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品包装用内涂桶的安全卫生(论文文献综述)
吴云波[1](2019)在《CH/PVA/GO共混膜的制备及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抑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食品包装可以使食品在流通的环节中,尽量减少食品品质的损坏,延长食品的货架期,从而满足人体健康的需求。食品安全问题是影响着人体健康生活的重要因素。目前大量使用的纸质食品包装存在化学残留等问题,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危害。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制备新型环保安全的食品包装成了食品包装领域的迫切需求。壳聚糖(CH)是一种天然可再生的碱性多糖,具有安全无毒、生物可降解、相容性、抗菌性和成膜性等特点,并且壳聚糖分子中含有活泼的羟基和氨基,它们具有较强的化学反应能力,在食品包装领域,壳聚糖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聚乙烯醇(PVA)是一种生物相容、无毒、生物可降解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和成膜性能,被广泛用于与其它可再生生物聚合物制备共混物,具有应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特性。本论文将壳聚糖和聚乙烯醇以溶液共混的形式制备成壳聚糖/聚乙烯醇(CH/PVA)膜,并在前者的基础上加入氧化石墨烯(GO)制备成CH/PVA/GO共混膜,分别研究了两种膜的相关性能及抑制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PAOl)生物被膜形成的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壳聚糖和聚乙烯醇为原料,通过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重量比的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经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表征,得出壳聚糖和聚乙烯醇之间形成了氢键,从而提高了壳聚糖/聚乙烯醇膜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结果显示,相对于CH100膜,PVA的加入提高了 CH/PVA膜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分析得出,相对于PVA100膜,CH的加入提高了 CH/PVA膜对紫外光的阻挡性能,有利于防止光照引起的食品损害。吸湿性能分析表明,相对于CH100膜,PVA的加入使得CH/PVA膜的吸湿率增加,对水的抵抗性降低。通过抗菌粘附及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分析表明,与对照组CH100膜,食品包装纸和滤纸相比,CH40:PVA60膜和CH60:PVA40膜表面粘附的活菌数较少(P<0.05),形成的P.aeruginosaPAO1生物被膜较少,表现出对P.aeruginosaPAO1生物被膜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综合考虑,选取CH40:PVA60膜和CH60:PVA40膜作为加入GO的基质材料。(2)利用改进的Hummer法制备GO,再利用溶液共混的方法分别得到CH40:PVA60/GO膜和CH60:PVA40/GO膜,进一步对其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表征,得出GO与壳聚糖和聚乙烯醇形成氢键,从而提高了其热稳定性。力学性能测定显示,CH40:PVA60/GO膜和CH60:PVA40/GO膜的拉伸强度分别为9.56 MPa和10.73 MPa,断裂伸长率分别为95.05%和81.68%,相比CH40:PVA60膜和CH60:PVA40膜,力学性能得到提高(P<0.05)。光学性能分析得出,相比CH40:PVA60膜、CH60:PVA40膜,CH40:PVA60/GO膜和CH60:PVA40/GO膜的不透明度增加(P<0.05),提高了对光的阻挡性能,有利于防止光照引起的食品损害。吸湿性能分析表明,与CH40:PVA60膜、CH60:PVA40膜相比,CH40:PVA60/GO 膜,CH60:PVA40/GO 膜的吸湿率分别为 36.13%和32.98%,吸湿率降低(P<0.05),对水的抵抗性增加。通过抗菌粘附及CLSM分析表明,与CH40:PVA60膜、CH60:PVA40膜相比,CH40:PVA60/GO膜和CH60:PVA40/GO膜表面粘附的活菌数较少(P<0.05),形成的P aeruginosa PAO1生物被膜较少,表现出对P aeruginosaPAO1生物被膜形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考虑应用于生鲜类食品包装材料。
任小玲[2](2018)在《桉叶精油抑菌性能及其微胶囊化研究》文中指出桉叶精油(Eucalyptus essential oil,EEO)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安全性高,具有广谱抑菌性,但桉叶精油稳定性差,易氧化易挥发,不耐储藏,因此限制了其在食品、药品和其他领域的应用。微胶囊技术可解决上述问题,但微胶囊化后的桉叶精油只能以气态分子形式挥发到空间中发挥作用,环境温度及氧气对桉叶精油空间抑菌效果的影响,微胶囊化后桉叶精油如何释放等问题尚缺乏研究。故本文研究了桉叶精油气相扩散抑菌性能及成分,探究了温度和氧气对桉叶精油成分及抑菌活性的影响。以β-环糊精(β-cyclodextrin,β-CD)为壁材制备了桉叶精油微胶囊,优化了桉叶精油微胶囊化工艺,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桉叶精油微胶囊的缓释性能,以期为桉叶精油的储藏及应用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桉叶精油气相扩散抑菌性能及成分研究。桉叶精油在气相扩散方式下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较好,对黑曲霉抑制作用稍差;气相扩散时桉叶精油对供试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0.0450.36 mg/m L)显着低于液相(4.518.0 mg/m L)和固相(4.518.0 mg/m L);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试结果表明,桉叶精油与挥发至空间中的气相桉叶精油均以萜烯类和醇类物质为主,气相桉叶精油的抑菌活性与α-蒎烯、右旋柠檬烯、3-蒈烯、异松油烯和月桂烯等单萜物质有关。(2)温度和氧气对桉叶精油抑菌性能及成分的影响。经三种不同方式(高温通空气、高温通氮气和常温通空气处理)处理后的桉叶精油的主要成分与原桉叶精油一致,均以萜烯类和醇类物质为主,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氧气并未对桉叶精油的抑菌性能造成太大影响,即经三种方式处理后的桉叶精油的气相MIC值均与原桉叶精油的比较接近;高温通空气处理的桉叶精油(文中用混合油表述)出现明显分层,上层油与混合油的主要成分均以萜烯类和醇类物质为主,下层油则以醇类和酮类物质为主,抑菌实验结果表明,上层油的气相MIC值稍小于原桉叶精油,下层油的气相MIC值大于原桉叶精油。(3)桉叶精油微胶囊化工艺优化及结构表征。桉叶精油微胶囊化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包埋温度40℃,包埋时间1.5 h,壁芯比8:1,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微胶囊包埋率为70.33%,收率为86.27%。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桉叶精油微胶囊表面为几近光滑的平行四边形立体结构,激光散射结果显示微胶囊粒径范围为4.030μm,红外光谱验证了微胶囊的成功制备,差示扫描量热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微胶囊化可以提高桉叶精油的稳定性,延缓桉叶精油的挥发。(4)桉叶精油微胶囊缓释性能研究。利用零级动力学模型、一级动力学模型和Avrami’s方程分析桉叶精油微胶囊缓释机理,结果表明Avrami’s方程与微胶囊的保留率曲线拟合度更高,更适于分析微胶囊的释放过程。基于Avrami’s方程的缓释结果表明升温有利于微胶囊中桉叶精油的释放,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加会加快微胶囊中桉叶精油的释放,储藏时间缓释结果表明,微胶囊化后桉叶精油的挥发受到显着抑制。三种情况下的缓释参数n值均介于0.51.0之间,说明其释放反应介于一级反应动力学与扩散限制动力学之间。高温稳定性实验揭示微胶囊化后β-CD保护了桉叶精油,提高了桉叶精油的热稳定性。微胶囊中桉叶精油的适时释放可通过改变温度、湿度和时间来实现,这为桉叶精油微胶囊的合理储藏及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梅小虎[3](2018)在《酱油渣淀粉复合膜的研制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酱油渣产量巨大,含有大量有益的膳食纤维,还含有一些粗蛋白和无机物等,但没有得到高效的利用。用淀粉制备绿色环保的可降解包装材料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由于纤维素与淀粉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共混制膜可以使两者分子间产生较强的氢键作用,因此,酱油渣淀粉复合膜(以下简称复合膜)具有较大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价值。本文利用经脱脂、脱盐、干燥粉碎处理后的酱油渣和淀粉为原料,以甘油为增塑剂,采用膜液流延法制备复合膜,以膜的力学性能作为主要指标,用响应面法研究制备了酱油渣淀粉复合膜的最佳配方与制备工艺。得到最优制膜工艺为:干燥温度76℃、淀粉添加量6.5%、酱油渣添加量1.5%、甘油添加量27%。此条件下制备可食膜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为14.26 MPa和7.82%。利用现代检测方法表征了可食复合膜表观结构。扫描电镜图显示可食复合膜结构致密有序,表面平整。傅立叶红外光谱图结果显示随酱油渣添加量的增加,红外光谱吸收峰的出峰位置和强度均发生了变化。热重分析结果和差示扫描量热曲线表明酱油渣加入使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增加。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酱油渣的加入提高了复合膜的结晶度。利用热封仪研究了复合膜的热封性能。研究了不同温度、时间和压强对膜热封强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热封工艺:封合温度160℃,封合时间5 s,封合应力0.6 MPa,此条件下封合强度为3.05N/15mm;以淀粉膜液为胶黏剂,探究了淀粉膜液封合复合膜的封合强度,对比了自然干燥、加压干燥和加热加压干燥三种封合方式对封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加压干燥粘合效果最好;在加热加压干燥的封合条件下,研究了淀粉膜液封合复合膜的封合工艺,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封合温度100℃、封合时间3 s、封合压强0.4 MPa。以阻油性和热溶解性为指标,探讨了复合膜作为方便食品内调料包装材料的可行性。阻油性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膜包装袋的质量损失随时间延长仅有微弱增加,在装油15天后质量损失为16.8 mg;热溶解性试验结果表明,包装袋在热水中可吸水溶胀,用筷子能轻易戳破,2.5 min后,溶解度最高可达32.12%。复合膜热封调料包含有丰富膳食纤维,同时具有速溶、免拆的优点,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左爱东,高玉丽,赵顺阁,杜江美[4](2016)在《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中高锰酸钾消耗量测定新方法》文中指出对于使用环氧酚醛涂料为内涂防护层的马口铁罐,高锰酸钾消耗量的检测采用的是GB/T 5009.60—2003中规定的检测方法。该方法需对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进行准确滴定,因而日常快速检测适应性较差。研究对高锰酸钾溶液浓度进行调整,并确定f值,省去了标准溶液的滴定过程。两种试验条件数据分析表明本试验方法的可信性与可行性,试验检测结果与GB/T 5009.60—2003无显着性差异,操作方便快捷,更加适合企业的日常监测控制。
张友根[5](2015)在《塑料包装生命周期绿色化的浅论(五)》文中研究说明(上接《塑料包装》2015年第2期)3.3.4智能化视觉检测技术智能化检测技术是塑料包装制品绿色化不可缺少的技术。塑料包装制品及其灌装等整套工艺向超高速方向发展,普通的检测方法远远不能适应,研发和提高检测技术科技含量是塑料包装制品绿色化发展的可持续技术。智能化的视觉检测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量信息而且自动处理,根据判断的结果控制现场的设备运行,满足企业对产品越来越严格的绿色化检
何渊井,卢明,朱丽萍,姚晓庆,万娟[6](2015)在《奶粉金属包装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目前国内金属奶粉包装的制造与检测实际情况,分析了奶粉包装用镀锡或镀铬薄铜板空罐及其配盖的结构、规格、尺寸、密封性、卫生性等方面的质量控制要求,并展望新食安法对该行业的积极影响。
王飞[7](2014)在《广东国望改扩建聚氨酯粘合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软包装行业是一个正在快速增长的行业,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不断扩大。聚氨酯粘合剂正是目前软包装行业所采用的粘合剂,聚氨酯粘合剂具有良好的特性和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市场需求十分旺盛。此外,随着近几年我国制造业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和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高性能的环境友好型粘合剂市场的市场前景正在逐年扩大。本文依据可行性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阐述了广东国望公司提出的聚氨酯粘合剂改扩建建设项目整体的设计原则、设计标准,提出了项目产品方案、产品工艺和建设规模,对建厂条件、原材料供应和储运工艺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合理的工艺方案和设备,对项目建构物的建筑结构形式、总平面布局、给排水方案、电气自控方案、防雷方案、防静电方案、消防方案、节能措施、环保治理措施、劳动安全卫生措施进行了论述,对本项目的实施条件、项目选址、能源供应、交通运输、环境保护、消防设施、劳动安全卫生等进行了可行性研究,选定了组织形式与劳动定员和项目实施进度。最后进行项目总投资、成本估算及经济效益评价,得出该项目整体效益理想,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各项指标都优于行业指标,财务评价项目可行。综合上述分析,该项目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因此是可行的。
曹雪慧[8](2013)在《聚碳酸酯包装材料中双酚A迁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食品质量安全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食品包装安全是食品安全一个重要的环节,食品包装材料的污染来自于制造过程中的劣质材质及原材料选用,食品是一个复杂的基质,其中含有的糖、酸、盐、油等与包装容器接触,会引起包装物的物理和化学的变化,这些反应导致包装物中有害物质迁移到食品中,造成食品污染。塑料作为一种合成高分子聚合物是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食品包装材料之一,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塑料由于其韧性好、透明度高、耐热等特点广泛用于生产碟子、厨房用品、咖啡机、过滤器、婴儿奶瓶、水瓶等,双酚A (Bisphenol A, BPA)是合成PC的重要单体化合物,可以从PC塑料迁移到食品中,影响人体健康。本文以PC塑料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PC塑料中双酚A的迁移量,研究各种外界条件如温度、时间、加热方式等对双酚A向不同pH值和硬度的水溶液、酸、糖等溶液中迁移特性的影响,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塑料表面形貌变化来表征双酚A迁移的微观特点,深入探索PC材料中双酚A的迁移。研究结果表明:(1)以二氯甲烷溶解PC水桶和PC奶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别对溶出的化学物进行分析,PC塑料中的主要污染物为烷烃、酯类、酚类物质,酚类中以双酚A的含量最高,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市售PC样品中双酚A的含量,范围在3.24~9.1Omg/kg,可见,PC容器中双酚A的污染较普遍。(2)通过对PC塑料中双酚A向蒸馏水、15%乙醇、65%乙醇和95%乙醇溶液的迁移量的测定,研究其在醇类物质中的迁移特性,结果表明,双酚A向乙醇溶液中的迁移率受乙醇浓度、温度和时间的影响,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中的迁移率大小为:95%乙醇>65%乙醇>15%乙醇>蒸馏水。相同浓度乙醇溶液中,在20~75℃范围内,双酚A迁移率随着接触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扩散系数随着温度和乙醇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试验测得扩散系数值比通用扩散系数模型预测值大。(3)考察了pH值和加热方式对双酚A迁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冰乙酸和NaOH,柠檬酸-柠檬酸钠来调节pH值的水溶液,pH>7时,双酚A的迁移量显着增加(P<0.05),说明碱性条件有利于PC材料中双酚A的溶出,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经过碱液浸泡后,塑料表面粗糙度变大,表面层的暴露面积增加,使双酚A更容易溶出。微波加热过程中双酚A向自来水、矿泉水和蒸馏水中的迁移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恒温加热过程中,矿泉水和自来水中双酚A的迁移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微波加热比常规恒温加热达迁移平衡的时间缩短近12倍。(4)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PC材料中双酚A向盐、糖、酸溶液的迁移,结果表明,在盐溶液中,双酚A向二价盐的迁移量要高于一价盐,二价盐中,Ca2+盐大于Mg2+盐,一价盐中,Na+盐大于K+盐,其中NaCl和KCl溶液浓度高于0.1%时与蒸馏水中双酚A的迁移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浓度为0.01%的CaCl2和MgCl2溶液与蒸馏水中双酚A的迁移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浓度为0.1%~9.0%的醋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为酸性食品模拟物中,酸种类不同,对双酚A迁移量的影响趋势也不相同,浓度为0.1%的各酸性浸泡液与蒸馏水中双酚A迁移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蔗糖、葡萄糖、乳糖和木糖醇为浸泡液时,随着糖浓度的增加,双酚A迁移量随之增加,1.0%的乳糖、2.0%的葡萄糖、2.0%的蔗糖、1.0%的木糖醇与蒸馏水之间双酚A的迁移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以木糖醇溶液中双酚A的增加幅度最大。(5)以PC容器盛装茶水和冲调食品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温度、时间对双酚A迁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种茶叶在95℃加热1h后,双酚A的量在冲调浓度为1.25%、2.0%、5.0%的茶水之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茶叶种类不同,对双酚A迁移量的影响也不相同,低浓度(1.25%)各茶水之间双酚A的迁移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而中等浓度(2.0%)的各茶水中双酚A的迁移量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高浓度茶水(5.0%)中以铁观音中双酚A迁移量最高,茉莉花茶中迁移量最少,毛峰和红茶之间双酚A的迁移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温度和食品种类不同导致双酚A的迁移量存在差异,各冲调食品中双酚A迁移量范围在3.44~41.74μg/kg之间,其中以咖啡和奶粉中双酚A的迁移量较多。
潘生林,翟苏婉,刘向农,秦蕾,张翔,陶涛[9](2013)在《食品包装安全监管中的风险管理应用架构》文中认为开展了对食品包装产品的风险要素识别、风险分析和评估要点的建立、基于风险预警的检验监管措施等研究,并提出了具体建议,系统地阐述了风险管理在食品包装安全监管中的应用方法和实践模式。
张友根[10](2012)在《全套方案“潜在需求”创新创造塑料包装绿色化(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析了Chinaplas 2012食品、饮料、医疗医药等塑料包装领域内制品、原料、加工设备、成型工艺、产品检测、回收再生利用等各个环节绿色化的新技术,提出了全套方案实现塑料包装绿色化的发展理念。转变发展观念,开发绿色化包装材料、创新创造绿色化成型加工技术、研发绿色化回收再生利用新技术,达到提高全套方案的绿色化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加快我国塑料包装由国际分工的价值链的"低端"走向"高端"的绿色化进程。最后简介了作者以大型塑料包装托盘"潜在需求"为研发理念,创新KH-40000大型塑料包装托盘注射成型技术绿色化,实现大型注塑托盘绿色化。
二、食品包装用内涂桶的安全卫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食品包装用内涂桶的安全卫生(论文提纲范文)
(1)CH/PVA/GO共混膜的制备及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食品包装材料 |
1.1.1 概述 |
1.1.2 传统食品包装材料及其存在的问题 |
1.1.2.1 玻璃材料 |
1.1.2.2 金属材料 |
1.1.2.3 塑料材料 |
1.1.2.4 木质材料 |
1.1.2.5 纸质材料 |
1.2 壳聚糖概述 |
1.2.1 壳聚糖简介 |
1.2.2 壳聚糖基膜材料在食品包装上的应用 |
1.2.2.1 概述 |
1.2.2.2 壳聚糖/多糖复合膜 |
1.2.2.3 壳聚糖/蛋白复合膜 |
1.2.2.4 壳聚糖/抗菌剂复合膜 |
1.2.2.5 壳聚糖/纳米粒子复合膜 |
1.2.2.6 壳聚糖/合成聚合物复合膜 |
1.3 聚乙烯醇概述 |
1.3.1 聚乙烯醇简介 |
1.3.2 聚乙烯醇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
1.3.2.1 微量元素的检测 |
1.3.2.2 抗生素残留的检测 |
1.3.2.3 酶固定化 |
1.3.2.4 食品包装领域 |
1.3.3 其它领域的应用 |
1.4 铜绿假单胞菌及其生物被膜 |
1.5 本研究的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本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壳聚糖/聚乙烯醇膜的制备及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抑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2 主要实验仪器 |
2.3 实验内容 |
2.3.1 菌株的活化 |
2.3.2 壳聚糖/聚乙烯醇膜的制备 |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5 热重分析(TGA) |
2.3.6 力学性能 |
2.3.7 光学性能 |
2.3.8 吸湿性能 |
2.3.9 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性能的测定 |
2.3.9.1 抗菌粘附测定 |
2.3.9.2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测定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FT-IR |
2.5.2 SEM |
2.5.3 TGA |
2.5.4 力学性能分析 |
2.5.5 光学性能分析 |
2.5.6 吸湿性能分析 |
2.5.7 抗菌粘附结果分析 |
2.5.8 CLSM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壳聚糖/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膜的制备及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抑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3 实验内容 |
3.3.1 菌株的活化 |
3.3.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3.3.3 壳聚糖/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膜的制备 |
3.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3.3.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3.6 热重分析(TGA) |
3.3.7 力学性能 |
3.3.8 光学性能 |
3.3.9 吸湿性能 |
3.3.10 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性能的测定 |
3.3.10.1 抗菌粘附测定 |
3.3.10.2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测定 |
3.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FT-IR |
3.5.2 SEM |
3.5.3 TGA |
3.5.4 力学性能分析 |
3.5.5 光学性能分析 |
3.5.6 吸湿性能分析 |
3.5.7 抗菌粘附结果分析 |
3.5.8 CLSM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常见英文缩写词表 |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桉叶精油抑菌性能及其微胶囊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植物精油 |
1.2 桉叶精油 |
1.2.1 桉叶精油化学成分 |
1.2.2 桉叶精油抑菌性能 |
1.2.3 桉叶精油的应用 |
1.2.4 桉叶精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3 植物精油微胶囊 |
1.3.1 植物精油微胶囊化的意义 |
1.3.2 植物精油微胶囊的壁材 |
1.3.3 植物精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1.3.4 微胶囊缓释 |
1.3.5 植物精油微胶囊在食品中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桉叶精油气相扩散抑菌活性及成分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菌悬液的制备 |
2.3.2 含菌平板的制备 |
2.3.3 气相扩散抑菌实验 |
2.3.4 液相扩散抑菌实验 |
2.3.5 固相扩散抑菌实验 |
2.3.6 桉叶精油成分测试 |
2.3.7 气相桉叶精油成分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抑菌圈测定结果与讨论 |
2.4.2 MIC值测定结果与讨论 |
2.4.3 桉叶精油成分测试结果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温度和氧气对桉叶精油抑菌性能及成分的影响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实验装置示意图 |
3.3.2 储存稳定性实验 |
3.3.3 桉叶精油成分测试 |
3.3.4 抑菌实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处理后桉叶精油表观结果与讨论 |
3.4.2 成分测试结果 |
3.4.3 抑菌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桉叶精油微胶囊化工艺优化及结构表征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桉叶精油微胶囊的制备 |
4.3.2 桉叶精油微胶囊包埋油含量的测定 |
4.3.3 微胶囊包埋效果的测定 |
4.3.4 单因素实验 |
4.3.5 正交实验 |
4.3.6 桉叶精油微胶囊结构表征 |
4.3.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桉叶精油的最大吸收波长及标准曲线 |
4.4.2 桉叶精油微胶囊SEM结果与讨论 |
4.4.3 桉叶精油微胶囊粒度测定结果与讨论 |
4.4.4 桉叶精油微胶囊的红外光谱表征结果与讨论 |
4.4.5 桉叶精油微胶囊热重及差示扫描量热测试结果与讨论 |
4.4.6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7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桉叶精油微胶囊缓释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仪器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桉叶精油微胶囊包埋油含量的测定 |
5.3.2 桉叶精油微胶囊在不同环境下的缓释实验 |
5.3.3 桉叶精油微胶囊缓释机理研究 |
5.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5 桉叶精油微胶囊在不同温度下的缓释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6 桉叶精油微胶囊在不同湿度下的缓释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7 桉叶精油微胶囊储存时间缓释实验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8 高温稳定性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酱油渣淀粉复合膜的研制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酱油渣 |
1.1.1 酱油渣的成分 |
1.1.2 酱油渣的研究应用 |
1.2 可食膜 |
1.2.1 可食膜的主要类型 |
1.2.2 可食膜包装的应用 |
1.3 酱油渣淀粉复合膜的制备机理 |
1.4 酱油渣淀粉复合膜的封合机理 |
1.5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试剂 |
2.3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4 试验方法 |
2.4.1 酱油渣淀粉复合膜的制备工艺流程 |
2.4.2 酱油渣淀粉复合膜制备工艺单因素试验 |
2.4.3 PB筛选试验 |
2.4.4 最陡爬坡试验 |
2.4.5 响应面试验设计 |
2.4.6 酱油渣淀粉复合膜结构表征 |
2.4.7 复合膜热封温度与时间关系的探究 |
2.4.8 不同含水量复合膜的热封性能研究 |
2.4.9 热封工艺的优化 |
2.4.10 酱油渣淀粉复合膜粘合性能研究 |
2.4.11 复合膜包装袋的阻油性与溶解性研究 |
2.5 性能测试 |
2.5.1 复合膜膜厚度测量 |
2.5.2 复合膜力学性能测试 |
2.5.3 复合膜透明度测试 |
2.5.4 复合膜溶解度测试 |
2.5.5 复合膜封合强度测试方法 |
2.5.6 复合膜含水量和吸湿率的计算方法 |
2.5.7 不同相对湿度饱和溶液配制 |
2.5.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酱油渣淀粉复合膜优化结果与讨论 |
3.1.1 单因素试验结果与讨论 |
3.1.2 响应面试验结果与讨论 |
3.2 酱油渣淀粉复合可食膜结构表征结果分析 |
3.2.1 扫描电镜结果分析 |
3.2.2 红外光谱结果分析 |
3.2.3 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分析 |
3.2.4 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 |
3.3 复合膜封合性能与应用研究结果分析 |
3.3.1 热封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 |
3.3.2 含水量对酱油渣淀粉复合膜封合性能的影响 |
3.3.3 热封工艺优化结果分析 |
3.3.4 复合膜粘合性能结果分析 |
3.3.5 复合膜包装的阻油性与热溶解性测试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塑料包装生命周期绿色化的浅论(五)(论文提纲范文)
3. 3. 4智能化视觉检测技术 |
3. 3. 5塑料包装瓶涂装阻隔技术 |
3. 3. 6多层化高阻隔复合膜成型加工技术 |
3. 3. 6. 1多层共挤流延包装阻隔复合膜成型加工技术 |
3. 3. 6. 2多层共挤吹塑包装阻隔复合膜成型加工技术 |
3. 3. 6. 3无溶剂复合膜技术[4] |
3. 3. 6. 4 TPU吹塑包装膜成型技术 |
3. 3. 6. 5高速节能纸塑( 铝) 多层共挤出复合生产线关键技术 |
3. 3. 6. 6多层化高阻隔复合膜成型加工技术科学发展重点 |
3. 3. 7包装制品绿色化成型技术的科学发展 |
3. 3. 7. 1节材化的挤出 - 压缩成型PET瓶坯技术 |
3. 3. 7. 2功能化的多层共挤 - 吹塑成型阻隔瓶 |
3. 3. 7. 3多能化的吹瓶成型设备 |
3. 3. 7. 4专业化的制袋成型设备 |
3. 3. 7. 5高速节能化瓶盖注塑设备[5] |
3. 3. 7. 6高速轻量化的瓶坯注塑设备 |
3. 3. 7. 7专用高速高效节能化的成型加工技术 |
3. 3. 7. 8高速化的中空水雾高速冷却吹瓶技术 |
3. 3. 7. 9清洁节能无污染化的吹瓶技术 |
3. 3. 7. 10环保节能化的瓶坯节能加热控制技术 |
(6)奶粉金属包装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奶粉罐结构设计 |
1.1 罐身结构设计 |
1.2 罐盖结构设计 |
1.2.1 组合盖 |
1.2.2 易开盖 |
1.2.3 易撕盖 |
1.2.4 底盖的设计 |
2 奶粉罐性能要求 |
2.1 密封性要求 |
2.2 卫生性要求 |
3 结语 |
(7)广东国望改扩建聚氨酯粘合剂项目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意义和必要性 |
1.2 研究依据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介绍 |
2.1 可行性研究相关理论 |
2.1.1 可行性研究的概念 |
2.1.2 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
2.1.3 可行性研究的程序 |
2.2 国外可行性研究发展过程 |
2.3 国内可行性研究发展过程 |
第三章 市场预测分析 |
3.1 复膜软包装市场分析 |
3.2 项目竞争力分析 |
3.2.1 研发能力与技术优势 |
3.2.2 品牌优势 |
3.2.3 下游行业需求 |
3.2.4 信誉及资金保障优势 |
3.3 项目所处行业态势分析 |
3.3.1 粘合剂行业监管体制及产业政策 |
3.3.2 国内粘合剂行业概况 |
3.3.3 行业竞争格局 |
3.3.4 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
3.3.5 行业利润水平及变动趋势 |
3.3.6 影响本行业有利及不利因素 |
3.3.7 行业上下游关系 |
3.3.8 同类型企业分析 |
第四章 项目研究方案 |
4.1 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 |
4.1.1 建设规模 |
4.1.2 产品方案 |
4.2 生产工艺流程 |
4.2.1 涉及产品物化性质分析 |
4.2.2 工艺技术 |
4.2.3 工艺流程 |
4.3 关键设备选择 |
4.4 供热系统 |
4.5 主要设备选择 |
4.6 原料、辅助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
4.6.1 原料、辅助材料供应 |
4.6.2 燃料、动力供应 |
4.7 厂址条件 |
4.8 总图运输、储运、土建、厂界区内外管网 |
4.8.1 总图运输 |
4.8.2 运输与道路 |
4.8.3 厂区外管网 |
4.8.4 土建 |
4.9 公用工程方案和辅助生产设施 |
4.9.1 公用工程方案 |
4.9.2 辅助生产设施 |
4.10 节能、节水 |
4.10.1 节能规范、标准 |
4.10.2 节能概述 |
4.10.3 节能措施 |
4.10.4 节水 |
4.11 消防设施 |
4.11.1 依托条件 |
4.11.2 工程描述 |
4.11.3 消防安全分析 |
4.11.4 消防水源 |
4.11.5 消防自控系统 |
4.11.6 防火措施 |
4.12 环境保护 |
4.12.1 项目现状描述与分析 |
4.12.2 “三废”汇总 |
4.12.3 环境保护措施及方案 |
4.12.4 环境管理与监测 |
4.12.5 环境影响分析 |
4.12.6 环境保护建议 |
4.13 劳动安全卫生 |
4.13.1 危险、有害因素及相关作业场所分析 |
4.13.2 预期效果分析 |
4.13.3 建议 |
4.14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
4.14.1 生产班制和人力资源配置 |
4.14.2 人员培训 |
4.15 项目实施计划 |
4.15.1 项目组织与管理 |
4.15.2 项目报批 |
4.15.3 项目实施进度 |
4.15.4 引进设备与材料 |
第五章 投资估算与财务分析 |
5.1 投资估算编制依据及说明 |
5.2 建设投资估算 |
5.3 流动资金估算 |
5.4 项目总投资估算 |
5.4.1 总资金筹措及来源 |
5.4.2 总投资分年度使用计划 |
5.4.3 资金用款计划 |
5.4.4 资金使用范围 |
5.5 财务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导师和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8)聚碳酸酯包装材料中双酚A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食品包装材料化学物质迁移研究进展 |
1.2.1 塑料包装材料化学物迁移 |
1.2.2 金属包装材料化学物迁移 |
1.2.3 纸类包装材料化学物迁移 |
1.2.4 迁移模型的研究 |
1.3 聚碳酸酯包装材料的应用情况 |
1.4 双酚A研究进展 |
1.4.1 双酚A概况 |
1.4.2 双酚A的限量 |
1.4.3 双酚A检测方法 |
1.4.4 双酚A迁移研究进展 |
1.5 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碳酸酯塑料包装材料中污染物种类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2.1.2 试验仪器和设备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聚碳酸酯塑料中污染物分析 |
2.2.2 实际样品分析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碳酸酯塑料中双酚A向乙醇溶液中迁移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3.1.2 试验仪器和设备 |
3.1.3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样品中双酚A的初始浓度及在乙醇中回收率 |
3.2.2 双酚A向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中迁移 |
3.2.3 迁移扩散系数计算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质及加热方式对聚碳酸酯塑料中双酚A迁移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4.1.2 试验仪器和设备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盐浓度对双酚A迁移量的影响 |
4.2.2 盐溶液中双酚A的迁移趋势变化 |
4.2.3 pH值对双酚A迁移量的影响 |
4.2.4 加热方式对双酚A迁移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糖和酸溶液对聚碳酸酯塑料中双酚A迁移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5.1.2 试验仪器和设备 |
5.1.3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常见酸的浓度对聚碳酸酯中双酚A迁移的影响 |
5.2.2 糖液对聚碳酸酯中双酚A迁移的影响 |
5.2.3 糖和酸溶液中双酚A溶出量的回归分析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聚碳酸酯塑料茶水杯中双酚A向茶水中迁移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6.1.2 试验仪器和设备 |
6.1.3 试验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茶叶浓度对双酚A迁移的影响 |
6.2.2 茶叶种类对双酚A迁移的影响 |
6.2.3 温度时间对双酚A迁移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双酚A向冲调食品中的迁移量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7.1.2 试验仪器和设备 |
7.1.3 试验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冲调食品中双酚A的回收率与精密度 |
7.2.2 冲调食品中双酚A迁移量 |
7.3 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
(9)食品包装安全监管中的风险管理应用架构(论文提纲范文)
1 食品包装材料风险信息采集和识别 |
1.1 企业自控与监管制度 |
1.2 食品级材料的安全适用性 |
1.3 添加助剂的使用 |
1.4 国内外安全限量差异 |
1.5 检测方法和检测条件设定 |
2 食品包装材料的风险分析与评估 |
3 基于风险预警的检验监管措施 |
4 结语 |
四、食品包装用内涂桶的安全卫生(论文参考文献)
- [1]CH/PVA/GO共混膜的制备及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抑制研究[D]. 吴云波.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6)
- [2]桉叶精油抑菌性能及其微胶囊化研究[D]. 任小玲.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3]酱油渣淀粉复合膜的研制与应用研究[D]. 梅小虎.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4]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中高锰酸钾消耗量测定新方法[J]. 左爱东,高玉丽,赵顺阁,杜江美. 食品与机械, 2016(06)
- [5]塑料包装生命周期绿色化的浅论(五)[J]. 张友根. 塑料包装, 2015(03)
- [6]奶粉金属包装质量控制研究[J]. 何渊井,卢明,朱丽萍,姚晓庆,万娟.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15(03)
- [7]广东国望改扩建聚氨酯粘合剂项目可行性研究[D]. 王飞. 北京化工大学, 2014(03)
- [8]聚碳酸酯包装材料中双酚A迁移研究[D]. 曹雪慧. 沈阳农业大学, 2013(10)
- [9]食品包装安全监管中的风险管理应用架构[J]. 潘生林,翟苏婉,刘向农,秦蕾,张翔,陶涛. 包装工程, 2013(19)
- [10]全套方案“潜在需求”创新创造塑料包装绿色化(上)[J]. 张友根. 橡塑技术与装备,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