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主动开展效能监察(论文文献综述)
何亚光[1](2021)在《市场监督管理平台内部监管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思维的广泛传播,政务部门也越来越依托于信息通信以及互联网平台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府部门开展政务服务的行为也逐渐转移到网上,因此传统的监督方式和效能监察已经无法对互联网上的政务服务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其问题主要表现为难以量化各项监管指标、难以实时监控各项指标、难以对监管结果有效溯源、难以高效地进行监管等方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论文通过设计和实现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封片区综合市场监督管理平台内部监管子系统对政府部门人员在互联网上进行的政务服务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量化各项监管指标、灵活组合需要的指标直观的多维度展示监管结果、对做出的监管结果有效溯源、并对以后的监管行为进行预测调整。市场监督管理平台内部监管子系统是一个集执法监督和效能监察为一体的内部监督管理平台,为市场监督管理平台管理人员提供执法数据、举报处理、行政处罚、双告知领取、预警信息处理等各个执法行为的有效监管。系统采用SSM(Spring、Spring MVC、MyBatis)框架,提供高可用性的分布式服务,打造灵活的日志服务组件,提供可配置的监管指标,可视化的监管结果统计,可靠的日志记录数据分析,实现综合市场监督管理平台的内部执法监督和效能监察。系统通过灵活的监管行为日志记录组件、可视化的监管结果展示、日志记录分析挖掘,为自贸区管理人员提供了可靠高效的监管监察手段,极大地提高了相关政务人员的办公效率,进一步提高了了开封自贸区“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深度。
杨墨[2](2020)在《行政监督视角下政府办公厅(室)角色研究》文中指出本项研究以秘书学和行政管理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历时分析、对比研究和案例归纳等方法,分别从各级政府办作为行使监督权的监督主体和接受监督的监督客体角度,针对政府办在我国行政监督体系中存在的瑕疵提出解决建议,以期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效力。首先,作为行使监督权的主体。政府办的监督主体职责来源于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等渊源形式,包括业务指导权、督促检查权、临时督导权三类监督权力,以督促落实、检查落实、调查研究、监督执行等形式分散在决定事项及领导指示落实工作、值班工作、电子政务工作、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等领域,并可以越级开展监督。同时,各级政府办面临着三个困境:一、从职能承接来看,无法实施效能监察职能;二、从机构设立来看,电子政务、信息、信息公开三项职责分立造成机构膨胀;三、从法律规定来看,缺乏具体明确的法律限制造成“先调整后规定”现象严重。对此,建议:一、设立政府绩效考核办公室来行使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过程中剥落的部分效能监察职责;二、整合电子政务、信息、信息公开工作成为广义信息工作职责;三、及时根据国家机构改革成果调整秘书局职责,写入政府办下一部“三定”规定中,并限制“先调整后规定”行为。其次,作为接受监督的客体。其他监督主体对政府办的监督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内部监督缺乏动力,二是外部社会监督缺乏效力。由此,向政府办外部各主体提出四条建议:充分发挥党组监督作用、加强政府办业务指导、完善权力机关监督机制、疏通群众信访举报渠道。向政府办提出三条建议:明确自身职责;制定优化内部工作制度;落实内部监督主体责任。
姚大刚[3](2020)在《H市税务系统行政效能监察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国受国际关于行政效能监察的影响,摸索找寻着适合中国的行政效能监察的发展途径,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思考随之产生。通过本文的撰写希望可以实现三方面研究目的:一是借助于研究行政效能监察加速H市税务系统制度革新并释放改革红利,经过施行行政效能监察促成全系统改善税源管理增加办税效率,打造新时代服务型办税机构,使H市税务系统进入税收工作发展全新境界。二是探讨研究树立迎合时代发展需求的税收工作价值观,长期以来,各级税收管理部门唯“税收任务完成”论,把税收额增长作为全年任务目标的首要指标,甚至作为税务干部能不能够提拔任用的硬性尺度,导致完全忽视税务部门作为国家税务机关,首要任务应该是维护税法权威,以及督促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的义务以及责任诚信纳税。三是促进税务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在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大背景下,将深入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转化成为H市税务系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最佳切入点和重要抓手,实现从源头上预防和管制腐败发生的终极目标。本文借助文献研讨法简要介绍我国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开展现状,在阐述了相关概念及行政效能监察的主要特征和基本作用后,运用实证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重点对H市税务局各基层税务分局和派出机构行政效能监察任务施行的现状加以总结,并结合开展工作情况对H市税务系统行政效能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加以分析。论文最后试图研讨下一步H市税务局各基层税务分局和派出机构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改良措施,完善H市税务局各基层税务分局和派出机构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为新时代税务机关提供行政效能保证。论文经过对H市税务局行政效能监察现状和对策的研讨,进而找寻出进一步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实现全系统行政部门及其税务工作人员在强化综合治理和效能水平上有新的突破,最终实现三个目标,一是实现工作水平的提高,二是发生工作作风的改进,三是达成办税效能的强化进而实现打造服务型税务机关的目的。经过论文研究也最终发现,只有借助于加强对全市税务系统的行政效能监察才可以达成建设高效税务行政治理体系的目的;只有借助税务局原有的纪检监察部门才会实现促使全市税务系统及税务工作人员改良原有工作风格、强化纳税服务程度,提高全市税务系统的行政服务及办事效能。
王辰[4](2018)在《七〇研究所效能监察管理优化》文中提出自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会议召开之后,我国的反腐工作开始变得越发严格,我国翻开了奉行廉洁的新篇章,构建一个长期有力的监管体系刻不容缓。与此同时,科研院所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入,为了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基于这样的时代环境之中,效能监察作为监管体系中的关键组成板块,在七〇研究所的监管工作中的地位开始不断提升,主要原因在于进行效能监察是同时兼顾公司管理以及反腐倡廉的最优方案,同时还是对接公司日常的经营运作,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升日常的工作速度以及公司的利润收入的关键手段。本文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七〇研究所效能监察工作,对七〇研究所效能监察管理工作进行优化研究。论文的内容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七〇研究所效能监察调节的调查环境、目的还有国内外效能监察方面的调查历程做出了一个详细的介绍与说明,树立了论文的整体结构;二、对几个关键的基础性理论进行了介绍说明,为框架升级奠定了理论基础;三、对七〇研究所当前做出的效能监察管理尝试进行了具体的说明,经过详细研究和具体分析后,总结出当前在效能监察管理中存在的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理论认识不够深入等七个不足之处,经过详细分析后,推导出了七〇研究所效能监察管理制度的升级研究;第四部分做出了关于七〇研究所效能监察管理制度升级的大致内容具体包括了升级的目标、升级方案、升级内容、流程监管、考察评估等五项内容的详细构思;第五部分从宣传力度、责任分工、监察立项、奖惩考核四个方面提出了七〇研究所效能监察管理工作优化运行的保障措施。
高爽[5](2017)在《胜利油田企业效能监察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效能监察是提高企业效能的综合性管理监控工作。对胜利油田企业效能监察进行研究,分析查找效能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不但丰富和完善了效能监察理论,而且提高效能监察的效率和效果,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管理效益、社会效益和反腐倡廉成效。本课题以加强胜利油田企业效能监察为宗旨,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文献查阅、统计分析、数据分析、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地对胜利油田效能监察工作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查找效能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在此,本课题首先探讨了效能监察工作的基础理论,介绍了效能监察的概念、特点、工作程序。其次,深入分析了胜利油田效能监察工作基本情况、工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从思想认识、工作理念、监察范围、工作方法、运行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找到了存在的问题。第三,提出了胜利油田加强效能监察工作的对策:加大宣教力度,提高思想认识,紧跟时代需求,更新工作理念;延伸监察触角,拓展工作范围;加强总结研究,改进工作方法;强化组织领导,提高工作实效;狠抓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水平。在此,改进和提高效能监察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优化和完善生产经营管理事项,促进和保障油田科学发展。
孟永俊[6](2017)在《SD煤炭集团公司效能监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近数十年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国有企业功不可没,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支撑力量,也是我党保证执政地位稳定,始终发挥先进代表作用不被动摇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经济保证。作为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行业据点的国企组织来说,国有企业除了正常经营,追求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以及最优化以外,还担负着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持续发展,创新发展,实现国家资产,人民群众资产保值增值,增加国家以及人民收入,维护高新科学技术发展,保护环境,建设人民向往的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美满社会的重要责任。SD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一家特大型的国有煤炭集团,把效能监察工作作为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近年来效能监察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效益效果不甚理想,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本文在研究时,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介绍,接下来就监察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在对历史上和国内外效能监察工作现状总结的基础上,对SD公司的效能监察管理现状及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合公司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特点及过程,依据效能监察管理理论体系,对SD公司效能监察整体工作程序以及理论依据进行了优化设计,具体从包括效能监察宣传工作,构建效能监察理念,构建多方联动机制,提高并简化效能监察的程序,使之效率最大,监控效能监察的整个过程,熟悉重要节点,总结突出问题,及时发掘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效能监察的才能有规范性、高效性以及严谨性,积极实行创新管理,为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实施创造良好的情境等。最后针对SD公司效能监察工作的问题以及原因,提出了先进的效能监察管理工作的对策。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是对企业管理的持续监控,主要作用就是在检查管理的过程中纠正管理行为出现的偏差,明确与之相对应的管理义务以及责任,提高整个系统体制的执行效力以及反应效力,也可以对其内部的资金、物资运作过程等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促进效能监察工作更加具有透明性和公开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管理工作的风险,防止腐败,为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工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胡世伟[7](2017)在《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初就十分注重和倡导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被视为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法宝。党中央历届领导集体都对党风廉政建设予以高度重视,根据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情况先后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新方法。国有军工企业是共和国长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要支撑,其运作经营情况不仅关乎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而且也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在国有军工企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推动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之间血肉联系的重要基础,也是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和实践的有效途径。积极开展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研究,抓好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是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立足于新时期我国国有军工企业生动活泼的现实土壤,结合当前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要求,从理论与实践的维度,就国有军工企业这一特殊领域如何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了探索、总结和研究。首先,在厘清党风廉政建设基本概念、科学内涵等的基础上,对党风、廉政,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在中国政党政治中的地位、作用、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进行了阐述,系统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为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重要遵循。其次,对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失范现象进行了系统分析。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虽然在组织、制度和监管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受到当代社会思潮、价值取向、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冲击和影响,在思想认识、监督管理和制度执行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失范现象。这些失范现象在威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侵犯职工群众根本利益,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扰乱国有军工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削弱军工企业搏击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影响国防武器装备研制任务的完成等方面存在严重危害。再次,借鉴国外部分企业反腐败的基本经验,从世情、国情、党情出发,积极从企业文化的视角就新时期加强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进行多维度的思考、探索。既要传承和大力弘扬已有的优良文化传统,又要积极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主动运用各种管理创新的举措,开展企业使命、职业道德、廉洁文化、问题文化、制度建设等方面实践,使企业文化为我所用,为提升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水平提供有力的文化保障。最后,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任务目标和实现途径,在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原则框架内,通过理顺党风廉政建设与企业管理的关系,创新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进而构建出集责任机制、工作机制、问责机制于一体的党风廉政建设体系及运行机制。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对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认识与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和理论概括,探索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律,通过中航工业昌飞等大型国有军工企业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实践案例,论证了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如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路径,在当前我国大力加强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大环境下,对当今中国乃至全球大型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刘义华[8](2016)在《XC卷烟厂效能监察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企业效能监察管理是企业内设监察部门对企业内部依制度管理的效率、效益、效果等进行监督的一种有效管理手段。烟草行业职工队伍庞大、业务交易庞大、资金流量庞大、招标采购庞大,开展企业效能监察管理既是防范廉政风险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企业管理效能的客观需要。近年来,XC卷烟厂借鉴行业外经验积极探索开展效能监察管理,收到了一定成效,但还需要运用管理方法加以优化,这是本文研究的重要目的。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目的和意义,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概述,简要介绍了企业效能监察管理的相关理论,然后在介绍XC卷烟厂内部管理体制、效能监察管理职能分工及内容的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方法,对XC卷烟厂效能监察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企业管理中通用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对XC卷烟厂效能监察管理进行了优化研究,提出优化原则、优化建议,以及保障措施。通过研究,本文认为,XC卷烟厂效能监察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形成管理闭环、管理流程不规范、管理责任划分不清、执行程序不严格、参与人员素质不高。围绕XC卷烟厂效能监察管理优化,本文提出应在过程控制上遵循闭环原则、管理流程上遵循PDCA循环原则、成果管理上遵循目标导向原则,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优化建议。此外,为保证优化落实,本文围绕强化监管制度的协调作用、加强人员培训、完善效能监察管理指标体系、提升效能监察管理的执行力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戚根昌[9](2016)在《A公司效能监察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项综合性管理监控工作,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在规范企业内部管理行为、强化管理阶层的责任、风险意识,促进企业提质增效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历经近30年的发展变化,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丰富内涵,创新方法,形成了效能监察“四性测试与评价”等理论模型,在理论研究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大量的专家学者的研究表明,效能监察仍然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理论和实践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效益效果还不够理想。本文通过对国有大型建筑地产综合企业集团A公司效能监察工作的跟踪和研究,指出了A公司效能监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联系实际从效能监察认识定位、组织协作、程序要求、方式方法、评价奖惩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当前制约效能监察工作成效的主要因素;结合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特点,提出了效能监察理念上、体制机制上、组织过程中的新思路,归类梳理了发现和解决管理问题的一系列富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深度剖析效能监察的重点环节。同时,结合A公司G分公司商务管理效能监察实践案例,以及D分公司项目效能监察案例,阐述了改进对策在实践中的运用。
屈涛[10](2014)在《行政投诉制度研究:政治、法律和管理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立足于国内地方政府所推行的行政投诉制度,力图回答三个层面的问题:行政投诉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和价值诉求问题(为什么的问题);行政投诉制度的核心功能问题(做什么的问题);行政投诉制度有效运作和发展方向的问题(怎么样的问题)。笔者借鉴罗森布鲁姆的公共行政价值分析框架,从政治、法律和管理的视角对国内行政投诉制度的构建和运行进行解释性的分析和研究。从政治视角,探讨的是行政投诉制度在哪些方面、通过何种方式和途径体现了政治的问责性、回应性和代表性。行政投诉制度是在党和国家重视人民群众主体地位这样的政治生态中,行政过程公民参与的重要形式,公民多元利益诉求的表达渠道;它弥补了现行行政监督体制的公民缺位和虚化;有利于实现行政信访制度的“功能剥离”。行政投诉制度其价值诉求之一就是促进公务人员对行政行为负责,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负责,体现的是责任政府理念。行政投诉制度作为行政问责的制度安排,是一种具有规范性的行政问责“日常机制”。在行政问责主体上,实现由“同体问责”向“异体问责”的发展;在行政问责方式上,实现由“抽象性”向“可操作性”的转化;在行政问责行为上,实现由“非规范化”向“规范化”的深化。其另一价值诉求在于,实现行政官僚责任的两种委托(层级委托责任和公民委托责任),构建吸纳性的行政官僚责任控制机制。即:通过投诉这种机制,能够在对行政官僚的责任控制过程中把公民的评议和监督纳入进来,是一种互动性的官僚责任控制模式。从法律视角,探讨的是法的价值和精神究竟通过何种方式和在多大程度上存在于行政投诉制度设计和运行过程中。由于行政自由裁量的存在,产生了行政合理性这个问题。依法行政不仅仅是要求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力时严格遵守法律规范,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符合合理性原则。然而在实践中,合法行政原则容易得到普遍性的重视,但是蕴涵在法治精神中合理行政原则容易受到忽视。行政投诉制度是基于行政合理性原则,对于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有效规制,从而使行政法治精神得到充分、完整的实现。行政投诉制度由此具有两个核心功能。第一,通过行政相对人的权利行使,发挥其对于行政主体的积极制衡作用,即个体的投诉权利对行政权力具有直接、有效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投诉权利是一种寻求救济的权利;是一种动态的民主权利:可以通过这种权利来保持日常当中对于国家生活的参与;投诉权利从结果上说,具有双重性:既直接实现对私人权益的救济,有间接地实现了对行政主体的监督和制约;并促进行政相对人和行政主体形成良性互动关系。第二,对于不当行政行为而非违法行政行为形成有效制约。在对于不当行政行为的救济方面,信访制度的比较劣势在于其受理事项的宽泛与解决问题的低效;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制度的比较劣势在于其救济范围的有限。从管理视角,探讨的是为什么要将以及如何将市场领域的投诉机制运用到公共行政领域;行政投诉制度基本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基本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行政投诉制度的构建是公共行政领域的“顾客导向”,但是要注意公共行政领域投诉机制的特殊性问题。影响行政投诉制度有效运行最为核心的因素是:行政投诉周期管理机制和投诉信息管理机制。前者主要包括:行政投诉处理的基本原则、行政投诉机构设置与职权和行政投诉处理的程序与流程。后者主要涉及到行政投诉信息管理的意义、瓶颈和突破路径。要善于从投诉个案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发现普遍性的问题,转化为“可利用的统治信息”,及时采取有效行动。投诉信息管理的瓶颈在于投诉信息的“无效流转”和投诉信息的公开和共享程度不足。因此,投诉信息管理的实质意蕴在于,让投诉信息管理变为推动部门协调的“变化的赋能者”,技术路径则包括避免孤岛式的信息技术开发等。行政投诉制度构建和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局限:价值诉求有所偏差,应从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改善政府工作作风的手段工具,走向成为表达公民利益诉求、维护公民合法权利的重要场域。行政投诉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可以考虑逐渐纳入到人大的制度框架下。功能定位不够明确,既制约不当行政行为又制约违法行政行为,逾越司法的权限。运行机制不够优化,存在复杂事项投诉处理的“灰色地带”。通过借鉴香港申诉专员制度等海外实施多年、较为成熟、成效良好的类似制度,本文提出若干完善建议。
二、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主动开展效能监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主动开展效能监察(论文提纲范文)
(1)市场监督管理平台内部监管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作者的工作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理论基础 |
2.1 技术框架 |
2.2 持久层框架 |
2.3 分布式服务 |
2.4 可视化组件 |
2.5 数据库选型 |
2.6 服务端硬件部署选型 |
2.7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需求概述 |
3.2 系统用户角色分析 |
3.3 系统功能性需求分析 |
3.3.1 执法监督功能 |
3.3.2 效能监察功能 |
3.3.3 日志服务组件 |
3.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1 系统性能需求 |
3.4.2 系统可靠性需求 |
3.4.3 系统易用性需求 |
3.4.4 系统安全性需求 |
3.5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系统概要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2.1 执法监督模块 |
4.2.2 效能监察模块 |
4.3 关键技术设计 |
4.3.1 系统日志服务组件设计 |
4.3.2 日志数据分析挖掘 |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1 市场监督管理平台内部监管子系统E-R图 |
4.4.2 数据库表结构 |
4.5 系统接口设计 |
4.5.1 执法监督模块接口设计 |
4.5.2 效能监察模快接口设计 |
4.6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系统核心功能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 日志服务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5.1.1 日志记录功能 |
5.1.2 日志查看功能 |
5.1.3 日志数据分析 |
5.2 执法监督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5.2.1 执法数据统计功能 |
5.2.2 部门举报处理统计功能 |
5.2.3 抽查检查事项统计功能 |
5.2.4 部门行政处罚统计功能 |
5.2.5 企业评级统计功能 |
5.2.6 模块类设计 |
5.2.7 模块接口设计 |
5.3 效能监察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5.3.1 效能监管功能 |
5.3.2 领取统计功能 |
5.3.3 预警信息处理统计功能 |
5.3.4 监管行为数量统计功能 |
5.3.5 部门考评功能 |
5.3.6 模块类设计 |
5.3.7 模块接口设计 |
5.4 可视化模块详细设计与实现 |
5.4.1 执法监督可视化展示功能 |
5.4.2 效能监察可视化展示功能 |
5.5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部署 |
6.1 系统部署实现 |
6.2 界面效果展示 |
6.2.1 执法监督效果展示 |
6.2.2 效能监察效果展示 |
6.3 测试环境 |
6.4 功能性测试 |
6.4.1 执法监督模块功能测试 |
6.4.2 效能监察模块功能测试 |
6.5 非功能性测试 |
6.5.1 性能测试 |
6.5.2 其它非功能性测试 |
6.6 本章总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研究生期间工作 |
7.2.1 参与项目 |
7.2.2 主要负责工作 |
7.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行政监督视角下政府办公厅(室)角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政府办公厅(室)概说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国务院办公厅的主要职责 |
第三节 国务院办公厅的内设机构 |
第四节 地方政府办公厅(室) |
小结 |
第二章 政府办公厅(室)的行政监督主体角色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政府办公厅(室)监督权的来源 |
第三节 政府办公厅(室)监督权的内容 |
第四节 政府办公厅(室)开展监督时的困境 |
小结 |
第三章 政府办公厅(室)的行政监督客体角色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不同主体对政府办公厅(室)的监督 |
第三节 对政府办公厅(室)的监督有何不足 |
第四节 如何加强对政府办公厅(室)的监督 |
小结 |
第四章 对政府办公厅(室)行政监督职责的建议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作为主体的职责 |
第三节 作为客体的职责 |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3)H市税务系统行政效能监察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一、行政效能监察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行政效能监察相关概念 |
1.效能 |
2.行政效能 |
3.行政效能监察 |
4.纳税服务效能监察 |
(二)行政效能与行政效能监察的关系 |
(三)行政效能监察的主要特征 |
1.评估性特征 |
2.价值性特征 |
3.整体性特征 |
4.区别性特征 |
(四)行政效能监察的作用 |
1.提高政府效能 |
2.增强政府公信力 |
3.实现依法行政 |
4.强化政府形象 |
5.促进廉政建设 |
(五)行政效能监察研究的理论基础 |
1.新公共管理理论 |
2.治理理论 |
3.权力制衡理论 |
二、H市税务系统行政效能监察现状 |
(一)我国行政效能监察总体现状 |
1.我国行政效能监察的基本做法及成效 |
2.我国行政效能监察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H市税务系统行政效能监察体制机制现状 |
(三)H市税务系统行政效能监察主要做法和成效 |
1.建立效能监察机构及配套制度 |
2.效能监察工作全面推进 |
3.开展“阳光税务” |
4.开展纪律作风集中整治 |
(四)H市税务系统行政效能监察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对开展行政效能监察的理念认识不到位 |
2.体制不合理机制建设严重滞后 |
3.工作思路和方法缺乏创新 |
4.工作队伍建设力度不足 |
三、完善H市税务系统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
(一)全面系统提高认识 |
1.加强税务部门领导对行政效能监察重视 |
2.加强纪检监察部门领导对行政效能监察重视程度 |
3.加强普通干部对效能监察的重视程度 |
(二)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 |
(三)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
1.结合效能监察要求建立配套的奖惩机制 |
2.建立效能监察工作协调配合机制 |
3.完善纳税服务效能监察评估机制 |
4.建立警示教育机制 |
(四)进一步建立健全行政效能监督体系 |
1.拓宽监督主体 |
2.完善行政效能监察评估体系 |
3.合理设置行政效能监察评估指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七〇研究所效能监察管理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研究对象 |
1.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 研究方法 |
1.3.1 定性分析方法 |
1.3.2 案例分析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效能监察内涵及意义 |
2.1.1 企业效能监察的定义 |
2.1.2 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程序 |
2.1.3 效能监察的意义 |
2.2 国内外效能监察管理工作 |
2.2.1 国外效能监察管理工作研究与发展综述 |
2.2.2 国内效能监察管理工作 |
2.2.3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综述 |
2.3 相关理论 |
2.3.1 内部控制概念及内容 |
2.3.2 内部控制的体系 |
2.3.3 实施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
2.3.4 内部控制理论与效能监察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七〇研究所效能监察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七〇研究所效能监察管理概述 |
3.1.1 七〇研究所简介 |
3.1.2 七〇研究所效能监察管理现状 |
3.2 针对效能监察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 |
3.3 原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七〇研究所效能监察管理工作优化及效果 |
4.1 优化七〇研究所效能监察管理工作的目标和原则 |
4.1.1 优化七〇研究所效能监察管理工作的原则 |
4.1.2 优化七〇研究所效能监察管理工作的目标 |
4.2 构建多方联动机制 |
4.3 七〇研究所效能监察流程优化 |
4.4 七〇研究所效能监察管理工作机构方案优化 |
4.4.1 优化机构方案 |
4.4.2 优化监察工作内容 |
4.4.3 优化过程管理 |
4.4.4 优化考核评价 |
4.5 七〇研究所布局调整后设备使用情况效能监察 |
4.5.1 效能监察推动科研设备管理创新的内涵和主要做法 |
4.5.2 效能监察的基本程序 |
4.5.3 效能监察效果及效益分析 |
4.6 七〇研究所合同管理与执行情况效能监察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七〇研究所效能监察管理工作优化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
5.1 扩大宣传力度和影响范围 |
5.2 落实负责领导和责任分工 |
5.3 明确选题立项和监察重点 |
5.4 严格考核评定和遵规奖惩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七〇研究所效能监察和反腐倡廉满意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5)胜利油田企业效能监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行政效能监察的相关概述 |
2.1.1 行政效能监察的概念 |
2.1.2 行政效能监察的目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
2.2 企业效能监察的相关概述 |
2.2.1 企业效能监察的概念 |
2.2.2 企业效能监察的特点 |
2.3 行政效能监察与企业效能监察的异同分析 |
第3章 胜利油田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现状 |
3.1 胜利油田企业效能监察的基本概况 |
3.2 胜利油田企业效能监察阶段任务描述及分析 |
3.2.1 前期准备阶段 |
3.2.2 中期组织实施阶段 |
3.2.3 成效认定阶段 |
3.2.4 总结归档阶段 |
3.3 胜利油田企业效能监察取得的成效 |
3.3.1 企业管理更加规范 |
3.3.2 经济效益显着提高 |
3.3.3 国有资产安全得到保障 |
3.3.4 反腐倡廉成效显着 |
第4章 胜利油田企业效能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
4.2 工作理念相对滞后 |
4.3 监察范围较为局限 |
4.4 工作方法需要改进 |
4.5 运行机制有待完善 |
4.6 监察力量相对不足 |
第5章 胜利油田加强企业效能监察的主要对策 |
5.1 加大宣教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
5.2 紧跟时代需求,更新工作理念 |
5.3 延伸监察触角,拓展工作范围 |
5.4 加强总结研究,改进工作方法 |
5.5 强化组织领导,提高工作实效 |
5.6 狠抓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水平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SD煤炭集团公司效能监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监察相关理论综述 |
2.1 内部控制理论 |
2.1.1 内部控制内涵 |
2.1.2 内部控制的体系 |
2.1.3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
2.2 效能监察与内部控制关系 |
2.2.1 效能监察与内部控制的联系 |
2.2.2 效能监察与内部控制的区别 |
2.3 企业效能监察内涵和分类 |
2.3.1 企业效能监察内涵 |
2.3.2 企业效能监察分类 |
2.3.3 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程序 |
2.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4.1 国外研究综述 |
2.4.2 国内研究综述 |
3 SD公司效能监察工作现状 |
3.1 SD公司简介 |
3.2 SD公司效能监察工作的发展历程 |
3.2.1 探索起步阶段(2004年—2008年) |
3.2.2 发展提升阶段(2009年—2014年) |
3.2.3 创新提高阶段(2015年—至今) |
3.3 SD公司效能监察工作现状 |
3.3.1 SD公司效能监察机构业务分工状况 |
3.3.2 SD公司效能监察工作特点 |
3.3.4 SD效能监察工作内容 |
3.3.5 SD公司效能监察工作的程序 |
4 SD公司效能监察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SD公司效能监察工作问卷调查 |
4.2 分析SD公司效能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
4.3 SD公司效能监察工作问题原因分析 |
4.3.1 效能监察工作的认识定位不明确 |
4.3.2 效能监察工作的运行和协作缺乏应有的合力 |
4.3.3 效能监察工作流程过于繁杂 |
4.3.4 效能监察工作的经验和方法缺少积累 |
4.3.5 效能监察效果的评价体系和奖惩方式不规范 |
5 SD公司效能监察工作的改进对策 |
5.1 强化正确的效能监察认知理念 |
5.1.1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
5.1.2 树立正确的效能监察认知理念 |
5.2 构建多方联动机制 |
5.3 加强对监察项目实施过程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
5.3.1 重视选题立项工作 |
5.3.2 提高监察实效 |
5.3.3 以制度建设为根本途径 |
5.3.4 强化责任追究力度 |
5.4 优化效能监察的流程 |
5.5 不断创新夯实效能监察工作的管理基础 |
5.6 强化培训以提高监察队伍业务素质 |
5.7 科学评估效能监察成效 |
6 结论 |
6.1 本文所做的工作 |
6.2 研究得出的结论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1.2.3 实践经验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党风廉政建设 |
2.1 党风廉政建设的科学内涵及基本特征 |
2.1.1 党风廉政建设的科学内涵 |
2.1.2 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2.1.3 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
2.2 中国政党政治与党风廉政建设 |
2.2.1 中国政党政治 |
2.2.2 党风廉政建设在中国政党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
2.3 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概述 |
2.3.2 毛泽东党风廉政建设思想概述 |
2.3.3 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第三章 党风廉政建设在国有军工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
3.1 国有军工企业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
3.1.1 国有军工企业的特点 |
3.1.2 国有军工企业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状况 |
3.1.3 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发展的特点 |
3.2 党风廉政建设在国有军工企业中的作用 |
3.2.1 有利于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保障作用 |
3.2.2 有利于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
3.2.3 有利于为科研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
3.2.4 有利于保护领导干部改革的热情和积极性 |
3.2.5 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
3.3 党群组织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地位和责任 |
3.3.1 党组织具有政治核心地位 |
3.3.2 党委承担主体责任 |
3.3.3 纪委承担监督执纪责任 |
3.3.4 工会和职工群众具有监督职责 |
第四章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4.1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取得的成效 |
4.1.1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组织保障不断夯实 |
4.1.2 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 |
4.1.3 强化监管确保了企业各项权力的规范运行 |
4.2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失范现象及其危害 |
4.2.1 失范现象的主要表现 |
4.2.2 腐败给国有军工企业带来的严重危害 |
4.3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失范现象的原因分析 |
4.3.1 腐败较严重是失范现象产生的社会因素 |
4.3.2 价值多元化是失范现象产生的思想因素 |
4.3.3 经济转型期是失范现象产生的客观因素 |
4.3.4 法制不健全是失范现象产生的制度因素 |
第五章 国外企业预防与治理腐败的现状及启示 |
5.1 国外企业腐败现象透视 |
5.1.1 商业贿赂成为许多企业营销手段之一 |
5.1.2 官商勾结现象时有发生 |
5.1.3 着名公司财务丑闻屡见不鲜 |
5.2 国外企业对腐败的预防与治理 |
5.2.1 建立公司治理结构 |
5.2.2 寻求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干预 |
5.2.3 发起经济自由化的改革 |
5.2.4 把聚光灯照向黑暗的角落 |
5.2.5 严厉打击和积极防范商业贿赂行为 |
5.3 国外企业反腐败的实践及启示 |
5.3.1 国外企业反腐败的实践 |
5.3.2 国外企业反腐实践带给我们的启示 |
第六章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文化保障 |
6.1 使命文化是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价值取向 |
6.1.1 企业使命的内涵作用及意义 |
6.1.2 使命文化在国有军工企业的实践 |
6.1.3 使命文化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 |
6.2 职业道德文化是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 |
6.2.1 职业道德的文化内涵 |
6.2.2 职业道德在国有军工企业中的实践 |
6.2.3 职业道德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作用 |
6.3 廉洁文化是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
6.3.1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6.3.2 国有军工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6.3.3 国有军工企业廉洁文化的价值取向 |
6.3.4 国有军工企业廉洁建设的文化思考 |
6.4 问题文化是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 |
6.4.1 问题文化的提出与内涵 |
6.4.2 问题文化在国有军工企业中的实践 |
6.4.3 问题文化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 |
6.5 制度文化是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保证 |
6.5.1 制度文化的内涵 |
6.5.2 制度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
6.5.3 制度文化建设在国有军工企业中的实践 |
6.5.4 制度文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七章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体系构建 |
7.1 党风廉政建设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7.1.1 从严治党整顿作风的原则 |
7.1.2 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的原则 |
7.1.3 依法治企强化监督的原则 |
7.2 党风廉政建设与企业发展的三个关系 |
7.2.1 监督和保障的关系 |
7.2.2 执纪问责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
7.2.3 惩治与预防的关系 |
7.3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体系构建的三个机制 |
7.3.1 建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机制 |
7.3.2 建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 |
7.3.3 建立完善党风廉政建设问责机制 |
7.4 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的实践创新 |
7.4.1 构建党风廉政建设“大监督”格局 |
7.4.2 运用管理工具,提高监督实效 |
7.4.3 推进惩防体系建设 |
7.4.4 加强廉洁风险防控 |
第八章 展望 |
8.1 国有军工企业是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坚强堡垒 |
8.2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 |
8.3 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助推国有军工企业科学发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8)XC卷烟厂效能监察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企业效能监察管理概述 |
2.1 企业效能监察管理内涵与分类 |
2.2 企业效能监察管理机构和对象 |
2.3 企业效能监察管理原则及内容 |
3 XC卷烟厂效能监察管理分析 |
3.1 XC卷烟厂内部管理体制概述 |
3.2 XC卷烟厂效能监察管理内容与流程 |
3.3 XC卷烟厂效能监察管理问题分析 |
4 XC卷烟厂效能监察管理优化原则与方法 |
4.1 优化原则 |
4.2 优化内容 |
4.3 优化方法 |
5 XC卷烟厂效能监察管理优化保障措施 |
5.1 强化制度协调作用 |
5.2 加强人员培训 |
5.3 完善效能监察管理指标体系 |
5.4 提升效能监察管理执行力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A公司效能监察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企业效能监察理论 |
2.1 企业效能监察内涵和分类 |
2.1.1 企业效能监察内涵 |
2.1.2 企业效能监察分类 |
2.2 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程序 |
2.3 企业效能监察理论模型 |
2.4 企业效能监察测试方法 |
第3章 A公司效能监察工作的现状和问题 |
3.1 A公司简介 |
3.2 A公司效能监察工作的现状 |
3.2.1 效能监察组织机构和体制机制 |
3.2.2 效能监察理论体系和常规做法 |
3.2.3 效能监察实践成果和管理效益 |
3.3 A公司效能监察工作情况问卷调查 |
3.4 A公司效能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
3.4.1 促进企业制度建设的措施较难落地 |
3.4.2 提高履职责任意识的作用比较有限 |
3.4.3 在防范企业决策风险方面力度不大 |
3.4.4 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上的效益较少 |
第4章 A公司效能监察工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效能监察工作的认识和定位模糊不清 |
4.1.1 一些监察部门把效能监察当作硬指标敷衍 |
4.1.2 一些受监察单位认为效能监察会影响业绩 |
4.1.3 一些领导把效能监察视为一把“万能钥匙” |
4.1.4 不少单位忽视了事前事中防控风险的作用 |
4.2 效能监察工作的组织和协作缺乏合力 |
4.2.1 效能监察小组的运行缺乏动力 |
4.2.2 监督主体主观上工作意愿不强 |
4.3 效能监察工作的程序和要求不够灵活 |
4.3.1 工作程序和要求过于繁琐 |
4.3.2 制度建设的建议不够灵活 |
4.3.3 耗费的监察资源和精力多 |
4.4 效能监察工作的检查和整改打了折扣 |
4.4.1 前期工作做的不充分 |
4.4.2 查纠问题不深入细致 |
4.4.3 整改落实扭曲打折扣 |
4.4.4 责任追究落实不到位 |
4.4.5 监察报告含金量不足 |
4.5 效能监察工作的经验和方法缺少积累 |
4.5.1 监察人员业务能力匹配度不高 |
4.5.2 具体监察方式方法运用不合理 |
4.5.3 一些好做法没有及时得到固化 |
4.5.4 “三重一大”决策监察力度不够 |
4.6 效能监察效果的评价和奖惩不够规范 |
4.6.1 监察成果评价不客观 |
4.6.2 成果评审扭曲变味 |
4.6.3 鼓励奖惩拈轻怕重 |
第5章 A公司效能监工作问题的改进对策 |
5.1 强化宣传培训,树立正确的效能监察理念 |
5.1.1 明确效能监察工作的职责定位 |
5.1.2 加强效能监察工作的宣传培训 |
5.2 构建协同机制,促进领导和部门多方联动 |
5.2.1 建立正确的领导工作机制,争取高层关注支持 |
5.2.2 建立高效的协同运行机制,业务系统体系联动 |
5.3 强化过程管控,突出监察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
5.3.1 深入调研,抓好效能监察选题立项 |
5.3.2 规范行文,提高监察内容的实质性 |
5.3.3 严肃严谨,提高监察报告的含金量 |
5.3.4 举一反三,提高监察成果的转化率 |
5.3.5 完善制度,强化责任追究的威慑力 |
5.4 实施知识管理,总结积累监督的方式方法 |
5.5 规范评价奖惩,实施客观有效的考核和激励 |
5.5.1 严格规范效益评价的方法 |
5.5.2 采取有效的奖惩鼓励措施 |
5.6 开拓监督思路,推进管理流程的优化创新 |
5.6.1 简化管理流程表单 |
5.6.2 推进项目效能监察 |
5.6.3 开展信息化管理 |
第6章 A公司效能监察实践案例分析 |
6.1 A公司G分公司结算管理效能监察案例 |
6.1.1 案例介绍 |
6.1.2 主要做法 |
6.2 A公司D分公司项目效能监察案例分析 |
6.2.1 案例介绍 |
6.2.2 主要做法 |
第7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10)行政投诉制度研究:政治、法律和管理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问题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分析框架、章节安排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行政投诉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行政投诉制度构建的政治场域 |
一、行政过程的公民参与及利益表达 |
二、弥补行政监督体制的公民主体缺位与虚化 |
三、行政信访制度的“功能剥离” |
第二节 行政投诉制度构建的法律取向 |
一、法治精神的必然要求 |
二、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规制 |
三、行政投诉制度:有效规制行政主体自由裁量权 |
第三节 行政投诉制度构建的管理路径 |
一、公共行政领域的“顾客导向” |
二、公共行政领域的投诉机制及其特殊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政治的视角:行政投诉制度的价值诉求 |
第一节 行政问责的制度安排 |
一、行政问责机制构建的基本走向 |
二、行政投诉制度:行政问责的制度安排 |
第二节 行政官僚责任控制 |
一、行政官僚责任的两种委托代理 |
二、行政投诉制度:吸纳型的行政官僚责任控制模式 |
第三节 案例分析:广东省佛山市行政投诉电子监察制度 |
一、案例介绍 |
二、特点分析:强化责任控制但问责机制过于僵硬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法律的视角:行政投诉制度的核心功能 |
第一节 行政相对人对行政主体的积极制衡 |
一、平衡论视域中的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积极制衡与消极损害 |
二、行政投诉制度:促进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
第二节 不当行政行为的有效制约与救济 |
一、不当行政行为的制约与救济: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的功能区别 |
二、制约与救济不当行政行为:信访、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的比较劣势 |
第三节 案例分析:山东省行政投诉制度 |
一、案例介绍 |
二、特点分析:高制度化但功能定位偏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管理的视角:行政投诉制度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行政投诉的周期管理机制 |
一、行政投诉处理的基本原则 |
二、行政投诉机构的设置与职权 |
三、行政投诉处理的程序与流程 |
第二节 行政投诉信息管理 |
一、“可利用的统治信息”之意义与“无效流转”之瓶颈 |
二、信息管理的实质意蕴和技术路径 |
第三节 案例分析:辽宁省民心网投诉机制 |
一、案例介绍 |
二、特点分析:投诉管理机制系统科学但责任主体错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行政投诉制度的发展方向与完善路径 |
第一节 政治的视角:明确制度价值诉求 |
一、制度价值诉求:维护公民权利 |
二、行政投诉机构逐步纳入人大制度框架 |
第二节 法律的视角:发挥制度核心功能 |
一、保障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利益平衡的三个向度 |
二、动态弹性而非静态刚性的功能空间 |
第三节 管理的视角:优化运行机制 |
一、行政投诉处理“灰色地带”及其化解:基于案例的比较 |
二、多元利益相关者互动机制的建构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制度核心价值与功能:制约不当行政行为,有效维护公民权利 |
二、侧重对合理行政进行监察,是其他监督救济机制必要而有益的补充 |
三、机构设置:逐步纳入人大制度框架,保障独立性 |
四、强制性和非强制性权力行使相结合,维护行政相对人与行政主体两者平衡 |
五、值得再探讨的制度多维价值平衡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主动开展效能监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市场监督管理平台内部监管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何亚光.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行政监督视角下政府办公厅(室)角色研究[D]. 杨墨. 暨南大学, 2020(04)
- [3]H市税务系统行政效能监察问题及对策研究[D]. 姚大刚.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4]七〇研究所效能监察管理优化[D]. 王辰.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5]胜利油田企业效能监察问题研究[D]. 高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6]SD煤炭集团公司效能监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孟永俊. 西安理工大学, 2017(12)
- [7]新时期国有军工企业党风廉政建设研究[D]. 胡世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7(02)
- [8]XC卷烟厂效能监察管理优化研究[D]. 刘义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3)
- [9]A公司效能监察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 戚根昌. 华东理工大学, 2016(08)
- [10]行政投诉制度研究:政治、法律和管理的视角[D]. 屈涛. 复旦大学, 2014(03)
标签:效能监察论文; 行政监督论文; 行政管理学论文; 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