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草原2号杂花苜蓿不同花色植株植物学性状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孙珂[1](2021)在《草原3号杂花苜蓿丰产新品系农艺性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王晓龙[2](2021)在《苜蓿抗寒性鉴定及耐寒种质筛选》文中研究表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高产优质,适口性好,经济价值高,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其生态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在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有大面积栽培。本研究以国外引进和国内审定登记的10个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观察测定和室内分析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从种子、幼苗、田间植株直至根系入手对材料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理化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的鉴定评价,并利用转录组分析技术筛选研究与苜蓿抗寒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旨在探究苜蓿耐寒响应机理,为苜蓿耐寒品种选育、种质创新及分子育种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低温条件下,所有苜蓿材料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简化活力指数、根长和芽长均呈下降趋势,萌发高峰期随温度降低而后延。6℃的温度条件为苜蓿材料萌发的临界温度,超过该温度全部品种发芽率均高于50%;低于该温度发芽率不及或部分达到50%。品种间简化活力指数、根长和发芽率差异显着,且与萌发时的温度条件相关,可以作为评价指标鉴定萌发期苜蓿的抗寒性。依据这几个指标的表现,经隶属函数筛选分析初步判定龙牧806、龙牧801、草原3号、肇东和公农2号苜蓿的耐寒能力较强。(2)苜蓿材料中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低温处理时间延长呈先升后降之势,丙二醛(MDA)含量和电导率(EC)呈升高趋势,但不同品种之间差异明显。低温处理6h后,品种龙牧801的Pro、SP和SS含量均最高,而草原3号和公农2号的SOD、POD活性最高;处理8h后,龙牧801和龙牧806的MDA含量及EC最低,龙牧801的SP和SS含量最高,而龙牧806和肇东苜蓿CAT、POD活性最高。据此可将全部材料按抗寒性等级分类,龙牧801、龙牧806和肇东苜蓿属于强抗寒性品种,草原3号、公农2号为较强抗性品种,敖汉、中苜1号、皇后苜蓿抗寒性较弱,420、赛迪苜蓿抗寒性较差。(3)品种越冬率与中性洗涤纤维、饲草产量之间存在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光合速率、叶片水汽压、可变荧光(Fv)、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光化学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呈显着正相关(P<0.05);越冬率与株高、节间长、相对饲用价值之间存在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品种草原3号、肇东、龙牧806、龙牧801和中苜1号苜蓿饲草产量较高,龙牧806和中苜1号苜蓿饲用品质优良,适宜在呼和浩特地区种植。(4)冬季尽管苜蓿停止生长,但根系内部的生理生化活动一直延续。随地温降低,根系内Pro、SS、SP、MDA、脱落酸含量和SOD、POD、CAT活性均普遍升高,至最冷的1月(气温、地温均最低)达到峰值,此后随温度回升有所下降;而EC也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秋眠等级越低、越冬率越高的品种,变化趋势越明显,且其根系内各种内含物的含量与活性在最冷时期显着高于其他品种。简言之,最冷时期根系内含物含量与活性的测定分析是甄别苜蓿品种抗寒性强弱的有效手段,依此排列的品种抗寒强弱顺序依次为:龙牧801>龙牧806>肇东>草原3号>公农2号>中苜1号>敖汉>皇后>420>赛迪。苜蓿越冬率与根颈大小及位置密切相关,根颈越大、入土越深、则翌年苜蓿越冬率越高。(5)从苜蓿根颈中共获得444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鉴定出7个低温响应转录基因和关键信号转导通路DEGs,分别从属于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过氧酶体通路和转录因子家族(MYB、B3、AP2/ERF、WRKY),且主要富集在细胞部分(cell part)、细胞膜部分(membrane part)、对刺激反应(response to stimulus)和催化活性(catalytic activity)等细胞生理、代谢过程。7个DEGs经实时荧光定量(q RT-PCR)得出的结果与转录组测序(RNA-seq)结果趋于一致。论文研究探索出苜蓿种子萌发的临界温度,明确了根颈大小、入土位置与苜蓿越冬相关,提出幼苗期和越冬期苜蓿叶片和根系内各种内含物含量与活性的变化可以作为品种抗寒性鉴定的重要指标。今后将进一步完善并优化苜蓿抗寒性鉴定评价体系,结合代谢组学或蛋白组学,深入揭示苜蓿抗寒响应机理。
马一鸣[3](2021)在《红三叶变异类型鉴定与优异种质筛选》文中研究说明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是豆科车轴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世界各地广泛用作优质牧草、绿肥植物、水土保持植物和药用植物。以蒙农1号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cv.Mengnong No.1)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和室内试验,对不同表型变异类型红三叶的特征特性、农艺性状、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并进行了综合评价比较,以期为进一步选育不同利用目的的优良品种提供育种材料。论文获得以下结果:(1)对红三叶群体调查发现红三叶有16个表型变异类型,不同表型变异类型在植物学特征方面差异显着(P<0.05)。类型H10和H13主根最粗,类型H2和H15的侧根数最多。类型H15的节间长度最长,H16的茎节数和花序数最多,H4的小花数最多,H5和H12的种子结实率最高,类型H15的分枝数最多。类型H5、H7、H9、H10、H12和H16的茎叶干比最小。(2)红三叶不同表型变异类型在生物学特性及农艺性状方面差异显着(P<0.05)。早熟型红三叶H1较其它类型早15d进入成熟期。再生性强类型有H1、H8、H2和H6。单株干草产量高的类型有H1、H2、H8、H9、H12和H14,产量范围在138.73g~160.37g。类型H12和H16的单株种子产量最高,分别为44.9g和48.68g。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红三叶绝对高度和鲜草产量呈显着正相关(P<0.05),叶鲜重和鲜草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P<0.05),茎节数和节间长度呈显着负相关(P<0.05)。(3)红三叶不同表型变异类型营养成分含量差异显着(P<0.05)。类型H11的综合评价值最高,为0.80。类型H6和H11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8.08%和19.12%。(4)红三叶不同表型变异类型全株异黄酮的含量差异显着(P<0.05)。类型H2、H7、H16、H12和H15的异黄酮含量最高,含量范围在24.72mg/g~25.34mg/g。红三叶不同物候期全株异黄酮含量高低为:返青期>分枝期>初花期>盛花期>孕蕾期>结实期。红三叶不同生长部位异黄酮的含量高低为:叶>全株>花>茎>根。生产中收获红三叶提取异黄酮的最佳时期为开花期。
张雨桐,石凤翎[4](2020)在《株型形成及牧草株型相关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牧草育种工作是草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除了应用传统育种的方法外,应用分子育种方法也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特别是在抗逆性分子育种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实际性成果。株型是综合的农艺性状,是影响植物群体结构及产量形成的重要性状。现在株型在一年生作物株型分子机理及调控网络等方面已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而对于牧草株型调控机理研究颇少,大多研究是在与产量相关性状及其基础性分子育种等方面。针对影响植物株型形成因素及其机理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牧草株型性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最后简要评述了当前在牧草株型育种研究上所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并指出可借鉴作物株型育种前沿研究方向制定牧草株型育种的研究策略。
裴亚斌[5](2020)在《甘南高寒牧区秋播小黑麦与复种作物的耦合效应及耦合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甘南高寒牧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由于气候和热量条件限制,人工草地均在春季种植,为一年一熟制。甘农2号小黑麦抗寒性强,秋季播种后可在甘南高寒牧区安全越冬,刈割期提前至6月中旬,因此可在小黑麦生长后期套作式复种不同的饲草,来增加单位面积草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但秋播小黑麦套作式复种不同作物后,耦合效应不同。为明确秋播小黑麦与复种作物的耦合效应,以及存在耦合效应的机制,本试验研究了秋播小黑麦与不同复种作物耦合对草地生产力、营养价值、光合性能、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饲草不同种植模式(小黑麦套作式复种箭筈豌豆、50%春播小黑麦混播50%箭筈豌豆、小黑麦秋季单播、箭筈豌豆春季单播、燕麦春季单播)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行秋播小黑麦复种1行箭筈豌豆时,秋播小黑麦与箭筈豌豆耦合效应较好,干草产量最高(14.06 t·hm-2),CP产量最高(1.90 t·hm-2),收获的饲草营养价值适中。该复种模式的纯收益为6286元·hm-2,但显着低于50%小黑麦×50%箭筈豌豆处理的纯收益(11011元·hm-2)。2.研究秋播小黑麦复种不同饲草(50%小黑麦×50%箭筈豌豆、40%黑麦×60%箭筈豌豆、50%燕麦×50%箭筈豌豆、小黑麦单播、黑麦单播、燕麦单播、箭筈豌豆单播)的耦合效应,结果表明,3行秋播小黑麦复种2行作物时,50%燕麦×50%箭筈豌豆与秋播小黑麦的耦合效应最好,总干草产量最高(17.20 t·hm-2);7个复种作物中,50%燕麦×50%箭筈豌豆的干草产量最高(5.94 t·hm-2),营养价值适中,综合评价最好(0.8076)。3.从复种作物的光合性能看,50%燕麦混播50%箭筈豌豆和50%小黑麦混播50%箭筈豌豆的光合性能相近,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适中,水分利用率较高。因此,与秋播小黑麦耦合效应较好。相对而言,50%燕麦混播50%箭筈豌豆与秋播小黑麦的耦合效应更好。4.从土壤养分看,秋播小黑麦复种50%燕麦×50%箭筈豌豆后,土壤pH值最低,有机质含量、全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可供复种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较多,因此二者的耦合效应最好。5.从土壤酶活性看,秋播小黑麦复种50%燕麦×50%箭筈豌豆混播草地后,土壤蔗糖酶、中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土壤脲酶活性仅次于箭筈豌豆单播处理,因此具有较好的耦合效应。综上所述,秋播小黑麦复种50%燕麦×50%箭筈豌豆后,光合性能较强,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土壤酶活性较强,因此耦合效应最好。
杜凯青[6](2020)在《草原3号杂花苜蓿表型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畜牧业和草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优质饲草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苜蓿育种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基础地位日益凸显,培育新的苜蓿品种是提高草产量和改善品质的重要手段。草原3号杂花苜蓿抗逆性强,杂种优势显着,表型多样性丰富,具有良好的选育潜质,可为进一步选育不同优良特性的新品种提供适宜的育种材料。为全面了解其表型多样性,本论文以草原3号杂花苜蓿为供试材料,于2018年和2019年在内蒙古农业大学牧草基地进行了两年大田栽培试验,对92个草原3号单株丛的植株性状、物候期、植物学特征、生理指标等表型性状进行了观测比较,通过数理统计与绘图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草原3号杂花苜蓿原始群体存在丰富的变异,株丛性状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聚类分析分为6个变异类型。类型Ⅰ直立性良好,适合培育高草产量品种;类型Ⅱ、Ⅲ、V茎叶比较小,鲜干比较大,适口性良好,适合培育优质品种;类型Ⅳ株高较小,荚果数量较多,适合培育高种子产量品种。类型Ⅳ生育期较短,有利于安全越冬,适合培育抗寒品种;对6个变异类型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表型性状的观测结果。其中,光合能力较强的为类型Ⅰ、类型Ⅱ、类型Ⅲ和类型V;同时,Ⅱ号、Ⅳ号、Ⅴ号和Ⅵ的氧化物酶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的测定值较高,丙二醛含量的测定值较低。表明了各个变异类型的高产优质及抗逆性能。
徐舶[7](2020)在《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文中认为利用同源四倍体苜蓿花药(花粉)组培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与苜蓿二倍体野生种质杂交可以把野生种质携带的许多优异性状基因导入四倍体栽培苜蓿品种中,对拓宽苜蓿的遗传基础、加快突破性新品种培育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对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jiang Daye’)利用花药组培法,通过优化培养条件,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倍性以获得单倍体植株;进一步利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单倍体进行加倍获得双单倍体植株;并在二倍体水平下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通过SRAP标记法探究亲本间遗传距离及杂种的真实性;通过杂种生长当年的株高、单株生物量等性状表现,明确不同倍性的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效应的差异,为筛选新种质及杂交亲本选配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后的苜蓿花药组培的再生体系提高了愈伤组织分化率(87.5%)和苜蓿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的获得率(23.7%)。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组培扦插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1mg/L NAA+2%蔗糖+0.7%琼脂,炼苗移栽时采用无菌营养土成活率最高。以苜蓿花药组培二倍体植株的叶片为外植体,于0.2%秋水仙素+1.5%DMSO条件下,液体悬浮振荡培养24h,可获得再生植株中2.86%~8.6%的双单倍体植株。(2)在二倍体水平下配制14个正反交组合,其结荚率、单荚种子数、相对结实率在不同的杂交时期差异显着,多数杂交组合在初花期和终花期结实性较好。(3)以14对SRAP引物对12个亲本材料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并鉴定了20个杂交组合的杂交种真实性,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为75~100%。真杂交种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而12.5%~66.67%的真杂交种中出现了亲本条带缺失和新带型,这可能也是其杂种优势的一种表现。(4)在生长表现强优势的组合中,有2/3组合为遗传距离较大的亲本组合,如苜蓿单倍体植株与扁蓿豆(M.ruthenica)种间远缘杂交组合在产量性状上表现出正向杂种优势。(5)亲本倍性差异和亲本间遗传距离对杂种优势形成均有显着影响,二倍体水平间杂交组合与四倍体水平间组合产量表现具有一定的等效性,且杂种优势强于四倍体组合。
王伟[8](2019)在《天然牧草收获模式与品质调控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有效地保存天然草地牧草营养物质,厘清其收获过程中的营养耗损机制,改变传统打草模式,保证牧民可以收获到营养价值高的天然牧草。本研究以巴林左旗典型草原天然草地牧草为材料,对不同刈割期的牧草营养品质进行系统研究,明晰了不同收获期对牧草营养水平的影响;选择降雨量、收获时间、留茬高度和刈割次数四个因素,通过四因素三水平(34)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收获条件下牧草营养品质、消化率和返青率的变化,确定了当地最适收获条件;以建群种(针茅)和优势种(羊草)为材料,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不同收获期牧草代谢物表达差异,厘清不同收获期牧草品质差异机理;同时研究不同刈割频度对牧草相对生长高度、盖度、密度等指标的影响,明确了牧草补偿性生长规律。研究不同收获期主要牧草挥发性物质的异质性,为今后牧草收获、调制和品质评定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本试验通过样线调查、正交试验设计和代谢组学研究,结合类平均聚类法、极差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最优母序列及模糊评价等数据分析办法,得到以下结果:(1)巴林左旗典型草原共有33种牧草,其中20种牧草属于高纤维含量牧草,13种牧草属于低纤维含量牧草。在综合对比分析不同收获期牧草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可溶性糖(WSC)含量变化,确定当地天然草地牧草的最适收获期为8月20日左右。(2)对适时收获时间(8月20日)与传统收获时间(9月20日)收获的针茅和羊草的代谢组学研究结果分析可知,晚于适时收获期收获牧草,与蛋白质合成相关的苯乙酰胺、赖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嘌呤、嘧啶等相关代谢物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导致蛋白质含量下降;而异谷氨酰胺、苯丙氨酸、L-谷氨酸和糖类等物质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导致纤维类物质含量上升。这不仅揭示了牧草收获期延迟导致粗蛋白质含量下降,纤维性物质含量上升的内在机制,也进一步验证了牧草适时收获的重要性。(3)刈割频度对牧草当年、翌年相对生长高度、盖度、密度、生物量和返青率有显着影响(P<0.05)。随着天然草地牧草刈割频度的增加,将会降低刈割后的牧草补偿性生长能力,相对生长高度、盖度、密度、生物量和返青率下降,所以一年刈割2次和两年刈割3次的刈割模式不适合在巴林左旗典型草原打草场实施。综合考虑生态和经济因素,当地天然草地最适刈割频度为一年刈割1次。(4)巴林左旗典型草原主要牧草中共有挥发性物质以烯烃类、酮类、脂类、醇类和烷烃类为主;醛类、酚类、苯类、萘类和酸类物质为辅。牧草收获期推迟,导致影响牧草适口性的酚类和苯类物质含量增加,降低牧草利用率。(5)通过综合研究对比,确定巴林左旗天然牧草最适收获模式为:收获时间为8月20日左右,刈割留茬高度为5 cm,刈割次数为1年刈割1次。该模式下不仅可以收获粗蛋白质、可溶性糖、脂肪含量高,纤维含量低的高品质牧草,同时对天然草地生态无负面影响。
朱爱民,张玉霞,王显国,刘庭玉,丛百明,王鑫,候文慧[9](2019)在《沙地生境下苜蓿生理生化特性对低温的响应及与抗寒性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从生理生化水平探究杀霜日前后沙地苜蓿(Medicago sativa)对低温变化的响应,同时采用电导法协同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苜蓿半致死温度,分析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与苜蓿抗寒性的关系,为沙地筛选高抗寒性苜蓿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杀霜日前(10月1日)和杀霜日后(10月15日)取样测定,苜蓿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均明显增加,根颈中可溶性糖含量则显着降低(P <0.05);苜蓿根颈中淀粉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差异不显着(P> 0.05);苜蓿根颈中SOD、POD活性呈增强趋势,CAT活性变化差异不显着;除农菁8号外,10月1日测定其他苜蓿品种根颈中C/N均高于10月15日测定的C/N。电导法拟合Logistic方程表明8个紫花苜蓿品种抗寒性强弱排序为:草原3号>东苜1号>农菁1号>公农1号>肇东>龙牧801>草原2号>农菁8号。相关性分析表明苜蓿半致死温度与苜蓿根颈中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呈显着负相关关系,与苜蓿根颈中MDA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
王琴[10](2019)在《苎麻种质资源评价及栽培模式对其饲用价值影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抗生素和药物类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造成了优质饲料的缺乏以及动物体的抗药性和畜禽产品药物残留等问题。为了使养殖业健康发展,寻求新的优质饲料原料,并建立配套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尤为重要。苎麻嫩茎叶营养丰富,并具有抗氧化、抑菌、抗炎、抗癌等功效,可以作为优质饲料原料进行开发,不仅可以填补我国饲料缺口、缓解人畜争粮的矛盾,而且能增强畜禽的免疫力,减少抗生素类药物的添加,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长久以来,苎麻饲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饲喂效果方面,苎麻饲用高产优质栽培与收获技术和苎麻抑菌抗病机理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基于产量与品质筛选了苎麻优异饲用资源、分析了叶片醇提取物的酚类物质组分与抗氧化活性和抗炎特性,开展了苎麻施肥与收获高度试验,并利用转录组学探讨了刈割强度对苎麻根系分子机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苎麻饲用资源筛选及优异种质饲用价值评定根据粗蛋白质含量从134份苎麻种质资源中筛选出47份高蛋白种质资源,又根据鲜草产量、干草产量、粗蛋白产量和磷含量对47份高蛋白种质资源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选出潜江线麻、芦竹青、鲁班蔸、都昌河麻、兴文小麻、临水苎麻、大竹红麻、大竹黄白麻和荔波大蔸麻9份优异苎麻饲用资源。以中饲苎1号为对照,对筛选的9份优异苎麻资源进行饲用价值评定。采用茎尖扦插水培生根扩繁,在温室培养6个月移栽至大田,大田生长1年后进行饲用产量与品质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都昌河麻、大竹红麻、荔波大蔸麻和大竹黄白麻4个品种的饲用产量与品质等综合表现优于中饲苎1号。2.苎麻叶酚类物质组分分析及其生物活性评价对10个苎麻品种(选出的9份优异苎麻饲用资源和中饲苎1号)的叶片醇提取物的酚类物质组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芦竹青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荔波大蔸麻和大竹红麻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低。各品种总酚含量在0.52-2.41 mg/g干重(DW)之间,总黄酮含量在0.43-2.50 mg/g干重(DW)之间。通过UPLC-MS法在苎麻叶中鉴定出15种酚类化合物,主要为绿原酸、芦丁、对香豆酰苹果酸、咖啡酰苹果酸、阿魏酰奎宁酸、金丝桃苷和异槲皮素。芦竹青的绿原酸、芦丁、对香豆酰苹果酸含量最高,分别为439.49μg/g DW、339.97μg/g DW和345.93μg/g DW。不同品种苎麻叶片醇提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且品种间存在显着差异,芦竹青和潜江线麻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强,荔波大蔸麻和大竹红麻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最低,其他6个品种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居中。利用脂多糖(LPS)激发RAW264.7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制备炎症细胞模型,探讨了不同苎麻品种叶片醇提取物对细胞NO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苎麻叶片醇提取物对于LPS刺激状态下巨噬细胞NO的产生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苎麻叶片醇提取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3.施肥与收割高度对苎麻饲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4种施肥模式H:冬培1500 kg/hm2油菜饼肥+高化肥(N 300 kg/hm2,P 150 kg/hm2,K 300 kg/hm2);O:冬培1500 kg/hm2油菜饼肥;L:低化肥(N 150kg/hm2,P 75 kg/hm2,K 150 kg/hm2);CK:不施任何肥料和6个收获高度(30 cm、40 cm、50 cm、60 cm、70 cm和80 cm)的2因素裂区试验,对华苎5号(5年生)的饲用产量与品质进行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华苎5号最佳饲用收获高度为50-70 cm,冬培1500 kg/hm2油菜饼肥+高化肥(N 300 kg/hm2,P 150 kg/hm2,K 300 kg/hm2)施肥模式最优。4.利用转录组学研究刈割强度对苎麻根系分子机制的影响对30 cm(收获10次)和70 cm(收获8次)刈割收获1年后的苎麻萝卜根进行RNA提取,并利用Illumina HiSeq TM 2000平台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共得到44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82个,下调基因166个。这些差异基因主要来自bHLH、EFR、Zinc finger、MYB、NAC和WRKY等基因家族。分析了刈割收获1年后苎麻萝卜根的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增加刈割次数显着增加了苎麻根系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利用UPLC-ESI-QTOF-MS法在苎麻萝卜根中鉴定出绿原酸、原花青素二聚体、表儿茶素、原天竺葵素二聚体和原花青素三聚体等5种酚类物质,酚类物质的含量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多而升高。
二、草原2号杂花苜蓿不同花色植株植物学性状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草原2号杂花苜蓿不同花色植株植物学性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苜蓿抗寒性鉴定及耐寒种质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苜蓿生态生物学 |
1.2 苜蓿品种适应性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萌发期耐寒性研究 |
1.3.2 幼苗期耐寒性研究 |
1.3.3 形态结构与抗寒性 |
1.3.4 秋眠性与抗寒性 |
1.3.5 根系性状与抗寒性 |
1.3.6 抗寒基因表达研究 |
1.3.7 转录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萌发期耐寒性 |
2.3.2 幼苗期耐寒性 |
2.3.3 生物学特性与农艺性状 |
2.3.4 越冬期根系生理 |
2.3.5 越冬后期根系性状 |
2.3.6 转录组测序分析 |
2.4 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萌发期种子对低温的响应 |
3.1.1 恒温梯度下种子萌发特性 |
3.1.2 变温梯度下种子萌发特性 |
3.1.3 萌发期抗寒性综合评价 |
3.2 幼苗期生理及基因对低温的响应 |
3.2.1 苜蓿幼苗对低温的生理响应 |
3.2.2 幼苗期抗寒性综合评价 |
3.2.3 抗寒基因对低温的响应 |
3.3 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与抗寒性 |
3.3.1 生物学特性及农艺性状 |
3.3.2 耦合作用及相关性分析 |
3.3.3 光合荧光特性 |
3.4 越冬期根系生理对低温的响应 |
3.4.1 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变化 |
3.4.2 根系膜系统及酶活性变化 |
3.4.3 根系抗寒性综合评价 |
3.5 越冬后期的根系构成 |
3.5.1 根颈直径、入土深度及主根直径 |
3.5.2 侧根数、侧根直径、位置及根颈干重 |
3.5.3 根系表面积、体积、根长及根尖数 |
3.5.4 根颈体积和表面积 |
3.5.5 地下生物量 |
3.5.6 根系构成与耐寒相关性分析 |
3.6 转录组分析 |
3.6.1 测序及数据组装 |
3.6.2 功能注释 |
3.6.3 DEGs鉴定 |
3.6.4 差异基因的KEGG通路分析 |
3.6.5 转录因子 |
3.6.6 qRT-PCR验证 |
4 讨论 |
4.1 萌发期苜蓿抗寒性 |
4.2 幼苗期苜蓿抗寒性 |
4.3 生长期苜蓿抗寒性 |
4.3.1 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与抗寒性 |
4.3.2 光合荧光特性与抗寒性 |
4.4 苜蓿根系生理与抗寒性 |
4.5 苜蓿根系构成与抗寒性 |
4.6 转录组分析 |
4.6.1 抗氧化系统与抗寒性 |
4.6.2 转录因子参与抗寒性 |
4.6.3 激素信号转导与抗寒性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红三叶变异类型鉴定与优异种质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红三叶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 |
1.2 红三叶育种研究现状 |
1.3 红三叶利用价值研究 |
1.3.1 红三叶饲用价值的研究 |
1.3.2 红三叶药用价值的研究 |
1.3.3 红三叶园林价值的研究 |
1.3.4 红三叶生态价值的研究 |
1.3.5 红三叶其它价值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植物学特征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1 根系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2 茎和叶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3 花和种子测定指标及方法 |
2.3.4 株高测定 |
2.3.5 冠幅测定 |
2.3.6 分枝数测定 |
2.3.7 茎叶比测定 |
2.4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的生物学特性与农艺性状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1 物候期观测 |
2.4.2 生长速度观测 |
2.4.3 再生特性测定 |
2.4.4 越冬率的测定 |
2.4.5 草产量的测定 |
2.4.6 种子产量的测定 |
2.5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的饲用价值测定指标及方法 |
2.5.1 粗蛋白(CP)测定 |
2.5.2 粗脂肪(EE)测定 |
2.5.3 酸性洗涤纤维(AND)测定 |
2.5.4 中性洗涤纤维(NDF)测定 |
2.5.5 粗灰分(Ash)测定 |
2.5.6 干物质(DM)测定 |
2.6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的活性成分测定指标及方法 |
2.6.1 不同物候期异黄酮含量的测定 |
2.6.2 不同生长部位异黄酮含量的测定 |
2.6.3 不同变异类型异黄酮含量的测定 |
2.7 数据处理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调查 |
3.2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的植物学特征 |
3.2.1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根的鉴定筛选 |
3.2.2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茎和叶的鉴定筛选 |
3.2.3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花和种子的鉴定筛选 |
3.2.4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株高的观测 |
3.2.5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冠幅的比较 |
3.2.6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分枝数测定 |
3.2.7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茎叶比测定 |
3.3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的生物学特性与农艺性状 |
3.3.1 物候期观测 |
3.3.2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生长速度观测 |
3.3.3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再生特性测定 |
3.3.4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越冬率的测定 |
3.3.5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单株草产量的测定 |
3.3.6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单株种子产量的测定 |
3.3.7 草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4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的饲用价值 |
3.4.1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粗蛋白比较研究 |
3.4.2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干物质比较研究 |
3.4.3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粗脂肪比较研究 |
3.4.4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粗灰分比较研究 |
3.4.5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酸性洗涤纤维比较研究 |
3.4.6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中性洗涤纤维比较研究 |
3.4.7 不同生长年限红三叶营养价值比较研究 |
3.4.8 不同变异类型红三叶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
3.5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的活性成分研究 |
3.5.1 红三叶异黄酮定量分析方法考察 |
3.5.2 红三叶不同物候期异黄酮含量的变化 |
3.5.3 红三叶不同生长部位异黄酮含量的变化 |
3.5.4 红三叶不同变异类型异黄酮含量变化 |
3.5.5 红三叶异黄酮含量和单株种子产量动态变化 |
4 讨论 |
4.1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的特征特性 |
4.2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的农艺性状及生产性能 |
4.3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的饲用价值 |
4.4 红三叶表型变异类型的活性成分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株型形成及牧草株型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株型的概念 |
2 株型形成相关机理 |
2.1 栽培因子 |
2.2 向性 |
2.3 内源激素 |
3 牧草株型研究进展 |
3.1 牧草株型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关系 |
3.2 牧草株型育种的分子基础 |
4 展望 |
(5)甘南高寒牧区秋播小黑麦与复种作物的耦合效应及耦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复种模式研究 |
2.1 平作式复种 |
2.2 套作式复种 |
2.3 复种作物的选择 |
3 耦合效应研究 |
4 光合性能研究 |
5 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研究 |
5.1 土壤养分含量研究 |
5.2 土壤酶活性研究 |
6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6.1 研究目的意义 |
6.2 研究内容 |
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甘南高寒牧区秋播小黑麦与箭筈豌豆的耦合效应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纯收益的计算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秋播小黑麦与箭筈豌豆耦合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秋播小黑麦与箭筈豌豆耦合对饲草营养价值的影响 |
2.2.1 CP含量 |
2.2.2 ADF和 NDF含量 |
2.3 秋播小黑麦与箭筈豌豆耦合对饲草CP产量的影响 |
2.4 秋播小黑麦与箭筈豌豆耦合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2.5 秋播小黑麦与箭筈豌豆耦合的经济效益 |
3 讨论 |
3.1 秋播小黑麦与箭筈豌豆耦合对草产量、经济效益及纯收益的影响及原因 |
3.2 秋播小黑麦与箭筈豌豆耦合对饲草营养价值和CP产量的影响及原因 |
3.3 秋播小黑麦与箭筈豌豆耦合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及原因 |
4 小结 |
第三章 甘南高寒牧区秋播小黑麦与不同复种作物的耦合效应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秋播小黑麦的草产量及营养价值 |
2.1.1 生产性能 |
2.1.2 营养价值 |
2.2 秋播小黑麦与复种作物的耦合效应 |
2.2.1 株高 |
2.2.2 枝条数 |
2.2.3 干草产量 |
2.2.4 CP产量 |
2.2.5 营养价值 |
2.3 综合评价 |
3 讨论 |
3.1 秋播小黑麦与复种作物耦合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原因 |
3.2 秋播小黑麦与复种作物耦合对复种作物营养价值的影响及原因 |
4 小结 |
第四章 秋播小黑麦与复种作物耦合的光合机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秋播小黑麦与复种作物耦合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
2.2 秋播小黑麦与复种耦合对气孔导度的影响 |
2.3 秋播小黑麦与复种作物耦合对蒸腾速率的影响 |
2.4 秋播小黑麦与复种作物耦合对胞间CO2浓度的影响 |
2.5 秋播小黑麦与复种作物耦合对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2.6 光合参数相关性分析 |
2.7 光合性能综合评价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秋播小黑麦与复种作物耦合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秋播小黑麦与复种作物耦合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2.1.1 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 |
2.1.2 土壤全效养分含量 |
2.1.3 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秋播小黑麦与复种作物耦合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秋播小黑麦与复种作物耦合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2.2 秋播小黑麦与复种作物耦合对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2.3 秋播小黑麦与复种作物耦合对中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2.4 秋播小黑麦与复种作物耦合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6)草原3号杂花苜蓿表型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草原3号杂花苜蓿的研究概况 |
1.3 苜蓿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
1.3.1 遗传多样性概述及发展 |
1.3.2 苜蓿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3.3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
1.4 苜蓿表型特征研究概况 |
1.5 苜蓿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
1.6 苜蓿抗性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图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指标及测定方法 |
2.3.1 植株性状 |
2.3.2 物候期观察 |
2.3.3 植物学特征 |
2.3.4 生理指标测定 |
2.4 数据分析及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草原3号杂花苜蓿原始群体株丛的变异类型 |
3.2 六个变异类型株丛物候期的比较 |
3.3 六个变异类型株丛植株性状的比较 |
3.3.1 不同类型单株鲜重构成要素及其相关性 |
3.3.2 不同类型生长速度比较 |
3.3.3 不同类型草产量 |
3.3.4 不同类型茎叶比和鲜干比 |
3.4 六个类型植物学特性比较 |
3.4.1 不同类型地上部分营养生长情况比较 |
3.4.2 不同类型的荚果与种子特征的测定 |
3.4.3 不同类型抗倒伏性比较 |
3.5 六个类型生理指标比较 |
3.5.1 不同类型现蕾期光合性能比较 |
3.5.2 不同类型的生理指标比较 |
4 讨论 |
4.1 苜蓿的多叶大叶特性 |
4.2 株高特性 |
4.3 分枝、分蘖性 |
4.4 苜蓿抗逆性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单倍体诱导及应用 |
1.2 单倍体的鉴定 |
1.2.1 染色体计数法与流式细胞术鉴定法 |
1.2.2 形态学鉴定法与气孔数鉴定法 |
1.2.3 分子标记法与遗传标记法 |
1.2.4 放射线辐射法与其他方法 |
1.3 单倍体的加倍方法 |
1.3.1 秋水仙素的加倍原理 |
1.3.2 秋水仙素加倍技术在双单倍体植株诱导中的应用 |
1.4 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4.1 国外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4.2 国内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5 真假杂交种的鉴定方法 |
1.5.1 形态学鉴定法 |
1.5.2 细胞学鉴定法 |
1.5.3 物理化学鉴定法 |
1.5.4 生化标记鉴定法 |
1.5.5 分子标记鉴定法 |
1.5.6 SRAP技术原理与方法 |
1.5.7 SRAP技术在杂交种鉴定中的应用 |
1.6 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分析 |
1.6.1 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1.6.2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
1.6.3 育性与杂种优势 |
1.6.4 不同倍性材料的杂交利用 |
1.7 杂交亲本的选择与杂种优势预测 |
1.7.1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 |
1.7.2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 |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9 主要研究内容 |
1.10 研究技术路线 |
2 苜蓿单倍体培养及育性鉴定 |
2.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2.1.1 材料来源 |
2.1.2 试验药品来源 |
2.2 试验方法 |
2.2.1 组培再生体系的优化 |
2.2.2 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2.2.3 单倍体植株扩繁 |
2.2.4 炼苗移栽 |
2.2.5 花粉育性鉴定 |
2.2.6 自交结实率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的优化 |
2.4.2 流式细胞术鉴定法的优化 |
2.4.3 根尖染色体鉴定法的优化 |
2.4.4 不同倍性苜蓿组培茎段扦插生根率 |
2.4.5 不同倍性苜蓿材料炼苗移栽成活率 |
2.4.6 不同倍性新疆大叶苜蓿部分器官形态差异 |
2.4.7 不同倍性苜蓿自交结荚情况与种子活力 |
2.5 讨论 |
2.5.1 外源激素对苜蓿花药分化培养的影响 |
2.5.2 流式细胞术对植物倍性鉴定的影响因素 |
2.5.3 根尖染色体鉴定的影响因素 |
2.5.4 不同倍性苜蓿的自交不亲和性 |
2.6 小结 |
3 苜蓿双单倍体植株的诱导 |
3.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3.1.1 材料来源 |
3.1.2 试验药品来源 |
3.2 试验方法 |
3.2.1 固体和液体秋水仙素培养基 |
3.2.2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
3.2.3 分化与生根培养 |
3.2.4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秋水仙素处理对出愈率的影响 |
3.4.2 愈伤组织继代改良培养 |
3.4.3 秋水仙素处理对茎段生根率的影响 |
3.4.4 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后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3.4.5 双单倍体植株的再分化 |
3.5 讨论 |
3.5.1 不同培养方式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2 不同外植体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3 不同处理因素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4 愈伤组织的继代改良 |
3.6 小结 |
4 不同倍性和育性材料间杂交结实率的比较 |
4.1 试验材料与杂交组合 |
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2.1 物候期观测 |
4.2.2 人工杂交 |
4.3 数据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物候期 |
4.4.2 不同育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
4.4.3 不同倍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
4.4.4 二倍体苜蓿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
4.4.5 二倍体苜蓿与扁蓿豆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
4.4.6 杂交时期对杂交结荚率的影响 |
4.4.7 各因素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 讨论 |
4.5.1 育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2 倍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3 种间杂交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4 杂交时期与杂交结实率 |
4.6 小结 |
5 杂交亲本遗传距离分析及杂交种真实性鉴定 |
5.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药品 |
5.2 试验方法 |
5.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
5.2.2 SRAP引物 |
5.2.3 SRAP-PCR扩增反应体系及程序 |
5.2.4 PCR产物检测 |
5.3 数据分析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12个杂交亲本SRAP标记图谱分析 |
5.4.2 12个苜蓿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
5.4.3 杂交种真实性的鉴定 |
5.4.4 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 |
5.4.5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主要因素 |
5.5 讨论 |
5.5.1 苜蓿亲本材料种质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距离分析 |
5.5.2 苜蓿杂交种分子标记特异带与纯度鉴定 |
5.5.3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因素 |
5.6 小结 |
6 不同倍性的杂种产量性状优势分析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3 数据分析方法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苜蓿亲本材料的单株地上生物量比较 |
6.4.2 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表现 |
6.4.3 育性和倍性对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的影响 |
6.4.4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
6.4.5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
6.4.6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
6.4.7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表现 |
6.4.8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
6.4.9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优势与遗传距离相关性 |
6.4.10 亲本倍性与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 |
6.5 讨论 |
6.5.1 产量性状对杂种优势形成的影响 |
6.5.2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
6.5.3 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
6.5.4 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影响 |
6.5.5 遗传距离和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
6.6 小结 |
7 全文讨论 |
7.1 苜蓿单倍体与双单倍体获得的影响因素 |
7.2 苜蓿SRAP分子标记特异带与杂种优势相关性 |
7.3 苜蓿种内与种间杂交结实性的差异 |
8 结论 |
9 本研究创新 |
10 下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天然牧草收获模式与品质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草地资源利用现状 |
1.3 牧草收获技术研究进展 |
1.4 植物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1.5 牧草刈割频度研究进展 |
1.6 挥发性物质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及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典型草原牧草营养品质分析试验 |
2.3.2 典型草原牧草最适收获条件筛选试验 |
2.3.3 不同收获期典型草原天然牧草代谢组分析试验 |
2.3.4 刈割频度对典型草原牧草补偿性生长影响试验 |
2.3.5 不同收获期对典型草原牧草挥发性物质种类影响试验 |
2.4 测定方法 |
2.5 体外消化指标测定 |
2.6 牧草挥发性物质成分测定 |
2.7 牧草代谢组成分研究 |
2.8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典型草原牧草产量及品质分析 |
3.1.1 典型草原牧草产量分析 |
3.1.2 典型草原不同收获期天然牧草含水量变化分析 |
3.1.3 不同收获期羊草营养成分分析 |
3.1.4 不同收获期针茅营养成分研究 |
3.1.5 不同收获期典型草原牧草营养成分研究 |
3.1.6 不同收获期典型草原天然牧草营养品质分析 |
3.2 典型草原牧草最适收获条件筛选研究 |
3.2.1 收获条件对牧草营养品质的影响 |
3.2.2 收获条件对天然牧草消化能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 |
3.3 典型草原不同收获期天然牧草代谢组研究 |
3.3.1 不同收获期针茅样本代谢组分析 |
3.3.2 不同收获期羊草样本代谢组分析 |
3.4 刈割频度对典型草原牧草补偿性生长影响研究 |
3.4.1 不同刈割频度对天然牧草含水量和产量的影响 |
3.4.2 不同刈割频度对当年天然牧草群落特征的影响 |
3.4.3 不同刈割频度对翌年天然牧草群落特征的影响 |
3.5 典型草原5种主要单种牧草挥发性物质分析 |
3.5.1 不同收获期羊草挥发性物质分析 |
3.5.2 不同收获期针茅挥发性物质分析 |
3.5.3 不同收获期达乌里胡枝子挥发性物质分析 |
3.5.4 不同收获期中华隐子草挥发性物质分析 |
3.5.5 不同收获期冰草挥发性物质分析 |
4 讨论 |
4.1 典型草原牧草营养品质研究 |
4.2 典型草原牧草最适收获期对其营养品质的影响 |
4.3 典型草原牧草最佳收获工艺条件对其品质的影响 |
4.4 典型草原牧草延迟收获品质劣化的机制 |
4.5 刈割频度对典型草原牧草补偿性生长影响机制 |
4.6 典型草原牧草挥发性物质及其对收获期的响应机制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简介 |
(10)苎麻种质资源评价及栽培模式对其饲用价值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苎麻起源及用途 |
1.1 苎麻是优质的纤维作物 |
1.2 苎麻是重要的水土保持作物 |
1.3 苎麻对土壤的修复作用 |
1.4 苎麻副产物可以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 |
1.5 苎麻是重要的植物蛋白饲料来源 |
1.6 苎麻的药用和食用价值 |
2 栽培措施对饲用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2.1 施肥对饲用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2.2 收获高度与次数对饲用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2.3 施肥与刈割互作对饲用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3 苎麻饲用研究进展 |
3.1 苎麻饲用品种选育 |
3.2 苎麻饲用栽培技术 |
3.3 苎麻饲用产量 |
3.4 苎麻饲用品质 |
3.5 苎麻饲喂动物效果研究 |
4 苎麻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4.1 苎麻酚类物质的研究概况 |
4.2 抗氧化活性 |
4.3 抗炎、抗癌及其他活性 |
5 苎麻转录组研究进展 |
6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6.1 主要研究内容 |
6.2 目的意义 |
6.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苎麻种质资源筛选及优异种质饲用价值评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幼苗培养 |
1.3 筛选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
1.4 10个品种产量与品质比较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种质资源的粗蛋白质含量 |
2.2 47份优异种质资源主成分分析结果 |
2.3 10个品种产量性状比较 |
2.4 10个品种的品质性状比较 |
2.5 产量与品质指标之间相关性分析 |
2.6 产量与品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饲用资源筛选试验 |
3.2 10品种饲用产量和品质比较试验 |
第三章 苎麻叶酚类物质组分分析及其生物活性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样品粗提液制备 |
1.3 总酚和总黄酮的测定 |
1.4 UPLC和 UPLC-MS分析测定酚类化合物 |
1.5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1.6 α-葡萄糖苷酶抑制试验 |
1.7 抗炎活性的测定 |
1.8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析 |
2.2 酚类化合物的鉴定和定量 |
2.3 抗氧化活性 |
2.4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
2.5 相关性分析 |
2.6 主成分分析 |
2.7 抗炎活性分析 |
3 讨论 |
3.1 苎麻叶酚类物质的组成和含量 |
3.2 苎麻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
3.3 苎麻叶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抗炎活性 |
4 小结 |
第四章 施肥与收割高度对苎麻饲用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品种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5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饲用产量的影响 |
2.2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叶茎比的影响 |
2.3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粗蛋白产量的影响 |
2.4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NDF、ADF和 RFV的影响 |
2.5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粗灰分的影响 |
2.6 施肥模式与收获高度对苎麻钙含量、磷含量和钙磷比的影响 |
2.7 相关性分析 |
2.8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施肥与苎麻饲用产量、品质 |
3.2 收获高度与苎麻饲用产量、品质 |
第五章 基于转录组学研究苎麻根系响应刈割强度的分子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可溶性糖的测定 |
1.3 酚类物质的测定 |
1.4 RNA的提取及c DNA文库构建、测序和组装 |
1.5 功能注释 |
1.6 差异表达及富集分析 |
1.7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收获高度对苎麻地上部生长量的影响 |
2.2 收获高度对苎麻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2.3 收获高度对苎麻根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2.4 苎麻根转录组数据组装 |
2.5 功能注释与分类 |
2.6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3 讨论 |
3.1 刈割强度对苎麻根系可溶性糖及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 响应不同刈割强度的转录因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1 全文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草原2号杂花苜蓿不同花色植株植物学性状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草原3号杂花苜蓿丰产新品系农艺性状的研究[D]. 孙珂.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苜蓿抗寒性鉴定及耐寒种质筛选[D]. 王晓龙.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红三叶变异类型鉴定与优异种质筛选[D]. 马一鸣.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4]株型形成及牧草株型相关研究进展[J]. 张雨桐,石凤翎. 草业学报, 2020(09)
- [5]甘南高寒牧区秋播小黑麦与复种作物的耦合效应及耦合机制[D]. 裴亚斌.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6]草原3号杂花苜蓿表型多样性研究[D]. 杜凯青.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7]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D]. 徐舶.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8]天然牧草收获模式与品质调控机制研究[D]. 王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9]沙地生境下苜蓿生理生化特性对低温的响应及与抗寒性的关系[J]. 朱爱民,张玉霞,王显国,刘庭玉,丛百明,王鑫,候文慧. 草业科学, 2019(10)
- [10]苎麻种质资源评价及栽培模式对其饲用价值影响研究[D]. 王琴. 华中农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