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学需把握时与度(论文文献综述)
杜静,王江海,常海洋[1](2022)在《究竟是什么影响了导学关系——我国博士生导学关系影响因素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面对纷繁多元的导学关系研究现状和研究结果,运用国际成熟的导学关系测试量表——博士生导学关系互动量表(QSDI),对我国博士生导学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个体客观因素(人口学变量)与环境因素在博士生导学关系中无显着性差异,个体主观因素、制度因素、交往互动因素等对博士生导学关系有显着性影响。针对当下博士生导学关系的现状与问题,需明白博士生导学关系是身份、制度、协作、情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导学关系的建构应把握导师权威性与学生自主性之间的矛盾;导学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也要回到教育主体本身进行解决。
郑一帆[2](2021)在《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初级中学武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意在结合时代背景,响应国家提出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的基础上,构建初级中学武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以供教学决策层进行教学水平及质量的测量,推进初级中学武术教学的发展。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内容分析法、德尔菲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构建出一套科学全面的初级中学武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论:(1)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的初级中学武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三级指标。一级指标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管理,等7个指标。二级指标为:教师专业程度、教师文化程度、诊断性、激励性、发展性、武术技能教学、武术文化教学、武德教育、武礼教育、武术理论教学、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目的、以培育和弘扬传统文化为目的、以培育武术人才为目的、教师教学法、学生学习法、教学硬件、教学软件、传统管理、现代管理,等19个指标。三级指标为:武术专项教师人数及比例、武术教师技术等级、从教年限、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武术教师学历程度、武术考试得分均值、学生体质评估、喜爱武术项目人数及比例、选择武术考试人数及比例、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抗挫折能力、自我约束能力、武术传统(技法)演练、套路竞赛演练、武术对练教学、武术文化内涵导学、处世之德、习武之德、用武之德、日常武术礼仪规范、教学中武术礼仪规范、竞赛中武术礼仪规范、基本理论教育、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生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社交健康、以培育传统武术继承人为主要目的、以传播传统文化为主要目的、以发扬爱国精神为主要目的、以培育竞技人才为主要目的、以培育大众武术人才为主要目的、完整与分解教学法、直观示范教学法、练习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比赛考核法、游戏法、探究性学习法、合作性学习法、自主性学习法、教学场地的容纳面积、教具器械的数量及质量、教学环境的安全性、多媒体教学设备、武术教材质量、教案的规范性、完整性及创新性、教学氛围活跃性、师生关系融洽度、过程管理、业务管理、质量管理、监控管理、多媒体信息管理、优化制度、课改管理,等59个指标。(2)通过第三轮问卷调查,得出了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的初级中学武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其中一级指标的权重由大至小的排列顺序是:教学目的(0.148)>教师(0.146)>学生(0.144)>教学内容(0.143)>教学方法(0.141)>教学管理(0.140)>教学环境(0.138)。(3)根据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初级中学武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本研究推演了实施评价的计算方式,并缩写为计算公式为:(?)
王彬彬[3](2021)在《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高中地理课程以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基本理念,强调学生关注当代地方、国家和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而生活化的地理教学将学生与生活相联系,时事热点以其时效性与综合性成为地理学科常学常新、永葆活力的内在动力,也不断发挥地理学科的现实应用价值。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是审视时事热点应用视角和效度的重要体现,因此,探寻高中地理学科与时事热点的联系性以及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应用中如何发挥其内在优势成为主要问题。本文以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为例,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对期刊文章、地理教学专着和课程标准等文献进行分析,从研究成果数量和内容两个方面梳理了地理教学中时事热点应用的研究现状。以时事热点与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及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设计策略为研究内容,遴选出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教学案例为研究资料,运用案例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分析时事热点与高中地理教学内容的联系性,并在分析18个教学案例和设计5个教学案例以及实施1个教学案例过程中获得启发。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以选择性必修2为例,结合课程标准9条内容要求和教材11节内容,从时事热点与教学内容关联性视角分析得出基于课程标准的时事热点内容联系表和基于教材的时事热点体现表以及时事热点在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表。二是设计5个基于BOPPPS教学模型的教学案例,分别是“闽宁协作视角下的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粤港澳大湾区视角下的区域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毛乌素沙地在陕西版图消失背后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流域协作开发与保护”。三是提出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设计策略,教学内容组织的设计策略分别是立足课程标准选定时事热点主题、结合教材编排解构知识结构、优化时事热点创设教学情境和基于深度融合生成案例主线;教学环节安排的设计策略分别是呈现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案例教学目标、巧用时事热点生活特性开展多样化课堂活动、整合乡土时事热点资源布置研究性课外任务和深挖时事热点育人功能策应多维度教学评价。
孙梦洁[4](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学历案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一世纪,在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各国经济、科技、社会等迅猛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愈来愈多,竞争也愈演愈烈,而这竞争本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离不开教育的奠基。2014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首次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构建,具体明确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地位与作用。核心素养作为实现教育价值以及确立人才标准的基础与核心,是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国家教育方针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学生发展必须达到的目标体系。国外有关核心素养的发展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日趋成熟,我国还处在初步的探索与实践阶段。为实现核心素养的育人目的,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进行了一场关于教案变革的实践——基于学历案的教学设计及实施。学历案是围绕某一具体学习主题或单元,教师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一种专业方案。即在班级教学情景下,教师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出发,设计并展示学生何以学会的专业方案。与传统教学相比,学历案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填鸭式”、“满堂灌”的桎梏,转变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有效实现了“教-学-评”一致性,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起促进作用。目前,虽有许多学者提出学历案教学,但学历案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仍存在较多问题,并未能很好的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核心素养的提升,学历案的应用与发展探索之路仍任重而道远。基于此,本文在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市部分高中生和一线高中化学教师展开了核心素养及学历案的初步调查,了解当下核心素养及学历案在我市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发展状态。随后,笔者综合核心素养与学历案的初步调查结论,结合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要素及学历案要素,设计学历案教学模式,探究学历案实现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提升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通过对教师、学生应用学历案教学后的跟踪调查,进一步评估修正完善,得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学历案教学模式。本文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学历案设计的应用,实现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帮助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反思能力、合作创新等素养能力;同时明确教师的引导作用,改善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让每个人在化学课堂中能够各司其职,发挥其最大作用。即本研究旨在整理化学核心素养要素及学历案要素,交流推广学历案教学模式,开发出能够提升化学核心素养的学历案课例,同时为核心素养教育教学提供新模式、新思路、新方法,丰富拓展其实践基础。
万天赐[5](2020)在《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以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行动导向教学虽从德国引进,但已被公认为与职业教育教学有极大的契合性。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在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其课堂教学质量无疑至关重要。近年来,一系列教育政策文件等陆续出台无不体现出国家层面着力于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坚定政策定位,然而传统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堂教学成效欠佳以及行动导向教学在各地区各学校教学实际中的运用存在一定的偏差。面对以上背景,由此展开以中等职业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的行动导向下的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来明确行动导向的内涵及其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核心课教学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丰富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行业英语教学法的理论;并进一步论证行动导向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的价值,以期促进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改革,为酒店行业输送高质量专业人才。全文主要包括四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阐明了本教学设计的研究背景,理论和实践层面的研究意义,梳理了相关“中职行动导向”和“中职英语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并加以评述,进而概述出所采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对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二章主要是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英语教学设计理念概述及设计思路呈现。一方面阐述了基于行动导向的本教学设计的三大理念,即以学生中心、职业能力本位和工作过程导向;另一方面就如何设计的基本思路予以呈现。第三章呈现了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设计案例。挑选出《Room Reservations》模块,对该模块教学设计从课程到本模块的地位分析以及之于学生的重要性分析,接着从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活动、课堂教学评价表设置等诸要素展开该模块的具体教学设计,并进一步展示出对教学设计实施下的该模块教学环节案例和总体教学设计框架。第四章对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设计进行了多维度反思。并指出教学目标设定需体现多维性、教学重点需突出工作导向、教学活动开展需把握层次性和互动性以及形成性评价运用也应具体化。
魏敏[6](2020)在《基于自我效能感的高一物理习题教学策略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对组织和实施达成其自身设定的物理学习成就目标所需要的综合能力的信念。良好的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和信心,让学生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目前,国内将自我效能感和具体的物理教学实际结合起来的相关研究还很少,在物理习题教学中注重对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对拓展自我效能感理论在物理学科中的具体应用,提高学生物理问题的解决能力都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了解高一物理习题教学现状和高一学生的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自我效能感、建构主义及归因理论为指导,借鉴已有的相关问卷,编制了高一物理习题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和高一学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量表,并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发现:高一学生的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没有达到较好程度。部分学生的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要给予必要关注。三个维度中,高一学生的物理学习一般学习效能和具体学习效能较好,学习意志效能较弱。高一物理习题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师以讲授为主,课堂缺少互动;习题未经编排且量大;教师讲授时间过多,学生学习情绪低落;课后师生沟通少,没有针对性地了解学情;部分学生缺少对学习的自我反思、计划性和主动性等问题,导致学生在解决物理习题时备受打击,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信。因此,在习题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学好物理至关重要。针对调查研究的结果,结合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和高一物理习题教学中的现存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基于自我效能感的高一物理习题教学的四个策略:累积成功经验,增强学习自信策略;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调动良好学习心情策略;实施言语劝说,提升学生自我认知策略;利用榜样效应,激励学生自我坚持策略。教学实践研究表明(1)该策略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在物理具体学习效能和学习意志效能两个方面得到显着性提高,具体表现为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更愿意自我展示,遇到困境会主动找老师谈心;能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对成败进行正确归因,并能够积极地进行自我预期;能够为自己树立学习榜样,调整学习策略,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实现自我激励。(2)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升,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与物理成绩具有显着正相关,有助于学生物理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3)学生整体水平尚未达到良好,且少部分高一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仍存在一些不良的学习心理,因此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长期研究观察,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变化加以更多的关注,以期改进策略。
董梦迪[7](2019)在《高中新诗学案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新诗在借鉴西方诗歌的创作理论、方法的基础上,融合我国古典诗词的优秀传统,形成了不拘格律、自由、开放、歌谣化等特点。正是因为新诗的这些独特性,也为其实际授课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从学生方面而言,学生不能够对学习目标及重难点有一个全面而精准地把握,课堂学习内容的分析建构不够透彻等;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很难在短时间内,使学生了解到有关新诗当中贯穿古今,博纳中外的文化意蕴。针对这些新诗授课的弊端,学案教学在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目标确立、知识建构、评价反思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帮助。除此之外,学案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是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内容,在教师和学生共享的基础上,教材和其他辅助资源整合的前提下应用而生的。学案的设计是多样的,从形式上看,它可以是填空,也可以是图解、问题和练习等;学案的功能丰富,除了进行导课外,它还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内容的知识建构、引导师生进行课后反思等。学案的内部构成因素包括练习题和教案两大类,练习题类的又被称作“习题课学案”或“讲评课学案”。学案中练习题的设置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的知识性的补充,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学后反思。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案教学的许多不合时宜性也逐步暴露。为了使学案教学更好的为我国语文教学奉献力量,我们以学案在新诗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为例,开展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策略加以探索。本文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三章。在第一章,主要是对高中语文教材当中的新诗选篇入手,从选篇数量、内容和价值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结合学案在高中新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在文章的第二章,主要是针对学案在高中新诗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的对象分为公立高中和民办高中的师生。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师生在利用学案进行授课和学习的过程中,对学案教学当中,学案中的学习目标设立、学习方法指导和评价反思等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分析。在本文的第三章,主要是对学案在实际诗歌教学中的弊端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合理、可行,且在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策略,如优化学习目标、丰富学案内容、正确评价反思的策略以期与各位教学同仁共同探究。
金佳璐[8](2019)在《教育硕士(学科教育·生物)学位论文选题分析》文中指出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由设立至今经历了 20余年的发展,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培养规模也逐渐扩大,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方向也受到广泛关注。而学位论文作为硕士研究生在学习阶段最重要、所需精力最多、审核最严格的一项学术研究,是学生最重要的学术成果,也就是学生学术及教学实践能力的基本体现。学位论文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及该学科领域的学术发展水平。本文以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要求与标准、学位论文选题应依据的学科特色以及学位论文研究者应具有的研究责任和认知水平为理论假设,选择中国知网旗下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的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对学位论文选题的整体趋势、选题方向类目以及高校层面的比较等选题现状进行研究,从而得出了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特点并对其进行归因,选题的优点有:研究可行性上符合学位论文选题标准、选题的研究领域广泛并符合学科特色、选题具有一定实践性与应用价值;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在学位论文选题标准中的创新性层面上仍需优化、选题的学科研究方向存在一定的偏向性、研究者的学科理论和问题意识仍需提高;由此得出影响学位论文选题主要有高校、导师及学生三个层面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对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优化以及对学科教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提出了参考性建议及展望。
莫秀庆[9](2019)在《基于微课的化学史融入高中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化学史展现了人类探究物质及其变化历程,呈现了化学学科的形成、发展及其演变规律,是学习化学与探究化学的智慧凝练。然而,在核心素养时代如何借助微课等资源将化学史融入教学是值得深思。立足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笔者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构建基于微课的化学史融入教学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以期验证化学史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分析化学史辅助教学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关优化建议。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了解化学史融入高中教学的现况及对化学史的认知情况,以教师访谈、学生问卷等为调查形式,以广西南宁、柳州、北海等地为调查区域实施调查。其次,以化学史为研究内容,构建基于微课的化学史融入教学的“三主线”与“课前-课中-课后”等教学模式。一方面,整理汇集人教版高中必修1和必修2所涉及的化学家与科学发展史,设计开发化学史微课,构建化学史资源库;另一方面,以科学认识论、情境学习理论、核心素养理念为理论依据,分析运用课前微课导学、课中史料渗透、课后知识延伸等教学策略,设计及实施化学史教学。最后,为验证化学史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性,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化学史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以EXCEL及SPSS为数据分析工具,采用统计性分析、单因素分析等手段,开展课堂教学及学习任务等个案评价、学生问卷自评与期末成绩差异性分析等阶段性评价。
潘胜男[10](2019)在《初中语文教师有效备课策略研究 ——以备课案例为基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备课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中,如若教师临时备课、应付性备课,那么该教师对文本的把握便缺乏深度。由此导致的后果是教师机械地完成教学流程,学生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完全不知要领。长此以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获得想象中的成就感,备课更加不认真,上课疲乏无力,从而导致恶性循环。语文教师如何备好课,如何实现备课的有效性一直以来是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密切关注的话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语文教师更要紧随时代的要求,不断更新备课理念,完善备课方案,增强备课能力,从而促进有效教学。论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初中语文教师有效备课概述,介绍了备课的相关内容,概括地讲述了备课、语文备课、语文备课案例、个体备课、集体备课等相关概念;第二部分在调查问卷和访谈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初中语文教师备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备课态度不够端正;对学生学情了解不够深入;缺少反思性备课;备课时间不够充足;青年教师备课经验不足,拿来主义严重;个别老教师备课理念落后;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缺乏对备课重要性的认识;校务占据教师较多时间,备课管理方式亟待改善;教师专业能力不足,自我发展与自我提高意识薄弱等;第三部分在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学习经验和教学实践,以教学案例为依托提出促进备课有效性的策略,主要为:个人备课方面遵循科学性备课,创造性备课,注意备课的操作性,设计科学教学方案;备课组方面借鉴新的教学理念,结合同课异构、主备试教、点线面结合等新的备课理念,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科学合理采用校本教研、行动研究、观察研究等方式,让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学校方面应完善备课管理方式,不仅给教师留够充足的时间用于备课,还要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
二、导学需把握时与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导学需把握时与度(论文提纲范文)
(1)究竟是什么影响了导学关系——我国博士生导学关系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背景 |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
四、研究结果 |
(一)博士生导学关系调查基本情况 |
(二)博士生导学关系影响因素分析 |
1. 人口学变量在博士生导学关系中无显着性差异。 |
2. 个体素养、教育制度、平等协作、情感体验等对博士生导学关系有显着性影响。 |
五、讨论与反思 |
(一)博士生导学关系是身份、制度、协作、情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
(二)博士生导学关系需把握导师权威性与学生自主性之间的矛盾 |
(三)博士生导学关系的改善和发展需要回到教育主体本身进行解决 |
(2)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初级中学武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 教学评价相关的研究综述 |
2.3 体育教学评价相关的研究综述 |
2.4 武术教学评价相关的研究综述 |
2.5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相关的研究综述 |
2.6 章节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德尔菲法 |
3.2.4 问卷调查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初级中学武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初表构建 |
4.1.1 初级中学武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初级中学武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初表构建的理论基础 |
4.2 初级中学武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2.1 一级评价指标咨询结果与分析 |
4.2.2 二级评价指标咨询结果与分析 |
4.2.3 三级评价指标咨询结果及分析 |
4.2.4 德尔菲法第一轮指标体系修改情况及咨询结果 |
4.3 初级中学武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一致性检验结果与分析 |
4.4 初级中学武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分析 |
4.4.1 初级中学武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权重结果与释义 |
4.4.2 教师指标及其隶属指标权重结果与释义 |
4.4.3 学生指标及其隶属指标权重结果与释义 |
4.4.4 教学内容指标及其隶属指标权重结果与释义 |
4.4.5 教学目的指标及其隶属指标权重结果与释义 |
4.4.6 教学方法指标及其隶属指标权重结果与释义 |
4.4.7 教学环境指标及其隶属指标权重结果与释义 |
4.4.8 教学管理指标及其隶属指标权重结果与释义 |
4.5 初级中学武术教学评价实施方法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 专家访谈提纲 |
附件二 初级中学武术教学评价指标专家问卷表(第一轮) |
附件三 初级中学武术教学评价指标专家问卷表(第二轮) |
附件四 初级中学武术教学评价指标权重专家问卷表 |
一级指标评价表 |
二级指标评价表 |
三级指标评价表 |
(3)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研究方法 |
2.技术路线 |
一、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
(一)理论基础 |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
2.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理论 |
3.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二)概念界定 |
二、时事热点与选择性必修2 内容的关联性分析 |
(一)时事热点与课程标准的关联分析 |
(二)时事热点与教材内容的关联分析 |
(三)时事热点在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
三、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
(一)案例组成说明 |
1.案例来源与遴选 |
2.案例分析的目的 |
3.案例分析的视角 |
4.案例分析的方法 |
(二)案例分析过程 |
1.案例来源说明 |
2.案例分析过程 |
(三)案例分析启示 |
1.教学目标的设计方法 |
2.时事热点与教学内容的融合视角 |
3.时事热点与地理活动的结合方式 |
4.时事热点与教学评价的联结手段 |
四、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设计 |
(一)案例设计的依据 |
1.依据课程标准与教材 |
2.依据时事热点的特性 |
3.依据BOPPPS教学模型 |
(三)案例设计的呈现 |
1.闽宁协作视角下的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
2.粤港澳大湾区视角下的区域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 |
3.毛乌素沙地在陕西版图消失背后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
4.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5.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流域协作开发与保护 |
(四)案例设计的分析 |
1.案例中教学目标设计分析 |
2.案例中时事热点选择分析 |
3.案例中时事热点应用分析 |
4.案例中课堂总结设计分析 |
五、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实施 |
(一)案例实施过程 |
1.实施准备 |
2.实施过程 |
3.实施评价 |
(二)案例实施启示 |
1.丰富融合时事热点与教学内容的手段 |
2.设计结合时事热点与内容线索的学案 |
3.充分预设时事热点中开放问题的生成 |
4.注重挖掘时事热点中深层思想的体现 |
六、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设计策略 |
(一)教学内容组织的设计策略 |
1.立足课标选定时事热点主题 |
2.结合教材编排解构知识结构 |
3.优化时事热点创设教学情境 |
4.基于深度融合生成案例主线 |
(二)教学环节安排的设计策略 |
1.呈现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案例教学目标 |
2.巧用时事热点生活特性开展多样化课堂活动 |
3.整合乡土时事热点资源布置研究性课外任务 |
4.深挖时事热点育人功能策应多维度教学评价 |
七、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1.分析得出时事热点与选择性必修2 内容的关联性 |
2.设计5 个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案例 |
3.提出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设计策略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2020 年上半年主要时事热点汇总表 |
附录2 时事热点与选择性必修2 内容联系性分析 |
附录3 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应用的案例分析汇总表 |
附录4 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案例分析 |
致谢 |
(4)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学历案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2 概念界定 |
3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学历案调查和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内容 |
3.3 教师调查 |
3.4 学生调查 |
3.5 调查启示 |
4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学历案设计 |
4.1 设计原则 |
4.2 设计框架 |
4.3 设计案例 |
5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学历案教学应用实践 |
5.1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学历案教学实践 |
5.2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学历案教学实践结果与分析 |
6 研究结论、不足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化学教师核心素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中生化学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3 :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4 :学历案教学实践前测试卷 |
附录5 :学历案教学实践后测试卷 |
附录6 :高中生化学学历案应用效果调查问卷 |
致谢 |
(5)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以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 |
二、传统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成效欠佳 |
三、教育一线行动导向教学的运用偏差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职行动导向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中职英语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行动导向教学 |
二、泰勒原理 |
第二章 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理念与思路 |
第一节 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理念 |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
二、职业能力本位的理念 |
三、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念 |
第二节 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设计思路 |
一、教学目标确定 |
二、学情分析 |
三、教学重难点处理 |
四、教学策略及方法选择 |
五、教学活动安排 |
六、课堂教学评价表设置 |
第三章 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
第一节 《Room Reservations》模块教学设计选题分析 |
一、课程分析 |
二、所选模块在该课程中的地位 |
三、所选模块对学生的价值 |
第二节 《Room Reservations》模块教学设计内容 |
一、教学目标确定 |
二、学情分析 |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处理 |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选择 |
五、教学活动安排 |
六、课堂教学评价表设置 |
第三节 《Room Reservations》模块教学设计的实施 |
一、教学环节案例展示 |
二、模块教学设计框架呈现 |
第四章 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设计反思 |
第一节 教学目标设定的多维性 |
一、课程教学三维目标明确适宜 |
二、目标侧重点视教学内容和学情调整 |
第二节 教学重点中工作导向的突出性 |
一、渗透服务类专业的职业色彩 |
二、关注未来工作岗位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教学活动开展的层次性和互动性 |
一、活动设计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
二、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 |
第四节 形成性评价运用的具体化 |
一、及时鼓励并肯定学生表现 |
二、评价中肯且善用肢体语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基于自我效能感的高一物理习题教学策略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2 物理习题教学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自我效能理论 |
2.1.2 建构主义理论 |
2.1.3 归因理论 |
2.2 概念界定 |
2.2.1 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 |
2.2.2 物理习题教学策略 |
2.2.3 物理问题解决能力 |
第3章 调查研究 |
3.1 调查的实施 |
3.1.1 问卷的编制 |
3.1.2 问卷调查的实施 |
3.1.3 交流与观察的实施 |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1 学生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 |
3.2.2 高一物理习题教学现状 |
3.2.3 交流与观察的结果分析 |
3.3 调查结论与启示 |
第4章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高一物理习题教学策略 |
4.1 累积解决习题的成功经验,增强学习物理的自信策略 |
4.1.1 导学式预习方案预热成功体验 |
4.1.2 梯度式习题设计创造成功体验 |
4.1.3 差异化课堂提问助力成功体验 |
4.2 营造愉悦的习题教学氛围,调动良好的学习心情策略 |
4.2.1 施行“小导师”制度,调节课堂氛围 |
4.2.2 合理分配讲练时间,把控课堂节奏 |
4.3 实施言语劝说,提升学生自我认知策略 |
4.3.1 肯定学生的物理问题解决能力 |
4.3.2 引导学生反思并进行正确归因 |
4.4 利用榜样效应,激励学生自我坚持策略 |
4.4.1 展现教师魅力,发挥榜样作用 |
4.4.2 树立同伴榜样,发挥激励作用 |
第5章 习题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
5.1 实践过程 |
5.1.1 实践目的及原则 |
5.1.2 实践对象及过程 |
5.1.3 实践工具 |
5.2 案例分析 |
5.2.1 《自由落体运动》习题教学案例分析 |
5.2.2 《共点力平衡》习题教学的案例分析 |
5.2.3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习题教学的案例分析 |
5.3 实践结果与分析 |
5.3.1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测数据分析 |
5.3.2 实验班和对照班后测数据分析 |
5.3.3 实验班和对照班前后测数据对比分析 |
5.3.4 实验班各维度效能水平前后测数据对比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物理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一物理习题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 |
附录3 《自由落体运动》的课后作业设计 |
附录4 《共点力平衡》导学式预习案及习题设计 |
附录5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导学式预习案及习题设计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高中新诗学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对象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价值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学案与新诗教学 |
第一节 高中语文教材新诗选篇概述 |
一、选篇数量 |
二、选篇内容 |
三、选篇价值 |
第二节 学案在高中新诗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
一、明确学习目标 |
二、系统知识建构 |
三、及时评价反思 |
第二章 学案在高中新诗教学中的应用 |
第一节 学案与教师的新诗教学 |
一、教师与新诗和学案 |
二、教师与新诗学案教学 |
第二节 学案与学生的新诗学习 |
一、学生与新诗和学案 |
二、学生与学案教学 |
三、学生与新诗学案教学 |
第三节 学案在新诗教学中的利弊分析 |
一、学习目标片面化 |
二、课程阅读浅层化 |
三、评价反思形式化 |
第三章 高中新诗学案设计优化策略 |
第一节 优化学习目标 |
一、语言规律的分析与把握 |
二、艺术的吸收与应用 |
第二节 丰富学案内容 |
一、阅读方式多样化 |
二、活动组织灵活化 |
第三节 合理评价反思 |
一、教师的评价反思 |
二、学生的评价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学案在新诗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教师版) |
附录B:学案在新诗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学生版) |
附录C:《再别康桥》学案设计 |
致谢 |
(8)教育硕士(学科教育·生物)学位论文选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相关概念界定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要求与价值 |
第一节 学位论文选题应是具有研究可行性的真问题 |
一.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规范性 |
二.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可行性 |
三.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问题性 |
四.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具有创新性 |
第二节 学位论文选题应适应本学科的学科特色 |
一. 学科教学专业学位的源起与发展 |
二. 学位论文选题应立足于本学科的学科定位 |
三. 学位论文选题应面向本学科的学科研究方向 |
四. 学位论文选题应结合本学科所面临的发展困境 |
第三节 学位论文选题应体现研究者的研究责任和认知水平 |
一. 研究者对于学科问题的感性认知 |
二. 研究者对于学科问题的理性认知 |
第四节 对学位论文选题研究的价值 |
一. 学位论文质量是学科学术队伍建设水平的体现 |
二. 学位论文质量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体现 |
第二章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状况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 样本的选取 |
二. 研究类目的设计 |
三.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整体趋势分析 |
一.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学位授予年度及单位的分析 |
二. 学位论文选题的类型:偏重于应用调研型研究 |
三. 学位论文选题的研究地域:围绕研究者自身所处地区 |
第三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方向的类目分析 |
一. 学位论文选题研究领域的可视化分析 |
二. 一级类目分析:学位论文选题方向偏重于基础教育教学研究 38三. 课程类二级类目分析:学位论文选题方向偏重于课程的实践 |
四. 教学类二级类目分析:学位论文选题偏重于对“教”的研究 |
第四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高校层面比较 |
第三章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优点 |
一. 研究可行性上符合学位论文选题的标准 |
二. 选题的研究领域广泛并符合学科特色 |
三. 选题具有一定实践性和应用价值 |
第二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不足 |
一. 创新性层面仍需优化 |
二. 选题的学科研究方向存在偏向性 |
三. 研究者的学科理论及问题意识仍需深化 |
第三节 教育硕士(学科教学·生物)学位论文选题的影响因素 |
一. 高校层面对优化学位论文选题的促进作用 |
二. 导师层面对优化学位论文选题的引导作用 |
三. 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是优化学位论文选题的基础 |
第四章 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对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的思考及建议 |
一. 正确理解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标准要求 |
二. 结合教育实践提高研究者的问题研究意识 |
三. 学习有关学位论文选题与写作指导方面的知识 |
第二节 对保障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及建议 |
一. 把握教育硕士培养中的实践应用导向 |
二. 注重师资队伍的优化 |
三. 建立政府、高校、社会一体的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
第三节 对学科教学专业学位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
一. 明确并把握学科定位 |
二. 拓展具有学科特色的研究方向 |
三. 认识并解决学科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基于微课的化学史融入高中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化学史融入教学的导向性 |
1.1.2 化学史对化学教学的借鉴性 |
1.1.3 化学史顺应信息化的趋向性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3 教学现状 |
1.3.1 教师访谈调查 |
1.3.2 学生问卷调查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意义 |
2 研究综述 |
2.1 核心概念 |
2.1.1 化学史 |
2.1.2 化学史微课 |
2.1.3 化学史融入教学 |
2.2 理论依据 |
2.2.1 科学认识论 |
2.2.2 情境学习理论 |
2.2.3 核心素养理念 |
3 基于微课的化学史融入教学的设计 |
3.1 教材史料分析 |
3.2 微课设计开发 |
3.2.1 设计原则 |
3.2.2 设计模式 |
3.2.3 开发流程 |
3.3 微课教学设计 |
3.3.1 《绪言》 |
3.3.2 《钠元素的档案》 |
3.4 “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模式 |
3.4.1 课前微课导学 |
3.4.2 课中史料渗透 |
3.4.3 课后知识延伸 |
4 基于微课的化学史融入教学的实施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3 研究工具 |
4.4 教学个案——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
4.4.1 教材及课标分析 |
4.4.2 教学设计理念 |
4.4.3 教学过程设计 |
5 教学评价及分析 |
5.1 化学史教学评价体系 |
5.2 教学个案评价——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
5.2.1 课堂教学评价 |
5.2.2 学习任务评价 |
5.3 教学阶段性评价 |
5.3.1 学生问卷自评 |
5.3.2 成绩差异性比较 |
5.4 教学实施局限 |
5.5 教学实践结论 |
6 建议及展望 |
6.1 教学建议 |
6.1.1 教材编排精选史料 |
6.1.2 化学教学聚焦高效 |
6.1.3 教师发展潜心专注 |
6.1.4 学生学习把握主权 |
6.2 教学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初中语文教师有效备课策略研究 ——以备课案例为基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初中语文教师有效备课概述 |
1.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1.1 备课 |
1.1.2 语文备课 |
1.1.3 语文备课案例 |
1.2 备课方式 |
1.2.1 个体备课 |
1.2.2 集体备课 |
1.3 有效备课与有效教学 |
1.3.1 有效备课 |
1.3.2 有效备课与有效教学 |
第二章 初中语文教师备课的有效性分析 |
2.1 调查方案 |
2.1.1 调查内容的制定 |
2.1.2 调查对象的选择 |
2.1.3 调查方式的运用 |
2.1.4 调查结果的说明 |
2.2 主要调查结果分析 |
2.2.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2.2.2 访谈调查结果的分析 |
2.3 初中语文教师备课有效性的现状分析 |
2.3.1 个体备课存在的问题 |
2.3.2 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 |
2.3.3 备课相关因素存在的问题 |
2.4 初中语文教师备课有效性不足的原因 |
2.4.1 教师备课态度不够端正 |
2.4.2 教师备课知识储备比较欠缺,专业能力有所不足 |
2.4.3 备课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
2.4.4 校务繁多,备课时间不太充足 |
2.4.5 学校备课评价制度不尽合理 |
第三章 初中语文教师有效备课的策略 |
3.1 个体备课:提高备课认知,端正备课态度 |
3.1.1 科学性备课 |
3.1.2 创造性备课 |
3.1.3 注意备课的操作性 |
3.1.4 设计科学教学方案 |
3.2 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优势,使教师真正做到有效备课 |
3.2.1 借鉴新的备课理念,促进集体备课焕发新的活力 |
3.2.2 融入校本教研,提升集体备课的反思、交流意识 |
3.2.3 开展行动研究,通过专家引领、同伴协助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
3.3 学校管理:完善教师备课管理与评价机制,为教师提供发展空间 |
3.3.1 改善集体备课的管理方式和评价机制,提高教师备课的积极性 |
3.3.2 给教师预备充足的备课时间,提高教师备课质量 |
3.3.3 多方位开展备课学习交流活动,为教师提供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
3.4 初中语文教师有效备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
3.4.1 课前:充分备课 |
3.4.2 课中:不断调整 |
3.4.3 课后:持久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关于初中语文教师备课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附录 C 备课案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导学需把握时与度(论文参考文献)
- [1]究竟是什么影响了导学关系——我国博士生导学关系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 杜静,王江海,常海洋. 教育学术月刊, 2022(01)
- [2]深化体教融合背景下初级中学武术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郑一帆.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3]时事热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为例[D]. 王彬彬.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4]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学历案设计与应用研究[D]. 孙梦洁. 西南大学, 2020(05)
- [5]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 ——以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D]. 万天赐.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基于自我效能感的高一物理习题教学策略的研究[D]. 魏敏.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高中新诗学案设计研究[D]. 董梦迪. 河南大学, 2019(01)
- [8]教育硕士(学科教育·生物)学位论文选题分析[D]. 金佳璐.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9]基于微课的化学史融入高中教学的实践研究[D]. 莫秀庆.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10]初中语文教师有效备课策略研究 ——以备课案例为基点[D]. 潘胜男.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