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的文化底蕴与城市建设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王梓羽,汪德根,朱梅[1](2022)在《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异及形成机理》文中指出探索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异特征与形成机理,对于提高建筑遗产的保护水平有重要意义。以396处20世纪建筑遗产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差椭圆、重心分析、Voronoi图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异及演变特征,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深入剖析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从整体分异格局及演变来看,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布呈凝聚状,省域层面呈高富集区"一枝独秀"、中富集区"东部零星"、一般富集区和低富集区"两带两块"的特征;市域层面呈"断崖式"数量差异、"梯度化"等级差异、"众星捧月"空间分异特征;重心呈"先北后南"移动趋势,东西向移动较微小,集聚程度呈由强变弱趋势,集聚点数量呈递减趋势。(2)从类型分异格局及演变来看,20世纪建筑遗产可分为六大主类和16个亚类。其中,科教文卫体类、商政办公类和纪念性类遗产数量居多,且分别呈"两核分散""东部三核、中部团状零星""两核一环多点"空间分布特征;同时,不同类型建筑遗产分布演变特征差异明显。(3)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布格局是由区域地位、文化与教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联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历史文化底蕴因子的影响最大。
魏国杰,穆战强[2](2021)在《县级城市规划建设与未来发展分析探讨》文中指出基于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县级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工作至关重要。针对县级城市的产业结构、城市规模效益与聚集效应、城市文化底蕴、环境建设、未来规划等几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了目前县级城市规划与发展的现状,提出从加强县级城市的交通建设、公共基础建设以及产业园区的建设方面来提升县级城市的硬件设施的同时,在未来的县级城市发展中,增强县级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县级城市推行绿色城市和智慧城市的理念,从而加强县级城市的软件设施。
范晓鹏[3](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李金玉[4](2021)在《人类学视阈下中国纪录片都市影像的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胡凯[5](2021)在《临潼文地谱系、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城市在历代的城市规划营建中积淀了优秀的历史经验,并在实践中形成以人文视角进行文化用地建设的智慧营建传统。然而,现代以功能为导向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忽视了文化用地建设的重要性,导致城市特色缺失、文化空间碎片化等,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今,面向文化复兴的战略要求,国家多次强调要延续城市历史文脉,提升城市文化发展,塑造以文化为中心的城市空间,这就需要从文化用地的视角进行探讨研究。“文地”的提出从整体性视角为解决城市文化用地的用地承载及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因此,作为支撑城市文化空间发展的重要载体,既要厘清其历史内涵,还应该重视文化用地在当今的规划及建设意义。临潼作为华夏民族的源脉之地,历史渊源深厚,人文胜迹颇为丰富,经周秦至汉唐,一直是京畿之地,占据着中国历史文化基因的重要地位,有着独特的地方性城市空间格局特色,对于研究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内容有较为突出的借鉴意义。论文选取临潼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了史前至秦汉—隋唐时期—民国时期—建国以来临潼建成区城市空间发展概况,分析了城市空间建设对文地的影响;结合历史资料的挖掘梳理和实地调研,明确了临潼的文地谱系以文化精神标识用地、纪念用地、宗教用地、文化遗产用地、文化设施用地及文化产业用地为6大类文地类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了文地的具体分类并进行空间落位;结合量化统计与GIS的核密度法科学化的分析了临潼主要历史时期以来的文地分布特征,总结出临潼文地呈“老城强中心聚集+郊野多中心组团分布”的特征;探讨了影响文地生成的关键因素包括历史演变积淀、宗教民间祭祀活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驱动及现代城市文化设施建设,明确了其在文化空间建设上的动力机制;基于当下城市文化的发展诉求,分析了临潼文地在城市文地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构想,以实现城市文化传承为目的,提出文化传承的技术路线;基于临潼历史空间格局基底,构建了结合时代发展的山水人文空间格局,以此为促进城市格局发展的整体构架,并在现状文地的基础上进行了配置优化,以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风貌,彰显城市特色。本文通过深入的文献挖掘与梳理,及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得到的临潼文地谱系分类、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划策略等相关研究成果有望推动城市文地的相关学术研究,充实“文地”的理论体系,并期望能为临潼的文化用地建设提供借鉴思路。
贺一鸣[6](2021)在《关中平原县城新区空间特色规划管控研究 ——以大荔县为例》文中指出快速城镇化的推进对新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客观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依托土地经济快速扩张的城镇化往往过于注重“量的扩张”,忽略了对城市空间“质的提升”,出现了“千城一面”的城市面貌。对于外部环境要素单一的关中平原县城新区,特色缺乏的现象更为严重。究其根本原因,一方面对于新区这样一张“白纸”,传统的规划方法导致空间布局呈现同质化趋势,另一方面由于规划与管理严重脱离,空间管控内容呈现泡沫化现象。由此可见,空间特色成为了新区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探索空间特色的规划与管控在快速城镇化发展的今天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主要采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务实性基本研究方法,以关中平原县城新区为研究对象,以空间特色为研究范畴,基于空间资源与矛盾的认知,梳理该区域空间特色核心影响要素。选取大荔县为研究实例,提出适宜的“空间格局”、“用地布局”及“城市风貌”特色构建的规划策略,实践性探讨了空间特色管控的基本方向和途径。首先,总体把握关中平原县城新区空间的现实状况、认知其空间特色的资源与矛盾,剖析空间特色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空间认知、提取要素、规划策略、特色管控”的空间特色构建的思路。通过提取空间格局要素、用地布局要素、城市风貌要素三类一级要素,分别梳理出二级要素的空间原型及构建要点进行分析,构建关中平原县城新区空间特色要素体系。其次,选取大荔县为研究实例,基于关中平原县城新区特色构建的基本原则,提出其空间特色构建的规划策略。大荔县城新区空间格局特色应形成“农田引入型”城绿融合的生态格局,遵循“礼制”对称与秩序的人文格局,由发展核心及发展轴线构成的发展格局。用地布局特色应形成“密路网、开放式”的小尺度街区,基于“用地混合开发”的用地功能,系统化、多功能的绿地系统布局。城市风貌特色应形成核心建筑所在轴线形成三重天际线,连续性与地域性主导的街道界面,新“同州”风格的色彩与材料。最后,尝试性提出大荔县城新区空间特色管控路径,以空间特色规划策略推导梳理空间特色管控内容,重新分类为总体管控类、重点管控类、核心管控类内容,最后落位空间实现空间特色分区管控,试图探寻关中平原县城新区空间特色管控的适宜之路。
张瑞雪[7](2020)在《生态园林城市导向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以鹤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指出我国要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尊重自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美丽中国。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城市建设的主导方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可以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进程,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园林城市注重城市生态功能的完善、城市绿地建设的提升,在具体落实时还有提升的空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实现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环节,因此以生态园林城市为导向的绿地系统规划策略及要点的探索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首先阐明了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生态园林城市评选指标及实践的完善和探索,明确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辨析了生态园林城市与相关城市发展理论的区别和联系,梳理了国内外对于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而阐明了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其次,本文选取了5个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案例,包括2个国外的生态宜居城市和3个国内的类型不同、生态良好的城市。通过对国内外案例的解读,概括出实现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途径及方法,为本文的规划提供了思路。再次,本文总结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模式、规划原则及绿地系统建设要求、规划策略及具体实施路径。最后,运用研究总结的方法和策略,结合鹤壁市城市概况、现状绿地及存在的问题,对鹤壁市绿地系统进行总体布局规划和专题规划,提出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保障措施,将研究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本文在生态园林城市等相关理论支撑下,结合案例解读概括,对绿地系统规划策略和实施路径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对开展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建设提出了建议,更好的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李倩[8](2020)在《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评述》文中指出湿地公园作为城市湿地保护、恢复以及合理利用的有效模式,同时也是生态层面上具有长期发展性的保护和利用类型,是湿地修复与发展的重要方式。景观设计作为湿地公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地域内涵表现及空间氛围营造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对无锡市七处湿地公园(不包含宜兴、江阴)景观资源的调查分析,对其中的景观设计特点进行评述。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分析归纳、图示分析等方法,对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历程、自然及社会影响因素进行整体评析,对自然及人文类景观资源进行总结类比,得出依托植物资源、运用文化遗址典故、利用改造场地肌理的景观设计特点的结论。通过对无锡市湿地公园现有景观营造不足的分类阐述,结合相近地理区位的其他湿地公园的横向类比分析,进行景观设计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通过归纳、分类、总结及发现、分析、解决的应用逻辑,本文在深入研究的情况下,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系统性分析了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建造基础及主导因素,得出其建造基础以湿地资源、气候植被要素及地域文化为主要优势条件;主导因素以政策引导、地理区位优势、造园思想为主。同时整理分析了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历程,以时间性与空间性贯穿始终。得出在太湖水体综合治理及湿地修复保护的大背景因素下,结合七处湿地公园各自情况开展湿地公园的建设;2.系统性分析了无锡市湿地公园的现状,通过对文中七处湿地公园在分布、发展阶段、类型三方面的探讨研究,得出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分布以太湖水系为主导因素,经济发展为影响因素;发展阶段以无锡市不同时期的城市五年规划为主要划分;类型标准以国家级别类、生境基底类、景观资源类为区别参照;3.系统较为全面的从地域性景观资源运用、设计要素及景象构成两方面展开对无锡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维度研究,并依据湿地公园中的具体体现分别进行理论性与实例性的阐述。依据前期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对现状存有的不足在微观层面进行评析,具体为植物景致及维护管理、造景形式单一及部分建筑使用率不高、游线中导视系统、基础设施欠缺等方面;4.系统性总结归纳了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发展建议。主要类比分析了南京、苏州、常州、镇江四座同属于苏南地域城市范围中的湿地公园。通过对景观设计营造的横向类比,得出发展趋势的结论为:依地制宜,低维护景观进一步发展;意匠独造,地域营造加强;湿地展示形式多样化及深挖湿地生态价值有利于建构山水宜居城市。
张景璇[9](2020)在《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伴随“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方针的提出,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发展方向转向提高物质环境品质,使得大学校园不仅可以展现高校办学水平和文化特色,还可以同时完成环境育人的实践。在经历世纪之交的大学校园建设热潮后,千校一面、文化底蕴缺失、文化氛围淡薄等校园物质环境问题逐渐浮现,形成了校园规划设计的文化困境,因此,如何进行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是当下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基于实地和文献调研,梳理了大学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经验及现存问题,并在建立针对性的理论模型后,提出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4个部分:首先,本文明晰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回溯其变迁的历史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方式和规划形态的历史发展过程,梳理各时期中西方大学校园空间形态模式。其次,本文选取8所大学12个校园作为实地调研对象,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考察和随机访谈等方法,对校园规划格局、校园建筑,景观标识、校园文化氛围等进行深入考察,再结合对相关文献的研读,对当下大学校园物质环境文化建设的经验和现存问题进行整合与归纳。接着,本文针对“文化”用于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确定探讨的校园文化要素,明确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物质环境间的联系方式,从而建构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理论模型。最后,在前期调研和理论模型的基础上,从文化传承、文化实践和文化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基于文化传承,提出传承地域文化景观和校园历史文化景观的策略;基于文化实践,提出契合学生活动模式场景、契合教学活动场景、策划交往活动场景、契合及策划文娱活动场景的策略;基于文化发展,提出预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固定要素、适时维护和更新校园内半固定要素的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综合运用,提升校园空间文化品质、彰显校园文化特色。全文约78000字,图184幅,表格29个。
魏楠楠[10](2020)在《近代南昌城市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昌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内涵。在古代,南昌曾作为南唐国都,其独特的书院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古代南昌城市文化的繁荣,而滕王阁、西山万寿宫等则是最具代表南昌古代城市文化的文物古迹;在近代,中共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点燃革命之火,使南昌城成为我国着名的革命老区,获得了特有的历史荣誉,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其更是红色文化的摇篮,现今南昌仍保存诸多红色文化遗迹;南昌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山水绿色资源,着名的“豫章十景”更是将南昌独特的景致展露无遗,可谓是为南昌城市穿上了一件极富生态价值的绿色大衣,这些都处处彰显着南昌的城市文化价值。南昌的城市文化深刻影响了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形成。如今,在追求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时代,南昌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日益重视传统城市文化。笔者参照其他城市的文化研究,浅略的探寻南昌的城市文化,期望为南昌现代城市文化建设打开新的思路。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拟分三章论述。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何为城市文化、概述论文的选题价值、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主要是对南昌城市的产生和南昌城市文化发展脉络做一个梳理,包括古代南昌城市文化的兴起和近代南昌城市文化的发展,有一个确切的认识,从而归纳出影响近代南昌城市文化发展的若干因素,对近代南昌城市文化进行初步的探索。第二章侧重论述近代南昌城市文化的内涵,涉及地理生态文化、商业文化、规划建筑文化、民间艺术文化等方面。这些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反映南昌城市人民的生活方式,体现近代南昌城市的文化价值。这也是文章论述的重点和核心。第三章通过对南昌城市文化做基本的总结,从价值和名城保护方面进行分析。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南昌的城市文化,找出其中仍有影响意义的传统文化元素,这将有利于对南昌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扬,这对于目前国家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建设也有着很好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二、城市的文化底蕴与城市建设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的文化底蕴与城市建设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异及形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1 研究方法 |
1.1.1 最邻近指数 |
1.1.2 标准差椭圆与重心分析 |
1.1.3 Voronoi图与Duyckaerts三步迭代法 |
1.1.4 地理探测器 |
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 结果分析 |
2.1 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异及演变特征 |
2.1.1 整体空间分异格局及演变特征 |
2.1.2 类型空间分异格局及演变特征 |
2.2 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异格局的形成机理 |
2.2.1 影响因素选取 |
2.2.2 成因分析 |
2.2.3 形成机理 |
3 结论 |
(2)县级城市规划建设与未来发展分析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县级城市规划与发展现状分析 |
1.1 产业结构不足 |
1.2 城市规模效益与聚集效应较差 |
1.3 城市文化底蕴薄弱 |
1.4 不注重环境建设 |
1.5 对未来规划不足 |
2 县级城市规划建设 |
2.1 加强交通建设 |
2.2 加强公共基础建设 |
2.3 产业园区建设 |
3 未来发展 |
3.1 增强城市文化底蕴 |
3.2 “绿色”理念的推广 |
3.3 智慧型城市理念推广 |
4 结语 |
(3)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
1.2.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概念释义 |
1.4.1 都市圈 |
1.4.2 一体化 |
1.4.3 高质量 |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
1.6.2 研究特性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
2.3.1 国外经验 |
2.3.2 国内经验 |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
2.4.1 人本化 |
2.4.2 绿色化 |
2.4.3 创新化 |
2.4.4 网络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
3.3.1 产业协同创新 |
3.3.2 市场开放统一 |
3.3.3 生态绿色共保 |
3.3.4 城乡协调融合 |
3.3.5 文化包容认同 |
3.3.6 交通互联互通 |
3.3.7 服务共建共享 |
3.3.8 科技智慧引领 |
3.3.9 治理现代高效 |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
4.1.1 识别原则 |
4.1.2 识别思路 |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
4.2.1 基本特征判别 |
4.2.2 基本范围选取 |
4.2.3 中心城市界定 |
4.2.4 识别方法选取 |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
4.5.1 核心圈层识别 |
4.5.2 扩展圈层识别 |
4.5.3 辐射圈层识别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
5.1 时空演化特征 |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
5.2 区域现状解析 |
5.2.1 自然地理 |
5.2.2 经济社会 |
5.2.3 城镇体系 |
5.2.4 服务设施 |
5.2.5 体制机制 |
5.3 比较格局审视 |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
5.4 核心问题研判 |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
6.1.1 总体思路 |
6.1.2 评价方法 |
6.1.3 数据来源 |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
6.2.3 评价结果分析 |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
6.3.3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
7.1 影响因子研判 |
7.1.1 自然环境因子 |
7.1.2 经济社会因子 |
7.1.3 交通设施因子 |
7.1.4 历史文化因子 |
7.1.5 政策制度因子 |
7.1.6 信息技术因子 |
7.2 动力机制解析 |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
7.3 既有模式梳理 |
7.3.1 一般模式 |
7.3.2 复合模式 |
7.3.3 模式特征 |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
7.4.1 模式建构思路 |
7.4.2 空间模型建构 |
7.4.3 适宜模式推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
8.1.1 战略价值研判 |
8.1.2 目标方向引导 |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
8.2.1 城镇体系完善 |
8.2.2 空间结构优化 |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
8.7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
9.1.1 规划思维转变 |
9.1.2 规划目标转向 |
9.1.3 规划基本原则 |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
10.2 创新点 |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
10.3 不足与展望 |
10.3.1 不足之处 |
10.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临潼文地谱系、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文化空间规划及建设的重要意义 |
1.1.2 文化用地规划建设缺乏有效的技术路径 |
1.1.3 临潼是研究文化用地的典型案例 |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解析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概念解析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临潼的相关基础研究 |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临潼城市历史及城市空间建设历程 |
2.1 临潼山水形胜与城市发展历程概况 |
2.1.1 “山水环抱”的自然山水形胜 |
2.1.2 临潼的发展历程概况 |
2.2 史前聚落聚居至秦汉时期城市建设 |
2.2.1 以姜寨遗址为代表的原始社会居民点的诞生 |
2.2.2 以秦始皇陵为代表的陵邑工程建设 |
2.3 隋唐时期城市建设 |
2.3.1 皇家离宫——华清宫历代建设与完善 |
2.3.2 唐昭应古城格局形成 |
2.4 民国时期城市建设 |
2.4.1 关中地区重要的地方防御格局建设 |
2.5 建国以来城市建设 |
2.5.1 建国至改革开放时期 |
2.5.2 改革开放至今 |
2.6 本章小结 |
3 临潼文地谱系 |
3.1 文地的数据来源 |
3.2 文地分类标准 |
3.3 临潼文地分类 |
3.3.1 文化精神标识用地 |
3.3.2 纪念用地 |
3.3.3 宗教用地 |
3.3.4 文化遗产用地 |
3.3.5 文化设施用地 |
3.3.6 文化产业用地 |
3.4 本章小结 |
4 临潼文地分布特征 |
4.1 文地分布特征的测算方法 |
4.2 文地的总体分布特征 |
4.2.1 数量均衡覆盖面广,面积规模小但文地占比高 |
4.2.2 老城强中心聚集+郊野多中心组团分布 |
4.3 文化精神标识用地分布特征 |
4.3.1 价值优先数量极少,但面积规模大文地占比高 |
4.3.2 作为地区文化精神标识独立分布 |
4.4 纪念用地分布特征 |
4.4.1 数量较少几乎分布于老城,面积规模小文地占比低 |
4.4.2 老城组团聚集 |
4.5 宗教用地分布特征 |
4.5.1 数量较少主要分布于老城,面积规模小文地占比低 |
4.5.2 老城组团聚集+郊野散点式分布 |
4.6 文化遗产用地分布特征 |
4.6.1 数量较多覆盖广泛,面积规模大文地占比高 |
4.6.2 老城强中心聚集+郊野均匀组团+带状分布 |
4.7 文化设施用地分布特征 |
4.7.1 数量多主要遍及老城,面积规模适中文地占比相对较高 |
4.7.2 老城多中心组团聚集+郊野散点式分布 |
4.8 文化产业用地分布特征 |
4.8.1 数量较少主要分布于老城,面积规模小文地占比较低 |
4.8.2 老城组团聚集+郊野散点式分布 |
4.9 本章小结 |
5 临潼文地生成因素 |
5.1 历史演变积淀 |
5.1.1 古代历史事件遗址 |
5.1.2 革命事件遗址 |
5.1.3 唐华清宫的历代建设下的文地 |
5.2 宗教民间祭祀活动 |
5.2.1 纪念空间的产生 |
5.2.2 宗教用地的建设 |
5.3 文化遗产保护 |
5.3.1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掘带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建设 |
5.3.2 唐昭应城墙的遗址保护 |
5.4 文化产业驱动 |
5.4.1 华清宫旅游升级转型下的文地建设 |
5.4.2 规划政策带动下的文地建设 |
5.5 现代城市文化设施建设 |
5.5.1 文化设施需求提升 |
5.6 本章小结 |
6 临潼文化传承策略 |
6.1 临潼城市文地当前存在的问题 |
6.1.1 各类文地之间联系薄弱,缺乏整体性保护 |
6.1.2 文地规划建设缺乏均衡性 |
6.2 文化传承的理念 |
6.2.1 文化传承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基因的重要途径 |
6.2.2 文化传承的技术路线 |
6.3 城市文化精神定位与山水人文空间格局 |
6.3.1 明确城市文化精神定位 |
6.3.2 轴线构建与人文空间布局的原则和依据 |
6.3.3 关键轴线的确立 |
6.3.4 关键人文空间的规划布局选址 |
6.3.5 构建基于历史与现代相呼应新时期山水人空间格局 |
6.3.6 优化城市风貌,彰显城市文化特色 |
6.4 临潼城市文地规划配置 |
6.4.1 提升文化精神标识用地地域价值 |
6.4.2 关联纪念用地“人物+事件”成网络 |
6.4.3 划定宗教用地保护范围 |
6.4.4 结合“原址保护+重点片区标识”的文化遗产体系 |
6.4.5 提升文化设施用地服务配置 |
6.4.6 促成文化产业用地合理布局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7.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作者在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关中平原县城新区空间特色规划管控研究 ——以大荔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县城高质量发展要求使新区空间角色亟待转变 |
1.1.2 关中平原县城新区空间特色规划管控存在问题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1.2.1 城市空间特色 |
1.2.2 空间特色规划管控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对象 |
1.5.1 关中平原县城新区 |
1.5.2 大荔县城新区 |
1.6 研究框架 |
2 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管控相关研究 |
2.1 城市空间特色相关研究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2 空间特色规划管控相关研究 |
2.2.1 空间特色规划相关研究 |
2.2.2 空间特色管控相关研究 |
2.2.3 空间特色规划管控主要层级与内容 |
2.3 空间特色相关规划实践 |
2.3.1 南京——编制“特色意图区”专项规划 |
2.3.2 武汉——特色要素库指导空间特色管控 |
2.4 相关研究总结 |
3 关中平原县城新区空间认知与规划管控思路 |
3.1 关中平原县城新区空间资源认知 |
3.1.1 研究样本选取 |
3.1.2 自然环境资源 |
3.1.3 历史文化资源 |
3.1.4 县城发展资源 |
3.2 关中平原县城新区空间矛盾认知 |
3.2.1 格局团块聚集与有序分散的矛盾 |
3.2.2 用地低效利用与绿色集约的矛盾 |
3.2.3 风貌同质变异与多样统一的矛盾 |
3.3 关中平原县城新区空间矛盾的根源剖析 |
3.3.1 地域原因 |
3.3.2 规划原因 |
3.3.3 管控原因 |
3.4 关中平原县城新区空间特色规划管控思路 |
3.4.1 解读——现状综合认识分析 |
3.4.2 构建——空间特色要素体系 |
3.4.3 规划——空间特色规划策略 |
3.4.4 管控——空间特色实现方法 |
3.5 小结 |
4 大荔县城新区空间特色要素体系构建 |
4.1 大荔县城新区典型性分析 |
4.1.1 大荔县城新区与关中平原县城新区的典型性 |
4.1.2 大荔县城新区进行空间特色规划管控的必要性 |
4.2 空间特色构建原则 |
4.2.1 解决“平原地区”的地理困境 |
4.2.2 体现“关中地区”的地域文化 |
4.2.3 符合“县城新区”的角色定位 |
4.3 空间特色要素的构建思路 |
4.3.1 空间特色要素的基本构成 |
4.3.2 空间特色要素的特色构建方法 |
4.4 空间格局要素 |
4.4.1 自然生态 |
4.4.2 历史人文 |
4.4.3 发展格局 |
4.5 用地布局要素 |
4.5.1 街区尺度 |
4.5.2 用地功能 |
4.5.3 开敞空间 |
4.6 城市风貌要素 |
4.6.1 建筑高度 |
4.6.2 街道界面 |
4.6.3 色彩材料 |
4.7 小结 |
5 大荔县城新区空间特色要素规划策略 |
5.1 空间格局特色规划 |
5.1.1 “农田引入型”城绿融合的自然生态格局 |
5.1.2 遵循“礼制”对称与秩序的历史人文格局 |
5.1.3 由发展核心及发展轴线构成的发展格局 |
5.2 用地布局特色规划 |
5.2.1 “密路网、开放式”的小尺度街区 |
5.2.2 基于“用地混合开发”的用地功能 |
5.2.3 系统化、多功能的开敞空间体系 |
5.3 城市风貌特色规划 |
5.3.1 核心建筑所在轴线空间形成三重天际线 |
5.3.2 连续性与地域性主导的街道界面 |
5.3.3 基于新“同州”风格的色彩与材料协调 |
5.4 小结 |
6 大荔县城新区空间特色要素管控路径 |
6.1 空间特色管控原则 |
6.1.1 分类管控原则 |
6.1.2 分区管控原则 |
6.2 空间特色要素管控内容与要求 |
6.2.1 空间格局特色 |
6.2.2 用地布局特色 |
6.2.3 城市风貌特色 |
6.3 空间特色管控分类 |
6.3.1 总体管控类 |
6.3.2 重点管控类 |
6.3.3 核心管控类 |
6.4 空间特色管控分区 |
6.4.1 一级管控区 |
6.4.2 二级管控区 |
6.4.3 三级管控区 |
6.5 空间特色管控路径 |
6.5.1 管控分类与管控分区的对应关系 |
6.5.2 空间特色管控路径 |
6.6 空间特色管控实践 |
6.6.1 总体管控类实践 |
6.6.2 重点管控类实践 |
6.6.3 核心管控类实践 |
6.7 小结 |
7 结语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待深化与待拓展空间 |
致谢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7)生态园林城市导向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以鹤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发展的需求 |
1.1.2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建设存在提升空间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特色 |
1.6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与研究概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绿地系统规划 |
2.1.2 生态园林城市 |
2.1.3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 |
2.2 相关城市建设理论 |
2.2.1 田园城市 |
2.2.2 生态城市 |
2.2.3 园林城市 |
2.2.4 公园城市 |
2.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3.1 生态园林城市研究 |
2.3.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
2.3.3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研究 |
2.4 小结 |
3 典型案例分析与经验借鉴 |
3.1 “花园中的城市”——新加坡 |
3.1.1 城市概况 |
3.1.2 规划特点 |
3.1.3 借鉴意义 |
3.2 “绿色之都”——哥本哈根 |
3.2.1 城市概况 |
3.2.2 规划特点 |
3.2.3 借鉴意义 |
3.3 西安市绿地系统规划 |
3.3.1 城市概况 |
3.3.2 规划特点 |
3.3.3 借鉴意义 |
3.4 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 |
3.4.1 城市概况 |
3.4.2 规划特点 |
3.4.3 借鉴意义 |
3.5 常德市绿地系统规划 |
3.5.1 城市概况 |
3.5.2 规划特点 |
3.5.3 借鉴意义 |
3.6 小结 |
4 生态园林城市导向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
4.1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模式 |
4.2 规划原则 |
4.2.1 整体性原则 |
4.2.2 生态优先原则 |
4.2.3 以人为本原则 |
4.2.4 全域统筹原则 |
4.2.5 系统性原则 |
4.2.6 适地适树原则 |
4.3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建设要求 |
4.4 规划策略 |
4.4.1 构建生态网络,统筹全域绿地体系 |
4.4.2 整合特色要素,布局城市绿地结构 |
4.4.3 拓展绿色空间,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
4.4.4 推动生态修复,完善城市生态功能 |
4.5 绿地系统规划路径 |
4.5.1 绿地建设 |
4.5.2 树种规划 |
4.5.3 水系规划 |
4.5.4 生物多样性规划 |
4.5.5 绿道规划 |
4.5.6 公园设计 |
5 生态园林城市导向的绿地系统规划实践——以鹤壁市为例 |
5.1 鹤壁市问题梳理 |
5.2 鹤壁市概况分析 |
5.2.1 区位条件 |
5.2.2 文化底蕴 |
5.2.3 自然资源 |
5.2.4 道路交通 |
5.2.5 社会经济发展 |
5.3 鹤壁市城市建设用地现状 |
5.3.1 行政街区分布 |
5.3.2 城市用地现状 |
5.3.3 用地适宜性分析 |
5.4 相关规划衔接 |
5.5 鹤壁市绿地系统现状 |
5.5.1 城市绿地现状 |
5.5.2 城市绿地分布存在的主要问题 |
5.5.3 绿地系统指标分析 |
5.5.4 绿地建设的SWOT分析 |
5.6 规划目标与依据 |
5.6.1 规划目标 |
5.6.2 规划依据 |
5.7 规划原则与策略 |
5.7.1 规划原则 |
5.7.2 规划策略 |
5.8 城市绿地系统总体布局规划 |
5.8.1 市域绿地系统规划 |
5.8.2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
5.8.3 公园绿地规划 |
5.8.4 防护绿地规划 |
5.8.5 广场用地规划 |
5.8.6 附属绿地规划 |
5.8.7 区域绿地规划 |
5.8.8 小结 |
5.9 鹤壁市绿地系统专题规划及实施保障 |
5.9.1 树种规划 |
5.9.2 防灾避险功能绿地规划 |
5.9.3 绿地景观风貌规划 |
5.9.4 水系规划 |
5.9.5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
5.9.6 生物多样性规划 |
5.9.7 绿道系统规划 |
5.9.8 游园提升规划 |
5.9.9 规划实施保障 |
5.9.10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理论层面 |
6.1.2 实践层面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附件 |
(8)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概念和对象发展 |
1.4.1 研究概念界定 |
1.4.2 规划设计及发展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无锡市湿地公园概述 |
2.1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历程 |
2.2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建造基础 |
2.2.1 湿地资源丰富 |
2.2.2 气候植被适宜 |
2.2.3 地域人文传承 |
2.3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主导因素 |
2.3.1 政策引导方向 |
2.3.2 区位经济优势 |
2.3.3 园林理念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现状调研 |
3.1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分布 |
3.2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发展阶段 |
3.3 无锡市湿地公园的类型 |
3.3.1 国家级别类 |
3.3.2 基底生境类 |
3.3.3 景观资源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
4.1 地域性景观资源应用 |
4.1.1 依托丰富植物资源 |
4.1.2 运用文化遗址典故 |
4.1.3 利用改造场地肌理 |
4.2 设计要素和景象构成 |
4.2.1 建筑小品与空间组成 |
4.2.2 植物配置与空间氛围 |
4.2.3 设施设计与空间引导 |
4.3 景观空间营造问题 |
4.3.1 植物景致性及维护管理 |
4.3.2 空间造景及建筑使用率 |
4.3.3 游线系统完整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发展建议 |
5.1 依地制宜,低维护景观发展 |
5.2 意匠独造,地域性营造加强 |
5.3 多元发展,湿地展示形式丰富 |
5.4 立足生态,建构山水宜居城市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图表索引 |
附录3:江苏省及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相关条例 |
(9)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二章 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 |
2.1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变迁 |
2.1.1 大学校园文化的含义 |
2.1.2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 |
2.1.3 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 |
2.2 西方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 |
2.2.1 早期的大学校园——封闭式方院模式 |
2.2.2 近代大学校园——对称开放模式 |
2.2.3 现代大学校园——现代功能化模式 |
2.2.4 20 世纪60 年代后大学校园——综合交流模式 |
2.2.5 当代大学校园——特色高质模式 |
2.3 我国大学校园文化的变迁与校园规划设计的发展 |
2.3.1 古代大学校园——书院模式 |
2.3.2 近代大学校园——中西融合模式 |
2.3.3 建国至文革前大学校园——苏联模式 |
2.3.4 大跃进和文革时期的大学校园——无序模式 |
2.3.5 文革后至90 年代初的大学校园——兼容并蓄模式 |
2.3.6 90年代初至新世纪大学校园——巨型化多元化模式 |
2.4 大学校园规划建设方式的发展 |
2.4.1 无规划建设 |
2.4.2 静态规划建设 |
2.4.3 动态规划建设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调研 |
3.1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调研概述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方法 |
3.1.3 调研内容 |
3.1.4 调研对象选取 |
3.2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实地调研(详见附录A) |
3.2.1 清华大学调研 |
3.2.2 武汉大学调研 |
3.2.3 上海交通大学调研 |
3.2.4 沈阳建筑大学调研 |
3.2.5 烟台大学调研 |
3.2.6 厦门大学调研 |
3.2.7 北京大学调研 |
3.2.8 四川大学调研 |
3.2.9 实地调研小结 |
3.3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文献调研 |
3.3.1 文献调研内容 |
3.3.2 文献调研总结 |
3.4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调研总结分析 |
3.4.1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经验总结 |
3.4.2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问题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论模型 |
4.1 阿摩斯·拉普卜特的“文化”用于设计的理论模型 |
4.1.1 阿摩斯·拉普卜特解决研究难点的方法 |
4.1.2 “文化”的分解 |
4.1.3 文化与环境的联系 |
4.1.4 “文化”用于设计的理论模型 |
4.2 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物质环境的联系 |
4.2.1 校园文化的分解 |
4.2.2 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物质环境的联系 |
4.3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论模型 |
4.3.1 基于校园文化传承的文化景观理论 |
4.3.2 基于校园文化实践的场景构成理论 |
4.3.3 基于校园文化发展的固定与半固定要素理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5.1 基于校园文化传承的规划设计策略 |
5.1.1 传承地域文化景观 |
5.1.2 传承校园历史文化景观 |
5.2 基于校园文化实践的规划设计策略 |
5.2.1 契合校园内学生生活模式场景 |
5.2.2 契合校园内教学活动场景 |
5.2.3 契合校园内交往活动场景 |
5.2.4 契合及策划校园内文娱活动场景 |
5.3 基于校园文化发展的规划设计策略 |
5.3.1 预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固定要素 |
5.3.2 适时维护和更新校园内半固定要素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实践 |
6.1 项目概述 |
6.2 学校简介 |
6.2.1 学校概况 |
6.2.2 校园概况 |
6.3 校园文化 |
6.3.1 学校理念 |
6.3.2 校园历史文化 |
6.3.3 校园标识文化 |
6.3.4 校园文娱活动 |
6.3.5 地域文化 |
6.4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校园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
6.4.1 基于校园文化传承的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
6.4.2 基于校园文化实践的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
6.4.3 基于校园文化发展的规划设计策略应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综述 |
7.2 研究成果 |
7.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7.4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与内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附录A: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现状实地调研 |
1.清华大学调研 |
2.武汉大学调研 |
3.上海交通大学调研 |
4.沈阳建筑大学调研 |
5.烟台大学调研 |
6.厦门大学调研 |
7.北京大学调研 |
8.四川大学调研 |
附录B: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问题提纲 |
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1) |
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2) |
附录C: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
清华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
清华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2) |
清华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3) |
武汉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
武汉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2) |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2) |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3) |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
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1) |
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2) |
北京大学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提纲 |
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校园物质环境调查访谈记录 |
附录 图片来源 |
作者简介 |
(10)近代南昌城市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关于城市文化的界定与选题价值 |
1.关于城市文化的界定 |
2.选题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1.国内学者对中国城市文化的研究 |
2.有关南昌城市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研究资料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研究资料 |
3.创新之处 |
一、南昌城市文化的发展脉络及条件 |
(一)南昌城市文化的发展脉络 |
1.南昌城市的产生 |
2.古代南昌城市文化的兴起 |
3.南昌城市文化在近代的发展 |
(二)南昌城市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
1.环境因素 |
2.军事因素 |
3.经济因素 |
二、近代南昌城市文化的内涵 |
(一)南昌城市的地理生态文化 |
1.南昌城市自然概貌 |
2.地理生态与城市文化 |
(二)南昌城市的商业文化 |
1.近代南昌商业老字号的发展 |
2.近代南昌商业老字号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
(三)南昌城市规划及建筑文化 |
1.南昌城市布局的优化 |
2.南昌古城墙文化 |
3.南昌古城街巷文化 |
(四)南昌城市的民间艺术文化——以南昌民歌为中心 |
1.以“南昌民歌”为代表的民间文化艺术 |
2.南昌民歌的形成与发展 |
3.南昌民歌对近代城市文化的影响 |
三、近代南昌城市文化的价值与保护 |
(一)近代南昌城市文化的价值 |
(二)南昌城市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城市的文化底蕴与城市建设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空间分异及形成机理[J]. 王梓羽,汪德根,朱梅. 自然资源学报, 2022(03)
- [2]县级城市规划建设与未来发展分析探讨[J]. 魏国杰,穆战强. 山西建筑, 2021(19)
- [3]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人类学视阈下中国纪录片都市影像的书写研究[D]. 李金玉.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5]临潼文地谱系、空间分布特征及规划策略研究[D]. 胡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关中平原县城新区空间特色规划管控研究 ——以大荔县为例[D]. 贺一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生态园林城市导向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以鹤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D]. 张瑞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无锡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评述[D]. 李倩. 江南大学, 2020(01)
- [9]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 张景璇. 东南大学, 2020(01)
- [10]近代南昌城市文化研究[D]. 魏楠楠.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