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化控组合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边敏[1](2021)在《化控剂对冷害下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文中认为
王娜[2](2021)在《S3307和DTA-6对绿豆源库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绿豆抗旱耐贫瘠、生育期短、适应性强,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籽粒具有高蛋白、低脂肪、药食同源的特点,是现代功能性食品开发的重要资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产量的形成影响,本试验以绿豆品种“冀0816毛-3”和“安绿7号”为材料,在始花期(R1)叶面喷施烯效唑(S3307)和胺鲜酯(DTA-6),比较分析了绿豆叶片、荚壳和籽粒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及植株干物质积累状况,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生育性状、同化物积累、源库器官生理代谢及产量的调控效应,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撑。研究得到的结论如下:(1)S3307处理降低了绿豆植株株高,DTA-6处理增加了绿豆植株株高,两者均可缩短主茎节间长,增加植株抗倒伏能力。S3307和DTA-6处理促进了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积累,提高了各器官干物质转运能力,干物质向主茎叶片的分配比例增加,向分枝叶片和茎秆的分配比例下降,后期干物质向荚壳和籽粒的分配比例增大。(2)S3307和DTA-6处理显着增加了绿豆叶片叶绿素含量,S3307对叶绿素的调控效果优于DTA-6。与不喷调节剂的对照相比,调节剂处理的绿豆叶片蔗糖、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在鼓粒中期有所降低,鼓粒后期有所升高。调节剂处理的安绿7号叶片淀粉和总糖含量增加,而调节剂处理的冀0816毛-3叶片淀粉和总糖含量在鼓粒前期降低,后期升高。调节剂处理后两品种叶片总氮含量均高于对照。S3307和DTA-6处理增加了绿豆鼓粒后期荚壳叶绿素含量,增加了荚壳蔗糖、还原糖和总氮含量,调节剂处理后绿豆荚壳可溶性糖、淀粉和总糖含量在鼓粒中期低于对照,后期高于对照。(3)S3307处理增加了绿豆多数测定时期籽粒蔗糖含量,DTA-6处理增加了鼓粒后期籽粒蔗糖含量,降低了中期蔗糖含量。S3307和DTA-6处理增加了籽粒总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和总氮含量,降低了鼓粒中期籽粒可溶性糖含量,同时增加了冀0816毛-3还原糖含量,降低了安绿7号籽粒还原糖含量。(4)S3307和DTA-6处理提高了绿豆单株结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重,各处理单株荚数均显着高于对照。在两年试验中,S3307和DTA-6处理后绿豆产量均较对照显着增加,2019年DTA-6的增产效果优于S3307,2020年S3307的增产效果优于DTA-6。S3307和DTA-6提高了籽粒粗蛋白含量,降低了籽粒粗脂肪含量,提高了籽粒功能营养成分黄酮和总酚含量,其中S3307处理的籽粒粗蛋白含量与对照差异显着,各处理籽粒粗脂肪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着,DTA-6对绿豆籽粒功能营养成分的调控效果优于S3307。综合分析表明,始花期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改善绿豆株型,缩短节间长,促进植株干物质积累,增强干物质运输和分配能力。S3307处理显着增加了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了增加叶片同化物生产能力,扩大了“源”;DTA-6处理显着增加了单株荚数和荚粒数,扩大了“库”容,提高了库活力。可见,植株生长调节剂通过扩源增库,增强源库间的物质运输与分配,进而实现增产提质。
王玉娇,曹祺,常旭虹,王德梅,王艳杰,杨玉双,赵广才,石书兵[3](2021)在《不同土壤条件下化学调控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究不同土壤条件与不同化控剂结合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调控效应,通过盆栽方式,研究农麦5号在黑土(A1)和潮土(A2)条件下,在拔节初期喷施清水(B1)、矮壮素(B2)和吨田宝(B3)对其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在相同化控处理下均表现为A1>A2,其中潮土条件下籽粒产量和总蛋白质产量分别较黑土低56.0%和55.1%,小麦的总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均为A2>A1。小麦籽粒产量和穗粒数在黑土条件B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株高和穗长在B3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在潮土条件下使用化学调控剂处理中,小麦籽粒总蛋白质含量显着高于B1处理,其中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均表现为B2>B3>B1,且差异显着。因此,不同土壤条件配合使用适宜化控剂可以有效促进小麦优质高产,即在黑土条件下配合使用化学调控剂可以显着提升小麦产量;在潮土条件下配合使用化学调控剂可以显着提升小麦品质。
刘瑶[4](2021)在《河北省山前平原小麦-玉米光温资源与水肥优化利用研究 ——以赵县为例》文中指出石家庄市赵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小麦-玉米周年两熟条件下降水和光热资源不足、土壤养分供应不均衡、生态资源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限制了该生态区作物生产的发展。因此,亟需挖掘作物节水丰产潜力,提高作物水、肥和光热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该地区作物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本试验于2018-2019年在河北省赵县宝丰源农场进行。共采用9个小麦品种,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小麦、玉米品种筛选;设置两个施肥和两个灌水水平进行了小麦水肥优化配置试验;喷施吨田宝和保姆菌对小麦和玉米进行化学调控以及玉米宽窄行和等行距的种植效果比较等试验。系统研究了当地农业资源的优化利用和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生产,研究结果可为该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作物高产高效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品种筛选研究表明:不同品种冬小麦的子粒产量变化在5.8t·hm-2~9.8t·hm-2之间,石新828的产量、光温生产效率和光能利用率最高,其次为衡S29和矮抗1号。不同品种夏玉米的产量在5.7t·hm-2~9.9t·hm-2之间,京农科729的产量和光温生产效率最高,且收获时的子粒含水率低于28%,可进行玉米子粒直收。(2)在不同水肥处理下,1水1肥处理下的小麦产量低于2水2肥和2水1肥处理,但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69%和1.67%。由1肥到2肥施肥量增加25%,但产量仅提高8.43%;灌水量由春季2水减到1水,产量降低了 11.21%,但灌水量节省了 50%。因此,小麦春季灌溉1水,可以节约宝贵水资源,利于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小麦玉米化控试验表明,“吨田宝”处理可提高小麦成穗率、LAI、干物质积累量,可以使小麦平均增产27.53%。“保姆菌”处理的效果稍次于“吨田宝”,亦可以使小麦平均增产16.41%。抗倒型和抗逆型的“吨田宝”及其叠加剂型均可提高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和子粒产量。喷施“吨田宝抗倒剂”的玉米比对照增产8.74%,喷施“吨田宝抗逆剂”的玉米比对照增产16.30%,喷施“吨田宝抗倒剂+抗逆剂”的玉米比对照增产28.52%。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化控剂可提高小麦、玉米的抗逆能力和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4)玉米不同种植方式比较表明,宽窄行种植比等行距种植增产10.24%~12.15%。宽窄行种植改善了玉米群体光分布和抗逆能力,优化了对光资源的利用。综上所述,赵县的小麦-玉米周年两熟种植仍有一定的增产潜力。选择适宜的小麦、玉米品种并搭配合适的种植方式,优化水肥运筹和合理使用化学调控剂可以提高水肥和光能利用率,优化利用光温资源,利于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陶茸[5](2019)在《香豆素、咖啡酸对紫花苜蓿及轮作作物幼根形态和结构的影响及其生理变化》文中研究说明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优质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一次种植、多年收获、产草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等特点,是优质蛋白质饲料的重要来源。但由于苜蓿自毒作用,种植过苜蓿的土壤很难重茬种植。目前紫花苜蓿主要自毒物质香豆素、咖啡酸对自身的自毒作用及主要轮作作物小麦、玉米的他感作用机理鲜见报道,尤其是对紫花苜蓿、小麦和玉米幼根解剖结构、根系内源激素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未见系统报道。本研究采用培养皿培养方法,对受试紫花苜蓿、小麦和玉米种子进行外源香豆素、咖啡酸分别单个物质添加和混合物质添加试验,比较研究对3种作物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主根长、苗高、根尖生长、根缘细胞活性、根冠果胶甲基酶(PME)和化感综合效应指数等指标的影响。采用营养液沙培法,进行浓度梯度为0,0.5,5,50,500 mg·L-1的外源香豆素、咖啡酸分别单种物质添加和混合物质添加试验,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和根系扫描系统,比较研究外源添加物对苜蓿、小麦和玉米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等根系形态指标与根粗、皮层厚度、中柱直径及发育、导管数量及面积等解剖结构变化特征,采用HPLC法检测和分析了3种作物幼苗根系ABA,GA3,IAA,ZT的含量动态及效应特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定量分析香豆素、咖啡酸对紫花苜蓿、小麦及玉米幼苗根系中ABA含量和ABA合成关键酶NCED、ZEP和BG的基因表达调控规律,并探索作物种类、ABA含量及合成关键酶基因三者间的关系。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香豆素、咖啡酸及香豆素+咖啡酸混合物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化感抑制效应由强至弱依次为香豆素>混合物>咖啡酸,对玉米抑制作用则表现为混合物>香豆素,咖啡酸呈他感促进作用。随添加物浓度的增加,小麦和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受抑强度增强,但同浓度同种类添加对小麦的抑制程度强于玉米。2.咖啡酸和香豆素+咖啡酸混合物均以50 mg·L-1为正效应和负效应的分界点,香豆素以5 mg·L-1为正效应和负效应的分界点,随外源添加物浓度的升高对苜蓿根伸长的促进效应逐渐减弱。5 mg·L-1的香豆素和咖啡酸显着促进玉米根的伸长生长,500 mg·L-1的香豆素和香豆素+咖啡酸混合物对小麦和玉米根伸长量均呈现明显的抑制效应,且香豆素+咖啡酸混合物的抑制作用强于香豆素。紫花苜蓿根缘细胞抵御香豆素、咖啡酸和香豆素+咖啡酸混合物胁迫的浓度阈值分别是5mg·L-1,500mg·L-1,50mg·L-1;小麦和玉米根缘细胞抵御香豆素和香豆素+咖啡酸混合物胁迫的浓度阈值分别是500 mg·L-1,50 mg·L-1和50 mg·L-1,500 mg·L-1。3.0.5 mg·L-1的香豆素+咖啡酸混合物处理对苜蓿幼根皮层、中柱、导管等解剖结构的发育呈现显着的促进作用,且增强了单体香豆素和咖啡酸的促进作用(P<0.05)。500mg·L-1添加物对苜蓿幼根系形态构建的自毒抑制综合效应由强至弱依次为:香豆素>混合物>咖啡酸。对小麦和玉米幼苗的化感作用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在低浓度处理时,对小麦的化感促进作用由强至弱依次为咖啡酸>香豆素+咖啡酸混合物>香豆素,咖啡酸对玉米的促进作用最强,高浓度处理时对小麦的化感抑制作用由强至弱依次为香豆素+咖啡酸混合物>香豆素>咖啡酸,混合物对玉米的抑制最用最强。与小麦相比,高浓度处理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三种外源添加物对玉米根系形态建成的化感综合抑制作用弱于小麦。4.咖啡酸对三种作物根系内源激素IAA,ZT,GA3合成的抑制作用最弱,对激素ABA的促进作用在阈值(50 mg·L-1)范围内也最弱。激素ABA对苜蓿、小麦和玉米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主效内源激素。根系激素IAA和ZT的变化趋势在玉米幼苗根系中基本一致,各激素比值间均呈现极显着性正相关。6.香豆素+咖啡酸混合物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刺激了紫花苜蓿ABA合成途径中关键酶NCED、ZEP和BG的相对表达量,使紫花苜蓿根中ABA含量上升,提升紫花苜蓿抵抗香豆素和咖啡酸的自毒作用。NCED和ZEP在苜蓿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小麦和玉米,但BG在苜蓿中的相对表达量低于小麦和玉米。NCED和ZEP的相对表达量与ABA含量的线性相关性在苜蓿和小麦中呈相似的正相关,ZEP相对表达量和ABA含量在玉米中呈极显着线性正相关(P<0.01)。外源添加物对苜蓿ABA含量及相关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最明显,玉米最弱。在ABA合成过程中,香豆素作用下基因NCED起主要作用,咖啡酸和混合物作用下均是基因NCED和ZEP共同发挥正向促进作用。
翟大帅[6](2019)在《高温胁迫下化控剂对夏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河北省夏玉米易遭遇高温灾害,造成玉米产量低这一问题,亟需明确高温胁迫条件下化控剂对夏玉米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调控效应。本试验于2018年6月到10月在河北农业大学辛集试验站进行,以先玉335和农大372为供试材料,于塑料大棚内在玉米第9展叶至散粉期间进行高温模拟,在玉米5叶期喷施2-氯乙基膦酸,在9叶期喷施聚天门冬氨酸和氨基酸,以喷施清水作对照,研究了不同化控剂对夏玉米农艺性状、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与清水对照相比,喷施2-氯乙基膦酸、聚天门冬氨酸和氨基酸三种化控剂后,能显着降低先玉335和农大372的株高和穗位高,节间长和茎粗差异不显着。与清水对照相比,喷施2-氯乙基膦酸、聚天门冬氨酸和氨基酸后,先玉335的株高分别降低11.65%、2.81%和44.20%;农大372分别降低13.50%、16.04%和28.37%。2.喷施2-氯乙基膦酸、聚天门冬氨酸和氨基酸均可以减轻高温对玉米叶片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吐丝后40d,经聚天门冬氨酸处理后,先玉335和农大372单株叶面积显着增加;氨基酸的先玉335和农大372叶片净光合速率最大;经聚天门冬氨酸和氨基酸处理,先玉335的叶片SPAD较清水对照相比分别增加19.29%和16.66%;农大372较清水对照相比增加8.56%和6.51%。农大372喷施2-氯乙基膦酸后,与清水对照相比降低3.13%。3.喷施2-氯乙基膦酸、聚天门冬氨酸和氨基酸三种生长化控剂后,先玉335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而对农大372差异不显着。喷施聚天门冬氨酸会提高两个品种的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吐丝期,先玉335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对照增加14.96%、75.81%和37.83%;农大372分别增加15.17%、47.09%和10.93%。喷施2-氯乙基膦酸、聚天门冬氨基酸后均可降低两个品种的叶片丙二醛含量。从以上研究结果得出本研究的结论,喷施聚天门冬氨酸可以提高玉米叶面积和净光合速率,增加叶片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叶片丙二醛含量,从而提高玉米产量。因此,在高温灾害下,可以推广喷施聚天门冬氨酸来实现玉米高产稳产。
于金宝,郭传军,席修省[7](2017)在《麦田旺长勿慌 科学化控帮忙》文中指出近十多年来,受厄尔尼诺强对流气象影响,我国气候冬季变暖,促进了小麦冬季生长发育,导致分蘖增多,群体增大,穗发育进程加快,形成旺苗;使养分消耗过多,光合产物积累少,苗弱而不壮,导致小麦不抗冻易早衰,拔节后茎秆软弱,籽粒灌浆后因穗重增加极易发生倒伏,造成减产,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尤其是近几年小麦半冬性、偏春性品种种植面积的扩大、播期过早、
曹庆军[8](2016)在《春玉米抗茎倒能力评价及其化学调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北平原位于世界三大“玉米带”,由于土壤肥沃,雨热同期,玉米的单产水平较高,贡献了我国玉米总产量的35%以上,在国家粮食安全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前生产条件下,由于受育种水平、管理措施及农业气象等方面的影响,春玉米密植栽培与倒伏的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春玉米稳产和增产的重要因素。本文以4年田间试验为基础,对吉林省中部粮食主产区灌浆期风灾倒伏籽粒建成、减产损失以及不同基因型品种抗倒性差异机制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作物化学调控技术,阐明了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提高春玉米抗倒伏能力的生态与生物学机制。主要取得如下结论:1、灌浆期倒伏显着降低了籽粒灌浆速率,但随着时间推移,灌浆速率受影响程度减弱;倒伏后上层植株受影响较小,下层植株受影响较大,倒伏后及时进行捆扶处理可以降低倒伏对籽粒灌浆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倒伏限制了籽粒“库”的建成,收获期倒伏下层、倒伏上层、捆扶处理籽粒干重比对照分别降低20.13%、4.36%和7.56%。2、倒伏后造成籽粒脱水速率减慢,从而导致收获期籽粒水分含量偏高;倒伏影响籽粒营养物质积累量,降低了商品品质,其中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受影响较大,粗淀粉含量受影响较小,其含量相应分别下降了1.0712.83%、5.159.33%与0.813.30%。3、倒伏降低了春玉米的产量。2012年田间17个倒伏定位样点最高减产29.68%,最低减产7.02%,平均减产14.75%,回归分析表明倒伏率每增加1%,产量损失平均增加34.17 kg/公顷。不同倒伏部位植株产量损失不同,倒伏上层与倒伏下层单株产量分别比对照(未倒伏)处理减产10.51%与29.88%;倒伏后玉米行粒数、穗长和穗粗降低,秃尖长增加,百粒重下降,是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4、吉林省中部地区春玉米茎倒伏以灌浆后期发生为主。从倒伏发生位置来看,主要以第3茎节倒伏为主,约占56.44%,其次是第5茎节(16.83%)、第2茎节(12.87%)和第4茎节(11.88%),其它茎节部位发生倒伏的比率较小。5、玉米重心高度、基部茎折力、单位节间长度干重可作为生育期评价春玉I米抗倒性的通用指标。另外,茎节长度可作为玉米开花期抗倒性的一级指标,而穗位高、穿刺强度、茎节横切面积、硬皮厚度、木质素含量可作为二级评价指标。基部茎节含水量可作为玉米灌浆后期抗倒性的评价指标。另外,通过各指标对密度变化的敏感性来评价品种抗倒伏性能力可能更加科学,但关键是参照品种的选取。6、不同抗倒性品种籽粒的灌浆特性存在很大差异。先玉335、禾玉33等易倒伏品种,具有灌浆强度大,灌浆期短等特点,而迪卡516和农华101等抗倒性强的品种灌浆期持续时间较XY335等品种延长1-2 d。在光合产物的转移与分配方面,灌浆后期易倒伏品种茎器官向籽粒中转移的干物质比例大,同化物在茎器官中分配的比例低,这可能是造成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降低的重要机制。7、生育期可通过Safety factors模型对植株的抗倒伏能力进行评价,经田间验证,在玉米灌浆期Safety factors值与倒伏指数LI存在极显着相关性,灌浆期与倒伏指数LI关系为Y=3.9503e-0.26LI。另外,本研究还提出了抗茎倒伏品种的理想株型。8、高密度种植条件下,玉米的籽粒产量、生物量、收获指数以及倒伏指数均显着的受化控处理(T)、品种类型(H)以及环境因子(Y)的影响。提高收获指数,降低倒伏率是PGRs提高春玉米籽粒产量的重要途径。9、穗位高与重心高度降低、基部茎节变粗、节长缩短是PGRs提高春玉米抗茎倒能力的重要形态学机制;不同化控处理对第2与第3茎节影响最大,单位长度茎节干重、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木质素等含量增加,茎秆抗弯曲强度提高是PGRs提高春玉米抗茎倒能力的重要发育生物学机制。在倒伏发生较严重的年份,PGRs处理可以显着提高玉米的籽粒产量,而在倒伏发生不严重的年份,PGRs处理玉米不增产甚至略有下降。因此,根据气象预警信息,一般年份可在拔节期化控一次,在倒伏发生严重年份,可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分别进行1次化控处理增强春玉米的抗倒伏能力,这对指导吉林省春玉米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亓振[9](2016)在《化学调控和肥料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提出为探讨化学调控和肥料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试验于2013年9月-2014年7月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圃场进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田条件下,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京冬8号和中麦8号为供试材料,在小麦起身期喷施不同的生长调节剂,研究化学调控对小麦产量、品质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化控处理对小麦产量有一定调控作用,起身期喷矮壮素、多效唑和抗倒型吨田宝中麦8号籽粒产量下降,喷施抗逆型吨田宝小麦籽粒产量产量提高;对京冬8号而言,喷施四种化控剂均有利于产量的提高。(2)、起身期喷施矮壮素和多效唑可以提高中麦8号小麦面粉的蛋白质含量、贮藏蛋白含量和谷醇比,改善了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筋指数。四种化控剂均可提高京冬8号的蛋白质、贮藏蛋白含量和谷醇比,改善了粉质参数和面筋指数,抗逆型吨田宝处理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显着提高;(3)、起身期喷施矮壮素、多效唑和抗倒型吨田宝均显着降低了小麦的株高和重心高度。不同的化控剂处理均提高了小麦基部茎秆的抗折力、穿刺强度和抗压强度,矮壮素和多效唑处理效果更佳。结果表明起身期喷施化控剂有利于提高小麦的抗倒伏能力和稳产性。2、以四个强筋春麦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单施氮磷钾肥对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氮磷钾肥均能能够显着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其效应值为氮>磷>钾。单施氮磷钾肥对小麦蛋白质含量和组分含量有显着影响,不同蛋白质组分对不同肥料响应不同,氮肥对可溶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调控最为显着,对强筋春麦营养品质改良效果最优;钾肥对谷醇比和贮藏蛋白含量的调控最为显着,对强筋春麦加工品质改良效果最优。强筋春麦生产中增加钾肥用量有利于小麦品质改善。3、以四个强筋春麦品种为材料,研究铜、锌、锰肥单施和混施对小麦产量和籽粒营养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微肥对小麦产量。施用微肥提高了小麦总蛋白质含量,并且影响小麦蛋白质组分含量,铜肥处理清蛋白、谷蛋白含量和谷醇比显着提高;锌肥处理清蛋白、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显着提高,谷醇比显着降低;锰肥处理和铜锌锰肥混施处理显着提高了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谷醇比显着降低。铜、锌、锰单施均显着提高了对应元素的含量,锌肥处理铁元素含量提高,铜、锰处理铁元素含量降低;三种肥料混施协同提高了铜、锌、锰元素含量。
马少康,李克民,常旭虹,杨玉双,王德梅,赵广才[10](2015)在《不同化控处理对中麦8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以中筋小麦品种中麦8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化控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的化控剂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不同的影响。研究表明,返青期喷施多效唑有助于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提升;喷施抗倒型吨田宝有利于小麦农艺性状的改善以及总蛋白和谷蛋白含量的提高;喷施抗逆型吨田宝有助于改善小麦农艺性状,同时提高了籽粒产量和谷蛋白含量。三者均改善了面粉品质。
二、不同化控组合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化控组合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2)S3307和DTA-6对绿豆源库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作物源库关系研究 |
1.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源的调控 |
1.3.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库的调控 |
1.3.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品种 |
2.1.2 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 |
2.1.3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3.1 田间调查项目 |
2.3.2 干物质测定 |
2.3.3 生理代谢指标测定 |
2.3.4 籽粒品质测定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三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农艺性状及同化物积累的影响 |
3.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
3.1.1 植株株高 |
3.1.2 主茎茎粗 |
3.1.3 其他农艺性状 |
3.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3.2.1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 |
3.3.2 茎秆干物质积累 |
3.2.3 叶片干物质积累 |
3.2.4 荚壳干物质积累 |
3.2.5 籽粒干物质积累 |
3.2.6 干物质分配规律 |
3.2.7 干物质转运规律 |
3.3 小结 |
第四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源器官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
4.1.1 叶片叶绿素含量 |
4.1.2 叶片蔗糖含量 |
4.1.3 叶片还原糖含量 |
4.1.4 叶片可溶性糖含量 |
4.1.5 叶片淀粉含量 |
4.1.6 叶片总糖含量 |
4.1.7 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 |
4.1.8 叶片总氮含量 |
4.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荚壳生理特性的影响 |
4.2.1 荚壳叶绿素含量 |
4.2.2 荚壳蔗糖含量 |
4.2.3 荚壳还原糖含量 |
4.2.4 荚壳可溶性糖含量 |
4.2.5 荚壳淀粉含量 |
4.2.6 荚壳总糖含量 |
4.2.7 荚壳可溶性蛋白含量 |
4.2.8 荚壳总氮含量 |
4.3 小结 |
第五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库器官生理特性的影响 |
5.1 籽粒蔗糖含量 |
5.2 籽粒还原糖含量 |
5.3 籽粒可溶性糖含量 |
5.4 籽粒淀粉含量 |
5.5 籽粒总糖含量 |
5.6 籽粒可溶性蛋白含量 |
5.7 籽粒总氮含量 |
5.8 小结 |
第六章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6.1 产量 |
6.2 籽粒品质 |
6.3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农艺性状及同化物积累的影响 |
7.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源库器官生理特性的影响 |
7.1.3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绿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7.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不同土壤条件下化学调控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类型土壤条件下小麦产量和蛋白品质差异 |
2.2 不同化控处理对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2.3 不同处理组合对小麦植株性状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
2.4 不同处理组合对小麦籽粒总蛋白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 |
2.5 不同处理组合对小麦籽粒蛋白及其组分产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化控处理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3.2 不同土壤类型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 结论 |
(4)河北省山前平原小麦-玉米光温资源与水肥优化利用研究 ——以赵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 |
1.2.1 品种对气象资源的优化利用 |
1.2.2 小麦水肥优化配置 |
1.2.3 化学调控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4 种植方式对玉米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
1.3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田基本状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小麦玉米品种筛选与光热资源优化利用 |
2.2.2 小麦水肥一体化优化配置 |
2.2.3 小麦、玉米化学调控技术 |
2.2.4 玉米优化种植形式比较研究 |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3.1 冬小麦测定指标 |
2.3.2 夏玉米测定指标 |
2.3.3 植株含氮量、氮肥利用效率的测定 |
2.3.4 土壤贮水量和水分利用率的测定 |
2.3.5 光、温生产效率的测定 |
2.3.6 光能利用率的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进程 |
3.1.1 不同品种冬小麦群体茎蘖数消长情况 |
3.1.2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叶面积指数(LAI)变化动态 |
3.1.3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株高变化动态 |
3.1.4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干物质积累动态 |
3.1.5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情况 |
3.1.6 不同品种冬小麦的光、温生产效率和光能利用率 |
3.2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群体的影响 |
3.2.1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
3.2.2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3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 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对冬小麦群体的影响 |
3.3.1 PGRs对冬小麦群体茎蘖数消长的影响 |
3.3.2 PGRs对冬小麦株高和叶面积指数(LAI)动态的影响 |
3.3.3 PGRs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3.3.4 PGRs对冬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生长发育进程 |
3.4.1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变化动态 |
3.4.2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叶面积指数(LAI)变化动态 |
3.4.3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动态 |
3.4.4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茎秆特征 |
3.4.5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穗部性状与产量构成 |
3.4.6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光、温生产效率和光能利用率 |
3.4.7 不同品种夏玉米的子粒含水率 |
3.5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3.5.1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影响 |
3.5.2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动态的影响 |
3.5.3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光截获的影响 |
3.5.4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茎秆特性的影响 |
3.5.5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3.5.6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
3.5.7 不同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子粒含水率的影响 |
3.6 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3.6.1 PGRs对夏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影响 |
3.6.2 PGRs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LAI)的影响 |
3.6.3 PGRs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
3.6.4 PGRs对夏玉米抗倒伏力的影响 |
3.6.5 PGRs对夏玉米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
3.6.6 PGRs对夏玉米子粒含水率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品种对气象资源的优化利用 |
4.2 不同水肥处理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
4.3 化学调控对小麦、玉米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
4.4 种植方式对玉米群体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综述 河北省赵县夏玉米生产概况及增产措施研究 |
参考文献 |
(5)香豆素、咖啡酸对紫花苜蓿及轮作作物幼根形态和结构的影响及其生理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
缩略词表 |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他感及自毒作用研究现状 |
1.1.1 .自毒物质的种类 |
1.1.2 .自毒物质的来源 |
1.1.3 .自毒物质作用特点 |
1.2 .自毒物质对植物的作用机理 |
1.2.1 .影响植物尤其是根的生长发育 |
1.2.2 .破坏膜的完整性 |
1.2.3 .改变酶活性 |
1.2.4 .影响光合作用 |
1.2.5 .影响植物内源激素 |
1.2.6 .影响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 |
1.2.7 .影响蛋白质合成及基因表达 |
1.3 .紫花苜蓿自毒与他感作用研究现状 |
1.3.1 .紫花苜蓿自毒作用 |
1.3.2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小麦、玉米的他感作用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目的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紫花苜蓿及轮作作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
2.1 .第一节香豆素和咖啡酸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
2.1.1 .材料与方法 |
2.1.1.1 .材料 |
2.1.1.2 .方法 |
2.1.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1.2 .结果与分析 |
2.1.2.1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紫花苜蓿种子活力和根毛发育的影响 |
2.1.2.2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紫花苜蓿种子胚根生长的影响 |
2.1.2.3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紫花苜蓿种子胚轴生长的影响 |
2.1.2.4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化感综合效应 |
2.1.3 .讨论 |
2.1.4 .小结 |
2.2 .第二节香豆素和咖啡酸对小麦和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1.1 .供试材料 |
2.2.1.2 .试验方法 |
2.2.1.3 .测定方法与指标计算 |
2.2.2 .结果与分析 |
2.2.2.1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小麦和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 |
2.2.2.2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小麦和玉米胚根生长的影响 |
2.2.2.3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小麦和玉米胚轴生长的影响 |
2.2.2.4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小麦和玉米幼根须根数的影响 |
2.2.2.5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小麦和玉米种子萌发的化感综合效应 |
2.2.3 .讨论 |
2.2.4 .小结 |
第三章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紫花苜蓿及轮作作物幼根外部形态及内部解剖结构变化特征的影响 |
3.1 .第一节香豆素和咖啡酸对紫花苜蓿、小麦和玉米幼苗根尖发育的影响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1.1 .供试材料 |
3.1.1.2 .试验方法 |
3.1.1.3 .测定方法与指标计算 |
3.1.1.4 .统计分析 |
3.1.2 .结果与分析 |
3.1.2.1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紫花苜蓿幼苗根尖发育的影响 |
3.1.2.2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小麦和玉米幼苗根尖发育的影响 |
3.1.3 .讨论 |
3.1.4 .小结 |
3.2 .第二节香豆素和咖啡酸对紫花苜蓿、小麦和玉米幼根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1.1 .试验材料 |
3.2.1.2 .试验方法 |
3.2.1.3 .指标测定及方法 |
3.2.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2.1 .种内自毒作用 |
3.2.2.2 .种间化感作用 |
3.2.3 .讨论 |
3.2.3.1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紫花苜蓿幼根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3.2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小麦、玉米幼根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4 .小结 |
第四章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紫花苜蓿及轮作作物幼苗根系形态影响相关内源激素的含量动态及效应特征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激素提取及其含量测定 |
4.1.2.1 .样品前处理 |
4.1.2.2 .色谱条件 |
4.1.2.3 .标准溶液的配制 |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紫花苜蓿、小麦和玉米幼苗根系内源激素动态变化 |
4.2.1.1 .紫花苜蓿幼苗根系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 |
4.2.1.2 .小麦和玉米幼苗根系内源激素含量动态变化 |
4.2.2 .紫花苜蓿、小麦和玉米幼苗根系内源激素平衡变化 |
4.2.2.1 .紫花苜蓿幼苗根系内源激素平衡影响 |
4.2.2.2 .小麦和玉米幼苗根系内源激素平衡影响 |
4.2.3 .紫花苜蓿、小麦和玉米幼苗根系内源激素及比值间的相关性 |
4.2.3.1 .紫花苜蓿幼苗根系内源激素及比值间相关性比较 |
4.2.3.2 .小麦和玉米幼苗根系内源激素及比值间相关性比较 |
4.3 .讨论 |
4.3.1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紫花苜蓿及轮作作物幼苗根系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
4.3.1.1 .对紫花苜蓿幼苗根系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
4.3.1.2 .对小麦和玉米苗根系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
4.3.2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紫花苜蓿及轮作作物幼苗根系内源激素平衡变化 |
4.3.3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紫花苜蓿及轮作作物幼苗根系内源激素比值间的相关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香豆素和咖啡酸作用下紫花苜蓿及轮作作物根系形态变构主效内源激素ABA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特征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植株培养及处理 |
5.1.2 .紫花苜蓿、小麦和玉米鲜根ABA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
5.1.3 .紫花苜蓿、小麦和玉米鲜根总RNA提取及RT-PCR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紫花苜蓿、小麦和玉米根系ABA含量的影响 |
5.2.2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紫花苜蓿、小麦和玉米ABA合成途中NCED表达影响 |
5.2.3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紫花苜蓿、小麦和玉米ABA合成途径ZEP表达的影响 |
5.2.4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紫花苜蓿、小麦和玉米ABA合成途径BG表达的影响 |
5.2.5 .香豆素和咖啡酸对紫花苜蓿、小麦和玉米根系ABA含量与NCED、ZEP和 BG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5.2.6 .作物种类、ABA含量及相关基因间的关系分析 |
5.2.7 .对紫花苜蓿、小麦和玉米根系ABA合成途径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高温胁迫下化控剂对夏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化控剂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1.2.2 化控剂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3 高温逆境对玉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1.2.4 低温逆境对玉米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1.2.5 化控剂对作物抵御低温的应用研究 |
1.2.6 化控剂对作物抵御干旱的应用研究 |
1.2.7 化控剂对作物抵御高温其他逆境的应用研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农艺性状的测定 |
2.4.2 光合指标测定 |
2.4.3 保护性酶测定 |
2.4.4 花丝数量及抽丝速度测定 |
2.4.5 干物重测定 |
2.4.6 籽粒鲜重、干重的测定 |
2.4.7 测产及考种 |
2.4.8 气象数据获得 |
2.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化控剂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 化控剂对玉米光合性能的影响 |
3.2.1 单株叶面积 |
3.2.2 群体叶面积指数(LAI) |
3.2.3 净光合速率 |
3.2.4 叶片SPAD |
3.3 化控剂对玉米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3.3.1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
3.3.2 过氧化物酶活性 |
3.3.3 丙二醛含量 |
3.4 化控剂对花丝数量及抽丝速度的影响 |
3.4.1 花丝数量 |
3.4.2 抽丝速度 |
3.5 化控剂对玉米各时期干物质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
3.5.1 小口期和大喇叭口期干物质积累 |
3.5.2 吐丝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 |
3.6 化控剂对玉米百粒重的影响 |
3.7 化控剂对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
3.7.1 产量构成因素 |
3.7.2 产量 |
3.7.3 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化控剂对玉米农艺性状的影响 |
4.2 化控剂对玉米光合指标的影响 |
4.2.1 化控剂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4.2.2 化控剂对叶绿素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
4.3 化控剂对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
5 结论 |
5.1 喷施化控剂改善玉米农艺性状 |
5.2 化控剂改善玉米光合及保护酶活性 |
5.3 喷施化控剂增加玉米产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麦田旺长勿慌 科学化控帮忙(论文提纲范文)
一、旺长原因 |
1. 品种因素 |
2. 播期因素 |
3. 播量因素 |
4. 田间管理因素 |
二、类型划分及依据 |
1. 大叶片型旺长 |
2. 大苗量型旺长 |
3. 穗分化型旺长 |
三、控旺育壮措施 |
1. 不同处理对小麦冬前性状的影响 |
2. 不同化控制剂对小麦幼穗受冻率的影响 |
3. 不同化控制剂对小麦后期植株性状的影响 |
4. 不同化控制剂对小麦产量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
5. 结论与讨论 |
(8)春玉米抗茎倒能力评价及其化学调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一、倒伏发生及其影响因素 |
(一)倒伏定义与分类 |
(二)倒伏发生的时期与过程 |
(三)倒伏影响因素 |
(四)倒伏研究方法 |
(五)倒伏危害 |
二、与倒伏有关的性状指标 |
(一)与抗倒性有关的茎秆性状指标 |
(二)与倒伏有关的力学性状 |
(三)物质转运、分配与抗倒性的关系 |
三、倒伏模型以及倒伏风险评价 |
四、作物的化学调控技术 |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及作物的化学调控技术 |
(二)PGRs对作物倒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三、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述 |
一、研究区域概述 |
二、试验区域气候条件 |
三、土壤类型 |
四、种植制度 |
第三章 灌浆期倒伏产量损失及危害评估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一、试验设计 |
二、测定指标与方法 |
三、统计分析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一、倒伏对籽粒灌浆速率及籽粒建成的影响 |
二、倒伏对灌浆期籽粒含水率的影响 |
三、倒伏对春玉米籽粒商品品质的影响 |
四、倒伏后玉米籽粒干重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
五、倒伏对春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
第三节 讨论 |
一、倒伏对春玉米籽粒灌浆及籽粒建成的影响 |
二、倒伏对春玉米籽粒商品品质的影响 |
三、倒伏对春玉米物质转运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春玉米抗茎倒能力评价及茎倒发生机制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一、试验设计 |
二、测定指标与方法 |
三、统计分析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一、成熟期不同抗倒性品种倒伏指数比较 |
二、不同抗倒性品种群体株型结构比较 |
三、与品种抗茎倒性能有关的茎部形态特征 |
四、与品种抗茎倒性能有关的力学性状特征 |
五、不同抗倒性品种茎秆化学性状特征 |
六、不同抗倒性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及物质转移、分配特征 |
七、基于“Self-weight safety factors”模型的品种倒伏风险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一、品种抗倒伏能力与相关性状的关系 |
二、品种抗倒伏能力与物质转运的关系 |
三、抗倒伏品种理想株型探讨 |
四、品种抗倒伏能力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密度种植下倒伏化学调控技术研究 |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 |
一、试验设计 |
二、测定指标与方法 |
三、统计方法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一、PGRs处理对春玉米株型性状的影响 |
二、PGRs处理对春玉米茎部性状的影响 |
三、PGRs处理对春玉米茎秆抗折力的影响 |
四、PGRs处理对春玉米茎秆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
五、PGRs处理对春玉米生物量、籽粒产量及倒伏的影响 |
第三节 讨论 |
一、PGRs对抗倒性有关形态性状的影响 |
二、PGRs对茎秆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
三、PGRs对玉米倒伏及产量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化学调控和肥料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我国小麦生产现状 |
1.2 化控技术对小麦产量、品质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1.2.1 化控技术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1.2.2 化控技术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1.2.3 化控技术对小麦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1.3 肥料运筹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1 氮肥对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品质的影响 |
1.3.2 磷肥对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品质的影响 |
1.3.3 钾肥对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品质的影响 |
1.3.4 微肥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4 蛋白质与小麦品质关系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化学调控对小麦产量、品质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2 主要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1 田间调查和取样 |
2.2.2 基本农艺性状统计 |
2.2.3 茎秆强度和重心高度测定 |
2.2.4 品质指标测定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对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2 对小麦磨粉品质的影响 |
2.3.3 对小麦二次加工品质的影响 |
2.3.4 对小麦蛋白质含量和组分含量的影响 |
2.3.5 对小麦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2.4 讨论与结论 |
2.4.1 化控处理对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影响 |
2.4.2 化控处理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
2.4.3 化控处理对小麦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第三章 单施氮磷钾肥对强筋春麦产量和蛋白质品质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2 主要测定项目及方法 |
3.2.1 氮素和干物质积累量 |
3.2.2 籽粒蛋白质含量和组分含量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对小麦产量、蛋白质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2 对小麦开花期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3.3.3 对小麦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3.3.4 对小麦开花前干物质向籽粒转运的影响 |
3.3.5 对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不同器官中氮素含量的影响 |
3.3.6 对小麦开花期氮素积累和分配比例的影响 |
3.3.7 对小麦成熟期氮素积累和分配比例影响 |
3.3.8 对小麦成熟期氮素积累和分配比例影响 |
3.3.9 对小麦蛋白质含量和组分含量的影响 |
3.4 讨论与结论 |
3.4.1 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蛋白质产量的影响 |
3.4.2 对小麦器官中氮素含量、积累量、分配比例与转运的影响 |
3.4.3 对营养器官开花前干物质积累、分配比例与向籽粒中的转运的影响 |
3.4.4 对小麦蛋白质含量和组分含量的影响 |
第四章 基施微肥对强筋春麦产量和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对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4.3.2 对小麦开花期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4.3.3 对小麦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
4.3.4 对小麦开花期干物质向籽粒中转移的影响 |
4.3.5 对小麦开花期氮素积累和分配比例的影响 |
4.3.6 对小麦成熟期氮素积累和分配比例影响 |
4.3.7 对小麦开花期营养器官氮素积累向籽粒转移的影响 |
4.3.8 对小麦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影响 |
4.3.9 对小麦籽粒中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4.4 讨论与结论 |
4.4.1 对小麦籽粒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蛋白质产量的影响 |
4.4.2 对小麦蛋白质含量和组分含量的影响 |
4.4.3 对小麦籽粒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5.1 化学调控对小麦产量、品质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
5.2 单施氮磷钾肥对强筋春麦产量和蛋白质品质的影响 |
5.3 基施微肥对强筋春麦产量和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不同化控处理对中麦8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设计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化控处理对中麦8 号农艺性状的影响 |
2.2不同化控处理对中麦8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2.3 不同化控处理对中麦8 号籽粒蛋白组分的影响 |
2.4 不同化控处理对中麦8 号面粉品质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化控处理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 不同化控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3 不同化控处理对小麦籽粒蛋白组分的影响 |
3.4 不同化控处理对小麦面粉品质的影响 |
4 结论 |
四、不同化控组合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化控剂对冷害下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D]. 边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S3307和DTA-6对绿豆源库生理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王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不同土壤条件下化学调控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王玉娇,曹祺,常旭虹,王德梅,王艳杰,杨玉双,赵广才,石书兵. 作物杂志, 2021(02)
- [4]河北省山前平原小麦-玉米光温资源与水肥优化利用研究 ——以赵县为例[D]. 刘瑶.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5]香豆素、咖啡酸对紫花苜蓿及轮作作物幼根形态和结构的影响及其生理变化[D]. 陶茸.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1)
- [6]高温胁迫下化控剂对夏玉米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翟大帅.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7]麦田旺长勿慌 科学化控帮忙[J]. 于金宝,郭传军,席修省. 科学种养, 2017(01)
- [8]春玉米抗茎倒能力评价及其化学调控技术研究[D]. 曹庆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6(02)
- [9]化学调控和肥料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亓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2)
- [10]不同化控处理对中麦8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马少康,李克民,常旭虹,杨玉双,王德梅,赵广才. 农业科技通讯,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