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一、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陈毕纯[1](2021)在《铼(Ⅰ)/钌(Ⅱ)-青蒿琥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抗肿瘤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金属配合物丰富的光化学特性和抗肿瘤活性使其成为潜在的抗肿瘤试剂,与有机小分子结合能有效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降低耐药性,是开发具有多重抗肿瘤机制的抗肿瘤药物的有效策略。青蒿琥酯(ART)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能发挥多重抗肿瘤作用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但其有效剂量高因此有较大的毒副作用。基于ART的抗肿瘤活性,结合铼(Re(Ⅰ))配合物靶向线粒体和钌配合物(Ru(Ⅱ))有效低毒的特性,通过缩合反应形成酯键将两类配合物与ART结合,探究其在肿瘤微环境中所发挥的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本论文包括以下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Re(Ⅰ)配合物、Ru(Ⅱ)配合物、ART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及细胞程序性死亡概述。第二章:共设计合成得到两个Re(Ⅰ)-ART配合物,对其合成、表征以及抗肿瘤活性进行探究。结果显示,Re(Ⅰ)-ART配合物能靶向线粒体并促进线粒体功能失调,通过铁死亡、凋亡双重抗肿瘤作用诱导HeLa细胞死亡。第三章:共设计合成得到六个Ru(Ⅱ)-ART配合物,对其合成、表征以及抗肿瘤活性进行探究。结果显示,Ru(Ⅱ)-ART配合物能被HeLa细胞有效摄取并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机制研究表明Ru(Ⅱ)-ART配合物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依赖的凋亡。

范宇[2](2019)在《辅助配体对钌(Ⅱ)多吡啶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在癌症医药相关领域中,科研工作者正大力寻找比铂类配合物疗效更好,副作用较低的非铂类金属配合物来作为抗癌药物。其中芳基钌配合物以其靶向性,低毒性,较好的抗癌活性等优点,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设计合成了三种有同样的插入配体CCPIP(CCPIP=2-(2,4-二氯苯基)咪唑并[5,6-f]邻菲咯啉)但辅助配体不同的钌多吡啶配合物,分别为[Ru(bpy)2CCPIP]2+、[Ru(phen)2CCPIP]2+和[Ru(dmp)2CCPIP]2+,用质谱和核磁共振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综合运用光谱学研究方法(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等),生物物理学方法(粘度实验等),并结合计算机分子模拟技术等多种手段,比较了这三种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和小牛胸腺DNA(CT DNA)的相互作用。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实验结果表明:三种钌(II)多吡啶配合物都能导致HSA的荧光猝灭,且猝灭类型均为静态猝灭,但[Ru(phen)2CCPIP]2+的猝灭能力更强,圆二色光谱实验结果显示:钌(II)配合物与HSA的相互作用导致HSA二级结构的改变;比较两者作用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得出配合物[Ru(phen)2CCPIP]2+与HSA作用的结合强度更大,三种配合物与HSA存在1个结合位点;分析反应中的热力学参数得到:三个体系中,二者结合过程为自发反应,氢键或范德华力为主要作用力。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表明:[Ru(bpy)2CCPIP]2+和[Ru(phen)2CCPIP]2+均能以插入的方式与DNA作用,且[Ru(phen)2CCPIP]2+与DNA的结合能力比[Ru(bpy)2CCPIP]2+更强,而[Ru(dmp)2CCPIP]2+只能部分地插入DNA;圆二色光谱实验表明,三种配合物与CT DNA的结合都表现出立体选择性。这些结果可以用辅助配体的疏水作用、空间位阻和密度泛函理论来解释。分子模拟对接结果显示:与其他两个配合物相比较,[Ru(phen)2CCPIP]2+与生物大分子(HSA和CT DNA)的结合能力都更强,三种配合物主要通过范德华力与HSA相结合,[Ru(bpy)2CCPIP]2+和[Ru(phen)2CCPIP]2+与DNA的结合模式为插入模式,[Ru(dmp)2CCPIP]2+以部分插入方式结合DNA。以上所有的研究显示,无论是与运载蛋白HSA还是与CT DNA,以Phen(phen=1,10-邻菲咯啉)为辅助配体的[Ru(phen)2CCPIP]2+的结合都更加稳定,其原因可能是辅助配体Phen有更好的疏水性和平面性以及相对较小的空间位阻,所以能较好的与生物大分子相结合。同时,这些工作可以为金属配合物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相关的研究,以及金属钌配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设计和研发提供信息基础。

姜逸慧[3](2019)在《含不同N^N双齿配体Ru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与DNA相互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以无机金属化学为方法,设计的金属抗肿瘤药物正在蓬勃发展。基于金属的选择性、金属的氧化态、配体的类型和数目、配合物的构型,金属药物作为药物作用时具有独一无二的机制。其中铂金属抗肿瘤药物已取得巨大成功,但由于铂配合物在临床使用时引起副作用的缺陷我们仍需要寻求其他药物。除了铂配合物,Ru配合物的抗癌活性也被广泛关注。Ru配合物含有多种价态,由于“还原活化”的理论,具有诸多优点的Ru(Ⅱ)类过渡金属配合物被大量研究。本论文主要涉及两类含不同N^N双齿配体的Ru(Ⅱ)配合物:芳基Ru(Ⅱ)配合物和多吡啶类Ru(Ⅱ)配合物。本文合成了含不同N^N双齿配体的Ru(Ⅱ)配合物,探索配合物与DNA的作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合成了以N,N-双齿配体为配体,以Cl-、Br-、I-为不同离去基团的芳基Ru(Ⅱ)配合物。通过紫外光谱评价三个配合物随时间水解的能力,以I-为离去基团的配合物水解速率最慢,凝胶电泳实验结果表明,三个配合物水解结合DNA能力顺序为:Cl-≈Br->I-,该结果与紫外实验一致。实验表明离去基团离去能力与水解结合DNA活性息息相关,并且该活性可以被缓冲液中Cl-抑制。MTT实验结果展示以I-为离去基团的配合物对HepG2,A2780的抗增殖活性高于以Cl-、Br-为离去基团的配合物,以I-为离去基团的配合物的水解速率更利于发挥抗增殖活性。2、设计合成了甲基化修饰的多吡啶配体及该配体的配合物,已通过X-衍射解析配体及配合物的结构。首次通过一锅溶剂热法进行甲基化反应,反应结束后直接得到产物晶体。配体和配合物对CT DNA均有很好的亲和力。配合物具有光断裂DNA活性,主要通过产生1O2,少量的O2-及碳自由基等自由基来达到光断裂DNA的效果。配合物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是很好的抗氧化剂。MTT实验表明配体配合物均具有较好的抗增殖活性,配合物的活性高于配体并且配合物对HepG2肿瘤细胞株的抗增殖活性与顺铂相当。配合物有潜力应用为光敏剂。3、设计合成了以甲基化多吡啶为配体的两种芳基Ru(Ⅱ)配合:含苯基的配合物和含对甲基异丙基苯的配合物。其中含对甲基异丙基苯的配合物已通过X-衍射解析晶体结构,然而凝胶电泳实验未发现该配合物对DNA的活性。而含苯基的配合物能够通过产生1O2和金属离子光断裂DNA。两个配合物对A2780肿瘤细胞株的抗增殖活性与顺铂相当,其中含苯基的配合物活性略高于顺铂。含苯基的配合物配合物有潜力应用为光敏剂。4、设计合成了以噻菌灵及其衍生物为配体的芳基Ru(Ⅱ)配合物。两个配合物均能水解结合DNA,并且含噻菌灵衍生物的配合物比含噻菌灵的配合物活性更好,该活性也可以被缓冲液中Cl-抑制。含噻菌灵的配合物对拓扑异构酶Ⅰ有很小的抑制活性。含噻菌灵衍生物的配合物对A2780肿瘤细胞株的抗增殖活性略高于顺铂。对噻菌灵结构修饰后的抗肿瘤活性更好。

王洁[4](2018)在《钌(Ⅱ)多吡啶配合物对映异构体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癌症医药领域,广大研究者们致力于寻找疗效更高、副作用更低,可替代铂类配合物作为抗癌药物的金属配合物,其中的芳基钌配合物以具有靶向性、毒性低、优良的抗癌活性等特点被广大研究者寄予良好的抗癌药物研究前景。本文设计合成了一对以MBIP(MBIP=2-(3-溴苯基)咪唑并[5,6-f]邻菲咯啉)为配体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手性钌(II)多吡啶配合物Δ-[Ru(bpy)2MBIP]2+和Λ-[Ru(bpy)2MBIP]2+,采用质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它们进行了结构表征。综合采用光谱学研究方法(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等),生物物理学研究方法(粘度实验等),并结合计算机分子模拟技术等多种手段,对该手性配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HSA)、脱氧核糖核酸(DNA)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比较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手性钌(II)多吡啶配合物Δ-[Ru(bpy)2MBIP]2+和Λ-[Ru(bpy)2MBIP]2+导致HSA的荧光淬灭,淬灭类型为静态淬灭,圆二色光谱显示左右手对映体与HSA的相互作用导致HSA二级结构的改变;分析两者作用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得出该手性配合物[Ru(bpy)2MBIP]2+与HSA作用过程中Δ-对映体优先Λ-对映体与HSA结合,手性对映体均与HSA存在1个结合位点;分析反应的相关热力学参数显示两者之间的结合为自发反应,所依靠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或范德华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手性配合物[Ru(bpy)2MBIP]2+与右手螺旋的小牛胸腺DNA(CT-DNA)的结合过程中存在立体选择性,并且计算结合常数显示Δ-对映体优先Λ-对映体与DNA结合,粘度实验确定这对手性钌配合物与DNA遵循的是插入结合模式;分析反应的相关热力学参数显示两者之间的结合为自发反应,所依靠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或范德华力。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接模拟对映体Δ-[Ru(bpy)2MBIP]2+和Λ-[Ru(bpy)2MBIP]2+与生物大分子HSA、CT-DNA结合模式。结果显示,Δ-[Ru(bpy)2MBIP]2+无论与生物大分子HSA还是与DNA的结合都更强,这对对映体与HSA的作用力主要为范德华力,与DNA的结合模式为插入模式,同实验数据分析结果一致。以上所有对映体比较研究显示,无论在人体内的运输还是与靶物质DNA的结合上,Δ-[Ru(bpy)2MBIP]2+更加稳定,更具有发挥药效达到治疗癌症的潜力。同时,上述几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于分析理解金属配合物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的研究可以提供一定的理论知识,从而为设计研发更加高效低毒的金属钌配合物作为潜在的抗癌药物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李妍[5](2018)在《具有潜在艾滋病毒逆转录酶抑制活性的荧光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文中研究指明对RNA的结构认识和功能调控成为化学,生物学,生命科学等领域共同重视的课题。逆转录酶对病毒RNA的逆转录作用是癌症,艾滋病和白血病等重大疾病产生的重要毒理学基础。以抑制逆转录酶活性为机理的药物设计是当前抗肿瘤,抗艾滋病新药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阻断逆转录酶对病毒RNA的逆转录作用,就可以起到对癌症,白血病,艾滋病等不易治愈的疾病的早期防治作用。本论文将具有正电荷过渡金属配合物:卟啉,多吡啶钌,酞菁的结构引入RNA特异性识别的基团。利用配合物金属中心的正电荷与RNA带负电荷的磷酸骨架的静电作用和配位作用以及配体平面与RNA碱基的共轭堆积作用,使之成为具有高亲和力的多功能RNA结合试剂。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综述了抗艾滋病毒药物研究进展以及卟啉,酞菁,多吡啶钌化合物的研究进展。第二章介绍了三类过渡金属配合物具体的合成路线。第三章主要应用紫外光谱滴定的方法对过渡金属配合物和核酸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引入了氨基噻唑基团和叔丁基的金属卟啉配合物与核酸的作用要强于四苯基卟啉。在多吡啶钌的金属配合物中,Ru4表现出了对Poly(A)良好的选择性。第四章对论文化合物的具体合成操作及谱图数据进行了说明。

郇天文[6](2015)在《手性钌(Ⅱ)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及其抗肿瘤活性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通过分子设计,合成了一对新的手性钌(Ⅱ)多吡啶配合物Δ-[Ru(bpy)2PBIP]2+和Λ-[Ru(bpy)2PBIP]2+{bpy=2,2’-联吡啶,PBIP=2-(4-溴苯基)咪唑并[5,6-f]邻菲咯啉},综合采用光谱学研究方法,生物物理学研究方法和细胞生物学方法,并结合计算机分子模拟技术等多种手段,对该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及其细胞毒性和凋亡机理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概述了恶性肿瘤的危害,以及目前抗癌药物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钌(Ⅱ)多吡啶配合物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并在介绍金属配合物与核酸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手段、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2)设计合成了新的配体PBIP(PBIP=4-溴苯基咪唑并[5,6-f]邻菲咯啉)及其手性钌(Ⅱ)多吡啶配合物Δ-[Ru(bpy)2PBIP]2+和Λ-[Ru(bpy)2PBIP]2+;用质谱、核磁共振谱等手段对它们进行了详细的表征。(3)综合运用光谱学研究方法(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等)和生物物理学研究方法(粘度实验、平衡透析等),对合成的手性钌(Ⅱ)配合物和DNA相互作用的键合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手性钌(Ⅱ)配合物Δ,Λ-[Ru(bpy)2PBIP]2+都能插入到小牛胸腺DNA(CT DNA)的碱基对中,并且其Δ-对映体与DNA结合较Λ-对映体更强。(4)利用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方法(细胞毒性实验,流式细胞技术等)对该手性配合物Δ,Λ-[Ru(bpy)2PBIP]2+的抗肿瘤活性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理进行了比较研究。细胞毒性实验(MTT)结果表明其Δ-对映体对Hela肿瘤细胞产生更强的细胞毒性;配合物在细胞内的荧光定位实验显示了手性对映体能够进入到细胞核中;流式细胞实验表明Δ-对映体能够更有效地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蛋白免疫印迹(west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两个手性配合物都是通过同时激活细胞外源性和内源性的凋亡通路导致细胞凋亡。上述几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于理解金属配合物的结构与化学性质的研究,以核酸为靶标的潜在抗癌药物设计的关系能提供有益帮助。

李观营,邹姗珊,巢晖,计亮年[7](2014)在《钌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研究新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DNA是携带遗传信息和基因表达的基本物质.因为复杂的生物环境以及外源因素的影响,DNA存在灵活多变的结构,而不同的构型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重要的生物学功能,相关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钌多吡啶化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研究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包括DNA结构的识别,DNA二级、三级结构的调控,DNA光交联以及作为非病毒基因载体,细胞成像以及抗肿瘤等方面的应用.

张亚南[8](2013)在《多吡啶铜配合物的合成及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二吡啶并[3,2–a:2′,3′–c]吩嗪(DPPZ)为配体,在水相中合成了两种多吡啶铜配合物[Cu(DPPZ)(L–Ser)]NO3·H2O和[Cu(DPPZ)(L–Met)]NO3·H2O。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共振光散射、荧光等多种方法探讨了两种铜配合物与鱼精DNA间的作用机理,并且建立了一种以多吡啶铜配合物为探针检测鱼精DNA的共振光散射法。由于多吡啶铜配合物的光电活性及其与DNA的嵌插作用,利用金纳米的粒径变化制备出了一种高灵敏度的DNA生物传感器。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多吡啶铜配合物的研究现状及多吡啶类金属配合物与核酸的相互作用机理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和第三章:研究了两种多吡啶铜配合物[Cu(DPPZ)(L–Ser)]NO3·H2O和[Cu(DPPZ)(L–Met)]NO3·H2O与鱼精DNA间的相互作用。利用红外、紫外、荧光及共振等方法探讨了铜配合物和DNA间的作用模式,计算了二者之间的结合常数,结果表明铜配合物和鱼精DNA的结合模式是静电作用和沟面作用相结合的非共价结合。同时基于铜配合物与鱼精DNA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其共振光散射信号增强的原理,建立了一种测定鱼精DNA的新方法。第四章:基于单链DNA与金纳米粒子间的静电引力作用、多吡啶铜配合物中芳环配体对互补的单链DNA的嵌插作用,制备了一种纳米级的DNA生物传感器。铜配合物加入到受单链DNA吸附作用保护的金纳米粒子溶液中后,互补的oligo1和oligo2杂交形成较稳定的双螺旋结构而使oligo1从金纳米表面脱附,降低金纳米粒子的抗盐能力;加入一定量的NaCl后,金纳米粒子就会聚合,同时体系的共振光散射信号增强。基于这个原理建立了共振光散射法测定DNA的高灵敏度方法。第五章:十二烷基磺酸钠和吖啶红主要通过静电作用力和氢键分别在人血清白蛋白表面积聚,形成聚合物。基于三者的相互作用导致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强度增大,建立了一种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蛋白质的方法。

赵晓飞[9](2013)在《多吡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与核酸、蛋白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多吡啶配体与过渡金属及稀土金属所形成的的配合物以其结构多样化和用途广泛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该类配合物在分子识别、核酸探针、抗肿瘤药物、分子催化剂和自组装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侧重于研究此类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如DNA、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探讨配合物生物活性。DNA作为生命中遗传物质的重要携带者,可以通过复制和转录来指导蛋白质和生物酶的合成。此外,在生物体中,蛋白质是极为重要的生命物质,在生命的运动和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血清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重要载体蛋白,它能够与生物体内很多内源型物质和外源性药物有效结合,起着重要的储存和运输作用。因此,研究配合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及转运的过程。金属配合物和DNA、HSA/BSA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探索化学核酸酶的机制,而且对进入体内的药物的运输、分布及其代谢等过程,能够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依据。目的:设计、合成新型多吡啶金属配合物,研究其与DNA、HSA/BSA的相互作用,探究了多吡啶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的作用模式和类型,为相关配合物人工核酸探针及药用潜能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方法:以1,10-邻非啰啉为原料,合成o-NPIP (2-(2-nitrophenyl)imidazo[4,5-f]1,10-phenanthroline)配体,以此为主配体,乙酰丙酮为辅助配体合成了铜、镍两个过渡金属配合物和铒、镱两个稀土金属的配合物。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和X-射线衍射法确定了配体和配合物的结构。采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了四个配合物与DNA、SA的相互作用。结果:成功的合成了单核铜、镍、铒、镱四个新型配合物,分别为[Cu(acac)(o-NPIP)(NO3)](1),[Ni(acac)2(o-NPIP)](CH3OH)3(2),[Er(acac)2(o-NPIP)2](CH3CH2OH)2(3),[Yb(acac)2(o-NPIP)2](NO3)2(4),用X-射线测定了它们的晶体结构。配合物1-4的紫外吸收光谱均有减色和红移效应,结合常数分别为:3.04×104M-1,1.17×104M-1,1.67×104M-1,1.27×104M-1。荧光光谱显示了四个配合物对EB-DNA不同程度的竞争取代作用,其表观结合常数Kapp分别为:1.448×106M-1,8.03×105M-1,8.35×105M-1,6.35×10M-1。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中,配合物1、3、4都能有效地将pUC19DNA由Form I转化为FormⅡ,且随着配合物浓度的增加,转化的程度越高。在DNA抑制剂实验中,配合物1、3、4在加入KI和EDTA后对pUC19DNA的切割作用被有效地抑制。在SA的荧光猝灭实验中,随着配合物的加入,SA的荧光强度逐渐降低。对于配合物1和2,Ksv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配合物3和4,Ksv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配合物1-4的同步荧光光谱在△λ=15nm时,没有发生最高吸收的峰移动现象;△λ=60nm的光谱出现了明显的红移现象。在对其热力学性质的探讨中,配合物1-4的热力学常数△H、AS均大于零。结论:对于四个配合物,紫外吸收光谱表明了四个配合物与DNA的结合模式为插入模式且结合能力中等。EB-DNA荧光光谱表明了四个配合物能够有效地竞争取代EB,使荧光强度下降。在琼脂糖凝胶电泳实验中,在不加入任何外来的氧化还原剂下,配合物1-4没有表现出化学核酸酶的活性,在加入H2O2后,配合物1,3,4均表现出了中等的化学核酸酶的活性,且为氧化切割作用。在对其机理的研究中,配合物1,3,4的切割机理可能涉及到过氧化氢和金属离子的共同作用。在SA的荧光猝灭实验,结合紫外吸收实验,判断配合物1-4均为静态猝灭。同步荧光光谱的研究表明配合物1-4影响了SA中色氨酸周围的微环境,而引起荧光猝灭。通过对四个配合物与SA的热力学常数的研究,表明四个配合物通过疏水作用力与SA进行结合。

倪建聪[10](2012)在《金属型DNA杂交指示剂的合成及传感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DNA是一种生命遗传信息的载体。金属配合物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电化学基因传感器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一种全新的基因检测技术,由于其选择性好、测定简便、快速、灵敏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医学和药物筛选等领域。金属配合物作为电化学基因传感器的杂交指示剂,具有合成简单、种类繁多、光电信号灵敏和可控功能修饰等优点,已在生物传感器研究中被广泛使用。本论文从排除配合物与单链和双链DNA之间非特异性静电作用以提高识别选择性的思路出发,合成了几种电中性金属配合物,并将其作为杂交指示剂应用于基因检测中。具体研究内容有:(1)合成筛选出了多种电中性金属型配合物,运用X-射线晶体衍射技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电化学等方法对配合物的结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其中包括钴配合物Co(GA)2(phen)(GA=乙二醇,phen=1,10-邻菲罗啉);锰配合物Mn(phen)(PC)(H20)(PC=2,6-吡啶二羧酸);铜配合物 Cu(phen)(PC)(H20);西佛碱铜CuL(L=西佛碱)等。(2)以电化学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研究了各电中性金属型配合物本身的电化学性质及在水溶液中与DNA的相互作用,计算了配合物与dsDNA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等结合参数,及作用前后配合物电子转移系数和电子转移速率等电化学参数等。(3)采用共价键合法制备了 ssDNA和dsDNA修饰电极,研究了各种电中性金属型配合物和ssDNA、dsDNA在碳电极表面的差异性作用,探讨了差异性结合机理。(4)采用共价键合法、物理吸附法等方法将寡聚核苷酸基因片段固定在电极表面,制备了不同的电化学传感器。考察了 Co(GA)2(phen)、Cu(phen)(PC)(H20)、Mn(phen)(PC)(H20)等各种电中性金属配合物作为电化学杂交指示剂对目标基因片段的电化学识别能力,获得了较好的检测选择性和线性范围,建立了完整的DNA电化学检测方法。

二、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铼(Ⅰ)/钌(Ⅱ)-青蒿琥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抗肿瘤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符号及缩略语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进展
    1.2 钌配合物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1.3 铼配合物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1.4 青蒿琥酯(ART)作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1.5 生物活性小分子修饰的金属基抗肿瘤药物
    1.6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线粒体靶向的铼(Ⅰ)-青蒿琥酯配合物的凋亡、铁死亡双重抗肿瘤作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
        2.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4 实验测试方法
    2.3 实验方法
        2.3.1 Re(Ⅰ)-ART的合成
        2.3.2 配合物的体外稳定性实验
        2.3.3 配合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测定
        2.3.4 细胞系和培养条件
        2.3.5 体外细胞毒性测定
        2.3.6 细胞摄取及摄取机制研究
        2.3.7 细胞内定位测定
        2.3.8 线粒体膜电位(MMP)分析
        2.3.9 细胞内ATP定量
        2.3.10 细胞内ROS的测定
        2.3.11 细胞凋亡检测
        2.3.12 铁死亡抑制剂实验
        2.3.13 MDA检测
        2.3.14 GSH检测
        2.3.15 统计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4.2 配合物的体外稳定性实验
        2.4.3 Re(Ⅰ)-ART配合物的油水分配系数
        2.4.4 Re(Ⅰ)-ART配合物的细胞毒性测定
        2.4.5 Re(Ⅰ)-ART配合物在HeLa细胞中的摄取及摄取机制研究
        2.4.6 Re(Ⅰ)-ART配合物在HeLa细胞中的定位研究
        2.4.7 Re(Ⅰ)-ART配合物诱导HeLa细胞的线粒体功能障碍
        2.4.8 Re(Ⅰ)-ART配合物对HeLa细胞的ROS水平的影响
        2.4.9 Re(Ⅰ)-ART配合物诱导HeLa细胞凋亡
        2.4.10 Re(Ⅰ)-ART配合物诱导HeLa细胞铁死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钌(Ⅱ)多吡啶-青蒿琥酯配合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机制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
        3.2.3 主要试剂配制
        3.2.4 实验测试方法
    3.3 实验方法
        3.3.1 Ru(Ⅱ)-ART的合成
        3.3.2 配合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测定
        3.3.3 细胞系和培养条件
        3.3.4 体外细胞毒性测定
        3.3.5 细胞摄取及摄取机制研究
        3.3.6 线粒体MMP分析
        3.3.7 细胞内ATP定量
        3.3.8 细胞内ROS的测定
        3.3.9 细胞凋亡检测
        3.3.10 细胞自噬检测
        3.3.11 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3.4.2 Ru(Ⅱ)-ART配合物的油水分配系数
        3.4.3 Ru(Ⅱ)-ART配合物抑制细胞的活力
        3.4.4 Ru(Ⅱ)-ART配合物的细胞摄取特性
        3.4.5 Ru(Ⅱ)-ART配合物诱导HeLa细胞的线粒体功能障碍
        3.4.6 Ru(Ⅱ)-ART 配合物诱导 Hela 细胞中的 ROS 升高
        3.4.7 Ru(Ⅱ)-ART配合物诱导HeLa细胞凋亡
        3.4.8 Ru(Ⅱ)-ART配合物诱导HeLa细胞自噬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第二章铼(Ⅰ)-青蒿琥酯配合物的质谱及核磁图谱
附录 B:第三章钌(Ⅱ)多吡啶-青蒿琥酯配合物的质谱及核磁图谱
附录 C:硕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2)辅助配体对钌(Ⅱ)多吡啶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2.1 铂类配合物
        1.2.2 钌类配合物
    1.3 生物大分子简介
        1.3.1 人血清白蛋白
        1.3.2 主要遗传物质DNA
    1.4 金属配合物和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1.4.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1.4.2 荧光光谱法
        1.4.3 同步荧光光谱法
        1.4.4 圆二色光谱法
    1.5 药物小分子和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内容
        1.5.1 猝灭类型
        1.5.2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1.5.3 热力学参数及作用力类型的确定
        1.5.4 结合距离
    1.6 金属配合物和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1.6.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1.6.2 荧光光谱法
        1.6.3 圆二色光谱法和平衡透析法
        1.6.4 流体力学方法
        1.6.5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
        1.6.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DFT)与前线分子轨道(FMO)
    1.7 药物小分子和DNA相互作用的研究内容
        1.7.1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1.7.2 结合作用模式
        1.7.3 作用力类型
    1.8 计算机模拟对接
    1.9 创新点
第2章 三种不同辅助配体钌(II)多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2.1 引言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3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2.3.1 邻菲咯啉二酮(phendione)的合成
        2.3.2 CCPIP的合成
        2.3.3 [Ru(bpy)_2CCPIP](ClO_4)_2 的合成
        2.3.4 [Ru(phen)_2CCPIP](ClO_4)_2 的合成
        2.3.5 [Ru(dmp)_2CCPIP](ClO_4)_2 的合成
        2.3.6 三种配合物的表征
    2.4 实验结果和讨论
        2.4.1 配合物的质谱图
        2.4.2 配合物的核磁共振谱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辅助配体的钌(Ⅱ)配合物与HSA相互作用的比较研究
    3.1 引言
    3.2 主要试剂与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人血清白蛋白(HSA)和配合物溶液的配制
        3.3.2 荧光发射光谱测定
        3.3.3 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3.3.4 圆二色光谱测定
        3.3.5 分子对接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荧光光谱
        3.4.2 荧光猝灭机制研究
        3.4.3 热力学参数相互作用力类型
        3.4.4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3.4.5 结合距离的计算
        3.4.6 配合物对HSA构象变化的研究
        3.4.7 钌配合物与HSA的对接模拟图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同辅助配体的钌(Ⅱ)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比较研究
    4.1 引言
    4.2 主要试剂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核酸(CT DNA)的测定
        4.3.2 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4.3.3 荧光光谱法
        4.3.4 平衡透析和圆二色光谱测定
        4.3.5 粘度的测定
        4.3.6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
        4.3.7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4.3.8 分子对接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结合模式
        4.4.2 配合物与CT DNA相互作用的发射光谱研究
        4.4.3 配合物与CT DNA的旋光选择性结合
        4.4.4 粘度法研究结合模式
        4.4.5 配合物与DNA键合行为的理论解释
        4.4.6 结合作用力分析(ITC)
        4.4.7 钌配合物与CT DNA的对接模拟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含不同N^N双齿配体Ru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与DNA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前言
    1.2 Ru配合物
        1.2.1 氨、铵及亚胺类Ru配合物
        1.2.2 DMSO类 Ru配合物
        1.2.3 芳基Ru(Ⅱ)配合物
        1.2.4 多吡啶Ru(Ⅱ)配合物
    1.3 抗肿瘤活性
        1.3.1 与DNA作用
        1.3.2 与蛋白作用
    1.4 细胞毒性
    1.5 抗菌活性
    1.6 其他医疗潜力
    1.7 小结
    1.8 选题依据
第2章 N?N双齿配体芳基Ru~Ⅱ配合物合成及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紫外水解速率
        2.3.2 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2.3.3 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
        2.3.4 合成与表征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合成与表征结果分析
        2.4.2 紫外水解速率结果分析
        2.4.3 与DNA相互作用研究结果分析
        2.4.4 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结果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甲基化多吡啶及其Ru~Ⅱ配合物合成及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DNA结合实验
        3.3.2 光断裂DNA实验
        3.3.3 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
        3.3.4 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
        3.3.5 合成与表征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合成与表征结果分析
        3.4.2 DNA结合实验结果分析
        3.4.3 光断裂DNA实验结果分析
        3.4.4 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结果分析
        3.4.5 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结果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甲基化多吡啶芳基Ru~Ⅱ配合物合成及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光断裂DNA
        4.3.2 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
        4.3.3 合成与表征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合成与表征结果分析
        4.4.2 光断裂DNA结果分析
        4.4.3 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结果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噻菌灵及其衍生物芳基Ru~Ⅱ配合物合成及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试剂及实验仪器
        5.2.1 实验试剂
        5.2.2 实验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5.3.2 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
        5.3.3 合成与表征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合成与表征结果分析
        5.4.2 与DNA相互作用结构分析
        5.4.3 体外抗肿瘤细胞活性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钌(Ⅱ)多吡啶配合物对映异构体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癌症现状
    1.3 抗肿瘤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1.4 生物大分子简介
    1.5 药物小分子和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1.5.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1.5.2 荧光光谱法
        1.5.3 同步荧光光谱法
        1.5.4 三维荧光光谱法
        1.5.5 圆二色谱法
    1.6 药物小分子和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内容
        1.6.1 淬灭类型
        1.6.2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1.6.3 作用力类型
        1.6.4 结合距离
        1.6.5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
    1.7 药物小分子和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1.7.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1.7.2 荧光光谱法
        1.7.3 圆二(CD)色谱法和平衡透析法
        1.7.4 粘度实验法
        1.7.5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
    1.8 药物小分子和DNA相互作用的研究内容
        1.8.1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1.8.2 结合作用模式
        1.8.3 作用力类型
    1.9 计算机模拟对接技术
        1.9.1 重要的分子对接软件
    1.10 创新点
第二章 手性钌(Ⅱ)多吡啶配合物[Ru(bpy)_2MBIP]~(2+)的合成及表征
    2.1 引言
    2.2 试剂与仪器
    2.3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2.3.1 邻菲咯啉二酮(phendione)的合成
        2.3.2 MBIP的合成
        2.3.3 cis-[Ru(bpy)_2(py)_2]·2H_2O的合成
        2.3.4 Δ,Λ-[Ru(bpy)_2MBIP]~(2+)的拆分合成
        2.3.5 Δ,Λ-[Ru(bpy)_2MBIP]~(2+)的圆二色谱测量
        2.3.6 Δ,Λ-[Ru(bpy)_2MBIP]~(2+)的表征
    2.4 实验结果和讨论
        2.4.1 Δ,Λ-[Ru(bpy)_2MBIP]~(2+)的圆二色谱测量
        2.4.2 Δ,Λ-[Ru(bpy)_2MBIP]~(2+)的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Δ,Λ-[Ru(bpy)_2MBIP]~(2+)与HSA相互作用键合行为的比较研究
    3.1 引言
    3.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人血清白蛋白(HSA)和配合物溶液的配制
        3.3.2 荧光发射光谱测定
        3.3.3 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3.3.4 圆二色光谱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荧光光谱
        3.4.2 荧光淬灭机制研究
        3.4.3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3.4.4 相互作用力类型
        3.4.5 圆二色光谱法
        3.4.6 小结
第四章 Δ,Λ-[Ru(bpy)_2MBIP]~(2+)与DNA相互作用键合行为的比较研究
    4.1 引言
    4.2 主要仪器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核酸(CT-DNA)的配制
        4.3.2 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4.3.3 荧光发射光谱测定
        4.3.4 圆二色谱测定
        4.3.5 粘度的测定
        4.3.6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结合模式
        4.4.2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4.4.3 圆二色谱分析
        4.4.4 粘度法研究结合模式
        4.4.5 结合作用力分析
        4.4.6 小结
第五章 Δ,Λ-[Ru(bpy)_2MBIP]~(2+)与HSA、DNA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Auto Dock-1.5.6
    5.3 对接显示图
        5.3.1 手性对映体与HSA的对接模拟图
        5.3.2 手性钌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的对接模拟图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研究成果

(5)具有潜在艾滋病毒逆转录酶抑制活性的荧光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HIV-1病毒结构和传播机理
    1.3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
        1.3.1 核苷类逆转录酶作用机制
        1.3.2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发展现状
    1.4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
        1.4.1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作用机制
        1.4.2 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发展现状
    1.5 卟啉化合物概述及其研究进展
        1.5.1 卟啉化合物概述
        1.5.2 卟啉化合物对核酸,核酸小分子识别研究进展
    1.6 酞菁及其配合物概述以及研究进展
    1.7 多吡啶钌配合物概述及其研究进展
    1.8 选题意义
第二章 具有高艾滋病毒逆转录酶抑制活性的荧光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2.1 金属卟啉配合物的合成设计
        2.1.2 金属卟啉配合物的合成路线
    2.2 多吡啶钌配合物的合成路线
    2.3 酞菁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路线
    2.4 小结
第三章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与核酸的作用研究
    3.1 过渡金属配合物与核酸作用的研究方法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步骤
    3.3 实验结果及讨论
        3.3.1 配合物与核酸作用的紫外光谱研究
        3.3.2 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
        3.3.3 配合物与RNA的相互作用
        3.3.4 配合物与tRNA的相互作用
        3.3.5 配合物与poly(A)的相互作用
    3.4 小结
第四章 实验部分
    4.1 实验仪器和试剂
    4.2 实验操作与实验数据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附录 Ⅱ
致谢

(6)手性钌(Ⅱ)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及其抗肿瘤活性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恶性肿瘤现状及危害
    1.3 目前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现状
    1.4 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1.4.1 金属配合物可用作抗肿瘤药物
        1.4.2 金属配合物可用作核酸结构探针
        1.4.3 配合物可用作DNA断裂试剂(化学核酸酶)
        1.4.4 金属配合物可用作DNA分子光开关
    1.5 目前抗肿瘤药物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1.6 研究金属配合物和核酸相互作用的常用方法
        1.6.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1.6.2 荧光光谱法
        1.6.3 圆二色谱法(CD)
        1.6.4 粘度实验法
        1.6.5 等温滴定量热法(ITC)
        1.6.6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分子模拟对接
    1.7 金属配合物的细胞生物学研究
        1.7.1 肿瘤细胞的凋亡和调控机制
        1.7.1.1 内源性信号通路及调控
        1.7.1.2 外源性信号通路及调控
        1.7.1.3 内质网信号通路及调控
        1.7.2 研究细胞凋亡的技术手段
        1.7.2.1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检测
        1.7.2.2 细胞凋亡的生化检测
    1.8 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1.9 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手性钌(Ⅱ)多吡啶配合物[Ru(bpy)_2PBIP]~(2+)的合成及表征
    2.1 引言
    2.2 试剂与仪器
    2.3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2.3.1 邻菲咯啉二酮(phendione)的合成
        2.3.2 配体PBIP的合成
        2.3.3 配合物[Ru(bpy)_2PBIP](ClO_4)_2 的合成及拆分
    2.4 Δ, Λ-[Ru(bpy)_2PBIP]~(2+)的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Δ, Λ-[Ru(bpy)_2PBIP]~(2+)与DNA相互作用键合行为的比较研究
    3.1 引言
    3.2 主要仪器与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核酸(CTDNA)和配合物溶液浓度的测定
        3.3.2 紫外吸收光谱测定
        3.3.3 荧光发射光谱测定
        3.3.4 圆二色谱测定
        3.3.5 平衡透析实验
        3.3.6 粘度的测定
        3.3.7 计算机分子模拟对接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紫外光谱研究Δ, Λ-[Ru(bpy)_2PBIP]~(2+)与DNA的作用强度
        3.4.2 荧光光谱研究Δ, Λ-[Ru(bpy)_2PBIP]~(2+)与DNA的结合点数
        3.4.3 粘度实验研究Δ, Λ-[Ru(bpy)_2PBIP]~(2+)与DNA作用的结合模式
        3.4.4 平衡透析和圆二色谱研究Δ, Λ-[Ru(bpy)_2PBIP]~(2+)与DNA的立体选择性
        3.4.5 计算机分子模拟研究Δ, Λ-[Ru(bpy)_2PBIP]~(2+)与DNA作用的结合模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Δ, Λ-[Ru(bpy)_2PBIP]~(2+)的细胞毒性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比较研究
    4.1 引言
    4.2 主要仪器与试剂
    4.3 细胞株的选购及培养
    4.4 实验方法
        4.4.1 细胞毒性检测(MTT法)
        4.4.2 钌(Ⅱ)多吡啶配合物荧光定位
        4.4.3 PI单染结合流式细胞分析
        4.4.4 Annexin V-FITC& PI双染流式细胞分析
        4.4.5 Western blotting检测
        4.4.6 AFFYmicroRNA检测
        4.4.7 统计分析
    4.5 结果与讨论
        4.5.1 Δ, Λ-[Ru(bpy)_2PBIP]~(2+)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
        4.5.2 Δ, Λ-[Ru(bpy)_2PBIP]~(2+)在细胞内的吸收和定位
        4.5.3 Δ, Λ-[Ru(bpy)_2PBIP]~(2+)诱导DNA损伤检测
        4.5.4 Δ, Λ-[Ru(bpy)_2PBIP]~(2+)诱导细胞周期改变检测
        4.5.5 Δ, Λ-[Ru(bpy)_2PBIP]~(2+)诱导细胞凋亡能力检测
        4.5.6 Δ, Λ-[Ru(bpy)_2PBIP]~(2+)诱导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4.5.7 Δ, Λ-[Ru(bpy)_2PBIP]~(2+)诱导细胞microRNA变化探究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8)多吡啶铜配合物的合成及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多吡啶类金属配合物与 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1.1 引言
    1.2 DNA 的组成和结构
    1.3 多吡啶类金属配合物
    1.4 金属配合物及其核酸的反应
        1.4.1 氧化还原反应
        1.4.2 水解反应
    1.5 多吡啶配合物与 DNA 的作用方式
        1.5.1 非共价结合
        1.5.2 共价结合
        1.5.3 剪切作用
    1.6 影响多吡啶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因素
        1.6.1 DNA 的结构
        1.6.2 配合物的形状
        1.6.3 插入配体
        1.6.4 取代基的差异
    1.7 多吡啶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1.7.1 光谱法
        1.7.2 流体力学法
        1.7.3 核磁共振分析法
        1.7.4 电化学法
    1.8 课题依据和创新点
        1.8.1 课题依据
        1.8.2 课题创新点
第二章 [Cu(DPPZ)(L–Ser)]NO_3·H_2O 与鱼精 DNA 的相互作用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Cu(DPPZ)(L–Ser)]NO_3·H_2O 的合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紫外图谱
        2.3.2 共振光散射图谱
        2.3.3 配合物与 DNA 的荧光猝灭光谱
        2.3.4 最佳条件的选择
        2.3.5 共存物质的影响
        2.3.6 工作曲线与检测限
    2.4 结论
第三章 [Cu(DPPZ)(L–Met)]NO_3·H_2O 与鱼精 DNA 的相互作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Cu(DPPZ)(L–Met)]NO_3·H_2O 的合成及表征
        3.2.3 [Cu(DPPZ)(L–Met)]NO_3·H_2O 与 DNA 相互作用的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紫外图谱
        3.3.2 共振光散射图谱
        3.3.3 配合物对与 DNA-EB 的荧光猝灭光谱
        3.3.4 最佳条件的选择
        3.3.5 共存物质的影响
        3.3.6 工作曲线与检测限
    3.4 结论
第四章 基于未修饰金纳米的生物传感器测定 DNA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和试剂
        4.2.2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共振光谱特性
        4.3.2 吸收光谱特性
        4.3.3 最佳条件的选择
        4.3.4 工作曲线和检测限
    4.4 结论
第五章 表面活性剂和染料探针共振光散射法测定蛋白质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与试剂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光谱特性及相互作用机理
        5.3.2 最佳条件的选择
        5.3.3 共存物质影响
        5.3.4 工作曲线和检测限
        5.3.5 分析应用
    5.4 结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目录

(9)多吡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与核酸、蛋白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一、引言
    二、金属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研究概述
        2.1 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研究进展
        2.2 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模式
        2.2.1 非共价键合
        2.2.2 共价键合
        2.2.3 剪切作用
    三、金属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3.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3.2 荧光光谱法
        3.3 粘度分析法
        3.4 电化学方法
        3.5 圆二色谱法
        3.6 NMR技术
        3.7 凝胶电泳法
        3.8 其他方法
    四、金属配合物与血清蛋白作用的研究进展与意义
    五、金属配合物与血清蛋白的研究方法
        5.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5.2 荧光光谱法
        5.3 圆二色谱法
    六、多吡啶配合物的研究概述
    七、选题意义
第一章 多吡啶过渡金属铜和镍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与DNA、SA相互作用研究
    1.1 多吡啶铜和镍配合物合成的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1.2 多吡啶铜和镍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1.3 多吡啶铜和镍的性质研究
    结论
第二章 多吡啶稀土金属铒和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与DNA、SA相互作用研究
    2.1 多吡啶铒和镱稀土配合物合成的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2.2. 多吡啶铒和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3 多吡啶铒和镱配合物的化学核酸酶活性的研究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10)金属型DNA杂交指示剂的合成及传感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DNA与靶向小分子的相互作用
        1.1.1 靶向小分子分类
        1.1.2 靶向小分子与DNA的作用方式
        1.1.3 靶向小分子与DNA的作用研究方法
        1.1.3.1 光谱法
        1.1.3.2 电化学方法
        1.1.3.3 其他方法
    1.2 电化学基因传感器研究
        1.2.1 电化学基因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1.2.2 电化学基因传感器换能器的制备
        1.2.3 电化学DNA杂交指示剂
        1.2.3.1 电化学DNA杂交指示剂的定义及分类
        1.2.3.2 金属型杂交指示剂的研究进展
        1.2.3.2.1 简单多吡啶类配合物
        1.2.3.2.2 功能修饰多吡啶类配合物
        1.2.3.2.3 螺纹型配合物
        1.2.3.3 国内金属型杂交指示剂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思路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基于三元钴配合物的DNA生物传感器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和仪器
        2.2.2 Co(GA)_2(phen)的合成及结构
        2.2.3 Co(GA)_2(phen)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2.2.4 共价法固定DNA探针修饰玻碳电极
        2.2.5 Co(GA)_2(phen)指示剂的富集及电化学测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Co(GA)_2(phen)
        2.3.2 Co(GA)_2(phen)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2.3.2.1 循环伏安法
        2.3.2.2 微分脉冲伏安法
        2.3.3 Co(GA)_2(phen)识别单、双链DNA的表面电化学研究
        2.3.4 寡聚核苷酸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表征
        2.3.5 Co(GA)_2(phen)作为杂交指示剂的应用
    2.4 结论
第三章 一种多吡啶锰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作为电化学杂交指示剂在壳聚糖-多壁碳纳米管复合膜修饰电极上检测CaMV35S基因的应用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和仪器
        3.2.2 Mn(phen)(PC)(H_2O)的合成
        3.2.3 CS-MWNTs分散液的制备
        3.2.4 CS-MWNTs膜的修饰
        3.2.5 探针的固定
        3.2.6 杂交反应
        3.2.7 Mn(phen)(PC)(H_2O)的富集及电化学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电化学表征CS-MWNTs/GCE修饰电极
        3.3.2 DNA的固定
        3.3.3 Mn(phen)(PC)(H_2O)与dsDNA(或ssDNA)/CS-MWNTs/GCE的相互作用
        3.3.4 Mn(phen)(PC)(H_2O)与dsDNA/CS-MWNTs/GCE相互作用的电化学参数
        3.3.4.1 Mn(phen)(PC)(H_2O)在dsDNA/CS-MWNTs/GCE上的饱和富集时间
        3.3.4.2 Mn(phen)(PC)(H_2O)在dsDNA/CS-MWNTs/GCE上的电化学参数
        3.3.4.3 Mn(phen)(PC)(H_2O)在dsDNA/CS-MWNTs/GCE修饰电极上的解离动力学研究
        3.3.5 基因电化学检测的应用
        3.3.5.1 基因传感器的选择性
        3.3.5.2 基因靶序列的定量检测
    3.4 结论
第四章 一种多吡啶铜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及其在电化学基因传感器中的应用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和仪器
        4.2.2 Cu(phen)(PC)(H_2O)的合成
        4.2.3 Cu(phen)(PC)(H_2O)与DNA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研究
        4.2.4 Cu(phen)(PC)(H_2O)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4.2.4.1 玻碳电极的预处理
        4.2.4.2 均相溶液中的电化学实验
        4.2.5 电极表面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4.2.5.1 共价法制备DNA修饰玻碳电极
        4.2.5.2 Cu(phen)(PC)(H_2O)与dsDNA和ssDNA在电极表面的相互作用
        4.2.6 Cu(phen)(PC)(H_2O)作为杂交指示剂检测CaMV35S核苷酸片段
        4.2.6.1 寡聚核苷酸序列S1探针在玻碳电极上的固定
        4.2.6.2 杂交反应
        4.2.6.3 Cu(phen)(PC)(H_2O)的富集及电化学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紫外光谱
        4.3.2 电化学研究
        4.3.2.1 Cu(phen)(PC)(H_2O)与DNA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4.3.2.1.1 循环伏安法
        4.3.2.1.2 计时库仑法
        4.3.2.1.3 常规脉冲伏安法
        4.3.2.2 表面电化学研究
        4.3.2.2.1 Cu(phen)(PC)(H_2O)在dsDNA/GCE和ssDNA/GCE表面的电化学研究
        4.3.2.2.2 扫描速率
        4.3.2.2.3 Cu(phen)(PC)(H_2O)与dsDNA和ssDNA相互作用的富集动力学研究
        4.3.2.2.4 Cu(phen)(PC)(H_2O)与dsDNA和ssDNA相互作用的解离动力学研究
        4.3.3 Cu(phen)(PC)(H_2O)在DNA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4.3.3.1 基因靶序列的定量检测
        4.3.3.2 传感器的选择性
    4.4 结论
第五章 一种西佛碱-铜(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仪器和试剂
        5.2.2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5.2.2.1 西佛碱配体的合成
        5.2.2.2 标题配合物的合成
        5.2.3 配体和配合物的红外表征
        5.2.4 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研究
        5.2.4.1 配合物与dsDNA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研究
        5.2.4.2 配合物与dsDNA相互作用的电化学研究
        5.2.4.2.1 dsDNA修饰电极的制备
        5.2.4.2.2 电化学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配体和配合物的红外表征
        5.3.2 紫外光谱研究
        5.3.3 电化学研究
        5.3.3.1 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研究
        5.3.3.1.1 CuL与dsDNA的相互作用
        5.3.3.1.2 扫速对峰电流的影响
        5.3.3.1.3 CuL与dsDNA的相互作用的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
        5.3.3.2 CuL在dsDNA/GCE修饰电极表面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5.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四、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铼(Ⅰ)/钌(Ⅱ)-青蒿琥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抗肿瘤机制研究[D]. 陈毕纯.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2]辅助配体对钌(Ⅱ)多吡啶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影响[D]. 范宇. 深圳大学, 2019(12)
  • [3]含不同N^N双齿配体Ru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与DNA相互作用研究[D]. 姜逸慧.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9
  • [4]钌(Ⅱ)多吡啶配合物对映异构体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比较研究[D]. 王洁. 深圳大学, 2018(07)
  • [5]具有潜在艾滋病毒逆转录酶抑制活性的荧光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D]. 李妍. 云南大学, 2018(01)
  • [6]手性钌(Ⅱ)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及其抗肿瘤活性的比较研究[D]. 郇天文. 深圳大学, 2015(03)
  • [7]钌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研究新进展[J]. 李观营,邹姗珊,巢晖,计亮年. 中国科学:化学, 2014(04)
  • [8]多吡啶铜配合物的合成及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D]. 张亚南. 河南师范大学, 2013(S2)
  • [9]多吡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与核酸、蛋白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D]. 赵晓飞.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2)
  • [10]金属型DNA杂交指示剂的合成及传感应用[D]. 倪建聪. 漳州师范学院, 2012(06)

标签:;  ;  ;  ;  ;  

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