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刺对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庞天秀[1](2021)在《针刺足三里穴对不同体质青年解溪穴皮肤温度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通过针刺阳虚质与平和质青年右侧足三里穴,观察不同时间点双侧足三里穴与解溪穴的温度变化,探讨针刺足三里穴对相关腧穴的温度影响,为临床应用巨刺法及不同体质间的针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青年受试者60例,平和质3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25.40±1.47岁;阳虚质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25.46±1.65岁。试验室温度26±1℃,相对湿度30±10%。选用规格为0.35*40mm一次性针灸针直刺受试者右侧足三里穴1~1.5寸,以得气为度,得气后留针。受试者暴露双下肢,用红外热像仪记录针刺前40min、30min、20min、10min、2min,留针2min、10min、20min、30min,出针后2min、10min、20min、30min双侧足三里穴与双侧解溪穴温度。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保持静坐状态,不施以手法。应用IBM 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针刺前:(1)平和质组在针刺前40min至针刺前20min各穴位温度呈下降趋势,各时间点温度有显着变化(P<0.05),针刺前20min到针刺前各时间点温度无显着变化(P>0.05),针刺前20min观测穴位温度达到稳定状态。(2)阳虚质组在针刺前40min至针刺前10min各穴位温度呈下降趋势,各时间点温度有显着变化(P<0.05),针刺前10min到针刺前各时点温度无显着变化(P>0.05),针刺前10min观测穴位温度达到稳定状态。(3)皮肤温度稳定状态下,阳虚质组双侧解溪穴温度比较有极显着差异(P<0.01)。阳虚质组双侧解溪穴温度显着低于平和质组(P<0.01)。2.针刺后:(1)平和质组:双侧足三里穴、双侧解溪穴在留针2min至出针后30min各时点温度与针刺前2min比较均显着下降(P<0.01)。(2)阳虚质组:双侧足三里穴在留针2min至出针后30min各时点温度与针刺前2min比较显着下降(P<0.05或P<0.01)。右侧解溪穴在留针10min至出针后10min各时点温度与针刺前2min比较显着下降(P<0.05或P<0.01)。左侧解溪穴在留针30min至出针后10min各时点温度与针刺前2min比较显着下降(P<0.05)。结论:1.阳虚质组解溪穴温度左右失衡,且穴位温度低于平和质。2.针刺右侧足三里穴可引起双侧足三里穴及双侧解溪穴温度下降,提示针刺效应具有“循经性”。3.针刺右侧足三里穴,引起左侧足三里穴的温度变化,为临床应用“巨刺法”提供依据。4.阳虚质组与平和质组比较,双侧解溪穴针刺效应出现时间延迟、针刺后遗效应时间短,提示阳虚质较平和质气血运行缓慢。
宋晓晶[2](2020)在《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半个多世纪以来,经络生物学内涵研究一直是中医科研攻关的核心问题。国内外学者借助生物、物理、影像学等现代方法在此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以期证实经络存在,揭示经络实质。其中,经络客观显示是经络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证明经络存在提供了实验证据。但是,目前,大部分的经络可视化研究方法在生物安全性、组织定位标记、重复推广方面存在一定缺陷,限制了对已显示循经轨迹的结构和功能等关键问题的深入研究;无法科学地解释已显示循经轨迹的生物学实质。因此,探寻客观显示经络轨迹的新技术方法,揭示循经轨迹的生物学特征,在此研究方向仍有诸多工作亟待开展。近年来,结缔组织、组织液与经络相关的认知逐渐被学界关注和接受。有研究者提出“循经低流阻通道”说,创建了透明鱼组织液通道客观显示法、小型猪经络不通病理模型,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验证,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受动物模型、实验条件和统计学方法等诸多因素限制,进一步开展循经低流阻通道结构和物质基础研究困难较大。因此,探索一种适用于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创建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技术,继续推进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物理特性研究,将有助于推动经络生物学内涵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在前期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基础上,创建大鼠皮下组织低流阻检测技术,采用特殊染料示踪法进行大鼠皮下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探索一种适用于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的新动物模型及方法;观察皮下示踪轨迹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传统经络循行路线的相关性;了解示踪轨迹组织的形态特征;同时,研究示踪轨迹与旁开非经组织的差异蛋白质表达,从差异蛋白组学角度探讨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学功能;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学机制提供新证据,以期为揭示经络生物学内涵的研究开拓新方向。研究方法第一部分研究:大鼠循经低流阻点的检测1.用57-6F30经络定位仪检测大鼠皮肤督/任脉循行线上的低电阻点。2.用生物流阻/组织液压测量法检测大鼠体表背/腹部中段、横跨督/任脉循行线皮下组织的流阻,分析循经低电阻点与旁开高电阻点皮下组织的流阻值差异,创建大鼠皮下低流阻检测方法。第二部分研究: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溶液的迁移特征观察1.在23例大鼠督脉、任脉循行线背/腹部中段皮下的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Alcianblue,AB)溶液,比较不同注射时间、注射剂量、观察时间下的AB迁移特征,筛选AB注射参数。2.使用生物流阻/组织液压测定仪测量5例大鼠循经低流阻点AB注射前后的组织液压,分析注射前后局部组织液压变化。3.在大鼠督脉(10例)、任脉(27例)低流阻点注射AB,观察注射48h后AB的分布特征,比较AB迁移线与传统经络循行线的位置关系;统计AB迁移线的方向、长度、宽度和出现率;并与皮下高流阻点注射AB液(督/任脉各8例)、循经低流阻点注射墨汁(督/任脉各5例)进行比较,分析AB循经迁移的规律。第三部分研究:大鼠循经AB迁移线的形态特征观察运用新鲜组织冰冻切片和多种复合染色方法,观察大鼠AB循经迁移线的组织结构特征,比较其与周围组织的差异;观察AB循经迁移组织与血管、神经和肥大细胞(mastcell,MC)的关系;分析AB循经迁移组织的形态特征与经络功能的相关性。第四部分研究:大鼠循任脉AB迁移线与旁开结缔组织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运用液质联用技术(AB Sciex5600+TripleTOF平台)并在数据依赖性采集模式下,分析鉴定大鼠沿任脉循行的皮下AB迁移线组织和旁开非经结缔组织的蛋白质组;采用SWATH MSALL非标及定量方式对二者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通过对二者差异蛋白进行GO、KEGG、PPI、BP link KEGG分析,了解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及其参与的生物学过程;结合传统经络理论和现代经络研究结果,分析筛选与经络功能相关性最高的差异蛋白质;并用Western-blot检测被筛选出的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第一部分研究:1.确定大鼠循经皮下低流阻检测的关键参数:穿刺悬拉被测皮肤四角呈水平面固定,5#带侧孔针头,针头侧孔生理盐水流速为10滴/min。2.督脉、任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检出率基本一致,分别为72.0%和73.3%。大鼠督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为7.99±1.88(× 106,dyne·s·cm-5),旁开高流阻点(低电阻点连线垂直旁开0.5~1cm)的流阻值为10.63±1.51(×106,dyne·s·cm-5)(n=9);大鼠任脉循行线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为10.37±1.26(× 106,dyne·s·cm-5),旁开高流阻点(低电阻点连线垂直旁开0.5~1cm)的流阻值19.13±1.37(×106,dyne·s·cm-5)(n=12);循经线上皮下低流阻点的流阻值极显着低于旁开高流阻点(P<0.01)。第二部分研究:1.确定皮下循经低流阻点注射AB的参数:液量0.2mL、注射时间10min,观察时间注射48h后。2.AB注射结束后局部组织液压比注射前升高了 2.52mmHg。3.大鼠循督脉皮下低流阻点注射AB 48h后,在背部皮下结缔组织层出现沿督脉、膀胱经循行分布的迁移线,出现率为80%。其中,向头迁移较多,沿督脉循行的迁移轨迹最长。以注射点为界,AB迁移长度为1.1~4.7cm,平均长度2.74±0.36cm;以AB扩散区的边缘为界,AB迁移线长度为0.3~1.4cm,平均长度0.78±0.12cm;平均宽度为0.125±0.02cm。循任脉皮下低流阻点注射AB 48h后,在腹部皮下结缔组织层出现沿任脉、胃经、肾经循行分布的迁移线,出现率为81%。其中,向尾迁移较多,沿脾经循行的迁移轨迹最长;以注射点为界,AB迁移长度为0.4~4.9cm,平均长度2.12±1.96cm;以AB扩散区的边缘为界,AB迁移线的长度为0.3~4.1cm,平均长度1.12±0.42cm;平均宽度为0.15±0.07cm。AB迁移规律与古典经络循行特征相似。在非低流阻点注射AB液、低流阻点注射墨汁均未出现循经的线状迁移。第三部分研究:1.大鼠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线存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层,其两侧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晰,主要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以及嵌合在纤维成分中的酸性粘多糖交错连接形成一定空隙的网状通道。出现AB迁移线的皮下结缔组织层的间隙大于周围组织。2.在迁移线组织中分布着丰富的MC,以及血管和胆碱能神经。第四部分研究:1.在大鼠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组织与非经线结缔组织中有468个蛋白差异表达。GO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胞外外泌体、囊泡、胞外囊泡、胞内细胞器,以及细胞膜或细胞器内膜结构上;其分子功能可能为同种蛋白结合、辅酶结合、酶结合、核苷结合、细胞粘附分子结合、蛋白复合物结合、氧化还原酶激活、谷胱甘肽氧化物酶激活;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主要为代谢过程,也参与了对激素的响应,对机械损伤的响应等。KEGG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蛋白质主要参与的代谢通路为代谢、细胞过程、疾病形成的生物学过程等。2.将以上数据与经络理论和以往经络实质研究的结果结合,初步分析认为:在皮下结缔组织中,沿任脉循行的AB迁移线组织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ATP 合酶亚基 ε(ATP synthase subunit epsilon,ATP5E)、电压依赖性 Ca2+通道亚基 α 2/δ 1(Voltage-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 subunit alpha-2/delta-1,CACNA2D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lutathione peroxidase 3,Gpx-3)差异表达。3.Western-blot结果显示,循任脉的AB迁移线中GAPDH、ATP5E和CACNA2D1的表达水平显着高于旁开非经组织(p<0.05),AB迁移线中Gpx-3的表达水平高于旁开的组织,差异接近显着(P=0.08)。结论1.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大鼠皮下流阻检测方法,发现大鼠督脉、任脉皮下的流阻值显着低于非经区域,提示大鼠皮下存在循经低流阻通道。2.建立了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AB的循经低流阻通道显示方法,观察到在皮下结缔组织层可出现与古典经络体表循行特征相似的AB循经迁移线。3.大鼠皮下AB循经迁移线中有较大的间隙空间和丰富的MC、血管、胆碱能神经分布,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物理特性提供了形态学证据。4.在大鼠循任脉的AB迁移线与旁开非经结缔组织中有46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迁移线中上调表达的ATP5E,CACNA2D1,GAPDH和Gpx-3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与经络现象和针灸效应密切相关,这4种蛋白可能是大鼠任脉循经低流阻通道组织中的特征性物质。本研究为解释循经低流阻通道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证据。
张素芳[3](2020)在《艾灸神阙穴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任督二脉IRRTM和MBPU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艾灸神阙穴对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任督二脉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及微循环血流灌注量(MBPU)的影响,分析比较自然状态下及艾灸神阙穴治疗后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月经周期中任督经气变化的改变情况,探讨其与疗效的关系,为月经病周期疗法及艾灸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30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志愿者,应用红外热像仪和三通道激光多谱勒血流仪观察治疗前、治疗即时和治疗两个月经周期后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任督二脉IRRTM和任督二脉上代表穴位(大椎、至阳、命门、膻中、中脘、关元)的MBPU动态变化。结果:1、自然状态下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任督二脉红外和微循环特征(1)自然状态下任督二脉IRRTM显现率及各穴位红外温度比较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在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督脉IRRTM显现率普遍高于任脉IRRTM显现率,且督脉大椎-命门线上的红外平均温度普遍微高于任脉膻中-关元线上的红外平均温度;任脉关元穴红外温度低于膻中穴和中脘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督脉线上至阳穴温度低于大椎穴和命门穴,其中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至阳穴温度低于大椎穴有统计学意义(P<0.05)。(2)自然状态下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不同月经期任督二脉红外温度特征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任督二脉线上穴位的红外温度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与经后期、经前期相比,膻中穴、关元穴、大椎穴、至阳穴、命门穴均在经间期出现低温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与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相比,督脉三穴在经期出现最低温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自然状态下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任督二脉MBPU特征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任脉上三个代表穴位的平均MBPU高于督脉上三个代表穴位平均MBP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任脉线上关元穴MBPU低于膻中穴和中脘穴,其中关元穴MBPU低于膻中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关元穴MBPU低于中脘穴在经后期、经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督脉线上至阳穴MBPU低于大椎穴和命门穴,至阳穴MBPU低于大椎穴在经期、经后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至阳穴MBPU低于命门穴在经后期、经间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自然状态下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不同月经期任督二脉MBPU特征与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相比,至阳穴、膻中穴、中脘穴平均微循环在经前期处于同一月经周期中最高值,此期关元穴平均微循环处于同一月经周期中最低值,关元穴平均微循环在经后期达到同一月经周期中最高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艾灸治疗过程中任督二脉IRRTM和MBPU的比较(1)两次艾灸30min前后任督二脉线上穴位红外温度的比较与艾灸前相比,艾灸后任督二脉IRRTM显现率明显增加,第一次、第二次艾灸30min后任脉线上膻中穴、中脘穴、关元穴红外平均温度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膻中穴P<0.05,中脘穴、关元穴P<0.01);督脉线上至阳穴红外平均温度均上升,而大椎穴、命门穴红外温度均下降,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两次艾灸30min前后任督二脉线上MBPU的比较与艾灸前相比,任脉线上关元穴、中脘穴、督脉线上命门穴MBPU在2次艾灸后均上升,任脉线上膻中穴MBPU在2次艾灸后均下降,督脉线上大椎穴、至阳穴MBPU在第一次艾灸后下降,在第二次艾灸后上升,关元穴、至阳穴MBPU上升均在第二次艾灸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3、艾灸治疗两个月经周期前后任督二脉IRRTM和MBPU的比较(1)神阙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观察与治疗前相比,治疗两个月经周期后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VAS视觉模拟评分、痛经症状积分、痛经时间评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小腹疼痛有效率93.33%,治疗痛经症状有效率83.33%。(2)艾灸治疗两个月经周期前后任督二脉线上穴位红外温度的比较与自然状态下相比,除经间期任脉线上关元穴、经后期督脉线上大椎穴红外温度下降外,艾灸两个月经周期后不同月经期任脉线上膻中穴、中脘穴、关元穴、督脉线上大椎穴、至阳穴、命门穴红外温度都上升,经前期中脘穴、经期命门穴红外温度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治疗后任脉穴位最低温段仍出现在经间期。治疗后督脉穴位升温趋势在经期最为明显,督脉穴位经期红外温度高于经后期、经间期,最低温段出现在经后期,其次是经间期。(3)艾灸治疗两个月经周期前后任督二脉线上MBPU的比较与自然状态下相比,治疗后至阳穴、膻中穴、中脘穴在经前期的平均微循环仍处于同一月经周期中最高值,此期关元穴仍处于同一月经周期中微循环最低值,关元穴平均微循环仍在经后期达到最高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自然状态下,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任脉IRRTM显现率及观察段红外平均温度普遍低于督脉,而任脉观察穴位平均MBPU高于督脉观察穴位平均MBPU。关元穴、至阳穴红外温度和MBPU均低于同经脉另外两个观察穴位。经脉及穴位上的低温征象可能是“寒凝”形于体表的表现。2、自然状态下,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任督二脉线上穴位的红外温度和MBPU在月经周期中均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红外温度变化趋势同基础体温曲线基本一致。3、艾灸神阙穴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小腹疼痛有效率93.33%,痛经症状有效率83.33%。4、艾灸神阙穴可能通过温煦任督二脉起到治疗痛经的作用,经期督脉升温趋势更为明显。5、随着艾灸次数的增加,艾灸后即时任督二脉代表穴位MBPU呈由下而上的增加趋势,但非艾灸即时MBPU变化不明显。
张舟南[4](2020)在《人体十二经原穴的太赫兹波特征与经络平衡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经络系统将人体的组织器官、四肢百骸联络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经气的活动,调节脏腑气血、阴阳表里、全身内外上下和前后左右的生理平衡,从而使整个机体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原穴是脏腑元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其中“原”的含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本文前期文献调研发现,经络物质基础研究较多,但对于经络的相对平衡研究很少。目前的研究,大都以单个生物物理学特性来研究经络,不能在同一次实验中展示经络的多种生物物理学现象,更无法全面的揭示经络的相对平衡特征。太赫兹波是一种介于红外光波与微波之间的电磁波,具有光学和电学双重特性,生物体对太赫兹波有独特的响应,因而太赫兹波技术已经大量的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相关检测中。本研究通过太赫兹光谱技术来检测人体十二经原穴的太赫兹波特征,分析各原穴中太赫兹光谱的能量级分布,探究经络的光谱信息,以此来构建人体十二经络平衡的数字化模型,进一步揭示人体经络的相对平衡特征,为中医经络理论提供科学证据,为以后太赫兹波相关的经络平衡检测仪的开发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对60名健康在校大学生,男女各30人,用太赫兹波检测仪检测所有受试者的手太阴肺经原穴太渊穴、足少阴肾经原穴太溪穴、手厥阴心包经原穴大陵穴、足太阴脾经原穴太白穴、手少阴心经原穴神门穴、足厥阴肝经原穴太冲穴、手太阳小肠经原穴腕骨穴、手少阳三焦经原穴阳池穴、足太阳膀胱经原穴京骨穴、足阳明胃经原穴冲阳穴、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穴、足少阳胆经原穴丘墟穴,共计二十四个原穴的太赫兹波特征,每人每穴重复测试5条。而后运用太赫兹波仪器自带OPUS软件对检测出的太赫兹波谱线进行图谱处理,求出各受测穴位的重复谱线的平均谱线。提取的数据录入SPSS21中进行分析。将男女组间的每个穴位的每个频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P<0.05),求出60名受试者的每个穴位的太赫兹辐射谱线中各频率的相关数值以及辐射强度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作图。结果:(1)得出人体十二经原穴共24个穴位的太赫兹辐射医学参考值范围曲线图,每张图由上限参考范围与下限参考范围两部分共同构成;(2)手部原穴频率的均数曲线最大值均值为0.0069,频率的上限曲线最大值均值为0.0094,频率的下限曲线最小值均值为-0.00016;足部原穴频率的均数曲线最大值均值为0.0047,频率的上限曲线最大值均值为0.0073,频率的下限曲线最小值均值为-0.00029;(3)手部穴位中神门穴、合谷穴、大陵穴太赫兹辐射量高于阳池穴、腕骨穴、太渊穴,足部穴位中冲阳穴与丘墟穴的太赫兹辐射量最高,太溪穴与京骨穴的太赫兹辐射量最低;(4)十二经原穴均在2.60THz-2.68THz波段、2.73THz-2.84THz波段、2.84THz-2.92THz波段、2.92THz-3.08THz波段、3.10THz-3.20THz波段这五个波段内有明显的波峰,且所有医学参考值范围曲线图中的三条曲线的最高值均位于3.01THz这个频率上;(5)手部原穴的上限曲线值最小值在0.0009-0.0011之间,足部原穴的上限曲线值最小值在0.0007-0.0009之间,手部原穴的下限曲线最小值在-0.0002--0.0001之间,足部原穴的下限曲线最小值在-0.0004--0.0002之间;手部原穴的上限曲线值最大值在0.0086-0.0104之间,足部原穴的上限曲线值最大值在0.0069-0.0078之间,手部原穴的下限曲线最大值在0.0036-0.0049之间,足部原穴的下限曲线最大值在0.0014-0.0026之间;(6)所有原穴的下限曲线的尾部0.89 THz-1.20THz波段间,均有少部分频率值低于0。结论:(1)不同穴位的太赫兹辐射曲线上各频率对应辐射强度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上、下限曲线值范围各有差异,若检测出的原穴辐射曲线有某个频率或某段频率不在正常人的太赫兹辐射曲线的医学参考值范围内,我们则可判定该检测者的某个频率或某段频率为异常,进而推测出所测原穴的部分太赫兹辐射量有异常,所对应的经络可能表现为不平衡状态;(2)手部原穴的太赫兹辐射强度比足部穴位的太赫兹辐射强度高,这可能与手部比足部更加灵活,气血运行更加流畅有关;(3)原穴的太赫兹辐射量的高低可能与其所处的生理解剖结构相关;(4)波段2.60THz-3.20THz可能是原穴的太赫兹辐射的特异性波段,存在着原穴的太赫兹辐射波峰,3.01THz这个频率可能是人体穴位及人体之气与太赫兹波最为密切相关的一个频率;(5)不同波段的频率对原穴的太赫兹辐射强度的反映的相关性有差别,越靠近尾部(0.9THz)的频率对原穴的太赫兹辐射强度的反映的相关性越小;(6)人体原穴在1.20THz波段后的部分频率辐射出的太赫兹强度比空间背景本身在这个波段中的太赫兹辐射强度要低,甚至可能不辐射太赫兹波。
张素芳,许金森[5](2019)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任督二脉上的研究现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检索国内科技期刊已发表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任督脉领域的研究文献,归纳总结近年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任督脉研究中的现状,分析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经络领域应用的优势与不足,为中医经络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
焦琳[6](2019)在《红外热断层联合温度阈值法检测腧穴热敏态的可信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采用红外热断层与温度阈值测定技术,探索红外热断层与温度阈值法联合检测腧穴热敏态的可信性,为针灸临床建立一项优效的腧穴热敏态检测新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纳入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按照热敏化腧穴灸感法判定标准,对所有患者热敏化高发区的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共计300穴次进行探查,根据探查过程中穴位是否发生热敏现象,将所有的穴位分为热敏化腧穴组及非热敏化腧穴组,艾灸探查结束后(间隔24小时)应用红外断层扫描技术采集每个腧穴的红外图像,分别对比分析热敏组与非热敏组腧穴之间红外温度差异。通过三组穴位的红外温度值来确定红外法判定热敏腧穴的标准。2.将以上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在灸感法、红外法检测完毕后(间隔24小时),运用感觉定量分析仪对所有患者热敏化高发区的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的热觉、热痛觉、热耐痛觉阈值进行检测,对比分析热敏组与非热敏组腧穴之间的热觉、热痛觉、热耐痛觉阈值的差异。通过三组穴位的温度阈值来确定温度阈值法判定热敏腧穴的标准。3.用本研究界定的红外法及温度阈值法判断热敏化腧穴的标准值,将该研究检测到的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的红外温度值及温度阈值分为热敏组与非热敏组,以灸感法为金标准,来比较红外热断层法及温度阈值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应用MEDCALC法分析比较红外热断层法与温度阈值法两种检测方法判断腧穴热敏态的效能。4.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红外热断层和温度阈值的联合变量,将联合变量与灸感法比较,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并比较联合变量与红外热断层法及温度阈值法判断热敏态腧穴的价值。结果:1.血海、内膝眼、阴陵泉三组穴位的热敏与非热敏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2.经红外法检测,热敏组与非热敏组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的温度相比较,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提示热敏态与非热敏态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红外温度特征有差异,穴位为热敏态时多呈现高温特性。3.经温度阈值法检测热敏组与非热敏组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热觉阈值、热痛阈值、热耐痛阈值相比较,p值均﹤0.05,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提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肿胀型)热敏态与非热敏态血海穴、内膝眼穴、阴陵泉穴温度阈值特征有差异,穴位为热敏态时多呈现阈值增高趋势。4.热敏态内膝眼穴红外法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5.6%、53.8%、70.0%;热觉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7.5%、69.2%、68.0%;热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4.8%、84.6%、70.0%;热耐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7.2%、53.8%、86.0%。热敏态内膝眼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的比较,p﹥0.05,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说明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检测热敏态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内膝眼穴的效能无差异。热敏态血海穴红外法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0.0%、83.3%、58.0%;热觉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42.1%、83.3%、52.0%;热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0.5%、83.3%,66.0%。热耐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7.8%、83.3%、64.0%。热敏态血海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的比较,红外法与温度阈值热觉阈比较p﹤0.05,与热痛及热耐痛比较p﹥0.05,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说明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检测热敏态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血海穴的效能无差异。热敏态阴陵泉穴红外法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7.1%、45.4%、78.0%;热觉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43.5%、81.8%、52.0%;热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2.1%、72.7%、80.0%;热耐痛阈值检测与灸感法对比,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8.9%、81.8%、64.0%;热敏态阴陵泉穴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的比较,p﹥0.05,无统计学显着性差异。说明红外检测法与温度阈值检测法检测热敏态膝骨性关节炎(肿胀型)阴陵泉穴的效能无差异。联合检测法与灸感法相比,敏感性为85.3%,特异性为92.1%,准确性为82.0%。联合检测、红外、热觉、热耐痛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794、0.7630、0.6943、0.7498。经卡方检验,联合检测方法与红外法、热觉、热耐痛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显着性差异。说明两种检测方法联合应用判断腧穴热敏态的价值更高。结论:1.红外热断层法及温度阈值法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客观检测腧穴热敏态。2.红外热断层法与温度阈值法联合应用,能够显着提高检测腧穴热敏态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为建立临床热敏态腧穴客观检测新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黄炳祥[7](2018)在《督脉与膀胱经红外辐射轨迹及其导热特性的比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①观察自然状态下背部区域督脉及膀胱经内侧线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nfrared radiant track along meridian course,以下简称IRRTM)的出现率及其特征;②比较背部区域督脉及膀胱经不同部位的穴位在艾灸激发下的导热特性,观察其热传导的方向,进一步了解人体能量代谢过程中能量的传递与脉气的流注是否相关。方法:观察对象为30例健康志愿者,通过选取同在背部区域督脉及膀胱经分别位于上、中、下不同部位的三组穴位(陶道/大抒、至阳/膈俞、命门/肾俞),分别于不同实验日进行艾灸激发,观察其热传导的方向。结果:1督脉与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特征及艾灸三组穴位对其影响1.1不同状态下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显现情况(1)自然状态下显现督脉IRRTM的显现率为46.6%~60%,而膀胱经内侧线在自然状态下显现率为16.7%~30%。(2)艾灸后督脉IRRTM的显现率为80%~83.3%,而膀胱经内侧线的显现率为23.3%~50%。1.2 自然状态下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表现自然状态下,可观察到督脉与膀胱经IRRTM的显现均始终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其中部分督脉IRRTM可通达全程,而膀胱经内侧线IRRTM却未能通达全程。可见,在自然状态下督脉与膀胱经内侧线的IRRTM的表现有所差别。1.3 艾灸对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影响艾灸过程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督脉与膀胱经内侧线的IRRTM均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艾灸可使经脉的IRRTM显得连续、规整,且加热处的皮温可沿经脉线双向扩展。2艾灸三组穴位对督脉线上体表温度的影响自然状态下,30例受试者督脉线上的艾灸前的平均体表温度无明显区别。三组穴位分别艾灸30min后,督脉线上的平均体表温度均有所升高,与灸前相比,灸后温度升高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均能升高督脉线的体表温度。排除初始体温后,艾灸后命门组督脉体表温度升高的幅度明显高于陶道组和至阳组,其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命门对体表温度的激发作用较陶道、至阳更为敏感。陶道组与至阳组比较,督脉线上的体表温度变化无明显差异性。3艾灸三组穴位对膀胱经内侧线上体表温度的影响自然状态下,30例受试者膀胱经内侧线上的艾灸前平均体表温度无明显区别。三组穴位分别艾灸30min后,膀胱经内侧线上的平均体表温度均有所升高,与灸前相比,灸后温度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能升高膀胱经内侧线的体表温度。排除初始体温后,三组穴位艾灸后膀胱经内侧线上的体表温度升高的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三组穴位对膀胱经内侧线的温度激发作用无明显区别。4艾灸至阳穴对督脉线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艾灸至阳穴,可观察到至阳穴上、下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穴位上体表血流灌注量比下体表的血流灌注量快,当时间达到第25分钟两组出现差异性。说明艾灸至阳穴,穴位以上、以下体表血流灌注量均增加,但穴位上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较下体表表现更为明显。5艾灸膈俞穴对膀胱经内侧线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艾灸膈俞穴的过程中,可观察到膈俞穴上、下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1艾灸可有效激发经脉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使其显现率升高,IRRTM显得更为清晰、连续、规整。2命门穴激发督脉的体表温度的作用,较陶道、至阳更为敏感。3艾灸至阳穴引起督脉线上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变化可能与经气的流注次序有关。
杜潇怡,李艺,周小红,范玺胜,宋晓丹,孙立虹,佘延芬[8](2018)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研究领域的应用》文中提出以"红外热成像技术""红外热成像仪""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nfrared thermal imaging""infrared thermomerter"等为篇名或主题词,检索科学领域为针灸,通过对中国知网与Pubmed等文献资源进行检索,共检索到文献209篇,中文文献194篇,英文文献15篇,其中密切相关文献46篇。通过分析文献,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经脉、穴位、刺灸法效应、针灸临床疗效评价等方面研究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阐述,旨在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领域研究的应用有所启示。
赵珉一[9](2017)在《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从古至今,得气始终被认为是针刺取得疗效的关键因素。然而,现代研究者对得气与疗效间关系的认识却存在一定的分歧,纵观得气与疗效关系的临床研究,各研究中对得气量化的标准尚未统一,且缺少对得气的定性判断,导致相关研究结果不能真实的完全反应得气效应。因此,如何在研究中对得气进行定性定量判断以使研究结果更加可靠,是否有方法能够通过客观观察得气引发的现象,剥离主观因素,客观探索得气对机体影响的特点,进一步客观量化得气,使得气与效应关系研究的结果结论更加单纯、可靠,均是目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目的:(1)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影响的研究:采用符合现代循证医学研究的随机对照设计,选择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的影响,探讨将穴位温度变化特点作为评价得气的客观指标的可行性;(2)针刺得气强度与经穴体表温度关系的研究:根据《受试者针感临床评价量表》,对各实际得气组得气强度与经穴体表温度的数据进行二次分析,探索针刺得气强度与经穴体表温度间的关系。方法:(1)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影响的研究:纳入寒湿凝滞证患者68例,并用SPSS随机数字表法以1:3的比例随机分为期望得气组(17例)和期望不得气组(51例)。入组患者痛经发作第一天腹痛视觉模拟评分值≥40mm时,予以针刺双侧三阴交穴30min,期望得气组采用粗针、深刺、施手法的干预方式,期望不得气组采用细针、浅刺、不施手法的干预方式。于针刺前、针刺1Omin、针刺20min、起针即刻、起针后10min、起针后20min、起针后30min等7个时点测量患者三阴交穴区、地机穴区、阴陵泉穴区、血海穴区、关元穴区及子宫体表投影区的体表温度。在起针即刻,应用本研究团队自主研发的《受试者针感临床评价量表》对患者实际得气情况进行二次评定,进一步将期望得气组患者再分为实际得气组和实际不得气组,将期望不得气组患者再分为实际得气组和实际不得气组,对各组内及组间各时点各经穴体表温度经穴比较。(2)针刺得气强度与经穴体表温度关系的研究:纳入期望得气组和期望不得气组中实际得气者,在各组下左、右侧进一步各自分为弱得气强度组、中得气强度组和强得气强度组。各实际得气组组内比较各强度间针刺前、起针即刻、起针后30min等3个时点患者三阴交穴区、地机穴区、阴陵泉穴区及血海穴区体表温度的差异,组间比较同等得气强度下,不同干预方式对上述时点各经穴体表温度影响的差异。结果:(1)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影响的研究:①组内比较:各组同一穴区不同时点的温度比较:期望得气组、期望不得气实际不得气组右侧阴陵泉穴区、双侧血海穴区,期望得气实际得气组双侧血海穴区,期望不得气组、期望不得气实际得气组、总实际得气组双侧阴陵泉、血海穴区,针刺前-起针后30min的体表温度显着升高(P值均≤0.05),期望不得气实际不得气组左侧地机穴区的体表温度显着降低(P值均≤0.05);左右侧同一穴位同一时点的温度比较:各组各穴区各时点左右侧同一穴位间的体表温度均无显着差异(P值均≤0.05)。②组间比较:期望得气组与期望不得气组、期望得气实际得气组与期望不得气实际不得气组间各穴区体表温度变化无显着差异(P值均>0.05),期望不得气实际得气组与期望不得气实际不得气组,双侧三阴交穴区、双侧地机穴区后者较前者体表温度下降明显(P值均≤0.05),其余各穴区前者较后者体表温度升高明显(P值均≤≤0.05);总实际得气组与总实际不得气组,右侧三阴交穴区、右侧地机穴区后者较前者体表温度下降明显(P值均≤0.05),右侧其余穴区及关元穴区、子宫体表投影区前者较后者体表温度升高明显(P值均≤0.05);期望得气实际得气组与期望不得气实际得气组,前者较后者左侧三阴交穴区体表温度下降明显(P值均<0.05),后者较前者右侧地机穴区、左侧血海穴区、子宫体表投影体表温度升高明显(P值均<0.05)。(2)针刺得气强度与经穴体表温度关系的研究:①组内比较:期望得气实际得气组:右侧中得气强度者与强得气强度者比较,发现中得气强度者针刺前地机穴区、阴陵泉穴区和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起针即刻三阴交穴区、地机穴区、阴陵泉穴区和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起针后30min三阴交穴区和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均低于强得气强度者(P值均≤0.05);期望不得气实际得气组:左、右侧针刺弱得气强度者与中得气强度者比较,各穴区各时点间的体表温度均无显着差异(P值均>0.05);总实际得气组:左侧针刺弱得气强度者与针刺强得气强度者比较,弱得气强度者针刺前三阴交穴区、阴陵泉穴区和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均高于强得气强度者(P值均≤0.05);右侧针刺弱得气强度者与针刺强得气强度者比较,弱得气强度者起针后30min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低于高得气强度者(P值≤0.05),针刺中得气强度者与针刺强得气强度者比较,中得气强度者起针即刻阴陵泉穴区和血海穴区,起针后30min三阴交穴区、阴陵泉穴区和血海穴区的体表温度均低于高得气强度者(P值均≤0.05)。②组间比较:期望得气实际得气组与期望不得气实际得气组右侧中得气强度各经穴各时点的温度比较,针刺前、起针即刻前者三阴交穴区和地机穴区的温度均显着低于后者(P值均≤0.05),起针后30min前者三阴交穴区的温度亦显着低于后者(P值≤0.05)。结论:(1)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影响的研究:①针刺三阴交穴能引发循足太阴脾经阴陵泉穴、血海穴、"气至病所"处中2个以上远端穴位的升温现象;②实际得气较实际不得气更能显着升高循足太阴脾经阴陵泉穴、血海穴及"气至病所"处体表温度,而实际不得气则主要引发循脾经血海穴的升温;③实际得气较实际不得气引发经穴体表温度升高的时点不同,前者的发生时点贯穿整个针刺过程,而后者的发生时点仅集中于针刺前1Omin;④实际不得气较实际得气者会引发针刺穴位三阴交穴区及其附近穴位地机穴区体表温度的明显下降;⑤初步可认为红外热成像可作为判断得气与否的客观指标之一。(2)针刺得气强度与经穴体表温度关系的研究:①经穴体表本身的温度对针刺得气强度的强弱可能具有一定的影响;②针刺引发的得气强弱程度可能同时会受针刺经穴本身体表温度及其所在部位2个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差异;③在经穴体表温度有差异的情况下,若要针刺引发相同的得气强度,可能所需的针刺刺激量不同。
窦思东,许瑞旭,吴南茜,李春兰,叶颖颖[10](2016)在《中医经络红外辐射特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诸多研究表明经络具有客观存在性,但其实质尚不明确,它的热学特性是研究的一个方向,笔者对近年来腧穴的红外辐射特性以及循经红外辐射轨迹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总结归纳。腧穴区具有高温和低电阻特性,而经脉线上穴区的ATP能量代谢及导热性高于非穴区,表明腧穴具有较多特殊的生理功能,承载着重要的生理病理信息。循经红外辐射轨迹是人群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与皮肤的微循环和经脉线下的传热通道有关,并且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其诱发方式以温和灸最佳。
二、针刺对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对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足三里穴对不同体质青年解溪穴皮肤温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1.1 红外热像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原理分析 |
1.2 红外热像技术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
1.3 红外热像技术在中医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
1.4 红外热像技术在针灸学中的应用 |
2 穴位温度的研究进展 |
2.1 现代医学对皮肤温度的认识 |
2.2 祖国医学对皮肤温度的认识 |
2.3 穴位与非穴位的温度差异 |
2.4 中医治疗方法对皮肤温度的影响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受试者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脱落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中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及步骤 |
2.1 观察指标 |
2.2 穴位定位 |
2.3 试验准备 |
2.4 操作过程 |
2.5 试验注意事项 |
2.6 意外情况处理 |
2.7 统计分析方法 |
3 试验结果 |
3.1 试验对象完成情况 |
3.2 一般资料分析 |
3.3 针刺前温度比较 |
3.4 稳定状态皮肤温度比较 |
3.5 针刺后皮肤温度比较 |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1.1 针刺前期皮肤温度稳定时间 |
1.2 针刺手法 |
1.3 选穴依据 |
1.4 “循经感传”理论 |
2 针刺对穴位温度影响的作用机制 |
3 试验结果分析 |
3.1 稳定状态皮肤温度分析 |
3.2 针刺期皮肤温度分析 |
3.3 不同体质温度变化分析 |
4 创新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个人简历 |
(2)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经络结构的可视化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经络实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一 前言 |
1 经络客观显示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
2 循经低流阻通道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 |
3 经络实质与蛋白质的相关性探讨 |
二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大鼠循经低流阻点的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二 大鼠循经低流阻点注射阿尔新蓝(AB)溶液的迁移特征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三 大鼠循经AB迁移线的形态特征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实验四 大鼠循任脉AB迁移线与旁开结缔组织的差异蛋白组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实验结果 |
3 讨论 |
全文总结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3)艾灸神阙穴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任督二脉IRRTM和MBPU的影响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及一般资料 |
2 纳入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脱落标准 |
5 注意事项 |
6 检测仪器 |
7 干预方法与材料 |
8 检测部位及方法 |
9 疗效标准 |
10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自然状态下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任督二脉红外和微循环特征 |
1.1 自然状态下任督二脉IRRTM显现率及各穴位红外温度比较 |
1.2 自然状态下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不同月经期任督二脉红外温度特征 |
1.3 自然状态下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任督二脉MBPU特征 |
1.4 自然状态下寒凝血瘀型痛经志愿者不同月经期任督二脉MBPU特征 |
2 艾灸治疗过程中任督二脉IRRTM和 MBPU的比较 |
2.1 艾灸30min前后任督二脉线上穴位红外温度的比较 |
2.2 艾灸30min前后任督二脉线上MBPU的比较 |
3 艾灸治疗两个月经周期前后任督二脉IRRTM和 MBPU的比较 |
3.1 神阙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 |
3.2 艾灸治疗两个月经周期前后任督二脉线上穴位红外温度的比较 |
3.3 艾灸治疗两个月经周期前后任督二脉线上MBPU的比较 |
分析与讨论 |
1 神阙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及机理的研究 |
1.1 神阙灸的功效 |
1.2 寒凝血瘀型痛经的诊疗 |
1.3 神阙灸治疗痛经的疗效与机理 |
2 周期理论下经脉温度与微循环的研究 |
2.1 IRRTM与 MBPU应用于经络的前期研究 |
2.2 月经周期理论及基础体温曲线 |
2.3 周期理论相关红外与微循环研究进展 |
3 本次实验相关问题讨论 |
3.1 本研究所选经脉及穴位特点讨论 |
3.2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及干预方法的讨论 |
3.3 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任督二脉IRRTM与 MBPU的特征及艾灸对其影响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人体十二经原穴的太赫兹波特征与经络平衡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分析 |
1 经络介绍 |
1.1 经络的分类 |
1.2 经络的命名 |
1.3 经络特征的研究现状 |
1.3.1 经络具有微量元素离子丰富特性 |
1.3.2 经络具有声学特性 |
1.3.3 经络具有电学特性 |
1.3.4 经络具有热学特性 |
1.3.5 经络具有光学特性 |
1.3.6 经络具有电磁学特性 |
1.3.7 经络具有场性特征 |
1.4 小结 |
2 腧穴介绍 |
2.1 腧穴的分类 |
2.2 腧穴的命名 |
2.3 特定穴 |
3 太赫兹技术的发展 |
3.1 太赫兹技术的历史 |
3.2 太赫兹波的特点 |
3.3 太赫兹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运用 |
4 太赫兹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运用 |
4.1 太赫兹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运用 |
4.2 太赫兹技术在中医气理论研究中的运用 |
4.3 太赫兹技术在腧穴研究中的运用 |
4.4 太赫兹技术在艾灸研究中的运用 |
5 原穴与经络平衡的关系 |
5.1 经络平衡的概念 |
5.1.1 经络平衡在生理上的意义 |
5.1.2 经络平衡在病理上的体现 |
5.2 经络平衡的检测及其原理 |
5.3 原穴的含义 |
5.4 原穴的作用 |
5.4.1 预防作用 |
5.4.2 诊断作用 |
5.4.3 治疗作用 |
5.5 原穴电学特性的现代研究 |
5.6 原穴的穴性 |
5.7 太赫兹检测经络平衡的可行性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1 实验对象与器材 |
1.1 实验对象 |
1.1.1 纳入标准 |
1.1.2 脱落标准 |
1.1.3 选穴部位 |
1.2 实验装置 |
1.3 参数设置 |
1.4 实验环境 |
2 实验方法 |
2.1 检测过程 |
2.2 统计与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手部各原穴太赫兹辐射谱线相关数值及辐射强度医学参考值范围 |
3.1.1 阳池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3.1.2 腕骨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3.1.3 太渊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3.1.4 神门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3.1.5 合谷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3.1.6 大陵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3.2 足部各原穴太赫兹辐射谱线相关数值及辐射强度医学参考值范围 |
3.2.1 太溪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3.2.2 太冲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3.2.3 太白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3.2.4 丘墟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3.2.5 京骨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3.2.6 冲阳穴的相关数值及医学参考值范围 |
4 讨论与分析 |
4.1 十二经原穴的太赫兹辐射强度的医学参考值范围与经络平衡 |
4.2 手部原穴的太赫兹辐射强度比足部穴位的太赫兹辐射强度高 |
4.3 太赫兹辐射量的高低可能与穴位的生理解剖结构相关 |
4.4 波段2.60THz-3.20THz可能是原穴的太赫兹辐射的特异性波段 |
4.5 不同波段频率对原穴的太赫兹辐射强度的反映的相关性有差别 |
4.6 原穴在1.20THz波段后的部分频率的太赫兹辐射强度比背景低 |
第三部分 结语 |
1 研究的结论 |
2 研究的意义与运用 |
3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文献综述 人体十二经原穴的太赫兹波特征与经络平衡相关性的文献研究 |
参考文献 |
答辩专家委员会名单 |
个人简介 |
(6)红外热断层联合温度阈值法检测腧穴热敏态的可信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腧穴敏化理论与腧穴热敏态 |
1 灸疗新理论—腧穴敏化理论 |
二、热敏灸与腧穴热敏态 |
1 确定并规范热敏态腧穴的刺激手段 |
2 确定热敏态腧穴的探查方法及判定标准 |
3 确定艾灸热敏态腧穴的灸量 |
三、腧穴热敏态的客观检测 |
1 腧穴热敏态的红外热断层检测 |
2 腧穴热敏态的温度阈值法检测 |
四、腧穴热敏态与腧穴内涵的延伸 |
1 以痛为腧 |
2 以络为腧 |
3 有“应”为腧 |
五、腧穴热敏态对针灸临床的启示 |
1 腧穴存在不同状态 |
2 敏化态腧穴是针灸治疗的最佳刺激部位 |
3 穴位探查是选用敏化态腧穴的必需手段 |
4 刺激手段与敏化态腧穴的精准对位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的前提 |
5 小结 |
六、感觉定量分析及其临床应用 |
1 感觉定量分析的原理 |
2 感觉定量分析的检测注意事项 |
3 感觉定量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 |
七、TTM及其临床应用 |
1 TTM的原理 |
2 TTM的优势 |
3 TTM在临床中的应用 |
结语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2.研究结果 |
2.1 基线比较 |
2.2 研究结果 |
3.分析与讨论 |
3.1 选题的依据 |
3.2 应用TTM检测热敏化腧穴的依据 |
3.3 应用感觉定量分析仪检测热敏化腧穴的依据 |
3.4 选取温度阈值检测方法的讨论 |
3.5 病种及穴位选择依据 |
3.6 结果分析 |
3.7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3.8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7)督脉与膀胱经红外辐射轨迹及其导热特性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器材 |
1 研究对象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脱落标准 |
1.5 注意事项 |
2 研究器材 |
研究方法 |
1 观测部位 |
2 观测指标 |
3 实验时间 |
4 测试过程 |
5 数据统计处理 |
6 实验流程图 |
研究结果 |
1 督脉与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特征及艾灸三组穴位对其影响 |
1.1 不同状态下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显现情况 |
1.2 自然状态下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表现 |
1.3 艾灸对督脉、膀胱经内侧线IRRTM的影响 |
2 艾灸三组穴位对督脉线上体表温度的影响 |
3 艾灸三组穴位对膀胱经内侧线上体表温度的影响 |
4 艾灸至阳穴对督脉线上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
5 艾灸膈俞穴对膀胱经内侧线体表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
分析与讨论 |
1 研究理论 |
1.1 经脉的循行 |
1.2 经络现象 |
1.3 红外热像技术在经络现代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
1.4 微循环血流量在观察经脉线上能量代谢的运用 |
2 研究思路分析 |
2.1 经脉的选择 |
2.2 选穴依据 |
2.3 经脉线上的能量代谢特征指标 |
2.4 论督脉为“阳脉之海”与命门为“阳气之根” |
3 研究结果讨论 |
3.1 命门对督脉线上IRRTM的影响 |
3.2 艾灸至阳穴督脉线上微循环血流灌注量的特异性表现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研究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红外成像技术在经络研究中的应用 |
1.1 自然状态下循经红外辐射轨迹 (IRRTM) 的研究 |
1.2 诱发循行轨迹的研究 |
1.2.1 在探讨针刺诱发循行轨迹的研究方面: |
1.2.2 在探讨艾灸诱发循行轨迹的研究方面: |
1.2.3 在探讨诱发循行轨迹产生的刺激方式的研究方面: |
2 红外成像技术在腧穴研究中的应用 |
2.1 生理状态下腧穴体表红外辐射温度的研究 |
2.1.1 穴位与非穴位的比较研究: |
2.1.2不同部位穴位的研究: |
2.1.3特定穴的研究: |
2.1.4 穴位红外辐射温度变化节律的研究: |
2.2 疾病状态下腧穴体表红外辐射温度的研究 |
2.2.1肺脏疾患: |
2.2.2 乳腺疾患: |
2.2.3 心脏疾患: |
3 针刺对经穴红外热成像影响的研究 |
3.1 留针时间长短的影响 |
3.2 不同行针手法的影响 |
3.3 四总穴的研究 |
3.4 络穴的研究 |
4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临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
4.1 疼痛类疾患 |
4.2 痉挛类疾患 |
4.3 瘫痪类疾患 |
5 讨论 |
5.1 经脉与穴位的研究 |
5.2 刺灸法效应的研究 |
5.3 针灸临床疗效评价 |
6 总结与展望 |
(9)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针刺得气研究现状 |
1 针刺得气相关古籍概述 |
2 现代针刺得气研究现状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针刺研究现状 |
1 腧穴和经络的红外热成像研究概况 |
2 针刺效应的红外热成像研究概况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研究针刺得气的可行性分析 |
1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诊断或辅助诊断疾病 |
2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评估疗效 |
3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用于中医证候诊断 |
4 红外热成像可反应腧穴和经络的状态 |
5 红外热成像可反应针刺诱发的经穴相关现象 |
6 讨论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研究一 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针刺得气强度与经穴体表温度的关系 |
1 材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部分综合讨论 |
1 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的影响 |
2 经穴体表温度作为得气客观指标的可行性 |
3 得气强度与机体体温状态间的关系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意义 |
3 研究的创新性 |
4 下一步研究建议 |
附录 |
附录1 《受试者针感临床评价量表》 |
附录2 安全性指标 |
附录3 穴位温度记录表 |
附录4 伦理审批 |
附录5 国际注册 |
附录6 R2.3.2版本统计软件 |
附录7 中医辨证分型表 |
附录8 病例筛选表 |
附录9 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10 试验室环境和试验用红外热像仪 |
附录11 针刺前后红外图举列 |
附录12 科技查新报告 |
附录13 第一作者已录待发论文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 |
(10)中医经络红外辐射特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经络红外特性的显现原理 |
腧穴的红外辐射特性 |
1.腧穴的高温和低电阻特性 |
2.腧穴区ATP能量代谢 |
3.不同生理病理对腧穴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 |
经脉的红外循经轨迹 |
1.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显现 |
2.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诱发 |
小结与展望 |
四、针刺对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足三里穴对不同体质青年解溪穴皮肤温度的影响[D]. 庞天秀.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大鼠循经低流阻通道及其形态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 宋晓晶.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10)
- [3]艾灸神阙穴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任督二脉IRRTM和MBPU的影响及疗效观察[D]. 张素芳.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人体十二经原穴的太赫兹波特征与经络平衡的相关性研究[D]. 张舟南.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5]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任督二脉上的研究现状[A]. 张素芳,许金森. 全国第十七届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 2019
- [6]红外热断层联合温度阈值法检测腧穴热敏态的可信性研究[D]. 焦琳.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7]督脉与膀胱经红外辐射轨迹及其导热特性的比较[D]. 黄炳祥.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8(09)
- [8]红外热成像技术在针灸研究领域的应用[J]. 杜潇怡,李艺,周小红,范玺胜,宋晓丹,孙立虹,佘延芬.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8(01)
- [9]针刺得气对经穴体表温度的影响[D]. 赵珉一.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10]中医经络红外辐射特性研究进展[J]. 窦思东,许瑞旭,吴南茜,李春兰,叶颖颖.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