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工人思想政治工作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彭晓岚[1](2022)在《国有传统出租车企业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类网约车、专车应运而生,传统出租车行业备受冲击,企业利润大幅下滑,驾驶员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如何发挥传统出租车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稳定驾驶员队伍仍是广大政工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以传统出租车国有企业——厦门特运顺联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为例,对如何切实加强国有传统出租车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思考。一、国有传统出租车企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传统巡游出租车作为城市的"流动窗口",也是城市的明信片,体现了城市的文明与形象。
陈大伟,路禹轩,刘杰,李平[2](2021)在《面向高质量建造的建筑工人职业能力提升实施路径》文中指出作为我国产业工人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人培养是中国建造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我国建筑工人结构与职业能力现状的调研分析发现,流动无序、年龄结构老化严重、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不高等一系列困扰我国建筑工人多年的"老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再加上以工业化、智能化为代表的新型建造方式给建筑工人的技术能力要求带来"新问题","新老问题"交叉在一起,对中国建筑工人职业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借鉴先进制造业和发达国家建筑业工人培养的经验和模式,通过问卷对我国建筑工人基本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构建了高质量建造形势下的建筑工人职业能力评价模型;最后围绕改革企业用工模式、加强工人技能培训、建立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实施路径和相应对策建议。
晋江艳[3](2021)在《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文中研究指明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国人民的社会保障实践持续了上千年,且随着社会发展,保障对象逐步扩大,保障措施日益多样,保障思想不断丰富,但严格来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始终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9至1956年,较全国其他地区,东北地区经济基础较好,重工业相对发达,加上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处于战争前沿,优抚安置任务异常艰巨,促使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建立了包括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在内的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之后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研究这一时期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丰富东北地区党史研究和完善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采用文献分析法和计量史学法,分六部分对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进行全面分析。作为文章的起点,第1章遵循党史研究基本思路,介绍了选题背景,说明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重点整理和介绍了国内外研究成果,认为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的研究已硕果累累,但关于东北地区的研究尚有不足,仍有一定的研究空间。任何实践都不是空中楼阁。研究社会保障,首先要追根溯源,探究其实践基础。1949至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开展的社会保障实践具有坚实的理论、历史和现实基础,三者缺一不可。第2章和第3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认为这一时期东北地区党组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保障思想)为指导,受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思想影响,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尤其是东北解放区的社会保障实践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形势,建设国家重工业基地、开展农业合作化的经济计划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形势,在学习借鉴苏联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情况下,领导人民创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北地区亟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也具备了建立社会保障的条件。第4章和第5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始终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保障”概念,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但无论是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还是社会优抚工作都已经开展起来。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系统的组织机构体系、广泛的社会动员以及以政府、社会和内部机构为主体的监督机制搭建了一个社会保障体系。第4章重点介绍了这一内容,即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在这一制度框架下,东北各地竭尽所能救济灾民、贫民和朝鲜战灾孤儿,收容改造旧社会遗留的娼妓和游民;重点在企业中建立劳动保险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福利,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孤儿、残疾人以及精神病人建立民政福利;优待军烈属和革命残废军人,褒扬抚恤革命英烈,妥善安置回乡转业人员等,丰富的内容使社会保障由简单的制度构建层面跨越到充实的制度实践层面。第5章则重点介绍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在充分认识制度结构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第6章进一步提升,重点分析了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认为其对政治建设而言,通过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巩固了新生政权;对于经济建设而言,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对于军事活动而言,激发了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为抗美援朝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对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言,构建了社保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当前东北地区的社会保障现状,以史鉴今,提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群众观点,反对官僚主义作风;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总体来说,1949至1956年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实践是成功的,但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稳定性和和可持续性不足。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实践,本文采取在总体肯定的基础上加以批判借鉴的态度。
汪文静[4](2021)在《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心理环境对安全认知影响研究 ——基于安全氛围的中介效应》文中研究说明建筑业作为我国的国民支柱产业,但频发的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社会财产的损失深受社会群众广泛关注。建筑工人作为建筑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是建筑安全生产的基石。根据建筑业安全事故的调查,建筑工人的安全认知偏差往往是导致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建筑工人的安全认知,降低安全事故率,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事故致因理论、认知理论、场动力理论以及社会交换理论等基础理论,将安全氛围作为中介变量引入到心理环境与安全认知中,提出了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心理环境对安全认知影响的概念模型,并通过相关分析提出了研究假设;接着,借助文献阅读法,结合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将安全氛围划分为4个维度包括:管理层承诺、项目经理承诺、安全教育培训以及班组内部安全交流,并编制出了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心理环境、安全氛围与安全认知的调查问卷;最后,在完成三个问卷的编制和质量检验后,以川渝两地的施工现场工人为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42份然后借助于SPSS25.0软件进行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层次回归性分析,并采用Bootstrapping方法分析安全氛围的中介效应作用,验证提出的假设与模型是否成立。最终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1)心理环境及其三个维度(劳动环境、组织环境、概念环境)均对安全认知产生正向影响,其中组织环境对安全认知的影响程度最为显着;(2)利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的方式来验证了安全氛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心理环境部分通过安全氛围来影响安全认知,即安全氛围在心理环境影响安全认知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可知,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可以从建筑工人心理的角度,依据心理环境及其三个维度对安全认知以及作业现场安全氛围及其各维度的影响关系来制定一系列提升建筑工人安全认知的对策与建议。本文进一步明确了安全行为的产生机理,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提高工人的安全操作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铁路局,民航局,中华全国总工会[5](2021)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产业工人队伍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筑产业工人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业发展的基础,为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建筑产业工人队伍仍存在无序流动性大、老龄化现象突出、技能素质低、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制约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以下简称"建筑工人")队伍,提出如下意见。
曾尧[6](2020)在《大众传媒对建筑工人违章行为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由于其受操作人员、机具器物及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多发,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较多,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在国内外对造成安全事故和死亡的内外部影响因子研究中,大多数学者认为建筑工人的违章行为是决定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大众传播时代,建筑工人被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环境”“知识信息”所包围和浸润,建筑工人的从业行为在潜移默化中被大众传媒所提供的信息而影响。众多研究表明,这种影响对受众是比较深刻的、持续的和多维度的,有的时候还引发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如网络信息模仿对新生代建筑工人的社会行为影响、安全事故类新闻信息对建筑工人从业行为的警示等等。因此,本文拟从大众传媒对建筑工人违章行为影响因素的角度开展研究,探析大众传媒对建筑工人违章行为影响的主要因素及相关路径,从而引导、影响建筑工人规范的、安全的从业行为,有效降低安全事故。本文运用了文献分析、案例分析、理论分析、实证分析等多种研究分析方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总结归纳了研究所涉及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梳理了大众传媒对建筑工人违章行为影响的因素;其次,基于传播学理论分析印证了大众传媒对受众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大众传媒对建筑工人违章行为影响的理论路径模型,提出了大众传媒对建筑工人违章行为影响的假设;再次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得以验证模型,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以收集数据,用结构方程模型处理数据,对测试结果进行解释。最后基于理论模型得出:要通过树立积极的大众传媒使用态度,突出重视大众传媒在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监督警示、安全规范强制、安全秩序维护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创新新闻报道内容及形式,提高建筑工人媒介素养,持续改善建筑工人的违章行为,降低安全事故,保障建筑工人的生命安全。
车志远[7](2020)在《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工人”是一个复数概念,其本身包含着中国经济社会构建与转型的特定指向:一类是东南沿海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产生的“新工人”,一类是作为“共和国长子”的老工业基地转型下的“老工人”。20世纪90年代,几千万的国企“老工人”下岗和数以亿计的“新工人”进城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他们始终都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多年来,文学研究者们往往用“底层文学”“打工文学”“农民工文学”等词语来命名“新工人”题材的文学创作,但这种称谓却失去了与“老工人”对照中应有的历史意识,消解了为“新工人”争取劳工权益、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待遇等方面的文化政治意味。如何通过文学实践来表现“新工人”的真实诉求、建构新型的社会文化、想象一个更加平等与公平的未来是本文的切入点和主题。无论是老工人,还是新工人,他们都始终内在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之中。以一种历史意识来追溯梳理“新工人”的“前生今世”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有“方法论”意义。一方面要从“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底层话语”三个视角来发现这一群体是如何纳入“政治规划”与“文学想象”的,另一方面,更要看到这些复杂的形象是如何被呈现的。如果我们要从整体上观察新世纪文学,那么,曹征路《那儿》的发表及其讨论所带来的知识界和整个社会关注对象的转变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标志性事件。从《那儿》到《问苍茫》勾连出“底层话语”与“左翼话语”,并以反思“纯文学”,恢复了“文学”与“现实”的关联,文学由“怎么写”转变为“写什么”与“为谁写”和“谁来写”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新世纪“新工人”书写逐渐成为一个重要写作趋向。在《那儿》之后,讲述“新工人”已经由“应不应该讲述”向“如何讲述新工人”转向。在讲述方式上,以人道主义情怀和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现实主义重新介入转型期社会语境之中,现实主义成为讲述“新工人”的重要方式;在讲述主体上,一方面是从“代言者”以观看“他人”之痛方式聚焦“新工人”,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主体不断下移,“新工人”也开始表达自身;在讲述空间上,讲述“新工人”离不开城乡关系书写,城与乡不仅是作为有关“新工人”空间想象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百年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另外本论文选取了“新工人”诗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以及“新工人”影像表达作为切入点,来进一步探求其艺术形式的意义、局限及可能性,以期为新世纪文学增添新的文化想象与表现形式,最后我们既要能看到其意义和价值,也要看到其限度和可能,以期“新工人”书写能够为新世纪文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考的基点。“新工人”书写不只是特定群体的文学形态,而是一种更具代表性的、回应现代危机的文学表达。对“新工人”的建构与想象既是一个尖锐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有关“人的可能性问题”。在搜集整理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本文结合社会历史现状探索使用了文化研究等方法,并在行文中有所归纳。
金晗[8](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成长成才、成就事业的人生机遇。大学阶段是人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劳动观作为大学生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决定着他们的成长轨迹、生活态度与行为方式,同时影响时代精神的状态及其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要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外,总书记还在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不仅指明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方向和要求,而且体现了开展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研究、切实提升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实效性的现实紧迫性。论文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主要分五个部分。第一章,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研究的缘起、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第二章,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从分析和把握劳动观、劳动观教育以及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概念入手,梳理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的基础理论及借鉴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教育思想、习近平劳动观教育重要论述以及中西方优秀文化传统中的劳动观教育思想等。第三章,描述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及其教育现状。运用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以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辽宁八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对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及其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总体性描述,概括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重劳动“致富”、崇劳动“光荣”、有劳动“信念”等主流特点和较为轻视底层劳动、缺乏劳动坚韧性、注重个人而非社会需求等不足。第四章,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因素。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及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大学生劳动认知功利化及劳动观教育方式偏离、大学生劳动情感淡漠化及劳动观教育主体情感认同度偏低、大学生劳动意志脆弱化及劳动观教育实践缺失、大学生劳动行为缺乏及劳动观教育制度不健全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劳动观教育重视不够、缺乏保障、资源有限;敏感的影响因素有个体特征、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第五章,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体系。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特点及其教育现状,提出明确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目标、丰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内容、建立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机制、优化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举措,探索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体系。
梁霞[9](2020)在《山东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通过调研山东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结构特征、思想政治、权益维护、互联网应用状况及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内驱力状况,分析山东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应通过加强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突出思想政治引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进行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建立同业服务平台,激发中小企业进行职工素质提升的内驱力;打造网络综合平台,提高产业工人自身素质提升的内驱力等方式,推进山东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邱蕊[10](2019)在《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研究 ——以北京市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转折性意义。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时就确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在短短三年内国民经济得以恢复,社会实现稳定、人民政权得到巩固。随着形势的变化,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产生了一些新想法,改变了原来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过渡构想。1953年6月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首次作了比较完整地表述,但是对过渡时期的起止时间没有做具体说明。1953年9月24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周年时,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正式宣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12月毛泽东在审阅修改中宣部拟定的《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最终确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表述。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为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指明了方向。为了使广大社会民众广泛深入地了解过渡时期总路线,积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党内和全体人民群众中进行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高了各阶层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基本实现了国家对社会民众的意识塑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中一次成功的实践。刘少奇在七届四中全会报告中强调:“党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使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获得了全国绝大多数人民的热烈拥护,使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内树立了压倒一切的优势,使资本主义思想受到了深刻的批判。”(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中一次较为成功的范例,总结其成功经验对今天我们党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北京市为中心进行考察,围绕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这一主题展开论述,主要分为绪论和正文两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正文内容共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主要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相关问题及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中国社会民众的心态。一是介绍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二是分析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原因。三是梳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过程及其提出的理论依据。最后,分析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工人、农民、资本家这三部分主要社会阶层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不同心态。第二章主要是研究对工人、农民、资本家这三部分主要社会阶层进行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过程。第一部分是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农村的宣传教育。首先是介绍过渡时期北京市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概况,然后分析对农村党员干部、团员和农民群众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进行哪些内容的宣传教育,最后总结宣传教育取得的效果。第二部分是研究在工矿企业中如何对工人进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包括对工人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方法以及最后取得的效果。第三部分研究的是对资本家的宣传教育,这一部分主要是按照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时间进程研究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对资本家展开宣传教育工作的。第三章主要介绍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过程中运用的主要媒介和方式方法。包括报纸、书籍的出版发行及对“一化三改”的宣传,广播电台在过渡时期的建立和完善及在总路线宣传教育中所起的作用。除此之外,还介绍了各种文艺形式、典型示范以及回忆对比算账的方式方法在整个宣传教育过程中的作用。第四章主要是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组织保障问题。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工作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有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工、青、妇群众组织的积极配合。本章主要研究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研究的是过渡时期党的宣传机构及宣传网的建立和完善。第二个问题研究的是过渡时期党组织和工、青、妇群众组织的巩固和完善以及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第三个问题研究的是党员干部如何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第五章总结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第一部分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第二部分总结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现实启示。
二、建筑工人思想政治工作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工人思想政治工作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传统出租车企业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有传统出租车企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 企业现状 |
2. 企业存在的问题 |
二、加强国有传统出租车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
1. 加强形势政策教育,深入基层,营造共渡难关的正能量氛围 |
2. 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深化改革奠定基础 |
3. 推进党组织建设,形成凝心聚力的强大合力 |
4. 配强配齐国有企业政工队伍,充分发挥政工队伍战斗堡垒作用 |
三、结语 |
(2)面向高质量建造的建筑工人职业能力提升实施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职业能力培养经验借鉴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先进制造业及发达国家经验借鉴 |
(1)先进制造业经验 |
(2)发达国家经验 |
2 建筑工人职业能力现状及职业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
2.1 职业能力现状 |
(1)年龄结构 |
(2)受教育情况 |
(3)建筑工人从业时间情况 |
(4)技能培训情况 |
(5)职业技能鉴定情况 |
(6)建筑工人对新型建造方式掌握情况 |
(7)建筑工人对智能设备的应用情况 |
2.2 职业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
(1)职业能力评价指标选取 |
(2)主成分分析适用性检验 |
(3)主成分分析过程 |
3 建筑工人职业能力提升路径及实施建议 |
3.1 提高建筑工人组织化程度和归属感 |
3.2 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
3.3 建立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
4 结 语 |
(3)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
2.1.2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 中国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1 中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思想 |
2.2.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 |
第3章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 |
3.1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历史基础 |
3.1.1 革命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2 抗日根据地的社会保障 |
3.1.3 解放区的社会保障 |
3.2 东北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现实基础 |
3.2.1 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
3.2.2 农业合作化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民经济的发展 |
3.2.3 处于抗美援朝战争前沿 |
3.2.4 苏联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示范效应 |
第4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
4.1 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 |
4.1.1 社会救济的资金来源 |
4.1.2 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 |
4.1.3 社会福利的资金来源 |
4.1.4 社会优抚的资金来源 |
4.2 社会保障的组织机构 |
4.2.1 政府机构 |
4.2.2 社会团体 |
4.2.3 企业内部机构 |
4.3 社会保障制度的动员与监督 |
4.3.1 社会保障中的社会动员 |
4.3.2 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 |
第5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
5.1 社会救济 |
5.1.1 灾害救济 |
5.1.2 贫民救济 |
5.1.3 娼妓游民收容改造 |
5.1.4 朝鲜战灾孤儿救济 |
5.2 社会保险 |
5.2.1 养老保险 |
5.2.2 医疗保险 |
5.2.3 伤残保险 |
5.2.4 生育保险 |
5.2.5 优异贡献待遇 |
5.3 社会福利 |
5.3.1 民政福利 |
5.3.2 职工福利 |
5.4 社会优抚 |
5.4.1 优待补助 |
5.4.2 褒扬抚恤 |
5.4.3 安置复员军人 |
第6章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及启示 |
6.1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作用 |
6.1.1 增强了人们对新生政权的认同,提高了党的执政合法性 |
6.1.2 提高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东北工业迅速发展 |
6.1.3 激发了群众支前热情和军人士气,保障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
6.1.4 构建了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框架,为新中国社会保障奠定了基础 |
6.2 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的启示 |
6.2.1 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
6.2.2 坚持群众路线,反对官僚主义作风 |
6.2.3 坚持自力更生,克服“等靠要”思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
致谢 |
(4)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心理环境对安全认知影响研究 ——基于安全氛围的中介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心理环境的研究综述 |
1.2.2 安全认知的研究综述 |
1.2.3 安全氛围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创新点 |
1.5.1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基础理论分析 |
2.1 事故致因理论 |
2.2 认知理论 |
2.2.1 认知原理 |
2.2.2 认知过程 |
2.3 场动力理论 |
2.4 社会交换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心理环境对建筑工人安全认知的影响分析及概念模型构建 |
3.1 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心理环境概念及其维度结构和特征 |
3.1.1 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心理环境 |
3.1.2 安全认知 |
3.1.3 安全氛围 |
3.1.4 小结 |
3.2 研究假设 |
3.2.1 心理环境与安全认知 |
3.2.2 心理环境与安全氛围 |
3.2.3 安全氛围与安全认知 |
3.2.4 安全氛围的中介作用 |
3.3 概念模型构建 |
3.4 问卷设计 |
3.4.1 问卷设计的相关原则 |
3.4.2 问卷的形式内容 |
3.4.3 问卷设计 |
3.5 问卷的预调研 |
3.5.1 问卷的描述性分析 |
3.5.2 问卷的题项净化 |
3.5.3 问卷的数据分析 |
3.5.4 正式问卷的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4 心理环境对建筑工人安全认知的影响实证分析 |
4.1 正式问卷大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1 变量数据人口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
4.1.2 变量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 数据质量分析 |
4.2.1 问卷的信度分析 |
4.2.2 问卷的效度分析 |
4.3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安全氛围、安全认知的影响 |
4.3.1 年龄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4.3.2 文化水平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4.3.3 工作年限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
4.3.4 婚姻状况的独立样本T检验 |
4.4 相关分析 |
4.4.1 心理环境与安全认知的相关分析 |
4.4.2 心理环境与安全氛围的相关分析 |
4.4.3 安全氛围与安全认知的相关分析 |
4.5 变量回归分析检验 |
4.5.1 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心理环境对安全认知的回归分析 |
4.5.2 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心理环境对安全氛围的回归分析 |
4.5.3 安全氛围对安全认知的回归分析 |
4.6 中介效应检验分析 |
4.6.1 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 |
4.6.2 安全氛围的中介效应检验 |
4.7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7.1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
4.7.2 研究结果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5 提升建筑工人安全认知的对策与建议 |
5.1 改善建筑施工企业施工环境 |
5.1.1 提高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心理环境水平 |
5.1.2 制定并落实安全制度规范 |
5.2 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
5.2.1 兑现管理层承诺 |
5.2.2 加强对建筑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 |
5.2.3 加强安全交流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基于安全氛围中介效应的心理环境对安全认知影响机理研究 |
致谢 |
(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总体思路 |
二、工作目标 |
三、主要任务 |
四、保障措施 |
(6)大众传媒对建筑工人违章行为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建筑业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
1.1.2 违章行为的危害 |
1.1.3 大众传媒对建筑工人违章行为的影响 |
1.2 文献综述 |
1.2.1 大众传媒对受众行为影响研究现状 |
1.2.2 建筑工人违章行为研究现状 |
1.2.3 相关文献述评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2 理论分析 |
2.1 大众传媒内涵 |
2.1.1 大众传媒的含义 |
2.1.2 大众传媒的功能 |
2.1.3 大众传媒的代表理论 |
2.2 违章行为内涵 |
2.3 计划行为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大众传媒对建筑工人违章行为影响的模型构建 |
3.1 研究模型的构建 |
3.2 提出研究假设 |
3.3 本章小结 |
4 大众传媒对建筑工人违章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 |
4.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3 调查实施和样本分析 |
4.4 调查问卷的质量检测 |
4.5 模型的验证 |
4.5.1 验证性因素分析 |
4.5.2 模型的检验 |
4.5.3 模型路径结果与分析 |
4.6 结果解释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大众传媒对建筑工人违章行为影响的对策分析 |
5.1 政府和企业重视大众传媒功能作用 |
5.1.1 政府重视大众传媒功能作用 |
5.1.2 企业重视大众传媒功能作用 |
5.2 大众传媒创新安全信息报道 |
5.3 建筑工人提高媒介素养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成果 |
6.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大众传媒对建筑工人违章行为影响研究调查问卷 |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7)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新工人”:概念界定、建构与想象 |
(一)概念的界定:谁是“新工人”? |
(二)“新工人”文学的建构与想象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状况 |
(二)国外研究状况 |
三、选题依据、写作路线与方法 |
(一)选题依据 |
(二)写作路线与方法 |
注释 |
第一章 历史与现实:“新工人”的“前生今世” |
一、有关“新工人”的“发现”与诸种“话语”构建 |
(一)启蒙话语:“人的文学”与“平民文学” |
(二)革命话语:“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 |
(三)底层话语:“新左翼”文学与“新人民性”文学 |
二、现当代文学视野中的“乡下人”进城 |
(一)现代性危机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二)“生产性城市”与“招工进城” |
(三)“现代化想象”与“乡下人”进城叙事 |
三、当代文学史中“工人”的书写 |
(一)英雄的创业者与工人阶级的主体性叙事 |
(二)“改革者”遭遇“现实冲击”的工人书写 |
(三)“无名的底层”与“看不见的主体” |
注释 |
第二章 发现与转向:《那儿》的讨论与新世纪文学书写新变 |
一、现实背景:《那儿》与转型期中国社会 |
二、作为“事件”的文学——有关《那儿》讨论以及知识界转变 |
三、作为方法的《那儿》:社会转型期文学的位置 |
四、从《那儿》到《问苍茫》:阶级想象、新左翼话语实践与反思 |
注释 |
第三章 表述与再现: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新工人”书写与作为方法的现实主义 |
(一)从“落地”到“生根”——现实主义文学在中国的“正反合” |
(二)“主义”之后“新工人”现实书写的“返场” |
(三)困境与可能:“新工人”书写如何现实主义? |
二、从代言到立言:我们如何讲述“新工人”? |
(一)观看“他者”之痛——代言者如何讲述“新工人” |
(二)反观自身之维——“新工人”如何表达自身? |
三、城乡书写与“新工人”空间想象 |
(一)城市“他者”的生存苦难 |
(二)身份认同危机与精神漂泊 |
(三)另类想象与返乡叙事的可能 |
注释 |
第四章 形式与类型:“新工人”诗歌、非虚构与影像表达 |
一、“新工人诗歌”与新世纪诗学的新趋向 |
(一)诗歌风景——作为问题与方法的“新工人诗歌” |
(二)美学原则——“新工人”何以“诗歌”? |
(三)文化反思——以“我的诗篇”为例 |
二、“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与局限 |
(一)何以“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的意义 |
(二)何是“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出场与生成 |
(三)如何“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叙事策略 |
(四)反思“非虚构”——新工人“非虚构”写作局限及新的可能 |
三、影像如何表达转型期的“新工人”与“老工人”形象? |
(一)“静物”与“流动”——厂区“空间”叙事 |
(二)“间离”与“互文”——工厂经验的“时间”书写 |
(三)“断裂”与“融合”——如何看待“老工人”与“新工人”? |
注释 |
结语:反思与重构:“新工人”书写的意义、困境与可能 |
一、“新工人”书写的价值与意义 |
(一)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 |
(二)理论意义与文学意义 |
二、“新工人”书写的困境与可能 |
(一)题材热与“类型化”写作困境 |
(二)苦难叙事与“现实感”缺乏 |
(三)理论建设不足与批评话语窘困 |
(四)重构一种新的文学——“新工人”文学建构的可能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之处 |
2 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劳动与劳动观 |
2.1.2 劳动观教育 |
2.1.3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 |
2.2 劳动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劳动观教育思想 |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劳动观教育思想 |
2.2.3 习近平劳动观教育重要论述 |
2.3 劳动观教育的相关理论借鉴 |
2.3.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教育思想 |
2.3.2 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劳动观教育思想 |
3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及其教育现状 |
3.1 问卷调查及问卷设计 |
3.1.1 调查方法 |
3.1.2 问卷设计 |
3.1.3 信度和效度分析 |
3.2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总体状况分析 |
3.2.1 正确认识劳动本质和价值 |
3.2.2 具有劳动光荣感 |
3.2.3 具有劳动自觉性 |
3.2.4 具备个人劳动习惯 |
3.3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总体状况分析 |
3.3.1 家庭教育最具有影响力 |
3.3.2 劳动观教育逐步引起学校重视 |
3.3.3 劳动光荣未形成风气 |
3.4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特点 |
3.4.1 重“劳动致富”轻“劳动幸福” |
3.4.2 崇劳动“光荣”轻“底层”劳动 |
3.4.3 有劳动“信念”缺劳动“韧性” |
3.4.4 重个人劳动需要轻劳动社会需要 |
3.5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特点 |
3.5.1 重“智”轻“劳”的家庭教育 |
3.5.2 “说”多“做”少的学校教育 |
3.5.3 市场“负效应”和传媒“负诱导” |
4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及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劳动认知功利化及劳动观教育方式偏离 |
4.1.2 劳动情感淡默化及劳动观教育主体情感认同偏低 |
4.1.3 劳动意志脆弱化及劳动观教育实践缺失 |
4.1.4 劳动行为缺乏及劳动观教育制度不健全 |
4.2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4.2.1 劳动观教育重视不够 |
4.2.2 劳动观教育缺乏保障 |
4.2.3 劳动观教育资源有限 |
4.3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影响因素分析 |
4.3.1 个体特征 |
4.3.2 家庭环境 |
4.3.3 学校环境 |
4.3.4 社会环境 |
5 构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体系 |
5.1 明确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目标 |
5.1.1 总体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5.1.2 具体目标:培养“知情意行”相统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
5.2 丰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内容 |
5.2.1 劳动光荣教育 |
5.2.2 劳动幸福教育 |
5.2.3 创新创业教育 |
5.3 建立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机制 |
5.3.1 校内校外联动机制 |
5.3.2 课上课下协同机制 |
5.3.3 入学前毕业后衔接机制 |
5.4 优化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举措 |
5.4.1 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 |
5.4.2 注重社会实践与创新创业体验 |
5.4.3 弘扬劳动模范和工匠精神 |
5.4.4 强化市场激励效应与传媒引导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及其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山东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山东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状况 |
(一)山东省产业工人队伍的结构特征 |
1. 男职工多于女职工 |
2. 以中青年为主体 |
3. 技术技能素质有待提高 |
(二)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权益维护、互联网应用状况 |
1. 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建设状况 |
2. 职工权益维护状况 |
3. 互联网应用状况 |
(三)产业工人素质提升内驱力状况 |
1. 产业工人自身素质提升的内驱力 |
2. 企业提升产业工人素质的内驱力状况 |
二、山东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 |
(一)各部门和主体职责不清、分工不明 |
(二)中小企业提升产业工人素质的内驱力不足 |
1. 经济压力大 |
2. 职工队伍稳定性差 |
3. 人员配置不够 |
(三)产业工人自身素质提升的内驱力不足 |
三、山东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突出思想政治引领 |
1. 加强党建工作 |
2.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3. 开展职工精神文明建设 |
4. 构建“四德”教育体系 |
(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进行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
1.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
2.开展人才供需调研 |
3. 建立完整的产业工人队伍培养体系 |
4. 制定综合改革方案 |
(三)建立同业服务平台,激发中小企业进行职工素质提升的内驱力 |
(四)打造网络综合平台,提高产业工人自身素质提升的内驱力 |
1. 前瞻性 |
2. 层次性 |
3. 综合性 |
4. 开放性 |
5. 权威性 |
(10)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研究 ——以北京市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文献概述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方法 |
(二)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 |
(三)跨学科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一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背景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原因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背景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原因 |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理论依据及过程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社会民众的心态 |
(一)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的心态 |
(二)工矿企业工人的心态 |
(三)私营工商业者的心态 |
第二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主要领域的宣传教育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农村的宣传教育 |
(一)建国初北京市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概况 |
(二)对农村党团员和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工矿企业的宣传教育 |
(一)对工人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 |
(二)对工人宣传教育的主要方式方法 |
(三)对工人宣传教育的效果 |
三、过渡时期总路线在私营工商业的宣传教育 |
(一)从资产阶级上层开始的宣传教育 |
(二)公私合营阶段对资本家的宣传教育 |
(三)公私合营后对资本家的宣传教育 |
第三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主要形式 |
一、报纸书籍的宣传 |
(一)报纸的宣传 |
(二)相关书籍刊物的出版发行 |
二、广播电台的宣传 |
(一)过渡时期广播收音系统的建立 |
(二)广播对“一化三改”的宣传 |
三、其它的宣传形式 |
(一)树立典型 |
(二)通过各种文艺形式进行宣传 |
(三)回忆对比算账的方法 |
第四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组织保障 |
一、党的宣传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
(一)健全各级党委宣传机构 |
(二)建立党的宣传网 |
二、党群组织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
(一)过渡时期党组织建设的加强 |
(二)工、青、妇群众组织在宣传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
(三)党员干部学习过渡时期总路线 |
第五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经验和启示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经验和教训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基本经验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主要教训 |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的现实启示 |
(一)把握党对宣传工作的领导权,提高党的宣传能力 |
(二)宣传工作要结合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注重满足宣传对象的现实利益 |
(三)宣传工作要坚持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四、建筑工人思想政治工作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传统出租车企业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J]. 彭晓岚. 交通企业管理, 2022(01)
- [2]面向高质量建造的建筑工人职业能力提升实施路径[J]. 陈大伟,路禹轩,刘杰,李平.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1(04)
- [3]中国东北地区社会保障研究(1949-1956)[D]. 晋江艳. 吉林大学, 2021(01)
- [4]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心理环境对安全认知影响研究 ——基于安全氛围的中介效应[D]. 汪文静. 西华大学, 2021(02)
- [5]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J].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铁路局,民航局,中华全国总工会. 安装, 2021(02)
- [6]大众传媒对建筑工人违章行为影响研究[D]. 曾尧. 重庆大学, 2020
- [7]新世纪文学中的“新工人”叙事研究(2000-2016)[D]. 车志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2)
- [8]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研究[D]. 金晗.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9]山东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梁霞. 山东工会论坛, 2020(02)
- [10]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宣传教育研究 ——以北京市为中心的考察[D]. 邱蕊.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