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司法考试优秀答卷选登(论文文献综述)
李其臻[1](2020)在《公安机关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理念研究 ——以河南公安惠民措施改革为例》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供了科学路径,也为做好新时代的公安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意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也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表达。做好新时代的公安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牢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依靠人民、携手人民筑牢铜墙铁壁,把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人民。河南公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着眼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足感、幸福感。全方位、多层次深化公安改革,涉及惠民领域、案件领域、执法监督领域、冤假错案纠错领域、涉案财物管理领域等一系列机制改革。本文挑选较有代表性的惠民领域为研究视角。河南公安深化惠民措施改革,制定一系列惠民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原大地展现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美丽画卷。本文以“公安机关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理念研究-以河南公安惠民措施改革为例”为题,以河南公安惠民措施改革实例为切入点,阐述公安机关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为公安机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一共分为六章,将政治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做为理论支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为借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分析河南公安惠民措施改革的依据、思路、价值指向,主要做法等,剖析公安机关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首先,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哲学意蕴和思想内涵。其次,借鉴公安机关在不同历史时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不同做法,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的基本要求。再次,立足河南公安惠民措施改革实践,分析公安机关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剖析成效与不足。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执纪监督、警民交流等方面概括出了公安机关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理念的培育路径,希冀能从实践角度丰富公安机关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为服务新时代公安工作贡献绵薄之力。
张迪[2](2019)在《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 ——以戊戌维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是政治体系中的两个独立系统,二者的发展遵循着各自的内在规律。当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相互协调时,政治体系呈现出稳定发展的态势。当然,二者完全一致的理想状态不存在。然而只要二者的张力保持在一定限度内,良性的政治秩序就能成为现实。当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的不一致性超过一定的限度,政治体系则呈现出动荡的局面。旧有的政治制度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度变革的主张就会随之出现。如果传统的政治文化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新政治制度建构的过程就会尤为艰难。即使是建构起来,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政治文化的支撑,也很难长久维持下去。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中的隐性结构,对政治制度的变革产生重要影响。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体现:首先,在政治文化的传播广度上,表现为精英与大众的政治文化是否同步。当社会发生变革时,精英阶层的政治文化最先发生变化。如果他们倡导的政治文化能影响到大众,那么精英和大众的政治文化就具有一致性。政治制度的变革拥有了广泛的政治文化认同,就会较为顺畅。反之,变革很难成功。其次,在政治文化的整合效果方面,表现为传统的和外来的政治文化是否能完成融合。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文化往往呈现出多元并存状态。传统政治文化受到外来政治文化的冲击,开始消解;外来政治文化受到传统政治文化的抵制,很难稳固地在民众之间形成共识。如果传统和外来的政治文化能实现成功整合,政治制度变革成为顺理成章之事。反之,整合失败,政治文化呈现破碎状态,政治制度的变革也很难成功。再次,在政治文化演变层次方面,表现为表层的政治思想是否完成向深层政治心理的转变。一般而言,以先进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社会精英阶层由于具有相对开放包容的态度,容易接受外来政治思想。而社会大众的政治心理是一种深层次的观念积淀,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转变。如果政治文化是在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那么政治文化的深层次转变就较为容易发生,政治制度变革成果也随之巩固下来。相反,如果政治文化是从外国移植而来,与本国的社会经济条件相差甚远的话,政治文化的深层次演变很难实现,政治制度的变革也因而很难成功。戊戌维新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旨在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变法运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然而维新派知识分子提出的制度变革目标却没有实现,君主立宪制度没有建构起来,君主专制制度依然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戊戌维新运动是失败的。政治制度变革的失败固然受到经济基础、政治博弈和社会结构的影响。然而从更为深层和长远的角度来审视,当时的政治文化状况与维新派主张的君主立宪制度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传统政治文化占据主流地位,对君主专制制度形成稳固支撑。新型政治文化又尚未成型完善,君主立宪制度因而难以深入人心。维新派知识分子主张在中国建构起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并提出设议院、兴民权、三权分立等具体举措,同时对君主立宪制度及其相配套的政治文化进行宣传。然而其政治思想的宣传范围仅限于知识分子和统治阶层等社会精英。普通民众对于其倡导的新型政治文化并不了解,他们仍然固守着传统的政治文化。具体表现为求稳保守、反对变革、对皇权的依附和崇拜等,这些政治文化因素对君主专制制度形成稳固支撑。因此,戊戌维新在政治文化传播的广度上是极为有限的。戊戌维新时期,传统政治文化依然发挥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形成了自身严谨和完整的逻辑结构,并非和西方政治文化的简单融合就可以实现新型政治文化的内部契合。维新派对中西政治文化的整合多浮于表面,具有服务于现实政治变革的功利性。浮于表面的对中西政治文化的简单取舍并不能形成对君主立宪的稳固支撑,维新派没有完成中西政治文化的融合任务。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外源型模式。外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现代化进程由此开启。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历经长期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相互配合,形成传统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戊戌维新期间,小农经济仍然是主要经济形态,宗法制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结构,儒家政治学说和道德规范仍然牢固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因此,民众的臣民政治心理极为稳固,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改变。从政治文化的演变层次上来说,戊戌维新期间所倡导的新型政治文化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政治思想方面,并没有演变为人们心中深层次的政治心理。本文在坚持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取戊戌维新这一具体案例为研究对象,从政治文化角度分析该运动在政治制度变革方面失败的原因,从中总结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具体机制。戊戌维新在新型政治文化的宣传方面,影响范围有限,中西政治文化的整合没有完成,政治思想没有实现向政治心理的转变。因此,新型政治文化没有形成对君主立宪的稳固支撑,政治制度变革的主张没有成为政治现实。
廖莎[3](2019)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网络党建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的运用使得人们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甚至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网络时代的推进,网络空间不再仅仅是完全独立的虚拟空间,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不仅停留在网络上,更会作用到现实社会,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紧密交织、相互作用。如何在网络空间中加强自身建设,扩大现实社会的群众基础,优化党的形象,提高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党顺应时代潮流必须研究的课题。全文分三章整体论述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网络党建现状及对策。第一章主要阐释了互联网对党的建设带来的影响。首先,从网民队伍、电子党务政务、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网络数据等方面对中国社会互联网发展现状作出了概要分析。其次,探析了互联网对党的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机遇方面:互联网有利于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增进党内民主、密切党群关系、加强党外监督;挑战方面:互联网对执政党权威、执政党意识形态控制力、执政党组织结构、执政党决策机制带来了挑战。第二章为文章主体部分,从取得的成绩、存在的不足、不足原因三方面分析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网络党建现状。目前,党在网络党建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党中央部署、重视平台建设、创新组织结构、注重网络舆情、重视网络监督;党在网络党建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网络平台管理僵化、思想观念转变滞后、互联网沟通不通畅、互联网监督不规范、信息安全形势严峻。存在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网络党建认识不足,专业人才培养不足,缺少统一的规划协调,网络党建机制待完善。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加强网络党建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意义,与第二章的内容遥相呼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一是转变观念,适应网络党建新要求。从深化网络党建理论研究,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宣传入手。二是加强培训,培养网络党建专业人才。强化学习培训,培育专业人才,同时,注重对年轻党员的培养,提升年轻党员主人翁意识。三是统一规划,协调发展网络党建工作。要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完善党建平台建设。四是健全机制,为网络党建提供机制保障。从财政保障机制、信息安全机制、网络监督机制、网络舆情机制等方面入手,为网络党建提供强而有力的机制保障。网络时代推进网络党建工作,有利于提升党适应网络时代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能力,有利于破解传统党建难题,有利于提升党在网络时代应对和处理国际复杂局势的能力。我们应主动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舒玉[4](2018)在《毛泽东廉政思想对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的启示》文中提出反腐倡廉、加强党的廉政建设一向是中国共产党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任务,我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十分重视清廉执政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态度和行动打击各类腐败现象,初步形成了”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良好局面,但腐败之风仍然没有彻底根除。因此,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依旧是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作为开国领袖,他提出过许多治国理政的光辉思想,其中,廉政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分量。毛泽东的廉政思想形成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有强烈的历史针对性。他为此发表过大量讲话,做出过重大论述,这一切均是对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反腐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它紧贴中国实际,考虑中国国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更加有利于我国反腐败问题的有效解决。在此新形势下,研究毛泽东廉政思想,必定能为我国当前的反腐倡廉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对于指导我们当今拒腐防变、稳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以总结毛泽东廉政思想为切入点,以研究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对毛泽东廉政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结合点,共分为六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论文创新点;第二部分分析总结了毛泽东廉政思想形成的渊源;第三部分对毛泽东廉政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论述;第四部分对毛泽东廉政思想的内容进行了研究;第五部分简述了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廉政思想;第六部分重点阐述了毛泽东廉政思想对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启示。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深化毛泽东廉政思想,并结合毛泽东廉政思想的丰富内涵及主要内容,将毛泽东廉政思想应用于当下反腐倡廉建设当中,以取得当今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胜利。
胡世伟[5](2017)在《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初就十分注重和倡导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被视为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法宝。党中央历届领导集体都对党风廉政建设予以高度重视,根据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情况先后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新方法。国有军工企业是共和国长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其运作经营情况不仅关乎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而且也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在国有军工企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推动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之间血肉联系的重要基础,也是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有效途径。积极开展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研究,抓好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是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立足于新时期我国国有军工企业生动活泼的现实土壤,结合当前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要求,从理论与实践的维度,就国有军工企业这一特殊领域如何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了探索、总结和研究。首先,在厘清党风廉政建设基本概念、科学内涵等的基础上,对党风、廉政,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在中国政党政治中的地位、作用、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进行了阐述,系统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为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重要遵循。其次,对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失范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虽然在组织、制度和监管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受到当代社会思潮、价值取向、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冲击和影响,在思想认识、监督管理和制度执行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失范现象。这些失范现象在威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侵犯职工群众根本利益,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扰乱国有军工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削弱军工企业搏击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影响国防武器装备研制任务的完成等方面存在严重危害。再次,借鉴国外部分企业反腐败的基本经验,从世情、国情、党情出发,积极从企业文化的视角就新时期加强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进行多维度的思考、探索。既要传承和大力弘扬已有的优良文化传统,又要积极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主动运用各种管理创新的举措,开展企业使命、职业道德、廉洁文化、问题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实践,使企业文化为我所用,为提升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水平提供有力的文化保障。最后,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目标和实现途径,在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原则框架内,通过理顺党风廉政建设与企业管理的关系,创新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进而构建出集责任机制、工作机制、问责机制于一体的党风廉政建设体系及运行机制。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认识与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和理论概括,探索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律,通过中航工业昌飞等大型国有军工企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实践案例,论证了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径,在当前我国大力加强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大环境下,对当今中国乃至全球大型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蒋成会[6](2014)在《纵论党的建设“新常态”》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常态"的理念和思维的发展,"新常态"被广泛应用到其他领域,为其他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的建设已经步入了新的阶段,具有新特点。与过去相比,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党的建设的任务、目标、环境、条件、方式、方法、问题与挑战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建设也随着实践而进入了"新常态"。
尹延安[7](2013)在《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文化研究(1815-1907年)》文中研究指明基于充实的史料分析,本课题从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角度考察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活动对汉语演变的历史作用。传教士创办的最早中文报刊是1815年在马六甲刊行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其内容主要是阐扬基督教义理。郭实腊1833年在广州出版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世俗与宗教内容并存的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随后《遐迩贯珍》、《中西闻见录》分别成为第一份在香港、北京出版的传播西学知识的中文刊物,《六合丛谈》、《万国公报》等综合性报刊以及《格致汇编》、《小孩月报》等专门报刊的创办使得传教士中文报刊在中国社会的作用与影响越加突出。来华传教士的中文报刊活动持续了一百多年,和他们在华汉语学习与研究、西学汉译与出版等其它“文字传教”活动相比,影响面更为广泛。尽管与西学翻译一样,传教士中文报刊出版的主观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广大中国人民接受基督福音,但客观上却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中文报刊译述文本语言突破了传统文言的束缚,在词汇、语体和文体等语言表现形式上孕育着变革,是清末民初国人主导的汉语现代变革之前最有活力的语言成分。随着一大批传教士中文报刊史料的发掘、整理和出版,国内外学者从历史、宗教、文化交流和语言文学等角度对来华传教士所办中文报刊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万国公报》、《格致汇编》等报刊个案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但整体而言,当前学界对传教士中文报刊的研究相对集中在历史、宗教、新闻传播等领域,翻译学、语言学和文学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现有成果中对传教士中文报刊的个案研究相对活跃,而整体研究相对不足,对传教士中文报刊的历史成果也就难窥全貌并加以客观评价。另外,语言文学视角下的传教士中文报刊解读分析较为零散,侧重于语言学习、新词创制、翻译史实和传教士宗教文学等方面,研究对象较为单一,缺少综合性,还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分析。因此,就语言研究方面而言,传教士在华所创办中文报刊作为他们汉语言活动实践的最重要载体,当前研究对百年间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特征及其变化在汉语史、翻译史上的重要地位认识不够充分。本研究主要以19世纪来华传教士所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格致汇编》、《六合丛谈》、《遐迩贯珍》、《中西闻见录》、《中西教会报》、《小孩月报》和《万国公报》等八大中文报刊文本为研究对象,佐以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China Review(《中国评论》)和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教务杂志》)等三种英文报刊中传教士发表的有关汉语语言研究和对翻译认识的观点。基于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境的分析,本研究将传教士中文报刊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翻译场域,以英国语言学界费尔克拉夫所构建的话语分析理论为框架,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对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语言做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在综合分析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探寻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在促进汉语现代转型中的作用及表现因素。全文除绪言、结语外,共分六章,围绕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文本特征、报刊译述语言实践与报刊译述语言影响三个维度展开。首先,基于报刊译述文本的具体分析,从报刊新名词、文白杂糅语体风格、多样化文体形式三个方面着重分析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的客观化形式,即“传教汉语”的话语形式特征与影响,进而阐述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在汉语“言文一致”与通俗化进程中所进行的语言实践及其积淀作用。其次,通过“西译中述”翻译模式、归化翻译策略、功利主义翻译观对汉译文本中语言使用的影响与制约的分析,从文本翻译实践维度探讨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语言的具体实现路径,论证了报刊作为“传教汉语”言说和“宗教书写”空间存在的合理性。第三,文本的社会实践分析强调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语言对汉语变迁产生的影响,从报刊译述所呈现的传教士汉语观和翻译观、报刊中语言-文学互动和晚清士人回应三方面论证晚清文化-语言-文学互动关系及其对汉语语言演变的影响。具体而言:绪言主要概述了选题价值、研究思路和内容。简要综述了目前研究现状,提出本研究不仅可以重新认识传教士报刊语言活动对汉语近代变革的影响与作用,还能拓展中国翻译史研究范围,充实晚清翻译史写作。研究思路和内容上,以社会学、翻译学、文体学等理论为参照,综合利用历史考证、理论阐释与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借鉴诺曼·费尔克拉夫的话语分析三个向度框架,着重从报刊译述文本、报刊译述实践和报刊译述文本的社会影响三个方面,通过具体文本分析,研究传教士中文报刊中“传教汉语”的语言符号特征、形成过程及对汉语言变化的作用、表现途径,揭示汉语言发展中的外来影响及局限。第一章主要从晚清社会与传教士两个角度来看中文报刊译述发生及其语言呈现的合理性与现实性。首先,从传教士对中文报刊在中国社会的积极作用认识出发,论述报刊译述和汉语学习与研究、西学翻译与出版等文字活动之间不可割裂的联系。其次,通过传教士在华汉语实践活动和语言比较学习的分析,论述来华传教士获得的汉语言能力在“文字传教”中的适应性及对报刊译述和西学翻译的影响与制约。最后,从传教士文化身份入手,以中文报刊写作文本与翻译文本的互文分析为基础,论述传教士中文报刊文本翻译和创作是合二为一的,难以绝对分开,并分析了报刊译述所存在的不足。第二、三、四章属于报刊译述文本论部分,分别从词汇、语体和文体三个层面分析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第二章主要考察中文报刊所载的西学知识在汉译过程中产生的新词语、新概念的具体语言表现形式以及翻译原则和策略,并通过个案分析来阐述这些新译词在中国本土文化中被认知和接受的过程,以及对中国语言、文化系统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第一节主要基于中文报刊发展分别分析了比附、音译、意译等新词创制方式和重新启用旧词来表达新义等方式在不同阶段报刊词汇创制中的具体运用。第二节从翻译过程入手,讨论了制约报刊新名词译介的语言和社会双重机制。音译、语义改造和意译、自创、生造等方式是报刊新名词创制的主要方式,但基于汉语固有词汇和词汇特点的格义比附是译词得以流传的语言规律。通过“国会”、“议院”两词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化心理因素是制约新名词创制的社会机制。第三节从译词的社会影响入手,分析了传教士个人或群体在译名统一上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中的种种努力,讨论了新名词语义涵化、词汇化和语法化等三种主要汉化途径对转型期汉语词汇双音节化、多音节化演变的实际作用。第三章集中于传教士群体在报刊译述中对文言与官话白话选择的历史考察,描述了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报刊语言实践中的翻译语体变迁及其历史缘由,并试图从中国语言文化背景出发来探讨他们的语体选择与实践对中国语言发展的重要影响。第一节中分析了传教士中文报刊对古白话、浅文理和官话等语体形式的吸收与变革,突出其文白杂糅与欧化特征。第二节从文本属性、译者主体性等文本内规范和翻译传统、翻译目的等文本外规范以及翻译策略认识等三个层面分析了传教士报刊译述语体选择的制约因素。第三节着重分析了报刊译述语体口语化与欧化在汉语变革中的具体影响,一是官话地位的提升;二是词缀对构词的影响;三是句法结构扩展、语法手段丰富等因翻译引起的汉语欧化现象。第四章主要分析了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在文体形式上渗透与糅合的表现、原因及影响。第一节以第一份传教士中文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所呈现的各种文体形式为参照,重点分析了新闻体、翻译小说、时论文体等在其后创办的中文报刊中所呈现出的文体特征及发展。第二节侧重于报刊译述中文体选择原因的分析,从内、外两个界面讨论了文体选择与演变的缘由:中国传统文学文体的束缚与突破;译者主体性制约下的读者意识。第三节从报刊译述文体的影响入手,分析了通俗化需求下的报章体、翻译小说、寓言和新体诗对中国语言文学观念所产生的影响。在前三章论述报刊译述对汉语词汇、语体和文体的微观影响基础上,第五章为报刊译述过程分析,力图从文学与文化两个层面来分析探讨晚清中国社会与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的生成与影响。第一节从翻译模式入手,分析了“西译中述”合作翻译模式的特征与成效,它是中西文学-文化互动关系形成的重要一环。第二节基于报刊译述选材的考察,分析了不同阶段报刊选材与中国社会经世致用思潮的关联,从一个侧面证明了报刊译述文本文体糅合的必要性。第三节从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生成、传播与消费过程分析入手,论述了报刊译述语言对中国语言变革所能带来的影响之可及性程度。第六章是报刊译述影响阐述,从宏观语境角度论述中文报刊这一新媒介所承载的新思想、新观念如何以新文学形式在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士人中产生影响,进而以文学语言的变革来推动汉语的现代转型。前两节侧重于文化层面的分析,第一节分析了报刊作为新媒介的作用,在思想、语言和文学层面的现代意义及其对自办报刊的影响。第二节从文学的角度论述了文学观念在中西之间的碰撞,特别分析了《文学兴国策》对中国社会的教化意义。还分析了报刊译述的西学知识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深远影响以及报刊在小说成为中国正统文学中发挥的作用。最后一节论述了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文本对晚清士人新型阅读、作者群体形成及其思想观念转变的巨大影响,尤其是是报刊译述语言作为一种思想工具对晚清白话文运动的启发意义。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1)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是介于文言与白话之间的“第三语码”,它以报章为媒介呈现出来的文言浅近化,乃至文言欧化、欧化白话在不同报刊层面、不同阶段有着形式各异的发展变化,是近代以来汉语书面语流变的重要组成部分。(2)传教士中文报刊场域中的译述文本语言对汉语现代变迁的推动主要基于报刊译述文本实践中的文化-语言-文学互动,通过来华传教士汉语语言学习与研究成果、中文报刊译述文本书写两种方式在词汇、语体、文体三个层面得以体现。(3)传教士中文报刊中互文性极强的翻译文本与创作文本里出现的新词语、衍变的杂糅欧化语体和形成的报章文体共同强化了推动汉语现代变迁的语言力量。首先,新名词的创制和传播使汉语的表达更清晰、更准确,逻辑性增强。通过概念的转变从思维层面上奠定文白转型的基础,并最终由古白话质变为现代白话。其次,传教士中文报刊在文学生产、传播与消费、西方文学译介与批评等方面促进了晚清文学语言与文体现代化的发生,进而引发文学与语言变革的互动。(4)比较视域下的中西语言研究,尤其是汉语语法研究是传教士进行翻译和创作的“规范”之一,并成为汉语现代变迁的理论来源之一。因此,在汉语现代变迁过程中,传教士中文报刊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与晚清文化、文学的互动,不仅表现在语言形式的外在变化,更从思想层面奠定了变革的社会基础。论文最后阐述了本研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与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沈利红[8](2012)在《《夷坚志》与宋代科举社会》文中研究表明《夷坚志》是宋代着名的志怪小说集。作者洪迈(1123-1202),字景庐,别号野处,南宋鄱阳人,他用了整整六十年的时间创作完成《夷坚志》。在中国小说史上,《夷坚志》是个人编写的小说中卷帙最多的一部,也是对后世影响极大的一部志怪小说,是作者所经历的宋代社会生活、宗教文化、伦理道德、民情风俗的一面镜子,其中还描写了大量跟科举相关的故事。虽然作者运用志怪手法叙述,但仍深刻反照了科举社会的各个层面,非常值得针对《夷坚志》中所涉及的科举内容进行系统全面深入地研究,这对《夷坚志》和科举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采用史料和制度互证的方法,从《夷坚志》中的科举史料入手,对其进行整理归类和分析,由此深入到宋代科举制度和宋代科举社会的研究中去。本文分绪论、正文和附录三部分。绪论主要在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阐明研究的意义。正文分三章。第一章介绍洪迈的生平和家世、《夷坚志》的成书过程和其中的科举材料。第二章论述《夷坚志》科举文献的价值,主要通过利用这些文献对科举考试的科目、程序、管理等问题的研究,以及对类省试、徽宗朝三舍贡士法、别试等问题的深入探讨来体现。同时在丰富的科举故事的基础上,分析了所记载登科人物的登第时间和地域,并且大致描摹出了一个举子为科举的一生和不同的境遇。第三章主要研究和了解宋代科举社会企慕科名、盛行科举迷信、注重修为的社会观念,大力兴办学校、普及教育、文学艺术繁荣的文化教育状况,登第后丰富的庆典活动、榜下捉婿等社会名俗,书籍印刷业发达、以占卜算卦为生的日者筮人、交通旅社业和书铺租赁活动等相关产业链条,举子的不同出身、赴举过程、仕后不同的境遇、落地举子的命运等。附录为《夷坚志》中的科举人物小传。
易图强[9](2011)在《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文中认为“畅销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畅销书”,是指在图书市场中通过读者的购买行为而产生的畅销书;广义的“畅销书”,既可以是在图书市场中通过读者的购买行为而产生,也可以是通过行政手段发放或摊派而产生。畅销书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时间里迅速形成了对某类或某种图书的群体性追捧、阅读的社会行为。只要具备这一特点,任何图书都可以视为畅销书。图书的畅销,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政治现象、文化现象,在素来重视政治、文化的中国更是如此。拙文以广义畅销书为视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40年间(有时酌情延伸至1989年以后)畅销书的出版传播活动进行纵向研究。新中国40年间畅销书的出版传播可以划分为五个历史时期:1949.10—1957.5,1957.6—1966.4,1966.5—1976.10,1976.11—1982.9,1982.10—1989.5。每个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特征与历史主题。受此制约,每个历史时期畅销书出版传播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各不相同,每个历史时期出版的畅销书所产生的历史作用、影响也各不相同。1949.10—1957.5,是中国社会制度发生转变的时期——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俄苏译着的大量出版与畅销成为时代标签,爱情与性知识图书的出版传播热成了奇特风景。废旧立新、蓬勃向上、“多元并举”、“百花齐放”的时代精神,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整体上呈现生动活泼的气象。例如,20世纪50年代尤其50年代的早期、中期,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革命文学图书成为文学畅销书出版传播的主干,中国古典文学图书、以新中国建立前进步作家的作品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图书乃至西方资本主义文学图书的出版传播也都枝繁叶茂,这是20世纪60年代前期难得一见,更是“文革”时期根本见不到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意识形态对文艺的控制比较宽松。革命文学图书的空前畅销产生了巨大影响:培植了广大民众的革命英雄崇拜情结,传播了爱国、爱共产党、爱人民,反侵略、反压迫、反剥削的主流价值观。1957.6—1966.4,是中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发生了新的变化:中国革命文学图书继续大量出版发行但遭受挫折,苏联译着的出版传播暗淡下来;和平年代英模事迹畅销书骤然增多,影响巨大;阶级教育畅销书的出版传播热前所未有;科学技术尤其是中医药畅销书成为图书市场一道亮丽风景。“斗志昂扬”、“火药弥散”的时代特征,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例如,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中国引进出版的俄苏译着急剧减少,1960年之后几乎绝迹。这是1956年后中苏关系日益恶化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翻译界、出版界有意识地破除对苏联的迷信之反映;1963.4—1964.11,专门的阶级教育读物纷纷出版并广为流传,这是当时阶级斗争迅速扩大化的直接表现,是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对图书出版业提出的必然要求。专门的阶级教育读物使青少年儿童增强了阶级观念,提高了革命警惕性,但历史尘埃落定之后,就会发现,这种畅销书为“左”倾错误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让仇恨的种子种植于稚嫩、纯洁的少年儿童的心灵。1966.5—1976.10(“文革”时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罕见的疯狂年代,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噩梦岁月。这一时期畅销书出版传播的特点是:毛泽东着作泛滥成“灾”,“大批判”文集铺天盖地,“样板戏”图书独一无二,浩然作品的畅销成为奇迹,“赤脚医生”图书成为时代标志。迷信盛行、万马齐喑的时代特点,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畸形、扭曲的局面——品种极其单一,极不平衡。例如,这一时期,毛泽东着作的出版发行发展到疯狂的地步,这是因为:“文革”开始后出版发行毛泽东着作成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林彪对毛泽东着作别有用心的鼓吹与奉承,人们盲目崇拜毛泽东。“文革”时期疯狂出版发行毛泽东着作,加剧了个人崇拜,强化了现代迷信,为林彪捞取了政治资本,客观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传播知识的作用。科学技术图书是“文革”时期的一大畅销板块,最具个性的科学技术图书是“赤脚医生”图书。“赤脚医生”图书大量出版发行的基本原因是:贯彻毛泽东“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响应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赤脚医生”图书是“赤脚医生”获得医药知识的重要途径,甚至成了他们现学现用、现查现医的救急书。1976.11—1982.9,是拨乱反正时期,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代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严重“书荒”之后国民“大补”文学名着,文化教育图书猛然增多并形成销售热潮,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一批畅销书应运而生,出现了工具书、通俗文学作品、日常生活图书、经济图书和少儿读物的出版传播热。拔乱反正、初步改革的历史主题,解放思想、渴望知识的时代精神,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景象。例如,文化教育图书空前畅销,这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全社会重视教育、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的体现。这一时期出版的中小学教辅、大中专教材和工具书等方面的畅销书,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恢复与发展,广泛地传播了文化科技知识。这一时期出版的最具轰动效应的文学畅销书是《第二次握手》,它突破了“文革”时期强加于文艺创作的清规戒律,解放了思想,解放了人性,推动了拨乱反正,促进了科技发展。1982.10—1989.5,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向纵深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具有以下特点:邓小平着作发行量巨大;经济学着作、教材继续热销;法律图书的出版传播开始掀起了高潮;金庸的武侠小说与琼瑶的言情小说如火山般爆发;严肃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作品分庭抗礼;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着作大行其道。改革开放、思想启蒙的历史主题,使这一时期的畅销书出版传播呈现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景象。这是国民阅读的沸腾岁月,是图书出版传播的黄金时代。例如,1979—1989,经济学着作、教材纷纷出版并畅销起来,原因在于:高等院校的恢复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为经济学教材提供了稳定的读者群;经济的调整、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推进,为经济学着作、教材的出版传播提供了直接的推动力;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时代主题,为经济学着作、教材的面世与流行创造了宽松的政治环境;行政力量的参与和媒体的宣传,让经济学着作、教材的流传如虎添翼。经济学畅销教材、着作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经济收入。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金庸与琼瑶的小说为代表的港台通俗文学作品的出版传播如火山般爆发,这是由于:从1984年下半年开始,以城市为中心的改革全面铺开,形成了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和市民阶层;从1985年开始,以市场为取向的出版经营体制改革有了实质性突破,迫使出版社不得不重视经济效益;版权保护意识的缺乏,民营书业的兴起,客观上促进了琼瑶与金庸小说出版传播的繁荣;金庸与琼瑶的小说契合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的审美需要和阅读心理。以金庸和琼瑶的小说为代表的港台通俗文学畅销书,解放了国人的人性,为大众提供了文化营养,促使编辑出版人员开始转变观念,推动了中国大陆本土通俗文学的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晦涩难懂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译着也大行其道,这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启蒙的需要,是协作出版结下的硕果。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畅销书对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大学生)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而且泽惠于后世,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精神资源。“文革”结束以前和改革开放以后,畅销书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众、传播效果五个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例如,就传播内容而言,“文革”结束前,主要流行政治理论读物和革命文学作品,而改革开放后,主要流传文化教育读物、经济读物和娱乐休闲读物。就文学畅销书而言,“文革”结束前,革命文学经典、俄苏文学作品洛阳纸贵,而改革开放后,港台文学作品、西方文学作品风行中国。在新中国40年间,最稳定的两类畅销书是政治理论类和科学技术类,起伏最大的两类畅销书是文学类和文化教育类。新中国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与时代变迁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一方面,时代制约着、决定着畅销书,另一方面,畅销书反映着时代、影响着时代。前者是指,畅销书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迫切需要催生了体现这种时代要求的畅销书,时代创造了某种图书得以畅销的条件。时代的特点与需要,决定着畅销书的选题结构,决定着畅销书的主题与功能,决定着畅销书的文本。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依托于时代、依赖于时代;后者是指,一定时代的畅销书体现该时代的历史特征、历史主题,映射该时代的社会心理、大众心态,体现该时代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要求,体现该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体现该时代国民的知识水平、思维水准与精神高度。图书的畅销又影响着时代的发展,或是推动社会发展,或是阻碍历史前进。总之,时代作用于畅销书,畅销书又反作用于时代,即畅销书离不开时代,时代又呼唤畅销书。畅销书是时代的符号、标志,是反映历史特征、历史主题的载体,是记录时代精神、大众心态的媒介。畅销书是社会变化的睛雨表,是时代变迁的映射,是观察历史发展的窗口。因而,畅销书嬗变的过程,折射出时代变迁、社会演变的轨迹;畅销书的文本,浓缩了所在时代的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的面貌与国民的阅读水准。新中国畅销书的出版传播史,是新中国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缩影。勾勒新中国畅销书的历史嬗变,剖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分析其产生的历史作用、影响,解读其文本(包括内容与形式),是考察新中国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的非常有效的途径。
刘正发(阿里瓦萨)[10](2007)在《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以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金古忍石家支为个案》文中认为凉山彝族社会发展到今天,能够留下博大深厚而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内容;凉山彝族人能够形成与其它民族迥然不同的文化心理、文化性格和言行模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几千年来的凉山彝族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家支制度及其文化和等级制度的长期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的缘故。凉山彝族家支文化内容包括家支观念、家支意识、父子连名谱系、亲属称谓、组织形态、婚姻缔结、祭祀祖先、神灵信仰、冤家战争、团结互助、立身处世、人伦道德教育以及传递神话故事、格言家训和科技人文知识等等,涉及凉山彝族的社会组织、宗教信仰、伦理道德、婚姻模式、战争缘起等各种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本论文就是以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来系统分析、研究和探索凉山彝族家支文化及其传承和教育选择的问题。本论文共分六章进行论述。论文在绪论部分阐释选题的缘起、理由和研究的意义,对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综述和分析,阐明本论文主要采用的一些文化人类学和教育人类学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本论文研究实施的步骤和一些术语概念。第一章,凉山彝族及其社会分结构。较为系统的论述了彝族的分布、起源、族称、语言和文字的基本内容,探讨凉山彝族和民主改革前的凉山彝族社会结构分层情况。第二章,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的源流。释读了一些凉山彝族家支的概念及其与家族、宗族、氏族等概念的异同并界定了凉山彝族家支和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的概念;系统分析了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以及凉山彝族家支的繁衍图示、亲属称谓、父子连名谱系、各个不同家支之间的关系和凉山彝族家支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及其文化。第三章,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的内容、特性和功能分析。详细论述了凉山彝族家支文化十二个方面的内容,即凉山彝族家支的组织形态、军事战争、宗教信仰、婚姻模式、团结互助、集会议事、伦理道德、人生礼仪、头人、习惯法、禁忌和尔普的内容;具体分析了凉山彝族家支文化八个方面的文化特征,即自然性、包容性、非性(婚)性、权威性、延续性、广泛性、封闭性、复杂性;系统阐释了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五个方面的文化功能,即明确家支成员维护家支利益、调解家支内外各种矛盾、调节家支内外人伦关系、传递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家支成员。第四章,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及其对人的影响。简要探讨文化传承的概念、传承机制、传承对象和传承模式,探索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过程中对人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以及获得科学知识、人文知识、生活知识和技能的影响。第五章,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田野调查和分析。采取发放问卷、个案深度访谈、深入田野参与观察、入户访问等方式,以云南省宁蒗县彝族自治县金古忍石家支为个案,以凉山彝族地区和彝族人为考察对象,对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凉山彝族家支文化是凉山彝族人和凉山彝族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之一,是凉山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之一;指出应当理性认识和看待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即发扬精华,舍弃糟粕。并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凉山彝族家支文化进行调适、整合和发展,使其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第六章,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取舍。简要分析文化传承中进行的教育,认为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至今依然在凉山彝族人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成为“活着”的文化抑或还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原因就是文化传承和文化教育的结果。阐释凉山彝族家支文化教育及其模式和评价;分析现代凉山彝族地区多元文化并存和交融的状况以及凉山彝族学生文化信息获得和交流的内容,阐释一些凉山彝族学生文化适应与文化迷惘的现实,反思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学校教育情况,指出现代学校教育与凉山彝族传统文化教育有些相互脱节和现代学校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和盲点,提出在现代凉山彝族地区的现代学校教育中应该考虑凉山彝族学生的传统文化背景,实施和实践凉山彝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相结合的道路,探索凉山彝族家支文化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调适整合的发展思路。论文的结束语部分简述本论文写作的思路脉络和几点再次强调的内容。
二、司法考试优秀答卷选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司法考试优秀答卷选登(论文提纲范文)
(1)公安机关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理念研究 ——以河南公安惠民措施改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2 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意蕴与思想渊源 |
2.1 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内涵 |
2.1.1 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 |
2.1.2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
2.1.3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 |
2.1.4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2.2 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意蕴 |
2.2.1 历史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
2.2.2 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 |
2.2.3 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
2.3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理论渊源 |
2.3.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2.3.2 西方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 |
2.3.3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 |
3 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安工作理念的基本要求 |
3.1 公安机关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历史梳理 |
3.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
3.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3.1.3 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
3.1.4 党的十八大以来 |
3.2 公安工作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点 |
3.2.1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
3.2.2 业务工作要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
3.2.3 将人民满意作为评价公安工作的重要标准 |
3.3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对具体公安工作的要求 |
3.3.1 对公安执法工作的要求 |
3.3.2 对公安服务工作的要求 |
3.3.3 对公安队伍建设的要求 |
4 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安工作具体实践-以河南公安改革惠民措施为例 |
4.1 河南省公安惠民改革的基本思路 |
4.1.1 聚焦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
4.1.2 聚焦人民群众的满足感 |
4.1.3 聚焦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
4.2 河南省公安惠民改革的主要做法 |
4.2.1 推出60 项惠民措施 |
4.2.2 “一村一警”-河南新“枫桥经验” |
4.2.3 “最多跑一次”-跑出便民“加速度” |
4.3 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河南公安改革中的体现 |
4.3.1 提出“把公安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 |
4.3.2 构建新型便民体系,简化群众办事流程 |
4.3.3 立足本职工作,提升群众安全感 |
5 对河南公安惠民改革的价值分析与问题分析 |
5.1 河南惠民措施实践效果 |
5.1.1 工作高效,便利群众 |
5.1.2 推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
5.1.3 解放警力,减轻压力 |
5.2 河南惠民改革的价值指向 |
5.2.1 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
5.2.2 提升整体警务效能 |
5.2.3 增强公安工作的公信力 |
5.3 潜在的不足 |
5.3.1 认识不足,惠民措施无法无差别落实 |
5.3.2 执行力缺失,基层腐败现象存在 |
5.3.3 提升宣传效果、增强群众认同感任重道远 |
6 公安民警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理念的培育路径 |
6.1 意识提升:端正为民思想 |
6.1.1 充分认识到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培养的意义 |
6.1.2 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作为公安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
6.1.3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培养纳入民警教育培训工作 |
6.2 执纪监督:促进惠民落实 |
6.2.1 完善监督机制,加强监督力度 |
6.2.2 加强调查研究,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落到实处 |
6.2.3 将群众监督意见纳入考评机制 |
6.3 搭建平台:推进警民交流 |
6.3.1 建立健全交流机制 |
6.3.2 拓宽交流渠道,丰富交流方式 |
6.3.3 搭建交流平台,完善交流形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2)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 ——以戊戌维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政治文化研究综述 |
1.西方政治文化研究 |
2.中国政治文化研究 |
(二)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研究综述 |
1.西方政治制度研究渊源及理论成果 |
2.中国学界关于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二者关系的研究 |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创新点 |
四、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
第一章 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一种理论视角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政治文化 |
二、政治制度 |
第二节 政治制度变革 |
一、新制度主义学派关于制度变革的基本理论 |
二、制度变革路径方式 |
三、制度变革中的路径依赖 |
第三节 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具体机制 |
一、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路径:建构、维系、运行 |
二、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过程 |
第二章 戊戌维新发生过程——一种实践分析 |
第一节 康有为多次上书及1898 年上书成功 |
一、第一次上书未果 |
二、“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维新的序幕 |
三、连续上书催生百日维新 |
第二节 百日维新的开始和结束 |
一、《名定国是》的颁布开启百日维新进程 |
二、变法措施的施行情况及结果 |
三、百日维新的成果和影响 |
第三节 百日维新过程中的权力博弈 |
一、帝党和后党的权力争夺以及后党的力量分析 |
二、帝党和维新派知识分子结盟——百日维新的开始 |
三、帝党力量 |
四、维新派力量 |
五、变法措施实施方式的冒进性 |
六、外国对变法的态度 |
第三章 精英与大众政治文化分析 |
第一节 维新派政治思想状况 |
一、“变”——摆脱危机的必然出路 |
二、“破”——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
三、“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建构 |
第二节 统治阶层政治思想状况 |
一、慈禧——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实践者 |
二、光绪——专制王朝强弩之末下的除旧布新者 |
三、张之洞和翁同龢——具有变革思想的旧式官僚 |
第三节 大众政治心理状况 |
一、超稳定社会结构之下保守传统的臣民政治心理 |
二、西方冲击背景之下的民族主义政治心理 |
第四章 传统与外来政治文化博弈 |
第一节 传统政治思想 |
一、天命观论证政治合法性 |
二、大一统思想维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
三、民本思想——民众评价君主统治效果的重要标准 |
第二节 西方政治思想 |
一、国家起源的目的:社会契约论 |
二、以自由和平等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宣言书:天赋人权 |
三、政府建构的原则:分权制衡思想 |
四、作为一种政制形式:民主 |
第三节 维新派知识分子整合中西政治文化之过程和结果 |
一、西方文化对中国产生影响的途径和流变 |
二、维新派整合中西政治文化之成果——以《大同书》为例 |
第五章 表层和深层政治文化演变 |
第一节 政治文化在层次方面的演变机制 |
一、内生:以启蒙运动对法国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为例 |
二、外源:以西方政治学说在明治维新中的影响为例 |
第二节 戊戌维新中政治文化演变的政治社会化途径 |
一、新式学堂——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
二、现代报刊——启发民智的舆论场 |
三、社会团体——变法力量的集散地 |
四、政治社会化之效果分析 |
第三节 戊戌维新失败的政治文化原因:臣民政治心理为何如此稳固? |
一、经济形态之小农经济 |
二、社会结构之宗族宗法制 |
三、完备的政治社会化方式 |
余论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类 |
二、期刊类 |
三、报纸类 |
致谢 |
(3)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网络党建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目的及意义 |
2.网络党建的研究现状 |
3.网络党建概念界定 |
4.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5.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互联网对党的建设的影响 |
1.1 中国互联网发展现状 |
1.2 互联网发展对党的建设的影响 |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网络党建发展现状 |
2.1 网络党建取得的成绩 |
2.2 网络党建存在的不足及原因 |
第三章 新时期加强网络党建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意义 |
3.1 新时期加强网络党建的主要途径 |
3.2 新时期推进网络党建的重要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毛泽东廉政思想对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选题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论文创新之处 |
一、毛泽东廉政思想形成的渊源 |
(一)理论来源 |
(二)实践来源 |
(三)文化渊源 |
二、毛泽东廉政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阶段 |
(二)形成阶段 |
(三)成熟阶段 |
(四)发展阶段 |
三、毛泽东廉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注重干部教育 |
1.马列主义理论教育 |
2.群众路线思想 |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 |
(二)提高干部素质 |
1.加强自身修养 |
2.发扬优良作风 |
3.杜绝以权谋私 |
(三)加强民主监督 |
1.党内监督 |
2.人民群众监督 |
3.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的监督 |
4.新闻舆论的监督 |
(四)制定反腐倡廉制度 |
1.制定处理贪污腐败行为的条例、法律规定 |
2.按照制度严厉惩处违法犯罪分子 |
四、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倡廉建设对毛泽东廉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对毛泽东廉政思想的继承 |
1.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具有统一性 |
2.依法惩治腐败的措施具有统一性 |
3.推行民主监督的途径具有统一性 |
4.从严治腐的决心具有统一性 |
(二)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对毛泽东廉政思想的发展 |
1.对当前反腐倡廉建设形成了新认识 |
2.严查“四风”问题 |
3.重视巡视工作 |
4.突出网络反腐 |
五、毛泽东廉政思想对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倡廉建设的启示 |
(一)重视廉政教育,堵住腐化源头 |
1.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
2.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方式 |
3.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机制 |
(二)推进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廉洁自律意识 |
1.明确监督责任,突出监督重点 |
2.公开权力运行,杜绝暗箱操作 |
3.重视网络监督,形成监督合力 |
(三)加强作风建设,带动政风好转 |
1.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 |
2.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 |
3.克服官僚主义、心系群众的作风 |
(四)加大惩治制度,严格制度反腐 |
1.重拳打击腐败,严惩贪官污吏 |
2.加强制度约束,反腐没有例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1.2.3 实践经验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党风廉政建设 |
2.1 党风廉政建设的科学内涵及基本特征 |
2.1.1 党风廉政建设的科学内涵 |
2.1.2 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2.1.3 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
2.2 中国政党政治与党风廉政建设 |
2.2.1 中国政党政治 |
2.2.2 党风廉政建设在中国政党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
2.3 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概述 |
2.3.2 毛泽东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概述 |
2.3.3 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第三章 党风廉政建设在国有军工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
3.1 国有军工企业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
3.1.1 国有军工企业的特点 |
3.1.2 国有军工企业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状况 |
3.1.3 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发展的特点 |
3.2 党风廉政建设在国有军工企业中的作用 |
3.2.1 有利于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 |
3.2.2 有利于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
3.2.3 有利于为科研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
3.2.4 有利于保护领导干部改革的热情和积极性 |
3.2.5 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
3.3 党群组织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地位和责任 |
3.3.1 党组织具有政治核心地位 |
3.3.2 党委承担主体责任 |
3.3.3 纪委承担监督执纪责任 |
3.3.4 工会和职工群众具有监督职责 |
第四章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4.1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取得的成效 |
4.1.1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保障不断夯实 |
4.1.2 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 |
4.1.3 强化监管确保了企业各项权力的规范运行 |
4.2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失范现象及其危害 |
4.2.1 失范现象的主要表现 |
4.2.2 腐败给国有军工企业带来的严重危害 |
4.3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失范现象的原因分析 |
4.3.1 腐败较严重是失范现象产生的社会因素 |
4.3.2 价值多元化是失范现象产生的思想因素 |
4.3.3 经济转型期是失范现象产生的客观因素 |
4.3.4 法制不健全是失范现象产生的制度因素 |
第五章 国外企业预防与治理腐败的现状及启示 |
5.1 国外企业腐败现象透视 |
5.1.1 商业贿赂成为许多企业营销手段之一 |
5.1.2 官商勾结现象时有发生 |
5.1.3 着名公司财务丑闻屡见不鲜 |
5.2 国外企业对腐败的预防与治理 |
5.2.1 建立公司治理结构 |
5.2.2 寻求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干预 |
5.2.3 发起经济自由化的改革 |
5.2.4 把聚光灯照向黑暗的角落 |
5.2.5 严厉打击和积极防范商业贿赂行为 |
5.3 国外企业反腐败的实践及启示 |
5.3.1 国外企业反腐败的实践 |
5.3.2 国外企业反腐实践带给我们的启示 |
第六章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文化保障 |
6.1 使命文化是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价值取向 |
6.1.1 企业使命的内涵作用及意义 |
6.1.2 使命文化在国有军工企业的实践 |
6.1.3 使命文化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 |
6.2 职业道德文化是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 |
6.2.1 职业道德的文化内涵 |
6.2.2 职业道德在国有军工企业中的实践 |
6.2.3 职业道德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作用 |
6.3 廉洁文化是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
6.3.1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6.3.2 国有军工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6.3.3 国有军工企业廉洁文化的价值取向 |
6.3.4 国有军工企业廉洁建设的文化思考 |
6.4 问题文化是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 |
6.4.1 问题文化的提出与内涵 |
6.4.2 问题文化在国有军工企业中的实践 |
6.4.3 问题文化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 |
6.5 制度文化是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保证 |
6.5.1 制度文化的内涵 |
6.5.2 制度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
6.5.3 制度文化建设在国有军工企业中的实践 |
6.5.4 制度文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七章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体系构建 |
7.1 党风廉政建设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7.1.1 从严治党整顿作风的原则 |
7.1.2 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 |
7.1.3 依法治企强化监督的原则 |
7.2 党风廉政建设与企业发展的三个关系 |
7.2.1 监督和保障的关系 |
7.2.2 执纪问责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
7.2.3 惩治与预防的关系 |
7.3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体系构建的三个机制 |
7.3.1 建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机制 |
7.3.2 建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 |
7.3.3 建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问责机制 |
7.4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创新 |
7.4.1 构建党风廉政建设“大监督”格局 |
7.4.2 运用管理工具,提高监督实效 |
7.4.3 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
7.4.4 加强廉洁风险防控 |
第八章 展望 |
8.1 国有军工企业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坚强堡垒 |
8.2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 |
8.3 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助推国有军工企业科学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6)纵论党的建设“新常态”(论文提纲范文)
一、党的建设“新常态”之新背景 |
(一)起点新 |
(二)目标新 |
(三)挑战新 |
(四)实践新 |
(五)观点新 |
二、党的建设“新常态”之新实践 |
(一)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
(二)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
(三)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 |
(四)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
(五)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
三、党的建设“新常态”之新结论 |
(一)高度的历史使命感 |
(二)全新的思维方法 |
(三)独特的做事风格 |
(四)继承和发扬党优良传统 |
(五)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 |
(7)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文化研究(1815-190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对象、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一章 报刊译述发生论:晚清变局与文化传教 |
第一节 中文报刊译述话语形成的外因 |
一、晚清社会文化变局与文字传教 |
二、传教士文化身份与文字事工 |
三、中文报刊作为文化传教手段 |
第二节 中文报刊译述话语形成的内因 |
一、比较视域下的汉语学习与研究 |
二、语言比较视野下的汉语翻译观 |
第三节 中文报刊译述话语互文性表征 |
一、报刊译述与创作互文关系 |
二、报刊译述与创作互文特征 |
小结 |
第二章 报刊译述文本论(Ⅰ):繁芜的新名词 |
第一节 新名词:被译介的现代性 |
一、报刊译述中的新词新象 |
二、新名词语言特征 |
第二节 新名词译介的双重机制 |
一、新名词创制的语言机制 |
二、新名词接受的社会机制 |
第三节 新名词统一与汉化实践 |
一、译名统一的实践与理论探索 |
二、新名词汉化途径 |
小结 |
第三章 报刊译述文本论(Ⅱ):杂糅欧化的语体 |
第一节 沿承与新变:报刊译述语体选择 |
一、古白话语体吸收与扩展 |
二、欧化的浅文理语体 |
三、译述中的官话书写 |
第二节 报刊译述语体选择的规范制约 |
一、文本内规范与传教士译述语体选择 |
二、文本外规范与传教士译述语体选择 |
三、翻译策略认识与报刊译述语体选择 |
第三节 报刊译述语体与汉语书面语变迁 |
一、官话口语化书写的语言影响 |
二、欧化结构增强汉语言表达严密性 |
三、欧化结构提升汉语言表达逻辑性 |
小结 |
第四章 报刊译述文本论(Ⅲ):衍变的报章文体 |
第一节 报刊译述文体沿承与嬗变 |
一、报刊译述文学体制的沿承与突破 |
二、报刊译述文体新变 |
第二节 报刊译述文体选择与演变的适应性 |
一、社会变动与报刊文体变革 |
二、传统文体的羁绊与越界 |
三、中文报刊译述中的读者意识 |
第三节 报刊译述文体变革中的文学叙事 |
一、文学文体新样式的建立 |
二、报刊译述文体变革中的文本叙事 |
小结 |
第五章 报刊译述过程论:翻译合作、选材与传播 |
第一节 报刊译述中西合作方式 |
一、中西合作模式特征 |
二、“西译中述”合作成效 |
三、“西译中述”合作不足 |
第二节 晚清经世致用思潮与报刊译述选材 |
一、“开眼看世界”需求与报刊译述选材 |
二、“师夷长技以制夷”策略与报刊译述选材 |
三、“救亡图存”思潮与报刊译述选材 |
第三节 报刊译述市场传播机制 |
一、报刊译述传播市场确立 |
二、报刊译述传播市场结构完善 |
三、报刊译述平民化策略 |
小结 |
第六章 报刊译述影响论:文化-语言-文学互动 |
第一节 传教士报刊译述之社会意义 |
一、报刊译述的思想意义 |
二、报刊译述的语言意义 |
三、报刊译述的文学意义 |
四、对中国自办报刊指导意义 |
第二节 报刊译述与晚清语言文学观念变迁 |
一、报刊译述文体变革的理论倡导 |
二、报刊译述丰富晚清文学主题 |
三、“求着时新小说”与“小说界革命” |
第三节 报刊译述与晚清文学新群体 |
一、报刊译述阅读群体 |
二、报刊译述作者群体 |
三、报刊译述的批判性接受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十九世纪主要来华传教士简表 |
后记 |
(8)《夷坚志》与宋代科举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洪迈与《夷坚志》 |
第一节 洪迈生平与家世 |
一、洪迈生平 |
二、科举世家 |
第二节 《夷坚志》成书过程 |
一、创作动机 |
二、着书过程 |
三、版本内容 |
第三节 《夷坚志》的科举材料 |
第二章 《夷坚志》的科举文献学价值 |
第一节 《夷坚志》中的科举制度文献 |
一、《夷坚志》所反映的宋代科举改革 |
二、《夷坚志》保存的科举新材料 |
第二节 《夷坚志》中的登科人物 |
一、《夷坚志》中的登科人物史料 |
二、《夷坚志》中科举人物的功名路 |
第三章 《夷坚志》所反映的宋代科举社会 |
第一节 社会观念 |
一、企慕科名 |
二、沉溺迷信 |
三、积善修德 |
第二节 文化教育 |
一、兴办学校 |
二、教育普及 |
三、学术繁荣 |
第三节 科举礼俗 |
一、登第活动 |
二、榜下捉婿 |
第四节 科举产业 |
一、书籍印刷 |
二、日者筮人 |
三、交通旅社 |
四、书铺租赁 |
附录:《夷坚志》科举人物小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介绍 |
(9)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畅销书"概说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主旨与内容 |
四、研究的意义、创新点与方法 |
五、研究的难点与步骤 |
第一章 "改天换地"、"多元并举"时代的畅销书(1949.10—1957.5) |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49.10—1957.5)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文学畅销书的出版传播丰富多彩 |
四、俄苏译着的大量出版与畅销成为时代标签 |
五、爱情与性知识图书的出版传播热成了奇特风景 |
六、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二章 "斗志昂扬"、"火药弥散"时代的畅销书(1957.6—1966.4) |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57.6—1966.4)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革命文学图书出版传播遭受曲折,苏联译着出版传播暗淡下来 |
四、和平年代英模事迹畅销书骤然增多 |
五、阶级教育畅销书的出版传播热前所未有 |
六、科学技术尤其是中医药畅销书成为亮丽风景 |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三章 迷信盛行、万马齐喑时代的畅销书(1966.5—1976.10) |
一、时代的历史特征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66.5—1976.10)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毛泽东着作泛滥成"灾" |
四、"样板戏"图书独一无二 |
五、浩然作品的畅销成为奇迹 |
六、"赤脚医生"图书成为时代标志 |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四章 拨乱反正、初步改革时代的畅销书(1976.11—1982.9) |
一、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76.11—1982.9)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国民"大补"文学名着 |
四、文化教育图书猛然增多并形成销售热潮 |
五、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一批畅销书应运而生 |
六、《第二次握手》个案剖析 |
七、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五章 改革开放、思想启蒙时代的畅销书(1982.10—1989.5) |
一、时代的历史主题与图书出版业概况(1982.10—1989.5) |
二、畅销书出版传播概述 |
三、邓小平着作发行量巨大 |
四、经济学教材、着作继续畅销 |
五、法律图书的出版传播开始掀起了高潮 |
六、金庸与琼瑶小说的出版传播如火山般爆发 |
七、严肃文学作品与通俗文学作品分庭抗礼 |
八、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着作大行其道 |
九、畅销书的历史作用 |
第六章 "文革"结束前与改革开放后畅销书的比较 |
一、传播者比较 |
二、传播内容比较 |
三、传播渠道比较 |
四、受众比较 |
五、传播效果比较 |
第七章 新中国畅销书与时代变迁之关系的整体评析 |
一、时代制约着畅销书 |
二、畅销书反映着时代 |
三、畅销书影响着时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以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金古忍石家支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凉山彝族及其社会分层结构 |
第一节 凉山彝族概况 |
一、彝族简况 |
二、凉山彝族概况 |
第二节 凉山彝族社会分层结构 |
一、民主改革前的凉山彝族社会分层结构 |
二、凉山彝族社会分层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变化 |
第二章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的源流 |
第一节 凉山彝族家支的概念 |
一、对前人学者的凉山彝族家支概念的释读 |
二、凉山彝族家支与家族、宗族、氏族概念的分析 |
三、凉山彝族家支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凉山彝族家支的起源和发展 |
一、凉山彝族家支的产生 |
二、凉山彝族家支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三节 凉山彝族家支的结构 |
一、凉山彝族家支的繁衍图例—根与支的解读 |
二、凉山彝族家支的父子连名谱系 |
三、凉山彝族家支的亲属称谓 |
四、凉山彝族家支之间的关系 |
第四节 凉山彝族家支存在的物质基础及文化 |
第三章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内容、特性和功能分析 |
第一节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内容分析 |
一、凉山彝族家支的组织形态 |
二、凉山彝族家支的军事战争 |
三、凉山彝族家支的宗教信仰 |
四、凉山彝族家支的婚姻模式 |
五、凉山彝族家支的团结互助 |
六、凉山彝族家支的集会议事 |
七、凉山彝族家支的伦理道德 |
八、凉山彝族家支的人生礼仪 |
九、凉山彝族家支的头人 |
十、凉山彝族家支的习惯法 |
十一、凉山彝族家支的禁忌 |
十二、凉山彝族家支的尔普 |
第二节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特征分析 |
一、自然性 |
二、包容性 |
三、非性(婚)性 |
四、权威性 |
五、延续性 |
六、广泛性 |
七、封闭性 |
八、复杂性 |
第三节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功能分析 |
一、明确家支成员维护家支利益 |
二、调解家支内外各种矛盾 |
三、调节家支内外人伦关系 |
四、传递传统文化知识 |
五、教育家支成员 |
第四章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及其对人的影响 |
第一节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 |
第二节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机制 |
一、心理作用 |
二、社会强制作用 |
第三节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者和传承模式 |
一、传承者 |
二、传承模式 |
第四节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对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
一、智力因素 |
二、非智力因素 |
第五节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对人的知识获得的影响 |
一、科学知识 |
二、人文知识 |
三、生活知识和技能 |
第五章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田野调查和分析研究 |
第一节 田野调查的设计与实施计划 |
一、田野调查的着眼点和主要问题 |
二、田野调查的范围和抽样设计 |
三、田野调查的方法与实施情况 |
第二节 金古忍石家支的个案访谈调查研究 |
一、宁蒗县概况 |
二、金古忍石家支的基本情况 |
三、金古忍石家支的父子连名谱系 |
四、金古忍石家支的家支活动情况 |
第三节 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
一、受调查者的自然情况 |
二、受调查者对家支父子连名谱系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
三、受调查者对家支的了解和认知情况 |
四、受调查者参与家支活动及其认识的情况 |
五、受调查者凉山彝族经典人文知识的认知情况 |
六、受调查者对家支文化认识的态度 |
第四节 访谈调查和问卷结果的评述 |
一、发现的问题 |
二、凉山彝族家支文化的理性认识 |
第六章 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取舍 |
第一节 文化传承在教育中进行 |
一、凉山彝族家支文化教育 |
二、凉山彝族家支文化教育模式 |
三、凉山彝族家支文化教育评价 |
第二节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与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
一、凉山彝族地区多元文化并存及相互关系 |
二、现代凉山彝族学生获得信息的解读 |
三、文化适应与文化迷惘 |
第三节 对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学校教育的反思 |
一、关于文化与教育本质的思考 |
二、关于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的人类学思考 |
第四节 凉山彝族家支文化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的调适 |
一、凉山彝族现代学校的产生和发展 |
二、现代学校教育评价的误区和盲点 |
三、作为现代学校教育主体的彝族学生的教育需求 |
四、凉山彝族现代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思路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问卷 |
附录二 访谈题目 |
附录三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金古忍石家支个案访谈提纲 |
附录四 拟定的问卷调查者和访谈对象 |
附录五 杨洪林博士为笔者拟定和联系的宁蒗田野调查联系人清单 |
附录六 2006年暑期云南省和四川省田野调查情况简介 |
附录七 田野调查中收集到的几则现代凉山彝族家支成文规矩 |
附录八 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地区的习惯法选登 |
附录九 笔者在田野调查中收集到的金古忍石家支会议的一些文书和文件 |
附录十 笔者的父子连名谱系 |
附录十一 笔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司法考试优秀答卷选登(论文参考文献)
- [1]公安机关以人民为中心工作理念研究 ——以河南公安惠民措施改革为例[D]. 李其臻.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2]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 ——以戊戌维新为例[D]. 张迪.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网络党建现状与对策研究[D]. 廖莎. 湘潭大学, 2019(02)
- [4]毛泽东廉政思想对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的启示[D]. 舒玉. 长安大学, 2018(02)
- [5]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研究[D]. 胡世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2)
- [6]纵论党的建设“新常态”[J]. 蒋成会. 甘肃理论学刊, 2014(06)
- [7]传教士中文报刊译述语言文化研究(1815-1907年)[D]. 尹延安.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
- [8]《夷坚志》与宋代科举社会[D]. 沈利红. 浙江大学, 2012(06)
- [9]新中国畅销书历史嬗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1949.10-1989.5)[D]. 易图强. 湖南师范大学, 2011(07)
- [10]凉山彝族家支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以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金古忍石家支为个案[D]. 刘正发(阿里瓦萨). 中央民族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