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移动软交换内呼叫控制的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白玥[1](2020)在《基于软交换的鄂尔多斯电网语音交换系统的改造设计》文中指出电力通信的主要业务类型分为关键运行业务和事务管理业务两类,其中关键运行业务信息量不大,但对通信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很高的要求;事务管理性业务则具有业务种类多、变化快、通信流量大的特点。近年来公司各单位的行政语音系统发展迅猛,现有的电力程控交换机技术水平落后,核心设备运行至今已有十多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要求。基于这种条件,在保留传统语音业务的基础上引入语音通信网的新技术和新业务,实现现有系统的增容和新业务的接入,对公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软交换技术的发展、系统中的各项协议、SIP特点与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将软交换技术和传统程控交换cc08进行了比较,引出电力行业升级语音交换系统的可行性结论。以鄂尔多斯电网行政交换网升级改造需求为主要研究目标,包括组网设计、网络与承载方案、互联互通、终端接入等方面的问题,重点研究了鄂尔多斯行政交换网的组网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方案,以语音交换系统的改造工程为依托,完成了鄂尔多斯电网语音交换系统的升级改造,通过实际大话务量测试的各项性能指标,验证了软交换网改造后的性能提高了鄂尔多斯电力通信的稳定性,为内蒙古电力公司电网的稳定运行以及业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佟大力[2](2010)在《电力通信网中软交换业务接口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电力通信网中语音、视频及多媒体等业务都是通过独立的网络实现,各网之间的互连互通需要中间转换环节才能实现,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对整个系统的管理带来了不便。在电力通信网中引入软交换技术能够将各类业务都集成到基于IP架构的网络中,向用户提供更加灵活多样,便于管理维护的业务。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电力通信网中软交换业务接口进行设计与实现。根据软交换技术的特点和体系结构,针对电力通信网的发展现状及其承载业务,分析了电力通信网存在的问题,并对引入软交换技术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意义进行了研究。然后结合电力系统业务需求和软交换技术特点,对电力通信网中软交换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并讨论了基础语音业务的实现及与传统语音的融合。最后对电力通信网软交换业务接口即短消息、视频会议、电子邮件、网管告警和无纸传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详细设计。
苏莉[3](2010)在《中国联通软交换技术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软交换网络是近年来全球通信产业发展的焦点,它关系到未来整个通信信息网的构架。当前通信业进入深度调整时期,如何利用新技术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快速开发新业务、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是每个运营商共同面对的难题。同时,网络主要收入来源与投资重点的不一致,使得运营商既顾虑升级网络的投资能否回收又担心技术落后会导致用户流失,在传统电信网和互联网都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各大运营商将发展重点逐渐聚焦到NGN身上。中国联通集团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NGN发展,积极跟踪NGN动向,同时也在部分省市开展了NGN商用实验网工作,在此情况下进一步确定公司NGN发展方向,确定NGN发展策略是非常必要的,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对软交换发展状况的分析,总结出中国联通软交换技术发展目标以及近期技术发展策略,为中国联通软交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本文结合了作者在中国联通集团的项目实际工作完成。论文作者作为主要人员参加了中国联通技术战略项目、中国联通软交换长途商用试验网、本地商用试验网的建设方案设计和测试工作,以此为基础,作者在本文中主要分析了以下内容:1、阐述了软交换的技术原理,概括分析了软交换的技术特点以及发展现状,并结合中国联通的网络运营现状分析了软交换技术的标准成熟度和运营成熟度。2、指出了将软交换技术引入中国联通PSTN网络的必要性,并进行了SWOT分析,比较了中国联通引入软交换网络可以采用的各种技术和方式。3、提出了中国联通固网引入软交换技术的部署方方案、近期和远期的建设目标、南北方不同的发展策略以及中、远期发展规划,展望了软交换网络固网和移动融合的趋势。
张志昕[4](2010)在《支持多业务的智能网呼叫模型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时代电信行业的快速发展,智能网和软交换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日益深入,而呼叫业务功能的实现是软交换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建立一个优秀的呼叫模型在考虑到对基本通讯能力的支持的同时,也要保证对新的扩展业务的支持。现有的智能网呼叫模型主要是针对某种特定协议的呼叫控制模型,其中最具有影响力且应用广泛的是根据ITU-T标准智能网能力集2(IN CS-2)中提出的基本呼叫状态模型(BCSM, Basic Call State Model)。模型提出了半呼叫的概念,在原有传统软交换呼叫控制模型中,发送路由、业务触发等功能在半呼叫功能的两侧都有存在,对于传统的业务基本可以满足实现,然而在现代通信对多业务的要求,诸如新增移动业务和有新特性的传统业务上则不能实现或实现较为复杂。本文从智能网呼叫控制模型的角度出发,.对软交换和智能网中关键技术进行总结,对传统智能网的半呼叫控制模型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借鉴移动核心网的网络架构和功能实体对现有传统的智能网呼叫模型进行改进。按照有限状态机(FSM)的思想设计事件驱动以实现对业务消息的有效处理,在不影响对传统智能网业务的支持的基础上增加对新业务和有新特性的原有业务的支持,同时对模型建立呼叫话务排队系统仿真进行相关性能测试和研究。本文所做工作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为实现对新增移动业务和有新特性的传统业务的支持,借鉴移动核心网的架构,在呼叫控制模型中引进GMSC这一功能,并设计相关子模块,以实现在原有智能网半呼叫模型中分散实现的发送路由和业务触发等功能。(2)设计相关呼叫业务过程中的检测点(DP)和呼叫点(PIC),并按照有限状态机(FSM)的思想设计事件驱动,并分别从业务和呼叫测试两个方面分析和验证了呼叫模型的性能改进。最后,相关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在业务测试上对新增移动业务和新特性业务都有较好支持,而呼叫测试上本文改进模型在呼叫话务系统中的丢包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呼叫性能得到改进。
张春煊[5](2009)在《基于分层体系结构的移动通信核心网组网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随着人们对电信业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及大量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构建一个能够同时承载和疏通语音、数据、多媒体业务的全业务网络变得日益重要。在这一背景下,基于分组传送,采用分层、开放的体系结构,在统一的传送网上承载多业务的下一代网络(NGN)理念体系日渐成熟,并成为业界关注与研究的焦点。本文首先介绍了下一代网络的基本概念,重点分析了基于分层体系结构的下一代网络控制核心的软交换技术原理、系统结构及相关接口协议,探讨了移动软交换技术在移动通信网向3G演进过程中的应用。本文对某移动运营商交换网络现状及交换系统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根据话务模型对用户数与业务量进行了预测,进而分析了网络性能需求。针对部分交换局现网负荷较高的问题,从向3G网络演进的角度考虑,在现有2G网络上采用移动软交换技术,通过引入软交换设备扩容的方式进行解决。论文作者参与了基于分层体系结构的移动核心网组网方案的部分设计,为移动通信网的平滑演进积累了经验。
齐幸辉[6](2009)在《软交换内嵌业务逻辑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现有PSTN向NGN的演进要求软交换机能够提供或支持PSTN上原有的补充业务。内嵌业务逻辑子系统(ESL)是软交换机系统软件中的一个模块,它被用来为软交换机提供补充业务。现有软交换机的ESL子系统多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是与呼叫控制系统耦合度过高,二是增加新业务不够灵活。而论文设计并实现的ESL子系统则有效的避免了上述问题。论文首先对与ESL子系统设计和实现相关的NGN、软交换和智能网等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其次,对ESL进行了详细设计说明,重点说明了ESL的框架结构、关键处理以及具体的的业务逻辑的设计思路;在说明ESL的实现思路时,重点介绍了依据消息来源和种类的不同而进行消息处理的算法和流程。最后,介绍了ESL子系统的测试情况,重点对其进行了功能测试说明。论文的设计思想已经应用于了实践项目,实践证明论文的设计思路清晰,系统模块划分合理,便于系统的更新升级和新业务的增加,对实际开发工作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系统模块间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给系统分工和编码带来了便利,提高了开发效率。通过依据消息来源和种类的不同将消息处理划分为有限的几种处理模式,大大简化了系统实现的难度和复杂度。SL的插件式设计使业务的增加和删除更加灵活。论文设计的内嵌业务逻辑子系统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是每次增加新业务时,虽然扩充方便,但是新业务开发完毕后总需要重新编译ESL程序,因此ESL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将是:如何通过载入新业务逻辑控制脚本来达到增加新业务而不需重新编译ESL的目的。
龚颖[7](2008)在《雅安地区移动软交换系统的工程设计》文中指出软交换是电信网向以IP为核心的分组化方向发展这一特定背景下,由工业界提出的网络体系结构,着眼于网络演进。其起始应用主要是支持话音业务,未来将支持基于IP的全业务应用,技术上面向未来的网络发展,策略上能充分保护运营商已有的投资。本文重点研究在移动通信网中引入软交换的可行性,通过对移动软交换网络的成功搭建,论证软交换技术实施的工程开发流程。主要工作有:1.阐述了研究目的和内容,分析了在移动通信网中引入软交换的可行性;2.概述了软交换以及NGN系统;3.分析了NGN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4.论文以雅安地区新建移动软交换工程为应用背景,研究解决了利用设备厂家提供的软交换设备进行网络构建中遇到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网络容量预测和计算、网元节点组成、话路和信令网络结构等。通过对每个技术问题进行多种方案的论证、比较和评估,最后为该工程项目的进行确定了技术方案。实际应用效果证明了在移动通信网中引入软交换技术的优势,同时在此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具备自身技术特色的路子,并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
林朝辉,刘清亮[8](2007)在《WCDMA R4、固网软交换和IMS互通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主要针对R4移动软交换、IMS及固网软交换网络之间互通所涉及的网络组织结构、控制面信令协议映射及用户面媒体格式转换等关键技术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探讨。
赵宇鲁[9](2007)在《3G组网及软交换技术的应用》文中指出软交换被看作下一代网络(包括3G)建设的主流解决方案,各国政府、行业团体、运营商、设备厂商等都在进行研究与探索。但因为认识问题的观念、角度和思维方式的限制,人们对软交换的认识还存在误区或不够全面;国内大规模的移动软交换组网实践还不多见,人们对移动3G采用软交换组网特别是软交换对移动性能的支持还有一定的疑问;另外,由于标准的研发早于市场的应用,软交换多项指标仍有待试验验证和在实践中不断完善。3G牌照发放在即,移动市场将面临空前激烈的全方位竞争,3G网络的组网技术因此成为业界讨论的一大热点。我一直在移动运营企业服务,从事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了解、追踪和实践移动新技术是我的本职工作并拥有比较优越的条件,因此选择3G组网技术这个课题作为论文研究方向。本文根据“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工作思路,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3G标准要求和软交换功能进行对比分析,尝试回答目前软交换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几个热点问题;软交换的定义是什么,为什么人们会对软交换的概念存在误解;为什么软交换是3G组网的最佳选择;3G软交换组网应采取何种方案,不同的运营商应如何制定具体的引入步骤;软交换在应用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等。本文将简要回顾移动通信和交换技术的发展历程,从市场需求、技术需求、科技发展等角度研究分析移动通信网络和电信交换技术的发展方向。全面审视软交换的定义、结构、功能、业务和协议等情况,澄清和明晰软交换领域相关概念,通过软交换网络与其他交换网络的对比,以及软交换网络与3G业务模型和网络结构的吻合情况阐明3G组网采用软交换技术的必然性,以WCDMA核心网为例进一步说明软交换对3G标准的全面支持。提出3G软交换组网的总体方案和移动运营商引入软交换组网的策略,分析基于软交换技术的WCDMA实验局应用实例,结合软交换开发、研究的现状以及实验局指标测试情况指出目前软交换组网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许宏[10](2007)在《呼叫服务器在软交换系统中的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信网、数字通信网和Internet技术正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以现有网络资源为基础,通过引入独立的网络设备及开放的技术标准来承载多种业务,实现传统网络与NGN业务的无缝互通,最终平滑地过渡到以软交换为核心,以综合、开放的网络构架为特征,能够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综合业务的下一代网络(NGN)。软交换是NGN的关键技术之一,它通过软件的方式来实现传统交换机的控制、接续和业务处理等功能,各实体之间通过标准的协议进行接续和通信,便于在下一代网络中,更快地实现各类复杂的协议及更方便地提供业务。本文对软交换的体系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此得出软交换模式与传统电路交换模式相比的优势;通过对软交换中的多媒体协议SIP协议与H.323协议的研究对比,得出SIP协议比H.323协议具有更高的功能性和增长潜力的结论。此外,本文对移动软交换技术及其应用做了详细的阐述和研究,在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中,传统MSC将分割为MSC呼叫服务器(MSC-Call Server)和MSC网关(MSCGW),可以为用户提供移动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及多样化的第三方业务。在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可以支持多媒体和移动业务的呼叫控制模型,阐述了其结构和特点,并和现有的呼叫控制模型做了比较。此呼叫控制模型和具体的协议无关,支持开放的业务控制接口,可以满足软交换系统支持多媒体和移动业务的要求,具有很强的扩充能力。
二、一种移动软交换内呼叫控制的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移动软交换内呼叫控制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软交换的鄂尔多斯电网语音交换系统的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现状分析 |
1.2.1 软交换技术发展现状 |
1.2.2 国家电网公司语音软交换系统应用现状概况-以河南省电网为例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软交换技术介绍 |
2.1 传统程控交换与软交换技术分析 |
2.1.1 C&C08呼叫处理系统概述 |
2.1.2 软交换的概念 |
2.2 软交换的协议研究 |
2.2.1 软交换与协议 |
2.2.2 H.323协议 |
2.2.3 SIP协议 |
2.2.4 H.248协议 |
2.2.5 SIP与H.323的对比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鄂尔多斯电网语音交换系统现状及需求分析 |
3.1 鄂尔多斯电网语音交换系统现状 |
3.2 鄂尔多斯电网语音交换系统存在的问题 |
3.3 鄂尔多斯电网软交换系统建设发展目标 |
3.4 需求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鄂尔多斯电网软交换系统的组网设计 |
4.1 接入方式设计 |
4.1.1 终端用户接入 |
4.1.2 软交换系统的接入 |
4.1.3 IP电话系统的接入 |
4.2 服务器与存储容量设计 |
4.2.1 服务器设计 |
4.2.2 存储容量设计 |
4.3 网络设计 |
4.3.1 对承载网的要求 |
4.3.2 端到端时延 |
4.3.3 丢包率 |
4.3.4 软交换承重带宽要求 |
4.4 安全防护及可靠性要求 |
4.4.1 数据网的安全性要求 |
4.4.2 信息安全防护 |
4.4.3 通信业务安全 |
4.4.4 环境和可靠性要求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与验证 |
5.1 呼叫模型 |
5.2 最大注册用户数测试 |
5.3 域内用户呼叫处理能力测试 |
5.4 域内呼叫处理稳定性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电力通信网中软交换业务接口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软交换技术介绍 |
2.1 软交换技术概述 |
2.1.1 软交换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
2.1.2 软交换技术的特点 |
2.2 软交换的体系结构及协议 |
2.2.1 软交换的体系结构 |
2.2.2 软交换的主要协议 |
2.3 软交换可实现的功能 |
第三章 电力通信网现状分析 |
3.1 电力通信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1 电力通信网的现状 |
3.1.2 电力通信网的业务 |
3.1.3 电力通信网存在的问题 |
3.2 引入软交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3 引入软交换的意义 |
第四章 电力通信网软交换系统总体设计 |
4.1 总体设计 |
4.1.1 总体业务设计 |
4.1.2 业务流程设计 |
4.1.3 总体结构设计 |
4.2 软硬件平台 |
4.2.1 软件部分 |
4.2.2 硬件部分 |
4.3 基础语音业务 |
4.3.1 系统结构 |
4.3.2 与传统语音的融合 |
4.3.3 功能设计 |
第五章 电力通信网软交换业务接口设计 |
5.1 短消息业务接口设计 |
5.1.1 结构设计 |
5.1.2 功能设计 |
5.2 视频会议业务接口设计 |
5.2.1 结构设计 |
5.2.2 功能设计 |
5.3 电子邮件业务接口设计 |
5.3.1 结构设计 |
5.3.2 功能设计 |
5.4 网管告警业务接口设计 |
5.4.1 结构设计 |
5.4.2 功能设计 |
5.5 无纸传真业务接口设计 |
5.5.1 结构设计 |
5.5.2 功能设计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3)中国联通软交换技术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1.2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的划分 |
1.2.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2.2 论文章节划分 |
第二章 软交换的技术原理 |
2.1 软交换技术概述 |
2.2 软交换网络体系结构及特点 |
2.2.1 软交换网络体系结构 |
2.2.2 软交换网络体系的特点 |
2.2.3 软交换网络架构比传统PSTN网络架构的优势 |
2.3 软交换网络关键技术 |
2.3.1 软交换的几种组网模式 |
2.3.2 软交换网络QOS的保障 |
2.3.3 软交换网络的接入关键技术 |
2.3.4 软交换的网络互通 |
2.4 软交换网络的协议 |
2.5 软交换网络的业务平台 |
2.5.1 业务体系架构 |
2.5.2 业务提供方式 |
2.5.3 PARLAY API |
2.6 软交换网络运营的关键问题 |
2.6.1 软交换对运维体制有哪些新的需求 |
2.6.2 分权分域管理 |
第三章 软交换发展状况分析 |
3.1 软交换技术成熟度分析 |
3.2 软交换标准发展成熟度分析 |
3.3 软交换商业运营成熟度分析 |
3.3.1 国际运营商软交换的发展简介 |
3.3.2 国内运营商软交换的发展简介 |
第四章 中国联通引入软交换驱动力(SWOT分析) |
4.1 传统电信网面临的挑战 |
4.2 多网融合需求不断增强 |
4.3 软交换技术可以解决的困境 |
4.4 中国联通引入软交换的SWOT分析 |
4.5 中国联通PSTN网络现状 |
第五章 中国联通软交换发展目标建议 |
5.1 软交换远景目标网络 |
5.2 软交换近期目标网络 |
第六章 中国联通软交换部署策略建议 |
6.1 南北方不同的技术定位 |
6.1.1 北方软交换网络部署策略分析 |
6.1.2 南方软交换网络部署策略分析 |
6.2 软交换组网模式建议 |
6.3 软交换系统的部署位置建议 |
6.4 接入层技术部署策略建议 |
6.5 承载层技术部署策略建议 |
6.6 业务平台发展策略建议 |
6.7 控制层技术发展策略建议 |
6.8 软交换技术体系中的协议选择 |
第七章 软交换发展展望 |
附录A-软交换体系相关行业标准进展情况 |
A-1 网络总体标准 |
A-2 设备标准 |
A-3 协议相关标准 |
A-4 业务相关标准 |
A-5 移动相关标准 |
A-6 网管、安全相关标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支持多业务的智能网呼叫模型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智能网和软交换关键技术 |
2.1 智能网概念模型 |
2.2 智能网体系结构 |
2.3 软交换与智能网的关系 |
2.4 软交换系统的智能网架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智能网呼叫控制模型 |
3.1 基于CS-2架构的智能网呼叫控制模型 |
3.1.1 基本呼叫状态模型和检测点机制 |
3.1.2 传统软交换呼叫和话务系统研究 |
3.1.3 业务触发和业务冲突检测机制 |
3.2 基于移动核心网的软交换体系结构 |
3.2.1 移动核心网架构与主要网元 |
3.2.2 移动核心网软交换与固网软交换的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进的智能网呼叫控制模型 |
4.1 GMSC功能的引进 |
4.2 G-BCSM的关键作用 |
4.3 基于智能网半呼叫模型的G-BCSM设计 |
4.3.1 有限状态机和事件驱动机制的设计 |
4.3.2 G-BCSM模块的呼叫点和检测点的设计 |
4.3.3 G-BCSM的数据结构和接口设计 |
4.4 业务和呼叫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
4.4.1 模型对新增移动业务的支持测试 |
4.4.2 模型对有新特性的传统业务的支持测试 |
4.4.3 模型的呼叫话务系统测试 |
4.4.4 与现有模型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基于分层体系结构的移动通信核心网组网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下一代网络(NGN)简介 |
1.2.1 NGN 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
1.2.2 NGN 的体系结构 |
1.3 软交换技术 |
1.3.1 软交换产生的背景及概念 |
1.3.2 软交换技术特点 |
1.3.3 软交换技术在国内外的应用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安排 |
第2章 软交换的基本原理 |
2.1 分层体系结构的软交换技术 |
2.2 软交换系统中的主要设备 |
2.3 移动软交换系统网络构成 |
2.3.1 系统总体框架 |
2.3.2 软交换网络和传统交换网的区别 |
2.3.3 移动交换服务器的应用 |
2.3.4 媒体网关的应用 |
2.3.5 逻辑接口 |
2.4 移动软交换系统功能 |
2.4.1 移动交换服务器功能 |
2.4.2 媒体网关设备功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分层结构移动软交换网络组网的探讨及演进 |
3.1 移动软交换设备应用分析 |
3.2 与现有网络的互通 |
3.3 移动软交换网络可靠性保证 |
3.4 IP 信令网的组网分析 |
3.4.1 信令网对IP 承载的需求 |
3.4.2 IP 信令网的概念 |
3.4.3 IP 信令网协议概述 |
3.4.4 IP 信令网的研究 |
3.5 移动通信网的演进 |
3.5.1 3GPP 标准进展 |
3.5.2 软交换技术在移动网络演进中的应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移动通信网网络运营状况分析 |
4.1 交换网络现状分析 |
4.1.1 话路网组织现状 |
4.1.2 信令网组织相状 |
4.2 交换网络存在问题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分层体系结构的移动核心网组网设计 |
5.1 交换网络建设总体原则 |
5.2 业务预测及系统能力需求 |
5.2.1 每用户话务模型参数设计 |
5.2.2 A 接口话务量预测 |
5.2.3 MCS 处理能力的需求 |
5.2.4 VLR 容量需求 |
5.3 建设方案 |
5.3.1 方案设计 |
5.3.2 话路网网络结构设计 |
5.3.3 承载方式 |
5.3.4 信令网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6)软交换内嵌业务逻辑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项目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工作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技术背景和理论基础 |
2.1 下一代网络 |
2.1.1 下一代网络概念的提出和定义 |
2.1.2 下一代网络的特征和层次划分 |
2.2 软交换机 |
2.2.1 软交换机的概念 |
2.2.2 软交换机相对于电路交换机的优势 |
2.2.3 软交换机功能介绍 |
2.3 软交换提供的业务 |
2.3.1 软交换提供的业务种类 |
2.3.2 软交换业务提供方式 |
2.4 智能网相关技术 |
2.4.1 智能网概念模型 |
2.4.2 智能网体系结构 |
2.4.3 智能网呼叫模型 |
2.4.4 呼叫控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嵌业务逻辑子系统设计 |
3.1 内嵌业务逻辑子系统的系统需求 |
3.2 内嵌业务逻辑子系统的系统功能 |
3.3 内嵌业务逻辑子系统在软交换机中的位置 |
3.4 ESL子系统设计 |
3.4.1 模块结构设计 |
3.4.2 外部接口设计 |
3.4.3 系统启动设计 |
3.4.4 内存管理机制设计 |
3.4.5 系统初始化设计 |
3.4.6 内部模块间接口设计 |
3.4.7 业务触发检测点设计 |
3.4.8 消息处理设计 |
3.4.9 业务逻辑思路设计 |
3.4.10 免打扰业务逻辑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嵌业务逻辑子系统实现 |
4.1 系统实现软硬件环境 |
4.1.1 开发环境 |
4.1.2 目标机环境 |
4.2 系统的存在运行方式 |
4.3 典型消息及其数据结构 |
4.3.1 接收自CC进程的典型消息 |
4.3.2 接收自定时器进程的典型消息 |
4.3.3 接收自CCM进程的典型消息 |
4.4 典型消息处理流程 |
4.4.1 对CC进程消息的处理流程 |
4.4.2 对定时器进程消息的处理流程 |
4.4.3 对CCM进程消息的处理流程 |
4.5 重要处理函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内嵌业务逻辑子系统测试 |
5.1 测试方法 |
5.2 测试环境 |
5.3 测试用例 |
5.3.1 免打扰业务测试用例 |
5.3.2 热线业务测试用例 |
5.3.3 主叫号码显示提供业务测试用例 |
5.4 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雅安地区移动软交换系统的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在移动通信网中引入移动软交换的意义 |
1.3.1 业务增长 |
1.3.2 成本效益 |
1.3.3 发展演进 |
1.4 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
1.4.1 资金来源 |
1.4.2 网络条件 |
1.4.3 局址条件 |
1.4.4 外部环境 |
1.4.5 技术准备 |
1.4.6 项目性质 |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6 本文的组织结构 |
2 软交换及NGN 系统概述 |
2.1 NGN 的定义 |
2.2 软交换的概念、特点及功能 |
2.3 基于软交换NGN 体系结构 |
2.4 下一代网络中的主要组件 |
2.4.1 软交换设备 |
2.4.2 媒体网关 |
2.4.3 信令网关 |
2.4.4 应用服务器 |
2.4.5 媒体服务器 |
2.5 本章小结 |
3 NGN 在移动通信网络应用的切入点和组网模式 |
3.1 引言 |
3.2 我国移动通信网络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演进 |
3.2.1 我国GSM 移动通信网络的一般组网结构 |
3.2.2 我国移动通信面临的发展演进问题与NGN 技术的引入 |
3.3 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引入NGN 技术的原则和切入点 |
3.4 NGN 在移动通信网络应用的组网模式 |
3.4.1 移动通信网络引入NGN 的演进路线 |
3.4.2 在长途汇接层面引入NGN |
3.4.3 新建或替换本地端局引入NGN |
3.5 NGN 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应用的特点 |
3.6 本章小结 |
4 雅安地区新建移动软交换工程 |
4.1 工程概况 |
4.2 新建网络容量预测 |
4.2.1 话务量及VLR 容量预测 |
4.2.2 HLR 用户数预测 |
4.3 雅安交换网网元节点组成及设备配置 |
4.3.1 MSC、VLR 的设置 |
4.3.2 GMSC 的设置 |
4.3.3 HLR/AUC 的设置 |
4.4 雅安业务区新话路网络组织 |
4.5 雅安业务区新信令网络组织 |
4.6 交换网络容量计算 |
4.6.1 话务模型 |
4.6.2 MSC 容量 |
4.6.3 HLR 容量 |
4.6.4 A 接口中继电路数配置 |
4.6.5 局间中继电路数配置 |
4.6.6 信令链路数及带宽的配置计算 |
4.7 IP 地址分配 |
4.8 信令点编码 |
4.8.1 信令链路数及带宽的配置计算 |
4.8.2 新增网元信令点编码及MSCID 分配 |
4.9 号码计划 |
4.9.1 号码组成及分配 |
4.9.2 拨号程序及路由选择 |
4.10 同步方式 |
4.10.1 同步原则 |
4.10.2 同步设置 |
4.11 本章小结 |
5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 |
(8)WCDMA R4、固网软交换和IMS互通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网络结构分析 |
2.1 R4移动软交换 |
2.2 固网软交换 |
2.3 IMS网络 |
3 控制平面信令协议的映射 |
3.1 BICC与SIP-I协议的互通 |
3.2 BICC与3GPP SIP协议的互通 |
3.3 3GPP SIP与SIP-I协议的互通 |
4 用户平面媒体格式的转换 |
5 R4移动软交换与IMS的互通方案 |
6 固定软交换与IMS的互通方案 |
7 结束语 |
(9)3G组网及软交换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专用词汇说明 |
第一章 导论 |
1.1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
1.2 交换技术发展历程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贡献 |
第二章 3G网络结构和业务模型 |
2.1 3G网络目标 |
2.2 3G网络特征 |
2.3 3G网络的分层结构 |
第三章 软交换技术 |
3.1 软交换技术的定义 |
3.2 软交换系统的结构 |
3.3 软交换的主要功能 |
3.4 软交换提供的业务 |
3.5 软交换基本协议 |
3.6 SIP服务器 |
3.7 软交换相关概念的明晰 |
第四章 软交换与3G系统 |
4.1 3G组网采用软交换技术的必然性 |
4.2 3G软交换系统逻辑结构 |
第五章 3G软交换组网方案和面临的挑战 |
5.1 3G软交换组网总体方案 |
5.2 3G软交换应用实例 |
5.3 软交换组网面临的挑战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呼叫服务器在软交换系统中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1.2 什么是软交换 |
1.3 软交换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
1.4 论文的总体概况和结构 |
第二章 软交换的优势研究 |
2.1 软交换体系结构 |
2.1.1 软交换体系结构组成 |
2.1.2 软交换体系结构分析 |
2.1.3 软交换体系结构的特点 |
2.2 软交换与电路交换相比的优势 |
2.2.1 电路交换模式 |
2.2.2 软交换的优势 |
2.3 软交换的功能优势 |
2.3.1 软交换的主要功能 |
2.3.2 软交换替代四、五类交换机 |
2.4 小结 |
第三章 SIP 协议与H.323 协议研究 |
3.1 软交换网络协议 |
3.2 SIP 协议与H.323 协议的比较 |
3.2.1 SIP 协议 |
3.2.2 H.323 协议 |
3.2.3 SIP 协议与H.323 协议的比较 |
第四章 软交换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
4.1 移动软交换技术 |
4.1.1 移动软交换的网络结构和功能 |
4.1.2 移动软交换的特点 |
4.1.3 支持移动业务的软交换技术 |
4.2 移动软交换与固定软交换的差异研究 |
4.2.1 软交换机设备的差别 |
4.2.2 业务功能的差别 |
4.2.3 媒体网关方面的差异 |
4.3 软交换技术和3G 网络 |
4.3.1 软交换技术和3G 网的关系研究 |
4.3.2 软交换在3G 核心网的优势研究 |
4.3.3 贝尔阿尔卡特5020 移动软交换案例分析 |
4.3.4 吉林移动SPATIALATRIUM 移动软交换商用案例 |
4.4 小结 |
第五章 移动软交换呼叫模型设计 |
5.1 呼叫模型的要求和几种常见的呼叫控制模型 |
5.2 呼叫模型设计 |
5.2.1 呼叫控制概念模型 |
5.2.2 呼叫控制模型 |
5.3 呼叫处理信令流程 |
5.4 路由选择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一种移动软交换内呼叫控制的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软交换的鄂尔多斯电网语音交换系统的改造设计[D]. 白玥. 内蒙古大学, 2020(04)
- [2]电力通信网中软交换业务接口的设计与实现[D]. 佟大力.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0(02)
- [3]中国联通软交换技术发展策略研究[D]. 苏莉.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4]支持多业务的智能网呼叫模型的研究与设计[D]. 张志昕. 武汉理工大学, 2010(12)
- [5]基于分层体系结构的移动通信核心网组网设计与实现[D]. 张春煊. 吉林大学, 2009(09)
- [6]软交换内嵌业务逻辑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齐幸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05)
- [7]雅安地区移动软交换系统的工程设计[D]. 龚颖. 重庆大学, 2008(06)
- [8]WCDMA R4、固网软交换和IMS互通技术的研究[J]. 林朝辉,刘清亮. 移动通信, 2007(11)
- [9]3G组网及软交换技术的应用[D]. 赵宇鲁. 山东大学, 2007(06)
- [10]呼叫服务器在软交换系统中的实现[D]. 许宏.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