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省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模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云飞,安静[1](2021)在《推进河北省高质量财源建设研究——基于“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全口径财政收入的分析》文中指出"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全口径财政收入呈稳定增长态势,有力支撑了高质量财源建设和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但存在"四低两高"问题,即财政收入实力低、一般预算中的税收收入占比低、税收收入中的高技术产业贡献低、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中的利润股息占比低,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土地出让收入和社保基金中的财政补贴占比均较高。根据"产业是经济增长基础、要素是产业发展条件、城镇是要素聚集载体、环境是经济运行保障"原理,影响财源质量的主要因素概括为产业层次低、先进要素少、城镇发展慢、营商环境差。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河北省高质量财源建设,就需要构建现代产业链条、优化生产要素供给、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改善发展环境、积极争取各类资金和加强财政资源统筹。
张超,张意博,陈思,杨丽华[2](2021)在《基于“三生功能”视角的河北小城镇发展模式识别及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功能视角出发,构建"三生功能指数"对河北省建制镇发展模式进行识别和评价,并从空间维度提出河北省镇域"三生功能"发展逻辑及政策建议。研究发现,河北省"三生功能指数"较高、增长较快的小城镇集中分布在"京石""津保""京唐秦"等发展轴线以及环北京、环天津等发展圈层上,而位于张承地区、河北南部的邢台、邯郸地区境内的小城镇"三生功能指数"下降明显。伴随地区一体化进程加速,河北小城镇发展进入"流量经济"时代,区位、交通和地方品质因素已经上升为决定小城镇发展最关键因素。"明星型城镇"和"潜力型城镇"中有一半以上的小城镇毗邻铁路站点,具备优越的交通优势。"明星型城镇"中近四成小城镇是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等大城市周边"边缘城镇"。"生产功能主导型"小城镇空间上主要分布于"京石轴线""石黄轴线"和"京唐轴线"上。"生活功能主导型"小城镇则主要分布于河北省西北部地区,"生态功能主导型"小城镇则主要分布于河北省北部的张承地区。未来河北小城镇发展的核心策略应遵循以城镇品质构筑、服务场景打造和地方营销为手段的地方品质逻辑。
仝卫玲[3](2021)在《基于“双评价”的县域三生功能空间优化调控路径研究》文中认为
刘倩[4](2021)在《城镇化进程中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个案研究 ——以河北省L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王嘉成[5](2021)在《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村庄分类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河北省滦州市榛子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要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分类推进乡村发展。村庄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自然资源部明确要求合理划分村庄类型,分类编制。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村庄经济水平、宜居环境、建设面貌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千村一面”、特色不突出、发展路径单一等问题,因此积极探索村庄分类方法,推进不同类型村庄规划势在必行。本文以河北省滦州市榛子镇为例,在分析不同村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条件基础上,研究制定村庄分类评价体系,总结提炼村庄类型特征,为村庄分类编制规划提供依据,以促进不同类型村庄健康有序发展,为各地乡村振兴提供借鉴。本文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村庄分类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界定了村庄分类的相关概念,阐明了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及技术路线,同时对村庄分类的国内外研究进行综述,对相关文件进行解读,结合乡村地理学、农村社会学、城乡统筹发展等相关理论进行阐释。第二部分:村庄分类评价体系构建。依据国土空间规划的有关要求,借鉴相关村庄研究,制定村庄分类评价体系,形成人口活力、自然条件、经济潜力、特色资源、设施建设5个准则层和25个指标层的村庄分类评价体系,分别阐述各指标层的内涵,并以层次分析法计算出不同指标权重,然后设置评分标准。第三部分:村庄分类实证研究。选取河北省滦州市榛子镇56个村庄为研究对象,对榛子镇村庄进行分类实证,共分出村庄类型结果: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保留改善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共5大类9小类。第四部分:不同类型村庄发展策略研究。结合分类结果制定相应的村庄布局方案,并分析各类村庄的类型特征,针对各村庄类型发展存在的优势及特点提出相应发展策略。
甘振坤[6](2020)在《河北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北南北跨度700余千米,是中国唯一兼有平原、丘陵、山地、草原、高原、湖泊、海滨等多种地貌的省份,与此同时,河北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多种类型的传统文化遍布各地,造就了复杂多变的传统村落生成环境。现存分布在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张家口等地的传统村落,作为自然与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呈现出极强的多元性和融合性。本研究以河北206个(第1~5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样本,以田野调查和文史资料解析为信息来源,以区域历史地理为观察视角,开展该地区传统村落空间特征“宏观-中观-中微观”维度的系统研究。首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抓取河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与历史演进特征,通过影响村落生成、发展的自然地理、社会文化、经济交通三方面因素展开分析,探究河北传统村落分布外在特征与内在规律。以村落与各类要素互动关系为依据,以县级行政单位边界为区划的基本单元,通过综合要素叠置的方法,划分出河北传统村落研究的七个片区及其七个亚区。接着,针对样本量充足、可开展类型化研究的冀西南赵深片区、冀南晋语片区、冀中定霸片区、冀西北涞阜片区四个片区,分别剖析各区域内对村落空间形成关系密切的环境要素与特征,进而完成宏观层面的研究体系架构与分析。同时,本研究还通过对149个(基本覆盖第1~4批国家级传统村落)重要样本村落的田野调查,校核上述内业研究论点的准确性。其次,深入挖掘各片区内样本村落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地理信息,在中观层面归纳河北传统村落不同区域间的选址特色,解析山地、丘陵、平原水淀地貌等自然因素主导以及古陉驿道、军事防御、产业和庙宇等人文因素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特征。提取出单一轴线型、多轴线型、有机网络型、规则网络型和堡墙围合型村落空间骨架结构,结合样本案例概括其子类型特征,总结村落中心与边界的要素构成。再此,从中微观维度将内、外业收集整理到的丰富资料进一步提炼,从街巷空间与界面、节点空间两方面阐释河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征,从合院空间和民居建筑两个方面梳理传统村落民居院落的突出特点。最后,横向比较河北传统村落各片区特征的共性与个性,分别归纳各类要素和四个片区的村落空间特质,形成“整体-局部-整体”的研究闭环。通过对认知系统性地升华,将河北传统村落的总体特征概括为“多元与融合”,将其呈现出来的空间质感总结为“敦厚朴实”。
姜义颖[7](2019)在《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化作为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基本途径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至2016年底,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57.35%,城市化正在由主要是集中型城市化向集中型城市化与扩散型城市化相结合的历史阶段演进。根据城市化一般规律所决定的发展趋势,我国城市化正在由单体城市的城市化走向城市群的城市化,由重视城市建设的城市化转向重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城市化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阐明了城市协调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对我国城市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同时也表明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新阶段。这种由城市群为形态的城市化进程,从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两方面的协同性来看,城市化会出现一个怎样的新发展形态呢?本文在大量考察我国城市化发展实际和综合研究国外城市化发展形态的基础上认识到,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将迎来发展新时代,即进入到城市化区域的空间城市化发展时代。本文以“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作为论文选题,期望从城市化发展的隐性(社会空间)和显性(物质空间)两方面,探讨新时代下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新形态以及在新形态下城市化经济如何高质量的协调发展,同时,研究城市化区域的形成机制和运行机理,分析城市化集聚与扩散重塑的区域空间结构和规模经济的发展过程,总结城市化区域在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对丰富城市经济学理论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城市化经济如何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如何有效地避免各种城市病?如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些问题正是需要通过把握城市化区域的发展规律来解决。可见,深入研究城市化区域理论有重要的应用实践意义。城市化发展进程已经表明,探寻城市化区域的一般发展规律,既是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应用理论需要,也是推动我国城市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向理论前沿发展的需要。故对城市化区域的理论探索,将是我国未来一个较长时期的理论研究任务。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城市化发展迅猛并推动区域经济高速增长,但区域发展不平衡日益凸显,城乡差距持续拉大。当下,城市化过程中“五高五低”的发展现实为这种不均衡和差距提供了注解。一是,城市化发展速度高,而质量、效益低。城市化发展直线上升,短短几十年就达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发展高度,但是发展质量和效益却与之不符。城市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市政管理、就业吸纳、人文建设等明显滞后,一直是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二是,资源消耗高,规模效益低。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城市化速度远超于人口城市化速度,而人口城市化又远超于产业城市化,“三率倒挂”现象严重,造成大量土地资源浪费。建了视觉城或景观城后没有充足的产业作为支撑,产城失衡,城市规模效益递减,难以保持城市经济持续发展。三是,城市高速发展、农村低速发展。我国实施城市化战略以来,城市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城市面貌得到巨大改善,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农村境遇却日渐没落。城市对农村形成的巨大“虹吸效应”,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达到了 4倍之多,在医疗、卫生、教育、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城乡差距更大,形成了“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二元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形成“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的尴尬局面。四是,核心城市高速增长,腹地城市低速增长。近年来,我国城镇规模结构严重失衡,一方面,大城市数量和人口比重持续增加,尤其是特大城市规模盲目扩张,人口数量激增,资源环境负荷加重;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开始收缩,中西部一些小城镇甚至出现萎缩迹象,无法对核心城市发展形成有力支撑。五是,东部区域发展水平高,中西部区域发展水平低。我国区域发展东高西低的趋势不断加剧。在我国目前的诸多城市化区域中,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区域处于经济领先地位,且都处于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城市化区域的发展明显落后。这些状态与将城市与区域割裂、城市规划建设孤立化、局部化等有密切关系。由于没有认识到城市化已经进入到城市化区域的发展阶段,导致城市化碎片化、城市和区域之间出现非均衡化、失谐化等,都阻碍了城市的协同发展。因此,在全面把握城市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厘清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化区域边界和功能,分析城市化区域的规模经济状态及空间结构布局,对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政策和优化区域经济顶层设计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支撑作用。本研究立足于城市化延伸发展到城市化区域之事实,分析城市化区域的概念及其形成与发展,探讨城市化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首先,提出城市化区域概念,探析城市化区域形成机制、运行机理、空间演化及其发展规律。其次,结合我国城市化区域发展现实,深入研究城市化区域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城市化区域中城市规模经济决定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二是城市化区域中内部结构决定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再次,分别对城市化区域内的规模经济决定和内部结构决定进行测度,实证分析二者对城市化区域发展的影响。最后,在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及政策选择方面,提出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内核及推动城市化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本研究在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及调查研究与综合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通过探析城市化区域的概念、分析其形成机制和运行机理,全面剖析和实证检验城市化区域的规模经济、内部结构以及对区域或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求实现以下创新:(1)从理论与实践结合基础上界定城市化区域概念。城市化区域作为城市化发展的空间演化趋势和社会经济表现形式,需要通过全面研究建立起相应的理论体系。这里,首要问题是要准确地界定城市化区域的概念。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基本上都经历了由单中心到多中心,专业化城市到综合化城市、单体城市到城市群的发展历程,而城市化形态由单个城市发展转化为多个城市连成片的城市化区域。这种城市化区域是城市与区域连结为一个空间整体的社会形态。它与城市化有形状、品质和技能的同质性,但又比城市化的空间形式更为泛化。通过探讨城市化由城市内部发展到城市外部进而延展到区域的过程,可以得出:城市化区域就是指以一或两个以上(包含两个)大城市为核心、周围环绕若干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带作为腹地而形成的遍布城市化生活方式的人类生活区域。本文从城市化发展形态的角度界定城市化区域概念,是对城市化发展形态研究的理论创新。(2)揭示决定城市化区域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城市化区域是由多个城市连结形成的广袤空间地带和社会经济体系。支撑这个空间地带和社会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内在机理,表现在保证区域高收益的城市规模经济实现和保证区域协调发展的内部结构合理化。即城市规模经济与区域内部结构是决定城市化区域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城市化区域内城市数量和实力会不断增长,外向经济会日益扩大,逐步向更高级阶段跃迁,整个区域由均衡走向非均衡再向均衡发展如此循环,这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城市规模经济与区域内部结构两个方面探讨推动城市化区域有序运行与健康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创新。(3)实证分析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适度点以及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的合理度。从城市成本与收益关系理论分析城市化区域适度的经济规模,实证测度出其适度规模人口数量;从区域内部结构均衡理论出发,实证测度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合理度,为我国城市化区域人口吸纳、转移以及区域规模的发展战略与政策制定提供现实依据,是本研究的另一个创新。因此,本研究尝试对城市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及政策选择问题展开探讨,通过提出城市化区域概念,为研究城市化发展提供新视角;通过对城市化区域成因及运行机理的研究,可以引起人们对城市化发展质量、城市发展新格局及城市与区域间关系更加关注;通过城市化区域规模经济决定和内部结构决定分析,为城市化区域规模找到适度点以及内部结构均衡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及政策选择分析,可为新形势下制定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提供参考,以达到城市化区域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初衷。
张文静[8](2019)在《石家庄市周边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徐嵩[9](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王冰玥[10](2018)在《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在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的背景下,我国经历了从乡村线性追赶城市的发展范式到对于乡村多元化价值的再认识与乡村转型的再思考这一艰难历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必将影响乡村的重新定位与发展模式的重构。党的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与“两山论”理念的反复强调使新形势下“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1],探索乡村非线性发展模式的任务更为紧迫。山区由于地形崎岖导致交通闭塞与建设困难等问题而难以受到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一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以文献综述与实地调研为基础,尝试对山区乡村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一方面由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以及雄安新区建设的规划定位使河北省愈加引人关注,另一方面生态村作为国家严格评选与重点扶持的示范对象理应在众多乡村中体现其代表性作用。故本文选取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为研究对象,从空间、生态、经济三方面归纳分析其基本现状与存在问题并进行实证演绎。文章试图在尊重乡村发展规律与维育乡村原生态景境的前提下,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其农业生产、后方保障、生态维护与文脉传承等重要价值以重塑乡村活力的发展转型新路径,以期为山区乡村振兴提供指导。全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阐明研究背景、范围、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分析,对论文涉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论述本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为河北省生态村发展概况研究。阐明河北省生态村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进而简述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概况,并从地理区位与产业结构两方面对其分类,据此选取五个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并按主导产业分类归纳现状。第三章为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空间布局研究。基于调研主要从产业发展角度入手,分析案例生态村外环境空间与村域空间布局以归纳其村域空间的现状特点。第四章为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生态建设研究。从自然景观、生产景观和文化景观三方面归纳五个生态村原乡生态维育现状,并从资源利用与被动节能两方面总结其生态技术的应用情况。第五章为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提升策略及发展模式研究。从空间布局、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三方面归纳案例生态村的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提升策略,进而对其未来发展模式提出构想。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相关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二、河北省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模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省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推进河北省高质量财源建设研究——基于“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全口径财政收入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全口径财政收入情况 |
(一)财政收入实力低 |
(二)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占比低 |
(三)税收收入中高技术产业贡献低 |
(四)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中利润收入占比低 |
(五)政府性基金收入中土地出让收入占比高 |
(六)社保基金中财政补助占比高 |
二、影响河北省财源质量的主要原因 |
(一)从经济基础看,产业层次不高,影响财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
(二)从发展条件看,生产要素紧缺,影响主导财源产业培育壮大 |
(三)从要素载体看,城镇发展滞后,影响先进生产要素吸引集聚 |
(四)从环境保障看,营商环境欠优,影响市场经济发展动力活力 |
三、加强河北省高质量财源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以优势产业为主导,构建符合省情现代产业链条,成为高质量财源的主引擎 |
(二)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优化各类先进生产要素供给,打造高质量财源的新驱动 |
(三)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当好高质量财源的助推器 |
(四)以深化“放管服”为手段,不断改善发展环境,筑牢高质量财源的有力支撑 |
(五)以重点领域为指向,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外资金,拓宽高质量财源的财力基础 |
(六)以提升资金绩效为目标,加强统筹财政资源,优化高质量财源的配置水平 |
(2)基于“三生功能”视角的河北小城镇发展模式识别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一、河北省小城镇“三生功能指数”构建及评价方法 |
二、基于“三生功能指数”的河北省小城镇综合评价 |
三、基于“三生功能指数”的河北省小城镇分项评价 |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
(5)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村庄分类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河北省滦州市榛子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村庄分类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 |
1.1.2 村庄分类规划是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要求 |
1.1.3 河北省村庄分类研究具有必要性和代表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理论研究 |
2.1 国内研究综述 |
2.1.1 村庄价值特色研究 |
2.1.2 村庄布局研究 |
2.1.3 村庄分类研究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2.1 日本的村庄规划 |
2.2.2 德国的村庄规划 |
2.2.3 国外村庄分类研究 |
2.3 理论研究 |
2.3.1 乡村地理学 |
2.3.2 农村社会学 |
2.3.3 城乡统筹发展 |
2.4 村庄分类相关文件解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村庄分类评价体系研究 |
3.1 村庄分类评价体系构建 |
3.1.1 评价模型构建思路 |
3.1.2 评价指标选取 |
3.2 评价指标确立 |
3.2.1 人口活力评价指标 |
3.2.2 自然条件评价指标 |
3.2.3 经济潜力评价指标 |
3.2.4 特色资源评价指标 |
3.2.5 设施水平评价指标 |
3.3 评价指标框架确立 |
3.4 评价指标权重确立 |
3.4.1 评价模型及工具选择 |
3.4.2 判断矩阵构造、专家打分及一致性检验 |
3.5 村庄分类指标权重结果 |
3.6 村庄分类评价指标评分标准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榛子镇村庄分类实证研究 |
4.1 滦州市榛子镇村庄概况 |
4.2 榛子镇村庄空间分布特征 |
4.2.1 榛子镇村庄最近邻距离分析 |
4.2.2 榛子镇村庄分布核密度分析 |
4.2.3 榛子镇现状村庄布局 |
4.2.4 榛子镇村庄“空心化”分布分析 |
4.3 榛子镇村庄分类实证研究 |
4.3.1 城郊融合类村庄的确定 |
4.3.2 集聚提升类与保留改善类村庄的确定 |
4.3.3 特色保护类村庄的确定 |
4.3.4 搬迁撤并类村庄的确定 |
4.3.5 榛子镇村庄类型综合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榛子镇村庄布局、类型特征及发展策略研究 |
5.1 榛子镇村庄布局研究 |
5.2 榛子镇村庄类型特征研究 |
5.3 榛子镇村庄发展策略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6)河北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来源 |
1.1.3 研究问题与目标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2 研究要点与创新 |
1.2.3 主要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启示 |
1.3.1 关于研究对象的综述 |
1.3.2 相关研究内容的综述 |
1.3.3 相关研究方法的综述 |
1.3.4 相关政策法规综述 |
1.3.5 相关研究总结 |
1.3.6 对本研究启示 |
1.4 研究方法与步骤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步骤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河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与特征 |
2.1 河北传统村落生成的时空演进 |
2.1.1 村落分布的总体概况 |
2.1.2 村落生成的历史进程 |
2.2 河北传统村落的多因素分布特征 |
2.2.1 自然地理特征 |
2.2.2 经济交通特征 |
2.2.3 历史文化特征 |
2.3 河北传统村落区域划分及其环境要素 |
2.3.1 地域分区原则与方法 |
2.3.2 地域综合分区 |
2.3.3 冀西南片区环境要素与特征 |
2.3.4 冀南片区环境要素与特征 |
2.3.5 冀中片区环境要素与特征 |
2.3.6 冀西北片区环境要素与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河北传统村落选址与整体布局 |
3.1 河北传统村落选址 |
3.1.1 冀西南片区村落选址 |
3.1.2 冀南片区村落选址 |
3.1.3 冀中片区村落选址 |
3.1.4 冀西北片区村落选址 |
3.2 河北传统村落整体布局类型划分 |
3.3 山地地貌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
3.3.1 山垴缓升布局 |
3.3.2 山坳蜿蜒布局 |
3.3.3 山沟紧凑布局 |
3.3.4 山麓扩展布局 |
3.3.5 深山谷地随势布局 |
3.4 丘陵地貌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
3.4.1 平缓丘陵延展布局 |
3.4.2 丘陵谷地有机布局 |
3.5 平原水淀地貌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
3.5.1 平原行列布局 |
3.5.2 淀中密集布局 |
3.6 古陉驿道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
3.6.1 井陉驿道沿线布局 |
3.6.2 滏口陉沿线布局 |
3.7 军事防御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
3.7.1 蔚县亚区防御型村落 |
3.7.2 怀安-怀来亚区防御型村落 |
3.7.3 邯郸亚区与邢台亚区防御型村落 |
3.8 特色要素主导的村落整体布局形态 |
3.8.1 村窑共生沿河布局 |
3.8.2 祭祀庙宇群统领布局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河北传统村落空间结构 |
4.1 单一轴线型村落 |
4.1.1 轴线垂直抬升结构 |
4.1.2 轴线纵深延展结构 |
4.2 多轴线型村落 |
4.2.1 平行轴线结构 |
4.2.2 多轴汇聚结构 |
4.3 有机网络型村落 |
4.3.1 有机格网结构 |
4.3.2 自由延展结构 |
4.4 规则网络型村落 |
4.4.1 正交格网结构 |
4.4.2 放射格网结构 |
4.5 堡墙围合型村落 |
4.5.1 一字形结构 |
4.5.2 十字形结构 |
4.5.3 丰字形结构 |
4.5.4 田字形结构 |
4.5.5 大型城郭结构 |
4.6 河北传统村落中心与边界 |
4.6.1 村落中心 |
4.6.2 村落边界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 |
5.1 河北传统村落街巷空间 |
5.1.1 巷道空间 |
5.1.2 主街空间 |
5.1.3 其他街巷空间 |
5.2 河北传统村落街巷界面 |
5.2.1 街巷底界面 |
5.2.2 街巷侧界面 |
5.2.3 街巷顶界面与景界面 |
5.3 河北传统村落节点空间 |
5.3.1 生产性节点 |
5.3.2 生活性节点 |
5.3.3 通行与防御性节点 |
5.3.4 精神与文化性节点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河北传统村落民居院落 |
6.1 河北传统村落合院空间特征 |
6.1.1 冀西南片区合院空间 |
6.1.2 冀南片区合院空间 |
6.1.3 冀中片区合院空间 |
6.1.4 冀西北片区合院空间 |
6.2 河北传统村落民居建筑特征 |
6.2.1 砖石结构建筑 |
6.2.2 石木结构建筑 |
6.2.3 土木结构建筑 |
6.2.4 拱券结构建筑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河北传统村落区域间共性与个性特征比较 |
7.1 区域间共性特征比较 |
7.1.1 村落与选址 |
7.1.2 村落与太行八陉 |
7.1.3 村落与城镇 |
7.2 区域间个性特征比较 |
7.2.1 村落的聚集及分散 |
7.2.2 村落与文化 |
7.2.3 村落布局形态 |
7.2.4 村落空间结构与中心边界 |
7.2.5 街巷空间 |
7.2.6 典型公共建筑与特色空间 |
7.2.7 民居院落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河北国家级传统村落(第1~5批)航拍及卫星正射影像 |
附录二:研究样本传统村落调查信息表 |
附录三:主要样本传统村落肌理图 |
附录四:典型样本传统村落街巷空间测绘手稿 |
致谢 |
(7)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3 论文创新点 |
1.4 基本概念界定 |
1.4.1 城市化 |
1.4.2 大都市区(都市圈) |
1.4.3 城市群 |
1.4.4 城市化区域 |
1.4.5 城市化区域与相近概念区分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城市化的相关研究 |
2.1.2 城市化形态相关研究 |
2.1.3 城市规模的相关研究 |
2.1.4 城市空间的相关研究 |
2.1.5 研究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城市化发展理论 |
2.2.2 城市规模理论 |
2.2.3 城市空间理论 |
2.2.4 城市区位理论 |
2.2.5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3 城市化区域形成与演化分析 |
3.1 城市产生及发展 |
3.1.1 城市的产生 |
3.1.2 城市的发展 |
3.2 城市化产生及发展分析 |
3.2.1 城市化的产生 |
3.2.2 城市化的发展 |
3.3 城市化区域形成及运行机制分析 |
3.3.1 城市化区域形成原因 |
3.3.2 城市化区域运行机制 |
3.3.3 城市化区域发展规律 |
3.3.4 城市化区域功能 |
3.4 城市化区域的演化 |
3.4.1 城市化区域的经济增长 |
3.4.2 城市化区域的空间演化 |
3.5 我国城市化区域形成中的问题分析 |
4 我国城市化区域形成的实例分析—以京津冀城市化区域为例 |
4.1 京津冀城市化区域成因分析 |
4.1.1 资源禀赋 |
4.1.2 工业化发展 |
4.1.3 信息科技创新 |
4.1.4 城市化扩散 |
4.1.5 空间有限性 |
4.2 京津冀城市化区域形成的实证分析 |
5 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分析 |
5.1 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模型 |
5.1.1 城市化区域投入要素 |
5.1.2 城市化区域产出要素 |
5.1.3 城市化区域规模效益理论模型 |
5.2 区域核心城市经济规模效益理论 |
5.3 城市化区域适度经济规模模型 |
5.4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现状分析 |
5.4.1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发展现状 |
5.4.2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实证分析 |
5.4.3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存在的问题 |
5.5 我国城市化区域经济规模策略选择 |
5.5.1 提高城市空间人口承载力 |
5.5.2 提升城市空间集聚水平 |
5.5.3 测量城市经济规模适度点 |
5.5.4 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
6 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分析 |
6.1 中心城市结构均衡分析 |
6.1.1 “城”均衡态 |
6.1.2 “市”均衡态 |
6.1.3 “城”与“市”均衡态 |
6.2 城市化区域的规模结构分析 |
6.3 城市化区域的公共基础设施分析 |
6.4 城市化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分析 |
6.4.1 城市化区域产业链分析 |
6.4.2 城市化区域产业梯度分析 |
6.4.3 城市化区域产业集群分析 |
6.5 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现状分析 |
6.5.1 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发展现状 |
6.5.2 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实证分析 |
6.5.3 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 |
6.6 我国城市化区域内部结构均衡发展策略 |
7 城市化区域发展战略及政策选择 |
7.1 新时代我国城市化区域的战略内核 |
7.1.1 城市化区域物质空间结构战略 |
7.1.2 城市化区域社会空间结构战略 |
7.1.3 城市化区域首位城市战略 |
7.1.4 城市化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 |
7.2 推进城市化区域发展的政策选择 |
7.2.1 城市化区域的土地利用政策 |
7.2.2 城市化区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 |
7.2.3 城市化区域的公共环境政策 |
7.2.4 城市化区域的中心城市发展政策 |
7.2.5 城市化区域的产业发展政策 |
7.2.6 城市化区域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 |
7.2.7 城市化区域的合作机制政策 |
8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在读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
2.1.2 城市安全理论 |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
3.1.2 地形地质条件 |
3.1.3 山地气候特征 |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
4.3.1 综合评价原则 |
4.3.2 综合评价方法 |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地理区位情况 |
5.1.2 山地环境现状 |
5.1.3 山地环境问题 |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
5.3.3 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
6.3 小结 |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乡关系弹性发展的现实命题 |
1.1.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时代要求 |
1.1.3 原乡生态环境保护的心理渴求 |
1.2 研究范围、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生态村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生态村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生态村 |
1.4.2 文明生态村 |
1.4.3 美丽乡村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河北省生态村发展概况 |
2.1 河北省乡村基本情况 |
2.1.1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
2.1.2 乡村现状与人口情况 |
2.1.3 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 |
2.2 河北省生态村发展历程 |
2.2.1 第一阶段——生态示范区试点 |
2.2.2 第二阶段——文明生态村建设 |
2.2.3 第三阶段——美丽乡村探索 |
2.3 河北省生态村发展现状 |
2.3.1 生态村现有情况总述 |
2.3.2 生态村地理区位分析 |
2.3.3 生态村密集程度分析 |
2.3.4 生态村空间形态分析 |
2.4 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现状 |
2.4.1 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概况 |
2.4.2 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分类 |
2.4.2.1 地理区位 |
2.4.2.2 产业结构 |
2.4.2.3 分类情况 |
2.5 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现状 |
2.5.1 研究对象选取 |
2.5.2 研究对象现状 |
2.5.2.1 农业生态村:杨家峪村、巴家峪村 |
2.5.2.2 工业生态村:全呼村、一街村 |
2.5.2.3 旅游业生态村:前南峪村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空间布局 |
3.1 外环境空间格局 |
3.1.1 区域范围空间格局 |
3.1.1.1 农业生态村区域范围情况 |
3.1.1.2 工业生态村区域范围情况 |
3.1.1.3 旅游业生态村区域范围情况 |
3.1.1.4 小结 |
3.1.2 镇域范围空间格局 |
3.1.2.1 农业生态村镇域范围情况 |
3.1.2.2 工业生态村镇域范围情况 |
3.1.2.3 旅游业生态村镇域范围情况 |
3.1.2.4 小结 |
3.2 村域空间布局 |
3.2.1 村域空间构成要素 |
3.2.1.1 居住空间 |
3.2.1.2 生产空间 |
3.2.1.3 服务空间 |
3.2.2 村域空间布局现状 |
3.2.2.1 农业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 |
3.2.2.2 工业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 |
3.2.2.3 旅游业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 |
3.2.2.4 河北省山区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特点 |
3.2.3 村域空间特征影响 |
3.2.3.1 农业生态村 |
3.2.3.2 工业生态村 |
3.2.3.3 旅游业生态村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生态建设 |
4.1 生态建设误区 |
4.1.1 生态环境恶化 |
4.1.2 乡土景观消融 |
4.1.3 地域特色遗失 |
4.2 原乡生态维育 |
4.2.1 自然景观维育 |
4.2.1.1 基质 |
4.2.1.2 廊道 |
4.2.1.3 斑块 |
4.2.2 生产景观维育 |
4.2.2.1 果林 |
4.2.2.2 农田 |
4.2.3 文化景观维育 |
4.2.3.1 传统元素 |
4.2.3.2 传统建筑 |
4.2.3.3 传统习俗 |
4.3 生态技术应用 |
4.3.1 资源利用 |
4.3.1.1 清洁能源利用 |
4.3.1.2 水资源利用 |
4.3.1.3 污水处理 |
4.3.2 被动节能 |
4.3.2.1 聚落规划 |
4.3.2.2 微气候调节 |
4.3.2.3 建造工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北山区国家级生态村提升策略及发展模式 |
5.1 发展现存问题 |
5.1.1 空间布局方面 |
5.1.1.1 居住空间缺乏系统治理与整合 |
5.1.1.2 生产空间缺乏统一规划与分区 |
5.1.1.3 服务空间缺乏合理配置与设计 |
5.1.2 生态建设方面 |
5.1.2.1 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生态技术的运用不足 |
5.1.2.2 传统风貌的不断侵蚀与生态景观的缺乏规划 |
5.1.2.3 生产与生活污染物的处理薄弱 |
5.1.3 经济发展方面 |
5.1.3.1 人口持续流失阻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5.1.3.2 三产融合不紧密影响产业附加值提升 |
5.1.3.3 资金积累与利用问题降低风险抵御能力 |
5.1.3.4 缺乏合理营销致使产品难以扩大知名度 |
5.2 经济发展策略 |
5.2.1 多元参与资本引入 |
5.2.2 乡村集体品牌树立 |
5.2.3 特色文化保护开发 |
5.2.4 科创促进产业融合 |
5.2.4.1 农业优化升级 |
5.2.4.2 工业改革转型 |
5.2.4.3 旅游业优化升级 |
5.2.5 产品宣传营销设计 |
5.3 空间布局策略 |
5.3.1 居住空间规划策略 |
5.3.1.1 居住空间形态整合 |
5.3.1.2 道路交通干扰减小 |
5.3.1.3 基础设施加强完善 |
5.3.1.4 民居整理功能置换 |
5.3.2 生产空间规划策略 |
5.3.3 服务空间规划策略 |
5.4 生态建设策略 |
5.4.1 村民生态意识加强 |
5.4.2 资源过度开发治理 |
5.4.3 生态技术合理应用 |
5.4.4 乡土风貌传承保护 |
5.4.5 生态景观规划维育 |
5.5 发展模式构想 |
5.5.1 旅游发展模式 |
5.5.1.1 生态观光类旅游模式 |
5.5.1.2 文化创意类旅游模式 |
5.5.2 养老发展模式 |
5.5.2.1 体验型养老模式 |
5.5.2.2 护理型养老模式 |
5.5.3 康养发展模式 |
5.5.3.1 养生度假型康养模式 |
5.5.3.2 医养产业型康养模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附录 A |
附录 B 河北省省级生态村名单(共60个) |
附录 C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河北省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模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推进河北省高质量财源建设研究——基于“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全口径财政收入的分析[J]. 朱云飞,安静. 财政科学, 2021(12)
- [2]基于“三生功能”视角的河北小城镇发展模式识别及评价[J]. 张超,张意博,陈思,杨丽华.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2)
- [3]基于“双评价”的县域三生功能空间优化调控路径研究[D]. 仝卫玲. 天津工业大学, 2021
- [4]城镇化进程中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个案研究 ——以河北省L县为例[D]. 刘倩. 西南大学, 2021
- [5]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村庄分类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河北省滦州市榛子镇为例[D]. 王嘉成.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6]河北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研究[D]. 甘振坤.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7]城市化区域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 姜义颖. 东北财经大学, 2019(06)
- [8]石家庄市周边小城镇发展模式研究[D]. 张文静. 河北工业大学, 2019
- [9]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10]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 王冰玥.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