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拱棚马铃薯间作寒萝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靳博红[1](2018)在《太白高山蔬菜轻简高效轮作模式及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太白高山地区因其独特的天然优势,生产高山蔬菜得天独厚,近几年其蔬菜产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因菜农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蔬菜的不科学种植习惯,致使其连作障碍、土传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收益缩减。本试验对太白高山不同轮套作模式土壤中根肿病菌孢子数进行观察测定,对太白高山蔬菜不同轮(套)作模式、配套技术进行总结整理并分析相应效益,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对太白高山地区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土壤中根肿病菌休眠孢子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连作8年土壤中休眠孢子量为11.5×104个/g土,随着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年限的增长,土壤中的休眠孢子量随之增长,连作增大了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发生与危害程度。对连续多茬种植十字花科蔬菜后轮作1茬,2茬,3茬不同蔬菜后,土壤中的根肿病菌休眠孢子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所有轮(套)作处理土壤中休眠孢子量相较于连作处理土壤中的休眠孢子量显着降低,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越冬基数的下降,有效减少了根肿病菌的初侵染源量,从而减轻了后茬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的发生与危害,且轮(套)作非十字花科蔬菜茬口数越多,防治效果越佳。综合分析比对所有轮套作模式对休眠孢子的减量效果,以轮作洋葱、生菜、菜豆、莴笋等蔬菜,对根肿病病害防治效果最佳。对十字花科蔬菜不同连作处理后土壤的pH值、十字花科蔬菜与不同非十字花科蔬菜轮(套)作处理后土壤的pH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长期连作十字花科蔬菜,土壤酸化,加剧了根肿病发生风险和危害程度,轮(套)作非十字花科蔬菜可以提高土壤pH值,有效改良土壤酸化问题,从而预防根肿病的发生。2.对太白高山地区蔬菜不同轮(套)作模式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得出,以大白菜、甘蓝、花椰菜、青花菜和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与蒜苗轮作,为太白高山地区最佳的一种轮作模式,一般每667 m2收益达到9000-11000元;其次是,大白菜、中早熟甘蓝与结球生菜、莴笋、芹菜轮作,甘蓝、花椰菜、青花菜与西葫芦、板栗南瓜轮作,一般每667 m2收益6000-8000元。3.总结出“大白菜、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与结球生菜、莴笋、芹菜轮作”;“蒜苗与十字花科蔬菜轮作”以及“大白菜和莴笋、结球生菜套种”等几种轮(套)作模式,是适宜太白高山地区蔬菜轻简高效的最佳栽培模式。
李昕升[2](2015)在《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瓜起源于美洲,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是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性草本植物。南瓜在中国的产地不同,叫法各异,南瓜无疑是该栽培作物最广泛的叫法。南瓜是中国重要的蔬菜作物,是中国菜粮兼用的传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经由欧洲人间接从美洲引种到中国,已有500余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是世界南瓜的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南瓜的栽培面积很广,全国各地均有种植,产量颇丰,南瓜除了作为夏秋季节的重要蔬菜,还有诸多其他妙用。本研究属于农业史(农业科技史、农业经济史、农村社会史)的研究范畴,以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重点分析南瓜的起源、世界范围的传播、品种资源、名称考释,中国引种的时间、引种的路线、推广的过程、生产技术的发展、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引种和本土化的影响等,力求全方位、动态的展现南瓜在中国引种和本土化的全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数据分析和地理信息科学(GIS)技术的运用,尽可能地将历史时期南瓜种植分布情况地图化,以便更清晰、直观的呈现南瓜种植的时空演变。顾名思义,“引种”是指美洲作物南瓜从域外引种到中国,包括引种的时间、路径、过程等相关问题。“本土化”则包含了三层含义:第一,推广本土化,南瓜从引种到中国以后,通过多种方式、路径在中国推广,从最初引种的东南沿海、西南边疆推广到各大地区,并逐步覆盖全国,南瓜的推广本土化过程不但使南瓜在全国迅速普及,而且也导致南瓜主要种植区发生了时空的变迁,推广本土化最为重要,南瓜很快成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作物,推广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基本完成;第二,技术本土化,虽然南瓜的生产技术与加工、利用技术在美洲历史悠久,但是没有随着南瓜引种到中国而一同传入,完全是中国劳动人民在传统瓜类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总结出了一整套的南瓜生产技术体系和加工、利用技术体系,技术本土化最为复杂,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民国以来继续发展,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完成;第三,文化本土化,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狭义的文化,南瓜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从南瓜民俗的兴起,到南瓜文学的传播,再到南瓜精神的扩散,南瓜文化从属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认同,文化本土化最为深入人心,是当今国人不知南瓜为域外作物的重要心理原因,文化本土化在民国时期发展最快,达到了高潮,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到了今天都从未停止。推广本土化、技术本土化和文化本土化,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研究也主要从这三个层面展开。美洲是人类最早栽培的古老作物之一——南瓜的起源中心,南瓜在美洲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在前哥伦布时代,南瓜已经是美洲印第安农业的主要农作物,对南瓜的生产和利用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南瓜随着欧洲向美洲殖民、探险、宗教传播的高潮,先传入欧洲,并经由欧洲人之手传遍世界各地。中国可能是在16世纪初期由葡萄牙人首先引种到东南沿海,稍晚西南边疆也独立从印度、缅甸一带引种南瓜。由此,南瓜迅速在中国内地推广,南瓜与其他美洲作物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除了个别省份基本上都是在明代引种的,17世纪之前,除了东三省、台湾、新疆、青海、西藏,其他省份南瓜栽培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入清以来南瓜在各省范围内发展更加迅速,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逐渐成为南瓜主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之后,南瓜产业发展有序而规范,文革时期南瓜生产进入停滞期,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南瓜产业才再次焕发生机,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南瓜的生产和发展在改革开放前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说明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南瓜产业发展的支撑力量。南瓜拥有丰富的基因库,品种、形态非常多样,生物多样性极其突出,堪称“多样性之最”,因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南瓜称谓混乱、名实混杂,以及正名与别称长期共存的现象,对南瓜的名称进行考释,可以理清其命名原由等问题。同时,南瓜与同为南瓜属的美洲同源作物笋瓜、西葫芦的对比以及对南瓜的品种资源的梳理,都有助于更准确的认识南瓜本土化过程。南瓜传入中国不久,劳动人民便通过认真观察、总结,创新出了关于的南瓜的选种育种、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的一整套栽培技术体系,以及贮藏、食用、药用和饲用等多方面的南瓜加工、利用技术体系,体现了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和我国传统农业的包容性,这些关于南瓜的技术经验和基本成就,对于现代南瓜生产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遗产。即使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瓜技术成就,受现代自然科学影响越来越深,也还是能看出传统技术深深的烙印。南瓜是美洲作物中的“急先锋”,引种和本土化速度为美洲作物之最,有着深刻的动因:前提因素是自然生态因素(生态适应性、生理适应性),最重要因素是救荒因素,移民因素是加速因素,经济因素是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因素且作用越来越大,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素。南瓜引种和本土化产生了诸多影响,意义深远:对救荒、备荒的影响是南瓜在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影响,在全国任何地区均是如此,养活了无数的人口;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了我国传统蔬菜作物结构,完善了传统农业种植制度;对经济的影响,是对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影响,历史上就从来不乏依靠南瓜牟利的人群,如今,南瓜产前—生产—加工—市场,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构成了南瓜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晚明以降南瓜就一直是重要的中药材,不但充实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更在救死扶伤方面建树颇多,对传统医学影响很大;最后便是对文化的影响,南瓜文化丰富多彩,创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造就了多样的文化符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丁晓蕾[3](2008)在《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农业化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陆续得到阐明和运用,实验科学逐步取代经验科学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农业科技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近代蔬菜科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萌芽,并随着科技革命的浪潮或快或缓地向前发展。在20世纪的百年中,中国蔬菜科技经历了清末民初的萌芽,民国时期学科体系的初步构建与发展,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快速发展历程。在以育种和农业化学为主体的第一次农业科技革命,以及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第二次农业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中国蔬菜科技取得了重要进步,并获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这些成果在生产中的转化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蔬菜的综合生产供应能力。到20世纪末,我国的蔬菜科技赶上并在部分领域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五章。首先在回顾中国传统蔬菜科技历史传承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历程,并依据其发展的阶段特征将发展进程分为萌芽(晚清-1911)、初创(1911-1949)、繁荣发展(1949-1966)、曲折发展(1966-1977)、快速发展(1978-2000)五个阶段;然后对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科研推广体系的建立与发展、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以及百年中我国在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蔬菜作物遗传育种、蔬菜作物栽培、蔬菜作物保护、蔬菜贮藏加工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最后在此基础上,重点从相关学科发展的推动、国家政策、制度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资源与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蔬菜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结语部分对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行了简要总结,对21世纪的蔬菜科技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认为:20世纪我国的蔬菜科技完成了由传统经验科学向现代实验科学的历史转型。中国蔬菜科技教育、科研与推广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曾受到多个国家的影响,如20世纪前20年的日本、1920至1940年代的美国及西欧、1950年代的苏联等,1970年代后,基本形成了我国自己的蔬菜科技教育、科研、推广体系。在中国蔬菜科技的发展进步过程中,相关学科的发展,国家政策、科研投入的大力扶持,科研组织机构的进一步完善,协作研究的广泛开展,社会需求的快速增长等因素共同成就了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压力决定了蔬菜科技在20世纪后20年及21世纪的发展方向。
刘健,李世成[4](2002)在《甘肃省高产高效示范田主要栽培模式与技术措施》文中认为本文从甘肃实际出发 ,通过试验示范系统总结 ,提出了适合本省不同生态类型农业区的高产高效田栽培模式 ,以及实现高产高效的重点技术措施 ,对满足农业发展新阶段和农民增收的需要 ,建立现代农作物高产高效技术体系和耕作制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甘信斗,公茂洪,孙业强,孔令泉[5](2000)在《拱棚马铃薯间作寒萝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文中认为 1 技术要点1.1 拱棚规格棚宽6~8m,棚中心支柱高1.5m,棚缘边高0.8m,面积333.5m2左右。建棚应以东西拱向、南北延长为宜。1.2 种植模式两作物种植带宽1m(马铃薯为45cm,萝卜55cm),马铃薯开沟播种,起垄栽培。垄高15cm(作萝卜畦墙),种植马铃薯两行,行间距离15cm。畦内种植萝卜。1.3 整地备播,施足底肥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沙质壤土,深耕25cm,整平耙细,浇水顺畅。拱棚栽培不便追肥,加之两种作物
甘信斗,公茂洪[6](1999)在《鲁引1号间作寒萝卜拱棚早熟高产技术》文中提出鲁引1号马铃薯是山东省特优蔬菜品种。该品种的突出优点是早熟,丰产,结薯集中,株形紧凑,早期产量高,商品性好,抗病性强,适宜拱棚栽培。近几年来,我们利用鲁引1号马铃薯与当地名特农家品种红五缨水萝卜间作,一般产马铃薯1500kg/667m2、萝卜1800...
郜庆炉[7](2002)在《设施型农作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将设施农业与农作制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查土地因素与宇宙因素的互作效应,探查设施条件下的资源生产潜力,深入研究设施条件下不同种植体制资源高效利用的机理与模式,确立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及技术体系,旨在促进我国设施农业持续高效发展,缓解人口增加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实现有限资源生产力的持续提高。 全文9章。第一章引言,在全面分析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设施农业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基础上,认为设施农业开辟了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新领域,设施型农作制度是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重要选择,并提出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章国内外设施农业与农作制度的现状及发展,对国内外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状况、中国农作制度的历史与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对中国农作制度研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不足进行了分析,明确提出了今后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趋势,即设施型农作制度和生态型农作制度。 第三章设施型农作制度概述,对设施型农作制度的有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设施型农作制度与传统农作制度区别的特点。 第四章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在对设施农业生产实质、特点和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特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提出构建设施型农作制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理,即植物的生活因素与调控学说、多维用地原理、生物学原理、光能利用原理和农业技术经济原理。 第五章我国设施农业和农业设施的类型及分布,通过对我国气候类型及特点的详细分析,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地膜覆盖栽培、塑料大棚栽培、普通日光温室栽培、节能型塑料日光温室栽培、现代化温室栽培等主要设施农业生产类型的应用及分布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第六章设施环境与作物种植制度,对地膜覆盖、塑料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条件下光照、温度、湿度、空气、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特点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分析了这些生态因子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第七章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阐述了设施条件下的作物布局、轮作与连作、熟制、茬口安排和立体种植,并把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模式归纳为四种类型:单作一茬型、单作多茬型、多作一茬型、多作多茬型;并对地膜覆盖和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内的主要种植模式进行了归类介绍。 第八章设施条件下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提出了设施条件下光照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环境、空气环境和土壤环境的综合调控技术。 第九章结论与讨论,对全文研究结果进行概括总结,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 *)率先提出了设施型农作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科学地界定了设施型农作制度的内涵,拓宽了设施农业的研究领域。设施型农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在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包括作物种植制度和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两部分。 G)拓宽了农作制度的研究领域,首次把农作制度与设施农业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设施农业依托农业工程技术和生物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可控的技术手段,将部分或大部分环境条件置于人工调控之下,强化了植物生活要素的调控力度,使人类对植物生活要素进行全方位调控成为可能。这就对我国农作制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也为我国农作制度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O)提出了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充实了耕作学科的理论体系。构建科学的设施型农作制度,必须在充分了解设施农业生产实质、特点和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类型、特点的基础上,遵循植物的生活因素与调控学说、多维用地原理、生物学原理、光能利用原理和农业技术经济原理。 O)系统地探讨了设施条件下光照、温度、湿度、空气、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特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各种生态因素对作物种植区域、作物种类、作物品种布局、作物配置方式、熟制或茬制等方面的影响,为设施条件下作物合理布局,茬口安排,种植模式的选择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历)确立了设施型农作制度的技术框架和主要的技术内容,充实了耕作制度的技术体系。确定了设施条件下作物间、混、套作和茬口安排的原则,提出了设施条件下克服连作障碍的措施、进行立体种植的方式、夏季休闲期的利用的途径和设施环境综合调控的具体技术,归类介绍了设施条件下作物的主要种植模式。
王跃华,宋建平,魏崇磊,赵卫峰[8](2000)在《早春拱棚马铃薯间作寒萝卜》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早春拱棚马铃薯间作寒萝卜,一般1米宽为一间作带,马铃薯占30厘米,寒萝卜占70厘米,“立春”前后,选择晴天中午气温3℃以上时播种。寒萝卜从播种到收获60—70天,即4月上中旬收获。马铃薯从播种到收获80—90天左右,即5月上旬收获。平均667平方米产马铃薯1200公斤,寒萝卜1800公斤,产值达5000余元。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深耕整地,施足基肥。秋收后,667平方米撒施优质土杂肥3000公斤以上,用大机具深耕25厘
郭轶琴[9](2021)在《陇东旱地幼龄果园高效益间作套种栽培模式》文中认为本文介绍了陇东旱地幼龄果园高效益间作套种栽培模式的形成背景及创新点,总结了幼龄果园高效益间作套种的主要栽培模式,以期为同类地区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蒙真铖,苏翠,岳建伟,杨曦,陈鸿洁,郑华[10](2019)在《芋头栽培技术及组织培养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对芋头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芋头起源、种质资源分布、栽培技术以及组织培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展望。
二、拱棚马铃薯间作寒萝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拱棚马铃薯间作寒萝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太白高山蔬菜轻简高效轮作模式及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蔬菜轮作研究概述 |
1.1.1 轮作的概念 |
1.1.2 蔬菜轮作倒茬原则 |
1.1.3 蔬菜轮作效益的研究进展 |
1.2 露地蔬菜连作障碍现状 |
1.2.1 连作和连作障碍的概念 |
1.2.2 连作障碍的危害 |
1.3 高山地区蔬菜轮作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太白高山十字花科蔬菜不同轮套作模式土壤中根肿病菌孢子数及pH值的观察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基本概况 |
2.1.2 试验作物及品种 |
2.1.3 试验仪器及药品 |
2.1.4 试验设计 |
2.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1.6 数据整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土壤中根肿病菌休眠孢子数的观察测定结果 |
2.2.2 不同轮套作模式土壤中根肿病菌休眠孢子数的观察测定结果 |
2.2.3 不同试验田块pH值分析 |
2.3 讨论与结论 |
2.3.1 土壤中根肿病菌休眠孢子数的观察测定结果 |
2.3.2 不同试验田块土壤中pH值测定结果 |
第三章 太白高山蔬菜不同轮(间)作模式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 |
3.1 1年1茬,或1年2茬轮作模式、配套技术及效益分析 |
3.1.1 大白菜、中晚熟甘蓝与架豆轮作模式 |
3.1.2 大白菜、早熟甘蓝与结球生菜轮作模式 |
3.2 1年2茬轮作模式、配套技术及效益分析 |
3.2.1 大白菜、萝卜与菜豆轮作 |
3.2.2 甘蓝、花椰菜、青花菜与西葫芦、板栗南瓜轮作 |
3.2.3 十字花科蔬菜与结球生菜、莴笋、芹菜轮作 |
3.2.4 洋葱、蒜苗与十字花科蔬菜轮作 |
3.2.5 十字花科蔬菜与洋葱、蒜苗轮作 |
3.2.6 马铃薯、甜(糯)玉米与十字花科蔬菜轮作 |
3.2.7 大白菜、早熟甘蓝与辣椒轮作 |
3.2.8 冬瓜与大白菜、萝卜轮作 |
3.2.9 十字花科蔬菜与压青冬小麦轮作 |
3.3 菜菜套种模式、配套技术及效益分析 |
3.3.1 西葫芦和娃娃菜套种 |
3.3.2 西葫芦和结球生菜套种 |
3.3.3 大白菜和莴笋、结球生菜套种 |
3.4 菜粮年际间轮作模式、配套技术及效益分析 |
3.4.1 冬小麦与娃娃菜、萝卜轮作 |
3.4.2 春玉米与大白菜(娃娃菜)、萝卜、菠菜、香菜轮作 |
3.5 综合效益分析 |
3.6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适宜太白高山地区几种蔬菜轻简高效轮作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 |
4.1 十字花科蔬菜与结球生菜、莴笋、芹菜轮作模式 |
4.1.1 茬口安排 |
4.1.2 品种选择 |
4.1.3 栽培技术要点 |
4.2 蒜苗与十字花科蔬菜轮作模式 |
4.2.1 茬口安排 |
4.2.2 品种选择 |
4.2.3 栽培技术要点 |
4.3 大白菜和莴笋、结球生菜套种模式 |
4.3.1 茬口安排 |
4.3.2 品种选择 |
4.3.3 套种模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基本结构与研究重点 |
五、创新和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南瓜的起源与传播 |
第一节 南瓜在美洲的起源与传播 |
一、美洲是南瓜的起源中心 |
二、南瓜在欧亚的传播 |
第二节 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和路径 |
一、南瓜传入中国的时间 |
二、南瓜传入中国的路径 第二章 南瓜的名实与品种资源 |
第一节 南瓜名称考释 |
一、南瓜的主要名称 |
二、南瓜的其他别称 |
第二节 南瓜属作物与南瓜品种资源 |
一、南瓜与笋瓜、西葫芦 |
二、南瓜的品种资源 第三章 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一节 南瓜在全国的引种路线 |
第二节 明清民国时期南瓜在各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一、南瓜在东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二、南瓜在华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三、南瓜在西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四、南瓜在西南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五、南瓜在东南沿海的引种和推广 |
六、南瓜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引种和推广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的生产和发展 |
一、南瓜在全国的生产概况 |
二、南瓜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四章 南瓜生产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的积累 |
一、播种育苗 |
二、定植 |
三、田间管理 |
四、病虫害防治 |
五、采收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生产技术的改进 |
一、选种育种 |
二、播种育苗 |
三、定植 |
四、田间管理 |
五、病虫害防治 |
六、采收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生产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五章 南瓜加工、利用技术本土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明清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奠基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改进 |
一、贮藏 |
二、食用 |
三、药用 |
四、饲用及其他利用方式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南瓜加工、利用技术的发展 |
一、1949-1978年的发展 |
二、1979-2014年的发展 第六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生态因素 |
一、生态适应性 |
二、生理适应性 |
第二节 救荒因素 |
一、南方地区 |
二、北方地区 |
第三节 移民因素 |
一、西南移民潮:“湖广填四川”与“改土归流” |
二、东南棚民潮:“客家棚民”与“江西填湖广” |
三、东北大移民:“招民开垦”与“闯关东” |
第四节 对夏季蔬菜的强烈需求 |
一、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 |
二、中国古代夏季蔬菜的品种增加的原因 |
第五节 经济因素 |
一、南瓜的相对经济优势 |
二、南瓜加工、利用的经济优势 |
三、南瓜其他利用方式的经济优势 第七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第一节 对救荒、备荒的影响 |
一、全国性的救荒影响 |
二、六大区的具体救荒影响 |
第二节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一、改变了蔬菜作物结构 |
二、影响了农业种植制度 |
第三节 对经济的影响 |
一、直接南瓜贸易对经济的影响 |
二、南瓜子对经济的促进 |
三、南瓜众多深加工产品成为经济增长的亮点 |
四、南瓜与养殖业发展 第八章 南瓜引种和本土化对科技文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对传统医学的影响 |
一、基本性状的描述 |
二、同食相忌 |
三、具体应用 |
第二节 南瓜与文化 |
一、南瓜精神 |
二、南瓜民俗 |
三、南瓜观赏文化 |
四、南瓜名称文化 |
五、南瓜饮食文化 |
第三节 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一、明清时期的文学创作 |
二、民国时期的文学创作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创作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重点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传承与发展分期 |
第一节 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与面临挑战 |
一、中国传统蔬菜科技的传承 |
二、中国传统蔬菜科技面临挑战 |
第二节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分期 |
一、萌芽(晚清-1911) |
二、初创(1911-1949) |
三、繁荣发展(1949-1966) |
四、曲折发展(1966-1977) |
五、快速发展(1978-2000) |
第二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教育与人才培养 |
第一节 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园艺科技教育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专业设置与学科发展 |
第二节 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技人才状况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技人才培养 |
第三节 我国着名蔬菜园艺学家及其主要成就 |
第三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研、成果推广与科技传播 |
第一节 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一、1949年以前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二、1949年以后蔬菜科研、推广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第二节 蔬菜科研、推广活动的开展 |
一、1949年以前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
二、1949年以后的蔬菜科研、推广活动 |
第三节 蔬菜科技交流与传播 |
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 |
二、专业学会的建立与发展 |
三、蔬菜科技的国际交流 |
第四章 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的主要成就 |
第一节 蔬菜作物的种质资源研究 |
一、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的进步 |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保存和利用 |
第二节 蔬菜作物的遗传育种 |
一、蔬菜作物育种研究的进步 |
二、几种主要蔬菜作物的良种选育 |
第三节 蔬菜作物栽培 |
一、蔬菜作物栽培生理研究的进步 |
二、蔬菜作物设施栽培科技 |
三、蔬菜作物育苗与施肥科技 |
第四节 蔬菜作物保护 |
一、蔬菜作物病虫害调查、鉴定与测报 |
二、蔬菜作物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
第五节 蔬菜贮藏与加工 |
一、蔬菜贮藏运输技术 |
二、蔬菜加工技术 |
第五章 百年蔬菜科技进步动因分析 |
第一节 相关学科发展对蔬菜科技进步的推动 |
一、植物生理学为优化蔬菜生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
二、植物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把蔬菜育种引向分子水平 |
第二节 国家政策和社会组织制度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
一、国家农业政策部署、制度改革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影响 |
二、研究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和组织协作对蔬菜科技进步的作用 |
三、实施科技规划和加大科研投入对蔬菜科技进步的引导与支撑 |
第三节 社会需求与蔬菜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
一、蔬菜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
二、蔬菜科技进步对社会需求的刺激与促进 |
第四节 资源环境压力对蔬菜科技进步的要求 |
一、提高菜地产出率是缓解蔬菜生产资源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 |
二、社会对蔬菜产品安全提出新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课题研究 |
致谢 |
(4)甘肃省高产高效示范田主要栽培模式与技术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建设高产高效示范田的理论依据与原理 |
2 高产高效示范田建设标准 |
3 高产高效示范田主要种植模式 |
3.1 粮菜型 |
3.1.1 小麦间套复菜型 |
3.1.2 玉米套菜型 |
3.1.3 小麦玉米带田套菜型 |
3.1.4 马铃薯套复菜型 |
3.2 粮经型 |
3.3 粮粮型 |
3.4 粮药型 |
3.5 粮果型 |
4 实现高产高效的重点技术措施 |
4.1 因地制宜, 确定模式 |
4.2 选择好地, 施足肥料 |
4.3 选用良种, 适时播种 |
4.4 覆盖地膜, 增温保墒 |
4.5 科学管理, 防虫治病 |
(7)设施型农作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设施型农作制度提出的背景 |
§1.1.1 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 |
§1.1.2 设施农业的兴起及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
§1.1.3 设施农业开辟了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新领域 |
§1.1.4 设施型农作制度—我国农作制度发展的重要选择 |
§1.2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
§1.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设施农业与农作制度的现状及发展 |
§2.1 国内外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 |
§2.1.1 国外设施农业的历史及发展概况 |
§2.1.2 中国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 |
§2.2 中国农作制度的历史与研究进展 |
§2.2.1 中国农作制度的历史演进 |
§2.2.2 中国农作制度研究改革的主要成就 |
§2.2.3 中国农作制度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 |
§2.2.4 中国农作制度研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及发展趋势 |
第三章 设施型农作制度概述 |
§3.1 设施型农作制度的概念 |
§3.1.1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 |
§3.1.2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 |
§3.2 设施型农作制度与传统农作制度区别的特点 |
§3.2.1 植物生活要素的调控力度大 |
§3.2.2 集约化程度高 |
§3.2.3 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程度低 |
§3.2.4 作物组成受市场的影响大 |
§3.2.5 农业资源的利用率高 |
§3.2.6 生物种群多样性特点显着 |
§3.3 研究和构建设施型农作制度的目的意义 |
第四章 设施型农作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
§4.1 设施农业生产分析 |
§4.1.1 设施农业生产的实质 |
§4.1.2 设施农业生产的特点 |
§4.2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及其特点 |
§4.2.1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定义 |
§4.2.2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类型 |
§4.2.3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 |
§4.2.4 设施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
§4.3 植物的生活因素与调控学说 |
§4.3.1 植物的生活因素 |
§4.3.2 植物生活因素的作用规律 |
§4.3.3 植物生活因素作用的基本特点 |
§4.4 多维用地原理 |
§4.4.1 土地的多维性 |
§4.4.2 多维用地 |
§4.5 生物学原理 |
§4.5.1 生物间互利共生机制 |
§4.5.2 生态位原理 |
§4.5.3 物种多样性原理 |
§4.6 光能利用原理 |
§4.7 农业技术经济原理 |
第五章 我国设施农业生产的类型及分布 |
§5.1 我国的气候及特点 |
§5.1.1 我国的气候 |
§5.1.2 气温分布的特点 |
§5.1.3 光照分布的特点 |
§5.1.4 水分分布的特点 |
§5.2 我国农业设施的主要类型及其调控功能 |
§5.2.1 农业保护设施及其调控功能 |
§5.2.2 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及其调控功能 |
§5.3 我国设施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
§5.3.1 田间地膜覆盖栽培型 |
§5.3.2 塑料拱棚栽培型 |
§5.3.3 温室栽培型 |
§5.3.4 其它设施栽培类型的应用及分布 |
第六章 设施环境与作物种植制度 |
§6.1 光照条件 |
§6.1.1 植物生长发育对光照条件的要求 |
§6.1.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光照条件 |
§6.1.3 农业设施内的光照条件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
§6.2 温度条件 |
§6.2.1 植物生长发育对温度条件的要求 |
§6.2.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温度条件 |
§6.2.3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温度条件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
§6.3 湿度条件 |
§6.3.1 植物生长发育对湿度条件的要求 |
§6.3.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湿度条件 |
§6.3.3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湿度条件对作物种植制度的影响 |
§6.4 空气条件 |
§6.4.1 二氧化碳 |
§6.4.2 有害气体 |
§6.5 土壤条件 |
§6.5.1 植物生长发育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
§6.5.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土壤变化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七章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制度 |
§7.1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布局 |
§7.1.1 地膜覆盖栽培的布局与发展 |
§7.1.2 温室大棚栽培的布局与发展 |
§7.2 设施条件下作物的轮作与连作 |
§7.2.1 轮作 |
§7.2.2 连作 |
§7.3 设施条件下作物的茬口安排及熟制(茬制) |
§7.3.1 设施条件下的茬口安排 |
§7.3.2 设施条件下的熟制(茬制) |
§7.3.3 农业保护设施夏季休闲期的利用 |
§7.4 设施条件下的立体种植 |
§7.4.1 设施条件下作物地面立体种植 |
§7.4.2 设施条件下作物空间立体栽培 |
§7.5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种植模式 |
§7.5.1 设施条件下作物种植模式的类型 |
§7.5.2 设施条件下的主要种植模式 |
第八章 设施条件下的作物生活要素综合调控制度 |
§8.1 农业设施内的光照环境调控 |
§8.1.1 改进农业设施的结构和管理技术 |
§8.1.2 人工补光 |
§8.1.3 遮光 |
§8.2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温度环境调控 |
§8.2.1 增温 |
§8.2.2 保温 |
§8.2.3 降温 |
§8.3 农业保护设施内的湿度环境调控 |
§8.3.1 降低空气湿度 |
§8.3.2 降低土壤湿度 |
§8.3.3 加湿 |
§8.4 农业保护设施内气体的调控 |
§8.4.1 农业保护设施内CO_2浓度的调控 |
§8.4.2 农业保护设施内有害气体的防止 |
§8.5 农业保护设施内土壤状况的调控 |
§8.5.1 深耕土壤 |
§8.5.2 科学施肥 |
§8.5.3 合理灌溉 |
§8.5.4 生物除盐 |
§8.5.5 合理使用农药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陇东旱地幼龄果园高效益间作套种栽培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幼龄果园套种马铃薯 |
1.1 经济效益 |
1.2 适种区域 |
1.3 栽培要点 |
2 幼龄果园套种大豆 |
2.1 经济效益 |
2.2 适种区域 |
2.3 栽培要点 |
3 幼龄果园套种辣椒 |
3.1 经济效益 |
3.2 适种区域 |
3.3 栽培要点 |
4 幼龄果园套种西瓜 |
4.1 经济效益 |
4.2 适种区域 |
4.3 栽培要点 |
5 幼龄果园套种甘蓝 |
5.1 经济效益 |
5.2 适种区域 |
5.3 栽培要点 |
6 幼龄果园套种薄皮甜瓜 |
6.1 经济效益 |
6.2 适种区域 |
6.3 栽培要点 |
7 幼龄果园套种大蒜 |
7.1 经济效益 |
7.2 适种区域 |
7.3 栽培要点 |
8 幼龄果园套种西葫芦 |
8.1 经济效益 |
8.2 适种区域 |
8.3 栽培要点 |
9 幼龄果园套种大葱 |
9.1 经济效益 |
9.2 适种区域 |
9.3 栽培要点 |
1 0 幼龄果园套种中药材 |
(10)芋头栽培技术及组织培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芋头的起源及种质资源分布 |
1.1 芋头的起源 |
1.2 芋头的种质资源分布 |
1.2.1 国外芋头的种质资源分布 |
1.2.2 我国芋头种类及种质资源分布 |
2 我国芋头主要种植方式 |
2.1 芋头的单一地膜覆盖栽培 |
2.2 芋头的田间套种 |
3 芋头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
3.1 国外芋头组织培养状况 |
3.2 国内芋头组织培养状况 |
4 展望 |
四、拱棚马铃薯间作寒萝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太白高山蔬菜轻简高效轮作模式及栽培技术研究[D]. 靳博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1)
- [2]南瓜在中国的引种和本土化研究[D]. 李昕升.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3]20世纪中国蔬菜科技发展研究[D]. 丁晓蕾.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6)
- [4]甘肃省高产高效示范田主要栽培模式与技术措施[J]. 刘健,李世成.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2(05)
- [5]拱棚马铃薯间作寒萝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J]. 甘信斗,公茂洪,孙业强,孔令泉. 种子世界, 2000(01)
- [6]鲁引1号间作寒萝卜拱棚早熟高产技术[J]. 甘信斗,公茂洪. 种子科技, 1999(04)
- [7]设施型农作制度研究[D]. 郜庆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2(02)
- [8]早春拱棚马铃薯间作寒萝卜[J]. 王跃华,宋建平,魏崇磊,赵卫峰. 农家参谋, 2000(01)
- [9]陇东旱地幼龄果园高效益间作套种栽培模式[J]. 郭轶琴. 现代农业科技, 2021(19)
- [10]芋头栽培技术及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蒙真铖,苏翠,岳建伟,杨曦,陈鸿洁,郑华. 热带农业科学,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