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敬”等

“可敬”等

一、“令人可敬”之类(论文文献综述)

李鑫[1](2020)在《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文中提出清末民初(1902—1919年),在小说界革命的号召下,小说创作迎来了辉煌的一页,这一时期,与小说相伴而生的小说评点亦迎来了极大的繁荣。值得注意的是,诞生于小说革命界之后的小说评点较之前代,无论是评点主体、评点对象、评点内涵、评点媒介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小说评点在其尾声期具有了新的素质,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本文将清末民初小说评点置于古代小说评点的脉络中,立足近代小说的生存环境及特性,以“新变”为落脚点,具体考察近代小说评点的情况。研究分为四章。第一章探讨报刊这一新兴传播机制与清末民初小说评点的互动关系。本章首先从评点意图、评点特色、评点效果等方面分析小说评点与报刊的互动。其次从小说评点的形态角度,将小说话、小说论文等新兴批评方式视为报刊连载机制下传统小说评点形态之演化,探讨新旧评点形态之关系。第二章探讨评点者。晚清报刊业的发展为清末小说评点提供了新生力量,这一时期,许多评点者有报刊从业的经历,某种程度上说,报人成为小说评点的主流。本章以评点者的报人身份为切入点,首先分析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质及其与普通文人、书商的异同,从而提炼出报人评点者兼具商人与文人的特质复合型特征。其次结合本期评点的“同人化”潮流,探究不同报人群体的评点动机及评点情况。最后关注本时期大量出现的自评现象,探究不同评点者的自评倾向及其评点特色。第三章分析评点思想。小说界革命之后小说地位一跃而起,小说救国的论调使得对小说地位、小说思想的阐释与宣传成为小说评点的主要内容。本章首先论述清末民初小说评点对小说价值的阐释,以此反映时人的小说功利观。其次从题材角度论述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思想内涵的转变及对西方思想的认识与宣传。第四章探讨评点中的叙事理论。清末民初处于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前夕,是小说叙事模式新旧转变的关口,在这一重要又微妙的时间里,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稳定成熟,另一方面是题材新颖、叙事方式令人目眩神迷的翻译小说的涌入大开时人眼界。本章首先介绍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传统小说叙事理论的发展背景及基本情况。其次阐述清末民初翻译小说的评点情况。最后论述在翻译小说影响下,评点对小说中新叙事因素的反映。

金瑞[2](2019)在《《汉语大字典》水部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语大字典》是在现代辞书编纂理论指导下编写出来的一部新型字典,从1975年计划编写到1990年八卷本全部出齐,用时15年。第一版出版後,从1999年开始正式修订,到2010年第二版由四川出版集团、四川辞书出版社与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共同出版,又用时10年,卷轶浩繁,体量巨大,堪称我国语文辞书编纂的标志性典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辞书编纂的学术水准和文化软实力。本文以《汉语大字典》水部字为研究对象,结合前贤时彦的相关研究成果,在词典学、文字学、训诂学、词汇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首次对《大字典》水部字整部字从收字、注音、释义、书证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主要从两大角度入手,一是从辞书编纂和词典学角度入手,将《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等(必要的时候还有《辞源》《近代汉语词典》)大型语文辞书整部字进行综合比较,试图较为先行地发现两部辞书在收字释义和书证等方面的问题并进而探讨大型语文辞书编纂和修订方面的相关问题。二是以《大字典》本身为语言文字材料,梳理了所有水部字,从词汇学角度对其中存在的典型的语义类聚范畴进行个案描写。本文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系统梳理了近三十年来《汉语大字典》的研究情况。关於这两版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一是专着,专着以《汉语大字典》疑难字的考释方面居多;二是论文,又可以分为字典编排、本体研究及非纯语言文字角度等三个方面。其中本体研究是核心内容和主体内容,又可以细分为声训注音商榷,字头、字形的收录和古文字字形商补,释义的指瑕和训释方式的研究,书证的辨误,字际关系的考证,疑难字的考释,《异体字表》研究,综合性训诂等。第二部分全面比较了两版《汉语大字典》。通过比较,可知第二版《大字典》较第一版在各个方面都有较大完善。首先是收字有所增加。就整部字典而言,由原来的54678个字头增加到60370个。具体到水部字,增加了 59个类推简化字字头和133个新收字。其次是字形处理得更规范统一。释义方面,第二版秉着词义具有概括性、历史性、社会性、准确性等要求对词义进行了完善。有的增加义项,包括增加新按语和增加条目互见;还有对专名义项进行及时更新,包括行政区划的名称更新和科学名词的定义的更新等;还有吸收学界新的研究成果後对旧有义项进行重新编辑等;当然也删减了某些不恰当的义项。例证方面,针对第一版存在的书证欠妥、书证有误、引文失误、引书格式不统一等疏漏,新版主要对其中的硬伤、明显存在的疏误问题进行了修订,同时也删掉了一些不准确不恰当的书证,更方便读者理解。第三部分全面比较了《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所收水部字。《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水(氵)”部字共收录字头2148个(包含简化字、类推简化字),《汉语大词典》“水(氵)”部字共有字头904个(第五卷并第六卷续)。我们从收字、音项、义项、书证各方面对二典进行了全面对比,发现其中还是存在大量的不一致性,包括音项设置不同、义项设置不同、义项分合不同、方言标注不同、字际关系的沟通不同、相同义项归在不同的音项下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体例要求不同之外,有的是因为编者的疏漏,有的是因为对书证及古注的文本理解不同,还有的则是无法避免的学术分歧和尚不能搞清的问题。第四部分主要从词汇学的角度对水部字进行范畴分类辨析。这些水部字基本上都显示出与“水”有关的词义属性。其中又可以按具体的词义分为表示江河湖海或地名专称的名词;表示水流的通称或水流的停聚处的名词;表示与水相连的陆地或水边的相关事物的名词;表示具体的某种液体的名词;表示与天气有关的气象或气候的名词;表示与水相关的动作(主要是他动,与水自流状态相区别)的动词;表示描摹水的形状和态貌的形容词;表示模拟与水相关的声音的拟声词以及其他等等。这每一类大的范畴中又可再细分出许多子范畴的小类。对这些范畴内的单字进行辨析不仅有助於我们对水部字的整体范畴有宏观上的认识,还能帮助我们厘清水部字内部的单字个体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反过来也将对《汉语大字典》收字、释义、义项编排逻辑、字际关系沟通等方面起到补充和指导作用。

赵轩[3](2019)在《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文中提出本文主要关注1897-1932年间中国电影批评的思潮起伏,研究时段是从中国电影批评最早发端一直延续到左翼影评集体亮相之前。在这一历史时期,西方文化的进入,促成了中国思想界急于融入世界潮流的社会功利倾向;在“文明等级论”的影响下,国人开始对中国既有之文化资源进行重估;而亡国灭种、救亡图存的现实焦虑,也不断激起国内的民族主义思潮。本文即着力观照上述思潮影响下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研究内容将涉及文化整合、民族意识、威权政治、社会功利多个视阈间的渗透与震荡。电影舶来中国之时,适逢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晚清以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多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但各色思潮在老旧中国落地的过程几近必然地交织着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蛮横与中国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懦弱,这令救亡图存成为此时最重要的社会议题。较之西方,中国的现代性启蒙有两点不同,一是“救亡压倒启蒙”,使得思想界过度关注物质追求与权力宰制,显现出较强的社会功利色彩;二是“启蒙成了唯一的救亡”,使得国人在潜意识中认同了“文明等级论”等帝国主义的文化逻辑,简单地将东西文化比附于新旧文化,进而促成了极端的“西化”倾向。这为中国早期电影批评思潮渲染了精神底色。同时,基于救亡图存而不断显现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对“文以载道”等传统文脉的无意识固守,也均参与到了上述思潮的流变过程。基于此,本文具体分成以下几个板块。绪论——系统阐述本文的选题意义、前期研究成果,以及1897-1932年间中国电影批评的基本特征。第一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传统回响。在梳理早期电影批评的思想史语境的基础上,着力于探讨早期电影批评对传统文艺观念的承继与变奏,具体着眼于“影戏话”等早期批评文本所显现出的传统诗话“缘情遣兴”之思维,以及潜隐于现代性震撼体验之后的“文以载道”的批评观。第二章——早期电影批评对西方文化的“镜鉴”。主要关注早期电影批评中论证影戏源流中土的“西学中源”意识、影戏说的“中体西用”意识,以及卢梦殊主编《银星》杂志鼓吹之“新英雄主义”影剧观对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借鉴和改造。第三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民族意识。着力于梳理“国片复兴”运动、“民族主义电影”运动、辱华电影抗议事件中所渗透之力避欧化、国民性批判以及民族国家(nation)作为“想象的共同体”通过大众传媒达成民族认同的过程。第四章——早期电影批评中的社会功利思维。关注早期电影评论中对电影的娱乐属性与教化属性的交锋,涉及商业娱乐电影、教育电影运动以及电检制度创设伊始电影评论围绕上述话题所做的讨论,对于类型叙事、电影宣教以及国民党文艺政策做思潮上的厘清。结语——总结全文。指出本文始终观照文化整合、民族意识、权威政治、社会功利多个视阈间的渗透与震荡,对影人批评、学人批评、报人批评和大众批评等各种批评模式的话语取向做出归纳,对商业话语、政治话语、精英话语以及市民话语在多个问题上的表述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区分,以期勾勒一段历史思潮的真实面貌。在上述板块的讨论中,仰仗于当前大量民国期刊电子数据库的广泛建立,本文借助更为快捷和相对完备的史料搜集,重新考证了“影戏源流中土”理念的滥觞、电影“第八艺术论”的译介过程、《银星》杂志“新英雄主义”影剧观的理论渊源、《电影月刊》“民族主义电影运动”的外部政治环境,清华“丄社事件”的前后因由。同时,本文从思潮史的角度审视早期“影戏话”对传统“诗话”思维的承继,“国片复兴运动”对晚清以降“实业救国”理念的延续,以及“高台教化”文艺理念在“电影教育运动”中的显影与变奏。进而,本文以新史料的挖掘与新视角的选取体现了创新意识,并希望借助上述问题的厘清对中国早期电影批评思潮研究做出有益的尝试。

杨上元[4](2017)在《临桂词派与晚清社会》文中提出崛起于晚清光绪朝的临桂词派,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后一个古典词派,也是一个在时代中求新求变的词派。这一词派最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其成员的社会身份,他们均由科举正途出身,互为举人同年或进士同年,彼此之间似友情,近亲情,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密切交流。频繁的文酒之会一方面促进了他们同年关系的加强,另一方面也为临桂词派词人的聚合创造了条件。同时,他们多同朝为官,身居言路,在文网松动的晚清,大施拳脚,弹劾官吏,监察行政,在历次重大历史事件之中,或各抒忠荩,或联衔公呈,发挥着巨大的政治能量。这一切都促进了他们聚集,在思想上形成大致相同的理念和主张,相应的,频繁的聚集又使得他们词事活动频繁,词学创作繁荣。临桂词派所处的时代,经世致用与西风东渐相互激荡,在面对西学问题时,他们秉持着中体西用的原则,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与边疆舆地等各个方面积极进行维新探索与实践,在很多领域敢为时代之先,如王鹏运是官僚系统第一个提出建立商务局的官员;文廷式、沈曾植是治边疆舆地的大家,他们极具世界眼光,始终将中国置于世界版图中进行考量,拉开了中西交通史研究的序幕;缪荃孙赴日考察,回国后筹办江南图书馆与京师图书馆,花甲之年投身于公共图书馆运动的潮流之中,是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开创者;成昌参与《清史稿·邦交志》的撰写,这是中外关系史首次进入官修正史之中;恽毓鼎主持编纂《各国政艺通考》,彻底改变了世界各国历史无法纳入官修史籍的状况;曾习经赴日考察,回国后参与筹办中国第一个具有近代化设备的官办印钞厂——度支部印刷局,揭开了我国印钞史上的新篇章。在这过程中,他们积极与西方学者进行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彼此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中外交流史上留下一段段佳话。戊戌维新中,临桂词派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并积极实践,他们参与创办强学会,积极宣传维新变法,翻译西学书籍;他们议办京师大学堂与通艺学堂,探索近代教育的道路;他们筹办《时务报》、《渝报》,开风气,启民智,投身于思想解放的洪流。此时期咫村词社的社集活动受维新变法这一政治事件影响颇深,词社成员众多,词事活动频繁。晚清的吏治改革时,他们弹劾腐败,主张废弃捐输,清理仕途,上下通情。探索出一条京官联名弹劾与报业连续报道的反腐新模式,对社会舆论具有巨大导向作用,促进了传统报业的转型,开拓了近代报业的政治功能,对社会的转型影响深远。身为传统士子的临桂派词人,其忧国忧民之心,干预现实的夙愿,都融入了他们的词作之中,体现出济世、焦灼、悲愤、执着的多重复杂的创作心理。在晚清系列对外战争中,他们坚决主战,在战略战术上提出加强海防,打持久战的建言,战争期间,他们词事活动频繁,词作丰富多样,或表达词人忧患、愤懑的感情,或批判卖国的朝廷高层,或为战争英雄谱写赞歌,临桂词派寄托重大,发言深微的词风即形成于此时。庚子国变之时,他们上折指斥最高统治者不思振作,贪图享乐;密切关注德占胶州湾事件,不断发出将遭瓜分的警告;积极建言献策,主张持平对待教案冲突;认为民气不可用,提出坚决弹压义和团;在庚子年这场滔天巨变之中,他们或历经艰辛,百般查访,万里随扈西行,或困守孤城,无衣无粮,参与救济,维持京城稳定,或跟随救济会船,返乡回南,奔走于东南各省,隐微匡救,力促东南互保之约的达成。国变期间,困守围城的临桂派词人王鹏运、朱祖谋、刘福姚、宋育仁再度集结唱和,词集《庚子秋词》与《春蛰吟》展现了他们悲愤、惊悸与忧愁等情感,京城之外的词人亦有词作,表现了记录当时心境与立言不朽的创作心态。临桂词派是一个在近代化进程中求新求变的古典词派,该词派所处之时代赋予他们求实、开放、革新、平等等这些与众不同的特质,但因他们均为深受家国及儒学教育影响的士子,忠君爱国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之中,他们才华出众,科举顺利,但是在风雨飘摇的晚清,他们亲历了战争及国变,目睹了清王朝上层的腐败无能,这使他们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情感发生了动摇,因此临桂词派的政治立场、词学创作、词学思想的复杂性也不应被忽略,我们将临桂词派作为一个群体来研究,把握他们的社会阶层和政治立场这两个核心因素,力图更全面地展示临桂词派的风貌。

夏燕勤[5](2016)在《20世纪前期儿童生活世界的建构(1897-1927) ——以小学国文教科书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教科书是课程的载体。它启蒙年轻一代,传承社会文化,与民族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在各科教科书中,小学语文教科书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那些聚焦儿童、以儿童生活的周遭为叙述空间的叙事课文以及着意塑造儿童生活规范的论说文或直接或微妙地想象着儿童、建构着儿童的日常生活。20世纪前期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受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国传统社会迅速瓦解,教育领域的变革也异常剧烈而频繁。从传统的私塾教育到近代学校教育,这中间凝结着知识界对东西文化的选择以及对民族国家、对儿童新生活的想象与建构。而在社会迅速变迁时期,这种选择与想象的方案往往多样且充满矛盾。作为知识和文化选择、控制的重要载体,小学国文教科书为这些选择和想象提供了充分表现的空间。本文借鉴微观史学、社会学研究范式,以历史发展为线索,运用历史研究、文本分析(包括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和比较等方法,从多维视角对20世纪前期小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儿童生活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20世纪前期,小学国文教科书在儿童生活世界建构中总体表现出从“臣民”“国民”相混合的生活发展到以“公民”为主的生活轨迹。各阶段小学国文教科书中的儿童生活呈现出以下图景:清末,儿童伦理生活基本遵循传统,家庭关系以“孝”“悌”为核心;儿童游戏价值得到肯定;学堂生活从物质到精神均彰显与私塾生活的不同;开始强调儿童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女子生活以家庭为中心,但强调自立及国民责任。民初,儿童个人生活得到彰显,“自治”“自立”的儿童形象突出;儿童德性生活仍遵循传统;儿童的伦理生活从外缘开始发生变化,但“孝”这一核心未变,使其与儿童“自治”“自立”之间充满张力;儿童游戏更强调教育性;学校生活变化显着;强调儿童作为国民和公民的责任与义务;这一阶段女子生活演进缓慢。新学制时期,儿童开始脱离成人而成为独立的个体,“自由”“平等”观念开始真正影响儿童生活;儿童游戏的价值被再次发现;家庭生活凸显快乐与民主两大特征;学校生活强调学生自治,强调与社会的联系以及对社会的改造;社会生活突出共同性,力图构建理想的基层社会;女子的家庭生活以当下为重心,职业能力得到重新认识。从细微的个人日常生活到宏观的社会生活,小学国文教科书在儿童生活及其身份建构中发挥重要作用。20世纪前期小学国文教科书在儿童生活世界建构方面既有其历史发展规律,又具有可借鉴的一般建构模式,对当代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写有一定启示意义。

李志阳[6](2014)在《李光地易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末清初是中国封建社会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剧烈冲突的时代,作为封建王朝精神支柱的理学,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具体反映於各种颇涵时代特色的学术思潮的出现,诸如修正王学以调和朱王的论旨(如黄宗羲、孙奇逢),以及抨辟陆王而专宗程朱的理念(如顾炎武、王夫之)等等。相应地,作为理学的理论基础——《周易》学说,再次成了士人学子的研究对象和热点。在这股学术潮流中,李光地易学是值得研究的现象之一。本文以李光地撰述的传世易学着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李光地易学的授受源流,揭示其易学思想对前代学术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指明李光地弥合程朱易说之处,及其个人的易学创见所在,并发掘了《周易折中》、《易义前选》的思想内蕴。文章略具三大层次:即围绕李光地的治《易》宗旨,研《易》方法,以及时代影响等较重大方面展开,尽可能较客观地揭示李光地易学的学术全貌及突出价值。

张博[7](2014)在《多元文化冲突与《三国演义》传统观》文中研究表明这篇论文的研究范畴属于对《三国演义》文化学研究的范围之内。但是由于能力所限,只选择一些传统观念作为切入角度来管窥这一课题的冰山一角。本文的正文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儒家传统的伦理观念“仁”、“忠”、“义”三者在《三国演义》中的矛盾特征,及其矛盾背后渗透出的文化冲突。在对《三国演义》“仁”观念的分析中,本文重点分析了刘备这一被人民和作者寄予了理想化仁君色彩的人物在其一生斗争过程中坚持仁政理想与获得政治利益上的矛盾,指出儒家向往的仁政理想和政治军事斗争的利益之间的关系不仅是缺乏联系的,甚至是相反的,获取政治利益的条件体现为对仁政理想的背离。而出现这一观念上矛盾的根源在于儒家和法家在政治理念上的根本分歧。在对《三国演义》“忠”观念的研究中,本文首先指出矛盾的焦点在于作品对愚忠守节者和背弃忠君原则的叛变者同样表现出了宽容,甚至对后者的弃暗投明表现出了积极地认可。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将其还原到春秋时代的“士文化”的嬗变过程中去,并认为士人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对“士志于道”的理解发生的转变导致了《三国演义》“忠”观念的矛盾。对于《三国演义》中的“义”观念,本文的研究从被毛宗岗称为“义绝”的关羽的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主要体现其重义的情节之中所体现出的“义”的性质,从而发现儒家和墨家同样提倡的“义”的不同内涵的冲突对《三国演义》中的“义”观念造成的影响。第二章主要探讨了《三国演义》之中几个历史观念的矛盾之处。首先,对于天命问题,《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明确分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一些人物在得知天意后顺天而行,而另一些人物则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逆天意而行,人物在两种抉择的之间矛盾态度来源于儒家中孔孟学派和荀子学派对于天命是否有常,天命是否由道德决定的根本分歧。对于三国时代魏国和蜀国孰者为正统的问题,历朝历代的历史学家、哲学家、小说家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其对王朝正统性的评价标准更是莫衷一是,《三国演义》选择了“拥刘反曹”的政治基调,没有接纳陈寿《三国志》帝魏寇蜀的立场。这其中不仅包含了朱熹等一系列南宋理学名家对蜀汉正统地位的推崇,也与民众对现实政治和民族压迫政策的反抗相关。对于《三国演义》英雄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这一人物其历史形象与文学形象截然不同的定位上。在《三国志》中的超世英杰与《三国演义》中的乱世奸雄之间,横亘着道德标准这一无法逾越的重要标准。而统摄《三国演义》的核心历史观仍是天命史观,而并非英雄史观,对于这一问题的辨析也将在英雄观章节中加以论述。第三章主要论述了《三国演义》所反映的汉末三国时代道教发展状况,重点分析了张角、张鲁、于吉与左慈分别实践的道教与政治相结合三种形式。通过对三种宗教政治模式失败经验的总结,以及道教领袖难逃被杀、投降、被严格控制的悲剧命运的原因的综合分析,从而展示出道教文化自从汉代诞生以来,与占据主流地位的儒家文化相互冲突斗争的全过程,揭示出《三国演义》道教情节的文化蕴涵。第四章主要关注了《三国演义》中为数较少,地位相对较轻的一些女人人物角色。在粗略地将她们归入不同的类型之后,主要分析了《三国演义》中间女性形象身上存在的三大矛盾:社会地位的尊与卑,女性的美貌与政治斗争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在道德层面上是否存在着对贞节方面的要求。在本章的最后一节中,我们将引入社会性别的概念,从三国女性对政治的参与这一问题入手,分析占据社会主流的男权文化对女性参政问题的压制,以及在男权话语书写下的《三国演义》的性别文化特征。第五章以《三国演义》研究中比较热门的虚实观念作为切入,首先总结了前人对《三国演义》虚实问题的争议看法,并使用切实的考据方法,对《三国演义》中的一些前人以往关注的不多的历史与虚构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考辨。本文将《三国演义》存在的虚实观念中的差异矛盾归结为上层的史官文化与新兴的下层市民文化之间存在的冲突。而在新历史主义学者看来,历史本身就充满了各种虚构,无论是史官文化还是市民文化,它们虽然存在着完全不同的对历史真实问题的态度,但是他们实际上在使用着同样的方法来编织着历史典籍或是通俗小说的文本。第六章作为全文的结论部分,将引入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理论的原理,并以此再次梳理《三国演义》中所体现的文化冲突,在总结全篇论文的同时,对《三国演义》的文化研究进行进一步的展望。

易清华[8](2013)在《薄荷》文中认为盟誓我们要永不分离,共同奋斗,同甘共苦,生死与共。我们要拧成一股绳,永远忠诚,永不背叛。我们要三位一体,一起分享快乐和痛苦,成功与失败。我们是,永远是,生死同盟三姐妹,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三名少女异口同声地说。她们的声音低沉、闪烁,在无边的黑夜里流星般划过。

王奕祯[9](2012)在《中国传统戏剧闹热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热闹——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对于传统戏剧艺术的直观感受。如果你无法用语言来确切地形容一出戏之精彩,那么就说它是“热闹”的,便足以让人理解。这个最简单不过的常用词,涵盖了传统戏剧乃至诸多传统民俗活动所蕴含的深刻命意。“热闹”、“闹热”其实一也。闹热性是戏剧的本质属性,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更有可能接近并揭示中国传统戏剧的本质。本文从中国传统戏剧的内涵与中国传统戏剧史分期的重新界定出发,主体共分六章,主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闹热性与戏剧史的关系;再为闹热性与戏剧本体的关系;三是东亚戏剧的闹热性。前两点立足于中国传统戏剧,为第一至第五章;后一点是第六章,从比较戏剧学的视角出发,对东亚汉语文化圈中日本、韩国和越南的传统戏剧之闹热特点做了进一步的分析。闹热性与戏剧史。闹热性与戏剧史的发展相统一,不仅随着传统戏剧的发生而出现,而且伴随其发展成熟而变化。闹热性是推动中国传统戏剧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其作用下,中国传统戏剧经历了三个时期——原始宗教阶段、民俗演艺阶段、戏曲艺术阶段,完成了娱乐、艺术的两次转型,并呈现出顺序发展、辩证统一的三个形态——原始闹热性、民俗闹热性、戏曲闹热性。闹热性与戏剧本体。中国传统戏剧的闹热性具有普遍性特点,其不仅通过传统戏剧的不同形态与大量“闹”字戏得以呈现,而且还存在于仪式、民俗、节日、文本、舞台表演、观演传播、戏剧审美等诸多方面。可见,中国传统戏剧本体与闹热性是统一的。东亚戏剧的闹热性。东亚各国文化“同源异流”、“同根异花”,其戏剧构成了东亚戏剧圈。由于中国传统戏剧的影响,闹热性亦是东亚戏剧的主要特征,但又各具特点。日本戏剧闹热性“退而其次”,仅存一隅;韩国戏剧闹热性原始与民俗混杂,形成独特的民俗闹热特征;越南戏剧闹热性则颇具民间性特点。传统戏剧及其闹热性是中国人传统闹热生活的直接产物,集中彰显了中国传统戏剧的特点,映射出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本文对于传统戏剧闹热之系统全面研究,具有补白意义。其次,本文从戏剧史、文学史、文化史等角度,运用民俗学、文艺学、戏剧戏曲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等学科理论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以求打开一个传统戏剧文化研究的新视野,因此亦具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此外,本文诸多的研究对象,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项目,故而研究兼具实践意义。结语部分,笔者在全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艺术的“回返”规律,这是对艺术规律的一次探索性发现,故又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本文在“一纵一横”——中国戏剧史、中国戏剧本体——两条线索上展开论述,而后又在东亚戏剧圈中“游走”一程,将中国传统戏剧的闹热性进行了全面发掘,并以此得出:闹热性是中国传统戏剧的本质属性。

严英秀[10](2011)在《一直对美丽妥协》文中认为一若若是和前男友赵凌分手两个月后和现在的男朋友三郎好上的。关系公开后,姑娘们七嘴八舌,都说也忒快了点吧,你这没情没义的女人!阿青据说中学时语文学得蛮好,平日里很是怀才不遇的样子,说话习惯咬文嚼字的,被她们捧成了女秀才,这会儿开始摇头晃脑念念有词地责备若若,什么只听新人笑不闻旧人哭之类的。若若面不改色心不跳,只管对着镜子前照后照地臭美,又往自己新烫

二、“令人可敬”之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令人可敬”之类(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题研究背景及概念界定
    第二节 论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报刊——小说传播媒介与小说评点
    第一节 报刊与小说评点的互动
    第二节 报刊与其他小说评点形态
第二章 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征及其评点特色
    第一节 报人——评点者的身份特征及其思想变化
    第二节 评点者的友人化、“同人化”及其评点动机
    第三节 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中的自评现象
第三章 以评觉世——小说评点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觉世之文、裨益社会——评点对小说价值的重新定位
    第二节 讲公德之权舆,谈宪政之滥觞——评点思想内涵的转变
第四章 “观其一起之突兀”——小说评点中的叙事理论
    第一节 传统小说叙事理论
    第二节 翻译小说评点中的叙事理论
    第三节 翻译小说的余响——清末民初自着小说评点中的新叙事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清末民初(1902—1919)小说评点叙录
后记

(2)《汉语大字典》水部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性及难点
第一章 近三十年来《汉语大字典》研究回顾
    第一节 关於第一版《汉语大字典》
    第二节 关於第二版《汉语大字典》
    小结
第二章 《汉语大字典》水部字一二版不同
    第一节 字头变化
        一 增加字头
        二 删除的字头
        三 次序调整
    第二节 注音变化
        一 删减多余反切
        二 纠正声调疏误
        三 标注新义今读
        四 重置音项
        五 补全读音
        六 待商榷问题
    第三节 释义变化
        一 增加新内容
        二 删减义项
        三 分设义项
        四 更新义项
        五 调整义项顺序
        六 沟通字际关系
        七 音项和义项相配合
        八 改动较大
        九 待商榷问题
    第四节 书证变化
        一 规范书证
        二 增加书证
        三 删减书证
        四 调整书证顺序
        五 义项和书证相搭配
        六 待商榷问题
    小结
第三章 《汉语大字典》与《汉语大词典》水部字比较研究
    第一节 音项设置不同
        一 《大字典》比《大词典》多音项
        二 《大词典》比《大字典》多音项
    第二节 义项设置不同
    第三节 义项分合不同
    第四节 同一个义项归在不同音项下
    第五节 差异巨大
    小结——兼谈大型语文辞书编纂的几个问题
        一 要注意收字完备
        二 要注意书证准确问题
        三 要注意利用方言材料
        四 要注意吸收近代汉语研究成果
第四章 《汉语大字典》水部字代表性范畴类聚研究
    第一节 动词类代表性范畴词义比较研究
        一 “洗涤”类
        二 “涉渡”类
        三 “浇灌”类
        四 “淘滤”类
        五 “沉没”类
        六 “漂浮”类
        七 “泼洒”类
    第二节 名词类代表性范畴词义比较研究
    第三节 个案研究
        个案一 汉语“浇灌”义词汇类聚辨析及其发展演变研究
        个案二 动词“注”的灌注义发展及其成因
        个案三 “潮”义大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大字典》《大词典》方言标注不同
附录二 《大字典》《大词典》字际关系沟通不同
附录三 《大字典》水部字代表性词义范畴类聚
致谢

(3)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启蒙与电影的传入
    二、1932年之前中国电影批评的特征
    三、范式和视角
第一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传统回响
    第一节 近现代思潮迭起中的早期电影批评
        一、现代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介入
        二、对“人”的关注:个体性与群体性
        三、对制度的探讨:政治与功利色彩
    第二节 “缘情遣兴”在早期影评中的在场
        一、从传统“诗话”到“影戏话”
        二、“考证故实”:光影叙事的冲动
        三、“随性闲谈”:日常生活的在场
    第三节 “民智教化”在早期影评中的延续
        一、惊叹:观影的奇观体验
        二、电影作为现代性的物化表征
        三、“启发民智、教化民众”理念的血脉相续
第二章 早期电影批评对西方文化的镜鉴
    第一节 西学中源:“影戏源流中土”的偏执论证
        一、“影戏源流中土”的文本表述
        二、“西学中源”说的历史衍变
        三、“影戏源流中土”的文化心理机制
    第二节 中体西用:“影戏论”的体用之道
        一、电影的艺术“家数”
        二、“影戏论”的技巧批评实践
        三、“影戏论”的文化底色
    第三节 群己之辩:“新英雄主义”影剧观的在地化历程
        一、“新英雄主义”溯源:从罗曼·罗兰到《银星》
        二、“新英雄主义”之新:革命与领袖
        三、“新英雄主义”的功用:平民、阶级与群己观
第三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民族主义思潮
    第一节 “国片复兴运动”与作为公共事业的电影
        一、“复兴国片”与实业救国
        二、“到民间去”:语焉不详的平民化
        三、步入公共领域的电影与儒商精神
    第二节 抗议“辱华电影”与众声喧哗间的多方话语角力
        一、国族形象:自我表述的冲动
        二、文化渗透:表述中国的冲动
        三、话语共谋:多方角力的公共事件
    第三节 “民族主义电影运动”与“国民性”改造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与《电影月刊》
        二、改造“国民性”的一次尝试
        三、“民族主义电影运动”的当下性省思
第四章 早期电影批评中的社会功利思维
    第一节 电影娱乐思潮:正当娱乐、类型意识与叙事机制
        一、正当娱乐:从清华“丄社事件”说起
        二、类型意识:商业导向与话语征用
        三、叙事机制:滑稽穿插与教化字幕
    第二节 电影教育思潮:直观教育、社会教育与寓教于乐
        一、直观教育:作为教学方式的电影
        二、社会教育:电影的普及传播
        三、寓教于乐:文化统制的话语策略
    第三节 电影检查思潮:必要、权属与主体定位
        一、电影检查之必要:社会教化、行业准入与民族主义情绪
        二、电影检查的权属机制:行政权力、统一电检与派系纷争
        三、电影检查的主体定位:体恤商艰、艺术眼光与意识管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4)临桂词派与晚清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成果综述
    二 本选题的学术意义
    三 本文的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四 本文的研究方法
    五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临桂词派与晚清社会近代化进程
    第一节 从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
        一、经世致用与西风东渐
        二、中体西用应运而生
    第二节 临桂词派的构成及特点
        一、临桂词派的范围
        二、同年同仁促成聚合
    第三节 近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实践
        一、社会经济
        二、军事与边疆舆地
        三、社会政治
        四、社会风俗
        五、文化教育
        六、学者交流
    第四节 词作、词论中的近代特点
        一、词作中的近代元素
        二、“重”“拙”“大”与时代思潮
        三、批判创新、博采众长的词学理论
        四、“写其胸臆”创作原则
第二章 临桂词派与戊戌维新
    第一节 临桂词派词人的维新思想
        一、社会政治思想
        二、经济财务思想
        三、文化教育思想
    第二节 临桂词派词人的维新实践
        一、创立京师强学会
        二、议办京师大学堂与通艺学堂
        三、筹办《时务报》与《渝报》
    第三节 维新与词事
        一、政治集会促进词事繁荣
        二、咫村词社的创作内容
        三、咫村唱和的词史意义
第三章 临桂词派与晚清吏治改革
    第一节 临桂派词人的吏治思想
        一、整肃官方,惩治腐败
        二、清理壅塞,上下通情
        三、废弃捐输,求选真才
        四、清理仕途,裁汰冗员
        五、精简胥吏,革除因循
        六、杜绝滥保,严肃正途
    第二节 吏治改革新模式的近代意义
        一、《申报》连续报道京官联名参劾巡抚始末
        二、言路与报业结合的近代意义
    第三节 吏治改革对词人创作心态的影响
        一、己饥己溺的济世心态
        二、濒洞难掇的焦灼心态
        三、感时忧世的悲愤心态
        四、九死未悔的执着心态
第四章 临桂词派与晚清对外战争
    第一节 中法战争中临桂派词人的态度
        一、临桂派词人与清流
        二、词人关注中法战争
    第二节 中日战争中临桂派词人的态度
        一、词人群体政治能量的变化
        二、词人们的战争主张
    第三节 临桂词派的战争词作
        一、中法战争词作
        二、中日战争词作
第五章 临桂词派与庚子国变
    第一节 庚子国变中的临桂派词人
        一、忠耿凛然,王鹏运谏止驻跸颐和园
        二、日夜思维,关注德占胶州湾
        三、忧心如焚,力谏对德争端宜持平
        四、民气不可用,主张弹压义和团
        五、滔天巨变,南归、随扈与坚守
        六、隐微匡救,力促东南互保之约
    第二节 愁情满纸《庚子秋词》
        一、吹落梅花多少,落花之愁
        二、闭门寒月照疏襟,寒月之愁
        三、空有泪珠盈袖,愁极垂泪
        四、朔风吹雪茸裘薄,寒风中愁
        五、枕函残梦初惊,残梦之愁
    第三节 国变词作的创作心态
        一、其他临桂派词人国变词作
        二、国变词作的创作心态
结语: 复杂求变的古典词派
附录一 刘福姚研究
    一、刘福姚生年考
    二、刘福姚卒年考
    三、刘福姚家族考
    四、刘福姚科举史事勾陈
    五、刘福姚着述考
附录二 刘福姚简谱
参考文献
致谢

(5)20世纪前期儿童生活世界的建构(1897-1927) ——以小学国文教科书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小学国文教科书
        1.2.2 儿童生活世界
    1.3 文献综述
        1.3.1 相关研究现状
        1.3.2 已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时段
        1.4.3 研究框架建构
        1.4.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6.1 本研究的创新点
        1.6.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2 清末小学国文教科书里的儿童生活世界(1897-1911)
    2.1 清末小学国文教科书及其建构的“大清国民”生活
        2.1.1 清末小学国文教科书的过渡与变革
        2.1.2 清末小学国文教科书建构之“大清国民”生活
    2.2 家庭生活
        2.2.1 以“孝”为核心的父母子女关系
        2.2.2 以“悌”为核心的兄弟姊妹关系
        2.2.3 女子的家庭生活
    2.3 儿童游戏
        2.3.1 从“游散”到“游戏”
        2.3.2 游戏的种类与变化
        2.3.3 游戏之“乐”“德”“智”
    2.4 学堂生活
        2.4.1 设施、设备与服装
        2.4.2 仪式
        2.4.3 学堂作息与纪律
        2.4.4 师生交往
        2.4.5 同学交往
        2.4.6 女子的求学生活
    2.5 社会生活
        2.5.1 儿童个人品行与社会生活
        2.5.2 保种强国:居于世界的国民生活
3 民初小学国文教科书里的儿童生活世界(1912-1918)
    3.1 民初小学国文教科书及其建构的“共和国民”生活
        3.1.1 民初小学国文教科书之传承与变革
        3.1.2 民初小学国文教科书建构之“共和国民”生活
    3.2 儿童个人生活
        3.2.1 剪发、放足与个人解放
        3.2.2 “自治”与“自立”:自由生活之准备
        3.2.3 务本:儿童私德的传统追求
        3.2.4 时间飞逝的焦虑感与儿童个性改造
        3.2.5 超越现实的审美生活
        3.2.6 男女有别的生活空间
    3.3 儿童游戏
        3.3.1 自由游戏:走向学习与生计的对立面
        3.3.2 “乐”之式微:儿童游戏价值的转向
    3.4 家庭生活
        3.4.1 勤劳节俭、科学卫生的家庭日常生活
        3.4.2 父母子女关系之变化
        3.4.3 亲朋交往之“礼”
        3.4.4 女子家庭生活:“贤母良妻”之延续
    3.5 学校生活
        3.5.1 变化中的学校生活
        3.5.2 仪式:从尊孔到尊师
        3.5.3 师生与同学:新型关系的建构
        3.5.4 学校外的求学空间
    3.6 社会生活
        3.6.1 “共和国民”之社会责任
        3.6.2 “尚实”与“尚武”:谋生、强国之道
        3.6.3 “世界之民”
4 新学制时期小学国文教科书里的儿童生活世界(1919-1927)
    4.1 新学制时期小学国文教科书及其建构的“公民”生活
        4.1.1 新学制时期小学国文教科书的过渡与变革
        4.1.2 新学制时期小学国文教科书建构之“公民”生活
    4.2 儿童个人生活
        4.2.1 儿童之独特价值
        4.2.2 自我解放:“自由”之再认识
        4.2.3 个人修养之转向
    4.3 儿童游戏
        4.3.1 游戏价值之再发现
        4.3.2 游戏之变化
    4.4 家庭生活
        4.4.1 快乐、民主之家庭
        4.4.2 待客:与成人平等关系之建构
        4.4.3 演进中的女子家庭生活
    4.5 学校生活
        4.5.1 师生关系之转变
        4.5.2 社会实验场
        4.5.3 没有围墙的学校
    4.6 社会生活
        4.6.1 “平等”之再认识
        4.6.2 国民及其“共同生活”
        4.6.3 女子职业才能的发现与“解放”
5 20世纪前期小学国文教科书儿童生活世界的建构
    5.1 从“臣民”到“公民”:教育政策、社会思想与儿童生活世界的建构
        5.1.1 教育政策对儿童生活世界的建构
        5.1.2 社会思想对儿童生活世界的建构
    5.2 从家庭到社会:儿童生活世界建构之路径
        5.2.1 由近及远,从“日常”到“非日常”
        5.2.2 “日常”中的“非日常”
    5.3 从分离到共同融合:儿童生活世界建构的文化选择
        5.3.1 作为文化选择表达空间的小学国文教科书
        5.3.2 从分离到共同融合的文化
    5.4 “自觉的存在”:儿童生活世界中的主体建构
        5.4.1 儿童生活世界中的“个人”与“个体”
        5.4.2 主体建构与人道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以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李光地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详细摘要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选题理由
    三、研究方法、目的
第一章 明末清初的学风述略
    引言
    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学术状况
        一、黄宗羲对王学末流的修正
        二、孙奇逢调和程、王学说的努力
        三、顾、王於程朱学说的着力
        四、陆熊宗主程朱的抉择
        小结
    第二节 清初统治者对程朱理学的接受与推行
        一、“崇儒重道”的一系列活动
        二、康熙对程朱学说的表彰
        小结
第二章 李光地治《易》之路考辨
    第一节 易学启迪期
        一、家学的薰染
        二、蔡清《易经蒙引》的导引
        三、林希元《易经存疑》的垂示
        四、李贽《九正易因》的潜在影响
        五、黄道周象数学的启发
        小结
    第二节 独立摸索期
        一、《周易参同契》的诱论
        二、渐蒙治《易》的整体思想
        小结
    第三节 勇猛精进期
        一、宿儒的指示
        二、京城才俊间的易学切键
        三、康熙帝的激赏
    第四节 学术成熟期
        小结
第三章 李光地宗主程朱阐《易》之说
    第一节 理学精神的现实观照
        一、阴阳动静论
        二、鬼神、魂魄一体论
        三、天理人欲论
        四、心性论
        五、诚敬与人生修养论
        小结
    第二节 人事之蕴
        一、论君民关系
        二、论君子的立身之道
        小结
    第三节 关于象数、图书之学
        一、玩辞必本於观象
        二、以数学原理言数
        三、图书是开启圣人心智之学
        小结
第四章 李光地弥合程朱易说概况
    第一节 调和程朱易说中的偏差
        一、关于程颐易说的疑议
        二、有关朱子易说的困惑
        三、程朱易说的未妥之处
        小结
    第二节 整合朱子有关筮数的理论
        小结
    第三节 谈谈《周易本义》的“阙疑”之处
        一、关于“疑而有定”类
        二、关于“疑而未决”类
        三、关于“疑而不明”类
        小结
第五章 李光地易学的独到之处
    第一节 占辞乃读《易》要义
        一、“元、亨、利、贞”为读《易》之先
        二、“元、亨、利、贞”为六十四卦占辞之权舆
        三、卦爻辞中占辞的区别
        四、占辞无两例
        小结
    第二节 发掘卦爻辞要旨
        一、辨明卦爻辞的创作缘由
        二、理清卦爻辞的特徵
        三、析出卦爻辞的整体解读方法
        小结
    第三节 重估《小象传》的价值
        小结
    第四节 完善义例理论
        一、论时
        二、论位
        三、论德
        四、论应、比
        五、论卦主
        小结
第六章 《周易折中》与李光地易学
    第一节 《周易折中》“案语”的学术内涵
        一、引经据典的重合
        二、阐发道理吻合
        三、创见的契合
        小结
    第二节 《周易折中》蕴含的李光地易学思想
        一、以融贯思维统摄全篇
        二、以孔子“十翼”为“折中”的标尺
        三、以《彖传》为据,认为通《彖辞》之义,而能达“思过半”
        四、践行义例与完善义例并行
        五、通经以达於致用
        小结
第七章 《易义前选》考论
    第一节 关于选编缘起
    第二节 选编的特色
        一、取材广泛
        二、选取易家有所偏重
        三、分析与点评相结合
        小结
第八章 李光地易学的主要影响
    第一节 李光地易学的流传
        一、杨名时与李光地易学
        二、夏宗澜的治《易》风格
        三、惠士奇与《易说》
        四、冉觐祖与《易经详说》
        五、雷鋐《读书偶记》中的相关易说
        小结
    第二节 李光地易学引发的学术效应
        一、李光地易学被视为学《易》的准绳
        二、李光地易说引起广泛重视
        三、李光地易说受到广泛徵引
        四、李光地易学成为治《易》者效仿撰《易》的对象之一
        小结
    第三节 历代对李光地易学的评价
        一、关于易着的具体评价
        二、关于李光地易学的整体评价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多元文化冲突与《三国演义》传统观(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选题背景
    前人研究成果
    本文内容、结构及创新点
第一章 《三国演义》的伦理观
    第一节 “仁政”、“民本”与儒法文化冲突
        1.1.1 仁与民本思想溯源
        1.1.2 对仁与民本观念的阐释
        1.1.3 蜀汉:仁与政治斗争的矛盾
        1.1.4 王霸矛盾展现出的儒法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第二节 “士志于道”观念的嬗变
        1.2.1 儒家学说中“忠”的观念
        1.2.2 忠与愚
        1.2.3 忠与叛
        1.2.4 忠观念与士文化的嬗变
    第三节 “忠义”与“侠义”观念
        1.3.1 “义”观念的溯源
        1.3.2 “义”的分类——以“义绝”关羽为例
        1.3.3 儒家“忠义观念对墨家“侠义”观念的消解
第二章 《三国演义》的历史观
    第一节 “天命”观念文化解读
        2.1.1 天命观隐含的矛盾
        2.1.2 对《三国演义》天命观念的文化解读
    第二节 《三国演义》的正统观念
        2.2.1 正统观的评价标准
        2.2.2 历代有关魏蜀正统问题的争论
        2.2.3 《三国演义》肯定蜀汉的正统地位
        2.2.4 宋儒正统观念对《三国演义》正统观的影响
        2.2.5 反抗蒙元王朝异族统治与《三国演义》正统观的形成
    第三节 《三国演义》的英雄观
        2.3.1 何谓英雄
        2.3.2 英雄人物的分类和特点
        2.3.3 英雄观念的内涵
        2.3.4 《三国演义》英雄观树立的原因
        2.3.5 《三国演义》整体历史观观照下的“英雄观”
第三章 《三国演义》的宗教观
    第一节 早期道教的三种存在形式
        3.1.1 张角与太平道
        3.1.2 五斗米道教主张鲁
        3.1.3 政府对民间传教的控制——左慈与于吉
    第二节 道教文化对儒家文化的吸纳与对抗
        3.2.1 道教在汉代兴起的原因与特征
        3.2.2 道教“致太平”的政治理想
        3.2.3 早期道教致太平思想的实践
第四章 《三国演义》的妇女观
    第一节 儒家思想妇女观念
        4.1.1 儒家妇女观概述
        4.1.2 儒家妇女观的多重影响
    第二节 《三国演义》女性人物形象
        4.2.1 女性人物形象统计
        4.2.2 女性人物形象分类
    第三节 《三国演义》中妇女观念的矛盾
        4.3.1 尊与卑
        4.3.2 美色与政治
        4.3.3 贞与淫
    第四节 对《三国演义》妇女观念的文化解读
        4.4.1 社会性别理论
        4.4.2 核心问题是妇女参政
        4.4.3 对《三国演义》女性贞节问题的相关补充
第五章 《三国演义》的虚实观
    第一节 《三国演义》虚实问题概述
        5.1.1 蒋大器、张尚德的虚实观念
        5.1.2 后学对虚实的对立观点
    第二节 《三国演义》对历史人物的虚构
        5.2.1 全出自虚构的人物
        5.2.2 历史事件的无名氏
        5.2.3 误读而成的虚构人物
    第三节 《三国演义》故事情节虚构方法
        5.3.1 基本全部尊重史实
        5.3.2 完全出自虚构
        5.3.3 史实中的有限虚构
    第四节 《三国演义》虚实观展现的文化冲突
        5.4.1 史官文化和市民文化与《三国演义》创作
        5.4.2 史官文化和市民文化的分野与虚实手法
        5.4.3 新历史主义历史观观照下的文化之争
结语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三国演义》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薄荷(论文提纲范文)

盟誓
花瓶
内幕
无忧
饥饿
北风
薄荷
飞狐
局长
贞操
意外
神话
黑蛇
蔓纱
向往
后来

(9)中国传统戏剧闹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概念界定
    三 戏剧发展史分期
    四 传统戏剧的自觉
    五 研究综述
    六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第一章 传统戏剧闹热性之发生
    第一节 发生的逻辑原因
        一、 逻辑起点:原始闹热性
        二、 逻辑过程:从仪式到娱乐的转化
    第二节 发生的文化背景
        一、 契机:“礼崩乐坏”
        二、 沃土:百戏杂陈
    第三节 发生的直接原因
        一、 闹热的市井生活与赛社演剧
        二、 闹热的节日生活——以元宵节为主要例证
第二章 传统戏剧闹热性之表现
    第一节 热戏:戏曲闹热形式之滥觞
        一、 民俗闹热性的投影:热戏形式的出现
        二、 从竞技到竞艺:热戏形式的类型特征
        三、 竞艺性表演形式与影响
    第二节 宋金笑剧:戏曲闹热内容之奠基
        一、 笑剧与宋金杂剧院本
        二、 宋金笑剧的闹热性
        三、 宋金笑剧闹热的表演形态及其深远影响
    第三节 戏曲时代的开启与戏曲闹热性
        一、 闹热的民俗场面呈现
        二、 闹热的科诨戏谑表演
        三、 闹热的动作争斗场面
        四、 闹热的戏曲观演活动
第三章 “闹”字戏研究
    第一节 “闹”字戏概说
        一、 何谓“闹”字戏
        二、 戏曲闹热性的集中体现
    第二节 剧目与剧本
        一、 存目与存本概况
        二、 剧目考证与举隅
    第三节 “闹”字戏的类型
        一、 形制类型
        二、 主题类型
        三、 风格类型
        四、 人物类型
第四章 戏曲闹热性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脚色人物的类型化
        一、 “脚色”、“人物”、“类型化”
        二、 “无丑不成戏”
        三、 成就戏曲闹热性的其他脚色
    第二节 闹热:狂欢、宣泄与正剧之闹
        一、 喜怒哀乐——情感的外现
        二、 传统戏剧的“喜怒哀乐”之闹
        三、 正剧之闹——以《桃花扇》“闹党争”为例
    第三节 闹热的戏剧性与民俗性
        一、 闹热性与戏剧性的统一
        二、 戏剧性与民俗性的统一
    第四节 “闹而不乱”与“中和之美”
        一、 “中和之美”:古典戏剧的审美原则与理想
        二、 闹热:审美期待与审美效果的统一
        三、 “中和”与闹热:审美总体与审美要素
第五章 闹热性在戏剧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节 闹热性与传统戏剧的发生、发展
        一、 闹热性是传统戏剧发生的动因与方式
        二、 闹热性与传统戏剧发展的统一
    第二节 闹热性与传统戏剧的传播接受
        一、 传统戏剧的舞台“观-演”传播模式
        二、 闹热性与传统戏剧舞台“观-演”传播模式
        三、 传统戏剧闹热性在当代的舞台“观-演”传播接受中式微
    第三节 闹热性与折子戏的诞生
        一、 折子戏概述
        二、 闹热性与折子戏的关系
    第四节 闹热性与地方戏的崛起
        一、 “花雅之争”的侧影:传统戏剧的闹热之争
        二、 地方戏的闹热性
第六章 比较视阈下东亚戏剧闹热性管窥
    第一节 “同根异花”的东亚戏剧
        一、 东亚戏剧与东亚戏剧圈
        二、 同根同源:东亚戏剧的闹热传统
    第二节 闹热性在东亚戏剧中的嬗变
        一、 日本狂言的闹热特征
        二、 韩国山台都监系统剧的闹热流变
        三、 越南嘲剧的民间性闹热
结语
    一 本文研究之概述
    二 有关艺术“回返”规律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令人可敬”之类(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初小说评点之新变[D]. 李鑫.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2]《汉语大字典》水部字研究[D]. 金瑞.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3)
  • [3]在传统文脉与新思潮之间的中国早期电影批评(1897-1932)[D]. 赵轩. 上海大学, 2019(02)
  • [4]临桂词派与晚清社会[D]. 杨上元.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5)
  • [5]20世纪前期儿童生活世界的建构(1897-1927) ——以小学国文教科书为中心的考察[D]. 夏燕勤. 浙江大学, 2016(09)
  • [6]李光地易学研究[D]. 李志阳.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7]多元文化冲突与《三国演义》传统观[D]. 张博. 南开大学, 2014(04)
  • [8]薄荷[J]. 易清华. 清明, 2013(04)
  • [9]中国传统戏剧闹热性研究[D]. 王奕祯. 上海师范大学, 2012(12)
  • [10]一直对美丽妥协[J]. 严英秀. 民族文学, 2011(05)

标签:;  ;  ;  ;  ;  

“可敬”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