逐渐下降,自此,对研究区域的影响也在逐渐变小,最终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状态,直至全新世晚期才略有回升。

邱亚会[8](2020)在《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古人类活动的证据及环境背景》文中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历史及其与气候环境变化的关系是国际地球环境科学、古人类学和考古学都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对这一高寒地带史前人类活动及其环境背景的研究已取得多方面突破,但在以下几点内容上的研究仍较为匮乏:(1)已研究的高原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空间分布存在不平衡,高原高海拔地区(>3500米)及其腹地的研究点分布稀疏;(2)对高原高海拔地区狩猎人群文化遗存的原生地层发现及年代报道少,这一区域是否发生过家畜驯化的稳定同位素示踪研究案例未见报道;(3)古人地关系研究中获取的与古人类生活相关的栖息地环境变迁的信息不多。所以,亟需对这一高海拔地带的古人地关系再加强研究。青海湖和色林错是青藏高原最大的两个湖泊,湖盆内富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和野生食物资源,在可提供稳定食物来源的农业出现之前,是古人类在高原高海拔进行生活和/或驯化动物的合适地域。通过野外工作获取青海湖和色林错盆地内的4个遗址点的文化遗存、生物地质样品以及青海湖盆内的1个湖沼沉积样品,以之为研究载体,选择其中17件骨骼、15个有机质、2个植物残体和1个螺壳样品进行了AMS 14C(加速器碳十四)年代测定,从而确立人类活动遗址点和湖沼记录的年代框架。进一步地,对一些载体进行了骨骼鉴定、石器分析和稳定同位素、烧失量、色度、磁化率、XRF(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测试。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已有古人类活动和古环境记录资料,探讨史前人类在青藏高原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的生存方式及其环境背景。现将本文主要工作结果及对其的认识总结如下。1:青海湖盆GLM(给拦木)、SS(上社)和DC(大仓)遗址采集动物骨骼及牙齿样品204件,鉴定出种属样品64件。羊骨骨胶原的AMS 14C年代测定显示,GLM、SS和DC遗址点的时间分别为8.5、6.9-6.1和3.7-3.5 Cal ka BP(ka代表千年,Cal表示14C的校正年代,BP为距今,今从1950年开始计算)。3个史前人类活动点动物遗存的δ13C骨胶原(骨胶原碳同位素)、动物骨骼及牙齿δ13C磷灰石(磷灰石碳同位素)和牙齿序列δ13C磷灰石数据分别反映了青海湖盆地羊亚科等动物的蛋白质饮食、整体饮食和季节性饮食都以C3植物供应为主,暂无古人类使用C4谷物供给羊亚科动物的信号。2:色林错湖盆LD(伶垌)遗址点原生地层中试掘出840件石制品,对其进行了拍照、测量、分类和统计。包括石核33件、石片199件、石叶27件、修饰石片(器物)132件、断块449件,以细石叶细石器技术为主。7个AMS 14C和2个OSL(光释光)年代确立LD遗址年龄范围为6.8-0.4 Cal ka BP。这说明细石叶细石器的技术适应性优势帮助古狩猎人类至少在全新世中期就生活在了高原高海拔腹地资源风险极高的色林错湖盆。3:青海湖盆地和色林错湖盆全新世史前(3.0 ka BP前)古人类狩猎生存模式色彩浓郁,农业发展迹象不明显。根据青海湖盆地15 ka以来的21个遗址点的75个14C数据,获得青海湖盆地的考古遗址碳十四年龄概率密度,可用于反映盆地尺度人类活动的强弱变化。与青海湖盆LYG(老鹰沟)剖面有机质、亮度L*及Rb/Sr比值等环境代用指标重建的古环境结果和青海湖岩芯的夏季风记录对比,显示出青海湖地区气候环境条件适宜时,古狩猎人群活动频次增加。本文数据补充了青海湖盆地全新世3个时段动物骨骼的有机碳氮同位素数据集,并填补了该地区动物骨骼和牙齿遗存磷灰石无机碳氧同位素数据的空白,还首次在青藏高原上使用羊牙釉质序列稳定碳、氧同位素值细化了羊亚科动物植物供应变化的季节性变化情况。在与青海湖史前人类活动地点不足10 km的湖沼记录中提取了古人栖息地环境数据,为研究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环境背景提供了证据。色林错LD是首个在高原腹地海拔接近4600米的地方发现的有原生地层信息,且连续的中晚全新世狩猎人群的活动遗址点。我们认为,青藏高原全新世中期适宜的气候环境和“先进”的细石叶细石器技术相互补充,促使其时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成为细石叶细石器狩猎采集者的聚集地。这为丰富现有高寒地区古人地关系演变规律和模式研究提供了参考。

黄孟杰[9](2020)在《重庆巫山玉米洞考古遗址的地层年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庆巫山玉米洞是三峡地区新近发现的一处重要的史前考古遗址。自2011年发掘以来,玉米洞遗址相继出土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和石制品等考古遗存。本研究共计对玉米洞遗址采集的43个样品进行年代分析,包括7个钟乳石断块、14个角砾或黏土表面附着发育的次生碳酸盐、12个骨化石、3个炭屑以及7个牙化石。其中,玉米洞遗址T5、T6探方两处用火遗迹出土的炭屑样品以及各探方上部地层(第二地层)出土的3个骨化石样品用于加速器质谱14C(AMS-14C)测年分析,用以获取代表地层的直接年代。各探方出土的牙化石样品采用US-ESR结合测年分析用以获取代表地层的直接年代。各探方不同地层出土的骨化石样品采用铀系测年法对其进行年代分析,因其对铀及其子体不构成严格的封闭系统,其铀系年代结果用以界定该地层的最小年代。各探方发育有附着于角砾或粘土表面的次生碳酸盐,因其形成年代晚于其埋藏地层,其铀系年代结果用以界定该地层的最小年代。除此之外,各探方出土因洞顶或洞壁塌落掉入地层的钟乳石断块,因其形成年代早于其埋藏地层,其铀系年代结果用以界定该地层的最大年代。最后,本研究利用Chrono Model软件,对玉米洞遗址的地层层序和以上不同方法获得的年代结果进行分层贝叶斯分析,为该遗址建立了完善的地层年代框架。本研究贝叶斯分析结果显示玉米洞遗址的整体地层年代范围约为距今30万年以来的中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与生物地层年代相一致。整体而言,玉米洞遗址上部地层(第二地层与第三地层之间)出现沉积间断,下部地层沉积较为连续。

刘玉[10](2020)在《苏北盆地盐城冈西地区全新世海岸带沉积地层年代学及其环境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海岸带是海陆交互作用的地带。全球海岸带地区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为人类生存主要聚居地。海岸带记录了海平面变迁,生态环境和沉积环境演变等,是研究人地关系的重要地域。全新世是最年轻的地质时期,也是人类生存的时期,重建该时期海岸带沉积环境和过程,并研究其古气候变化历史,具有深远的科学和现实意义。苏北盆地位于我国江苏北部,常年受东亚季风的影响,能很好的记录气候环境变化。苏北盆地属于典型的海陆过渡带,盆地东部沉积了较厚的海陆交互沉积地层,是研究海平面升降、海岸带地质地貌、海陆变迁的理想场所。而对研究区进行较为准确的定年是重建沉积过程的前提和基础。众多学者对苏北盆地进行了年代研究,然而海侵时期所得年代结果与实际地层年代沉积顺序有所差异。本文根据团队多年所获得的利用全样有机质和原地埋藏同生贝壳AMS14C测年结果与利用光释光测年技术(OSL)获得的测年结果为基础,探讨不同测年材料和方法在海岸带的适用性和可靠性,进而为海岸带地区的古气候环境演化、海陆变迁以及沉积环境演变等提供较为可靠的年代学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冈西剖面10个光释光样品进行条件检验实验(等效剂量测试前的预热坪实验和剂量恢复实验),结果表明石英光释光测年在本研究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研究区沉积环境与长三角类似,样品晒退程度较好。样品剂量率的计算充分考虑了含水量、U、Th、K元素和α系数对结果的影响并赋予一定误差值,最终计算出较为可靠的OSL年龄。(2)通过将全样有机质和原地埋藏同生贝壳样的AMS14C测年结果和OSL测年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出:湖相沉积物中全样有机质14C测年结果较为可靠;而海侵层沉积物由于多次搬运再沉积,用全样有机质测得的年代则难以代表地层沉积的年代;而海侵层中的贝壳由于是地层沉积时被埋入沉积物中的生物活体,其AMS14C年代能够较好的代表沉积物的埋藏年代;冈西剖面不同沉积相沉积物中的细颗粒(4-11μm)石英非常适合OSL测年,能够揭示地层沉积的年代。(3)通过不同材料、不同方法测年结果的对比检验,建立了冈西剖面较为精准的年代框架。由于不同深度段间沉积环境的巨大差异,整个剖面的年代可以划分为三段:深度500-426 cm之间的淡水湖相沉积,年代为13-7.6 ka BP,平均沉积速率为0.012 cm/a;深度426-150 cm之间的潮滩-浅海沉积,年代为7.6-6.5 ka BP,平均沉积速率为0.251 cm/a;深度150-55 cm之间的淡水湖相沉积,年代为6.5-1.4 ka BP,平均沉积速率为0.018 cm/a。(4)根据所得年代结果,讨论了冈西剖面区域环境演化过程。阶段Ⅰ:13-7.6ka BP(深度500-426 cm),气温变暖,降水增多,湖面逐步扩张阶段。晚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早期,气温变暖,海平面上升,但对本区影响较小,沉积速率慢,为淡水湖相沉积;阶段Ⅱ:7.6-6.5 ka BP(深度426-150 cm),气温和降水持续升高、增多,海平面上升,发生海侵,7 ka BP左右海平面达到最高。随着海平面的不断上升,水流搬运能力逐步加强,层段内出现潜穴、海水贝壳碎片和咸水硅藻,沉积速率加快,指示此段为潮滩-浅海相沉积;阶段Ⅲ:6.5-1.4 ka BP(深度150-55 cm),海平面达到最高之后,海水逐渐退出研究区域,研究区沉积速率降低,重新发育淡水湖泊。

二、~(14)C 测定地质年代数据(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4)C 测定地质年代数据(一)(论文提纲范文)

(1)海洋沉积物测年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现代沉积物测年
2 地质历史时期沉积物测年
    2.1 宇宙成因核素测年(以AMS 14C测年为例)
    2.2 释光法
    2.3 电子自旋共振法
    2.4 天文轨道调谐法
    2.5 氧同位素曲线对比法
    2.6 古地磁法
    2.7 铀系法
3 测年方法应用实例
4 结论

(2)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扩展与北部河流、沙漠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青藏高原东北缘内部构造形变、隆升与扩展模式
        1.2.2 青藏高原东北缘与阿拉善南部新生代构造转换关系
        1.2.3 青藏高原东北缘沙漠地貌演化
        1.2.4 青藏高原对黑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1.2.5 研究现状述评
    1.3 科学问题、研究目标、内容、技术路线和工作量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
        1.3.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质背景
    2.2 阿拉善地块南部地质背景
第3章 数据和方法
    3.1 数据源和预处理
    3.2 研究方法
        3.2.1 活动断裂几何学研究
        3.2.2 断裂活动时间测年
        3.2.3 断裂活动速率估算
        3.2.4 地形地貌形态分析
        3.2.5 沙漠地貌信息提取
        3.2.6 流域生态环境研究
第4章 昌马断裂带第四纪构造活动研究
    4.1 昌马地震破裂带第四纪构造变形
        4.1.1 昌马地震破裂带几何分段
        4.1.2 昌马地震破裂带终止讨论
    4.2 昌马断裂带第四纪构造活动
        4.2.1 昌马断裂带第四纪滑动速率测定
        4.2.2 昌马断裂古地震探究
        4.2.3 昌马断裂带与阿尔金断裂带构造关系讨论
    4.3 小结
第5章 雅布赖断裂带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5.1 雅布赖断裂带新生代几何构造
        5.1.1 南西段
        5.1.2 中段
        5.1.3 北东段
    5.2 雅布赖断裂带构造演化模式
        5.2.1 雅布赖断裂低温热年代学分析
        5.2.2 雅布赖断裂活动速率分析
        5.2.3 雅布赖断裂构造演化阶段
    5.3 雅布赖断裂带与巴丹吉林沙漠地貌演化关系研究
        5.3.1 雅布赖断裂区域地形地貌特征
        5.3.2 雅布赖断裂带与巴丹吉林沙漠地貌演化关系讨论
    5.4 小结
第6章 黑河构造地貌响应与生态环境演化研究
    6.1 黑河流域长期演化与周围构造活动的关系
        6.1.1 黑河流域构造活动演化
        6.1.2 黑河流域面积高程积分分析
    6.2 黑河下游流域现代生态环境研究
        6.2.1 黑河下游近20 年荒漠化监测
        6.2.2 黑河下游近20 年植被水体变化
        6.2.3 黑河下游近20 年气候变化
    6.3 黑河流域构造环境与水资源平衡讨论
        6.3.1 黑河流域水资源调配对地质生态环境的影响
        6.3.2 黑河流域构造环境对水资源平衡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与河流、沙漠地貌演化响应
    7.1 青藏高原东北缘新生代构造变形
        7.1.1 33-10 Ma
        7.1.2 10-5 Ma
        7.1.3 5 Ma-现在
    7.2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地貌形成及对构造演化的响应
        7.2.1 地形地貌方面
        7.2.2 气候环境方面
        7.2.3 物质来源方面
        7.2.4 水源补给方面
第8章 结论、研究亮点和存在问题
    8.1 结论和主要进展
    8.2 研究亮点
    8.3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若干古代建筑材料的热释光及14C测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方案、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3.2 研究的独创性
第二章 古代建筑材料测年技术的综述研究
    2.1 考古文物常用现代测年技术简介
    2.2 热释光测年的发展简史及研究现状
        2.2.1 热释光年代学的概念与测年原理
        2.2.2 热释光测年优点及方法选择
        2.2.3 热释光测年的研究现状
        2.2.4 热释光测年的主要问题
    2.3 碳14断代技术的发展简史及研究现状
        2.3.1 放射性碳的概念与测年原理
        2.3.2 放射性碳测年的发展简史
        2.3.3 ~(14)C断代技术的研究现状
        2.3.4 放射性碳年龄的影响因素和校正方法
    2.4 其他侧年断代技术
        2.4.1 电子自旋共振
        2.4.2 古地磁法
        2.4.3 裂变径迹
        2.4.4 铀系不平衡法
        2.4.5 K-Ar法
第三章 广州横枝岗出土古墓砖的热释光测年研究
    3.1 古代砖的发展历史
    3.2 样品的地理位置
    3.3 实验方法及分析
        3.3.1 试验样品
        3.3.2 高温细颗粒法测定样品热释光古剂量
        3.3.3 前剂量饱和指数法测定样品热释光古剂量
        3.3.4 年剂量测定
    3.4 年代测定结果
    3.5 讨论
    3.6 结论
第四章 江西省樟树市筑卫城遗址出土古陶器样品的热释光特性研究
    4.1 遗址概况
        4.1.1 地理位置
        4.1.2 地质地貌
        4.1.3 气候特征
    4.2 实验
        4.2.1 样品采集
        4.2.2 实验方法及分析
    4.3 古剂量测试
        4.3.1 古剂量测试方法步骤
        4.3.2 加剂量法求等效剂量
        4.3.3 筑卫城遗址红陶片、青陶片古剂量测试
    4.4 古陶片的年代测定方法与结果分析
        4.4.1 测量仪器与方法
        4.4.2 年剂量测量结果
        4.4.3 热释光年代测定结果
    4.5 讨论
    4.6 结论
第五章 广州大佛寺工地人工烧制石灰的碳14测试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
        5.2.1 试验样品
        5.2.2 无机碳前处理步骤
        5.2.3 石墨合成方法
    5.3 石墨靶的制备
    5.4 本实验室实验条件和技术参数
        5.4.1 现代碳标准
        5.4.2 本底
        5.4.3 石墨合成反应管Fe、TiH2、Zn和C量配置
    5.5 实验室样品测试前后示意图
    5.6 样品的测试分析曲线图
    5.7 样品的测试数据及结果
    5.8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苏哇龙滑坡宇生核素10Be暴露测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滑坡年代学研究进展
        1.2.1 AMS~(14)C测年
        1.2.2 光释光测年技术
        1.2.3 地衣地表计量法和树木年轮年代学
        1.2.4 宇生核素暴露测年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内容
        1.3.4 拟解决的问题及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滑坡研究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地质地貌概况
        2.1.3 气候植被概况
    2.2 区域内滑坡研究情况
    2.3 苏哇龙滑坡概况
        2.3.1 苏哇龙滑坡介绍
        2.3.2 苏哇龙滑坡AMS~(14)C测年结果
        2.3.3 苏哇龙滑坡OSL测年结果
第3章 测年原理和样品采集
    3.1 宇生核素~(10)Be暴露测年原理
    3.2 样品采集
第4章 ~(10)Be制备实验方案
    4.1 石英提纯
    4.2 ICP-AES测定石英中Al含量
        4.2.1 第一次样品ICP测试结果
        4.2.2 第二次样品ICP测试结果
    4.3 BeO制备
    4.4 空白样制作
    4.5 小结
第5章 结果计算与分析
    5.1 样品中宇生核素~(10)Be浓度计算
    5.2 不同影响因素下~(10)Be暴露测年年代结果计算
        5.2.1 考虑遮蔽因子~(10)Be暴露测年年代结果
        5.2.2 考虑侵蚀速率~(10)Be暴露测年年代结果
    5.3 年代结果分析讨论
    5.4 滑坡发生的因素探讨
        5.4.1 滑坡的诱发因素
        5.4.2 苏哇龙滑坡诱发因素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与工作量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中国南方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宇生核素埋藏测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中国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年代研究进展
        1.2.1 中国北方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年代研究现状
        1.2.2 中国南方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年代研究现状
    1.3 第四纪常用测年方法
        1.3.1 相对测年法
        1.3.2 放射性测年方法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宇生核素埋藏测年法原理
    2.1 原地宇生核素~(26)Al和~(10)Be的产生机制
        2.1.1 原地~(26)Al和~(10)Be的产生
        2.1.2 影响26Al和~(10)Be生成速率的因素
    2.2 ~(26)Al/~(10)Be埋藏测年法的原理
        2.2.1 原地宇生核素的累积
        2.2.2 原地宇生核素的衰减
        2.2.3 简单埋藏测年法
        2.2.4 ~(26)Al/~(10)Be等时线埋藏测年法
    2.3 埋藏测年法的测年范围与误差来源
        2.3.1 测年范围
        2.3.2 误差来源
    2.4 ~(26)Al/~(10)Be埋藏测年法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2.4.1 ~(26)Al/~(10)Be埋藏测年法在考古学的应用
        2.4.2 ~(26)Al/~(10)Be埋藏测年法发展方向
第三章 ~(26)Al/~(10)Be埋藏测年法采样要求及实验方法
    3.1 野外采样要求
    3.2 实验方法
        3.2.1 石英提纯
        3.2.2 化学分离
    3.3 实验数据处理
第四章 安徽陈山遗址简单埋藏测年研究
    4.1 陈山遗址研究背景
    4.2 区域概况及样品采集
        4.2.1 区域概况
        4.2.2 样品采集
    4.3 简单埋藏测年结果及讨论
        4.3.1 简单埋藏年代结果及可信度分析
        4.3.2 陈山遗址的年代及古人类活动
        4.3.3 长江中下游地区网纹红土的年代及其气候意义
第五章 百色盆地高岭坡遗址简单埋藏测年研究
    5.1 高岭坡遗址研究背景
    5.2 区域概况及样品采集
        5.2.1 区域概况
        5.2.2 样品采集
    5.3 简单埋藏测年结果及讨论
        5.3.1 简单埋藏测年结果及可信度分析
        5.3.2 高岭坡遗址旧石器文化的年代
        5.3.3 阿舍利旧石器文化的扩散
        5.3.4 中国南方网纹红土的沉积来源及堆积年代
第六章 云南元谋直立人遗址等时线埋藏测年研究
    6.1 元谋直立人遗址研究背景
    6.2 区域概况及样品采集
        6.2.1 区域概况
        6.2.2 样品采集
    6.3 ~(26)Al/~(10)Be等时线埋藏测年结果及讨论
        6.3.1 简单埋藏测年结果
        6.3.2 等时线埋藏测年结果
        6.3.3 元谋人遗址的年代
        6.3.4 早更新世人类的迁移路线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涠洲岛海滩岩沉积特征及其海平面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全球海滩岩分布
    1.2 海滩岩研究进展
        1.2.1 全球海滩岩研究进展
        1.2.2 涠洲岛海滩岩研究进展
    1.3 海滩岩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介绍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涠洲岛珊瑚礁概况
第三章 涠洲岛海滩岩沉积学特征
    3.1 海滩岩的现场考察
    3.2 北港海滩岩
        3.2.1 北港海滩岩沉积学特征
        3.2.2 海滩岩的岩石学镜下特征
        3.2.3 粒度特征
    3.3 公山背海滩岩
        3.3.1 公山背海滩岩沉积学特征
        3.3.2 海滩岩的岩石学镜下特征
        3.3.3 粒度特征
    3.4 横岭海滩岩
        3.4.1 横岭点1海滩岩
        3.4.2 横岭点2海滩岩
        3.4.3 横岭点3海滩岩
第四章 涠洲岛海滩岩胶结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4.1 电子探针获得海滩岩胶结物主要元素含量信息
    4.2 激光微区分析(LA-ICP-MS)获得胶结物矿物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
第五章 涠洲岛海滩岩的铀系年龄
    5.1 测年样品的处理及铀系年代信息
        5.1.1 测年样品的处理
        5.1.2 海滩岩铀系年代信息
    5.2 对海滩岩形成时间的指示意义
        5.2.1 铀系测年方法和14C测年方法简介
        5.2.2 铀系年代数据与原有海滩岩14C年代数据对比分析
        5.2.3 铀系年代数据对海滩岩形成时间的指示意义
第六章 涠洲岛海滩岩成岩环境与成岩作用特征
    6.1 涠洲岛海滩岩的沉积环境和成岩环境
    6.2 海滩岩成岩作用分析
第七章 涠洲岛海滩岩记录的晚全新世高海平面
    7.1 涠洲岛滩岩沉积序列指示晚全新世高海平面
        7.1.1 涠洲岛北港海滩岩记录的海平面信息
        7.1.2 涠洲岛公山背海滩岩记录的海平面信息
        7.1.3 涠洲岛横岭海滩岩记录的海平面信息
    7.2 涠洲岛滩岩记录的晚全新世高海平面特征
    7.3 涠洲岛海滩岩反映的中晚全新世海平面信息
    7.4 晚全新世海平面信息与古气候之间的关系简析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末次冰期以来冰岛东北部陆架的古海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末次冰期以来的全球气候概述
        1.1.1 全球气候概述
        1.1.2 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
    1.2 冰岛东北部陆架末次冰期以来气候研究
        1.2.1 北大西洋北部地区气候研究
        1.2.2 冰岛东北部陆架气候研究
    1.3 研究工具介绍
        1.3.1 有孔虫概述
        1.3.2 有孔虫与古海洋研究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目标
        1.4.2 技术路线
        1.4.3 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2.2 研究区域水团及水文特征
        2.2.1 北大西洋海域海洋环境概况
        2.2.2 冰岛周边海域海洋环境概况
    2.3 研究区域海冰变化
    2.4 研究区域温盐度变化
第三章 研究材料及方法
    3.1 样品来源
    3.2 样品处理及分析方法
        3.2.1 颜色反射率分析
        3.2.2 X射线荧光(XRF)无损扫描测量
        3.2.3 环境磁学分析
        3.2.4 样品处理
        3.2.5 年代学分析以及沉积速率
        3.2.6 冰筏碎屑含量、有孔虫丰度及其组合特征
        3.2.7 有孔虫碳氧同位素分析
    3.3 完成的实验工作量统计
第四章 IS1B孔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4.1 基础物化分析结果
        4.1.1 颜色反射率分析结果
        4.1.2 磁化率分析结果
        4.1.3 XRF分析结果
    4.2 地层年龄模型构建
    4.3 碳氧同位素
        4.3.1 氧同位素分析结果
        4.3.2 碳同位素分析结果
    4.4 有孔虫组合特征及IRD含量变化
        4.4.1 有孔虫组合特征分析结果
        4.4.2 IRD含量分析结果
第五章 冰岛东北部末次冰期以来的古环境演变
    5.1 冰岛东北部沉积的物质来源
        5.1.1 65~26 cal.ka BP
        5.1.2 26~21.5 cal.ka BP
        5.1.3 21.5~18 cal.ka BP
        5.1.4 18~11.5 cal.ka BP
        5.1.5 11.5~0 cal.ka BP
    5.2 冰岛东北部海洋垂向水体及海冰变化
        5.2.1 31-26 cal.ka BP(H3 至末次冰盛期)
        5.2.2 26-18 cal.ka BP(末次冰盛期)
        5.2.3 18-11.5 cal.ka BP(末次冰消期)
        5.2.4 11.5-0 cal.ka BP(全新世至今)
    5.3 末次冰期以来古海洋环境演化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认识和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古人类活动的证据及环境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研究历史简述
    1.2 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工具—石器的研究
    1.3 史前人类活动的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其在青藏高原的应用
        1.3.1 骨胶原稳定碳、氮同位素
        1.3.2 磷灰石稳定碳、氧同位素
    1.4 青藏高原全新世气候环境记录
        1.4.1 湖泊记录
        1.4.2 泥炭记录
        1.4.3 石笋记录
        1.4.4 冰芯记录
        1.4.5 其它记录
        1.4.6 小结
    1.5 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及环境适应研究中的科学问题
    1.6 选题依据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6.1 选题依据
        1.6.2 拟探讨的科学问题
    1.7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8 博士期间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材料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2.1.1 青海湖盆地
        2.1.2 色林错湖盆
    2.2 采样遗址点地理位置和地层
    2.3 研究材料
        2.3.1 史前人类活动材料
        2.3.2 环境样品材料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石器分析及统计方法
    3.2 动物考古学研究方法
    3.3 骨骼碳氮稳定同位素实验方法
    3.4 骨骼及牙齿碳氧稳定同位素实验方法
    3.5 ~(14)C测年和OSL测年方法
    3.6 AMS~(14)C植物残体测定样品的挑选和OSL样品采集
    3.7 环境代用指标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证据与环境记录
        4.1.1 测年结果
        4.1.2 动物遗存鉴定
        4.1.3 动物骨骼碳氮稳定同位素结果
        4.1.4 动物骨骼及牙齿碳氧稳定同位素结果
        4.1.5 陶片和陶块
        4.1.6 环境代用指标结果
    4.2 色林错地区史前人类活动证据与环境记录
        4.2.1 测年结果
        4.2.2 细石器类型分析及统计
第五章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古环境及动物遗存分析
    5.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的时空分布
        5.1.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及其年代
        5.1.2 青海湖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的空间分布
    5.2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遗存物变化
    5.3 LYG湖沼沉积剖面重建遗址点附近气候水文变化
    5.4 青海湖人类活动遗址点动物遗存的稳定同位素记录分析
        5.4.1 全新世青海湖及周边的自然植被和可能农业结构
        5.4.2 动物骨骼遗存骨胶原碳同位素反映的动物食性
        5.4.3 动物骨骼和牙齿遗存磷灰石稳定碳同位素反映的动物食性
        5.4.4 羊牙釉质序列稳定碳、氧同位素值反映的食物结构和季节性气候变化
        5.4.5 动物遗存稳定同位素反映的全新世古气候环境
第六章 色林错湖盆史前人类活动生业模式与古环境变迁
    6.1 色林错湖盆史前人类活动遗址点的概况和年代序列
    6.2 LD细石器揭示的色林错古人群生业模式
    6.3 色林错地区全新世气候环境背景
第七章 青海湖与色林错湖盆史前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
    7.1 青海湖盆地史前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演变关系探讨
    7.2 色林错地区全新世史前人类活动与气候环境演变探讨
    7.3 高海拔地区全新世史前人类活动的环境背景与技术条件
    7.4 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全新世细石叶细石器狩猎者的聚集地
    7.5 小结
第八章 认识和展望
    8.1 几点认识
    8.2 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9)重庆巫山玉米洞考古遗址的地层年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三峡地区考古研究的历史简介
    1.2 玉米洞遗址发现与发掘
    1.3 玉米洞遗址研究进展
    1.4 研究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测年方法简介
    2.1 (~(14)C)测年法简介
    2.2 铀系定年简介
        2.2.1 铀钍地球化学行为
        2.2.2 铀系定年法原理
        2.2.3 铀系测年技术发展
    2.3 铀系-电子自旋共振(US-ESR)结合测年简介
        2.3.1 动物化石的铀系测年
        2.3.2 牙齿珐琅质的ESR测年
        2.3.3 牙齿珐琅质的U-系与ESR结合测年
        2.3.4 牙齿珐琅质US-ESR定年法应用
第三章 玉米洞遗址的区域概况
    3.1 地理位置与地质、地貌特征
    3.2 地层堆积与地层划分
第四章 样品分析及测量
    4.1 样品预处理
    4.2 U/Th化学分离流程
    4.3 U/Th同位素年代分析
第五章 玉米洞遗址地层年代研究
    5.1 材料分析与年代讨论
        5.1.1 玉米洞遗址炭屑样品分析与年代讨论
        5.1.2 玉米洞遗址骨化石样品分析与年代讨论
        5.1.3 玉米洞遗址牙化石样品分析与年代讨论
        5.1.4 玉米洞遗址碳酸盐样品分析与年代讨论
    5.2 玉米洞遗址地层年代整合
        5.2.1 建立玉米洞遗址分层贝叶斯模型
        5.2.2 玉米洞遗址贝叶斯分析年代结果
第六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苏北盆地盐城冈西地区全新世海岸带沉积地层年代学及其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14)C测年在海岸带研究现状
        1.2.2 光释光测年在海岸带研究现状
        1.2.3 苏北盆地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背景
    2.3 气候
    2.4 植被和土壤
    2.5 水文和水系概况
第3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3.1 剖面介绍与地层
    3.2 样品采集
    3.3 实验方法
        3.3.1 粒度测试
        3.3.2 ~(14)C测年原理与实验方法
        3.3.3 光释光测年原理、取样方案及实验方法
        3.3.4 硅藻分析方法
第4章 光释光测年可靠性与准确性分析
    4.1 等效剂量测试
    4.2 样品石英纯度的红外检测
    4.3 光释光测年实验条件的选择
    4.4 样品的光释光特征分析
第5章 冈西剖面年代结果与讨论
    5.1 冈西剖面光释光测年结果
        5.1.1 样品剂量率计算
        5.1.2 光释光年代结果探讨
    5.2 冈西剖面~(14)C年代结果
    5.3 冈西剖面年代探讨
第6章 全新世以来冈西地区的环境演化
    6.1 粒度指标分析
        6.1.1 粒度垂向分布特征
        6.1.2 粒度散点图和频率分布特征
    6.2 硅藻指标分析
    6.3 冈西剖面沉积速率
    6.4 全新世以来冈西地区的环境演化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四、~(14)C 测定地质年代数据(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洋沉积物测年方法综述[J]. 丁大林,徐继尚,王继龙,李广雪,丁咚,乔璐璐,于俊杰. 华东地质, 2021(02)
  • [2]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隆升、扩展与北部河流、沙漠地貌的形成演化研究[D]. 杜家昕.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3]若干古代建筑材料的热释光及14C测年研究[D]. 杨均能. 暨南大学, 2020(12)
  • [4]苏哇龙滑坡宇生核素10Be暴露测年研究[D]. 席亚南.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5]中国南方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宇生核素埋藏测年研究[D]. 罗兰.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6]涠洲岛海滩岩沉积特征及其海平面指示意义[D]. 刘文会. 广西大学, 2020
  • [7]末次冰期以来冰岛东北部陆架的古海洋学研究[D]. 朱明军.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8]青海湖和色林错湖盆古人类活动的证据及环境背景[D]. 邱亚会. 西北大学, 2020(01)
  • [9]重庆巫山玉米洞考古遗址的地层年代研究[D]. 黄孟杰.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10]苏北盆地盐城冈西地区全新世海岸带沉积地层年代学及其环境意义[D]. 刘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14)C 地质年代数据的确定 (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