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李昭君[1](2021)在《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路径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学生党员是党的队伍中有知识、有朝气、富有创新精神的群体,是党员干部的储备库,党事业发展的后备军,是现代化社会主义中国建设的核心和中坚力量。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主要体现是思想觉悟高于普通群众、业务技能高于普通群众、服务奉献高于普通群众。先锋模范作用在新时代学生党员的要求是具有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和服务他人的奉献精神。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虽然我国的高等学校的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尤其在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基本管理制度、党支部建设、党建队伍发展等方面有了显着提高。但是在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方面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走访调研等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指出部分学生党员存在着深入群众不足、服务奉献不够、理想信念不坚定等现实问题。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有:政治理论学习主动性不强、思想认识深刻性不够、日常学习生活中自律意识不高、主动服务师生意识薄弱等党员自身因素;高校党员发展教育的不均衡、未能形成学生党员管理的长效促进机制,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有待加强等高校因素;西方思潮、信息爆炸、经济快速发展的负面影响等社会因素。高校要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发挥作用为目标,以服务学生党员成长成才,贴近学生党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党员的主体性为原则,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注重形式的多样性;健立健全党员联系帮扶平台,使党员与群众的密切关系得到增强;建立健全党员服务奉献机制,带头做好服务表率;要优化党员评价监督,加强党员教育考核管理。本文研究目的在于对围绕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主题,对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做一个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分析,提出有效促进的科学机制,切实加强高校党的建设。
孟玉新[2](2021)在《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指出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我党始终积极应对,从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逐步发展到将建设生态文明上升至“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上,我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战略和举措正在逐渐走向成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需要我们全体公民共同努力。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更需要具备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高校作为青年人培养的摇篮,肩负着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责任。而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载体,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常规化、系统化和长效化是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双一流”建设、推进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拓展大学生德育素质,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本研究以“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为研究主题,借助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者进行访谈的方式,获取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情况的数据,并通过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形成结论,为论文的撰写提供客观依据。本研究在分析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方法及思路、研究的创新点等内容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教育相关概念以及生态文明教育与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厘定与阐发。并提出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应然架构,以此为依据,结合调研数据,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所取得的成绩:部分高校已经开设多门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理论课程;部分高校能够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以发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课程;部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第二,分析了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存在课程目标模糊不完整、课程内容碎片化且陈旧、课程实施方式传统单一、课程评价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探究其原因主要包括课程体系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课程体系建设缺乏顶层设计、课程体系建设缺乏保障条件、课程体系建设缺乏可资经验等。最后,本研究提出全面提升课程体系建设主体的重视程度、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夯实课程体系建设的保障条件、借鉴国外环境教育及课程体系建设经验等路径来推进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有助于推动高校完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实现高校生态教育系统化、规范化,进而提升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
董文静[3](2020)在《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儒家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无可替代的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本价值观念,追求“君子”的优秀人格,一生不断完善自身的修养,这些文化精髓对当今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问题具有极大地修正与指导借鉴意义。高校体育教师作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高校教育往前发展的重要力量。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突出强调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再次突出强调“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点目标与要求,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落实包含高校体育教师在内的高校教师师德水平建设。师德的建设更应扎根于传统优秀文化,汲取精华。因此,将传统儒家人文精神的精华融入到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当中去,是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是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应,更是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发展的重要一步。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师德失范现象以及人文精神缺失现象入手分析,通过阐述儒家人文精神对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修正指导作用,旨在探讨儒家人文精神融入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当前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敬业意识薄弱、自我提升意识不强、育人意识不强等失范现象以及人文精神缺失,这不仅损害了高校体育教师的群体形象,更阻碍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表明了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亟待加强。2.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师师德水平的提升,有助于继承与传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时代师德师风的建设,也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发展战略,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3.儒家以人为本、仁爱、博学、笃志、终身学习、尊师重教、诚信、忧患责任意识、义利观等人文精神可为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提供有效的文化元素支持。4.以“君子”人格为指导,依据义利关系、安贫乐道、仁礼并重、自省自克、经世致用等原则,构建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规范指标体系由7个一级指标以及66个二级指标构成,该体系可为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撑。5.以“德治”思想为指导,建立一个既包含“德性”又包含“德行”在内的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评价指标以及45个二级评价指标构成,可为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评价提供参考。6.基于儒家人文精神提出的弘扬“人本”精神,重塑教育理念、重视“义利”精神,提升个人品质、坚定“笃行”精神,力求精业博学、坚定“乐道”精神,提升敬业意识、遵循“师道”精神,发挥榜样作用等举措,可为提升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水平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7.可通过加强政策保障、健全教育法律法规、增大师资培训资金投入、完善师德考核制度、依法实施社会舆论管控等方式保障基于儒家人文精神的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落实。
孙文珊[4](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探究》文中指出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20世纪60年代,斯腾豪斯提出“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一观点后,我国对“教师成为研究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就目前的研究看,学界比较关注学术研究型教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制约教师成为学术研究型教师的因素有哪些和怎样成为学术研究型教师,对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关注较少,尤其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虽然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但是从整体上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存在不足,亟需提高。因此,本论文选择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作为研究课题。论文主要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和文献研究法,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既从理论上阐明培养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相关理论又加之自身亲身实践经验进行写作。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第一部分,通过对所搜集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了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主要内容,包括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理论基础、教学研究及教学研究能力的概念、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构成及特点,总结了培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重要性。第二部分,笔者在教育实习时对所在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备课组长和教师进行访谈,以此为基础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从教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三个方面论述了制约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升的因素。第三部分,从教师自身、学校、教育主管部门三个方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提出建议。第四部分,采用质的研究方法,对研究者“我”从几乎没有教学研究能力到拥有一定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过程进行了记录,整理分析了大四、研一、研二三年间教学研究能力变化的过程和详细体会,从自身实际出发,得出研究结论,以期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提供素材和参考。通过研究,笔者认为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关键在于教师自身,教师应加强研究意识,积极主动进行教学研究。教师还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开阔眼界,勇于尝试,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通过自我反思等方式提高自身教学研究能力。同时,学校应营造教学研究氛围,建立科学考核机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健全教师培训制度,为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
马骁[5](2020)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典型非主流文化现象研究》文中提出新的历史背景下,随着社会发展多元化,不断推动了文化繁荣的发展,文化多样性已成为当代的特点。复杂的文化环境和社会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作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就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我们需要加强主流文化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这一过程中,承担育人功能的高校文化具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时代高校文化中都存在主流与非主流之分,特别是在当下多元性和开放性的文化氛围下,非主流文化作为主流文化的对立面也成为高校文化不可回避的一部分。以“尬文化”、“丧文化”、“佛系青年”为代表的的典型非主流文化盛行对高校主流文化建设提出新的挑战,同时也对高校学生思想发展产生影响,我们应当正视其影响并积极应对。文章意图通过高校学生群体中典型非主流文化现象的研究,得出其带来的影响、归纳其表现形式并分析其产生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引导措施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以促进高校文化健康发展,传达给高校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结合当前国内形势及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发展情况,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通过查阅并大量阅读相关文献,比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并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对高校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做出相关概念界定并分析其特点,着重阐述了文化的内涵、高校主流文化的内涵及特点、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内涵及特点。第三部分,列举三类典型高校非主流文化现象,“尬文化”、“丧文化”和“佛系青年”,阐释三种典型非主流文化在高校的具体表现并得出其对高校学生产生的影响。第四部分,从大学生群体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方面做出典型非主流文化的成因分析。第五部分,在得出典型非主流文化带来的影响及分析成因后,提出高校新形势下高校应对典型非主流文化挑战的实现路径。本文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高校主流文化建设;构建一体化的育人体系;发挥高校协同育人功能;依托高校融媒体平台优化主流文化宣传氛围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策略。
李辉[6](2020)在《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文中认为职业理想是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想在职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职业理想是职业实践的方向盘和指南针,任何职业生活都需要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肩负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特殊使命,更需要树立崇高的教师职业理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有崇尚师德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历代教育家也均执着追求着“师范端严,学明德尊”的个人修养和教育境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和教师职业理想问题,并将教师职业理想教育置于教师培养的核心地位。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也激励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简洁概括激励着广大人民教师实现从世俗生活到精神自由、从个人价值到使命担当的发展跨越,为我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及师范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为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主力军,他们只有拥有崇高教师职业理想,才能形成可贵的师范气质和深厚教师情怀,才能调动起奉献教育事业的职业热情和奋斗意志。职业理想教育是高校师范生理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职业理想培育的坚实保障。因此,对标“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整体要求,积极关注并研究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问题对师范生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新时代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及功能进行了阐释,明确了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及马克思主义职业观为理论指导,并借鉴了西方职业发展理论相关研究测量工具。同时,对新时代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和要求进行了分析: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关乎新时代我国教育强国战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关乎新时代师范院校立德树人工作以及师范专业改革工作的成效;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整体要求成为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目标指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借鉴心理学研究方法编制了《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问卷》及《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并使用上述两个自编问卷进行了相关测量和调查,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主体差异、积极方面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剖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实施原则存在偏差”“内容体系有待完善”“路径依赖问题凸显”“合力结构尚未形成”等问题,并从学校、学生、国家及社会四方面分析了上述问题的成因。结合前期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对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思路与举措进行了重点研究:一是在实施原则的调试方面,提出要遵循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协调、理论指导与实践熏陶相结合、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融合、专业教育与全方位教育相统一等原则;二是在内容体系建构方面,建议内容体系应涵盖政治信仰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职业认知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教育、教师职业情感教育以及教师从教信念教育等五个方面;三是在实践举措探索方面,梳理了以讲授、体验、榜样、环境和自我为核心的“五维”培育路径以及探索了构建“向师型”师范生课程体系、发挥以“实习支教”为核心的实践教育优势、发挥“榜样力量”的启迪与激励影响、彰显“师范教育”特质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激发高校师范生主体意识及自我教育积极性等对策。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完善高校师范生的“录取与退出机制”“效果评价机制”“国家支持机制”“社会引导机制”以及“家庭干预机制”等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支持机制的思路。其中,第一章“理论概述”是研究起点和基础;第二章“意义与要求”是研究的方向和指引;第三章“现状实证分析”和第四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是研究难点和切入点;第五章“思路与举措”是研究重点和落脚点。
韩东[7](2020)在《学术共同体视域下A大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青年教师肩负着培育社会所需的专业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其专业成长至关重要。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教育工程,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还需要系统化机制的支持。但是,在与青年教师的交往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青年教师处于成长焦虑的状态,对专业成长支持机制的渴求十分强烈。学术共同体为构建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机制提供了一个有益视角。因此,从学术共同体的视角出发,探究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机制的构建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本研究以A大学的12位青年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从青年教师的选聘机制、培养机制、评价机制、晋升机制以及激励机制五大机制出发,进行问题检视与刻画。研究使用扎根理论,通过访谈收集原始资料。运用Nvivo11.0软件,对访谈转录的文本资料进行编码,提炼出相关概念及属性,归纳分析形成本研究的扎根理论。研究发现,目前,A大学的教师发展工作是一种典型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外在表现为,对大学教师“重引轻育”:在人才招聘的时候“重科研轻教学”;在支持青年教师发展的过程中,只看重结果——科研产出,而不看重过程——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支持。因此,针对青年教师发展工作,大学有必要实现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的战略转型,构建高校内部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机制,依靠内部力量推动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深入分析,对于如何构建与完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机制,本研究生成了如下扎根理论:从选聘机制来看,大学需要加强对基层学术组织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匹配度的考察;从培养机制来看,大学需要积极推动学术场域的组织变革与打造学术共同体;从评价机制来看,大学需要建立大学教师分层分类评价的导向机制与标准;从晋升机制来看,大学需要实现大学青年教师晋升标准差异化与晋升路径多元化;从激励机制来看,大学需要加大对青年教师的物质激励,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最后,本研究以A大学的现实困境与生成的扎根理论为依据,提出了构建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机制的启示与建议。
赵娜[8](2020)在《短视频传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媒介,从广义上来讲,凡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关系的物质都可以称之为媒介。当前,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类传播媒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人们沟通交流、人际互动、消遣娱乐的载体和手段。特别是以“抖音”、“快手”、“微视”等为代表的短视频传播媒介逐渐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对于追求新奇、崇尚潮流的青年大学生而言,短视频传播媒介因其传播主体的年轻化、传播内容的分众化、传播信息的碎片化、传播方式的交互化等特点迅速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走红,并作为一种社会力量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和对象就是大学生,密切关注大学生思想行为出现的新特点和新变化,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而大学生作为短视频传播的主力军,短视频的走红传播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既有消极影响,又有积极作用。为此,在短视频传播背景下如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时而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课题。同时,在短视频传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一方面,短视频传播新媒介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场域、畅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关系、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但另一方面,短视频传播的低门槛性、广泛性、虚拟性、多样性等特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主体面临“去中心化”、教育客体出现“复杂化”、教育环体“拟态化”、教育介体“式微化”等困境。如何突破这些困境自然而然也就成为短视频传播背景下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难点和重点,而短视频的相关传播优势又为破解这些困境提供了一定的理念和方法借鉴,这对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更好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也是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活、做新的新的尝试。
吕聪[9](2020)在《小学初任教师家校合作能力发展状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教育实践中,具备家校合作能力有利于教师有目的地创造一个开放、一致、双向交流的家校合作环境,促进学生、家长的发展,更能推动教师个体生命的持续成长。本研究探究了小学初任教师的家校合作能力这一主题。在本研究中,“教师的家校合作能力”是指教师在与家长的互动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表现出来的、能够影响家校之间有效合作的条件。该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现在已经达到的进行家校合作的水平,而且包含了教师未来在该专业领域发展的可能性。本研究将“教师的家校合作能力”分为认知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行动能力,并细化了其具体内容。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毕业于Z省H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并在毕业后于Z省H市工作、教龄在一年内的四位小学初任教师(J、L、Y、W)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讲述发生在这四位初任教师身上的故事,揭示他们在家校合作能力发展方面的现状及问题。研究发现:在入职一年内,初任教师的家校合作能力在实践中是逐渐增长的,但依然存在诸多不足。(1)认知能力:初任教师对于“家长参与”与“家校合作”的认知方式缺乏科学方法的指导,基本上遵循着自身喜好与习惯,对教育现象缺乏深入思考,他们在认知领域的能力发展状态带着深深的个人烙印,个体已有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工作性质与工作强度以及性别的差异都造成了他们在认知能力上的差距;(2)社交能力:四位初任教师的社交能力目前表现出来更多的是单向度的输出能力,而非双向的生命间的互动能力;(3)行动能力:四位初任教师在自省与自育的行动能力上还较为欠缺。在家校合作时,教师们的实用性与功利性的目的更强,很少会对整个家校合作的过程、自身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主动的反思与深入探究。关于初任教师家校合作能力发展状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认为:初任教师家校合作能力发展状态受外界给予的支持与帮助的影响较大,例如教师教育、学校环境与社会环境。此外,这也与初任教师自身对于该领域的理解与认知以及教育实践中主动学习的意愿与行动有关。最后,本研究提出促进小学初任教师家校合作能力发展的建议:一是切实完善具体的教师教育制度,二是建立宽容开放的学校工作环境,三是创造动态包容的社会环境,四是教师自我层面的觉醒与更新。
刘奕[10](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二、浅论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内涵的研究 |
(二)对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现状的研究 |
(三)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足原因的研究 |
(四)对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路径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第一章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理论概述 |
一、新时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基本概述 |
(一)先锋模范的基本内涵 |
(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三)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
二、新时代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先锋模范的论述 |
(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关于党员先锋模范的论述 |
(三)榜样教育的理论 |
三、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意义 |
(一)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水平 |
(二)夯实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
(三)营造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现状 |
一、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现状的调查概况 |
(一)调查样本 |
(二)调查内容设计 |
(三)调查结果 |
二、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现状 |
(一)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的特点 |
(二)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取得的成效 |
(三)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足的原因 |
一、学生党员自身因素的影响 |
(一)政治理论学习主动性不强 |
(二)思想认识深刻性不够 |
(三)日常学习生活中自律意识不高 |
(四)主动服务师生意识薄弱 |
二、高校党员教育管理原因的影响 |
(一)高校党员发展教育的不均衡 |
(二)高校未能形成学生党员管理的长效促进机制 |
(三)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有待加强 |
三、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
(一)西方思潮的不利影响 |
(二)信息爆炸的负面影响 |
(三)经济快速发展的负面影响 |
第四章 新时代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路径探析 |
一、加强学生党员教育培训 |
(一)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 |
(二)推动新媒体阵地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 |
(三)注重学生党员在教育培训中的主体性 |
(四)促进实践环节在教育培训中的融合 |
二、建立健全学生党员联系帮扶平台 |
(一)建立健全党员联系宿舍平台 |
(二)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班级平台 |
(三)建立健全老党员联系新党员平台 |
三、建立健全学生党员服务奉献机制 |
(一)建立志愿服务平台制度保障 |
(二)不断深化服务奉献内涵和广度 |
四、优化学生党员评价监督 |
(一)优化党员发展考察机制 |
(二)优化党员评优激励机制 |
(三)优化党员监督考核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学术专着 |
(二)学术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四)报纸及其他 |
附录 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问卷调查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生态文明教育 |
2.1.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
2.1.3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 |
2.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
2.2.2 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思想 |
2.2.3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
2.2.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2.2.5 课程体系建设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应然架构 |
3.1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目标要素 |
3.1.1 课程目标设置的依据 |
3.1.2 课程目标设置的基本原则 |
3.1.3 课程目标的确立 |
3.2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内容要素 |
3.2.1 生态文明认知教育 |
3.2.2 生态文明观念教育 |
3.2.3 生态文明行为实践教育 |
3.3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实施要素 |
3.3.1 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 |
3.3.2 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
3.3.3 课程实施的方法选择 |
3.4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评价要素 |
3.4.1 课程评价原则 |
3.4.2 课程评价主体 |
3.4.3 课程评价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
4.1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取得的成绩 |
4.1.1 部分高校已经开设多门生态文明教育相关理论课程 |
4.1.2 部分高校能够充分开发课程资源以发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课程 |
4.1.3 部分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 |
4.2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课程目标模糊不完整 |
4.2.2 课程内容碎片化且陈旧 |
4.2.3 课程实施方式传统单一 |
4.2.4 课程评价体系尚未形成 |
4.3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4.3.2 课程体系建设缺乏顶层设计 |
4.3.3 课程体系建设缺乏保障条件 |
4.3.4 课程体系建设国内可资经验不足 |
4.4 本章小结 |
5 推进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路径 |
5.1 全面提升课程体系建设主体的重视程度 |
5.1.1 宏观层面--突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主导力 |
5.1.2 微观层面--发挥高校责任主体作用 |
5.2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 |
5.2.1 制定统一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标准 |
5.2.2 整体规划生态文明教育课程 |
5.2.3 开发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专用教材 |
5.3 夯实课程体系建设保障条件 |
5.3.1 建设与完善课程管理制度保障 |
5.3.2 加强师资保障 |
5.3.3 稳固资金保障 |
5.4 借鉴国外环境教育及课程体系建设经验 |
5.4.1 借鉴美国环境教育及课程体系建设经验 |
5.4.2 借鉴日本环境教育及课程体系建设经验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儒家人文精神 |
1.3.2 高校体育教师 |
1.3.3 高校体育教师师德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国内对体育教师师德的研究现状 |
2.1.2 国内对高校体育教师师德的研究现状 |
2.1.3 国内对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
2.1.4 国内对儒家文化融入体育道德的研究现状 |
2.1.5 国内对儒家人文精神融入体育的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关于儒家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外关于体育道德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专家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归纳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
4.1.1 儒家思想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 |
4.1.2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的师德建设整体现状 |
4.1.3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中的问题 |
4.1.3.1 原有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乏力 |
4.1.3.2 高校体育教师相关法律法规较少 |
4.1.3.3 体育教师社会地位不高 |
4.1.3.4 政治思想觉悟有提升空间 |
4.1.3.5 爱岗敬业意识薄弱 |
4.1.3.6 教师自身提升意识淡薄 |
4.1.3.7 部分教师责任心缺少 |
4.1.3.8 功利主义倾向 |
4.1.3.9 育人意识淡薄,忽视德育工作 |
4.1.3.10 学术风气不正 |
4.1.3.11 部分教师精业博学程度不高 |
4.1.3.12 部分教师以身作则意识淡薄 |
4.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
4.2.1 成就“君子”的理想人格目标 |
4.2.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任务 |
4.2.2.1 体现儒家“人文”精神 |
4.2.2.2 突出高校体育教师特点 |
4.2.2.3 强化“立德树人”思想 |
4.3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原则 |
4.3.1 坚持“安贫乐道”原则,实现师德与自身职业特征相统一 |
4.3.2 坚持“仁礼并重”原则,实现师德与社会关系相制约 |
4.3.3 坚持“自省自克”原则,实现师德与个人道德品质相统一 |
4.3.4 坚持“经世致用”原则,实现师德标准的系统性、可操作性 |
4.4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元素与方式 |
4.4.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元素 |
4.4.1.1 以人为本 |
4.4.1.2 忧患、责任、奉献精神 |
4.4.1.3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
4.4.1.4 自省自克 |
4.4.1.5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
4.4.1.6 尊师而惮,耆艾而信,知微而论 |
4.4.1.7 内诚于心、外信于人 |
4.4.1.8 君子义以为上 |
4.4.1.9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
4.4.1.10 夫子教人,各因其才 |
4.4.1.11 有教无类 |
4.4.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方式 |
4.4.2.1 以“君子”人格为指导,构建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规范指标体系 |
4.4.2.2 以“德治”思想为指导,建立高校体育教师师德评价指标体系 |
4.5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与保障 |
4.5.1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措施 |
4.5.1.1 弘扬“人本”精神,重塑教育理念 |
4.5.1.2 重视“义利”精神,提升个人品质 |
4.5.1.3 坚定“笃行”精神,力求精业博学 |
4.5.1.4 坚定“乐道”精神,提升敬业意识 |
4.5.1.5 遵循“师道”精神,发挥榜样作用 |
4.5.2 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保障 |
4.5.2.1 政府发挥作用,加强政策保障 |
4.5.2.2 健全法律法规,加强法制保障 |
4.5.2.3 加大培训投入,保障师资质量 |
4.5.2.4 完善考核制度,加强学校保障 |
4.5.2.5 依法管理舆论,加强社会保障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目标和方法 |
1.研究目标 |
2.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升的基本理论概述 |
(一)理论基础 |
1.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1.教学研究 |
2.教学研究能力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构成及特点 |
1.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构成 |
2.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特点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
1.有利于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的发展 |
2.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
3.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4.有利于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
(一)现状分析 |
1.教师教学研究水平较低 |
2.教师较少进行教学研究 |
(二)原因分析 |
1.教师层面 |
2.学校层面 |
3.教育主管部门层面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升的基本对策 |
(一)教师加强研究意识,主动进行教学研究 |
1.厘清“教研”与“教学”的关系 |
2.积极主动进行教学研究 |
3.夯实基础理论知识 |
4.学会进行教学反思 |
(二)学校营造教学研究氛围,建立科学考核机制 |
1.营造教学研究氛围 |
2.建立科学考核机制 |
3.为教师创造交流合作的机会 |
(三)教育主管部门重视教师培训工作,健全教师培训制度 |
1.健全教师职前培训制度 |
2.健全教师入职培训制度 |
3.健全教师在职培训制度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升个案研究 |
(一)“我”的认知发展过程 |
(二)“我”的教学研究能力提升过程 |
1.教研设计 |
2.教研过程实施 |
3.教研成果转化 |
(三)研究结论 |
1.教师层面 |
2.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层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5)高校学生群体中典型非主流文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高校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相关概念界定 |
2.1 文化的内涵 |
2.2 高校主流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
2.2.1 高校主流文化的内涵 |
2.2.2 高校主流文化的特点 |
2.3 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
2.3.1 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内涵 |
2.3.2 高校非主流文化的特点 |
3 高校典型非主流文化现象及影响 |
3.1 高校典型非主流文化现象 |
3.1.1 尬文化 |
3.1.2 丧文化 |
3.1.3 佛系青年 |
3.2 高校典型非主流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
3.2.1 降低高校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
3.2.2 淡化高校学生的责任意识 |
3.2.3 加深了文化消极面对高校学生的影响程度 |
3.2.4 导致高校学生易受不良思潮的侵蚀 |
4 当前高校典型非主流文化产生的机理分析 |
4.1 高校学生群体因素 |
4.1.1 高校学生心理多样化 |
4.1.2 高校学生需求多元化 |
4.2 社会环境因素 |
4.2.1 社会环境多元化对价值观的冲击 |
4.2.2 互联网时代加速非主流文化生产与传播 |
5 新形势下高校应对非主流文化挑战的实现路径 |
5.1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高校主流文化建设 |
5.1.1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5.1.2 理性对待高校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关系 |
5.1.3 弘扬主流文化与挖掘高校特色文化相结合 |
5.2 打造高校“三全育人”格局 |
5.2.1 落实高校党委主体责任 |
5.2.2 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 |
5.2.3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
5.3 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功能 |
5.3.1 统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发挥课堂教育功能 |
5.3.2 统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化教育内涵 |
5.3.3 统筹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落实教育效果 |
5.3.4 统筹线上线下教育相融合丰富教学资源 |
5.4 依托融媒体平台优化主流文化宣传氛围 |
5.4.1 加强高校媒体监管 |
5.4.2 采用融媒体的宣传方式 |
5.4.3 提升高校学生媒介素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内涵及功能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内涵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概念结构模型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功能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及功能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功能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职业观 |
第二章 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和要求 |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 |
(一)促进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及教师队伍建设实施 |
(二)推动新时代我国师范院校“立德树人”工作开展 |
(三)助力新时代我国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深化改革 |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方向与要求 |
(一)根本方向:培育“四有”好老师 |
(二)职责要求:做好“四个引路人” |
第三章 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现状实证分析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问卷编制及使用 |
(一)编制目的 |
(二)编制方法 |
(三)编制过程 |
(四)问卷使用 |
二、当前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现状分析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主体差异分析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当前的积极方面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实施原则存在偏差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容体系有待完善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路径依赖问题凸显 |
(四)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合力结构尚未形成 |
二、当前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弱化的成因分析 |
(一)学校原因: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及教育有效性不足 |
(二)学生原因:师范生职业理想塑造自觉性差 |
(三)国家原因:薪酬待遇及社会保障不佳 |
(四)社会原因:社会价值观影响及就业形势压力 |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思路与举措 |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工作原则调适 |
(一)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协调原则 |
(二)理论指导与实践熏陶相结合原则 |
(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融合原则 |
(四)专业教育与全方位教育相统一原则 |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容体系建构 |
(一)政治信仰与爱国主义教育 |
(二)教师职业认知教育 |
(三)教师职业认同教育 |
(四)教师职业情感教育 |
(五)教师从教信念教育 |
三、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实践举措探索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路径选择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对策提升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机制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访谈提纲》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问卷(正式版)》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7)学术共同体视域下A大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缘起 |
1.1.1 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至关重要 |
1.1.2 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系统化的支持机制 |
1.1.3 学术共同体为构建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机制提供了有益视角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高校青年教师 |
1.3.2 教师专业成长 |
1.3.3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机制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过程 |
2.3.1 抽样 |
2.3.2 资料搜集 |
2.3.3 资料分析与整理 |
2.3.4 成文方式与论文结构 |
2.4 研究者的思考 |
2.4.1 研究的效度问题 |
2.4.2 研究的信度问题 |
2.4.3 研究的推广度问题 |
2.4.4 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
第三章 A大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机制的调查结果 |
3.1 选聘机制 |
3.1.1 “守旧和恋家的传统” |
3.1.2 “倒是很简单啊” |
3.1.3 “跟卖猪肉一样” |
3.2 培养机制 |
3.2.1 “发通知的部门” |
3.2.2 “自学成才” |
3.2.3 “各自为营” |
3.2.4 “拿不出手” |
3.3 评价机制 |
3.3.1 “重科研轻教学” |
3.3.2 “都是算出来的” |
3.3.3 “不自取其辱” |
3.4 晋升机制 |
3.4.1 “把路给堵死了” |
3.4.2 “以不变应万变” |
3.4.3 “文理分开排名” |
3.5 激励机制 |
3.5.1 “赔” |
3.5.2 “再差不也是个合格” |
3.5.3 “口号喊得响” |
3.6 小结:实现内涵式发展——A大学教师培养工作的战略转型 |
第四章 研究结论 |
4.1 本研究建构的扎根理论 |
4.1.1 选聘机制:加强对基层学术组织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匹配度的考察 |
4.1.2 培养机制:推动学术场域的组织变革与打造学术共同体 |
4.1.3 评价机制:建立大学教师分层分类评价的导向机制与标准 |
4.1.4 晋升机制:实现大学青年教师晋升标准差异化与晋升路径多元化 |
4.1.5 激励机制:加大物质激励,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4.2 启示与建议 |
4.2.1 政府层面 |
4.2.2 高校层面 |
4.2.3 青年教师层面 |
4.3 本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4.3.1 本研究的局限之处 |
4.3.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青年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8)短视频传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和简要评价 |
(一)文献综述 |
(二)简要评价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一章 短视频及其传播概要 |
一、短视频的界定与类型 |
(一)短视频的一般定义 |
(二)短视频的主要类型 |
二、短视频的兴起与发展 |
三、短视频的传播与特征 |
(一)传播主体年轻化 |
(二)传播内容分众化 |
(三)传播信息碎片化 |
(四)传播方式交互化 |
(五)传播效应广泛化 |
第二章 短视频传播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
一、短视频传播在大学生群体中走红的驱动因素 |
(一)大势所趋:短视频传播热潮的趋势使然 |
(二)技术赋能:借力第五媒体发展福利 |
(三)资本助推:迎合大学生的文化消费意愿 |
(四)人心所向:满足大学生自我实现需要的新媒介 |
二、短视频传播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 |
(一)精神文化消费凸显大学生无意识选择 |
(二)虚实转换异化大学生思想行为 |
(三)算法推荐引发“信息茧房”效应 |
(四)传播主体复杂影响大学生价值养成 |
(五)媒介依赖弱化大学生现实社会交往能力 |
三、短视频传播对大学生发挥的积极作用 |
(一)低门槛式参与:满足大学生自我表达的需要 |
(二)一键式共享:满足大学生社会交往的需要 |
(三)圈层式社交:促进大学生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
(四)碎片化传播:满足大学生释压减负的需要 |
(五)多元素混搭:满足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
第三章 短视频传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境遇 |
一、短视频传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联系 |
(一)作用过程要素相像 |
(二)主体目的内生耦合 |
(三)功能发挥内在相通 |
(四)传播发展优势互补 |
二、短视频传播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挑战 |
(一)主客界限消融:教育主体“去中心化” |
(二)传播效应广泛:教育客体“复杂化” |
(三)传播时空自由:教育环体“拟态化” |
(四)多维元素整合:教育介体“式微化” |
三、短视频传播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机遇 |
(一)独特性: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场域 |
(二)平等性: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关系 |
(三)灵活性: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手段 |
(四)分众性: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 |
(五)交互性: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 |
第四章 短视频传播优势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
一、短视频传播优势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学理支持 |
(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三)E·卡茨的“使用与满足”理论 |
(四)“议程设置理论” |
二、短视频传播优势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
(一)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发展的重要手段 |
(二)融合“三因”理念的实践探索 |
(三)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创新 |
(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必要尝试 |
三、短视频传播优势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解析 |
(一)重传统课堂教学轻网络育人阵地开发 |
(二)重专业知识学习轻媒介素养培育 |
(三)重结果量化考核轻过程互动反馈 |
第五章 短视频传播背景下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路径 |
一、短视频传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目标 |
(一)正确看待教育主体之间关系的新变化 |
(二)辩证对待短视频传播产生的相关影响 |
(三)引导主体形成对短视频传播的理性认知 |
(四)实现短视频传播优势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发展 |
二、短视频传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
(二)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
(三)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
(四)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
(五)坚持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统一 |
三、短视频传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路径探索 |
(一)增强主体魅力,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见领袖” |
(二)改进教育过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对称性 |
(三)优化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 |
(四)净化育人环境,营造风清气正的新媒体育人空间 |
(五)释放育人合力,借助新媒介传播优势活化思政工作 |
(六)顺应时代要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小学初任教师家校合作能力发展状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缘由 |
(一)学习经历:引发新的问题思考 |
(二)调研所见:感悟新的变革需要 |
(三)阅读所思:明晰国际国内差距 |
(四)参会所闻:启发新的研究思路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家校合作中教师的研究 |
(二)关于教师家校合作能力的研究 |
(三)关于初任教师的研究 |
三、概念界定 |
(一)教师的家校合作能力 |
(二)小学初任教师 |
(三)教师教育 |
四、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论文框架 |
(一)研究问题 |
(二)论文框架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一)选择H师范学院的原因 |
(二)选择几位初任教师的原因 |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个案研究方法 |
(二)研究过程 |
四、研究的伦理问题 |
第三章 小学初任教师家校合作能力的个案考察 |
一、认知能力:“深入思考比较少” |
(一)认识情境:“大概了解了” |
(二)理解情境:“赢得了家长就赢得了全世界” |
二、社交能力:“双向互动不多的” |
(一)人际交往:“有点套路的” |
(二)组织与管理:“家委会应该是没有规章制度的” |
三、行动能力:“主动性还是要进一步加强” |
(一)调控能力:“有些事情等到发生了才知道” |
(二)自主学习:“我没看这种书/没被要求写论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初任教师家校合作能力的因素分析 |
一、教师教育的缺失 |
(一)单薄的职前教育课程 |
(二)难以反馈的实习形式 |
(三)被边缘化的培训内容 |
(四)不完善的教师评价制度 |
二、学校环境的抑制 |
(一)任务繁重的教育教学压力 |
(二)自上而下“命令式”的活动形式 |
(三)难以落实的家校合作制度 |
三、周边环境的浸染 |
(一)浮躁功利的社会生态 |
(二)差异化的学习氛围 |
四、初任教师个人的局限性 |
(一)理论认知:“家长不够专业” |
(二)学习动机:“学校没有要求” |
(三)实践行为:“完成学校的任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培养教师家校合作能力的建议 |
一、教师教育的变革 |
(一)教师培养模式的变革 |
(二)职前教育的课程设计 |
(三)职前教育中的实习活动 |
(四)入职教育与在职培训 |
(五)教师评价制度 |
二、学校层面的支持 |
(一)学校管理与工作安排 |
(二)学校成员内部的合作 |
(三)学校家校合作制度的建设 |
三、社会环境的创设 |
(一)完善教师家校合作能力的相关制度 |
(二)构建良好的社会文化 |
(三)倡导社会团体提供帮助 |
四、教师的自我教育 |
(一)自发自觉的教育观念 |
(二)主动积极的学习动机 |
(三)躬行实践的行为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对家校合作的再认识 |
二、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一)研究的不足 |
(二)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初任教师家校合作能力”的自评表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观察表格 |
致谢 |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四、浅论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路径研究[D]. 李昭君. 兰州大学, 2021(12)
- [2]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D]. 孟玉新.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儒家人文精神融入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师德建设的路径研究[D]. 董文静.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4]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探究[D]. 孙文珊.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高校学生群体中典型非主流文化现象研究[D]. 马骁. 中北大学, 2020(09)
- [6]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D]. 李辉.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7]学术共同体视域下A大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支持机制研究[D]. 韩东. 河北大学, 2020(08)
- [8]短视频传播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研究[D]. 赵娜. 兰州大学, 2020(12)
- [9]小学初任教师家校合作能力发展状态研究[D]. 吕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