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的新概念武器(论文文献综述)
杨震,枫月[1](2020)在《新概念武器 声波武器:人类的新噩梦?》文中研究指明新概念武器目前正处于研制或探索发展之中,通常具有较高的作战效能和费效比,能够取得出奇制胜的作战效果。声波武器对人体的伤害取决于它的能量与攻击目标之间的距离,轻者有沉重一击之感,重者休克、窒息甚至死亡,被称为"人类的新噩梦"。在世界上一些有冲突、对抗的区域有时会使用"声波武器",这种武器会导致人头晕呕吐、皮肤针扎般疼痛等。的确,声波武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新概念武器,在某些方面甚至会颠覆人类对于武器系统的认知。
刘豪[2](2020)在《基于任职岗位的海军军医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能力素质需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军队编制体制调整,原第二军医大学转隶海军,为海军军医大学。新的培养和分配方向,要求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重新定位,海军军医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以下简称“卫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主要任职方向也随之变化。面对新的培养要求,卫管专业本科学员的能力素质需求还不够清晰完善,需要进一步明确。研究目的和意义在充分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与国内部分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论证,初步形成海军军医大学卫管专业本科生能力素质需求内容;通过对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卫管专业毕业生的工作经历、本科教育胜任度与满意度、对本科生能力素质需求判断的调研,对该专业本科生的能力素质需求内容进行完善建议,并对该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提出意见与建议。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利用文献分析法收集国内外关于卫管专业人才培养相关情况,系统解析新时期其培养核心能力素养体系概念、内涵与外延,同时形成专家咨询问卷。2.专家咨询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军队人才培养要求和需求现状,制定研究专家咨询问卷,开展问卷咨询,初步确定军队卫管专业本科能力素质基本需求。在初步确定卫管专业人才能力素质指标基础上,邀请由军事、卫勤、卫管、教学管理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进行访谈,对各类指标进行分级、归类、修正,不断完善能力素质条目,构建卫管专业本科生能力素质需求内容。3.问卷调查法:通过网络、电话、纸质问卷发放等方式,通过“配额抽样”,对海军军医大学(原第二军医大学)1993级-2008级卫管专业本科学员毕业学员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卫管专业本科学员毕业任职经历、本科教育胜任度和满意度评价、不同任职岗位类型人员对的本科学员能力素质需求程度的判断等。4.统计学方法:采用SAS 9.4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Cochran-Mantel-Haenszel检验。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和结论1.海军军医大学卫管专业本科学员能力素质的需求可以划分为5个方面、39条内容。2.该专业本科学员毕业后的任职单位类型基本可以分为基层部队、院校或研究所、医院或疗养院、机关四种类型。3.本科教育胜任度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本科阶段教育对今后工作有一定及以上帮助的为大多数,占90.06%,主要体现在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掌握学习技能两个方面;认为本科实习对今后工作有一定及以上帮助的为大多数,占92.40%。大部份人对本科阶段教育总体较为满意,且对于军人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和身心素质培养对岗位的适应性评价最高。4.对本科教育能力素质需求程度调查结果显示,毕业学员对经过专家论证后得出的5大类、39条本科生能力素质需求内容的重要性程度评价趋于一致,均主要集中于“需要完全掌握/完全具备/非常必要/完全理解”“较好掌握/较好具备/比较必要/理解”两个层次。
黄建松,丁猛,仇顺海[3](2019)在《海军新概念武器对人员的损伤效应及医学防护》文中指出新概念武器比传统武器具有更大的杀伤力,不仅对武器装备、通讯系统等有重大的破坏作用,而且对作战人员也会造成严重的损伤。典型的舰载激光武器、电磁波武器和次声波武器等依靠特殊的光、声、电磁原理产生破坏力。本文旨在阐述典型海军新概念武器对人员的损伤作用及医学防护措施,为新概念武器作战模式下的卫勤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徐海,梁延峰,刘明辉[4](2018)在《未来作战舰船发展设想》文中研究指明科技的发展推动着作战舰船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外军作战舰船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几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和作战需求的改变对作战舰船演进的推动,提出了未来在信息化战争环境下,未来作战舰船的设计理念。从船体设计、综合电力、无人装备、预警探测、指挥控制和新概念打击等方面提出了未来作战舰船的发展设想。
杨轩[5](2018)在《新概念武器在空战领域的应用和装备展望》文中指出新概念武器具有颠覆性技术或者颠覆性概念,能在战争中形成明显的非对称军事优势,能深刻影响未来战争的模式和形态,成为各军事强国角力的新战场。分析了新概念武器在空战领域的现实需求以及国外空战领域新概念武器的研究进展情况,并从空战本质出发对空战领域新概念武器装备发展进行了展望。
罗跃全[6](2018)在《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军事变革冲击了传统的军事理念和军事安全观念,未来战争将发生巨大变化。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新材料等会聚发展并应用于军事领域,使得新边疆、高边疆、生物微边疆成为新的主权概念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面对新军事变革和新技术革命这一发展浪潮,我国安全风险呈累积态势。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组建陆军领导机构,加快陆军转型发展。战争形态的改变和陆军职能任务的深化拓展,对战斗力生成转化模式提出了全新命题,使得担负战斗力维护任务的军队卫勤从幕后走向台前,对卫勤建设在为战斗力提供科学性、系统性和效能性保障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大挑战。卫勤建设理念也在发生转型,由伤亡可承受性向“低伤亡”甚至“零伤亡”方向发展,战救技术由保“命”向保功能、保生活质量等“全健康”方面发展。随着未来高技术战争可以实现对致伤手段、打击范围、毁伤程度等多因素的可控,卫勤任务也将从救治能力向战斗力的提升及预先保护等方面转变,向有利于提高、更新战斗力保障机制发展。如何在新一轮变革中实现卫勤保全效能最大化是本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对全新作战理论和医学科技发展背景下“卫勤保全”思想的深化拓展,并以此为理论依据指导卫勤实战化建设,提高战救技术的发展突破和有效运用。陆军师级医院是我军卫勤体系中的核心力量,是执行我军战救、教学、训练、医疗和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多样化任务的主要平台,在分级诊疗体系中处于卫勤要素涵盖最全的关键节点,是全面实践和发展卫勤保全理论的理想切入点。课题着眼陆军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与任务,探索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为实现实战化条件下的卫勤组织指挥提供科学决策支持。本文系统运用管理学、军事学、运筹学、统计学等相关理论、技术与方法,深入分析了“卫勤保全”理论相关概念、核心内涵及应用前景,结合专家论证和建模分析,分析了卫勤保全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了基于卫勤保全理论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借鉴引用军事建模中“多优先级列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与辅助决策方法”和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设计建设实战化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开展能力体系建设实践并通过开展联合作战军事演训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卫勤实践进行建设效果的实证研究,最后对加强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进行了思考和展望。现状及理论研究部分,通过广泛调研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外军和我军卫勤建设的基本概况、相关理论和发展优势;以既往实战卫勤保障任务为对象进行个案调查与类比分析,归纳军队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经验和问题不足。探索新形势下,特别是现代战争条件下陆军师级医院进行卫勤保障时的时间点、伤情特点、救治要点等新情况新问题;对卫勤保全、军队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等概念进行阐明,对卫勤保全与外军卫勤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对卫勤保全理论应用的新特点、新形势进行研究。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研究部分,通过情报分析、专家访谈、座谈讨论、“头脑风暴”等形式,深入了解新时期陆军转型发展战略、职能任务拓展以及新质作战力量建设布局。以此为基础和框架,根据广泛的文献研究情况和专家访谈意见,设计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调查问卷,采用Delphi法对全军相关单位管理、医学、生物、军事、工程等领域的60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完成对卫勤保全理论构成要素、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等核心内容的问卷调研,采用层次分析法、探索性因子分析、熵值法分析等数学建模方法,研究确定了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指标及权重体系。结果显示:效能型卫勤能力、主动型卫勤能力、科技型卫勤能力关系紧密、缺一不可,是推动卫勤保全改革的核心要素。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部分,以能力体系为依据,聚焦基于卫勤保全理论的“效能型卫勤能力、主动型卫勤能力、科技型卫勤能力”三大领域,以多样化军事行动卫勤任务为牵引,运用“多优先级列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与辅助决策方法”进行资源到任务的科学配置,创新引入“卫勤蓝军”概念,指导建设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形成循序渐进、优化整合的现场急救、转运后送、综合战救、野战手术、重症监护、控制评估等虚拟仿真合成训练资源集合。综合应用医学模拟、计算机仿真等技术,开展伤情不可预知的、对抗性的卫勤战救模拟训练,探索实战条件下的生理和心理适应、团队综合协作意识、复杂伤情处置技能、战救基本技能、战救思维等战救能力生成;通过“网络学习、模型操作、虚拟仿真场景演练”等手段,对机动卫勤分队进行“多任务场景仿真”的全维全程“对抗性训练”,创新“单元式、组合式、模块化”的组训模式,探索和实践满足新质作战力量战斗力生成模式需要的卫勤保全能力体系建设。实证研究部分,采用“多优先级列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与辅助决策方法”,依托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功能模块齐全、高度贴近实战的训练资源集合,对本单位受领的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医学救援行动、中外联合卫勤实兵演习、高原联合作战实兵演练等实战卫勤任务进行系统设计、科学组训和资源调度,形成优化的卫勤保障方案并加以模拟演练和实际运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科学验证能力体系建设效果并不断完善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生成模式。最后,本研究站在陆军使命任务历史性拓展、科学把握战略主动以遂行未来多样化军事行动的角度,特别是从满足陆军战斗力新生成模式的卫勤保全能力体系建设需求出发,提出三个方面的思考与建议: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实现卫勤效能的可持续性;二是建立作战牵引的卫勤支持机制,发挥主动卫勤的专业决策作用;三是重构科技创新平台和体系,助推先进科技在军事卫勤中的应用,为新时期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快速向卫勤保全转型创造条件。
黄毓森[7](2016)在《膛内革命 ——电磁轨道炮的实验与探索》文中研究说明当化学能的战场释放接近极限,电磁能的未来军事应用必将更加令人瞩目。相较于传统身管火炮,脱胎于能量革命的电磁轨道炮,具有诸多性能优势,蕴含着巨大的战争潜能。在军事技术革命愈发深入的今天,从能量革命的角度对以电磁轨道炮为代表的电磁能武器的内在发展机理进行史学、哲学的分析与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案例研究法、文献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等方法,探讨电磁轨道炮相较于传统身管火炮的技术优势、技术瓶颈、战争潜能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进路。论文以大纵深的历史视角,通过全面分析相伴人类战争实践数千年的重要工具——兵器的发展历史,以能量革命为切入点,从炮弹革命、膛线革命、撞针革命几个方面进行展开。电磁轨道炮与传统身管火炮最根本、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其能量来源的变革,从化学能到电磁能,发展起来的不仅是一种新型武器装备,更是开启了一扇从化学能武器到电磁能武器的变革大门。紧随能量革命的是炮弹革命、膛线革命、撞针革命三项技术上的重大革命——电磁轨道炮要从实验室走向战场,这三个方面的技术革命是必不可少的。在对这四个方面革命进行阐述的过程中,基本遵循“电磁轨道炮的革命之处——革命带来的新优势——存在的技术瓶颈”的论述思路。本文最后着眼未来战争,以电磁轨道炮为观察视角,对下一代的战争进行了展望,剖析电磁轨道炮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与定位,以及对现有军事理论、军事体制编制的变革等,进而对电磁轨道炮的未来发展形成较为系统和深入的认知与把握。通过对电磁轨道炮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分析,本文提出了未来武器装备发展的进路建议,为我国实现军事技术的“弯道超车”,走好中国特色精兵强军之路提供理论支撑,助力中国梦、强军梦的实现。
向红军,雷彬[8](2015)在《《新概念武器原理》课程特点及教学改革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新概念武器发展速度快,前沿性、时代性、带动性强的特点,结合《新概念武器原理》课程在教学手段、教材体系和授课内容等方面的现状,从动态更新教材体系、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引入开放式考核机制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思路,以期为提高《新概念武器原理》课程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王明东,王天祥[9](2014)在《新概念武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提出新概念武器是机理独特、杀伤破坏作用显着的高新技术武器,对未来战争将产生巨大影响。主要分析了新概念武器的特征、类别,重点介绍了起步早、效能好、相对成熟的网络攻防武器、电磁轨道炮、强激光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的现状,对新概念武器的发展瓶颈与趋势进行了阐述。
杨震,赵娟,卞宏信[10](2013)在《论海权与航空母舰时代的中国海军建设》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作为连接世界各大洲的媒介,海洋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大的意义。然而,中国的海洋利益正不断遭到周边国家侵蚀。为保卫自身的海洋权益,中国必须发展自身的海权。发展海权的核心之一在于建设强大海军,中国现有的海军力量尚不足以担负起这个重任。为了满足国家利益和国家战略的需要,中国海军必须在军种战略、编制体制、兵力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并在科学技术、军事训练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二、21世纪的新概念武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的新概念武器(论文提纲范文)
(1)新概念武器 声波武器:人类的新噩梦?(论文提纲范文)
人类战争的技术形态 |
新概念武器横空出世 |
出手不凡的声波武器 |
(2)基于任职岗位的海军军医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能力素质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四、研究内容与论文写作思路 |
五、概念界定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四、质量控制 |
第三章 能力素质需求内容构建 |
一、能力素质需求内容初筛及调整 |
二、能力素质需求内容的构建 |
第四章 1993级-2008级毕业学员现状研究 |
一、接受调查人员基本情况 |
二、人员任职经历分析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胜任度和满意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各类型单位对卫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
二、毕业学员对本科教育胜任度评价 |
三、毕业学员对本科教育满意度评价 |
四、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毕业学员对本科教育能力素质需求的判断与分析 |
一、能力素质重要性排序调查结果 |
二、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需求调查结果 |
三、军事基础能力素质需求的判断 |
四、毕业学员对科学文化能力素质需求的判断 |
五、毕业学员对专业素养能力素质需求的判断 |
六、毕业学员对身体心理能力素质需求的判断 |
七、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 |
一、对卫管专业本科教育的建议 |
二、主要研究成果 |
三、创新与价值 |
四、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文献综述 我军卫生管理军官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3)海军新概念武器对人员的损伤效应及医学防护(论文提纲范文)
1 激光武器的损伤效应及防护 |
1.1 激光武器的损伤效应 |
1.1.1 激光对人眼的损伤效应 |
1.1.2 激光对皮肤的损伤效应 |
1.2 激光武器的防护 |
2 电磁波武器的损伤效应及防护 |
2.1 电磁波武器的损伤效应 |
2.2 电磁波武器防护 |
3 次声波武器损伤效应及防护 |
3.1 次声波武器损伤效应 |
3.2 次声波武器防护 |
4 新概念武器条件下的卫勤保障研究 |
(4)未来作战舰船发展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未来作战舰船设计理念 |
2 未来舰船发展设想 |
2.1 船体设计 |
2.2 综合电力系统 |
2.3 无人装备体系 |
2.4 预警探测 |
2.5 指挥控制 |
2.6 新概念打击 |
3 结语 |
(6)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名词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发展现状研究 |
2.1 外军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现状 |
2.2 我军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现状 |
2.3 新军事变革对我军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提出新要求 |
小结 |
第三章 卫勤保全理论及其应用前景研究 |
3.1 相关概念及卫勤保全核心内涵研究 |
3.2 卫勤保全与国外卫勤保障理论的比较分析 |
3.3 新形势下卫勤保全理论应用前景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构建研究 |
4.1 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构建模型的假设 |
4.2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构建研究 |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实践研究 |
5.1 用卫勤保全理论引领核心卫勤能力建设方向 |
5.2 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统领卫勤保全战救研训资源构建 |
5.3 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的特点与应用 |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效果实证研究. |
6.1 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医学救援行动 |
6.2 中外联合卫勤实兵演习 |
6.3 高原联合作战实兵演练 |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思考 |
7.1 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实现卫勤效能的可持续性 |
7.2 建立作战牵引的卫勤支持机制,发挥主动卫勤的专业决策作用 |
7.3 重构科技创新平台和体系,助推先进科技在军事卫勤中的应用 |
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新军事变革对我军卫勤保障的影响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承担课题及获得奖项 |
致谢 |
(7)膛内革命 ——电磁轨道炮的实验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电磁轨道炮研发历史的研究 |
1.2.2 关于电磁轨道炮技术前沿的研究 |
1.2.3 关于电磁轨道炮未来进路的研究 |
1.3 体系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主要独创点 |
第二章 能量革命 |
2.1 从化学能到电磁能 |
2.2 电磁能的新进步 |
2.2.1 响应时间更短 |
2.2.2 突防能力更强 |
2.2.3 打击范围更广 |
2.3 电源系统的技术瓶颈 |
2.3.1 高功率发电技术 |
2.3.2 电源小型化技术 |
第三章 炮弹革命 |
3.1 从高爆弹到动能弹 |
3.2 动能弹的新亮点 |
3.2.1 杀伤能力更强 |
3.2.2 附带损伤更少 |
3.2.3 战勤负担更轻 |
3.3 射弹系统的技术瓶颈 |
3.3.1 制导系统环境适应技术 |
3.3.2 射弹系统整体契合技术 |
第四章 膛线革命 |
4.1 从线膛炮到开膛炮 |
4.2 开膛炮的新优势 |
4.2.1 发射武器更多样 |
4.2.2 弹药变换更灵活 |
4.2.3 升级空间更广阔 |
4.3 导轨系统的技术瓶颈 |
4.3.1 抗烧蚀技术 |
4.3.2 抗刮削技术 |
第五章 撞针革命 |
5.1 从撞针式到电钮式 |
5.2 电钮式的新特点 |
5.2.1 衔接智能控制平台 |
5.2.2 实现能量精确调控 |
5.2.3 遂行多元作战任务 |
5.3 控制系统的技术瓶颈 |
5.3.1 能量控制技术 |
5.3.2 高速连射技术 |
第六章 电磁轨道炮与未来战争 |
6.1 变革海战攻防模式 |
6.1.1 遂行水面反舰任务 |
6.1.2 支援两栖登陆作战 |
6.1.3 强化舰艇末端防御 |
6.2 构建空防立体盾牌 |
6.2.1 打击临近空间目标 |
6.2.2 担负战略反导任务 |
6.2.3 升级战机格斗兵器 |
6.3 强化陆军突击能力 |
6.3.1 变革岸防部署战略 |
6.3.2 拓展炮兵火力半径 |
6.3.3 提升战车破甲能力 |
第七章 关于我国电磁轨道炮发展进路的思考 |
7.1 警惕被动锁定 |
7.2 基于利基战略的电磁轨道炮发展进路 |
7.3 慎防“星”装备成新鸡肋 |
7.3.1 符合国力实际 |
7.3.2 符合战场实际 |
7.3.3 符合部队实际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A 电磁轨道炮发展大事年表 |
(8)《新概念武器原理》课程特点及教学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概念武器的特点 |
1. 原理概念新。 |
2. 威慑力大。 |
3. 时代性强。 |
4. 带动性强。 |
二、《新概念武器原理》课程特点及现状 |
1. 技术覆盖面广。 |
2. 教材体系滞后。 |
3. 教学手段受限。 |
三、《新概念武器原理》课程内容体系 |
四、《新概念武器原理》教学改革 |
1. 动态更新教材体系。 |
2.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
3. 开放式的考核模式。 |
五、结束语 |
(9)新概念武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新概念武器 |
1.1 新概念武器的分类[1-2] |
1.2 新概念武器的特征[3] |
1.3 新概念武器的排名 |
2 新概念武器的现状 |
2.1 网络攻防武器[5-7] |
2.2 电磁轨道炮[8-9] |
2.3 强激光武器[10-11] |
2.4 高能微波武器[12] |
3 新概念武器的发展 |
3.1 新概念武器的发展瓶颈[13] |
3.2 新概念武器的发展趋势 |
1)激光武器、动能武器获得优先发展 |
2)网络攻防武器更加得到重视 |
3)衍生技术有更好的应用与推广 |
4 结束语 |
(10)论海权与航空母舰时代的中国海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 海权的概念界定 |
2 中国发展海权的必要性 |
3 中国海军建设的现状及不足 |
4 关于航母时代中国海军建设的思考 |
5 结论 |
四、21世纪的新概念武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概念武器 声波武器:人类的新噩梦?[J]. 杨震,枫月. 世界博览, 2020(21)
- [2]基于任职岗位的海军军医大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能力素质需求研究[D]. 刘豪.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3)
- [3]海军新概念武器对人员的损伤效应及医学防护[J]. 黄建松,丁猛,仇顺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9(10)
- [4]未来作战舰船发展设想[J]. 徐海,梁延峰,刘明辉.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8(05)
- [5]新概念武器在空战领域的应用和装备展望[A]. 杨轩. 2018年军工装备技术专刊论文集, 2018
- [6]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D]. 罗跃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7]膛内革命 ——电磁轨道炮的实验与探索[D]. 黄毓森.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1)
- [8]《新概念武器原理》课程特点及教学改革初探[J]. 向红军,雷彬. 教育教学论坛, 2015(45)
- [9]新概念武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王明东,王天祥. 四川兵工学报, 2014(06)
- [10]论海权与航空母舰时代的中国海军建设[J]. 杨震,赵娟,卞宏信. 世界地理研究,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