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世纪元代文学宏观研究鸟瞰(论文文献综述)
刘文朝[1](2020)在《南宋入元进士诗人群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故国覆灭,南宋入元进士的政治态度不同,文天祥、赵必等人坚决抗元,邓剡、赵必岊等人不与蒙元政权合作,属于激烈型;蒋捷、黎立武、胡次焱等人,或隐居不仕,或讲学授徒,或作学官,主持书院,属于温和型;吴琳、张伯淳等人则选择出仕新朝,政绩突出,为降元做官型。这些进士在元初形成了以“文天祥”为核心的交游网络。根据《全元诗》《全宋词》《全金元词》等总集的元代部分,统计出入元南宋进士59人有文学作品存世,他们的诗词分为以下四类:第一,咏物抒怀。多为梅花、菊花等象征高尚气节之物,借以抒发内心,表达高尚节操。第二,怀古咏史。在对杭州、金陵等地景物的描绘中,寄托对南宋故国的留恋与哀悼。第三,寄情佛道。通过游览佛寺道观,与僧人道士交游,他们排遣内心的苦闷,获得心灵的宁静。第四,咏陶隐逸。通过赞美陶渊明,推崇隐逸,表达他们想要归隐田园、纵情山水的美好愿望。这些诗词反映了宋元易代之际进士群体的内心世界,其中文天祥对于妻儿抱有愧疚之情,他最终做出了舍家报国的选择,忠于南宋,坚贞不屈。方回在降元后有后悔之意,他在诗歌中述说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进士群体的思想产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开始慢慢接受现实,呈现出矛盾复杂的心理状态。
张艺静[2](2020)在《当代学术语境中“气韵生动”概念的三个层面》文中提出本文立足于当代学术语境,运用概念史的方法对“气韵生动”在中国画学、中国美学以及中国文化三个维度的具体含义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气韵生动”首先是中国古代画论的核心概念,呈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画家艺术审美的生命属性和生命意蕴;其次这一概念的现代美学阐释使中国古典美学概念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具体形态,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在现代学者不断的绵延视野与回溯传统中获得了新的历史生命;最终这一概念在跨文化的传播中实现了与西方艺术观念的相通和互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效成分得以被重新激活。本文采取概念史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基于审美现代性的考虑,希望能够还原概念生成的历史语境,并且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细致的探讨历史上不同群体的具体话语实践。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对“气韵生动”进行了总体的概念史回顾,梳理了这一概念在绘画史中的具体历史演变,以及进入现代美学后的具体转型过程,研究表明这一概念在历史进程中的变化展现了由画学到美学再到文化不同层面的进阶,涵义演变的过程反映了中国画论家个体意识的产生与历代主流艺术精神的变迁,进入现代学术语境后,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则在与传统的对立与仿效中寻找中国现代美学的文化语境。第二章主要阐述“气韵生动”在中国画学中的具体所指,这个概念依存于历代文人画家的艺术实践,分别指向了画家主体层面以及画面的表现层面。首先主体层面体现了古代文人画家的自我标榜与自我张扬,主要是在艺术作品中凸显了画家独立自由的品格;其次外在的艺术形式层面围绕着笔墨与构图展开,笔精墨妙的表现是艺术传达的根本目的,整体绘画效果的呈现则依赖于构图虚实明暗的恰当处理,以上二者是“气韵生动”概念在中国画学的具体表现语言。第三章集中探讨了中国美学现代化历程中美学家群体对于“气韵生动”的现代话语实践,主要是关于阐释内涵及阐释方法的梳理,其内涵在现代学术语境中的变化一部分来自于西方现代美学的改造性阐释,被纳入到西方美学的认识视域之中,而后因为中西美学生命本体认识论的差异,又被激发出其自身强大的古典美学惯性,因此后期对这一概念的认识则力图回归其自身的古典美学特性。就“气韵生动”概念在现代美学中的演变轨迹而言,我们可以认为中国现代美学体系及理论的建设一直处在不断理性反思的过程之中。第四章探讨了作为中国文化概念的“气韵生动”在跨文化传播中所体现的审美复杂性问题,通过还原20世纪初“气韵生动”概念在国际上的传播、翻译与再诠释的历史图像,可以看出中国古典美学概念在现代转换的过程中是如何与西方思想及审美经验发生历史交流的,中国艺术观念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激活了其本身所具有的思想力量,在其中显示了中国文化的独有的持续性与深刻性,“气韵生动”概念的跨文化传播以及阐释循环为“全球美术史”的新书写提供了可供跟随的线路。通过以上四个章节的详细探讨,本文最终阐明了“气韵生动”概念在当代学术语境中所具备的独特美学价值及深刻的文化底蕴,这一概念首先凝结着中国古代画论的思维血脉,其次在现代学者不断的历史视野与现代视野的交融汇合中实现了自身的创造性转换,中国古典美学概念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其在跨文化传播中所体现的现代性也为中国传统艺术与世界艺术的交流对话提供了具体思路和有效参考。
汪瑞霞[3](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王曦月[4](2019)在《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城市是承载着人与自然系统互动发展过程的复合空间,而古代水利的营建为一城一地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支撑和安全保障。陂塘水利系统是古人通过人工修筑滞蓄水源并综合利用、服务于城市及所在区域的重要环境支撑系统,为众多古代城市构建了融山合水、诗情画意风景体系。本文以风景园林学科的视角建构了陂塘系统的理论框架和内涵体系并将其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研究首先梳理了陂塘的古今概念体系、基本内容与系统性特征,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范畴;其次,梳理了从上古时期到明清时期我国陂塘营建的历史阶段及发展特征;探究了陂塘在我国国土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及陂塘系统空间的结构范式、组成单元和空间类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之间密切的支撑关系,以及因支撑关系而形成的空间关系和结构范式,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纵向挖掘研究,有针对性地探讨陂塘系统如何合形辅势地融合城市所在的山水基底、与城市发展脉络有怎样的关系、在整体系统功能驱动下形成的空间特征与景观风貌。此外,文章结合古籍文献梳理了陂塘系统的山水风景特征、人工管理体系以及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最后,提炼出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载体与可持续发展途径。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文献挖掘等研究方法对相关古籍文字及舆图、景图等可考资料进行挖掘,并通过空间分析法、地理模型法进行历史空间的推理与变迁分析,结合系统学、现象学及类型学的研究方法构建理论体系与研究框架。研究的主要结论为:①“陂塘”是我国古代人居营建史中重要的水利梳理方式,是具有特定功能、营建方式与结构范式的多单元系统。②陂塘系统在历史时期的整体发展路径具有阶段性特点,在国土范围上的地理分布具有空间聚集性特点。③陂塘系统与所服务城市之间有密切的空间关系与支撑关系,且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范式。④陂塘系统的风景具有一定的识别特征,对古代城市的景观体系和风貌具有塑造作用。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①本研究首次对“陂塘”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语汇源流考证,梳理了陂塘系统的概念体系。②本文首次将陂塘系统与古代城市建立联系,将中国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时间—空间—人文三维视角构建其研究框架。③本文将古籍中的舆图、景图、文字记载与地理空间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推演分析,推测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与风景特征。
白旭[5](2019)在《二十一世纪元代文学史书写历史文化语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元代文学史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二十世纪编写文学史的热潮开始,到二十一世纪各类新版、修订版中国文学史的发行,元代文学史所占的篇幅也越来越多。在阅读文学史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阅读文学的历史文化语境建构。在现行的各类中国文学史中,元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语境大致可以分为思想文化、社会政治和商业经济发展三部分。尤其元代作为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其有别于汉民族的历史文化语境一直根深蒂固。编者在构建文学史历史文化语境时,提到的最多因素总是围绕民族压迫、四等人划分、政治腐败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和报告中反复提到了民族关系问题和其本质内涵。尤其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新的文艺理论思想已经形成,新的文学观念也在逐步建立中。特别是文学作为思政教育的一部分,应该承担“树德立人”的教化功能。选取《中国文学史》(袁行霈编着)、《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郭预衡编着)、《中国古代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编着)、《中国古代文学史》(马积高、黄钧编着)、《中国文学史新着》(章培恒、骆玉明编着)和《中国古代文学史》(袁世硕编着)六部教材,梳理和归纳其元代历史文化语境建构情况,并与这些文学史教材的第一版作对比,对其元代历史文化语境作再思考。从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念框架下科学客观地描述元代历史文化语境,积极探索元代文学的成就并充分发挥文学史的教育传承功能。
彭汉宗[6](2019)在《山水的化外潜流 ——敦煌壁画树石造型研究》文中认为世界上恐怕再也没有哪个民族会像华夏民族那样热衷于山水树石的艺术表现了。自北魏至元代的近千年中,敦煌壁画见证了各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包括西域样式、汉晋传统样式、北朝新兴样式、隋代的“细密精致而臻丽”、唐代的“焕烂而求备”、曹氏归义军时期的“千篇一律”、西夏与元代的卫藏风格。不同风格之间或和谐共存,或新旧迭代,其既与艺术自律发展的内部因素有关,同时也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民族风俗、宗教文化等外部因素有关,如何从纷乱庞杂的现象中将这些因素一一寻绎则是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而采用不同的研究视角亦将引发全然不同的结论。在山水树石图像的演变历程中,主要有三股力量互相制衡,其一为中原山水画的同步影响,其二为异域审美观念的影响,其三为特殊的宗教文化内涵。三股力量联合构成了敦煌壁画山水树石图像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同时也彰显了其无可替代的价值与魅力,更重要的是,它提示了我们在面对复杂艺术现象时往往需要做好随时切换研究视角的准备,如此才有可能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历史的原貌。
鲁勇[7](2019)在《明清唱论中的腔词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章旨在研究明清唱论中腔词理论的一般规律、主要特征及其美学原则,基本脉络为:阐明了腔词关系是中国传统唱论的核心论域,同时认为南北曲的腔词差异及其在融合中的矛盾是明清唱论数量猛增的直接原因;揭示了从“雅音”到“方言”的语音变化对明清唱论中腔词理论造成的重大影响,总结了明代唱论以“声律论”为基础构建“以字音为核心”腔词理论体系的宏观一致性;论述了清代唱论中腔词理论“本体化”转变及其依据,认为“口法论”是清代唱论的基本逻辑;总结了明清唱论中的腔词理论所蕴含的美学原则。总体上看,明清唱论中的腔词理论延用了诗歌的“长言”理论原则和实践机制,丰富、发展了“声律”的内涵,吸收、细化了“反切”“等呼”等语音技术手段和理论原则,分别构建了以“声律论”和“口法论”为基础的腔词理论系统,逐步形成了从“化雅入俗”到“雅俗共赏”的审美格局,逐步突显出“人”的主体作用,也对古代“人声至上”观念进行了实践层面上的方法论支撑,实现了“人声至上”的终极表达。
杨梅花[8](2017)在《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天山北坡地区为研究范围,探讨绿洲的人文性,由历史的表层升入到历史的底层去探索绿洲人居景观的历史发展渊源。研究以一种综合、整体、动态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去看待和解读历史景观对象,从“自然—人文”、“有形—无形”立体模式去梳理“自然”和“文态”的绿洲人居历史脉络。针对全文的这一主旨,本文在研究方法、基础研究以及理论研究的三个板块分别提出“建构文化景观视角下绿洲人居景观分析研究理论框架”、“梳理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和过程性特征”、“提炼天山北坡历史时期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三方面的具体目标,并围绕上述目标形成文章的三个创新点。从研究的地域范围来看,天山北坡位于新疆地理骨架的中间位置,既是天山自然生态廊道,又处于文化地域“丝绸之路”北道。区域内涵盖了新疆多种的地貌类型,东部的吐鲁番盆地绿洲被戈壁和哈顺沙漠所包围,中部是天山山地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相间的冲积扇平原,西部是伊犁河流域绿洲。同时,“丝绸之路”带动区域多元文化发展,人居景观历史底蕴丰富、特色鲜明。从研究内容来看,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论题的提出,对相关理论背景与研究现状的综述;第二章是“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绿洲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是在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梳理全文研究理论框架;第三、四、五、六章“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阶段性特征分析”则是对本文研究地域人居演进的梳理与案例筛选、归纳;第七、八章节“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分析”与“天山北坡历史时期绿洲人居景观演进动力机制提取”则是基于第三、四、五、六章节的理论架构与案例选取,对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演进的深入研究;最后,第九章结语则是基于全文理论与基础研究的总结与归纳。通过全文的分析,文章建构出绿洲人居景观的“文化—空间—时间”的多维分析框架,在对该地域范围内历史城镇进行了调研和历史资料梳理的基础上,文章重点选取了伊犁州直、乌鲁木齐地区、哈密等区域历史城镇作为论述的典型案例。基于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从历史、考古、文学、艺术等各个学科领域,通过对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共性与特性的关联、对比分析,总结出天山北坡人居景观发展历史的四个典型“人文初曦、文化之脉、城镇之维、边疆之链”阶段特质和“变迁、调整、适变、更新”空间过程规律,并从中提取人居景观的“生态、政治、社会、人文”的“依赖、主导、秩序、交融”机制,丰富了关于该地域中人居景观历史的基础研究内容。本文首次构建了特定区域的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的研究理论,完善了绿洲学的人文景观历史研究内容,创新了绿洲人居景观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郭磊[9](2017)在《元代科举与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提出元代科举与文学研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2005年之后进入相对兴盛的时期。前一时期研究主要集中于专题研究;后一时期则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学界对进士名录考证,科举文体,科举与文学作品、社会文化之关系等内容展开全面探讨。取得成绩的同时,该课题也必然存在一定不足。以后研究需要开阔视野、全面考察,重视文史研究成果的双向吸收,借鉴相关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并且加强关注薄弱环节,才能更好地推进元代科举与文学的研究进程。
孙宏哲[10](2016)在《金代诗文与佛禅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金源一代文学植根于汉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交叉点,金代作家染佛习禅,其文学创作受佛禅浸淫的程度,并不逊于两晋以来任何一个朝代。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佛禅与金朝文学关系研究逐渐成为金代文学研究的新课题之一,学界在金代作家佛禅思想研究,佛禅思想影响下的文学文本研究,以及宏观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但仍有进一步开发的可能。《金代诗文与佛禅研究》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从文化、社会的角度,用文学的外部规律与内部文本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金代诗文与佛禅的关系。将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按作家身份的不同将其放置在世俗与宗教两个不同的社会分野,分别分析上至皇室贵族下至文人士大夫,再到诗僧、道士的诗文创作,从宏观上、整体上全面考察不同时期的金代作家、作品,力图深入细致地分析金代作家的佛禅情结以及作品的佛禅意蕴,展现佛教禅宗对金代作家心灵的浸润,金代作家对佛禅的独特解读和现实性期待,揭示出文学与佛教禅宗的关系,为佛禅与金代诗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助益。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金代诗文与佛禅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正文分为四章,按照作家社会身份的不同分别研究他们与佛禅之间的关系。第一章探讨金代皇族的涉佛文学创作。这部分探讨金代女真政权的佛教政策,金代皇族的涉佛文学创作。作为金代特殊的社会阶层,金代皇族在宗教文化方面具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从海陵王完颜亮、金世宗完颜雍,到金章宗完颜璟,再到密国公完颜璹,金代女真统治者逐步接纳佛禅,金代皇族涉佛文学创作呈现出从最初具有政治利用、宗教政策宣传之意图,到理解逐步深入,最终成为皇族成员化解生存苦闷、提升人生境界的有效手段这一特点。金代皇族涉佛诗文创作是金代最高统治者加强文化思想统治,促进民族融合等政治策略的组成部分,也是女真皇族汉化逐步加深,民族融合在思想文化方面的重要体现。对这些涉佛文学创作的深入分析也将有助于对金代皇族的思想与形象的全面认识。第二章探讨金代文人士大夫与佛禅。这一部分首先探讨文人士大夫习染佛禅之缘由。笔者将之归结为浓厚炽烈的佛教氛围,文人士大夫艰难险恶的仕途境遇,家族、师友、前贤的影响,佛教人士对文人士大夫的影响等因素。其次探讨金代文人士大夫对佛教禅宗采取的排佛与护法的态度。金代文人士大夫对佛教所持的立场基本可以分为排斥与护持两个方面,但需要注意的是似乎不能简单地因金代文人士大夫对佛教的态度不同而将其划分成所谓赞辅派、反对派和中间派,因为他们并不是针锋相对的,而是交叉兼容,边界并不十分清晰。随着时势不同,境遇不同,同一个文人士大夫对佛教的立场与态度也会发生变化,甚至相互矛盾。这与金代三教融合的时代大趋势,儒佛两种思想文化已经不是尖锐对立状态,而是走向融合互补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三,讨论金代文人士大夫濡染佛禅的文学表现。金代文人士大夫涉佛文学创作集中于寺院游观诗和高僧塔铭书写中。寺院游观诗凝聚佛禅文化特质,体现其对佛禅话语的运用,对佛禅义理的领悟,展现金代文人士大夫儒释人生观的整合与交融。然后将金代文人士大夫创作的高僧塔铭放置于叙事学的视域之中,首先考察了金代文人士大夫所创作的高僧塔铭的地域分布与文本流传,其次分析塔铭承袭于佛陀“八相成道”的叙事结构,将其情节结构划分为结构完整型、重修持求道型、重化度行道型和突出个体特色型四个类型,再次分析塔铭的叙事视角与叙事时序,将叙事视角按照全篇第三人称非聚焦型、局部第一人称内聚焦型、局部第三人称内聚焦型和局部第三人称外聚焦型进行分析,叙事时序则分析了倒叙、补叙、预叙的情况。最后分析金代塔铭中的高僧形象。首先从外貌形象、思想性格、人物语言、动作行为描写四个方面分析塔铭作家塑造高僧形象的艺术手段,其次将金代塔铭中的高僧形象按照参悟成道型、严持戒律型、兴福宣化型三个类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为金代高僧塔铭按照佛陀“八相成道”的叙事模式书写,调动了各种叙事手段,塑造了理想高僧群像。第四,讨论佛禅影响金代文人士大夫的典型个案王寂,分为文学作品中佛禅意蕴的表现和受佛禅影响的原因两个方面论述。第五,分析佛禅对金代文人士大夫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金代文人士大夫在文学批评观念上沾溉佛禅,提出了诗禅会通说、师心说以及圆成说,表现了佛禅的深刻影响。第三章讨论金代诗僧及其创作部分。首先,对诗僧与僧诗进行界定,通过比较前人各种不同的观点,结合金代僧侣创作实际,提出“诗僧是作诗之释子”回到了唐宋人使用诗僧的原初概念,可视为能表现诗僧文化特质的、较为恰切的界定。在此基础上,探讨金代诗僧创作缘由,可分为个人因素和社会历史因素两个方面。个人因素包括以诗明佛的宗教因素,以诗道情遣怀的艺术因素,以诗才获取名利的人生动机,社会历史因素则归结为乱世动荡,王朝更迭,大道失,大义失而使文人能士逃禅为僧,诗僧乃是应劫而生。其次,对金代诗僧的地域分布及存世诗作进行了统计分析。从空间维度来看,从事诗歌创作的金代僧侣遍布金朝所辖全境,尤其集中在具有政治、经济、文化优越性的京畿地区和山西、山东、河北、陕西等地区拥有传统佛教文化的名刹大寺,且一般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多为寺院住持、禅宗嗣法僧侣。金代有诗作传世的僧人及其诗作的总体状况为:金代诗僧没有留存至今、有案可查的诗集,也没有集团化的发展,形成诗僧集团。诗僧中以性英成就最高。再次,讨论金代诗僧的特征,归结为夙备善根,虔心向佛;游学参访,经历丰富;家世不凡,颇有学养;佛学素养深厚,深得社会认同;与文士交流、诗道日进。最后集中讨论金代僧诗的特征。首先讨论金代诗僧的诗作主题取向。分为智慧的禅理诗和鲜活的世俗诗。其中禅理诗包括偈颂诗和山居修行诗。又将偈颂诗分为开悟偈、示法偈、传法偈、宗纲偈等类型深入分析。世俗诗包括雍容典丽的应制、迎驾诗,寄意深沉的题画诗,坦然热烈的咏物诗和自然闲适的俗情诗。然后讨论金代僧诗的风格特征,从正面肯定了金代僧诗的蔬笋气和偈颂气,认为这与其离欲修禅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密切相关,诗僧能够将禅心诗心打成一片,所作僧诗的蔬笋气和偈颂气正体现诗僧的当行本色。第四章金代全真道“援禅入道”及其文学体现。这一部分首先分析全真道融摄佛禅的思想基础与全真道面临的现实困境,然后以全真道成员创作的文学文本为基础,探讨全真道“援禅入道”的三个方面:三教融合的立教原则,内丹思想的核心——心性理论,佛教禅宗影响下的修持方式。最后讨论其他佛教观念的影响和佛教意象的运用。结论部分全面归纳金代诗文与佛禅之间的关系,揭示佛教禅宗影响了金代作家的思想,丰富了金代文学表现的内容和方式,催发了某些金代文学批评观念,对整个金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20世纪元代文学宏观研究鸟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世纪元代文学宏观研究鸟瞰(论文提纲范文)
(1)南宋入元进士诗人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南宋入元进士考 |
1.1 南宋入元进士统计 |
1.2 南宋入元进士诗人的政治态度 |
1.2.1 激烈型 |
1.2.2 温和型 |
1.2.3 降元做官型 |
第二章 宋元易代之际进士群体活动 |
2.1 易代之际进士的活动分流 |
2.1.1 积极抗元,坚贞不屈 |
2.1.2 崇尚理学,主持书院 |
2.1.3 出仕新朝,政绩突出 |
2.2 以“文天祥”为核心的进士交游网络 |
2.2.1 与文天祥有直接交往的进士 |
2.2.2 其他进士之间的相互交游关系 |
第三章 南宋入元进士的诗词创作 |
3.1 进士作品内容 |
3.1.1 咏物抒怀 |
3.1.2 怀古咏史 |
3.1.3 寄情佛道 |
3.1.4 咏陶隐逸 |
3.2 宋元易代进士群体的内心世界——以方回、文天祥为例 |
3.2.1 坚决抗元的代表——文天祥 |
3.2.2 内心矛盾的进士的代表——方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南宋入元进士群体活动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当代学术语境中“气韵生动”概念的三个层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一)关于“气韵生动”本体概念的研究 |
(二)关于“气韵生动”概念现代阐释的研究 |
(三)关于“气韵生动”概念的译介与传播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气韵生动”的概念史回顾 |
第一节 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 |
一、作为“六法”核心的“气韵生动” |
二、“气韵生动”及“六法”的标点问题 |
第二节 “气韵生动”概念的历史流变 |
一、唐五代:由人物画向山水画的迁移 |
二、宋元:由山水描绘向生命真实的引申 |
三、明清:落实于具体的笔墨技法之中 |
第三节 “气韵生动”概念的现代阐释 |
一、古典美学概念现代化转换的文化背景 |
二、“气韵生动”现代阐释反映的美学话语建构及思维方式之转变 |
小结 |
第二章 作为中国画学概念的“气韵生动” |
第一节 主体层面:审美心胸之进阶 |
一、流动不拘的心灵自由 |
二、通融合一的艺术观照 |
第二节 形式层面:艺术特征之界定 |
一、笔墨的浓淡繁密 |
二、构图的虚实相生 |
小结 |
第三章 作为中国美学概念的“气韵生动” |
第一节 “气韵生动”概念现代美学阐释内涵之解析 |
一、艺术的本质性特征 |
二、生命的本体论认识 |
第二节 “气韵生动”概念现代美学阐释方法之运用 |
一、西方现代美学观念的援引 |
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回归 |
小结 |
第四章 作为中国文化概念的“气韵生动” |
第一节 “气韵生动”概念在日本的传播 |
一、还原中国文化的概念解释:以冈仓天心、青木正儿为中心 |
二、对于日本学者概念译介的思考:徐复观释“气韵生动” |
第二节 “气韵生动”概念在欧美的传播 |
一、“有节奏的生命力”:欧美汉学家对“气韵生动”的译介 |
二、“气韵”的传播与回响:一个没有边界和中心的交流循环 |
小结 |
结语 |
附录1 :中国古代画论中关于“气韵生动”概念的论述辑要 |
附录2 :现当代美学论着中关于“气韵生动”概念的论述辑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3)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
(一)文化原型保护 |
(二)地域原型抽象 |
(三)文脉类型转换 |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背景下人地关系的矛盾 |
1.1.2 城市水环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3 古代人居科学与智慧的传承使命 |
1.1.4 风景园林跨学科研究的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深入挖掘古代人居环境营建智慧 |
1.2.2 系统阐释古代多元的城—水关系 |
1.2.3 构建陂塘系统的研究框架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陂与陂塘 |
1.3.2 古代城市与陂塘系统 |
1.3.3 人居环境系统、自然系统与支撑系统 |
1.4 相关领域研究 |
1.4.1 景观与文化:自然—人类系统的辨证思考 |
1.4.2 城市与水利:营城理水的思想与实践 |
1.4.3 陂塘相关研究 |
1.4.4 古籍文献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陂塘系统营建的背景研究 |
2.1 思想哲学基础 |
2.1.1 农耕文明下的人地思想 |
2.1.2 中国传统的自然形胜观 |
2.1.3 中国古代的山水审美意识 |
2.2 营建意匠基础 |
2.2.1 传统农田水利:我国人居营建的基础 |
2.2.2 区域水利类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地域适应性 |
2.2.3 城市水利系统:人工与自然系统交织的集中呈现 |
3 陂塘系统的概念建构与基本内容 |
3.1 陂塘系统的概念与识别 |
3.1.1 “陂”与“陂塘”语汇源流考 |
3.1.2 现代学科体系中的陂塘 |
3.1.3 陂塘概念内涵的系统性 |
3.1.4 相似概念辨析 |
3.2 陂塘系统的基本内容 |
3.2.1 陂塘系统基本功能 |
3.2.2 系统结构框架与组成单元 |
3.2.3 陂塘系统的管理体系 |
3.3 小结 |
4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起源背景与变迁过程 |
4.1 思想萌芽期:上古时期 |
4.2 初创期:春秋战国时期 |
4.3 奠定期:两汉时期 |
4.4 曲折建设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4.5 最盛期:隋唐五代时期 |
4.6 集中发展期:宋元时期 |
4.7 拓展更迭期:明清时期 |
4.8 小结 |
4.8.1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整体发展进程 |
4.8.2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发展的空间特征 |
4.8.3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
5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的空间形态特征 |
5.1 国土与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 |
5.1.1 两淮地区 |
5.1.2 江南地区 |
5.1.3 西南及其他边陲地区 |
5.1.4 小结 |
5.2 陂塘系统及其单元的空间形态特征 |
5.2.1 陂塘系统的基本空间架构 |
5.2.2 陂塘系统的结构单元形态 |
5.2.3 陂塘系统的典型空间类型 |
5.2.4 陂塘系统的典型复合结构 |
5.3 小结 |
6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对城市的支撑 |
6.1 凭湖而蓄:城市水系调蓄 |
6.2 倚湖而守:城市军事防御 |
6.3 济河之运:城市漕运调剂 |
6.4 构城之景:城市游憩与景观 |
6.5 利民之生:城市物产供给 |
7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的空间关系 |
7.1 “山—陂—城”的基本空间格局 |
7.1.1 竖向关系 |
7.1.2 平面关系 |
7.1.3 古代陂塘系统的择址原则 |
7.2 “城—陂”空间关系的类型范式 |
7.2.1 城绕陂周、城嵌陂中 |
7.2.2 陂城比邻 |
7.2.3 城牵离陂 |
7.2.4 陂嵌城中 |
7.3 小结 |
8 中国古代陂塘系统与城市风景审美 |
8.1 陂塘系统的典型风景范式 |
8.1.1 融山合水的自然基底 |
8.1.2 各司其职的系统单元 |
8.1.3 揽胜抒怀的游赏体系 |
8.1.4 渗透互融的世俗空间 |
8.1.5 互惠共荣的生产生活 |
8.2 陂塘系统与风景集称文化 |
8.2.1 城市集称景观中的相关景名 |
8.2.2 与陂塘系统相关的集称景观 |
8.3 陂塘风景的艺术表达 |
8.3.1 诗词歌赋 |
8.3.2 山水画作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当代价值与发展路径 |
9.2.1 陂塘系统的当代价值 |
9.2.2 可持续发展策略 |
9.3 创新点 |
9.4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参考文献 |
附录 《水经注》中的陂塘经文及注疏 |
(5)二十一世纪元代文学史书写历史文化语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说明 |
二 研究意义与价值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价值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二十一世纪元代文学书写的理论背景 |
第一节 中国梦的指导思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 |
一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的多点观察 |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理论的内涵 |
(二)“复兴”应该包括光辉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 |
二 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 |
第二节 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文学史课程思政元素解析 |
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具有重要的教育传承意义 |
二 中华文学史是各民族共同参与下的文学发展史 |
三 通过构建中华文学史观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四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
第二章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史中元代文学历史文化语境系统 |
第一节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史中元代文学编写概况 |
一 新编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元代文学编写概况 |
二 修订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元代文学编写概况 |
第二节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元代历史文化语境话语系统分析 |
一 关于元代思想文化 |
(一)儒学思想依旧是统治思想 |
(二)儒学思想的松动和弱化 |
(三)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 |
二 关于元代社会政治 |
(一)科举制度的不稳定性和文人地位的下降 |
(二)四等人的划分和民族压迫问题 |
(三)政治腐败因素 |
(四)疆域辽阔 |
三 关于元代商业城市及经济 |
(一)商业的繁荣发展 |
(二)农业经济的发展 |
(三)手工业的发展 |
第三节 二十一世纪元代文学书写话语系统 |
一 各版本元代文学历史文化语境建构对比 |
二 用多民族文学史观建构元代文学历史文化语境 |
(一)科学客观地看待元代历史文化语境 |
(二)传统文化对二十一世纪元代文学史话语系统建构的影响 |
(1)关于政治文化 |
(2)关于民族观念 |
第三章 二十一世纪元代文学历史文化语境思考 |
第一节 科学客观地描述元代历史文化 |
第二节 进一步探索元代文学成就 |
一 用多民族文化史观建构元代文学历史文化语境 |
二 民族团结与探索元代文学成就的关系 |
第三节 充分发挥文学史的教育传承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史着中的元代文学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山水的化外潜流 ——敦煌壁画树石造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北魏、西魏、北周前期的树石造型 |
第一节 北魏、西魏、北周前期的树木造型 |
一、从汉晋传统风格向北朝新兴风格的演变 |
二、西域花卉纹样的本土化改造 |
第二节 北魏、西魏、北周前期的山石造型 |
一、故事画题材中配景山石造型的演变 |
二、须弥山图式的形成与演变 |
第三节 北魏、西魏、北周前期的山水空间 |
一、从西域风格向中原风格转型 |
二、北朝新兴风格——三维纵深与平面拼贴的过渡期 |
第二章 北周后期至隋代的树石造型 |
第一节 北周后期至隋代前期的复古主义 |
一、回归汉晋传统的图案化风格——古朴、原始的树木造型 |
二、回归汉晋传统的图案化风格——云气纹山石造型 |
三、不同叙事结构下的山水空间 |
第二节 隋代后期的现实主义 |
一、现实主义审美理念下的写实化树木造型 |
二、现实主义审美理念下的写实化山石造型 |
三、大型说法图中的山水空间——两侧封边式造境 |
第三章 唐代的山水树石造型 |
第一节 细密臻丽、焕烂求备的树木造型 |
一、细密精致而臻丽的佛国花树 |
二、中原本土树木造型在不同场景中的“变形” |
第二节 唐代的山石造型 |
一、大型说法图、经变画中的圣山造型 |
二、初唐时期两大基础性元素的初步构建——高山、缓坡 |
三、盛唐“山水之变”——以“双峰对峙”图式为中心 |
四、盛唐时期对山石之“质”与“奇”的追求 |
五、唐代后期山石造型的模式化以及山水空间的秩序化 |
第三节 不同画幅形制与多元叙事结构对山水空间的综合影响 |
一、通壁向心式大型经变中的开放式一体化山水空间 |
二、三联式构图模式中关于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思考 |
三、以传统的横长卷形制构建全新的山水空间 |
四、屏风形制的拆分与组合 |
第四章 五代、宋代、西夏、元代的树石造型 |
第一节 曹氏画院的程式化风格 |
一、工艺美术设计理念下的树木造型 |
二、工艺美术设计理念下的山石造型 |
三、重山复水式的程式化山水空间 |
第二节 西夏、元代的异域风情 |
一、中原水墨山水画对敦煌壁画的影响 |
二、窟窿石审美风尚对敦煌壁画的影响 |
三、西藏密教艺术风格对敦煌壁画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7)明清唱论中的腔词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明清戏曲本体的探讨 |
(二)明清曲家及其腔词理论研究 |
(三)关于古代唱论中字、腔关系的论述 |
三、研究范围、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范围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明清唱论中腔词理论的滥觞 |
第一节 以腔词关系为重要理论范畴的唱论传统 |
一、乐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 |
二、音韵学对腔词关系的影响 |
三、元代以前的腔词关系历说 |
第二节 南北曲融合中的腔词差异与矛盾 |
一、“隔离”南北曲,建立南曲理论系统 |
二、融合南北曲,探索共性理论系统 |
第二章 明代唱论中的腔词理论 |
第一节 明代曲学文化氛围 |
一、文人曲家的贵族性与戏剧内容的教化性 |
二、曲家主体的交互性与戏剧艺术的规范性 |
三、文人曲家的流派化与曲学理论的系统化 |
第二节 从雅音到方言:戏曲语音标准的嬗变 |
一、雅音传统及其流变 |
二、雅音与方言的博弈与融合 |
第三节 以字音为核心的腔词机制 |
一、魏良辅论腔词机制 |
二、王骥德论腔词机制 |
三、沈宠绥论腔词机制 |
第三章 清代唱论中腔词理论重心的转移 |
第一节 填词之设,专为登场:“场上之曲”的本体回归 |
一、清代曲学文化氛围 |
二、实:清代曲学基本观念 |
第二节 腔词关系的整体化趋势 |
一、作唱相谋,唱听相洽 |
二、“势”与“度” |
第三节 口法论:腔词理论的形态化范式 |
一、“口法”概念辨析 |
二、“口法论”的知识基础 |
第四章 明清唱论中腔词理论的美学探讨 |
第一节 从声到形的明清唱论 |
一、从声到形的历时演变 |
二、从声到形的思想渊源 |
第二节 “人声至上”的终极表达及其根源 |
一、“人声至上”观念的演进 |
二、“人声至上”观念的根源 |
第三节 化雅入俗与雅俗共赏 |
一、化雅入俗 |
二、雅俗共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干旱区绿洲城镇人居——亟待加强研究的领域 |
1.1.2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对绿洲人居发展史的反思 |
1.1.3 总体思路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1 绿洲史地相关研究 |
1.3.2 人居景观相关研究 |
1.3.3 人文视角下地域人居演进机制研究 |
1.3.4 绿洲人居景观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的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方法 |
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研究方法探析 |
2.1 绿洲历史人居景观的呈现特征与研究框架 |
2.1.1 物质与文化的一体 |
2.1.2 空间与时间的并进 |
2.1.3 绿洲人居景观分析框架 |
2.2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物质要素 |
2.2.1 环境 |
2.2.2 构筑物 |
2.2.3 空间 |
2.2.4 人的行为 |
2.3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文化维度 |
2.3.1 自然环境的“文态性” |
2.3.2 社会环境的“生态性” |
2.3.3 人居景观的文化性 |
2.4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空间维度 |
2.4.1 环境景观 |
2.4.2 城镇格局 |
2.4.3 聚落景观 |
2.4.4 地标景观 |
2.5 天山北坡人居景观时间维度 |
2.5.1 时态性 |
2.5.2 时段性 |
2.6 本章小结 |
3 史前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
3.1 人文起源、依附自然的环境景观 |
3.1.1 人类社会起源 |
3.1.2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模式 |
3.2 环境主导、功能区分的聚落格局 |
3.2.1 区位分布 |
3.2.2 功能格局 |
3.3 均质模糊、文化初现的聚落景观 |
3.3.1 居住形式 |
3.3.2 聚落空间 |
3.4 原始意识、形态质朴的地标景观 |
3.4.1 景观属性 |
3.4.2 景观分布 |
3.4.3 景观形态 |
3.5 本章小结 |
4 西汉至明末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
4.1 畜逐水草、点状农耕的环境景观 |
4.1.1 社会环境 |
4.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
4.2 防御为主、分布稀疏的城镇格局 |
4.2.1 区位分布 |
4.2.2 功能格局 |
4.3 聚集与自然、随机自由的聚落景观 |
4.3.1 建筑形态 |
4.3.2 聚落空间 |
4.4 功能为先、形态单一的地标景观 |
4.4.1 景观属性 |
4.4.2 景观分布 |
4.4.3 景观形态 |
4.5 本章小结 |
5 清代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
5.1 且耕且牧、边防与屯政相维的环境景观 |
5.1.1 社会环境 |
5.1.2 人与环境关系模式 |
5.2 多城毗连、点状聚合的城镇格局 |
5.2.1 区位分布 |
5.2.2 功能格局 |
5.3 繁荣与转型、尺度多样的聚居景观 |
5.3.1 居住形式 |
5.3.2 聚落空间 |
5.4 礼仪凸显、同类细化的地标景观 |
5.4.1 景观属性 |
5.4.2 景观分布 |
5.4.3 景观形态 |
5.5 本章小结 |
6 民国时期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特征 |
6.1 变牧为耕、生态恶化的环境景观 |
6.1.1 社会环境 |
6.1.2 人环境关系模式 |
6.2 点轴发展、密度增加的城镇布局 |
6.2.1 区位分布 |
6.2.2 功能格局 |
6.3 风格转型、形式多变的聚居景观 |
6.3.1 居住形式 |
6.3.2 聚落空间 |
6.4 边缘废弃、多元混杂的地标景观 |
6.4.1 景观属性 |
6.4.2 景观位置 |
6.4.3 景观形态 |
6.5 本章小节 |
7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时空变迁特征 |
7.1 人居景观演变时间历时性 |
7.1.1 人文初曦——史前时期人居景观 |
7.1.2 文化之脉——汉初至明末时期人居景观 |
7.1.3 城镇之维——清代时期人居景观 |
7.1.4 边疆之链——民国时期人居景观 |
7.2 人居景观演变空间特异性 |
7.2.1 环境景观的变迁 |
7.2.2 格局景观的调整 |
7.2.3 聚落景观的适变 |
7.2.4 地标景观的更新 |
7.3 发展模式 |
7.3.1 动态式模式 |
7.3.2 断裂式模式 |
7.4 本章小结 |
8 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变机制 |
8.1 影响因素分析 |
8.1.1 生态环境决定城镇区位选择 |
8.1.2 政治军事的城镇发展决定性 |
8.1.3 经济贸易是人居兴旺的依托 |
8.1.4 科技文化提升人居内涵的凝聚力 |
8.2 戈壁荒漠、内依绿洲——生态依赖 |
8.2.1 依绿而定 |
8.2.2 逐水而居 |
8.3 孤悬塞外、武备边防——政治主导 |
8.3.1 筑城守边、扼守要地 |
8.3.2 整修驰道、多层防御 |
8.4 戍边生业、拓居边疆——社会秩序 |
8.4.1 寄田仰谷、因地制宜 |
8.4.2 戍边安居、屯城一体 |
8.5 异质交融、往复回授——人文交融 |
8.5.1 人居文化的传承借鉴 |
8.5.2 制度文化的主导推进 |
8.5.3 精神文化的潜移默化 |
8.5.4 多元文化的交融变异 |
8.6 本章小结 |
9 后记与后记 |
9.1 结论 |
9.2 研究创新点 |
9.3 后记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元代科举与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元代科举与文学研究的发展概况 |
1.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2005年 |
1.2 2005年至今 |
2 关于元代科举与文学研究的评价与思考 |
2.1 关于元代科举与文学研究的评价 |
2.2 关于元代科举与文学研究的思考 |
3 结语 |
(10)金代诗文与佛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 |
(一)金代作家佛禅思想研究 |
(二)佛禅思想影响下的金代文学文本研究 |
(三)宏观研究 |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金代皇族涉佛文学创作 |
一、金代帝王对佛教的态度及其涉佛诗词 |
(一)完颜亮对佛教的态度及其赐僧诗 |
(二)完颜雍受佛教影响以及与僧侣唱和词 |
(三)完颜璟游幸仰山栖隐禅寺以及与万松行秀的文学交流 |
二、完颜璹与佛禅的深度交集 |
(一)对“生苦”之嗟叹 |
(二)以佛禅之理渗透于对历史、世事、人生的观照之中 |
(三)谈禅说理,表现佛禅体悟 |
三、其他皇族成员的涉佛词作 |
四、皇族成员倾向佛禅的原因 |
(一)文化环境的影响 |
(二)家族成员的濡染 |
(三)与高僧及师、友之间的交流 |
第二章 金代文人士大夫与佛禅 |
一、始觉空门兴味长——习染佛禅之缘由 |
(一)浓厚炽烈的佛教氛围 |
(二)文人士大夫艰难险恶的仕途境遇 |
(三)家族、师友、前贤的影响 |
(四)佛教人士对文人士大夫的影响 |
二、徘徊在两极之间——排佛与护法 |
(一)金代文人士大夫的排佛 |
(二)金代文人士大夫的护法 |
三、金代文人士大夫濡染佛禅的文学表现 |
(一)涉佛之诗——文士禅心与金代寺院游观诗 |
(二)涉佛之文——叙事学视域中的金代高僧塔铭 |
四、佛禅影响金代文人士大夫的典型个案——王寂 |
(一)王寂文学创作佛禅意蕴的表现 |
(二)王寂受佛禅影响的原因 |
五、佛禅与金代文人士大夫的文学批评观念 |
(一)诗禅会通说 |
(二)师心说 |
(三)圆成说 |
第三章 金代诗僧及其创作 |
一、诗僧与僧诗的界定 |
二、金代诗僧创作缘由 |
(一)金代诗僧创作的个人因素 |
(二)金代诗僧创作的社会历史因素 |
三、金代诗僧的地域分布及诗作考 |
四、金代诗僧的特征 |
(一)夙备善根,虔心向佛 |
(二)游学参访,经历丰富 |
(三)家世不凡,颇有学养 |
(四)佛学素养深厚,深得社会认同 |
(五)文学交流、诗道日进 |
五、金代僧诗的特征 |
(一)金代僧诗创作主题取向 |
(二)金代僧诗的风格特征 |
第四章 金代全真道“援禅入道”及其文学体现 |
一、融摄佛禅的思想基础与现实困境 |
二、“三教融合”的立教原则 |
三、内丹思想核心——心性理论 |
四、佛教禅宗影响下的修持方式 |
五、其他佛教观念的影响和佛禅意象的运用 |
(一)全真道文学作品中的佛教地狱、轮回、三世观念 |
(二)全真道文学作品中的佛教经典意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四、20世纪元代文学宏观研究鸟瞰(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宋入元进士诗人群体研究[D]. 刘文朝. 山西大学, 2020(01)
- [2]当代学术语境中“气韵生动”概念的三个层面[D]. 张艺静.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3]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4]中国古代陂塘系统及其与城市的关系研究[D]. 王曦月.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二十一世纪元代文学史书写历史文化语境研究[D]. 白旭.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19(01)
- [6]山水的化外潜流 ——敦煌壁画树石造型研究[D]. 彭汉宗. 上海大学, 2019(02)
- [7]明清唱论中的腔词理论研究[D]. 鲁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8]天山北坡绿洲人居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 杨梅花.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9]元代科举与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郭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 [10]金代诗文与佛禅研究[D]. 孙宏哲. 吉林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