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捕食应激致大鼠海马NO释放增多及nNOS表达增强(论文文献综述)
李宇飞[1](2020)在《针刺对单一延长应激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创伤和应激源相关障碍,其主要特征为暴露于极端创伤事件、反复和侵入性创伤记忆、避免创伤事件相关刺激、认知障碍、负面情绪、高唤醒状态、高度警惕、临床压力和社会损害等。PTSD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对社会和个人有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其高患病率大大增加了病人患其他精神疾病的风险和负担。尽管目前研究已经确定了与PTSD相关的分子生物、神经化学和遗传异常等因素,但对PTSD的预防和治疗却是有限的。研究表明,应激诱导的免疫炎性激活参与了 PTSD的病理过程,临床研究已初步证实针刺治疗PT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基于精神疾患“异病同治”的理念和团队前期研究,采用单一延长应激方法制造PTSD动物模型,假设针刺是通过调节应激诱导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介导的免疫炎性反应激活而产生抗PTSD作用,通过观察针刺对PTSD大鼠的行为学和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介导的免疫炎性因子的影响,旨在进一步揭示针刺抗PTSD的作用机理。这是本研究的切入点。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舍曲林组。除空白组外的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单一延长应激(SPS)方法进行PTSD造模,造模于适应性喂养结束后的第1天内完成;空白组与模型组不进行干预,正常饲养;针刺组大鼠于每日2:00pm进行1次针刺干预,选择“百会”和“印堂”二穴,持续15天;舍曲林组将舍曲林悬浊液(0.2mg/ml)进行每日1次灌胃给药(10mg/kg),持续15天。进行以下研究:(1)针刺对SPS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采用SPS方法进行造模、模拟PTSD模型,分别于造模前(day 0),实验第8天(day 8)和干预结束后(day 15)对大鼠体质量进行测定,比较三个时间点各组体质量的差异;于造模前(day 0)和干预结束后(day 15)对大鼠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测定。探讨针刺对SPS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2)针刺对SPS模型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调控的影响。本部分实验采用HE染色观察海马基本病理形态改变,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探讨针刺对SPS模型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调控的影响。(3)针刺对SPS模型大鼠血清IL-6和IL-1β含量表达的影响。本部分实验观察针刺对SPS模型大鼠血清IL-6和IL-1β含量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对SPS模型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介导炎性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揭示针刺抗PTSD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1)针刺对SPS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SPS可诱导大鼠出现一系列类PTSD样行为,主要表现为:①实验前(day 0)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水平具有一致性。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接受单一延长应激后,在第8天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到第15天,空白组与模型组间体质量无显着差异(P>0.05),可见,单一延长应激在第8天显着导致了模型组大鼠体质量降低,进而对SPS大鼠生长和整体情况产生影响;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在造模后第8天和第15天体质量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舍曲林组在第8天和第15天体质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可见,SPS在一定程度上诱导大鼠体质量显着降低,大鼠自然生长和整体情况受到抑制;②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SPS显着降低大鼠进入高架十字迷宫开臂的时间百分比及进入高架十字迷宫开臂的次数百分比(P<0.01;P<0.01),导致大鼠出现类PTSD样焦虑行为。值得注意的是,针刺干预逆转了 SPS诱导的大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进入开臂的时间百分比降低情况(P<0.01),提示针刺可以有效改善SPS诱导的焦虑行为,对PTSD大鼠产生防治作用。(2)针刺对SPS模型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调控的影响。①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大鼠海马细胞排列紧密且均匀,轮廓清楚,细胞核染色为蓝色,胞体呈现椭圆形且细胞核仁清晰可见。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可见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数量变少,细胞间隙变大,细胞结构模糊或消失,出现细胞空泡,存在神经元细胞变性、坏死,核固缩,并伴有软化灶,而针刺组的病理损伤则有所减轻,细胞恢复整齐排列,细胞数量增多且细胞空泡减少,舍曲林组的染色切片中也同样观察到细胞增多,坏死细胞数量减少。②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显着增多(P<0.01),且表现为胞体增大,突起增粗,而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的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显着减少(P<0.01),舍曲林组的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也显着减少(P<0.01),提示针刺和舍曲林干预都有效的逆转了 SPS模型大鼠海马的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3)针刺对SPS模型大鼠血清IL-6和IL-1β含量表达的影响。①各组大鼠血清IL-6含量比较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血清IL-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组大鼠血清IL-1β含量比较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表达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大鼠血清IL-1β表达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舍曲林组大鼠血清IL-1β表达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针刺可以显着逆转SPS诱导的血清IL-1β含量增加表达情况,进而发挥抗PTSD效应。结论本研究初步提示:单一延长应激导致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β含量增加,并导致海马神经元细胞变性、坏死,核固缩,并伴有软化灶。可见,单一延长应激对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介导的炎性反应过程在SPS模型大鼠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针刺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了 SPS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介导的炎性反应病理过程,进而发挥抗PTSD效应,这可能是其效应机制重要途径。本团队后续研究将基于此基础展开进一步研究。
杨乐金[2](2020)在《NF-κB信号介导大鼠肠道菌群与行为的交互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文中提出1.研究背景研究证实,行为、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肠道微生物和肠道功能之间存在极为复杂的交互影响,从而给临床工作带来巨大困惑。应激可通过微生物-肠-脑(microbiota-gut-brain,MGB)轴对肠道功能和肠道菌群施加影响,而肠道微生物亦可通过MGB轴影响个体行为和大脑功能。MGB轴是由免疫、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共同参与组成的复杂的多器官交互作用通路,其在维持机体生理功能、内环境稳态、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MGB轴具有双向性的作用特点,一方面可以下传CNS对肠道和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信号,如中枢通过肠神经元-胶质细胞-上皮轴和内脏神经影响肠道平滑肌蠕动及粘膜分泌,调控肠道粘膜免疫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进而影响肠道微环境和肠道微生物群;另一方面,该轴亦上传肠道微生物群改变对个体行为、大脑发育及功能的影响信号。肠道微生物群与CNS之间的交互影响近年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其影响机制和因果关系尚不明确。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在应激诱导的神经行为、免疫、胃肠道、内分泌功能改变和应激反应调节中起关键作用。iNOS诱导的NO过量产生与多种胃肠道疾病的组织损伤有关,而抑制iNOS可明显改善肠道的组织损伤。另一方面,NO在应激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慢性应激可导致iNOS诱导的NO过量释放,后者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HPA)轴功能失调节。HPA轴活化被认为是应激反应的关键性生理机制之一,HPA轴功能失调节在抑郁症等应激相关障碍发病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病因学作用。应激可通过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rion factor κB,NF-κB)途径增加大脑皮层iNOS的表达。目前,NF-κB、iNOS衍生NO是否参与了肠道菌群对个体行为和CNS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未见报道。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分析慢性不可预期性温和应激对肠道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从中枢神经系统对肠道和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角度自上而下研究两者之间交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另外,我们基于第一部分研究筛选靶向菌群,通过特异性干预肠道菌群,从肠道微生物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角度自下而上研究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机制。2.研究目的2.1观察慢性不可预期性温和应激对大鼠行为、体重和结肠组织的影响。2.2探讨慢性不可预期性温和应激致大鼠行为和结肠组织改变的分子机制。2.3探讨慢性不可预期性温和应激对肠道菌群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并筛选生物标识菌群。2.4通过靶向干预肠道菌群建立模型,探讨特异性干预肠道菌群对大鼠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3.材料与方法3.1慢性不可预期性温和应激对大鼠肠道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3.1.1实验动物分组及模型制备40只雄性Wistar大鼠适应1周后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UMS组,CUMS+FLX组和CUMS+PDTC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其他实验组大鼠每天于CUMS暴露前30分钟腹腔注射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100 mg/kg)或氟西汀(10 mg/kg)或无菌生理盐水。CUMS模型建立:大鼠每日随机暴露于下列应激源:禁食(24h)、禁水(24 h)、夹尾(1 min)、昼夜颠倒(12 h/12h)、噪声暴露(1h、1500赫兹、92分贝)、束缚应激(1 h)、摇晃(15 min),总暴露28天。3.1.2行为学检测和体重测量模型建立完毕后进行行为学测试,测试顺序为旷场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所有大鼠每日测量体重至第28天。3.1.3亚硝酸盐产物(NO)测量亚硝酸盐水平间接反应脊髓L1-2和结肠组织内NO产物的含量,按照亚硝酸盐检测试剂盒进行操作。3.1.4 HE染色观测结肠组织形态学改变。3.1.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皮质酮水平。3.1.6免疫印迹法检测脊髓L1-2和结肠组织iNOS,胞核NF-κB和胞浆IκB蛋白表达。3.1.7实时定量PCR检测脊髓L1-2和结肠组织iNOS mRNA表达水平。3.1.8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大鼠粪便16s rDNA V3+V4区域以分析各组大鼠的粪便微生物群多样性和菌群组成。3.2靶向干预肠道菌群对大鼠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3.2.1实验动物分组及模型建立50只雄性Wistar大鼠适应1周后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隔日给予无菌生理盐水1 ml灌胃,灌胃半小时后给予无菌生理盐水1 ml腹腔注射;乳酸杆菌组:隔日给予乳酸杆菌(1 ml,106 CFU/ml)灌胃,灌胃半小时后给予无菌生理盐水1 ml腹腔注射;乳酸杆菌+PDTC组:隔日给予乳酸杆菌(1 ml,106 CFU/ml)灌胃,灌胃半小时后给予PDTC(1ml,50 mg/kg)腹腔注射;大肠埃希菌组:隔日给予大肠埃希菌(1 ml,106 CFU/ml)灌胃,灌胃半小时后给予无菌生理盐水1 ml腹腔注射;大肠埃希菌+PDTC组:隔日给予大肠埃希菌(1 ml,106 CFU/ml)灌胃,灌胃半小时后给予PDTC(1 ml,50mg/kg)腹腔注射。3.2.2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大鼠粪便16s rDNAV3+V4区域,分析各组大鼠的粪便微生物群多样性和菌群组成,评估动物模型是否建立成功。3.2.3模型建立完毕后行行为学测试,测试顺序为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3.2.4取大鼠海马和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x,PFC)组织,硝酸还原酶酶法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然后用Griess试剂在550nm的吸光度下对亚硝酸盐进行定量。3.2.5 HE染色观测海马和PFC组织形态学变化。3.2.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皮质酮水平。3.2.7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和PFC组织iNOS,NF-κB和IκB蛋白表达。4.实验结果4.1慢性不可预期性温和应激对大鼠肠道功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4.1.1 NF-κB抑制剂PDTC对CUMS大鼠体重的影响CUMS组大鼠较对照组体重增长趋缓(day=7,p<0.5;day=14,p<0.01)。氟西汀干预较CUMS组无明显差异。PDTC干预较CUMS组体重明显增加(day=7,p<0.5;day=14,p<0.01)。4.1.2.NF-κB抑制剂PDTC对CUMS大鼠血清皮质酮水平的影响CUMS组大鼠较对照组血清CORT水平明显升高,给予氟西汀和PDTC干预均可抑制CUMS导致的大鼠血清CORT水平升高,从而抑制HPA轴持续活化。4.1.3 NF-κB抑制剂PDTC对CUMS大鼠行为改变的影响旷场实验结果显示,CUMS大鼠焦虑样行为增加:中央格停留时间减少和修饰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抑郁样行为明显增加:穿越格数和直立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氟西汀和PDTC预处理可显着性抑制上述改变。糖水偏好实验结果显示,CUMS组大鼠较对照组蔗糖消耗显着性降低,提示抑郁样行为增加;PDTC和氟西汀干预均能明显抑制上述行为改变。4.1.4 NF-κB抑制剂PDTC对CUMS大鼠结肠组织损伤的影响HE染色显示,CUMS可引起大鼠结肠黏膜固有层隐窝结构紊乱、萎缩,部分隐窝消失,其周围隐窝扩张,部分表面上皮变性坏死并脱落,炎症较轻。PDTC干预而非氟西汀可逆转CUMS引起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4.1.5 NF-κB抑制剂PDTC对CUMS大鼠脊髓和结肠组织NO水平的影响CUMS组较对照组脊髓L1-2和结肠组织NO水平均显着性升高。氟西汀干预不能抑制CUMS引起的上述改变。PDTC干预可明显抑制CUM导致的脊髓L1-2和结肠组织NO过量表达。4.1.6 NF-κB抑制剂PDTC对CUMS大鼠脊髓和结肠组织iNOS和NF-κB的影响CUMS组较对照组脊髓L1-2和结肠组织iNOS表达上调,氟西汀干预不能逆转该过程,而PDTC干预可导致两部位iNOS表达明显下降。进一步地,CUMS组较对照组脊髓L1-2和结肠组织iNOS mRNA表达上调,氟西汀和PDTC预处理均能显着性降低两部位iNOS mRNA表达。CUMS组较对照组脊髓L1-2和结肠组织中胞核NF-κB表达上调和胞浆IκB表达下调。氟西汀干预不能逆转该过程。PDTC干预可明显逆转脊髓L1-2和结肠组织中CUMS诱导的NF-κB激活,从而降低下游iNOS诱导NO的过量表达。4.1.7 NF-κB抑制剂PDTC对CUMS大鼠粪便微生物群的影响及机制肠道微生物群丰度和多样性分析:Chao指数student’s t-test检测显示各组间菌群丰度无明显差别,Shannon指数student’s t-test检测结果显示,CUMS组较对照组无差异,氟西汀组较PDTC组OTU多样性明显升高,可能的解释为CUMS暴露可导致肠道病原菌增多进而引起菌群多样性改变。通过未加权unifrac距离算法在OTU水平对菌群β多样性进行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显示CUMS组与对照组明显分离,提示CUMS暴露可明显改变肠道微生物群结构;氟西汀组与CUMS组分离现象不明显;PDTC组较CUMS组出现显着分离,提示PDTC而非氟西汀可逆转CUMS导致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改变。肠道菌群分类学分析:CUMS组大鼠较对照组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衣原体门(Chlamydiae)两种病原菌门显着性增加。氟西汀组与CUMS组无明显差异。PDTC干预后可见疣微菌门明显降低,而衣原体门显着性增加。在属水平上均值总和前20个物种中,CUMS组较对照组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和瘤胃球菌属1显着性增多;Prevotellaceae-UCG-003明显减少。氟西汀干预较CUMS组无明显变化。PDTC干预较CUMS 组 Ruminococcaceae-UCG-005和 Ruminococcaceae-NK4A214-group均明显减少,且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属存在下降趋势(P=0.065),考虑可能为样本太小导致差异不明显。组间差异物种的线性判别分析(LEfSe):为了筛选组间具有显着差异的物种Biomarker,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DA)实现降维并估算差异物种丰度对差异效果影响的大小,筛选出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属为生物标识菌属。4.2靶向干预肠道菌群对大鼠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4.2.1肠道菌群定殖模型28天造模结束,大肠埃希菌组较对照组大肠埃希菌群占比明显增加,提示大肠埃希菌定殖成功;乳酸杆菌组较对照组大鼠乳酸杆菌群占比显着性增加,提示乳酸杆菌定殖成功。模型建立后各组大鼠均未见有腹泻和水样便。收集4h内的粪便,结果显示,乳酸杆菌组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大肠埃希菌组较对照组粪便颗粒数明显增加,给予PDTC干预后粪便颗粒数明显减少。4.2.2大肠埃希菌肠道定殖对血清CORT的影响乳酸杆菌组及乳酸杆菌+PDTC组较对照组血清CORT水平无明显差异。大肠埃希菌组大鼠较对照组血清CORT水平明显升高,给予PDTC干预后血清CORT水平明显降低。4.2.3大肠埃希菌肠道定殖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乳酸杆菌组及乳酸杆菌+PDTC组较对照组行为无明显变化。旷场实验显示,大肠埃希菌组大鼠较对照组焦虑样行为增加:中央格停留时间明显减少,修饰次数显着性增加。高架十字迷宫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组大鼠较对照组焦虑样行为增加:开放臂停留时间和开放臂进入次数明显减少。各组间抑郁样行为无明显差异。给予PDTC干预后可显着抑制大肠埃希菌导致的焦虑样行为增加。4.2.4大肠埃希菌肠道定殖对大鼠海马和PFC组织形态的影响乳酸菌组、乳酸菌+PDTC组和对照组大鼠海马和PFC区形态学表现基本一致。大肠埃希菌组大鼠海马DG区颗粒细胞明显减少,排列紊乱,细胞间隙增大,核固缩、核仁消失,多数细胞萎缩、变形,细胞核固缩、核仁模糊。大肠埃希菌+PDTC组大鼠较大肠埃希菌组细胞形态明显好转,但较对照组仍有较多细胞坏死和核固缩现象。大肠埃希菌组大鼠PFC锥体细胞排列紊乱,细胞体积减小,多数细胞变形,细胞核固缩,核仁模糊不清。大肠埃希菌+PDTC组大鼠较大肠埃希菌组细胞形态明显好转,但较对照组细胞间隙增加,细胞排列相对不规则。4.2.5大肠埃希菌肠道定殖对大鼠海马和PFC组织NO含量的影响乳酸杆菌组及乳酸杆菌+PDTC组较对照组大鼠海马和PFC组织中NO水平无明显差异。大肠埃希菌组较对照组大鼠海马和PFC组织NO水平明显升高。PDTC干预后海马和PFC组织NO水平均显着降低。4.2.6大肠埃希菌肠道定殖对大鼠海马和PFC组织iNOS、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乳酸杆菌组及乳酸杆菌+PDTC组较对照组大鼠海马和PFC组织中iNOS水平无明显差异。大肠埃希菌组较对照组大鼠海马和PFC组织中iNOS蛋白表达显着性升高;胞核NF-κB蛋白表达上调和胞浆IκB蛋白降低。PDTC干预可明显抑制上述改变,提示大肠埃希菌致肠道菌群失调导致NF-κB激活,下游iNOS衍生NO表达明显增加,从而导致海马和PFC组织受损,大鼠出现焦虑样行为。5.结论5.1 CUMS暴露可导致大鼠抑郁和焦虑样行为明显增加,同时伴有结肠组织受损和体重增长趋缓。5.2 NF-κB/iNOS衍生NO通路参与了 CUMS导致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和体重增长缓慢过程。5.3 CUMS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导致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升高,进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属为CUMS致抑郁大鼠的肠道生物标识菌群。5.4大肠埃希菌干预致肠道菌群失调可导致大鼠焦虑样行为而非抑郁样行为明显增加。5.5大肠埃希菌干预致肠道菌群失调通过NF-κB信号途径影响海马和PFC组织中iNOS衍生NO过度表达,HPA轴持续活化,海马DG区和PFC组织受损,从而引起大鼠行为学改变。
李欣[3](2018)在《“安神醒脑调肾”电针法对PTSD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观察对比SPS法与SPS&S法造模后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2.观察“安神醒脑调肾”电针法对PTS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3.观察“安神醒脑调肾”电针法对PTSD大鼠海马BDNF、GAP-43、SYN表达的影响,部分揭示电针改善PTSD学习记忆的机制。方法:5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trl)、模型组(SPS)、电针组(SPS+EA)、应激刺激组(SPS&S)、应激刺激加电针组(SPS&S+EA)。分别采用SPS法与SPS&S法造模,治疗组采用电针百会、神庭、肾俞治疗。采用自发活动、水迷宫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价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Western blot、IHC、Q-PCR检测各组大鼠海马BDNF、GAP-43、SYN含量水平。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结果:1.模型组行为学变化:①Ctrl组与SPS组(p<0.01)和SPS&S组(p<0.01)在自发活动、水迷宫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得分均存在显着差异;②SPS组与SPS&S组除穿越平台次数(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实验项目均存在显着差异(p<0.01)。2.治疗组行为学变化:①SPS 组与 SPS+EA 组(p<0.01),SPS&S 组与 SPS&S+EA(p<0.01)在自发活动、水迷宫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得分均存在显着差异;②SPS+EA组与SPS&S+EA组除穿越平台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实验项目均存在显着差异(p<0.01)。3.模型组海马BDNF、GAP-43、SYN表达变化:①Ctrl 组与 SPS 组(p<0.01)和 SPS&S 组(p<0.01),在 Western blot、IHC、Q-PCR实验中蛋白表达量、阳性细胞数与mRNA表达量均存在显着差异;②SPS组与SPS&S组SYN表达量在WB实验中有差异(p<0.05),GAP-43表达量在 IHC 实验中有差异(p<0.05),BDNF mRNA、GAP-43 mRNA、SYN mRNA 表达量存在差异(p<0.01,p<0.01,p<0.05);4.治疗组海马BDNF、GAP-43、SYN表达变化:①SPS 组与 SPS+EA 组(p<0.01),SPS&S 组与 SPS&S+EA(p<0.01),在 Western blot、IHC、Q-PCR实验中蛋白表达量、阳性细胞数与mRNA表达量均存在显着差异;②SPS+EA 组与 SPS&S+EA 组 BDNF、GAP-43 mRNA 表达量存在差异(p<0.01,p<0.01);5.潜伏期与海马BDNF、GAP-43、SYN表达呈负相关;自发活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与海马BDNF、GAP-43、SYN表达呈正相关。结论:1.SPS&S法PTSD大鼠具有更高行为学检出率与更明显的双向生物行为;2.电针能改善PTSD大鼠临床核心症状,提高学习记忆能力;3.电针可上调PTSD大鼠海马BDNF、GAP-43、SYN表达,促进受损海马功能恢复。
徐爱军[4](2017)在《PTEN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与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由灾难性事件或者非常严重的威胁性事件所导致的心理创伤,从而导致患者延迟出现持续性地精神障碍。其发病率高、疗效差、病程长,是最典型的应激疾病之一,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PTSD核心症状为闯入性创伤再体验、警觉性增高及反应麻木。有研究表明:PTSD患者的海马部分体积缩小,提示PTSD海马神经元发生了异常丢失和死亡,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海马部位存在神经元凋亡现象。Beclin1(自噬基因Beclin1产物)参与自噬体的早期形成过程,其可以正向调节自噬的发生。研究发现,在成年大鼠海马部位存在Beclin1的表达,提示该部位可能存在细胞自噬现象。推测PTSD发病过程中海马神经元的异常丢失和死亡不仅可能与神经元凋亡有关,还可能同时存在自噬水平上调。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等位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PTEN)具有磷酸酶活性,使三磷酸磷脂肌醇PIP3去磷酸化生成二磷酸磷脂肌醇PIP2,从而负性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减弱来自于PI3K/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上游的信号强度,达到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有研究表明PTSD大鼠PTEN表达增高,推测PTEN与PTSD海马神经元自噬和凋亡存在重要联系,但目前少见报道。PTEN在PTSD海马神经元自噬和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信号转导途径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研究应用改良单一连续性应激(single-prolonged stress&shock,SPS&S应激)大鼠PTSD动物模型,探讨了PTSD大鼠行为学变化与海马神经元形态改变的关系,并对PTEN基因对PTSD海马神经元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机制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PTSD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形态改变目的:研究PTSD大鼠行为学变化及海马神经元形态改变。采用SPS&S应激建立PTSD模型,通过穿梭箱、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改变;大鼠脑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学改变。从行为学和形态学两方面探讨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结构功能是否异常。方法:1建立ptsd大鼠模型:实验选用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适应性饲养7天后,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各30只。对照组不作处理,模型组给予sps&s建立ptsd模型。ptsd模型建立方法:首先给予单一连续应激(single-prolongedstress,sps),包括禁锢2h、强迫游泳20min(水深40cm,水温25℃)、乙醚麻醉至大鼠意识丧失,顺序进行。自然苏醒后给予不可回避的足底电击(电流强度8ma,持续时间10sed)。处理结束后常规饮食,无干扰饲养7天,模型制备完成。模型制备完成后两组大鼠开始行为学检测,包括穿梭箱实验、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2穿梭箱实验:随机选取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各10只,每次将一只实验大鼠放入穿梭箱,先给予声光刺激10秒钟,后给予强度为8mv的持续足底电击10秒。记录测试大鼠主动逃避时间、行动路线等参数和轨迹。每只大鼠每次测试20个循环,连续测试5天,前4天为训练,第5天的数据作为测试成绩。3旷场实验:随机选取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各10只,记录每只大鼠在旷场中的活动时间和总路程,及直立次数,时间为5分钟。4morris水迷宫:随机选取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各10只,实验包括隐蔽站台试验和空间探索试验。隐蔽站台试验时,将鼠任意从四个象限之一面向池壁放入水中,每次实验鼠共游泳90s来寻找隐藏的站台。记录其游泳路径及寻找池中隐僻平台的时间,即逃避潜伏期(escapelatency,el)。空间探索试验时,撤除站台,任选相同入水点将大鼠放入水中,记录其60s内的游泳路径、在原站台象限的停留时间和穿越原站台次数。5大鼠脑组织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两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实验中所得数据均用xˉ±s表示,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两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ptsd大鼠模型制备成功。2ptsd大鼠主动逃避反应延迟,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警觉水平和焦虑状态提高,环境适应能力下降;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伤。3形态学改变: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减少,排列紊乱,出现核固缩、深染。小结:pts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警觉水平和焦虑状态提高;海马神经元形态异常。第二部分pten对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和凋亡的影响目的:检测pten基因在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中的表达,并探讨pten基因在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和凋亡中的作用。方法:1检测pten基因在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中的表达。1)分组:90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45只。对照组不作处理,模型组建立ptsd模型。将两组大鼠随机分为5个时相点:1d、3d、7d、14d和28d取材,每个时相点9只。2)免疫印迹分析两组大鼠pten蛋白表达,以目标蛋白平均灰度值/内参平均灰度值的比值进行半定量分析;3)real-timepcr技术测定ptenmrna表达,采用ct值的相对定量法来分析pcr结果;4)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ten蛋白表达,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成像。2pten基因在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和凋亡中的作用。1)构建pten基因重组腺病毒。2)分组:80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转染组和pten抑制剂bpv组,每组20只。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在造模前活体转染表达gfp的空病毒(ad-gfp),转染组在造模前活体转染重组腺病毒(ad-pten-gfp),bpv组在造模前腹腔注射pten抑制剂bpv。3)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改变。4)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和beclin1表达,分析lc3-Ⅱ/lc3-Ⅰ比值改变。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的含量、分析bax/bcl-2比值改变。5)real-time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lc3-Ⅰ、lc3-Ⅱ和beclin1的mrna表达。6)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计数阳性细胞数及细胞总数,计算凋亡指数。7)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体、自噬溶酶体和神经元凋亡及超微结构改变。实验中所得数据均用xˉ±s表示,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pten在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中表达。1)模型组海马pte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在3d时升高,7d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但28d时仍高于对照组。2)模型组海马pten的mrna水平明显上调,1d时为对照组的1.12倍,3d时为1.48倍,7d时达到高峰为3.83倍,14d时开始下降为1.21倍,28d时为1.05倍。3)模型组海马神经元pten荧光强度明显提高,3d时升高,7d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下降,但28d时仍高于对照组。2pten基因对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和凋亡中的作用。1)mwm实验显示:逃避潜伏期和总路程:转染组>模型组>bpv组>对照组;原站台象限的停留时间和穿越原站台次数:对照组>bpv组>模型组>转染组。2)免疫印迹显示: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比值:转染组>模型组>bpv组>对照组;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转染组>模型组>bpv组>对照组。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表达水平检测的结果:bcl-2蛋白表达水平:对照组>bpv组>模型组>转染组。bax蛋白表达水平:转染组>模型组>bpv组>对照组。3)real-timepcr显示:lc3-Ⅱ/lc3-Ⅰmrna比值:转染组>模型组>bpv组>对照组。beclin1的mrna表达水平:转染组>模型组>bpv组>对照组。4)tunel法显示:凋亡神经元表现为细胞核染成棕黄色,染色质凝集。对照组存在少量散在的tunel阳性细胞,ca1区ai为5.90%;模型组ca1区ai为26.08%;bpv组ca1区ai为19.98%;转染组ca1区ai在四组中最高,为38.08%。5)透射电镜观察:模型组海马神经元出现凋亡早期改变:细胞皱缩,染色质边集。转染组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受损严重,细胞核裂解,出现凋亡小体。bpv组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受损情况较模型组有所改善,转染组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受损严重,细胞核裂解,可见凋亡晚期神经元和凋亡小体;对照组中偶见吞噬泡和自噬小体,模型组、bpv组和转染组可见到自噬小体和自噬溶酶体。转染组自噬小体和自噬溶酶体数量较多。上述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1pts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pten表达升高。2ptsd海马神经元发生显着自噬和凋亡。3pten对ptsd海马神经元的自噬和凋亡具有调控作用。第三部分pten基因调控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和凋亡的机制研究目的:探讨pten基因调控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和自噬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1检测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改变。1)分组:50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每组25只。每组大鼠随机分为5个时相点:1d、3d、7d、14d和28d取材,每个时相点5只。2)免疫印迹技术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ten、p-akt、p-mtor、p4e-bp1、p-p70s6k、p-eif4b、p-eif4e蛋白表达。2检测pten是否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自噬。1)分组:60只spf级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ly294002组和rapamycin组,每组15只。ly294002组大鼠造模前于海马部位显微注射pi3k/akt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rapamycin组大鼠造模前于海马部位显微注射mtor特异性抑制剂雷帕霉素(rapamycin)。2)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表达水平,分析lc3-Ⅱ/lc3-Ⅰ比值改变。3)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率。3神经元凋亡和自噬的相关性分析。免疫荧光双标技术共定位检测海马神经元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分析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自噬的相关性。实验中所得数据均用xˉ±s表示,用spss16.0for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ptsd大鼠海马pi3k/akt/mtor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ten、p-akt、p-mtor、p-4e-bp1、p-p70s6k、p-eif4b蛋白在对照组均仅有少量表达且各时相点间无明显差异,模型组中表达均有明显升高,两组之间有差异(p<0.05)。模型组各蛋白在各时相点存在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其中pten蛋白7d时达高峰,p-akt蛋白1d时达高峰。p-eif4b:对照组和模型组均只有少量蛋白表达,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2pten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和自噬。1)免疫印迹技术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海马组织中lc3-Ⅱ/lc3-Ⅰ比值升高。ly294002组和rapamycin组中lc3-Ⅱ/lc3-Ⅰ比值均高于模型组。2)凋亡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模型组海马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ly294002组和rapamycin组海马组织中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3)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对照组海马神经元凋亡率为5.83±0.10,模型组:9.24±0.46;ly294002组:27.24±1.27;rapamycin组:21.22±1.82。其中模型组高于对照组,ly294002组和rapamycin组均较模型组有所升高。以上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神经元凋亡和自噬的相关性:免疫荧光双标技术检测显示对照组存在微量的beclin1和caspase-3表达。模型组beclin1和caspase-3表达增强,且两者呈现共定位。与模型组相比,ly294002组和rapamycin组beclin1和caspase-3表达明显增强,两者呈现共定位。小结:1 PTSD后海马组织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关键蛋白磷酸化增强,经由e IF4B介导的翻译起始步骤可能受到了损害。2 PTEN对PTSD海马神经元自噬和凋亡的调控作用是通过PI3K/Akt/mTOR途径来实现的。3 PTSD发病机制中神经元的自噬和凋亡呈共定位。结论:1 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和凋亡水平上调,行为学检测PTS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警觉水平和焦虑状态提高。2 PTEN对PTSD海马神经元的自噬和凋亡具有调控作用: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PTEN表达上调并促进海马神经元的自噬和凋亡的发生;抑制PTEN活性则使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的自噬和凋亡水平下降。3 PTEN对PTSD海马神经元的自噬和凋亡的调控作用是通过PI3K/Akt/mTOR途径来实现的。4 PTSD海马神经元自噬和凋亡共定位表达,呈正相关。
赵中亭[5](2016)在《“疏肝调神”针法对PTSD睡眠障碍大鼠海马神经编码与功能重构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与盐酸帕罗西汀比较,观察“疏肝调神”针法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睡眠障碍模型大鼠异常睡眠脑电的调节作用,以及对海马CA1、CA3区异常神经信息编码时空模式与受损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验证“疏肝调神”针法干预PTSD睡眠障碍的有效性,并从修复海马神经元结构以及重构神经网络动作电位发放功能角度,揭示“疏肝调神”针法影响PTSD睡眠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疏肝调神”针法治疗PTSD睡眠障碍的有效性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选取120只SD大鼠,适应性饲养后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70只,按实验要求随机分为空白组、手术组、模型组、抓取组、针刺组和西药组,先后用于实验一、三;第二组50只,按实验要求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抓取组、针刺组和西药组,用于实验二。各实验均以复合应激法复制PTSD睡眠障碍大鼠模型,并在造模开始同时对西药组大鼠以盐酸帕罗西汀灌胃治疗,对针刺组选取百会、内关、神门、太冲四穴以“疏肝调神”针法针刺治疗,并对抓取组采用与各治疗组相同的抓取法固定,而第一组大鼠还需在造模前行脑电电极埋置并术后恢复。上述干预结束后,按以下方法进行采集、分析。卖验一对大鼠连接电缆进行8:00~20:00脑电记录,通过脑电区分,获得各组大鼠昼间12h睡眠潜伏期、觉醒—睡眠周期和睡眠时相特征。实验二以在体多通道技术记录海马CA1、CA3区动作电位,以软件计算动作电位发放量、放电频率、波形幅值、峰—峰间期(ISI)和功率谱密度(PSD),并绘制相应图谱。实验三对大鼠进行心脏灌注,取海马CA1、CA3区制备组织切片,并以透谢电镜观察神经元数量、细胞核、细胞器及突触超微结构。对上述资料通过组间比较,获得实验结果,阐明研究结论。结果1.睡眠脑电特征模型组与手术组相比,非快速动眼睡眠(NREMs)和快速动眼睡眠(REMs)潜伏期、觉醒期延长,总睡眠期、NREMs和REMs缩短,8:00~9:00、15:00~18:00觉醒期(总睡眠期)延长(缩短),NREMs在8:00~9:00、15:00~16:00和REMs.在9:00~10:00、11:00~18:00缩短,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其余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抓取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西药组与抓取组相比,NREMs潜伏期、总睡眠期、NREMs和REM8延长,觉醒期缩短,8:00~10:00、14:00~16:00觉醒期(总睡眠期)缩短(延长),NREMs在8:00~10:00、15:00~17:00和REMs在9:00~1 0:00、11:00~13:00、14:00~15:00延长,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其余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针刺组与抓取组相比,NREMs潜伏期、总睡眠期、NREMs和REMs延长,觉醒期缩短,8:00~9:00、12:00~13:00、15:00~18:00觉醒期(总睡眠期)缩短(延长),NREMs在8:00~9:00、12:00~13:00、15:00~17:00和REMs在12:00~13:00、15:00~17:.00延长,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其余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针刺组与西药组相比,觉醒期(总睡眠期)在9:00~10:00较长(较短),在16:00~17:00较短(较长),NREMs在9:00~1 0:00和REMs在11:00~12:00、14:00~15:00较短,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余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2.海马神经编码时空模式模型组与空白组相比,CA1、CA3区动作电位发放量减少,放电频率缩短,集中分布频带降低,由连续性转为阵发性;放电波稀疏、凌乱,波形变窄,波形幅值均减小,放电间隔序列(ISI)延长;PSD下降,谱功率集中分布区域下移,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抓取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西药组与抓取组相比,CA1、CA3区动作电位发放量增多,放电频率延长,集中分布频带升高,由阵发性转为断续性;放电波规则、整齐,波形幅值增大,放电间隔序列(ISI)缩短;PSD上升,谱功率集中分布区域上移,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CA1区波形变宽,但CA3区波形宽度无变化。针刺组与抓取组相比,CAl、CA3区动作电位发放量增多,放电频率延长,集中分布频带升高,由阵发性状态转为断续性;放电波规则、整齐,波形变宽,波形幅值增大,放电间隔序列(ISI)缩短;PSD上升,谱功率集中分布区域上移,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P<0.01)。针刺组与西药组相比,CA1、CA3区动作电位发放量、放电频率、放电频率集中分布频带及状态,放电波形态,以及CA1区波形幅值宽度,放电间隔序列(ISI)、PSD和谱功率集中分布区域相近,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针刺组大鼠CA3区波形幅值较宽,平均波形幅值较高,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手术组与空白组相比,除CA3区神经元数量减少,细胞核略不规则,突触间隙不够明显外,其余均未见明显差异。模型组与手术组相比,细胞肿胀,电子密度低,细胞核不规则,核内染色质结构松散;细胞质内结构空旷或松散,线粒体肿胀,部分线粒体膜及嵴结构消失,粗面内质网扩张;突触不清晰,结构空旷,突触小泡减少。抓取组与模型组相比,均未见明显差异。西药组与抓取组相比,神经元数量增多,细胞核呈圆形,常染色质丰富;CA1区粗面内质网、核糖体增多;突触清晰,突触结构趋于正常,突触小泡增多可见。针刺组与抓取组相比,神经元数量增多,结构清晰,核内染色质均匀且常染色质丰富;除CA3区仍有部分线粒体轻度肿胀外,细胞器增多,线粒体结构清晰,粗面内置网条索样分布,核糖体丰富,高尔基体常见;突触清晰,突触结构趋于正常,突触小泡增多且丰富。针刺组与西药组相比,CA1区神经元数量较多,体积较大,线粒体圆形或杆状,结构清晰,粗面内质网条索样分布,高尔基复合体常见;CA3区神经元结构清晰,电子密度较高,细胞核形状尚不规则,核内染色质分布基本均匀;细胞器丰富,粗面内质网条索样分布,核糖体丰富,高尔基复合体常见,突触小泡更丰富。其余未见明显差异。结论第一,复合应激法可使大鼠睡眠脑电发生异常变化,引起PTSD睡眠障碍; PTSD睡眠障碍模型大鼠海马CA1、CA3区神经信息编码时空模式异常改变可能是PTSD睡眠障碍发生的重要中枢机制,而这种改变可能与该脑区神经元形态结构损伤有关。第二,“疏肝调神”针法可明显改变PTSD睡眠障碍大鼠异常睡眠脑电,促使睡眠好转;“疏肝调神”针法还能恢复动作电位发放特征,调节海马CA1、CA3区异常的神经信息编码时空模式,这可能是其治疗PTSD睡眠障碍的重要中枢机制,而相应脑区神经元修复可能是促进海马功能重构的主要原因。第三,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相比,应用“疏肝调神”针法治疗,对异常睡眠脑电、海马神经编码时空模式的影响和神经元修复的调节作用整体较好,且不会引起嗜睡等副反应,进一步说明“疏肝调神”针法干预PTSD睡眠障碍可发挥更好的治疗效应。综上,本研究认为,“疏肝调神”针法可能通过修复海马神经元结构促进神经网络功能重构,从而发挥对PTSD睡眠障碍的治疗效应。
汪婷婷[6](2016)在《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在电针调节抑郁症双重状态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初步探讨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nNOS)对电针调节抑郁症双重状态-焦虑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实验一:将SD大鼠(84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1和2)、焦虑组、抑郁组、电针抗焦虑组和电针抗抑郁组。分别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7天和21天结合孤养方法制备焦虑和抑郁样模型,正常组(1和2)不予任何干预,造模同时电针治疗抗焦虑和抗抑郁组,选择“百会”和“印堂”穴,频率分别为100Hz和2Hz、电流强度约为1mA,留针15min,每日一次,分别连续治疗7天和21天。实验二:将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Control)、足底电击组(FootshockFS)、电针抗足底电击组(EA-FS)。采用足底电击结合孤养的方法制备焦虑样模型,电针“百会”和“印堂”穴,频率100Hz,电流强度约为1mA,留针15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7天。治疗结束后,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评分)评价焦虑样行为、开野实验(Open-field)、体重、糖水相对消耗量等评价抑郁样行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et)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表达和CA3、CA1区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一:1.行为学测试: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评分):与正常组1比较,大鼠接受CUMS7天后在开臂/(开臂+闭臂)的时间和次数百分比显着降低(P<0.01),电针能够使其升高(P<0.01);与正常组2比较,开野实验(Open-field)中大鼠接受CUMS21天后其水平运动距离和中央探索次数百分比均显着下降(P<0.01),电针能够使其显着性提高(P<0.01);体重测量:与正常组2比较,造模第7天,抑郁组和电针抗抑郁组体重均有下降趋势,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第14、21天抑郁组体重减少(P<0.01),电针可以使其增加(P<0.05);糖水相对消耗量实验:与正常组2比较,造模第7天,抑郁组糖水相对消耗量稍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第14、21天抑郁组糖水相对消耗量降低(P<0.01),电针能够使显着升高(P<0.05);2.RT-PCR显示,焦虑和抑郁组海马nNOS mRNA表达均低子正常组(1和2),电针均可以升高其表达;3.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et)显示,焦虑和抑郁组海马nNOS蛋白表达均低于正常组(1和2),电针均能够升高其表达;4.免疫组化显示,与正常组(1和2)比较,焦虑和抑郁组海马CA3和CA1区nNOS平均光密度和累计光密度值均显着降低(P<0.05),电针可以使其表达提高(P<0.05);实验二:1.行为学测试: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评分):与正常组(Control)比较,大鼠接受足底电击7天后在开臂/(开臂+闭臂)的时间和次数百分比显着降低(P<0.05),电针能够使其升高(P<0.05); 2.RT-PCR显示,足底电击组(FS)海马nNOS mRNA表达高于正常组(Control),电针可以降低其表达;3.免疫组化显示,与正常组(Contro1)比较,足底电击组(FS)海马CA3区nNOS平均光密度和累计光密度值均显着升高(P<0.05),电针可以使其恢复性下调(P<0.05),而CA1区nNOS平均光密度和累计光密度值均显着降低(P<0.01),电针可以升高其表达(P<0.01)。结论:抑郁症在不同的应激时程一慢性应激早期(CUMS 7天)和晚期(CUMS21天)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即焦虑和抑郁样状态,随着应激方式、强度等不同,nNOS的表达也会相应表现出不同状态,且电针具有明显抗焦虑和抑郁样作用,说明nNOS可能是电针调节抑郁症双重状态机制之一。
孙树峥[7](2016)在《丙泊酚对条件恐惧大鼠的抗创伤后应激碍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种经历异乎寻常的威胁性事件或情境引起的延迟或持久的应激性焦虑精神障碍。PTSD的神经生物学发生机制错综复杂,近年来研究发现NO相关通路与炎症因子、创伤性恐惧记忆的形成和神经元再生障碍关系密切,在PTSD的发生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丙泊酚(Propofol)作为临床最普遍的静脉麻醉药,其作用机制广泛而复杂,尚有许多非麻醉作用,如抗焦虑、脑保护、抑制脂质过氧化和抗炎调节免疫等多种效应。前期研究发现丙泊酚在大鼠时间依赖性敏化行为(Time-dependent Sensitization,TDS)模型和小鼠单程短暂电击模型(Pre-Shock)模型具有抗PTSD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丙泊酚在经典的条件恐惧这个模型上是否存在抗PTSD效应,并且进一步探讨丙泊酚的抗炎和脑保护作用与炎前因子-iNOS-NO通路、NO-神经突触可塑性通路等PTSD相关机制的潜在关系。本研究拟采用大鼠条件恐惧模型,采用声音线索配对足底电击造成大鼠条件性恐惧应激,通过测试大鼠僵住时间评价丙泊酚抗PTSD效应;行为学测试完成后利用Griess法检测杏仁核和海马内一氧化氮(NO)含量、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与损伤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杏仁核和海马内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高尔基染色试剂盒评价海马神经元可塑性变化,在细胞水平检验丙泊酚对胶质瘤细胞内NOS的影响及与GABAA受体潜在联系。本研究结果如下:(1)行为学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消退对照组和消退训练组僵住时间均显着增高(P﹤0.001),与消退对照组相比消退训练组僵住不动时间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大鼠条件恐惧造模成功。大鼠恐惧消退训练后第1、4和7d,与消退训练组相比,舍曲林组僵住不动时间显着降低(P﹤0.01);而在恐惧消退训练后第4和7d,丙泊酚(0.3,1.0 mg/kg)组僵住不动时间显着低于消退训练组(P﹤0.01)。(2)Griess法检测NO水平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消退对照组和消退训练组大鼠杏仁核和海马NO水平均显着增高(P﹤0.001),与消退对照组相比消退训练组NO水平无明显差异;与消退训练组相比,舍曲林组和丙泊酚(0.3,1.0 mg/kg)组明显减少NO释放(P﹤0.01)。(3)Western蛋白印迹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消退对照组和消退训练组大鼠杏仁核和海马iNOS、nNOS水平均显着增高(P﹤0.001),与消退对照组相比消退训练组NOS水平无明显差异;与消退训练组相比,舍曲林组和丙泊酚(0.3,1.0 mg/kg)组明显下调iNOS、nNOS表达(P﹤0.01)。(4)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消退对照组和消退训练组大鼠杏仁核和海马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显着增高(P﹤0.001),与消退对照组相比消退训练组炎症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与消退训练组相比,舍曲林组和丙泊酚(0.3,1.0 mg/kg)组明显降低杏仁核和海马内IL-1β、IL-6和TNF-α水平(P﹤0.01)。(5)海马神经元高尔基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消退对照组和消退训练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树突长度和分支数、树突棘密度明显减少(P﹤0.001),与消退对照组相比消退训练组神经元树突无明显变化;与消退训练组相比,舍曲林组和丙泊酚(0.3,1.0 mg/kg)组明显增加海马内神经元树突长度和分支数、树突棘密度(P﹤0.001)。(6)细胞水平结果显示,丙泊酚能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内iNOS、nNOS表达水平(P﹤0.01);荷包牡丹碱(50 umol/L)拮抗后,能够逆转丙泊酚抑制细胞内iNOS、nNOS的表达水平(P﹤0.05)。以上结果提示,丙泊酚能够减少条件恐惧大鼠恐惧记忆,具有较好的抗PTSD作用,可能涉及炎前细胞因子-iNOS-NO通路、NO-神经突触可塑性改变机制;其抑制NO过度释放作用可能与GABAA受体相关联。
李艳霞[8](2014)在《芍药苷对血虚肝郁模型大鼠NO/cGMP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血虚肝郁证是肝血亏虚所引起的肝失疏泄调达,既有肝经血分的亏虚,又有肝经气机的疏泄失常,是肝血虚与肝郁气滞并存的复合证候。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头晕眼花,面色萎黄,多梦健忘,妇女月经量少,两胁胀痛,情志抑郁,舌质淡紫,脉弦细等。血虚肝郁证常见于“虚劳”、“眩晕”、“郁证”、“胁痛”、“月经不调”等许多疾病当中。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一阶段本质的反应。血虚肝郁证是中医证候的基本类型,可见于诸多疾病中,危害广泛。鉴于目前血虚肝郁证动物模型的研究尚未报道,我们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符合中医证候特征的血虚肝郁证模型的复制进行了探索。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经。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之功,既能养肝血,又能柔肝体,最能顺应肝之特性,为养血柔肝药的代表。养血柔肝解郁是白芍临床应用的一个重要特色。作为白芍主要成分的芍药苷是一种单萜类糖苷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以升高放射线致血虚证小鼠外周白细胞数量,促进各种造血祖细胞的增殖;此外还有降低血粘度,抗血小板聚集,抗自由基损伤,抗氧化,抗神经毒性,神经保护和抗抑郁等多种作用。本研究采用血虚肝郁证候模型,研究芍药苷对外周血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探讨芍药苷对血虚肝郁证模型大鼠NO/cGMP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从而揭示白芍养血柔肝的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1文献研究本课题通过查阅、梳理、归纳文献资料,分别总结了血虚证和肝郁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造模原理及各自的特点,掌握了血虚证和肝郁证的现代研究现状,为血虚肝郁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2实验研究在检索古今有关血虚肝郁证的发病机理和常见的疾病种类及血虚证和肝郁证实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建立血虚肝郁证候模型,结合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的特点,研究芍药苷对血虚肝郁模型的影响,进一步探究白芍的养血柔肝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2.1辐照结合束缚应激致血虚肝郁大鼠证候模型的建立采用大鼠单笼饲养、辐照结合束缚21天造模,检测各组大鼠体重、外周血象并进行糖水实验、敞箱实验和跳台实验,测定血浆中ACTH、CORT,下丘脑CRH和大脑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和DA等含量。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生长缓慢,外周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下降明显(P<0.05),血浆中ACTH明显升高(P<0.05),CORT和下丘脑CRH含量有升高趋势,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和DA含量明显降低(P<0.05)。2.2芍药苷对血虚肝郁证大鼠HPA轴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采用辐射结合束缚应激的方式造模21天。检测大鼠外周血象、体重,进行糖水实验、敞箱实验和跳台实验,造模结束后,各组动物麻醉取血,测定血浆中ACTH、CORT,下丘脑CRH mRNA表达和大脑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和DA等含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芍药苷组对大鼠外周红细胞和白细胞均有明显的升高作用(P<0.05),糖水消耗量明显增加(P<0.05),体重增长明显(P<0.05),旷场试验水平爬格和垂直爬格数目增多(P<0.05),跳台实验错误次数有减少趋势,反应时间有减少趋势,HPA轴中血清ACTH明显升高(P<0.05),CORT和CRH有升高趋势,大鼠海马5-HT和DA含量升高明显(P<0.05)。2.3芍药苷对血虚肝郁证大鼠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影响采用辐射结合束缚应激的方式造模21天,应用格里斯法(Griess法)测定血虚肝郁大鼠大脑海马NO含量及芍药苷对其的干预作用,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芍药苷对血虚肝郁大鼠海马组织iNOS和nNOS表达的影响。模型组海马组织NO含量升高,芍药苷能降低海马NO含量。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神经元胞体收缩,染色质加深,细胞核染色深,核收缩呈三角形,核仁不明显,皮质中NO含量升高,海马中iNOS和nNOS表达增多,芍药苷组神经元细胞核无明显异常,神经元形态未见明显变化,降低海马中iNOS和nNOS的表达量。2.4芍药苷对血虚肝郁证大鼠NMDA受体NR1、NR2A和NR2B的表达的干预作用采用辐射结合束缚应激的方式造模21天,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芍药苷对血虚肝郁证大鼠海马CA-3区的NMDA受体NR1、NR2A和NR2B表达的影响,研究发现,模型组CA-3区的NMDA受体NR1、NR2A和NR2B的阳性表达增高,IOD值增高,给予芍药苷后,不同剂量芍药苷都能降低海马CA-3区的NMDA受体NR1、NR2A和NR2B的表达量。2.5芍药苷对血虚肝郁模型大鼠cGMP的影响采用辐射结合束缚应激的方式造模21天,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芍药苷对血虚肝郁模型大鼠海马CA-3区cGMP表达的影响,研究发现,模型组CA-3区的cGMP的阳性表达增高,给予芍药苷后,能降低海马CA-3区cGMP的阳性表达量。2.6结论通过上述实验研究,从血象、行为学、HPA轴和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NO/cGMP通路等方面验证了辐照结合束缚应激造成的大鼠模型可作为中医血虚肝郁证的动物模型。白芍的养血柔肝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有效成分芍药苷调节HPA轴和单胺类神经递质有关。在证实了白芍及有效成分芍药苷对血虚肝郁证大鼠模型确有疗效的基础上,我们又研究了芍药苷对NO/cGMP神经转导通路核心位点NO.cGMP以及iNOS、nNOS、NMDA受体NR1、NR2A和NR2B亚基的作用,认为芍药苷发挥神经保护的功能可能是通过降低血虚肝郁大鼠海马NO含量,降低iNOS和nNOS的表达,降低NMDA受体NR1、 NR2A和NR2B亚基的表达,降低模型组cGMP的表达,调节NO/cGMP途径实现。综上所述,本课题通过文献研究与实验研究两部分,结合白芍的养血柔肝功能进行了血虚肝郁证动物模型的建立,符合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不仅在症状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方面与临床吻合,而且也与现代更深层面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可为血虚肝郁证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课题还从HPA轴的调节和脑内单胺递质含量等方面明确白芍及有效成分芍药苷对血虚肝郁模型确有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芍药苷对NO/cGMP转导通路的重要位点NO, iNOS, nNOS, cGMP, NMDA受体NRl, NR2A, NR2B的调节作用,从而探讨芍药养血柔肝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对于研究中医证候实质、评价中药疗效和解释中药现代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素珍[9](2014)在《孕期慢性应激对子代学习记忆能力影响及其干预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建立孕期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 CUMS)大鼠模型,在行为学、组织学、分子基因不同水平下,系统的观察大鼠孕期处于应激状态对母体生殖功能及母体、子代的学习记忆能力、情绪的影响,且从海马神经递质和可塑性出发,探讨损伤的可能机制,并经过丰富环境来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损伤干预的机制探讨,为深入理解和预测应激的遗传性危害及下一步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Wistar雌性成年大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连续21天采用单笼饲养和慢性轻度不可预知应激造模(在第3天开始交配);1)动态观察母鼠体重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皮质酮水平,敞箱实验测定行为学改变,糖水消耗实验测定液体消耗,检测生殖有关的基本情况;测定子鼠血浆皮质酮浓度,采用Morris水迷宫、Y迷宫实验测定子鼠学习记忆能力,利用液体消耗实验、敞箱实验、悬尾实验测定子鼠情绪变化的测定,并分析其变化;2)采用HE染色和电镜进行子鼠脑海马形态学观察,ELISA方法测定脑海马组织各类中枢神经递质含量及活性,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海马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BDNF、IGF-Ⅱ、核转录因子NF-κB,海马中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Arc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3)给予孕期慢性应激及对照组子代组分别丰富环境干预,进行行为学、情绪、脑海马神经递质含量及突触相关蛋白表达情况测定,分析其效果。结果:1)模型组母鼠体重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高率低于对照组;模型组母鼠皮质酮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母鼠皮质酮水平随应激时间增长有大幅度变化;除粪便粒数外,模型组母鼠行为学各指标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母鼠各行为学指标变化与应激时间长短有关系,时间与应激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关系(P均>0.05);模型组母鼠纯水消耗与对照组未发现存在统计学差异,而两组糖水消耗、总液体消耗和1%蔗糖偏爱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表明应激对孕期大鼠液体消耗指标有影响;时间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母鼠液体消耗变化与应激时间长短有关系;每个时间点的比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的基线总液体消耗、糖水消耗、纯水消耗、糖水偏爱百分比差异不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第7、14天和21天,模型组大鼠液体消耗各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所产子鼠只数及孕天数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子鼠组只数及孕天数均低于对照子鼠组;2)在PND28和PND42时,模型子鼠组体重与对照子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子鼠组血浆皮质酮与对照子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Morris水迷宫实验:模型子鼠组在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与对照子鼠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与应激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关系(P0.05),模型子鼠组逃避潜伏期时间比对照子鼠组长,且有随时间缩短的趋势;跨平台次数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Y迷宫实验:模型子鼠组在Y迷宫试验中学会所需的训练次数、记忆保持测试正确反应率与对照子鼠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学实验:除清洁次数外,模型子鼠组行为学各指标与对照子鼠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液体消耗情况: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在液体消耗实验中糖水消耗和1%蔗糖偏爱百分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纯水消耗和总液体消耗方面未发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悬尾实验: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在悬尾实验中静止时间和挣扎次数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子鼠脑海马形态结构改变,超微结构异常;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海马胆碱能神经递质ACh含量、ChAT和AChE活性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子鼠组ACh含量、ChAT活性下降,AChE活性上升;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NE、DA和5-HT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子鼠组三个单胺类神经递质均下降;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海马的Glu和GABA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子鼠组较对照子鼠组兴奋性神经递质Glu降低、而抑制性GABA含量升高;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海马的NO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子鼠组NO含量降低;4)RT-PCR提示: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海马组织的BDNF mRNA、IGF-Ⅱ mRNA和NF-κBmRNA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子鼠组BDNF mRNA、IGF-Ⅱ mRNA和NF-κB mRNA表达降低,Arc mRNA差异未发现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模型子鼠组与对照子鼠组海马组织的BDNF、IGF-Ⅱ、Arc和NF-κB蛋白表达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子鼠组相比,模型子鼠组BDNF、IGF-Ⅱ、Arc和NF-κB表达降低;5)相关性分析发现:子鼠在水迷宫中的逃避潜伏期和Y迷宫中的训练次数与母鼠皮质酮存在正相关(P<0.05)、与母鼠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1%蔗糖偏爱存在负相关(P<0.05);子鼠在水迷宫中的跨平台次数和Y迷宫中的正确反应率与母鼠皮质酮存在负相关(P<0.05),与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1%蔗糖偏爱存在负相关(P<0.05);子鼠在水迷宫中的逃避潜伏期和Y迷宫中的训练次数与子鼠皮质酮、海马中GABA存在正相关(P<0.05)、与子鼠ACh、ChAT、NE、DA、5-HT和NO存在负相关(P<0.05);子鼠在水迷宫中的跨平台次数和Y迷宫中的正确反应率与子鼠皮质酮、海马中GABA存在负相关(P<0.05)、与子鼠ACh、ChAT、NE、DA、5-HT和NO存在正相关(P<0.05);除水迷宫中的跨平台次数和Y迷宫中训练次数与IGF-Ⅱ蛋白表达未发现存在相关外(P>0.05),其他指标均发现存在相关性:子鼠在水迷宫中的逃避潜伏期和Y迷宫中的训练次数均与突触各相关蛋白存在负相关性(P<0.05);子鼠在水迷宫中的跨平台次数和Y迷宫中的正确反应率与突触各相关蛋白存在负相关性(P<0.05);6)丰富环境对子鼠体重的影响:模型子鼠组和模型&丰富环境组体重低于对照和对照&丰富环境组子鼠体重。经历了丰富环境后,四组体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丰富环境对子鼠血浆皮质酮水平影响:四组血浆皮质酮同样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子鼠组分别与其他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丰富环境组子鼠血浆皮质酮最低,而模型子鼠组是最高的;7)丰富环境下子鼠学习记忆能力变化:四组在Morris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与对照子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丰富环境组逃避潜伏期增长,跨平台次数四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丰富环境组子鼠跨平台次数最多,而模型子鼠组是最少;四组子鼠在Y迷宫试验中学习、记忆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丰富环境,学习、记忆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四组子鼠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丰富环境,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四组子鼠在纯水消耗、糖水消耗和1%蔗糖偏爱百分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丰富环境,糖水消耗就会有所增加;四组在静止时间和挣扎次数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子鼠组水平静止时间最长、挣扎次数最少,而模型子鼠组只要进行了丰富环境,静止时间就会缩短、挣扎次数增多;8)丰富环境对各组子鼠神经递质影响:四组子鼠在海马组织胆碱能神经递质ACh含量、ChAT和AChE活性,单胺类神经递质NE、DA和5-HT含量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Glu和GABA含量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丰富环境对其均有影响;四组子鼠在海马组织NO含量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丰富环境后,NO含量升高;9)丰富环境对蛋白表达影响:四组子鼠海马组织的BDNF mRNA、 IGF-Ⅱ mRNA和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丰富环境后,蛋白表达增高。结论:1)孕期应激可诱发实验母鼠行为、活动习性和生育能力有影响;2)孕期慢性应激致子鼠出现高应激状态,空间、工作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情绪出现类似焦虑、抑郁现象;3)孕期慢性应激影响子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与母体及子代血浆中皮质酮升高均有关;4)孕期慢性应激对子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与海马组织中枢神经递质变化及BDNF、IGF-Ⅱ、 Arc和NF-κB蛋白表达降低有关;5)丰富环境能改善子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使大鼠的活动度增高、对新环境的探究行为和适应能力增高、大鼠快感也有所增加;6)丰富环境提高孕期慢性应激子鼠学习记忆能力、情绪变化与子鼠血浆中皮质酮、子鼠海马中中枢神经递质分泌、海马组织神经营养因子BDNF、IGF-Ⅱ、核转录因子NF-κB、海马中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Arc mRNAs和蛋白表达均有所增加有关。
薛金娟[10](2011)在《调节中枢一氧化氮信号通路对力竭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一氧化氮(NO)是否参与运动能力调节和疲劳应激的发生,报道甚少;又由于运动方式、取材部位、时间以及检测手段等存在差异,导致运动疲劳后脑内NO变化报道不一。为了进一步探讨中枢NO与运动疲劳的关系,本文研究:1)运动疲劳状态下下丘脑和海马中NO含量变化及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表达情况;2)侧脑室微量注射NO前体L-精氨酸(L-Arg)和NOS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改变脑内NO信号通路对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以及NO在疲劳应激调控中的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侧脑室植入套管,手术恢复后分别注射生理盐水、L-Arg或L-NAME,连续4天,然后用动物跑台建立急性力竭模型,记录运动至力竭的时间并计算总运动量(即运动能力)。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运动疲劳状态下后血浆、下丘脑和海马中硝酸盐/亚硝酸盐(NOX)含量,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力竭后4 h下丘脑室旁核和海马结构(海马和齿状回)nNOS表达的变化。实验分为安静对照组、急性力竭组、Saline力竭组、L-Arg力竭组和L-NAME力竭组。结果:1)与安静对照组相比,急性力竭组血浆NOX和尿素氮浓度均显着增加(P < 0.01)。Saline力竭组、L-Arg力竭组和L-NAME力竭组在不同阶段旷场实验测试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说明药物和手术对大鼠活动行为无影响。2)与安静对照组相比,急性力竭后下丘脑NOX浓度明显下降(P < 0.001),室旁核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数量及面积均显着减少(P < 0.05,P < 0.01)。海马CA1、CA2、CA3和齿状回(DG)区nNOS细胞数量、面积及平均灰度均显着减少(P < 0.05),但其NOX浓度无显着差异。3)侧脑室注射L-Arg和L-NMAE对运动能力均有显着影响。与Saline力竭组相比,L-Arg力竭组运动至力竭时间明显延长了151.8%(P < 0.05),运动量增加了150.08%(P < 0.05),而L-NAME力竭组运动时间明显缩短了70.22%(P < 0.01),运动量降低了68.90%(P < 0.01)。4)侧脑室注射L-Arg和L-NMAE对力竭后下丘脑NOx浓度和室旁核nNOS表达均有显着影响。与Saline力竭组相比,L-Arg力竭组下丘脑NOX浓度明显升高(P < 0.001),n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和面积均显着增加(P < 0.001,P < 0.05),L-NAME力竭组下丘脑NOx浓度明显降低(P < 0.05),nNOS细胞数量和面积均显着减少(P < 0.05,P < 0.001)。5)侧脑室注射L-Arg和L-NAME对力竭后海马结构NOX浓度和nNOS表达均有显着影响。L-Arg力竭组海马n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和面积均显着增加(P < 0.05),而其NOx浓度无显着差异,L-NAME力竭组海马结构NOx浓度降低(P < 0.001),nNOS阳性细胞数量和面积均显着减少(P < 0.05)。结论:侧脑室注射L-Arg或L-NAME改变中枢NO信号通路可影响大鼠运动能力,下丘脑和海马NO浓度下降,nNOS表达减少,可能是导致运动能力降低和疲劳应激发生的原因之一,其中下丘脑可能是中枢NO参与运动能力调节的主要脑区之一。补充L-Arg可能通过L-Arg-NO途径提高大鼠运动能力,延缓疲劳发生。
二、捕食应激致大鼠海马NO释放增多及nNOS表达增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捕食应激致大鼠海马NO释放增多及nNOS表达增强(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对单一延长应激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现代研究进展 |
1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 |
2 病因学研究 |
2.1 遗传因素 |
2.2 社会心理因素 |
2.3 神经内分泌因素 |
2.4 神经递质的改变 |
2.5 神经元改变 |
2.6 神经炎性与免疫系统失调 |
3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脑区研究 |
3.1 海马 |
3.2 杏仁核 |
3.3 前额叶 |
3.4 丘脑 |
4 诊断与治疗 |
4.1 诊断 |
4.2 治疗 |
5 共病研究 |
5.1 与精神疾病的共病 |
5.2 与其他系统疾病的共病 |
6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应激诱导的免疫炎性反应与创伤后应激障碍 |
1 应激与免疫炎性反应 |
2 应激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在PTSD中的作用 |
2.1 应激炎性与小胶质细胞活化 |
2.2 PTSD中小胶质细胞的活化 |
2.3 针刺对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
3 免疫炎性反应在PTSD中的作用 |
4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针刺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进展 |
1 针刺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研究 |
1.1 针刺对PTSD患者躯体症状的改善 |
1.2 针刺PTSD患者相关脑区的影响 |
2 针刺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机理研究 |
2.1 针刺对SPS模型动物行为学的改变 |
2.2 针刺治疗PTSD机理研究 |
2.3 针刺对PTSD神经内分泌的调节 |
3 针刺治疗PTSD的穴位选择 |
3.1 临床研究选穴 |
3.2 机制研究选穴 |
3 小结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针刺对SPS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仪器 |
1.3 主要试剂及药品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处理方法 |
2.2 动物模型 |
2.3 针刺选穴及针刺方法 |
2.4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与给药方法 |
2.5 行为学观察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各组大鼠在不时间点的体质量变化 |
3.2 各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的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 |
4 讨论 |
4.1 关于单一延长应激PTSD模型的分析 |
4.2 关于针刺干预穴位选择分析 |
4.3 针刺干预对SPS大鼠类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
5 小结 |
实验二 针刺对SPS模型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调控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1.3 主要试剂及药品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处理方法 |
2.2 动物模型 |
2.3 针刺选穴及针刺方法 |
2.4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与给药方法 |
2.5 海马形态学样本取材 |
2.6 指标检测 |
2.7 形态学观察方法 |
3 结果 |
3.1 各组大鼠海马病理形态变化 |
3.2 各组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 |
4 讨论 |
4.1 应激诱导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在PTSD中的作用分析 |
4.2 针刺对SPS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调控作用机制分析 |
4.3 小结 |
实验三 针刺对SPS模型大鼠血清IL-6和IL-1β含量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1.3 主要试剂及药品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分组及处理方法 |
2.2 动物分组及处理方法 |
2.3 针灸选穴及针刺方法 |
2.4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与给药方法 |
2.5 样本采集 |
2.6 指标检测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各组大鼠血清IL-6含量比较 |
3.2 各组大鼠血清IL-1β含量比较 |
4 讨论 |
4.1 应激诱导的免疫炎性反应在PTSD中的作用分析 |
4.2 针刺对SPS大鼠免疫炎性反应调控作用机制分析 |
4.3 阳性药物的选择 |
5 小结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NF-κB信号介导大鼠肠道菌群与行为的交互影响及其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慢性不可预期性温和应激对大鼠肠道功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靶向干预肠道菌群对大鼠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论文的不足之处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一 |
英文论文二 |
(3)“安神醒脑调肾”电针法对PTSD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PTSD基本特点 |
1.2 记忆损害是PTSD常见症状 |
1.3 海马突触可塑性改变是PTSD记忆损害的特点 |
1.4 BDNF、GAP-43、SYN与海马突触可塑性密切相关 |
1.5 针灸是治疗PTSD的有效手段 |
1.6 SPS法与SPS&S法是常用PTSD动物模型 |
2. 主要研究内容 |
2.1 SPS法与SPS&S法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2.2 “安神醒脑调肾”电针法对PTS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
2.3 “安神醒脑调肾”电针法对PTSD大鼠海马BDNF、GAP-43、SYN表达的影响 |
2.4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意义 |
第一部分: SPS法与SPS&S法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器材 |
2. 方法 |
2.1 实验动物分组方法 |
2.2 造模方法 |
2.2.1 SPS法 |
2.2.2 SPS&S法 |
2.3 行为学测定方法 |
2.3.1 自发活动测定方法 |
2.3.2 Morris水迷宫测定方法 |
2.3.3 EPM高架十字迷宫测定方法 |
2.4 统计分析 |
实验结果 |
1. 自发活动检测结果 |
2. 水迷宫实验结果 |
2.1 定位航行实验潜伏期 |
2.2 定位航行实验游动距离 |
2.3 水迷宫实验空间摸索实验结果 |
2.3.1 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实验结果 |
2.3.2 穿越平台次数实验结果 |
2.4 各组大鼠空间搜索实验运动轨迹参考图 |
3.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 |
3.1 OE%实验结果 |
3.2 OT%实验结果 |
小结 |
第二部分: “安神醒脑调肾”电针法对PTSD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器材 |
2. 方法 |
2.1 治疗方法 |
2.2 行为学测定方法 |
2.3 统计分析 |
实验结果 |
1. 自发活动检测结果 |
2. 水迷宫实验结果 |
2.1 定位航行试验潜伏期 |
2.2 定位航行实验游动距离 |
2.3 空间摸索实验结果 |
2.3.1 空间摸索实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结果 |
2.3.2 空间摸索实验穿越平台次数结果 |
2.4 各组大鼠空间搜索实验运动轨迹参考图 |
3. 高架十字迷宫 |
3.1 高架十字迷宫OE%实验结果 |
3.2 高架十字迷宫OT%实验结果 |
小结 |
第三部分: “安神醒脑调肾”电针法对PTSD大鼠海马BDNF、GAP-43、SYN表达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
2. 指标检测方法 |
2.1 Western Blot免疫印迹法 |
2.2 IHC免疫组化法 |
2.3 Q-PCR法 |
2.4 统计分析 |
实验结果 |
1. WB实验结果 |
2. IHC实验结果 |
2.1 BDNF IHC实验结果 |
2.2 GAP-43 IHC实验结果 |
2.3 SYN IHC实验结果 |
3. Q-PCR实验结果 |
4. 生物学检测结果与行为学检测结果相关性分析 |
4.1 自发活动水平活动距离与检测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 |
4.2 水迷宫实验潜伏期与检测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 |
4.3 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与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4 高架十字迷宫OT%与检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中医对PTSD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分析 |
1.2 “脑、肾”为发病主要脏腑 |
1.2.1 脑为“元神之府”,司情志,统五脏 |
1.2.2 肾藏精、志,充髓海 |
1.2.3 与五脏功能息息相关 |
2. 现代医学对PTSD的认识 |
2.1 过度应激是PTSD发病的主要原因 |
2.2 PTSD基本特点 |
2.3 PTSD记忆损伤特点 |
2.4 PTD主要干预手法评价 |
2.4.1 西药治疗PTSD |
2.4.2 心理干预治疗PTSD |
3. 海马突触可塑性与PTSD |
3.1 海马是记忆获取与编码的重要脑区 |
3.2 海马突触可塑性改变是PTSD神经生理基础 |
3.2.1 PTSD与海马损伤 |
3.2.2 PTSD记忆损伤与海马突触可塑性改变 |
3.2.3 海马可塑性损伤与其他脑区的功能联系减弱 |
3.3 PTSD海马损伤机制 |
4. “安神醒脑调肾”电针法选择依据 |
4.1 电针治疗能有效改善PTSD患者临床症状 |
4.2 电针治疗PTSD机制探讨 |
4.2.1 增强脑代谢,改变脑功能网络连接 |
4.2.2 抑制HPA轴活性,降低NO表达 |
4.2.3 调节相关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功能 |
4.3 “神庭百会、肾俞”选穴依据 |
5. 从行为学角度探索PTSD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
5.1 PTSD动物模型制备要求 |
5.2 SPS法与SPS&S法PTSD动物模型比较 |
5.2.1 自发活动实验结果比较 |
5.2.2 水迷宫实验结果比较 |
5.2.3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比较 |
5.3 电针对SPS法与SPS&S法PTSD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5.3.1 自发活动结果比较 |
5.3.2 水迷宫实验结果比较 |
5.3.3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比较 |
6 “安神醒脑”电针法对PTSD大鼠海马BDNF、GAP-43、SYN表达的影响 |
6.1 BDNF与海马突触可塑性 |
6.1.1 BDNF参与神经元分化与生长 |
6.1.2 BDNF与海马依赖的学习记忆密切相关 |
6.1.3 PTSD大鼠海马BDNF表达降低 |
6.1.4 电针促进PTSD大鼠海马BDNF表达 |
6.2 GAP-43与海马突触可塑性 |
6.2.1 GAP-43是神经损伤修复标志物 |
6.2.2 GAP-43与突触可塑性 |
6.2.3 PTSD大鼠海马GAP-43表达降低 |
6.2.4 电针促进PTSD大鼠海马GAP-43表达 |
6.3 SYN与海马突触可塑性 |
6.3.1 SYN含量可反应海马突触数量 |
6.3.2 SYN参与突触间信号传递 |
6.3.3 PTSD大鼠海马SYN表达降低 |
6.3.4 电针促进PTSD大鼠海马SYN表达 |
7. 学习记忆与情绪改善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附件二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附件三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4)PTEN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与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引言 |
第一部分 PTSD大鼠行为学及海马神经元形态改变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PTEN对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PTEN调控PTSD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和凋亡的机制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疏肝调神”针法对PTSD睡眠障碍大鼠海马神经编码与功能重构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PTSD的基本概况与流行病学特征 |
1.2 治疗睡眠障碍是干预PTSD的重要举措 |
1.3 针刺治疗PTSD睡眠障碍相对具有优势 |
2 主要研究内容 |
2.1 “疏肝调神”针法对PTSD睡眠障碍睡眠时相的调节作用 |
2.2 “疏肝调神”针法对PTSD睡眠障碍海马神经编码的干预机制 |
2.3 “疏肝调神”针法对PTSD睡眠障碍海马神经元结构的影响 |
3 研究意义 |
实验一 基于睡眠脑电区分的昼间12h睡眠特征变化研究 |
1 研究概述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用具、仪器设备与软件 |
2.3 药品与试剂 |
3 实验流程与时间分配 |
4 实验方法 |
4.1 适应性饲养与分组 |
4.2 麻醉处理 |
4.3 电极埋置与术后恢复 |
4.4 复制动物模型 |
4.5 抓取与治疗干预 |
4.6 睡眠脑电信号采集 |
4.7 睡眠脑电区分 |
4.8 数据处理 |
4.9 统计学分析 |
5 实验结果 |
5.1 睡眠潜伏期 |
5.2 觉醒—睡眠周期 |
5.3 睡眠时相 |
6 实验小结 |
6.1 “疏肝调神”针法对昼间12h睡眠潜伏期的影响 |
6.2 “疏肝调神”针法对昼间12h觉醒—睡眠周期的影响 |
6.3 “疏肝调神”针法对昼间12h睡眠时相的影响 |
实验二 基于在体多通道技术的海马神经信息编码机制研究 |
1 研究概述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用具、仪器设备与软件 |
2.3 药品与试剂 |
3 实验流程与时间分配 |
4 实验方法 |
4.1 适应性饲养与分组 |
4.2 复制动物模型 |
4.3 抓取与治疗干预 |
4.4 麻醉处理 |
4.5 立体定位与开颅 |
4.6 微电极植入与多通道采集 |
4.7 图像识别与数据处理 |
4.8 统计学分析 |
5 实验结果 |
5.1 动作电位发放量 |
5.2 放电频率 |
5.3 波形幅值 |
5.4 峰—峰间期 |
5.5 功率谱密度 |
6 实验小结 |
6.1 “疏肝调神”针法对动作电位发放量与频率的影响 |
6.2 “疏肝调神”针法对动作电位波形幅值的影响 |
6.3 “疏肝调神”针法对动作电位ISI的影响 |
6.4 “疏肝调神”针法对动作电位PSD的影响 |
实验三 基于海马功能重构的神经元超微结构形态学研究 |
1 研究概述 |
2 实验材料 |
2.1 实验动物 |
2.2 用具、仪器设备与软件 |
2.3 药品与试剂 |
3 实验流程与时间分配 |
4 实验方法 |
4.1 适应性饲养与分组 |
4.2 复制动物模型 |
4.3 抓取与治疗干预 |
4.4 麻醉处理 |
4.5 心脏灌注与取材 |
4.6 组织切片制备 |
4.7 透射电镜观察 |
4.8 图像识别 |
5 实验结果 |
5.1 神经元数量与细胞核、染色质 |
5.2 细胞质内细胞器结构 |
5.3 突触结构、突触间隙与突触小泡 |
6 实验小结 |
6.1 “疏肝调神”针法对神经元数量与细胞核的影响 |
6.2 “疏肝调神”针法对神经元细胞器的影响 |
6.3 “疏肝调神”针法对神经元突触结构的影响 |
讨论 |
1 中西医学对PTSD睡眠障碍的认识 |
1.1 祖国医学对PTSD睡眠障碍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PTSD睡眠障碍的认识 |
2 PTSD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 |
2.1 PTSD与睡眠障碍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影响 |
2.2 睡眠障碍属PTSD的核心症状 |
3 PTSD睡眠障碍的临床治疗策略 |
3.1 药物治疗 |
3.2 心理治疗 |
3.3 中医药治疗 |
4 PTSD睡眠障碍的皮层脑区变化特征 |
4.1 PTSD睡眠障碍的脑电特征 |
4.2 PTSD睡眠障碍与海马 |
5 基于动作电位发放的海马神经编码机制 |
5.1 动作电位在体多通道记录技术 |
5.2 海马神经编码时空模式的研究 |
6 海马超微结构与应激损伤 |
6.1 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 |
6.2 应激对海马超微结构的影响 |
7 针灸治疗PTSD的相关研究 |
7.1 针灸治疗PTSD的基础研究 |
7.2 针灸治疗PTSD的现代临床研究 |
7.3 针灸干预PTSD的效应机制研究 |
8 “疏肝调神”针法的选穴配伍依据 |
9 本研究实验材料与方案的确定 |
9.1 实验动物选择 |
9.2 动物分组依据 |
9.3 PTSD睡眠障碍模型复制依据 |
9.4 对照治疗方法的选择 |
9.5 治疗开始时间与疗程确定 |
9.6 手术麻醉剂的选取 |
9.7 脑电采集时间与分批干预原则 |
10 对本研究实验结果的讨论 |
10.1 昼间12h睡眠脑电特征 |
10.2 海马神经编码时空模式 |
10.3 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 |
10.4 实验对海马CA1、CA3区影响的差异 |
10.5 对实验结果的总结 |
结论 |
特色与创新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一、文献综述 针灸干预PTSD效应机制的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二、实验照片 |
三、发表论文、论着与科研成果 |
(6)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在电针调节抑郁症双重状态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抑郁症的双重状态-早期以焦虑为主晚期以抑郁为主 |
2. 不同应激时程-慢性应激早期和晚期对抑郁症双重状态的影响 |
3. 海马与抑郁症双重状态密切相关 |
4. 简述NO与抑郁症双重状态的关系 |
5. nNOS与抑郁症双重状态的关系 |
6. 电针对抑郁症双重状态的作用 |
7. 电针对nNOS在抑郁症双重状态表达的影响 |
小结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试剂及材料 |
2 方法 |
2.1 分组 |
2.2 造模 |
2.3 电针方法 |
3 取材及检测 |
3.1 行为学检测 |
3.2 取材 |
3.3 RT-PCR检测各组大鼠海马nNOS mRNA的表达 |
3.4 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3和CA1区nNOS蛋白的表达 |
3.5 蛋白免疫印迹(Westren-Blot)检测大鼠海马nNOS蛋白的表达 |
4 统计数据 |
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实验一 |
5.1 电针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焦虑模型(CUMS 7天)大鼠实验 |
5.1.1 行为学检测 |
5.1.2 大鼠海马nNOS mRNA的表达 |
5.1.3 大鼠海马nNOS蛋白免疫印迹的表达 |
5.1.4 大鼠海马CA3和CA1区nNOS蛋白的表达 |
5.2 电针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抑郁模型(CUMS 21天)大鼠实验 |
5.2.1 行为学检测 |
5.2.2 大鼠海马nNOS mRNA的表达 |
5.2.3 大鼠海马nNOS蛋白免疫印迹的表达 |
5.2.4 大鼠海马CA3和CA1区nNOS蛋白的表达 |
实验二 |
5.3 电针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焦虑模型CUMS 7天)大鼠实验 |
5.3.1 行为学检测 |
5.3.2 大鼠海马nNOS mRNA的表达 |
5.3.3 大鼠海马CA3和CA1区nNOS蛋白的表达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动物模型的选取 |
2 实验指标选取 |
3 实验结果讨论 |
实验一 |
3.1 抑郁症在应激的不同时程-CUMS7天和CUMS21天中表现出不同的状态 |
实验二 |
3.2 足底电击焦虑模型大鼠海马nNOS活性增加,介导焦虑样行为 |
3.3 电针减少足底电击模型大鼠海马nNOS的释放,达到抗焦虑样作用 |
3.4 应激方式、强度等不同,nNOS的表达也会发生相应改变 |
4 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丙泊酚对条件恐惧大鼠的抗创伤后应激碍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征及其生物学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芍药苷对血虚肝郁模型大鼠NO/cGMP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上篇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血虚证模型和肝郁证模型的研究进展 |
1 血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2 肝郁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3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血虚证和肝郁证的现代研究 |
1 血虚证的现代研究 |
2 肝郁证的现代研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血虚肝郁证和慢性应激的关系 |
1 血虚肝郁证的辨证论治 |
2 血虚肝郁证的临床表现和相关疾病 |
3 血虚肝郁证与应激的关系 |
4 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下篇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辐射结合束缚应激致血虚肝郁模型的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指标观察 |
4 统计学方法 |
5 结果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白芍和芍药苷对血虚肝郁证大鼠HPA轴、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观察指标 |
4 统计学方法 |
5 结果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芍药苷对血虚肝郁证大鼠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指标观察 |
4 图像处理和统计学方法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血虚肝郁证大鼠NMDA受体NR1、NR2A和NR2B的变化及芍药苷的干预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指标测定 |
4 图像处理和统计学方法 |
5. 结果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 芍药苷对血虚肝郁模型大鼠cGMP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指标观察 |
4 图像处理和统计学方法 |
5 实验结果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图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孕期慢性应激对子代学习记忆能力影响及其干预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孕期慢性应激对大鼠及其子代学习记忆能力影响的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贼剂和仪器 |
1.3 内容和方法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慢性应激对子代大鼠海马神经递质、突触传递性与学习记忆相关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丰富环境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干预的研究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1.3 内容和方法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10)调节中枢一氧化氮信号通路对力竭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背景 |
1.3.1 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 |
1.3.2 一氧化氮(NO)的生物效应 |
1.3.3 NO在运动系统中的作用 |
1.3.4 L-精氨酸(L-Arg)和L-硝基-精氨酸甲脂(L-NAME) |
1.4 研究内容 |
2 中枢NO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 |
2.1 NO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
2.2 下丘脑NO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 |
2.2.1 下丘脑解剖生理学 |
2.2.2 运动疲劳时下丘脑NO/NOS的变化 |
2.3 海马NO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 |
2.3.1 海马解剖生理学 |
2.3.2 运动疲劳时海马NO/NOS的变化 |
2.4 脑内其它核团NO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技术路线 |
3.2 研究对象 |
3.2.1 动物与分组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侧脑室植入套管 |
3.3.2 侧脑室给药方案 |
3.3.3 急性力竭运动模型 |
3.3.4 取材 |
3.4 测量指标与方法 |
3.4.1 行为学指标 |
3.4.2 生化指标 |
3.4.3 形态学指标 |
3.5 统计学分析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1 急性力竭运动中大鼠各项指标的改变 |
4.1.1 行为学改变 |
4.1.2 血浆中尿素氮和NOX水平的改变 |
4.1.3 下丘脑和海马NOX水平的改变 |
4.1.4 下丘脑室旁核和海马各区nNOS表达改变 |
4.2 手术及药物两因素对大鼠体重和旷场行为的影响 |
4.3 调节中枢NO对急性力竭后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 |
4.4 L-Arg和L-NAME对急性力竭后大鼠血浆中尿素氮和NOX水平的影响 |
4.5 L-Arg和L-NAME对急性力竭后大鼠下丘脑和海马NOX水平的影响 |
4.6 L-Arg和L-NAME对急性力竭后大鼠下丘脑室旁核nNOS表达的影响 |
4.7 L-Arg和L-NAME对急性力竭后大鼠海马各区nNOS表达的影响 |
5 讨论 |
5.1 关于实验方法的选择 |
5.1.1 给药方式的选择 |
5.1.2 药物剂量的选择 |
5.1.3 取脑时间的选择 |
5.1.4 疲劳程度的验证 |
5.2 L-Arg和L-NAME对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 |
5.3 下丘脑NO/nNOS与运动疲劳应激的关系 |
5.3.1 下丘脑NO参与运动能力的调节 |
5.3.2 下丘脑NO参与疲劳应激的中枢调控 |
5.4 海马NO/nNOS与运动疲劳应激的关系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捕食应激致大鼠海马NO释放增多及nNOS表达增强(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对单一延长应激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影响[D]. 李宇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NF-κB信号介导大鼠肠道菌群与行为的交互影响及其分子机制[D]. 杨乐金. 山东大学, 2020(09)
- [3]“安神醒脑调肾”电针法对PTSD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表达影响的研究[D]. 李欣.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PTEN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与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徐爱军. 河北医科大学, 2017(08)
- [5]“疏肝调神”针法对PTSD睡眠障碍大鼠海马神经编码与功能重构影响的研究[D]. 赵中亭.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6]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在电针调节抑郁症双重状态的作用研究[D]. 汪婷婷.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7]丙泊酚对条件恐惧大鼠的抗创伤后应激碍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 孙树峥. 河北北方学院, 2016(03)
- [8]芍药苷对血虚肝郁模型大鼠NO/cGMP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D]. 李艳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9]孕期慢性应激对子代学习记忆能力影响及其干预的实验研究[D]. 关素珍.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2)
- [10]调节中枢一氧化氮信号通路对力竭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D]. 薛金娟. 中北大学,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