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澹自然树盛世新风——论张九龄的诗歌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刘燕[1](2019)在《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唐代边塞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王昌龄及其诗歌的研究一直是较受关注的领域。但大多数研究者更多关注的是王昌龄其人及其诗歌本身,还没有跳出传统文学研究中作家——作品的二维研究模式。因此,王昌龄这样的盛唐名家研究要想走向深入,就需要有更开阔的研究视野和更先进的研究方法。故本文尝试在系统整理王昌龄研究史料的基础上,运用传播学和接受美学的理论,对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即时传播和后续传播、唐人选唐诗中的选录、唐人在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追摹、仿效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将以诗评家、诗选家为主体的阐释史研究和以诗人创作者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结合起来,意在全面构建王昌龄诗歌唐代传播和接受史。既注重王昌龄诗歌在唐代多样化传播方式的考察,又侧重从唐代不同阶段经典的诗选、诗评中勾勒王昌龄诗歌传播和接受的历史轨迹,总结其间的接受规律并探究其深层的政治文化原因,以期为当代王昌龄诗歌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历史借鉴。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相关研究现状、论文写作的意义、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对唐代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时代环境进行概述。主体部分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章重点阐述王昌龄诗歌以单篇文本形态的即时传播,主要有三大主要方式,即友朋之间的交游赋咏、梨园弟子的合乐演唱与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江宁诗会。既侧重分析每种传播方式的传播受众、传播范围和传播效果,又注重探析即时传播的时空分布情况。第二章重点阐述王诗以诗文集本形态的后续传播,集本的后续传播主要有王诗别集和唐人选唐诗两种形式,重点分析王诗别集在国内外的刊刻和传播情况与唐人选唐诗在中原、西域乃至日本的传播情况。第三章注重从唐代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思潮和文学观的嬗变来考察唐代选家对王昌龄其人其诗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特定接受。主要对入选诗歌的数量、体裁、题材等方面进行精准统计,在定量分析的同时,亦注重从诗选家对王昌龄诗歌的艺术评点和诗史地位的定位等方面来综合考察。并注重分析唐人选唐诗选录王昌龄诗歌的整体趋势和其内在原因、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传世名篇和盛唐诗名的经典构建以及对后世接受的规范意义,从而在定量定性的综合分析中归纳出有唐一代王昌龄诗歌选本接受的规律。第四章重点探究唐代诗、词人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接受。首先就唐人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几种主要方式展开分析,并选取李益、张仲素等典型个案进行观照,最后论及王昌龄诗歌词化特征的萌芽和对晚唐五代词人创作上的影响,从而突出“以诗人创作为主体的影响史研究”的研究特色。
何巧巧[2](2018)在《孟浩然诗“逸”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孟浩然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近年来,关于孟浩然诗歌的研究,在学术界屡出新论,但依旧未成公论。本文以孟浩然诗歌的“逸”为切入点,结合盛唐“逸”风,试图对孟浩然的诗作新的探索,以说明,孟浩然之诗,除了“清”,“逸”也是其重要特色。简析近三十年国内外关于孟浩然的学术研究现状,发现国内外对孟浩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诗歌“清”“淡”等艺术风格,对孟浩然诗歌所具有的独特“逸韵”并没有专篇论文进行深入研究。这一课题对孟浩然诗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角度。本文在分析盛唐时代背景以及孟浩然的“逸”性的基础上对其诗的“逸”韵进行分析,总结其诗歌“逸”韵的影响。盛唐是中国专制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这一时期的唐朝,无论是在文化、经济、外交军事还是风气上,都充满着无比伦比的自信。这一时期的唐朝充斥着一股豪迈壮逸的气度,思想上的兼容并蓄和文人们的洒脱飘逸都是其“逸”风的表现。而孟浩然“文不为仕”、“动求真迹”的行为则是那一时代“逸”风的典型代表,他“行不为饰”表现的是其性格里的旷逸之性,他被朋友赞誉为“风流天下”则是其旷逸之性的外在体现。孟诗之“逸”韵在其诗中,体现出多样内涵。其一,是他的“隐逸”之趣。孟浩然常常游走于山林之中,泛舟于江河湖海,吟诗于灞桥风雪驴子背上。他在酒中、在水中、在山林中寻找“逸”趣,他守一方田园,开径蓬麻,灌蔬艺竹,屡空不给心不惊。其二,是他的“清逸”之韵。孟浩然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和影响,家世重儒风,在家国动荡中,他也逐渐开始接受道家、佛家思想。因此,在他的诗中,既有“鹤唳清露垂”的清景之逸,也有“风泉满清听”的清禅之逸。其三,是他的“壮逸”之气。孟浩然有着匡扶正义、济世报国的宏伟志向,在他送朋友从军、饮酒等诗中都有此类“壮志吞鸿鹄”的诗气,而孟浩然性格里的“逸”气,投射到其写的景物中,景物也会有一番波澜壮阔的“壮景”之逸。孟浩然诗的独特“逸”韵,其对诗歌创作、文艺批评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不仅造成了盛唐以后大批诗人对其“逸韵”诗风的争相模仿,还推动了诗歌创作中的“起兴”与“兴寄”,将“逸韵”引入诗歌批评领域,影响深远,长久不息。
张东艳[3](2018)在《清代杜诗评论研究》文中指出清代是杜诗研究的集大成时期,学界对清代杜诗学的研究多集中在杜诗注本,而对以诗歌选本、诗话、笔记、书信、诗集序跋、专题着作、诗歌创作中的集杜、和杜、题咏杜祠、杜像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清代杜诗评论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以清代的杜诗评论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其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王夫之、清代四大诗学代表王士禛、沈德潜、翁方纲、袁枚等人的杜诗学进行研究,探讨清人如何解释杜诗的丰富内涵和发掘杜诗的审美价值,阐明这些解释和它们的历史条件的关联,以求重新认识杜诗的价值,探求杜诗与清代诗学建构的内在联系。同时,对明末清初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和卢震《杜诗说略》两部稀见的论杜专着进行整理和研究,以求窥得明末清初杜诗学新变之一斑。本文除绪论、结语之外,共分七章,七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探究王夫之论杜的表现及其贬杜的原因和意义。在简要介绍王夫之诗学主张的基础上梳理其褒贬互陈的论杜表现,从诗学主张、政治背景、诗学背景三方面分析其贬杜的原因。王夫之贬杜的本质是其坚守的汉魏六朝审美传统与杜诗所代表的对传统的新变之间的矛盾冲突。王夫之对杜诗褒贬互陈的态度,更清晰地展现了杜甫在诗歌史上继往开来的地位——既继承了汉魏六朝的审美传统,又开创了新的审美风尚。第二章探究王士禛以审美为中心的杜诗学,并探讨“渔洋不喜少陵”、《唐贤三昧集》不选杜诗等有争议的诗学问题。在探析王士禛“神韵说”的形成原因、美学内涵的基础上,从诗歌体裁、艺术、考证、评选、传播接受和杜甫人格等六方面梳理王士禛的论杜表现。王士禛颠覆了杜诗的集大成地位,从侧面揭示了杜诗的新变和丰富多样性;厘清了杜诗与“盛唐”的关系,揭示了杜诗在批评史上的价值;力图重构以王维为中心的诗学价值系统,从反面证明杜诗在古典诗歌传统中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第三章探究沈德潜以政教为中心的杜诗学。在探析沈德潜“格调说”的渊源、内涵和诗学主张的基础上,从诗歌宗旨、诗歌体裁、集大成、诗法等四方面梳理沈德潜的论杜表现,并探析其在诗歌创作中对杜诗的借鉴和以政教论杜的不足之处。沈德潜推尊杜甫的主张一方面顺应了清王朝的政治需要,另一方面借助官方意识形态的强大助推力,再次确立杜诗的独尊地位。第四章探究翁方纲以诗法为中心的杜诗学。探析了翁方纲对杜诗的总体看法,着重研究翁方纲《杜诗附记》的主要内容和批杜特色。翁方纲将杜诗作为“肌理说”的典范,深入探讨了杜诗之“法”,借助杜诗建构“肌理说”,又用此说阐释杜诗,证明“肌理说”的正确性。杜诗成为翁方纲阐明诗学主张以及与前贤后学交流的媒介和平台。作为金石学家、书法家,翁方纲采用感悟式批评和分析考证相结合的方法批杜,首次大量借用书法术语批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杜诗批评理论系统,对清代杜诗学批评方法的创新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乾嘉年间杜诗学与金石学、书学交融的新特色。第五章探讨袁枚、赵翼、蒋士铨以性情为中心的杜诗学。三人论杜都以性情为中心,揭示了杜诗的抒情本质。但袁枚强调杜诗长于言情、“苦”和“多创”的特点,学杜并不独尊杜。赵翼肯定杜甫的创新,提出杜甫“天才论”,具有鲜明的尊杜倾向;并发挥史学家之长考证杜诗。蒋士铨没有摆脱“忠孝义烈”和“温柔敦厚”的窠臼,论杜的突出特点是注重杜诗对诗歌创作的指导、借鉴意义。第六章探究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的主要内容及论杜特色。从《秋兴八首》的题目渊源、章法结构、语言艺术、对儒家诗教传统的体现等四方面论述《秋兴八首偶论》的主要内容。贾开宗论《秋兴八首》的突出特点是以史证诗和借杜言志,体现了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思潮对杜诗学的影响。《秋兴八首偶论》作为杜诗学史上第一部《秋兴八首》专论,又体现了清代杜诗学深入化、专题化的新特点。第七章探讨卢震《杜诗说略》的主要内容及论杜特色,将《杜诗说略》的二十四则分为正变论、创作论、诗法论、鉴赏论等四部分进行论述。卢震论杜以儒家思想为主,兼采道家、道教、佛教、书画艺术的术语譬喻诗学;突破了以往局限于杜诗的研究范式,在诗学理论的高度上论杜。《杜诗说略》的性质类似于一本较为系统的《杜诗概论》,这在清代杜诗学史上尚属首例,体现了清初杜诗学的新变。
师莹[4](2017)在《金代国朝文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朝文派”是金代文学的核心和元代文学发展的基础。它的出现标志着金代文学以独立的姿态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本文从元好问重申的“国朝文派”的概念入手,将金代文学还原重置于从宋金对峙至蒙古崛起的文学生态之下,以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为经,以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的文化特征为纬,探求“国朝文派”的形成发展规律和文学价值。第一部分,首先对“国朝文派”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界定,其所反映的金代大民族观和文学独立意识尤其值得重视。“国朝文派”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流派的称谓,它是由金代人自觉提出的,具有存史意义的文学称谓。它是金人对于本朝文学发展规律和特征的自我总结。它以传统的诗文作品为对象,以土生土长的金朝人为主体,以儒家文统为规范,结合北方区域文化,形成了金代诗文特有风骨和神韵。简言之,“国朝文派”就是金代诗文区别于其它朝代的文学特色的统称。其次,对“国朝文派”的创作主体及其特征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国朝文派”的创作主体是金朝土生土长,本土培养的,科举进士出身为主,具有较高文化艺术修养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以汉族为主,也有少数其他民族的杰出作家。他们都与传统的汉文化保持着深刻的联系,其中家学渊源成为主要的途径之一。与宋朝的文人地位相比,女真政权下金朝汉族文人的政治地位明显下降,但他们却担负起了发展金代文学的重任。金末诗人元好问将其称为“国朝文派”。第二部分对“国朝文派”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研究。主要以金代“国朝文派”文学观念的萌发、成熟,新变和最终确立为核心,按照时间顺序,从各个时期的文学生态、文学特征、代表作家入手,研究总结“国朝文派”发展演变的规律。第三部分主要从金代少数民族政权下的特殊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金代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特殊的文化生态对文学产生重要的影响。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科举制度、宗教观念等都是影响金代文学品格的重要因素。总之,“国朝文派”是金代文学的特称,是金人对文学独立性的自觉追求。通过研究“国朝文派”的形成发展过程,我们发现文学总是处于一个如何继承前代文学遗产,以及结合自身时代特色寻求文学上的突破的过程。不同时代文学品格的不同,既是时代特征赋予的,又是文人们积极探索追求的结果。“国朝文派”作为金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承北宋,下启蒙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史晓婷[5](2017)在《谢混、谢瞻、谢惠连年谱》文中研究说明谢混(378-412),字叔源,小名益寿,谢安之孙,官至尚书左仆射。谢瞻(383-421),字宣远(一名檐,字通远),官至豫章太守。谢惠连(407-433),官至彭城王法曹参军。三人皆出于陈郡阳夏的谢氏家族,谢瞻和谢惠连是谢混的族子,三人与谢灵运的关系非常密切,都以山水诗文创作见长,是晋宋之间山水诗发微兴起时的重要诗人。陈寅恪说“学在家族”,曹旭老师有“诗在家族”的论断,除了众所周知的谢灵运和谢朓,其他谢家诗人对山水诗的贡献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结合家族背景,研究这三位早期山水诗史上举足轻重的诗人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山水诗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现有的研究并不充分,许多基础性的问题仍有待解决。因此,本年谱立足于各类文献与前人成果,将相关材料尽可能搜集完备,采用“文本细读”和“竭泽而渔”的方法以考其详,力图完成以下几个层面的研究:一、弄清历史真相,对谱主的生平、仕历、创作与交游做出详尽切实的考证;二、解决争议问题,对史料中互相龃龉、前人研究中尚有争议之处做出进一步的考释与论述;三、在以上两点的前提下,探讨山水诗兴起于晋宋之间的陈郡谢氏家族的因由,从继承与悖反两个角度来探讨玄言审美向山水审美过渡的历史进程。本谱分为四个部分:一、绪论:选题说明、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本谱创新点;二、前言:山水诗兴起的家族渊源和时代背景、谱主的生平梳理与分析、从萌发到兴盛的山水审美;三、年谱:采用编年体编纂谱主的生平事迹并加以考证论述;四、附录:谱主存世诗文作品的校勘与集注。
陈建森[6](2017)在《“九龄风度”与唐代文学的审美取向》文中研究表明张九龄是盛唐开元名相和文坛领袖。他以"九龄风度"见知玄宗而成为宰执荐引公卿、朝廷录用大臣的审美标准。"九龄风度"的内核是守正忠直的品行,外化为儒雅秀整的风仪、"轻缣素练,实济时用"的文品和醇厚清澹的诗品。张九龄将唐诗由"诗品正"导向"诗品醇",开唐诗"清澹一派","为李杜开先"。"九龄风度"不仅成为有唐一代人物品评的审美标准,而且对唐代文学的审美取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浩文[7](2016)在《二张与盛唐气象》文中研究说明每论及唐诗,盛唐诗无疑是绚烂夺目的一颗明星,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唐诗的巅峰。从初唐到盛唐,唐诗的风貌经历了由单薄绮艳向骨力雄健的巨大变化。在这一场文学变革中,初唐四杰、沈宋、文章四友、陈子昂率先寻觅新变,力求摆脱前朝诗风的阴影,做出了最初的尝试。但受地位和影响力的局限,唐诗全盛的局面没有立即到来,追求浓郁情思和恢宏气势的倾向没有成为到时文人的共识,在创作实践上也还显得相对稚嫩。至张说、张九龄进入权力核心并主掌文坛,诗风嬗变方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他们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君主,让“文治”压倒了“吏治”,还提携了一大批在诗文方面极具天赋的文人,同时在创作上身体力行勤于实践,这写努力使得唐诗逐渐拜托了前朝余绪,走上积极健康、极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二张作为诗风嬗变的中流砥柱和身体力行者毋庸置疑。就张说、张九龄个人而言,将他们的人格和诗学思想放置在初唐渐盛的大时代背景下来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而他们与文坛前后辈之间的交游同样值得玩味。本文即是以“盛唐气象”为切入点,研究二张在诗风嬗变的关键转折时期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并进一步深度挖掘他们的诗歌风格和创作心理。
徐淑娟[8](2012)在《左思接受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左思是西晋时期太康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三都赋》和《咏史诗》在文学史上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成就。本篇论文试图从一个新的理论角度来研究左思及其作品,适当的吸纳了西方接受美学的理念,从读者的视角来考察左思的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及价值。因此文章拟就左思《三都赋》的接受、对左思《咏史诗》的接受、对左思其他作品的接受以及诗评家们对左思的评价等四个方面展开。第一章主要是展示出左思《三都赋》在西晋时期接受的进程。探讨左思在共时文人中的声名,和不同读者视野中的变化,既尽力的揭示出左思《三都赋》在当时读者包括文人、名士及普通学者中产生的影响效果,也试着分析读者对左思《三都赋》接受的传播作用。第二章是探讨关于左思《咏史诗》的接受状况。通过对西晋、南北朝、隋唐、宋元等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家对左思《咏史诗》的接受,模仿及发展的阐释,来考察左思《咏史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价值。第三章为阐释左思其他作品如《娇女诗》、《招隐诗》等,受接受的情况。使我们了解到左思在其他题材上的艺术成就及突出的表现。第四章乃是就代表性的诗评家们关于左思作品的评价进行研究。介绍各个时期不同诗评家们对左思的评价,使我们更全面更清晰的了解到左思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深远影响。
金艳[9](2009)在《张说、张九龄山水诗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张说、张九龄在唐代文学由初唐向盛唐过渡中起着关键性的桥梁作用。尤其是二人凭借着他们特殊的政坛地位和文坛地位引导了山水诗的健康发展,对盛唐山水诗派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的大量山水诗创作标志着盛唐山水诗的成熟。因此,研究张说、张九龄的诗歌,尤其是比较研究二人的山水诗,对于初盛唐之际诗歌现实环境、诗歌发展趋势以及诗风的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遗憾的是关于他们山水诗的研究却显得不够深入,笔者不揣浅陋,拟通过详细比较研究张说、张九龄山水诗,以期对二人的研究能更进一步。本文从四个方面比较了张说、张九龄的山水诗创作:第一部分从二人生平介绍和诗文主张入手,从而考察出张说、张九龄有着相似的从政经历,二人都是开元时期有名的贤相,都有相似的被贬经历以及都喜欢延纳后进;张说论诗兼重文质,倡导内容风格多样,张九龄更重视文学艺术的特征。希望以之作为理解二人某些山水诗歌内涵的切口。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张说、张九龄山水诗歌的内容。二人的山水诗歌都描写了江南山水之景,借助山水景观来排解心中忧愤,但张九龄诗中多写水景;二人的山水诗歌都表现了二人的怀乡恋阙之思,宣泄了诗人贬谪时期的怀乡思归、凄清孤寂之情,但张说更多表现的是自己厌倦行役、思念京国之思,张九龄则更多表达的是自己势孤族寒、难以立足朝廷的意识;二人的山水诗歌都表达了二人的穷达出处之观,流露出一种不计浮沉的达观心情,但张说重在讴歌功业抱负,抒发拯世济人思想,而张九龄则以一种随缘自适的态度面对浮沉宦海,将外放当作赋闲;二人都于在朝为官期间作过一些描写宫阙、京城、山岳、庄园的山水诗应制佳作,但张说此类诗作较多,且内容主要是歌颂帝王功德、欢宴祝寿,张九龄的这类诗作较张说少一些,主要体现的是他直言敢谏的精神。第三部分主要述评了张说、张九龄山水诗的创作特征。首先是二人的山水诗都有清新秀丽的语言特色,但张说作诗更喜欢设彩敷色,词藻比较华美,张九龄在诗中喜欢使用叠字来描景状物,表情达意;其次是二人在创作山水诗时有意模仿谢灵运,模写他的山水描写技巧以及山水组织结构,但张九龄诗作在描写景物方面的特色更加鲜明,如他喜欢摄取大景入诗,他经常使用白描手法,写景照直写来,不事雕琢,虽出语自然,却使所写景物历历在目,如在眼前,他采用以动写静、动静相生的手法来写景;再次是在文体特色上二人都长于律诗,但张说创作各体皆工,无论是歌行、绝句还是律诗,都有不少作品,张九龄则是盛唐初期的五言诗名家,仅写过七古二首、七律一首。最后一部分论述了张说、张九龄二人山水诗对当时及后来诗人的影响。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详细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得知在唐代文学由初入盛的转折过程中,无论对于政治史来说,还是对于文学史来说,张说和张九龄都是唐代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以一代文宗的风范和杰出的创作业绩,促进了诗歌从初唐到盛唐的转变。尤其是以他们的创作实践、文学观念以及对后进文士的荐引之功,成功地扮演了山水诗从大小谢到盛唐山水诗人之间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从而对盛唐诗歌的伟大来临构成勿庸置疑的直接推动力。比较研究张说、张九龄的山水诗创作的各个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这两位诗人的诗歌,从而更完整地把握唐代诗歌发展的整个文学体系。
顾建国[10](2007)在《即景会心 以形传神——解读张九龄的登临行旅、山水景物诗》文中提出
二、清澹自然树盛世新风——论张九龄的诗歌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澹自然树盛世新风——论张九龄的诗歌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1)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王诗传播接受史研究综述 |
三、本文写作的目的及意义 |
四、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五、唐代文学传播和接受的时代背景概述 |
第一章 王诗以单篇文本形态的即时传播 |
第一节 友朋之间的交游赋咏 |
一、送别赠答诗及双向互动效应 |
二、题壁诗及多向发散型效应 |
三、干谒诗及“意见领袖”效应 |
四、宴游同赋诗及多向互动效应 |
第二节 梨园弟子的合乐演唱 |
一、唐代歌唱七绝的诗乐传统 |
二、“旗亭画壁”与王昌龄七绝的音乐传播 |
第三节 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江宁诗会 |
一、江宁任上的教学口授和《诗格》在国内外的传播 |
二、《琉璃堂墨客图》和以王昌龄为中心的江宁诗会 |
第四节 单篇文本形态的传播效应及传播时空分布分析 |
一、单篇文本形态的传播效应分析 |
二、单篇文本形态的历时传播与空间分布 |
第二章 王诗以诗文集本形态的后续传播 |
第一节 王诗别集的编订和传播 |
一、王诗别集在国内的传播 |
二、王诗别集在国外的传播 |
第二节 唐人选唐诗的选录和传播 |
一、唐人选唐诗兴起原因及传播效应分析 |
二、唐人选唐诗与王昌龄诗歌的传播 |
第三章 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及其诗歌的接受 |
第一节 《河岳英灵集》:王昌龄诗歌的“第一读者” |
一、“克嗣风骨”“中心高作”:对王昌龄振兴盛唐风骨的标举 |
二、“王稍声峻”“惊耳骇目”:对王昌龄诗歌艺术特征的体认 |
三、“再历遐荒”“知音叹惜”:对王昌龄晚年遭际寄予的同情 |
四、“第一读者”“第二读者”:声律风骨兼备审美范型的接受史意义 |
第二节 《国秀集》:对王昌龄五古价值的进一步体认 |
一、《国秀集》的诗美理想和选诗倾向 |
二、《国秀集》评选标准和实际选录的疏离 |
第三节 中唐三大选本选诗倾向和王昌龄诗歌接受的“由显到隐” |
第四节 晚唐五代诗学旨趣的转变和王昌龄诗歌接受的分野 |
一、“不在马上在闺房”:晚唐五代诗学旨趣的转变 |
二、《又玄》《才调》:精工流丽和情致风韵的诗学旨归 |
三 、《唐诗类选》:掷地金声和饶有风骨的盛唐遗音 |
第五节 唐人选唐诗选录王昌龄诗歌的接受史意义 |
一、唐人选唐诗选王诗整体趋势及原因探析 |
二、唐人选唐诗对王昌龄名篇和诗名的构建 |
三、唐人选唐诗对王诗后世接受的规范意义 |
第四章 唐人创作上对王昌龄诗歌的接受 |
第一节 唐人创作上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四大方式 |
一、袭字句 |
二、学句法 |
三、用句意 |
四、效体式 |
第二节 唐人创作上接受王昌龄诗歌的典型个案分析 |
一、“去龙标不远”:李益摹其风神 |
二、“升江宁之堂”:张仲素得其遗响 |
第三节 王昌龄诗歌对晚唐五代词体创作的影响 |
一、唐代歌诗向词体的转变及王昌龄诗歌的合乐性 |
二、王昌龄诗歌词化特征的萌芽和对唐五代词体创作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孟浩然诗“逸”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一章 盛唐“逸”风与孟浩然之“逸”性 |
第一节 盛唐“逸”风 |
一、思想上的兼容并蓄 |
二、文士们的洒脱飘逸 |
第二节 孟浩然之“逸”性 |
一、行不为饰——逸散之姿 |
二、风流天下——豪逸之性 |
第二章 孟诗之“逸”韵 |
第一节 “隐逸”之趣醉四方 |
一、屡迷青嶂合——山林之逸趣 |
二、沿洄自有趣——泛舟之逸情 |
三、壶觞趣不空——酒中之逸乐 |
第二节 “清逸”之韵流天下 |
一、鹤唳清露垂——清景之逸韵 |
二、风泉满清听——清禅之逸致 |
第三节 “壮逸”之气吞万千 |
一、瀑布喷成虹——壮景之逸气 |
二、冲天羡鸿鹄——壮怀之逸志 |
第三章 孟诗“逸”韵的诗学影响 |
第一节 对诗人诗风的影响 |
第二节 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对诗歌批评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清代杜诗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杜诗学”概说 |
二、研究范围及价值 |
三、研究现状 |
四、基本框架 |
五、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王夫之的杜诗学 |
第一节 王夫之非杜批评析辨 |
一、质疑杜甫的忠君爱国 |
二、反对“诗史说” |
三、批判杜甫“诞于言志” |
四、批判杜诗直露和以议论入诗 |
五、认为“杜诗不足法” |
六、抑杜扬李 |
第二节 王夫之肯定杜诗的批评析辨 |
一、相对肯定杜甫律诗 |
二、部分肯定杜诗的艺术成就 |
小结 |
第二章 “神韵”派的审美中心论:以王士禛为中心 |
第一节 王士禛的“神韵说” |
一、“神韵说”的形成原因 |
二、“神韵说”的美学内涵 |
第二节 以辨体论杜诗 |
一、古风 |
二、律诗 |
三、绝句 |
第三节 以诗歌艺术论杜诗 |
一、褒扬杜诗 |
二、杜诗指瑕 |
第四节 以考证论杜诗和杜甫 |
一、考证杜诗注本、版本 |
二、考证杜诗声律、真伪 |
三、考证杜诗中涉及的制度、人名、物名、地名 |
四、考证杜甫的生卒年和后代 |
第五节 以选诗论杜诗 |
一、《古诗选》 |
二、《十种唐诗选》 |
三、《唐贤三昧集》 |
四、《唐人万首绝句选》 |
第六节 以传播接受论杜诗 |
一、概论前人学杜 |
二、论王安石论杜 |
三、论黄庭坚学杜 |
四、论杜诗的民间流传 |
第七节 以人格论杜甫 |
一、批评杜甫人格的表现 |
二、批评杜甫人格的原因 |
小结 |
一、以辨体论杜诗,凸显杜诗的新变和复杂多样 |
二、厘清杜诗与盛唐的关系,揭示杜诗在批评史上的价值 |
三、重构诗学价值体系,证明杜诗在古典诗歌传统中的经典地位 |
第三章 “格调”派的政教中心论:以沈德潜为中心 |
第一节 沈德潜的“格调说” |
一、“格调”的渊源与内涵 |
二、“格调说”的诗学主张 |
第二节 沈德潜的诗教观 |
一、温柔敦厚与比兴含蓄 |
二、诗教与性情 |
第三节 以宗旨论杜诗 |
一、忠君爱国 |
二、温柔敦厚 |
第四节 以辨体论杜诗 |
一、古风 |
二、律诗 |
三、绝句 |
第五节 以集大成论杜诗 |
一、杜诗对《诗》《骚》的继承 |
二、杜诗对汉魏六朝诗歌的继承 |
三、杜诗的新变 |
第六节 以诗法论杜诗 |
一、字法 |
二、句法 |
三、章法 |
第七节 诗歌创作对杜诗的借鉴 |
小结 |
一、政治方面:迎合官方意识形态 |
二、诗学方面:再次确立杜诗的独尊地位 |
三、不足之处:道德批评的片面性 |
第四章 “肌理”派的诗法中心论:以翁方纲为中心 |
第一节 翁方纲对杜诗的总体看法 |
一、杜诗:“肌理说”的典范 |
二、“铺陈排比”: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 |
三、学习杜诗的态度:“师其意则其迹不必求肖之” |
四、学习杜诗的途径:“由苏入杜”和“黄诗逆笔” |
五、杜甫对前人的学习和对后人的影响 |
第二节 翁方纲《杜诗附记》研究 |
一、《杜诗附记》的动机目的 |
二、《杜诗附记》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翁方纲的批杜特点 |
一、感悟式批评和分析考证相结合 |
二、借用书法术语论杜诗 |
三、以“史法”论杜诗 |
小结 |
第五章 “性灵”派的性情中心论:以袁枚、赵翼、蒋士铨为中心 |
第一节 袁枚的杜诗学 |
一、论杜诗之长于言情 |
二、论杜诗之“苦”和“多创” |
三、论学杜 |
四、论杜诗之独尊地位 |
五、考证杜诗 |
六、论杜甫之人品 |
七、小结 |
第二节 赵翼的杜诗学 |
一、论杜诗之创新 |
二、论杜甫之天才 |
三、论杜诗之独尊地位 |
四、考证杜诗 |
五、杜诗指瑕 |
六、小结 |
第三节 蒋士铨的杜诗学 |
一、论杜甫“忠孝义烈之心”和杜诗“温柔敦厚之旨” |
二、论杜诗注本 |
三、诗歌创作对杜诗的借鉴 |
四、小结 |
第六章 专题着作研究之一: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 |
第一节 《秋兴八首》的渊源 |
第二节 《秋兴八首》的章法结构 |
一、不可分割 |
二、承上启下 |
第三节 《秋兴八首》的语言艺术 |
一、虚实相生的意象系统 |
二、虚实交错的对偶方式 |
三、用典 |
第四节 《秋兴八首》对儒家诗教传统的体现 |
一、《秋兴八首》与《诗经》“六义” |
二、《秋兴八首》的温柔敦厚 |
第五节 以史证诗与借杜言志 |
一、以史证诗 |
二、借杜言志 |
小结 |
第七章 专题着作研究之二:卢震《杜诗说略》 |
第一节 正变论 |
第二节 创作论 |
第三节 诗法论 |
第四节 鉴赏论 |
小结 |
结语 |
一、清代杜诗评论的主要内容 |
二、清代杜诗评论的主要特色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文献 |
二、国内着作 |
三、国外着作 |
四、学位论文 |
五、期刊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一、科研论文 |
二、科研项目 |
后记 |
(4)金代国朝文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概况 |
1.2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国朝文派”的概念及内涵 |
2.1“国朝文派”概念的提出 |
2.2 金代“国朝文派”的性质 |
2.2.1“国朝”在历史文献中的使用概况 |
2.2.2“文”的概念 |
2.2.3 国朝文派的性质 |
2.3“国朝文派”体现的大民族观和文学独立精神 |
2.3.1“国朝文派”体现的大民族观 |
2.3.2“国朝文派”体现的文学独立意识 |
2.4“国朝文派”创作主体及特征 |
第三章“国朝文派”的发展演变 |
3.1“国朝文派”形成期 |
3.1.1“国朝文派”形成期的文学生态 |
3.1.2“国朝文派”形成期的文学特征 |
3.1.3“国朝文派”形成期代表作家研究 |
3.2“国朝文派”成熟期 |
3.2.1“国朝文派”成熟期的文学生态 |
3.2.2“国朝文派”成熟期的文学特征 |
3.2.3“国朝文派”成熟期代表作家研究 |
3.3“国朝文派”变革期 |
3.3.1“国朝文派”变革期的文学生态 |
3.3.2“国朝文派”变革期的文学特征 |
3.3.3“国朝文派”变革期代表作家研究 |
3.4“国朝文派”的余波 |
3.4.1 金末元初的文学生态 |
3.4.2 金末元初的文学特征 |
3.4.3 金末元初代表作家研究 |
3.5 国朝文派与苏黄及江西诗派的关系 |
3.5.1 南渡之前:全面尊崇苏黄到个别反思 |
3.5.2 南渡之后:崇苏黄意识的深化与金代文学观的成熟 |
3.5.3 金末元初:打破苏黄笼罩后金代文学观的确立 |
第四章 金代特殊生态与“国朝文派”关系研究 |
4.1 少数民族文化对“国朝文派”的影响 |
4.1.1 金代多民族结构与差异性民族政策下的民族融合 |
4.1.2 金代女真族汉语作家 |
4.1.3 金代渤海族汉语作家 |
4.1.4 金代契丹族汉语作家 |
4.2 金代科举制度对“国朝文派”的影响 |
4.2.1 金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
4.2.2 金代科举制度对“国朝文派”的影响 |
4.3 宗教对“国朝文派”的影响 |
4.3.1 佛教与“国朝文派” |
4.3.2 道教与“国朝文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谢混、谢瞻、谢惠连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百年研究综述 |
三、研究谢混、谢瞻、谢惠连的方法 |
四、谢混、谢瞻、谢惠连年谱中的创新点 |
(一)谢混生年 |
(二)谢混仕历 |
(三)谢瞻生年 |
(四)谢瞻仕历 |
(五)“乌衣之游”时间考 |
(六)“池塘生春草”真伪考 |
(七)谢惠连出仕时间考 |
(八)今人材料之疏漏 |
前言 |
一、谱主的家世与时代 |
(一)陈郡谢氏的渊源与沉浮 |
1、世系与历史升降 |
2、雅好玄学、山水、文学 |
3、风流引领者与社会影响力 |
(二)晋宋之际的动荡岁月 |
1、寒门崛起与高门衰落中的陈郡谢氏 |
2、晋末宋初的玄风与新变 |
二、谱主的生平经历 |
(一)谢混 |
(二)谢瞻 |
(三)谢惠连 |
三、山水审美的前世今生 |
(一)山水入诗源流考 |
1、从游宴到游仙 |
2、玄言时代的山水 |
3、山水审美的新变与后身 |
(二)情辞中感发的山水审美 |
1、从忘情到钟情 |
2、诗情溯流别 |
(三)山水审美与创作形式变迁 |
1、从立象尽意到触景生情 |
2、山水文学中的赋法新变 |
谢混、谢瞻、谢惠连年谱 |
凡例 |
晋孝武帝太元三年 戊寅(378)谢混一岁 |
晋孝武帝太元四年 己卯(379) 谢混二岁 |
晋孝武帝太元五年 庚辰(380) 谢混三岁 |
晋孝武帝太元六年 辛巳(381) 谢混四岁 |
晋孝武帝太元七年 壬午(382) 谢混五岁 |
晋孝武帝太元八年 癸未(383) 谢混六岁 谢瞻一岁 |
晋孝武帝太元九年 甲申(384) 谢混七岁 谢瞻二岁 |
晋孝武帝太元十年 乙酉(385) 谢混八岁 谢瞻三岁 |
晋孝武帝太元十一年 丙戌(386) 谢混九岁 谢瞻四岁 |
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 丁亥(387) 谢混十岁 谢瞻五岁 |
晋孝武帝太元十三年 戊子(388) 谢混十一岁 谢瞻六岁 |
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 己丑(389) 谢混十二岁 谢瞻七岁 |
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 庚寅(390) 谢混十三岁 谢瞻八岁 |
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 辛卯(391) 谢混十四岁 谢瞻九岁 |
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 壬辰(392) 谢混十五岁 谢瞻十岁 |
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 癸巳(393) 谢混十六岁 谢瞻十一岁 |
晋孝武帝太元十九年 甲午(394) 谢混十七岁 谢瞻十二岁 |
晋孝武帝太元二十年 乙未(395) 谢混十八岁 谢瞻十三岁 |
晋孝武帝太元二十一年 丙申(396) 谢混十九岁 谢瞻十四岁 |
晋安帝隆安元年 丁酉(397) 谢混二十岁 谢瞻十五岁 |
晋安帝隆安二年 戊戌(398) 谢混二十一岁 谢瞻十六岁 |
晋安帝隆安三年 己亥(399) 谢混二十二岁 谢瞻十七岁 |
晋安帝隆安四年 庚子(400) 谢混二十三岁 谢瞻十八岁 |
晋安帝隆安五年 辛丑(401) 谢混二十四岁 谢瞻十九岁 |
晋安帝元兴元年 壬寅(402) 谢混二十五岁 谢瞻二十岁 |
晋安帝元兴二年 癸卯(403) 谢混二十六岁 谢瞻二十一岁 |
晋安帝元兴三年 甲辰(404) 谢混二十七岁 谢瞻二十二岁 |
晋安帝义熙元年 乙巳(405) 谢混二十八岁 谢瞻二十三岁 |
晋安帝义熙二年 丙午(406) 谢混二十九岁 谢瞻二十四岁 |
晋安帝义熙三年 丁未(407) 谢混三十岁 谢瞻二十五岁 谢惠连一岁 |
晋安帝义熙四年 戊申(408) 谢混三十一岁 谢瞻二十六岁 谢惠连二岁 |
晋安帝义熙五年 己酉(409) 谢混三十二岁 谢瞻二十七岁 谢惠连三岁 |
晋安帝义熙六年 庚戌(410)年 谢混三十三岁 谢瞻二十八岁 谢惠连四岁 |
晋安帝义熙七年 辛亥(411) 谢混三十四岁 谢瞻二十九岁 谢惠连五岁 |
晋安帝义熙八年 壬子(412) 谢混三十五岁 谢瞻三十岁 谢惠连六岁 |
晋安帝义熙九年 癸丑(413)年 谢瞻三十一岁 谢惠连七岁 |
晋安帝义熙十年 甲寅(414) 谢瞻三十二岁 谢惠连八岁 |
晋安帝义熙十一年 乙卯(415) 谢瞻三十三岁 谢惠连九岁 |
晋安帝义熙十二年 丙辰(416) 谢瞻三十四岁 谢惠连十岁 |
晋安帝义熙十三年 丁巳(417) 谢瞻三十五岁 谢惠连十一岁 |
晋安帝义熙十四年 戊午(418) 谢瞻三十六岁 谢惠连十二岁 |
晋恭帝元熙元年 己未(419) 谢瞻三十七岁 谢惠连十三岁 |
晋恭帝元熙二年/宋武帝永初元年 庚申(420) 谢瞻三十八岁 谢惠连十四岁 |
宋武帝永初二年 辛酉(421) 谢瞻三十九岁 谢惠连十五岁 |
宋武帝永初三年 壬戌(422) 谢惠连十六岁 |
宋少帝景平元年 癸亥(423) 谢惠连十七岁 |
宋少帝景平二年/宋文帝元嘉元年 甲子(424) 谢惠连十八岁 |
宋文帝元嘉二年 乙丑(425) 谢惠连十九岁 |
宋文帝元嘉三年 丙寅(426) 谢惠连二十岁 |
宋文帝元嘉四年 丁卯(427)年 谢惠连二十一岁 |
宋文帝元嘉五年 戊辰(428) 谢惠连二十二岁 |
宋文帝元嘉六年 己巳(429) 谢惠连二十三岁 |
宋文帝元嘉七年 庚午(430) 谢惠连二十四岁 |
宋文帝元嘉八年 辛未(431)年 谢惠连二十五岁 |
宋文帝元嘉九年 丙寅(432) 谢惠连二十六岁 |
宋文帝元嘉十年 丙寅(433) 谢惠连二十七岁 |
参考文献 |
附录:谱主诗文集注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九龄风度”与唐代文学的审美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九龄风度”:宰执荐引公卿的审美标准 |
二开“轻缣素练, 实济时用”之散文新风 |
三将唐诗由“诗品正”导向“诗品醇” |
四开唐诗“清澹之派”, 又“为李、杜开先” |
(7)二张与盛唐气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本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的与方法 |
第一章 初唐文坛背景 |
第一节 儒家功用文学观的发扬 |
第二节“未脱齐梁余绪” |
第三节 变革前的准备 |
第四节 变革的曙光 |
第二章 张说、张九龄生平及创作历程 |
第一节 张说生平及诗歌创作历程 |
第二节 张九龄生平及诗歌创作历程 |
第三章 张说、张九龄之个性及思想 |
第一节“文成典礼,当朝师表” |
第二节“风度能若九龄乎?” |
第三节 二张人格个性与盛唐精神的契合 |
第四节 张说、张九龄思想研究 |
一、“内圣外王”的积极入世思想 |
二、“超然世外”的自我解脱 |
三、入世、出世与盛唐精神的联系 |
第五节 创作心理研究 |
一、时代精神感染下的创作冲动 |
二、人生经历影响下的创作意向 |
三、追求美感与诗性的创作理想 |
第四章 张说、张九龄诗歌艺术风格 |
第一节 诗歌题材的拓展 |
第二节 丰富浓郁的情思 |
第三节 风骨兴寄的审美追求 |
第四节 玲珑圆融的诗境 |
第五章 张说、张九龄的盛唐贡献 |
第一节 把持政局、影响君主 |
第二节 提携文士、凝聚团体 |
第六章 张说、张九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及盛唐气象的最终到来 |
第一节 二张对盛唐诗歌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盛唐气象的最终到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左思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二、 接受美学的界定 |
三、 接受美学与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 |
第一章 “洛阳纸贵”—共时文人对左思《三都赋》的接受 |
一、 “班张之流”“机绝叹服”—张华,陆机对左思《三都赋》的接受 |
二、 “贵本尚实”—皇甫谧为左思作《三都赋序》 |
三、 “洛阳纸贵”—张载、刘逵、卫权等为左思作注和序 |
四、 贾谧“二十四友”对左思《三都赋》的接受 |
第二章 “垂式千秋”—历代文人对左思《咏史诗》的接受 |
第一节 、六朝时期对左思《咏史诗》接受的发轫期 |
一、 陶渊明“协左思风力”—“气势昂扬” |
二、 鲍照“驰骤太冲”—“格调高迈” |
三、 颜延之和江淹—“拟左思似左思” |
第二节 、唐朝时期对左思《咏史诗》接受的深化期 |
一、 初唐四杰与陈子昂—“慷慨任气”,效法左思借史抒怀 |
二、 盛唐之张九龄、李白、杜甫对左思《咏史诗》的接受 |
(一) 、张九龄“操刀尝愿割”源于左思“铅刀贵一割” |
(二) 、“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李白继承左思蔑视权贵之精神 |
(三) 、杜甫继承左思借史抒怀—“深沉悲壮” |
三、 晚唐之李商隐继承左思借史抒怀—“寓慨于讽” |
第三节 、宋朝王安石、欧阳修继承左思借史抒怀—“寓翻案于咏史 |
第四节 、元朝时期文人对左思接受的低沉期 |
第三章 对左思其他作品的接受 |
第一节 、对左思《娇女诗》的接受 |
一、 六朝时期陶渊明的《责子诗》对左思《娇女诗》的接受 |
二、 唐朝杜甫《北征》和李商隐《骄儿诗》对《娇女诗》的接受 |
第二节 、众文人对左思《白发赋》及《招隐诗》诗的接受 |
第四章 对左思的评价 |
第一节 、六朝时期文论家对左思的评价 |
一、 “左思奇才”—刘勰《文心雕龙》对左思的赞许 |
二、 “文典以怨”—钟嵘《诗品》对左思的标举 |
第二节 、明代诗话对左思的评价 |
一、 “造语奇伟,创格新特”—胡应麟《诗薮》对左思的推崇 |
二、 “抗色厉声”—《诗镜总论》陆时雍对左思的批评 |
第三节 、清代诗话对左思的推崇 |
一、 “陶冶汉魏”“胸次浩落”—沈德潜、陈祚明对左思的高举 |
二、 “壮而不悲”“自成大家”—刘熙载、黄子云对左思的赞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9)张说、张九龄山水诗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张说、张九龄的生平介绍和诗文主张 |
第3章 张说、张九龄山水诗的内容 |
3.1 江南山水之景 |
3.2 怀乡恋阙之思 |
3.3 穷达出处之观 |
3.4 应制山水佳作 |
第4章 张说、张九龄山水诗的创作特征 |
4.1 语言特色 |
4.2 写景特色 |
4.3 文体特色 |
第5章 张说、张九龄山水诗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清澹自然树盛世新风——论张九龄的诗歌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王昌龄诗歌在唐代的传播和接受研究[D]. 刘燕. 广西大学, 2019(01)
- [2]孟浩然诗“逸”韵研究[D]. 何巧巧. 湖北民族学院, 2018(12)
- [3]清代杜诗评论研究[D]. 张东艳. 苏州大学, 2018(12)
- [4]金代国朝文派研究[D]. 师莹. 山西大学, 2017(02)
- [5]谢混、谢瞻、谢惠连年谱[D]. 史晓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6]“九龄风度”与唐代文学的审美取向[J]. 陈建森. 文学评论, 2017(01)
- [7]二张与盛唐气象[D]. 王浩文. 青海师范大学, 2016(02)
- [8]左思接受史研究[D]. 徐淑娟. 江西师范大学, 2012(03)
- [9]张说、张九龄山水诗比较研究[D]. 金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09(06)
- [10]即景会心 以形传神——解读张九龄的登临行旅、山水景物诗[J]. 顾建国. 古典文学知识,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