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都博物馆建筑空气动力学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王露[1](2019)在《浙南沿海低矮房屋屋盖上部风场特性实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浙南东南沿海是台风高发地带。在台风灾害中,房屋倒塌损毁是造成重大伤亡和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一些屋盖上部还铺设了各种设备和塔架,屋盖的上部风场更为复杂,遭受台风袭击时最先破坏的往往是建筑房屋屋盖上部的设施,其次是屋盖。因此,对房屋屋盖的风场特性的研究也极为必要和迫切。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屋盖风场的现场实测与分析,探究我国东南沿海屋盖上方风场特性。获得了如下结论:(1)屋面风速的大小对屋面10m高度内平均风向的影响不大,主要取决于风和近处墙面的夹角,在距屋面4m处顺风向的湍流度明显小于横风向湍流度,这与一般规律不符,屋盖对4m以下的空间风场影响很大。(2)屋盖上方10m高度以下不同高度处的顺风向和横风向湍流度,随着平均风速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趋势,高度越高,其风速变化对湍流度的影响逐渐减小。(3)屋盖上方风场Von Karman谱对于功率谱的拟合效果更好。中频的拟合最佳,高低频拟合效果会更弱一点。(4)风剖面高度选取过程中,以屋面作为零高度参考面更符合我国规范要求。屋盖上方风场在湍流积分尺度的的剖面上,国外的成熟经验公式并不能适用于屋面情况。(5)3s时距转换系数随着高度的降低而逐渐增大,国家规范中规定10m高度处转换系数在3s、10min、60min分别为1.422、1、0.938。3s平均时距明显大于国家规范,60min则小于国家规范。(6)在湍流特性中,3s平均时距更能反映其局部特性,10min和60min时距则更能反映其整体特征情况。随着时距的增大,湍流度逐渐增大,时距相差越大其增大的越明显,说明湍流度和时距的选取有很大关系。
鲁海峰[2](2017)在《中国古代设计批评研究》文中指出与西方设计相比,中国古代设计自成体系,并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具有东方特色的设计批评体系。和西方设计批评多维体系不同,中国古代批评体系为“仁、礼、度、和”体系。该体系的核心价值标准是“仁”。“礼”制在思维层面控制人们的造物活动;“度”指中国特有的度量衡制度,“度”在现实操作层面控制人们的造物活动。“和”指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礼”和“度”的干预下达成“仁”,进而实现“和”。本文从设计学的角度,从“度量工具制约、礼乐制度制约、工具条件制约、设计思潮影响”审视中国古代设计批评的主体、客体、价值标准,分析受其制约的古人造物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立足于馆藏文物、考古发掘报告、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类型分类研究,结合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以实地考察、出土文物、历代考工典文献为基本依据;在思想和技术、技术与形式、形式与功能、设计与评价中展开。努力探讨中国古代设计批评的理论体系。论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章节。该部分引入课题,总结设计批评研究学术史,阐明概念限定及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要点;第二部分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为论文主体部分,分别从度量衡制度(尺度体量规则)、礼乐历时制度(精神层面)、造物工具(技术条件制约)、典型器物上的体现(设计显性批评)、设计批评的价值标准(设计批评之核心要素)、古代设计思潮(批评主体)六个核心研究范畴展开。体现自身研究的发现与思考,对中国独特的度量衡体系发展、礼乐制度的变革作用、制造工具革新的作用、设计批评影响下的典型器物嬗变、中国古代设计批评价值标准体系、历代设计思潮对造物影响等核心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总结出中国古代设计批评体系为仁、礼、度、和体系,为论文的提升与升华。
何雅俊[3](2015)在《基于有机性视角的现代建筑中庭空间研究》文中指出中庭(Atrium)是一种古老的建筑形态。现代建筑中庭空间的建筑理念,早在20世纪就已经得到大力推广和普及,尤其在酒店、办公建筑当中。然而,当我们站在现在的视角重新审视现当代建筑中的中庭构成时,我们不难发现由于技术、材料的进步以及建筑类型的复杂和多样化,中庭空间的发展也呈现出更为纷繁复杂的特点。因此,本文在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上,从有机性理论思想和有机主义建筑美学的角度出发,围绕“中庭空间的有机性表现”展开递进的论述。文章以“有机”思想探源、中庭空间的现代发展为切入点,将当代西方“有机主义”建筑美学理论和“有机”思想融入“有机中庭空间”理论建构之中,进而通过对现代建筑中庭空间与环境、空间与空间、空间与界面的空间结构层面和光与材料在中庭空间内的有机营造层面展开深入地研究、分析和论述,并从地域主义建筑、生态观念建筑和信息时代的发展来预示有机中庭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而建构本文现代建筑“有机中庭空间”思想理论的主要内容,寻找到“有机中庭空间”设计构思的特点与规律,为中庭空间在现代建筑中的更好运用和发展创新提供参考。
周进[4](2013)在《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陈列设计包括陈列内容设计和陈列形式设计。陈列设计的思想主要来自博物馆陈列工作实践与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是对陈列本质、现象、实践的系统性思考,包括陈列设计规划、设计手段与方法、设计用材、设计风格、设计评估、设计管理等内容。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结论:(1)探讨了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总体上并未形成系统的陈列设计理念;(2)探讨了建国初期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主要向苏联学习,陈列设计思想带有较强的政治属性;(3)探讨了改革开放后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虽然博物馆陈列设计全面革新,但相关理论研究总体上仍显不足;(4)探讨了新世纪以来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认为这一时期陈列设计获得较大发展,在实践中需要引入科学的评估程序;(5)总体结论上指出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呈进阶式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各种外部影响因素偏强,而内生驱动较弱。本文最后对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与展望:(1)加强博物馆陈列设计师的文博素养;(2)规范好博物馆陈列深化设计环节;(3)管理好陈列设计工程招投标;(4)建立“陈列设计学”专业门类;(5)探求中国特色、地方特色与个性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任俊杰[5](2012)在《大空间建筑外围护结构集约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大空间建筑伴随着人类群居聚落的形成而诞生,它代表了群居群体在定时期内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实力,大空间建筑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内涵丰富。但由于大空间建筑的增多同样带来了能源消耗的巨大问题。在大空间公共建筑的全年能耗中,大约50%~60%消耗于空调制冷与采暖系统,20%~30%用于照明。在空调采暖这部分能耗中,大约20%~50%由外围护结构传热所消耗。这也就使得有必要对大空间外围护结构体系设计如何集约化这个问题来进行研究。本文归纳和评述了大量相关文献,掌握了该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互证的角度对其研究,建构了大空间公共建筑生态化设计的系统理论,对于大空间公共建筑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介绍目前大空间建筑发展现状与外围护结构体系的相关研究来引出集约化的理念。第二部分是对大空间建筑特点来阐述对大空间外围护结构体系集约化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第三部分是阐述如何运用建筑手段、数字技术和建筑技术来达到外围护结构体系集约化的有效途径。本论文的创造性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系统地阐释了当代大空间公共建筑外围护结构体系设计的理念基础以及应遵循节约化、健康化、复合化、整体性的原则。明确地提出了大空间公共建筑外围护结构体系设计概念并建立了从设计的外部条件到本体原则的理论框架。建构出大空间公共建筑外围护结构体系的集约化设计策略。
白欣,李欣欣,康莉莉[6](2011)在《北京大学力学系建立之初的教学与实验》文中认为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第一个力学专业,在建系之初,面临着两大困难,一是师资不足,另一是没有实验室.本文从北大力学专业创建时的师资准备和实验室建设(风洞)两个方面介绍了当时北大力学系创建的历程与艰辛,以纪念即将迎来的北京大学力学系建系50华诞和为北大力学系立下汗马功劳的风洞实验室.
毕元玲[7](2010)在《中国传统玩具中的造物智慧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传统玩具是中国造物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奇特却常被忽视。本文以传统玩具为案例将造物智慧划分为三个层次:物之由来,即传统玩具如何出现的;如何造物,即传统玩具的是如何制作的;所造之物的使用,即传统玩具的影响。本文首先(第二章)围绕“心”和“物”这对中国特殊的理论概念分析了中国传统造物的理论基础,以及在此概念发展起来的造物观——观象制器,论述了传统玩具生存的时间脉络和思想理论空间;第三章围绕“观象制器”对传统玩具的诞生做了深入分析,从联想和变化两条线索进入,以中国传统玩具起源和发展为例,以文化—心理结构,联系原始艺术、宗教巫术、家庭结构和社会背景、民俗习惯等,探讨中国传统的造物之初蕴含的文化基础;之后(第四章)围绕传统玩具的制作分析了相关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原理的精妙之处和传统工艺独特之处,点出造物过程中蕴含的科技和心灵之智慧;紧接着(第五章)论述了部分传统玩具中蕴含的深层社会、文化含义,乃至哲学本源,分析了玩具作为造物的结果是如何影响人的思考以及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互动,同时指出了造物之后物作为被分析对象时所蕴含的深厚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其不动声色的传达出的文化信号,亦希望能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有所启示。
杨茜[8](2010)在《主动式太阳能技术与办公建筑设计一体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今绿色生态的全球背景下,太阳能作为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扩大太阳能的使用范围,并结合太阳能利用方面,建筑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载体。近年来出现的太阳能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就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结果,代表了太阳能利用的方向,即系统整合程度提高,主动控制能力增强。目前,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实践对象是住宅,对公共建筑关注较少,特别是对数量大、能耗高的办公建筑而言,研究实践很少。但办公建筑却有着综合利用太阳能的先天优势:能源设备投入基数较大,设备整体控制协调较容易,节能效果显着等。因此,主动式太阳能技术与办公建筑设计一体化研究是一项具有综合性、实用性的工作,特别是对太阳能工程技术领域和建筑设计领域的交流互通具有重要意义。在第二章中,论文通过一系列的国内外应用比较和国内现状类比,寻找和分析太阳能技术与我国办公建筑一体化的现状与问题,探索其形成原因,寻找切入点;第三章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对光热设备及光伏设备与建筑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研究设备的原理、结构和系统类型,组件效率与组合,总结适合办公建筑应用的设备部件技术关键点和设备系统特点。第四章根据国内外现有的太阳能设备结构和一体化建筑技术方法,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建筑生产特点和大量工程实例,对国内外太阳能办公建筑中的一体化整体设计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从建筑美学和建筑技术两方面,从整体设计步骤、关键问题解析、空间应对、造型整合四个层面上,探讨太阳能与办公建筑的整合设计方式,为改变当前办公建筑与太阳能应用方式提供技术改良方案。在第五章中,以效率和美观两大原则为基础,尝试提出适合我国办公建筑太阳能利用的一体化细节整合模式,为屋面、墙体、构件等细节设计提供模式选择与技术参考。
王奇[9](2010)在《体育场挑篷结构抗震性能及减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育场挑篷结构是一种复杂体型建筑结构形式,设计难度大。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挑篷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荷载响应及人群荷载引起的楼面振动上,而对于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研究略显不足。本文以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看台为研究背景,通过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和精细的结构分析,对挑篷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设置位移型软钢阻尼器(HADAS)对结构进行耗能减震控制,有效地减少了结构的地震响应。对济南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部分主体结构1/20模型进行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测试了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阻尼比及其在当地多遇、设防、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试验中,着重分析了挑篷结构在竖向地震激励下的响应,通过量测挑篷测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参数,揭示了挑篷结构在高位支撑时,其竖向地震作用效应(节点加速度响应)放大多达几倍到十几倍这一重要现象,设计中应注意提高挑篷结构支座的强度要求。对模型结构的有限元理论计算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结构的地震响应规律,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水平向及竖向静力弹塑性分析,揭示了结构产生塑性铰的顺序,改进的能力谱法进一步验证了结构的抗震能力。针对挑篷结构对于竖向地震动敏感的这一特性,建立了多模态组合的竖向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特别提出了在竖向静力弹塑性分析时考虑高阶模态的贡献,计算结果显示,若采用传统的单阶竖向模态加载模式,会使计算结果明显偏于不安全,因此建议对挑篷这类结构进行竖向静力弹塑性分析时,宜采用多模态组合的加载模式。将多维虚拟激励法进一步应用于挑篷结构的多维地震随机响应分析中。详细介绍了多维地面运动功率谱密度函数模型及其参数,给出了均值响应和峰值响应的评估方法,比较了挑篷结构在单向和多向地震动输入下的关键节点位移反应,计算结果表明,多维地震动会明显加大结构的响应。将虚拟激励法的计算结果与时程法的进行比较,两者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多维虚拟激励法作为一种高效的随机振动分析方法,为对大型体育场挑篷这类结构进行多维地震随机振动分析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对施加位移型软钢阻尼器的模型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比较设置前后结构的塑性反应。结果显示,无论是从钢结构挑篷杆件塑性铰的出现情况,还是从杆件的地震响应,以及不同位置的阻尼器滞回曲线,都可以看出阻尼器有效地吸收了一部分地震动传给结构的能量,减少了其地震响应。通过模拟分析,验证了位移型软钢阻尼器对于挑篷这类结构的耗能减震的效果,为今后同类结构的耗能减震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郑奉川[10](2009)在《大型体育场看台罩棚抗风研究》文中提出风荷载体型系数和风振系数的取值对大跨结构的设计至关重要。体型系数分布主要取决于建筑外形,而体育场看台罩棚通常具有独特造型,其体型系数的取值需要由针对性的风洞试验或者数值风洞模拟来确定;风振系数与风特性和罩棚结构特性有关,需要进行时程分析或者频域分析来确定。本文以安哥拉卢班戈体育场为模型,对看台罩棚进行了抗风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1、阐述了大气边界层的风特性。介绍了平均风的特点及其在我国规范中的计算方法;指出了脉动风的动力效应,明确了湍流强度和脉动风速谱等概念。2、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以平均Navier-Stokes方程为基础的湍流流动基本方程,并给出了求解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的数值离散形式和离散方法,分析了应用不同湍流模型计算的优缺点。3、基于上述CFD理论,在cfx软件中采用RNGκ-ε模型对卢班戈体育场罩棚进行了平均风的数值风洞模拟,对不同风向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最不利情况下的平均风压分布和分块风荷载体型系数,讨论了双侧悬挑体育场罩棚平均风压分布规律。4、阐述了随机振动理论,采用Ansys对结构进行了最不利风向下的PSD分析,给出了频域内的结构风振系数。5、采用线性滤波法编制matlab程序,模拟出了具有随机性、时间相关性、空间相关性的脉动风速时程序列。在此基础上利用Ansys对单侧看台罩棚进行了脉动风时程分析,统计分析结果,得出了结构的风振系数。对比了时域和频域的分析结果,最后讨论了结构设计时风振系数的合理取值。
二、首都博物馆建筑空气动力学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首都博物馆建筑空气动力学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浙南沿海低矮房屋屋盖上部风场特性实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大气边界层风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屋盖风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风洞试验 |
1.3.2 数值模拟 |
1.3.3 现场实测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大气边界层风特性理论基础 |
2.1 大气边界层 |
2.2 平均风速特性 |
2.2.1 平均风速风向 |
2.2.2 基本风速 |
2.2.3 极值风速概率分布 |
2.2.4 脉动风速概率分布 |
2.2.5 平均风剖面 |
2.3 脉动风速特性 |
2.3.1 湍流度与阵风因子 |
2.3.2 湍流积分尺度 |
2.3.3 脉动风速功率谱 |
2.4 本章小结 |
3 屋盖风场实测系统建立与实测风场概况 |
3.1 测风系统的建立 |
3.1.1 低矮房屋屋盖测风系统 |
3.1.2 实测仪器设备 |
3.2 实测风场概况 |
3.2.1 台风“玛莉亚”概况 |
3.2.2 台风“康妮”概况 |
3.3 本章小结 |
4 台风玛莉亚作用下屋盖垂直风场特性实测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测场地概况 |
4.3 实测仪器介绍及测点布置 |
4.4 实测数据简介 |
4.5 屋盖不同高度处风场特性 |
4.5.1 平均风速和平均风向角 |
4.5.2 湍流强度 |
4.5.3 阵风因子 |
4.5.4 湍流积分尺度 |
4.5.5 脉动风速功率谱密度函数 |
4.6 风场剖面 |
4.6.1 平均风速剖面 |
4.6.2 湍流度剖面 |
4.6.3 湍流积分尺度剖面 |
4.7 本章小结 |
5 不同台风影响下的屋盖风场实测特性对比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测数据简介 |
5.3 两种不同风场特性 |
5.3.1 玛莉亚和康妮风场平均风速风向对比分析 |
5.3.2 两种风场下湍流强度的对比分析 |
5.3.3 两种风场下阵风因子的对比分析 |
5.3.4 不同风场下脉动风速功率谱密度分析 |
5.4 不同风场剖面对比分析 |
5.4.1 平均风速剖面对比分析 |
5.4.2 湍流度剖面对比分析 |
5.4.3 湍流积分尺度剖面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基于不同时距下的屋盖实测风场特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风场特性随时距变化特征分析 |
6.2.1 不同时距下平均风特性 |
6.2.2 不同时距下湍流特性 |
6.2.3 不同时距下阵风因子特性 |
6.2.4 不同时距下湍流积分尺度特性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中国古代设计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四、概念界定 |
五、主要研究内容 |
六、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规矩为度--尺度体量的批评 |
第一节 度---方寸之间的工具批评 |
第二节 量--容实之间的批评 |
第三节 衡--公平之间的批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天人合礼--礼乐秩序的批评 |
第一节 时制 |
第二节 礼制 |
第三节 乐教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宜人之制--造物之具的批评 |
第一节 砍伐之具--斧 |
第二节 解木之具--锯 |
第三节 平木之具--刨及与其它平木工具 |
第四节 文明之具--火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施用有宜--设计之显性批评 |
第一节 衣之礼 |
第二节 食之度 |
第三节 住之宜 |
第四节 行之便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度礼仁和--设计批评之价值标准 |
第一节“和”是中国古代设计批评目标取向 |
第二节“仁”是中国古代设计批评的价值核心 |
第三节“礼”是培育和践行仁的外显形式 |
第四节“度”是中国古代设计批评的现实依据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诸说归仁--设计批评之思潮 |
第一节 争鸣--先秦时期设计批评思潮 |
第二节 独尊--儒家独尊时期设计批评思潮 |
第三节 隐逸--玄学盛行时期设计批评思潮 |
第四节 融合--理学体系确立时期的设计批评思潮 |
第五节 革新--西风东进过程中的设计批评思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科研项目 |
附录 |
附表一 原始石制工具功能辑要 |
附表二 历代斧器辑要 |
附表三 中国古代设计批评思潮一览表 |
附表四 明代文、武官职补子对照表 |
附表五 清代文、武官员职位与朝服补子纹饰 |
致谢 |
(3)基于有机性视角的现代建筑中庭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同类型课题研究现状 |
1.2.1 中庭相关的国内外专着研究 |
1.2.2 中庭相关学位论文及期刊文献研究 |
1.2.3 “有机”相关的专着与论文研究情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课题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1.3.1.1 现代建筑中庭空间 |
1.3.1.2 “有机”的概念及引申义 |
1.3.2 课题研究范畴及方法 |
1.3.2.1 课题研究范畴界定 |
1.3.2.2 课题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1.3.3 课题研究框架 |
第2章 现代建筑中庭空间有机性概述 |
2.1 “有机”思想探源 |
2.1.1 “有机”的概念源起 |
2.1.2 “有机建筑”中的“有机”思想 |
2.1.2.1 “有机建筑”的近现代发展与解读 |
2.1.2.2 “有机建筑”的当代继承与发展 |
2.1.2.3 “有机”思想的再思考 |
2.1.3 “有机空间” |
2.1.3.1 西方“有机空间”的发展与解读 |
2.1.3.2 东方“有机空间”的发展与解读 |
2.2 现代建筑中庭空间有机性概述 |
2.2.1 现代建筑中庭空间中的“有机”引申义 |
2.2.2 东西方现代建筑中庭空间的发展 |
2.2.3 现代建筑中庭空间有机性的表象概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代建筑有机中庭空间的整体结构 |
3.1 中庭空间与环境的相互融合 |
3.1.1 中庭空间与自然环境 |
3.1.1.1 外部形态上的隐喻与象征 |
3.1.1.2 沟通人工与自然的缓冲容器 |
3.1.2 中庭空间与城市环境 |
3.1.2.1 塑造微型城市舞台 |
3.1.2.2 与城市空间环境的有机衔接 |
3.1.3 中庭空间与人文历史环境 |
3.1.3.1 “寻根式”东方传统文化的呼应 |
3.1.3.2 “现代性”西方人文精神的传达 |
3.2 中庭空间与空间 |
3.2.1 中庭空间的连续性与时间性 |
3.2.1.1 “前奏型”外部空间序列 |
3.2.1.2 空间线系统的相互重叠 |
3.2.1.3 中庭空间连续性与时间性特点 |
3.2.2 中庭空间形态上的有机主义表现 |
3.2.2.1 空间原型的探索与表达 |
3.2.2.2 机器美学思维下的几何线型空间形态 |
3.2.2.3 有机主义建筑美学所呈现的非线性中庭空间形态 |
3.2.3 中庭空间与主体建筑空间存在逻辑关系的转变 |
3.3 中庭空间与界面 |
3.3.1 中庭空间界面作用方式简述 |
3.3.2 文化在界面中的有机化表现 |
3.3.2.1 界面中文化符号的传递 |
3.3.2.2 界面中现代与传统的交织 |
3.3.3 形态在界面中的有机化表现 |
3.3.3.1 界面中的非线性有机化构成 |
3.3.3.2 界面中的弱化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代建筑有机中庭空间的氛围营造 |
4.1 中庭“光”空间的有机营造 |
4.1.1 光对空间表现的作用方式简述 |
4.1.2 中庭“光”空间的几种类型 |
4.1.2.1 完全采光的透明开敞型中庭空间 |
4.1.2.2 采用遮阳处理的静谧典雅型中庭空间 |
4.1.2.3 补光处理的神秘智慧型中庭空间 |
4.1.3 丰富的光影效果 |
4.2 材料在中庭空间内的有机运用 |
4.2.1 表现材料的受光特性 |
4.2.1.1 透光界面 |
4.2.1.2 半透光界面 |
4.2.1.3 不透光界面 |
4.2.2 表达材料的原真性本质 |
4.2.3 展现材料的质感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迈向未来的现代建筑有机中庭空间 |
5.1 现代建筑有机中庭空间与地域性 |
5.1.1 场所精神的回归 |
5.1.2 现代意义的融入 |
5.2 现代建筑有机中庭空间与生态观念 |
5.2.1 生态观念下的新天地 |
5.2.2 传统建筑空间中生态观念的回归 |
5.3 现代建筑有机中庭空间与信息时代 |
5.3.1 空间观念的革新 |
5.3.2 空间的无定型化 |
5.3.3 审美观念的转变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图片来源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对象及其范围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研究架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六、相关概念及术语 |
注释 |
第一章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
1.1.1 近代中国自发创设博物馆 |
1.1.2 有识之士关注博物馆的公共特性 |
1.1.3 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驱动陈列展览 |
1.1.4 近代中国政府的博物馆政策举措 |
第二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
1.2.1 博物馆前辈们论述陈列与研究的关系 |
1.2.2 早期几部博物馆学专着论述陈列设计 |
1.2.3 张謇南通博物苑的陈列设计思想 |
1.2.4 南通博物苑陈列设计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
1.3.1 博物馆陈列总体艺术设计方面 |
1.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
1.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设计方面 |
1.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 |
第四节 近代中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
1.4.1 初步认知了西方陈列艺术的表现形式 |
1.4.2 博物馆陈列设计探索历经沧桑 |
1.4.3 受到当时博物馆业务积弱影响发展缓慢 |
1.4.4 总体上未形成系统的陈列设计理念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
2.1.1 建国之初博物馆陈列的重建与改造 |
2.1.2 博物馆陈列发展方针与任务的确立 |
2.1.3 苏联博物馆陈列设计方法的全面引进 |
2.1.4 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展览交流 |
第二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
2.2.1 翻译了一批苏联博物馆陈列设计着作 |
2.2.2 我国学者撰写着作构筑陈列设计思想 |
2.2.3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丰富了陈列艺术 |
2.2.4 北京三大馆的陈列设计成为典范 |
第三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
2.3.1 博物馆陈列形式总体设计方面 |
2.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
2.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的设计方面 |
2.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方面 |
第四节 建国初期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
2.4.1 初步形成博物馆陈列艺术装饰的概念 |
2.4.2 陈列设计聚焦自身博物馆工作经验总结 |
2.4.3 学习苏联模式但应用上受到国情限制 |
2.4.4 博物馆陈列设计带有较强的政治属性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
3.1.1 博物馆与博物馆学迅速发展 |
3.1.2 陈列艺术专业委员会的成立与工作 |
3.1.3 博物馆陈列改建设计成为热潮 |
3.1.4 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
3.2.1 博物馆学相关研究成果空前繁荣 |
3.2.2 陈列学术会议与人才培训激荡思想 |
3.2.3 《博物馆陈列艺术》专着填补空白 |
3.2.4 博物馆陈列设计研究涉及多重领域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
3.3.1 博物馆陈列形式总体设计方面 |
3.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
3.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的设计方面 |
3.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方面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
3.4.1 论证了陈列设计的学科属性与语言 |
3.4.2 初探了陈列形式与陈列内容的关系 |
3.4.3 导致博物馆陈列设计实践全面革新 |
3.4.4 陈列设计理论研究总体上仍显不足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的发展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背景 |
4.1.1 国家和地方对博物馆建设的重视 |
4.1.2 博物馆从“三贴近”到免费开放 |
4.1.3 陈列设计工作程序的科学化 |
4.1.4 动态陈列设计手段的普遍应用 |
第二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研究概述 |
4.2.1 博物馆陈列相关论着不断涌现 |
4.2.2 集中翻译国外的博物馆学理论 |
4.2.3 博物馆陈列与观众研究的兴起 |
4.2.4 信息定位型主题性展览设计的提出 |
第三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具体分析 |
4.3.1 博物馆陈列形式总体设计方面 |
4.3.2 博物馆陈列场面设计方面 |
4.3.3 博物馆辅助陈列品的设计方面 |
4.3.4 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方面 |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综合评价 |
4.4.1 博物馆建筑设计与陈列设计脱节 |
4.4.2 陈列设计工作中的浮躁与作“秀” |
4.4.3 陈列设计中高科技手段泛滥 |
4.4.4 提出了陈列设计评估的思路与方法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本文研究结论及相关对策建议 |
本章研究简介 |
第一节 对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的研究结论 |
5.1.1 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百年来呈进阶式发展 |
5.1.2 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的外部因素偏强 |
5.1.3 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的内生驱动较弱 |
第二节 本文提出的相关对策建议 |
5.2.1 加强博物馆陈列设计师的文博素养 |
5.2.2 规范好博物馆陈列深化设计环节 |
5.2.3 管理好陈列设计工程招投标 |
5.2.4 建立“陈列设计学”专业门类 |
第三节 对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未来发展的期待 |
5.3.1 探求中国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
5.3.2 探求地方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
5.3.3 探求个性特色的博物馆陈列设计 |
本章小结 |
注释 |
附录:本文图片说明 |
附图:美国博物馆陈列资料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大空间建筑外围护结构集约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空间建筑概念的泛化 |
1.1.2 大空间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
1.1.3 提高建筑产业生产效率的必然趋势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目的 |
1.2.2 意义 |
1.3 大空间建筑设计研究现状 |
1.3.1 大空间建筑设计研究现状 |
1.3.2 维护结构研究现状 |
1.3.3 节能技术研究现状 |
1.4 论文框架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空间围护结构分析 |
2.1 大空间的界定 |
2.2 大空间基本特征 |
2.2.1 空间尺度的特征 |
2.2.2 空间使用的特征 |
2.2.3 空间塑造的特征 |
2.3 大空间外围护体系与结构体系 |
2.3.1 屋盖结构 |
2.3.2 支承结构 |
2.4 大空间维护结构体系集约化原则 |
2.4.1 粗放型 |
2.4.2 集约化的提出 |
2.4.3 能源节约化原则 |
2.4.4 设计健康化原则 |
2.4.5 建筑整体性原则 |
2.4.6 功能复合化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围护结构的一体化 |
3.1 结构选型 |
3.1.1 固定结构 |
3.1.2 动态结构 |
3.2 结构的优化与协调 |
3.2.1 结构优化 |
3.2.2 结构协调 |
3.3 材料的运用 |
3.3.1 即有材料的应用 |
3.3.2 新兴材料的应用 |
3.3.3 材料的无害化 |
3.3.4 材料质感的应用优化 |
3.4 案例分析:汉诺威博览会 26 号展厅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信息的数字化 |
4.1 形态设计 |
4.1.1 形体的适宜化 |
4.1.2 基于空间几何学的体型系数优化 |
4.1.3 基于空气动力学的有机流线化 |
4.1.4 基于多方案比较的参数控制 |
4.2 结构找型 |
4.2.1 规整结构找型 |
4.2.2 异形结构找型 |
4.3 表皮生成 |
4.4 案例分析: 武汉凯迪科技园食堂 |
4.4.1 参数化的设计过程 |
4.4.2 施工建造预期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围护结构的技术化 |
5.1 节能技术的集成 |
5.1.1 太阳能一体化 |
5.1.2 新兴保温隔热技术 |
5.2 气候的应变 |
5.2.1 热适应性 |
5.2.2 综合应变 |
5.2.3 采光 |
5.2.4 遮阳 |
5.2.5 风的控制 |
5.3 案例分析:广东科学中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中国传统玩具中的造物智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传统玩具的生存时空 |
2.1 农耕社会结构下产生的特殊文化现象 |
2.1.1 农耕社会结构下产生的以“心”概念为核心的传统文化 |
2.1.2 由“心”而生的中国文化 |
2.1.3 以传统玩具为载体的“心”概念扩展 |
2.2 中国传统玩具为“物”的特征分析 |
2.2.1 中国传统玩具为“物”的特殊性 |
2.2.2 中国传统玩具中的造物法则 |
2.3 中国传统玩具生存的时间轴线 |
2.3.1 流传的艰难时刻 |
2.3.2 传统玩具与民俗节令 |
第三章 传统玩具中蕴含的想象与变化之道 |
3.1 观神话元素之形象 |
3.1.1 从神话说起 |
3.1.2 传统观赏性玩具的造型诞生与意义给予 |
3.1.3 中国传统观赏性玩具特色形象分析 |
3.1.4 传统观赏性玩具形象选择性分析 |
3.2 观生生变化之道 |
3.2.1 变化乃游戏之本 |
3.2.2 益智三绝 |
3.2.3 旋转的致命吸引力 |
3.2.4 幻化万端的棋局 |
3.2.5 充满变数的牌戏 |
3.3 传统玩具的传承与嬗变 |
3.3.1 转化而来玩具与传承 |
3.3.2 器用与玩具 |
3.3.3 玩具与民俗事象 |
3.3.4 玩具与战争 |
第四章 传统玩具的原理及制作 |
4.1 传统玩具中蕴含的科学技术 |
4.1.1 数理玩具 |
4.1.2 会动的玩具 |
4.1.3 声响玩具 |
4.2 手艺的思想 |
4.2.1 融天合地的材料观念 |
4.2.2 心手相应的造型特征 |
4.2.3 对比鲜明的色彩规范 |
第五章 传统玩具背后的隐含话语 |
5.1 本源哲学观念的体现 |
5.1.1 本源哲学观念与玩具 |
5.1.2 围棋的世界 |
5.2 古代科学技术的误解 |
5.2.1 现代人了解不全面 |
5.2.2 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
5.3 社会人伦关系的隐射 |
5.3.1 象棋观局 |
5.3.2 投壶观礼 |
5.3.3 其它 |
5.4 传统老手艺的消逝 |
5.5 现代生活启示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目录 |
致谢 |
本人简历 |
(8)主动式太阳能技术与办公建筑设计一体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起源 |
1.1.1 后工业社会的能源危机 |
1.1.2 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利用优势 |
1.1.3 趋于成熟的太阳能应用环境 |
1.1.4 新环境下建筑师的设计职责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外主动式太阳建筑一体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主动式太阳建筑一体化研究状况 |
1.3 相关概念界定研究范围 |
1.3.1 太阳能一体化 |
1.3.2 主动式太阳能 |
1.3.3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目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1.5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目标 |
1.5.1 技术路线及论文框架 |
1.5.2 论文研究的目标 |
1.6 本章小结 |
2 办公建筑的太阳能技术一体化现状与问题 |
2.1 太阳能办公建筑的利用动因 |
2.1.1 办公建筑的发展历程及能耗变化 |
2.1.2 现代办公观念的推动作用 |
2.1.3 现代建筑表皮化倾向的影响 |
2.2 国内外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比较 |
2.2.1 应用范围 |
2.2.2 应用不足 |
2.3 国内太阳能办公建筑现状分析 |
2.3.1 技术设计与建筑设计脱离 |
2.3.2 办公建筑一体化程度现状 |
2.3.3 国内主动式太阳能办公建筑现状原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现代办公建筑中太阳能系统的选择 |
3.1 太阳能系统的类型与比较 |
3.1.1 光热利用系统 |
3.1.2 光伏系统介绍 |
3.1.3 系统比较与选择 |
3.2 光热系统组件选择 |
3.2.1 组件比较 |
3.2.2 连接方式与效果 |
3.2.3 应用效果比较 |
3.2.4 集光板选择 |
3.3 光电系统组件选择 |
3.3.1 光伏板肌理比较 |
3.3.2 光伏板选择 |
3.3.3 光伏板阵列组合比较 |
3.4 提高系统效率的要点 |
3.4.1 方位角和倾斜角 |
3.4.2 方向 |
3.4.3 间距 |
3.4.4 通风 |
3.5 本章小结 |
4 太阳能技术与办公建筑一体化整合设计 |
4.1 太阳能建筑整合设计的要素与步骤 |
4.2 整体设计关键问题解析 |
4.2.1 整合程度与效率 |
4.2.2 选址与布局 |
4.2.3 系统估算 |
4.2.4 造型设计整合 |
4.3 办公建筑内部空间应对 |
4.3.1 基本空间支撑 |
4.3.2 办公空间类型应对 |
4.4 造型整合设计 |
4.4.1 整合构思 |
4.4.2 界面处理 |
4.4.3 整合手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太阳能技术与办公建筑一体化细部整合 |
5.1 细部整合特征分析 |
5.2 细部设计的美学特征 |
5.3 与屋面的一体化设计 |
5.3.1 太阳能装置与平顶结合 |
5.3.2 太阳能装置与坡屋顶结合 |
5.3.3 太阳能装置与曲屋面结合 |
5.3.4 太阳能装置与中庭结合 |
5.4 与墙体的一体化设计 |
5.5 与构件的一体化设计 |
5.5.1 与阳台的一体化设计 |
5.5.2 与遮阳装置的一体化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体育场挑篷结构抗震性能及减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大型体育场挑篷结构的概述 |
1.1.1 大型体育场挑篷结构的发展 |
1.1.2 大型体育场挑篷结构的形式 |
1.1.3 大型体育场挑篷结构的研究现状 |
1.2 建筑结构抗震设防思想和抗震理论的发展 |
1.2.1 建筑结构抗震设防思想的发展 |
1.2.2 结构抗震理论的发展 |
1.3 振动台的发展及其在抗震研究中的应用 |
1.3.1 振动台的发展 |
1.3.2 振动台在抗震研究中的应用 |
1.4 大跨空间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5 竖向地震动的分析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竖向地震动的分析意义 |
1.5.2 国内外竖向地震动及竖向抗震的研究现状 |
1.6 耗能减震技术的原理与应用现状 |
1.6.1 耗能减震技术的原理 |
1.6.2 耗能减震技术在大跨空间结构中的应用 |
1.7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体育场看台挑篷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
2.1 工程概述 |
2.2 模型结构设计与制作 |
2.2.1 振动台模型试验范围 |
2.2.2 模型制作方法 |
2.2.3 材料特性 |
2.2.4 模型相似系数 |
2.2.5 配重布置 |
2.2.6 试验模型 |
2.3 试验装置与测试内容 |
2.3.1 振动台设备简介 |
2.3.2 试验用地震波形 |
2.3.3 测点布置 |
2.3.4 试验步骤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1 试验现象描述 |
2.4.2 模型结构的动力特性 |
2.4.3 模型结构加速度反应 |
2.4.4 模型结构位移反应 |
2.4.5 模型结构构件应变反应 |
2.5 本章小结 |
附图 |
第3章 体育场看台挑篷结构弹性抗震分析 |
3.1 引言 |
3.2 计算模型的建立 |
3.3 模态分析 |
3.4 弹性时程分析 |
3.4.1 Wilson法 |
3.4.2 校核模型振动台试验的可靠性 |
3.4.3 弹性时程分析计算结果 |
3.5 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 |
3.5.1 反应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
3.5.2 合理参与组合振型数的研究 |
3.5.3 钢结构挑篷杆件应力比分析 |
3.6 各方法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体育场看台挑篷结构多维虚拟激励法分析 |
4.1 引言 |
4.2 虚拟激励法的基本原理 |
4.3 多维虚拟激励法的介绍 |
4.3.1 多维虚拟激励法推导 |
4.3.2 地面加速度功率谱函数模型 |
4.3.3 多维地震动分量的相关性 |
4.3.4 结构响应峰值的评估 |
4.4 体育场看台挑篷结构多维随机振动分析 |
4.4.1 分析模型说明 |
4.4.2 多维地面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函数模型选取及确定 |
4.4.3 计算参数的选取 |
4.4.4 结构多维地震随机响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体育场看台挑篷结构水平静力弹塑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简介 |
5.2.1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
5.2.2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的实施步骤 |
5.3 计算模型塑性铰的确定 |
5.3.1 塑性铰的类型与位置 |
5.3.2 构件塑性铰特性计算 |
5.4 侧向力分布方式 |
5.5 能力谱方法(Capacity Spectrum Method) |
5.5.1 能力谱的确定 |
5.5.2 弹性需求谱的确定 |
5.5.3 弹塑性需求谱的确定 |
5.6 水平静力弹塑性分析工程实例 |
5.6.1 计算模型的确定 |
5.6.2 结构出现塑性铰的次序及位置 |
5.6.3 改进的能力谱法评估结构抗震能力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体育场看台挑篷结构竖向地震响应分析 |
6.1 引言 |
6.2 竖向地震响应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6.3 竖向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6.3.1 竖向力加载模式 |
6.3.2 竖向能力谱的理论推导 |
6.3.3 竖向能力谱、竖向需求谱的建立 |
6.3.4 性能点的确定及抗震性能评估 |
6.4 多模态组合竖向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6.4.1 多模态组合竖向能力谱建立 |
6.4.2 多模态组合竖向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实施步骤 |
6.5 竖向地震响应分析工程实例 |
6.5.1 计算模型的确定 |
6.5.2 竖向反应谱分析 |
6.5.3 竖向模态分析 |
6.5.4 竖向静力弹塑性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位移型软钢阻尼器的耗能减震控制分析 |
7.1 引言 |
7.2 开孔式位移型软钢阻尼器HADAS介绍 |
7.3 位移型软钢阻尼器拟静力试验研究 |
7.3.1 试验装置及设备 |
7.3.2 试验结果 |
7.4 位移型软钢阻尼器耗能减震结构设计方法 |
7.4.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
7.4.2 时程分析法 |
7.4.3 循环设计法 |
7.4.4 能量法 |
7.4.5 非线性静力弹塑性分析法 |
7.5 耗能减震控制工程实例 |
7.5.1 计算模型及地震反应工况 |
7.5.2 加设阻尼器的弹塑性时程分析的关键问题 |
7.5.3 未加设阻尼器计算模型弹塑性分析结果 |
7.5.4 加设阻尼器后计算模型弹塑性分析结果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科研成果 |
(10)大型体育场看台罩棚抗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体育场看台罩棚的主要形式和风致破坏机理 |
1.3 风荷载获取方法 |
1.4 大跨屋盖结构的抗风研究现状 |
1.5 课题中存在的问题 |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 |
2 平均风和脉动风 |
2.1 平均风荷载 |
2.1.1 基本风速和基本风压 |
2.1.2 风荷载体型系数 |
2.1.3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
2.2 脉动风荷载 |
2.2.1 湍流强度 |
2.2.2 湍流积分尺度 |
2.2.3 脉动风速谱 |
2.2.4 脉动风的空间相干函数 |
2.3 本章小结 |
3 看台罩棚的平均风数值模拟 |
3.1 描述空气绕钝体流动的基本方程 |
3.1.1 连续性方程和运动方程 |
3.1.2 纳维尔—斯托克斯(Navier-Stokes)方程 |
3.2 湍流模型 |
3.2.1 雷诺时均方程 |
3.2.2 以雷诺时均方程为基础的湍流模型 |
3.2.3 LES模拟和DNS模拟 |
3.3 计算区域与偏微分方程组的离散 |
3.3.1 计算区域的离散 |
3.3.2 偏微分方程组的离散 |
3.4 罩棚平均风模拟 |
3.4.1 体育场概况 |
3.4.2 建模计算 |
3.4.3 数值模拟结果 |
3.4.4 双挑体育场屋盖的平均风压分布规律 |
3.5 本章小结 |
4 罩棚风振响应频域分析 |
4.1 基本理论 |
4.1.1 随机振动理论概述 |
4.1.2 力谱 |
4.1.3 风振系数计算方法 |
4.2 罩棚风振响应PSD分析 |
4.2.1 模型概况 |
4.2.2 自振特性分析 |
4.2.3 60度风向静力分析 |
4.2.4 PSD分析结果 |
4.2.5 位移与内力风振系数对比 |
4.3 本章小结 |
5 罩棚风振响应时程分析 |
5.1 脉动风速模拟 |
5.1.1 线形滤波法 |
5.1.2 AR法模拟结果 |
5.2 罩棚风振响应的时域分析 |
5.2.1 整体空间模型风振响应分析 |
5.2.2 风压最大桁架风振响应分析 |
5.2.3 两种模型时程分析风振系数对比 |
5.3 时程分析与PSD分析结果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首都博物馆建筑空气动力学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浙南沿海低矮房屋屋盖上部风场特性实测研究[D]. 王露. 温州大学, 2019(01)
- [2]中国古代设计批评研究[D]. 鲁海峰. 苏州大学, 2017(04)
- [3]基于有机性视角的现代建筑中庭空间研究[D]. 何雅俊. 浙江大学, 2015(08)
- [4]我国博物馆陈列设计思想发展研究[D]. 周进. 复旦大学, 2013(03)
- [5]大空间建筑外围护结构集约化策略研究[D]. 任俊杰. 沈阳建筑大学, 2012(02)
- [6]北京大学力学系建立之初的教学与实验[J]. 白欣,李欣欣,康莉莉. 力学与实践, 2011(02)
- [7]中国传统玩具中的造物智慧研究[D]. 毕元玲. 汕头大学, 2010(06)
- [8]主动式太阳能技术与办公建筑设计一体化研究[D]. 杨茜. 重庆大学, 2010(04)
- [9]体育场挑篷结构抗震性能及减震研究[D]. 王奇. 浙江大学, 2010(12)
- [10]大型体育场看台罩棚抗风研究[D]. 郑奉川. 北京交通大学, 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