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郑师渠[1](2022)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近代思想论争——从傅斯年、顾颉刚到费孝通、白寿彝》文中研究表明傅斯年的"中华民族是整个的"观点,为顾颉刚的"中华民族是一个"说开辟了先路;但同中有异,其中包含富有智慧与个性的中华民族观。国难当头,傅斯年强调政治与学术相统一,以民族大义为重,表现出有别于单纯读书人的政治敏锐与远见卓识。费孝通、白寿彝当年同属学生辈,新中国成立后都超越了自己原来对"民族"的认识",殊途同归"。他们对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重要的思想创获,无疑在于前者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后者则提出了关于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理论,并以此为指导撰成《中国通史》鸿篇巨制。二者皆超越当年的老师辈,双峰并峙,互相发明,相辅相成,为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谭同学[2](2021)在《迈向主权的民族理论自觉——围绕西南民族研究的三场分歧及其方法论反思》文中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围绕西南民族研究出现了三场分歧。歧见的实质在于,"体质、语言和历史相结合"方法论对民族研究的重要性;该选择"造国民"还是"造民族";否认中华民族的组成分子为"民族"以免人假借"民族自决"分裂中国,还是承认其差异,给予扶持,促进平等团结来维护主权。这些分歧被急迫、粗糙地处置,使得人们忽略了民族研究方法论转向"语言、历史和主权相结合"的潜在共识。将三场分歧置入主权政治为坐标的宽广时空视野下,不难发现,"造民族"与"造国民"实乃传统国家转向主权国家的同一过程之不同面向,不可能二选一,也非只能二选一,"造民族"并不妨碍"造国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实践也证明,承认中华民族及其组成分子为不同层次的"民族",注重平等、团结奋斗,方能有效扞卫主权。历史地看,有主体意识和理论自觉的本土化方法论,对于当代中国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沿"主权"脉络继续往前走,仍有独特的意义。
张丽[3](2021)在《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出发,研究了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三个村庄自1958年集体公社时期以来,在生计、文化、空间社会关系三个维度上的社会变迁进程,分析影响社会变迁的核心动力要素是如何参与村内各阶段变迁的,其变迁后果又是如何。在此基础上探讨多民族杂居地带村庄的变迁模式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所在。研究以处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交界地带的天祝县为调研地,选择县内金强河流域的三个村庄为田野点,运用多点民族志、半结构式访谈、生活史研究的方法收集资料,使用比较社会学的方法,描绘三个有着不同特征社区的变迁图景。起初,半农半牧区村庄中“畜牧暖棚大量兴建”但“畜牧数量快速减少”的反常现象引发笔者关注和思考。与半农半牧区村庄相比,处于上游牧区的村庄通过暖棚建设扩大了畜牧规模,经济快速发展;下游农区村庄通过暖棚种植跨入鲜蔬菜市场,发展了地方经济。从比较中看出,暖棚扶助政策在三个村庄所在区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那么,半农半牧区修建的暖棚为什么被废弃了?在持续调研了解过程中发现,农业与牧业并重的区域,村民家庭生计多样组合,集体时期以来,村民的主要生计经历了“农牧业混合—务工为主—农业为主”的断裂式变迁过程,这与上游牧区在牧业中的持续投入与发展,以及下游农区长期以来持续发展农业的生计形态对比鲜明。研究发现,半农半牧区的农牧业资源比重相当,在市场化环境中,虽然有抵御单一生计风险的能力,但同时也使得域内的农牧业生产难以实现集中化、专业化和市场化,与附近农牧业资源相对单一的村庄相比,资源的多样性反而使其在发展中相对受限。在文化习俗方面,半农半牧区村庄同时也是汉藏民族杂居的地带,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吸收了藏族文化元素,但是在村民的文化诉求和表达形式中看到,村民将藏族牧民文化与汉族农业文化进行了巧妙的融合,族群的文化形式与精神内核在这里打破重组,形成了汉藏民族文化互动交融的现象。与藏族牧民习俗文化氛围浓厚的上游牧区,以及长期维系农耕习俗观念的下游农区对比,汉藏交融地带形成了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可以看到,民族文化在这里进行着充分地互融互构。从空间社会关系网的变迁看,因为多元的生计、文化要素在走廊共存,村民的社会关系网也呈现出灵活、扩散的特征,在村庄内外关系网的推拉作用下,也预示着村内的关系网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相对薄弱。从不同维度比较三个村庄的变迁特征,可以看到国家、市场化、行动者是决定着村庄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类动力因素在村内的作用模式有相对的一致性,国家持续的影响力、市场化程度加深、社会关系的松散化是三个村庄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共享的特征。同时,处于经济、文化交融核心地带的社区,在改革开放之后,尚未能从国家政策、市场引导中找到发展的定位,在当地行动者自发的探索尝试中,从多个方面呈现出多样、交错、不稳定的结构性特征,进而也在发展中彰显出一定的不可持续性。研究发现,政策、市场的发展干预策略,在这个经济、文化、行政、社会关系等多要素交融的区域,相对不易获得预期的结果,较难持续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域内行动者个体虽然作出了很多主动的尝试,但是因为个体力量的分散和决策能力的局限,这一区域的整体发展仍然相对受限。走出村庄个案,在我国西北民族走廊沿线的村庄中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政策、市场环境、文化要素的交汇融合,形成了多元共存的走廊景观,然而区域经济发展却呈现出零散化、阶段性的不稳定形态。研究认为,在当前的乡村振兴研究中,应当重点关注多种生计、文化形态交融的民族走廊地带。同时,应当尽早走出刺激短期发展的区域治理模式,而是从区域主体性和特殊性出发,给予这类地区相对灵活的选择和扶持空间,发挥地方混合的资源环境优势,共同探索适合地情的长效发展机制,形成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王梦娜[4](2020)在《奥托·鲍威尔的民族理论批判研究》文中指出奥托·鲍威尔是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最着名的理论家之一,他在二十世纪早期的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鲍威尔民族理论因其折中与妥协性的特点受到了正统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但是他的理论一定程度上彰显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而且不可否认的是在后来的民主社会主义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新时代下鲍威尔的民族理论越来越彰显出它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他的理论,而是力求正确客观地对鲍威尔及其民族理论进行评判和研究,合理借鉴和利用到我们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和实践当中,这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发展和当前社会主义民族制度的完善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鲍威尔民族理论的特点及其内在矛盾对奥托·鲍威尔的民族理论进行批判研究,将鲍威尔的民族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客观分析和看待奥托·鲍威尔民族理论的局限性和价值蕴含,探讨奥托·鲍威尔民族理论的理论贡献及其在我们认识和处理民族与国家问题时有何启示和可取之处。
刘淑真[5](2020)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过长期的锤炼,形成了具有强大内聚力的中华民族。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和灿烂的中华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对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日益突出。少数民族文化是各少数民族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沉淀、积累起来的总和。少数民族文化不管是对个人还是民族都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当下尤其需要民族文化来引导全体公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合理的民族团结内容不仅对学生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养成有重要意义,而且能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本研究以第十套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频数统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教材中呈现的民族团结内容进行梳理分析。首先是民族团结内容的方式分布,将范文、导读与练习、写话与习作、插图四种形式中包含或涉及到民族团结内容的知识进行统计分析,并整理成表格、饼状图等;其次是民族团结的内容分布,从民族概况、民族传统、民族景色、民族人物、民族事件、民族精神来梳理分析民族团结内容;最后是民族团结内容的年级分布,将呈现内容与方式按教材和年级分析。通过梳理分析后笔者发现,在该版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构成种类丰富、呈现形式多样、民族文化的呈现是为了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优点,但也存在多以汉族文化视角呈现民族团结内容、民族团结内容在教材中的编排有限、民族团结内容在教材的分布不均衡和民族团结教育意义未发挥到最大的问题。通过理论知识的积累与文献的查阅,剖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少数民族文化较汉族文化重视程度小、缺少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的编写标准、民族团结内容缺乏一定系统、受编者观念和成员结构的影响等。针对出现的问题,笔者给出几条可操作性建议,包括正确处理好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合理增设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系统编排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加强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视等,使教材中促进民族团结的民族文化得到重视与传承,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王荣霞[6](2020)在《大学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同的现状及教育策略研究 ——基于四所高校大学生的数据分析》文中提出几千年来,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社会格局。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方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显着特征是多元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要处理好“多元”与“一体”认同的关系,构建各民族成员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即各民族既要认同自己的民族(多元),更要认同中华民族这一共有身份(一体)。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同关系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局。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大学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同的现状,探讨构建大学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同的教育策略问题。本研究采用问卷法,选取G省和Q省四所高校451名大学生(N多=145,N少=306)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身份凸显性与重要性、民族认同(多元)、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一体),探讨了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并用访谈法对结果进行了补充。研究结果表明:(1)三种身份相比较(民族身份、中华民族身份、中国人身份)而言,中国人身份最凸显,民族身份次之,中华民族身份最不凸显;(2)总体来看,大学生对自己所属的民族、中华民族和国家均有积极认同意识;(3)民族认同存在显着的院校类型差异,即民族高校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显着高于普通高校大学生,不存在显着性别、民族差异,(4)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不存在显着民族差异,但存在显着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女生的中华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显着高于男生;(5)国家认同存在显着院校类型差异,普通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显着高于民族高校大学生;(6)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存在显着正相关,但三种相关的程度存在民族差异。基于本研究结果与讨论,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大学生具有积极的多元一体认同意识,表现为大学生既认同自己的民族,也同时对中华民族和国家拥有积极认同。第二,大学生都能将共有身份(中华民族和国家身份)置于首要位置,但在日常生活中中华民族身份不够凸显,应通过各种社会媒体凸显中华民族身份。第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同在某些人口学变量上存在差异。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显着高于普通院校,但普通院校大学生的国家认同高于民族院校,表明多数民族大学生的多元认同与一体认同的重合程度高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第四,各高校应建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树立多元一体的民族观,建立交融式校园环境,促进各族大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强化大学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同意识。本研究丰富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研究内容,加深了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解,在理论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实践方面,本研究描述了大学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心理认同的现状,研究结果与建议为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实证研究支持。
宋培军[7](2020)在《马克思恩格斯民族观视阈下的“中华民族”百年学术建构史》文中研究指明梳理马克思、恩格斯散见于其德文、英文着作中的"民族"字眼,可以发现其民族观揭示了古代民族、现代民族两条形成路线,都经历了"部族"阶段,并且分别以建立古代民族国家、现代民族国家为各自发展的高级形态。这就与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强调"现代"这一时代定位有了出入,从而为拓展其适用性提供了可能。无论是梁启超1905年对"中华民族"概念的国家主义创造,还是顾颉刚1939年对"中华民族是一个"的理论论证,很多论述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观暗合。费孝通1939年运用"族团"(ethnic union)概念与顾颉刚进行商榷,难说构成民族对等意义上的学术对话,其1988年后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阐发,则更多是对斯大林民族定义中国化实践智慧的总结,但其核心概念"民族集团"的使用比较随意,也缺乏定性分析,这都源于其始终没有认识到乃师史禄国英文写作中运用的ethnos实际上是希腊语ενοs的拉丁转写。"中华民族"在梁启超、顾颉刚看来就是属于文化族类而非种族、氏族、部族的"汉族"或"汉人"。只有以马克思民族观为基本规范,才能解决政治学、民族史学科分割带来的认识局限问题,从历史的镜像看到清末民初民族关系结构变革的历史真相,进而建立"一族多线"的中华民族国家观。
龚丽兰[8](2020)在《政治系统视角下的村寨治理研究 ——基于云南德宏景颇族木爱寨的形态调查》文中认为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个区域都有其特性,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村治理模式。传统时期,村寨是边疆地区实现基层治理的场域,它孕育出边疆地区实现有效治理的特殊制度。村寨制既不同于原始公社,也有别于封建时期的村社,是一种处于过渡时期的社会形态。处于特殊的社会形态的边疆村寨通过较为封闭的政治过程,实现村寨的有效治理。当下是历史的延续,虽然传统村寨社会形态已经不复存在,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村寨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国家建构和乡村治理。基于此,论文以西南边疆地区景颇族村寨为研究对象,以政治系统论为分析工具,探讨传统时期边疆的村寨制。论文主要考察传统时期在国家能力不及的边疆地区,处于特殊社会形态之中的边疆村寨如何实现有效治理。但研究不仅仅止步于研究边疆村寨治理本身,论文最终目标是想透过村寨治理活动,从人类历史演变历程中考察村寨制这一特殊制度形态,试图探寻隐藏在这政治事实背后的普遍规律。有鉴于此,论文借助政治系统论这一分析工具,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一是村寨政治的体系是什么,即村寨制运行的基础是什么。从人与自然关系,人口、家庭与村寨关系,村寨的政治关系出发,探讨村寨政治的体系。村寨政治的体系包括环境与生计系统、人口与社会体系、组织与权威体系,三者相互作用形成有机整体,也为村寨制的运行提供基础。二是村寨政治系统运行过程逻辑。在村寨政治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村寨的组织与权威体系对寨民意见进行整合、对村寨资源进行统筹,形成以村寨权威为主的决策模式。在寨民与村寨权威之间的直接有效互动中,获得较好的村寨治理效果。三是村寨制输出的结果。在国家能力不及的背景下,边疆村寨的政治过程较为封闭。通过村寨制运行过程形成和输出的共同规则、村寨意识及集体行动考察村寨治理效果。通过践行以上研究思路,研究尝试得出如下结论:其一,村寨制不是村社制也不是氏族制度,是传统时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制度。其二,村寨制是具有封闭性、自足性和自治性的社会单元。其三,王化之外的边疆地区是村寨制形成的前提条件。边疆村寨长期处于国家治理鞭长莫及的地带,这是村寨制产生的前提,所以处于王化之外的边疆村寨才可能实现较为独立的自治。其四,村寨制是从内向外的整体性治理机制。村寨内部的环境与生计系统、人口与社会体系、组织与权威体系层层递进形成有机整体,通过多元权威在村寨政治系统运行过程中尊重寨民主体性,统筹协调村寨资源;再通过村寨政治系统的运行过程产出共同规则、村寨意识和集体行动等政治产品;进而形成村寨的内聚力,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研究通过对中国农村社会形态多样性的探讨,挖掘了边疆农村社会的持续机制,进而深化了对边疆地区传统社会治理模式的认识,在助力边疆村寨乡村振兴、推动边疆社会治理有效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韩雨桐[9](2020)在《拉铁摩尔在中国的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拉铁摩尔(1900-1989)是着名的边疆学家、汉学家、蒙古学家,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进行游历式考察。他在中国新疆、东北、蒙古地区的田野经历,不仅为构建他的边疆理论做好铺垫,更是为人类学界,尤其是汉学人类学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对中国内陆边疆的研究,使拉铁摩尔完成了从一名旅行者到一位人类学研究者的转变。他对于边疆社会的考察不仅唤起了世界对内亚的广泛关注,他的区域研究方法和对“人”本身的关注也引发了人类学界的深入思考。拉氏的研究视角是全面且多维的。他将国家或民族放置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审视,大大提高了研究成果的纵深度。本文将拉铁摩尔在中国所做的人类学研究进行梳理归纳,深入挖掘拉铁摩尔人类学研究的精华所在,从中寻求借鉴,以期对中国边疆地区人类学的发展有所助益。
牛新春[10](2019)在《对“民族”概念的一些思考》文中研究指明西方的nation概念具有鲜明的国家性和现代性,几乎是现代国家的同义词。中国传统的"民族"一词则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可以泛指一切具有一定文化共性的社会群体。20世纪之交,nation被译为"民族"后,两个概念之间一直不能和谐对接,概念混杂、错位问题长期存在。1949年前,nation的国家性被强行移植到"民族"机体上,既引起了思想混乱,也产生了现实负面效应。1949年后,中国人仍将斯大林所讲的nation定义误用为"民族"定义,既引起不必要的学术辩论,也给民族识别工作带来麻烦。最近30年,中国对外交往增多,以nation为基础的系列基本概念频繁出现在国际问题研究中,概念错位的影响向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大众媒体扩散。如果引进"国族"概念同nation相对应,可为"民族"概念减负,纠正100多年来的概念混杂、错位问题。"国族"的归国族,"民族"的归民族。
二、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3)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回顾 |
一、国外交融地带研究的发展与演变 |
二、民族走廊社会变迁研究 |
三、天祝汉藏交融地带的相关研究 |
四、小结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论文架构 |
第五节 田野调查 |
一、田野点介绍 |
二、田野资料收集 |
第二章 农牧业交融社区的生计嬗变及困境 |
第一节 雏形:农牧混合生产模式的成型过程 |
一、早期的人口迁入 |
二、从合作化到公社化 |
三、混合税收下的半农半牧雏形 |
第二节 延续:去集体化过程中的农牧业困境 |
一、牧民的困境与选择 |
二、农民的困境与选择 |
三、新的机遇与尝试 |
第三节 探索:现代化农业的尝试 |
一、外来菜商与本地农民 |
二、从传统农牧业走向现代农业 |
第四节 农—牧业社区生计模式变迁的比较 |
一、牧区A村的“资源型”生计模式 |
二、农区C村的“市场型”生计模式 |
三、生计混合地带的发展特征与挑战 |
第三章 汉藏杂居社区的文化交融及演变 |
第一节 汉藏交融:B村文化的成型 |
一、汉藏文化相聚 |
二、未及重建的再建 |
第二节 民间文化的复归 |
一、仪式的兴起 |
二、生命仪式回归 |
第三节 现代化过程中社区文化的流变 |
一、文化与仪式 |
二、现代生活中的生命仪式 |
第四节 汉—藏族社区文化变迁形态的比较 |
一、藏族A村的文化变迁 |
二、汉族C村的文化变迁 |
三、汉藏杂居社区的文化交融与分离 |
第四章 村落社会交往及关系的演变 |
第一节 流域内汉藏民族之间持续地互动与互融 |
一、淘金市场中三村的互动 |
二、佛事活动中三村的相遇 |
三、现代农业市场中三村的互动 |
第二节 半农半牧区B村的空间社会关系变化 |
一、局限在村内的互助与互动 |
二、延伸到村外的社会关系 |
三、市场化语境下村庄社会关系形态 |
第三节 交融地带空间社会关系变迁的对比 |
一、A村的居住与交往状况 |
二、C村的居住与交往状况 |
三、社会空间与关系演变的分化 |
第五章 交融地带村庄社会变迁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暖棚事件的透视 |
一、从修建到废弃 |
二、B村发展受限的主要致因 |
第二节 村庄社会变迁动力与发展路径的比较 |
一、三个时期村庄变迁的动力因素 |
二、半农半牧区的社会变迁模式 |
三、农业与牧业村庄的社会变迁模式 |
第三节 村庄社会变迁中的连续与断裂 |
一、社会变迁与交融地带的一体化 |
二、交融地带的不对称发展 |
三、受益与受限:交融的社会效应再讨论 |
第六章 民族走廊的多元与交融 |
第一节 民族走廊的主体多元特性探讨 |
一、交融地带的客观性 |
二、交融地带的延续性 |
三、民族识别与交融地带的特殊性 |
第二节 民族走廊的交融特性与延续 |
一、区域的调和与适应 |
二、交融维持的动力要素 |
三、交融地带的流动性 |
第三节 民族走廊交融地带的反思 |
一、民族走廊与地图上的贫困带 |
二、交融地带存在的表征与建构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交融地带村庄的多元特性 |
第二节 交融地带在社会变迁中的选择 |
第三节 交融地带主体性的关注 |
第四节 交融地带研究的政策应用 |
第五节 研究的价值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问卷大纲 |
附录二:村庄被访者信息对照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奥托·鲍威尔的民族理论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历史比较研究法 |
第二章 奥托·鲍威尔民族理论的思想起源:传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
2.1 奥托·鲍威尔和“奥地利马克思主义”概述 |
2.1.1 奥地利马克思主义 |
2.1.2 奥托·鲍威尔及其民族理论 |
2.2 奥托·鲍威尔与马克思主义的渊源 |
2.2.1 奥托·鲍威尔对马克思主义的特殊接受 |
2.2.2 奥托·鲍威尔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 |
2.2.3 奥托·鲍威尔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
2.2.4 奥托·鲍威尔与唯物主义历史观 |
2.3 奥托·鲍威尔民族理论与传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异同 |
2.3.1 两者的关系 |
2.3.2 两者对于民族概念的不同定义 |
2.3.3 两者对于民族本质的不同看法 |
第三章 奥托.鲍威尔民族理论的特点和内在矛盾 |
3.1 奥托·鲍威尔关于民族本质的分析 |
3.1.1 奥托·鲍威尔的民族性格范畴 |
3.1.2 民族是一个性格共同体 |
3.1.3 民族是共同命运的产物 |
3.1.4 民族文化共同体 |
3.2 奥托·鲍威尔对民族主观要素的研究 |
3.2.1 民族意识的特殊性 |
3.2.2 民族情感的力量 |
3.2.3 民族评价和理性评价模式 |
3.2.4 民族文化自治 |
3.3 奥托·鲍威尔民族理论的内在矛盾 |
3.3.1 民族自主性与民族本质社会性之间的矛盾 |
3.3.2 传统国家权力制度与社会民主党民主权利的矛盾 |
3.3.3 民族性格原则与非领土原则之间的矛盾 |
第四章 奥托·鲍威尔民族理论的内在价值及现实意义 |
4.1 奥托·鲍威尔关于民族与国家关系的理论 |
4.1.1 基于民族评价模式的民族政治 |
4.1.2 民族性原则的本质 |
4.1.3 民族文化自治理论 |
4.2 奥托·鲍威尔民族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 |
4.2.1 民族和历史 |
4.2.2 民族主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
4.2.3 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 |
4.3 奥托·鲍威尔民族理论引发的借鉴及思考 |
4.3.1 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文化自治 |
4.3.2 多民族国家的理论和制度自信 |
4.3.3 民族与民主制度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5)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1.国家对民族团结的重视 |
2.在教材中渗透民族团结的需要 |
3.以小学语文教材为媒介的需要 |
4.基础教育阶段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必要性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教材 |
2.语文教材 |
3.民族团结 |
4.民族团结内容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外文献综述 |
(1)关于民族团结的已有研究 |
(2)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已有研究 |
(3)对教材分析的已有研究 |
2.国内文献综述 |
(1)关于民族团结的已有研究 |
(2)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的已有研究 |
(3)关于民族团结在教材中渗透的研究 |
(4)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频数统计分析法 |
3.内容分析法 |
(六)研究思路 |
一、民族团结内容的界定 |
(一)界定依据 |
1.政策文件中对民族团结内容的要求 |
2.小学阶段民族团结教材的内容呈现 |
3.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的研究梳理 |
(二)界定内容 |
1.民族知识 |
2.民族精神 |
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的现状 |
(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的方式分布呈现 |
1.范文 |
2.导读与练习 |
3.写话与习作 |
4.插图 |
(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的分布呈现 |
1.民族概况 |
2.民族传统 |
3.民族景色 |
4.民族人物 |
5.民族事件 |
6.民族精神 |
(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的年级分布呈现 |
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的研究结论 |
(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的优点 |
1.民族团结内容构成种类丰富 |
2.民族团结内容呈现形式多样 |
3.民族文化的呈现是为了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
(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存在的不足 |
1.多以汉族文化视角呈现民族团结内容 |
2.民族团结内容在教材中的编排有限 |
3.民族团结内容在教材的分布不均衡 |
4.民族团结教育意义未发挥到最大 |
(三)民族团结内容在教材编写不均衡的原因 |
1.少数民族文化相对汉族文化重视程度小 |
2.缺少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的编写标准 |
3.民族团结内容缺少一定的系统性 |
4.受编者观念及其成员结构的影响 |
四、民族团结内容融入小学语文教材的策略 |
(一)正确处理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 |
(二)合理增设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 |
(三)系统编排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 |
(四)加强对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大学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同的现状及教育策略研究 ——基于四所高校大学生的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 |
二、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数据管理 |
(五)研究伦理规范 |
三、研究结果 |
(一)大学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身份凸显性和重要性 |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同现状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同性别差异 |
(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同民族差异 |
(五)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同的院校类型差异 |
(六)中华民族多元认同与一体认同关系 |
四、讨论与分析 |
(一)三种身份凸显性和重要性 |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同现状结果分析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同人口学差异 |
(四)多元认同与一体认同关系 |
五、构建大学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同的教育策略 |
(一)发挥思政课作用,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多元与一体的关系 |
(二)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多元一体的民族观 |
(三)创造“四共”条件,建立相互交融式校园环境 |
(四)面向全体大学生,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同 |
六、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七、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政治系统视角下的村寨治理研究 ——基于云南德宏景颇族木爱寨的形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缘起与问题意识 |
(一) 现实研究中的问题 |
(二) 研究中的理论意识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
六、个案村寨介绍 |
(一) 村寨历史由来 |
(二) 村寨建制沿革 |
(三) 传统村寨社会形态的性质 |
第二章 体系:环境、社会与权威 |
一、环境与生计系统:村寨制运行的物质基础 |
(一) 相对独立的自然空间环境 |
(二) 相对独立的生产空间:公有私占与刀耕火种 |
(三) 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聚寨而居与对外封闭 |
二、人口与社会体系:村寨制运行的社会基础 |
(一) 家庭内部关系:多生与小家庭 |
(二) 横向关系:寨民之间的联结与互助 |
(三) 纵向关系:等级有分化与自愿依附 |
三、组织与权威体系:村寨制运行的治理基础 |
(一) 村寨权威的类型 |
(二) 村寨权威的职责 |
(三) 村寨权威体系的构建 |
四、小结 |
第三章 过程:意见、资源与决策 |
一、意见:诉求导向的权威整合 |
(一) 寨民意见的表达 |
(二) 权威对寨民意见的回应与统合 |
二、资源:以村寨利益连带机制的统筹 |
(一) 人员的聚集:权威魅力动员与寨民互助激励 |
(二) 物质资源的聚积:共享式的提取 |
三、组织:权威式的决策模式 |
(一) 村寨集体活动的动议 |
(二) 对资源的协调组织与决策 |
(三) 对村寨公共活动过程的组织与安排 |
四、小结 |
第四章 输出:共同规则、村寨意识与集体行动 |
一、共同规则与治理 |
(一) 共同规则的内容 |
(二) 共同规则的产生 |
(三) 共同规则的内化 |
(四) 共同规则对村寨秩序的维护 |
二、村寨意识与规范 |
(一) 对寨民思维的塑造 |
(二) 对寨民态度观念的影响 |
(三) 对寨民道德行为的型塑 |
三、集体行动与绩效 |
(一) 村寨对生产的统一 |
(二) 村寨集体仅式的举办 |
(三) 以村寨为单位交往 |
(四) 村寨安全与保护 |
四、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发现 |
(一) 村寨制:一种特殊社会形态制度 |
(二) 村寨制是封闭性、自足性与自治性的社会单元 |
(三) 王化之外的边疆地区是村寨制形成的前提条件 |
二、村寨制的运行机制 |
三、村寨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四、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着作类 |
期刊类 |
学位论文类 |
外文文献类 |
方志类 |
致谢 |
(9)拉铁摩尔在中国的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拉铁摩尔在新疆的人类学研究 |
第一节 拉铁摩尔新疆之行总述 |
一、考察背景与准备工作 |
二、路线及范围 |
三、研究成果 |
第二节 新疆的民族与宗教研究 |
一、新疆的宗教 |
二、新疆的民族 |
(一)“有领土依托”的民族 |
(二)“无领土依托”的民族 |
三、关于民族问题的论述 |
第三节 新疆的社会形态研究 |
一、绿洲社会 |
(一)沙漠绿洲 |
(二)草原绿洲 |
(三)次级绿洲 |
二、边疆过渡地带及其结构 |
(一)垂直社会结构 |
(二)“集权化”与“去集权化”的政治结构 |
第四节 新疆研究的学术价值 |
一、新疆考察的特点 |
(一)新方法的运用 |
(二)新材料的搜集 |
(三)新思想的提出 |
二、人类学研究的意义 |
(一)强调少数民族主体地位 |
(二)唤起世界对内亚边疆的广泛关注 |
(三)引发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思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拉铁摩尔在东北地区的人类学研究 |
第一节 东北之行总述 |
一、考察背景与足迹 |
二、研究成果 |
第二节 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研究 |
一、蒙古族的族群认同 |
二、赫哲族的社会构成及传统习俗 |
三、满族的民间故事 |
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移民与生计方式 |
一、移民类型 |
二、生计方式 |
第四节 “贮存地”理论 |
一、“贮存地”及其内涵 |
二、理论特点 |
(一)以主权争夺为核心 |
(二)以“固定疆界”为参照 |
(三)以“历史循环”为基础 |
(四)以社会互动为主要表现 |
第五节 东北调查的人类学意义 |
一、东北考察的特点 |
(一)研究领域广泛 |
(二)研究范围广泛 |
二、创造性的理论观点 |
三、与新疆考察之比较 |
(一)研究方法的转变 |
(二)研究角度的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拉铁摩尔在蒙古的人类学研究 |
第一节 蒙古纪行总述 |
一、考察背景、路线及范围 |
二、研究成果 |
第二节 蒙古的草原游牧社会 |
一、游牧社会内部的演化规律 |
二、中原农业社会与草原游牧社会的互动循环 |
第三节 蒙古的萨满主义与喇嘛教 |
一、蒙古的萨满主义 |
二、蒙古的喇嘛教 |
第四节 蒙古族的民族主义与革命运动 |
一、蒙古的民族主义 |
(一)蒙古民族主义的形成 |
(二)蒙古民族主义的对比 |
二、蒙古的革命运动 |
三、蒙古族的民族意识及自我认同 |
(一)西方的族群认同理论 |
(二)蒙古族的民族意识 |
第五节 蒙古调查的学术价值 |
一、研究方法 |
(一)个案访谈与口述史 |
(二)比较研究 |
二、与西方同时代蒙古研究者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拉铁摩尔与中国人类学 |
第一节 拉铁摩尔的中国史观与汉学人类学思想 |
一、拉铁摩尔的中国史观 |
(一)“中华民族”的观念 |
(二)中国边疆各族群的密切互动 |
(三)中国的政治形势 |
二、拉铁摩尔的汉学人类学思想 |
(一)“非汉人社会”与“汉人社会”的自我定义和相互定义 |
(二)在“卷入”和“被卷入”之间的“非汉人社会” |
(三)在丰富的地方多样性中的“汉人社会” |
第二节 拉铁摩尔对中国人类学研究的启示 |
一、从拉铁摩尔的研究方法看人类学区域研究的转向 |
二、从拉铁摩尔的分析视角看“中国”与亚洲内陆边疆 |
三、从拉铁摩尔的理论创见看人类学叙事中的局限与不足 |
(一)忽略某些特定因素 |
(二)过分夸大其理论重要性 |
第三节 总体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对“民族”概念的一些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的“民族”概念 |
二、国内关于“民族”概念的辩论 |
三、民族和nation的错位 |
四、激活“国族”概念 |
四、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近代思想论争——从傅斯年、顾颉刚到费孝通、白寿彝[J]. 郑师渠.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2022(01)
- [2]迈向主权的民族理论自觉——围绕西南民族研究的三场分歧及其方法论反思[J]. 谭同学. 开放时代, 2021(02)
- [3]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D]. 张丽. 兰州大学, 2021(02)
- [4]奥托·鲍威尔的民族理论批判研究[D]. 王梦娜.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民族团结内容研究[D]. 刘淑真.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6)
- [6]大学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同的现状及教育策略研究 ——基于四所高校大学生的数据分析[D]. 王荣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20(12)
- [7]马克思恩格斯民族观视阈下的“中华民族”百年学术建构史[J]. 宋培军. 文史哲, 2020(03)
- [8]政治系统视角下的村寨治理研究 ——基于云南德宏景颇族木爱寨的形态调查[D]. 龚丽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9]拉铁摩尔在中国的人类学研究[D]. 韩雨桐.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10]对“民族”概念的一些思考[J]. 牛新春. 现代国际关系,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