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的革命:网络环境对中学图书馆的影响

国家图书馆的革命:网络环境对中学图书馆的影响

一、国书馆的革命:网络环境对中学图书馆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1](2017)在《高校图书馆复合型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本科教育的普及、科技的发展、教育范式及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会产生各种不同于以往的学习活动如小组讨论、社交性交流、体验式学习等,因此和以往重视的正式空间相比更注重"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设计与营造。当代大学校园的图书馆是大学理念的实践者,正在积极响应教育理念变革。图书馆作为校园内最重要的非正式学习场所将以新的方式维持其在校园中的地位,改变传统学习空间的图景。尤其是自主性学习的提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与科技、人与信息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被重新定义。作为校园核心学习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应该如何应对这些改变及如何重新定位自身功能并找到存在价值?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以及对"非正式学习空间"理念引入图书馆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首先是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非正式学习"进行文献研究引出"非正式学习空间"及"复合型"的概念,初步形成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理论基础;搜集大量资料,尝试探讨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的非正式学习空间发展演变及特征对比,总结了现有阶段国内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存在问题,再根据调查问卷总结出使用者对这些空间的需求进而提出构建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必要性;通过许多实例和资料探讨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特点、作用及类型,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将图书馆里的过渡空间、服务空间及边角空间利用起来与"非正式学习空间"一起形成"复合型非正式学习空间",并总结出他们的组合方法及设计原则,提出与之相关的设计策略;最后通过案例改造来体现这一设计策略的可行性及实践性。

陈一[2](2017)在《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信息环境与经济环境的变化既给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导致全球图书馆业态都发生剧烈的变化。为了应对新型环境与保持图书馆传统价值,转型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图书馆共同趋势。但转型进程中伴随着经济、政策、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又被理论和实践所忽略,这就使得图书馆转型也伴随着风险,乃至灾难的发生。本文认为,为了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系统梳理我国图书馆转型实践,科学认识转型中存在的风险,及时识别并治理风险,防止转型灾难。论文结合组织发展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图书馆发展理论以及不确定性理论展开研究,使用文献调研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语义强度分析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社会发展对图书馆提出的新要求使图书馆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而图书馆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又使得在转型过程中又必定会伴随着不确定性,“发展与不确定性”矛盾推动风险演化。通过梳理我国图书馆转型现状,确定转型风险测度,找出其中的风险来源。通过对图书馆从业人员对图书馆转型风险的认知调查,以及对风险因素的多维度分析,总结出图书馆转型风险的主要特征。研究重点在于凝练出我国图书馆转型存在的主要风险,并构建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将“馆员”作为一个变量纳入到风险演化体系中。探索构建治理手段专业、合法,风险控制有效、高效的图书馆转型风险迁移路径。为探索我国图书馆转型方向,规避图书馆转型风险提供参考。本研究一共分为9章:第1章为文献综述。论文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图书馆转型研究现状。调研发现,国内外有关图书馆转型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而且研究轨迹比较类似。从宏观上讨论信息环境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冲击,分析图书馆转型的社会价值,到探索具体的转型策略,以及对一些典型转型案例的探讨。关于转型中的风险问题,国内外学者都存在很大程度的忽略。第2章阐述了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我国图书馆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距离全面满足用户信息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必须通过转型来适应新常态、新业态。在服务经济增长、国民素质提升、文化强国、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社会发展对图书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图书馆在投资、人口数量与结构、人力资源与技术、其他行业竞争以及内部治理方面还面临着严峻挑战。必须通过转型,使得图书馆优化工作流程,节约运作成本,提高服务质量。论文将我国图书馆转型主要归纳为:服务模式转型、业务流程转型以及组织结构转型。第3章确立了图书馆转型风险测度并分析了转型风险来源。论文通过转型效率、转型成本、转型效益以及转型文化来测度风险。从服务模式转型、业务流程转型以及组织结构转型三个角度总结了转型实践中的遇到的不确定性,其中涉及图书馆经费、人力、法律、价值定位等各个层面。第4章筛选了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因素。论文利用系统性、完整性、重要性原则进行风险因素筛选。在参考国际组织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对国内图书馆转型现状的梳理,对各类转型中存在的风险事件进行归纳,同时根据各社交媒体平台关注用户的留言反馈,留意媒体的相关报道。在此基础上,拟定了包含图书馆业务、战略、财务、人才、法律、运营、技术、价值等在内的40种风险因素。并就这40项风险因素,向业内人士展开意见征询。采用因子分析,对风险因素进行降维处理,最终将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归纳为运营风险、技术风险、环境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价值风险6个类别,共29项风险因素。第5章通过问卷调查法调查图书馆业内人士对转型风险的认知。调查问卷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测度图书馆业内人士对转型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感知。研究发现,业内人士对图书馆转型风险整体认知水平较为一致,绝大多数的风险发生可能性及发生后产生的后果均值都在3以上,业内人士认为在转型过程中风险是普遍存在的,但对风险发生后带来的后果认识并不十分明晰。论文基于不同的图书馆性质,受调查者不同的职业层级、职业背景以及图书馆不同的发展水平4个角度分析业内人士对转型风险的认知差异,并从主观-客观、行业内-行业外、领导-管理这3个维度,6类属性对转型风险进行多维分析,从而更全面的认识风险本质。第6章总结了我国图书馆转型的主要风险。其中包括环境风险:用户逐渐远离图书馆,商业性信息服务竞争;运营风险:业务流程改变,领导力挑战,人力资源短缺;财务风险:投资保障不足,财政投资的可持续性不够,社会力量投资热情不高;法律风险:图书馆法律地位模糊,图书馆忽略责任与义务,图书馆特权政策缺失;技术风险:技术采纳迟缓,技术融合不佳;价值风险:图书馆价值社会可视性,传统服务弱化。第7章归纳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规律。论文发现,图书馆转型风险具有普遍性、可预知性和可变性。图书馆为巩固社会地位,提升社会价值,转型成为必然,而同时,业态环境中资本的投入水平、持续保障能力;新信息技术的更迭;法律政策的支撑水平等诸多不确定性又可能制约转型进展,可能给图书馆转型带来风险。发展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都必然存在,“发展与不确定性”这对矛盾相互作用,导致转型过程产生风险。同时,图书馆员和用户的感知差异对风险产生“催化”作用,可能共同推动风险向纵深演进。第8章探讨了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策略。在坚持风险识别前瞻性、风险管理专业化、风险迁移合法性以及风险治理社会化的原则的基础上,论文提出通过环境洞察把控风险,优化治理迁移风险,业务创新降低风险,制度建设规避风险。第9章为总结与展望,梳理全文研究结论,分析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提出展望。

李至楠[3](2017)在《基于用户体验的公共图书馆人文环境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国家图书馆研究院《2015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基础数据概览》中显示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共计3139个,持证读者数量、人均购书费、藏书量、参加活动读者数量等,相比2014年,增长幅度均在10%以上。政府大力扶持、经济平稳发展,整个社会环境呈现出适宜公共图书馆发展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给公共图书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改善图书馆人文环境、提高用户体验的呼声越来越高。本文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和归纳法,研究公共图书馆人文环境的四个要素,并总结出人文环境的特征。笔者通过文献调研发现,国内外关于公共图书馆人文环境的研究还存在数量较少、主题分散、概念界定不清晰等问题,同时由于人文环境和人文关怀、人文空间、服务文化等研究领域相交叉,同时杂糅在馆舍建筑规划、弱势群体服务、阅读推广活动中,使得现有研究成果缺少对人文环境建设的系统性梳理。基于以上思路,本文主体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二章首先对重要概念进行辨析,包括用户、用户体验、图书馆服务与环境,在借鉴基于用户的图书馆绩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中人文环境的概念和要素。第三章研究人文环境中最直观的要素—物理环境,馆舍选址应科学合理、方便用户;建筑造型体现文化理念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进而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空间布局要体现方便读者、互不干扰的原则;室内环境设计注重绿植、家具和静态装饰物;图书馆室内环境要满足色彩、光线、温度、空气等多方面条件,各方面条件都要达到适宜阅读思考的状态;体现图书馆服务品牌的视觉识别;体贴周到的无障碍环境设计。第四章从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馆员、志愿者角度分析人文环境营造的资源基础,馆藏资源应类型丰富、突出特色,重视对资源的内容挖掘和产权保护,同时积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馆员是图书馆动态的智力资源,具有专业性、服务性、发展性的特征;志愿者队伍具有服务提供者和服务接受者的双重身份,图书馆应重视志愿者、规范其管理、扩展志愿服务项目,同时利用志愿者团队的力量。第五章探究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如何在官方网站、社交平台以及移动客户端上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服务,营造以人为本的网络人文环境,用户体验良好的图书馆网络平台应当注重色彩和排版,设计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方便快捷的在线帮助机制、全面的检索机制。第六章分析图书馆日常服务、读者活动和读者协会,服务时间延长、手段创新、范围拓展;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活动主题的选择上凸显公共图书馆的人文关怀;读者协会应起到沟通交流、宣传教育的作用。第七章以嘉定区图书馆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第八章归纳出基于用户体验的公共图书馆人文环境特征,反思研究不足之处。

杨春芳[4](2017)在《冷战时期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想象》文中提出冷战时期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的想象是美国的中国形象谱系中一个独具特色的部分。美国左翼毛时代中国想象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其不可比拟的显而易见的复杂性。这种独特的复杂性是由想象主体、想象语境、想象动机、想象客体、想象策略、想象功能等诸多层面的复杂性共同构成的一个包孕甚丰的系统。对这个复杂性系统的宏观鸟瞰和微观解剖是一项具有高度挑战性且引人入胜的系统工程。考察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想象,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化对世界共产主义文化、红色文化、美国左翼文化的认识,有助于我们思考中国红色文化建设和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也有助于我们在全球化语境下更好地开展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对我们重新检视和反思当代中国形象的输出有一定的启示和现实意义。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想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本文以冷战这个宏大的历史时空为背景,主要聚焦于1949-1976年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段内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想象。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首先对想象语境的主要表现形态予以概略性的回溯,继而对“冷战”、“左翼”、“红色文化”等相关概念进行历史性的考察,对上述概念在本文中的所指蕴涵予以界定,进而对美国左翼的想象立场予以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审视和剖析。美国左翼的想象立场与想象语境、想象主体的政治意愿、主体诉求、探索精神、情感倾向、价值选择、身份认同、文化认同等多元因素紧密相关。论文第一章在政治动力和情感动力的架构下,对美国左翼毛时代中国想象的政治过滤机制和情感过滤机制予以探讨。以美国左翼的群体活动和个体表现为基础,首先对其政治过滤机制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予以剖析,继而对其情感过滤机制的“有限理性”和“实践理性”予以探索性的考察。本章通过对美国左翼毛时代中国想象之过滤机制的考察,揭示美国左翼在信息选择、文化选择、情感倾向等诸多方面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第二章讨论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符号的想象,主要聚焦其对色彩符号和数字符号的想象。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色彩符号和数字符号作为一种特殊语境中的社会文化符号,既是一种“逻辑符号”,也是一种“表现符号”。美国左翼对色彩符号和数字符号的关注,并不是停留在上述符号之可视可感的物质外壳,而是透过其表层结构去破译其深层结构,探寻其意蕴内核。他们对色彩符号的想象,一方面呈现了共产主义符号共同体的中国化表征,另一方面用多种不同的想象策略消解了当时盛行于西方的“蓝蚁谬论”。他们对数字符号的认知和诠释表现了其对毛时代中国生存态和发展态的理性思考。第三章阐述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形态的想象,主要从其建构的“乌托邦”和“异托邦”两种形态予以考察,美国左翼建构的毛主义乌托邦主要表现为对“毛主义新人”和农村人民公社的浪漫化和理想化书写。美国左翼对毛主义乌托邦的建构具有历史必然性,这与西方的乌托邦传统、美国左翼的激进主义传统、改良现实社会的责任意识和毛主义加快农业社会主义前进的步伐等多种因素不无关联。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乌托邦建构在表征毛时代中国异质性的同时,也折射了美国左翼的政治欲望、文化欲望和群体诉求。美国左翼的毛时代中国异托邦建构是美国的主流政治意识形态、想象主体对毛时代中国的认知局限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四章探讨美国左翼想象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方法。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言说并非完全“同质同调”。美国左翼在想象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跨文化实践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文化比较意识。他们对毛时代中国的想象属于积极想象、有意想象。本章重点讨论其诸多想象方法中最为明显、最为典型的两种想象方法,即相反性想象和相似性想象。美国左翼以相反性想象为契机,在一定的历史纵横时空中为我们建构了一个虽然物质生产力不够发达但正在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前进步伐不可阻挡的中国形象。通过不同维度的相似性想象活动,美国左翼建构了一个立体多维的个性鲜明的毛时代的中国形象。第五章聚焦美国左翼想象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功能。由于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想象的产物事实上形成一个文化文本系统,具有内容与形式的综合性、对话的群场策应性、种类的丰富多样性等特征,所以从总体上说,美国左翼想象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功能是历史的、多样的、综合的:即既有认知功能又有审美功能;既有共性功能,又有特殊功能;既有质疑突围、标新功能又有情感宣泄、文化认同功能;既有澄清真相、感性描述功能,又有理性评价、纠偏匡正功能;既有跨文化交流功能又有主体自我价值实现的功能等等。本章重点探讨解释功能和反驳功能,并对美国左翼毛时代中国想象之功能的多元、多面、多变、多重等特点作了较深入具体的阐述。结语部分对美国左翼的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想象之复杂性予以总结。美国左翼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想象的复杂性是美国左翼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以毛时代中国为想象客体进行跨文化想象实践的必然结果,是诸多复杂系统合力的产物。对美国左翼的毛时代中国想象之复杂性的深入思考,有助于廓清我们在跨文化想象批评实践中的迷惘和困惑,从而更好地把握美国左翼毛时代中国想象之异质性,准确地理解美国左翼想象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本质内涵和历史价值。冷战时期美国左翼的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想象是一面折射毛泽东时代之中国形象之镜,同时也是折射美国左翼想象主体的政治、文化、知识、情感、心理等多元诉求之镜。美国左翼建构毛时代中国这个“想象的共同体”的过程同时也是想象主体逐渐自我净化、自我皈依、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

张志琪[5](2017)在《高校图书馆学习社区知识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图书馆是教学科研和知识传递的重要场所,传统的知识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下用户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信息需求。高校图书馆中的用户主要为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影响,用户花费更多的时间在移动端上。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资源、进行线上交互交流和在线学习成为用户的常规需求,创业创新的服务也成为图书馆服务的新趋势。知识服务是结合用户的学习需求,以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整合和利用为基础,将用户置于解决问题的情景中,提供知识的获取、吸收、分享、迁移和传播服务。如何应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一个线上学习服务与线下学习空间互联的学习平台,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知识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用户在开放环境下多元化、移动化和个性化的知识需求,构建了基于开放架构的高校图书馆学习社区知识服务模型,对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建设有一定指导作用。基于开放架构的高校图书馆学习社区是结合线上虚拟学习社区和线下学习共享空间的综合型的学习社区,将实体图书馆交流空间与虚拟网络学习空间连接起来,方便用户进行交互、交流和学习开放式学习环境。学习社区综合考虑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发展和新的技术环境,以用户为中心,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和用户的知识需求,向用户提供适合进行交流交互、在线学习和个性化推送的知识服务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服务于用户的知识创新需求。本文的研究立足于高校图书馆学习社区中用户的知识活动与知识需求,在对社区用户交互和知识交互内在需求描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泛在知识环境下高校用户的知识服务需求及其演化过程。通过明确学习社区用户知识服务要求:面向人际交流的服务要求、面向个性化推送的服务要求、面向在线学习的服务要求和面向创业创新的服务要求,提出了基于这些要求的开放组织模型与构架以及基于开放架构的社区知识服务流程;然后就架构中具体功能的服务流程及功能实现做了详细说明;最后,以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习社区基于开放架构的知识服务平台构建为例,阐述了服务的组织实现思路。

徐晴[6](2016)在《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文中指出图书情报学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征,在知识生产、积累与发展过程中,既有对其他学科基础理论、方法论、学术观点及实践的借鉴、引用、移植和整合,也有向外输出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其他学科产生辐射和影响。这种跨越学科边界的知识交流与转移,是学科自身运行和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学科不断转型和创新,提升学术竞争力和学科影响力的必然选择。本文综合运用图书情报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采用文献调研、演绎推理、文献计量、多元统计分析、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着力揭示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的状况与特征、效果、影响要素及内外部动力作用下的机制问题,研究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含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及述评、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创新点,形成整个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为理论研究。第1章,明确跨学科研究、知识转移、跨学科知识转移的概念及内涵。在对跨学科研究与知识转移的关系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二者在方向性、目的性和要素性方面有共通之处,知识转移理论能够作为考察跨学科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工具,并对跨学科知识转移进行界定,认为该过程包含知识接收与知识发送两个方面,概念界定为下文奠定了逻辑基础。第2章,以知识转移理论为统领,以变化三角理论、竞合互动理论以及MOA框架理论为基础,构成了本文的理论支撑。知识转移理论是全文研究的指导理论和出发点,为跨学科知识转移提供了研究的基本框架;变化三角理论反映了考察跨学科知识转移的三个视角,即外部关注、系统实施和内部动力;竞合互动理论反映了图书情报学与相关学科间的相互竞争又共生互利的关系:MOA框架理论为考察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提供了具体的研究路径。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其中第3章,第4章从学科组织层面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进行外在刻画,第5章从研究人员个体层面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进行内在剖析。第3章,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状况与特征进行研究。跨学科引证是跨学科知识转移的重要表现形式,本章采用引文分析,在知识接受和知识发送两个视角中考察了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状况,从转移规模、转移分布、转移主体、转移情景(外部动力要素)几个方面揭示其特征,研究表明,(1)跨学科知识接收和知识发送的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跨学科研究越来越活跃;(2)跨学科知识转移非均衡性特征明显,高度发散与高度聚合现象并存,产生有效吸收和辐射的学科数量并不多;(3)跨学科转移以双向互惠为主,主要发生在近邻学科,即同处社会科学领域的软-应用学科之间,对技术型、应用型知识的需求及辐射强烈;(4)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的外部动力要素包含知识距离、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需求。第4章,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效果进行研究,侧重于知识引进效果的分析。以CSSCI建库以来,持续被“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收录的期刊所载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主题聚类、关键词与时间维度的关联以及外部学科实例,揭示了图书情报学通过理论借鉴和方法移植,促进了学科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第5章,对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进行定量分析,立足于研究人员个体作为知识接收方,引入MOA(动机-机会-能力)分析框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影响因素的识别,提出相关假设,并通过调查问卷展开实证研究。研究表明,MOA框架理论适用于跨学科知识转移领域研究,除兴趣动机外,动机、机会、能力三个维度的要素与跨学科知识转移行为之间具有正向相关关系,跨学科知识转移行为主要受到学习倾向、交互能力、知识转移组织等因素的影响,实证研究为后文构建跨学科知识转移促进机制提供了现实依据。第四部分为应用研究。如何促进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是研究的落脚点,针对组织层面的外部动力要素,提出要从战略上重视和研究学科整体发展规划;针对个体层面的内部动力要素,如何激发动机、提升能力和创造机会是切入点,提出要建设跨学科知识转移开放环境、构建和完善知识转移激励机制、营造跨学科知识转移文化氛围。第五部分为研究总结及展望。归纳全文研究结论,指出研究不足,对后续研究着力点进行展望。研究在多学科的理论指导下,揭示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的现状、特征及效果,探索知识转移的内外部动力要素及其作用原理与影响,以激发动机、提升能力、创造机会为切入点,构建跨学科知识转移促进机制。研究对推动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交流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马力[7](2016)在《大数据环境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与现实生活的深度融合,社会生活日益呈现出信息化、数据化特点,大数据时代也应运而生,并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科学评价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科学评价的环境、理论、方法和流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更为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对管理决策的作用更加重要,各国政府对社会科学评价机构及其活动进行专门扶持,充分认可了大数据环境对社会科学评价的带来的影响,致力于优化社会科学评价的环境。本文面向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创新,先论述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的变化,大数据相关技术对社会科学研究本身以及对社会科学评价的影响,揭示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必要性。然后以评价理论、评价方法、评价实践、评价制度等方面为切入点,围绕着大数据与社会科学评价深度契合的相互关系,探索大数据与社会科学评价良性互动发展的路径,从而提升社会科学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有效性。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对本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阐释。首先重点阐释了科学、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评价的核心概念,分析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和特点以及社会科学评价在促进社会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然后介绍了大数据环境出现的原因和特点。本章对全文的核心概念进行了论述,理清核心概念之间的逻辑,为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章,是大数据环境对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影响研究。首先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和社会科学所发生的变化,从中归纳出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思维、方法和研究范式都发生了变化。其次,阐述了大数据环境对社会科学评价的影响,结合社会科学研究的特点具体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主体、方法、指标体系和结果反馈等方面均要发生变化。再次,在前面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必要性及其内涵,提出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框架并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是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理论创新研究。首先,从哲学、信息管理学、计量学等学科和比较和分类等思想这些不同维度来构建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基础,以此为基点,详细论述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包括认识论、方法论的变革和评价理念的变革等方面的理论创新。其次,阐述了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分类与主要形式,通过比较分析,揭示出大数据环境带来的社会科学评价形式的变化和社会科学评价主体和客体的变化,凸显“数据”在社会科学评价中重要性不断增加以及评价主体角色分化的必然趋势,论证了独立的、专业的“第三方评价”日益重要的作用。最后,根据分类评价将是大数据环境下唯一有效的评价形式的判断,分析了大数据相关技术对社会科学评价的基本标准的影响和大数据环境下针对不同评价对象评价的分类标准,揭示了的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标准的变革。第四章,是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方法创新研究。首先,论述了社会科学评价的传统方法,然后结合大数据环境的特点,指出大数据采集方法、清洗方法和分析挖掘等方法对于社会科学评价方法的创新,可以起到扩展评价数据的来源、使评价数据类型更多样、增加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使评价指标的选择更为合理、使指标权重的设置更为准确、使评价数据数值更准确、使评价指标的赋值更为精准、使评议专家的判断更为科学、推动评价结果更加可靠的作用。第五章,是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实践创新研究。首先,通过对传统社会科学评价流程的阐述,对比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科学评价流程的结构、各环节设置以及各环节科学选择方面的创新优势,突出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实践设置的灵活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阐述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概念、构建原则和要求,突出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大数据环境要求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的选取方面不断创新,以适应大数据时代下社会科学评价发展的新要求。再次,在社会科学评价专家的遴选方面,大数据环境的发展深化了评价专家对评价对象的了解程度,为实现交叉学科的评价,突破学科限制和学术垄断提供了可能,也进一步推动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有效结合,使评议程序更为公正,结果更为精准。大数据的运用,将提高评价专家库的时效性,实现专家的有效合理匹配,解决传统同行评价成本高、效率低等局限,拓展了同行评价和评价专家遴选的新途径。最后,用大数据环境下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的创新探索对本研究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六章,是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制度创新研究。首先,阐述了传统社会科学评价存在制度体系不健全、实施主体欠科学、评价标准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以及当前我国社会科学评价制度不断完善、评价主体学术性不断增强的发展态势。其次,指出了大数据环境下社会评价要求数据公开和合法化利用的需求不断提高和社会评价数据缺乏有效保护之间的现实矛盾,这要求我们务必建立更为完善的社会科学评价保障机制,适应大数据环境带来的社会科学评价环境的变革,充分发挥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在管理决策中的作用,实现推动社会科学评价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发展的目标。最后,提出了大数据环境下构建社会科学评价新环境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社会科学评价制度体系、推动建立完善的社会科学分类评价体系、推动建立分领域的权威的第三方社会科学评价机构和推动建立统一的社会科学评价大数据平台等措施。

刘今子[8](2016)在《作为学习中心的学校图书馆的课程价值 ——以苏州某国际高中BC图书馆为例》文中指出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中小学学校图书馆受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和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多层次的、能够满足多种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多方面素养的学习和教学场所—即学习中心。本文以苏州某国际高中BC图书馆为研究案例分析作为学习中心的学校图书馆的课程价值。首先作为学习中心的学校图书馆具备能够满足师生多种学习需求的教育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印刷品资源、数字资源、多媒体资源和设施设备。然后,分析针对这些资源的管理和应用所使用的信息技术,包括Moodle在线平台,Destiny图书馆管理系统,Follettshelf电子书服务平台以及在线数据库。最后,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图书馆教师合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各项资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服务,并与学校其他教职工合作实施各种教学和活动,包括培养学生读写素养、信息素养等核心素养的各种活动。总而言之,作为学习中心的学校图书馆不仅有充足的课程资源,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更懂得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和技术并整合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以此为启示,学校管理者和图书馆管理员可以创建一个体现自己学校特色的学习中心,强化学生的21世纪技能。

王北海[9](2016)在《基于用户研究的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其物质基础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科学配置、合理布局,是充分满足人们文化需求,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与效率,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得以兴建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我国的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中,政府一直以供给主体的地位主导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选址和布局,产生了公共文化设施“郊区化”、“形象化”等不合理现象,设施利用率低下。目前的公共文化设施区位研究,多偏重于空间特征、布局评价和配置标准等方面,大量运用GIS技术以体现方法创新,较少开展系统的区位理论研究。新型城市化的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亟需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发展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理论,促进设施的科学配置、合理布局,本文就此展开研究。文章首先阐述研究背景,提出问题,界定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内涵,明确研究对象,指出研究的目的、意义。接着,全面梳理国内外公共设施区位、公共文化设施区位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并对公共文化设施用户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阐述,指出人本主义的公共文化设施区位发展方向,强调在用户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理论研究。因而,围绕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用户,分别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信息贫困理论、休闲理论视角,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考察,即汽车家庭化、公共交通发展、信息化社会发展,考察用户需求与行为特征,建立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用户模型,作为探讨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理论的基础。随后,分析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因素的类型构成与作用机制,探讨了基于用户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选址与布局规律与区位评价方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基于用户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理论框架。通过区位选址的案例分析和区位评价方法应用,实证了理论的可行性和正确性。最后,全面总结研究的创新和不足,提出未来完善研究的基本构想。本文基于人本主义的发展理念,提倡用户主体地位,以用户研究为基础开展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理论研究。主要成果有:(1)提出了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开展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用户研究的方法,建立了公共文化设施用户模型——“用户文化生活圈”,完整的描述用户需求和用户行为特征;(2)全面探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因素,提出了区位因素的“一核三星”类型结构和作用机制的“金字塔”模型;(3)提出了完整的基于用户的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理论框架,包括依据用户文化生活圈数量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数量关系而构建的多个区位选择模型及其快速求解方法、各类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规律和基于用户的区位评价方法。本研究基于用户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区位理论的成果,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论构成,充实了公共设施区位理论体系,可为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决策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促进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选址与布局的优化。

卢永红[10](2016)在《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交流空间浅论》文中研究说明大学图书馆是大学校园的象征和标志,是先进技术、思想和文化的代表,同时,也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数字化在改变人们生活、工作的同时,也对建筑空间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数字化信息存储、传播与传统信息媒介发生碰撞的时,高校图书馆建筑产生了相应地变化影响。进入数字化时代后,信息存储不再是以往要以纸质书籍、羊皮卷等主,并需要极大的存储空间的形式,而发展为网络云盘、硬盘、图书资料等多种存储形式,信息存储变得多元化,信息存储空间变得越来越小,解放原有的藏书空间。信息传播上,通过数字化媒介、面对面交流等多种形式传播信息取代原有单一的面对面、书信交流。同时,数字化下带来了信息爆炸式增长,造成了信息的杂乱、参差不齐,给人们获取有效信息带来麻烦。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需要重新定位,需要朝重视高校学生的行为,并结合复合化理论的方向发展。加上以往对于高校图书馆的研究多停留在阅览空间(或读者空间领域),没有专门的研究其交流空间的相关文章。因此,研究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交流空间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举措。本论文从分析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危机出发,得出高校图书馆交流空间存在与空间优化的必要性。紧接着第三章从概述、类型、组织、实际案例等层面,对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交流空间进行认知分析,得出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交流空间应是实体空间与促进交流进行的数字化技术(或设施)的结合体。论文第四章是对高校图书馆交流空间进行相应地优化设计。在促进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交流空间交流进行的前提下,提出相应地优化设计目标和原则,并就高校图书馆不同类型交流空间提出相应地优化设计措施。第五章则是设计实例,通过设计实践加深对交流空间设计理念的认知。第六章是总结展望章节。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二、国书馆的革命:网络环境对中学图书馆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书馆的革命:网络环境对中学图书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图书馆复合型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及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高校图书馆
        1.3.2 正式学习空间
        1.3.3 非正式学习空间
        1.3.4 复合型非正式学习空间
    1.4 理论基础
        1.4.1 学习共享空间
        1.4.2 "第三空间"
        1.4.3 环境心理学
    1.5 研究对象
    1.6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7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7.1 研究方法
        1.7.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发展演变
    2.1 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研究现状
        2.1.1 图书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概述与对比
        2.1.2 图书馆正式学习空间与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基本特征及效应
        2.1.3 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特征与要求
        2.1.4 实例分析
    2.2 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发展概况
        2.2.1 国外图书馆发展进程
        2.2.2 国内图书馆发展进程
        2.2.3 国内外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发展现状对比
    2.3 存在问题与不足
        2.3.1 功能形式单一
        2.3.2 空间面积不满足需要
        2.3.3 资源利用率比较低
        2.3.4 不支持个性化学习
        2.3.5 体验式学习空间较少
        2.3.6 可达性较差
        2.3.7 缺乏人性化设计
    2.4 构建国内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必要性
        2.4.1 使用者对非正式学习空间的需求
        2.4.2 可利用率、可操作性最高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类型化研究
    3.1 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特点
        3.1.1 舒适性
        3.1.2 吸引力
        3.1.3 流动性
        3.1.4 混合性
        3.1.5 灵活性
        3.1.6 多种信息呈现
    3.2 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作用
        3.2.1 支持体验式学习
        3.2.2 便捷获得资料
        3.2.3 协作学习
        3.2.4 促进主动式学习
        3.2.5 拓展功能
        3.2.6 休闲
    3.3 高校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分类
        3.3.1 按照学习行为分类
        3.3.2 按照私密度分类
        3.3.3 按照拓展功能分类
        3.3.4 按照使用性质分类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复合型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设计策略
    4.1 与正式学习空间组合的设计手法及策略
        4.1.1 平面组合
        4.1.2 竖向组合
    4.2 与交通空间组合的设计手法及策略
        4.2.1 改善入口区域
        4.2.2 立体交通空间的设计
        4.2.3 路径中增加社交空间
        4.2.4 利用交通衍生空间
    4.3 与服务空间复合的设计手法及策略
        4.3.1 咖啡厅、零售店的配置
        4.3.2 其他功能
    4.4 与信息技术复合的设计手法及策略
        4.4.1 信息共享空间
        4.4.2 多人协作区域
        4.4.3 多媒体研究室
        4.4.4 数字咖啡馆
    4.5 与空间环境复合的设计手法及策略
        4.5.1 室外空间节点
        4.5.2 加强空间效果的处理
    4.6 小结
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复合型非正式学习空间的设计策略应用实践
    5.1 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改造前分析
        5.1.1 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概述
        5.1.2 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空间组织分析
        5.1.3 "非正式学习空间"构想的未实现
    5.2 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的改造策略
        5.2.1 整合正式学习空间与非正式学习空间
        5.2.2 利用交通空间营造学术氛围
        5.2.3 引入服务空间
        5.2.4 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多元化学习空间
        5.2.5 室外空间的处理
    5.3 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非正式学习空间"改造后基本分析及成果展示
        5.3.1 服务商城
        5.3.2 多样的学习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调查问卷

(2)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选题意义
    0.2 相关术语界定
        0.2.1 图书馆转型
        0.2.2 不确定性和风险
        0.2.3 风险治理
    0.3 理论基础
        0.3.1 组织发展理论
        0.3.2 社会认同理论
        0.3.3 图书馆发展理论
        0.3.4 不确定性理论
    0.4 研究目标、方法与内容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方法
        0.4.3 研究内容
    0.5 研究创新点
1 文献综述
    1.1 国外图书馆转型研究
        1.1.1 图书馆转型的社会价值
        1.1.2 图书馆转型具体策略
        1.1.3 图书馆转型典型案例分析
        1.1.4 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
    1.2 国内图书馆转型研究
        1.2.1 图书馆转型的社会价值
        1.2.2 图书馆转型的具体策略
        1.2.3 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
    1.3 研究评论
2 我国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时代要求
    2.1 图书馆发展转型动力考察
        2.1.1 图书馆通过转型适应新常态
        2.1.2 图书馆通过转型适应新业态
    2.2 社会发展对图书馆的新要求
        2.2.1 图书馆服务经济增长
        2.2.2 图书馆服务国民素质提升
        2.2.3 图书馆服务文化强国建设
        2.2.4 图书馆服务社会建设
        2.2.5 图书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2.3 图书馆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2.3.1 投资与预算
        2.3.2 人口数量与结构
        2.3.3 人力资源
        2.3.4 信息技术
        2.3.5 其他行业的竞争
        2.3.6 图书馆内部治理
    2.4 我国图书馆转型实践
        2.4.1 图书馆服务模式转型
        2.4.2 图书馆业务流程转型
        2.4.3 图书馆组织结构转型
3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测度与来源
    3.1 风险测度
        3.1.1 转型效率
        3.1.2 转型成本
        3.1.3 转型效益
        3.1.4 转型文化
    3.2 风险来源
        3.2.1 服务模式转型风险
        3.2.2 业务流程转型风险
        3.2.3 组织结构转型风险
4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因素筛选
    4.1 识别原则
        4.1.1 系统性
        4.1.2 完整性
        4.1.3 重要性
    4.2 风险因素筛选过程
        4.2.1 国际组织的调查
        4.2.2 图书馆观察
        4.2.3 意见征询
5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认知调查
    5.1 总体认知
        5.1.1 风险发生可能性认知
        5.1.2 风险产生后果认知
        5.1.3 风险因素测评
    5.2 风险认知差异
        5.2.1 图书馆性质
        5.2.2 图书馆职业层级
        5.2.3 图书馆职业背景
        5.2.4 图书馆发展水平
    5.3 多维分析
        5.3.1 客观风险与主观风险
        5.3.2 领导风险与管理风险
        5.3.3 行业内风险与行业外风险
6 我国图书馆转型的主要风险
    6.1 环境风险
        6.1.1 用户逐渐远离图书馆
        6.1.2 商业性信息服务竞争
    6.2 运营风险
        6.2.1 业务流程改变
        6.2.2 领导力挑战
        6.2.3 人力资源短缺
    6.3 财务风险
        6.3.1 投资保障不足
        6.3.2 财政投资的可持续性不够
        6.3.3 社会力量投资热情不高
    6.4 法律风险
        6.4.1 图书馆法律地位模糊
        6.4.2 图书馆忽略责任与义务
        6.4.3 图书馆特权政策缺失
    6.5 技术风险
        6.5.1 技术采纳迟缓
        6.5.2 技术融合不佳
    6.6 价值风险
        6.6.1 图书馆价值社会可视性
        6.6.2 传统服务弱化
7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
    7.1 图书馆转型风险特征
        7.1.1 普遍性
        7.1.2 可预知性
        7.1.3 可变性
    7.2 图书馆转型风险演化规律
        7.2.1 演化路径
        7.2.2 演化模型
        7.2.3 转型风险函数
8 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
    8.1 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原则
        8.1.1 风险识别前瞻性
        8.1.2 风险管理专业化
        8.1.3 风险迁移合法性
        8.1.4 风险治理社会化
    8.2 图书馆转型风险治理策略
        8.2.1 环境洞察把控风险
        8.2.2 优化治理迁移风险
        8.2.3 业务创新降低风险
        8.2.4 制度建设规避风险
9 研究结论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局限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奖励
致谢

(3)基于用户体验的公共图书馆人文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与概念
    2.1 公共图书馆用户体验
        2.1.1 用户的概念界定
        2.1.2 用户体验的概念和特征
    2.2 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与环境
        2.2.1 公共图书馆服务
        2.2.2 公共图书馆的环境
    2.3 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价方法概述
        2.3.1 基于用户的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价方法发展历程
        2.3.2 美国公共图书馆调查数据分析
    2.4 公共图书馆人文环境的概念与要素
        2.4.1 公共图书馆人文环境的概念
        2.4.2 基于用户体验的公共图书馆人文环境的要素
3 公共图书馆人文环境的物理要素分析
    3.1 图书馆建筑
        3.1.1 建筑布局
        3.1.2 建筑造型
        3.1.3 周边环境
    3.2 服务空间特点
        3.2.1 空间布局原则
        3.2.2 室内装饰和家具
        3.2.3 室内环境要求
    3.3 视觉识别
    3.4 无障碍设计
4 公共图书馆人文环境的资源要素分析
    4.1 馆藏资源
        4.1.1 资源类型
        4.1.2 资源开发
        4.1.3 资源共享
    4.2 馆员
    4.3 志愿者
        4.3.1 志愿者管理
        4.3.2 志愿服务项目
        4.3.3 志愿者团队
5 公共图书馆人文环境的网络平台要素分析
    5.1 网站和数据库建设
    5.2 网络社交平台
        5.2.1 微博平台
        5.2.2 微信公众平台
        5.2.3 支付宝城市服务平台
    5.3 图书馆移动客户端
6 公共图书馆人文环境的活动与功能要素分析
    6.1 日常服务
        6.1.1 服务手段
        6.1.2 服务范围
        6.1.3 服务时间
    6.2 读者活动
        6.2.1 活动形式
        6.2.2 活动主题
        6.2.3 活动时间
    6.3 读者协会
7 案例分析—以上海嘉定区图书馆为例
    7.1 营造人文环境的可行性分析
        7.1.1 理念分析
        7.1.2 服务理论应用
        7.1.3 可行性与可持续性分析
    7.2 基于用户体验的上海嘉定区图书馆人文环境实证研究
        7.2.1 物理要素分析
        7.2.2 资源要素分析
        7.2.3 网络平台要素分析
        7.2.4 活动与功能要素分析
    7.3 基于用户体验的上海嘉定区图书馆人文环境优化策略
        7.3.1 用户意见反馈分析
        7.3.2 馆员继续教育环境营造
8 结束语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国家图书馆研究院《2015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总体情况》部分摘录
附录二 嘉定区图书馆志愿者招募公告
附录三 嘉定区图书馆志愿者服务队管理办法
附录四 上海市嘉定区图书馆2011招聘岗位及要求
附录五 上海市嘉定区图书馆2012招聘岗位及要求
附录六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冷战时期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美国左翼想象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语境与立场
    第一节 “冷语境”与“热语境”:想象的生成及嬗变
    第二节 “左”政治与“红”文化:想象的交集及蔓延
    第三节 多元性与复杂性:想象的立场及呈现
第一章 美国左翼想象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过滤机制
    第一节 想象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政治过滤机制
        一、政治过滤的工具理性
        二、政治过滤的价值理性
    第二节 想象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情感过滤机制
        一、情感过滤的有限理性
        二、情感过滤的实践理性
第二章 美国左翼对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符号的想象
    第一节 对色彩符号的想象
        一、红色:共产主义符号共同体的中国化表征
        二、蓝色:“蓝蚁谬论”的内化与消解
    第二节 对数字符号的想象
        一、低值数字:感受生存态
        二、增长数字:解读发展态
第三章 美国左翼对中国红色文化空间形态的想象
    第一节 毛主义乌托邦
        一、“毛主义新人”
        二、农村人民公社
    第二节 “危机”异托邦
        一、“人口危机”异托邦
        二、“粮食危机”异托邦
第四章 美国左翼想象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方式论
    第一节 相反性想象
        一、以旧凸新:和平温馨、不断发展的中国
        二、以反衬正:自立自强、平等自由的中国
    第二节 相似性想象
        一、形态相似:强大安宁、富裕幸福的中国
        二、功能相似: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
第五章 美国左翼想象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功能
    第一节 解释功能
        一、论证式解释
        二、情节化解释
    第二节 反驳功能
        一、直入式反驳
        二、引用式反驳
结语 美国左翼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想象之复杂性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5)高校图书馆学习社区知识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2 高校图书馆学习社区中的用户需求与知识服务
    2.1 高校图书馆学习社区用户知识活动与知识需求
        2.1.1 高校图书馆学习社区知识活动类型
        2.1.2 高校图书馆学习社区用户知识需求与需求结构
    2.2 高校图书馆学习社区用户交互与知识交互的内在需求描述
        2.2.1 高校图书馆学习社区用户知识交互需求识别
        2.2.2 基于内在机制的学习社区知识交互需求描述
    2.3 高校图书馆学习社区知识服务分析
        2.3.1 泛在知识环境下知识服务需求
        2.3.2 学术图书馆社区知识服务需求的演化
3 高校图书馆学习社区知识服务组织构架
    3.1 高校图书馆学习社区知识服务要求
        3.1.1 面向人际交流的服务要求
        3.1.2 面向个性化推送的服务要求
        3.1.3 面向在线学习的服务要求
        3.1.4 面向创业创新的服务要求
    3.2 高校图书馆学习社区知识服务开放组织模型与构架
        3.2.1 高校图书馆学习社区知识服务开放组织模型构建
        3.2.2 高校图书馆学习社区知识服务开放组织构架
    3.3 基于开放构架的社区知识服务流程构建
        3.3.1 面向用户的开放服务流程
        3.3.2 基于开放构架的服务组织
4 高校图书馆学习社区知识服务设计
    4.1 高校图书馆学习社区的知识交流与交互服务
        4.1.1 人际交流中的知识交流与交互服务流程
        4.1.2 人际交流中的知识交流与交互服务设计
    4.2 高校图书馆学习社区知识推送服务
        4.2.1 个性化知识服务推送流程
        4.2.2 个性化知识服务推送设计
    4.3 数字学习中的平台服务实施
        4.3.1 在线学习中的数字学习平台服务流程
        4.3.2 在线学习中的数字学习平台服务设计
    4.4 高校图书馆学习社区创业创新服务
        4.4.1 创业创新中的服务组织
        4.4.2 创业创新中的服务保障
5 案例分析: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习社区知识服务
    5.1 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习社区知识服务建设
        5.1.1 服务发展现状
        5.1.2 存在的问题分析
    5.2 基于开放架构的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习社区知识服务
        5.2.1 基于开放架构的学习社区知识服务平台构建
        5.2.2 基于开放架构的学习社区知识服务组织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进展
        0.2.1 知识转移研究现状
        0.2.2 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现状
        0.2.3 述评
    0.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0.3.3 研究方法
        0.3.4 本文主要贡献
1 跨学科知识转移概念界定
    1.1 跨学科的相关概念及内涵
        1.1.1 学科
        1.1.2 跨学科
        1.1.3 跨学科研究
    1.2 知识转移
    1.3 跨学科知识转移的内涵
        1.3.1 跨学科研究与知识转移的关系
        1.3.2 跨学科知识转移的内涵及特点
        1.3.3 跨学科知识转移要素
        1.3.4 跨学科知识转移动力
2 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知识转移理论
        2.1.1 信息网络视角中的知识转移理论
        2.1.2 社会关系视角中的知识转移理论
        2.1.3 社会认知视角中的知识转移理论
        2.1.4 知识转移理论在本研究中的运用
    2.2 变化三角理论
    2.3 竞合理论
    2.4 动机-机会-能力(MOA)框架理论
3 我国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状况与特征
    3.1 相关界定
        3.1.1 供体学科与受体学科
        3.1.2 知识转移宽度与知识转移深度
        3.1.3 亲缘学科
    3.2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规模
        3.2.1 知识存量
        3.2.2 知识流量
    3.3 知识接收视角中的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
        3.3.1 知识转移宽度与深度
        3.3.2 图书情报学供体学科识别与分布
        3.3.3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接收特征
    3.4 知识发送视角中的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
        3.4.1 知识转移宽度与深度
        3.4.2 图书情报学受体学科识别与分布
        3.4.3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发送特征
    3.5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亲缘学科类别
        3.5.1 学科分类框架
        3.5.2 图书情报学亲缘学科类别分析
    3.6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外部动力
4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效果
    4.1 基于学科研究主题演化的观察
        4.1.1 数据来源
        4.1.2 方法与过程
        4.1.3 研究主题分析
        4.1.4 研究主题演化
    4.2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实践
        4.2.1 图书情报学引进计算机科学知识
        4.2.2 图书情报学引进新闻传播学知识
    4.3 讨论与分析
        4.3.1 注重学术积累与前沿拓展
        4.3.2 理论借鉴与学科体系的完善
        4.3.3 方法移植与研究思路的创新
5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识别与验证
    5.1 影响要素识别
        5.1.1 跨学科知识转移影响要素的MOA框架
        5.1.2 动机(M)维度的影响要素识别
        5.1.3 机会(O)维度的影响要素识别
        5.1.4 能力(A)维度的影响要素识别
        5.1.5 习惯域对跨学科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
    5.2 影响要素理论框架及假设
    5.3 实证研究过程
        5.3.1 问卷测量条款
        5.3.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5.3.3 样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5.3.4 信度与效度分析
        5.3.5 知识转移行为与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5.3.6 各因素协同作用对知识转移行为的影响
    5.4 影响要素的讨论
6 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促进机制
    6.1 设计跨学科发展战略机制
        6.1.1 明确学科发展环境
        6.1.2 加强学科理论建设
    6.2 建立跨学科知识转移开放机制
        6.2.1 面向宽广的信息职业
        6.2.2 发展多元化的研究队伍
        6.2.3 寻求多领域的应用与合作
        6.2.4 保持跨界和聚焦的平衡
    6.3 构建跨学科知识转移激励机制
        6.3.1 知识转移激励机制的制度化
        6.3.2 发挥学术成果跨学科评议激励作用
    6.4 完善跨学科知识转移交流机制
        6.4.1 引导跨学科交流意愿
        6.4.2 丰富跨学科交流渠道
        6.4.3 设跨学科交流环境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博期间相关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7)大数据环境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0.2.1 国内外大数据研究现状
        0.2.2 国内外社会科学评价研究现状
        0.2.3 国内外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研究现状
    0.3 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思路
        0.3.3 研究方法
        0.3.4 研究创新点
1 大数据环境与社会科学评价的核心概念
    1.1 社会科学评价
        1.1.1 科学及科学评价
        1.1.2 科学的分类
        1.1.3 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容和特点
        1.1.4 社会科学评价及其作用
    1.2 大数据环境
        1.2.1 大数据环境的含义
        1.2.2 大数据环境的特点
    1.3 创新
    1.4 本章小结
2 大数据环境对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影响
    2.1 大数据环境对社会及社会科学的影响
        2.1.1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的变化
        2.1.2 大数据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2.1.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研究的变化
    2.2 大数据环境对社会科学评价的影响
        2.2.1 大数据环境对社会科学评价的冲击
        2.2.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变化
        2.2.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特点
    2.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创新需求
        2.3.1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内涵
        2.3.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创新框架
    2.4 本章小结
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创新
    3.1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3.1.1 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3.1.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理论变革
    3.2 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分类与主要形式
        3.2.1 社会科学评价分类
        3.2.2 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形式的变化
    3.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主体和客体的变化
        3.3.1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主体的变化
        3.3.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客体的变化
    3.4 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标准
        3.4.1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基本标准
        3.4.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分类标准
    3.5 本章小结
4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方法创新
    4.1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传统方法
        4.1.1 社会科学评价的定性方法
        4.1.2 社会科学评价的定量方法
        4.1.3 社会科学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
    4.2 大数据方法在社会科学评价中的应用
        4.2.1 大数据采集方法在社会科学评价中的应用
        4.2.2 大数据清洗方法在社会科学评价中的应用
        4.2.3 大数据挖掘方法在社会科学评价中的应用
    4.3 本章小结
5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实践创新
    5.1 大数据环境下的社会科学评价程序
        5.1.1 社会科学评价的一般程序
        5.1.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程序创新
    5.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1 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结构
        5.2.2 传统的社会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5.2.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创新
    5.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专家遴选
        5.3.1 传统的社会科学评价专家的遴选
        5.3.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专家遴选的创新
    5.4 大数据环境下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5.4.1 评价过程的创新
        5.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创新
        5.4.3 评价结果的改进
    5.5 本章小结
6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制度创新
    6.1 社会科学评价制度
        6.1.1 传统的社会科学评价制度
        6.1.2 我国目前的社会科学评价制度
    6.2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制度创新的新需求
        6.2.1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环境需要变革
        6.2.2 大数据环境下要重视社会科学评价对管理决策的作用
        6.2.3 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需要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
    6.3 构建大数据环境下社会科学评价的新环境
        6.3.1 建立健全社会科学评价制度体系
        6.3.2 推动建立完善的社会科学分类评价体系
        6.3.3 推动建立分领域的第三方社会科学评价机构
        6.3.4 推动建立统一的社会科学评价大数据平台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致谢

(8)作为学习中心的学校图书馆的课程价值 ——以苏州某国际高中BC图书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学校图书馆作为学习中心的课程价值
        一、学习中心的内涵及优势
        二、学习中心与学校图书馆
        三、学校图书馆作为学习中心的课程价值和意义
    第三节 论文思路与框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案例研究法
        三、问卷调查法
第二章 国内外学校图书馆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国际趋势
    第二节 国内现状
    第三节 苏州某国际高中BC图书馆的情况简介
第三章 学校图书馆的教育资源与信息技术
    第一节 学校图书馆的教育资源
        一、人力资源
        二、印刷品资源
        三、数字资源
        四、多媒体资源
        五、设施、设备及其它
    第二节 学校图书馆的信息技术
        一、Moodle在线学习平台
        二、Destiny图书馆管理系统
        三、Follettshelf电子书服务平台
        四、在线数据库
        五、现实问题
    第三节 总结
第四章 学校图书馆作为课程资源与教学活动场所的分析
    第一节 BC图书馆:学习者自主学习(自学)的重要场所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和意义
        二、BC图书馆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场所
    第二节 BC图书馆:学习者研究性学习(自学)的重要场所
        一、研究性学习的涵义
        二、BC图书馆是学习者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场所
    第三节 BC图书馆强化读写素养与信息素养的教学活动
    第四节 BC图书馆的其他活动
        一、提高外语(英语)的阅读能力
        二、提升文化素养
        三、有助于创业精神的发展
第五章 结论与对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启示
    第一节 结论
        一、总结
        二、不足
    第二节 对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启示
        一、正确认识中小学图书馆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三、建设专业的图书馆教师队伍
        四、加强合作
        五、加大资金投入,合法有效地开展图书馆资源建设
        六、延长图书馆开放时间
参考文献
附录 BC图书馆服务调查问卷
后记

(9)基于用户研究的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背景
        1.1.2 现实问题
        1.1.3 理论研究
    1.2 研究对象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1.2.1 文化设施与公共文化设施
        1.2.2 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1.2.3 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用户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研究的重难点
        1.4.3 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1.6 研究的思路流程
2 研究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公共文化设施区位相关研究
        2.1.1 公共设施区位理论研究进展
        2.1.2 国内外公共文化设施区位相关研究
        2.1.3 公共文化设施布局规范技术文件
    2.2 用户研究进展
        2.2.1 国内外行为地理学的“行为-空间”研究
        2.2.2 公共文化用户行为研究现状
    2.3 本章小结
3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用户研究
    3.1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用户
        3.1.1 公共文化设施主体
        3.1.2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用户
    3.2 基于理论视角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用户研究
        3.2.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
        3.2.2 信息贫困理论视角
        3.2.3 休闲理论视角
    3.3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用户的现实考察
        3.3.1 汽车及公共交通发展下的公共文化设施用户
        3.3.2 信息社会的公共文化设施用户
    3.4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用户模型
        3.4.1 “生活圈”概念的起源及相关研究
        3.4.2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用户模型——用户文化生活圈
    3.5 本章小结
4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因素
    4.1 公共文化设施区位一般影响因素
    4.2 主体因素
        4.2.1 用户主体因素
        4.2.2 供给主体因素
    4.3 客体因素
        4.3.1 设施类型因素
        4.3.2 设施等级规模因素
        4.3.3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集聚因素
    4.4 环境因素
        4.4.1 政策法规因素
        4.4.2 可达性因素
        4.4.3 历史文化因素
        4.4.4 城市空间环境因素
    4.5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因素系统与作用机制
        4.5.1 以“供”为中心向以“需”为中心的转变
        4.5.2 以用户主体因素为主导的区位因素系统结构
        4.5.3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因素作用机制
5 基于用户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选择
    5.1 基于用户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
    5.2 基于用户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选择的思维方法
    5.3 基于用户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选址与布局规律
        5.3.1 常见选址问题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选址
        5.3.2 基于用户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选址基本模型
        5.3.3 不同文化设施的区位选择及布局规律
        5.3.4 城市总体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布局的形成
    5.4 基于用户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评价
        5.4.1 基于用户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评价的基本途径
        5.4.2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空间公平与效率评价
6 基于用户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理论案例研究
    6.1 实证研究对象的选择
        6.1.1 选址研究对象——湖北省图书馆新馆
        6.1.2 空间公平与效率评价对象——南湖居住片区和后湖居住片区
    6.2 基于用户的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区位分析与选址
        6.2.1 湖北省图书馆新馆建设的区位条件
        6.2.2 湖北省图书馆新馆的选址
    6.3 基于用户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评价
        6.3.1 空间公平与效率评价的指标及其计算
        6.3.2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空间公平与效率评价
    6.4 综合应用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的主要成果
        7.1.1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用户研究成果
        7.1.2 基于用户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理论成果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7.2.1 用户研究的不足
        7.2.2 基于用户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理论研究的不足
    7.3 应用和深化研究构想
中外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附录 图表目录

(10)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交流空间浅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信息时代变革的背景
        1.1.2 数字化图书馆的兴起
        1.1.3 互联网+盛行
        1.1.4 高校图书馆交流空间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思路
        1.2.1 研究范围与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数字化
        1.3.2 数字化图书馆
        1.3.3 高校图书馆
        1.3.4 高校图书馆交流空间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研究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2 相关理论及研究方向
    1.5 研究框架
    1.6 课题创新性
第二章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及对策
    2.1 高校图书馆概述及历史演变
        2.1.1 概述
        2.1.2 历史演变
    2.2 现状(数字化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
        2.2.1 现状调研
        2.2.2 具体影响
        2.2.3 与传统形式图书馆比较
    2.3 存在的问题(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危机)
        2.3.1 公共空间重视度降低
        2.3.2 人性化缺失
        2.3.3 需求理念的转变
    2.4 隐藏机遇——高校图书馆交流空间需求必要性
        2.4.1 机遇
        2.4.2 交流空间需求原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交流空间认知
    3.1 高校图书馆交流空间概述
        3.1.1 构成
        3.1.2 读者行为
        3.1.3 特点及使用情况
        3.1.4 影响因素
    3.2 高校图书馆交流空间类型
        3.2.1 学术研讨型交流空间
        3.2.2 休憩型交流空间
        3.2.3 随机型交流空间
    3.3 高校图书馆交流空间组织
        3.3.1 间组织
        3.3.2 自组织
    3.4 高校图书馆交流空间形态分析
        3.4.1 廊空间
        3.4.2 台空间
        3.4.3 院空间
        3.4.4 厅空间
        3.4.5 室空间
        3.4.6 场空间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交流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4.1 高校图书馆交流空间优化目标
        4.1.1 传统实体与数字化虚拟复合体
        4.1.2 文化与场所精神并重
        4.1.3 生活与学习共舞
    4.2 高校图书馆交流空间优化原则
        4.2.1 开放可达性
        4.2.2 人性化(以人为本)
        4.2.3 空间趣味性
        4.2.4 场所领域性
        4.2.5 空间多义兼容性
        4.2.6 动态可持续性
    4.3 高校图书馆交流空间优化方法
        4.3.1 信息数据库建立
        4.3.2 信息数据转化
        4.3.3 场景模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交流空间具体优化设计
    5.1 高校图书馆学术研讨型交流空间优化
        5.1.1 学术研讨室优化设计
        5.1.2 培训教室
        5.1.3 创客空间
    5.2 高校图书馆休憩型交流空间优化
        5.2.1 休闲娱乐空间
        5.2.2 纯休息平台
        5.2.3 其他服务空间
    5.3 高校图书馆随机型交流空间优化
        5.3.1 交通性交流空间
        5.3.2 文化性交流空间
        5.3.3 复合功能性交流空间
    5.4 高校图书馆交流空间虚拟部分优化
        5.4.1 平台搭建
        5.4.2 综合布线
        5.4.3 先进技术引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设计实践——中国矿业大学沙河校区图书馆综合体设计
    6.1 信息数据收集、转化
        6.1.1 项目背景
        6.1.2 设计任务
        6.1.3 设计说明
    6.2 交流空间具体设计
        6.2.1 多元化学术研讨型交流空间设计
        6.2.2 多义性休憩型交流空间设计
        6.2.3 动态性随机型交流空间设计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结论
        7.1.1 背景总结
        7.1.2 研究内容总结
    7.2 展望
        7.2.1 交流的改变
        7.2.2 智慧型图书馆交流空间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书籍
    学术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录
    附录1:图书馆调研问卷
    附录2:中国矿业大学沙河校区图书馆综合体图纸

四、国书馆的革命:网络环境对中学图书馆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图书馆复合型非正式学习空间的研究[D]. 王婷.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7)
  • [2]我国图书馆转型风险研究[D]. 陈一. 武汉大学, 2017(06)
  • [3]基于用户体验的公共图书馆人文环境研究[D]. 李至楠. 南京大学, 2017(09)
  • [4]冷战时期美国左翼对毛时代中国红色文化空间的想象[D]. 杨春芳. 武汉大学, 2017(06)
  • [5]高校图书馆学习社区知识服务研究[D]. 张志琪. 武汉大学, 2017(06)
  • [6]图书情报学跨学科知识转移研究[D]. 徐晴. 武汉大学, 2016(02)
  • [7]大数据环境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创新的研究[D]. 马力. 武汉大学, 2016(12)
  • [8]作为学习中心的学校图书馆的课程价值 ——以苏州某国际高中BC图书馆为例[D]. 刘今子.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5)
  • [9]基于用户研究的城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区位选择[D]. 王北海. 武汉大学, 2016(08)
  • [10]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交流空间浅论[D]. 卢永红.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1)

标签:;  ;  ;  ;  ;  

国家图书馆的革命:网络环境对中学图书馆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