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草栽培及草地补播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林春英[1](2021)在《基于土壤碳氮的黄河源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与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高寒沼泽湿地因其气候寒冷,土壤有机质分解缓慢,因此长期积累数量巨大的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近年来,随着气候变暖和人为干扰,高寒沼泽湿地的退化速度加快,逐渐向高寒草甸演替,且有机碳减少。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意味着土壤有机碳逐步消失,以温室气体的形式释放碳,温室气体会导致气温上升。土壤有机碳和总氮(Total nitrogen,TN)是评价湿地土壤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全球碳氮循环中作用重要。冻融丘作为高寒沼泽湿地的一种特征,是以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为主高出积水区的草丘。冻融丘之间的低洼地称为丘间,优势种为苔草(Carex moorcroftii)。本研究选取黄河源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大武滩高寒沼泽湿地样地作为高寒沼泽湿地与外围退化区作为试验地,研究冻融丘和丘间土壤有机碳、总氮、有机碳组分、腐殖质和微生物多样性对不同退化程度的响应,并设置人工补播措施,判断人工补播措施下植被和土壤恢复效果等。主要结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0~30 cm是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和总氮主要分布区,有机碳和总氮呈正相关关系。冻融丘和丘间的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有机碳、总氮均呈极显着相关关系(P<0.01)。冻融丘和丘间的土壤含水量、有机碳、总氮、碳氮贮量均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呈下降趋势,且冻融丘的下降速度较丘间快。有机碳、总氮、有机碳贮量和氮贮量与冻融丘的数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冻融丘的大小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P<0.01)。结果表明,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含水量、冻融丘的数量和大小对高寒沼泽湿地退化中土壤碳氮及贮量具有指示性。2.高寒沼泽湿地剖面(0~200 cm)土壤有机碳、氮总量大小关系为:未退化>轻度退化>重度退化;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有机碳、氮呈正相关(P<0.05),随着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有机碳、总氮对土壤水分更加敏感;微地形与湿地退化程度、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有机碳、氮紧密联系,尤其对表层的贡献更大。结果表明,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含水量对高寒沼泽湿地退化中土壤碳氮具有指示性。3.冻融丘和丘间各层轻组分有机碳(Light fraction organic carbon,LFOC)、重组分有机碳(Heavy fraction organic carbon,HFOC)、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微生物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下降,且冻融丘在0~10 cm差异显着(P<0.05),对退化较丘间敏感;土壤重组分有机碳含量为32.46~160.22 g·kg-1,占总有机碳的比例为94.83%~97.76%,是土壤有机碳的最主要组成部分;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冻融丘和丘间土壤微生物碳占比显着减少(P<0.05),对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的响应敏感;土壤有机碳与轻组分有机碳、重组分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碳呈显着相关,各组分之间也呈显着相关(P<0.01)。综上所述,高寒沼泽湿地退化导致有机碳组分减少,微生物碳含量和占比可作为反映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的关键指标,重组分有机碳含量和占比可作为反映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关键指标。4.冻融丘和丘间土壤腐殖质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而下降,冻融丘腐殖质碳、胡敏素和胡敏酸未退化与轻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差异显着(P<0.05),对退化较丘间敏感。不同退化高寒沼泽湿地土壤腐殖质的组成中,HA/FA均大于1,土壤腐殖物质的聚合度较高,且冻融丘0~10 cm土壤胡敏酸与富里酸之比呈下降趋势,未退化和轻度退化、重度退化差异显着(P<0.05),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冻融丘土壤腐殖物质的聚合度下降,土壤腐殖化的程度下降。冻融丘中纤维二糖水解酶(CBH)、β-1,4-木糖苷酶(BXYL)、α-1,4-葡萄糖苷酶(αG)、β-1,4-葡萄糖苷酶(BG)、亮氨酸肽酶(LAP)、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脲酶(UR)对胡敏素形成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纤维二糖水解酶(CBH)、β-1,4-葡萄糖苷酶(BG)、亮氨酸肽酶(LAP)、β-1,4-N-乙酰基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脲酶(UR)对胡敏酸形成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丘间酶活性对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微生物量对土壤胡敏素的形成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土壤含水量、总氮与土壤腐殖质正相关,说明土壤含水量和总氮是限制高寒沼泽湿地土壤腐殖质形成的主要因子,在高寒沼泽湿地恢复中应加强水分和氮肥的补充。5.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改变了土壤微生物在OTUs水平上的物种组成,OTUs种类变化丘间较冻融丘明显,且土壤真菌OTUs种类变化显着;冻融丘和丘间细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大于真菌微生物;不同退化高寒沼泽湿地土壤优势微生物种类相同,细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RB41,真菌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除RB41外未退化与重度退化间优势微生物丰度有较大差异(P<0.05),丘间的优势微生物对不同退化较冻融丘敏感;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微生物碳、微生物氮和莎草科的盖度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因此,高寒沼泽湿地退化导致微生物多样性降低,在湿地恢复中应加强湿地冻融丘和莎草科植物的保护以及土壤水分、有机碳和微生物碳氮的补充。6.经过主成分分析,轻度退化丘间和重度退化的土壤指标值相似度高,土壤情况相近;轻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植被指标值相似度高,植被情况相近。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演替的过程,土壤含水量是高寒沼泽湿地退化关键影响因子,气候变暖是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最重要的原因,微地形的间接作用加速了研究区高寒沼泽湿地的退化。7.通过播种、施肥、施肥+播种,退化高寒沼泽植被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等均呈现增加趋势,说明播种和施肥对植物生长有利,而施肥+播种措施更有利于植物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增加。从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角度出发,退化高寒沼泽湿地人工播种较适合播种量3 g/m2+施肥量30 g/m2。播种、施肥、施肥+播种使退化的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呈增加趋势,全钾含量变化不明显,全磷施肥后呈减少趋势。通过综合判断,人工补播措施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和总氮的含量,土壤性质得到改良,能够显着抑制高寒沼泽湿地的退化,达到保护湿地的目的。
罗鑫萍[2](2021)在《黄土高原草地修复的多物种组配技术研发》文中认为针对黄土高原人工灌草生态系统植被结构单一、稳定性差、生态服务功能不足及弃耕现象严重等问题,本研究从不同立地条件土壤种子库组成、种源添加物种筛选、种子添加措施、物种组配等方面系统研究了基于种源添加的多物种组配生态修复技术,以提升黄土高原人工灌草生态系统稳定性、加速弃耕地生态恢复进程。具体结果如下:(1)连续3年对人工灌草生态系统不同立地条件土壤种子库的调查研究表明,土壤种子库密度为2767-5492粒/m2;坡向、坡位、土层均显着影响土壤种子库密度,其中阴坡显着高于阳坡,下坡位显着高于上坡位,0-5 cm土层显着高于5-10 cm(P<0.05);坡向对土壤种子库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影响显着(P<0.05),即阴坡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显着高于阳坡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但坡向对土壤种子库均匀性系数无显着影响;坡位显着影响土壤种子库多样性,即下坡位显着高于上坡位(P<0.05)。(2)对不同弃耕年限弃耕地土壤种子库的调查发现,弃耕地种子库密度为211-6791粒/m2;弃耕年限显着影响土壤种子库密度(P<0.05),除弃耕2年外,随弃耕年限增加,土壤种子库密度呈显着降低趋势(P<0.05);弃耕初期,土壤种子库及地上植被皆以一年生草本为主,如菊叶香藜(Chenopodium vulvaria)等,随弃耕年限增加,物种组成逐渐由一年生草本向多年生草本过渡,如车前(Plantago asiatica)、硬质早熟禾(Poa sphondylodes)、大针茅(Stipa grandis)等多年生草本逐渐增加。(3)对添加物种在遮荫与干扰处理下的出苗与田间建植研究表明,遮荫、及干扰(划破地表)皆显着影响添加物种的出苗率与建植率(P<0.05),总体呈现为遮荫显着高于不遮荫,干扰显着高于不干扰(P<0.05);干扰条件下,遮荫显着提高11种草种出苗率与建植率,而在不干扰条件下,遮荫仅提高2种草种出苗率与建植率。(4)通过连续3年对不同种子添加密度与干扰处理下的植被群落结构监测发现,干扰有利于添加草种的出苗与建植;种子添加密度显着影响地上植被生物量(P<0.05),种子添加密度为200粒/m2时地上植被生物量(139-228 g/m2)显着高于50粒/m2(115 g/m2);种子添加小区地上植被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及均匀性系数均显着高于对照小区(P<0.05);种子添加密度显着影响物种均匀性系数,种子添加密度为100粒/m2和200粒/m2时,物种均匀性系数显着高于添加密度为50粒/m2时,但种子添加密度为100粒/m2与200粒/m2时,物种多样性无显着变化,因此,较适宜的种子添加密度为每物种100粒/m2。(5)通过在弃耕地添加不同物种配置(功能型与物种数)种子,进而评价种子添加后的植被群落结构,结果表明,种子添加显着增加弃耕地物种多样性(P<0.05)。地上植被生物量及盖度因添加物种功能型与物种数呈现显着差异,添加物种数最大时(12种),地上生物量最低(P<0.05)。随添加物种数增加,物种多样性显着增加(P<0.05),当添加物种配置为3功能型、12物种时物种多样性最高,为2.21。当添加物种组配为4种杂类草时,地上植被生物量与地上植被盖度最大。因此,可依据不同的生态恢复目标对添加物种进行组配。
彭文栋,刘定鑫,马锋茂,冒秀凤,胡凤巧,谢伟娇,张灵瑜,孙丽婷[3](2021)在《宁夏盐池气候与土壤含水率时空变化对修复退化草地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修复荒漠草原重度退化草地生态系统功能,试验选择适生的本土野生优良牧草种,采用农机与农艺的有机结合等综合配套技术,在正常降水年份内研究天然降水与土壤剖面体积含水率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内在关联性,以实现退化草地土壤水分的高效利用。结果表明,对重度退化草地采取早春深翻可减少40~60cm土壤水分损失达64.97%;在最适宜时间段内(7月至8月中旬),采用干播等雨法播种可以使土壤平均含水率少损失26.91%,根的长度增加1.05倍,地上生物量增加2.10倍。此外,利用一次性完成"平、开、播、压、覆"程序的多功能天然草原沟播机沟播,能使土壤含水率提高9.05%,相应的成苗率提高26.5%。建议上述成熟的综合配套修复退化草地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大面积示范应用。
王军亮[4](2020)在《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天然草地资源非常丰富,总面积达3.93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1.41%,居世界第三位。放牧草地面积为3.31亿hm2,占天然草地资源总量的84.27%,是农田面积的2.2倍,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草地资源类型。天然草地集中分布在东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区,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和高原寒带地区,生态系统脆弱。而深居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植被覆盖率仅为40.4%,其中天然草地面积为5725万hm2,占植被覆盖总面积的85.1%,因而天然草地在维护新疆生态安全中占有主导地位。同时新疆放牧草地4800万hm2,是新疆37个牧业及半牧业县极其重要的物质资源和农牧民增收的主阵地,2019年底存栏食草牲畜4616.9万头(只),出栏4552.3万头(只),新疆的放牧草地是畜牧业持续发展和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保障人类生存环境、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新疆社会安定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超载过牧和、人为活动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长期干扰甚至掠夺式利用,导致我国放牧草地退化、沙化,养分固持作用减弱,涵养水源能力丢失,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生态服务功能衰退。甚至绝大部分放牧草地被毒害草、劣质植物滋生蔓延,鼠虫病害等生物灾害频发多发,导致放牧草地生产力下降、利用率降低,严重影响草原生产功能。近年来,放牧草地毒害草对牧民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严重,这直接影响国家实施生态保护工程的效果及牧民的脱贫致富。因此,本文运用实地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放牧草地的主要毒害草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危害严重的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五种主要毒害草,用传统的植物化学方法,对其生物碱成分进行提取和分析,对后三种毒害草颗粒化替代山羊日粮中粗饲料,进行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目的是为减少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危害、发生,为综合防控和利用进行理论和技术上的技术支撑。1.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及危害调查通过实地调查,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主要分布在伊犁州河谷草原、阿勒泰高山草原、阿克苏荒漠草原、乌鲁木齐市天山北坡草原、博州荒漠草原、巴州塔里木河沿岸荒漠草原、哈密荒漠戈壁草原等70多市县的放牧草地。毒害草种群分布中,主要以醉马芨芨草(Achnatherum inebrians)、乌头(Aconitum)、橐吾(ligularia sibirica)、毒芹(Cicuta virosa)、无叶假木贼(Anabasis aphylla)、小花棘豆(Oxytropisglabra)、变异黄芪(Astragalus variabilis)、骆驼蓬(Peganum harmala)和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等9种毒害草为优势种,其危害面积约占毒害草危害总面积的80%以上。从区域分布来看,新疆东部干旱荒漠草原以醉马芨芨草和变异黄芪分布为主;新疆南部塔里木河、和田河和叶尔羌河流域以小花棘豆危害分布最广,昆仑山北坡高山草甸草原以黄花棘豆分布为主,巴音布鲁克高寒草甸草原以马先蒿、唐松草、橐吾分布为主,天山南坡平原冲积带荒漠戈壁以无叶假木贼、苦豆子分布为主;新疆北部伊犁河谷草原和阿勒泰山高山草原以乌头、橐吾分布为主,天山北坡平原冲积带荒漠戈壁以无叶假木贼、苦豆子分布为主。可见,新疆天山东部、南部和北部地理地貌和气候特点的差异性,导致毒害草种群分布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尤其是毒害草种群在海拔1500-2500m垂直范围内分布广,且危害严重。调查发现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发生面积为682.06万hm2,其中轻度危害469.93万hm2,中度危害126.73万hm2,重度危害89.4万hm2,危害放牧家畜的主要毒害草约有44种。其中,在全疆分布造成危害的毒害草有9种,占毒害草总数的20.5%;北疆有25种;南疆有27种。每年数十万放牧牲畜中毒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56亿元。2.南疆放牧草地五种主要毒害草生物碱成分分析在南疆选择引起放牧家畜中毒的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五种主要毒害草,分离提取生物碱,并经GC-MS和UPLC-MS/MS联用仪检测分析,共鉴定出18种生物碱(GC-MS鉴定出6种,UPLC-MS/MS鉴定出12种)。骆驼蓬主要含鸭嘴花酮碱、骆驼蓬灵、骆驼蓬碱、6-甲基哈马兰、6-甲基哈尔满、哈尔明碱、促黑激素N-氧化物和野百合碱;白喉乌头主要含天芥菜碱和倒千里光裂碱;醉马芨芨草主要含新乌头碱、天芥菜碱和倒千里光裂碱;黄花棘豆检主要含新乌头碱、天芥菜碱、倒千里光裂碱、次乌头碱、毛果天芥菜碱N氧化物、克氏千里光碱;碎米蕨叶马先蒿主要含3-乙基石松胺、槐果碱、去甲基蝙蝠葛啡碱和9-甲氧基玫瑰碱。表明这些毒害草含有多种生物碱,对动物的毒性作用可能是这些生物碱共同作用的结果。3.毒害草对山羊瘤胃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含毒害草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其进食量显着高于对照组,但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着;与对照相比,添加毒害草制成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可明显提高山羊瘤胃内的乙酸浓度,同时提高山羊的血红蛋白浓度,试验中各处理间山羊血清中的谷氨酰转移酶、葡萄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均无显着差异;含10%黄花棘豆的颗粒饲料,饲喂山羊后其血清中的钾、钠、氯、钙、镁和磷均显着低于其他处理,但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均显着升高。4.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技术与治理策略按照地貌对新疆天然草地的生态功能进行划分,有针对性地提出毒害草的防控对策。对重要放牧地,优先保证畜产品的生产与供应,采用化学防控、轮牧和区域生物防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毒害草治理,辅之栽培草地建设;涵养水源地采用栽培草地与生物防控配合的方法实施;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沙漠化控制和荒漠化控制功能的生态功能区,对毒害草不进行防控,有条件时要进行科学种植与开发,发挥其生态修复功能;对于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旅游、畜产品加工和水文调蓄生态功能的毒害草防控主要采取人工与机械的物理防控方法、农牧结合、牧民定居、工业反哺农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方式来进行综合性防控。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治理的策略要充分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价值,针对不同的生态环境采取相应的综合防制和开发利用措施。一是要正确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作用,不能简单采取清除或灭除的方法。二是要严格控制载畜量,防止草地超载过牧。三是要大力建设栽培草地,改良天然草场,实现草畜平衡。四是要科学定位毒害草的利与害,挖掘毒害草的潜在利用价值,提升毒害草资源化利用水平。综上所述,该研究比较系统地调查了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的种类与分布,明确了主要优势毒害草种群的区域分布特点。通过对五种主要毒害草骆驼蓬、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黄花棘豆和碎米蕨叶马先蒿生物碱成分的提取与分析,初步阐明其所含生物碱成分的种类;研究了毒害草颗粒化替代日粮中粗饲料对山羊瘤胃发酵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表明按照10%的比例添加制成的草颗粒对山羊的毒性作用较低。提出了新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对策,对指导新疆草地毒害草的科学防控和综合利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吴宛萍,马红彬,陆琪,周瑶,宿婷婷,朱琳[5](2020)在《补播对宁夏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文中指出研究补播对草地植被和土壤的影响可为退化草地植被建设提供依据。在宁夏荒漠草原,对补播乡土植物3年后的草地、禁牧封育草地的植物组成、植物群落特征、多样性和稳定性、草地0–40 cm土壤水分和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植被变化与土壤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1)补播草地植物物种数增加,豆科植物和一年生植物比例增加,多年生和半灌木比例降低。2)补播使草地植物丰富度、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增加,群落稳定性明显提高(P <0.05),但未改变草地物种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3)土壤表层的水分含量呈补播草地大于封育草地,土壤持水性、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有机质以补播草地较高,速效钾含量在30–40 cm处为补播草地大于封育草地,但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处理间无显着差异(P> 0.05)。4)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田间持水量是影响植被特征的最显着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因地制宜进行退化荒漠草原补播,可提高草地生产力,改善草原植物群落及其土壤养分和水分环境。
吴学峰[6](2020)在《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昆虫野花带是一种通过混播方式配置不同功能植物形成群落组合的缓冲带区域,主要建植在农田、果园、菜地、道路两侧、滨水带等边缘地带,为提升作物传粉效率、控制虫害等发挥着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城市和乡村中为传粉者、害虫天敌提供蜜粉源与生境,改善城乡生境质量,强化害虫天敌支持系统,减少农药使用,改良修复城市土壤,净化水源,抑制杂草等。欧美发达国家最早在集约化农业生产中应用昆虫野花带并制定生态补偿等政策;发展中国家的昆虫野花带仍处于发展初期,缺少实际应用。为了解昆虫野花带在中国的应用基础条件,在北京近郊与远郊展开非作物生境与实验地设计群落样方调查,研究不同植物群落中节肢动物种类以及自然天敌功能团、传粉者功能团、害虫功能团以及中性昆虫功能团多样性分布的总体差异性与时序动态变化;分析植物群落多样性结构与节肢动物功能团的相关性;花期物候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关系;传粉者功能团在群落中的取食范围及不同类群的共同食源,明确不同蜜粉源植物对于不同类群节肢动物的重要性;分析花色、花量等植物关键功能性状与节肢动物物种丰富度的相关性。研究为中国的昆虫野花带发展奠定了实践基础,开拓了非作物生境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与设计的先河。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在京郊非作物生境设25个样点633个样方,调查得到草本植物共51科152属204种。不同农区和非作物生境类型生长的植物多样性不同。远郊浅山旱作农业区以及深山沟谷林果区非作物生境草本植物多样性最高,群落主要由本土植物构成,近郊是栽培植物群落占优势。林地、林缘生境中,中度干扰野生植物群落占总调查样点的61%;田埂及坡地生境中,56%的调查样点以中度干扰野生植物群落为主;道路及宅基地生境中,栽培植物为主,占72%;滨水生境中,40%的样点以低干扰野生植物群落为主。全部样方中共观测到传粉昆虫5目20科29属14691个,其中中华蜜蜂为主要传粉者,传粉者对于旋覆花、败酱、蓬子菜、长蕊石头花的平均访花频率最高,这四种植物是最具传粉者保育价值的本土草本植物。昆虫野花带实验地设8个原始样地和1个设计样地,共27个样方,共有植物20科38属42种,10次调查共观测到2纲10目65科100属109种节肢动物13450个。实验地昆虫野花带群落最多可容纳25种自然天敌、21种传粉者、9种害虫。在时序变化上,共计66.7%的昆虫野花带群落在5月达到了植物物种数和多样性指数最大值,此时传粉者功能团与植物物种丰富度有强相关性,5月后,各昆虫野花带群落传粉者功能团优势种时序变化间差别不大,西方蜜蜂及东方蜜蜂占据了所有季节实验地中核心传粉者地位,且随着昆虫野花带群落整体花期推进,资源可利用性渐次降低,传粉者功能团多样性水平呈现出明显先升后降趋势,而自然天敌及害虫功能团的多样性水平的趋势为5月略低,7-8月达到了观测峰值,推测与昆虫野花带群落盖度相关。以传粉者功能团为重点研究对象发现,昆虫野花带群落中蜜源植物及管状花冠和辐射对称花的植物被最多的传粉者类群所利用,其中,社会性蜂类的取食范围最大,生态位宽度达到了14.97,有25种蜜粉源植物都有被其觅食,其中优势物种为西方蜜蜂,其利用紫花甸苜蓿的个体比例高达0.11。蝇类与社会性蜂类共同取食资源种类在23种,占所有观测时段内蜜粉源植物总种数的92%。蝇类更偏好于白色花、社会性蜂类及食蚜蝇类更偏好于黄色、蓝紫色花,蝶类偏好于红色尤其是粉色的粉源植物,如美丽月见草等。大花量能吸引更多的社会性蜂类与食蚜蝇类,而小花量的植物能多为大花植物,更受蝶类、弄蝶类以及蛾类等鳞翅目昆虫喜好。京郊非作物生境中,栽培植物、本土植物对传粉者保育均有重要保护与应用价值,实验地的调查同时验证了植物多样性有助于提升传粉者等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花色、花量等关键功能性状也适用于非作物生境昆虫野花带植物的筛选。仅就传粉者功能团一项指标来看,朝阳、昌平等近郊非作物生境夏秋季植物种类单一,传粉网络结构不稳定,设计的昆虫野花带为传粉者提供了连续性的多样食源供应,具有强效的传粉服务功能,因此近郊地区可以首选昆虫野花带作为农地非作物生境的改造目标。
杨磊[7](2020)在《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及修复策略》文中研究说明为探讨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背景下,温带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及其变化机制,本文借助于遥感技术的区域性优势,融合生态水文学、恢复生态学和地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结合气象、植被、社会经济等资料,以草地类型丰富的阿勒泰地区为研究区,选择覆盖度、产草量及生态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为量化指标,分析了草地退化的趋势、规律和空间差异性,评估了草地退化的ESV损失量,明晰了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和影响强度,提出了草地退化区生态修复的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为遏制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不断加剧的趋势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7年,阿勒泰地区草地退化程度不断加重。空间上,全区50%以上草地呈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景观破碎化程度持续增大,多样性和均匀性不断减小;覆盖度较高的草地(覆盖度>0.6)面积减少明显,并不断向覆盖度较低的草地(覆盖度<0.4)转移,草地产草量降低,阿尔泰山山区及山前植被覆盖较高的山地草甸和温性草原退化明显。(2)利用时间累积归一化植被指数(Time-Integrate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TI-NDVI)作为ESV的当量修正系数,通过增强ESV空间分布的异质性表达,首次计算了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量,计算得到:2000~2017年的18年内阿勒泰地区草地ESV损失5.10%。(3)自然方面,研究了草地的发展与降水和气温变化的关系,2000~2017年阿勒泰地区草地分布区内,92%以上区域气候变暖变湿,干旱的平原区内大面积草地在供水条件改善条件下发生改善,然而相对寒冷的山区,大面积草地在自然条件改善情况下发生了退化。(4)人为方面,阿勒泰地区草地超载比例高达52%,春秋牧场超载更是达到了69%。48.47%草地植被变化由人为因素所主导,46.82%由气候因素所主导,4.71%由两者共同主导。同时退化草地中的94.00%由人为因素主导,改善草地中的93.13%由气候因素主导。从而第一次比较清晰地区分了草地变化与气候、人为的关系,指出了阿勒泰地区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为今后草地的保护、草场条件改善所要采取的有针对性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5)根据其生态退化现状与原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可采取以下具体措施:A.打草适宜时间应该在7月26日至8月9日期间,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有利于草地尽快恢复。B.开展草地修复和保护工程、生态廊道建设、围栏封育、人工补种和毒害草、鼠虫防治等工程措施。C.采取发展畜牧产业园、种植饲料灌木林,合理控制放牧强度,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等非工程措施。坚持以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为目的,以推动当地农牧业向现代化进程发展的生态补偿政策、工程和措施为依托,推进生态补偿和政策奖惩机制以保障生态修复措施的顺利推行,逐步实现阿勒泰地区草地恢复及可持续性的开发利用。
魏淑花[8](2019)在《草地虫害防控技术研究进展及策略》文中研究表明草地害虫严重影响着畜牧业发展、草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其发生日趋复杂,种群和发生规律均已改变。本文在综述近年来草地虫害防控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草地虫害防控技术策略,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和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刘建康[9](2019)在《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退化与封育恢复特征及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油蒿群落是毛乌素沙地分布面积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群落类型,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沙治沙、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及退化草地恢复等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该地区油蒿群落出现严重退化,封育作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的主要措施之一,在该地区应用广泛,但目前缺乏对油蒿群落退化及恢复过程的综合对比研究。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通过在宁夏盐池县典型油蒿群落分布区布设不同退化程度及封育时间的样地,对油蒿种群、群落及土壤进行同步调查,系统分析油蒿种群数量及结构特征、种群空间格局、植被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等,综合探讨油蒿群落退化及恢复的特征与机制,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退化油蒿群落植被恢复与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草地退化影响种群更新与生长,不仅降低了油蒿种群密度、盖度及地上总生物量,还导致个体高度、冠幅及生物量的下降,改变了种群的年龄组成,使得幼苗及成株变少,枯死植株增多,进而影响种群结构。退化样地种群结构变化趋势为:衰退型(轻度退化)→增长型(中轻度退化)→稳定型(中度退化)→衰退型(极重度退化)。封育后随着幼苗的大量生长发育,个体的冠幅、高度及生物量逐渐降低,油蒿种群矮小化,在封育10年时种群盖度、密度及地上总生物量达到峰值,之后有减小的趋势。封育样地种群结构变化趋势为:增长型(封育5年)→衰退型(封育10年)→稳定型(封育15年)→衰退型(封育25年)。(2)油蒿种群具有强烈的空间依赖性,具有斑块状和条带状的分布特点,在退化及恢复过程中种群空间异质性会发生显着变化,总体表现为:退化样地>封育样地;偏重度退化样地>偏轻度退化样地;长期封育样地>短期封育样地。(3)油蒿种群、幼苗及成株多在小尺度聚集(0-2m)、大尺度(20-25m)随机或均匀分布,而半死株及死株在不同尺度多随机或均匀分布,封育导致油蒿幼苗聚集尺度增大。幼苗与成株多在小尺度上呈正相关,而与半死株、死株多相互独立。四种优势伴生种群(草木樨状黄芪Sophora alopecuraoides、苦豆子Astragalus melilotoides、老瓜头Cynanchum komarovii、沙生针茅Stipaglareosa)在空间上呈不同程度的小尺度聚集分布,且不同种群在同一样地中聚集尺度存在差异,总体表现为植被状况相对较好的封育样地聚集尺度大于较差的退化样地。四种伴生种群多与油蒿种群在小尺度相互竞争、大尺度相互独立。(4)研究区内菊科、禾本科、藜科、豆科植物占物种总数的70%以上,且主要以多年生草本为主,一年生草本次之,而灌木所占比重最小,草地退化及恢复过程中各样地物种组成会发生显着变化。不同的处理显着影响(P<0.05)群落盖度、高度、密度、地上及地下生物量、根冠比、枯落物重量、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SW、SP及均匀度指数E等指标,随着退化程度加剧枯落物逐渐降低,根冠比逐渐升高,E指数变化不显着,而其它各群落特征指标及群落稳定性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在中度退化样地最高。封育后植被群落逐渐恢复,各植被特征在短时间内显着改善(P<0.05),群落稳定性也随之增强,封育10年是一个转折点,之后群落的各个特征指标将逐渐降低,而群落稳定性在封育15年时最强。(5)不同处理(P<0.01)及土层(P<0.05)显着影响各土壤理化性质,各土壤理化性状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随着退化程度加剧土壤含水量先增后减,土壤容重及砂粒含量逐渐增加,而土壤黏粒、粉粒及各化学性状(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逐渐降低。封育后土壤黏粒、粉粒、含水量及各化学性状的含量均逐渐增加,但封育25年后土壤含水量将有所降低。在植被退化及恢复过程中各土层土壤综合肥力会发生变化,总体变化趋势为:长期封育样地>偏轻度退化样地>短期封育样地>中度退化样地>偏重度退化样地。在植被退化及恢复过程中土壤结皮的波动显着影响各土壤理化性质含量,且不同类型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6)RDA分析结果表明,前两轴物种-土壤性状关系积累贡献率为78.95%,说明前两轴已能很好的解释土壤性状与植被群落间的关系,不同土壤性状对该地区群落的影响具有一定差异。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质、容重及土壤黏粒含量对植物群落及样地影响较大,而土壤速效氮及pH值的影响较小。
胡海英,梁新华,伏晓昭,王兴,谢应忠[10](2018)在《宁夏种植甘草δ13C组成与水分利用的关系》文中提出以宁夏盐池退耕还草地人工种植乌拉尔甘草(以下统称甘草)为研究对象,比较研究了甘草叶片的δ13C组成、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自然降水条件下不同处理土壤含水量显着低于灌溉条件下的土壤含水量(P<0.05),甘草叶片的δ13C值、水分利用效率、叶片相对含水量显着大于灌溉条件下的相应值(P<0.05),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则呈相反变化趋势;(2)野生甘草与自然降水条件下种植甘草之间的生境土壤含水量、δ13C值及水分利用效率无显着差异,与灌溉条件下种植甘草之间的各项指标差异显着;(3)同一水分条件下2 a生和3 a生甘草之间的脯氨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差异显着(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着;(4)甘草叶片δ13C值与土壤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呈显着负相关,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呈显着正相关。综上可知,甘草叶片δ13C值可同时反映甘草植株和土壤的水分状况。自然降水条件下,人工种植甘草与野生甘草一样具有高的δ13C值和水分利用效率,在研究区,甘草可在无灌溉条件地区大面积种植。
二、甘草栽培及草地补播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草栽培及草地补播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土壤碳氮的黄河源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和总氮的研究 |
1.1.2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组分研究 |
1.1.3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腐殖质及酶活性研究 |
1.1.4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
1.1.5 退化高寒沼泽湿地人工补播的研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
1.2.1 湿地土壤有机碳氮研究进展 |
1.2.2 土壤有机碳组分 |
1.2.3 土壤腐殖质变化研究 |
1.2.4 湿地退化原因及恢复技术研究进展 |
1.3 小结 |
第2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 研究内容 |
2.1.1 不同退化高寒沼泽湿地土壤碳氮分布特征研究 |
2.1.2 退化过程中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响应 |
2.1.3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腐殖质变化特征的研究 |
2.1.4 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不同退化的响应 |
2.1.5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机理研究 |
2.1.6 人工补播措施下植被和土壤碳氮恢复效果比较 |
2.2 研究目标 |
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2.3.1 解决高寒沼泽湿地碳变化对不同退化响应问题 |
2.3.2 解决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含水量与有机碳和总氮,冻融丘的数量、大小与有机碳和总氮的相关性问题 |
2.3.3 解决微地形对高寒沼泽湿地退化影响问题 |
2.3.4 解决人工补播后植被恢复和土壤有机碳、总氮变化趋势问题 |
2.4 研究方法 |
2.4.1 技术路线 |
2.4.2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4.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4.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章 不同退化高寒沼泽湿地土壤碳氮和贮量分布特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研究区的自然概况 |
3.2.2 样地布置 |
3.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3.2.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高寒沼泽湿地剖面土壤有机碳和总氮的变化 |
3.3.2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垂直分布特征 |
3.3.3 土壤含水量与有机碳和总氮相关分析 |
3.3.4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和氮贮量分布特征 |
3.3.5 冻融丘和土壤有机碳、总氮和碳氮贮量相关分析 |
3.4 讨论 |
3.4.1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分布特征 |
3.4.2 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有机碳、总氮含量分布影响 |
3.4.3 气候变化对高寒沼泽湿地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程度与土壤碳氮剖面分布特征的关系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研究区的自然概况 |
4.2.2 样地布置 |
4.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
4.2.4 微地形的确定 |
4.2.5 数据分析与整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程度与剖面土壤有机碳的变化分析 |
4.3.2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程度与剖面土壤总氮变化分析 |
4.3.3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程度与土壤有机碳、氮和含水量的关系 |
4.3.4 土壤碳、氮和土壤含水量对湿地退化程度的响应 |
4.3.5 微地形对土壤有机碳、氮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土壤有机碳、氮含量影响因子 |
4.4.2 气候变化对土壤有机碳、氮的间接影响 |
4.4.3 退化高寒沼泽湿地近自然恢复技术初步探讨 |
4.5 小结 |
第5章 退化过程中高寒沼泽湿地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响应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土样采集 |
5.2.2 土壤指标测定 |
5.2.3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有机碳组分变化特征 |
5.3.2 不同退化程度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占有机碳的比例 |
5.3.3 不同退化程度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相关关系 |
5.3.4 土壤有机碳组分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
5.4 讨论 |
5.4.1 退化对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5.4.2 退化对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组分占比的影响 |
5.4.3 土壤理化性质对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6章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腐殖质变化特征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土样采集 |
6.2.2 土壤指标测定 |
6.2.3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腐殖质碳变化特征 |
6.3.2 土壤腐殖质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分析 |
6.3.3 土壤腐殖质与微生物、土壤酶活性的关系分析 |
6.4 讨论 |
6.4.1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腐殖质变化 |
6.4.2 土壤理化性质对高寒沼泽湿地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7章 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对不同退化的响应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土样采集 |
7.2.2 测定方法 |
7.2.3 数据分析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土壤理化性质及植被特征 |
7.3.2 样品中所含OTU数目分析 |
7.3.3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土壤细菌和真菌Alpha多样性 |
7.3.4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7.3.5 微生物网络分析 |
7.3.6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7.3.7 植被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相关性分析 |
7.4 讨论 |
7.4.1 不同退化程度高寒沼泽湿地微生物多样性变化 |
7.4.2 土壤理化性质对湿地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7.4.3 植被对高寒沼泽湿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7.5 小结 |
第8章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机理研究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指标选取 |
8.2.2 数据分析 |
8.3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的植被和土壤指标主成分分析 |
8.4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机理分析 |
8.5 讨论 |
8.5.1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中土壤和植被变化 |
8.5.2 高寒沼泽湿地退化机理 |
8.6 小结 |
第9章 人工补播恢复效果比较研究 |
9.1 引言 |
9.2 样地选择与设计 |
9.3 植物和土壤指标的测定 |
9.3.1 植物指标测定 |
9.3.2 植物群落重要值 |
9.3.3 物种多样性指数测定 |
9.3.4 土壤指标测定 |
9.4 数据处理 |
9.5 结果与分析 |
9.5.1 人工播种配置样区群落物种组成 |
9.5.2 人工补播配置下植被生长特征比较 |
9.5.3 人工补播配置下土壤性质变化特征 |
9.6 讨论 |
9.6.1 人工补播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9.6.2 人工补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9.7 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特色与创新之处 |
10.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黄土高原草地修复的多物种组配技术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生态恢复概述 |
2.1.1 生态恢复的概念 |
2.1.2 生态恢复的发展历程 |
2.1.3 草地生态恢复 |
2.2 草地生态恢复技术研究进展 |
2.2.1 草地生态恢复技术 |
2.2.2 土壤种子库与生态恢复 |
2.2.3 种源添加与生态恢复 |
2.2.3.1 种源适应性 |
2.2.3.2 物种组配 |
2.2.3.3 添加措施 |
2.2.4 其它人工管理措施与生态恢复 |
2.3 黄土高原草地生态恢复进展 |
2.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2.5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土壤种子库调查 |
3.2.1 不同立地条件土壤种子库测定 |
3.2.2 不同弃耕年限土壤种子库测定 |
3.2.3 室内萌发鉴定 |
3.3 地上植被调查 |
3.3.1 不同弃耕年限弃耕地 |
3.3.2 人工灌草、弃耕地种子添加小区 |
3.4 黄土高原草地恢复的适宜添加草种筛选 |
3.4.1 添加草种萌发特性 |
3.4.2 种子萌发特性测定 |
3.4.3 供试草种建植特性 |
3.5 基于种子添加的多物种组配技术研发 |
3.5.1 人工灌草系统种子添加技术 |
3.5.2 弃耕地种子添加技术 |
3.6 数据分析 |
3.6.1 土壤种子库计算 |
3.6.2 效应值Cohen'd的计算 |
3.6.3 多因素方差分析及均值比较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基于土壤种子库特征的植被恢复潜力调查 |
4.1.1 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灌草系统土壤种子库特征 |
4.1.1.1 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 |
4.1.1.2 坡位、坡向、土层、年份对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影响 |
4.1.1.3 土壤种子库的垂直分布特征 |
4.1.1.4 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特征 |
4.1.2 不同弃耕年限草地群落土壤种子库特征 |
4.1.2.1 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 |
4.1.2.2 弃耕年限对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影响 |
4.1.2.3 土壤种子库的垂直分布特征 |
4.1.2.4 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特征 |
4.1.3 不同弃耕年限弃耕地地上植被特征 |
4.1.3.1 地上植被物种组成 |
4.1.3.2 地上植被盖度 |
4.1.3.3 地上植被物种多样性 |
4.1.3.4 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相似性 |
4.2 适宜黄土高原草地恢复的添加草种筛选 |
4.2.1 供试草种萌发特性 |
4.2.1.1 温度对供试草种萌发的影响 |
4.2.1.2 水分胁迫对供试草种萌发的影响 |
4.2.2 干扰、遮荫对供试草种出苗与建植的影响 |
4.2.2.1 干扰、遮荫对供试草种出苗的影响 |
4.2.2.2 干扰、遮荫对供试草种建植率的影响 |
4.3 基于种子添加的多物种组配技术研发 |
4.3.1 种子添加对人工灌草系统植被组成的影响 |
4.3.1.1 干扰、密度对草种出苗与建植的影响 |
4.3.1.2 干扰、密度对地上植被生物量的影响 |
4.3.1.3 干扰、密度对草种盖度的影响 |
4.3.1.4 干扰、密度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4.3.2 种子添加对弃耕地植被组成的影响 |
4.3.2.1 组配对添加物种出苗率的影响 |
4.3.2.2 组配对添加物种生物量的影响 |
4.3.2.3 组配对添加物种盖度的影响 |
4.3.2.4 组配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第五章 讨论 |
5.1 土壤种子库 |
5.1.1 环境因子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
5.1.2 弃耕年限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
5.2 草地恢复的多物种组配技术研发 |
5.2.1 物种筛选 |
5.2.2 种子添加措施 |
5.2.3 物种配置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宁夏盐池气候与土壤含水率时空变化对修复退化草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地概况 |
1.2.2 试验设计与实施 |
1.3 测定项目指标及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气候因素对退化草地改良的影响研究 |
2.1.1 对修复区域的地温和降水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确定适宜的修复时间段 |
2.1.2 从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随时间变化规律研究确定适宜的修复时间段 |
2.1.3 从补播牧草生长需要有效积温决定其越冬率方面研究补播结束时间点 |
2.2 采取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技术研究 |
2.2.1 保留深层土壤水技术研究 |
2.2.2 高效利用土壤水分技术研究 |
2.2.2. 1 垄沟播种技术研究 |
2.2.2. 2 分层镇压覆土技术研究 |
2.2.2. 3 干播等雨技术研究 |
3 讨论 |
4 结论 |
(4)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及生态安全 |
1.1 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
1.1.1 国外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
1.1.2 我国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
1.1.3 新疆天然草地畜牧业发展现状 |
1.2 天然草地畜牧业的生态安全 |
1.2.1 国外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发展现状 |
1.2.2 我国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发展现状 |
1.2.3 新疆天然草地畜牧业生态安全 |
第二章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
2.1 天然草地资源特征 |
2.1.1 水分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决定草地在地表的分布 |
2.1.2 草原植物种群与特征 |
2.2 草地退化及草地退化程度评价 |
2.2.1 天然草地退化 |
2.2.2 天然草地退化程度评价 |
2.3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及退化类型 |
2.3.1 我国天然草地退化现状 |
2.3.2 我国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及危害 |
2.4 天然草地退化成因分析 |
2.4.1 自然因素 |
2.4.2 人为因素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调査研究 |
3.1 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与危害调查 |
3.1.1 北疆片区的基本情况 |
3.1.2 材料与方法 |
3.1.3 调查结果 |
3.2 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及危害调查 |
3.2.1 南疆片区的基本概况 |
3.2.2 材料与方法 |
3.2.3 调查结果 |
3.3 讨论 |
3.3.1 北疆片区天然草地毒害草因生态环境差异而分布不同 |
3.3.2 放牧牲畜中毒有明显的季节性或区域性 |
3.3.3 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危害严重,部分地区仍在持续 |
3.3.4 要更加重视南疆天然草地毒害草的生态价值 |
3.4 小结 |
第四章 南疆放牧草地五种主要毒害草生物碱成分分析 |
4.1 采样地区基本概况 |
4.2 试验材料 |
4.2.1 植物来源 |
4.2.2 主要仪器及试剂 |
4.3 生物碱提取与鉴定 |
4.3.1 生物碱提取 |
4.3.2 气质联用和液质联用检测 |
4.3.3 生物碱成分鉴定 |
4.4 结果 |
4.4.1 骆驼蓬生物碱检测结果 |
4.4.2 白喉乌头生物碱检测结果 |
4.4.3 醉马芨芨草生物碱检测结果 |
4.4.4 黄花棘豆生物碱检测结果 |
4.4.5 碎米蕨叶马先蒿生物碱检测结果 |
4.5 讨论 |
4.5.1 植物生物碱与毒性形成的关系 |
4.5.2 不同种类植物生物碱对动物毒性的种属差异 |
4.5.3 毒害草毒性成分检测技术比较 |
4.5.4 毒害草资源化利用前景分析 |
4.6 小结 |
第五章 3种毒害草对山羊瘤胃功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试验日粮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指标 |
5.2.4 数据统计 |
5.3 结果 |
5.3.1 干物质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变化 |
5.3.2 瘤胃内发酵性状的变化 |
5.3.3 血液指标的变化 |
5.4 讨论 |
5.4.1 毒害草经过适当加工可作为饲料来源 |
5.4.2 毒害草添加对山羊瘤胃发酵性状的影响 |
5.4.2 毒害草添加对山羊血液指标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综合防控技术与治理策略 |
6.1 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现有虽技术 |
6.1.1 人工防控技术 |
6.1.2 机械防控技术 |
6.1.3 物理防控技术 |
6.1.4 化学防控技术 |
6.1.5 生物防控技术 |
6.2 天然草地毒害草治理策略 |
6.2.1 正确认识毒害草的生态作用 |
6.2.2 合理利用天然草地生态功能区 |
6.2.3 严格控制载畜量,防止草地超载过牧 |
6.2.4 科学定位毒害草利与害,提升资源化利用水平 |
6.2.5 加大科技投入,避免草地恶化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名录 |
附录2: 新疆天然草地主要草原类型 |
附录3: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种类 |
附录4: 新疆放牧草地主要毒害草地理分布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昆虫野花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 |
1.1.1.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支持服务 |
1.1.2.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服务 |
1.1.3.昆虫野花带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提供服务 |
1.1.4.昆虫野花带在农业景观中的文化服务 |
1.2.昆虫野花带景观生态学研究 |
1.3.昆虫野花带种植及植物群落研究 |
1.4.昆虫野花带规划设计与建植管理研究 |
1.4.1.昆虫野花带景观特征 |
1.4.2.昆虫野花带景观构成 |
1.4.3.昆虫野花带具体分类 |
1.4.4.昆虫野花带设计原则与方法 |
1.4.5.昆虫野花带建植管理 |
1.5.昆虫野花带在各国的政策发展研究 |
1.5.1.英国 |
1.5.2.瑞士、比利时 |
1.5.3.美国 |
2 京郊非作物生境与传粉者调查研究 |
2.1.调查内容与方法 |
2.1.1.调查区域及样点选取 |
2.1.2.草本植物群落调查 |
2.1.3.传粉昆虫观测 |
2.2.结果分析 |
2.2.1.非作物生境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2.2.2.非作物生境传粉昆虫多样性分析 |
2.2.3.不同类型草本植物群落对昆虫的作用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3 昆虫野花带群落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研究 |
3.1.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1.样地、样方基本情况 |
3.1.2.节肢动物观测与收集 |
3.1.3.节肢动物多样性评测 |
3.2.结果分析 |
3.2.1.昆虫野花带群落中节肢动物物种多样性 |
3.2.2.节肢动物功能团时序动态变化分析 |
3.3.结论与讨论 |
4 昆虫野花带群落中植物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关系研究 |
4.1.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1.样地、样方植物群落概况 |
4.1.2.植物花期物候观测 |
4.1.3.节肢动物相关的植物关键功能性状测定 |
4.1.4.植物-传粉者互作关系 |
4.2.结果分析 |
4.2.1.植物群落多样性构成特征及其与节肢动物群落关系 |
4.2.2.传粉者功能团动态与花期物候关系 |
4.2.3.植物-传粉者互作及生态位关系 |
4.2.4.植物关键功能性状与节肢动物功能团多样性的关系 |
4.3.结论与讨论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版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7)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及修复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研究 |
1.2.2 草地生态系统恢复研究 |
1.2.3 问题与不足 |
1.3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目标及创新点 |
1.3.1 关键科学问题 |
1.3.2 研究目标 |
1.3.3 创新点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气候条件 |
2.3 土壤类型 |
2.4 生物资源 |
2.4.1 草地资源 |
2.4.2 森林资源 |
2.4.3 动物资源 |
2.5 水文水资源 |
2.6 经济社会概况 |
第三章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特征 |
3.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1.2 研究方法 |
3.2 草地类型组成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危害 |
3.2.1 草地类型 |
3.2.2 不同草地类型的物种组成 |
3.2.3 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
3.3 当地居民对草原生态退化的感知 |
3.3.1 问卷基本情况 |
3.3.2 居民对草地生态退化的认知 |
3.3.3 居民认为草地生态退化的原因 |
3.4 草地景观格局的变化特点 |
3.5 草地覆盖度等级的面积变化特点 |
3.6 草地覆盖度的时空变化 |
3.6.1 草地覆盖度变化的总体特征 |
3.6.2 草地覆盖度变化的空间特征 |
3.6.3 草地覆盖度趋势性预测 |
3.7 草地产草量的变化特点 |
3.7.1 草地产草量反演 |
3.7.2 草地产草量变化总体特征 |
3.7.3 草地产草量变化的空间特征 |
3.7.4 草地产草量趋势性预测 |
3.8 小结 |
第四章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系统受损评估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不同时段TI-NDVI的空间特征 |
4.2.1 TI-NDVI(第1时段)的空间特征 |
4.2.2 TI-NDVI(第2时段)的空间特征 |
4.2.3 TI-NDVI(第3时段)的空间特征 |
4.3 TI-NDVI变化及其空间特征 |
4.3.1 TI-NDVI(第1时段至第2时段)的变化特征 |
4.3.2 TI-NDVI(第2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
4.3.3 TI-NDVI(第1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
4.4 不同时段ESV的空间特征 |
4.4.1 ESV(第1时段)的空间特征 |
4.4.2 ESV(第2时段)的空间特征 |
4.4.3 ESV(第3时段)的空间特征 |
4.5 ESV变化及其空间特征 |
4.5.1 ESV(第1时段至第2时段)的变化特征 |
4.5.2 ESV(第2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
4.5.3 ESV(第1时段至第3时段)的变化特征 |
4.6 小结 |
第五章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 |
5.1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5.1.2 研究方法 |
5.2 自然因素对草地生态退化的影响 |
5.2.1 气温与降水时空变化 |
5.2.2 草地覆盖度及产草量与气温和降水相关性 |
5.2.3 土壤干旱指数时空变化 |
5.2.4 草地覆盖度及产草量与TVDI相关性 |
5.3 人为因素对草地生态退化的影响 |
5.3.1 草地超载放牧 |
5.3.2 其它人为因素 |
5.4 草地生态退化的驱动机制 |
5.4.1 物候变化 |
5.4.2 草地与水分的关系 |
5.4.3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草地生态退化影响的厘定 |
5.5 小结 |
第六章 草地生态修复策略与保障机制 |
6.1 野外采样与研究方法 |
6.1.1 野外采样 |
6.1.2 研究方法 |
6.2 草地围栏对草地影响 |
6.2.1 围栏对生物量的影响 |
6.2.2 围栏对草地植被盖度、高度的影响 |
6.2.3 围栏对草地群落结构的影响 |
6.2.4 围栏对草地产生影响的原因探讨 |
6.3 草地生态修复策略 |
6.3.1 草地生态修复工程措施 |
6.3.2 草地生态修复非工程措施 |
6.4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修复保障机制 |
6.4.1 生态补偿 |
6.4.2 政策奖惩机制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不同草地类型物种组成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草地虫害防控技术研究进展及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草地虫害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
1.1 天然草地虫害防控技术 |
1.1.1生态防控 |
1.1.2 生物防治 |
1.1.3 化学防治 |
1.2 栽培草地虫害防控技术 |
1.2.1 监测预警 |
1.2.2 抗虫品种应用 |
1.2.3 生物防治 |
1.2.4生态调控 |
1.2.5 化学防治 |
2 草地虫害防控技术研究策略 |
2.1 草地主要害虫暴发灾变机制研究策略 |
2.2 草地主要害虫暴发生态调控机制研究策略 |
2.3 草地主要害虫生态防控及生态治理技术研究策略 |
2.4 天然草地虫害防控技术集成示范研究策略 |
3 宁夏草地虫害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
3.1 建立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宁夏草原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
3.2 建立了基于监测预警的苜蓿草田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
(9)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退化与封育恢复特征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草地退化概述 |
1.2.1 草地退化原因 |
1.2.2 草地退化发展趋势 |
1.2.3 草地退化影响研究进展 |
1.3 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概述 |
1.3.1 草地恢复理论基础 |
1.3.2 草地主要恢复措施 |
1.3.3 毛乌素沙地恢复措施选择 |
1.3.4 封育影响研究进展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种群结构及数量特征研究 |
1.4.2 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
1.4.3 植被群落特征研究 |
1.4.4 土壤特征研究 |
1.5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2.1 气候 |
2.2.2 植被 |
2.2.3 土壤 |
2.2.4 地形地貌 |
2.2.5 水资源 |
3 实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3.1 实验设计 |
3.1.1 样地选择及布设 |
3.1.2 样地调查 |
3.2 数据分析处理 |
3.2.1 重要值 |
3.2.2 群落α多样性指数 |
3.2.3 群落稳定性指数 |
3.2.4 群落相似性 |
3.2.5 空间点格局 |
3.2.6 半方差函数 |
3.2.7 种群生物量估测模型 |
3.2.8 种群大小结构划分 |
4 油蒿种群数量及结构特征研究 |
4.1 油蒿种群数量特征研究 |
4.1.1 油蒿种群组成 |
4.1.2 油蒿种群基本数量特征 |
4.2 油蒿个体特征间关系 |
4.3 油蒿种群冠幅及高度分布结构研究 |
4.4 油蒿种群生存分析 |
4.5 油蒿种群生物量研究 |
4.5.1 生物量预测模型构建 |
4.5.2 生物量模型检验 |
4.5.3 油蒿种群生物量估算 |
4.6 讨论 |
4.6.1 油蒿种群数量波动分析 |
4.6.2 油蒿种群结构波动分析 |
4.6.3 油蒿种群生物量波动分析 |
4.7 小结 |
5 种群空间格局研究 |
5.1 油蒿种群空间格局研究 |
5.1.1 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5.1.2 空间异质性研究 |
5.1.3 空间点格局特征研究 |
5.2 优势伴生种群空间点格局研究 |
5.2.1 基本数量特征研究 |
5.2.2 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5.2.3 空间点格局特征研究 |
5.3 油蒿种群种内关联性研究 |
5.4 油蒿种群与优势伴生种群种间关联性研究 |
5.5 讨论 |
5.5.1 种群空间格局分析 |
5.5.2 种群空间关联性分析 |
5.6 小结 |
6 油蒿群落植被特征研究 |
6.1 油蒿群落物种组成变化分析 |
6.1.1 群落科属组成 |
6.1.2 群落生活型组成 |
6.2 群落相似性分析 |
6.3 群落基本数量特征分析 |
6.4 群落生物量分析 |
6.5 群落α多样性分析 |
6.5.1 α多样性指数数量分析 |
6.5.2 α多样性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关系 |
6.6 各群落指标相关性矩阵 |
6.7 群落稳定性分析 |
6.7.1 M·Godron稳定性分析 |
6.7.2 M·Godron稳定性与群落特征值关系 |
6.7.3 M·Godron稳定性与α多样性关系 |
6.8 讨论 |
6.8.1 群落物种组成变化 |
6.8.2 群落特征值波动 |
6.8.3 生物多样性与稳定性波动 |
6.8.4 降水年际波动对群落的影响 |
6.9 小结 |
7 油蒿群落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
7.1 土壤物理性质统计分析 |
7.1.1 土壤含水量 |
7.1.2 土壤容重 |
7.1.3 土壤机械组成 |
7.2 土壤化学性质统计分析 |
7.2.1 土壤有机质 |
7.2.2 土壤全氮及速效氮 |
7.2.3 土壤全磷及速效磷 |
7.2.4 速效钾 |
7.2.5 土壤pH |
7.3 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
7.4 土壤因子与植被关系冗余分析 |
7.5 土壤肥力评价 |
7.6 生物结皮分析 |
7.6.1 生物结皮盖度 |
7.6.2 结皮下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
7.7 讨论 |
7.7.1 土壤理化性质波动 |
7.7.2 植被群落与土壤间反馈机制 |
7.7.3 生物结皮对土壤影响 |
7.8 小结 |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宁夏种植甘草δ13C组成与水分利用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1.3 样品采集 |
1.4 样品分析 |
1.4.1 植株样品分析 |
1.4.2 土壤样品分析 |
1.5 数据统计和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生境土壤含水量的差异分析 |
2.2 不同水分条件下甘草δ13C值组成与WUE |
2.3 不同水分条件下甘草叶片RWC和脯氨酸的变化特征 |
2.4 不同水分条件下甘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
2.5 甘草叶片δ13C值与土壤含水量、WUE、脯氨酸含量、叶绿素等指标间的相关性 |
3 结论与讨论 |
四、甘草栽培及草地补播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土壤碳氮的黄河源高寒沼泽湿地退化过程与机理研究[D]. 林春英. 青海大学, 2021(01)
- [2]黄土高原草地修复的多物种组配技术研发[D]. 罗鑫萍. 兰州大学, 2021
- [3]宁夏盐池气候与土壤含水率时空变化对修复退化草地的影响研究[J]. 彭文栋,刘定鑫,马锋茂,冒秀凤,胡凤巧,谢伟娇,张灵瑜,孙丽婷. 宁夏农林科技, 2021(04)
- [4]新疆放牧草地毒害草种属多样性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D]. 王军亮. 扬州大学, 2020(04)
- [5]补播对宁夏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吴宛萍,马红彬,陆琪,周瑶,宿婷婷,朱琳. 草业科学, 2020(10)
- [6]昆虫野花带设计与应用研究[D]. 吴学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阿勒泰地区草地生态退化驱动机制及修复策略[D]. 杨磊. 新疆大学, 2020(06)
- [8]草地虫害防控技术研究进展及策略[J]. 魏淑花. 宁夏农林科技, 2019(09)
- [9]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退化与封育恢复特征及机制研究[D]. 刘建康.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宁夏种植甘草δ13C组成与水分利用的关系[J]. 胡海英,梁新华,伏晓昭,王兴,谢应忠.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