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化下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莹[1](2021)在《集团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文中认为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促进集团企业持续发展。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贯穿于日常管理中,当前企业档案开发利用存在许多不足,研究加强集团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为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任务。
黄海[2](2021)在《会计信息化下的数据资产化现状及完善路径》文中研究说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数据资产在财务会计体系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有效探索并解决当前数据资产化难题,是推进会计信息化的重要举措。数据资产化是数据资产能够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的先决条件,但缺乏对数据资产权属的界定方法以及数据资产价值的计量方式,使得数据资产在财务系统中难以处理。同时,数据资产机密信息管理与会计信息披露要求之间出现的冲突也对会计监管造成了极大困难。据此,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认为:要加强对会计准则体系进行改革创新,并加快政府数据资产权属规定出台;通过利用区块链技术为数据资产隐私保护提供支撑;发挥政府对数据资产的保护监督管理职能,营造数据流通安全法治环境。
李焱[3](2021)在《JF食品企业内部控制优化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吴安琪[4](2021)在《农村教师在线学习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
陈明珠[5](2021)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文中认为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我国乡村教育的现状满目苍凉,而乡村教师是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乡村英语教师应学习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落后的教学方式,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技能,转换传统的教师角色,以保证乡村教育的顺利推行,为国家和社会培育更多综合型高素质人才。那么乡村教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应然角色是什么,是否存在应然与实然之间的角色偏差,教师角色又该如何丰富与更新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是促进教师完善教师角色,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前提,同时也是本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从理论上建构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应然的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在此基础上运用调查研究法,以发放问卷为主,访谈为辅助的形式对教师实然的角色进行调查。问卷调查表是围绕教师的应然角色这五个维度,结合理论建构中的具体的角色内容编制问卷,并且设置了性别、教龄、学历、执教年级等四个人口学统计变量,了解目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的情况。研究发现,教师群体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师-生、师-师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教学科研意识差、水平低、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缺失。乡村教师、低学历以及低教龄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应然的教师角色存在较多偏差。基于调查及综合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改善建议,以期帮助教师适应教育信息化环境,提高教师的角色水平。第一,从教师自身出发,首先要充实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其次要转变教师观念,学习教育新模式;最后要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第二,从外部支持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出发,首先要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方式;其次要改革评价与考试制度;再次要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最后要加强对乡村学校的教育投入。
刘芳[6](2021)在《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正式进入“十四五”规划时期,追求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主题。在我国,乡村学校的教学改进长期处于“改而不进”的现状,城乡教育质量差距不断加剧,严重制约着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之际,如何从内生发展的角度来思考乡村学校的教学改进,促进乡村教育的内生发展来助力乡村振兴是亟需探索的时代课题。在这一课题中,需要转变以往乡村学校“等、靠、要”的外源式发展方式,激发乡村学校办学的内生动力,走上内源式发展道路。基于此,结合当前乡村振兴研究中兴起的内生发展理论,本研究从文化认同、主体参与、地方资源、课堂创新四个方面来深入探索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机制,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内涵、特征、机制、实践策略等内容进行了系统探讨。具体而言,其一,在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本质追寻方面,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关注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乡村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注重激发教学主体动力形成教学内驱力以及强调激活现有教学资源彰显乡土文化特色,并且具有发展性与创新性并随、主体性与计划性共进、整体性与动态性并生、内生性与乡土性共存、复杂性和持续性同行的特征。同时,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还有着激励、凝聚、服务、反馈等功能;其二,对B镇三所乡村小学的教学改进现状进行考察,以充分了解当前乡村学校教学改进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三,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机制的理论建构进行了探索,理清其结构要素及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阐述了内在机理及其保障条件;其四,探讨了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相关实践策略,即从文化着力、主体先行、资源保障、课堂创新等方面出发探讨相关的实践策略,以期实现乡村学校的内生发展,培育乡村学生的生存自信和文化自信。
翁学锋[7](2021)在《Z县税务系统数字人事管理优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税务管理事业涉及国计民生,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事业。税务人事管理对促进税务管理起到重要作用,税务人事管理制度需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大数据正在逐步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革。数字人事管理考核结果已经成为税务部门开展干部考评、日常管理和组织部门选才、用人的重要信息参考。数字人事管理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及模块提升了政府公共部门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公共部门的人事管理涉及的不仅仅是业务能力、岗位胜任力,还需要考察德、勤、廉等多方面,考核的维度较为复杂,采取统一的方式考核所有公共人员绩效存在很多难点。现有数字人事管理的效果究竟如何,在市县范围数字人事管理如何结合实际业务、业务流程和党建教育等不同内容,如何区分不同岗位职能本身的差异性,数字人事管理的优化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本研究以Z县税务部门为例,分析当前Z县数字人事建设现状及其管理成效,通过问卷调查当前Z县税务系统数字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基于公平理论和期望理论等分析了当前数字人事管理问题的成因,进而提出数字人事管理优化路径及其相应对策措施。研究发现,数字人事管理理念为政府公共部门干部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即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税务干部工作,通过对干部工作的数据化评价,以客观数据去弥补传统人事管理中主观评价所带来的弊端。但与此同时,数据人事管理还存在很多弊端需要进一步完善,主要的问题有干部积极性不高、组织管理执行不到位、个人评价不准确、干部绩效效果不显着等。问卷调查探索后发现当前问题形成原因是:传统管理理念短时间难以转换、技术支撑存有弊端、配套制度不完善、制度监管存在不足。针对上述原因,本研究结合公平理论、期望理论和激励理论提出了完善税务系统数字人事管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金慧颖[8](2021)在《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面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关键在于办好乡村教育,而乡村教育的短板在于小规模学校。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要借助信息化优势,为乡村小规模学校提供丰富优质教学资源,以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当前利用信息化为乡村小规模学校供给教学资源已做了诸多探索,但适切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的优质教学资源仍供给不足,成为阻碍乡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因此有必要系统全面探索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的供给现状,揭示影响其供给的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切实保障优质教学资源的可持续供给。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经由量性与质性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对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现状开展深入研究。首先,经由文献研究法,对基于信息化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已有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梳理,了解前人研究成果与经验。明确信息化、乡村小规模学校、供给、优质教学资源、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概念,掌握研究的核心关键词。对教育信息化、教育公平理论和教育生态学理论进行简要介绍,将其作为研究的指导理论。其次,在明晰研究对象的基础上,对优质教学资源供给调查的目标、调查的对象、调查的内容和调查的方法进行设计,指导本次调查的开展。再次,通过对河北省6个地区(石家庄、保定、承德、邯郸、邢台、张家口)的137所乡村小规模学校的问卷调查量性数据和实地调研访谈收集的质性资料分析,得出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现状存在积极一面和消极困境,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主体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为主,通过从教学资源库下载使用资源,借助网络学习空间和同步直播课堂共享教学资源正在推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乡村学校教学质量。但仍存在供给主体之间为单向的合作联系;教学资源供给总量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量”的供给不足、教学资源供给内容结构单一,“样”的供给不全、供给脱离乡村生态,“乡土”资源缺乏;缺乏自我内生供给,校本资源库建设不足;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基于信息化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不足。然后,结合理论指导和访谈进行归因,发现各方认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重要性、提供相关政策支持、信息化教学资源供给项目的开展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完善,初步形成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供给生态环境,是影响教学资源供给的积极原因。供给主体参与程度不够且协同性差、教学资源分层开发且以城市教育为本、需求主体获取利用整合开发资源能力弱,区域共建共享差、供给反馈渠道不通、基于反馈信息的供给调节缺乏、信息化优质教学资源的供给保障不完善。即供给机制不完善是导致教学资源供给困境的主要原因。最后,从建设完善的供给机制出发,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意见:构建“一主多元”供给主体参与格局;提供优质适切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性获取;利用信息化实现供给主体与乡村小规模学校间互动反馈以及基于反馈信息精准化调节;实现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供给在资金、设备、师资培养方面的联动式保障。
王安吉[9](2021)在《信息化系统在Y烟草公司薪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信息时代的来临对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机遇和考验。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环节,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改变了薪酬管理管理的模式,依托数字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了薪酬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但同时也对薪酬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抓住信息化的契机,用好信息化系统、完善信息化系统,是所有薪酬管理人员面临的全新的课题。这对于深化用工分配制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可以让薪酬分配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本文以Y烟草公司为例,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借鉴了国内外信息化平台在薪酬管理中应用的研究成果,对当前Y公司信息化平台的现状、使用情况、使用前后对比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深挖问题根源,从多个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和优化方案。努力找出了一套符合实际应用要求又相对比较完善的适合Y烟草公司实际情况的薪酬管理系统优化方案,对于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从而达到了提高薪酬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管理质效,强化竞争优势的目的。
陈立雪[10](2021)在《收缩背景下吉林省城市服务业活动强度的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口增长的加速趋缓乃至停滞,加之人口不断向大城市聚集,就近城镇化越发势微,所有的趋势都预示着,我国收缩城市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问题将愈发普遍。新发展理念表明,区域协调发展并不是空间均衡的发展,而应是各个区域根据自身的发展环境与条件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本质目标是使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和大致相当的生活质量。因此,收缩城市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归结到生活于其中的人,实现有尊严的收缩。服务业的质量与可获得性是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空间公正和人文关怀,我们可以将城市收缩视为客观现象,但无法接受收缩城市成为服务业的“洼地”。在城市收缩过程中发现了服务业活动强度的显着变化,吉林省服务业尤其是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更是在全国范围内来看处于落后的状态,国家多次提出东北振兴战略,但是这主要是针对制造业,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服务经济的发展也不容忽视。因此本文以东北地区的代表省份之一吉林省的49个大中小城市为研究单元,对收缩背景下城市服务业活动强度的空间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收缩城市研究提供了新的问题视角,丰富了服务业空间公正的科学内涵,也体现了地理学研究中的人文关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三大方面:(1)以吉林省2012年、2015年和2020年的商业性服务业POI数据为基础,计算服务业设施的密度值,利用变异系数、标准差椭圆以及核密度分析的方法,从不同维度来揭示吉林省49个城市服务业活动强度的空间分异特征。(2)通过计算服务业设施的增长率,来表征城市服务业活动强度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3)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城市服务业活动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以此为依托,利用SPSS软件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的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定量测算。最后,将城市收缩与服务业设施增长率进行空间叠加,来探讨城市收缩与服务业设施变动的空间关联特征。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不管从服务业设施密度分析的角度还是服务业设施增长率的分布方面,吉林省省域范围内的服务业空间分布十分不均,呈现出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且不断加剧。(2)从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角度来看,影响城市服务业活动强度的空间分异特征主要有人口数量、人均GDP、时间距离、人力资本、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六种因素,其中除时间距离外其他的因素都是正相关关系,且随着时间的演进,影响因素的综合性越来越强。(3)根据空间叠加的结果显示,吉林省大多数城市的收缩程度与服务设施变动存在较强的空间关联性。
二、信息化下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化下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集团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集团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管理概述 |
二、加强基础管理建设,科学规范操作流程 |
三、与集团业务系统对接,形成集团企业数字资源中心 |
四、形成前期管控机制,确保收集数据完整有效 |
五、档案智能化、可视化利用 |
六、有效完整的档案数据提供全集团的资源共享利用 |
(2)会计信息化下的数据资产化现状及完善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一)数据资产的发展 |
(二)我国数据资产化发展 |
(三)数据资产的核算方法 |
(四)数据资产化现存难题 |
1. 数据资产权属难以界定 |
2. 数据资产难以准确评估价值 |
三、我国会计信息化下数据资产化现状 |
(一)数据资产要素的形成 |
(二)数据资产确权 |
(三)数据资产价值评估 |
1. 市场法评估 |
2. 成本法评估 |
3. 收益法评估 |
(四)数据资产核算 |
1. 数据资产的确认 |
2. 数据资产的计量 |
3. 数据资产的记录与报告 |
四、我国会计信息化下数据资产化面临的问题 |
(一)大数据定义标准的差异 |
(二)数据资产权属界定困难及数据保护力度不足 |
(三)数据资产商业机密与会计信息披露存在冲突 |
(四)缺少独立有效的数据资产流通监督体系 |
五、我国数据资产化发展的路径 |
(一)推进会计准则体系改革创新,设立“数据资产”要素 |
(二)加快出台数据资产权属规定,厘清数据所有权归属 |
(三)规范高效利用区块链技术,保护数据资产隐私 |
(四)发挥数据保护监督管理职能,营造数据流通法治安全环境 |
(5)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1.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 |
2.乡村教师是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
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研究面临新挑战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1.教育信息化 |
2.角色 |
3.教师角色 |
(三)理论基础 |
1.角色理论 |
2.建构主义理论 |
(四)研究现状 |
1.文献趋势分析 |
2.国内外研究现状 |
3.国内外研究的思考 |
(五)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六)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3.研究思路 |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 |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亟待转换 |
1.教育信息化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
2.英语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的应然角色 |
1.知识的引导者 |
2.教学活动的协作者 |
3.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
4.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
5.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者 |
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现状调查 |
(一)问卷调查 |
1.调查目的 |
2.问卷编制 |
3.信度分析 |
4.效度分析 |
5.正式发放问卷 |
(二)调查数据分析 |
1.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的总体情况 |
2.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的分类剖析 |
3.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的人口特征变量差异分析 |
4.不同教龄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情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
四、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教师角色总体上存在的问题 |
1.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
2.师-生、师-师之间缺乏交流与合作 |
3.教学科研意识差、水平低 |
4.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缺失 |
(二)不同类别教师对教师角色存在的问题 |
1.乡村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水平存在不足 |
2.低学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水平存在不足 |
3.短教龄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水平存在不足 |
(三)教师角色转换问题原因分析 |
1.教师自身对教育信息化的接受程度不高 |
2.学校对教师角色转换的条件支持不够 |
五、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角色转换对策与建议 |
(一)乡村教师增强自身的角色修养 |
1.转变教师观念,学习教育新模式 |
2.充实教师自身专业知识 |
3.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
(二)学校助力乡村教师的角色转换 |
1.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方式 |
2.完善教师评价制度 |
3.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活动 |
(三)社会帮扶乡村教师的角色转换 |
1.社会提高教师职业的认可度 |
2.政府优化乡村学校资源配置 |
六、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创新点与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教师访谈实录 |
致谢 |
(6)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本体追寻 |
(一)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基本内涵 |
1.关注乡村学校教学质量,促进乡村教育内生发展 |
2.激发教学主体内生动力,形塑多元协同育人合力 |
3.激活现有优质地方资源,彰显乡土文化特色品质 |
(二)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基本特征 |
1.发展性与创新性并随 |
2.主体性与计划性共进 |
3.整体性与动态性并生 |
4.内生性与乡土性共存 |
5.复杂性和持续性同行 |
(三)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基本功能 |
1.激励功能 |
2.凝聚功能 |
3.服务功能 |
4.反馈功能 |
二、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现实考察 |
(一)确立考察对象 |
(二)设计考察方法 |
(三)分析考察结果 |
1.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现实困境 |
2.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困境的原因分析 |
(四)形成考察结论 |
1.建构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机制的必要性 |
2.实施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可行性 |
三、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机制的理论建构 |
(一)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关键要素 |
1.主体参与: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关联纽带 |
2.文化认同: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精神动力 |
3.地方资源: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基础条件 |
4.课堂创新: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重要利器 |
(二)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内在逻辑 |
1.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运行机理 |
2.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3.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运行过程 |
(三)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的保障条件 |
1.制度保障 |
2.人力保障 |
3.物质保障 |
四、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机制的实践策略 |
(一)文化着力:培育乡土文化认同,形塑文化精神共同体 |
1.强化集体乡土文化记忆,培育多方社会责任意识 |
2.加强相关主体利益保障,实现乡土文化共建共享 |
3.营造乡土文化建设氛围,重塑乡土情感共生联结 |
(二)主体先行:建立内部激励制度,激发主体内生动力 |
1.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增强组织激励 |
2.以实践反思为导向,促进自主发展 |
(三)资源保障:提升优质资源内生能力,增强课程特色与品质 |
1.合理开发乡村自然资源,开展乡土特色活动课程 |
2.深度融合乡村人力资源,建立乡土课程开发团队 |
3.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开发乡土特色校本课程 |
(四)课堂创新: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构建优质特色课堂 |
1.注重课堂情境体验,创造生命课堂 |
2.建立关怀型师生关系,创生和谐课堂 |
3.融合教育信息技术,创建智慧课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Z县税务系统数字人事管理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数字人事管理的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数字人事管理核心概念 |
一、数字人事的概念及内涵 |
二、数字人事管理系统简介 |
三、公共部门人事管理及其绩效评估 |
第二节 数字人事管理理论基础 |
一、数字人事管理的相关理论 |
二、数字人事管理理论适应性分析 |
第二章 Z县税务系统数字人事管理实施现状调查 |
第一节 Z县税务系统数字人事管理改革背景 |
一、Z县税务系统简介 |
二、Z县税务系统人事管理改革历程概述 |
第二节 Z县税务系统数字人事管理现状调查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二、调查问卷样本量的确定 |
三、样本基础信息分析 |
第三节 Z县税务系统数字人事管理实施成效 |
一、数字人事管理有效提高税收职能 |
二、数字人事管理调动了干部的主动性 |
三、数字人事管理有效提升队伍素质 |
第四节 Z县税务系统数字人事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数字人事管理持续推动力缺乏 |
二、数字人事组织管理不充分 |
三、数字人事评价机制不完善 |
四、数字人事激励机制不成熟 |
第三章 Z县税务系统数字人事管理问题的形成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管理理念陈旧,思想转变不彻底 |
一、领导层不够重视数字人事 |
二、人事管理思想转变有限 |
第二节 数字人事管理技术支持不到位 |
一、数字人事系统设计一般 |
二、系统设计操作有待优化 |
三、数字人事数据处理功能有待强化 |
第三节 数字人事评价管理有待优化 |
一、工作岗位评价的差异不够重视 |
二、干部评价分数划段不规范 |
三、干部激励的分类不够详细 |
第四节 数字人事监管制度不完善 |
一、人事管理监督过程存在缺陷 |
二、缺少人事管理纠偏机制 |
第四章 Z县税务系统数字人事管理对策优化 |
第一节 转变税务干部管理理念 |
一、转变人事管理理念 |
二、增强过程管理的数字化理念 |
三、强化数字化综合管理理念 |
第二节 加强数字人事技术建设 |
一、加强税务系统软件与硬件建设 |
二、提升数字人事系统界面的友好性 |
三、强化数字人事系统与税务工作的联系 |
第三节 完善数字人事评价管理 |
一、优化数字人事的多元评价体系 |
二、加强人事管理制度间衔接程度 |
三、优化数字人事绩效考核结果评价运用 |
第四节 完善数字人事监管机制 |
一、加强数字人事管理的过程监督 |
二、建立数字人事管理的纠偏机制 |
三、强化数字人数与其他系统间协同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的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Z县税务系统数字人事管理实行情况问卷调查 |
致谢 |
(8)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时代呼唤:为乡小供给优质教学资源是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紧迫任务 |
(二)政策推动:扩大优质教学资源覆盖面是教育信息化政策的重点内容 |
(三)实践困境:教学资源供给实践存在问题而现有供给现状探究不系统 |
(四)理论需要:构建乡小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理论需要了解资源供给现状 |
二、选题意义 |
(一)学术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研究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研究 |
(三)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研究 |
(四)进一步研究展望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信息化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信息化的概念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概念 |
(三)供给的概念 |
(四)优质教学资源的概念 |
(五)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概念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一)教育信息化理论 |
(二)教育公平理论 |
(三)教育生态学理论 |
三、优质教学资源供给要素分析 |
第二章 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现状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标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内容 |
(四)调查方法 |
二、调查工具编制 |
(一)调查问卷编制 |
(二)访谈提纲编制 |
三、调查实施 |
(一)问卷调查的实施 |
(二)访谈调查的实施 |
第三章 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现状的调查结果 |
一、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主体现状 |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资源供给主体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资源供给主体之间为单向合作联系 |
二、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内容现状 |
(一)教学资源供给总量产能过剩与供给不足并存,“量”的供给不足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资源供给内容结构单一,“样”的供给不全 |
(三)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资源供给脱离乡村教学,“乡土”资源缺乏 |
三、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方式现状 |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资源供给方式以提供教学资源库为主 |
(二)借助网络学习空间和同步直播课堂共享教学资源正在推进 |
(三)乡村小规模学校缺乏自我内生供给,校本资源库建设不足 |
四、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效果现状 |
(一)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资源供给一定程度提升了教学质量 |
(二)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
五、本章小结:基于信息化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不足 |
第四章 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调查结果的分析讨论 |
一、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积极方面归因分析 |
(一)认同信息化教学资源供给对乡小发展的重要性 |
(二)为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资源供给提供政策支持 |
(三)各级信息化教学资源供给项目的积极开展推进 |
(四)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完善 |
二、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困境归因分析 |
(一)教学资源供给主体参与程度不够且协同性差 |
(二)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分离且以城市教育为本 |
(三)需求主体获取资源能力弱,区域共建共享差 |
(四)教学资源反馈不通,基于反馈精准调节缺乏 |
(五)信息化优质教学资源的供给保障机制不完善 |
三、本章小结:供给机制不完善是影响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主要因素 |
第五章 基于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优化策略 |
一、构建“一主多元”供给主体参与格局 |
(一)优质教学资源供给坚持以政府供给为主导 |
(二)采用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小资源供给 |
二、提供优质适切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性获取 |
(一)建立健全基础教育阶段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
(二)教学资源建设价值取向从以城市教育为本转向乡村教育为本 |
(三)组建乡小教师、专家、技术人员构成的教学资源建设共同体 |
(四)建立乡村小规模学校联盟,搭建“在地化”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
三、实现供给主体与需求对象互动性反馈与精准性调节 |
(一)实现供给主体与乡村小规模学校间的互动性反馈 |
(二)基于乡村小规模学校反馈信息进行精准化的调节 |
四、开展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供给联动式保障 |
(一)加强政府的资金投入同时多渠道开展筹措资金并举 |
(二)全面加强乡小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启动智慧乡小 |
(三)开展教师TPACK培训,提升乡小本土教师信息素养 |
五、本章小结:“五位一体”供给机制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可行路径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不足 |
(二)供给机制不完善是影响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的主要因素 |
(三)五位一体供给机制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供给可行路径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信息化系统在Y烟草公司薪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管理方面的创新 |
1.4.2 题材方面的创新 |
1.4.3 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的含义 |
2.1.2 薪酬管理的含义 |
2.2 基本理论 |
2.2.1 信息化项目管理理论 |
2.2.2 企业信息化建设效用论 |
2.2.3 企业信息化建设资产论 |
2.2.4 双因素理论 |
2.2.5 需要层次理论 |
第3章 Y烟草公司应用信息化系统开展薪酬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 |
3.1 Y烟草公司薪酬管理信息化现状 |
3.1.1 Y烟草公司简介 |
3.1.2 信息化系统在薪酬管理中应用的发展 |
3.1.3 Y烟草公司信息化系统在薪酬管理中应用的现状 |
3.2 Y烟草公司信息化系统应用于薪酬管理的制度基础 |
3.2.1 Y烟草公司岗位薪酬管理办法 |
3.2.2 Y烟草公司岗位分类 |
3.2.3 Y烟草公司的薪酬构成 |
3.3 Y烟草公司信息化系统在薪酬管理中的应用 |
3.3.1信息化系统针对薪酬管理的设计 |
3.3.2 信息化系统的特点 |
3.3.3 信息化系统中薪酬管理的具体内容 |
3.3.4 薪酬管理功能延伸 |
3.3.5 信息化系统在薪酬管理中的功能优势 |
第4章 Y烟草公司信息化系统在薪酬管理应用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Y烟草公司信息化系统应用于薪酬管理的前后对比 |
4.1.1 信息化系统应用前 |
4.1.2 信息化系统应用后 |
4.1.3 薪酬信息化前后对比综述 |
4.2 Y烟草公司信息化系统在薪酬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4.2.1 系统功能不完善 |
4.2.2 不同系统之间缺乏联动 |
4.2.3 系统使用规范化程度不高 |
4.2.4 系统信息更新维护不及时 |
4.3 信息化系统在薪酬管理应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系统规划不合理导致薪酬功能不完善 |
4.3.2 缺乏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导致不同系统缺乏联动 |
4.3.3 人才信息化水平较低导致使用薪酬模块规范化程度不高 |
4.3.4 维护系统的意识不强导致系统薪酬信息更新维护不及时 |
第5章 Y烟草公司信息化系统在薪酬管理应用中的优化建议 |
5.1 优化目标 |
5.2 通过合理规划完善信息化系统中薪酬管理的功能 |
5.2.1 完善权限控制 |
5.2.2 增加用户权限 |
5.2.3 强化信息安全管控 |
5.3 利用敏捷开发逐步实现多平台联动 |
5.3.1 实现与财务平台对接 |
5.3.2 利用敏捷开发的方式缩短周期 |
5.3.3 借鉴优秀成果 |
5.4 多方面保障提升信息化意识和水平 |
5.4.1 建章立制 |
5.4.2 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 |
5.4.3 完善岗位编制设置 |
5.4.4 开展培训 |
5.4.5 建立评价体系 |
5.4.6 建立合理的考核体系 |
5.5 开发移动办公平台 |
5.5.1 信息查询 |
5.5.2 业务办理 |
5.5.3 自助管理 |
5.6 系统运维建议 |
5.6.1 日常运维建议 |
5.6.2 数据安全应急方案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10)收缩背景下吉林省城市服务业活动强度的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收缩 |
1.3.2 城市服务业 |
1.3.3 服务业活动强度 |
1.4 相关基础理论 |
1.4.1 城市发展阶段理论 |
1.4.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1.4.3 核心-边缘理论 |
1.5 研究综述 |
1.5.1 收缩城市的相关研究 |
1.5.2 城市服务业的相关研究 |
1.5.3 城市活跃度的相关研究 |
1.5.4 研究述评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POI数据筛选与预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离散程度的测度 |
2.3.2 核密度分析法 |
2.3.3 标准差椭圆 |
第三章 城市服务业活动强度的空间分异特征 |
3.1 样本的离散程度 |
3.1.1 服务业设施密度值的分布 |
3.1.2 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
3.1.3 总体特征 |
3.2 地带性特征 |
3.2.1 标准差椭圆分析 |
3.2.2 吉林省东中西部分析 |
3.3 核心-边缘特征 |
3.3.1 核密度分析 |
3.3.2 不断加剧的核心-边缘结构 |
第四章 城市服务业活动强度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 |
4.1 样本的离散程度 |
4.1.1 服务业设施增长率的分布 |
4.1.2 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
4.1.3 总体特征 |
4.2 地带性特征 |
4.3 核心边缘特征 |
第五章 城市服务业活动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 |
5.2 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
5.2.1 服务业活动强度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
5.2.2 回归结果分析 |
5.3 城市收缩与服务业设施变动的空间关联 |
5.3.1 城市收缩的空间分布 |
5.3.2 空间关联性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基本结论与建议 |
6.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信息化下的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集团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J]. 陈莹. 黑龙江档案, 2021(05)
- [2]会计信息化下的数据资产化现状及完善路径[J]. 黄海. 企业经济, 2021(07)
- [3]JF食品企业内部控制优化案例研究[D]. 李焱. 吉林财经大学, 2021
- [4]农村教师在线学习力提升策略研究[D]. 吴安琪. 西南大学, 2021
- [5]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乡村中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D]. 陈明珠.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6]乡村学校内生型教学改进机制研究[D]. 刘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7]Z县税务系统数字人事管理优化对策研究[D]. 翁学锋.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8]信息化视域下乡村小规模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供给现状的调查研究[D]. 金慧颖.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9]信息化系统在Y烟草公司薪酬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王安吉. 扬州大学, 2021(09)
- [10]收缩背景下吉林省城市服务业活动强度的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陈立雪. 东北师范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