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货业:火爆之中有隐忧(论文文献综述)
刘辉[1](2019)在《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是国际资本市场上一种普遍运用的金融工具,其既能促进股价理性回归,维护股票市场稳定,又能便利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和股权激励计划,并且具有防御恶意收购和实施股权激励时代替新股发行等多项重要功能,从而以一种基础性金融工具的身份促进公司金融创新。但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也对传统公司法理论和实践带来挑战,因此,对待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应当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的基础上,通过公司金融法律制度创新,促进和鼓励上市公司合理运用股份回购工具。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正文共分为五章,分别从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及其法律规制的基本问题、立法模式、事前法律规制、事中法律规制和事后法律规制等方面展开论证。第一章主要介绍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及其法律规制的基本问题。从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及其实施的基本特点来看,其主要是在造成股东与上市公司主体混同和逻辑混乱、危及公司资本维持原则、危及股权平等原则、破坏公平交易秩序等方面对传统公司法理论带来挑战。现代公司证券法理论的发展使得这些理论挑战迎刃而解:股份回购与股份发行认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律范畴,股份回购并不必然造成公司法上的逻辑混乱;如果限制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资金来源,并不会威胁到法定资本法理的完整性,不会天然触犯债权人保护的底线;如果提供一套相对科学的回购机制和规范的回购程序,也能够为股东提供一种相对公平的交易机制,实现回购中的机会公平;在破坏公平交易秩序方面,可通过完善对虚假回购的防范机制和对内幕交易以及操纵市场等违法行为的规制机制予以规避。第二章主要介绍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立法模式以及我国的优选方案。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主要有三种典型的立法模式:“原则允许,例外禁止”模式、“原则禁止,例外允许”模式和折中立法模式。“原则允许,例外禁止”模式的商法本质是“限定政府,余外市场”模式。“原则禁止,例外允许”模式的商法本质是“限定市场,余外政府”模式。折中立法模式竭力寻求市场机制与政府管制二者之间的平衡,以期实现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的价值最大化。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立法模式的思路应当以“原则允许,例外禁止”为最终目标,而以折中立法模式为当前改革的重点目标。可进一步扩张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适用情形,并设立概括性目的回购,弘扬公司自治的基本理念,以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应有价值。正文第三、四、五章分别从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对具体的法律规制问题予以剖析。其中,第三章是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事前法律规制,包括决议程序、资金来源以及回购数量与价格规制等内容。围绕公司法理论中公司治理的董事会中心主义和股东大会中心主义之争,公司法在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决策程序法律规制方面,存在着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决议的争鸣。在回购资金来源的法律规制方面,存在可分配盈余模式、可分配盈余+发新股融资模式、可分配盈余+资本公积金模式以及实质清偿能力模式四种模式。在回购数量与价格法律规制方面,有单设回购数量上限模式、将实质清偿能力与董事信义义务和经营判断规则相统合的模式以及既规制股份回购数量又赋予司法机关对争议中的回购价格予以裁定的模式。我国应设置与《公司法》股东大会中心主义相协调的差异化的股份回购决议程序,确立上市公司实质偿债能力规则,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股份回购数量规制模式,并构建协议回购价格争议解决机制。第四章是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事中法律规制,重点是防范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以及利用第三方主体规避回购限制等违法行为。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涉嫌操纵市场行为的法律规制,需要确立“二元”规制逻辑。一方面,建立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安全港”制度。另一方面,应当对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与操纵市场行为之间不相竞合、后者利用前者带来的利好进行市场操纵等违法行为进行区分规制,建立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公开承诺制度及其监管体系。对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涉嫌内幕交易行为的法律规制,重点是完善敏感期交易禁止制度和内幕人员减持隔离期制度,并科学界定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中内幕人员的主体范围。对回购规避行为,应建立母子公司交叉持股的适度监管规则。同时,加强对财务资助行为的规制,以保护债权人。第五章是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事后法律规制。具体从三个方面展开:合法回购情形下,股份的权利状态以及对该股份的事后处理机制;违法回购情形下,股份的权利状态以及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违法回购下,股东的权利救济机制。我国合法回购下的股份权利状态应坚持股东权利(部分)休止说。应将库藏股法律制度写入《公司法》中,提高回购法律制度的可预见性与稳定性。对上市公司违法回购股份的行为,应区分行为违反的具体法律规范的性质进行差异化的效力认定。应建立董事直接赔偿责任制度,补充规定《公司法》中相关主体的行政法律责任,并在《刑法》中增设背信罪。同时,完善回购股份下的股东诉讼机制,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
刘少军,毛快,肖强,张超然,李军南,陈岚,蹇梦婷,汪健松,朱进姝,盛利,曲嘉琦,江帆,黄欣晖,金曼,李静,陈怡静,徐川涵,陆青,崔琳琳,田鑫雨,王之岳,莫厚辙,鲁南希,徐翎涵,彭广明[2](2015)在《2015~2016年金融法研究综述》文中指出20142015年度,在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金融法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使这些成果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和了解,我们试图对这一年来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地整理和综述,希望能够让大家了解本年度金融法研究的总体概况。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20152016年度共出版教材、着作30余部,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重要论文100余篇,囿于我们收集手段和认识水平,某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可能未能被找到,对于已收集的成
苏乐生[3](2013)在《外部多空事件对股指现货与期货间价格关联性影响与实证研究 ——以台湾、香港地区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国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已扮演相当重要的火车头角色。不过,在世界衍生性商品市场发展上,成长步调仍相对的较慢,故具有相当大的成长潜力与空间。在衍生性金融市场中的期货商品,由于其具有投机、避险、套利及价格发现等重要的市场交易功能,故在衍生性金融商品发展过程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若从全球成熟市场期货商品发展的经验来看,金融期货的规模远远大于商品期货,通常金融期货和商品期货的比例应该在9比1。根据2012年美国期货业协会(FIA)的最新统计,商品类衍生品交易量占全球衍生品交易量的比重仅为14.4%,金融期货和期权交易量所占比重达到84.5%。综由上述,显见全球衍生性商品市场发展中,金融期货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也是中国衍生性商品市场中,最具成长潜力的商品。而其中属于金融期货商品的股指期货成交规模与成交额往往超过整体期货市场的一半以上。这也就是本文以股指期货作为本文研究主题的主要原因。中国金融期货商品发展,自2010年4月16日推出第一支股指期货商品-沪深300股指期货以来。在2012年全球股指期货交易量排名中,沪深300股指期货已居于第5位。由此可见,中国股指期货的发展潜力与日俱增。对于市场投资人若要能灵活运用期货之投机、避险、套利及价格发现等重要功能。势必需要了解其基本的价格关系,因此本研究将从期货与现货的价格关系出发,了解期、现货间的价格发现功能,并进一步针对期、现货间套利交易进行分析研究。不过,近年来从全球次贷风暴到后续各国政府释放货币宽松等利多,国际重大利空与利多事件发生频率日增。也由于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的发展和交易技术的提高,国内外金融市场间信息传递速度大大加快,传导渠道亦日渐增多。此外部市场因素部分对于期、现货间信息传递关系造成相当的冲击,亦对期、现货间价差关系、套利策略与绩效产生一定的影响。由近年的研究分析报告中,发现对此部分的相关研究着墨相对较少,也希望未来能带动更多研究者持续透过两岸三地的期货市场的研究分析,为中国期货市场健全发展提供更多参考与贡献。这是触发本论文撰写的主要研究动机。综合上述,由于中国推出第一支股指期货商品的时间稍晚,并未经历上述全球重大利空与利多事件的洗礼与考验。但是台湾地区与香港地区的股指期货因成立时间较早,已经历过全球重大利空与利多事件的冲击与影响。故本研究以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等市场为例,透过观察次级房贷金融海啸重大事件以及全球政府实施QE利多等时期。观察两区域的股指现货与期货间价格关联性(领先、落后、回馈、协整等关系)与相关套利策略应用是否受到影响。作为未来中国期货市场面对类似事件时,推估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冲击,并提前拟定投资政策与策略因应。本文研究期间乃自2004年1月1日至2012年7月31日止,涵盖了金融次贷利空前、中、后与美国QE利多期间等事件的交易日,选取各交易日内期货与现货每5分钟的资料作为观察值,并以其收益率作为主要变量。在研究方法部分,采用实证描述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理论分析、实证说明和技术模型等手段。首先,综述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不同地区期货市场、期货与现货价格关联性的定义、形成机理、理论解释以及研究视角进行归纳和总结。基于市场整合理论着重从市场信息传递等角度分析两岸三地个别之股指期货、现货市场的价格关联性。其次,以实际价格数据为依据,并按照市场多、空事件的不同时期进行区隔实证,应用关联性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在市场多、空事件期间影响下,对台湾与香港地区股指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的信息、传递效应和引导关系的冲击。同时亦观察多、空事件对台湾地区股指期货与现货间,价差套利关系变化与交易策略的影响。在综合以上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台、港地区期货市场发展的实际经验,对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战略和思路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透过本研究得出以下之结论:一、在ADF单根检定之下,发现在台湾地区、香港地区,不论在多、空事件的任何时段;亦或是2010年成立至今的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在取对数后之股指期货或现货,数列仍皆是呈现不稳定之型态。但经过取一次差分后(报酬率),期、现货数列均达稳定型态。故可知期货与现货为I(1)之数列,整合级次皆相同。此一结果与国内外之相关研究结果相符。二、根据协整的检定结果,发现无论市场处于利多时期与利空前、后或发生时期,台湾地区与香港地区,亦或是2010年成立至今的中国股指期货市场,其股指期货与现货间皆维持一长期均衡关系。两个数列报酬率的走势上具有同步移动(move together)的情形。也就是说两岸三地个别的股指期货与现货间存在一协整关系,表示两者可能在短期会受到不同市场供需或因素之影响,而导致价格偏离的情况,但长期而言,期货与现货的价格走势仍是维持相同的方向,且处于一个长期的均衡关系。三、在因果关系部分,台湾地区,在利空(次贷)与利多(QE)事件发生的期间,期、现货间出现明显双向回馈的关系,显示当市场出现利空或利多事件时,期货亦会出现明显价格发现功能,而且期货领先与因果关系的统计检定值较现货领先期货的部分更为显着。然而,在次贷风暴前与结束后,台湾股指现货转为领先股指期货。可能是台湾的交易市场中乃以现货市场最为活络,期货市场由于仍处于发展阶段中,交易程度相对仍弱于现货市场。而香港地区,期货市场由于成立时间较早,市场机制架构成熟度高,交易活络且参与资金国际化与多元化,市场交易效率较高。故可以发现无论利空(次贷风暴)前、后与发生时期,亦或是利多(QE)事件发生时期,香港股指现货与股指期货间皆出现彼此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亦即具有双向回馈的关系。且当市场处在利空时期,指数处于下降趋势时,期货领先现货的效果明显较利多时期来得高。2010年成立至今的中国股指期货市场,由于为首档发行之金融期货,受到政府与市场普遍重视,沪深300股指现货与股指期货间皆出现彼此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亦即具有双向回馈的关系。另外,在”领先一落后”关系上,由于香港期货市场交易与资金较具效率性,故无论在多、空事件各种不同时期的影响下,香港股指期货与现货出现彼此落后时间短。主要皆为落后1期的模型最为恰当,也就是大约落后5分钟左右。相较于台湾地区与中国的股指期货与现货间之落后期数约2-3期为短。四、在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方面,不论在台湾、香港地区,按照外部利空与利多时期来观察,当外部利空发生的前、后时期,基本上,无论期货亦或是现货,可以解释自身的预测误差方差皆很高,表示大部分的波动来源,仍是来自于自身的变异程度。但相对上,尤其是在利空(次贷)与利多(QE)事件发生的期间,期货对现货预测误差方差的解释程度会明显高于现货对期货预测误差方差的解释程度。也就是说期货影响现货解释程度明显增加。五、此外,有关在外部多、空因素下,对台湾地区股指期、现货价差与套利交易关系分析,可以发现在利空发生时期,因为市场可能出现预期过度反应现象,期货价格发现效果明显。不仅出现逆价差的频率较高,若进行套利的报酬率也明显优于一般时期。而在利多时期,此时出现正价差套利机会增加,期货价格发现效果明显,进行正价差套利的报酬率也明显优于逆价差套利。在政策建议部分,由本文实证分析结果可知,期货市场的主导地位在多、空事件发生时期获得明显提升,显示事件因素与期货价格发现的功能存在正向关系。在全球利空与利多事件频率日增,而中国期货市场仍在持续发展之际,市场一旦发生利空与利多事件,市场投资者或政府相关机构,可适时透过期货显着的价格发现特性,运用其所衍生出投资、避险与套利的功能,达成投资目标与遂行相关政策运作之目的,同时亦可增加期货市场的运用效率。最后,本文尝试从商品多元化与创新、业务模式发展与创新、市场参与者的结构改善、交易制度与系统的升级、加强与全球金融交易所的合作、完善的法令制度规范以及因应外部重大利空事件对策等不同视角,以台湾地区与香港地区为例,提供中国期货市场未来发展上相关的建议,期使中国期货市场能够稳健的成长与茁壮,逐步迈向衍生性商品成熟市场之林。
刘迎春[4](2013)在《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创新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一方面对资本的需求巨大,另一方面形成储蓄的能力也同样强大,因而高效的金融中介就显得必不可少,金融系统已成为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基本元素。然而,现实是中国金融系统的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与市场的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在迅速变化,客户的需求从传统的简单业务向创新型的金融服务转变,从单一的产品向一揽子的综合金融服务转变。从规模上看,中国金融市场已经在国际金融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从金融服务的供给角度看,中国金融市场的主要问题是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品单一,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迅速变化的需要。当我们还在思考如何提高中国金融系统创新能力的时候,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席卷世界,失控的金融创新正是本次危机的元凶。整个西方世界的金融体系在金融危机之后发生了深刻变革,对于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而言,吸收借鉴发达国家金融创新发展中经验教训,谋划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创新发展策略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完成的。本文从分析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现状入手,阐明我国当前我国金融创新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后危机时代金融创新发展趋势和我国的金融创新需求进行分析,以此为基础对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创新模式选择加以研究,最后从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等层面对我国金融创新进行机制研究,进而提出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创新策略与保障措施。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第一,对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梳理金融创新理论对金融创新进行重新定义;通过对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现状的回顾,归纳出我国金融创新特征;在特征归纳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我国金融深化发展趋势及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通过经验研究发现金融深化和金融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弱化趋势,进而指出,加快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制度改革,提高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是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第二,对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从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可以看出,金融创新并不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金融创新只是危机传播的一个媒介和一种手段。在后危机时代,由于危机带来的一系列冲击和影响,金融创新的发展将出现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在流动性、资产定价、杠杆化、包装、信用评价、监管等六个方面。第三,对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创新需求进行研究。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整体经济发展等多个层面分别剖析了对金融创新的需求,进而阐明了加快推进金融创新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意义。第四,对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创新模式选择进行研究。对金融创新模式的含义和分类进行了阐释,并对我国金融创新模式的演进以及后危机时代的创新模式选择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针对有关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第五,进行金融创新机制分析。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考察各动力要素对金融创新的影响。分析结论表明:完善的金融市场对金融创新具有正向作用;政府支持程度对金融创新具有正向作用;创新意识既可直接作用于金融创新,也可通过影响创新主体需求和金融市场对金融创新产生间接影响;创新主体需求不会直接刺激金融创新。最后,对金融创新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进行研究。第六,对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策略进行研究。结合后危机时代金融创新的时代特点和我国的金融创新发展现状,分别对金融创新的策略定位、产品创新策略、组织创新策略、制度创新策略以及金融创新的保障措施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李永毅[5](2007)在《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建设面临的问题与监管对策研究》文中提出2007年,我国将推出股指期货,并由此迈入金融期货时代。股指期货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也仅有短短20余年的历史。如何认识股指期货的积极作用和固有风险,并采取有效的监管手段加以规范和引导,成为摆在我国证券期货界面前的重大课题。围绕促进我国股指期货稳定发展的目标,本文回顾和分析了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建设过程、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采取的监管对策,并提出了构建股指期货综合监管体系的设想和若干政策建议。本文的结论是我国现阶段的股指期货监管方案已较为健全,但尚存在改进和加强的空间。本文的特点是,通过收集整理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建设的有关资料,把握监管变革和发展的思路;同时,结合作者期货监管的实践,深入探讨与监管实务有关的问题。
李帅[6](2007)在《新兴市场股票指数期货的定价效率与价格发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正逐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海外金融市场正加快与中国金融市场相关金融衍生产品开发的步伐。目前境外已有数种中国股指期货期权产品进行交易。面对境外市场接连上市的与我国现货指数相关的股票指数期货带来的压力,我国在2006年9月8日成立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今年将会上市其首个品种——沪深300指数期货。境外中国概念指数期货产品的推出可能对我国证券市场的运行环境、投资者投资行为产生的影响;加剧境内外交易所之间的竞争;可能引发境内外市场之间程度不同的投机套利及违法行为。它将从两个渠道对国内市场产生影响:一是境外中国股指衍生产品的推出对于未来中国推出自己的股指衍生产品的影响;二是境外中国股指衍生产品的推出对于国内股票市场的冲击。本文分别从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异地上市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对于新兴市场的现货市场和本土期货合约的冲击和影响。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利用理论生态学的有限增长模型和物种竞争模型,研究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框架下金融期货市场的稳定和演化问题。在有资源约束下的条件下,本研究引入了市场微观结构的量化因子,来构建市场的演进模型,并进行稳定性分析,以此得到市场结构的各种状态及其形成条件。模型的结论描述了一般意义上的市场非均衡状态竞争演变的稳定条件。新兴国家的金融市场往往波动剧烈,属于不完美的市场。于是在传统的完美市场的理论假设下推导出的定价模型在这些不完美市场中就不能完全适用,需要对股票指数期货的定价模型加以修正。本研究在经典的持有成本定价模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红利支付,随机瞬时利率,股价的随机波动,以及市场的不完美程度等因素,推导出了不完美市场条件下基于随机瞬时利率和随机波动的股票指数期货定价方程。使用有限差分法对不完美市场条件下基于随机利率的股票指数期货定价模型进行求解,并结合完美市场条件的基于随机瞬时利率的股票指数期货定价模型与持有成本模型,不完美市场条件下的股票指数期货定价模型,分别对异地上市和本土上市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定价偏差进行实证分析,以比较本土合约和异地上市合约定价效率的高低。既Gonzala和Granger(1995)和Hasbrouck(1995)在价格发现研究的开创性工作以后,两种模型吸引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注意。然而对于现有文献对多维价格发现机制的关注还不够,对于标的相关却非同一的股票指数期货的价格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分别考虑了日内和日间数据,对异地上市合约、本土合约以及相关现货指数间的价格发现机制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理论意义是采用了新的崭新的视角——理论生态学的非线性动力系统来研究金融期货市场竞争演变,将有助于描述一般性的市场非均衡状态;不完美市场条件下基于随机瞬时利率的股票指数定价方程的推导将会丰富了股票指数定价模型理论;本文的研究对于增强我国金融期货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争夺金融资源,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荻[7](2007)在《我国股指期货发展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逐步加强和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股指期货这一新兴金融衍生工具已经悄然走到我们面前。股指期货的推出将会给我国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带来全新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市场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推动力量。无疑,金融市场能否健康成长紧密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与质量,关系到我国是否能够顺利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之中。市场风险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的最大瓶颈,因为传统的金融工具不能满足市场规避系统性风险的需要。股指期货作为一种金融创新产品,为完善我国金融市场提供了新思路。股指期货是金融市场中规避系统风险的工具,过去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够成熟,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被我国引入。股指期货作为一种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新型金融工具,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己成为联结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的纽带。与股票等其他传统的金融工具相比,股指期货在稳定金融市场发展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股指期货实质上是新形势下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现实选择,是一种重要的规避金融市场系统风险的方式。本文首先介绍了股指期货的基本理论,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总结各国发展股指期货的成功因素。接着对发展股指期货的相关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当前环境对我国推出股指期货的影响。并通过分析我国即将推出的沪深300股指期货仿真交易分析了股指期货推行后可能遇到的问题。最后,针对我国实际情况与目前股指期货的准备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和新工具的设计。
崔迎秋[8](2003)在《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期货市场》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期货市场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下而出现的。邓小平理论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其理论基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其经济条件和直接原因。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新的里程碑。我国国民经济已经逐步摆脱短缺经济,进入相对过剩阶段。同时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市场经济固有的自发性、事后性、微观性等也逐渐显示出来,特别是我国国民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六位,许多商品的产量和消费量居世界前列,这些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会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建立期货市场,利用期货市场和期货交易回避风险、价格发现的功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也是必须的。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中国期货市场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取得了许多成绩,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五个阶段是:中国期货市场建设的理论准备阶段;中国期货市场试验和初步发展阶段;由于投机过度引起的畸形繁荣阶段;加强监管下中国期货市场格局形成阶段;中国期货市场规范和健康发展阶段。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形成了一个比较规范的期货市场;建立起一套全面统一的期货市场监管体系;开发了一大批交易品种;拥有世界上先进的现代化的交易系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理论和实践的专业人才。存在的问题有两大方面:从市场经济特征来看,表现为:企业缺乏自主经营,市场主体不平 /艺口八硕士学位论文 w MASTER’S THESIS 等,市场体系不完善,法律体系不健全,对外开放程度不够;从期货市场自 身的结构来看,主要是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期货交易所、期货经纪公司、投 资者(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的性质和相互关系。 为了解决和改善中国期货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建议:根据中国国情积 极发展农产品期货品种;大力发展工业品期货品种;谨慎发展金融期货品种; 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主要是尽快制定颁布《期货法》。
二、期货业:火爆之中有隐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期货业:火爆之中有隐忧(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及评析 |
三、论证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及其法律规制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概念、特征及其分类 |
一、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概念及特征 |
二、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主要类别 |
第二节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经济学分析及其积极作用 |
一、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经济学分析 |
二、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积极作用 |
第三节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可能带来的挑战 |
一、造成主体混同和逻辑混乱 |
二、危及资本维持原则 |
三、危及股权平等原则 |
四、破坏公平交易秩序 |
第四节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法律规制的理论回应 |
一、对造成主体混同和逻辑混乱的理论回应 |
二、对危及资本维持原则的理论回应 |
三、对危及股权平等原则的理论回应 |
四、对破坏公平交易秩序的理论回应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立法模式以及我国的优选方案 |
第一节 国外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立法模式述评 |
一、“原则允许,例外禁止”模式 |
二、“原则禁止,例外允许”模式 |
三、折中立法模式 |
四、不同立法模式的法哲学分析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立法的价值诉求 |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法制的自由价值 |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法制的公平价值 |
三、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法制的安全价值 |
第三节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立法模式的优选方案 |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立法模式的成因 |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立法模式存在的问题 |
三、《公司法最新修改决定》对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立法模式的影响 |
四、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立法模式的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事前法律规制 |
第一节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事前法律规制的主要方式及其评析 |
一、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决策程序规制及其评析 |
二、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资金来源规制及其评析 |
三、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数量与价格规制及其评析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事前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 |
一、决议程序设置不合理 |
二、疏于债权人保护 |
三、忽视回购风险规制 |
第三节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事前法律规制的完善 |
一、分类设置股份回购决议程序 |
二、确立实质偿债能力规则 |
三、强化回购风险规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事中法律规制 |
第一节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事中法律规制的范畴以及比较法分析 |
一、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与操纵市场的关联关系及其法律规制的比较法分析 |
二、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与内幕交易的关联关系及其法律规制的比较法分析 |
三、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避行为及其法律规制的比较法分析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事中法律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涉嫌操纵市场行为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 |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涉嫌内幕交易行为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避行为法律规制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事中法律规制的完善 |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涉嫌操纵市场行为法律规制的完善 |
二、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涉嫌内幕交易行为法律规制的完善 |
三、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规避行为法律规制的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事后法律规制 |
第一节 我国上市公司合法回购股份的权利状态及其处理机制 |
一、我国上市公司合法回购的股份的权利状态 |
二、我国上市公司合法回购股份的处理机制 |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违法回购股份的效力及其法律责任 |
一、我国上市公司违法回购股份的范围及其效力认定 |
二、我国上市公司违法回购股份下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
第三节 我国上市公司违法回购股份中的股东诉讼机制的完善 |
一、我国上市公司违法回购股份中现有股东诉讼机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上市公司违法回购股份中股东诉讼机制立法的比较法分析及其启示 |
三、我国上市公司违法回购股份中股东诉讼机制的完善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3)外部多空事件对股指现货与期货间价格关联性影响与实证研究 ——以台湾、香港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特色与结构 |
第四节 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中国地区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股指期货交易发展及特点 |
一、股指期货交易的产生平和发展 |
二、股指期货交易的特点 |
第二节 股指期货在中国的发展 |
一、股指期货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特点与现况 |
二、股指期货对中国期货市场与期货行业的影响 |
三、中国股指期货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三节 股指期货在台湾地区的发展 |
第四节 股指期货在香港地区的发展 |
第三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
第一节 期、现货价格关联性之文献 |
一、持有成本模型 |
二、价格关联性分析 |
第二节 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性的影响 |
第三节 不同区域股指期货对现货价格关系文献 |
一、美国股指期货相关研究 |
二、台湾地区指数期货研究 |
三、香港地区指数期货研究 |
第四节 股指期现货套利交易相关文献 |
一、指数套利之概念及其功能 |
二、无套利区间文献 |
三、指数套利实证文献 |
四、影响指数套利因素分析相关文献 |
第五节 金融危机相关文献 |
一、国际间资本市场互动研究 |
二、次贷危机 |
第六节 多空头事件区隔之相关文献 |
第四章 期货评价模式 |
第一节 基本假说与理论 |
一、持有成本、效率市场假说与随机漫步理论 |
二、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
三、以期货与现货间的价差为基础的交易策略 |
第二节 不同市场假设下股指期货评价模型 |
一、完全市场假设条件下评价模式 |
二、完全市场假设之下的一般化评价模式 |
三、不完全市场下之指数期货评价模式 |
第五章 研究方法与实证分析结果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Granger因果关系之定义 |
二、单根检定 |
三、ESM误差修正模型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定 |
四、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 |
五、股指期、现货套利交易策略 |
第二节 资料来源-样本的选取 |
一、按外部多、空事件期间进行样本的选取 |
第三节 单根检定 |
一、台湾与香港地区期现货价格的单根检定 |
二、中国期现货价格的单根检定 |
第四节 协整检定 |
一、多空因素下,台湾与香港地区期现货价格协整关系影响 |
二、中国期现货价格协整关系与分析 |
第五节 ECM误差修正模型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定 |
一、多空因素下,台湾期现货间的领先—落后关系的影响 |
二、多空因素下,香港期现货间的领先—落后关系的影响 |
三、中国期现货价格间的领先—落后与均衡移动关系 |
四、期、现货间因果关系与均衡关系改变的可能原因分析 |
第六节 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 |
一、多空因素下,台湾期现货间冲击关系与预测误差的影响 |
二、多空因素下,香港期现货间冲击关系与预测误差的影响 |
三、中国期现货价格冲击关系与预测误差解释程度 |
四、预测误差解释程度变化的可能原因分析 |
第七节 多空因素下,台湾股指期、现货价差与套利交易影响 |
一、无套利区间参数估计 |
二、多空因素下,台湾地区股指期与现货间价差关系的影响 |
三、多空因素下,台湾地区股指期与现货间套利交易的影响 |
四、股指期现货间套利交易策略改变的可能原因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股指期货与现货间ADF单根检定 |
二、股指期货与现货间协整关系之检定 |
三、股指期货与现货间因果关系之检定 |
四、股指期货与现货间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 |
五、多空因素下,台湾股指期、现货价差与套利交易影响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商品多元化与创新 |
二、业务经营模式的转变与创新 |
三、市场参与者结构改善 |
四、交易制度与系统的升级 |
五、加强与全球金融交易所的合作 |
六、完善的法令制度规范 |
七、因应外部重大利空事件的对策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部分 |
二、中文部分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总体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3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分析 |
2.1 金融创新的内涵 |
2.1.1 金融创新的含义 |
2.1.2 金融创新的内容 |
2.1.3 金融创新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2.2 我国金融业发展与金融创新现状 |
2.2.1 我国金融业发展 |
2.2.2 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 |
2.2.3 我国金融创新特征与问题 |
2.3 我国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
2.3.1 影响因素分析 |
2.3.2 计量模型构建 |
2.3.3 计量结果 |
2.3.4 分析结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后危机时代金融创新发展趋势研究 |
3.1 后危机时代的内涵 |
3.1.1 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国际社会应对危机的措施 |
3.1.2 后危机时代来临 |
3.2 金融危机的影响与教训 |
3.2.1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
3.2.2 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
3.2.3 金融危机的教训 |
3.3 后危机时代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 |
3.3.1 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的关系 |
3.3.2 金融创新的未来发展趋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创新需求研究 |
4.1 金融机构发展对金融创新的需求研究 |
4.1.1 金融创新与金融机构发展的关系 |
4.1.2 商业银行发展对金融创新的需求 |
4.2 金融市场发展对金融创新的需求研究 |
4.2.1 金融创新与金融市场结构 |
4.2.2 金融创新与资本形成 |
4.3 经济增长对金融创新的需求研究 |
4.3.1 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机制 |
4.3.2 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宏观机制 |
4.4 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金融创新的需求研究 |
4.4.1 技术创新各阶段的金融需求 |
4.4.2 金融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的机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创新模式选择 |
5.1 金融创新模式及分类 |
5.1.1 金融创新模式内涵 |
5.1.2 金融创新模式分类 |
5.2 金融创新模式演进 |
5.2.1 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创新模式演进 |
5.2.2 中国金融创新模式演进 |
5.3 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创新模式选择 |
5.3.1 金融制度创新模式选择 |
5.3.2 金融产品创新模式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金融创新的机制研究 |
6.1 我国金融创新的动力机制 |
6.1.1 金融创新的动力要素构成 |
6.1.2 金融创新动力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6.1.3 金融创新动力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
6.2 金融创新的运行机制分析 |
6.2.1 利益驱动机制 |
6.2.2 市场竞争机制 |
6.2.3 市场合作机制 |
6.2.4 学习机制 |
6.2.5 决策机制 |
6.3 金融创新的激励机制分析 |
6.3.1 金融创新的产权激励 |
6.3.2 金融创新的市场激励 |
6.3.3 金融创新的政府激励 |
6.3.4 金融创新的内部激励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后危机时代的我国金融创新策略与保障措施 |
7.1 我国金融创新策略的定位 |
7.2 后危机时代的我国金融创新策略 |
7.2.1 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策略 |
7.2.2 我国金融组织创新策略 |
7.2.3 我国金融制度创新策略 |
7.3 后危机时代的我国金融创新的保障措施 |
7.3.1 金融创新的推进体系建设措施 |
7.3.2 金融创新的监管体系建设措施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建设面临的问题与监管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概述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意义 |
第三节 本文的分析框架 |
第二章 股指期货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股指期货的特点和功能 |
第二节 股指期货的主要交易制度 |
第三节 股指期货的风险 |
第三章 境外股指期货市场实践和我国股指期货发展历程 |
第一节 境外股指期货市场实践 |
第二节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发展历程 |
第四章 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法规建设问题 |
第二节 监管体系问题 |
第三节 具体监管问题 |
第五章 我国股指期货的监管对策和效果分析 |
第一节 法规建设 |
第二节 监管体系构建 |
第三节 具体监管措施 |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我国现阶段股指期货市场监管方案的评价 |
第二节 进一步改进监管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兴市场股票指数期货的定价效率与价格发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问题的背景 |
1.1.3 研究现状概要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框架 |
1.3 本文结构 |
第二章 股票指数期货的基本理论 |
2.1 股票指数期货的定价 |
2.1.1 持有成本理论 |
2.1.2 价格预期理论 |
2.1.3 小结 |
2.2 期货市场的有效性 |
2.2.1 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信息传导 |
2.2.2 期货市场的有效性界定 |
2.3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 |
2.3.1 Johansen协整检验模型 |
2.3.2 误差修正模型 |
2.3.3 P-T模型 |
2.3.4 I-S模型 |
2.3.5 GS方法 |
2.4 基本随机过程及微分定理 |
2.4.1 基本随机过程 |
2.4.2 微分定理 |
第三章 基于非线性动力系统的金融期货市场竞争分析 |
3.1 引言 |
3.2 文献综述 |
3.3 广义Lotka-Volterra模型 |
3.3.1 模型的基本结构 |
3.3.2 模型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
3.3.3 模型的经济学意义 |
3.3.4 金融期货市场竞争的模型解释 |
3.4 考虑监管的Lotka-Volterra模型改进 |
3.4.1 考虑监管的一元Lotka-Volterra模型 |
3.4.2 考虑监管的二元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 |
3.4.3 修正模型的经济学意义 |
3.5 实证研究 |
3.5.1 离散化模型的提出 |
3.5.2 实证分析 |
3.5.3 结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市场不完美条件下的股票指数定价模型 |
4.1 引言 |
4.2 文献综述 |
4.2.1 持有成本模型和股票指数期货中的定价误差 |
4.2.2 交易成本和卖空限制 |
4.2.3 季节性红利支付和税负 |
4.2.4 随机利率 |
4.2.5 随机波动性 |
4.2.6 不完美市场 |
4.3 不完美市场条件下基于随机利率的股票指数期货定价模型 |
4.3.1 模型假设 |
4.3.2 模型推导 |
4.3.3 定价方程中的参数解释 |
4.4 其他的股票指数期货定价模型 |
4.4.1 利率分布为对数随机过程 |
4.4.2 综合考虑随机利率和股票价格随机波动的情形 |
4.5 小结 |
第五章 股票指数期货定价效率的实证研究 |
5.1 引言 |
5.2 文献综述 |
5.2.1 完美市场条件下的股票指数期货定价模型的封闭解 |
5.2.2 不完美市场条件下的股票指数期货定价模型的封闭解 |
5.3 有限差分法求解不完美市场条件下的股票指数定价方程 |
5.3.1 有限差分法 |
5.3.2 有限差分法求解 |
5.3.3 参数估计 |
5.3.4 边界条件 |
5.4 实证研究 |
5.4.1 新加坡摩根台指期货与台湾股票指数期货 |
5.4.2 沪深300 指数期货与新华富时A50 指数期货 |
5.5 小结 |
第六章 股票指数期货与现货指数之间的价格发现研究 |
6.1 引言 |
6.2 基本模型 |
6.3 新加坡摩根台指期货与台湾股票指数之间的价格发现 |
6.3.1 文献综述 |
6.3.2 基本数据 |
6.3.3 实证研究 |
6.3.4 小结 |
6.4 H股期货与A股现货之间的价格发现 |
6.4.1 文献综述 |
6.4.2 基本数据 |
6.4.3 实证分析 |
6.4.4 小结 |
6.5 沪深300 指数仿真期货的价格发现研究 |
6.5.1 基本数据 |
6.5.2 实证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7.2 进一步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7)我国股指期货发展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问题的提出 |
1.1 发展股指期货的意义 |
1.2 前人研究综述 |
1.2.1 标的指数波动率 |
1.2.2 基准保证金 |
1.2.3 停板与熔断机制 |
1.2.4 市场微观结构 |
1.2.5 市场信息传播 |
1.2.6 价格发现机制 |
1.2.7 市场的流动性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基本思路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股指期货功能与市场运行规则 |
2.1 股指期货的定义 |
2.2 股指期货的特点 |
2.3 股指期货的基本功能 |
2.3.1 价格发现功能 |
2.3.2 套期保值功能 |
2.3.3 资产配置功能 |
2.4 股指期货市场的运作 |
2.4.1 期货交易所的运营 |
2.4.2 期货交易结算规则 |
2.4.3 客户和期货佣金商规则 |
2.4.4 期货交易规则 |
2.5 期货市场参与主体 |
2.5.1 套期保值者 |
2.5.2 投机者 |
2.5.3 套利交易者 |
3 发展股指期货的国际经验 |
3.1 美国发展股指期货的经验 |
3.1.1 第一阶段1982年-1985年 |
3.1.2 第二阶段1986年-1989年 |
3.1.3 第三阶段1988年-1990年 |
3.1.4 第四阶段1990年至今 |
3.2 日本发展股指期货的经验 |
3.2.1 第一阶段1980年代初到1987年 |
3.2.2 第二阶段1988年到1992年 |
3.2.3 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 |
3.3 韩国发展股指期货的经验 |
3.3.1 第一阶段1990年代初到1997年 |
3.3.2 第二阶段1997经济危机之后 |
3.4 中国香港发展股指期货的经验 |
3.4.1 第一阶段1986年5月至1987年 |
3.4.2 第二阶段:香港期货交易所改革 |
3.5 中国台湾发展股指期货的经验 |
3.5.1 第一阶段:岛外股指期货对内开放 |
3.5.2 第二阶段:岛内股指期货市场准备 |
3.5.3 第三阶段:受外界因素刺激加速发展 |
3.6 对各国(地区)发展股指期货经验的评析 |
3.6.1 经济发展是原动力 |
3.6.2 完善的法律制度 |
3.6.3 政府政策的扶持 |
3.6.4 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
3.6.5 完善的监管体系 |
3.7 股指期货推出时机选择及其影响 |
3.7.1 牛市中推出的影响 |
3.7.2 熊市中推出的影响 |
3.7.3 几点结论 |
4. 我国发展股指期货的条件分析 |
4.1 我国股票市场现状分析 |
4.1.1 中国股票市场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2 推出股指期货的可行性 |
4.2 我国期货市场现状分析 |
4.2.1 期货市场历史回顾 |
4.2.2 对股指期货的影响 |
4.2.3 中金所的筹备情况 |
4.2.4 《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出台 |
4.3 国内经济环境的影响 |
4.3.1 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
4.3.2 宏观经济形势预测 |
4.3.3 对股指期货发展的影响 |
4.4 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 |
4.4.1 国际形势发展现状 |
4.4.2 国际经济发展预测 |
4.4.3 世界经济变化的影响 |
4.5 几点综合分析和预测 |
4.5.1 外部环境综合分析 |
4.5.2 股指期货发展预测 |
5. 对沪深300指数期货方案的评价 |
5.1 关于合约设计 |
5.1.1 交易合约条款 |
5.1.2 合约设计分析 |
5.2 关于交易制度 |
5.2.1 仿真交易制度 |
5.2.2 交易制度分析 |
5.3 关于结算制度 |
5.3.1 仿真结算制度 |
5.3.2 仿真结算制度分析 |
5.4 关于风险管理 |
5.4.1 价格波动限幅和熔断机制 |
5.4.2 保证金管理 |
5.4.3 持仓限制和大户报告制度 |
5.4.4 沪深300股指期货风险管理分析 |
5.5 对方案的综合评价 |
6 我国发展股指期货的对策思路 |
6.1 完善立法与执法 |
6.2 完善监管体系 |
6.3 对外开放策略 |
6.4 加强投资者教育 |
6.5 推行行业分类股指期货 |
研究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8)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期货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一、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期货市场 |
(一)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
(二) 新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社会历史背景 |
(三) 期货市场的作用 |
二、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阶段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
(一)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阶段 |
(二) 期货市场在建设中取得的成就 |
(三) 从市场经济的五个特征分析中国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 |
(四) 从期货市场的组成部分分析中国期货市场存在的问题 |
三、 对发展和完善我国期货市场的建议 |
(一) 积极发展农产品期货品种 |
(二) 大力发展工业产品期货品种 |
(三) 谨慎发展金融期货品种 |
(四) 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
参考文献及书目 |
后记 |
四、期货业:火爆之中有隐忧(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法律规制研究[D]. 刘辉. 厦门大学, 2019(12)
- [2]2015~2016年金融法研究综述[A]. 刘少军,毛快,肖强,张超然,李军南,陈岚,蹇梦婷,汪健松,朱进姝,盛利,曲嘉琦,江帆,黄欣晖,金曼,李静,陈怡静,徐川涵,陆青,崔琳琳,田鑫雨,王之岳,莫厚辙,鲁南希,徐翎涵,彭广明. 金融法学家(第七辑), 2015
- [3]外部多空事件对股指现货与期货间价格关联性影响与实证研究 ——以台湾、香港地区为例[D]. 苏乐生. 南开大学, 2013(07)
- [4]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创新研究[D]. 刘迎春.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04)
- [5]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建设面临的问题与监管对策研究[D]. 李永毅. 厦门大学, 2007(08)
- [6]新兴市场股票指数期货的定价效率与价格发现研究[D]. 李帅. 天津大学, 2007(05)
- [7]我国股指期货发展与建设研究[D]. 王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7(07)
- [8]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期货市场[D]. 崔迎秋. 华中师范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