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方法和知识工程

扩展方法和知识工程

一、可拓方法与知识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赵翰墨[1](2020)在《基于知识工程的航天器总体设计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航天器的研发正面临着研发要求越来越高、周期越来越短、经费预算越来越紧张的新挑战,对传统的航天器总体设计方法进行优化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运用知识工程技术来处理航天器总体设计过程中累积的大量的设计知识和专家经验,构建应用于航天器总体设计中的基于知识的系统,指导航天器总体设计活动。本文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针对航天器总体设计知识的获取,在考虑航天领域知识复杂程度高,知识多元化等特点后,首先根据航天器总体设计流程及各分系统的组成,对可能需要的相关知识条目进行收集和梳理,然后对结构化数据进行由数据到资源描述框架的转换,对非结构化数据按照资源描述框架的三元组格式进行信息抽取按,转化为本体构建所需要的知识。通过这种半自动的知识获取方式,改善了以往设计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重用的问题。针对航天器总体设计知识的表示和推理,采用基于本体的知识表示法,并根据航天器总体设计流程,在protégé软件环境下,构建航天器总体设计本体,将传统的航天器总体设计流程以知识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中。同时运用本体推理引擎对航天器总体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规则进行编译,并应用到已构建的航天器总体设计本体中,使本体具有对于设计过程中的知识的推理功能。最后,对Fire SAT虚拟卫星的电源系统进行仿真设计,展示了通过半自动知识获取方式构建的本体对于以往设计资源重用、处理设计过程中多学科耦合问题的能力,以及本体的推理功能对于设计数据传递、设计流程驱动的辅助设计能力。验证了本文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可行性,并总结了本文研究的不足,展望了将来可开展的研究前景。

赵燕伟,何路,洪欢欢,黄祥[2](2015)在《面向TRIZ-可拓学集成的创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单一的创新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系统化的设计,集成多种创新方法是现阶段发展的趋势.本文主要对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和可拓学这两种创新理论及其各自的应用进行了回顾与梳理,从两种理论的原理和应用分析了两者的差异性,总结了两种理论的优缺点.并针对各自的优缺点,指出集成TRIZ和可拓学的可能性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冯青[3](2014)在《基于广义产品知识的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面对要求越来越高的产品质量、制造成本和售后服务等指标,迫使设计人员和制造企业要在更短的产品开发和生产周期内,以更低的成本制造出更为精良的产品。70%~80%的生产成本是在设计阶段就已决定的,因此产品的设计决策正确性对制造成本具有巨大的影响。而新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在全球范围内造就了一个利用知识来创造新价值的新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转变为以知识为中心的竞争。一方面,在产品开发及制造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以指数形式增长的产品知识,相关产品知识呈现知识异构、分布式和动态性等特点,造成产品知识的获取与表示的困难,这一问题阻碍了知识的共享和重用,使得以知识为基础的决策支持系统效率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随着决策规模的扩大,设计决策活动的频率加快,面对网络环境下存在的大量丰富决策资源,如何在丰富的网络决策资源中选择最有能力的决策模型,为产品开发中的设计决策和推理服务,已成为一项迫切而重要的研究课题。提高产品设计决策的质量离不开知识,而知识的有效利用又与基于知识的决策方法密切相关。本文研究的核心是以本体论和语义技术为基础,以知识工程的知识处理方法为主线,探索获取产品设计及制造阶段知识的有效方法,提出基于本体的知识建模方法和原则,明确决策过程中知识的评价方法和作用原理等,阐明决策支持的过程、方法和技术路线,详细论述了决策支持系统的运作模式及决策任务求解方法,据此建立并完善基于广义产品知识的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软件开发方法,设计出较为可行的,以提高决策者决策水平、效率和能力为目标的基于本体的广义产品知识的GPKDSS原型系统。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运用系统集成的思想,提出了基于广义产品知识的决策支持系统理论,设计了决策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建立了初步的层次模型、逻辑模型框架以及决策支持系统详细结构。指出了对于广义产品知识决策所面临问题的解决思路,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实现。2、在对决策支持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是基础,决策是目的,评价是辅助,语义贯穿于整个基于知识的决策支持系统中”这一基本思路,构成了决策支持系统的技术体系。3、在分析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广义产品知识的概念,研究了基于Internet的广义产品文本知识获取方法和基于知识地图的广义产品服务知识获取方法,重点解决了系统内产品知识的获取和有效信息的获取效率等问题;提出了产品知识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知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指标的量化计算方法,完善了应用优度综合评价法对产品知识进行评价的理论框架,并以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4、将本体工程与知识建模领域的研究相结合,建立了基于本体的知识建模原则,提出一种面向广义产品设计知识的本体构建方法,为所有产品知识资源提供统一的描述标准,并以某车型为例,构建了知识本体模型框架,描述了主要的类和类属关系以及专用罐式车知识本体OWL描述片段。5、利用面向服务架构和语义Web技术,提出了决策任务提交及分解算法,构建了决策任务相互调用协作的运作流程;提出了基于语义的决策服务模糊聚类算法,并以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6、论述了系统开发策略与功能模块划分以及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原则,开发了基于广义产品知识的决策支持系统的原型系统GPKDSS,并以某特种车辆生产企业为实例,对论文提出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验证。

翟章宇[4](2013)在《论破解矛盾的辩证方法 ——可拓学与TRIZ矛盾问题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可拓学与TRIZ理论都是以矛盾问题为研究对象,对于如何处理矛盾问题都给出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及方法体系。这两种理论都是将哲学思想与数学、工程学相结合,最终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矛盾问题智能化处理,提高人工智能水平。可拓学与TRIZ理论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对于破解矛盾的模型及方法是否可以互补、彼此有哪些优势及不足。这两种理论都以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如何更好地破解矛盾,提高创新能力。通过对破解矛盾的辩证方法来探讨可拓学及TRIZ理论矛盾问题的比较分析,全文分六个部分对可拓学及TRIZ理论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比较。在导论中,对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对这一比较研究方向予以直接明确,为后续的研究打好基础。在第1章中,从发明创造的角度来比较分析破解矛盾的传统思维、创新思维及方法,重点阐述了可拓思维模式与TRIZ创新思维方法;在第2章中,介绍了不同的逻辑与矛盾观,揭示了可拓学与TRIZ理论的矛盾观、破解矛盾的基本方法及哲学蕴含;在第3章中就可拓学与TRIZ理论分析矛盾的两大工具进行比较分析,从基元理论与物-场分析的差异比较、内在联系及功能应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第4章介绍了可拓学与TRIZ理论破解矛盾的方法论原则及其应用研究,破解矛盾的方法要落实到具体的应用中才能显示这两种理论各自的特点;在第5章中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审视可拓学与TRIZ理论的比较研究,重点介绍智能模拟的科学技术前提与哲学基础,认识论和本体论与可拓学、TRIZ理论的关系及意义。本文认为可拓学与TRIZ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两大理论都突破了思维定势和知识领域的界限,提高了创新效率;可拓逻辑作为一种全新的认知逻辑,可拓学与TRIZ理论可以互补,实现定性判断与定量描述相结合;这两种理论都是以人工智能为预期,有很好的发展路径,但人工智能既有可能性,也有局限性。

杨春燕,李卫华,李小妹[5](2011)在《矛盾问题智能化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综述依据新学科可拓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结合本体、智能Agent的思想,研究不相容问题的可拓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其求解策略的生成方法;利用以可拓集为集合论基础的可拓数据挖掘方法,讨论获取解决矛盾问题的可拓知识的理论与方法;利用转换桥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化对立问题为共存问题的策略生成方法;利用可拓方法研究矛盾问题和传导矛盾问题转化的机理与方法.这些研究将为建立矛盾问题智能化处理系统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最终实现利用计算机处理矛盾问题的目标.

李海峰[6](2010)在《科技项目管理中的知识共享研究》文中提出科技项目管理是对以项目形式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的全过程管理,是一项具有管理知识性、人员多样性、工作多分布性、管理多层次性等特点的复杂的知识管理实践活动。在科技项目管理中蕴含着大量的不同类型的知识,这些知识相互关联、相互转化,将这些知识有效地挖掘、整理、存储并共享,对于发挥知识价值、提高科技项目管理水平、提高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促进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对科技项目管理中的知识共享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的分析。从知识的产生、特点、分类与转化的角度出发,对科技项目管理中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分析;从对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特点的分析出发,提出了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的特点;从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的需求动因分析出发,提出了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的过程与知识共享过程中的知识转化模式。2、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的表示。结合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的特点与分类,提出了以知识载体为研究对象的知识集的概念;给出了基于可拓学的知识集表示方法与知识集关联分析方法;给出了知识共享中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网络、知识状态和知识共享行为的表示方法,为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3、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的方法。以知识集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知识共享中知识引力、知识流力、知识危机与知识缺口的概念与描述,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知识共享需求分析的需求知识定位模型与知识缺口发现模型,以及知识共享策略生成的知识共享链生成模型,为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的研究提供了方法依据。4、科技项目管理中基于知识共享的评价。以知识共享为目的,在可拓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科技项目管理中的可拓评价模型,给出了科技项目管理中评审专家的反评估方法,科技项目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及知识共享的有效性评价方法,为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5、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的实施。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给出了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机制的建设方法,给出了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平台的设计原则与功能体系结构;并将本文理论和方法应用于辽宁省科技基金服务中心的科技项目管理工作中,建立了辽宁省科技基金项目管理知识共享平台,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张开升[7](2009)在《中医外感温燥、凉燥证病因因素量化和多维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中医外感温燥、凉燥证致病因素与发病的相关度,以及各病因因素之间的多维相关关系。方法:根据中医外感病发生发展的理论,结合物元的可拓性、气象学、临床流行病学等理论设计外感疾病综合调查表,分类了解外感疾病患者所遇到的各种可能病因因素,包括环境因素、气象变化、个体生理状况、精神状况、起居习惯等。采用问卷形式在临床点收集外感温燥、凉燥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收集到的病历资料建立成数据仓库,使用决策树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计算信息增益来决定各种病因因素在致病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大小,生成决策树,显示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共收集到有效病历资料235例,其中温燥证144例,凉燥证91例。筛选不同方面的因素,经过数据分析,得到决策树。发现在一般资料中,年龄、性别、人均收入对外感燥证的发病影响较大,信息增益分别是0.302,0.275,0.269;体质因素和生活习惯中,既往史、烟酒嗜好、肥胖程度在发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信息增益分别是0.325,0.283,0.279;气象环境因素中,平均湿度、风力、平均温度在温燥证发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信息增益分别是0.356,0.296,0.289;平均湿度、平均温度、风力在凉燥证发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信息增益分别是0.341,0.295,0.287;综合各种因素,在温燥证的发病过程中,平均湿度、风力、平均温度、年龄起主要作用,信息增益分别是0.351,0.340,0.335,0.331;在凉燥证的发病过程中,平均温度、温差、平均湿度、风力起主要作用,信息增益分别是0.331,0.312,0.304,0.30。结论:1.少年儿童和老年人是外感燥证的易感人群,性别结构中女性多于男性;2.既往有相关病史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对外感燥证的发病影响较大;3.气象环境因素中,平均湿度、风力、平均温度对外感燥证发病有明显影响;4.外感燥证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个体情况、气象因素、生活习惯、既往病史等因素均参与到外感燥证的发病中来。

张艳[8](2008)在《可拓智能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可拓学是一门用形式化语言描述事物拓展可能性及开拓创新规律的学科。本文在分析当前智能设计及知识处理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将可拓学理论应用到产品智能设计中,以期解决智能设计在建模、推理、评价与决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论文首先基于可拓学理论建立了可拓智能设计模型,给出了该模型的定义、知识表示与中间代码,讨论了如何对可拓智能设计模型进行问题识别以及如何对不同的设计问题进行集成求解。针对现有推理方法和控制策略在智能设计应用方面的不足,将可拓学的菱形思维模式应用于智能设计的符号知识推理中,提出了可拓智能设计模型的菱形求解策略。菱形求解策略由物元拓展推理和条件可拓集合生成两部分组成,分别体现了菱形思维模式的发散和收敛两个过程。提出了可拓约束图的概念,给出了可拓约束图的性质、生成算法及冲突消解方法;详细论述了在可拓约束图基础上展开的物元拓展推理方法,给出了可拓继承推理、可扩推理、相关推理及蕴含推理的相关定理及实现算法,同时还给出了不同情况下的关联函数计算方法和条件可拓集合的生成算法。针对现有实例推理技术在实例表达、实例检索等方面的不足,将可拓智能设计模型应用于基于实例的设计中,建立了可拓实例推理模型,给出了高维空间上距的定义及计算方法,提出了用距来描述实例点到目标空间相似度的方法,实现了区间论域上的实例检索。针对工程优化设计在建模方面的困难,提出了基于可拓学相关网的智能优化建模方法。建立了基于可拓智能设计模型的优化知识表示方法,给出了优化系统相关网的建立过程,通过操作相关网中的物元结点和有向边集来确立优化模型的三要素,即目标函数、设计变量和约束条件,并讨论了智能建模后的优化计算方法。针对目前方案再设计中存在的分析困难、回溯信息缺乏等问题,将定性推理与可拓学的相关推理相结合来实现方案再设计的问题求解。提出了定性物元、物元-相关网和定性相关网的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定性相关推理方法。详细论述了如何在定性相关推理基础上,通过物元-相关网生成目标相关物元集,通过定性相关网和目标机制进行定性相关推理来生成方案再设计的求解策略的方法。论文最后介绍了建立的可拓智能设计原型系统,给出了该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模块及运行机制。将该系统的知识推理、实例推理、优化建模模块分别应用于张滩电站水轮发电机的参数预估、电磁设计及电磁参数优化中,应用效果表明了本文提出的可拓智能设计模型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谷建光[9](2008)在《基于知识工程的固体发动机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固体发动机方案论证为应用背景,系统开展了基于知识工程的固体发动机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建立了基于知识工程的固体发动机设计体系框架,给出了固体发动机结构-行为-功能映射关系,分析了固体发动机设计特点和设计需求,提出了解决知识表示、知识获取和知识推理等问题的有效方法,为实现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知识继承提供了有效途径。开展了设计功能域建模研究,得到用于设计推理的量化设计要求。开展了映射关系建模研究,明确了总体和分系统设计推理具体任务,给出解决模型知识和经验性知识获取及表示问题的要点。研究了面向对象的混合知识表示方法。分别提出了量化设计要求语义网表示、材料框架表示、启发性知识定性规则、经验性知识神经规则,给出了发动机总体方案、药型、壳体形状、喷管结构、型面及点火器设计结果决策表等单一知识表示方法。应用面向对象技术对单一知识进行封装,实现了面向对象的固体发动机设计案例表示。研究了专家经验指导下的设计知识获取方法。针对量化参数间映射关系,提出了基于定性推理和基于数据挖掘的启发性知识获取策略。针对设计经验性知识来源,分别建立了面向产品实例和面向领域专家的经验性知识获取策略。为提高知识获取完备性和实现较细获取粒度,结合信息熵技术,提出了实例与专家经验相结合的经验性知识获取策略。研究了基于案例的固体发动机集成化推理方法。为解决相似案例差异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划分聚类和模糊神经网络的设计案例相似性检索方法。针对映射关系的模糊性和耦合性,提出了基于神经规则的定性描述量调整和基于定性规则的量化参数调整的案例调整策略。建立了发动机总体和各分系统设计推理流程。针对单室单推力和单室双推力固体发动机,实现了基于知识工程的固体发动机设计应用,方案设计阶段涉及总体设计、装药设计、燃烧室设计、喷管设计和点火器设计等内容。本文研究工作用于固体发动机方案论证阶段,对实现设计知识的继承性、设计思路的广泛性和设计过程的快速性具有重要意义。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具有普适性,可推广应用到一般工程设计问题。

肖敏[10](2008)在《基于可拓学的网络安全管理相关技术》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日益普及,人们的社会和经济生活呈现出对网络越来越大的依赖性。然而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人们有效地利用网络的主要障碍,各种网络安全技术得到大量研究和应用。现在的网络安全技术从过去分散式、独立的技术研究朝着综合化、统一化的方向发展,网络安全管理技术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将管理的理念应用于网络安全,通过对各种网络安全相关因素进行融合和分析,实现对整个网络安全的综合管理和控制。在网络安全管理框架下,各种网络系统安全技术彼此补充、相互配合。经典的网络系统安全技术、网络安全分析技术和管理技术被统称为网络安全管理相关技术。可拓学是用形式化的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于解决矛盾问题的新兴学科。可拓学理论形成了以基元理论、可拓集合理论和可拓逻辑为支柱的理论框架和特有的可拓方法。它用基元表示一切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可拓集合是可拓学中用于对事物进行动态分类的重要方法,是形式化描述量变和质变的手段,是解决矛盾问题的定量化工具。可拓集合概念的普适性,使可拓集合可应用于诸多研究领域进行分类、识别和评价。可拓方法以可拓推理为基础,以变换为核心,并建立描述量变和质变的定量化工具,把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处理矛盾问题。可拓策略生成系统是可拓学与人工智能结合的产物,它是一个利用计算机辅助人们生成解决矛盾问题的策略的智能系统,成为自动解决矛盾问题的重要工具。本文将可拓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到网络安全领域,建立基于可拓学的网络安全检测技术和分析技术模型,主要内容为:一、网络安全模型及其可拓表示网络安全检测技术和分析技术一般都基于对网络安全因素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实现。可拓方法应用的基础是知识的可拓表示。本文首先对各种网络安全因素建立模型并用基元进行表示,实现了网络安全知识的统一表达,为后面基于可拓学的网络安全管理相关技术模型的建立打下基础。二、基于可拓识别的入侵检测模型首先建立了入侵检测性能的分析模型,然后通过特定行为的评价特征的经典域和节域及其评价特征的融合方式描述入侵行为模式,并给出了直接基于关联函数和基于序列模式两种检测方法。分别用检测性能分析模型对各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性能进行了分析。此模型的定量分析方法能够实现多个评价特征的多种不同的方式的融合和对行为的综合评判,增强检测模型的普适性和检测性能的稳定性。另外,还能够给出入侵行为的异常程度的定量描述,为风险评估和防御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三、基于ESGS的网络攻击图的自动生成从攻击者角度,利用攻击者对网络的期望状态与现实状态之间的差距构建矛盾问题,将攻击图自动生成纳入到可拓策略生成系统体系下。在该系统下,攻击被看作是攻击者为了解决自身矛盾问题采取的策略,攻击图即为在现有状态下所能够采取的所有策略的集合。一次具体的攻击行为被看作是对系统状态的可拓变换,攻击链则为传导变换链,攻击图则为传导变换图。通过定义网络状态及其之间的偏序关系构建网络状态相关网模型,从而大大提高了攻击图的生成效率。将这种新的方法应用到攻击图的生成中,为攻击图的自动生成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规范化的方式,而且可拓方法也为攻击图生成方法的改进、攻击图分析和应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四、基于可拓评价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此模型实现简单、灵活,能够根据已有的信息和知识选择评价因素和模型,实现已知信息和知识的最为充分地利用,最大限度的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和有效性。特别地,针对风险评价因素难以准确度量的状况,提出基于区间距的评估方案,并根据风险评估的实际需求对传统的区间距和区间关联函数的定义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一个更具有一般性的带有参数的关联函数,其中参数的可选性使得关联函数的应用更为灵活和更能满足现实需求。然后用基于阈值和参数的决策规则对评估精度进行控制,弥补区间取值的不精确性对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的影响。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可拓方法引入到网络安全管理领域,实现对某些传统的网络安全管理相关技术的改进和补充。可拓理论的支持有助于各种网络安全管理相关技术的规范化、统一化发展,最终实现各种技术的协同及其对网络安全的整体控制和管理,这与网络安全管理技术的发展目标具有一致性。另外,在应用可拓方法的同时,针对实际需求对可拓学的有关理论也进行了创新和改进,使其更能适应实际的需要。

二、可拓方法与知识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可拓方法与知识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知识工程的航天器总体设计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知识工程的研究现状
        1.2.2 航天领域里知识工程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面向航天器总体设计的知识获取
    2.1 引言
    2.2 知识获取的基础知识
    2.3 对结构化数据进行D2R转换
    2.4 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信息提取
        2.4.1 概念抽取
        2.4.2 关系抽取
        2.4.3 属性抽取
    2.5 航天器总体设计领域知识条目梳理
        2.5.1 航天器总体设计流程知识条目梳理
        2.5.2 任务需求分析知识条目梳理
        2.5.3 对各分系统设计参数知识条目的梳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航天器总体设计本体的构建
    3.1 引言
    3.2 本体的基础知识
        3.2.1 本体的定义
        3.2.2 本体的构建方法
    3.3 卫星概念设计本体的构建
        3.3.1 定义卫星概念设计本体
        3.3.2 构建卫星概念设计过程本体
    3.4 卫星概念设计本体的推理引擎
        3.4.1 推理机制的介绍
        3.4.2 卫星概念设计本体推理引擎的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知识工程的卫星分系统设计
    4.1 引言
    4.2 基于知识工程的设计框架
    4.3 应用于Fire SAT电源分系统的知识工程设计实例
        4.3.1 Fire SAT的任务描述
        4.3.2 Fire SAT电源系统的设计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面向TRIZ-可拓学集成的创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TRIZ与可拓学研究现状
    1.1 TRIZ简介
        1.1.1 TRIZ理论的研究与完善
        1.1.2 基于TRIZ理论的设计方法在各领域的应用
        1.1.3 基于TRIZ的创新软件
    1.2 可拓学简介
        1.2.1 基于可拓学的创新方法在各领域的应用
        1.2.2 基于可拓学的创新软件
2 TRIZ与可拓学的内在联系
3 TRIZ与可拓学的差异性比较
4 TRIZ与可拓学的集成研究
5 总结与展望

(3)基于广义产品知识的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产品设计创新的本质——知识创新
        1.1.2 现代制造环境下的产品设计变革
    1.2 研究现状
        1.2.1 知识工程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2.2 决策支持系统构建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基础与研究意义
        1.3.1 项目支持及研究基础
        1.3.2 研究的意义
    1.4 论文主要内容
    1.5 论文创新脉络体系
    1.6 论文结构层次
2 基于产品知识的决策支持体系结构
    2.1 决策支持系统需求分析
    2.2 决策支持系统技术路线
    2.3 决策支持系统体系结构
        2.3.1 层次模型
        2.3.2 逻辑模型
        2.3.3 决策支持系统详细结构
    2.4 决策任务处理流程及支持功能
    2.5 本章小结
3 广义产品设计知识获取与评价方法研究
    3.1 广义产品设计知识的概念
        3.1.1 广义产品设计过程分析
        3.1.2 产品设计需求与广义知识分类
        3.1.3 基于广义产品设计过程的设计需求与决策约束
    3.2 广义产品知识获取方法
        3.2.1 知识获取概念及过程
        3.2.2 基于 Internet 的广义产品知识获取
        3.2.3 基于知识地图的广义产品知识获取
    3.3 基于 AHP—优度理论的产品知识评价方法
        3.3.1 评价方法的分类及选择
        3.3.2 产品知识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3.3.3 评价模型的建立及衡量条件相对权重的确定
        3.3.4 应用优度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
    3.4 产品知识评价方法实例验证
        3.4.1 应用背景介绍
        3.4.2 优度评价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本体的广义产品知识系统构建技术
    4.1 产品知识表示方法
        4.1.1 产品知识表示研究现状
        4.1.2 本体概述
    4.2 基于本体的知识建模原则与方法
        4.2.1 构建原则
        4.2.2 构建方法
    4.3 基于本体的知识建模语言与建模工具
    4.4 构建实例
        4.4.1 油罐车产品知识结构
        4.4.2 基于 OWL 语言的油罐车产品知识建模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语义的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
    5.1 基于语义 Web 的决策支持系统平台模型
        5.1.1 语义 Web 体系结构
        5.1.2 基于语义 Web 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架构
    5.2 决策任务形式化方法
        5.2.1 决策任务的制定
        5.2.2 决策任务与本体知识
        5.2.3 决策任务本体化方法
    5.3 决策任务求解关键技术
        5.3.1 决策任务提交及分类算法
        5.3.2 决策任务模糊聚类分析
    5.4 决策任务求解实例验证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广义产品知识的决策支持原型系统开发与应用
    6.1 系统开发策略与实现技术
        6.1.1 系统开发策略及流程
        6.1.2 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6.1.3 系统实现技术
    6.2 系统模块实现及应用验证
        6.2.1 系统功能模块组成
        6.2.2 系统功能模块架构
        6.2.3 系统特点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及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4)论破解矛盾的辩证方法 ——可拓学与TRIZ矛盾问题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研究目的及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0.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0.5 文章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创造发明的核心是矛盾的破解
    1.1 破解矛盾的传统思维
        1.1.1 思维概述
        1.1.2 传统思维惯性
        1.1.3 思维惯性的表现形式
    1.2 创新和创新思维
        1.2.1 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
        1.2.2 创新思维的过程及类型
        1.2.3 创新思维的特点
    1.3 创新思维方法
        1.3.1 传统创新思维方法概述
        1.3.2 可拓学的创新思维模式
        1.3.3 TRIZ 的创新思维方法
    1.4 简要评述
第二章 几种不同的逻辑与矛盾观
    2.1 传统的逻辑与矛盾观
        2.1.1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2.1.2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矛盾观
        2.1.3 可拓逻辑与认知逻辑
    2.2 可拓学的矛盾观
        2.2.1 矛盾问题的界定
        2.2.2 处理矛盾问题的哲学基础
        2.2.3 解决矛盾问题的基本方法
    2.3 TRIZ 理论的矛盾观
        2.3.1 矛盾和冲突
        2.3.2 矛盾分类及其哲学蕴含
        2.3.3 关于矛盾问题的求解工具
    2.4 简要评述
第三章 破解矛盾的辩证方法:基元理论和物-场分析模型
    3.1 破解矛盾问题的可拓学基元理论
        3.1.1 基元理论概述
        3.1.2 破解矛盾的可拓方法
        3.1.3 矛盾问题的智能化处理
    3.2 破解矛盾系统的 TRIZ 物-场分析模型
        3.2.1 物-场模型概述
        3.2.2 破解矛盾的物-场分析
        3.2.3 矛盾系统的标准解法
    3.3 可拓学基元理论与 TRIZ 物-场模型比较分析
        3.3.1 基元理论与物-场模型的差异比较
        3.3.2 基元理论与物-场模型的内在联系
        3.3.3 基元理论与物-场模型的功能应用
    3.4 简要评述
第四章 可拓学与 TRIZ 破解矛盾的方法论原则
    4.1 构建解决矛盾问题的可拓学方法论体系
        4.1.1 定性判断与定量描述相结合
        4.1.2 整体研究与分析还原相结合
        4.1.3 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
    4.2 构建解决技术矛盾的 TRIZ 方法论体系
        4.2.1 宏观综合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4.2.2 系统归纳与阶段演绎相结合
        4.2.3 结构分析与功能实现相结合
    4.3 可拓学与 TRIZ 的方法论意义及应用研究
        4.3.1 可拓学的方法论意义
        4.3.2 TRIZ 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4.3.3 可拓学与 TRIZ 方法论应用研究
    4.4 简要评述
第五章 从技术哲学视角审视可拓学与 TRIZ 比较研究
    5.1 智能模拟的科学技术前提与哲学基础
    5.2 认识论对于可拓学人工智能的意义
    5.3 本体论与 TRIZ 计算机辅助创新
    5.4 简要评述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矛盾问题智能化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概况
    1.1 可拓信息-知识-策略形式化体系的研究
    1.2 可拓推理的研究
    1.3 可拓数据挖掘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研究
    1.4 解决不相容问题的可拓策略生成理论与技术的研究
    1.5 解决对立问题的转换桥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1.6 传导矛盾问题求解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1.7 矛盾问题智能化处理系统的研究
    1.8 各领域中矛盾问题智能化处理的研究
2 结论

(6)科技项目管理中的知识共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知识管理与知识共享理论综述
        1.2.1 知识管理的内涵
        1.2.2 知识管理与知识共享的关系
        1.2.3 知识共享的内涵及作用
        1.2.4 知识获取与知识共享的方法
        1.2.5 知识共享的困难与协调机制
        1.2.6 知识共享的研究现状及简评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结构安排
2.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的分析
    2.1.引言
    2.2.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的特点与分类
        2.2.1.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的产生
        2.2.2.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的特点
        2.2.3.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的分类
        2.2.4.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的转化
    2.3.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的特点
        2.3.1.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的资源
        2.3.2.科技项目管理工作的特点
        2.3.3.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的特点
        2.3.4.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的有利条件
    2.4.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过程分析
        2.4.1.知识共享的需求动因分析
        2.4.2.科技项目管理中的知识共享过程
        2.4.3.知识共享过程中的知识转化模式
    2.5.小结
3.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的表示
    3.1.引言
    3.2.知识集理论及其表示
        3.2.1.知识集概念的提出
        3.2.2.知识集的可拓表示
        3.2.3.知识集关联分析方法
    3.3.知识共享的表示
        3.3.1.知识共享主体及其表示
        3.3.2.知识共享网络及其表示
        3.3.3.知识状态及其表示
        3.3.4.知识共享行为及其表示
    3.4.知识集理论在科技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3.4.1.项目相似性分析方法与实例
        3.4.2.遴选同行评审专家方法与实例
    3.5.小结
4.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的方法
    4.1.引言
    4.2.相关概念的提出
        4.2.1.知识引力与知识流力
        4.2.2.知识危机与知识缺口
    4.3.知识共享需求分析方法
        4.3.1.需求知识定位模型(RKOM)及实例
        4.3.2.知识缺口发现模型(KGDM)及实例
    4.4.知识共享策略生成方法
        4.4.1.策略生成的理论基础
        4.4.2.知识共享问题的描述
        4.4.3.知识状态基元相关网
        4.4.4.知识共享链生成模型(KSCGM)及实例
    4.5.小结
5.科技项目管理中基于知识共享的评价
    5.1.引言
    5.2.科技项目管理中的可拓评价模型
        5.2.1.评价方法的选择
        5.2.2.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2.3.建立物元-层次分析模型
        5.2.4.物元-层次综合评价模型
    5.3.评审专家的反评估方法
        5.3.1.反评估指标体系
        5.3.2.反评估算法
        5.3.3.反评估实例
    5.4.科技项目的综合评价方法
        5.4.1.项目评价指标体系
        5.4.2.项目综合评价算法
        5.4.3.项目综合评价实例
    5.5.知识共享的有效性评价方法
        5.5.1.评价指标体系
        5.5.2.综合评价算法
    5.6.小结
6.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的实施
    6.1.引言
    6.2.科技项目管理中的知识共享机制
        6.2.1.知识共享基础设施的建设
        6.2.2.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
    6.3.科技项目管理中的知识共享平台
        6.3.1.知识共享平台的作用
        6.3.2.知识共享平台的设计原则
        6.3.3.知识共享平台的功能
        6.3.4.知识共享平台的体系结构
    6.4.本文理论在知识共享平台中的应用
        6.4.1.基于本文理论的科技项目评审方法
        6.4.2.基于知识共享的科技项目整合方法
        6.4.3.知识共享平台下的知识共享方法
    6.5.知识共享平台的实现
        6.5.1.项目背景介绍
        6.5.2.平台功能结构设计
        6.5.3.平台应用结构设计
        6.5.4.平台实现演示
    6.6.小结
结论
    论文的主要工作
    对进一步工作展望
创新点摘要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7)中医外感温燥、凉燥证病因因素量化和多维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外感病温燥、凉燥证病因研究进展
    1 外感病病因因素的研究进展
        1.1 理论研究
        1.2 实验研究
    2 外感燥证病因因素的研究进展
        2.1 理论研究
        2.2 实验研究
    3 外感病病因因素的跨学科研究尝试
    4 总结与展望
第二部分 关于可拓学与数据挖掘
    1 可拓学相关理论
        1.1 可拓学的概念
        1.2 可拓学的研究方法
        1.3 可拓学的研究内容
        1.4 运用可拓理论分析外感病因因素的相关性
    2 数据挖掘相关理论
        2.1 数据挖掘的概念
        2.2 数据挖掘的基本思想
        2.3 数据挖掘的分类
        2.4 数据挖掘的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 基于可拓学、数据挖掘、ID3算法分析温燥、凉燥证病因因素量化及多维相关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1.2 调查工具
        1.3 调查方法
        1.4 诊断标准
        1.5 病历选择标准
        1.6 数据处理方法
        1.7 调查质量控制
        1.8 外感病病因因素分析系统的建立
        1.9 整体技术路线
    2 结果
        2.1 总体分析
        2.2 一般资料对温燥证、凉燥证发病的影响情况
        2.3 体质因素和生活习惯对温燥证、凉燥证发病的影响情况
        2.4 气象、环境因素对温燥证、凉燥证发病的影响情况
        2.5 综合各种因素对温燥证、凉燥证发病的影响情况
    3 讨论
        3.1 当代中医对外感病因的认识
        3.2 调查结果分析
        3.3 外感燥证的防治
        3.4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四部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8)可拓智能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背景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智能设计的研究概况
        1.2.1 智能设计的产生
        1.2.2 智能设计的研究内容
        1.2.3 当前智能设计面临的问题
    1.3 知识工程研究概况
        1.3.1 知识工程的提出
        1.3.2 知识工程的研究内容
        1.3.3 目前知识工程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可拓学的研究现状
        1.4.1 可拓学的发展阶段
        1.4.2 可拓学的学科体系
        1.4.3 可拓学与人工智能
        1.4.4 可拓学在产品设计中的研究现状与不足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智能设计的可拓知识建模
    2.1 可拓智能设计模型的建立
        2.1.1 可拓模型
        2.1.2 产品设计的知识特点
        2.1.3 EIDM 的定义
        2.1.4 EIDM 的特点
    2.2 可拓智能设计模型的表示形式与中间代码
        2.2.1 EIDM 的表示形式
        2.2.2 EIDM 的中间代码
    2.3 可拓智能设计模型的集成求解策略
        2.3.1 EIDM 的问题识别
        2.3.2 EIDM 模型的集成求解算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能设计知识推理的菱形求解策略
    3.1 可拓约束图
        3.1.1 可拓关系及可拓图
        3.1.2 可拓约束图及构建算法
        3.1.3 可拓约束图的冲突及消解
    3.2 菱形发散过程的物元拓展推理
        3.2.1 可拓继承推理
        3.2.2 可扩推理
        3.2.3 发散推理
        3.2.4 相关及蕴含推理
        3.2.5 基于可拓约束图的物元拓展推理算法
    3.3 菱形收敛过程的条件可拓集合生成
        3.3.1 关联函数的计算
        3.3.2 条件可拓集合的生成算法
    3.4 菱形求解策略的智能设计应用实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智能设计的可拓实例推理方法
    4.1 实例推理的可拓知识建模
        4.1.1 可拓实例推理模型ECRM
        4.1.2 基于ECRM 的知识获取
    4.2 基于距的实例检索
        4.2.1 语义距、语义侧距及加权语义距
        4.2.2 基于距的实例检索算法
    4.3 应用实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相关网的智能优化建模
    5.1 智能优化建模的工程背景
    5.2 EIDM 优化知识表示
        5.2.1 EIDM 优化设计知识的表示方法
        5.2.2 EIDM 优化系统的设计变量、目标变量和约束变量
    5.3 基于相关网的EIDM 智能优化建模
        5.3.1 EIDM 智能建模总体过程
        5.3.2 相关网的构建
        5.3.3 基于相关网的优化模型建立过程
        5.3.4 智能建模后的优化求解
    5.4 智能建模及优化实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定性相关推理的方案再设计策略生成
    6.1 定性相关推理
        6.1.1 定性物元
        6.1.2 定性物元的相关性
        6.1.3 定性相关网
        6.1.4 定性相关定理
    6.2 基于定性相关推理的方案再设计求解
        6.2.1 RC 网的构建与目标相关物元集的生成
        6.2.2 定性相关网的构建
        6.2.3 目标机制的生成
        6.2.4 基于目标机制的定性相关推理与再设计策略生成
    6.3 实例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可拓智能设计原型系统及其应用
    7.1 可拓智能设计原型系统EIDS
        7.1.1 EIDS 总体结构
        7.1.2 EIDS 的实现技术及实现过程
        7.1.3 EIDS 原型系统的功能模块
    7.2 EIDS 的智能设计应用
        7.2.1 基于可拓知识推理的水轮发电机参数预估
        7.2.2 基于可拓实例推理的水轮发电机电磁设计
        7.2.3 水轮发电机电磁设计的优化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基于知识工程的固体发动机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基于知识工程的设计技术发展概况
        1.2.2 专家系统辅助固体发动机设计发展概况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论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基于知识工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体系
    2.1 引言
    2.2 基于知识工程的设计方法与概念
    2.3 基于知识工程的固体发动机设计需求分析
        2.3.1 固体发动机设计的结构-行为-功能建模
        2.3.2 固体发动机设计特点及问题
    2.4 基于知识工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方法
        2.4.1 基于案例的设计推理策略
        2.4.2 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
        2.4.3 专家经验指导下的知识获取
    2.5 固体发动机设计体系框架
    2.6 小结
第三章 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的结构-行为-功能建模
    3.1 引言
    3.2 设计功能域建模
        3.2.1 非量化性能要求的量化描述
        3.2.2 量化性能要求间的规范化处理
        3.2.3 设计功能域建模实例
    3.3 映射关系建模
        3.3.1 量化参数间映射关系的具体化
        3.3.2 定性映射关系的具体化
    3.4 小结
第四章 面向对象的固体发动机混合知识表示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单一知识表示及其方法研究
        4.2.1 量化设计要求的语义网表示
        4.2.2 材料知识的框架表示
        4.2.3 启发性知识定性规则表示
        4.2.4 经验性知识神经规则表示
        4.2.5 基于特征描述的设计结果决策表
    4.3 面向对象的固体发动机设计案例表示
        4.3.1 基于设计结果的案例分类层次
        4.3.2 面向对象固体发动机设计案例表示的实现
    4.4 小结
第五章 专家经验指导下的设计知识获取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设计启发性知识获取
        5.2.1 基于定性推理的启发性知识获取
        5.2.2 基于数据挖掘的启发性知识获取
        5.2.3 分析与结论
    5.3 设计经验性知识获取
        5.3.1 面向产品实例的经验知识获取
        5.3.2 面向领域专家的经验知识获取
        5.3.3 实例与专家经验相结合的设计经验知识获取
        5.3.4 固体发动机设计经验性神经规则确定
    5.4 显式原理性知识获取
    5.5 小结
第六章 基于案例的固体火箭发动机集成化推理技术研究
    6.1 引言
    6.2 固体发动机设计案例相似性检索
        6.2.1 案例相似性检索问题描述
        6.2.2 基于比较的案例相似性检索
        6.2.3 基于聚类和模糊神经网络的设计案例相似性检索
    6.3 固体发动机设计案例调整技术
        6.3.1 案例调整方式及适用条件
        6.3.2 基于神经规则推理的定性描述量调整
        6.3.3 基于定性规则推理的量化参数调整
    6.4 固体火箭发动机总体和分系统设计推理
        6.4.1 总体设计推理
        6.4.2 装药设计推理
        6.4.3 燃烧室设计推理
        6.4.4 喷管设计推理
        6.4.5 点火器设计推理
    6.5 小结
第七章 固体火箭发动机知识工程设计具体实现
    7.1 引言
    7.2 单室单推力固体发动机设计
        7.2.1 总体设计
        7.2.2 装药设计
        7.2.3 燃烧室设计
        7.2.4 喷管设计
        7.2.5 点火器设计
    7.3 单室双推力固体发动机设计
        7.3.1 总体设计
        7.3.2 装药设计
        7.3.3 其它分系统设计
        7.3.4 分析与结论
    7.4 小结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10)基于可拓学的网络安全管理相关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网络安全技术概述
    1.2 入侵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1.3 攻击图生成方法的研究现状
        1.3.1 攻击情景
        1.3.2 攻击树
        1.3.3 攻击网
        1.3.4 攻击图
    1.4 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
        1.4.1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
        1.4.2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工具
        1.4.3 信息安全风险分析方法
        1.4.4 信息安全模型
        1.4.5 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第二章 可拓学理论介绍
    2.1 可拓学概述
    2.2 可拓学主要理论
        2.2.1 基元理论
        2.2.2 可拓集合理论
        2.2.3 可拓逻辑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网络安全模型及其可拓表示
    3.1 引言
    3.2 网络安全模型及可拓表示
        3.2.1 网络系统模型及可拓表示
        3.2.2 网络安全工具模型及可拓表示
        3.2.3 网络安全事件模型及可拓表示
        3.2.4 网络系统状态模型及可拓表示
    3.3 可拓表示模型的应用实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可拓识别的入侵检测模型
    4.1 引言
    4.2 基于可拓识别的检测模型
        4.2.1 系统分析模型
        4.2.2 入侵检测中的多特征融合方法
        4.2.3 检测模型
        4.2.4 基于关联函数的入侵行为识别
    4.3 基于可拓识别的序列模式检测模型
        4.3.1 序列模式
        4.3.2 基本序列模式检测模型
        4.3.3 综合序列模式检测模型
        4.3.4 多序列模式综合检测模型
    4.4 模型的实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ESGS的网络攻击图的自动生成
    5.1 引言
    5.2 ESGS描述
        5.2.1 ESGS原理概述
        5.2.2 不相容问题
        5.2.3 传导变换
        5.2.4 ESGS的功能模块和实现流程
    5.3 基于ESGS的网络攻击图自动生成的形式化模型
        5.3.1 问题描述
        5.3.2 模型
    5.4 模型的实现与实例分析
        5.4.1 模型的ESGS方法实现
        5.4.2 实例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可拓评价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6.1 引言
    6.2 可拓评价方法
    6.3 可拓风险评估模型
    6.4 基于区间距的可拓风险评估
        6.4.1 距和关联函数
        6.4.2 区间关联函数的构造
        6.4.3 基于区间距的风险评估方案
        6.4.4 实例分析
        6.4.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可拓方法与知识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知识工程的航天器总体设计优化[D]. 赵翰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2]面向TRIZ-可拓学集成的创新方法研究[J]. 赵燕伟,何路,洪欢欢,黄祥.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5(02)
  • [3]基于广义产品知识的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冯青. 西北工业大学, 2014(07)
  • [4]论破解矛盾的辩证方法 ——可拓学与TRIZ矛盾问题比较研究[D]. 翟章宇. 长安大学, 2013(06)
  • [5]矛盾问题智能化处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进展[J]. 杨春燕,李卫华,李小妹.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1(01)
  • [6]科技项目管理中的知识共享研究[D]. 李海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10(05)
  • [7]中医外感温燥、凉燥证病因因素量化和多维相关研究[D]. 张开升. 暨南大学, 2009(09)
  • [8]可拓智能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张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02)
  • [9]基于知识工程的固体发动机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谷建光.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8(04)
  • [10]基于可拓学的网络安全管理相关技术[D]. 肖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扩展方法和知识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