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西山区生态恢复与社会性别(论文文献综述)
熊浚[1](2020)在《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节是中国最古老的一种节日文化。在中国的典籍,如《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等,都有许多有关社日的记载。“社祭”作为一种官方和民间共同的礼俗,在中国延续了至少两千多年之久。“社”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与节日礼俗,在中国影响如此之大,以致人们至今仍然沿用“社”的名称,命名“社会”“社团”“社区”等当代社会组织,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今日之中国,传统的社节早已随着现代化进程而全面萎缩,只有极少数地区保存着这种古老文化的遗留。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的春社,就是社节以活态形式在民间生活中存续的一个节日。传统社节是一种怎样的节日文化?其运作方式和文化表征是怎样的?她要实现什么样的社会功能?为什么恩施土家族人在现代生活中仍能保存甚至激活这种古老的节俗?他们的春社习俗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今天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土家族社节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众广泛参与的传统节俗呢?这些问题,就是笔者作为一个从小在“春社”节俗中长大的土家族人,同时又是正在学习民俗学的博士生,以局内和局外两种眼光、感性和理性两种情感,通过亲身参与和田野调研后,所要作出的答卷。本论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六个章节。第一部分是绪论,阐明论文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重难点、创新点。论文对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从社神社主、社祭形式、社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了学术史的追溯和研判,决定将研究重点放在厘清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习俗的主要形态,并以此为基础发掘春社习俗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之上。提示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通过对三个村落中春社节俗的调查,重构“社祭”节俗的演变形态,再现古老社节的当代形态,对社节的仪式过程、象征符号、社会功能、核心价值和女性文化等作出深描与阐释。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包括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二章从地理环境、民族历史、民俗传统三个方面阐述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源流。首先对武陵山区的地理环境和土家族传统文化作了简要分析。其次对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来源展开辨析。从“社”的中原汉民族文化的来源,考察移民迁徙过程的影响,理解春社习俗是以简化的汉族社祭为外在表现形式,以汉文化与土家文化相交融产生的独特习俗为内容,由此可以确认汉文化的“社祭”是春社的源头,土家族的春社习俗是支流。第三章在源流研究基础上,运用田野民俗志的方式,分别以恩施地区的金龙坝、楸木园、双堰塘这三个古村落作为研究个案,通过村落传说对春社习俗的差异性展开具体的描述与分析。金龙坝保留了较原始的以山神、土地龙神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楸木园有保存完好的社神象征,形成了以社主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双堰塘村地处城乡结合处,形成了以娱人为中心的春社习俗传统。春社习俗的防疫与巫术心理揭示出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与亲情伦理智慧。第四章主要从春社习俗的具体形态来讨论恩施地区土家族的文化内涵问题。主要体现在承载原始生命观、包含多神信仰、崇尚女性价值等三方面。拦社习俗体现出恩施地区土家族丧葬礼俗的豁达乐观、圆融新生的原始生命观。多神信仰是土家族群原有信仰在儒、道、释三种宗教影响下而产生的独特民族信仰。社饭习俗是一场充分体现恩施地区土家族女性价值与地位的展演,拦社习俗也展现出女性在土家族群中所拥有的崇高地位,是女性氏族社会的历史遗风。第五章讨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春社习俗作为体现土家族人独特文化内涵的一项民俗事项,具有补偿与治癒功能、认同与整合功能,以及传承与教化功能。这些文化功能在现代文化传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对此做出了自己的思考与辨析。第三部分是第六章及结语,总结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源流、习俗、个案、特征和功能问题,延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来思考春社习俗的传承与保护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春社习俗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民俗事项,它更是土家族丧葬文化、性别文化的实际载体,它在具体施行过程中成功演绎了亡者由人变神的具体过程,同时揭示了土家女性主体在性别文化和婚姻关系之间所处的地位与意义。本文通过全面解读当代恩施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特质,认识到当代春社习俗所蕴含的土家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真与自我的日渐沦丧。思考如何在政府主导下,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制度,把握春社习俗的现代传承规律,使春社这一古老的文化传统更好地传承,为新时代的民族文化建设提供富有现实价值的生活智慧。
松芳[2](2020)在《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青稞糌粑为中心的藏族饮食文化为研究对象,主要从饮食人类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在地化观察与研究,对青稞糌粑文化的特征、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重点考察了在饮食生活中,藏民族如何运用相关青稞糌粑的内部知识体系,理解并调适人同所处特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尝试通过地方性知识及“生长于斯”的经验性的“深描”,完成关于青稞糌粑的食物民族志写作。同时,从糌粑文化的个案研究出发,探索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整体研究构架,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并试图与文化生态学、象征人类学等多种研究范式进行对话。藏区至今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围绕青稞糌粑的技艺、制度、信仰等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形态,藏族饮食文化的综合特点在于:单一的食材、极简的烹制和规模化的生产,朴素与实用的形态背后却隐含有人类精神中更多的文明指数,并拥有与之相应的一套文化意义体系。论文首先梳理了藏人对青稞生成环境的认知和糌粑原料的获取过程;描述糌粑的生产制作与食用方式以及饮食制度;围绕在不同空间展开的各种仪式中糌粑作为信仰食物所呈现出的象征意义;探讨了糌粑作为藏人主食具有的感官、记忆与自我认同功能;以及在现代性实践中的现状及可能的未来走向。论文的主要观点总结如下四个方面:第一,饮食文化中,食物原料的生产环境决定人们的生计方式和饮食形态,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是决定饮食文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整体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把握,应从“地理和人文的结合部”的角度去理解,方法论方面应注重饮食实践层面的综合考察。第二,作为生物性营养需要的糌粑和作为精神需求的糌粑之间相互转化,贯穿于藏文化的方方面面,使藏人对糌粑有着习惯性的忠诚,成为维系统一藏族传统文化的纽带。第三,藏人与青稞糌粑的互动,和与其所处青藏高原特殊环境之间相互调适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饮食文化对象征符号的运作,使食物的意义进入象征系统并成为破译文化的符码,在广泛的时空中扮演着连接人与所处环境之间的中介角色。不同文化赋予具有永恒功能的食物以不同的意义,生活在藏文化中的人们,在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和逻辑的象征体系之中,形成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认知。同时,借助于象征符号的能动性运作,人与其所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调适终以和谐实现。第四,外来的饮食及其文化,扩大了藏族原有的饮食体系,丰富了本土糌粑为主食的饮食结构,而未替代糌粑酥油在藏族饮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糌粑酥油为核心的饮食文化系统,在整体的藏文化中形成一个特殊的文化体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边界。论文力求把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探讨,贯穿一条鲜明的人文思想主线,糌粑为主兼及其他的饮食结构、“医食同源”的藏人饮食保健养生思想、生命平等的生态法则、尚“善”的人文观念和“尊老”的传统。
杨旻旻[3](2020)在《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一个嘉绒村落——大坪村的田野调查,以该村最重要的宗教仪式——冬经为切入点,围绕仪式与村落社会之间的联系展开讨论,是一篇关于嘉绒地区村落社会的民族志。以期为理解边缘区域文化交汇地带人们多样化的生存方式与族群身份选择、族群认同变迁及社会文化建构间复杂、动态地关系提供思考。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田野点选择,对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爬梳,并对文章的主要概念和研究方法作出简要说明。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通过对大坪村自然人文环境和冬经仪式过程的描述,勾勒出其身处的多重文化场域。第二章为第二部分,探讨了仪式与大坪村人族群认同的关系,指出以冬经为代表的集体宗教仪式是大坪村人建构“安多嘉绒藏族”的基础。第三章、第四章为第三部分,通过观察仪式实践中个体间的互动,探讨村民的互助仪式和村落的互助体系是如何建构起大坪村社会关系网的。第五章、第六章为第四部分,分别对仪式与村政权威建构和仪式与宗教权威建构展开论述,以揭示大坪村村落社会整合的内生逻辑。第七章为正文的第五部分,以冬经仪式变迁为例,叙述大坪村人在资源竞争和利益角逐背景下,是如何对其文化表征展开重构的。结论部分是基于田野调查及国内外理论与个案研究的借鉴对全文作出的概括和总结。综上所述,大坪村人的生存空间一直处于多重文化交汇地带,交汇中有碰撞、有互换、有借用、也有创制。在此过程中,在认同的指引下,大坪村人逐渐构建起以自我为中心、自成体系的社会文化。在这一特定场域中,他们通过语言、习俗、信仰、规范等文化的诸多要素既保持了与嘉绒主文化的有机互动,又逐渐树立起独立于嘉绒主文化的自我中心地位。大坪村这样的个案,在边缘区域文化交汇地带并非特例,对它展开探讨能够以小见大,为理解和反思“边缘”群体及其社会文化提供可资借鉴的民族志文本。
刘琳[4](2019)在《基于性别差异视角的农村居民生态保护行为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文明作为当今农村的主题之一,彰显着它的独特魅力。而农村居民作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一直是不可忽视的一股强大力量,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既扮演着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制造者又扮演着问题解决者的双重角色,因此,从农民行为的微观视角出发来探讨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不少农村男性外出务工,农村女性成为村里留守人员,也自然成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因此,基于性别差异的视角来探讨农民生态保护行为的内在规律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首先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背景资料,梳理了学者对此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生态保护行为、性别差异、行为选择等进行概念上的界定。例如育己生态保护行为就是指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督促自己率先做好有关自身生产生活方面的生态保护行为,包括生产、生活两方面;育人生态保护行为就是指引导他人、影响他人的有关生态环保方面的行为,包括育周围人、育家人两方面;育心生态保护行为就是指对内心进行的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学习的行为,包括观看环保节目等。其次,以生态女性主义、社会化理论、社会劳动的性别分工理论为基础,从生理性别差异、社会性别角色期待差异、性别角色认知差异出发,将育己、育人、育心三方面的生态保护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影响农村居民生态保护行为的理论分析框架,并阐释具体的影响路径。最后,运用安徽省广德县的调研数据,利用二元logit模型来进行实证分析,为理论部分性别差异对农村居民生态保护行为的影响机制来提供实证上的解释、验证,并据此提出一些针对男女性群体的环境保护政策建议。结果表明,性别差异总体上明显影响着生态保护行为的选择,生理性别差异影响着育己方面的生态保护行为,具体表现为农村女性较男性更倾向于从事育己方面的生态保护行为;社会性别角色期待差异影响着育人方面的生态保护行为,表现为农村男性较女性更倾向于从事育人方面的生态保护行为;性别角色认知差异对育心方面的生态保护行为影响不明显,主要参考年龄、受教育程度以及生态保护意识几个因素。今后,可以从性别差异这一微观角度出发,规范农村居民的生态保护行为,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杨程[5](2019)在《藏区农村女性参与生态扶贫的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四川藏区四县的调查》文中认为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精准扶贫任务的关键区域已经转移到深度贫困地区。藏区是我国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区、生态脆弱区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叠加区,实施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生态扶贫是藏区脱贫攻坚与生态保护任务的重点。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向民族地区倾斜,受制于传统文化与女性高比例的文盲半文盲的约束,藏区农村女性留守农村并成为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的主体,在推进生态扶贫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关注农村女性在生态扶贫中的参与,提高其可行能力,不失为解决当前藏区深度贫困的化解之道。本文立足于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基于小金县、丹巴县、色达县与壤塘县的实地调查,以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与阿玛蒂亚·森的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实地踏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以案例分析方法为主研究藏区农村女性在生态工程建设、生态产业发展、生态公益岗位与造林合作社中的参与问题,总结女性参与生态扶贫所面临的五维约束(个人能力、经济就业、社会文化、性别分工与政策制度)。基于此,从提升研究区农村女性可行能力的角度提供四条对策建议,即:优化家庭劳动力配置,拓宽女性就业渠道;创新相关政策制度,保障女性的发展权利;项目引入性别意识,提高女性的参与水平;利用大众传媒,营造女性参与的文化环境。
苏醒[6](2018)在《追寻“德气”的人生:大理诺村女性社会性别建构中的日常行为规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试图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出发,以大理诺村白族女性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呈现出诺村女性追求“德气”的人生历程,在此基础上考察其性别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既体现了诺村白族社会的道德伦理关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农村社会中行为规范与女性主体性之间的张力。众所周知,性别角色差异往往通过人们的行为、思想、情感等诸多方面呈现出来。通过对诺村女性的身体惯习与性别建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中的日常行为以及对传统惯习的遵守与打破等几方面的内容,勾勒出诺村女性日常生活的场景以及当代诺村女性在观念、行为等方面的变迁情况。一方面探讨惯习如何通过性别建构过程对女性行为起到约束作用,另一方面则探讨惯习如何彰显出女性的主体性。第一章聚焦于日常生活中诺村女性的身体、行为与“德气”的关联。惯习规约着诺村女性运用自己的身体进行实践,使其符合“德气”的规范,也映射出当地文化场域中所固有的性别因素对诺村女性身体所产生的约束。第二章从诺村女性一天之中的生活安排、一年当中的劳作安排以及年度节庆活动等呈现出的日常生活节奏反映当地女性“以勤为中心”的“德气”象征。第三章通过展现诺村女性的日常生活与空间体验,反映出空间行为所凸显的身体惯习与性别构建的关系,空间生产背后隐匿着身体规训、性别权力等关系以及它对诺村女性以“德气”所反映出的行为方式、道德价值取向所产生的影响。第四章就部分诺村女性在两性关系、婚姻家庭、职业选择中追求“德气”的过程进行讨论与分析。在此过程中,女性既遵循传统惯习而获得“德气”的赞誉,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违背着传统惯习,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五章则从布迪厄的“惯习”概念出发,以心智结构双重历史性的个体生成与系统生成作为理论框架来讨论表现为“德气”的传统惯习的产生过程。一方面,诺村在多重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井地文化”对女性日常行为的形塑是惯习“系统生成”的社会结构。另一方面,诺村女性由婴儿养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所共同构成、作用的社会化过程则是惯习“个体生成”的途径。在对前文梳理总结的基础上,结论部分认为诺村经历了近年来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在物质层面已经越来越趋于现代化。然而,多元文化作用下形成的井地文化仍然在发挥着作用,它所导致的固有惯习、逻辑、机制仍然在主导着诺村社会的运行以及女性性别角色的建构。诺村女性追寻“德气”的人生轨迹并未停止,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同时也应当看到,正如布迪厄所说的“惯习不是宿命”,在目前的社会结构下,诺村的女性同样也能够通过主体性的发挥部分或者彻底地改变不利于自身发展的身体惯习,对社会性别的建构方式进行修正或者重塑,从而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笔者通过诺村女性追求“德气”的人生历程发现:一方面,诺村人认知中的“德气”是在一种日常行为规范,也是一套在儒家文化浸润下产生的道德伦理关系。作为一种惯习,它不仅仅停留在书面上、口头上、外表上,同时在女性整个社会性别构建的过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并内化在人们的思想与情感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消除。另一方面,人们的主体性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改变这些习以为常的文化,但这是一个漫长且犹如“水滴石穿”的过程。
崔璨[7](2018)在《宗教生活与敬老养老文化研究 ——基于云南西双版纳一个傣族村寨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傣族是生活在我国西南部的少数民族,宗教在傣族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宗教对傣族的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傣族人的敬老养老也深受其宗教的影响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敬老养老文化。本文以云南西双版纳的一个傣族村寨为研究对象,用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按照个人--家庭--社区(村寨)的逻辑顺序依次考察傣族老年人的宗教生活,并在此基础上对傣族的传统敬老养老文化以及现代养老政策在该地的实践状况进行社会学与人类学的探讨。应用互动仪式链理论对傣族的宗教与敬老养老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解释。研究发现傣族村寨中存在着一种“过渡仪式”——“成老礼”。“成老礼”的发现一方面丰富了中国民族学与民俗学的人生礼仪类型,另一方也说明它在当地的敬老养老文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老礼”不仅使傣族社会形成了对“老”的特殊认知,同时也是傣族老年人社会地位提升的重要机制。“死”的地方性认知不仅让傣族老人形成了爱惜生命的态度,也在敬老养老问题上对社会成员形成了有力的制约。宗教在老人弥留之际起到了临终关怀的作用,对死者的家属也起到了很好的慰籍作用。“家神”不仅是长辈权威地位的象征,也充当着“法律”的角色,成为傣族家庭敬老养老重要的保障力量。南传佛教使傣家人形成了“无性别偏好”和“少生”的生育观,“家神”与傣族特殊的亲属关系促使傣家人形成了普遍的抱养、收养习俗,再加上傣族社会流行上门入赘,这使得傣族人并不担心自己子嗣少或膝下无子而影响到自己将来的养老。傣族以村寨为核心的社会取向使傣族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体系由家庭扩大到了村寨。傣族的民间歌手“章哈”通过演唱进行劝孝,用音乐的魅力进行社会教化。在宗教的影响下,傣族社会形成了尊老敬老的“赕老人”仪式。由于热衷于宗教活动,傣族老人的社会参与程度极高。傣族老人通过在各种宗教仪式中展演自己的神圣力量而巩固了自己的权威地位,也强化了傣族社会的长幼次序。调查结果显示,国家养老政策和老年协会在当地的实践都不尽人意,要使国家的养老制度在当地得到落实,就要以“小传统”的地方敬老养老体系为依托,把“小传统”作为落实“大传统”的载体,充分发挥“大传统”的文化整合功能,使得国家的养老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在傣族敬老养老的各种互动仪式中,情感能量是关键的变量。成功的互动仪式唤起了情感能量,产生连带节奏从而引发集体兴奋,吸引成员反复参与仪式。傣族老人在成功的互动仪式中不仅获得了高额的情感能量,还巩固强化了自己的权威地位。失败的互动仪式无法唤起情感能量,甚至消耗情感能量。失败的互动仪式无法建立起集体兴奋,让仪式成员感到厌烦从而避之。失败的互动仪式给国家养老政策与老年协会在当地的实践工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本研究认为:宗教生活构成了傣族敬老养老实践的文化基础,是傣族老年人重要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宗教生活不仅是傣族老年人社会地位提升的机制,也形塑和巩固了傣族老人神圣的力量与其权威的地位,并对社会成员产生了强有力的制约,从而形成傣族尊老敬老的社会规范,这种社会规范为傣族的养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敬老”与“养老”的高度统一是傣族传统敬老养老文化的重要特征;“赕”与“安乍”不仅构成了傣族的地方性敬老养老逻辑,也是维系傣族敬老养老文化生命力的重要机制;互动仪式构成了傣族敬老养老实践的核心,有效的敬老养老实践基于一系列成功的互动仪式,情感能量与符号资本是敬老养老实践有效与否的核心因素。最后,本文对傣族老人的社会地位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并对傣族的宗教生活、敬老养老文化与社会秩序做出归纳与总结。
李华[8](2017)在《一个回民村镇的人生仪礼研究》文中提出论文以山东地方镇回民为研究对象,尝试运用“一体多元”的理论研究思路,探讨回民人生仪礼问题,对人生旅程中的几个关键节点即出生、出幼、婚姻、丧葬及相关民俗生活进行深描和解析,探索了回民在中国传统文化、伊斯兰教及西方文化的复杂多元生境之中,以适应生存和生活智慧持守着“和而不同、融而不化”的“教门”生活。论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介绍选题背景及意义、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创新点,关于回族生育、出幼、婚姻、丧葬民俗学术史的研究回顾,对田野资料的使用以及地方镇回民教门话的阐释。第一章介绍“一体多元”背景下的地方镇回民,对地方镇的人文地理经济扫描,考察了当地回族的来源和姓氏,对当地回民社会生活从经济生活、村寺公共事务、教门生活予以描述分析。第二章通过对地方镇回民的生育观和礼俗实践的考察解析,呈现出回民不同汉民的经名符号,其深意在于穆斯林对今后两世吉庆生活的信仰追求,并开启了今世人生之旅。第三章通过对当地回民出幼成长中的教门功课情况的调研,指出人们对于“割礼仪式”的误解,肯定了“清真学堂”的优良传统,解析教门学习的重要性、目的性、内容和形式,基于此促进了回族儿童不忘教门的文化自觉和健康成长。第四章探讨了从“油香亲”到“回汉一家”的地方镇回民婚姻习俗,注重对个案婚姻生活的实录与分析,通过透视婚姻礼俗过程,论述了回民婚俗的功能和特点。回民婚姻是理想与现实合奏的结果。第五章对地方镇回民丧葬习俗加以考察、实录与解读。首先分析了双重文化中的回民丧葬观,解释并描述了一个葬礼仪式过程,探讨了回民丧俗的功能与特点。第六章从回民人生仪礼视角对回民的“一体多元”建构进行文化阐释,揭示回民人生通过今世耕耘追求两世吉庆的意义;对于共同区域生活中的回汉民族的边界和认同予以分析和比较,从回汉民族民俗互动审视回族生活方式的“一体多元”特征并作了探讨,回民在伊斯兰教中国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文化实践的意义。论文通过对于回民人生仪礼习俗的考察与探讨,在时间纵轴上作历时性的研究,在地理空间的横向上作共时比较,在民族性方面展开“回-汉”和“回-回”双重比较。结语申述了回民“一体多元”特征,指出民俗生活是动态的连续性社会文化现象,在因地适宜的生存智慧中,回民因其信仰而保持着“和而不同、融而不化”的民族特色,同时在回民“文化自觉”中与汉民等民族同胞“美美与共”。
唐娜[9](2017)在《苗族史诗《亚鲁王》及文化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亚鲁王》是2009年在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发现的活态传承的苗族史诗,是我国唯一一部21世纪才发现的超过万行的民族史诗作品。这一发现改写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更为口头传统的领域研究提供鲜活的个案。《亚鲁王》的横空出世伴随着文化转型的巨大波澜,史诗传统及其文化空间的时代遭遇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命运的缩影。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构成。第一章绪论交待本文的选题来源,梳理与本课题有关的麻山苗族、史诗《亚鲁王》、少数民族文化变迁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阐述本文的学术价值、写作思路。第二章《麻山苗族及其族群历史叙事<亚鲁王>》主要对本文研究对象的客观情况做必要的梳理。分别从麻山苗族和《亚鲁王》史诗本身两个方面进行。前者主要介绍麻山及麻山苗族的历史源流,在历史和空间上给麻山苗族一个基本的定位。后者对史诗《亚鲁王》的内容、性质、流传情况做基础的介绍。第三章《史诗传统与民间生活》将史诗回归于生活当中,史诗的演述与仪式紧密结合且受仪式制约,通过研究史诗文本与仪式的对应,演述者的演述行为及其规则,以及史诗文本与日常生活的关联,表现史诗传统与苗人生活的具体关系。亚鲁王史诗承载于麻山一个个微小而稀疏的村寨之中,为了强调苗寨在延续和发展《亚鲁王》史诗传统,以及苗族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采用了“文化空间”一词。第四章《<亚鲁王>的文化空间变迁》通过对巴拢苗寨个案的观察与书写,尝试展现亚鲁王口头传统正在变迁的文化语境,分别通过物质生活、生计方式、社会生活、村落共同体的个案来展开。第五章《社区变迁中的史诗传承与演述者研究》首先关照口头传统在当代的传与承,分别从表演者和接收者两方面展开,也就是传承机制和文化生态问题。尤其对史诗演述者的失位表示质疑,东郎的社会地位及其在史诗传承中的动态规律需要引发关注。第六章围绕史诗《亚鲁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展开,国家对该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和推广在社区外和社区内分别进行,二者各取所需,互为资源。当地传承人认定和精英化所引发的问题有助于各层文化机构、学者的共同反思。最后为结语部分,肯定了苗人社会的《亚鲁王》史诗传统终将走向书写,以及通过民间传统的实践维护和强化村落共同体作为民族村寨保护的新理念。
敖天颖[10](2016)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以成都地区为例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讨论“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及其实践”这一问题的基本前提是:婚姻是一种社会化、规范化的两性选择,既有个体隐私性,又有社会公开性,公权力的适当介入已是基本共识。本论文所要讨论的核心便聚焦于中国共产党作为一种强大的公权力存在,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样一个特殊年代对群众婚姻的介入。选择“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及其实践”这一特殊研究对象的必要依据是: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社会的婚姻状况出现了并非自然渐变的剧变、陡变,其核心要素当在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推动。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婚姻理念变化以及制度建构并不完全是一个纯粹的自然演化进程,如果仅仅依靠个体本身去推动,一方面这种自然进程必然十分缓慢,另一方面也未必完全符合大多数人(包括男女老幼)的基本利益底线。而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某些符合大多数人基本婚姻利益底线的理念和行为加以固化和深化,并动用国家机器加以规范及保障,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婚姻制度迅速全面建立。建国前成都地区的封闭性和强大的封建场域,以及流传至今丰富的资料遗存,成为揭橥这场婚姻剧变并映现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颇具意义的样本。由此,本文主体内容的逻辑行进链条是:为什么要介入、如何介入以及介入的效果;本文所主要依据的样本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成都地区这一具体时空中的婚姻状况。一、为什么要介入?新中国的建设不啻为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新政权的稳固总是需要合适的政治用器和合理的革命义理,婚姻制度改革正是一场集器道于一体的破旧启新运动。婚制改革被寄予了高度厚望——不仅可以建立新的婚姻制度、新的家庭关系、新的社会生活和新的社会道德,更能促进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发展。“四新”与“四建设”的论述完整系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婚姻制度改革重要价值的认识。二、如何介入?以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简称为婚姻法)的颁布、推行和贯彻为主线和载体,具体体现在建立先进婚姻理论、建构合理婚姻制度和运用国家机器规塑群众婚姻实践三方面:(一)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的直接源头为马克思主义婚姻理论,并结合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之精粹,构成完整体系。婚姻理论包含“自主纯粹”的爱情观、“情责衡平”的婚姻离合观、“团结和睦”的家庭观、“增产节约”的日常生活观,涵盖从恋爱、结婚、离婚(部分婚姻)、到家庭生活的完整婚姻链条。其中,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家庭和睦是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持之以恒的理想和建树,“增产节约”则主要囿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贫穷的特殊国情。(二)以婚姻理论为内核和导向,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构建起系统化的制度,以引导和规范群众的婚姻行为。婚姻制度体系包含婚姻法律、婚姻保障机制、婚姻监察机制,涵盖从立法、司法、执法、到监督(针对公权力执行者)的完整运转循环。(三)以有形化建制为中介,中国共产党将婚姻理论推广到实践中。实践以改旧立新为总方针、以人民内部矛盾为定性,并集合与中心任务相结合、针对落后制度的策略,涵盖从宣传教育到法律强制(包括群众运动)的各类实践环节。其中,宣传教育是主要实践方式,法治是次要且必要的实践方式,而群众运动的实践方式则主要囿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革命性的强大场域及不够健全的法治环境。三、介入的效果如何?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及其实践基本肃清了传统父权为代表的封建家庭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婚姻的资本支配,广泛改善了婚姻思想及行为。尤其是妇女普遍向社会化人格转型,应被视为妇女解放的重要标记。当然,婚姻思想和行为的深层次提升,还需要持续建设先进婚姻文化。
二、川西山区生态恢复与社会性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西山区生态恢复与社会性别(论文提纲范文)
(1)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文献学方法 |
(二) 人类学方法 |
(三) 性别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难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恩施土家族春社的文化语境 |
第一节 地理环境 |
一、地理位置与气候环境 |
二、多样化的自然资源 |
三、文化影响 |
第二节 历史源流 |
一、史前时代 |
二、商周至两汉时期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三、唐宋时期 |
四、元明清时期 |
第三节 民俗传统 |
一、物质民俗 |
二、社会民俗 |
三、精神民俗 |
第二章 恩施地区社文化的源流 |
第一节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来源辨析 |
一、社的来源及演变 |
二、社神与神主 |
第二节 汉文化影响以前的土地信仰 |
第三节 汉文化影响下的“社”信仰 |
一、过渡——唐代的官社与私社 |
二、承继——汉文化对社祭的影响 |
第三章 土家族春社习俗的文化机制 |
第一节 土家族春社习俗 |
一、春社起源传说 |
二、“社饭”:春社的饮食习俗 |
三、“拦社”:春社的祭祀习俗 |
第二节 三个村落的春社民俗志 |
一、金龙坝春社:以土地龙神为中心 |
二、南河春社:以社主为中心 |
三、双堰塘春社:以娱人为中心 |
第三节 土家族春社的形成机制 |
一、防疫机制:社饭隐喻的土家族生态健康智慧 |
二、巫术心理机制:拦社隐喻的亲情伦理智慧 |
第四章 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融入丧葬礼俗的生命观 |
一、豁达的生命观 |
二、圆融的生命观 |
三、新生的生命观 |
小结 |
第二节 佛道并重的多神信仰 |
一、道(巫)教信仰 |
二、儒家信仰 |
三、佛教信仰 |
小结 |
第三节 崇尚女性价值 |
一、血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
二、姻亲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
三、妯娌关系中的女性价值 |
小结 |
第五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文化功能 |
第一节 补偿与治疗功能 |
一、拦社——心理治疗 |
二、社饭—生理治疗 |
第二节 认同与整合功能 |
一、家族的凝聚力 |
二、姻族的互助关系 |
第三节 传承与教化功能 |
一、礼俗制度的传承功能 |
二、民族价值观的教化功能 |
第六章 恩施地区土家族春社的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 传承现状 |
一、传承内容 |
二、传承方式 |
第二节 保护策略 |
一、生活型保护 |
二、制度型保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楸木园陈家院子布局图 |
附录二 访谈对象名单及亲属关系个案 |
一、村落代表性访谈人员名单 |
二、亲属关系图 |
附录三 村落采访记录节选 |
一、白果坝乡金龙坝采访记录选编 |
二、芭蕉乡楸木园采访记录选编 |
三、龙凤坝镇双堰塘采访记录选编 |
四、其他乡镇采访记录选编 |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一)人类学的饮食研究 |
(二)藏族饮食文化研究综述 |
(三)青稞糌粑文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
(一)田野调查 |
(二)民族志书写 |
(三)文献研究 |
(四)创新点 |
(五)论文框架结构 |
第一章 作为糌粑原料的青稞 |
第一节 青稞生成环境 |
一 青稞(???)之名 |
二 相关青稞生成环境的地方性知识 |
三 世人眼中的青稞生成环境 |
四 青稞的生成条件基础 |
第二节 青稞种子的由来 |
一 从词源看青稞的由来 |
二 从传说故事看青稞的由来 |
三 从民间歌谣看青稞的由来 |
四 从考古成果看青稞的由来 |
五 从遗传学看青稞的由来 |
六 其他关于青稞的起源 |
第三节 青作衍生的文化事象 |
一 青作农耕 |
二 秋收与储藏 |
三 青作农耕工具 |
四 青作农耕仪式 |
第三节 青稞的社会生命 |
一 维系藏文化的纽带 |
二 可持续粮食系统与生态饮食 |
三 西藏文明的基石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作为藏人传统主食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糌粑的制作消费 |
一 “硪塔”(?)——炒与磨 |
二 糌粑种类 |
三 糌粑的食用 |
四 糌粑“配菜”:汤与酱 |
第二节 糌粑“伴侣” |
一 酥油奶渣酸奶 |
二 茶与酒 |
三 蕨麻与糖 |
四 盐、辣椒及其他副食品 |
第三节 共食 |
一 时间与空间 |
二 “好吃”还是“好想” |
第四节 相关糌粑饮食器具及其特点 |
一 器具分类 |
二 象征特点 |
第五节 糌粑食俗礼仪与禁忌 |
一 饮食与礼仪 |
二 饮食禁忌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作为藏人信仰食物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宇宙观中的神与食 |
一 藏人三界宇宙观 |
二 宇宙观中的人神鬼 |
三 祭品及其象征 |
第二节 献给神的食物 |
一 “桑什糌”(?) |
二 “切”(?) |
三 “朵玛”(?) |
四 “协玛”(?) |
五“夏卓”(?) |
第三节 超度镇鬼驱秽的食物 |
一 “苏”(?) |
二 “栗”(?) |
三 “朵”(?) |
第四节 取悦“鲁”的食物 |
一“鲁卓”(?) |
二 “鲁朵”(?) |
三 “塔鲁”(?) |
第五节 加持食物 |
一 尼其(?) |
二 “撮则”(?) |
三 “希喇”(?)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自我与他者论述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青稞与大米:食物的隐喻 |
一 作为藏人的青稞 |
二 作为他者的大米 |
第二节 野蛮与文明:一个非问题的问题 |
一 饮食行为 |
二 饮食观念 |
三 烹饪方式 |
第三节 糌粑共同体:关于族群认同 |
一 “共食”:文化上的共同感受 |
二 “味道”:共同的饮食记忆 |
三 食物:自我的转喻——隐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作为现代性实践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当下饮食结构中的青稞糌粑 |
一 主食变辅食 |
二 主食变保健养生品 |
三 主食变奢侈食品 |
第二节 “公家”话语体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实施工程:补助粮食、易地育人 |
二 营养餐计划:不吃糌粑的中小学生 |
三 “问鼎和羹”:饮食是最大的民生 |
四 兼业模式:农牧生业+打工 |
第三节 当下社会生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青稞糌粑从羊皮袋到塑料袋 |
二 现代餐饮中的青稞糌粑 |
三 吃与不吃:饮食安全与健康 |
四 青稞糌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第五节 小结 |
结论 |
一 “两青”相遇:生物自然选择与人类文化共同的创造 |
二 “章葛”糌粑:藏族饮食文化的调适机制 |
三 “郭纳糌萨”:糌粑个案对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田野事象:大坪村与冬经 |
1.1 大坪村的人文地理 |
1.1.1 小金县概述 |
1.1.2 大坪村人文地理环境 |
1.2 冬经仪式及过程 |
1.2.1 仪式前的准备 |
1.2.2 冬经仪式过程 |
第二章 仪式与大坪村的族群认同 |
2.1 大坪村的族群认同 |
2.1.1 从祖源到族源 |
2.1.2 语言与认同 |
2.2 仪式与族群认同 |
2.2.1 结构性失忆与集体记忆 |
2.2.2 仪式、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 |
2.3 族群认同与寺院权威 |
2.3.1 大坪寺 |
2.3.2 村落公共空间的权威 |
第三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关系(一)——大坪村的社会关系网 |
3.1 仪式与家庭的分、继、合 |
3.1.1 村落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户 |
3.1.2 家户的“分”、“继”及仪式的展示方式 |
3.2 互助、仪式——构建村落社会关系网的两个必备要件 |
3.2.1 村落社会关系网的构建、发展和成型 |
3.2.2 人情——仪式中的互助 |
第四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关系(二)——互助圈:大坪村的生活逻辑 |
4.1 大坪村的互助圈 |
4.1.1 亲属互助圈 |
4.1.2 地缘互助圈 |
4.1.3 友缘互助圈 |
4.2 人情圈、互助圈与熟人社会 |
4.3 仪式与互助 |
4.3.1 婚礼仪式体现的人情、互助与社会关系 |
4.3.2 冬经仪式与大坪村社会关系的整合 |
第五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的权力与权威(一)——法理型权威的代表:大坪村的村政权威 |
5.1 权力与权威 |
5.2 大坪村村级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
5.2.1 村落组织结构概况 |
5.2.2 非正式组织——“小队”的结构及功能 |
5.2.3 村民小组的结构与功能 |
5.2.4 村两委会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
5.3 村政权威的构建 |
5.3.1 国家认同是建构村政权威的根本来源 |
5.3.2 民主运行是建构村政权威的群众基础 |
5.3.3 能人现象是村政权威实现的因素 |
第六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的权力与权威(二)——传统型权威的代表:大坪村的宗教权威 |
6.1 大坪寺的组织系统 |
6.1.1 大坪寺的结构 |
6.1.2 一僧一户制度 |
6.1.3 僧人的日常管理 |
6.2 僧俗互动——寺院与村落之间的共生关系 |
6.2.1 寺院与村落的共生空间 |
6.2.2 寺院对村落的依赖 |
6.2.3 寺院对村落的回馈 |
6.3 宗教权威的生成和维系 |
6.3.1 宗教权威的生成 |
6.3.2 宗教权威的维持 |
6.4 仪式与村落权威——以冬经仪式为例 |
第七章 中心-边缘视角下的大坪村 |
7.1 从边缘走向中心 |
7.1.1 被边缘化的大坪村人 |
7.1.2 试图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大坪村人 |
7.1.3 自我边缘化的大坪村人 |
7.2 国家话语下大坪村“安多”文化符号建构——以冬经为例 |
7.2.1 大坪寺的合法身份 |
7.2.2 国家话语下冬经仪式的变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1 :大坪村旅游申请报告(2000年) |
附录2 :大坪村旅游申请报告(2010年) |
附录3 :抚边乡政府藏戏汇报情况 |
附录4 :索朗白登整理萨武神山资料 |
附录5 :大坪村出土格萨尔石刻 |
附录6 :村民自编格萨尔伴奏乐 |
附录7 :僧人自编格萨尔藏戏剧本 |
附录8 :大坪寺财务收支状况(示例) |
附录9 :村民功德明细(示例) |
附录10 :牟喇嘛多次被评为“爱党爱教”先进个人 |
附录11 :大坪村人开的藏家乐 |
致谢 |
(4)基于性别差异视角的农村居民生态保护行为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可能的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农民生态保护行为研究 |
2.1.1 生态行为和生态保护行为的内涵 |
2.1.2 生态保护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 性别差异内涵的研究 |
2.3 性别与生态保护行为的研究 |
2.3.1 以性别为关键变量的研究 |
2.3.2 以性别为辅助变量的研究 |
2.3.3 性别与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基于性别差异的农村居民生态保护行为选择的理论分析 |
3.1 理论基础 |
3.1.1 生态女性主义 |
3.1.2 社会化理论 |
3.1.3 社会劳动的性别分工理论 |
3.1.4 社会化理论和社会劳动的性别分工理论的补充理解 |
3.2 分析框架及假说 |
3.2.1 性别差异的结构 |
3.2.2 性别差异的影响路径 |
3.2.3 生态保护行为选择的差异和研究假说 |
3.3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性别差异的农村居民生态保护行为选择的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指标选择及描述性分析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指标选择 |
4.1.3 描述性分析 |
4.2 实证分析与结果 |
4.2.1 交互分类分析 |
4.2.2 二元logit回归分析 |
4.2.2.1 计量模型 |
4.2.2.2 回归结果 |
4.3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性别角度 |
5.2.2 现实角度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藏区农村女性参与生态扶贫的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四川藏区四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述评 |
二、名词与概念界定 |
(一)农村女性 |
(二)生态扶贫 |
(三)参与能力 |
三、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理论基础 |
(二)分析框架与理论阐释 |
第三章 藏区农村女性与生态扶贫 |
一、研究区概况 |
二、研究区农村女性的性别角色 |
(一)生产活动的重要承担者 |
(二)再生产活动的主体 |
(三)社区管理活动的参与人 |
三、研究区生态扶贫现状 |
(一)生态扶贫的制度设计 |
(二)生态扶贫路径与贫困瞄准 |
四、小结 |
第四章 藏区农村女性参与生态扶贫的实证分析 |
一、调研点选择 |
(一)选择缘由 |
(二)资料来源 |
(三)调研县概况 |
二、女性家庭分工的个案描述 |
三、个案生态参与分析—基于家庭地位和可行能力 |
第五章 藏区生态扶贫项目中的女性参与及其多维约束 |
一、生态扶贫项目中的女性参与 |
(一)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女性参与 |
(二)生态产业发展中的女性参与 |
(三)生态公益岗位中的女性参与 |
(四)造林合作社中的女性参与 |
二、农村女性生态扶贫参与能力的多维约束 |
(一)个人能力维度 |
(二)社会文化维度 |
(三)性别分工维度 |
(四)经济就业维度 |
(五)政策制度维度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对策建议 |
(一)拓宽女性就业渠道,促进其生态产业就业 |
(二)创新相关政策制度,保障女性的生态参与 |
(三)项目引入性别意识,提高女性的参与水平 |
(四)利用大众传媒,树立女性生态参与文化观 |
第七章 研究创新、不足与展望 |
一、创新之处 |
(一)研究对象选取创新 |
(二)研究视角与内容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6)追寻“德气”的人生:大理诺村女性社会性别建构中的日常行为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田野点与方法论 |
四、概念、框架与意义 |
第一章 身体行为与女性“德气” |
第一节 “健美勤劳”:身体关注与女性“德气” |
一、对面部的关注与时代变迁 |
二、对手部的关注与时代变迁 |
三、对足部的关注与时代变迁 |
第二节 “进退有度”:诺村女性的身体动作 |
一、身体动作与女子“德气” |
二、社会阶层、身体技能与女性“德气” |
第三节 怎么穿:服饰行为与女性“德气” |
一、有德气的穿着打扮:诺村女性的服饰 |
二、为谁而美? |
第四节 “没有德气”的女性身体:破坏传统的身体惯用语 |
一、对传统女性身体形象的破坏 |
二、对传统女性身体行为的破坏 |
小结 |
第二章 日常生活节奏与女性“德气” |
第一节 诺村女性的一天:日常生活节奏的“变”与“不变” |
一、变化的日常生活节奏 |
二、不变”的“德气”衡量标准:以“勤”为中心的日常生活节奏 |
第二节 年度时间安排:纵向时间历程中的诺村女性 |
一、盐业生产时期的日常生活节奏:与卤水的“旺”“淡”同步 |
二、农业生产时期的日常生活节奏:与劳作周期与自然节律同步 |
三、旅游经营时期的日常生活节奏:与人潮的“旺”“淡”同步 |
小结 |
第三章 特定空间中的行为与女性“德气” |
第一节 固化空间中的行为与女性“德气” |
一、神圣空间中的女性与行为 |
二、世俗空间中的女性与行为 |
第二节 出行空间中的行为与女性“德气” |
一、出行空间中的人际互动:串门、走亲戚与做客 |
二、逸出日常边界的体验:外出旅行 |
小结 |
第四章 两性关系、婚姻家庭与女性“德气” |
第一节 “老实”——两性关系与女子“德气”的衡量 |
一、婚前的两性关系与女子“德气” |
二、婚后的两性关系与女子“德气” |
第二节 从“相夫”到“共建小家庭”:婚姻家庭与女性“德气”的衡量 |
一、从“相夫”到“共建小家庭”:“德气”衡量标准的变迁 |
二、婚姻冲突:“女的更不有德气一些” |
三、传统“德气”衡量标准对女性的控制:“尽量不离” |
四、冲破惯习:离婚的女性 |
第三节 “有德种德,以贤继贤”:生育行为与女性“德气”的衡量 |
一、生育子女:衡量女性“德气”的重要标准 |
二、不能生育的女性 |
第四节 职业选择与女性“德气”的衡量 |
一、相夫教子:传统女性的职业选择 |
二、女性职业选择的改变 |
三、冲突——惯习的破坏者 |
小结 |
第五章 “德气”衡量标准的生成:从惯习的双重历史性说起 |
第一节 “德气”衡量标准的系统生成:井地文化与诺村社会性别建构 |
一、“井地文化”的形成背景与过程 |
二、诺村“井地文化”的特点 |
三、井地文化背景下的诺村社会性别 |
第二节 “德气”衡量标准的个体生成:诺村女性的个体社会化 |
一、婴幼儿养育 |
二、家庭教育 |
三、学校教育 |
四、新媒体环境下的性别教育:微信、微博、网络中诺村女孩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田野图片资料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宗教生活与敬老养老文化研究 ——基于云南西双版纳一个傣族村寨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由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1.宗教老年学的相关理论 |
2.社会文化、宗教与老年照顾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1.“孝”文化的相关研究 |
2.宗教与老龄问题的相关研究 |
3.少数民族宗教、习俗与敬老养老的相关研究 |
4.傣族敬老养老的相关研究 |
三、主要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主要概念界定 |
1.互动仪式 |
2.敬老养老文化 |
(二)理论基础:互动仪式链理论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五、主要创新点与本研究的不足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六、田野概况 |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二)人口及经济 |
(三)宗教活动与文化氛围 |
(四)敬老养老现状 |
第一章 傣族二元宗教影响下的农村老年群体 |
第一节 傣族的二元宗教中的敬老伦理观 |
一、傣族原生宗教中的敬老伦理观 |
二、南传佛教信仰中的敬老伦理观 |
第二节 作为宗教实践主体的老年人 |
一、宗教节庆节日中的傣族老人 |
二、日常生活中频繁做赕的傣族老人 |
小结 |
第二章 宗教生活与傣族老年阶段的人生礼仪 |
第一节 “成老礼”及其意义 |
一、“老”的地方性认知 |
二、“成老礼”仪式过程 |
三、“成老礼”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影响 |
四、“成老礼”的社会意义 |
第二节 葬礼及其意义 |
一、“死”的地方性认知 |
二、老人葬礼的过程及其意义 |
小结 |
第三章 宗教生活、亲属关系与傣族的家庭敬老养老文化 |
第一节 原生宗教和南传佛教与家庭敬老养老文化 |
一、家屋与家神对家庭敬老养老的影响 |
二、南传佛教影响下的生育观与养老责任人的确定 |
第二节 傣族的家庭养老实践 |
一、老人自己的收入 |
二、子女的经济供养与家庭照顾 |
第三节 亲属关系中的养老实践 |
一、亲属称谓及其特征 |
二、亲属关系在敬老养老中发挥的作用 |
第四节 家庭赕仪式及其意义 |
一、家庭赕仪式的过程 |
二、家庭赕的意义 |
小结 |
第四章 宗教生活与社区(村寨)敬老养老文化 |
第一节 傣族社区中的敬老仪式与劝孝仪式 |
一、社区敬老的“赕老人”仪式 |
二、章哈歌手的劝孝仪式 |
第二节 傣族老人的社区参与 |
一、“赕经书”仪式中的老人 |
二、拴线仪式中的老人 |
三、祭寨心仪式中的老人 |
小结 |
第五章 傣族传统敬老养老文化与国家养老相关制度的地方实践 |
第一节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在当地的实施 |
一、养老保险背景 |
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在L村的实施情况及缴费难的原因 |
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宣讲会的地方实践 |
第二节 老年协会在L村的发展情况 |
一、L村老年协会的现状及问题 |
二、老年协会会议的地方实践 |
第三节 传统敬老养老文化与国家养老相关制度的关系探讨 |
小结 |
第六章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傣族敬老养老文化 |
第一节 傣族敬老养老文化中互动仪式的分层 |
一、情感能量的分层 |
二、互动仪式分层中老人的角色与地位 |
第二节 傣族敬老养老文化中成功的互动仪式 |
一、互动情感能量的唤起 |
二、成功的互动仪式对傣族敬老养老产生积极影响 |
第三节 傣族敬老养老文化中失败的互动仪式 |
一、情感能量的沉降 |
二、失败互动仪式未对敬老养老产生积极影响 |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 |
一、“敬老”与“养老”的高度统一是傣族敬老养老文化的重要特征 |
二、“赕”与“安乍”构成傣族敬老养老的逻辑 |
三、宗教生活是傣族老年人社会地位提升的保障 |
四、成功的“互动仪式”构成了傣族敬老养老文化的核心 |
第二节 讨论 |
一、对傣族老人社会地位的再思考 |
二、从地方性敬老文化看宗教对傣族村寨社会秩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一个回民村镇的人生仪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三、理论方法与创新点 |
四、田野选点情况与论文结构、内容 |
第一章 一体多元背景下的地方镇回民 |
第一节 回民的形成:“一体多元” |
第二节 走进村落:“先有裴家村,后有沂阳(地方)镇” |
第三节 变迁中的发展:地方镇回民经济、村务、教门生活 |
第二章 出生:今世人生之始 |
第一节 孕育生命:从生育观到礼俗实践 |
第二节 回回名:跟随今后两世的符号 |
第三章 出幼:成长中的功课 |
第一节 少男少女的出幼 |
第二节 清真学堂:薪火相传的回民教育 |
第四章 地方镇回民婚俗:从“油香亲”到回汉一家 |
第一节 理想与现实的合奏:地方镇回民婚姻观及其实践 |
第二节 透视地方镇回民婚姻礼俗 |
第三节 地方镇回民婚俗的功能和特点 |
第五章 地方镇回民丧葬:“回汉交融” |
第一节 双重文化的调适:地方镇回民丧葬观 |
第二节 解析地方镇回民丧葬礼俗 |
第三节 地方镇回民丧俗的功能和特点 |
第六章 一体多元:地方镇回民人生仪礼的文化阐释 |
第一节 回民人生:从多元到一体的建构 |
第二节 边界与认同:地方回民人生仪礼的文化实践意义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苗族史诗《亚鲁王》及文化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研究及综述 |
1.2.1 麻山苗族研究 |
1.2.2 亚鲁王史诗研究综述 |
1.2.3 少数族群文化变迁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2章 麻山苗族及其族群历史叙事《亚鲁王》 |
2.1 麻山苗族的源流 |
2.1.1 苗族及其语言分支 |
2.1.2 麻山苗族的古文献记载 |
2.1.3 紫云县近现代麻山苗族 |
2.2 麻山苗族史诗《亚鲁王》 |
2.2.1 《亚鲁王》的流传与发现 |
2.2.2 《亚鲁王》的内容与结构 |
2.2.3 《亚鲁王》的性质与特征 |
2.2.4 《亚鲁王》与其他史诗作品的比较 |
第3章 史诗传统与民间生活 |
3.1 丧葬:史诗与演述场域分析 |
3.1.1 文本与仪式 |
3.1.2 丧葬文化与口头传统 |
3.1.3 苗人葬礼的亲属关系与乡土关系 |
3.2 东郎的演述行为研究 |
3.2.1 严苛的史诗演述场域——葬礼 |
3.2.2 群体协作的方式 |
3.2.3 自我融入的演述状态 |
3.2.4 东郎的创编与互动 |
3.2.5 史诗演述的现场与听众 |
3.2.6 东郎的道具及意义 |
3.3 史诗文本与民间生活 |
3.3.1 《亚鲁王》与信仰体系 |
3.3.2 《亚鲁王》与苗人生活习俗 |
3.4 巫职与巫事 |
3.4.1 麻山苗族巫职体系 |
3.4.2 巫事 |
第4章 《亚鲁王》的文化空间变迁——以巴拢苗寨为个案 |
4.1 巴拢苗寨的文化空间语境 |
4.1.1 巴拢寨的基本情况 |
4.1.2 巴拢寨的生活世界 |
4.1.3 巴拢寨的生活节奏 |
4.2 从刀耕火种到菜场务工:生产方式变迁及适应 |
4.2.1 麻山苗族传统生计变迁 |
4.2.2 菜场务工:新劳动模式和文化适应 |
4.3 从葬礼变迁看苗人社会 |
4.3.1 传统互动圈的萎缩 |
4.3.2 苗汉文化的融合 |
4.3.3 传统仪式的局部变迁 |
4.4 苗年改期风波:坚韧的文化共同体 |
4.4.1 苗年的改期风波 |
4.4.2 新旧土地庙之争 |
第5章 社区变迁中的史诗传统与演述者研究 |
5.1 传统权威的尴尬和没落 |
5.1.1 东郎境遇:依赖与歧视并存 |
5.1.2 苗族社区几种角色的讨论 |
5.2 《亚鲁王》口头传统在当代的传与承 |
5.2.1 “东郎”的传承机制及变迁 |
5.2.2 史诗文化生态的保护 |
第6章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史诗《亚鲁王》 |
6.1 《亚鲁王》遗产化背景下的资源运作 |
6.1.1 社区外的文化再生产 |
6.1.2 社区内的传播与强化 |
6.2 传承人的精英化:从一位传承人的自我整理谈起 |
6.2.1 文本的回归民间 |
6.2.2 传承人及传承行为的精英化 |
6.3 苗文复兴与文化记忆 |
6.3.1 历史记忆与共同体的认同 |
6.3.2 苗文赋予的第二生命 |
6.3.3 意义的遗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以成都地区为例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旨趣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四、相关界定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溯源与新中国成立前婚姻理论及其实践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溯源 |
一、唯物史观——解析婚姻的基点 |
二、两种生产互相促进——指导婚姻的具体理论 |
三、爱情基础论——婚姻的理想状态 |
四、消解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理想婚姻的基础路径 |
五、良好家风——提升婚姻质量的有效保障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及其实践的发展历程 |
—、理想婚姻原则与实现路径的理论建构阶段(1921-1928) |
二、婚姻治理模式法治化的初期阶段(1929-1942) |
三、婚姻本位由个体到家庭的调整阶段(1943-1949) |
第二章 成都地区推行新婚姻制度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推行新婚姻制度的必要性 |
一、婚姻具有显着能动性 |
二、封建婚姻制度残余急需清理 |
三、资产阶级婚姻思想需要扬弃 |
四、部分妇女深受神权束缚 |
第二节 推行新婚姻制度的可能性 |
一、政治保障——中国共产党对新婚姻制度的重视及主导 |
二、经济基础——男女平等的财产权和工作权 |
三、精神向往——青年和妇女对婚姻制度改革的期待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架构 |
第一节 “自主纯粹”的爱情观 |
一、婚恋支配权从家长到当事人的转移 |
二、摆脱物质束缚的崇高情感 |
三、注重内在美的择偶观 |
四、正当的婚前交往 |
第二节 “情责衡平”的婚姻离合观 |
一、婚姻结合以爱情为始 |
二、婚姻延续以责任为纽 |
三、婚姻离异以感情破裂为据 |
第三节 “团结和睦”的家庭观 |
一、夫妻的双向度平等 |
二、以尊婆爱媳为标志的新型姻亲关系 |
三、保护子女利益 |
第四节 “增产节约”的日常生活观 |
一、美满婚姻促进增产 |
二、提倡简朴家庭生活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婚姻制度建设 |
第一节 婚姻法律制度建设 |
一、以夫妻关系为主轴的法条结构 |
二、以现实谨慎为圆心的司法执法策略 |
第二节 婚姻保障制度及其在成都地区的具体执行 |
一、婚姻登记制 |
二、婚姻调解制 |
三、离婚救济制 |
四、夫妻财产制 |
第三节 婚姻监察制度及其在成都地区的具体执行 |
一、干部负责制 |
二、妇联陪审制 |
三、舆论监督制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的实践展开 |
第一节 实践的方针与策略 |
一、改旧立新的总方针 |
二、人民内部矛盾的实践定性 |
三、推行婚姻法与中心任务相结合的实践策略 |
四、针对落后婚姻制度的批判策略 |
第二节 成都地区思想教育层面的实践 |
一、组建专业报告员、宣传员队伍 |
二、全渠道的宣传教育模式 |
三、注重身边典型的宣传教育方法 |
第三节 成都地区法治和群众运动层面的实践 |
一、对婚姻争端实行法律判决 |
二、对婚姻犯罪实施法律惩罚 |
三、对婚姻不当行为发动群众运动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及其实践的总结 |
第一节 成都地区具体成效分析 |
一、婚前交往的开放 |
二、新式婚俗的兴起 |
三、封建婚姻实体的消解 |
四、代际关系的重构 |
五、家庭和生产的共进 |
第二节 历史意义 |
一、促进婚姻治理模式由“礼制”向“礼法同治”优化 |
二、实现婚姻资源均衡流动 |
三、加速女性由家庭人格向社会人格转型 |
第三节 历史局限 |
一、阶级意识泛化对婚姻自由的负面影响 |
二、全能政府思维下群众能动性的相对缺失 |
三、破与立的结构性失衡 |
结语 现实观照——建立先进婚姻文化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
―、当下婚姻文化的主要缺疏 |
二、制约先进婚姻文化建设的因素 |
三、建设先进婚姻文化的原则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川西山区生态恢复与社会性别(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一个古老节俗的当代形态 ——恩施土家族春社研究[D]. 熊浚.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2]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D]. 松芳.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9)
- [3]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D]. 杨旻旻.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4]基于性别差异视角的农村居民生态保护行为选择研究[D]. 刘琳.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5]藏区农村女性参与生态扶贫的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四川藏区四县的调查[D]. 杨程.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9(12)
- [6]追寻“德气”的人生:大理诺村女性社会性别建构中的日常行为规范研究[D]. 苏醒. 云南大学, 2018(04)
- [7]宗教生活与敬老养老文化研究 ——基于云南西双版纳一个傣族村寨的调查[D]. 崔璨. 云南大学, 2018(01)
- [8]一个回民村镇的人生仪礼研究[D]. 李华. 山东大学, 2017(05)
- [9]苗族史诗《亚鲁王》及文化空间研究[D]. 唐娜. 天津大学, 2017(01)
- [10]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婚姻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以成都地区为例的考察[D]. 敖天颖.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