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发剂中对苯二胺测定方法的改进

染发剂中对苯二胺测定方法的改进

一、染发剂中对苯二胺测定方法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翟婧玮[1](2020)在《N-乙酰基对苯二胺对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蜕膜化及妊娠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外界环境变化对女性妊娠可能会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在妊娠过程中,女性子宫内膜作为胚胎着床的“基础”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基质细胞蜕膜化是重要过程之一。因此,研究环境有害物质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蜕膜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将有利于促进人类的生殖健康。染发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部分,有流行病学分析提示其是肿瘤发生的高危因素。对苯二胺是工业着色剂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各种染发剂的主要组成物质。对苯二胺通过皮肤接触或呼吸道接触进入人体后,在肝脏内代谢成N-乙酰基对苯二胺及N,N-二乙酰基对苯二胺。已有研究表明体内的N-乙酰基对苯二胺对小鼠雄性生殖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而是否会对雌性妊娠结局造成影响尚未有研究证实。近年来,我国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生育年龄有显着的延后趋势。对于高龄孕妇,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胚胎遗传物质改变,以及子宫内膜衰老等原因,生育出生缺陷患儿和流产等不良妊娠结局明显高于正常育龄妇女,而是否不同妊娠年龄对环境毒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亦很少见到文献报道。本研究通过构建小鼠低龄和高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染毒模型,研究N-乙酰基对苯二胺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的毒性影响,以及对小鼠基质细胞蜕膜化的作用影响,为动物染毒模型的建立打下基础;通过构建低龄和高龄雌性小鼠染毒模型,研究N-乙酰基对苯二胺对雌性小鼠生殖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对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最终探明染发剂对女性生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方法:1构建低龄和高龄雌性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染毒模型,不同年龄组又分为染毒组(50μM组,100μM组,150μM组,200μM组)和一个对照组,利用cck8、Western blot、RT-PCR等技术检测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活力、氧化应激、凋亡和自噬等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对不同染毒组进行人工诱导蜕膜化,利用RT-PCR检测蜕膜化标志物的表达。2构建低龄和高龄雌性小鼠亚急性染毒模型,分为染毒组(26.88mg/kg/天组、53.74mg/kg/天组、107.5mg/kg/天组、215mg/kg/天组)和对照组。进行交配实验分别统计小鼠胚胎着床率和产子率,分别收集各组小鼠子宫样本,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PCR等技术检测小鼠子宫内膜自噬等相关分子标志物。结果:1老龄组子宫内膜衰老标志物p16明显高于低龄组。2细胞染毒模型表明,低龄组染毒的200μM剂量组在48h时表现出了细胞活性低于对照组,150μM和200μM剂量组在72h低于对照组,高龄组染毒的200μM剂量组在72h时低于对照组;不同组别活性氧(ROS)的产生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即随着毒物浓度的升高,ROS的产生也逐步升高;染毒组促凋亡因子bax明显高于对照组,且200μM组最高;50μM、100μM和150μM组自噬标志物ATG5明显高于对照组,且100μM组最高,而200μM组与对照组无区别。3基质细胞人工诱导蜕膜化模型表明,高龄组蜕膜化标志物dtprp表达明显低于低龄组;诱导蜕膜化48小时,染毒组明显低于未染毒组。4小鼠染毒动物模型表明,不同年龄组之间,以及不同染毒剂量组之间胚胎着床率和产子率均无差异。结论:1 N-乙酰基对苯二胺在一定较低剂量范围内对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活力影响不明显,较高剂量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对高龄组的细胞毒性低于低龄组;基质细胞氧化应激的发生,促进细胞凋亡和自噬发生。说明N-乙酰基对苯二胺可能通过诱发氧化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发生导致基质细胞功能的损伤。2高龄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蜕膜化能力明显低于低龄,但对胚胎植入和妊娠无影响。N-乙酰基对苯二胺对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蜕膜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在本研究染毒的剂量范围内N-乙酰基对苯二胺对小鼠妊娠没有影响,细胞自噬可能在其中发挥着一定的保护作用。

张国翠,卢熠川,李春玲[2](2019)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染发剂中26种染料》文中指出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染发剂中26种染料成分的检测方法。样品经过体积分数50%甲醇水溶液提取,于DIKMA-C18柱(250 mm×4.6 mm×5μm)上进行反相液相色谱分离,以乙腈-10 mmol/L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使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表明:在1~50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26种染料的色谱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大于0.999,LOQ值为18~120μg/g之间。在质量分数0.05%和0.1%两个水平下加标,各目标化合物回收率均在94.1%~103.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0%(n=6)。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合于染发剂中26种染料的定性与定量检测。

倪琳,欧阳晓玫,李若绮,武悦,徐勤科,杜兴[3](2019)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染发剂中对苯二胺等32种染料组分》文中研究表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甘肃27个市、州、县地区抽样的50批次染发剂类化妆品进行检验,分析染发类化妆品中使用的染料组分种类、含量情况.试验结果发现对苯二胺、间苯二酚、间氨基苯酚、对氨基苯酚等4种染料组分的使用频率较高. 50批染发类化妆品不合格率为50%,其中包括未超规定限量,但产品的批件配方信息与包装标签标识存在问题的染发剂22批次,二批次检出禁用组分,一批次检出苯基甲基吡唑啉酮超规定限量.说明染发类化妆品产品包装标签应进行规范,产品的批件配方信息与包装标签标识的一致性应加强监管.

任俊男[4](2019)在《染发剂中对苯二胺透皮吸收及毒害的研究》文中提出背景:近些年来,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染发,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对于乌黑秀发的追求一直没有停止。但是,染发剂将人们变美同时,也对皮肤和身体的健康带来影响,有更多的人因为染发引起一系列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等。国内外许多研究者的实验表明染发剂的致癌作用,有文献报道长期染发的人群皮肤癌、乳腺癌的发病几率也会随之增高。染发剂引起的问题受到了来自海内外各国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近些年对于染发剂的研究方法和方向更为广泛。根据我们国情及亚洲人的体质,我国所用的染发剂大部分为黑色染发剂,其成分以对苯二胺(pphenylenediamine,PPD)为主。其他颜色的染发剂在年轻人群体中非常流行,其成分也基本是对苯二胺的衍生物与其他物质相结合。在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中,对苯二胺都体现出其致敏性。PPD根据其分子特性,非常容易被皮肤吸收,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研究染发剂中PPD的透皮吸收量和对皮肤和身体的损害。染发剂对人们的困扰使得我们探索其中的过程和机制,可能在一定方向上为减少染发剂对机体损伤,改良染发剂成分提供帮助。探讨对苯二胺是否会对机体产生严重的影响,其透皮吸收速率和量是多少,成为染发剂研究领域较为重要的方面。目的:通过病理切片的方法,探索染发剂中对苯二胺透皮吸收的深度及速度,并了解对苯二胺对皮肤组织的损伤,探究对苯二胺在皮肤毛囊中吸收和其他部分有何不同,为染发剂透皮吸收的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提供一种研究方法,为减少染发剂吸收所引起的接触性皮炎、癌症等损害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采用同品牌,同一种类的染发剂,根据比例给备皮后的豚鼠及小鼠背部均匀涂抹染发剂,通过不同涂染时间,分为对照组、30分钟组、1小时组、2小时组、3小时组。到达相应时间后拖颈处死小鼠和豚鼠,取背部组织将其制成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切片及冰冻切片,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切片并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染发剂涂染于豚鼠和小鼠后的冰冻切片实验组中,随着时间的增加,可见毛囊颜色加深,组织中可见黑色颗粒物质,组织颜色逐渐加深,染发剂中PPD渗透深度加深,于3小时达到峰值。染发剂涂抹于小鼠和豚鼠后的HE染色切片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观察到组织水肿加重,炎性细胞增多,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可见疑似嗜色素细胞结构增多。结论:冰冻切片法可以表明染发剂中对苯二胺透皮吸收深度及速度,3小时时皮肤组织中对苯二胺的累积量最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苯二胺对组织的损伤程度逐渐增加。

吴文,刘军红,蔡宗群,毛树禄[5](2019)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皮革中对苯二胺含量》文中提出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法测定皮革中的对苯二胺含量。通过对色谱参数、提取方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皮革中对苯二胺含量的检测方法。对苯二胺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1~5.0 mg/L,相关系数为0.9996,检出限为1.22 mg/kg,平均回收率为86.4%~108.2%,相对标准偏差(RSDs,n=6)为3.52%~7.48%。

孙靓[6](2018)在《对苯二胺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职业人群健康状况的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对苯二胺的检测方法并对其方法性能指标进行试验。根据建立的对苯二胺检测方法,开展工作场所空气中对苯二胺的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评价对苯二胺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结合体检资料和自主感觉状况的问卷调查,综合评估工作场所中接触对苯二胺对职业人群身心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我国工作场所空气中对苯二胺检测标准和职业接触限值制定提供依据。方法:1、参考国外工作场所空气中对苯二胺的检测方法,在国内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选择配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确定对苯二胺的保留时间,以对苯二胺标准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同时,对对苯二胺检测方法的各性能指标进行试验,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对苯二胺的实验室检测方法。2、选取浙江某美容美发染发剂生产企业中54名职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其中,对苯二胺接触组38人,对照组16人,对对苯二胺的生产装置和现场职业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监测其工作场所空气中对苯二胺的浓度。对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体检(包括血压和脉率、血常规、肝功能、肺功能),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量表:身体健康状况自评量表(SF-36),皮肤病生活质量量表(DLQI)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调查数据采用Epidata 3.1进行双录入,SPSS 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该方法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得对苯二胺浓度在0.071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0.9990,检出限为0.02μg/mL,定量限为0.07μg/mL;采样体积以45 L计算,测得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0089 mg/m3,最低定量浓度为0.0031 mg/m3;相对标准偏差为1.402.60%,平均采样效率为96.6%,洗脱效率范围为91.495.4%;用玻璃纤维滤膜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的对苯二胺,样品在室温下可保存7天。2、职业场所检测结果显示:工作场所定点采样中,对苯二胺在配料操作位的浓度为0.010.19 mg/m3,在投料操作位的浓度为0.00380.12 mg/m3,在罐装操作位的浓度为0.000890.04 mg/m3,在包装操作位的浓度<0.00089 mg/m3;个体采样中,对苯二胺在配料工中的浓度为0.0250.047 mg/m3,在投料工中的浓度为0.00030.015 mg/m3,在罐装工中的浓度为0.00030.03 mg/m3,在包装工中的浓度<0.00033 mg/m3。3、研究对象健康监护结果显示:对苯二胺接触组和对照组人群各项体检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未见明显异常。对接触组和对照组人群的一般情况、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资料分别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两组差别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对象自主感觉状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接触组和对照组的SF-36量表9个方面的得分分别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精力、情感职能以及一般健康状况的得分在接触组和对照组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对照组在此三个方面明显优于接触组(P<0.05)。在健康变化等方面,两组之间的差别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接触组和对照组DLQI量表各项因子的得分分别进行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各因子的得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接触组和对照组的VAS量表的得分进行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的VAS得分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对苯二胺的溶液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灵敏度高,有较好的峰形,并且该方法各性能指标及采样效率试验均符合我国GBZ/T 210.4-2008《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第4部分: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的要求,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对苯二胺浓度的检测。2、该企业工作场所配料操作位和投料操作位的对苯二胺浓度高值超出美国制定的工作场所空气中对苯二胺职业接触限值0.1 mg/m3,个体采样中对苯二胺浓度均未超过接触限值。3、对苯二胺接触组和对照组人群的各项体检指标均正常,身体健康状况良好。4、对苯二胺对接触组人群的生活质量和主观感受产生了一些影响。接触组人群虽未出现明显的皮肤病问题,但自主感觉有皮肤不适状况。

胡望霞,林紫威,洪杰,王春兰[7](2017)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鞋材中的对苯二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鞋材中对苯二胺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提取方式、提取溶剂、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鞋材中对苯二胺的检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对苯二胺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2500.0mg/kg,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以上,检出限为0.5 mg/kg,空白样品及阳性样品中回收率均在90%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3%9%之间。所建立方法可用于鞋材中对苯二胺含量的测试。

万方,汪俊峰,陈敏东[8](2017)在《染发剂染料组分的检测分析方法综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染发剂的使用量逐渐增多。染发剂品种繁多价格亲民的特点,人们越来越关注染发剂的成分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本文就染发剂组分的检测分析方法做一总结。

陈梦[9](2016)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染发剂中多种禁限用染料》文中研究说明染发剂是较为常见的的美发产品,氧化型染发剂具有上色效果好、染色时间长和色调范围广等优点。染料的主要成分多为苯胺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程度的致畸性、致敏性和致癌性,长期和高频率使用容易对人体造成慢性伤害。鉴于国内外研究者越来越重视人体健康问题,所以加强和完善染发剂的检测技术势在必行。文献报道的染料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伏安法、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但单个系统检测的染料种类基本停留在几种到十几种,不能较好的满足染发剂的日常监管。本论文选取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32种禁限用染料成分和市场上仍存在检测空白的染料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相应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氧化型染发剂中多种禁限用染料,方法操作简便、耐用性好、专属性强。HPLC-MS/MS法和GC-MS/MS法能较好的形成染料检测种类的互补,可用于染发剂中染料含量的测定。主要内容如下:1、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MS)测定染发剂中33种禁限用染料。染发剂样品用甲醇-抗坏血酸水溶液溶解,用正己烷净化,以5mmol/L的乙酸铵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经Agilent ZORBAX Extend C18柱(2.1mm*100mm,1.8μm)分离,采用多重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33种染料组分在相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01-29.5mg/kg,回收率为71.4%-115.1%,混合标准溶液在32h内的稳定性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2、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MS)测定染发剂中40种禁限用染料。染发剂样品用甲醇-抗坏血酸水溶液溶解,用正己烷净化,程序升温,在Agilent VF-624ms柱(0.25mm*30m,1.4μm)分离,采用多重反应监测模式(MRM)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40种染料组分在相应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4.4-10.7mg/kg,回收率为71.5%-118.6%。实验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氧化型染发剂,样品数据相对标准偏差基本在5%以内。

徐基伟[10](2016)在《反相强阳离子交换混合色谱固定相的制备、评价及应用》文中认为高效液相色谱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分离分析的仪器,色谱固定相又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核心之一。混合模式色谱能够对样品提供多重保留机理,对复杂样品的分离效果更好,因此混合色谱固定相的研究是当今色谱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将活化的硅胶与十八烷基三氯硅烷、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键合、氧化,制备了一种反相/强阳离子交换混合色谱固定相。通过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制备的固定相进行了表征,证明-C18和-SO3H基团以摩尔比2:5的比例成功键合到硅胶表面。用制备的固定相装柱并进行色谱评价,考察了色谱柱对疏水性、亲水性、离子样品的保留行为以及对复杂样品的分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混合色谱固定相不仅具有反相、亲水性和离子交换色谱的常规特征,而且对离子样品存在双重保留机理作用,成功分离了6种酸、碱、中性混合物。通过改变十八烷基三氯硅烷与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投料比,制备了3种混合色谱固定相。通过元素分析、疏水性评价以及离子交换当量的测定三方面对比了它们之间的区别。结果表明,随着混合固定相中-C18基团含量的增加,-SO3H基团含量的减少,固定相的含碳量增加、疏水性增强、离子交换当量减小。使用自制的混合色谱固定相对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混合固定相在分离过程中准确度高、重复性好,能够满足分离分析的需要。使用自制的混合色谱固定相应用于牛血清蛋白水解物的分离中,优化了分离条件,并将分离结果与传统的C18柱与SCX柱进行了对比,突出了混合色谱固定相的特殊分离选择性。

二、染发剂中对苯二胺测定方法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染发剂中对苯二胺测定方法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N-乙酰基对苯二胺对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蜕膜化及妊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染发剂中26种染料(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1.2 溶液的配制
    1.3 样品的前处理方法(样品溶液的制备)
    1.4 液相色谱分析条件
2 结果与讨论
    2.1 液相色谱条件的优化
        2.1.1 检测波长优化
        2.1.2 色谱柱的选择
        2.1.3 流动相的选择
    2.2 线性范围与相关系数、检出限与定量限
    2.3 回收率与精密度
    2.4 实际样品的检测
3 结论

(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染发剂中对苯二胺等32种染料组分(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2 标准溶液的制备
    1.3 标准曲线的绘制
    1.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5 色谱条件[16]
2 结果与讨论
    2.1 色谱柱的选择
    2.2 流动相的选择
    2.3 染发剂中32种染料组分分组情况
    2.4 线性关系、检出限和定量限
    2.5 精密度和准确度试验
    2.6 稳定性试验
    2.7 染发剂中32种染料组分的含量测定结果
    2.8 染发剂质量评价[17]
    2.9 染发剂采样地点情况分析
3 结论

(4)染发剂中对苯二胺透皮吸收及毒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小鼠、豚鼠
    1.1.2 试剂及液体配置
    1.1.3 仪器与耗材
    1.1.4 实验方法
1.2 结果
    1.2.1 小鼠背部皮肤冰冻切片
    1.2.2 小鼠背部皮肤HE染色
    1.2.3 豚鼠背部皮肤冰冻切片
    1.2.4 豚鼠背部皮肤HE染色
1.3 讨论
    1.3.1 对苯二胺对皮肤及吸收后的影响
    1.3.2 对苯二胺对皮肤组织损伤和渗透的既往研究成果
    1.3.3 对苯二胺透皮吸收在冰冻切片和HE染色切片中的体现
    1.3.4 本研究的特点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染发剂中对苯二胺引起相关皮肤疾病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皮革中对苯二胺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1.2 仪器条件
    1.3 样品检测
2 条件优化
    2.1 色谱条件优化
        2.1.1 分流对色谱峰的影响
        2.1.2 色谱柱升温程序的优化
    2.2 标准工作曲线线性关系
    2.3 测定低限
    2.4 提取条件优化
        2.4.1 溶剂的选择
        2.4.2 提取方式和时间
        2.4.3 提取温度
        2.4.4 提取次数
    2.5 精密度和回收率
        2.5.1 阳性样品的测定
        2.5.2 加标回收率
3 结束语

(6)对苯二胺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职业人群健康状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工作场所空气中对苯二胺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的建立
    1.1 材料和方法
        1.1.1 主要仪器
        1.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1.1.3 色谱条件
        1.1.4 标准曲线的绘制
        1.1.5 样本的采集
        1.1.6 样本的处理
        1.1.7 样本的测定
        1.1.8 计算
    1.2 结果
        1.2.1 色谱条件的选择
        1.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1.2.3 本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定量限、最低检出浓度和最低定量浓度
        1.2.4 精密度试验
        1.2.5 准确度试验
        1.2.6 洗脱效率试验
        1.2.7 稳定性试验
        1.2.8 干扰试验
        1.2.9 采样效率试验
    1.3 讨论
        1.3.1 可行性及分析
        1.3.2 应用
    1.4 小结
二、工作场所中对苯二胺对职业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生产企业职业卫生状况
        1.1.2 研究对象
        1.1.3 工作场所空气中对苯二胺浓度的现场监测
        1.1.4 体格检查
        1.1.5 问卷调查
        1.1.6 质量控制
        1.1.7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人群的一般情况
        1.2.2 工作场所中对苯二胺的浓度检测状况
        1.2.3 职业接触对苯二胺工人健康监护状况的调查
        1.2.4 职业接触对苯二胺工人自主感觉状况的调查
    1.3 讨论
        1.3.1 对苯二胺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
        1.3.2 对苯二胺对职业接触人群健康状况的影响
    1.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对苯二胺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鞋材中的对苯二胺(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1.2 仪器条件
        1.2.1 色谱条件
        1.2.2 质谱条件
    1.3 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1.4 试样的处理
2 结果与讨论
    2.1 对苯二胺的标准曲线及标准物谱图
    2.2 前处理条件优化
        2.2.1 提取方式
        2.2.2 提取溶剂
        2.2.3 超声温度
        2.2.4 超声时间
    2.3 方法的检出限、回收率与精密度
3 结束语

(8)染发剂染料组分的检测分析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染发剂检测的主要有害物质
2 染发剂中芳胺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
    2.1 HPLC检测染发剂中芳胺类化合物
    2.2 液相质谱法(HPLC-MS)检测染发剂中芳胺类化合物
    2.3 气相色谱法(GC)检测染发剂中芳胺类化合物
    2.4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染发剂中芳胺类化合物
    2.5 高效毛细管电泳检测染发剂中芳胺类化合物
3 染发剂中重金属的检测
4 小结

(9)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染发剂中多种禁限用染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染发剂分类
    1.3 氧化型染发剂组成及发展方向
    1.4 氧化型染发剂的作用过程
    1.5 氧化型染发剂的安全性研究现状
        1.5.1 致敏性
        1.5.2 致癌性
        1.5.3 致突变性
    1.6 染发剂的监管
        1.6.1 我国对染发剂的监管措施
        1.6.2 欧盟对染发剂的监管措施
    1.7 氧化型染发剂中禁限用染料的主要检测方法
        1.7.1 薄层色谱法(TLC)
        1.7.2 毛细管电泳法(CE)
        1.7.3 离子色谱法(IC)
        1.7.4 伏安法
        1.7.5 气相色谱法(GC)
        1.7.6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或GC-MS/MS)
        1.7.7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1.7.8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或HPLC-MS/MS)
    1.8 样品前处理方法
        1.8.1 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
        1.8.2 液液萃取
        1.8.3 固相萃取
    1.9 研究对象的选择
    1.10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染发剂中33种禁限用染料
    2.1 实验部分
        2.1.1 试剂和标准品
        2.1.2 仪器设备
        2.1.3 标准溶液的配制
        2.1.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1.5 染发剂空白样品的制备
        2.1.6 标准曲线的绘制
        2.1.7 加标回收率实验
        2.1.8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2.1.9 质谱条件
    2.2 结果与讨论
        2.2.1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确立
        2.2.1.1 抗氧化剂的选择
        2.2.1.2 样品涡旋振荡和超声辅助萃取
        2.2.1.3 提取溶剂的选择
        2.2.1.4 净化溶剂的选择
        2.2.1.5 样品前处理方法小结
        2.2.2 染发剂空白样制备
        2.2.3 高效液相色谱条件优化
        2.2.3.1 色谱柱的选择
        2.2.3.2 流动相水相缓冲盐的选择
        2.2.3.3 流动相水相p H的选择
        2.2.3.4 流动相有机相的选择
        2.2.3.5 洗脱程序的优化
        2.2.3.6 柱温的选择
        2.2.4 质谱条件的优化
        2.2.4.1 离子源的选择
        2.2.4.2 Fragmentor电压的优化
        2.2.4.3 碰撞电压的优化
        2.2.5 标准曲线绘制
        2.2.6 精密度实验
        2.2.7 准确度实验
        2.2.8 稳定性实验
        2.2.9 样品测定
    2.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染发剂中的染料
        2.3.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3.2 色谱条件
        2.3.3 标准曲线的绘制
        2.3.4 样品测定
第三章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染发剂中40种禁限用染料
    3.1 实验部分
        3.1.1 试剂和标准品
        3.1.2 仪器设备
        3.1.3 标准溶液的配制
        3.1.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1.5 标准曲线的绘制
        3.1.6 加标回收率实验
        3.1.7 气相色谱条件
        3.1.8 质谱条件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色谱柱的选择
        3.2.2 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3.2.3 标准曲线的绘制
        3.2.4 精密度实验
        3.2.5 准确度实验
    3.3 样品测定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致谢

(10)反相强阳离子交换混合色谱固定相的制备、评价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色谱固定相的基质
        1.2.1 有机高分子基质
        1.2.2 无机基质
    1.3 硅胶的基本性质及其固定相的合成方法
        1.3.1 硅胶的基本性质
        1.3.2 硅胶基质固定相的反应机制
    1.4 单一机理色谱固定相概述
        1.4.1 反相色谱固定相
        1.4.2 亲水色谱固定相
        1.4.3 离子交换色谱固定相
        1.4.4 体积排阻色谱固定相
    1.5 混合色谱固定相概述
        1.5.1 反相/离子交换混合色谱固定相
        1.5.2 反相/亲水混合色谱固定相
        1.5.3 亲水/离子交换混合色谱固定相
        1.5.4 两性离子交换混合色谱固定相
        1.5.5 三相混合色谱固定相
    1.6 混合色谱固定相的研究进展
    1.7 本课题研究内容
2 反相强阳离子交换混合色谱固定相的制备与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混合色谱固定相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混合色谱固定相的结构表征
    2.4 本章小结
3 反相强阳离子交换混合色谱固定相色谱保留行为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色谱柱的填充
        3.2.2 仪器与试剂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疏水性评价
        3.3.2 亲水性评价
        3.3.3 立体选择性测试
        3.3.4 亲水流动相中的稳定性测试
        3.3.5 碱性样品的分离选择性考察
        3.3.6 酸性样品的分离选择性考察
        3.3.7 酸性、中性、碱性混合样品分离选择性考察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键合比例的混合色谱固定相的制备及色谱保留行为的区别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元素分析结果
        4.3.2 不同键合比例的混合色谱固定相的疏水性能对比
        4.3.3 不同键合比例混合色谱固定相的离子交换当量对比
    4.4 本章小结
5 混合色谱固定相检测染发剂中对苯二胺的含量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与试剂
        5.2.2 色谱条件
        5.2.3 溶液的配制
        5.2.4 样品前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色谱条件的优化
        5.3.2 线性相关性及定量限
        5.3.3 精密度与加标回收率考察
        5.3.4 加标回收考察
        5.3.5 实际样品测试
    5.4 本章小结
6 混合色谱固定相对牛血清蛋白水解产物的分析
    6.1 引言
    6.2 实验部分
        6.2.1 仪器与试剂
        6.2.2 样品前处理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不同pH条件下的分离结果
        6.3.2 不同盐种类条件下的分离结果
        6.3.3 传统C18柱和SCX柱分离结果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染发剂中对苯二胺测定方法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N-乙酰基对苯二胺对小鼠子宫内膜基质细胞蜕膜化及妊娠的影响[D]. 翟婧玮.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2]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染发剂中26种染料[J]. 张国翠,卢熠川,李春玲. 香料香精化妆品, 2019(05)
  • [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染发剂中对苯二胺等32种染料组分[J]. 倪琳,欧阳晓玫,李若绮,武悦,徐勤科,杜兴.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2019(03)
  • [4]染发剂中对苯二胺透皮吸收及毒害的研究[D]. 任俊男.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5]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皮革中对苯二胺含量[J]. 吴文,刘军红,蔡宗群,毛树禄. 福建分析测试, 2019(02)
  • [6]对苯二胺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职业人群健康状况的调查[D]. 孙靓.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2)
  • [7]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鞋材中的对苯二胺[J]. 胡望霞,林紫威,洪杰,王春兰. 皮革与化工, 2017(06)
  • [8]染发剂染料组分的检测分析方法综述[J]. 万方,汪俊峰,陈敏东. 天津化工, 2017(02)
  • [9]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染发剂中多种禁限用染料[D]. 陈梦. 浙江工业大学, 2016(04)
  • [10]反相强阳离子交换混合色谱固定相的制备、评价及应用[D]. 徐基伟. 南京理工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染发剂中对苯二胺测定方法的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