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书策划编辑应具备的10种意识(下)(论文文献综述)
贾文芳[1](2020)在《公版书精品出版实施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公版书作为人类社会文明传承的产物,对公版书的开发,既是一次窥见知识文化延续的契机,也是一次全新的经典再诠释。在新的技术条件和阅读生态环境下,经典图书市场正处于转型阶段,公版书的出版必须向精品化方向发展。本文从公版书的基本概念入手,对公版书的资源分布及开发价值做出整体说明,从而为公版书的出版活动提供理论基础。在对公版书开发现状的研究中,本文分别以开发模式、开发重点和开发特征为切入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为主要案例,并引用平台统计数据为支撑,对公版书出版活动的现状展开分析研究,提出公版书出版精品化的路径要求。同时,基于不同出版主体的活动方式和自身特性并不相同,本文将公版书精品出版实施路径的研究重点一分为二分别展开研究:一是公版书精品出版的实施主体,主要从传统出版社和民营书业的特征、优势和发展方向入手,进一步提出二者合作下的升级模式;二是公版书精品出版的开发路径,包括以底本选择、市场定位、内容呈现、装帧设计为主的流程打造及以营销宣传、用户服务、市场反馈为主的市场运作两大环节。最后,本文分析并总结了公版书精品出版的两种结构模式,为公版书的精品化发展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参考。
李建红[2](2017)在《中国主题出版研究(2003-2016年)》文中提出“主题出版”的正式提法源于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的主题出版工程。此后的十四年间,主题出版围绕着党和国家工作不同时期的工作主线,出版了一系列主题出版物,既不乏精品力作,又打造了诸多畅销图书。主题出版影响力与日俱增,双效益也在力求最大发挥,目前业界已经出现相关研究,但缺乏一定的历史性和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本文系统考察了主题出版的内涵、特征与意义,认为体现国家意志是主题出版的内涵;主题出版活动由来已久,几乎与整个人类文明史相同步,与人类出版史相伴随,存在于每一个比较完整的社会形态之中,并在每个历史阶段担负着重要使命,尤其在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党和执政党的过程中,发挥了思想上层建筑对于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其在党的事业发展中的不可或缺性,实现了其肩负的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传播的重要使命。本文创新性地把2003年以来的主题出版分为初始期(2003-2006年)、成长期(2007-2012年)、快速发展期(2013-2016年)三个阶段,总结了政府管理层面、行业层面、企业层面、市场层面的主题出版经验,并尝试总结出主题出版的规律性,认为主题出版具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互动发展规律,“有为”在前、“无为”在后的发展规律,与精品出版的融合发展规律。本文分析了主题出版面临的挑战,认为主题出版要长期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矛盾:一是数量规模与质量的矛盾,二是学术性与大众化的矛盾,三是时效性与长期性的矛盾,四是服务政治与服务大局的矛盾。最后,文章预测了中国主题出版的七个发展趋势,认为未来政府管理部门对主题出版的引导方向更加精准;主题出版的作用指向更加清晰;泛主题出版对出版机构的驱动作用更强;主题出版将与数字出版更加紧密结合;主题出版的需求侧更加稳定;主题出版的供给侧更加丰富;主题出版影响更加持久、广泛。由此给出中国主题出版的对策建议,即国家管理层面要对主题出版做好“顶层设计”;出版企业层面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结合地方特色;出版科研层面要密切关注主题出版实践,成立专门研究机构。
张炯[3](2017)在《中国童书出版编辑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童书出版一直是出版产业中活力最强、潜力最大的一个板块,被称作“永远的朝阳产业”。近年来,随着儿童阅读受关注度的提高,儿童阅读需求持续增长,童书出版迎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为了抢占市场,童书界重复出版、跟风出版的现象比比皆是。童书出版的健康发展需要从出版的源头进行把控,需要以编辑力的提升为基础。童书编辑作为童书选题的策划人、童书质量的把关人、童书阅读的引导人,如何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儿童提供优质的阅读内容和服务,如何在童书出版活动中形成并提升编辑力,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在全民阅读和建设新闻出版强国的双重背景下,立足于编辑学的专业视角,结合国内外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儿童文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围绕童书出版的流程与特点,对中国童书出版编辑力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首先,对本文涉及的重要概念,如儿童、童书、编辑力等进行界定,揭示了童书出版编辑力的内涵、特征、构成和作用,阐述了童书出版编辑力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将童书出版编辑力形成的因素分为内生影响因素和外部驱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其中,童书编辑的自我角色认同、知识结构、思想意识和职业道德等,是编辑力形成的内生影响因素;文化政策环境、国际竞争环境、数字新媒体环境的变化以及童书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是编辑力形成的外部驱动因素。再次,在归纳童书出版编辑力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炼出童书出版编辑力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从微观编辑力、中观编辑力和宏观编辑力三个层面构建童书出版编辑力分析体系与评价体系。最后,分别针对童书编辑个体、童书出版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提出了编辑力提升的策略与方法,从而为我国童书出版产业发展和儿童阅读推广提供参考。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看,本文在编辑力一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童书出版这一特定对象,对童书出版编辑力的内涵、特征、构成等进行系统梳理,丰富了编辑学的研究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出版学的理论研究范畴。从实践价值看,分析我国童书出版编辑力的形成因素与提升途径,不仅有助于童书编辑强化自身素质,提高个人编辑力水平,而且有助于童书出版企业将编辑力作为核心竞争力,从管理层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编辑实力,促进我国童书出版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程文静[4](2017)在《浅论我国传记类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传记类图书在图书销售市场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各家出版社都会或多或少涉猎的领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繁荣的同时,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不仅仅表现在图书量的增长上,更表现在作品种类、题材、写作方法的逐渐多样化上。但在繁荣的背后,我们也要认清传记类图书的不足,同质化严重、原创性不足、一味媚俗化、人物形象单薄等问题。本文希望通过浅析我国当前传记类图书出版的问题与对策,对广大出版工作者实现传记类市场的特色出版、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吕光美[5](2014)在《我国引进版少儿科普图书的本土化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少儿科普图书市场中,引进版少儿科普图书扮演着重要角色,受到我国出版业和广大读者的重视。但引进版少儿科普图书在进入我国图书市场之后,必须要经历本土化过程,以符合我国图书出版相关规定,满足我国少儿读者需求。但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出版社在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与不足。引进版少儿科普图书是国际市场中的产品之一,同样适用于市场营销学的本土化战略理论。因此,在本文中,笔者运用市场营销学中本土化战略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从生产资料、人员、营销策略、品牌名称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在引进版少儿科普图书的本土化过程中,纸张等生产资料与技术使用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同时,翻译人员和编辑人员的经验和素质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在营销策略方面,笔者按照“4p理论”,从产品、价格、促销、渠道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在产品方面,不少出版社盲目选题,产品内容存在多方面不足,图书形式也出现水土不服现象;从价格方面分析,少儿科普图书的引进成本、图书价格以及出版社的盈利之间存在严重矛盾;从促销上看,出版社在对于原出版国促销方案的取舍、图书卖点的把握、促销的创新力度等均出现缺陷;在渠道上,笔者从渠道管理和渠道整合两方面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品牌名称通常也会存在过于冗长、翻译僵硬、缺乏个性等缺点。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从韩国引进的《原来如此》①系列图书为实例,详细论述了在出版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据实际情况给出解决方案,为这类图书的本土化战略提供参考。在综合实践因素并充分考虑我国引进版少儿科普图书特性的基础上,笔者针对出版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提出了一些思考。方面一:在生产资料上,应避免使用铜版纸,适当改变原有包装,尽量降低成本,选择适合我国的印刷技术和排版技术。方面二:人员本土化中,翻译人员应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全面的科普知识以及少儿图书翻译经验,而编辑人员则要提高科学综合素质、提升文学修养及科普撰写能力、了解引进国语言特点并且充分研究我国少儿特点。方面三,营销策略中,根据4P理论,在产品上,选题策划时要从市场出发,先于市场并优于市场,充分考虑出版社品牌建设,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避免跟风;在图书内容本土化的过程中,可以用基础编辑加工、原文改写、重新创作三种方式,将内容中的政治、文学等问题彻底解决,而图书形式则应在保持原书风格的同时尽量使用我国常用开本,选择适合我国少儿的图书形式;在促销上,突出卖点,加强图书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加强网络渠道建设;在价格上为解决成本、价格与利润之间的矛盾,出版社可在制定图书价格时做好市场调查、成本控制和损失预估三方面的工作;而在渠道上,重视渠道的整合与管理,以提高利用率。方面四,品牌名称需要遵循忠于原文、把握主旨、符合市场及读者要求、符合我国文化四大原则。总之,要想做好此项工作,必须从整体把握,从细微处着手,将微观与宏观有效结合,为此类型图书市场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鲍晓英[6](2014)在《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 ——以莫言英译作品美国译介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从传播学理论出发,以译介学为理论支撑,以莫言英译作品在美国的译介为例,探讨中国翻译文学“走出去”有效译介模式,以实现其在译入语文化尤其是西方强势文化的传播。译介学认为翻译的本质是传播,通过翻译将中国文学推向世界不是简单的文字或文学翻译而是文学译介,“译”即翻译,“介”的主要内容是传播。翻译文本的产生只是传播的开始,在它之前还有选择译什么怎么译的问题,在它之后还有文本交流、影响、接受、传播等问题。译本的接受和传播受到国家外交关系、意识形态、诗学、翻译规范、赞助人、翻译政策、读者期待、传播渠道等因素的制约。文学译介要考察的不仅是翻译文本是否达到目标语国家的语言要求、文本内容是否符合目标语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更要看文本的传播各环节是否有效,传播往往是文学译介成功如否的关键。如何实现有效传播一直是传播学研究课题,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对传播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明确了传播过程模式和要素,是传播学理论经典,对实现有效传播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拉斯韦尔传播模式认为传播均由“谁”、“说什么”、“对谁说”、“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什么效果”即“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途径”、“传播受众”和“传播效果”五大基本要素构成。文学译介是文化传播行为,同样包含拉斯韦尔传播模式的五大要素,将拉斯韦尔传播模式应用到文学译介,即是包含“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译介效果”五大要素的译介模式,对中国翻译文学的译介主体、内容、途径、受众和效果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探索中国文学“走出去”有效译介模式。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国家战略,译介中国文学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途径之一。通过翻译中国文学促使中国文化“走出去”一直是国家努力实现的目标。当前,一方面,西方文化霸权严重影响着中国国际形象和威胁着中国文化安全,中国文化迫切需要“走出去”,国家投入了巨大财力译介中国文学,设立了“中国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中国文化着作翻译出版工程”、“经典中国出版工程”、“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等数十个重大中国文学译介项目工程,但是中国文学译介项目作品域外接受不佳、中国图书进出口贸易逆差严重,中国文学向西方的译介一直步履维艰,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译介效果。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理论研究成为时代要求,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国内对中国翻译文学在国外传播研究相对滞后。译介学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已开始关注中国文学对外“译”与“介”的问题,然而该研究只是在外汉译“译入”研究数十年后的今天,在谢天振、许钧、吕敏宏、潘文国、马会娟等翻译研究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推动之下才日益成为国内翻译研究热点。本论文研究契合了国内外研究热点、顺应了时代要求,首次提出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极具创新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采取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传播学理论出发在译介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国文学译介所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矛盾进行客观地分析和研究,厘清中国文学译介困境的实质。论文通过对莫言英译作品不同类型受众的问卷调查、借用国外EBSCO、WORLDCAT、OCLC等搜索系统、直接联系莫言作品出版机构等方法挖掘如收藏莫言作品世界图书馆馆藏量、莫言英译作品发行量、美国主流媒体莫言提及率等数据,在这些数据基础上进行推导、演算、分析、解释和判断,总结莫言英译作品“走出去”的经验和教训,就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模式提出不同的观点,针对这五大译介要素所提出的观点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具体内容为:一、译介主体:中国文学译介主体应该采取以非官方学术机构为平台和桥梁,中外合作译介主体模式,即国外汉学家或学者与中国学者优势互补,合作翻译,以西方汉学家为翻译主体,以精于中国文学翻译的中国学者为中文向导和翻译辅助,双方取长补短的模式。二、译介内容:中国文学译介内容模式应该是所选作品应避免与译入语意识形态诗学正面冲突、既具备世界文学的普适性又具有中国文学的异质性、基于古代文学侧重现当代作品、所选翻译策略以归化为主模式。三、译介途径: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途径应采取加强国内外出版机构多种形式合作、加强优秀文学作品影视拍摄、利用国外书刊杂志媒体宣传、利用国际书展等国际销售平台、引入文学代理人制度、利用国际学术平台、增加政府对海外翻译家资助等多渠道译介途径模式。四、译介受众:中国文学“走出去”应确立以受众为中心、专业读者和大众读者并重、契合西方受众期待视野审美意识,顺应其心理效应、顺应西方语言习惯、采取民间姿态等译介受众模式。五、译介效果:中国文学译介应该重视译介效果,科学制定译介主体、译介内容、译介途径和译介受众模式,遵循传播规律,才能取得译介效果。就翻译文学在译入语文化传播问题,歌德总结了翻译文学进入译入语文化的三个阶段,即让翻译作品披上译入语文化外衣的起始阶段、吸收源文本思想将其伪装为译入语思想加以传播的渐进阶段、译文与原文完全一致的全译阶段。中国文学向西方的译介还处在最初尝试的第一阶段,中国文化和文学在国际上还是处于弱势地位,这些都决定了中国文学“走出去”所选译介模式重点考虑的是译入语语言文化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国翻译文学对译入语世界普通读者的可接受性,帮助中国文学在译入语国家渐渐形成稳定的持久场域。针对中国文学“走出去”所提出的译介模式结论是具有开放性的,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文化和文学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研究的不断加深拓展,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会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检验、调整、改变和完善。
于江波[7](2013)在《当代精品图书解读及营造策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图书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文明的积淀,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研究精品图书出版,推行精品战略,多出好书有助于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我国的图书出版品种居世界第一,单纯从出版数量说我国已经成为出版大国。然而,在成绩的背后,出版业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比如编校质量低下,差错率高;印刷装订不达标导致图书寿命;出版单位缺乏原创力,出版盲目跟风等。究其原因,就是图书出版单位在追求品种数量提高的同时忽视了内容创新,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社会效益第一”的观念有所削弱,图书出版精品意识缺失导致精品图书缺位。本文以精品图书出版为研究对象,对精品图书出版研究的必要性,精品图书出版现状,精品图书特点,精品图书认识误区以及精品图书缺位的原因危害进行分析和探讨,最后重点从五个大的方面论述了增加精品图书出版的相关举措:第一是建立并完善相关政策机制,比如呼唤出台国家阅读促进机制、建立并完善出版单位退出机制等;第二是通过激励举措调动出版单位积极性,比如资金激励;第三是重视人才培养;第四是内容的创新,主要侧重图书选题的创新;第五是创新营销方式,比如积极发展数字阅读和利用数字平台销售。以上所述仅期望为出版单位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业向前发展。
梁璐[8](2013)在《我国环保类科普图书出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我国建国以后出版的环保类科普图书书目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其统计、分析、整理,梳理其出版脉络,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发展特点,得出其出版的一般规律,从而为现实的出版提供启示,为环保科普事业提供一种借鉴。全文共分为5部分,第一章为绪论,分析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等。论文主体内容包括4章,第二章纵向梳理了我国环保类科普图书的出版历程,分析了各阶段的出版特点。第三章以2000年——2011年出版的环保类科普图书书目数据为基础,从出版规模与格局、内容、出版形式、读者定位和功能等方面横向分析了我国环保类科普图书出版的现状与不足。第四章分析了国家政策、环境NGO、新媒体和公民环境意识对其出版的影响。最后一章从提升环保类科普图书的质量、把握社会因素、加强营销工作和重视引进版环保类科普图书的质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环保类科普图书出版的建议与对策。本文使用了文献研究法、定量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将我国环保类科普图书出版分为4个阶段,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近12年来的环保类科普图书出版的不足之处。这4个阶段的分界点分别是:1973年第一次环保会议的召开;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颁布;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和2003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这几个分界点分别使我国环保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环保类科普图书的出版。目前,对我国环保类科普图书出版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尚未起步的状态,因而本文在写作初期并未找到过多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本文的研究结果建立在大量书目数据的统计、分析基础之上,由于主客观原因所限,所得结论或许存在一定的局限,但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对现实的环保类科普图书出版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师晓晖[9](2012)在《北妇社图书编校项目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认为图书,是人们熟知的文化产品。它是人类文化和文明记录、积累、传播的重要工具,也是不同国家和不同种族人民之间沟通感情、互相了解的重要媒介。从古到今,图书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图书的传媒作用更加凸显,图书的出版方式也越来越先进,尤其建国后,我国出版事业大发展,出版单位数量激增,出版行业从业人员也迅猛增加,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出版单位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运营,开始了走企业化发展的道路。在这种机制和体制改革的大潮中,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图书品种极大丰富,出书品种从原来的每年几万种,已经达到现在的每年30多万种,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的统计数据表明,2011年我国新闻出版总产值已超过1.5万亿元;图书出版品种、总印数已位列世界第一。从这些数据中,我们看出,图书出版行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已经占据了很重要的比例。然而,在大规模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很多问题,在出版单位进入市场,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很多新问题随之产生了。其中最为困扰出版单位的就是,图书编校质量的控制不达标,图书差错率不断攀升,甚至还出现一些政治问题和民族问题,使得图书的整体质量出现下滑的趋势。图书作为文化产品的特使性,就在于它的使用价值具有精神属性,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指导人们进行学习,引导人们对事物进行正确的理解。如果许多质量不合格的图书涌入市场,将给读者带来很大的危害,这个时候,如何对图书编校质量进行有效、科学的控制,就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出版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千方百计提升图书的质量,而不是简单的依靠堆积图书品种,只有多出好书,多出精品书,本着为读者负责的态度,才能最终赢得市场份额,长足发展。因此,合理控制图书质量,提高图书编校质量对出版行业和出版单位来说也具有很重要的长远意义。图书的出版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的工程。它需要出版单位内部多个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图书受其精神属性所决定,它的出版过程,还受到从业人员素养、专业技能等多方面主观因素的影响。在图书品种大规模增长的情况下,如果出版单位还依靠传统的出版观念,忽视图书编校质量的科学控制,没有符合企业运营行为的质量控制,是不可能提高图书编校质量的。本文在图书出版的过程中引入项目管理的概念,运用项目管理的知识,结合图书出版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结合北妇社自身发展的现状,对图书编校项目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图书编校项目质量控制的因素,运用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分析的方法,设计出北妇社图书编校项目质量控制的措施和手段,以及保障实施图书编校项目质量控制的制度和流程。图书这一特殊的文化产品,因为其具有的知识性、学术性、思想性和科学性等特征,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提高图书质量,把图书质量作为出版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是我国文化产业和出版单位更好发展的不二法则。因此,对图书编校项目质量控制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完善、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和措施,是出版行业需要不断深化的永远研究的课题,也是北妇社走精品路线,创品牌图书,做强做大,不断发展必须坚持的长期战略。
郭心蕊[10](2009)在《传记类图书出版策划的特点与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记类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图书,其产生和发展一直与政治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尤其在我国的社会主义背景下,传记类图书的发展更呈现出了独有的特色。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繁荣的同时,社会文化也逐渐开放和自由化,传记类图书也得以迅速发展繁荣。这不仅体现在图书数量的增长上,更表现为题材、种类、写作方式的日渐多样化。本文以21世纪以来传记类图书在国内图书市场地位的不断提升为背景,以传记类图书的出版策划为研究对象,从策划学、出版学的视角来分析总结当前我国传记类图书出版策划的特点和规律,并试图以此为传记类图书出版策划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需要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二、图书策划编辑应具备的10种意识(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书策划编辑应具备的10种意识(下)(论文提纲范文)
(1)公版书精品出版实施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梳理 |
一、关于公版书的文献分析 |
二、关于精品出版的文献分析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公版书的基本概述及开发价值 |
第一节 公版书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公版书的资源分布及特点 |
第三节 公版书的开发价值 |
一、知识文明的时代传承 |
二、经典IP产业链的内容供给 |
第二章 公版书的开发现状 |
第一节 公版书的开发模式 |
一、传统出版模式 |
二、数字图书馆模式 |
三、数字出版平台模式 |
四、其他开发模式 |
第二节 公版书市场的开发重点 |
一、四大名着历久不衰 |
二、新课标推荐书目消费群体稳定 |
三、其他经典名着作品另辟市场 |
第三节 国内公版书市场的整体开发特征 |
一、出版书目响应公版书市场需求变化 |
二、销量情况遵循图书市场竞争规律 |
三、市场反馈揭示公版书开发问题 |
四、客观动因推动公版书精品化发展 |
第三章 公版书精品出版的实施主体分析 |
第一节 传统出版社的公版书精品化 |
一、注重内容质量深掘文化价值,主推套系书 |
二、专业水平较高,品牌认可与政策层面独具优势 |
三、强化数字出版,产品增值聚焦业内升级 |
第二节 民营书业的公版书精品化 |
一、创新营销手段激活市场价值,主打单行本 |
二、经营机制灵活,新媒体运营与资源竞争能力突出 |
三、数字阅读崛起,多元化发展开拓产业领域 |
第三节 公版书精品出版下的合作模式 |
一、优势互补助力两大出版主体合作升级 |
二、资源共享构建公版书产品“精品库” |
第四章 公版书精品出版的开发路径探析 |
第一节 公版书精品出版的流程打造 |
一、底本选择:立足图书分类情况选择最佳版本 |
二、市场定位:精准匹配品牌、读者与价格定位 |
三、内容呈现:重视图书内容质量实现价值增值 |
四、装帧设计:风格美感契合经典文化意向表达 |
第二节 公版书精品出版的市场运作 |
一、营销宣传:立足原作价值挖掘产品卖点与买点 |
二、用户服务:拓展数字阅读凸显场景化与个性化 |
三、市场反馈:综合评估产品文化价值与市场价值 |
第三节 公版书精品出版的模式构建 |
一、同类公版书的阶段性优化结构模式 |
二、不同公版书的多板块联动结构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主题出版研究(2003-2016年)(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本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 主题出版:内涵、特征及意义 |
2.1 主题出版的内涵与特征 |
2.1.1 主题出版的内涵与外延 |
2.1.2 主题出版的特征 |
2.1.3 主题出版的类型 |
2.1.4 主题出版与专业出版、大众出版、教育出版的关系 |
2.2 主题出版活动的历史 |
2.2.1 人类文明史中的主题出版活动 |
2.2.2 中国历史中的主题出版活动 |
2.3 主题出版的功能和意义 |
2.3.1 主题出版体现了思想上层建筑对于政治上层建筑的重要作用 |
2.3.2 主题出版对党的事业发展不可或缺 |
2.3.3 主题出版肩负着党的理论创新的重要使命 |
3 中国主题出版的现状、经验与规律 |
3.1 中国主题出版的发展现状 |
3.1.1 中国主题出版的初始期(2003-2006年) |
3.1.2 中国主题出版的成长期(2007-2012年) |
3.1.3 中国主题出版的快速发展期(2013-2016年) |
3.2 中国主题出版的经验 |
3.2.1 政府管理层面的主题出版经验 |
3.2.2 行业层面的主题出版经验 |
3.2.3 企业层面的主题出版经验 |
3.2.4 市场层面的主题出版经验 |
3.3 主题出版的规律 |
3.3.1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互动发展规律 |
3.3.2 “有为”在前、“无为”在后的发展规律 |
3.3.3 与精品出版的融合发展规律 |
4 中国主题出版面临的挑战 |
4.1 主题出版面临的挑战 |
4.1.1 挑战之一:面临数量规模与质量的矛盾 |
4.1.2 挑战之二:面临严肃性与大众化的矛盾 |
4.1.3 挑战之三:面临时效性与长期性的矛盾 |
4.1.4 挑战之四:面临服务政治与服务大局的矛盾 |
4.2 主题出版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
4.2.1 对主题出版的认识不到位 |
4.2.2 出版行业管理缺乏引导力 |
4.2.3 出版企业缺少发展规划 |
4.2.4 主题出版推广工作不当 |
4.2.5 读者有效需求严重不足 |
5 中国主题出版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
5.1 中国主题出版的发展趋势 |
5.1.1 政府管理部门的引导方向更加精准 |
5.1.2 主题出版的作用指向更加清晰 |
5.1.3 泛主题出版对出版机构的驱动作用更明显 |
5.1.4 主题出版将与数字出版更加紧密结合 |
5.1.5 主题出版的需求侧更加稳定 |
5.1.6 主题出版的供给侧更加丰富 |
5.1.7 主题出版的影响更加持久广泛 |
5.2 中国主题出版的对策建议 |
5.2.1 国家管理层面:做好“顶层设计” |
5.2.2 出版企业层面:对接国家战略,结合地方特色 |
5.2.3 出版科研层面:成立专门研究机构 |
6 结论 |
7 参考文献 |
8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3)中国童书出版编辑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儿童阅读推广已成为社会共识 |
1.1.2 童书出版是我国出版业活力最强的板块 |
1.1.3 童书出版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价值 |
1.3 研究现状 |
1.3.1 童书出版研究 |
1.3.2 编辑力与童书编辑研究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1.6 概念界定 |
1.6.1 儿童及童书 |
1.6.2 少儿出版、少儿图书出版与童书出版 |
1.6.3 编辑与编辑力 |
2 童书出版编辑力概述 |
2.1 编辑力的基本理论问题 |
2.1.1 编辑力的内涵 |
2.1.2 编辑力的特征 |
2.1.3 编辑力的构成 |
2.2 童书出版编辑力的内涵 |
2.3 童书出版编辑力的特征 |
2.4 童书出版编辑力的构成 |
2.4.1 微观层面的童书编辑能力 |
2.4.2 中观层面的童书编辑竞争力 |
2.4.3 宏观层面的童书编辑影响力 |
2.5 童书出版编辑力的作用 |
2.5.1 童书出版编辑力的微观作用 |
2.5.2 童书出版编辑力的中观作用 |
2.5.3 童书出版编辑力的宏观作用 |
3 童书出版编辑力形成的内外因素 |
3.1 童书出版编辑力形成的内生影响因素 |
3.1.1 童书编辑的自我角色认同 |
3.1.2 童书编辑的多元知识结构 |
3.1.3 童书编辑的多样思想意识 |
3.1.4 童书编辑的道德法律修养 |
3.2 童书出版编辑力形成的外部驱动因素 |
3.2.1 文化政策环境与儿童阅读状况发生变化 |
3.2.2 国际化竞争环境给童书编辑提出新要求 |
3.2.3 数字新媒体环境促使童书编辑能力升级 |
3.2.4 日益复杂的童书出版环境需要规范引导 |
4 童书出版编辑力体系构建 |
4.1 童书出版编辑力体系构建的思路与原则 |
4.1.1 童书出版编辑力体系的构建思路 |
4.1.2 童书出版编辑力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童书出版编辑力体系构建的方法 |
4.2.1 相关模型构建理论及其方法 |
4.2.2 童书出版编辑力体系的构建方法 |
4.3 童书出版编辑力分析体系的构建 |
4.3.1 童书出版编辑力分析体系的构成要素 |
4.3.2 童书出版编辑力的生成路径与分析框架 |
4.3.3 童书出版编辑力的调查样本与数据分析 |
4.3.4 童书出版编辑力分析体系的运用 |
4.4 童书出版编辑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4.4.1 童书出版微观编辑力评价 |
4.4.2 童书出版中观编辑力评价 |
4.4.3 童书出版宏观编辑力评价 |
5 童书出版编辑力提升策略 |
5.1 童书编辑个体层面的编辑力提升策略 |
5.1.1 全面了解童书特性及童书创作者 |
5.1.2 充分考虑受众需求提高服务水平 |
5.1.3 提高市场感知力及童书策划能力 |
5.1.4 具备富有童趣的艺术加工创造力 |
5.1.5 培养适应新媒体的营销宣传能力 |
5.2 出版机构层面的童书出版编辑力提升策略 |
5.2.1 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编辑力的提升 |
5.2.2 重视编辑人才培养与加强编辑团队建设 |
5.2.3 构建童书质量管理与编辑考核评价体系 |
5.3 政府管理层面的童书出版编辑力提升策略 |
5.3.1 营造良好的儿童阅读及童书出版环境 |
5.3.2 加强童书出版产业政策引导与扶持 |
5.3.3 培养新形势下的童书编辑专业人才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的学术科研项目 |
参加的国际学术交流 |
附录 童书编辑人员调查问卷 |
后记 |
(4)浅论我国传记类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传记类图书的界定 |
二、传记类图书出版现状 |
三、传记类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 |
1. 同质化现象严重。 |
2. 原创性不足。 |
3. 媚俗化严重。 |
4. 背离真实性原则。 |
5. 人物形象单薄。 |
四、有关传记类图书出版的几点思考 |
1. 细分市场,图书出版精细化。 |
2. 引进人才,强化编辑策划能力。 |
3. 加强营销,注重发行能力的提升。 |
(5)我国引进版少儿科普图书的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及背景 |
1.2 研究现状评述 |
1.3 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 |
1.3.1 概念界定及分析 |
1.3.2 本土化战略理论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 我国引进版少儿科普图书本土化的现状及问题 |
2.1 我国少儿科普图书出版现状分析 |
2.1.1 英美韩等国引进图书成主流产品 |
2.1.2 以科普故事及漫画为主要形式 |
2.1.3 图书内容丰富 |
2.1.4 以低幼产品为主 |
2.1.5 系列套装书占绝对优势 |
2.2 我国引进版少儿科普图书本土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2.2.1 印刷材料、技术等不适宜 |
2.2.2 人员经验及综合素质不足 |
2.2.3 图书营销策略漏洞百出 |
2.2.4 品牌名称缺乏深度加工 |
3 实证研究:引进韩国版系列图书《原来如此》案例分析 |
3.1 《原来如此》系列图书出版概况 |
3.2 《原来如此》本土化战略分析 |
3.2.1 调整印刷材料与技术 |
3.2.2 优化人员素质 |
3.2.3 整合营销策略 |
3.2.4 修改品牌名称 |
4 我国引进版少儿科普图书本土化的思考及建议 |
4.1 印刷材料及技术应与我国相符 |
4.2 人员应兼备经验与素质 |
4.2.1 选用专业性强的翻译人员 |
4.2.2 选择综合素质高的编辑人员 |
4.3 营销策略应注重细节把握整体 |
4.3.1 细化产品本土化策略 |
4.3.2 调整价格与成本、利润间矛盾 |
4.3.3 优化促销策略 |
4.3.4 整合与管理营销渠道 |
4.4 品牌名称应出于原文而高于原文 |
5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 ——以莫言英译作品美国译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性 |
1.1.2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紧迫性 |
1.1.3 翻译文本“走出去”的重要性 |
1.2 文献综述 |
1.2.1 翻译与传播学研究 |
1.2.2 中国文学译介研究 |
1.2.3 莫言和葛浩文研究 |
1.2.3.1 莫言研究 |
1.2.3.2 葛浩文研究 |
1.3 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3.2.1 定性研究 |
1.3.2.2 定量研究 |
1.3.3 研究意义 |
1.3.3.1 理论意义 |
1.3.3.2 现实意义 |
第二章 理论基础:译介学 |
2.1 译介学 |
2.1.1 译介学的产生 |
2.1.2 译介学主要内容 |
2.1.2.1 译介学 |
2.1.2.2 “译”与“介” |
2.1.2.3 “译入”与“译出” |
2.2 译介模式 |
2.2.1 传播模式 |
2.2.2 译介模式 |
第三章 译介主体 |
3.1 译介主体的作用和身份 |
3.1.1 译介主体的作用 |
3.1.2 译介主体的身份 |
3.2 中国文学“走出去”当前译介主体模式 |
3.2.1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主体模式 |
3.2.2 中国文学“走出去”当前译介主体现状 |
3.3 莫言英译作品译介主体 |
3.3.1 莫言 |
3.3.2 葛浩文 |
3.3.3 葛浩文作为莫言作品译介主体的作用 |
3.4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主体模式探索 |
3.4.1 本土译介主体模式的不足 |
3.4.2 汉学家译介主体模式的不足 |
3.4.3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主体模式 |
第四章 译介内容 |
4.1 译介内容的选择 |
4.1.1 选择译介内容 |
4.1.1.1 选择作者 |
4.1.1.2 选择作品 |
4.1.1.3 选择翻译策略 |
4.1.2 影响译介内容选择的因素 |
4.1.2.1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
4.1.2.2 主流诗学 |
4.1.2.3 赞助人 |
4.1.2.4 译者的文化立场 |
4.2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内容模式 |
4.2.1 国家机构赞助下译介内容模式 |
4.2.2 本土商业出版社选择译介内容模式 |
4.2.3 译者自主选择译介内容模式 |
4.3 莫言英译作品译介内容 |
4.3.1 作家作品的选择 |
4.3.2 翻译策略的选择 |
4.3.2.1 改写 |
4.3.2.2 删除 |
4.3.2.3 添加 |
4.3.2.4 归化 |
4.3.3 影响葛浩文译介内容选择的因素 |
4.3.3.1 西方主流意识形态 |
4.3.3.2 诗学 |
4.3.3.3 美国文化市场 |
4.3.3.4 莫言的象征资本 |
4.3.3.5 莫言作品的普适性和异质性 |
4.4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内容模式探索 |
4.4.1 作者的选择 |
4.4.2 作品的选择 |
4.4.3 翻译策略选择 |
4.4.4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内容模式 |
第五章 译介途径 |
5.1 译介途径主要种类 |
5.1.1 出版社 |
5.1.2 大众传播媒介 |
5.1.3 文学代理人 |
5.1.4 书展 |
5.2 中国文学“走出去”主要译介途径 |
5.2.1 本土出版社 |
5.2.2 媒介 |
5.2.3 书展 |
5.3 莫言作品译介途径 |
5.3.1 海外出版社 |
5.3.2 电影 |
5.3.3 大众媒介 |
5.3.4 网上书店 |
5.3.5 文学代理人 |
5.3.6 书展 |
5.4 中国文学“走出去”有效译介途径探索 |
5.4.1 拓展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途径 |
5.4.2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途径模式 |
第六章 译介受众 |
6.1 译介受众的地位 |
6.1.1 传播受众的地位 |
6.1.2 译介受众的地位 |
6.2 译介受众的分类 |
6.2.1 译介受众的分类 |
6.2.2 不同受众间关系 |
6.3 影响受众接受译介作品的因素 |
6.3.1 译入语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 |
6.3.2 受众心理 |
6.3.2.1 受众的阅读心理 |
6.3.2.2 受众的心理效应 |
6.3.2.3 受众的期待视野和审美意识 |
6.4 中国文学作品英语译介受众 |
6.4.1 西方受众 |
6.4.2 西方受众眼中的中国 |
6.5 莫言英译作品译介受众 |
6.5.1 莫言英译作品受众 |
6.5.1.1 专业人士 |
6.5.1.2 大学生群体 |
6.5.1.3 普通受众 |
6.5.2 莫言作品英语受众调查 |
6.5.2.1 专业人士 |
6.5.2.2 美国大学生为主的知识群体 |
6.5.2.3 普通受众 |
6.6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受众模式探索 |
6.6.1 确立以译介受众为中心的译介理念 |
6.6.2 以受众为中心的译介策略 |
6.6.2.1 契合西方受众期待视野和审美意识 |
6.6.2.2 顺应西方受众的心理 |
6.6.2.3 专业人士和大众读者并重 |
6.6.2.4 顺应西方语言习惯 |
6.6.2.5 民间姿态 |
6.6.3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受众模式 |
第七章 译介效果 |
7.1 译介效果的重要性 |
7.1.1 传播效果的重要性 |
7.1.2 译介效果的重要性 |
7.2 影响中国文学译介效果的因素 |
7.2.1 译介主体 |
7.2.2 译介内容 |
7.2.3 译介途径 |
7.2.4 译介受众 |
7.3 莫言作品英语译介效果 |
7.3.1 获奖 |
7.3.2 英译作品世界收藏图书馆数量 |
7.3.3 图书销售量 |
7.3.4 媒体提及率 |
7.4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效果探索 |
7.4.1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效果 |
7.4.2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效果的提高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 |
8.1.1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 |
8.1.2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的开放性特征 |
8.2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提出的主要依据 |
8.2.1 中国文化地位和影响力 |
8.2.2 中国文学译介所处阶段 |
8.3 研究不足和前景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当代精品图书解读及营造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精品图书概说 |
1.1 精品图书的定义 |
1.2 精品图书的界定 |
1.2.1 图书内容水准高,创新性强 |
1.2.2 编辑制作符合标准,质量好 |
1.2.3 读者认可,市场占有率高 |
1.2.4 重印次数多,再版率高 |
1.3 对精品图书的认识误区 |
1.3.1 畅销书是精品图书 |
1.3.2 精装书是精品图书 |
1.3.3 获奖书是精品图书 |
1.4 精品图书与畅销图书、经典图书的区别和联系 |
1.4.1 三者的区别 |
1.4.2 三者的联系 |
第2章 精品图书的功能分析 |
2.1 精品图书的文化功能 |
2.1.1 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
2.1.2 创造当代主流文化 |
2.1.3 引进吸收国外优秀文化 |
2.2 精品图书的经济功能分析 |
2.2.1 短期功能:品种效益 |
2.2.2 中期功能:结构效益 |
2.2.3 长期功能:品牌效益 |
第3章 精品图书缺位的表现分析 |
3.1 编校质量低下,差错率高 |
3.2 印刷装订不达标,图书寿命短 |
3.3 出版单位缺乏原创力,出版盲目跟风 |
第4章 精品图书缺位的原因分析 |
4.1 政策庇护,不思进取 |
4.2 人员队伍素质差,缺乏创造力 |
4.2.1 出版社接纳了少数不合格员工 |
4.2.2 不同工作人员受重视程度不同 |
4.3 社会浮躁,急功近利 |
4.3.1 出版业管理者盲目追求经济指标 |
4.3.2 出版社内部浮躁,一切向钱看 |
4.3.3 作者浮躁,以攒AI写作 |
第5章 打造精品图书相关举措 |
5.1 建立完善相关政策机制 |
5.1.1 呼唤国家阅读促进机制 |
5.1.2 确实执行不合格图书召回机制 |
5.1.3 建立完善出版单位退出机制 |
5.1.4 建立专业图书准入机制 |
5.2 激励举措调动出版单位积极性 |
5.2.1 资金支持 |
5.2.2 奖项激励 |
5.3 人才培养举措 |
5.3.1 培育优秀作者队伍 |
5.3.2 提高出版人员素质 |
5.4 内容创新举措 |
5.4.1 开发选题创新 |
5.4.2 提高图书质量 |
5.5 创新营销方式 |
5.5.1 图书宣传 |
5.5.2 渠道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8)我国环保类科普图书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数据来源 |
第二章 环保类科普图书的出版历程 |
第一节 1949年——1978年:萌芽和起步阶段 |
第二节 1979年——1991年:奠基阶段 |
第三节 1992年——2002年:成长期 |
第四节 2003至今:蓬勃发展期 |
第三章 环保类科普图书出版要素分析 |
第一节 出版规模与格局分析 |
第二节 内容分析 |
第三节 其他因素分析 |
第四章 环保类科普图书出版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国家政策的影响 |
第二节 环境NGO的影响 |
第三节 新媒体的影响 |
第四节 公民环境意识的影响 |
第五章 环保类科普图书的发展策略 |
第一节 提升环保类科普图书的质量 |
第二节 把握影响环保类科普图书出版的社会因素 |
第三节 优化图书营销 |
第四节 重视引进版环保类科普图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北妇社图书编校项目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图书编校项目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图书编校项目质量管理的特殊性 |
2.2 责编失责对图书编校质量的影响 |
2.3 终检制度的重要性及影响 |
第3章 北妇社图书编校项目质量控制设计 |
3.1 加强编辑环节主体预防机制 |
3.2 运用零缺陷的管理控制 |
3.3 印制和整体设计相关环节的连带预防 |
第4章 图书编校项目质量控制的实施保障 |
4.1 倡导全程把关的预防意识 |
4.2 建立图书编校质量监控措施 |
4.3 制定抽检与自检相结合的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传记类图书出版策划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目的与意义 |
1.2 课题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阐释 |
2.1 "传记类图书"的界定 |
2.2 "出版策划"的含义 |
第三章 传记类图书出版概况 |
3.1 我国传记类图书出版历史 |
3.2 我国传记类图书出版现状 |
3.3 我国传记类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传记类图书前期出版策划 |
4.1 什么是前期出版策划 |
4.2 传记类图书选题策划的特点 |
4.3 传记类图书选题的备案 |
第五章 传记类图书中期出版策划 |
5.1 什么是中期出版策划 |
5.2 传记类图书编辑策划的特点及规律 |
5.3 传记类图书制作策划的特点及规律 |
第六章 传记类图书后期出版策划 |
6.1 什么是后期出版策划 |
6.2 传记类图书宣传策划的特点及规律 |
6.3 传记类图书营销策划的特点及规律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图书策划编辑应具备的10种意识(下)(论文参考文献)
- [1]公版书精品出版实施路径研究[D]. 贾文芳. 苏州大学, 2020(03)
- [2]中国主题出版研究(2003-2016年)[D]. 李建红. 武汉大学, 2017(01)
- [3]中国童书出版编辑力研究[D]. 张炯. 武汉大学, 2017(06)
- [4]浅论我国传记类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程文静. 今传媒, 2017(04)
- [5]我国引进版少儿科普图书的本土化研究[D]. 吕光美. 南京大学, 2014(08)
- [6]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 ——以莫言英译作品美国译介为例[D]. 鲍晓英.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7]当代精品图书解读及营造策略分析[D]. 于江波. 河北大学, 2013(S2)
- [8]我国环保类科普图书出版研究[D]. 梁璐.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9]北妇社图书编校项目质量控制研究[D]. 师晓晖. 吉林大学, 2012(10)
- [10]传记类图书出版策划的特点与规律研究[D]. 郭心蕊. 北京印刷学院,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