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喜同庆话回归——巴拿马—中国贸易发展办事处举行运河移交庆祝招待会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孙阳[1](2021)在《纪实文学翻译实践报告 ——以《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李松杰[2](2016)在《近代景德镇瓷业与社会变迁研究(1903-1949)》文中提出景德镇是植根于农业文明和传统乡土社会的瓷业手工业城镇,有一千余年的制瓷业发展历史。在长期的瓷业生产和利益博弈中,景德镇形成了稳定的生产体系与社会结构。在总的平衡中,这一体系也会因政治变革、消费理念的变化而受到冲击,但其依旧能够通过吸收合理性因素保持社会的稳定。明清时期,海内外瓷器贸易的兴盛不仅让景德镇瓷器成为最受欢迎的文化产品之一,也促使景德镇形成了手工模板化的瓷业生产体系。近代以来,在瓷器贸易衰退和剧烈社会变迁的历史背景下,景德镇传统瓷业生产模式遭遇到巨大的挑战。景德镇传统瓷业生产体系与社会结构,有如下显着特征。首先,以瓷器贸易为核心,以市场为主导,景德镇形成了商品化产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意味着其瓷器产品会因社会需求和文化审美的转变而变化。从宋朝的青白瓷、到元朝青花瓷,再到明清时期的彩瓷,景德镇瓷器产品风格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创新。其次,瓷器贸易的兴盛,促成景德镇形成了手工模板化的产业模式。从原料开采与加工、瓷坯制作与绘制、瓷器烧造与贸易,景德镇制瓷业有近百道工序,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分工明确且紧密合作,实现了生产技术极致化与产品精致化。再次,作为手工业移民城镇,景德镇形成了复杂的利益群体与社会关系。在以“逐利”的原则下,周边民众来到景德镇从事制瓷业、金融业和商业等行业,形成了以制瓷业为中心的社会运作体系。在长期利益博弈过程中,行业组织、地缘关系与经济利益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利益群体与关系网络。但无论瓷器制作过程中的劳资双方,抑或是其他经济、社会组织,均没有绝对性的强势与弱势。各方通力合作才能保证景德镇的良性运作,并最终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最后,景德镇瓷器种类多样,既有满足生活需要的日用品,也有供应上层社会消费的艺术品,产品消费模式外化为个性化、唯一性与批量生产的多元组合,这就决定了瓷器生产技术多样、工艺复杂。生产特征、社会组织与消费模式决定了景德镇制瓷业不同于近代其他地区的手工业模式,具有较强自我修复能力。在瓷器贸易繁荣的时候,大量移民来到景德镇,从事瓷业及其他相关产业;而在瓷器贸易萧条情况下,生活难以为继的瓷业匠人回到乡村,从事农业或渔业。这种进而为工,退而为农的模式维系了景德镇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此外,由于大部分瓷业工厂主,也是技术出身的瓷业从业者。在工厂破产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依靠技术存活,并寻求再次崛起的机会。这种独特的弹性社会结构能够巧妙的化解外力的巨大冲击,保证景德镇社会结构沿着自身所构筑的模式去发展。近代以来,在外力冲击下,景德镇传统制瓷业模式与社会结构遭遇巨大的危机和挑战。首先,新型机械化瓷器日用品,不仅取代了景德镇的国际市场,也冲击其国内市场,景德镇制瓷业处于衰退境地。其次,新式政治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社会以行业自治为主导的社会运作模式,同时也削弱了传统社会组织的话语权。此外,近代中国多舛的命运与不间断的革命风潮,也对景德镇制瓷业带来影响。最后,在西式文化的冲击下,国民的消费理念和审美风格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传统器型与装饰风格不再受欢迎,景德镇瓷器产品和制瓷体系均需要一定程度的改变。在历史与现实巨大落差的背景下,官员、实业家、学者等社会各界人士以振兴景德镇瓷业为圭臬,试图将西式工业化生产体系移植到景德镇,取代在他们心目中传统落后的瓷业生产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改良。此外,行政地位的变化也影响到景德镇社会结构。民国初年,浮梁县署由旧城迁移到景德镇。景德镇不仅仅是瓷业手工业城镇,也成为区域政治中心。国民政府时期,景德镇又成为江西第五行政专署所在地。官方主导的社会改良也对传统瓷业社会调节机制提出了挑战,危及到瓷业生产体系与稳定性的社会结构。但这些社会改良与实业实践忽视了景德镇瓷业生产模式的合理性与惯习,无视近代景德镇瓷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切断了历史发展的延续性。改革群体将自身并未认识清晰的现代化理论随意诠释与运用,不仅其社会实践无法成功,还加深了传统与现代二者之间的对立与误解。但不可回避的是,近代景德镇瓷器贸易量的衰退与传统瓷业生产模式的局限性有密切关系,新型瓷业生产优势也在中西竞争中表现出来。在此背景下,基于自身利益,景德镇瓷业从业者积极吸收现代化生产的合理性要素,并将其融入到瓷业生产体系之中,优化了传统的瓷业生产方式,使其更适合现代发展需要。但这种融合并非社会精英所主导的机械化改良,而是在市场主导下,瓷业生产者以“利我”为核心而进行自我改变,也可以说是传统瓷业从业人员主导了近代瓷业改良。如果新型产品受欢迎,或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从业者就会主动吸收。反之,即便官方再强力推行,改革效果也不明显。如果依照现代化对景德镇瓷业传统冲击的模式去思考,我们可以探究出景德镇社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社会惯习的核心作用。尽管传统生产形态因为瓷器贸易量下降、瓷业衰退而失去了话语权,并被社会各界认为是阻碍景德镇复兴的障碍。但依靠自身独特优势,在近代中国多舛的历史背景下,长期形成的手工生产模式依然在景德镇瓷业生产中居于主导地位。对近代景德镇瓷业和社会结构的分析,有助于从个案的角度入手,探究中国社会复杂背景下现代化模式的有限性。总体而言,景德镇固有的社会体系,既符合制瓷业产业特征,也与其发展模式相吻合。由于近代瓷业改良群体忽视了景德镇生产结构的合理性,造成其改革成效不佳,既折射出现代化移植的有限性,又证明了景德镇瓷业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与特殊性。
曹春婷[3](2015)在《民国上海国药业研究(1927年-1949年)》文中指出本文依据上海市档案馆的有关档案、上海地方志史料和部分民国报刊,以民国上海的国药行业及其群体为考察对象,通过国药业与西药业的对比研究,探索民国时期传统行业在新兴行业冲击下的应变与转型,分析国药业的发展轨迹、经营模式、贸易网络和行业群体的地缘特征等,探讨这些因素在行业发展乃至上海的行业经济中的作用。本文尤其详细剖析了国药业这一传统行业在遭受西药业等新兴行业剧烈冲击后持续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认为其中既包括战时药品需求旺盛、国药业有利可图的特殊历史背景,又包括国药业及时转型,采取各种新型销售策略和经营方式,还包括国药业同业公会对本行业的全力维护与支持,更包括资方群体在获利丰厚的情况下让利劳方,使得行业内部呈现相对稳定和睦的劳资关系。通过对国药行业及其群体的研究,能够以小见大,一方面能够填补目前对国药行业研究不足的空白,另一方面也能够对民国上海经济史和社会史的研究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吕晶[4](2014)在《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美龄,蒋介石夫人,“宋氏家族”重要成员,众多标签贴在她的身上。她生于1897年3月5日,卒于2003年10月24日,经历了三个世纪的一生,大致以1948年底赴美寻求援助为分水岭。在国民党退居台湾之后,宋美龄进入了她的后半生,不仅是年龄已过半百,更指宋美龄在政治追求、国际交往、社会活动和妇幼事业等方面均较其在大陆时期的状况不可同日而语,已近日暮。从时间上看,宋美龄后来在台湾和美国生活的时段在其生命中的比重超过大陆时期。依照中国人特别重视晚年的习俗、强调“盖棺定论”的传统,宋美龄的后半生实在是一段不能忽视的历史。本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通过论述宋美龄的后半生,揭示其在特定时代、特定环境下的角色选择、角色扮演和角色贡献。本文认为,宋美龄的后半生起始于国民党政权的分崩离析,脱胎于内外交困的台湾政局。从1947年开始,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败退,政治、经济及外交等情势全面逆转。进至1948年,金融崩溃、物价飞涨、三大战役皆输、精锐尽失,各方矛盾直指蒋介石,国民党统治几近崩溃。在此背景下,宋美龄于1948年底赴美争取援助。1950年初,在美求援未果的宋美龄,返回台湾与蒋介石共赴患难,拉开她后半生的序幕。此时的台湾,人口激增、物价飞涨、民生困顿,岛内族群矛盾重重,加上美国意图舍弃蒋介石政权、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使得整个社会惶惶不安。宋美龄的回归是对蒋介石最大的慰藉。本文指出,在宋美龄后半生中,“第一夫人”是她最重要的政治符号,这也是为维系蒋介石统治地位而必须向台湾军民传播的符号。在台湾公众面前,宋美龄与蒋介石努力展现出“二位一体”公众形象。举凡蒋介石出现的地方,必有宋美龄陪同。宣传蒋介石、为蒋介石辩护、为蒋介石政权争取援助,则是宋美龄后半生的职责。宋美龄在台湾所开展的外交、妇女运动和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第一夫人”的头衔下展开的。通过梳理宋美龄后半生的各类活动,可以发现宋美龄利用“第一夫人”这一符号向社会传达蒋介石政权稳定的信号,并强调其政权“正统代表性”。本文认为,困居台湾的宋美龄在“第一夫人”这个政治符号下演绎了多重社会角色。外交方面,她是蒋介石的外交事务总管和国际形象宣传员。为此,她整合美国“院外援华集团”,积极开展对美宣传外交,努力拉拢美国政界军方人士,等等,为台美关系改善积蓄力量。一轶时机成熟,她即踏上前台,以多种名义赴美访问,或医疗,或度假。每次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直至20世纪60年代后期,蒋经国接班态势已然明确,宋美龄方才淡出对美“外交”一线。妇运领袖是宋美龄最擅长演绎的社会角色。在宋美龄的政治版图上,妇女运动是她政治资本的重要来源,是她获取国内政治支持的重要根据地,其重要性不亚于外交领域。在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宋美龄依靠“妇联会”、“妇工会”和台湾省妇女会开展妇女运动,使自己长期在台湾的政治舞台上屹立不倒。社会事业则是与宋美龄的基督教信仰密切联系在一起。败退台湾之后,宋美龄从“一个名义上的基督徒”转变成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宗教成为她最好的安慰剂。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她抵台后即成立“中华基督教妇女祈祷会”,以该会联合周边重要人士,结成共同的利益联盟;她开办华兴学校,创建振兴复健医学中心,担当辅仁大学董事长,等等。这些都反映出,宋美龄在信仰的感召下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也反映出宋美龄的宗教热情与与政治需要的紧密结合。本文还考察了宋美龄和蒋介石、蒋氏家族和孔宋家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宋美龄在隐居美国时期的政治活动。在作者看来,“宋家”是宋美龄的娘家,也是她在“小家”和“蒋家”立足的奥援。在宋美龄眼里,蒋宋一体,互为帮助。只有壮大“蒋家”才能更好地维护“宋家”,只有维护好“宋家”才能最大化“蒋家”的利益。蒋介石逝世后,宋美龄为使蒋经国顺利接班,隐居美国。她虽然身在美国,但心系台湾政坛,关心的重点是塑造蒋介石历史形象、辅助蒋经国治理台湾。实际上,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蒋家王朝”。
王红军[5](2010)在《清末民初思想界的黄远生 ——新闻撰述生涯及生平史实之考辨与补正附:《黄远生年谱》》文中研究说明黄远生是清末民初一位着名的新闻记者,是通讯文体的奠基人。对于黄远生及其思想,学者们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出版了不少值得借鉴的成果。然而,上述研究所依赖的材料主要是《远生遗着》,要重建基本史实,还有待发掘黄远生在当时报刊上发表的论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依据笔者搜集的散见于清末民初报刊杂志上的材料,包括黄远生发表的通信在内,辅以其他材料,主要采用实证的方法,对黄远生在清末民初三次学生风潮中的不同态度及原因、与马相伯和李盛铎的交往以及新闻撰述活动进行梳理,尤其关注其新闻撰述生涯,考察他“不偏不倚”思想的产生及实践。重新发掘的新的史料,主要通过笔者重新编写的“黄远生年谱”加以呈现。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导论,总结前人对黄远生研究的成就,指出有待挖掘的材料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二章,讨论黄远生在清末民初浔溪公学第二次学生风潮、留日学生取缔风潮和京师大学堂预科生风潮发生时所持的不同态度及其变化的原因,从中展示蔡元培、杜亚泉、马相伯和李盛铎与黄远生之间的亦师亦友的关系。第三章,探讨他何时加入《时报》,在该报发表的通信和反响以及离开《时报》的情况。第四章,探讨他在何种情况下担任《申报》的驻京通信员,在该报发表的通信和反响、通信员业务的中止以及结束的情况。第五章,主要讨论他参与创办《少年中国》周刊的情况、在该刊发表的文章和反响。第六章,主要分析他担任《庸言》报撰述后却很少为该刊撰稿的原因,也涉及他接任主编后对该刊的革新、在该刊发表的文章以及停刊原因。第七章主要探讨他与《亚细亚日报》的关系,起初只是该报的读者和投稿人,后来担任其“评论撰述”,并曾担任该报辩护人的情况。而该报也非常关注他的言论和活动。最终因在变更国体问题上存在分歧,黄远生终止与其合作。第八章,综述黄远生的经历及其在思想史上的地位,分析清末民初政治力量结构对其新闻撰述职业及命运的制约。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在清末民初,政治势力的结构是多元的,清政府、袁世凯群体、东南立宪群体、梁启超群体、孙黄革命群体、包括租界在内的外国在华势力等共同构成了这一时期的国内政治力量版图。不能说这一情况绝对有利于新闻撰述,但它的确提供了可资借助的条件,这是出现报刊史上繁荣时期的政治背景,也是黄远生从事新闻撰述并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到了1915年,国内形成了复辟帝制和反对复辟帝制“两大阵营”,黄远生“不偏不倚”的思想和实践走入困境。
李灵革[6](2004)在《纪录片下的中国 ——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影从它诞生之日起,便确立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思路,一种是想像与虚构的思路,一种是纪实与记录的思路。纪录片所遵循的是后一种创作思路,它存在的首要因素就是真实,它以记录不可复现的时间流程显示出其特殊的价值。纪录片的这种特性,使它成为了历史的“立体档案”和现实的“文献笔记”。 中国纪录片诞生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之秋,它一出现便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二十世纪中国,经历了艰难的社会变革和风雨历程,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便与祖国的命运血脉相连,它一直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舞旗呐喊。尽管中国纪录电影在技术、资金、人员等方面远远逊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敬业的中国纪录片创作者们在二十世纪近百年历史之中,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画面。这些画面,绘成了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漫漫长卷;这些画面,不仅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重大的历史事件,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各个阶层努力奋斗的各种状态,它具有非常珍贵的历史、现实价值。 本论文将纪录片试图在历史学与纪录片之间架起一座互通的桥梁,形成一个研究中国纪录片历史发展的专着。透过它,一方面理清中国纪录片自身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探讨纪录片与时代的关系,总结出纪录片在各个历史时代的作用与意义,为以后的纪录片历史及理论的研究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唐晨光[7](2001)在《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现代文艺史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就是电影的发明,作为本世纪最有影响的艺木,电影总是对时代和社会的一切都非常敏感地作出反应。电影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更在于它集中反映出时代和社会的信息,传达出民族文化心理的嬗变,时代观念的更迭和社会意识的变化。与此同时,电影自身也受到民族文化传统的巨大影响,在继承与超越,借鉴与创新中不断掘进与开拓,在不同民族的比较中更加珍视和发展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美学传统,并且进而在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中经历着从思想内容到形式表达的急剧变更。 电影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记录——不管是记录排演的故事还是发生的事件,而纪录电影则主要是记录后者。纪录片以记录不可复现的时间流程显示出特殊价值,它犹如时代的多棱镜与社会的万花筒,在一系列众多的纪录片所观照出的特定时代和特定社会的文化精神中,我们总可以观察到一幅幅社会生活的斑斓图景,总可以折射出不同时代的风云起伏和沧桑变迁。因此,在电影家族中,纪录片是人类文化的一份特殊宝藏。 美国史专家怀特在1989年的《美国历史评论》上曾发表文章提议创立“影视史学”(Historiophygra),试图让历史借助现代传媒重新走向民众,进而达到振兴历史学的目的。如何对待历史,如何讲述历史,是纪录片工作者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经历了艰难的社会变革和风雨历程;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纪录片,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重大历史事件;影像中的二十世纪中国,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生动、翔实的历史资料…… 纪录片作为历史的“立体档案”和现实的“文献笔记”,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也与中国社会变迁这一大背景紧密相联。本论文以二十世纪百年来的中国社会为背景,在探讨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变迁时,试图就史学与纪录片理论的发展形成一个中国纪录片的研究专着。透过它,一方面折射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另一方面,也总结出中国纪录片自身的发展历史。从而为飞速发展的我国影视大众传媒提供一些历史的借鉴,也为纪录片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姚亚平[8](2000)在《同喜同庆话回归——巴拿马—中国贸易发展办事处举行运河移交庆祝招待会纪实》文中研究指明 在二十世纪末,正当中国热烈庆祝澳门回归之时,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国家也在欢庆收复自己的领土,这就是因运河而闻名遐迩的巴拿马。 巴拿马位于中美洲地峡南端最窄处,北濒加勒比海,南临太平洋,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世界桥梁”之称。巴拿马运河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便捷通道,足三大着名国际通航运河之一。由于历史原因,从1903年美国霸占巴拿马运河以来,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权一直掌握在美国手中。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区主权和扞卫国家领土完整,一直没有间断过同美国的斗争。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不懈努力,巴拿马人民在1999年12月31日对巴拿马运河恢复行使主权,从此,巴拿马运河终于回归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二、同喜同庆话回归——巴拿马—中国贸易发展办事处举行运河移交庆祝招待会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喜同庆话回归——巴拿马—中国贸易发展办事处举行运河移交庆祝招待会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2)近代景德镇瓷业与社会变迁研究(1903-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 景德镇及制瓷业相关研究 |
(二) 近代手工业史研究综述 |
(三) 社会文化史研究综述 |
三、课题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
(一) 课题研究时段界定 |
(二) 课题研究空间界定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第一章 传统瓷业社会结构与近代发展困境 |
一、空间格局与产业模式 |
(一) 空间格局与瓷业生产 |
(二) 地域特色与行政关系 |
(三) 瓷文化圈与传统瓷业发展 |
二、明清以来的移民与社会 |
(一) 都昌人与景德镇瓷业生产 |
(二) 徽州人与景德镇金融业和商业 |
(三) 杂帮和景德镇瓷业社会 |
三、神灵信仰与社会控制 |
(一) 窑神信仰的构建与演变 |
(二) 移民、信仰与社会控制 |
四、前近代瓷业生产模式与社会结构 |
(一) 燃料、原料的来源与运输 |
(二) 瓷坯制作及行业分工 |
(三) 烧窑业与行业规范 |
(四) 红店与瓷器彩绘业 |
(五) 瓷行、庄客与瓷器贸易 |
(六) 瓷业辅助行业及行规 |
五、近代瓷业衰退与贸易波动 |
(一) 西方冲击下的景德镇瓷业 |
(二) 近代景德镇瓷业衰退与产业困境 |
第二章 官方主导下的近代瓷业与社会改良 |
一、清末民初的瓷业改良 |
(一) 御窑解体与景德镇品牌危机 |
(二) 政府瓷业改革的举措及成效 |
二、陶务局与制瓷业改革 |
三、杜重远与瓷业和社会改良 |
(一) 瓷业陋规与改革路径 |
(二) 改革理念的推广模式及困境 |
(三) 杜氏改革过程中的多元冲突 |
四、抗战以来的瓷业改良设想 |
(一) 抗战时期的救济举措与瓷业贸易 |
(二) 抗战时期瓷业改革设想与实践 |
(三) 抗战复原期瓷业改良 |
第三章 商办主导新型模式的移植与生产重构 |
一、江西瓷业公司创办及发展历程 |
(一) 康达与江西瓷业公司 |
(二) 民初瓷业公司发展的困境和压力 |
(三) 日益萎缩的新型瓷业公司 |
二、高剑父与中华瓷业公司的设想与尝试 |
三、知识界的瓷业改良梦想 |
四、民间救济瓷业的举措 |
五、新型陶瓷教育的创设历程 |
(一) 陶瓷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陶瓷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
第四章 近代多种政治势力介入与瓷业社会控制 |
一、清末民初的政治变革与社会改良 |
二、大革命和国民政府时期的政局与利益博弈 |
(一) 权势转移与政治变革 |
(二) 权利博弈、传统秩序与社会冲突 |
(三) 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与阶层矛盾 |
三、抗战时期瓷业生产与社会形态 |
(一) 抗战时期浮梁党、政机构及社会救济 |
(二) 抗战时期景德镇瓷业困境 |
四、抗战复原期瓷业与社会 |
(一) 胜利瓷制作与战后社会治理 |
(二) 实施金融与税收体系改革 |
第五章 绘瓷风格的嬗变与制瓷业内部话语权更替 |
一、域外产品的挑战与制瓷新技术的引进 |
(一) 新型消费理念影响下的瓷器生产 |
(二) 新型瓷业生产技术的引入 |
二、瓷器装饰风格的嬗变与新型瓷绘艺术群体 |
(一) 浅绛彩与新型艺术创作群体 |
(二) 新型饰瓷模式的引入 |
(三) 珠山八友与近代饰瓷名家 |
(四) 时装瓷的兴起 |
三、社会变革视野下的瓷业生态 |
(一) 制瓷业研究机构的设立与影响 |
(二) 新型调解模式与管理体系 |
(三) 新式交通方式与瓷器运输体系的改变 |
四、新型社会网络视野下的瓷器产品 |
(一) 作为展品的景德镇瓷器 |
(二) 新旧融合的近代礼品瓷 |
第六章 瓷业社会结构的承继与重构 |
一、商会、行会与社会的转型和重构 |
(一) 商会的成立与运行 |
(二) 行会、工会及社会功能 |
(三) 商帮、窑帮与复杂地缘纠葛 |
二、金融业、商业与近代社会文化 |
(一) 近代金融业与瓷器贸易方式变革 |
(二) 商业、娱乐业与近代社会文化 |
三、公产争夺与瓷业社会结构变迁 |
(一) 同仁局公产纠纷与社会变革 |
(二) 苏湖会馆之争背后的历史与现实 |
结语景德镇瓷业生产模式的惯习与现代化融合 |
一、稳定产业模式与社会结构的统一性 |
二、新型理念的有限性融合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民国上海国药业研究(1927年-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 概念界定 |
2 选题意义 |
3 学术史回顾 |
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国药业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国药业的缘起与分工 |
一、从“医药一家”到“医药分家” |
二、中药业的业内分工 |
第二节 国药业的发展概况 |
一、国药业的经营情况 |
二、国药业的店铺格局 |
第二章 国药业的变化与转型 |
第一节 西药业冲击下的国药业 |
一、国药、西药孰强孰弱 |
二、国药业的营销方式与危机处理 |
第二节 国药业抗战前后的变化 |
一、抗战前后空间布局的对比 |
(一)抗战前国药号的分布区域 |
(二)抗战后国药号的分布区域 |
(三)抗战后国药业的分布地段 |
二、资本组织方式的转型 |
(一)抗战前后国药号资本组织方式的转型 |
(二)不同资本组织方式国药号的实力比较 |
第三章 国药业的资方群体及其同业公会 |
第一节 地缘因素主导的业内关系 |
一、资方群体的籍贯构成 |
(一)资方群体籍贯构成情况 |
(二)江浙客商的籍贯构成特点 |
二、各籍商帮的实力分析 |
(一)各籍商帮实力对比 |
(二)商帮背后的地域文化影响 |
第二节 利义因素主导的社会关系 |
一、同业公会及其职能 |
(一)国药业同业公会的历史与沿革 |
(二)同业公会的组织体系 |
(三)同业公会的职能 |
二、国药业的圈里与圈外 |
(一)权与利的纠葛 |
(二)情与义的援助 |
第四章 国药业职工运动从“轰轰烈烈”到“偃旗息鼓” |
第一节 国药业职工运动转型的原因 |
一、国药业职工运动“轰轰烈烈”的原因 |
(一)1932年前国药业职工的“苦日子” |
(二)中共对国药业职工运动领导权的“掌控”与“失控” |
二、南京国民政府对国药业职工组织领导权的强化 |
(一)对工会的改组与严控 |
(二)“十三条”的订定与履行 |
第二节 民国国药业职工的真实状况 |
一、职工的类别和职责 |
(一)四类国药号的职工类别和人数 |
(二)前店和后场的职责与分工 |
二、职工的等级与收入 |
(一)从学徒开始的进阶之路 |
(二)低薪背后的高福利 |
三、地缘羁绊下的劳资关系 |
(一)职工的年龄、教育程度与失业率 |
(二)职工的籍贯构成 |
(二)劳资双方籍贯对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按档案卷宗号排序) |
二、期刊和报纸(按照出版年代排序) |
三、地方志(按照出版年代排序) |
四、专着(按照出版年代排序) |
五、论文(按照出版年代排序) |
后记 |
(4)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史料运用 |
第一章 时代背景与宋美龄后半生的符号特征 |
第一节 蒋介石撤台时的内外困局 |
第二节 1950年初宋美龄自美返台后对蒋介石的政治支持 |
第三节 “第一夫人”:宋美龄的政治符号选择 |
第二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一:“台美外交主掌人” |
第一节 积蓄“台美外交”助力(1949-1952) |
第二节 践行“夫人外交”(1952-1959) |
第三节 从台前到幕后(1963-1969) |
第三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二:台湾“妇运领袖” |
第一节 妇女运动:宋美龄的政治根据地 |
第二节 抵台发动妇运维稳 |
第三节 以“动员”作为妇运工作的重中之重 |
第四节 妇联会:宋美龄退台后的妇运抓手 |
第四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社会角色之三:台湾社会事业推动者 |
第一节 宗教信仰与政治的融合 |
第二节 宋美龄与台湾医疗事业 |
第三节 宋美龄与台湾教育事业 |
第五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政治符号与家庭角色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家族中的长者 |
第二节 从斗争到同舟共济:宋美龄与蒋经国关系研究 |
第三节 宋美龄在娘家利益与蒋家利益间的平衡 |
第六章 宋美龄后半生的终结:隐居美国 |
第一节 隐而不休 |
第二节 东山未起 |
第三节 谢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清末民初思想界的黄远生 ——新闻撰述生涯及生平史实之考辨与补正附:《黄远生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以往研究的得失 |
四、继续研究的空间、材料及预期思路 |
第二章 师友与同道 |
第一节 在清末民初三次学生风潮中的成长 |
一、浔溪公学风潮:积极参与的弄潮儿 |
二、留日学生取缔风潮:内心的远离 |
三、京师大学堂预科生风潮:旁观者 |
第二节 与马相伯的几次谋面 |
一、震旦学院的"师生" |
二、宪政活动中的同道 |
第三节 与李盛铎的交往 |
一、开始交往的时间 |
二、加入远东通信社 |
三、从事宪政活动 |
四、黄远生身后 |
第三章 驻京通信员(一) |
一、《时报》的创办实际是康梁的"一步棋" |
二、进入《时报》 |
三、在《时报》上发表的文章及其反响 |
四、离开《时报》 |
第四章 驻京通信员(二) |
一、加入《申报》 |
二、在《申报》上发表的通信及其反响 |
三、通信员业务的中止 |
四、通信余响 |
第五章 "总统府之都察院"——《少年中国》周刊 |
一、创办背景、原因和动机 |
二、创办人、经费来源、创刊前的设计和发行方式 |
三、在《少年中国》周刊上发表的文章 |
四、出版后的反响 |
五、停刊 |
第六章 《庸言》报的撰述与主编 |
一、挂名的撰述人 |
二、新主编 |
三、停刊 |
第七章 与《亚细亚日报》的恩怨 |
一、从读者到撰述人 |
二、辩护者 |
三、《亚细亚日报》对其言行的回应 |
四、分道扬镳 |
五、遇刺后的报道 |
第八章 结语 |
一、清末民初思想界的黄远生 |
二、政治力量结构制约着新闻撰述 |
三、"中间人"——一个幻象 |
附录一:《黄远生年谱》 |
例言 |
谱前 |
1885年 (光绪十一年乙酉) 1岁 |
1886年 (光绪十二年丙戌) 2岁 |
1900年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 16岁 |
1901年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 17岁 |
1902年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 18岁 |
1903年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 19岁 |
1904年 (光绪三十年甲辰) 20岁 |
1905年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 21岁 |
1906年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 22岁 |
1907年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 23岁 |
1908年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 24岁 |
1909年 (宣统元年己酉) 25岁 |
1910年 (宣统二年庚戌) 26岁 |
1911年 (宣统三年辛亥) 27岁 |
1912年 (民国元年壬子) 28岁 |
1913年 (民国二年癸丑) 29岁 |
1914年 (民国三年甲寅) 30岁 |
1915年 (民国四年乙卯) 31岁 |
谱后 |
附录二:《远生遗着》未收篇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纪录片下的中国 ——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总序 纪录片下的中国 |
第一篇 诞生与萌芽 |
第一章 中国早期纪录片(1905年--1931年) |
第一节 早期纪录片-动荡中的中国大地 |
第二节 反映斑澜壮观的社会现实 |
第三节 早期纪录片的美学特质:“文以载道”的现实主义风格 |
第四节 早期社会与纪录片:真实地映照社会的初步演变 |
第二章 铁蹄下的怒吼与抗争(1931年--1945年) |
第一节 抗日烽火与国防电影 |
第二节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
第三节 美学特征:鼓动民众 |
第四节 抗战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反映激烈动荡中的中国 |
第三章 新时代的黎明与曙光(1945年--1949年) |
第一节 反映现实 纪录胜利 |
第二节 一首由千千万万人民英雄书写的历史叙事长诗 |
第三节 美学特征:纪录胜利 |
第四节 时代变动中的社会与纪录片:真实反映社会剧烈变动 |
第二篇 发展与曲折(1949年--1966年) |
第四章 纪录片创作主要作品 |
第一节 纪录片创作主要作品 |
第二节 新的世界 新的发展 |
第三节 美学特征: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 |
第四节 变革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
第五章 “文革”时期的纪录片(1966年--1976年) |
第一节 纪录片创作的主要作品 |
第二节 文革时纪录片的主要特点与作用 |
第三节 美学特征:为政治服务 |
第四节 文革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一幅延续十年的离奇文化图像 |
第六章 转折时期的纪录片(1976年--1989年) |
第一节 逐步发展的纪录片 |
第二节 纪录片的多元功能 |
第三节 八十年代纪录片的美学特征:多元化与人性化 |
第四节 变革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
第三篇 突破与局限 |
第七章 迈向新世纪的纪录片(1989年--至今) |
第一节 纪录片发展的基本概况 |
第二节 九十年代纪录片的美学特质 |
第三节 纪录片与时代发展与时俱进 |
第四节 全方位描绘大时代的风采 |
第四篇 台湾与香港的新闻纪录影片 |
第八章 1949年以来台湾新闻纪录片简况 |
第九章 1949年以来的香港的新闻纪录电影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书目 |
(7)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英文提要 |
总序: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 |
第一篇 诞生和萌发 |
纪录片的传入及其萌发(1896年-1905年) |
1、 纪录片的传入 |
2、 中国的第一部纪录片 |
第一章 早期纪录片映照社会的动荡(1905年-1931年) |
第一节 早期纪录片:一幅斑斓的民族奋争史 |
1、 1905年-1921年的发展概况 |
2、 1922年-1926年的发展概况 |
3、 1927年-1931年的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早期纪录片的形态特征:初始的新闻纪录 |
1、 简单再现 |
2、 纪录片的初始形态 |
第三节 早期的社会与纪录片:真实的映照 |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一:从杂耍起步 |
第二章 与时代共舞的抗战纪录片(1931年-1945年) |
第一节 抗战纪录片:一幅抗日战争烽火图 |
一、 1932年-1937年:划时代变革时期 |
二、 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烽火图 |
1、 国统区出品的纪录片 |
2、 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纪录片 |
3、 香港出品的纪录片 |
4、 日军占领区的反动纪录片 |
第二节 抗战纪录片的形态特征:用事实说话 |
第三节 抗战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二:鼓动民众 |
第三章 新时代的曙光--解放战争(1945年-1949年) |
第一节 解放区纪录片:一首由千千万万人民英雄书写的历史叙事长诗 |
第二节 时代变动中的纪录片形态特征 |
第三节 时代变动中的社会与纪录片 |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三:纪录胜利 |
第二篇 发展和扭曲 |
第四章 新中国十七年纪录片(1949年-1966年) |
第一节 纪录片的走向:曲折中行进 |
一、 继续完成民主革命未竟任务的1949-1953年 |
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953-1966年 |
第二节 社会背景与纪录片形态特征 |
第三节 变革中的社会与纪录片 |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四:形象化政论 |
第五章 “文革”时期的纪录片(1966年-1976年) |
第一节 纪录片的艰难跋涉 |
第二节 纪录片的主要特色及创作经验 |
第三节 “十年浩劫”中的社会与纪录片 |
一、 历史与影像交织回放 |
二、 “文化大革命”起因的探究 |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五:为政治服务 |
第六章 转折时期的纪录片(1976年-1989年) |
第一节 社会在徘徊中前进的记录 |
一、 新闻纪录电影 |
二、 电视纪录片 |
第二节 艺术复兴的最初实绩 |
第三节 转折时期的社会与纪录片 |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六:政论性的回归 |
第三篇 突破和局限 |
第七章 迈向新世纪的纪录片(1989-至今) |
第一节 与时代同步与世界对话 |
第二节 社会与纪录片同步发展与繁荣 |
第三节 全方位描绘大时代的风采 |
第四节 美学特征形成之七:走向多元化 |
一、 从内容到形式的转型 |
二、 文献纪录片的审美特质 |
三、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90年代纪录片审美特质 |
四、 电影真实美学的引进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同喜同庆话回归——巴拿马—中国贸易发展办事处举行运河移交庆祝招待会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纪实文学翻译实践报告 ——以《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为例[D]. 孙阳.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2]近代景德镇瓷业与社会变迁研究(1903-1949)[D]. 李松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3]民国上海国药业研究(1927年-1949年)[D]. 曹春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15(08)
- [4]政治符号与社会角色 ——宋美龄后半生研究[D]. 吕晶. 南京大学, 2014(05)
- [5]清末民初思想界的黄远生 ——新闻撰述生涯及生平史实之考辨与补正附:《黄远生年谱》[D]. 王红军. 复旦大学, 2010(12)
- [6]纪录片下的中国 ——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D]. 李灵革. 浙江大学, 2004(03)
- [7]影像中的20世纪中国——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D]. 唐晨光. 南开大学, 2001(01)
- [8]同喜同庆话回归——巴拿马—中国贸易发展办事处举行运河移交庆祝招待会纪实[J]. 姚亚平. 中国远洋航务公告,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