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9”中国全民教育展展示设计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校史陈列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孔岑蔚[1](2020)在《博物馆城市 ——基于文化遗产展示的城市研究新视角》文中提出在当下城市千城一面、城市文化缺失的乱象之中,城市中具有“岁月价值”与“历史痕迹”的文化遗产不断被新的批量性建筑和功能规划所取代,当代城市建筑与城市文化的“同质性”早已代替原有城市中的“历史性”与“纪念性”,已然成为了城市风貌的超真实状态。针对城市的现状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文化遗产展示的城市理念——“博物馆城市”作为回应。将城市理解为博物馆,意在通过博物馆的视角,将城市空间看作为一种可被参观与阅读的“博物馆属性场所”。城市不仅是恒定的物理功能空间,更是一个可被编辑的、具有“博物馆属性”的系统体系。将博物馆与城市相并置,强调的是“博物馆具有的城市文化性”和“城市空间所具有的博物馆性”二者之间的同构可能,形成由“城市”与“博物馆城市”的二元对立理解,走向一种“博物馆城市”的文化系统理解。作为文化遗产利用的有效手段,展示是基于保护的基础上对文化遗产的有效利用,是传承文化遗产的有效方法。将城市空间作为展示场所,通过博物馆属性的视角来保护、传播城市文化遗产,进而建构起另一种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的研究视角。城市中文化遗产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构成了城市独有的城市文化,众多历史性城市为文章论点提供了合理论据。本研究通过对具有博物馆属性的城市类型分析,将其划分为“历史遗迹”、“城市整体历史风貌”、“众多博物馆机构”、“城市记忆与事件”和“艺术展览活动”五种博物馆城市类型,通过具体城市实例的研究,梳理文化遗产展示在城市文化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进而归纳城市中文化遗产展示的有效方法。文章试图提出博物馆城市的具体设计原则与策略。基于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目的,提出了“保护性”、“再利用性”、“可持续性”、“公共性”和“差异性”五个具体原则。在具体的设计策略层面,通过“宏观的城市形态”、“中观的城市空间”和“微观的文化展示”三个层面的构建面向,确立了与之相应的“旧城遗产意象”、“博物馆区块”、“城市空间叙事”三个具体设计策略。文章认为,博物馆城市理念对于当代中国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和城市公共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整体通过理论研究——实例研究——方法研究的系统论述,以期为当代城市研究提供有益参照。
赵君香[2](2019)在《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文中指出视觉信息的有效传播在博物馆中的重要性日趋凸显。近些年,随着我国博物馆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博物馆传播能力的提升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博物馆如何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新媒体应用拓展传播途径,博物馆如何通过视觉信息的传播提高传播效率,取得传播效果,博物馆如何通过有效策略提高受众的视觉素养和审美能力等等问题都有待于深入研究。本研究以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为研究对象,汲取近年来视觉信息传播和文化研究理论成果,主要基于马莱兹克传播场模式和受众中心论,试图建构博物馆视觉场,探索视觉信息的传播规律。基本路径是以视觉元素组成、特征、编码解码方式、视觉信息传播模式为突破口,概括博物馆视觉场的实体与虚拟、现象与表征、静态与动态的统一性,考察视觉场的影响因素,提出如何通过建构视觉场提升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效果。视觉场是文化结构、视觉主体与受众发生互渗、互动的场域,由物质、活动和虚拟三种形态组成。社会环境以及受众心理空间同样构成博物馆视觉场的一部分,受众心理空间的表达依赖于空间视觉力场的构造。本研究通过博物馆实地考察,对受众留言分析,对国内外博物馆馆长、策展人、管理人员、志愿者、受众的访谈,从博物馆的视觉环境、视觉信息呈现与视觉叙事、媒介社会环境,结合受众视觉感知综合分析获得当前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现实图景。在媒介融合时代和“以受众为中心”的新博物馆学理念下,以理论与实践结合方式探索了博物馆视觉场的构建、视觉信息传播的策略和内外场域的媒介构成,探究博物馆传播者如何使受众更好进行意义建构。本研究围绕博物馆的视觉场构建、受众行为的演进以及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影响的两条逻辑脉络展开。研究发现,“受众中心论”将受众整合到博物馆自身已有的结构框架中,新博物馆学的兴起,将博物馆重心由“物”转向了“人”。博物馆实践创新侧重于应对当前的受众需求,建立博物馆内部与外部、物质场域的相关性。博物馆要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就要与受众形成交融互动、同生共在、内化发展的关系。参观博物馆的受众行为从凝视到交互,再到沉浸,体现出更深层的“参与性”“体验性”“分享性”特征。博物馆的发展更加注重观众在整个传播活动中的参与,传播形态更加虚拟化、科技化和场景化。博物馆视觉场转变为场景丰富大众体验的多维场域。三种传播形态是并行存在的关系,受到社会环境、受众需求和媒介技术的影响,博物馆传播发展每个阶段的重点不同,呈现出某一种形态更为突出的状态,并不会互相取代。受众对视觉场建构的影响表现在:博物馆视觉场传播形态的演进和受众行为的演进过程密切相关,双方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由绪论、结论与展望,以及主体部分六章内容组成。第一章是对核心概念的界定和理论探究。论述了博物馆视觉信息的构成要素和重要性,分析了博物馆作为大众媒介,其媒介特征表现为:具有持续不断的内容生产、文化信息的交换体系、针对受众的意义阐述、情感共鸣的艺术语境和建构公共活动的集体空间。分析了传播过程的编码方式和解码途径,并参照大众传播理论中的马来兹克模式构建出视觉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第二章基于受众中心论,分析了博物馆受众的社会环境,以及博物馆针对受众个体和受众群体的传播目的。构建出博物馆受众“认知-情感-技能三维度素养培养”模式图;将受众视为意义的积极建构者;不同受众个体的文化素养、视觉素养和媒介技能影响传播效果,因此应成为培养的着力点。对于受众群体,通过创设文化信息交换体系、多元文化环境有助于其提升文化自信并加强价值认同。第三章主要从分析视觉场的物质形态场构建、视觉信息呈现与阐释方式入手,聚焦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建筑空间、展品案例,对博物馆的视觉场域建构、视觉秩序形成、受众多感官体验策略、艺术通感、交互式视觉传播、志愿者人际传播等内部传播环境进行阐述,引导受众进行视觉体验和意义解读。良好的视觉秩序可以使得观者视线的序列、起伏和转移都能够因其空间设计而形成连贯多样的视觉线路;各视觉要素在形式上都具有程序化的特点,体现于受众的视知觉在建构过程中对视觉经验和审美心理的感知、选择和同构。第四章以博物馆中最常见的展览活动形态,即视觉场的传播内容地域文化展览和国际展览,探索展览视觉表现和内容的视觉修辞、传播过程中的视觉隐喻、视觉叙事来阐述如何实现精神层面的展览主题有效传播,通过多元文化叙事的展览增进文明的互鉴互赏。展览经过策展人员诠释、说明,由点到线,充分关注展品之间、媒介之间关联性以形成视觉叙事和视觉隐喻呈现展品价值。第五章从博物馆展示的虚拟环境、媒介方式、博物馆数字化形态对视觉信息传播功能的影响、电视媒介对信息的重构来研究博物馆视觉艺术及文化呈现,探求博物馆虚拟视觉场的构建。场域的迁移体现在:由内到外、由真实到虚拟,突破博物馆实体边界传播。各媒介平台、社会机构与博物馆协同合作,共同构建跨媒体的博物馆文化叙事,实现视觉信息的多样化传播。结合可视化技术运用,媒介融合传播效果优于比传统的展示方式;但博物馆对视觉信息的传播不能过度依赖数字技术和社会渠道,仍需要发挥传播主体功能深入传播文物本体的价值内涵。第六章主要对山东博物馆、山东美术馆个案分析,进行实证研究,归纳了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从媒介社会学角度,博物馆应被看作一个社会系统,受众进入其中,从而建立起新的社会体系,形成一种新的社会身份,并与博物馆的其他要素构成新的社会关系。基于此,本研究将田野调查获得的质性材料运用扎根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效果问题并综合分析原因。主要影响因素有:传播环境与视觉秩序;展品呈现与信息阐释;展览的多样化叙事;媒介应用与拓展。本章也是对视觉场建构的案例补充和实践验证。在最后的“结论与展望”部分,研究发现了视觉场三种形态下博物馆与受众的关系;构建了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的视觉场整合模式,提出博物馆馆内外视觉信息的传播策略;并以对中外博物馆在视觉信息、艺术思想、多元文化、城市形象传播基础上内在发展规律获得启示,进行研究展望。传统博物馆的功能多以收藏保护文物珍品、研究和展示为主,而城市化发展、文化艺术生态繁荣的环境下博物馆具有复合功能,大众传播与公共文化服务性增强。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趋势将定位为文化生产、阐释、传播和体验的公共中心,并嵌入城市文化系统和大众社交网络之中;受互联网思维与科技发展影响,将会出现更多的实体与虚拟博物馆结合的传播形态;大众传播为博物馆拓展更宽广的传播路径和范围,融合媒介为博物馆提供更多藏品阐释与展示的新方式。创新内容、重组资源、跨界融合,视觉信息传播将助力博物馆文化传承与传播。
李诗佳[3](2019)在《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主题情感的空间营造与表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博物馆是一个传播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场所,通过典藏、陈列等手段展出一系列展品、展项来体现博物馆的主题性和情感性。现如今,博物馆事业高速发展,博物馆的繁荣与发展也说明了人们现在对于文化传播与教育的重视。博物馆的功能也随之不断完善,是一个集教育、保护研究、社会活动等职能于一体的文化空间,对相关文化产业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就越发强烈。文化产业也就伴随着这一趋势,越来越得到国家的重视。观展者在博物馆中不单单局限于学习文化、感受历史,更是寻找主题上的共鸣。当代博物馆通过展示陈列的相关手段,来表现其内在情感,是如今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重中之重。当代博物馆中,主题性博物馆层出不穷,相比较与传统博物馆,具有主题性的博物馆在情感基调和空间氛围上更加突出。所以本文从博物馆的主题情感的角度出发,将博物馆进行分类,并分别通过研究相关的情感体现和优秀案例,来阐述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主题情感在空间中是如何营造的。经过对于案例的总结研究,继而从总体构思、主题情感的运用手段及主题情感在空间中的氛围塑造等方面细致的阐述了主题情感是如何在展示空间中得以运用的。最后结合笔者参与设计的实际项目来分析主题情感在博物馆空间的具体应用。文章立足于博物馆的情感传达,强调了“情感营造”在博物馆空间设计中的重要性。积极思考博物馆主题情感在空间中的运用,也为了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方向,为今后的展陈设计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严峻峰[4](2018)在《民主展示 ——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展示设计方法与理念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当代艺术展览至肇始以来,各色各样展览如火如荼的举办,多样化艺术作品形式的不断涌现,一方面基于当代艺术展览的展示设计已然成为我国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型行业,另一方面伴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迅猛发展,当代艺术作品的形式呈现出实验性和多元化的特征,新媒介、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并不断介入到当代艺术的创作中,当代艺术的展示未必就是实质物件,也许是虚拟的、观念性、现场行为等等艺术作品,给展示设计师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展览的展示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国内对于当代艺术展览的展示设计方面的研究大多数停留于经验之上只言片语式的描述,没有详细的操作方法的记述,缺乏理论层面上的完整建构。故而在当代艺术展览形态过于简单化、模式化、同类化的今天,我们仍习惯借助于各种媒介、多种手段不断强化展览的视觉效果,而忽视方法与理念的过于陈旧,缺少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展览设计的原创性、本土化的思路,以及探究中国展示设计问题的勇气。本次研究立足于笔者身处在艺术院校的独特优势,也一直在研究生期间关注与实践的课题,所以选择从艺术学与设计学交叉学科的角度,采用文献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深入探究当代艺术展览的展示方法与展示理念。第一章将从学术界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诸多概念中厘清“当代”这一概念的主要特征,并提出民主化展示设计的缘起与发展;第二章将分析当代艺术展览中展示设计的形态演变与主要特征;第三章在展示设计的一般程序中,探讨展示设计在展示空间、光影、色彩、材料、新媒体等展示手法上的运用研究;第四章是亟待建立与完善的中国当代展览的展示设计理念,以及面向未来的民主化的展示设计理念。最后,通过本文的撰写,笔者意图强化以后自身的实践,为展示设计行业做出一些探索性的尝试。
森文[5](2017)在《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文中提出设计是一种既古老又年青的文化,把设计追溯到人类历史的“童年”,可以看到设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文化推动、技术进化的角色,把设计学科定义在现代化阶段,可以发现设计对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建设与破坏的双重作用,同时设计学和设计教育处在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年”、处在“文化自觉”与“转型”的成长阶段,使设计文化的传统与现代、旧与新、本土设计与全球化等多方面的关系成为一个文化生态命题。设计与自然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系统的密切关系,要求设计必须为文化生态问题的解决做出实际的贡献。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理论切入,对设计的文化属性、文化责任、文化功能进行思考,对设计文化系统的生态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对设计文化生态理论的构建与本土设计的研究,提出设计创新与设计生态系统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模式,通过长期的实践案例研究与验证,探讨本土设计为地域性文化生态服务的方法与设计生态系统建设的可能性。文化生态学作为生态学与文化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对设计的文化本质和系统关系研究具有启示性,本文以此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文化生态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与分析,提炼出“文化生态观”作为文化实践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经过对文化生态观的研究视野、批评理论、结构与功能理论的探讨,以及“生态博物馆”、“文化生态保护区”、“民族文化生态村”等实践行动的分析研究,从中总结有益的经验与方法,揭示文化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和建设重点,同时树立基于文化生态的设计研究观点和立场,拓宽了设计文化研究的视野。作为文化生态理论向设计学理论的转化,本文提出设计文化生态学概念,对其理论框架进行构建,既是把生态学的方法引入设计学的理论创新,也是把文化生态学的方法论运用于设计研究的学科创新,有助于对设计文化的系统性和生态性理解,对设计学较多集中于本体研究和实践研究的技术论倾向具有补充的作用,有利于设计学研究视野的扩大和理论的丰富。设计文化系统结构、生态位特征及生态规律的研究表明,设计的文化生态属性使其具有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已经不仅仅是为“创造生活”服务,而且更加肩负着国家使命和文化使命,同时设计文化的自觉与自律,给设计提出了文化价值观与生态价值观建设的要求,体现为设计向文化生态观的转向。设计文化生态视角下的本土设计,是对地域文化生态的重视,是文化系统论和生态观的体现,把本土设计的研究与实践进行结合,既是设计知识创新的目标,也是社会服务作用的发挥。设计服务与消费是一个交互关系系统,在特定文化环境中,构成一种基于文化交互的生态关系结构,二者的交汇点是地方性知识与设计知识的同构,因此,本土设计不应停留在对文化元素与符号的视觉表现层面,而应是通过文化场域体验获取综合性知识,对文化信息与文化资源的价值转换,可以发挥更多层面的文化生态作用,本土设计的本质是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基于这一思想的本土设计,将是一种来源于文化又符合地域文化生态的设计服务行为,使设计在地域环境中具有存在的价值,具有自身发展的空间,同时又具有对地域文化生态的保护与传播的价值。由此,本文通过对本土设计方法和体系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文化生态研究和“场域体验”的本土设计理论与方法,通过研究设计文化系统和设计生态系统的结构、规律、功能,发展出设计生态系统构建的思路与框架模型,作为服务地域文化生态建设的策略与方法。设计生态系统构建体现为把设计文化系统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是一种系统策略,其作用是以设计的文化生态效应为地域文化发展服务,其特征是本土知识与设计知识的双向转换,及地区资源与设计资源的双向利用,通过对地区特定的文化生态与社会问题的分析,寻找设计能够提供的解决方案。设计系统策略的选择是基于地域生态的,在尊重本土文化价值的情况下与地区社会需求进行结合,对社会的服务是指向地域性文化生态系统的建设,不仅包括为文化、经济、社会、自然各个子系统的服务,而且要处理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社会发展与生态责任等方面的关系。根据这一思想,作者运用设计生态系统方法,把“政产学研用”多方面的资源进行整合,构成协同创新设计系统,搭建服务地域文化生态的设计研究与服务平台,组织设计实践与研究团队,把设计系统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开展了多个地区的设计合作实践活动,探索本土设计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结合的方法,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指导,再把实践案例作为理论的实证,验证设计生态系统的生态运行模式,讨论其作用和价值。设计实验和综合应用实践的研究表明,设计与地区的合作是系统性的服务,由本土设计体系构建的设计生态系统是设计导入地域文化生态系统的生态转化,通过系统效应与生态效应发挥对地区的社会发展推动作用,其特征有三,一是需求的多层级性,即兼顾从政府到企业、民众各个层面的需求,使设计作用于社会整体发展战略;二是行动的规模性与广泛性,通过多学科团队构成设计系统,从环境、产品、传播等方面进行较大规模的设计创新,统一于社会创新发展目标;三是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兼容性,通过对本土文化的运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既为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的保护服务,也通过设计创新与传播建立社会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设计文化生态学理论研究和设计生态系统实践相结合,为解决地区需求问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是由此而建构的理论为设计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视野、新方法,既是文化生态学的发展和丰富,也是设计学科理论的一项补充,把设计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系统进行研究,吸收了跨领域、交叉性的理论与方法,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二是以文化生态观为立场和基础的设计研究,发展了本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是对设计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和文化生态属性的深入理解,对中国设计的转型发展和自身系统建设具有启示意义;三是本土设计运用于地域性文化生态建设得到了方法论指导,贯穿在设计生态系统构建的工作实践当中,使大规模的长期行动指向一个统一的方向和目标,取得了有意义的成果,并且可以持续发挥社会效益与生态效应;四是验证了一种可实践、可推广的本土设计创新模式,包括设计与地区合作的系统模式、设计创新与文化服务相结合的文化保护模式,也包含着地域文化多样化发展的“云南模式”,体现了一种本土设计与文化生态系统建设相统一的设计文化走向。
韩颖[6](2016)在《博物馆建筑室内环境的无障碍流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中国老龄人口规模日趋庞大,加之自然或人为灾害导致的残疾人数量剧增,使得存在活动障碍的群体如何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成为当前时期"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构建中需要给予足够关注的重大命题。博物馆建筑作为承载科普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公共建筑,具有规模大、功能复杂、使用面广等典型特征,其无障碍环境的构建是其他公共建筑"人性化设计"的缩影。与西方相比,中国现有无障碍设计规范在博物馆等展示文化类公建方面缺乏独立性与针对性的指导细则,其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对滞后,因此,本文在实地调研国内外博物馆室内环境的基础上,对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的观众包括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展开抽样调查,建立了博物馆无障碍设计的研究框架,设计针对性的实验方案获取相关的数据资料,构建无障碍流线设计的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践验证,形成符合中国国情、顺应中国公民需求的《博物馆室内无障碍设计导则》申报稿。该研究不仅拓展了博物馆设计的研究丰度,充实了无障碍设计的研究内容,更是对形成符合中国人身体特征和使用习惯的无障碍设计理论与规范起到推动作用。此外,还对地区公共服务环境和公众服务能力提升产生积极影响,为其他公共建筑的无障碍设计提供有益参考。中国的无障碍设计相关法规和博物馆室内无障碍环境的品质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显着差距。具体表现在,中国现行的无障碍设计法规在无障碍环境考虑对象、无障碍设计内容、无障碍信息化以及定量性指标四个方面需要改进,博物馆室内无障碍设计框架需要涵盖参观路线安全便捷、展示观演体验丰富、公共服务易达可用、标识系统易于识别等内容,可以考虑用环境障碍补偿的设计方法,依据优化通行能力的可接近策略、刺激感觉器官的展示性策略和提高使用效益的操作性策略来提升博物馆无障碍设计水平。中国现行无障碍设计相关的人体尺寸及活动范围数据需要调整修正与补充完善。论文以现行标准《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10000-88)为研究基础,利用实验测得数据对其进行修正得到室内设计所需的人体尺寸修正值、轮椅使用者触及范围、舒适观展的视距和视角范围等数据。然后结合图示分析法,对无障碍通行、无障碍观展、无障碍操作三个方面现有规范或资料中的设计数据进行验证,确定无障碍通行最小净宽、净高值,无障碍扶手高度值,提出满足观众包括轮椅使用者观看舒适时视距和展品尺寸及其悬挂高度之间关系的计算方法,便于轮椅使用者观看的展柜尺寸,以及轮椅使用者膝部和足尖部移动空间尺寸、无障碍设施的操作高度尺寸等设计要求,从而为拟定《博物馆室内无障碍设计导则》中需要的设计尺寸数据提供实验依据。建立博物馆室内环境无障碍流线设计评价体系,并草拟《博物馆室内无障碍设计导则》申报稿。基于参观路线、展示观演、公共服务和标识系统四个子系统选取相应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并建立评价模型,选取南京博物院室内环境为例进行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博物院在出入口、服务台、饮水器、厕所等处的无障碍设计有待改进,并且在展示设计中不能兼顾听觉障碍者的需求,南京博物院的室内无障碍设计评价得分为0.701、等级为B级;进而提议南京博物院应针对服务中心、艺术馆、历史馆、数字馆、民国馆和小剧场等处进行无障碍改造,从而形成完整的无障碍流线。汲取本研究的成果和经验,认为在后续研究中,将在无障碍设计相关尺寸和活动范围数据的持续更新方面,以及展示类公共建筑区域内的无障碍设计细则和配套图集的拓展研究方面继续深入探索。
周进[7](2013)在《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陈列设计包括陈列内容设计和陈列形式设计。陈列设计的思想主要来自博物馆陈列工作实践与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是对陈列本质、现象、实践的系统性思考,包括陈列设计规划、设计手段与方法、设计用材、设计风格、设计评估、设计管理等内容。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结论:(1)探讨了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总体上并未形成系统的陈列设计理念;(2)探讨了建国初期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主要向苏联学习,陈列设计思想带有较强的政治属性;(3)探讨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虽然博物馆陈列设计全面革新,但相关理论研究总体上仍显不足;(4)探讨了新世纪以来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陈列设计获得较大发展,在实践中需要引入科学的评估程序;(5)总体结论上指出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呈进阶式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外部影响因素偏强,而内生驱动较弱。本文最后对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与展望:(1)加强博物馆陈列设计师的文博素养;(2)规范好博物馆陈列深化设计环节;(3)管理好陈列设计工程招投标;(4)建立“陈列设计学”专业门类;(5)探求中国特色、地方特色与个性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何小欣[8](2011)在《当代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博物馆在21世纪以经济为主导的全球化时代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需要承担起教育、休闲、娱乐甚至大众的精神依归等社会职能。近十年来,中国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以及对文化产值的关注持续升温,决策部门也开始意识到博物馆作为国家形象和开放程度的指标性意义。随着国家对国有博物馆建设投入的增加,中国的博物馆力量从数量、规模到展览内容及品质,包括服务性能均处于一个快速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博物馆与城市空间公共文化体系的发展,博物馆与文化产业链的运作,博物馆与社会文化生活需求的更新等关系发生了变化,从而产生了变革的客观趋势和主观意向。对此,当代中国的博物馆也呼唤一套涵盖从城市到建筑、从策划到运营、从功能到形式等领域的系统而综合的设计思维。本文以配合与促进博物馆的运营发展作为切入点研究博物馆的设计方法,对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博物馆发展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综合,在充分认识到与博物馆运营相关联的各种因素作为博物馆发展动力的特征、影响和启动的基础之上,总结出当代博物馆发展的复合化趋势;同时,把博物馆形式与城市空间的多样结合、博物馆功能对运营模式的统筹配合、博物馆的各种空间秩序的有机组合等三大内容纳入理论研究框架,提出了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策略,并对博物馆在未来的发展模式进行了预测和展望。复合化设计策略是对现有博物馆设计理论及思维方法的一种拓展和突破,为博物馆在当代及未来发展过程中的运营实践和设计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论文分三大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发展反思,趋势归纳第1章绪论,基于对当代世界及中国的博物馆发展情况的简要概括,提出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如何通过设计促进当代中国博物馆的运营和发展?同时明确从配合博物馆运营发展的角度切入研究当代博物馆的设计策略,界定研究对象为当代中国城市中的博物馆类建筑及场所,并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阐明了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论文的研究框架。第2章通过对当代世界博物馆所处的客观环境以及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现状特点和矛盾进行分析,提出了当代博物馆发展的复合化趋势,并配合相关案例归纳出复合化趋势的主要表现形式。第3章对复合化趋势之下中国博物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实质进行了总结和深入剖析,明确复合化趋势对当代中国博物馆的影响以及设计层面介入的重要性。第二部分:框架建立,分层建构第4章基于现象的分析、理论的启示以及实践的探索,对顺应博物馆客观发展趋势的复合化设计策略的研究框架进行主体建构,其中包括对复合化设计策略的概念、内涵和意义的阐述;其中复合化设计策略的内涵是:复合化城市网络、复合化功能定位、复合化空间模式。第5章、第6章、第7章分别从博物馆在城市中的整体规划布局、博物馆自身发展的功能定位以及空间模式变化三大方面对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策略进行分层建构。第5章从规划选址的角度提出博物馆的复合化城市网络;第6章从博物馆的发展定位切入,以前期建筑策划的角度提出博物馆的复合化功能定位;第7章从博物馆的空间变化切入,以建筑设计的角度提出博物馆的复合化空间模式。第三部分:实践探索,前景展望第8章展望了博物馆复合化设计在未来的发展趋向,总结了复合化设计策略在当代实践的支撑体系,并以作者亲历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思考和设计实践为例子,进一步说明复合化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和探索。最后结论部分总结了论文以及复合化设计策略的创新点,指出了本研究需要继续完善的方面,并展望了复合化设计策略的应用前景。
董赤[9](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李小琼[10](2008)在《中国美术学院平面设计教育简史(1996-2007)》文中提出1996—2007年十一年间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网络的迅速发展给设计和设计教育带来了技术与观念上的双重变革。传统的“工艺美术”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国际接轨的“现代设计”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中国设计教育界的改革运动应运而生。中国美术学院在新的形式面前面临着重大历史性的抉择与改革。面对新的挑战,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部以市场为指向,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为引导,对专业设置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的决决议是装潢系从工艺系分离出来,独立成系,并最后定名为视觉传达设计系。视觉传达系上下团结一致,先后发展了平面设计专业、多媒体与网页设计专业、书籍设计三个专业方向,并完善了三个专业相对完备的教学大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视觉传达设计系同时为本院的平面设计打开了与国际接轨的局面,得益于国内外频繁的学术活动,学术活力得以生生不息。教学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中国美术学院平面设计教育经历了来自“扩招”的冲击;在这样的冲击中,视觉传达设计系始终坚固和完善本科教学,增人数的同时增专业,通过优化师资、大力发展研究生教学来保证教学质量,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论文从学科建设与课程改革、教师与学生、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和学术交流四个方面对1996年——2007年间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的平面设计教育史进行研究。本论文旨在探究平面设计教育的本质与规律,论述了中国美术学院平面设计教育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由工艺美术教育模式向现代设计教育模式的转型。
二、“E9”中国全民教育展展示设计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校史陈列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9”中国全民教育展展示设计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校史陈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博物馆城市 ——基于文化遗产展示的城市研究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提出 |
1.1.1 城市千城一面的困境 |
1.1.2 城市文化展示的困境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3 研究综述 |
1.3.1 “城市作为博物馆”的相关研究 |
1.3.2 文化遗产展示研究 |
1.3.3 当前已有的城市概念 |
1.3.4 研究现状不足与可突破点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 |
2 博物馆城市的理论构建 |
2.1 “博物馆”与“城市”的再解读 |
2.1.1 城市的再解读 |
2.1.2 作为一种“概念”的博物馆 |
2.2 从“博物馆”与“城市”到“博物馆城市”的思维转变 |
2.2.1 从“历史”到“未来”的视野转变 |
2.2.2 从“局部”到“系统”的视角转变 |
2.2.3 从“加和”到“涌现”的生成转变 |
2.2.4 “博物馆”与“城市”的“概念同构” |
2.3 城市的“博物馆性” |
2.3.1 博物馆性 |
2.3.2 可参观性 |
2.3.3 空间叙事性 |
2.4 博物馆城市的两个核心构成 |
2.4.1 文化遗产作为城市文化的核心内容 |
2.4.2 城市空间展示作为城市文化保护与传播的方式 |
2.5 本章小结 |
3 博物馆城市的类型特征——世界案例观察 |
3.1 以历史遗迹为特征 |
3.1.1 城市历史遗迹 |
3.1.2 废墟视角下的城市历史遗迹 |
3.1.3 以罗马为例 |
3.2 以城市历史风貌为特征 |
3.2.1 城市风貌作为文化遗产 |
3.2.2 以爱丁堡为例 |
3.3 以众多博物馆机构为特征 |
3.3.1 作为城市“文化设施”与“文化资产”的博物馆机构 |
3.3.2 城市中已有的博物馆类型 |
3.3.3 以巴黎为例 |
3.4 以城市记忆与事件为特征 |
3.4.1 城市历史记忆 |
3.4.2 以柏林为例 |
3.5 以艺术展览活动为特征 |
3.5.1 文化艺术活动与城市文化 |
3.5.2 以威尼斯为例 |
3.6 本章小结 |
4 “博物馆城市”的设计原则与策略构想 |
4.1 博物馆城市的设计原则 |
4.1.1 保护性原则 |
4.1.2 再利用原则 |
4.1.3 可持续原则 |
4.1.4 公共性原则 |
4.1.5 差异性原则 |
4.2 博物馆城市的设计策略 |
4.2.1 “旧城遗产意象”作为博物馆城市的整体形象控制 |
4.2.2 “博物馆区块”作为博物馆城市的空间特征 |
4.2.3 “城市空间叙事”作为城市文化的传播与展示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5 “博物馆城市”之于中国当前城市化建设的价值 |
5.1 城市形象的重塑 |
5.1.1 视角转变——城市形象存在于历史之中 |
5.1.2 整体性的城市设计机制 |
5.1.3 中国城市形象的塑造可能 |
5.2 城市文化的重现 |
5.2.1 城市作为故事场 |
5.2.2 从城市文化入手讲好中国故事 |
5.2.3 展示城市记忆、留住乡愁 |
5.3 公众教育的重识 |
5.3.1 城市作为教育场 |
5.3.2 城市美育的重拾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1.1 提出了一种看待城市的“博物馆视角” |
6.1.2 探讨了博物馆城市可发掘的类型路径 |
6.1.3 建构了博物馆城市的具体设计原则与策略 |
6.2 后续研究可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2)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框架 |
五、创新点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探究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博物馆 |
二、视觉信息 |
三、视觉场 |
第二节 视觉信息传播述略 |
一、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溯源 |
二、视觉思维理论及研究启示 |
第三节 从大众传播模式到视觉场建构 |
一、博物馆媒介特征和传播模式 |
二、博物馆视觉场的建构及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受众分析 |
第一节 博物馆受众的视觉感知 |
一、接受理论和积极受众观 |
二、分众化传播与学术引领 |
三、博物馆视觉优先性体现 |
第二节 博物馆受众的视觉素养培养 |
一、博物馆受众素养的维度 |
二、提升受众视觉素养的路径 |
第三节 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价值 |
一、创设文化信息交换体系 |
二、受众群体的文化认同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物质形态 |
第一节 建筑空间场域引发受众想象体验 |
一、奠定视觉艺术的发展基础 |
二、塑造受众的多元文化环境 |
三、创设受众感知的视觉场域 |
四、营造视听感知的想象空间 |
第二节 视觉信息的物质内容呈现与阐释 |
一、学术支撑: 策展定位与知识信息权威性 |
二、历史意义: 文物类展品视觉信息的传播 |
三、情感符号: 绘画类展品视觉信息的传播 |
第三节 从隐喻到意义的艺术展视觉传播 |
一、当代艺术的视觉信息传播 |
二、视觉艺术隐喻转换与触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活动形态 |
第一节 地域文化展览的视觉场活动 |
一、地域文化展览视觉信息特点 |
二、地域文化展览视觉叙事策略 |
三、地域传统文化意蕴呈现方式 |
第二节 国际跨文化展览的视觉场活动 |
一、柔性视觉传播中国故事 |
二、异域文化激发文明创想 |
三、展览视觉文化叙事模式 |
第三节 视觉场的人际传播和创意活动 |
一、创建对话: 受众接受与意义协商 |
二、创意活动: 交互传播与意义建构 |
三、诠释讲解: 交互过程的人际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虚拟形态 |
第一节 博物馆视觉场的媒介形态演变 |
一、博物馆视觉信息典藏与传播的新场域 |
二、融合媒介下视觉信息的传播方式转向 |
第二节 大众文化构建博物馆视觉场的主要方式 |
一、电视节目构筑博物馆虚拟叙事新空间 |
二、自媒体对博物馆受众的影响 |
第三节 博物馆视觉信息传播发展前瞻 |
一、科学技术带来视觉信息的人文传播 |
二、物质场与虚拟场传播形态融合转换 |
三、辩证运用虚拟场进行视觉信息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博物馆视觉场的个案分析 |
第一节 视觉信息的传播场元素 |
一、视觉场的内容分析 |
二、视觉场的受众分析 |
三、视觉场的媒介分析 |
四、受众与博物馆关系分析 |
第二节 视觉信息传播的影响因素 |
一、建筑空间建立主体认知 |
二、视觉信息环境的秩序性 |
三、展品展览的文化多样性 |
四、运用媒介阐释的重要性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启示思考 |
三、局限性 |
四、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主题情感的空间营造与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发展趋势 |
二、关于情感研究的迫切性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进展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第六节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博物馆展示空间概述 |
第一节 博物馆展示空间的类型分析 |
一、社会历史类博物馆 |
二、自然科学类博物馆 |
三、文化艺术类博物馆 |
四、综合类博物馆 |
第二节 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功能分区 |
一、序厅 |
二、通道路径 |
三、展示空间 |
四、尾厅 |
第三节 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表现形式 |
一、静态展示手法 |
二、动态展示手法 |
第四节 博物馆展示空间的发展趋势 |
一、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良性发展趋势 |
二、我国博物馆展示空间发展的局限性——主题情感的匮乏 |
第三章 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的情感表达 |
第一节 情感概述 |
一、情感的定义 |
二、情感的特征 |
三、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情感表达定义 |
第二节 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的主题情感运用的重要作用 |
一、主题情感表达是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主题传达的重要手段 |
二、主题情感表达是提升文化与艺术内涵的重要方法 |
三、主题情感表达体现博物馆人性化设计 |
第四章 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不同的主题情感运用 |
第一节 事件型主题博物馆 |
一、主题情感分析——怀念、警醒与哀悼 |
二、案例分析 |
三、设计特点 |
第二节 遗址类地域类博物馆 |
一、主题情感分析——地域特性 |
二、案例分析——南京六朝博物馆 |
三、设计特点 |
第三节 艺术类博物馆 |
一、主题情感分析——欣赏、文化 |
二、案例分析——上海电影博物馆 |
三、设计特点 |
第四节 名人纪念类博物馆 |
一、主题情感分析——赞美、缅怀 |
二、案例分析——朱德纪念馆 |
三、设计特点 |
第五章 主题情感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表达方式 |
第一节 总体构思——观展情绪的起承转合 |
一、明确情感 |
二、平面布置 |
三、展线布置 |
第二节 主题情感的运用手段 |
一、版面设计 |
二、展柜展台的设计 |
三、场景类展项设计 |
四、互动展项 |
第三节 主题情感在空间中的氛围塑造 |
一、色彩情感分析 |
二、光线的情感配合 |
三、材质的选择 |
第六章 主题情感的空间营造与表达在黄河文化馆的应用分析 |
第一节 黄河文化馆的项目概况和主题理念研究 |
一、项目概况 |
二、主题理念研究 |
第二节 黄河文化馆的总体构思与手段运用 |
一、平面布置与流线分析 |
二、黄河文化馆的主题情感运用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民主展示 ——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展示设计方法与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研究的背景 |
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选题研究的综述 |
选题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缘起 |
第一节 艺术何以“当代” |
第二节 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中的展览 |
(一)“新时期美术”(1976-1984) |
(二)“85新潮”(1985-1989) |
(三)“八九后艺术”(1990-2000) |
(四)“新世纪的多元”(2001年至今) |
第三节 当代艺术展览形态的转变 |
(一)展览主题的类型 |
(二)展示空间的分类 |
第二章 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与展示设计的链接 |
第一节 展示设计形态的流变 |
(一)展示方式的变革 |
(二)观看方式的变革 |
第二节 以功能为主导的展示设计特征 |
(一)沟通交流的特征 |
(二)审美化的特征 |
(三)可持续的特征 |
第三节 展示设计的一般程序 |
(一)前期策划 |
(二)设计大纲 |
(三)布展施工 |
(四)传播推广 |
(五)评估反馈 |
第三章 中国当代艺术展览与展示设计方法的链接 |
第一节 展示空间的设计 |
(一)展示空间的概念与“白盒子”模式 |
(二)人与空间的尺度关系 |
(三)动态的展线设计 |
(四)展示的立面墙体设计 |
(五)展示空间氛围的营造 |
第二节 光影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
(一)展示空间内的采光方式 |
(二)展示空间内人工照明的原则与灯具选择 |
(三)光影与展品的互动 |
(四)光影与人的情感互动 |
第三节 色彩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
(一)色彩与人的心理感受 |
(二)展品、灯光、色彩共同实现展示效果 |
第四节 材料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
(一)常用材料分类与特性 |
(二)展示材料与展品的互动 |
(三)展示材料与展示空间的互动 |
第五节 新媒体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
(一)新媒体技术概述 |
(二)基于新媒体技术人与展品的交互 |
第四章 亟待建立与完善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展示设计理念 |
第一节 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展示设计理念的演变 |
(一)从精英式到民主化的展示理念演变 |
(二)从博人眼球到普及教育 |
(三)从说教式的灌输到寓教于乐式的体验 |
第二节 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展示设计理念的困境 |
(一)“经验化”——展示设计师身份的紊乱 |
(二)“非系统化”——展示设计中完整性的缺失 |
(三)“消费至上”——展示设计与消费时代的矛盾 |
第三节 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展示设计理念“民主化”的特征 |
(一)碎片化 |
(二)互动性 |
(三)消费性 |
(四)虚拟性 |
第四节 亟待建立与完善的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展示设计理念 |
(一)读取理论:场所与视觉 |
(二)传播理论:信息与接受 |
(三)体验理论:互动与体验 |
(四)服务理论:展示与服务 |
(五)生态理论:绿色与可持续 |
(六)文化理论:地域与当代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当代艺术展览预算经费清单 |
附录二:美术馆、画廊等展示空间常用灯具的介绍 |
(5)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问题意识 |
1.1.3 从文化生态学入手的研究思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设计文化生态学对文化学科的丰富 |
1.2.2 对本土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 |
1.2.3 设计生态系统与地域文化发展的研究 |
1.2.4 案例分析与理论总结 |
1.3 文献综述 |
1.3.1 文化生态学理论 |
1.3.2 设计的全球化与本土化观点 |
1.3.3 设计与协同创新资源 |
1.3.4 文献研究总结 |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3 研究路线与论文架构 |
1.5 研究难点 |
1.6 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概念约定 |
第2章 文化生态观的理论辨析与方法论 |
2.1 文化生态观的理论演进与学术价值 |
2.1.1 文化生态与文化生态观 |
2.1.2 文化生态研究的演进与扩展 |
2.2 文化生态观的思想特征与学术价值 |
2.2.1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全观” |
2.2.2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远观” |
2.2.3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功能观” |
2.2.4 文化生态观是文化的“批评观” |
2.3 文化生态观的方法论 |
2.3.1 系统结构论 |
2.3.2 生态功能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设计生态理论构架 |
3.1 设计的生态系统 |
3.1.1 设计的领域与范畴 |
3.1.2 设计与文化生态 |
3.1.3 设计文化系统 |
3.2 设计的文化系统论 |
3.2.1 基于传统文化哲理的设计文化系统 |
3.2.2 基于“需求理论”的设计文化系统 |
3.2.3 设计文化系统批评理论 |
3.3 设计的文化“生态位” |
3.3.1 文化生态位的意义 |
3.3.2 设计生态位 |
3.3.3 设计生态位的历史演进 |
3.4 设计生态位的回归与成熟 |
3.4.1 回归真实 |
3.4.2 回归人文 |
3.4.3 回归生态 |
3.4.4 回归历史 |
3.4.5 回归大地 |
3.5 设计生态位法则与策略 |
3.5.1 竞争增值策略 |
3.5.2 跨域拓展策略 |
3.5.3 上位“争权”策略 |
3.6 小结:设计的文化生态责任 |
第4章 本土设计模式与设计生态系统构建 |
4.1 本土设计模式与方法的比较研究 |
4.1.1 本土设计方法的研究 |
4.1.2 本土设计模式的研究 |
4.1.3 比较与借鉴:本土设计的价值取向 |
4.1.4 启示与思考:本土设计模式的文化生态性 |
4.2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本土设计模式 |
4.2.1 文化生态观对本土设计的定义 |
4.2.2 本土设计与设计教育的共同目标 |
4.2.3 基于文化生态系统的本土设计框架 |
4.3 设计生态系统的可借鉴案例:文化生态系统建设行动 |
4.3.1 生态博物馆实践 |
4.3.2 文化生态保护区案例 |
4.3.3 民族文化生态村案例 |
4.3.4 实践案例的启示——保护与开发的双轨思路 |
4.4 设计生态系统的构建 |
4.4.1 设计生态系统的构成模型 |
4.4.2 设计生态系统构建的目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设计生态系统实践与案例研究 |
5.1 基于地域文化生态的设计创新方法实践 |
5.1.1 基于地域文化生态的本土设计实验 |
5.1.2 跨专业的综合设计实践:傣族传统乡村的文化振兴项目 |
5.1.3 实验研究小结 |
5.2 地域设计生态系统实践研究 |
5.2.1 地区项目研究过程概述 |
5.2.2 地区案例的工作方法分析 |
5.2.3 个案分析:产业转型城市的设计生态系统实践模式 |
5.2.4 综合性实践项目分析 |
5.2.5 案例思考 |
5.3 小结:案例的学术意义与实际价值 |
5.3.1 对地方文化生态建设的意义 |
5.3.2 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意义 |
5.3.3 本土设计生态的建设意义 |
5.3.4 设计文化生态的建设模式启发 |
结论 |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承担并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
(6)博物馆建筑室内环境的无障碍流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1.3 理论基础 |
1.1.4 研究范围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概况 |
1.3.1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 |
1.3.2 对已有研究的综合分析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博物馆室内无障碍流线研究理论基础与法规实践 |
2.1 无障碍设计理论 |
2.1.1 概念辨析 |
2.1.2 观众需求及其参观路线 |
2.1.3 室内无障碍环境的设计流程 |
2.2 人体工学理论 |
2.2.1 概念辨析 |
2.2.2 室内设计中的人体工学理论 |
2.2.3 现有人体尺寸标准和成果适用性 |
2.2.4 无障碍设计中人体尺寸应用原则 |
2.3 国内外无障碍设计法规与实践 |
2.3.1 国外无障碍设计法规与实践 |
2.3.2 国内无障碍设计法规与实践 |
2.3.3 国内外无障碍设计法规的比较与借鉴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博物馆室内无障碍环境及观众需求问卷调查 |
3.1 博物馆室内无障碍环境的实地调研和分析 |
3.1.1 总体状况 |
3.1.2 功能空间 |
3.1.3 交通流线 |
3.1.4 展示设计 |
3.1.5 公共服务 |
3.1.6 标识系统 |
3.1.7 调研结论 |
3.2 博物馆室内无障碍环境的观众问卷调查 |
3.2.1 调查目的:确定博物馆室内环境无障碍设计要素 |
3.2.2 调查内容:调研不同观众无障碍环境需求的差异性 |
3.2.3 调查方法:抽样问卷调查法 |
3.2.4 数据处理:分析调查对象特征 |
3.2.5 数据统计:各类设施满意度与环境障碍统计 |
3.2.6 调研结论:基于观众需求的人性化设计是无障碍设计的本质 |
3.3 调研成果对无障碍流线设计的指导 |
3.3.1 环境障碍类型 |
3.3.2 环境障碍补偿法的无障碍设计策略 |
3.3.3 保障观众参观活动无障碍的设计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博物馆室内环境无障碍流线设计实验 |
4.1 实验一:人体尺寸数据修正值的测量实验 |
4.1.1 实验目的:获得无障碍设计所需人体尺寸数据 |
4.1.2 实验方法:抽样测量人体尺寸 |
4.1.3 实验内容:记录实验对象测量项目信息 |
4.1.4 实验结果:统计测量数据并与既有标准对比分析 |
4.1.5 实验结论:人体尺寸是确定室内空间尺度和家具设施尺寸的依据 |
4.2 实验二:轮椅使用者触及范围的模拟实验 |
4.2.1 实验目的:获得满足轮椅使用者需求的无障碍设计数据 |
4.2.2 实验方法:抽样测量坐轮椅时人体尺寸和触及范围 |
4.2.3 实验内容:记录实验对象乘轮椅时触及范围数据 |
4.2.4 实验结果:乘轮椅时人体尺寸和触及范围数据的统计分析 |
4.2.5 实验结论:人体尺寸和触及范围是无障碍设施设计及安装的依据 |
4.3 实验三:观展舒适视距及视角范围的测量实验 |
4.3.1 实验目的:确定舒适观展的最佳视距和视角范围 |
4.3.2 实验方法:抽样测量站姿和坐轮椅时的视高、视距 |
4.3.3 实验内容:记录实验对象相关基础数据和测量数据 |
4.3.4 实验结果:舒适观展时视距与展品尺寸的关系 |
4.3.5 实验结论:根据展示对象尺度确定适宜观展距离 |
4.4 博物馆室内无障碍流线设计数据的验证 |
4.4.1 无障碍通行设计数据 |
4.4.2 无障碍观展设计数据 |
4.4.3 无障碍操作设计数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博物馆室内环境无障碍流线设计评价 |
5.1 无障碍流线设计评价体系拟定 |
5.1.1 评价体系介绍 |
5.1.2 评价体系拟定——《博物馆室内无障碍设计导则》 |
5.2 无障碍流线设计评价指标选择 |
5.2.1 参观路线评价 |
5.2.2 展示观演评价 |
5.2.3 公共服务评价 |
5.2.4 标识系统评价 |
5.3 无障碍流线设计评价模型构建 |
5.3.1 评价对象分析及层次结构模型确定 |
5.3.2 原始评价数据采集及初期评价 |
5.3.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3.4 综合分值计算 |
5.4 无障碍流线设计评价实证分析——以南京博物院室内环境为例 |
5.4.1 南京博物院室内环境现状 |
5.4.2 南京博物院无障碍流线设计评价 |
5.4.3 南京博物院室内无障碍改造建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结语与展望 |
附录A 博物馆无障碍环境研究调查问卷A |
附录B 博物馆无障碍环境研究调查问卷B |
附录C 大学生抽样人体测量表(男) |
附录D 大学生抽样人体测量表(女) |
附录E 草拟《博物馆室内无障碍设计导则》申报稿 |
1 总则 |
2 术语 |
3 主要出入口 |
4 无障碍交通设施 |
5 室内公共交通 |
6 展厅、陈列室 |
7 报告厅、视听室 |
8 服务设施 |
9 卫生设施 |
10 标识系统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条文说明 |
附录F 无障碍设计各项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7)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其范围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研究架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六、相关概念及术语 |
注释 |
第一章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
1.1.1 近代中国自发创设博物馆 |
1.1.2 有识之士关注博物馆的公共特性 |
1.1.3 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驱动陈列展览 |
1.1.4 近代中国政府的博物馆政策举措 |
第二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
1.2.1 博物馆前辈们论述陈列与研究的关系 |
1.2.2 早期几部博物馆学专着论述陈列设计 |
1.2.3 张謇南通博物苑的陈列设计思想 |
1.2.4 南通博物苑陈列设计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
1.3.1 博物馆陈列总体艺术设计方面 |
1.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
1.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设计方面 |
1.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 |
第四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
1.4.1 初步认知了西方陈列艺术的表现形式 |
1.4.2 博物馆陈列设计探索历经沧桑 |
1.4.3 受到当时博物馆业务积弱影响发展缓慢 |
1.4.4 总体上未形成系统的陈列设计理念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
2.1.1 建国之初博物馆陈列的重建与改造 |
2.1.2 博物馆陈列发展方针与任务的确立 |
2.1.3 苏联博物馆陈列设计方法的全面引进 |
2.1.4 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展览交流 |
第二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
2.2.1 翻译了一批苏联博物馆陈列设计着作 |
2.2.2 我国学者撰写着作构筑陈列设计思想 |
2.2.3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丰富了陈列艺术 |
2.2.4 北京三大馆的陈列设计成为典范 |
第三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
2.3.1 博物馆陈列形式总体设计方面 |
2.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
2.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的设计方面 |
2.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方面 |
第四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
2.4.1 初步形成博物馆陈列艺术装饰的概念 |
2.4.2 陈列设计聚焦自身博物馆工作经验总结 |
2.4.3 学习苏联模式但应用上受到国情限制 |
2.4.4 博物馆陈列设计带有较强的政治属性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
3.1.1 博物馆与博物馆学迅速发展 |
3.1.2 陈列艺术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与工作 |
3.1.3 博物馆陈列改建设计成为热潮 |
3.1.4 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
3.2.1 博物馆学相关研究成果空前繁荣 |
3.2.2 陈列学术会议与人才培训激荡思想 |
3.2.3 《博物馆陈列艺术》专着填补空白 |
3.2.4 博物馆陈列设计研究涉及多重领域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
3.3.1 博物馆陈列形式总体设计方面 |
3.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
3.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的设计方面 |
3.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方面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
3.4.1 论证了陈列设计的学科属性与语言 |
3.4.2 初探了陈列形式与陈列内容的关系 |
3.4.3 导致博物馆陈列设计实践全面革新 |
3.4.4 陈列设计理论研究总体上仍显不足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
4.1.1 国家和地方对博物馆建设的重视 |
4.1.2 博物馆从“三贴近”到免费开放 |
4.1.3 陈列设计工作程序的科学化 |
4.1.4 动态陈列设计手段的普遍应用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
4.2.1 博物馆陈列相关论着不断涌现 |
4.2.2 集中翻译国外的博物馆学理论 |
4.2.3 博物馆陈列与观众研究的兴起 |
4.2.4 信息定位型主题性展览设计的提出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
4.3.1 博物馆陈列形式总体设计方面 |
4.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
4.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的设计方面 |
4.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方面 |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
4.4.1 博物馆建筑设计与陈列设计脱节 |
4.4.2 陈列设计工作中的浮躁与作“秀” |
4.4.3 陈列设计中高科技手段泛滥 |
4.4.4 提出了陈列设计评估的思路与方法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本文研究结论及相关对策建议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对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的研究结论 |
5.1.1 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百年来呈进阶式发展 |
5.1.2 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的外部因素偏强 |
5.1.3 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的内生驱动较弱 |
第二节 本文提出的相关对策建议 |
5.2.1 加强博物馆陈列设计师的文博素养 |
5.2.2 规范好博物馆陈列深化设计环节 |
5.2.3 管理好陈列设计工程招投标 |
5.2.4 建立“陈列设计学”专业门类 |
第三节 对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未来发展的期待 |
5.3.1 探求中国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
5.3.2 探求地方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
5.3.3 探求个性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
本章小结 |
注释 |
附录:本文图片说明 |
附图:美国博物馆陈列资料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当代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世界博物馆在运营发展中的新趋势 |
1.1.2 中国博物馆在当代的发展热潮 |
1.1.3 中国博物馆在新趋势下的发展滞后 |
1.1.4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工程实践的设计体会 |
1.2 研究目的:以新的设计策略配合优化中国博物馆的运营发展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 |
1.4.1 博物馆的定义及分类 |
1.4.2 相关概念的阐述 |
1.4.3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5 研究综述 |
1.5.1 博物馆学的相关研究 |
1.5.2 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相关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当代博物馆发展的复合化趋势 |
2.1 博物馆的起源及发展简述 |
2.2 复合化趋势产生的外在因素 |
2.2.1 文化产业的兴起 |
2.2.2 城市的集约化发展 |
2.2.3 科学技术的进步 |
2.2.4 社会文化观念的转变 |
2.3 复合化趋势产生的内在因素 |
2.3.1 博物馆发展模式的转变 |
2.3.2 博物馆社会职能的扩展 |
2.3.3 博物馆自身发展的矛盾 |
2.4 复合化趋势的表现形式 |
2.4.1 博物馆以多种形式与城市空间的结合 |
2.4.2 博物馆功能对社会化运营模式的配合 |
2.4.3 博物馆空间与多层次体验行为的融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化趋势下的中国博物馆 |
3.1 中国博物馆的起源及发展简述 |
3.2 复合化趋势为当代中国博物馆带来的挑战 |
3.2.1 中国博物馆发展的存在问题 |
3.2.2 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3 复合化趋势为当代中国博物馆带来的机遇 |
3.3.1 复合化趋势对中国博物馆发展的推进作用 |
3.3.2 复合化趋势对中国博物馆发展的引导作用 |
3.4 复合化趋势对全新博物馆设计策略的呼唤 |
3.4.1 设计层面以外的影响因素 |
3.4.2 设计层面介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3.4.3 设计层面的自我调整及应对 |
3.4.4 呼唤:全新的博物馆设计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策略概述 |
4.1 复合化设计策略的概念引入 |
4.1.1 基于现象的分析 |
4.1.2 基于理论的启示 |
4.1.3 基于实践的探索 |
4.2 复合化设计策略的内涵 |
4.2.1 博物馆的复合化城市网络 |
4.2.2 博物馆的复合化功能定位 |
4.2.3 博物馆的复合化空间模式 |
4.3 复合化设计策略的实质 |
4.3.1 适应性的设计理念 |
4.3.2 整体性的设计方法 |
4.3.3 综合性的设计思路 |
4.4 复合化设计策略的意义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博物馆的复合化城市网络 |
5.1 复合化城市网络的建构基础 |
5.1.1 博物馆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组成部分 |
5.1.2 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规划体系的重要元素 |
5.1.3 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艺术教育的辅助机构 |
5.1.4 博物馆作为城市社区生活的综合服务配套 |
5.2 复合化城市网络的建构原则 |
5.2.1 与城市公共文化资源的有机群聚 |
5.2.2 单一功能与混合使用的平衡开发 |
5.2.3 类型、规模及建设模式的综合考量 |
5.2.4 通过建构网络层级制定的发展规划 |
5.3 复合化城市网络的建构层级 |
5.3.1 网络核心:与城市中心公共文化区域复合 |
5.3.2 网络拓展:与城市社区公共网点复合 |
5.3.3 网络补充:对城市碎片空间进行整合 |
5.4 复合化城市网络的意义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博物馆的复合化功能定位 |
6.1 复合化功能定位的切入条件 |
6.1.1 博物馆的社会需求 |
6.1.2 博物馆的运营需求 |
6.1.3 博物馆与相关产业的合作共赢 |
6.2 复合化功能定位的基本模式 |
6.2.1 博物馆附属产业功能的更新 |
6.2.2 博物馆作为相关产业的配套 |
6.2.3 博物馆作为相关产业的引导 |
6.3 复合化功能定位的统筹策划 |
6.3.1 基于切入条件的发展环境分析 |
6.3.2 基于发展环境的博物馆开发模式 |
6.3.3 基于开发模式的博物馆设计应对 |
6.4 复合化功能定位的意义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博物馆的复合化空间模式 |
7.1 复合化空间模式的影响要素 |
7.1.1 城市的环境要素 |
7.1.2 观众的观展行为 |
7.1.3 博物馆的功能拓展 |
7.1.4 博物馆的空间发展 |
7.2 复合化空间模式的基本特征 |
7.2.1 体验特征 |
7.2.2 开放特征 |
7.2.3 混合特征 |
7.2.4 多维特征 |
7.2.5 弹性特征 |
7.3 复合化空间模式的结构组织 |
7.3.1 建立主体空间:展示空间与展示主题复合 |
7.3.2 组织空间结构:公共空间与主体空间复合 |
7.3.3 联系城市空间:公共空间与城市空间复合 |
7.4 复合化空间模式的意义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复合化设计策略的支撑体系与实践展望 |
8.1 博物馆复合化设计的发展趋向 |
8.1.1 规模的多层分级 |
8.1.2 空间的多维发展 |
8.1.3 资源的多样利用 |
8.1.4 技术的多元配合 |
8.2 博物馆复合化设计的支撑体系 |
8.2.1 管理机制的完善 |
8.2.2 发展规划的导向 |
8.2.3 运营思路的拓展 |
8.2.4 政府政策的推动 |
8.2.5 实践平台的支持 |
8.2.6 合作环境的融合 |
8.3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复合化设计实践与探索 |
8.3.1 设计背景 |
8.3.2 设计切入 |
8.3.3 设计实践 |
8.3.4 设计总结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概念话语 |
(二) 现实记忆 |
(三) 史学思考 |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中国美术学院平面设计教育简史(1996-200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学科建设与课程改革 |
第一节 综述 |
第二节 视觉传达设范畴下的平面设计教育 |
第三节 课程改革 |
第四节 重点课程 |
第五节 思考与评述 |
第二章 教师与学生 |
第一节 综述 |
第二节 教师 |
第三节 学生 |
第四节 总述与思考 |
第三章 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
第一节 综述 |
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
第三节 教学评估 |
第四节 思考与评述 |
第四章 活跃的学术交流 |
第一节 综述 |
第二节 国内学术交流 |
第三节 国际学术交流 |
第四节 思考与评述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国美术学院平面设计教育简史年表(1996—2007) |
视觉传达设计学生名录(1996—2007) |
本章附表 |
四、“E9”中国全民教育展展示设计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校史陈列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博物馆城市 ——基于文化遗产展示的城市研究新视角[D]. 孔岑蔚. 中央美术学院, 2020(12)
- [2]博物馆视觉信息的传播研究[D]. 赵君香. 山东大学, 2019(02)
- [3]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主题情感的空间营造与表达研究[D]. 李诗佳. 鲁迅美术学院, 2019(08)
- [4]民主展示 ——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展示设计方法与理念研究[D]. 严峻峰.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 [5]基于文化生态观的设计系统与设计实践研究[D]. 森文. 湖南大学, 2017(06)
- [6]博物馆建筑室内环境的无障碍流线研究[D]. 韩颖. 东南大学, 2016(11)
- [7]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研究[D]. 周进. 复旦大学, 2013(03)
- [8]当代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D]. 何小欣.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9]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10]中国美术学院平面设计教育简史(1996-2007)[D]. 李小琼. 中国美术学院,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