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商务旅行指南(第 1 部分)

德国商务旅行指南(第 1 部分)

一、德国商旅指南(上)(论文文献综述)

张思远[1](2021)在《儒莲《汉文指南》研究》文中认为《汉文指南》(Syntaxe nouvelle de la Langue chinoise fondée sur la position des mots)系19世纪法国汉学家儒莲(Stanislas Julien,1797或1799—1873)的汉语研究代表作。全书分上下两册,分别论述文言与白话的句法规则,旨在揭示有助于汉语学习的词位规律(regles de position des mots)。书中语料丰富详实,均以中外文对照的方式呈现。儒莲既从中文典籍中取例,又采撷戏剧小说里的句段,从雅俗两个层次分析汉语的词位规律;既译介清代小学家的着作,又评述欧洲其他汉语研究者的观点,以期融汇中西两方的成果,架构一套新的汉语研究体系。《汉文指南》的法语书名可直译为“基于词位的汉语新句法”,其意在“新”,重在“词位”。因而有必要分析该书如何继承欧洲既有语法书的优点、开创新的研究思路,从而追问词位规律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法国专业汉学时期的汉语学习方法与研究路数。为回答上述问题,本论文将以正文四章来展开分析。第一章以儒莲生平为主线,梳理他的外语学习与汉学研究经历,找到各项研究内容的核心与联系,从而确定《汉文指南》在儒莲着述中的地位。同时对《汉文指南》的全书结构与成书背景予以进一步分析,明确这部作品的学术性质。第二章深入《汉文指南》的语法部分,厘清儒莲划分汉语词类的标准,分析《汉文指南》如何吸收清代小学作品与前辈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并以全新的逻辑阐释汉语中的词位规律。第三章从翻译入手,集中研究《汉文指南》的三处长篇例文。通过文本分析,提炼儒莲选择文言和白话例文的标准,评价词位规律在何种程度上提高了译文的准确性。最后一章则把《汉文指南》置于法国汉学史的发展进程中,参考现代东方语言专业学院的教学成果,评价《汉文指南》的指导作用;参考欧洲学者的反馈,定位《汉文指南》在欧洲汉语研究与汉学史上的学术影响。

吴小国[2](2019)在《“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逆全球化浪潮涌现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体现了中国政府推动改革开放走向深入的坚定决心,也是持续推动全球化进程、促进国际交往有序进行、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国际社会更加公正合理发展的伟大举措。而合作机制的构建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成为时下中国国际法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国际软法在当前“一带一路”合作机制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概念、主体、形式和效力等基本问题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提升国际软法效力的建议和中国政府完善国际软法实施机制的对策。“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国际法视角的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特别是对其中国际软法现象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理论上来说,该问题的研究可以为“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也可以深化对于国际软法问题的研究。实践意义上,可以完善“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作用的发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有着深刻的历史与时代背景,赋予了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超越了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和“新丝绸”之路计划等战略。“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构建以现有的多边、双边和区域合作机制为基础,旨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革新传统国际经济合作模式。国际软法是“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性问题的凸显,让国际软法成为国际治理的重要工具,并引起学者们深入的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国际软法是国际法的一部分,并提出了国际软法的概念。“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我们要倡导的是软法和硬法二者并重的混合理论。“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创制主体不局限于国家和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和跨政府网络也可以成为创制主体。形式也是十分多样,国际宣言、联合公报。谅解备忘录、国际组织的技术标准和示范法等都可以是国际软法的表现形式。在创制路径上可以借鉴亚太经合组织和20国集团的模式。相较于国际硬法来说,国际软法的主体范围更广,形式更灵活,内容上也更具包容性,更好的满足了国际合作对于国际制度的需求。国际软法在和国际硬法的互动中具有引领、补充和重构功能,并在国际人权法、国际环境法、国际金融法和欧盟的相关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突出问题则体现在国际软法的效力与实施上。权力政治、利益分配、国际法碎片化等外在和内在因素制约了国际软法效力的发挥。构建“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破除狭隘国家利益观,完善国际软法的制定模式,保障实质性民主的实现,才能更好的发挥国际软法的效力。在国际软法的实施上,我们则应克服中国-东盟合作机制的缺陷,以“过程管理理论为指导,借鉴“不遵约机制”的成功实践,努力完善“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实施机制。

闻虹[3](2019)在《新式交通与环渤海地区旅游事业的变革(1861-1937)》文中研究表明旅游是人们在空间中进行移动的活动,交通是位于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连接体。交通的范围和效能制约着人们的旅游空间,也制约着人们的旅游方式。决定交通状况的首要因素是交通工具,而近代旅游的变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工具的进步,即由人力、畜力等自然力转变为利用机械力,使人们获得了超越自然限制的交通能力,从而使大规模异地性的人口流动成为可能,并由此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因而交通的机械化——即交通近代化是旅游事业变革的一个必要条件。交通工具的革新过程,并不只是简单的技术变革问题,还是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社会流动等一系列变革的过程。从古代到近代,旅游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发展历程。近代前后的旅游有着明显的差异。同样是旅游,在近代以前,它仅仅特指个人的活动,但在近代以后,则变成了一种社会性的活动。19世纪60年代,北洋三口开埠通商,以轮船、铁路为代表的新式交通开始传入该区域,不但为人们的旅行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提升,而且也为旅游事业各要素变革提供了重要的契机。本文所研究的就是近代铁路、轮船的兴起对环渤海区域旅游事业变革的推动作用。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环渤海区域旅游事业变革的背景。19世纪中期,环渤海区域的天津、烟台、营口开埠通商,开始了被动冲击式的近代化进程。北洋三口开始与西方国家通商贸易,封闭保守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了发展。轮船、铁路所构成的新式交通体系在该区域初步建立。在经贸结构、交通条件、矿业开采等具体因素变动的刺激下,环渤海地区城镇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该区域在社会转型之中,逐渐形成了新资产阶级、新知识群体等新兴社会阶层。近代工业社会衍生出工作时间制度,使城市人口的工作时间与闲暇时间逐渐分离。在西风东渐潮流冲击之下,人们的休旅生活也呈现出了新的风貌。第二部分是对航运与旅游空间扩展的研究,即北方旅游事业变革开端的研究。19世纪末20世纪初,环渤海地区的青岛、大连、威海等海滨区域相继开埠,西方人为满足旅居中国外侨的生活需求,对青岛、大连、烟台、威海等沿海区域城市避暑功能进行了开发。北方各轮船航线陆续开通,并与南方甚至世界航运线路对接,形成了系统的交通网络体系,环渤海区域各海滨成为夏季西人避暑度假的“飞地”。国际航线的开辟为人们拓展了国际旅游空间,便利了西方人来到中国考察、度假、经商、传教等活动。同时,中国人开始走向世界去体验西方文明,航运的开通直接推动了近代出入境旅游的发展。第三部分是铁路及铁路部门所促进的旅游空间的延展。铁路兴起以后,在环渤海区域产生了较强的旅游效应。铁路将沿线分散的景观串联起来,为游客构筑了一条线性景观廊道,位于线性廊道内的传统旅游地,因铁路交通的便捷而吸引力大增。在传统旅游空间不断变革的同时,铁路也带动了新型旅游空间的成长。19世纪末,西人筑路时发现了避暑地——北戴河,被清政府确定为“各国人士避暑之地”。1917年,为便于中西人士避暑往来,北宁铁路局增筑海滨支路,锐意推广北戴河的铁路旅游,参与北戴河海滨地的建设,使得北戴河从无人知晓的地理空间,逐步演变为闻名中外的避暑度假地。1930年代,北宁铁路出于营利的动机,致力于开发沿线兴城温泉、宁园等新型旅游空间。民国时期,各铁路都发行了旅行指南作为宣传媒介,铁路旅行指南反映了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变迁规律,即旅游地的空间序列从线性发展成网状,旅游空间呈现出从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转移的趋势。第四部分是新式交通所引起的旅游大众化倾向。新式交通在技术层面上的先进性促使了人们旅游意识逐渐萌发,新式交通部门将旅游作为发展客运的重要路径,并采取了多种措施进行宣传推广,旅游群体的波及面越来越广,其中以新知识群体的旅游活动最为突出。修学旅行、蜜月旅行以及会议旅行是较为典型的旅游方式。修学旅行作为新式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蜜月旅行是新知识群体“摩登”生活方式的标志,参观游览成为学术团体举办学术年会的一项重要活动。近代交通部门是这些新型旅游活动开展的重要外部支撑力量。第五部分是对新式交通与旅游产业发育的研究。对近代旅游产业发育影响最大的是新式交通,尤其是铁路运输,直接催生了近代旅游业。新式交通及其部门促使旅游活动呈现出较高程度的商品化与市场化。铁路部门为便利旅客在沿线遍设旅馆,与传统客栈相比,这些旅馆无论在硬件设施还是在经营管理上均发生了“质”的飞跃。铁路部门重视宣传铁路旅行,采用报刊、杂志等现代化的商业媒体刊发广告,并以各铁路局为单位组织多届全国范围的“铁展会”。铁路运输凭借其技术层面的优势,促使了团游模式的出现;铁路部门更是促进了作为其附属部门的专业性旅行服务机构即中国旅行社的产生,这是中国旅游产业形成的标志。在旅行社产生之前,铁路部门一直行使着组织、发展旅游活动的职能。

赵鹤琪[4](2019)在《西安入境旅游形象营销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西安拥有众多的历史遗存和自然景观,其中不乏世界级的旅游资源和产品。经过改革开放初期的迅猛发展,西安作为国内重要的文化古城和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地位已经逐渐被取代或被超越,提升西安固化的旅游形象和优化市场定位方向已经时不我待。为升级重塑西安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宣传系统,充分利用西安独特的历史文化环境、自然环境、国际定位等优势,理顺各组成部分的内在关系,明晰其互动机理,并提出相应的战略实施方案和协调机制,对于保证西安作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讨相结合、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联系、问卷调查相比较融合、旅游目的地形象系统的大方向与细节统筹等方式,结合海内外各相关学术理论进行研究。基于学科前沿成果,重点使用文献资料的扎根分析和定性研究的推理演绎来架构旅游目的地形象系统构成的理论框架;基于问卷调查、现状分析等进行西安旅游目的地形象系统化传播策略的设计和研究。通过以上学术模式剖析现状,获取如下的研究结论:理论研究上,本文分析了西安旅游形象的评价因子,探讨了西安旅游目的地形象本底特征,并从营销学的角度对品牌形象的形成和营销模式进行整合重构,从系统性、理论性和逻辑性三个方面分析研究,促使西安旅游形象传播更加科学合理。另一方面,此项研究实践也可能从不同角度丰富包括营销、管理、旅游、地理和行为在内的一系列学科的理论体系和研究丰度;从学术尝试上升到理论高度形成提升重塑西安旅游形象传播的战略。在实际研究中,本课题通过数据因子分析法捕捉旅游个体对西安国际文化旅游形象的评判,其评价因素为:“旅游吸引物”、“城市声誉”、“旅游氛围”。基于以上,通过T查验和数据差异分析系统探究、考察各统计学特性变量的差异程度,及入境游客对西安国际旅游形象三因子的评价是否具有显着性差异,结果发现:排除社会地位和可支配薪资,个体所处社会环境、故乡环境、岁数、教育程度、原生家庭结构、经济差异等,均对游客选择目的地以及对西安国际旅游形象的感受和反馈有着巨大的干预性。本研究结果发现,入境游客对西安国际旅游形象具有很高的正面评价,由此说明西安作为中国的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即西安在外国游客心中树立的国际旅游形象较优,但从西安国际旅游形象三个因子的认知度上看,入境游客对城市声誉评价分异明显。所以,在改进西安国际旅游形象时,首先应考虑西安的城市声誉建设因素,即努力提高西安的国际声誉,使之更具有旅游吸引力。在推进西安国际游览视觉系统时,应把选取旅游吸引物、城市声誉、游玩氛围的营销亮点作为重点;在进行营销时,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体,突出西安的旅游吸引物、城市声誉和旅游氛围,通过西安入境旅游形象升级带动国外游客来到西安游玩的热情,从而推动西安入境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上,本文首先梳理了西安近几年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策略及主要活动。分析发现:西安入境旅游形象营销策略,主要从传统宣传、消费渠道和促销手段等方面进行。研究表明:目前西安入境旅游营销举措的战略性顶层设计不足,缺乏细分和针对性的市场营销手法反映其形象传播理念滞后;传播渠道匮乏,传播渠道层次较低,旅游信息宣传过于倾向传统媒体而非新兴媒体渠道,与国际性组织合作较少,对全国性及国际性媒体利用不足,传播的强度和针对性有待提高。鉴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针对西安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系统化传播提出了如下建议和举措:首先,在全力打造西安旅游产品品牌方面,提出梳理西安旅游产品品牌、提升西安旅游出产物品牌可行性、整合旅游产品与线路等建议。其次,在全方位实施旅游营销方面,提出建设旅游国际化形象、大力推广旅游形象、完善旅游营销渠道,实施媒体大营销、网上展示与推广、事件引爆、品牌节事营销等一系列可行措施。最后,提出在未来提升方面应注重基于“全域旅游”建设的形象品质提升,从全域旅游智慧平台建设、全域便民惠民体系完善、全域旅游行政服务提升、全域旅游服务品质提升、市场监察反馈机制完善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思路,为西安作为国际化旅游目的地的形象系统化传播优化做好支撑。

闻虹,曲晓范[5](2019)在《民国时期铁路旅行指南与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嬗变——以环渤海区域为中心(1912—1937)》文中研究表明铁路旅行指南是民国时期铁路大众化以后大量出现的一种新式资讯类书籍。其内容包罗万象,包括铁路各线运行时刻列表,沿线各站风景名胜推介,商旅、时讯及休闲娱乐设施等内容。以环渤海区域为代表的铁路指南既是施政者发展区域经济、拓展旅游客源的媒介,也是平民百姓行旅生活的指南。铁路指南的文本既展现了近代铁路沿线旅游地空间结构的迁移,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旅游模式的转型。

李睿[6](2018)在《民国铁路旅行指南研究(1912-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初,随着西方旅行者的进入、城市中产阶级的兴起、交通设施的发展以及民众观念的改变,传统的旅行活动被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并由此向近现代旅行转型。旅行活动的增加催生了为旅行者提供信息、指导旅行的指南性手册的出现,是为旅行指南。随着铁路建设的发展,铁路旅行成为更多人的选择。随之出现了专门性的铁路旅行指南,为旅行者提供购票、乘车、沿线城市的相关信息。铁路建设的发展、近代旅行的兴起、出版行业的繁荣是其诞生的背景,它的出版与发行也有其特定的程序。通过对铁路旅行指南“纸上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在体例、排版以及逻辑上的特点,这些特点折射出铁路旅行指南对人们“心里的”特殊作用,影响着人们对铁路旅行、对国家、对民族的认知。而作为史料的铁路旅行指南,则对研究民国城市社会经济以及铁路运营制度具有重要作用。

兰海军[7](2016)在《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研究 ——以厦门市为例》文中指出旅游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改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既是旅游服务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旅游强国的必然要求,更是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深入研究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有助于促进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理论成熟成型,丰富公共服务管理学科体系;有助于促进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稳定供给并持续改进,夯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基础。本文选择厦门为例,源于其系全国最重要旅游城市之一,解剖既有重要理论价值,也有典型示范意义。本文以游客满意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服务质量理论为内核,综合运用文献、比较、案例、访谈、问卷、统计等方法,研究如何通过确立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目标、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机制、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持续改进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本文研究内容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第一,从实践层面梳理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进展。分别考察境内外典型旅游城市实践,梳理出境内旅游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并观察厦门市实践。第二,从理论层面建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框架。厘清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等核心概念,梳理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及责任主体;借鉴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实践,结合旅游公共服务具体环境,建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理论框架。第三,从操作层面阐述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改进。首先是确立质量目标。在现有软硬件基础上,采用ISA法调查游客真实感知,测量期望与感知差距,全面摸清旅游服务质量“短板”。通过I-S等级计算,找出优先改进项、次优改进项,确立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的阶段性目标。其次是监测质量运行。通过改进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宣传贯彻,统一内部思想、营造社会氛围。借助“信息化监测、联动化治理、标准化确认、奖惩化控制”机制,全面监测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再次是评价服务质量。采用SERVQUAL框架,将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具体化,对应开发一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厦门评价并计算出阶段性质量改进的工作重点。最后是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厦门旅游公共服务质量,必须以游客满意为目标,基于旅游服务应用优化智慧厦门顶层设计,修筑质量改进“营养池”;丰富完善厦门质量奖体系,培壮质量改进“胡萝卜”;强化部门协同治理,锻造质量改进“大棒”,构建“三位一体、恩威并举”的服务质量改进运行框架。第四,从推广层面探索公共服务质量改进一般性操作指南。将各环节研究成果和具体操作步骤与厦门经验相结合,抽象化为通用性的操作指南。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一是尝试构建了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理论和运行框架;二是尝试开发了一套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量化了服务质量改进的阶段性目标;三是尝试梳理了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的一般化操作指南。受能力、精力等条件限制,最初调查问卷数据多来源于思明区,未来将进一步拓宽研究区域范围,尽量缩小实然与应然的差距。未来将进一步优化评价指标体系,跟进研究以厦门本岛为核心建构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全面优化提升其适用性。

陈方正[8](2016)在《试论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文化与历史渊源兼及与中国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绪论西方文明从中古过渡到近代,是以十五六世纪之交的四椿大事爲标志:奥图曼人攻陷君士但丁堡(1453)、古腾堡发展活版印刷(1455)、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2)、马丁路德发动宗敎改革(1517)。这些事件的重要性难分轩轾,但君士但丁堡陷落意味重大挫折,印刷术和宗敎改革涉及内部发展与调整,唯有发现新大陆完全不一样:它是西方文明走向世界,冲击世界的第一波。而且,在其後四百五十年间,它为西方的大扩张

王菁[9](2016)在《武汉钢铁集团工业旅游发展调查研究》文中认为“工业旅游是以工业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作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是集科普性、教育性、体验性、观赏性于一体的新的旅游形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也不断提升。因此工业旅游这种新型的旅游形式也受到了游客的欢迎。因此工业旅游这种新型的旅游产品与休闲旅游、红色旅游、观光旅游和生态旅游等旅游产品一样,成为当前我国旅游产品的主流之一。同时,随着生产力的提升和工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在中国,工业旅游也必将成为许多地区,尤其是老的工业基地和地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工业旅游这种旅游形式已经成为我国现代旅游产业体系中的不可获取的重要部分。我国工业旅游最早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最早开展工业旅游的是青岛啤酒、宝钢、杭钢、长虹电视、红蜻蜓鞋业等知名大型企业。在近20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工业旅游发展十分迅速。2002年国家旅游局颁布和施行《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并开展了示范点评选活动,从此国内工业旅游发展的速度更加迅猛。武汉工业旅游发展也起步早,但发展相对缓慢。早在1995年,武汉经济开发区就开发工业旅游。但是截至2015年,武汉还没有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点。武钢(武汉钢铁集团,以下简称武钢)作为武汉市重要工业发展基地,其工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其工业旅游的发展与国内其他钢铁集团相比,发展速度明显滞后。因此,很有必要需要同时要借鉴国内外工业旅游发展的研究经验和发展模式,结合武钢工业旅游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总结提出可行性高的有建设性的建议。本文在参考大量的国内其他钢铁企业发展工业旅游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企业访谈等多种途径,调研分析了武钢发展的历程、武钢工业旅游的资源、武汉发展工业旅游所存在的问题和旅游开发现状等资料,采用SWOT分析等方法,探讨研究了武钢发展工业旅游的模式和对策。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应用SWOT分析法对武钢发展工业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综合分析。主要研究结论为:(1)优势:武钢工业旅游资源丰富,地理区位和旅游基础设施较为良好,客源量大,具有良好的品牌效应,当前经济形势的需要和国家政策的支持;(2)劣势:武钢观念陈旧,现有旅游资源零散,同行业产品竞争压力大,观光工厂绿化低;(3)机会:工业旅游是朝阳行业武钢发展工业旅游有广阔前景,国有企业改革转型和去产能化是提供了机会,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居民日益高涨的多样化的旅游需要;(4)威胁:来自同行旅游产品的竞争,来自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竞争,武钢对于工业旅游市场认知不足,产品体系单一。有针对性地从武钢发展工业旅游的(1)开发原则(2)开发定位(3)开发的设计(4)开发的盈利模式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和个案对比以及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法。在文献综述中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前人对于工业旅游和钢铁工业旅游研究的结论。通过概念的指导和笔者对武钢工业旅游发展调查的情况,分析了武钢的工业旅游资源丰富但发展滞后的原因。并结合武钢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提出发展数字武钢和创新武钢之旅的科普之旅;幸福旅游的怀旧之旅;绿色武钢之武汉特色之旅这三条旅游线路。同时提出了具体的武钢工业旅游形象设计和宣传营销手段。作为第三代武钢人,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更好的应用在武钢发展工业旅游上。用来解决武钢发展工业旅游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一方面,可以帮助武钢顺利的从第二产业过渡到第二、三产业相结合的工业旅游业,获得更大的利润,从而辅助武钢顺利的渡过钢铁行业的“寒冰期”另一方面,现在全国各大媒体对于武钢的负面报道太多,也希望武钢可以在发展工业旅游的同时,扩大自身的正面品牌宣传,宣传自身优秀的企业文化,从而提升武钢的形象和品牌力量,从而扩大销量。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武钢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转型和发展非钢产业有帮助作用,同时也对武汉市青山区相关旅游的开发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畅[10](2016)在《《中国—悠久帝国》第一章至第七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伊莎莉·鲁阿玛·溪德沫(Eliza Ruhamah Scidmore)所撰写的《中国——悠久帝国》(China:Long-lived Empire)一书深受外国读者青睐。本书于1899年和1990年首先在纽约出版发行,是一部出自一个女探险家手笔的见闻录。全书共二十八章,内容涉及中国大江南北,从直隶边境到都阳湖边,从紫禁城到明十三陵,再到游长江逛寺庙,杭州钱塘江观潮,茶林场闻茶香。慈禧太后的豪华富贵和长江边纤夫的艰难困苦,法国使馆旁的水果摊和中国的地方衙门,广州的刑场和宜昌外国租界的高尔夫球场,来华的基督教宣教团和北京城外的骆驼队,书中都有生动的描述。笔者在翻译该文本的基础上完成了本次翻译实践报告。笔者主要负责第一章至第七章的翻译任务,约2万字。其主要介绍了十九世纪一批西方传教士和游者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笔者翻译的部分则重点描写了中国北方的相关情况,涉及天津、山海关,但最主要的笔墨集中在当时的北京城,描述了那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交通运输条件、穿着、政治背景、地理环境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笔者以尤金·奈达的翻译交际理论为指导进行此次翻译实践活动。该理论是其翻译理论发展过程中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奈达提倡“最切近、最自然”的翻译。笔者在翻译时依照奈达提出的四个翻译标准,即“达意、传神、措辞通顺自然和读者反映基本相似”。同时在翻译实践中,笔者还运用多种翻译方法及技巧,力求精准而晓畅地向读者传达原文的内容。本翻译实践报告的目的在于探索游记文本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够为以后学者研究此类文献的翻译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德国商旅指南(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国商旅指南(上)(论文提纲范文)

(1)儒莲《汉文指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原因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2.1 欧洲汉语教育史及语言学背景研究
        1.2.2 儒莲及其作品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论文的创新性
第一章 儒莲生平与学术成就
    第一节 儒莲的研学生涯
        1.2.1 身份考辨
        1.2.2 汉学研究与《汉文指南》
    第二节 《汉文指南》基本框架与成书背景
        1.2.1 《汉文指南》的全书结构
        1.2.2 《汉文指南》的成书背景与文本定位
第二章 《汉文指南》语法研究初探
    第一节 基本词类与用法界定
        2.1.1 名词与动词的分类
        2.1.2 名词的变格
        2.1.3 动词的人称、时态和语式
        2.1.4 形容词与副词的用法
    第二节 常用词研究与中西汇通
        2.2.1 专题论文的虚词研究
        2.2.2 清代小学作品的补正作用
        2.2.3 词表法的运用
第三章 《汉文指南》翻译思想研究
    第一节 文白译本的选取标准
        3.1.1 《喻林》原书与儒莲译本
        3.1.2 《赵氏孤儿》选段与儒莲的官话教学
    第二节 儒鲍之争与《大唐西域记》译文
        3.2.1 词位规律译文的恰切之处
        3.2.2 词位规律译文的文学性
第四章 《汉文指南》与法国汉学
    第一节 实用与学术翻译的不同发展
        4.1.1 两种汉语教学方法
        4.1.2 《汉文指南》的教学效果
    第二节 欧洲学者的评价
        4.2.1 语言学领域的反响
        4.2.2 从语言研究到文明反思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汉文指南》目录译文
附录二: 《告读者》译文
附录三: 儒莲的主要着述目录

(2)“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价值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概述
    第一节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一、“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时代背景分析
        二、“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历史背景分析
        三、“一带一路”倡议超越历史
    第二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国际法基础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法内容
        二、“一带一路”倡议现有的国际法合作机制
        三、“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国际法保障作用
    第三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理论基础
        一、当代主流国际合作模式的弊端
        二、“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为理论基础
第二章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地位
    第一节 国际软法的基本理论
        一、国际软法的产生
        二、国际软法的性质
        三、国际软法的概念
    第二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构建对国际软法的需求
        一、“一带一路”合作机制构建中的法律冲突
        二、国际软法生成模式契合“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构建
        三、国际软法内在理性契合“一带一路”合作机制的构建
    第三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与硬法的关系
        一、软法与硬法边界的区分
        二、“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重要性
        三、国际软法与硬法的混合理论
第三章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创制
    第一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创制主体
        一、国家
        二、国际组织
        三、非政府组织
        四、跨政府网络
    第二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表现形式
        一、国际宣言
        二、联合公报与联合声明
        三、谅解备忘录
        四、国际组织的技术标准
        五、示范法
    第三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创制路径
        一、APEC合作模式的借鉴
        二、G20合作模式的启示
第四章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功能
    第一节 全球治理新模式中国际软法的优势
        一、国际法治理论背景下的国际软法
        二、国际软法的优势
    第二节 实践中国际软法功能的发挥
        一、国际人权领域国际软法的实践——以《世界人权宣言》为例
        二、国际环境领域国际软法的实践——以国际气候机制为例
        三、国际金融领域国际软法的实践——以赤道原则为例
        四、欧盟法中国际软法的实践——以“开放协调机制”(OMC,Open Method of Coordination)为例
    第三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功能定位
        一、“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引领功能
        二、“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补充功能
        三、“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重构功能
第五章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效力问题及完善
        一、国际法效力的依据
        二、国际软法效力的特点
        三、国际软法效力的理性分析
        四、“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效力的局限
        五、国际软法效力的完善
    第二节 “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的实施问题与对策
        一、国际软法的实施
        二、“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实施的缺陷——以中国-东盟合作机制为例
        三、完善“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实施的对策——不遵约机制的借鉴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3)新式交通与环渤海地区旅游事业的变革(186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旅游的概念内涵
        (二)新式交通的概念
        (三)旅游事业的变革
    三、学界的研究综述
        (一)新式交通与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二)新式交通体系与城市化进程的研究
        (三)新式交通体系与社会变动的关系研究
        (四)关于近代旅游史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价值
第一章 环渤海地区旅游事业变革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北洋三口的开辟与西方商业化的强力冲击
    第二节 北洋三口近代工业化的开启
    第三节 环渤海地区近代新式交通产业的初步建立
        一、港口与轮船运输
        二、近代化的陆路运输
    第四节 环渤海地区新型城镇化序幕的拉开
        一、环渤海地区通商口岸率先城市化
        二、工业与交通枢纽型城镇的勃兴
    第五节 西风东渐与环渤海地区新式旅游风尚的萌动
        一、新社会阶层的产生
        二、近代化的时间节奏
        三、生活方式的西风东渐
第二章 航运与旅游空间的扩展
    第一节 渤海湾沿岸多口开放与航运网络的形成
        一、渤海湾沿岸多口岸开放与海滨避暑地的开辟
        二、渤海湾航运网络的形成
    第二节 北方海上航运与避暑旅游
        一、烟台航运与海滨避暑旅游的发端
        二、威海航运与旅居上海西人的避暑天堂
        三、青岛航运与都市避暑旅游
        四、大连航运与东北避暑之始
    第三节 国际航线与近代的出入境旅游
第三章 铁路与旅游空间的延展
    第一节 环渤海地区铁路网络的形成
    第二节 铁路与线性景观廊道的构建
    第三节 京奉(北宁)铁路与北戴河海滨的休旅文化
        一、铁路与北戴河海滨“风景的发现”
        二、铁路与北戴河休旅空间的开辟
        三、世外桃源:铁路与北戴河海滨的体验
    第四节 铁路与新型旅游空间的成长
        一、京奉(北宁)铁路与温泉旅游地的开发
        二、北宁铁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
    第五节 民国时期铁路旅行指南与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嬗变
        一、环渤海区域铁路运输网络的形成与铁路旅行指南的产生
        二、线性——网络:指南与旅游地空间序列的形成
        三、内陆——沿海:指南与旅游空间的向海性迁移
第四章 新式交通与旅游的大众化倾向
    第一节 新式交通的驱动作用
        一、新式交通与人们旅游心态的变化
        二、交通部门促进旅游大众化的措施
    第二节 新式交通与修学旅行
    第三节 新式交通与新知识群体的旅游
        一、新知识群体的蜜月旅行
        二、学术团体的会议旅行
第五章 新式交通与旅游产业发育
    第一节 旅馆服务设施的近代化
        一、火车站、码头与旅馆的集聚
        二、铁路部门自建的新式旅馆
    第二节 铁路旅行广告与展览会
        一、广告与铁路旅行宣传
        二、铁展会与铁路旅行推介
    第三节 铁路与旅行中介组织的近代化
        一、铁路与团体旅游的出现
        二、铁路营业所:铁路部门自建旅行中介组织的尝试
        三、旅行社:商业性旅行中介组织的衍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4)西安入境旅游形象营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城市形象定位
        1.3.2 旅游目的地城市形象传播策略
        1.3.3 旅游目的地的传播、推广与营销
第2章 西安入境旅游形象本底分析
    2.1 西安入境旅游形象的理念识别(MI)
        2.1.1 基于地脉的西安旅游理念形象基础
        2.1.2 基于文脉的西安旅游理念形象基础
        2.1.3 西安入境旅游整体理念形象
    2.2 西安入境旅游形象的行为识别(BI)
        2.2.1 西安城市格局下的行为形象识别分析
        2.2.2 西安特色活动下的行为形象识别分析
    2.3 西安入境旅游形象的视觉识别(VI)
        2.3.1 西安入境旅游在地视觉形象要素
        2.3.2 西安入境旅游传统媒体视觉形象
        2.3.3 西安入境旅游新型媒介视觉形象
    2.4 西安入境旅游的其他形象识别
        2.4.1 地缘识别(GI)
        2.4.2 人文识别(HI)
        2.4.3 政策识别(PI)
    2.5 小结
第3章 西安入境旅游形象认知调查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对象及研究区域
        3.1.2 问卷设计
    3.2 样本调研与人口统计特征
    3.3 数据分析方法
        3.3.1 信度和效度
        3.3.2 因子分析
        3.3.3 T检验
        3.3.4 方差分析
        3.3.5 检验标准
    3.4 西安国际旅游形象特性因子提取
    3.5 西安国际旅游形象的人口统计特征差异分析
        3.5.1 性别
        3.5.2 客源地
        3.5.3 年龄
        3.5.4 学历
        3.5.5 家庭结构
        3.5.6 职业
        3.5.7 年收入
    3.6 小结
第4章 西安入境旅游营销现状
    4.1 西安入境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4.1.1 入境游客接待总量特征
        4.1.2 入境旅游客源分布
        4.1.3 入境游客消费情况
    4.2 西安入境旅游市场营销的政府举措
        4.2.1 旅游产品(Product)营销举措
        4.2.2 价格体系(Price)营销举措
        4.2.3 销售渠道(Place)营销举措
        4.2.4 促销手段(Promotion)营销举措
    4.3 小结
第5章 西安入境旅游形象优化推广策略
    5.1 旅游品牌与旅游产品联合打造
        5.1.1 细化旅游产品品牌分类
        5.1.2 整合旅游产品与线路
        5.1.3 旅游品牌与产品联合打造流程
    5.2 旅游目的地形象全方位营销
        5.2.1 强化旅游形象市场认知
        5.2.2 大力推广旅游形象
        5.2.3 完善旅游营销渠道
        5.2.4 实施媒体大营销
        5.2.5 网上展示与推广
        5.2.6 事件引爆
        5.2.7 品牌节事营销
    5.3 旅游目的地形象品质提升机制
        5.3.1 旅游营销平台建设
        5.3.2 入境旅游者便民服务升级
        5.3.3 全域旅游行政优化
        5.3.4 旅游市场监督完善
第6章 启示与展望
    6.1 启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民国时期铁路旅行指南与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嬗变——以环渤海区域为中心(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一、环渤海区域铁路运输网络的形成与铁路旅行指南的产生
二、线性———网络:指南与旅游地空间序列的形成
三、内陆———沿海:指南与旅游空间的向海性迁移
结语

(6)民国铁路旅行指南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价值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方法与框架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民国铁路旅行指南的兴起
    第一节 铁路旅行指南的诞生背景
        一、铁路建设的发展
        二、近代旅游的兴起
        三、出版行业的繁荣
    第二节 铁路旅行指南的出版与发行
        一、编辑队伍
        二、发行情况
第二章 铁路旅行指南的内容与作用
    第一节 内容与特点:“纸上的”铁路旅行指南
        一、体例:大同小异,各有特色
        二、插图:图片多样,按律分布
        三、逻辑:空间为序,严谨细致
    第二节 作用与功能:“心里的”铁路旅行指南
        一、宣传铁路旅行,吸引游客出行
        二、彰显革命功业,塑造党国正统
        三、发现沿途风景,强化民族认同
第三章 铁路旅行指南的史料价值
    第一节 对研究民国铁路运营制度的价值
        一、了解旅客运输
        二、探究负责运输
        三、透析铁路联运
    第二节 对研究民国城市社会的价值
        一、展现旅游资源
        二、呈现交通状况
        三、重现城市空间
余论 铁路旅行指南的现代性及其局限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后记

(7)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研究 ——以厦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立题旨意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技术路线
第二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的实践进展
    第一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兴起的动因
        一、注重质量是各国发展的普遍路径
        二、驱动质量是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追求
        三、提升质量是游客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期盼
    第二节 境内外典型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实践
        一、境外典型城市的旅游公共服务质量
        二、境内典型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质量
        三、境内城市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的共性问题
    第三节 厦门旅游服务业与公共服务质量现状
        一、厦门旅游服务业发展概况
        二、厦门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现状
第三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的管理框架
    第一节 旅游公共服务相关概念辨析
        一、公共服务
        二、旅游公共服务
        三、旅游公共服务质量
    第二节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及主体认定
        一、旅游公共服务的体系
        二、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划分及责任认定
    第三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改进框架
        一、质量管理通用框架
        二、公共服务质量管理一般框架
        三、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管理框架
第四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目标的确立
    第一节 总体服务质量目标设定
        一、研究方法与框架
        二、调查对象特征
    第二节 旅游服务质量的目标体系
        一、总体目标
        二、分项目标
        三、旅游服务质量目标变迁
    第三节 质量目标确立过程及顺序
        一、质量确立目标过程
        二、质量目标确立顺序
第五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监测
    第一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前期准备
        一、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宣传贯彻
        二、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目标的任务分解
    第二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全面运行
        一、信息化推动旅游大数据监测
        二、联动化夯实跨部门服务质量治理
        三、标准化促进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稳定
        四、奖惩并举控制旅游公共服务质量
    第三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的后期控制
        一、监测后期控制阶段的现状
        二、监测后期保障中的问题
第六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评价
    第一节 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概述
        一、旅游服务质量评价方法与框架
        二、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样本特征
    第二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一、总体旅游服务质量评价
        二、具体旅游项目服务质量评价
    第三节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检验及改进
        一、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评价检验
        二、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建议
第七章 旅游公共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第一节 环境层面——优化智慧旅游平台
        一、优化顶层设计
        二、优化技术支撑
        三、优化应用体系
        四、提升全域智慧服务
    第二节 激励层面——内化质量创新动力
        一、强化质量导向
        二、强化质量提升
        三、强化质量奖励
    第三节 机制层面—强化部门协同治理
        一、构建“大旅游”协同发展机制
        二、夯实“大数据”共享供给平台
        三、构建“多部门”协同服务机制
        四、构建“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
结论
    一、基本结论
    二、存在不足
附录一 厦门市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调查问卷
附录二 厦门市旅游公共服务质量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9)武汉钢铁集团工业旅游发展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前言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工业旅游研究
        (二) 工业旅游模式的研究
        (三) 国内外工业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
        (四) 钢铁工业旅游研究
        (五) 武钢工业旅游研究
        (六) 其他钢铁工业旅游的成功经验
        (七) 工业旅游综述小结
    三、研究理论与概念界定
        (一) 工业旅游的概念
        (二) 钢铁工业旅游的概念
        (三) 理论基础之SWOT分析法
    四、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第2章 武钢工业旅游开发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一、武钢工业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武钢工业发展概况
        (二) 武钢及其周边发展工业旅游资源调查
        (三) 武钢工业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四) 武钢工业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五) 小结
    二、武钢工业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一) 武钢发展工业旅游的优势分析
        (二) 武钢发展工业旅游的劣势分析
        (三) 武钢发展工业旅游所面临的机遇分析
        (四) 武钢发展工业旅游要迎接的挑战和面临的威胁分析
第3章 武钢工业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一、武钢工业旅游开发的原则
    二、武钢工业旅游开发的定位
    三、武钢工业旅游开发设计
        (一) 工业旅游形象设计
        (二) 工业旅游产品设计
        (三) 旅游线路设计
        (四) 工业旅游营销设计
    四、武钢工业旅游盈利模式
    五、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10)《中国—悠久帝国》第一章至第七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项目简介
    1.1 项目来源
    1.2 文本简介
    1.3 项目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2.1 文本类型简介
    2.2 文本语言特点分析
    2.3 译前准备与小组合作
第三章 翻译理论与策略
    3.1 尤金·奈达与交际理论
    3.2 翻译策略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专有名词
        4.1.1 人名的翻译
        4.1.2 地名的翻译
        4.1.3 古建筑名的翻译
        4.1.4 书名的翻译
    4.2 句子的翻译
        4.2.1 连动句的翻译
        4.2.2 被动句的翻译
        4.2.3 定语从句的翻译
        4.2.4 其他长难句的翻译
第五章 实践总结
    5.1 对游记作品翻译的认识
    5.2 文学译者的素质要求
    5.3 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Ⅰ(原文与译文)
    Ⅰ (第一章)
    Ⅱ (第二章)
    Ⅲ (第三章)
    Ⅳ (第四章)
    Ⅴ (第五章)
    Ⅵ (第六章)
    Ⅶ (第七章)
附录Ⅱ (专业术语表)
致谢

四、德国商旅指南(上)(论文参考文献)

  • [1]儒莲《汉文指南》研究[D]. 张思远.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2]“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中国际软法问题研究[D]. 吴小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2)
  • [3]新式交通与环渤海地区旅游事业的变革(1861-1937)[D]. 闻虹.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4]西安入境旅游形象营销优化研究[D]. 赵鹤琪. 陕西师范大学, 2019(12)
  • [5]民国时期铁路旅行指南与旅游地空间结构的嬗变——以环渤海区域为中心(1912—1937)[J]. 闻虹,曲晓范. 历史教学问题, 2019(01)
  • [6]民国铁路旅行指南研究(1912-1937)[D]. 李睿. 苏州大学, 2018(01)
  • [7]旅游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研究 ——以厦门市为例[D]. 兰海军. 厦门大学, 2016(01)
  • [8]试论西方地理大发现的文化与历史渊源兼及与中国的比较[J]. 陈方正. 中国文化, 2016(01)
  • [9]武汉钢铁集团工业旅游发展调查研究[D]. 王菁.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3)
  • [10]《中国—悠久帝国》第一章至第七章翻译实践报告[D]. 刘畅.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德国商务旅行指南(第 1 部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