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论文文献综述)
昝亚楠[1](2021)在《政府购买服务背景下公租房运营管理风险研究》文中认为
赵梦云[2](2021)在《宜丰县天宝古村景区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
毛慧敏[3](2021)在《工程总承包项目采用模拟工程量清单招标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工程总承包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承发包模式下设计和施工不协调的问题,逐步成为国际工程交易的主导模式。该模式下,承包商介入时间提前,如何招标成为实际操作中业主面临的重要选择。部分业主为了尽快开工采用费率招标的方式,但该方式下工程造价模糊性强,业主无法对造价进行“事前”控制,组价纠纷多,结算周期长等问题显着。而模拟工程量清单作为费率招标和工程量清单招标两者之间的一种折中方式,不仅能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而且有效解决了造价模糊性的问题,受到了业主的青睐。但模拟工程量清单始终无法避免“模拟”的特性,在应用过程中常出现清单缺项漏项、工程量偏差大、承包商不平衡报价等问题导致业主投资失控。实际上模拟工程量清单所带来的风险隐患多是招标阶段埋下的“恶果”,因此,对于采用模拟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工程总承包项目而言,招标阶段的管控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招标阶段的三个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是模拟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本文以提高模拟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为目标研究了模拟工程量清单的编制。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出模拟工程量清单编制的流程,并从中识别出三大操作要点,包括寻找对标项目、清单的调整和审核以及形成标准工程量清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模拟工程量清单编制的质量。其次是模拟清单招标下总承包合同研究。本文以稳定业主投资为目标研究了合同设置问题。首先通过分析我国工程总承包项目实施环境以及国内外合同范本的差异,得出中国推行工程总承包需要形成中国特色的工程总承包模式,即以集成之形,施严管之实,利用合同条款稳定投资。由此提出模拟工程量清单招标下合同管控的三大要点,包括采用有限固定总价合同、按照“一致性原则”调整清单、合理划分双方的风险责任。最后是模拟清单招标下承包商选择研究。本文以遴选到最优的承包商为目标优化了资格预审及评标环节。由于交易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承包商逆向选择,而逆向选择主要来源于资格预审及评标环节,因此本文结合模拟工程量清单招标的特点对上述两个环节提出了优化建议。综上,本文结合显着性成本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以及文本分析法、文献综述法等多种方法,从模拟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总承包合同的设置及承包商选择三方面入手,为采用模拟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工程总承包项目顺利开展提供借鉴。
赵鑫[4](2020)在《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异常迫切。为了应对这种需求,我国自2014年起成立了数量众多、总规模庞大的政府投资基金。希望通过政府投资基金这一政策性金融工具,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机制的各自优势,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国家全面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建立起兼容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机制的投资策略体系,并完善相应的财政支持机制,以最小化政府干预的成本,最大化政府投资基金的干预收益,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和经济效应。而以往的研究或偏重于宏观战略的探讨、或偏重于微观效果的分析,缺乏宏观目标与微观机制相融合的分析视角。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的研究,将财政的宏观策略目标与基金的微观效率目标相统一,建立起目标清晰、路径明确的投资策略和财政支持体系,为更好的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作用进行一些有益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是市场失灵,正是因为市场失灵的存在,才需要发挥“有为政府”的作用,纠正市场失灵。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更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形成合力,突破关键领域的发展瓶颈。政府投资基金则是将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基金运作中,要实现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兼顾,就需要建立起有效的投资策略体系,而这一策略体系要得到有效的执行,离不开完善的财政支持机制。本文从投资方向、投资方式和投资时点三个维度构建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模型,并在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有力的印证了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美国经验的深入对比分析,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有效执行的关键因素,而这方面也正是中国政府投资基金面临的短板,急需完善相关机制。结合理论、实证和美国经验的分析,本文对目前我国政府投资基金、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并对导致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通过投入产出模型、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向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应该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为宏观策略目标,投资于带动效应强、市场失灵显着、社会综合收益高的产业。实证分析显示,政府投资基金对具有较强带动效应的产业进行投资后,切实促进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并且这种促进效用是其他财政支出方式所不具有的。2、通过分阶段、分行业多元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方式策略的有效性。即政府投资基金在政府干预成本低、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干预成本高、社会总收益高的领域,应该采取间接投资的方式。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投资基金采取间接投资方式取得的效果更好,尤其是混合所有制的管理人具有最优的投资效果,应给予重点支持。3、通过分阶段效果回归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时点策略的有效性。即财政应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加强对政府投资基金的资本和机制支持力度,通过政府投资基金的积极投资带动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回归结果显示,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政府投资基金对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都更显着。4、通过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三维度投资策略的合理性,并指出财政支持机制的重要性。通过分析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成功经验和A基金的失败教训,验证了遵循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是实现政府投资基金宏观战略目标和微观效率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对两只基金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指出财政支持机制是保证投资策略能够得以切实执行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建立了兼容宏观战略与微观效率的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体系。2、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投资策略体系的合理性、可行性,为财政创新投入方式提供了理论与实证支撑。3、从建立、完善现代财政制度的高度,提出了系统性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政策建议。
刘菁杰[5](2019)在《绿色建筑设计导则的地域性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文中指出绿色建筑的规范化以及标准化,自2010年和2014年至今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先后推出了《民用建筑设计规范》以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自那时起,各个省市自治区也相继建立了地方评价及设计标准。从宏观角度分析,学术研究领域对强调设计结果的“评价标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在针对设计过程的“设计标准”领域可以说相对空白,此方面研究尚待提高。从我国目前的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来看,国家主要以激励政策来鼓励其合理的发展。研究生阶段参与到“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经济发达地区传承中华建筑文脉的绿色建筑体系”课题当中来看,绿色建筑学科领域已对富含文脉要素的绿色建筑体系的营建高度重视。与此同时,从合肥市的绿色建筑发展角度来分析,在2014年出台了《绿色建筑设计导则》,其中的地域适宜性绿色建筑设计条文尚待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因此,笔者提出以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国标与地标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横向与纵向对比分析并结合文献阅读、绿色建筑实际项目的实践调研、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探讨如何在此背景下,对合肥市绿色建筑设计方法以及相关规范导则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在论文研究的前期,笔者参与了工作室大量的绿色建筑设计项目,在实地调研论证以及案例分析的内容中以参与的实际项目为例展开。希望在国标与地标对比分析研究中,对合肥市绿色建筑设计方法和《合肥市绿色建筑导则》以及其他省市地标的修订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或方法。论文的研究路径和内容主要如下:首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研究问题。其次,分析我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发展过程,并对各省市地标的具体特征进行详细总结归纳。第三,基于地标对国标的扩展分析,从框架结构与专业类别、与评价标准的搭接、适用建筑类型和新术语的关注、地标分区细化及因地制宜的设计策略、辅助设计信息的提供、新技术条文的关注视角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第四,基于地标与地标之间的对比分析,结合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以气候区域划分为基础,研究不同气候分区绿色建筑设计指标和技术的差异性,同时结合文脉传承载体与设计条文的关联度,通过特征词频统计方法,分析不同地标基于文脉要素的指标比例。第五,以合肥市对调研对象,结合《合肥市志》与《合肥城市规划志》等文献,分析合肥市气候特征、土地资源等地域特征要素,同时以合肥市既有绿色建筑和绿色建筑设计项目为案例,从地域适宜性的角度对合肥市绿色建筑设计现状做出总结。第六,结合既有《合肥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基于对比分析、地域特征要素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实践项目案例,对导则中的框架结构、与评级标准的衔接,合肥市绿色建筑设计技术、设计条文等内容提出修订建议。最后,以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项目为例,结合提出修订建议后的设计条文,分析项目实际实施情况,以及采取该设计条文后项目的优化改善措施会有什么变化,对所修订的设计条文与确立的绿色建筑等级提出程度要求建议。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6](2014)在《福建省建筑电气学科发展研究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建筑电气学科概述建筑电气工程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科学,它是介于建筑和电气两大类学科之间的一门综合学科,以建筑及市政等工程为应用对象,形成电气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已经建立了自己完整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筑电气学科范围(如图1所示)如下:强电部分包括: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弱电部分包括:电气消防工程、建筑智能化系统。其中
李楠[7](2012)在《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和法规配套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展绿色建筑是21世纪全球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我国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起步较晚,在全国范围从规划、法规、技术、标准和设计等方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的大形势下,本地区更应该抓住机遇,总结经验,推进本地区绿色建筑适宜技术及法规的全面发展。本文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基于现有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夏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储备”、“国家及夏热冬暖地区节能政策法规回顾”、“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现状”、“夏热冬暖地区地域适应性技术”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研究范围从国家到地区,从所有的绿色建筑技术到具有夏热冬暖地区地域适应性的绿色建筑技术,力求扩大研究的时间轴和地域范围,保证研究的多角度和连续性。希望通过统计、对比及定量与定性的分析,从技术实践和政策法规两条线展现在全国绿色建筑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本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发展现状。通过梳理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现状和配套法规的发展,希望找出本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的欠缺及潜力,为建立本地区的绿色建筑适宜技术框架做基础资料,并为推进《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地方标准的完善作出贡献。
赵雪勤[8](2011)在《我国智能建筑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期,智能建筑企业这一群体已经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技术群体,对转变我国建筑业发展方式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研究现阶段我国智能建筑企业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政府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和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企业成长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智能建筑企业的成长过程,探究影响智能建筑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促进我国智能建筑企业成长的建议。通过对我国智能建筑企业成长过程分析,以及对智能建筑企业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大量文本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影响我国智能建筑企业成长的因素有很多,最终总结出22个一般影响因素。运用因子分析中主成分法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出3个主成分,依次概括为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专业人才素质、智能建筑企业和产品的市场准入与监管。它们对智能建筑企业成长影响的贡献率分别为27.75%、11.61%和7.65%,可解释一般因子的总方差达到47.01%。其中,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为智能建筑企业成长的首要影响因子,其贡献率达到27.75%,表明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是智能建筑企业成长的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通过案例分析,研究了技术创新对智能建筑企业成长的影响,阐述了企业领导者的创新意识、企业文化、人员素质、资金投入等内部因素,以及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等外部因素对智能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阐明了促进我国智能建筑企业成长的主要途径,即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开展合作创新、增强技术扩散能力;改善专业人才教育和培训服务体系、注重智能建筑企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增强行业协会的引导作用;改善智能建筑的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改进智能建筑相关产品的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研究成果有助于政府、智能建筑企业和行业协会的管理者充分认识和理解了影响我国智能建筑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为这些组织科学地制定相关政策和战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粟卫权,黄利榜[9](2010)在《推进建筑智能化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浅议》文中提出实行建筑智能化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提高建筑智能工程建设水平的重要措施,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行业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监督是推进建筑智能化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手段。
福建省建筑业协会建筑智能化分会[10](2008)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行业管理》文中指出 1 引言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结合了传统建筑工程与高新技术等多学科,其涉及系统规划、设计、施工与竣工验收后的运营维护等各阶段。如何有效地规范行业行为,充分发挥智能建筑的投资效益.促进行业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近年来已成为行业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总结了福建省建筑智能化行业的管理经验,以期与国内其他省份地区的同行一起交流、探索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福建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论文提纲范文)
(3)工程总承包项目采用模拟工程量清单招标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工程总承包逐渐成为我国主流建设模式 |
1.1.2 基于工期优势的模拟清单逐步受到认可 |
1.1.3 模拟清单招标阶段埋下项目投资失控隐患 |
1.2 问题提出 |
1.2.1 现实问题的提出 |
1.2.2 科学问题的凝练 |
1.2.3 关键问题的解构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研究与理论基础 |
2.1 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阶段文献研究 |
2.1.1 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方式研究 |
2.1.2 工程总承包项目招标管理研究 |
2.2 模拟工程量清单招标文献研究 |
2.2.1 模拟工程量清单招标特点分析 |
2.2.2 模拟工程量清单相关政策分析 |
2.2.3 模拟工程量清单现有文献梳理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显着性成本理论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 研究评述及启示 |
2.4.1 模拟清单招标是总承包项目的次优选择 |
2.4.2 模拟清单招标下加强招标管理至关重要 |
2.4.3 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三章 模拟工程量清单的编制 |
3.1 模拟工程量清单编制依据 |
3.2 模拟工程量清单编制流程 |
3.3 操作要点一:寻找对标项目 |
3.3.1 类似工程基础信息收集 |
3.3.2 类似工程重要信息收集 |
3.4 操作要点二:清单调整与审核 |
3.4.1 模拟工程量清单调整 |
3.4.2 模拟工程量清单审核 |
3.5 操作要点三:形成标准工程量清单 |
3.5.1 标杆文件的分部工程分解 |
3.5.2 模拟工程量清单标准化结构 |
3.5.3 模拟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 |
3.5.4 模拟工程量清单指标库构建 |
第四章 模拟清单招标下总承包合同研究 |
4.1 工程总承包模式实施现状分析 |
4.2 国内外总承包合同文本对比分析 |
4.3 中国工程总承包合同管控关键点 |
4.3.1 采用有限固定总价合同 |
4.3.2 按照“一致性原则”调整清单 |
4.3.3 合理划分双方的风险责任 |
4.4 关键点与新合同示范文本适配性分析 |
4.5 总承包合同中支付与结算问题研究 |
4.5.1 总承包合同中支付问题研究 |
4.5.2 总承包合同中结算问题研究 |
第五章 模拟清单招标下承包商选择研究 |
5.1 工程总承包商选择机制现状 |
5.1.1 业主与承包商之间信息不对称 |
5.1.2 业主与承包商的逆向选择问题 |
5.2 承包商逆向选择问题来源分析 |
5.2.1 最初来源—资格预审环节 |
5.2.2 直接来源—评标定标环节 |
5.3 模拟清单招标下的资格预审优化 |
5.3.1 丰富资格预审指标 |
5.3.2 改进资格预审程序 |
5.4 模拟清单招标下的评标环节优化 |
5.4.1 选定综合评估法 |
5.4.2 综合评估法优化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主题与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一般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研究 |
1.2.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产业政策 |
1.2.4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与技术经济 |
1.2.5 政府投资基金与财政支持机制 |
1.2.6 文献评述 |
1.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理论基础 |
1.3.1 市场失灵理论 |
1.3.2 财政相关理论 |
1.3.3 政府失灵及委托代理理论 |
1.3.4 政策性金融理论 |
1.3.5 理论评述 |
1.4 主要概念界定 |
1.4.1 政府投资基金的概念 |
1.4.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概念 |
1.4.3 财政支持机制 |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可能存在的创新与不足 |
1.6.1 本文的创新 |
1.6.2 存在的不足 |
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发展现状分析 |
2.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设立情况 |
2.1.1 我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总量及结构情况 |
2.1.2 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的设立及分类情况 |
2.2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支持机制现状 |
2.2.1 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出资支持 |
2.2.2 其他配套支持机制 |
2.2.3 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支持部门现状 |
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三维度分析 |
3.1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3.1.1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宏观策略模型 |
3.1.2 社会综合收益最大化的微观机制模型 |
3.1.3 投资方向的宏观策略内涵 |
3.1.4 投资方向的微观策略内涵 |
3.2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3.2.1 投资方式的模型构建 |
3.2.2 投资方式的宏观策略内涵 |
3.2.3 投资方式的微观策略内涵 |
3.3 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3.3.1 不同水平生产模型的构建 |
3.3.2 宏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3 微观策略层面的投资时点内涵 |
3.3.4 低水平经济均衡的判断依据 |
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4.1.1 高带动效应产业分析 |
4.1.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特点分析 |
4.1.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方向的宏观效果分析 |
4.2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4.2.1 数据的分类处理 |
4.2.2 模型与变量设置 |
4.2.3 回归结果 |
4.2.4 对回归结果的分析 |
4.3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4.3.1 对经济均衡水平的研判 |
4.3.2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微观效果分析 |
4.3.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时点的宏观效果分析 |
4.4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效果评价的案例分析 |
4.4.1 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成功案例分析 |
4.4.2 基金的失败案例分析 |
4.4.3 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效果评价 |
4.5 财政支持机制对投资策略的影响分析 |
4.5.1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4.5.2 财政支持机制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 |
4.5.3 财政相关机制变化影响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4.5.4 财政的公共性是投资策略得以切实执行的机制保障 |
4.5.5 财政的资本动员机制是提升投资策略效果的物质保障 |
5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经验借鉴 |
5.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分析 |
5.1.1 DARPA计划的投资方向 |
5.1.2 SBIC计划的投资方向 |
5.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式分析 |
5.2.1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间接投资策略 |
5.2.2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直接投资策略 |
5.3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分析 |
5.3.1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宏观指标 |
5.3.2 美国经济达到低水平均衡的产业结构指标 |
5.4 美国政府投资基金的监管与支持机制分析 |
5.4.1 DARPA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4.2 SBIC计划及其监管与支持机制 |
5.5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对比分析 |
5.5.1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的相同点 |
5.5.2 中美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支持机制的不同点 |
5.6 美国经验对中国政府投资基金的借鉴意义 |
5.6.1 投资于市场失灵明显并且社会综合收益高的领域 |
5.6.2 提高财政资金投入强度并实现差异化出资安排 |
5.6.3 采取信息成本最低的投资方式 |
5.6.4 在经济实现低水平均衡后才进行大规模投资 |
5.6.5 建立完善的基金支持机制 |
6 中国政府投资基金及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6.1 政府投资基金存在的问题 |
6.1.1 投资方向不当导致投资策略执行偏差 |
6.1.2 直接投资方式占比过高与成功经验不符 |
6.1.3 基金部门化和同质化降低了投资策略的有效性 |
6.1.4 单只基金规模过大造成忽视投资策略经济性的压力 |
6.2 财政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 |
6.2.1 相关配套支持机制的碎片化 |
6.2.2 资本动员机制缺乏稳定性和带动性 |
6.2.3 缺乏政策之间的统筹协调 |
6.3 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
6.3.1 转轨中部门和局部利益尾大不掉导致战略扭曲 |
6.3.2 深化财政制度改革不到位 |
6.3.3 基金预算绩效管理措施不到位 |
6.3.4 基金立法不健全且执行机构缺失 |
7 完善财政支持机制优化投资策略的思路与建议 |
7.1 以现代财政制度为统领建立通盘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 |
7.2 以财政全域治理理念建立常态化的财政支持机制 |
7.2.1 建立现代政府投资基金预算制度 |
7.2.2 加强财政对政府投资基金的差异化投入力度 |
7.2.3 落实财政绩效管理机制 |
7.2.4 理顺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关系 |
7.3 由财政部牵头建立政府投资基金监管体系 |
7.3.1 部际协调监管模式 |
7.3.2 组建政策性金融监管委员会模式 |
7.3.3 建立统一规范的基金管理制度 |
7.4 优化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策略 |
7.4.1 细分与整合现有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 |
7.4.2 缩小单只基金的资金管理规模 |
7.4.3 降低国家级基金直接投资方式的比重 |
7.4.4 改变部门各自为政的基金设立方式 |
7.4.5 动态优化掌握政府投资基金的投资时点 |
7.5 建立科技银行创新财政投入方式 |
7.6 加强政府投资基金相关政策的统筹协调 |
7.6.1 加强制度统筹协调 |
7.6.2 加强政策执行协调 |
7.6.3 加强人员交流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绿色建筑设计导则的地域性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绿色建筑在国内外迅速发展 |
1.1.2 国内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发展完善过程 |
1.1.3 我国绿色建筑设计地域适宜性分析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结构 |
第二章 我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国标与地标对比分析 |
2.1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国标与地标分析 |
2.1.1 国标概述及特点分析 |
2.1.2 地标概述及特点分析 |
2.2 地标对国标的扩展分析 |
2.2.1 框架结构与专业类别的完善 |
2.2.2 过程管理的强化 |
2.2.3 与评价标准的搭接 |
2.2.4 适用建筑类型和新术语的关注 |
2.2.5 地标分区的细化 |
2.2.6 辅助设计信息的提供 |
2.3 地标新技术条文的关注 |
2.3.1 场地与室外环境 |
2.3.2 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 |
2.4 地标之间的地域适宜性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合肥市地域性绿色建筑设计影响因素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 |
3.1 合肥市地域性特征要素归纳 |
3.1.1 合肥市自然气候环境的现状分析 |
3.1.2 合肥市可再生能源的现状分析 |
3.1.3 合肥市地域经济与环境发展现状 |
3.1.4 合肥市地域人文环境特征 |
3.2 合肥市绿色建筑设计现状调研与分析 |
3.2.1 合肥市绿色建筑设计项目分析 |
3.2.2 合肥市绿色建筑设计相关地方标准 |
3.3 合肥市绿色建筑案例实地调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合肥市绿色建筑设计导则》的修订建议及地域适宜性分析 |
4.1 基于规划与室外环境设计的对比统计分析 |
4.1.1 总平面设计一般规定 |
4.1.2 空间与交通规划 |
4.1.3 能源与资源利用 |
4.1.4 生态环境保护 |
4.2 基于建筑设计与室内环境的对比统计分析 |
4.2.1 建筑设计一般规定 |
4.2.2 建筑空间布局 |
4.2.3 围护结构 |
4.2.4 建筑遮阳 |
4.2.5 建筑室内物理环境质量 |
4.3 基于国标与地标对比分析的其他修订建议 |
4.3.1 与评价标准的搭接 |
4.3.2 适用建筑类型的扩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肥市地域适宜性绿色建筑设计指标案例分析 |
5.1 安徽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现状 |
5.2 合肥市绿色建筑案例概况 |
5.3 地域适宜性设计指标修订前后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1.1 研究成果 |
6.1.2 研究成果潜在应用价值 |
6.2 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福建省建筑电气学科发展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建筑电气学科概述 |
2 我国建筑电气学科发展现状 |
2.1 建筑电气技术标准体系 |
2.1.1 相关标准 |
2.1.2 建筑电气专业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
2.2 照明系统 |
2.2.1 电光源的发展 |
2.2.2 照明设计标准的发展 |
2.2.3 人工照明控制和智能化照明控制 |
2.3 防雷接地系统 |
2.3.1 防雷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2.3.2 防雷技术的主要标准 |
2.4 电气消防工程 |
2.4.1 现代火灾探测报警技术 |
2.4.2 空气采样感烟探测技术 |
2.4.3 红外光束线型感烟探测器 |
2.4.4 分布式光纤火灾预警系统 |
2.4.5 报警联动一体化 |
2.4.6 CAN总线的分布式火灾报警控制系统 |
2.4.7 大空间场所消防探测及灭火 |
2.5 建筑智能化系统 |
2.6 新能源技术 |
2.6.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发展速度加快 |
2.6.2 产业链尚不完整 |
2.6.3 平均技术水平偏低、利用成本较高, 产品竞争能力弱 |
3 建筑电气学科新进展 |
3.1 建筑业的发展 |
3.1.1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 政府推进绿色建筑理念, 以促进提高城镇建设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
3.1.2 大型综合建筑群和超限高层建筑的出现 |
3.1.3 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附带的服务标准逐步提升 |
3.2 新技术的发展 |
3.2.1 网络通信和数字技术的应用 |
3.2.2 节能技术 |
3.2.3 材料与设备的更新换代 |
3.3 建筑电气学科的发展 |
3.3.1 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 |
3.3.2 形成建筑电气行业产业链 |
3.3.3 实现对建筑的集约化智慧管理 |
3.4 面临的挑战 |
3.4.1 工作范围与内容扩大, 建筑电气工程广度与难度增加 |
3.4.2 新技术、新设备大量应用, 对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质量管理的要求提高 |
3.4.3 建筑工程多样化, 增加了建筑电气技术系统的个性化 |
3.4.4 众多的产品设备和系统组合, 增加了性能比较、方案选择的必要性 |
4 福建省建筑电气学科发展现状 |
4.1 建筑电气应用水平 |
4.2 参编的国家及行业标准 |
4.3 专业学会组织的建设及技术活动 |
4.3.1 组织建设 |
4.3.2 规范标准的宣传贯彻 |
4.3.3 技术交流 |
4.4 建筑电气学科的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
4.5 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点 |
5 发展机遇、对策和前景 |
5.1 发展机遇 |
5.2 对策 |
5.3 前景 |
(7)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和法规配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4 概念界定及问题域 |
1.4.1 夏热冬暖地域范围 |
1.4.2 题目及关键词界定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1.6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1 国外研究现状 |
1.6.2 国内研究现状 |
1.7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我国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储备 |
2.1 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征、技术难点及节能目标 |
2.1.1 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征 |
2.1.2 夏热冬暖地区技术难点及节能目标 |
2.2 夏热冬暖地区节能设计推广制约因素 |
2.2.1 主要制约因素:成本 |
2.2.2 建筑设计人员的节能意识淡薄 |
2.2.3 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适宜技术研究基础资料匮乏 |
2.3 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适宜技术现有储备体系统计研究 |
2.3.1 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适宜技术现有储备体系统计研究的工作方法 |
2.3.2 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适宜技术储备体系统计研究的分类依据 |
2.3.3 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适宜技术储备体系统计研究结果及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国家及夏热冬暖地区节能政策法规回顾 |
3.1 国家节能政策法规统计分析的必要性 |
3.2 节能政策法规研究方法 |
3.3 节能政策法规统计研究结果及分析 |
3.3.1 国家及广东地区(重点深圳市)节能政策统计研究 |
3.3.2 单项技术政策发展统计研究 |
3.4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中涉及的政策法规 |
3.5 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现状统计分析 |
4.1 夏热冬暖地区节能建筑案例统计 |
4.1.1 统计方法和分类 |
4.1.2 统计结果及分析 |
4.2 夏热冬暖地区样本案例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统计及分析 |
4.2.1 统计方法和分类 |
4.2.2 统计过程、结果及分析 |
4.2.3 样本案例综合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地域适应性应用现状分析 |
5.1 节能建筑技术在夏热冬暖地区的地域适应性统计分析 |
5.1.1 统计方法 |
5.1.2 统计结果分析 |
5.1.3 小结 |
5.2 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适宜技术体系 |
5.3 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文结论 |
6.1.1 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 |
6.1.2 国家及夏热冬暖地区节能政策法规统计分析结论 |
6.1.3 我国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现状统计分析结论 |
6.1.4 我国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地域适应性应用现状分析结论 |
6.2 有待完善的研究内容及方法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国家建筑节能政策统计表格 |
附录二 广东省(重点深圳市)建筑节能政策统计 |
附录三 夏热冬暖地区节能建筑统计列表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我国智能建筑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本文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我国智能建筑企业成长过程分析 |
2.1 国内外智能建筑发展历程 |
2.1.1 国外智能建筑的发展历程 |
2.1.2 国内智能建筑的发展历程 |
2.2 智能建筑与智能建筑企业的界定 |
2.2.1 智能建筑 |
2.2.2 智能建筑企业 |
2.3 国内智能建筑企业成长过程分析 |
2.3.1 我国智能建筑企业的起源 |
2.3.2 我国智能建筑企业成长的过程 |
2.4 小结 |
3 影响我国智能建筑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 |
3.1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3.1.1 研究方法 |
3.1.2 研究数据来源 |
3.2 我国智能建筑企业成长的一般影响因素 |
3.3 问卷数据的处理 |
3.4 结果分析 |
3.5 小结 |
4 我国智能建筑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技术创新 |
4.1 技术创新的理解 |
4.1.1 国外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理解 |
4.1.2 国内学者对技术创新的理解 |
4.2 技术创新对我国智能建筑企业成长的影响 |
4.2.1 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对智能建筑企业影响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
4.2.2 技术创新战略对企业的影响 |
4.2.3 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的影响 |
4.3 案例分析 |
4.3.1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4.3.2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战略 |
4.3.3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投入 |
4.3.4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取得成果 |
4.4 目前影响我国智能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因素 |
4.4.1 影响智能建筑企业技术创新内部因素 |
4.4.2 影响智能建筑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因素 |
4.5 小结 |
5 促进我国智能建筑企业成长的建议 |
5.1 促进智能建筑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 |
5.2 提高智能建筑专业人才素质 |
5.3 改善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与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附录 |
四、福建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购买服务背景下公租房运营管理风险研究[D]. 昝亚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2]宜丰县天宝古村景区发展战略研究[D]. 赵梦云. 南昌大学, 2021
- [3]工程总承包项目采用模拟工程量清单招标关键技术研究[D]. 毛慧敏.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9)
- [4]政府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财政支持机制研究[D]. 赵鑫.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20(11)
- [5]绿色建筑设计导则的地域性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D]. 刘菁杰. 安徽建筑大学, 2019(08)
- [6]福建省建筑电气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 海峡科学, 2014(01)
- [7]夏热冬暖地区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和法规配套分析[D]. 李楠.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2)
- [8]我国智能建筑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D]. 赵雪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1)
- [9]推进建筑智能化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浅议[J]. 粟卫权,黄利榜. 智能建筑, 2010(11)
- [10]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行业管理[J]. 福建省建筑业协会建筑智能化分会. 智能建筑, 2008(11)
标签:绿色建筑论文; 建筑智能化论文;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论文; 项目分析论文; 建设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