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霍桑《红字》的诗性美(论文文献综述)
柏溪灵[1](2018)在《霍建起影视改编及其跨媒介传播研究》文中提出霍建起的电影一直以质朴、清新、唯美的风格见长,美工出身的他能够把握舒缓的基调,并和影视美感相融。在尊重原着和历史的基础上,契合地域场景和演员选角特色,以平实的小故事写意人生。而以霍式影片为代表的小说改编影视的跨媒介传播研究,对于处在媒介形态变更时期的中国来说是一个极富讨论价值的研究对象。论文的主要目标是在系统梳理根据经典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霍建起影片的基础上,分析其改编作品在传播过程中展现出的不同媒介性质与传播效果,探索其跨媒介的传播方式如何对小说和影视间的媒介转换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文学文体、传播主体和传播手段。文章首先从跨媒介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小说影视化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新媒体时代下文学改编影视的盛况,并通过分析典型影视作品的特色和研究价值,阐述了选择霍建起的作品研究小说影视化媒介传播的缘由;其次研究了语图互文下的小说影视化向度,一是廓清了小说和影视这两种不同媒介的特性和传播特征,二是从小说影视化的角度阐述了视听觉媒介对小说文本的再创造;进而对小说影视化进程中的叙事策略和特征意义进行了研究,其中有叙事视角的转变、结构的变化、主题和基调的调整等,从而对文学媒介和影视媒介传播方式、传播手段和介质产生了不同层面的影响。最后从结尾部分简述了基于影视本体下的跨媒介传播研究的启发。论文的主要观点呈现为:霍建起的改编作品在跨媒介的视阈下呈现出与同时代其他导演不同的代表特色。主要体现在色彩语言运用得当且丰富、镜头语言富有张力、作品刻画兼备文学和美学精髓等;其传播形态集文字、语言、声音、图画、镜头等多种形式,传播范围具有跨地域性。传播主体兼备导演、作家、制片人、影视爱好者等多元主体,受传者阅读和观看地点,从影院、书店,到各大放送平台不等,大大加强了文学传播的方式和范围。而霍式影片得以成功改编和传播,得益于传播主体、传播环境、传播方式、媒介形态等多种因素。首先,传播主体具有权威性和典型性,作家群体及创作文本具备一定的口碑;其次,改编中选取的文学作品具备许多影视化元素,易于进行媒介转换;再次,中国正处在媒介形态转换的特殊时期,多媒体介质的出现为文学的全方位传播提供了很好的传播环境,使得印刷文化格局向“读图时代”格局转。因而,影视媒介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中最富有特色和创造力的媒介元素,可以将传播技术、传播介质的重要性完美展现。对声画镜头等的熟练运用,是小说跨媒介传播的前提和基础。而印刷媒介和影视媒介的互动,对于扩展小说叙事视角、丰富作品层次,再创小说创作手法,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跨媒介传播更是扩展了文学的传播环境,开阔了文学的接受视野。
姜蕊[2](2018)在《论余华的散文创作》文中指出余华作为中国当代重要的作家之一,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但他更多的是以“小说家”的身份为众人熟知,实际上,除了专注于小说书写,余华还致力于散文创作,并且已经结集出版了《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十个词汇里的中国》《文学或者音乐》等多部散文集。与声势浩大的小说研究相比,学界对其散文的讨论颇显冷清。余华散文是其心灵的写照和主体性建构的表达,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关注小说创作而忽略了散文创作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整个余华研究来讲是不完整的。研究余华的散文,不仅是加强关注余华创作中一直被忽视的部分,还可以从此入手,发现他的小说中未曾明示的内容。只有将余华散文研究与小说研究综合起来,才能感受到余华创作的“最美和声”,因此,本文以余华散文作为研究对象,试分析其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以求对余华研究有一个更加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论文将分为四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包括困于“经历写作”的牢笼、获得“经验写作”的自由两部分,主要分析余华创作观念的变化,其中以文学真实观为切入点,梳理了余华在各个阶段对真实性问题的不同理解。第二章主要分析余华散文中的文学批评类文章,以小说批评和音乐欣赏类散文为个案,这些批评文章体现了余华敏锐的观察力和超强的理解力。他对作品和音乐叙述过程、叙述技巧的关注,他那鲜活和诗化的语言表达,以及批评中渗透的文学史意识,都成为余华批评的标志性特点。第三章主要分析余华记述故乡生活和童年经历的回忆性散文,迥异于小说中呈现的暴力、死亡图景,余华散文呈现出温暖、简洁、幽默的特点。在该类散文中,我们可以看见余华的童年,看见他的成长,看见故乡记忆对其文学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第四章主要分析余华散文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批判,他以一个知识分子特有的反思和批判意识,基于历史和现实,揭露社会弊病,寻找问题的根源。最后,结语部分主要谈余华散文的价值和不足,余华承袭了鲁迅的自省意识和批判精神,使其散文呈现出强烈的批判性、反思性。他的散文在理论、语言、叙述技巧等方面都极大地丰富了余华个人的文学创作,成为他整体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与此同时,余华散文也存在过于依附小说创作、缺乏独立性的问题。基于以往余华作品的优秀品质,我们相信并且期待余华会将更多的好作品呈现给我们。
雷梓燚[3](2017)在《俄苏影响与铁凝文学创作》文中指出作为中国当代优秀作家的铁凝,她的作品饱含着对生命的热爱与对人类的关怀,笔触广泛而精辟。她以沉着冷静的写作姿态、女性的独特体验、对生活的善良底色以及对文学理想的不懈追求,塑造了一个明亮广阔却又细腻幽深、底蕴深厚又富有变幻的文学世界。在铁凝文学创作的发展和文学风格的形成过程中,异域文化因素的影响总是在其文本中起到了或深或浅的作用,有着或显或隐的表达。其中尤以俄苏文艺的影响最为深入和持久。本文拟从俄苏文学、绘画、音乐和舞蹈等角度分析铁凝受俄苏影响的主要表现,并加以具体的文本分析,以期对铁凝与俄苏文艺的关系进行相对全面的论述。全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从中外文化尤其是中俄文化交流入手,在两者的互动关系中窥见铁凝接受俄苏影响的现实,概况铁凝文学创作的研究现状,阐明文章的研究意义和方法。第一章主要探讨铁凝“俄苏情结”的生成,从时代条件、家庭教育等外在角度以及个人的阅读和生活经历等内在角度,分析铁凝接触并接受俄苏文艺影响的深层次原因。第二章深入分析铁凝对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屠格涅夫等俄苏作家的接受和借鉴,及其在小说文本中的具体表现。第一节探析铁凝在屠格涅夫的影响下,营造的一种恬淡自然的美学氛围和塑造的美好、善良的女性形象。第二节从铁凝小说中的心理分析着手,阐述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忏悔意识和有关病态心理的表达对铁凝小说创作的影响。第三节分析铁凝在受契诃夫影响下,创作出的社会各阶层“小人物”形象,表现出对底层人物的温情关怀。第三章主要阐释铁凝在家庭艺术环境的浸润与国外游历的经验之下,对于俄苏写实绘画艺术的深刻体悟及其在文本中的反映。本部分创新性地从俄苏美术角度探索铁凝小说。第一节探析俄苏绘画艺术的题材对铁凝的启发,第二节从绘画创作的两个基本技法要素——色彩和构图出发,分析铁凝文本中体现出的绘画性思维。第四章采用音乐、舞蹈的视角来观照铁凝小说创作,以期发掘铁凝文学创作中的新质。第一节从俄国音乐家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对铁凝小说作出分析,如交响乐的曲式、主题、旋律和复调的手法等对铁凝小说的结构、语言的节奏等的影响。第二节则主要分析俄罗斯芭蕾舞与铁凝小说的内在联系,从舞蹈的肢体语言、舞剧的人物形象、芭蕾舞蹈的平衡感等角度分析舞蹈元素在铁凝小说中的体现。结语进一步阐述铁凝接受俄苏影响背后所折射出的整个中国当代文学与俄苏文艺的关系,分析铁凝在接受影响过程中表现出的独特性,并引出一系列关于本土化与世界化、文学发展趋势的思考和启示。
黄燕云[4](2016)在《中国新时期小说之残疾现象研究》文中认为残疾是人的一种特殊存在状态,残疾人一直以来都处于社会底层之底层、边缘之边缘。在中外文学史上,一直不乏对残疾现象的描写。不论是对残疾人形象的塑造,对残疾人性格、命运、道路的书写,还是对残疾人背后的隐喻表现,都有着悠远的历史。中国当代文学进入新时期以来,涌现了大量的关于残疾的小说,但对新时期文学中的残疾现象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力图在搜集新时期以来相关文学作品的基础上,筛选出符合本文研究范围的小说(作品中对残疾人的描写能表现残疾人的现实处境、精神世界,或者能寄托作者某种隐喻的表达;并且残疾人是作品的主人公或者能在作品中占有一定分量的小说),着重对作家书写残疾的视角、作为文学形象的残疾人、作为文学手段的残疾这三个维度,层层递进来展开研究。首先,在界定研究对象和范畴之后,借鉴叙事学中叙述视角理论来分析残疾书写视角,根据作者是否为残疾人,划分出内在视角和外在视角;根据残疾作用于人的正向作用和负向影响来分,有正向度和负向度的表现视角。其次,搜集筛选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残疾人形象,并对其进行谱系梳理,归纳出三大残疾人形象系列,分别为失常与超常,失常与异常,失常与正常,并在形象分类的基础上,对其形象特征和内在精神气质进行分析解读。再次,本文将对作为文学手段的残疾表现进行分析,从残疾基本内蕴——时代、环境病态和文化痼疾,上升到哲学隐喻——“人的残疾”;并从审美角度,根据美丑关系的转化,探讨残缺丑与残缺美之辩证关系。最后,总结这一时期残疾现象书写特征和局限、意义、启示及流变走向。本文将整体的观照和多维度的研究相结合,力求全面、系统而深入地分析新时期小说中的残疾现象。当然这只是一种尝试和努力,对残疾现象的研究还应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而继续拓展深入。
卢丽莎[5](2013)在《梁实秋散文的引文运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梁实秋作为一个学贯中西的散文大家,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学术界对其散文的研究着作颇丰,研究视角多集中于散文的题材、主题方面,但其散文中浩瀚的引文运用常常被忽视以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综观整个散文研究,对散文的引文运用研究是也是有所欠缺的。因此,本文拟以引文运用作为研究切入点,透过引文运用对梁实秋散文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作一番独特的探索,以期更深入、全面地把握梁实秋散文。第一部分主要是用表格统计的形式,具体呈现梁实秋散文中的引文运用情况。本文进行分类的标准是以时间与空间为分轴线的,关于中国引文运用的情况,按朝代先后进行分类统计;而涉及外国引文运用的部分,则采取国别方式,兼采用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归类。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的是引文运用体现了梁实秋散文的思想内蕴。梁实秋散文中的引文运用突显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体表现为梁实秋对进德修业、尊崇礼仪的儒家思想的推崇;对恬淡闲适、乐天知命的道家思想的向往;对随缘任运、慈悲宽容的佛禅思想的赞同,此外还有对俗语这样一种极富民间智慧哲理的民间文化的褒扬。而通过引文运用所体现出的西方文化思想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西方道德伦理思想的接受或者说是契合;另一方面是对西方绅士文化精神的独特阐释。第三部分通过引文运用从艺术效果方面研究梁实秋散文的风格特点。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首先,梁实秋的散文是知识性与智性并举,引文运用的涉猎领域十分广泛,使梁实秋的散文蕴含着丰富渊博的知识性;而梁实秋在他的散文里引经典据、谈笑风生,特别是对中西方俗语俚语及民间神话故事的引用,使他更像一位看透世事的智者口衔烟斗,对着人间冷暖含笑窥乐,呈现出智性的光辉。其次,诗性与通俗性兼顾,中国古典诗词与西方浪漫诗歌的引用,使得梁实秋的散文充满了诗性。而对“一读就懂”的俗语引用让梁实秋的散文极富通俗性与幽默味。第三,文学典故的引用,使得梁实秋散文得到意义的增值的同时也呈现出表达的多义性;而梁实秋散文中的引文与读者的相遇,使它们进发出对话的火花,并激发它们产生新视界的内驱力,这种对话的张力,主要是指引文主体性的隐含与召唤,读者阅读的偏见与差异以及两者对话的张力。
陈艳丽[6](2012)在《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现代小品文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成就,这是从其诞生就被承认的事实。从五四新文学运动诞生直到三四十年代走向繁荣,中国现代小品文成为中国现代文学转型中最成功的文学文体。本文试图从文体学、发生学、语言学、符号学、解释学和美学的角度探究和分析其成功原因。打破近年来一直从文学的内容和思想性方面所作的外部研究的局限,回到文学研究的本体和内部对中国现代小品文进行研究,把握小品文文体的内在构造方式和相对稳定的文体范型,分析其文体形成的原因和独特的审美机制,探索小品文的独特文学特质和美学魅力,从而探索小品文的文体特征,使小品文与其它散文文体分离。进一步追寻中国现代小品文发展和生存的条件,以及这一文体在新时代中的发展可能。本文以发生论、本体论、流变论作为逻辑思路进行论证。导言部分介绍论文选题的理由、意义及方法。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理论建构与中国现代散文的文体建构混杂在一起,虽然这一文体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明显的文体自觉意识,但后来的研究者往往将其与中国现代散文的其他文体相混合,出现了“杂文”、“美文”、“抒情散文”、“随感录”、“中国现代散文”等概念,小品文的独立文体特征没有得到明确地探讨和研究。从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理论建构的必要性切入,回到文学本体,从小品文的形成契机、语言选择和语言特征、文学体裁的界定过程、文体策略的运用以及审美风格追求等文学内部因素去探讨、研究小品文文体特征。概述该课题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并从中西方文体内涵对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进行界定,确定本论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追溯小品文概念的源流,并论述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特征界定的缺陷以及存在的问题,概述本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研究。第一章从发生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中国现代小品文作为一种时代文体产生的精神文化准备,论述小品文形成的文学生态环境。分析“文界革命”与小品文现代性观念的发生的联系,研究西学东渐——近代翻译的冲击,主要是新名词、外国语法、新的文学创作观念的进入对小品文文体产生潜在的观念和思维方面的影响,其中文学观念的影响主要是非功利纯文学观的影响。另外,知识分子身份与读者角色的新定位为中国现代小品文准备了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而“觉世之文”的文本策略使新的读者审美需求成为小品文发展方向的决定因素之一。出版业的兴起,为小品文寄生与繁荣准备了载体。其中传播模式的转变和梁启超等先驱的尝试都为小品文文体的产生奠定了时代物质基础。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与文学革命酝酿了小品文以白话为语体的时代语体。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人”的发现和“人”的文学的提倡,使小品文主体性理论的生成成为可能。王国维的非功利文学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来周作人的小品文的“言志”观。第二章从文体学和美学的角度论述小品文文类文体的选择。其中主要是由“载道”到“言志”的转化。研究小品文的文类文体的构成、继承和借鉴因素。其文类文体观念,首先是取自西方现代随笔体散文的自由畅达意识;而创作心态和审美意境则更多源于对中国明代性灵散文小品的继承。梳理小品文概念的发展过程,分析小品文、美文、纯文学散文、絮语散文、幽默散文等概念的关系以及演变。小品文的美学追求是审美理想主义,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对小品文的体裁影响是使小品文选择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分析小品文与西方Essay的关系,研究小品文如何对西方Essay进行有意味地剥离,取“情调”远“思想”的取舍,使小品文具有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和娓语式的笔调,对小品文娓语体形成有很大关系。而与晚明小品的关系是继承“独抒性灵”中对“性灵”的强调和表现,虽然“性灵”的内涵发生了时代的变化。但对“性灵”的没有局限地抒发和对情感的重视是其自由文体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小品文对传统审美因素的继承的表现,是影响小品文文类文体的重要原因。最后论述小品文体裁的独立,特别是与杂文的对话与分离过程。第三章从语言学、符号学角度分析小品文的语体建构及其特点。周作人的文学语言建构观对小品文语体的产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使白话由口语转化为具有审美意蕴的文学语言。解决了白话文语言转向的工具性缺陷,使白话成为审美化的书面文学语言。而小品文语体独具的诗性特点,来源于文言的运用与小品文对传统审美趣味的继承,文言的运用使小品文具有了诗一样的意境和意象,而意境和意象的诗性特征使小品文具有表象和表现功能,从而形成了小品文含蓄、雅致、言近旨远的审美风格。而口语、俗语方言的运用又使小品文语体亲切、生动,将民间视角纳入文学写作,对小品文的“娓语体”的形成起决定性的作用。另外,欧化语的运用完成了小品文文体的现代性,欧化语法使中国现代小品文的语言句式灵活多样,使表达趋向精密、细腻,给汉语环境中的读者带来新的审美体验,赋予小品文新的审美特质,使小品文文体具有了与时代和世界同步的特质。第四章从文体学角度论述小品文文体策略的选择与流变。分析三十年代京派诗化散文中对个性和个人情感的重视,以及注重意境的营造,对精致、典雅的诗一样的“白描式语言”的选择和追求,这些因素都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小品文文体特征。其营造意境和语言锤炼的文体策略选择既有传统因素又有现代因素,而新的文体策略因素的运用使这一诗化小品带给读者崭新的审美体验。而周作人的乡土小品以及对民间文学的重视,将朴素的民风与传统的抒情结合起来,孕育了乡土散文的某些特质。其中最主要的文体策略就是叙述视角的变化,选取周作人的远观他者视角和汪曾祺的在场口语亲在视角进行具象说明。周作人的远观视角的选择使他的乡土小品具有距离感,一种来源于文体策略选择而形成的距离美是乡土小品的别样美感之一。文化小品对理性和情趣的追求以及“贵族思想”、“绅士的洗礼”的思想强调很明显来源于小品文的“理趣之美”和“知识之美”的文体追求,具有将思想、情感与学识结合的文化之美的美学特色。这一文体风格的形成,与文化小品选择亲切化的话语方式,以及自由表达个人情感的文体策略是分不开的。结语论述小品文这一文体的发展趋向以及变化的可能性。分析时代审美心理的变化以及大众传媒文化的影响,可能使小品文成为一种边缘化的文体。同时,语言的变化尤其是汉语的时代变化也影响着小品文的创作和生存。重新界定“人性”、使“人性”具有时代内涵,是小品文在现时代生存的内容要求。小品文是一道立于时代边缘的传统风景。
于洋[7](2010)在《霍桑的科技观及其短篇小说的悲剧性》文中提出因长篇小说《红字》而蜚声海内外的纳桑尼尔·霍桑,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短篇小说大师。纵观霍桑的作品与研究成果,笔者发现身处资本主义工业剧变时期的霍桑十分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性和自然的关系,写下了为数不少的涉及科技的短篇小说,诸如:《胎记》、《拉帕奇尼的女儿》和《伊桑·布兰德》等。无独有偶的是,这些短篇小说又都是以主人公死亡的悲剧性结局而最终落幕的。故此,本文试图从霍桑短篇小说中的主人公的悲剧结局着眼,通过文本细读方式,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来分析能够反映霍桑科技观的典型的短篇小说。通过文本细读,笔者在第一章中总结了霍桑的科技观,并分析了霍桑科技观的成因,最后探讨了霍桑的科技观对今天人们的启示。在第二章,笔者运用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对霍桑科技短篇中主人公的悲剧性结局进行分析。第三章探讨了霍桑短篇小说的悲剧性成因。综上所述,正是霍桑的科技观决定了他的创作倾向——采用悲剧性短篇小说以警世人:遵守自然规律才是进行任何科学研究的第一前提,否则的话,任何盲目的科学实验都势必成为无花之果,只能以悲剧告终。
吴韧彦[8](2009)在《《红字》语言双重性特征的翻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字》(The Scarlet Letter)是19世纪杰出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的代表作。小说以其思想性、艺术性近乎完美的谐和,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红字》在国内的译介历史长,译本多,但《红字》的翻译研究却不多见,对《红字》语言特征进行翻译研究的论文更是缺乏。《红字》较为突出的一个语言特征是“双重性”:表层意义之下有深一层的意义,或是表层形式在内容意义之外具有特殊的意味。《红字》中,双重性这一特征在语义、语用、句法三个层面都有所体现。而在翻译中如何兼顾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兼顾内容意义和形式意义是一个难点。为此本文从语义、语用、句法三个层面讨论《红字》语言的双重性特征如何在翻译中再现。本文分三章讨论《红字》语言双重性特征的翻译。第一章语义的双重性主要在语义层面上讨论语言双重性特征,即在叙述话语表层之下隐含着作者的主观意向和创作意图,如何在翻译中再现。文中将这一现象归纳为三类:主客观互现、褒贬并存和象征性描述。第一类主客观互现是指作者利用情态词、评价语、矛盾对照在看似客观的话语中隐秘地传达他的主观意向;第二类褒贬并存是指作者利用超常搭配、矛盾对照、双重否定、褒贬两可的语汇在话语中表达他褒贬双重态度;第三类象征性描述是指话语中蕴含着象征意义,或象征主题,或象征人物心理。第二章语用的双重性主要在语用层面上讨论语言双重性特征,即在人物话语表层之下隐含着的人物意图、态度、心理、逻辑,如何在翻译中再现。文中将从三个角度来论述这一现象:话语的双重指向、话语的言外之意与话语的隐性衔接。话语的双重指向是指话语因为受众多元而隐含着双重指向,或分别指向主客观世界,或分别指向两个受话人。话语的言外之意是指话语中隐含的人物态度或意图。话语的隐性衔接是指话语因按照人物心理逻辑或神学逻辑谋篇布局而出现的衔接隐含。第三章句法的双重性主要讨论了《红字》的句法在内容意义之外所包含的形式意义如何在翻译中再现,文中归纳了三种句法的形式意义:句首成分包含情感意义,句子切分包含风格意义,句子序列包含美学意义。本文通过译本比较,总结了一些可行的翻译技巧。对于语义层面上的双重性特征,译者可通过兼具主客观表述功能或是褒贬两可语词的选用,名词短语改译为形容词,表象义附以情感义等手段,在译文中呈现出多元解读的可能。对于语用层面上的双重性特征,译者可通过模糊处理,语境效果的优化,前景化衔接成分的保留,语篇重构等手段,使读者获得解读隐含义的线索。对于句法层面的双重性特征,译者应保留具有表情功能的句首成分,原句的高密度切分以及原句的序列特征,从而传达出句法的另一重含义。
史澎海[9](2003)在《霍桑《红字》的诗性美》文中研究指明霍桑的《红字》是一部脍炙人口的艺术佳作,多少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作品的创作中作者运用了诗歌的意象创作手法来体现主题思想,同时也运用了诗化意象张力使作品叙述层次丰富。对小说中的诗美的具体体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也对小说中意象、隐喻、象征手法进行了探究。
二、霍桑《红字》的诗性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霍桑《红字》的诗性美(论文提纲范文)
(1)霍建起影视改编及其跨媒介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跨媒介内涵界定与小说改编影视作品概述 |
(一)跨媒介与跨媒介传播 |
(二)中国小说改编影视作品概述 |
1.跨媒介传播中的小说改编 |
2.霍建起作品简介及地位 |
二、小说和影视的传播特征分析 |
(一)小说传播特色 |
1.受众具备共鸣感:《生活秀》 |
2.传播主体权威:《那人那山那狗》 |
3.传播环境与地域相吻合:《白狗秋千架》 |
(二)影视媒介传播特征 |
1.民俗性符号系统的代入 |
2.恰当的色彩语言和布景 |
3.重视文本互动和受众群体 |
三、语图互文:小说跨媒介传播中的媒介变化 |
(一)小说改编影视的可行性 |
(二)文本媒介 |
1.物象符号的调动 |
2.人物影像的处理 |
(三)视觉媒介 |
1.凸显剪辑的蒙太奇 |
2.渲染真实感的长镜头 |
(四)听觉媒介 |
1.表情达意的画外音 |
2.舒缓别致的背景音乐 |
四、小说影视化进程中的叙事差异 |
(一)视角的转变 |
1.全知叙事下的内心阐释 |
2.叙事保留与变动 |
(二)结构的调整 |
1.表层结构故事分析 |
2.深层结构同质转换 |
3.影片中的媒介置换 |
4.结构置换下的主题阐释 |
(三)主题和基调的升华 |
1.叙事主题的升华 |
2.叙事基调的调整 |
(四)叙事虚构的应用 |
1.叙述的声音和视角 |
2.叙事的组合方式 |
3.叙事虚构的叙述方式 |
五、小说改编影视的跨媒介传播特征 |
(一)传播主体从“一”到“多” |
(二)传播的介质逐渐多元 |
(三)传播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 |
(四)“源”文本传播效果增强 |
(五)传播环境发生置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书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论余华的散文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余华散文的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范畴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余华散文中的“真实观” |
第一节 困于“经历写作”的牢笼 |
第二节 获得“经验写作”的自由 |
第二章 余华散文中的文学鉴赏 |
第一节 小说家的小说批评 |
第二节 音乐迷的音乐欣赏 |
第三章 余华散文中的故乡 |
第一节 余华作品中的故乡烙印 |
第二节 余华故乡散文的特点 |
第四章 余华散文中的“中国” |
第一节 “写出一个国家的疼痛” |
第二节 历史反思与现实批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余华散文创作年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俄苏影响与铁凝文学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依据 |
二、研究现状与前景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铁凝“俄苏情结”的生成 |
第一节 时代条件与接受心理的内外联结 |
第二节 家庭环境与教育背景的双重渗透 |
第三节 个人经历与价值观念的高度契合 |
第二章 铁凝小说对俄苏文学的借鉴与内化 |
第一节 爱与善:生活理想的诗性表达 |
第二节 罪与罚:人性精神的艰难求索 |
第三节 平凡与庸常:凡俗世界里的温情关怀 |
第三章 俄罗斯写实绘画艺术对铁凝创作的启迪 |
第一节 以画为题:创作灵感的来源 |
第二节 以画为文:绘画技法的活用 |
第四章 俄苏音乐、舞蹈艺术与铁凝创作的新质 |
第一节 结构的复调:铁凝小说与俄罗斯交响乐 |
第二节 叙事的平衡:铁凝小说与俄罗斯芭蕾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4)中国新时期小说之残疾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文学的残疾视角 |
第一节 内外视角 |
第二节 正负向度 |
第二章 作为文学形象的残疾人 |
第一节 失常与超常 |
第二节 失常与异常 |
第三节 失常与正常 |
第三章 作为文学手段的残疾 |
第一节 残疾隐喻 |
第二节 残缺审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5)梁实秋散文的引文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梁实秋散文引文运用情况统计 |
(一) 梁实秋散文中关于中国引文运用情况统计 |
(二) 梁实秋散文中涉及外国引文运用情况统计 |
二、引文运用与梁实秋散文的思想内蕴 |
(一) 中国传统文化在梁实秋散文中的体现 |
1. 引文运用与梁实秋散文中的儒家思想 |
2. 引文运用与梁实秋散文中的道家思想 |
3. 引文运用与梁实秋散文中的佛禅思想 |
4. 俗语引用与梁实秋散文中的民间文化观 |
(二) 西方文化在梁实秋散文中的体现 |
1. 引文运用与西方道德观的展现 |
2. 引文运用与西方绅士文化精神的阐释 |
三、引文运用与梁实秋散文的艺术效果 |
(一) 知识性与智性并举 |
(二) 诗性与通俗性兼顾 |
(三) 多义性与对话性并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的理由、意义及方法 |
二、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 中国 现代小品文文体的界定 |
第一章 中国现代小品文时代文体产生的社会文化关联域 |
第一节 “文界革命”与小品文现代性观念的发生 |
第二节 出版业兴起:中国现代小品文寄生与繁荣的园地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小品文的语体酝酿: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与文学革命 |
第四节 中国现代小品文主体性理论的生成:“人”的文学与“言志”文学 |
第二章 中国现代小品文文类文体的选择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小品文体裁内涵延展 |
第二节 西方Essay对中国现代小品文娓语式笔调的影响 |
第三节 晚明小品与中国现代小品文抒情体的选择 |
第四节 对话后的独立——与杂文的争论与分离 |
第三章 中国现代小品文语体建构 |
第一节 回到语言内部——白话文语体转向的实质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小品文语体的书写实践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小品文语体的诗性回归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策略的选择与流变 |
第一节 京派诗化小品的“白描式语言”选择与意境营造的追求 |
第二节 乡土小品的叙述视角变化 |
第三节 文化小品的情理交融与理趣之美 |
结语 |
一、 时代审美心理变化的影响 |
二、 大众文化的冲击和小品文的边缘化命运 |
三、 汉语的成熟和小品文边缘化的趋向 |
四、 立于时代边缘的传统魅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7)霍桑的科技观及其短篇小说的悲剧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霍桑与作品的深刻影响 |
第二节 霍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理论基础与创新 |
第一章 霍桑的科技观 |
第一节 霍桑科技观的内涵 |
一、科学技术概念界定 |
二、霍桑的科技观内涵 |
第二节 霍桑科技观的成因 |
一、殖民地的科学 |
二、清教因素影响 |
第三节 霍桑科技观的影响和启示 |
一、霍桑科技观对文化危机和人性回归的启示 |
二、霍桑科技观对生态危机和自然保护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霍桑短篇小说中的悲剧性 |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
一、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定义及解读 |
二、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与霍桑小说的契合点 |
第二节 霍桑短篇作品实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霍桑短篇小说的悲剧根源 |
第一节 家族背景和生活经历对霍桑的影响 |
第二节 时代思潮——清教主义对霍桑的影响 |
一、清教和清教主义思想 |
二、霍桑的清教主义情结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红字》语言双重性特征的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红字》语义的双重性在翻译中的再现 |
第一节 主客观互现在翻译中的再现 |
第二节 褒贬并存在翻译中的再现 |
第三节 象征性描述在翻译中的再现 |
第二章 《红字》语用的双重性在翻译中的再现 |
第一节 话语的双重指向在翻译中的再现 |
第二节 话语的言外之意在翻译中的再现 |
第三节 话语的隐性衔接在翻译中的再现 |
第三章 《红字》句法的双重性在翻译中的再现 |
第一节 句首成分的情感意义在翻译中的再现 |
第二节 句子切分的风格意义在翻译中的再现 |
第三节 句子序列的美学意义在翻译中的再现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霍桑《红字》的诗性美(论文参考文献)
- [1]霍建起影视改编及其跨媒介传播研究[D]. 柏溪灵.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2]论余华的散文创作[D]. 姜蕊. 天津师范大学, 2018(01)
- [3]俄苏影响与铁凝文学创作[D]. 雷梓燚.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
- [4]中国新时期小说之残疾现象研究[D]. 黄燕云. 江西师范大学, 2016(03)
- [5]梁实秋散文的引文运用研究[D]. 卢丽莎. 浙江师范大学, 2013(03)
- [6]中国现代小品文文体研究[D]. 陈艳丽. 山东师范大学, 2012(08)
- [7]霍桑的科技观及其短篇小说的悲剧性[D]. 于洋. 黑龙江大学, 2010(11)
- [8]《红字》语言双重性特征的翻译研究[D]. 吴韧彦.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9]霍桑《红字》的诗性美[J]. 史澎海.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