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流的流量追踪

基于电流的流量追踪

一、Flow tracing based on current(论文文献综述)

申明[1](2021)在《电动汽车热管理直冷系统研究及其控制分析》文中认为应对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热安全应用,处理复杂多变环境与工况的车辆热需求,热管理系统正逐步向高效轻质的热流传输结构,集成多变的系统循环架构,智能可靠的联动控制体系推进,形成整车功能性热管理系统,以推动电动汽车高安全性、强动力性、长续航性、低能耗性、优舒适性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具有高换热能力的直冷系统在电动汽车中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基于制冷剂直冷的新型热管理传输模式,依托实验测控与模拟计算的手段,对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热力流动特性、流程布局设计、动态管控制定、老化衰变作用、协同优化管理进行探究。设计搭建了电动汽车直冷热管理系统实验台,测试探究直冷电池热管理回路的热流特性和调控规律。结果表明,制冷剂蒸发温度与电池趋稳温度间存在有能力界限特征的关联特性,制冷剂质量流量与热管理换热量存在传热饱和现象。进一步,提出优先电池温降,并结合工质热流特性进而保障电池温均的梯级参变调控策略,具体在不同电池放电速率下优选对应的最佳制冷剂流量和目标蒸发温度限定值,为控制电池温降和温均水平提供新思路。基于上述章节的直冷系统实验操控平台,对所构建的三维电池模组热流传输模型以及一维集成热管理系统模型予以验证,以深入探究电动汽车直冷集成热管理系统内部热力交互关系以及性能管控机制。通过识别系统及部件的性能参数变化,表征传热工质的热力流动状态,为集成系统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置信度,可用于后续的计算分析。首先,耦合电池直冷系统与乘员舱空调系统模型,并组合电池直冷多流程构形,提出并设计了典型的串联、并联、混联流程布局,形成多热力过程制冷集成系统。在选择的典型工况下系统探索集成过程的性能特征,研究包括制冷剂充注量的影响,热管理系统的热力学能量能质特性分析,从系统流程构形的结构特性和增加调控策略的管控过程两方面对比分析电池和乘员舱热行为,以及系统能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工况背景下,系统流程以及负荷的改变对制冷剂最佳充注量不产生作用影响。相同工况和运行条件下,串联系统的COP(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以及(火用)效率ηex高于并联系统,冷却效果也优于并联结构。综合提出的系统调控机制,得出目前主流连接模式的并联系统在乘员舱温度响应速率方面的性能较优,而串联系统对电池温控能力以及系统能效方面皆有较优的性能表现,可作为集成热管理耦合方式的选择和参考。在研究直冷集成系统的耦合关联关系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电池全生命周期性能衰变特性,探索其与直冷热管理的作用关系和规律。考虑常规老化构建电池衰变模型,首先对电池热衰变参数均一性分布进行探索,并分析改变换热结构、增加均衡策略等措施对电池参数一致性的优化改善情况。同时,基于规定的基本工况,以环境温度周期性变化、SOC运行区间水平不同为背景,分析热管理系统与电池衰变间的影响关系。在印证合理有效的热管理措施有助于延长电池寿命的基础上,协同热管理系统寄生能耗的不利影响,提出并解决了电池热管理目标温度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在电池良好的工作温度区域10~40℃时,电池保持在该温度±1℃可使系统能耗与电池衰减综合效果较优。进一步提出电池全生命周期下的预控制估值前馈,通过识别判定从内阻角度表征的电池健康状态SOHR更新控制参量,达到最佳的热管理控制实施。研究结果为制定电池寿命优先热管理方案,延长使用年限提供指导帮助。最后,在完成直冷热管理系统关键部件的结构和热特性分析、系统的设计与集成、老化衰变要素的完善与丰富后,构建热管理系统整体运行模式架构,探索车用背景下的控制与优化。通过基于方差的全局敏感性分析方法,衡量目标量与受控量间作用影响的敏感度,利用NSGA-Ⅱ算法,对热管理系统驱动参数进行多目标输出优化。以直冷串联、并联系统,以及典型负荷工况为例,在系统多目标优化函数(被控部件温变速率、动力电池瞬时功率、热管理系统能耗、电池容量衰减速率)作用下,保证被控部件温度水平,结合制定的基本控制模式,对热管理系统开展优化对比分析。算例表明,相同工况下经优化管控,串联系统可实现电池老化速率、温降速率以及系统能耗水平较并联系统依次提升15.29%、45.23%、23.10%,并联系统则在乘员舱温降速率以及电池峰值功率方面较串联系统分别有4.51%、50.09%的提升。这意味着串联系统利于实现电池性能与系统长时能耗水平的最优,并联系统利于实现乘员舱舒适度与系统瞬时功率水平的最优。本文研究工作基于电动汽车直冷热管理系统的实验测试与仿真模拟,内容覆盖从电池热管理回路热力调控性能分析到集成耦合系统构架设计探究,从全新的电池状态到老化衰变状态的全生命周期考量,从单一的温度控制到多目标优化管控,较为系统地对新型直冷热管理体系进行探索和研究,相关工作不但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并且为后续研究和技术应用奠定基础和提供指导。

贾东洲[2](2021)在《砂轮工件界面荷电微液滴雾化形成机理与磨削性能评价》文中指出微量润滑是一种清洁、高效、低耗、低碳的冷却润滑剂供给新方法,避免了传统浇注式润滑大量使用矿物性切削液的高成本、威胁自然环境和操作人员健康的技术难题,已在机械零部件加工制造领域广泛应用。尽管微量润滑方式实现了润滑剂的减量化供给,然而依然存在以下技术瓶颈:微量润滑剂依靠高压气体雾化,其液滴粒径、分布及输运随气流场扰动难以精准可控,常伴有PM10和PM2.5可吸入细小液滴生成,不但降低了润滑剂有效利用率,而且依然对环境和人员健康存在一定威胁,无法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难加工材料磨削。基于以上迫切需求和技术瓶颈,作者所在研究团队在国内率先提出了静电雾化微量润滑(EMQL)新工艺。新工艺采用静电场和气流场协同雾化、可有效降低雾化液滴平均粒径和分布跨度,并提高其沉积和渗透性能。在学位论文工作开展前,静电雾化的优势已经通过加工验证性实验证实。然而,对于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静电喷嘴雾化机理、雾化液滴输运及界面撞击动力学机制、切削区多场协同冷却润滑机理等科学本质尚未揭示,无法实现微量润滑剂参数化精确可控供给。针对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喷嘴雾化特性及磨削区作用机理等科学本源问题,论文开展了静电喷嘴多能场驱动作用下环状液膜撕裂破碎雾化和小液团破碎雾化理论研究工作。研究了荷电液滴界面撞击动力学行为,揭示了电场强化换热机理,探索了静电雾化微量润滑磨削区冷却润滑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静电喷嘴环状液膜撕裂雾化和小液团破碎雾化液滴体积平均粒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磨削加工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静电雾化微量润滑荷电喷嘴环形液膜破碎初次雾化机理,揭示了电场参数与气流场参数对喷嘴出口处环形液膜厚度、横向波长及纵向波长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荷电工况下环状液膜K-H波动和R-T波动规律,建立了环膜撕裂雾化液滴体积平均粒径数学模型,得到了电场参数和流场参数对液滴平均粒径、粒径分布跨度R.S值和PM10/PM2.5百分比浓度的影响规律,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2)基于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喷嘴在不同喷雾截距上的液滴粒径测定实验,分析了气场参数、电场参数对雾化体积平均粒径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包含气体初始速度、喷嘴电压、射流距离等影响因素的小液团破碎雾化体积平均粒径数学模型;研究了静电雾化过程中气体动能损失、液体表面张力势能变化及电场力做功变化规律,依此建立了静电雾化系统能量分配比例模型。(3)建立了不同气压和电压条件下微液滴速度演变模型,得到了液滴撞击液膜前的初始速度和粒径;构建了荷电液滴撞击液膜动态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回弹、铺展及飞溅破碎三类液滴撞击液膜行为,揭示了外加电场对液滴撞击液膜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了荷电液滴与液膜撞击过程中速度场、压力场及空间电荷密度的变化规律,揭示了液冠形成机理及液滴发生回弹、铺展及飞溅破碎行为的动力学机制。(4)研究了针板式电极结构空气介质条件下电晕放电过程,分析了正电晕放电和负电晕放电过程中带电粒子运动及碰撞规律,结合高电压作用下微观粒子间电离、复合、吸附等电化学反应,建立了空气介质电晕放电简化模型;结合静电雾化磨削区换热边界条件,依据静电场控制方程、两相流场控制方程以及多物理场耦合方程,构建了基于EHD电场强化换热效应的温度场数学模型,并研究了模型换热空间电场、速度及压力分布特性。(5)开展了干磨削、浇注式、气动微量润滑和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四种工况下难加工材料钛合金Ti-6Al-4V平面磨削加工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润滑工况下的磨削力、摩擦系数、磨削比能及工件表面形貌,揭示了外加电场在磨削区的润滑机理。结合正交实验法和信噪比分析,进行了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射流参数优化实验,确定了最佳供气压力、喷嘴电压和喷嘴角度,对微量润滑剂破碎雾化过程及荷电液滴与液膜撞击行为进行了验证。(6)开展了基于生物活性剂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增益磨削钛合金实验研究,分析了卵磷脂添加项对大豆油表面张力,动力粘度、电导率以及荷质比的影响机制;研究了不同卵磷脂掺混比例混合油液磨削工况下的工件表面形貌和面粗糙度,揭示了卵磷脂磨削区润滑增益机制。进行了干磨削、浇注式、微量润滑和静电雾化微量润滑不同工况下钛合金磨削实验,并利用热电偶法测量了磨削区温度,分析了外加电场对磨削区冷却机制。

刘扬[3](2021)在《天然气辅助聚光PV/T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热力特性研究》文中提出碳减排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我国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兼顾天然气稳定、连续、热值高、运输便捷和太阳能清洁、可再生的优势,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研究太阳能间歇性和随机性影响且用户负荷需求不确定变化下的天然气辅助聚光光伏光热(PV/T)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热力特性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建立天然气与太阳能互补的冷、热、电三能输出在切换拓扑结构下的能量输运模型,揭示不同时空尺度下多能流热力场的耦合机制;探寻可最大限度消纳间歇性和随机性太阳能量的冷、热、电负荷主动调控机制和稳定控制方法,突破多扰动下天然气辅助聚光PV/T三联供系统主动调控的机理与方法。以期为高效、清洁、低成本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技术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丰富太阳能综合利用领域,拓宽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的应用场景。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探寻不同追踪模式的低倍聚光PV/T系统性能。为了提升PV/T性能,采用聚光技术之后,需要设置追踪装置辅助配合。追踪方式分为单轴追踪和双轴追踪。根据特定的地理位置调整太阳能电池板的方向、倾角和使用合适的聚光器,可达到最大限度地收集利用太阳能的效果。一般来说,聚光太阳能电池板的热、电性能优于非聚光太阳能电池板。追踪系统会显着提高太阳能电池板接收到的辐射强度,从而提高电池板的光伏和光热性能。因此,追踪技术在太阳能利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不同轴向的单轴追踪系统和双轴追踪系统的能量输出特性。得到结论,在北京地区单轴追踪低倍聚光PV/T系统东西轴向系统的性能最优。其次,结合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特征的低倍聚光PV/T热电输出能量场模拟和实验结果,将聚光PV/T技术与热泵技术耦合,构建了全工况下的热电联供系统。采用(?)分析方法,研究热电联供系统变工况运行性能下降的本质原因及其应对策略,揭示联供系统全工况能量转换与梯级利用机制。从能源梯级利用角度出发,设计并建立低倍聚光PV/T系统耦合热泵热电联供系统模型,分析其采暖季全工况下的热力特性。通过数值模拟,探究其全工况下系统热力特性。搭建系统实验平台,实验探究该热电联供系统的耦合机制及运行性能。热电联供系统的水源热泵机租的COP实测值比额定值高31%。然后,分析多时空尺度下异质能源互补的冷、热、电能量转换机制,探索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三联供系统能量场的耦合机理。基于温度对口、梯级利用原则,通过对用户侧的热负荷、冷负荷、生活热水、以及系统用电的预测与评估,剖析三联供系统全工况热力特性,结合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特征的低倍聚光PV/T系统输出能量场模拟结果,剖析天然气、低倍聚光PV/T以及热泵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建立了异质能源互补的三联供系统的热力输运计算模型。最终,实现系统全工况的稳定连续运行,既可提高太阳能的光电光热转化效率,又能够提高天然气热力系统的运行热经济性,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天然气燃烧不可逆损失。最后,从系统优化角度出发,以前述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异质能源互补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优化集成方法。利用TRNSYS软件与GenOpt相结合的手段,优化低倍聚光PV/T面积、蓄热水箱容积以及控制策略中的三个限定温度,采用全生命周期的分析方法,建立耦合系统优化目标,探究系统收益、成本之间的竞争博弈关系。最终,优化后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三联供系统的年度CO2减排率为35%。

张泳[4](2021)在《玻璃流道集热器双玻双面PV/T组件设计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太阳能光伏/热综合利用技术(PV/T)可以提供电能和热能,是对太阳能的高效清洁利用,同时能获得经济收益和良好的环境效应,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和发展。PV/T组件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光热转换效率以及太阳能综合利用效率。传统PV/T组件的集热器多为导热性良好的金属材料,如铜、铝等。本文设计并制作了一种玻璃流道集热器的双玻双面PV/T组件,即组件的集热器采用钢化玻璃作为材料,集热器结构为上端敞口的扁平盒式,并且集热器底部制作成反光镜面。相较于传统的金属扁平盒式结构集热器,这种结构的玻璃流道集热器内冷却工质直接与PV电池背板接触,减少了一层传热热阻,加强了冷却工质对PV电池板的冷却效果。另外制作成镜面的集热器底部配合双玻双面电池的双面发电特点,可以将PV电池缝隙间透射的光线反射回电池板背面进行继续发电,增加了光线利用率,提升了光电转换效率。为了更好的研究玻璃流道集热器双玻双面PV/T组件的性能,搭建了一套双轴追踪的实验平台,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配合CPC聚光器组成了低倍聚光的CPC-PV/T热电联供系统。利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了系统的能量转换特性。并通过与传统铝流道PV/T的一系列对比实验以及不同运行模式的实验对比,验证了这种玻璃流道集热器PV/T组件的性能,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在非聚光不冷却条件下,玻璃流道PV/T组件的电池板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为13.93%,实验期间最高电效率15.61%,铝流道PV/T组件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为11.39%,最高电效率为13.04%。玻璃流道PV/T组件的电效率明显高于铝流道PV/T组件,平均光电转换效率高出2.55%。证明玻璃流道PV/T组件的热量流通情况比铝流道的好。证明所设计的这种结构玻璃流道集热器在热量传递方面的优势。2)在非聚光定冷却水流量为80L/h条件下,玻璃流道PV/T组件的平均电效率为17.13%,铝流道PV/T组件平均电效率为14%,可以看出玻璃流道组建的电效率比铝流道的要高3.13%,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差距。玻璃流道PV/T组件的平均热效率为47.25%,铝流道PV/T组件的平均热效率为44.41%,整体来看,玻璃流道PV/T组件的热效率比铝流道PV/T组件的高,进一步说明了玻璃流道集热器的冷却效果比铝流道集热器的好。玻璃流道PV/T组件在实验期间的组件平均总效率为64.38%,铝流道PV/T组件平均总效率为58.41%。3)在聚光冷却水流量为80L/h条件下,玻璃流道PV/T组件的平均电效率为13.1%,平均热效率为51.22%,平均总效率为64.32%。铝流道PV/T组件的平均电效率为10.46%,平均热效率为41.33%,平均总效率为51.79%。玻璃流道PV/T组件在聚光条件下运行时不仅在热性能方面表现优异,而且在电性能上也比铝流道PV/T组件的要好不少。4)在冷却水路串并联实验中,水路串联系统的LCPV/T组件的平均电效率为13%,平均热效率为48.13%,平均总效率为61.13%;水路并联系统的LCPV/T组件的平均电效率为14.9%,平均热效率为58.69%,平均总效率为73.59%。但相较而言水路并联时系统运行的电效率和热效率都明显高于水路串联时的表现。

张康伟[5](2021)在《面向消防疏散的光散射式气溶胶监测》文中研究说明火灾是一种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灾害,实现早期火灾预警能降低火灾危害,为消防疏散争取宝贵时间。目前国内火灾消防预警主要通过特定烟雾探测器与视频图像监控实现,在特定场合下具有快速预警能力,但适应范围较小、灵活性较低且成本高昂。因此,设计更加灵活稳定的消防监测系统势在必行。论文针对火灾早期的烟雾气溶胶特征,研究了激光测量与流量测量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面向消防疏散的光散射式气溶胶监测系统。系统的硬件平台采集了气溶胶的风速、温度与浓度等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控制终端进行校准与处理,完成了多种模型拟合方法的对比验证。系统的软件端则实现了相应数据的记录、显示、分析与预警功能。该系统有着较快的反应速度、较高的灵活性和更低的成本,同时具有多种工作模式,可以针对不同环境和要求完成主动或被动监测。论文所做工作如下:(1)根据气溶胶的成分和形成原理,分析室内气溶胶粒子监测方法,选择激光测量结合流量测量的方法。通过室内气溶胶粒子的特点和散射原理,得到用光散射方式采集气溶胶数据的具体设计方案。完成了光学追踪仿真和激光腔体结构的设计与实现。利用恒温测量方法,建立了气溶胶的流量数学模型。(2)按照选取的浓度光散射测量方法和流量恒温测量方法,完成了监测系统硬件搭建。为增强硬件平台的稳定性和灵敏性,加入了放大,滤波和反馈电路,对各模块电路进行了设计和改进。制作了实物电路板,并完成了测试和标定。(3)依据建立的流量和浓度数学模型,设计实现了嵌入式软件和控制终端软件,并进行了实测数据分析。软件系统接收硬件端的浓度、风速和温度数据,完成了降噪、拟合、标定等数据处理任务,记录工作模式、电源状态和激光工作状态。最后将这些数据与状态可视化,转化成直观的工作状况、气溶胶浓度以及相关分析图表。该面向消防疏散的光散射式气溶胶监测系统在测试中达到预期效果,在较高反应速度监测气溶胶的同时,保证了可靠性与灵活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陈静娴[6](2021)在《空气自呼吸微流体燃料电池两相流动特性与振动效应的耦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便携式电子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各类高性能电子设备的发展对微型移动电源的高功率输出与待机时间提出了高要求。微流体燃料电池以其清洁、高效等特点被认为是未来便携式电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理想途径。此外,它能够满足延长工作时间和电源体积小型化的要求,在电流密度方面与宏观电池系统相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对于微流体燃料电池的研究尚处于理论分析的阶段,为加速其投入商业化应用,必须考虑其在实际应用场景中所受环境或其自身固有振动影响。便携式电子设备随着人体的活动受到震荡,故而电池会在各种干扰力下运行,电池内部流体因振动效应产生交叉混合。此外,当以有机燃料作为还原剂参与电化学反应时生成的二氧化碳(CO2)气体会对平行层流造成扰动,引起对流混合和燃料渗透。因此气液两相流和振动效应是燃料电池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的两个重要因素,而目前对微流体燃料电池的理论研究工作十分有限,尚不能较好地为性能提升与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针对以上问题与不足,本文立足于剖析基于振动和气液两相流耦合效应下的微流体燃料电池内部流体流动与物质传递的机理,分别构建了忽略气相物质存在的单相与假设气相物质存在的两相微流体燃料电池数值计算模型,对耦合振动效应下电池运行时内部流体流动状态与物质传输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分别构建了三维单相平面阳极与可渗透阳极的空气自呼吸微流体燃料电池数值模型,对重力效应及主要结构参数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主要影响因子进行标准化灵敏度分析;(2)构建了基于相场模型的两相微流体燃料电池模型,模拟了不同运行工况下CO2气泡的生长与迁移过程,同时预测了不同时刻下电池性能响应;(3)构建了基于欧拉-欧拉模型并耦合振动效应的两相平面阳极微流体燃料电池模型,模拟了振动干扰时电池内部流体流动状态,参数化分析了振动与主要运行参数对电池性能与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4)构建了基于振动与气液两相流耦合效应下的可渗透阳极微流体燃料电池计算模型,预测振动效应对电池性能及两相流动特性的影响,评估其在振动与两相流耦合效应下的性能响应。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于平面阳极微流体电池而言,重力效应对其速度场与燃料浓度分布有显着影响,增大进液流量能够减轻重力效应在入口段速度域的干扰;随着电池放置角度从0?增加至30?,平面电极电池的电流与功率密度输出逐渐增大,当旋转角度超过30?时,电池功率输出逐渐降低;相较于平面阳极微流体燃料电池,具有可渗透电极的微流体燃料电池在重力效应作用下也能够维持稳定的功率输出,且电池性能基本不受旋转角度的影响。(2)伴随着电化学反应生成的CO2气泡会减少阳极活化反应面积,阻碍燃料传输,增大欧姆内阻,降低电化学反应速率,从而削弱电池性能;接触角的增大能降低气体与通道壁的粘滞程度,加速气体的扩散,及时为电化学反应提供活性反应位点,使得燃料能够及时参与电化学反应。(3)振动效应极大影响微流体燃料电池的性能。振动强度和振动频率的持续增大加剧了燃料的交叉混合,延缓了气相物质的扩散流动,并且寄生电流密度在总电流输出中所占比例增大,严重削弱电池电流与功率输出。(4)进液流量的增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振动效应带来的影响,限制燃料的交叉混合,同时加速气相的流动,但是会造成燃料的浪费,进液流量与燃料浓度的最佳供给是提高电池性能和牺牲燃料利用率之间的一种折衷。(5)燃料利用率与电流密度密切相关,?效率与功率输出成正比,提高电池电化学反应速率是提高燃料转化效率,促进微流体燃料电池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6)相较于平面阳极电池,具有可渗透阳极的空气自呼吸微流体燃料电池抗振性能较优异,当振动加速度度超过0.5 m s-2时,平面阳极微流体燃料电池濒临失效,而可渗透阳极电池在振动加速度为6.0 m s-2的紧急制动工况下依旧能有效运行。

任海鹏[7](2021)在《耦合风能的CCP系统建模控制与效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综合能源系统在能源领域受到极大的重视与发展,该系统不仅可以节省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还可以通过不同的能量转换设备耦合不同的能源种类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能源利用率。但是,综合能源系统技术的发展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比如系统的优化运行及安全控制技术尚无法完全满足系统的运行要求;风力发电系统的引入对现有系统的冲击无法完全平抑等等。本文基于某企业自建的能源岛系统,搭建了适合夏季工况的冷电联供系统,并且在该系统中引入了风力发电系统。为最大程度的利用风能,本文设计了可控制发电机转速的最大风能追踪策略。同时,为了能够保证系统平稳运行、解决风电出力随机性强、波动频繁等问题,针对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分别设计了零d轴电流控制策略和定向矢量控制策略,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为了评估了系统的热力性能,本文在热力学定律的基础上定义了耦合风电的冷电联供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和?效率等参数,结果显示本文所研究的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和?效率分别达到了109%和31%;本文还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探究吸收式制冷机组和地源热泵机组中冷却水、冷冻水进口温度变化对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和?效率的影响趋势,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上述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冷冻水进口温度对系统性能影响最大;本文利用回归正交试验得到了能源利用率、?效率和两个制冷机组中冷冻水进口温度的回归方程,为系统的运行优化提供了数学指导。

李欢欢[8](2021)在《水轮发电机组安全评价及其调节特性对互补发电效益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电力低碳转型大背景下,水轮发电机组(常规水轮发电机组和水泵水轮发电机组)作为稳定灵活性资源将消纳更多风光可再生能源。受电力负荷峰谷差与自身水-机-电耦合特性的双重影响,水轮发电机组将面临更为频繁的过渡过程,顶盖振动、导轴承摆度及尾水压力等指标参数剧烈变化,严重威胁机组安全运行及调能效果。本文以揭示水轮发电机组过渡过程复杂水-机-电耦合关联机制与解析多指标参数复杂波动变化背后潜在风险规律为关键科学问题,构建水轮发电机组动态安全评价新框架,并将水轮发电机组动态调节特性纳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入网的现实情景下,进一步优化机组互补性能与互补效益,取得以下三方面研究成果。1.围绕揭示水轮发电机组过渡过程复杂水-机-电耦合关联机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克服传统水轮机调节系统模型、轴系模型或抽蓄电动机模型不能全面描述机组水-机-电耦合特性的缺陷,探究子系统耦合切入点,建立两类机组过渡过程水-机-电耦合模型并深入研究机组动态稳定性。主要包括:(1)针对一管两机常规水轮发电机组,由水轮机力矩推求转轮水力不平衡力,以水力不平衡力为切入点耦连发电机不平衡磁拉力、阻尼力、碰摩力及水导轴承非线性油膜力,使水力系统与机电耦合系统紧密联系,利用特征线法求解引水管-尾水管传递函数、四阶龙格库塔法求解轴系受力方程,建立水轮机调节系统与轴系耦合统一模型,将可靠性验证后的耦合统一模型应用于开机稳定性分析,研究主要运行或结构参数对机组振动特性影响规律,优化主要参数取值,从而使机组能够以最经济、操作最简便的优化方式提高过渡过程稳定性。结果表明:转子振幅与自调节系数关系可用二次方程近似描述,转子振幅与转轮进出口直径比关系可用五次方程近似描述;轴承离心率对开机振动失去响应的临界数量级趋近于1×10-6,转轮进出口直径比最优取值趋近于0.8,自调节系数最优取值趋近于3。(2)针对一管两机水泵水轮发电机组,将其抽水调相运行时水压扰动等异常变化等效为高斯随机型或阶跃型外部激励,以“外部激励影响有功输出,有功输出影响无功特性”为切入点耦连水力系统与机电耦合系统,利用特征线法求解复杂管道传递函数并基于Matlab/Simulink模块耦合励磁装置及抽蓄电动机模型,建立完整水泵水轮发电机组多机调相仿真模型。利用可靠性验证后的仿真模型研究外部激励作用下进相与迟相转化机制及多机间无功流动特性,并结合工程案例提供调相机跳机情景下的风险缓解建议。结果表明:一台机组受到外部激励时,易导致并行机组进相深度减小甚至转迟相运行;阶跃激励比高斯随机激励对进相与迟相转化行为影响更大;阶跃激励较大时,励磁电流辅助调节作用可适当缓解调相不稳定性。2.围绕解析多指标参数复杂波动变化背后潜在风险规律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克服子系统耦合复杂性造成风险特征提取和风险表现归类困难问题,提出利用动态风险量化方法深入挖掘两类机组过渡过程指标参数间及与运行风险间关联规律的新思路。(1)为准确界定常规水轮发电机组不推荐运行区、且缓解推荐运行区风险问题,基于理论修正的顶盖振动、导轴承摆度及尾水压力等动平衡实验关键指标参数,利用动态熵改进模糊集评价方法与灰色关联评价方法,提出动态熵-模糊集风险评价方法与灰-熵关联动态风险评价方法深入挖掘不推荐运行区与推荐运行区关键指标参数潜在风险规律,以概率形式量化机组实时风险度,提取高风险指标参数并对危险度排序。结果表明:机组不推荐运行区可从0 MW~121 MW缩减至0 MW~100 MW,将为灵活性调度增加21 MW可调容量。推荐运行区内不同水头下指标参数危险度排序存在明显差异,证明不同运行水头下定位的高风险部件将各有侧重。(2)为缓解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水轮机工况甩负荷过渡过程运行风险,考虑导叶直线关闭和球阀-导叶联动关闭两种方式,利用训练数据和相应风险判别准则改进传统Fisher判别法,提出基于Fisher判别的动态风险评价方法深入挖掘甩负荷过程水轮机流量、转速、尾水压力及蜗壳压力等关键指标参数风险演化特征,量化各工况点下机组运行风险概率。结果表明:导叶直线关闭和球阀-导叶联动关闭方式下机组不稳定运行概率分别为0.23和0.16,说明导叶直线关闭方式下机组甩负荷后会出现包括水锤压力在内的严重稳定性问题,若不优化导叶关闭方式,长期运行将造成部件疲劳损伤;两种关闭方式下机组风险演化特征均呈现双峰特性,其中第1波峰发生于甩负荷初期,而第2波峰发生于甩负荷后期;球阀辅助关闭的加入对机组第1波峰运行风险缓解作用极小,但可显着降低第2波峰风险概率。3.围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入网严重威胁水轮发电机组安全运行及调能效果这一现实情景,克服现有经济目标函数缺乏对灵活性水电机组调节成本量化的缺陷,构建超调量、上升时间、调节时间及响应峰值等水电机组动态调节性能指标以衡量PID控制参数、能源配比及传输线路布置优化对水光互补系统稳定运行优化作用。进一步地,以水风互补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取高敏感性超调量指标量化水电机组动态调节成本,综合考虑电能损失成本、投入成本及售电利润等较完备的投入-产出费用因子,提出以成本-利润为目标函数的水风互补发电效益评价方法,研究风速类型、容量配比及市场电价波动对互补发电效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当风电接入比例超54.5%时,最不利风速条件下风力发电效益将反超水力发电效益;分时电价每天捕获的互补系统总发电效益比固定电价效益要高出1万元左右。

朱棋[9](2021)在《含水层污染原位修复中的循环井模型研究及其应用》文中提出在含水层污染原位修复的众多技术中,地下水循环井(groundwater circulation well,GCW)技术操作便捷且易于搭载生物、物理、化学等各类修复技术,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GCW为具备双井屏、能同时向含水层中施加抽水和注水的一类特殊井结构。在开展含水层污染修复工作时,抽、注井筛位于同一口井的循环竖井(vertical circulation well,VCW)能作为参数反演工具来解译含水层污染原位修复相关参数,尤其是垂向渗流参数以及吸附/解吸速率、反应速率、传质系数等吸附反应相关参数。另外,GCW还可以通过其驱动的流场使注入的试剂抵达目标位置并产生降解效果,其单孔形式的VCW或多井形式的GCW可以适用于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及污染情形的场地修复。将GCW应用于含水层的参数反演或原位修复时,定量刻画该体系中的渗流及溶质反应迁移过程尤为关键。通过调研已有的研究发现,尽管前人通过模型、室内及场地试验对循环井的渗流和溶质运移机理以及含水层污染物的降解规律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仍然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1)含水层因素对循环竖井示踪试验精度的影响的定量评估。已有的循环井示踪试验模型往往忽略常见的含水层因素如区域地下水流及表皮效应的影响,这将降低反演求得的含水层参数的精度;2)循环竖井多向流体系中多组分反应迁移模型求解方法。VCW流场具有的强烈发散性和汇聚性使得该体系中的溶质迁移模型求解精度受限,以往的半解析半数值法又无法解决多组分反应问题,因此需要围绕VCW的多向流特点,开发更为准确的多组分、多相态溶质反应迁移模型求解方法;3)循环井渗流及溶质运移模型在含水层污染原位修复中的应用。在GCW技术实施前期反应迁移相关参数往往无法准确获取,需要探究如何基于渗流模型对循环效率进行定量地表征刻画;此外,当前的研究大多关注部分水文地质参数及工艺参数对GCW系统中渗流及溶质运移的影响,有必要从模型及场地试验的角度探究GCW修复技术的水文地质约束条件及工艺参数优化方案。围绕上述问题,本文依托GCW的渗流及反应迁移模拟,配合实际场地含水层的GCW污染修复案例,来揭示地下水循环井的相关模型在含水层污染原位修复中的应用。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分别建立了区域地下水流和表皮效应影响下的循环井示踪试验模型,提出了区域地下水流对循环井反应型示踪试验影响的定量刻画指标,探究了循环井示踪试验对表皮存在性及其性质的判定方法。地形起伏及成井过程分别导致的区域地下水流和表皮效应在VCW周围广泛存在,已有的VCW示踪试验模型对二者因素的忽略可能导致参数的反演精度降低。如何定量评价区域地下水流对参数反演精度的影响,以及是否可以利用VCW示踪试验对表皮存在性及其性质进行识判,具有较大的研究与应用价值。为此,本文首先建立了区域地下水流影响下的VCW溶质反应迁移数值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区域地下水流会将部分原先被VCW系统回收的溶质冲刷至下游,导致抽水井收集的溶质量变少,造成穿透曲线(breakthrough curve,BTC)值变低,进而导致一阶反应系数的评估值偏大,且区域地下水水力梯度越大,反应系数的评估值精度越低。此外,结合前人无量纲参数表达式中的考虑因素,通过大量的数值试验,提出由抽注水速率、两井筛之间隔水段长度,井筛长度、含水层水平渗透系数以及区域地下水水力梯度五项组成的无量纲参数’,并定量刻画了VCW试验求得的一阶反应动力学速率高估程度与该无量纲参数的负相关关系,为实际VCW示踪试验是否需要关注区域地下水流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比如对于特定条件下的VCW反应型示踪试验,若一阶反应动力学参数的高估程度须控制在50%以内,则要求无量纲参数’值大于3.7%。此外,本文还建立了表皮效应影响下的VCW溶质运移数值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正表皮会阻滞井筒和含水层之间的水量与溶质交互过程,导致抽水井筒BTC的前缘抬升及峰值抵达时间更晚,峰值更低,而负表皮则与正表皮功能相反。计算结果还体现表皮效应影响下的VCW示踪试验会出现两种单峰型BTC(“早-高”型和“晚-矮”型)和两种(类)双峰型BTC(“前高后低”型及“前低后高”型),其中“早-高”单峰型BTC表明与含水层渗透性接近的负表皮,“晚-矮”单峰型BTC表明正表皮,(类)双峰型BTC表明渗透性较强的负表皮,且“前高后低”型BTC表明表皮的渗透性各向异性较弱,“前高后低”型BTC表明表皮的渗透性各向异性较强。各类BTC对表皮性质的指示作用体现了VCW示踪试验对表皮存在性及其基本性质的潜在识判功能。(2)针对循环井修复技术前期需要定量表征循环效率的问题,在渗流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粒子追踪法和流(势)函数法分别提出VCW和区域地下水流影响下的双孔GCW的循环效率定量表征指标。在循环井技术实施的前期,出于避免对实际污染场地的干扰的原因,往往来不及获得准确的溶质反应迁移相关参数,因此需要基于渗流模型对循环井的循环效率进行定量表征。本文首先通过解析法求得VCW稳定渗流场中径向和垂向流速的空间分布情况,并利用粒子追踪的手段,计算注水井筛出发的一定数量的粒子被抽水井筛回收的比例,通过观察该回收率随时间的变化,明确了含水层渗透系数各向异性比值及抽注水速率、井筛位置等工艺参数对粒子回收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增大含水层各向异性比值、减小井筛间距及增大抽、注水速率能够增大粒子的回收率。围绕粒子回收率这一指标形成前期VCW的工艺优化指导手册,能为前期VCW技术的工艺参数设计提供定量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针对双孔形式的GCW,在考虑区域地下水流场影响下,通过计算渗流场的流函数及势函数来界定驻点的位置,并进一步计算抽得水量中来自注水井的比例,通过该比例可以发现:(1)抽、注井间距不变时,抽、注井连线与区域地下水流向的夹角越大,抽得水中来源于区域地下水流场的比例越高;(2)抽、注水井位置固定时,区域地下水水力梯度越高,抽得水中来源于注水井的比例越低;(3)抽、注水速率越大时,抽得水中来源于注水井的比例越高。该比例同循环竖井的粒子回收率一样,作为前期循环效率的定量表征指标得以应用于工艺优化的理论指导。(3)针对VCW系统中多向流、多组分反应迁移模型难以准确求解的问题,开发了基于节点位置的有限差分模型求解方法,揭示了含水层各向异性及部分工艺参数对VCW降解效果的影响。由于VCW系统中强烈发散和汇聚造成的多向流,溶质迁移模型难以通过解析法求解,且传统有限差分或有限元方法也会产生较大的数值弥散或数值震荡,此外,前人的半解析半数值法无法表达多组分或多相态之间的反应或转化过程。为此,本文在传统有限差分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通过对每一个空间网格节点与其相邻节点的溶质传输方向进行定义,使其不仅能够减小多向流系统中溶质运移模拟的数值弥散,还可以融合微生物、电子受体、电子供体等多组分反应迁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VCW体系中,有限的数量级下增加含水层各向异性比值,能显着影响含水层的渗流场形态,但对于含水层中的污染降解总量影响较弱;(2)持续式注入模式比间隔式注入模式的降解范围更广,但局部的降解效果更差,尤其在距离注水井筛较近的区域,因此使用多个循环竖井并按照科学合理的间隔式注入模式,能够优化含水层的降解效率;(3)对于反应速率无法匹配迁移速率的情形,减小抽、注井筛间距和增大抽、注水速率均可能导致更多的“未反应型”试剂。若反应速率能够同迁移速率匹配,则适当减小抽、注井筛间距或增大抽、注水速率能够促进渗流场的循环效率,改进污染物的降解效率。(4)围绕某卤代溶剂污染场地多孔式GCW实施案例开展一系列模型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分析场地的水文地质约束条件,指导实际场地循环井实施的工艺参数优化方案,并对循环井系统中的重要组分的反应迁移过程展开预测。为进一步探究地下水循环井渗流及反应迁移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本文选取某工业城市受卤代溶剂污染的场地含水层,在充分认识场地基本概况的基础上,利用粒子追踪法、井流方程及溶质反应迁移模型,一方面优化该技术的工艺参数,包括GCW实施前期的孔位、抽、注水速率范围以及“一抽三注”和“一注三抽”两种运营模式在电极能耗与降解效果方面的综合比较;另一方面描述溶解氢(dissolved hydrogen,DH)和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的迁移扩散情况,并开展监测井污染物的模型计算值同实测值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一抽三注”的体系,使其中一条抽、注井连线与区域地下水流方向平行,且使另外两口注水井位于区域地下水流的下游方向,能使抽水井的粒子回收率最高,即循环效率达到最优,此时建议该场地的抽水速率Q抽控制在3~7.8 m3/day,注水速率Q注则为1~2.9 m3/day;(2)0.1 ug/L的DH浓度等值线范围大于1 mg/L DO浓度等值线范围,一定程度上表明,好氧降解区之外可能存在一定范围的适合H2脱氯还原的厌氧降解区,表明实际操作中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分别开展DO主导的氧化降解以及DH主导的还原降解;(3)G05与G07号观测井DO浓度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趋势相差较大,场地有优先流或较为强烈的非均质性的影响,导致实测中的氧气移动速率大于模型模拟的结果;(4)“一抽三注”比“一注三抽”模式具备更为广泛的抽、注水速率调节范围,但是,考虑到降解效果和电极能耗的综合因素,在抽、注水速率能够满足实际场地条件的情况下,“一注三抽”模式相比“一抽三注”模式具有更大的优势。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围绕循环井的含水层参数解译功能以及污染原位修复功能展开研究,涉及的循环井结构包括抽、注井筛同井的循环竖井以及抽、注井筛异井的多孔式循环井,利用数值模拟、解析计算以及场地试验等研究手段,深度探究地下水循环井在含水层污染原位修复中的模型及其应用。本文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循环井渗流及溶质反应迁移模型的理论研究,还挖掘了多种循环井相关模型在实际修复工程中的应用价值。

石多峰[10](2021)在《基于五电平变换器的户用单相光伏发电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中,光伏发电具有随机性,对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动态扰动,其大量接入导致弃光现象频发。户用光伏储能系统具有一定消纳能力,有利于支撑电网稳定运行,降低弃光现象,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课题基于自发自用,余电储能,多余上网,缺额网供的模式,对配有储能的户用单相光伏发电系统在符合实际工况下进行了多模态分析,对单相五电平变换器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从而达到提高户用波形质量和供电容量的目标。本课题首先剖析了户用单相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分析了家庭光伏储能系统的拓扑和能量协调控制的研究热点,总结了多电平变换器的拓扑、调制策略和电容电压平衡的研究现状,并依据现有研究热点提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其次分析了系统中光伏单元、蓄电池单元的工作原理以及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相应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光伏输出特性和蓄电池充放电特性,并基于这两种特性分别研究了光伏单元的恒压控制策略和最大功率追踪控制策略以及蓄电池单元的两段式充电控制策略、直流侧恒压控制策略和放电控制策略,并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重点对能量调控双向DC/AC单元中五电平双向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入地分析,详细研究了该变换器六种载波PWM调制策略的调制原理,并逐一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仿真研究,验证了各调制策略的合理性和正确性;针对该变换器直流侧存在的二倍工频波动和中点电位不平衡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推导,研究了抑制二倍频波动和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仿真模型,验证了设计的抑制二倍频波动和中点电位平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对比分析了该系统设计的瞬时值控制策略和矢量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五电平双向变换器在并网状态下满足并网要求,在离网状态下满足负载供电需求。最后在光伏发电、蓄电池储能、负荷用电、电网调控差额四个动态能量供需平衡关系下,深入研究了多模态控制策略。依据各单元在多模态下能量平衡工况,设计了符合实际工况的5种工作模态,分析了该系统在各模态下能量动态流动关系,确定了各模态下的切换原则,设计了该系统多模态下的切换流程图,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对应5种工作模态动态切换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多模态控制策略判断合理,系统能量动态平衡,各单元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

二、Flow tracing based on curren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Flow tracing based on current(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动汽车热管理直冷系统研究及其控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
        1.2.2 电动汽车热管理集成技术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热管理实验系统电池直冷回路热流调控分析
    2.1 直冷热管理系统方案
    2.2 热管理系统实验设计
        2.2.1 直冷系统及其主要部件
        2.2.2 测控系统及不确定分析
    2.3 电池直冷热管理基本特性实验研究
        2.3.1 流动与传热特征分析
        2.3.2 过程调控影响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直冷热管理系统模型及验证
    3.1 动力组件及热流传输
        3.1.1 电池组件模型
        3.1.2 流体动力学模型
    3.2 热管理直冷系统构件
        3.2.1 压缩机模型
        3.2.2 换热器模型
        3.2.3 阀体模型
    3.3 补充元件及系统框架
        3.3.1 乘员舱模型
        3.3.2 电机驱动模型
        3.3.3 直冷系统模型
    3.4 验证实验与方法
        3.4.1 电池组件验证
        3.4.2 循环回路部件验证
        3.4.3 直冷系统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直冷条件下电池热管理与空调耦合特性研究
    4.1 耦合系统串并关联与分析
    4.2 直冷热管理系统典型特征
        4.2.1 最佳制冷剂充注量
        4.2.2 热力过程(火用)熵能变性
        4.2.3 直冷耦合系统典型性能特征
    4.3 直冷热管理系统调控分析
        4.3.1 电动汽车结构及车载控制
        4.3.2 耦合系统控制策略
        4.3.3 车载温控与能量变动性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电池全生命周期热衰变行为及直冷热控处理
    5.1 电池衰变预置分析与方法确定
    5.2 电池热衰变耦合效应与均一性分析
        5.2.1 数值分析设置
        5.2.2 典型老化衰变特征
        5.2.3 电池热场与老化衰变耦合作用影响
        5.2.4 电池性能参数均一性优化分析
    5.3 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热控影响与处理
        5.3.1 计算分析条件
        5.3.2 环境温度周期性影响
        5.3.3 电池荷电状态影响
        5.3.4 直冷系统电池全生命周期温控追踪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电动汽车直冷热管理系统多目标管控优化研究
    6.1 常态控制方法与应对
    6.2 基于控变参数敏感性的热管理系统控制关联
        6.2.1 敏感性分析方法
        6.2.2 典型系统参数敏感分析算例
    6.3 多热力过程耦合直冷系统控制优化
        6.3.1 多目标优化确定与算法
        6.3.2 典型模式下优化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节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总结
    7.2 本文创新点
    7.3 本文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作者简介与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砂轮工件界面荷电微液滴雾化形成机理与磨削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注释表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传统磨削加工冷却方式及其危害
        1.1.2 绿色磨削加工冷却方式及优劣性能评价
    1.2 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切削研究现状
    1.3 液体雾化概述
        1.3.1 雾化分类
        1.3.2 雾化质量评价
    1.4 液体雾化过程分析
        1.4.1 连续相破碎雾化
        1.4.2 小液团破碎雾化
    1.5 课题来源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7 课题研究意义及论文框架结构
        1.7.1 课题研究意义
        1.7.2 论文框架结构
第2章 静电喷嘴环膜破碎微液滴粒径数学模型及其雾化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喷嘴环状液膜不稳定性波动研究现状
    2.3 静电雾化喷嘴环状液膜PIV观测实验
        2.3.1 PIV图像数据采集系统
        2.3.2 气压对液膜不稳定性影响分析
        2.3.3 电压对液膜不稳定性影响分析
    2.4 荷电液滴体积平均粒径数学模型
        2.4.1 液膜厚度数学模型
        2.4.2 纵向波长数学模型
        2.4.3 横向波长数学模型
    2.5 荷电液滴平均粒径数学模型计算及误差分析
        2.5.1 模型输入参数确定
        2.5.2 数学模型计算结果
        2.5.3 验证性试验及模型误差分析
    2.6 静电雾化液滴粒径分布特性
        2.6.1 粒径分布跨度R.S分析
        2.6.2 PM10 与PM2.5 百分比浓度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荷电射流主段破碎微液滴粒径与能量分配比例模型及实验验证
    3.1 引言
    3.2 荷电小液团破碎雾化实验
        3.2.1 实验装置
        3.2.2 实验方案
        3.2.3 粒径测量结果与分析
        3.2.4 喷嘴远端液滴粒径分布跨度分析
        3.2.5 喷嘴远端PM10 与PM2.5 百分比浓度分析
    3.3 小液团破碎雾化液滴粒径数学模型
        3.3.1 破碎雾化粒径数学模型建立
        3.3.2 液滴粒径模型验证
    3.4 雾化系统能量分配比例模型
        3.4.1 雾化系统表面张力势能变化
        3.4.2 雾化系统动能变化
        3.4.3 雾化系统电势能变化
    3.5 能量分配比例模型结果及分析
        3.5.1 模型输入参数确定
        3.5.2 模型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荷电微液滴撞击平面液膜动力学机理
    4.1 引言
    4.2 荷电微液滴撞击平面液膜动力学分析
        4.2.1 荷电液滴撞击行为理论建模
        4.2.2 荷电液滴撞击行为物理建模
        4.2.3 模型计算结果
    4.3 荷电液滴撞击液膜行为
        4.3.1 液滴回弹动力学行为分析
        4.3.2 液滴飞溅破碎动力学分析
    4.4 多角度液滴撞击液膜行为
        4.4.1 非荷电液滴多角度撞击液膜
        4.4.2 荷电液滴多角度撞击液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场强化植物油基微量润滑油膜换热机理与温度场动态模型
    5.1 引言
    5.2 针板式电极放电机理
        5.2.1 针板式电极电晕放电过程
        5.2.2 电晕放电粒子间反应及理论模型
        5.2.3 电晕放电阀值电压计算
    5.3 电场强化油膜换热理论模型
        5.3.1 电场强化换热理论建模
        5.3.2 电场强化换热物理建模
    5.4 电场强化换热温度场动力学分析
        5.4.1 空间电场特性分析
        5.4.2 空间速度场分析
        5.4.3 空间压力场分析
    5.5 电场强化换热温度场研究
        5.5.1 电场强化换热温度场对比分析
        5.5.2 电压对空间换热强度的影响规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静电雾化微量润滑钛合金磨削机理及表面完整性评价
    6.1 引言
    6.2 实验装置及材料
    6.3 静电雾化微量润滑润滑机制与实验验证
        6.3.1 实验方案
        6.3.2 实验结果
        6.3.3 电场作用下的润滑机制分析
    6.4 静电雾化微量润滑参数优化正交实验
        6.4.1 实验方案
        6.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6.4.3 验证性实验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生物活性剂静电雾化微量润滑磨削增益机制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装置及材料
    7.3 实验方案
    7.4 生物活性剂对基础油物理属性的影响机制
        7.4.1 生物活性剂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7.4.2 生物活性剂对运动粘度的影响
        7.4.3 生物活性剂对电导率的影响
        7.4.4 生物活性剂对荷质比的影响
    7.5 表面形貌评价及生物活性剂润滑增益机制分析
        7.5.1 工件表面完整性评价
        7.5.2 生物活性剂磨削区润滑增益机制
    7.6 磨削区温度评价及热量分配比例系数
        7.6.1 磨削区温度评价
        7.6.2 磨削区热量分配比例系数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3)天然气辅助聚光PV/T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热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太阳能聚光PV/T技术
        1.2.2 PV/T耦合热泵热电联供技术
        1.2.3 PV/T分布式三联供技术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低倍聚光PV/T追踪系统性能对比研究
    2.1 引言
    2.2 单轴追踪低倍聚光PV/T系统对比研究
        2.2.1 单轴追踪低倍聚光PV/T系统流程
        2.2.2 单轴追踪低倍聚光PV/T系统的模拟研究
        2.2.3 单轴追踪低倍聚光PV/T系统的实验研究
    2.3 实验结果分析
        2.3.1 能量分析结果讨论
        2.3.2 (?)分析结果讨论
    2.4 双轴追踪低倍聚光PV/T系统性能研究
    2.5 小结
第3章 低倍聚光PV/T耦合热泵热电联供系统
    3.1 引言
    3.2 热电联供系统热力特性分析
        3.2.1 热电联供系统介绍
        3.2.2 热力特性分析
    3.3 热电联供系统实验论证分析
        3.3.1 实验系统介绍
        3.3.2 实验系统热力学模型
        3.3.3 实验结果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三联供系统热力特性分析
    4.1 引言
    4.2 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三联供系统运行介绍
        4.2.1 三联供系统介绍
        4.2.2 三联供系统各模块介绍
    4.3 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三联供系统控制策略
        4.3.1 供热模式下的控制策略
        4.3.2 制冷模式下的控制策略
    4.4 数据分析
        4.4.1 基础数据分析
        4.4.2 低倍聚光PV/T系统数据分析
        4.4.3 辅助设备数据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三联供系统的优化分析
    5.1 引言
    5.2 天然气辅助低倍聚光PV/T三联供系统的优化设计
        5.2.1 决策变量
        5.2.2 目标函数
        5.2.3 求解算法
    5.3 三联供系统的优化分析
        5.3.1 低倍聚光PV/T系统
        5.3.2 辅助系统
        5.3.3 二氧化碳减排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4)玻璃流道集热器双玻双面PV/T组件设计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我国太阳能的利用现状与趋势
    1.3 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概述
    1.4 PV/T技术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玻璃流道PV/T组件及其实验系统
    2.1 引言
    2.2 CPC-PV/T系统
        2.2.1 CPC聚光器工作原理
        2.2.2 双玻双面太阳能电池
        2.2.3 新型玻璃流道集热器PV/T组件
    2.3 数据测控与数据采集存储系统
        2.3.1 数据测控系统
        2.3.2 数据采集与存储
    2.4 双轴追踪系统
    2.5 系统工作原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性能计算模型与评价方法
    3.1 引言
    3.2 组件能量转化及传递
    3.3 PV/T组件评价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玻璃流道PV/T组件性能实验研究
    4.1 玻璃流道与铝流道PV/T组件的纯光伏性能
        4.1.1 实验描述
        4.1.2 实验数据分析与对比
    4.2 非聚光条件水冷条件下玻璃流道与铝流道两种PV/T组件的性能实验
        4.2.1 实验描述
        4.2.2 实验数据分析与对比
    4.3 聚光追踪实验条件下PV/T组件性能
        4.3.1 实验描述
        4.3.2 实验数据分析与对比
    4.4 不同冷却水路连接方式下的玻璃流道性能实验研究
        4.4.1 实验介绍
        4.4.2 实验数据
        4.4.3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面向消防疏散的光散射式气溶胶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室内气溶胶监测研究现状
        1.2.2 国内室内气溶胶监测研究现状
    1.3 论文组织结构与安排
2 气溶胶浓度模型与流量模型建立
    2.1 气溶胶浓度测量方法
        2.1.1 激光散射模型
        2.1.2 激光光束选择
        2.1.3 探测腔体设计
    2.2 气溶胶流量测量方法
        2.2.1 流量测量的分类
        2.2.2 建立流量物理模型
        2.2.3 铂电阻模型简化
        2.2.4 恒温式流量测量方法
    2.3 流量和浓度模型参数确定方法
        2.3.1 最小二乘法
        2.3.2 平滑样条
        2.3.3 BP神经网络
        2.3.4 支持向量回归
    2.4 本章小结
3 光散射式气溶胶监测系统硬件平台搭建
    3.1 主控电路
    3.2 流量测量电路
        3.2.1 气体流量及温度检测
        3.2.2 风速控制电路
    3.3 浓度测量电路
        3.3.1 激光驱动及反馈电路
        3.3.2 光电接收电路
    3.4 系统电源及通信电路
    3.5 本章小结
4 光散射式气溶胶监测系统软件
    4.1 软件整体功能分布
    4.2 嵌入式部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4.2.1 嵌入式程序组成
        4.2.2 主程序设计
        4.2.3 中断服务程序
        4.2.4 存储结构设计
        4.2.5 通信协议设置
    4.3 控制终端实现
        4.3.1 主要模块与功能划分
        4.3.2 串口通信部分结构
        4.3.3 界面实现程序
    4.5 本章小结
5 实验测量与验证
    5.1 流量数据校准
        5.1.1 恒温法与恒流法流量实测实验
        5.1.2 流量测量数据模型校验
    5.2 浓度数据校准
        5.1.3 激光驱动电路校准测试
        5.1.4 光电接收与气体浓度校准
    5.3 测量实验
        5.3.1 进气管管道状况测试
        5.3.2 反应速度检验及对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空气自呼吸微流体燃料电池两相流动特性与振动效应的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微流体燃料电池
        1.2.1 微流体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1.2.2 微流体燃料电池中流动
        1.2.3 影响电池性能的主要传质现象
    1.3 微流体燃料电池研究现状
        1.3.1 微流体燃料电池电极
        1.3.2 两相流
        1.3.3 机械振动
    1.4 论文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三维平面阳极与可渗透阳极的空气自呼吸微流体燃料电池性能分析
    2.1 三维空气自呼吸微流体燃料电池流体动力学模型
        2.1.1 模型描述
        2.1.2 模型假设
        2.1.3 控制方程
        2.1.4 燃料利用率与?分析
        2.1.5 灵敏度分析
        2.1.6 求解步骤
    2.2 计算结果与讨论
        2.2.1 模型验证
        2.2.2 重力效应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2.2.3 结构参数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2.2.4 ?效率与燃料利用率
        2.2.5 灵敏度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相场模型的两相空气自呼吸微流体燃料电池的传输特性及性能研究
    3.1 基于气泡动力学的两相微流体燃料电池的数学模型
        3.1.1 模型描述
        3.1.3 控制方程
        3.1.4 边界条件
        3.1.5 求解步骤
    3.2 计算结果与讨论
        3.2.1 模型验证
        3.2.2 进液流量的影响
        3.2.3 壁面接触角的影响
        3.2.4 燃料浓度的影响
        3.2.5 表面张力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振动效应下平面阳极微流体燃料电池传输特性
    4.1 振动与两相流耦合效应下平面阳极微流体燃料电池的数学模型
        4.1.1 模型描述
        4.1.2 模型假设
        4.1.3 控制方程
        4.1.4 边界条件
        4.1.5 求解步骤
    4.2 计算结果与讨论
        4.2.1 模型验证
        4.2.2 基本工况
        4.2.3 振动强度的影响
        4.2.4 振动频率的影响
        4.2.5 接触角的影响
        4.2.6 进液流量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可渗透微流体燃料电池抗振性能评估
    5.1 振动与两相流耦合效应下可渗透阳极微流体燃料电池的数学模型
        5.1.1 模型描述
        5.1.2 模型假设
        5.1.3 控制方程
        5.1.4 灵敏度分析
        5.1.5 边界条件
        5.1.6 求解步骤
    5.2 计算结果与讨论
        5.2.1 模型验证
        5.2.2 振动强度的影响
        5.2.3 振动频率的影响
        5.2.4 进液流量的影响
        5.2.5 接触角的影响
    5.3 运行参数对系统转化效率的影响
        5.3.1 对燃料利用率的影响
        5.3.2 对?效率的影响
        5.3.3 灵敏度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工作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7)耦合风能的CCP系统建模控制与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CCHP系统的研究现状
        1.2.1 CCHP系统的运行优化研究现状
        1.2.2 CCHP系统的设计优化研究现状
        1.2.3 CCHP系统的热力性能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2 冷电联供系统的设备数学模型
    2.1 冷电联供系统流程概述
    2.2 仿真平台
        2.2.1 Flownex仿真平台简介
        2.2.2 控制方程
        2.2.3 求解步骤
        2.2.4 Simulink建模特点
    2.3 系统设备机理模型
        2.3.1 燃气内燃机系统模型
        2.3.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模型
        2.3.3 地源热泵系统模型
        2.3.4 风力发电系统模型
        2.3.5 蓄能罐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冷电联供系统建模控制及验证
    3.1 引言
    3.2 系统设备模型搭建
        3.2.1 内燃机仿真模型
        3.2.2 溴化锂机组仿真模型
        3.2.3 地源热泵仿真模型
        3.2.4 风力发电系统仿真模型
        3.2.5 蓄能罐仿真模型
    3.3 最大风能追踪策略
    3.4 变流器控制策略
        3.4.1 机侧变流器控制策略
        3.4.2 网侧变流器控制策略
    3.5 风力发电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3.5.1 机侧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3.5.2 网侧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3.6 冷电联供系统仿真模型验证
    3.7 本章小结
4 冷电联供系统效能研究
    4.1 冷电联供系统热力性能评估
    4.2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4.2.1 吸收式制冷机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2.2 地源热泵制冷机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4.3 统计学分析
        4.3.1 正交试验
        4.3.2 回归正交试验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水轮发电机组安全评价及其调节特性对互补发电效益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水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战略地位
    1.3 水轮发电机组安全评价综述
        1.3.1 常规水轮发电机组过渡过程模型与稳定性分析
        1.3.2 水泵水轮发电机组过渡过程模型与稳定性分析
        1.3.3 两类水轮发电机组过渡过程风险分析
    1.4 水风光多能互补性优化及经济效益评估综述
        1.4.1 多能互补性优化
        1.4.2 多能互补经济效益评价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常规水轮发电机组开机过渡过程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2.1 引言
    2.2 开机特性
    2.3 水轮发电机组基本模型
        2.3.1 水轮机调节系统模型
        2.3.2 轴系模型
    2.4 水轮机调节系统与轴系耦合统一新模型
        2.4.1 水轮机调节系统与轴系耦合模型的建立
        2.4.2 参数设置
        2.4.3 模型验证
    2.5 常规水轮发电机组开机稳定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抽水调相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3.1 引言
    3.2 抽水调相工况特性
    3.3 抽水调相运行理论
        3.3.1 抽水调相运行迟相与进相基本理论
        3.3.2 多机进相运行稳定性理论
    3.4 水泵水轮发电机组仿真模型
        3.4.1 多机系统抽水调相模型的建立
        3.4.2 模型验证
    3.5 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抽水调相运行稳定性分析
        3.5.1 励磁电流作用下多机调相运行稳定性分析
        3.5.2 外部激励作用下迟相与进相运行转化机制分析
    3.6 抽水调相风险情景下的运行建议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轮发电机组典型过渡过程运行风险分析
    4.1 引言
    4.2 常规水轮发电机组不推荐运行区动态风险分析
        4.2.1 试验机组参数设置与运行区初步界定
        4.2.2 动平衡实验与初步分析
        4.2.3 动态熵-模糊集风险评价方法
        4.2.4 不推荐运行区优化与动态风险分析
    4.3 常规水轮发电机组推荐运行区动态风险分析
        4.3.1 试验机组概况与运行水头设置
        4.3.2 动平衡实验与初步分析
        4.3.3 灰-熵关联动态风险评价方法
        4.3.4 推荐运行区动态风险分析
    4.4 水泵水轮发电机组水轮机工况甩负荷过渡过程风险分析
        4.4.1 甩负荷过渡过程导叶及球阀-导叶联动关闭规律
        4.4.2 数据来源
        4.4.3 基于Fisher判别的动态风险评价方法
        4.4.4 考虑导叶-球阀联动关闭的水泵水轮发电机组风险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风光混合系统互补性能与发电效益优化研究
    5.1 引言
    5.2 水光混合系统互补性能优化研究
        5.2.1 动态调节性能指标
        5.2.2 水光互补发电模型
        5.2.3 算例分析
    5.3 水风混合系统互补发电效益优化研究
        5.3.1 基于成本-利润的互补发电效益评价方法
        5.3.2 水风互补发电仿真模型
        5.3.3 互补性验证
        5.3.4 算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其他指标隶属度函数
附录 B 参数表
致谢
个人简历

(9)含水层污染原位修复中的循环井模型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循环井的应用研究现状
        1.2.1.1 地下水循环井在原位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的应用
        1.2.1.2 地下水循环井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1.2.2 地下水循环井渗流模型研究现状
        1.2.2.1 偶极子流试验模型
        1.2.2.2 循环竖井渗流场模型
        1.2.2.3 双孔循环井渗流场模型
        1.2.3 地下水循环井溶质(反应)迁移模型研究现状
        1.2.3.1 地下水循环井示踪试验模型
        1.2.3.2 地下水循环井溶质(反应)迁移模型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考虑区域地下水流和表皮效应的循环井示踪试验模型及其指示功能
    2.1 区域地下水流和表皮效应影响下的循环竖井示踪试验模型
        2.1.1 循环竖井渗流及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2.1.2 区域地下水流影响下的循环竖井反应迁移数学模型
        2.1.3 表皮效应影响下的循环竖井溶质运移数学模型
        2.1.4 模型的验证
        2.1.4.1 网格剖分
        2.1.4.2 模型参数
        2.1.4.3 模型的校验
        2.1.5 结果与讨论
    2.2 区域地下水流对循环井反应型示踪试验影响的定量刻画指标
    2.3 循环竖井示踪试验对表皮存在性及其性质的识判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循环井渗流模型对循环效率的表征
    3.1 粒子追踪法求解循环竖井粒子回收率
    3.2 流函数法求解抽得水中来源于注水井的比例
    3.3 各类水文地质参数和工艺参数对循环效率的影响机制
        3.3.1 含水层各向异性及工艺参数对VCW循环效率的影响机制
        3.3.2 区域地下水流、抽注水速率及井位对TCW循环效率的影响机制
        3.3.3 循环效率的工艺优化方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下水循环竖井多组分、多相态反应迁移模型求解方法
    4.1 数学模型的建立
    4.2 数学模型的求解
    4.3 模型的验证
    4.4 模型结果
    4.5 模型讨论
第五章 含水层各向异性和工艺参数对循环竖井污染物降解的影响机制
    5.1 含水层各向异性对VCW系统污染物降解效果的影响
    5.2 工艺参数对VCW系统污染物降解效果的影响
        5.2.1 试剂注入模式对VCW系统污染物降解效果的影响
        5.2.2 井筛间距和抽注水速率对VCW系统污染物降解效果的影响
    5.3 含水层各向异性及工艺参数对溶质反应量的影响
        5.3.1 各类因素对电子受体反应量的影响
        5.3.2 各类因素对电子供体反应量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氯代溶剂污染场地地下水循环井反应迁移模拟及应用
    6.1 场地条件及循环井前期工艺参数
        6.1.1 场地基本概况
        6.1.1.1 场地位置
        6.1.1.2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6.1.1.3 场地污染物类型
        6.1.2 循环井前期工艺参数
        6.1.2.1 井筛的设置
        6.1.2.2 井数及位置
        6.1.2.3 抽、注水速率范围
    6.2 “一抽三注”循环井体系溶质的迁移范围
        6.2.1 循环井搭载的工艺技术
        6.2.2 “一抽三注”循环井体系DO和DH的溶质迁移模型
        6.2.2.1 概念模型
        6.2.2.2 模型参数
        6.2.2.3 模型结果
    6.3 “一抽三注”循环井体系典型氯代溶剂的反应迁移模拟
        6.3.1 混溶效应影响下的抽、注井筛边界条件
        6.3.2 模型的DO边界条件及氧化降解反应参数
        6.3.3 模型结果同实测值的对比
        6.3.4 结果讨论
    6.4 “一抽三注”模式和“一注三抽”模式的对比
        6.4.1 两种模式的最大抽、注水速率的比较
        6.4.2 两种模式的耗能及DO扩散面积比较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基于五电平变换器的户用单相光伏发电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户用单相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家庭光伏储能系统研究现状
    1.3 多电平变换器研究现状
        1.3.1 多电平拓扑结构研究现状
        1.3.2 多电平调制策略研究现状
        1.3.3 多电平电容电压平衡研究现状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户用单相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2.1 户用单相光伏发电系统及单元结构
    2.2 光伏电池单元原理及特性
        2.2.1 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
        2.2.2 光伏电池输出特性
        2.2.3 最大功率追踪原理
        2.2.4 单向DC/DC变换器
    2.3 蓄电池单元原理及特性
        2.3.1 铅酸蓄电池的数学模型
        2.3.2 铅酸蓄电池的特性
        2.3.3 蓄电池充电方法
        2.3.4 双向DC/DC变换器
    2.4 双向DC/AC单元
        2.4.1 拓扑结构
        2.4.2 工作原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五电平双向变换器调制与控制
    3.1 调制策略研究
        3.1.1 载波垂直移相调制策略
        3.1.2 载波水平移相调制策略
        3.1.3 改进型调制策略
    3.2 直流侧控制策略研究
        3.2.1 直流侧二倍工频波动抑制
        3.2.2 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控制
    3.3 仿真验证
        3.3.1 调制策略
        3.3.2 直流侧二倍工频波动仿真
        3.3.3 中点电位平衡控制仿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户用单相光伏发电系统单元控制策略
    4.1 光伏单元控制策略
        4.1.1 Boost变换器参数设计
        4.1.2 恒压控制
        4.1.3 最大功率追踪控制
        4.1.4 仿真分析
    4.2 蓄电池单元控制策略
        4.2.1 双向DC/DC变换器参数设计
        4.2.2 蓄电池两段式充电控制
        4.2.3 直流侧恒压控制
        4.2.4 蓄电池放电控制
        4.2.5 仿真分析
    4.3 五电平双向变换器控制策略
        4.3.1 五电平变换器参数设计
        4.3.2 瞬时值控制策略
        4.3.3 矢量控制策略
        4.3.4 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户用单相光伏发电系统多模态控制策略
    5.1 工作模态及能量流动分析
    5.2 模态切换原则
    5.3 多模态控制策略仿真分析
        5.3.1 多模态切换工况一
        5.3.2 多模态切换工况二
        5.3.3 多模态切换工况三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Flow tracing based on current(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动汽车热管理直冷系统研究及其控制分析[D]. 申明. 吉林大学, 2021(01)
  • [2]砂轮工件界面荷电微液滴雾化形成机理与磨削性能评价[D]. 贾东洲.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3]天然气辅助聚光PV/T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热力特性研究[D]. 刘扬.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4]玻璃流道集热器双玻双面PV/T组件设计与性能研究[D]. 张泳.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5]面向消防疏散的光散射式气溶胶监测[D]. 张康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空气自呼吸微流体燃料电池两相流动特性与振动效应的耦合研究[D]. 陈静娴. 广西大学, 2021(12)
  • [7]耦合风能的CCP系统建模控制与效能研究[D]. 任海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8]水轮发电机组安全评价及其调节特性对互补发电效益影响研究[D]. 李欢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9]含水层污染原位修复中的循环井模型研究及其应用[D]. 朱棋.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10]基于五电平变换器的户用单相光伏发电系统研究[D]. 石多峰.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基于电流的流量追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