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能日光温室创新增效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一)(论文文献综述)
白新禄[1](2021)在《设施菜地土壤氮素累积及调控研究》文中认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种植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传统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断降低,而以高投入高产出为特征的果树、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设施蔬菜作为重要的蔬菜种植模式,成功解决了我国北方冬春季蔬菜生产以及南方避雨栽培难题,为保证我国蔬菜周年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设施栽培以小农户为主,生产中“大水大肥”普遍,水氮过量问题突出,导致氮素在土壤大量累积,造成土壤盐渍化、土壤酸化等问题,氮素损失风险高。但有关设施菜地氮素累积动态以及与氮素投入(或氮素盈余)的定量关系,累积氮素特别是硝态氮在土壤剖面的迁移及动态变化过程,我国设施菜地从田块到区域尺度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及影响因素,减氮、控水及配施硝化抑制剂等不同措施阻控氮素累积的效果等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采取田间试验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我国设施菜地土壤氮素累积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黄土高原新建设施温室连续五年的定点监测,研究了设施菜地氮素投入、盈余、土壤氮素累积动态及其与氮素盈余的关系;通过大数据分析法研究了全国设施菜地硝态氮累积现状、影响因素及不同调控措施阻控硝态氮淋溶(下层硝态氮累积)的效果;通过连续两年3季的田间试验,比较了减氮、控水及配施硝化抑制剂等水氮调控措施阻控氮素累积及损失的效果。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连续五年定点监测明确了新建设施菜地氮素投入、携出和盈余以及氮素动态累积状况。结果表明,设施菜地生产中过量施氮问题突出,年均氮素投入量为1871kg N ha-1。其中,有机肥带入的氮素量为1136 kg N ha-1,占总氮素投入量61%。年均氮素盈余量达1354 kg N ha-1。过量施氮导致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快速累积,新建设施菜地种植5年后0-100 cm土壤全氮显着高于种植前。0-100 cm和0-20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随种植年限显着增加,其年均增长速率分别为182 kg N ha-1yr-1和225 kg N ha-1yr-1。0-20 cm土壤pH随种植年限显着降低,0-100 cm土壤电导率(EC)随种植年限显着增加。过量氮素盈余导致设施菜地土壤全氮和硝态氮快速累积,由此引发的环境效应值得关注。(2)设施菜地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量高。测定的陕西杨凌15个设施菜地0-50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为2311-12157 kg N ha-1,平均累积量达5860 kg N ha-1。采用Meta分析首次估算了全国设施菜地硝态氮累积量,结果显示,全国设施菜地0-40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为950-1487 kg N ha-1,占累积氮素投入量的13%-17%,硝态氮年均累积速率为16-62 kg N ha-1yr-1。其中,65%-70%的硝态氮分布在根区(0-100 cm)之下。氮素投入量和土壤pH是决定0-10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的正效应因素,而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C/N是决定0-10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的负效应因素;水分投入量和氮素投入量是决定100 cm以下土壤硝态氮累积的正效应因素,而土壤粘粒含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C/N是决定100 cm以下土壤硝态氮累积的负效应因素。因此,对于给定的设施菜地而言,其粘粒含量与pH相对稳定,减氮、控水和增碳可以作为阻控设施菜地硝态氮累积的主要措施。(3)降低根区硝态氮淋溶是阻控根区以下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关键。Meta分析结果显示,四种阻控措施:氮肥管理措施(包括减氮、氮肥增效剂和有机肥替代化肥)、水分管理措施、水氮综合调控措施、填闲作物措施分别使设施菜地根区硝态氮淋溶量降低了22%、24%、48%和35%,分别显着增加单位刻度硝态氮淋溶量蔬菜产量(蔬菜产量/硝态氮淋溶量)27%、31%、87%和44%。但对于氮素累积的设施菜地若只采取水分管理措施(减灌)存在降低蔬菜产量的风险。土壤理化性质(如土壤质地、pH等)显着影响阻控措施的效果。因此,氮素管理措施和水氮调控措施是消减设施菜地硝态氮淋溶损失的简便、高效的阻控措施。(4)有机碳源投入增加了设施菜地N2O排放的风险。田间试验表明,夏休闲期间设施菜地施用有机肥且灌溉后导致N2O排放显着增加,其N2O排放量可占年排放量的20%以上。培养试验表明,添加有机肥提取的水溶性有机物(WSOM)导致设施菜地土壤N2O排放增加了1-3倍。在高水分条件下(70%-90%土壤孔隙含水量),N2O排放与CO2排放呈现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说明高水和碳源投入后,反硝化途径的N2O排放可能是设施土壤N2O排放的主要途径。因此,建议将设施菜地夏休闲期间的N2O排放纳入设施菜地N2O排放清单;应当降低硝态氮累积,合理管控土壤水分,来减少N2O排放风险。(5)连续两年3季田间试验表明,减氮40%、减水14%-28%措施对番茄和甜瓜产量和氮素携出量无显着影响,但显着提高了氮肥利用率29%-88%,显着降低0-200cm剖面硝态氮累积25%-74%。同时,水氮调控措施显着降低NH3挥发1%-17%,显着降低N2O排放50%-88%。与仅施化肥相比,化肥氮配施硝化抑制剂(DMPP)进一步降低土壤硝态氮累积和N2O排放,但存在增加NH3挥发的风险。与仅施化肥相比,有机肥替代以及有机肥替代加秸秆进一步降低土壤硝态氮累积,但存在增加N2O挥发的风险。可见,设施菜地具有较大的节氮和节水潜力,减氮控水是阻控设施蔬菜栽培中氮素累积与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有效措施。而在减氮控水基础上如何合理的配合其他调控措施需要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述,设施菜地生产过程中氮素盈余量高,导致土壤剖面累积了大量氮素,累积氮素以硝态氮为主。水氮投入共同驱动了硝态氮在土壤剖面的累积及分布。水氮调控是阻控设施菜地硝态氮累积及淋溶损失的主要措施;减氮控水措施在保证蔬菜产量的前提下,显着降低了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及氮素损失,提高了氮肥利用率。在减氮控水基础上配合硝化抑制剂、配施有机肥、配施有机肥加秸秆,进一步降低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但存在增加其他氮素损失的风险。因此,设施栽培体系如何合理的施用硝化抑制剂和有机肥(秸秆),需要进一步研究。
李文霞[2](2021)在《白银区强湾乡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调查分析》文中提出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作为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性产业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甘肃省地处我国西部落后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经济发展滞后,贫困人口又相对集中,仅仅依靠传统农业种植很难实现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与时俱进实现农业现代化至关重要。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强湾乡是典型的传统农业区域,曾有接近全区半数贫困村聚集于该乡镇,亟需通过加强政府扶贫政策支持、提高乡镇自身脱贫致富能力,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实现生计与生态的双赢。本文以强湾乡为研究区域,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查阅,并结合统计年鉴资料,获得了详细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强湾乡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制约因素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找到适合强湾乡农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新方向,具体结果如下:(1)强湾乡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要求,农业生产成本较高;二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低;三是宜耕土地紧缺与山旱地荒废现象并存;四是农民专业化程度不高;五是农产品品牌和销售渠道少,市场竞争力弱。(2)影响该区农民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因素有:是否掌握一项农业技能,农田面积,农业机械化程度,是否盛产名优特产,本村附近是否有电商网点,政府宣传培训力度,拆旧复垦、保护性耕作落实情况,土地流转情况,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各因素影响深度不同,影响程度大小排列如下:农业机械化程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本村附近是否有电商网点>农田面积>政府宣传培训力度>是否掌握一项农业技能>是否盛产名优特产>土地流转情况>拆旧复垦、保护性耕作落实情况。(3)推进强湾乡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二是健全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三是实施“拆旧复垦”、保护性耕作等政策,增加耕作面积;四是加强技能指导与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五是建立互联网电商平台,打造农产品品牌。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参考,有助于强湾乡农业的发展,对实现强湾乡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张潇丹[3](2020)在《河西走廊日光温室光热环境营造过程研究及数学模型构建》文中指出目前,发展“戈壁农业”是缓解粮菜争地矛盾、充分利用非耕地自然资源的有效途径。日光温室是“戈壁农业”的生产单元,其运行过程遵循“零耗能”绿色建筑理念,利用太阳能为植物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河西走廊地区具有丰富的戈壁光热资源,保证了“戈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能源供应。甘肃农业大学设施农业课题组基于传统日光温室理论,为河西走廊地区设计了五种不同墙体结构被动式日光温室:法兰式堆砂墙体日光温室(FLG)、混凝土堆砂墙体日光温室(CLG)、石砌堆砂墙体日光温室(GLG)、空心砖堆砂墙体日光温室(HLG)、加气块堆砂墙体日光温室(ALG)。这些日光温室结构的推广应用充分利用了戈壁光热资源,推动了河西走廊戈壁地区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但是,现阶段日光温室设计过程中仍存在围护结构热工设计侧重于隔热性能、对蓄热保温的考虑不充分,未能将温室系统能量传递各环节联系起来、系统揭示日光温室光热环境营造机制,普遍依赖定性研究、未能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等问题。这使基于传统日光温室设计理论为河西走廊戈壁地区设计的典型结构日光温室不能发挥预期的效果,进而制约了生产力。为此,本研究分析了周期性外界环境条件下河西走廊典型结构日光温室光热环境营造涉及的动态传热过程,通过定量描述各能量传递环节,建立并验证了日光温室光热环境模型;利用所建模型,对日光温室光热环境的营造过程进行了定量刻画,并对围护结构的周期性蓄放热性能及温室环境营造系统性能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河西走廊地区日光温室结构设计、环境调控、种植模式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工作与结果如下:1.构建了日光温室光环境模型。模型将采光前屋面等效为日光温室系统的辐射光源,综合考虑了天气条件、日光温室形状参数、建筑材料光学特性、太阳辐射传播模式对日光温室光环境的影响,通过采用数学语言表述不同类型辐射传递环节的特征及联系,对温室系统光环境的营造过程进行了准确刻画:首先通过建立前屋面参数方程分析了弧形前屋面变化倾角对太阳辐射透过率的影响,基于外界太阳辐射环境的动态变化规律,实现了对温室光源辐射强度不均匀性的准确描述;其次,通过追踪太阳光线路径、明确光源辐射角度分布,阐明了屋面光源向室内空间的直接辐射与散射辐射的散布规律;最后利用迭代运算对太阳辐射在室内空间的多次反射现象进行了模拟再现。通过上述环节的逐步推进,明确了不同结构日光温室室内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及分配情况。2.构建了日光温室热环境模型。模型的构建基于采光时段日光温室集取的太阳辐射能对一个运行周期(采光时段+夜间时段)内温室系统能量平衡的影响:首先利用观测数据,初步确定了温室各部件在热环境营造中发挥的作用及换热工况,从能量传递的角度分析了温室系统整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各组成模块之间的联系,建立了以室内空气模块为核心的温室系统能量平衡方程;其次对各换热环节中不同模式(热传导、热对流、短波太阳辐射、长波热辐射)的能量传递规律进行了定量描述,同时,对温室气体发射与吸收长波辐射的特性进行了探讨,并将这部分能量传递量化引入各换热环节,参与温室系统的能量平衡;最后基于不同工况对温室系统各部件的动态换热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换热表面分别建立了能量平衡方程,明确了室内空气模块从温室系统中获得的各项热增益。通过联立以上数学模型,实现了对日光温室热环境营造过程的定量刻画。3.利用建立的日光温室光热环境模型,围绕河西走廊地区五种典型结构日光温室的光热环境营造过程开展了研究。以沿温室东西走向长度为1.0 m的空间单元为研究对象,得出以下结论:1)五种典型结构日光温室的太阳辐射时空分布差异不明显。在作物生长空间范围(垂直高度≤2.0 m)内,太阳辐射照度由南至北、由下至上逐渐减弱,春分日采光时段的平均光照度分布为4200051000 lux,夏至日为5400057200 lux,秋分日为4000046000 lux,冬至日为2200035000 lux。夏至日靠近北墙出现平均宽1.6 m的阴影区域。2)在晴朗冬至日,FLG、CLG、GLG、HLG(ALG)集取并用于光热环境营造的有效太阳辐射分别为124.15、118.90、120.49、119.65 MJ。不同结构日光温室中太阳辐射的分配存在差异:FLG的北墙有效太阳辐射较CLG、GLG、HLG(ALG)分别多出25.4%、29.4%、34.8%,地面有效太阳辐射的偏差在6.5%以内。3)晴天条件下的一个运行周期内,相较于室外气温(-130?C),FLG、CLG、GLG、HLG、AL G室内气温平均提高26.44、24.77、24.27、22.73、22.95?C。HLG与ALG中分别出现了8.7 h与9.6 h的低温时段(<10?C)。为了消除低温环境对作物造成不利影响,HLG与ALG的运行需配备辅助加温设施。4)FLG、CLG、GLG的热稳定性优于HLG与ALG。晴天条件下的一个运行周期内,五种结构温室室内空气模块的净热增益分别为-0.0057、-0.0059、-0.0054、-0.0070、-0.0079 MJ/m3,HLG与ALG中空气热损失较其他温室平均高出23.7%与39.6%。5)在日光温室热环境营造中,北墙及地下部分发挥蓄热式换热器的作用。一个运行周期内,北墙FL、CL、GL、HL、AL的有效热蓄积/释放量分别为18.60、15.62、16.20、6.59、4.75 MJ,热效率分别为79.5%、77.1%、78.5%、60.2%、65.1%;对应地下部分的有效热蓄积/释放量分别为19.81、19.89、19.85、24.84、26.56 MJ,热效率分别为77.5%、76.9%、76.6%、80.3%、81.1%。6)夜间时段,五种结构北墙对室内空气总热损失的能量补偿分别为46.4%、42.2%、43.1%、19.8%、13.1%,对应地下部分的的能量补偿分别为51.9%、55.9%、55.0%、77.5%、83.8%。当HL与AL无法保证充足的放热量时,地下部分充分发挥其蓄热保温性能,但无法有效改善温室热环境。7)FLG、CLG、GLG、HLG、ALG的太阳辐射有效利用率分别为28.7%、27.7%、27.7%、24.5%、24.3%。FLG兼具采光、升温、保温性能优势与成本效益,充分发挥了日光温室对戈壁光热资源的利用潜能,是河西走廊地区发展“戈壁农业”首选的温室类型。
雷娜[4](2020)在《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的环境特点及应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节能日光温室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设施生产的主要结构,可显着提高冬季蔬菜质与量,增加效益,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大庆市地处黑龙江省,冬季环境条件恶劣,设施农业的发展有助于其摆脱寒冷气候的束缚,是大庆市地区农业增效、农户增收的有力支柱。但传统日光温室初期建设时的高投入制约了设施农业的推广,现根据大庆市地域特点及现状,推广建设新型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以低投入、高效益来满足温室冬季生产的需求。为研究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在大庆地区蔬菜生产的应用效果,以传统砖混结构日光温室为对照,在2018年9月-2020年1月内监测夏季最热、冬季最冷时温室内温、湿度变化,温室温度包括水平方向东西和南北的气温、土温变化规律,竖直方向不同膜层结构下气温,不同深度土温变化规律。同时分析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的骨架结构和适宜的蔬菜茬口安排。试验结果表明:(1)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在夏季各时间段内,温室内平均温度不高于室外平均温度0.89°C,东西方向气温差为06.2°C,南北方向气温差为05°C,竖直方向气温差为08.5°C,后墙内壁面不同高度气温差为01°C,温室内温度较均匀,接近室外温度,适宜植物在适当遮阴条件下整齐生长。(2)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在冬季各时段内气温变化情况为:夜间平均气温在0.6°C,最低气温在-2.5°C以上,对比室外温度平均提高了17.83°C,相较于传统日光温室平均低0.8°C;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东西方向气温差为07.5°C,南北方向气温差为04.5°C,传统日光温室东西方向气温差为06.6°C,南北方向气温差为05.2°C;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在2019年11月11日-12月20日的时段内(极端恶劣天气下适当补温),温室内部温度表现良好。说明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南北气温差小于传统日光温室,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冬季基本生产需求。(3)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土层10cm处东西、南北方向温差不超过2.50°C,平均温差不超过1.365°C,最低土层温度为5°C;20cm土层温度东西、南北温差不超过1.50°C,平均温差不超过0.75°C,最低土层温度为6°C。表明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内各点土壤温差较小且适宜耐低温植物生长。(4)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在晴、阴、雨雪三种天气状况下,温室内部湿度呈现递减,但始终高于传统日光温室。温室内部温湿度变化规律呈现负相关关系,夜间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最高相对湿度可达100%,需在生产中及时降湿,避免病害发生。(5)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骨架结构简单,一体化程度高,建设成本为80-150元/m2,对土壤耕层破坏小,多层膜的设置延长生产周期,从而实现错峰产出,增加效益。综上所述,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结构简单,初期投入低,茬口安排多样化。其能够在夏季适当遮阴条件下正常生产;冬季单膜结构时可实现春提前至3月中下旬定植、秋延后至11月上旬结束采收;冬季4膜结构低温种植叶菜类植物;适当补温条件下可越冬生产或提前育苗,从而实现温室的周年生产。
张鹏[5](2019)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文中研究表明设施农业是指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其显着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收效。本文在对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现状及现有资源条件等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典型设施农业园区运营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SWOT分析,对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1.调查结果: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农村农业发展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产业化组织规模小、市场竞争能力弱,缺乏必要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缺乏专业批发市场和营销组织、产销衔接不好的问题。2.针对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产业现状,采用SWOT矩阵分析法,结合国内外及内蒙古发达地区经验,提出以下对策。(1)发展布局:利用现有发达的物流服务体系,合理分配资源并建立复合型产业园区,鼓励企业为主导的经营模式进行多元化资金投入,完善覆盖生产、农资、销售等各环节的保险体系;(2)软件升级: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人才引进条件,加强与高校及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3)市场拓展:努力开拓市场、发展订单农业等。3.通过调研找出制约当地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配套集成日光温室蔬菜高产高效技术体系,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提供依据,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的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孙锦,高洪波,田婧,王军伟,杜长霞,郭世荣[6](2019)在《我国设施园艺发展现状与趋势》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我国设施园艺取得了长足进步,已经成为全世界设施园艺面积最大的国家,占世界总面积的85%以上,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我国园艺设施的类型、种植结构、规模、效益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等方面,简述我国设施园艺发展概况,并总结了我国设施园艺在工程装备、地域分布、标准化、节本增效、连作障碍防控、无土栽培、物联网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概括了我国设施园艺的主要特点,同时从产业布局、装备水平、产品质量、科技支撑、社会服务水平、生产效益、产品保鲜加工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设施园艺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最后结合近年来设施园艺领域的技术进步和最新发展动态,探讨了我国设施园艺今后的发展趋势。
方宾伟[7](2018)在《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我国60多年的防沙治沙的历史,期间国家投入了巨额资金,积累了大量的治沙经验,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从每隔五年左右的荒漠化和沙化统计数据来看,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沙漠化现象,整体生态还在不断的恶化。基于防沙治沙的可持续角度出发,1984年,钱学森提出了发展沙产业构想,指出了防沙治沙不仅仅在于治理,也要开发,要把治理蕴含于开发之中,关键在于改善经营和优化管理。自从提出沙产业的构想以来,全国各地沙产业蓬勃发展,早已实现了钱老上亿产业的目标。但是,沙产业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发展中也存在问题,特别是产业持续性问题,为了解决沙产业经营过程中可持续问题,本文尝试从不同经营模式视角出发,找出阻碍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因素,并提出对经营模式优化和创新的构想,保障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以上研究目标,本文主要分为十一个章节进行研究。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首先回顾国内外对沙产业经营模式的相关研究动态,并就国内外发展状态进行评述,为本文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针对研究中出现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解决研究范畴问题;第三章,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理论构建。首先针对沙产业参与主体进行利益分析,构建沙产业绩效评价体系,提出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第四,新疆沙产业发展概况及主要的经营模式。主要介绍新疆沙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主要沙产业的经营模式进行简单的介绍;第五,第六和第七章分别针对政府主导型、公司主导型和家庭主导型经营模式分析。主要介绍模式经营特征、经营下沙产业经营绩效、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式缺陷及优化途径;第八章,新疆不同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选取村庄为研究单位,以农户视角研究不同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第九章,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经营借鉴及创新。首先介绍国内外沙产业经营模式先进经验,然后在上述章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的创新模式,最后以第八师149团沙产业经营作为案例进行示范研究;第十章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创新的保障措施;第十一章,结论及展望。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沙化现象依然严重,沙化土地扩展出现减缓趋势。据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统计数据来看,截止2014年底,新疆沙化土地面积为74.71万平方公里,占新疆国土总面积44.87%。而沙化土地扩展情况来看,2010-2014新疆沙化面积增加367.18平方公里,与上次沙化统计比较,减少了46.85平方公里。2.新疆沙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化程度低。从发展规模来看,据统计新疆南疆沙产业面积达到1288.98万亩,东疆89.98万亩,北疆39.92万亩。从新疆沙产业加工企业调研情况来看,加工企业分布较多的阿克苏也不过82家企业,并且这些企业多是原材料的初步加工,并不具备产品的深加工能力。3.政府主导经营模式的缺陷是高投入,低产出。针对这个问题,有三种解决思路:一、引入独立的监督机构,提高代理效率;二、缩短委托代理链条,实现中央政府与农户的直接对接。三、尝试寻找合作发展模式,提高经营效率。公司主导经营模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利益的分配不均。针对这个问题,有三种解决思路:一、引入中介组织,强化公司和农户的关系;二、引入监督机构,促进公司和农户的融合。三、途径三:引入合作组织,外部问题内部化解决。家庭主导经营模式下存在规模小和资源不足两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有两种解决思路:一、扩大规模,发展家庭农场形式。二、寻求合作制发展方式,解决资源不足现状4.沙产业经营中,影响经营者对不同经营模式选择有四个显着的影响因子。第一,经营者的文化程度对经营模式有显着影响。经营者文化程度越高,在选择模式是会选择效率比较高的经营模式,也会通过改变自身情况进入效率较高的经营模式。第二,沙产品商品率对经营者模式选择有显着影响。沙产品商品率越高,经营者越可能选择政府或者公司型经营模式。第三,融资效果影响经营者模式的选择。经营者融资能力越强,越倾向于自己经营沙产业。第四,政府扶持力度影响经营者模式的选择。政府扶持力度越高,经营者自我经营的意愿越大。5.新疆沙产业创新模式是股份合作制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模式下,主要包括三种经营方式:一、政府+农户。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和农户按照股份进行合作,政府提供项目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等,而农户通过自己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进行入股,最终的产品收益按照股份进行分配。二、政府+公司。这种模式下,政府不仅仅作为投资方,也是监督方,主要是考虑到沙产业的特殊性,沙产业有公益性的特点,因此在实际的合作中,不能仅仅注重经济效益,要在政府的监督下保持平衡的发展。三、政府+公司+农户。这种形式是结合政府、公司和农户三方的力量形成的合作制模式。这种模式下公司控股,其他两个经营主体可选择代表进入董事会,形成了共同治理的局面,最大的发挥各个利益体的资源禀赋,促进沙产业的可持续经营。
贾宋楠[8](2017)在《供肥对不同茬口设施番茄生长发育与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文中指出本文针对生产中设施番茄水肥利用率相对较低的现状,研究基于滴灌节水灌溉制度下的番茄各生育期对养分需求与供肥的关系,通过温室小区试验和室内化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蔬菜专用水溶肥(含N量16%,含P2O5量5%,含K2O量19%)为追肥种类,供肥量以N素为基准设为4个供肥水平,即F1(高肥)、F2(中肥)、F3(低肥)、F4(不追肥)。探究不同供肥量对秋冬茬和春茬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及碳氮生产特征、养分吸收动态规律等,揭示了提高温室番茄养分利用效率的机理,确定了提高养分利用率的关键调控时期和关键指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供肥量对植株生长及产量效应。供肥量对植株叶片数和株高影响不显着,与叶片扩展速率成正相关关系,与茎粗成负相关关系。秋冬茬和春茬番茄产量与供肥量成抛物线关系,当总供N量为290.61 kg/hm2(F2)时,产量分别达到最高值6 7776.93 kg/hm2和127 100.00 kg/hm2。随供肥量增加,番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糖酸比下降,而TSS、可滴定酸与维生素C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硝酸盐含量增加。(2)养分吸收、利用效率。两个茬口番茄肥料偏生产力(PFP)随供肥量增加均呈负指数幂的趋势;养分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随供肥量增加而减小;中肥(F2)处理保持了土壤养分投入与输出基本平衡。养分利用效率春茬是秋冬茬的1.52倍,养分收获指数比秋冬茬低0.048个百分点。(3)养分吸收特征。番茄干物质积累进程符合logistic函数轨迹,中肥(F2)处理进入快速积累期的时间比其它处理提前18d,且持续时段比其他处理长,获得高产;在果实氮素主要积累期,以高积累速率(0.061.07 kg/hm2),获得最高的吸氮量,提高了氮素果实生产效率。不同处理的氮、磷、钾素的吸收速率呈单峰曲线趋势变化。番茄采收后期吸氮量换取的生物量秋冬茬显着高于春茬。(4)养分分配特征。增加供肥量会增加营养器官中氮、磷、钾素的分配比例,使果实中的分配比例下降。两个茬口番茄氮、磷、钾素在不同生育阶段的分配比例不同,秋冬茬番茄氮和钾素的最大分配比例出现在果膨期和采收中期,磷素最大分配比例出现在采收中期;而春茬番茄氮素最大分配比例出现在采收中期,磷素和钾素最大分配比例出现在采收初期。(5)养分转运特征。番茄营养器官氮、磷、钾素向果实的转运量分别为0.8314.91 kg/hm2、0.473.52 kg/hm2、4.9048.01 kg/hm2,转运率分别为0.5920.43%、3.6212.80%、3.9238.36%,养分转运对果实的贡献率(024%),两茬口相比秋冬茬高于春茬,且都随供肥量增多转运贡献率降低,其贡献率远低于粮食作物(50%57%)。因此,番茄的养分管理与粮食作物“前蓄后转”的养分调控理念不同,番茄应以“前降后补”的管理策略,达到节肥增效的效果。(6)提出设施番茄滴灌供肥高产高效的科学追肥模式:秋冬茬番茄果膨期共追肥4次,N、P2O5、K2O追肥量为26.74、8.36、31.76 kg/hm2/次;收获期共追肥5次,N、P2O5、K2O追肥量为28.46、8.89、33.79 kg/hm2/次。春茬番茄果膨期共追肥5次,N、P2O5、K2O追肥量为21.39、6.69、25.41 kg/hm2/次;收获期共追肥8次,N、P2O5、K2O追肥量为17.79、5.56、21.12 kg/hm2/次。
靳亦冰[9](201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前我国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下,农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在农业转型背景下,依靠资源消耗支撑的粗放型生产的聚落营建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人们居住理念发生转变,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传统的聚落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生活的需求,聚落的空间重构是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的必然趋势。西北旱作区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发源地,以黄土高原为代表的西北旱作区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失调、社会经济落后等诸多严峻问题。在农业转型的现实背景下,在这样一个极其特殊区域中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中如何协调建筑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内在矛盾,建立并发展符合该区域整体特征、生产生活规律的人居环境,尤其是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与发展模式的探索尤为迫切和重要。在现代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尤为突出,该地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普遍存在传统乡村聚落布局不适应当前生产方式、聚落营建资源消耗过度、缺乏科学的技术体系支撑、地域特色缺失等诸多问题,且矛盾日益突出,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十分迫切而必要。论文研究站在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人与资源关系和谐的高度,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考察。选取西北旱作区典型传统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在农业转型视角下,就其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作为研究切入点,结合专业自身的特点,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将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还原于生态系统的宏观背景之中,重点研究农业发展与聚落营建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寻、揭示农业发展不同阶段聚落形态演进的动力机制。深入挖掘该地区传统乡土建筑营建中蕴含的本土营建智慧,尝试优化聚落营建过程中的能源利用与技术支撑体系,探讨适宜的聚落营建模式,尤其对清洁能源的综合利用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探讨,为缓解西北旱作区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探索构建西北旱作区聚落在农业转型期的营建基本理论框架,能够补充传统乡村聚落理论研究中农业视角研究的不足,对于探索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较为突出的科学意义。论文同时结合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方向,归纳总结出适应该地区生态系统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发展模式,为今后相关研究、实践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提出符合西北旱作区生产特征的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理论框架与适宜的技术支撑体系。本研究是对目前国内此领域研究的扩展,同时也是对现有传统乡村聚落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必要补充。1)研究的独特视角:从农业转型视角出发,以西北旱作区为整体地理单元进行分析探讨,以人居环境学、农村经济学、生态学学等为理论指导,研究“三农”问题最为突出的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2)注重旱作区的不同产业方式研究,营建模式理论与营建技术体系并重:在现代农业转型背景下,以聚落整体生态系统和谐为研究目标,从传统乡村聚落农业生产与聚落营建模式之间的关系入手,梳理农业发展不同阶段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态特征,从理论层面对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营建模式深入剖析,尝试建立营建模式理论框架,同时优化营建技术体系,使营建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相统一。3)在农业转型视角下,结合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的不同产业发展方向,提出适应西北旱作区农业发展的三种聚落营建模式。
陈立新[10](2013)在《黑龙江省设施蔬菜生产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拥有十三亿人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的农民数量达到了十亿人。可想而知,农业经济无疑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作为社会上密切关注的焦点“如何使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们重视的问题。蔬菜产业作为种植业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巨大的挑战。相较于百姓生活的其它必须品,蔬菜与人们的关系更加密切,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作为农民奔小康的支柱行业,蔬菜产业又处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中的重要位置。该研究在总结国内外及黑龙江省设施园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地域及生态功能为依据,选取黑龙江省大中城市,山区、半山区绿色蔬菜主产区,外向型基地及北菜南运基地4个生态区的设施结构类型、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进行调查,并在每一生态区选取一个代表城市进行设施蔬菜的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调查,该研究结果表明:1、2012年黑龙江省设施蔬菜面积为46667公顷,日光温室的面积为6542.7公顷,主要分布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和绥化等地区。塑料大棚40087多公顷,分布于全省各地。现代化温室主要功能为展示示范,面积仅为26.67公顷,并未在生产上大规模应用。2、黑龙江省设施结构类型主要有现代化温室、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其中日光温室主要以龙园系列温室、东农系列温室、改良43型温室、山东寿光类型温室、新型保温材料温室为主,龙园系列温室占日光温室总量的31.9%,东农系列温室、改良43型温室占了63.9%新型保温材料日光温室为4.2%。塑料大棚为黑龙江省地区设施栽培的主要类型,主要包括竹木结构塑料大棚、钢筋(管)塑料大棚和新型材料塑料大棚,钢筋(管)塑料大棚占所有类型大棚的81.6%;新型材料塑料大棚占17.2%,竹木结构塑料大棚占1.2%。现代化温室的主要类型为Venlo型,用于功能性示范作用。3、在黑龙江省4个生态区,日光温室蔬菜一般每年可以持续生产3茬,即春茬、秋冬茬和冬茬。春茬种植的蔬菜一般为茄果类、豆类、特菜类等,秋冬茬可种植黄瓜、番茄、青椒和菜豆等蔬菜,但大、小辣椒和大、小番茄种植的数量较多,面积较大;冬茬一般都种植叶菜类和发芽葱。大棚蔬菜一般每年可以进行2茬生产,即春茬和秋茬。春茬种植的蔬菜以番茄和黄瓜为主,秋茬一般种植茄果类、瓜类和叶菜类。4、对设施蔬菜的生产成本及收益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哈尔滨地区塑料大棚生产总成本为2614.5元/667平方米,投入产出比为1:2.4,日光温室设施蔬菜生产成本为10314.5元/667平方米,投入产出比为1:0.62。安达地区塑料大棚生产成本为3552.4元/667平方米,投入产出比为1:1.7,安达地区的日光温室设施蔬菜年生产成本7795元/667平方米,投入产出比为1:0.73。牡丹江地区塑料大棚生产总成本为2486元/667平方米,投入产出比为1:2.05,日光温室设施蔬菜年生产成本10050.6元/667平方米,投入产出比为1:0.36。同江地区塑料大棚生产总成本为3745.4元/667平方米,投入产出比为1:0.98,日光温室年生产成本9937元/667平方米,投入产出比为1:0.49。5、通过调查数据和调查过程中发现,黑龙江省设施蔬菜主要存在以下六个方面,即,盲目增加面积,忽略市场需求和内部生产管理;设施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耗过大,导致生产成本增高;日光温室建设及管理技术不配套;缺乏温室专用种植品种;机械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和设施蔬菜的安全性等问题。鉴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根据市场需求和功能适度发展日光温室面积;宏观调控,微观调整,做好战略发展布局;加快设施配套技术的研发;加强设施专用品种的选育;发展设施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率;发展绿色蔬菜生产;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节能日光温室创新增效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节能日光温室创新增效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一)(论文提纲范文)
(1)设施菜地土壤氮素累积及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我国设施菜地发展现状 |
1.2.2 设施菜地氮素投入现状 |
1.2.3 设施菜地土壤氮素转化 |
1.2.4 设施菜地土壤氮素去向 |
1.2.5 降低设施菜地氮素累积和损失以及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措施 |
1.3 小结 |
第二章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2.1 科学问题 |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三章 设施菜地氮素平衡及累积状况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域及设施温室 |
3.2.2 养分定点监测 |
3.2.3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 |
3.2.4 数据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设施菜地氮素平衡状况 |
3.3.2 土壤有机质、全氮、矿质氮、pH和EC变化情况 |
3.3.3 土壤全氮和硝态氮与氮素盈余的关系 |
3.3.4 土壤硝态氮与pH和EC的关系 |
3.4 讨论 |
3.4.1 设施菜地氮素盈余 |
3.4.2 设施菜地土壤氮素累积 |
3.4.3 研究启示与建议 |
3.5 小结 |
第四章 设施菜地硝态氮累积现状及主控因素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田间采样测定 |
4.2.2 全国数据收集及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硝态氮累积状况 |
4.3.2 全国设施菜地硝态氮累积状况 |
4.4 讨论 |
4.4.1 设施菜地硝态氮累积量 |
4.4.2 设施菜地硝态氮累积主控因素分析 |
4.4.3 设施菜地硝态氮累积的环境效应 |
4.4.4 不确定性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降低设施菜地根区硝态氮淋溶损失的措施-基于Meta分析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数据收集 |
5.2.2 数据整理 |
5.2.3 数据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5.3.1 设施菜地硝态氮淋溶 |
5.3.2 不同调控措施降低硝态氮淋溶的效果 |
5.3.3 土壤性质对不同调控措施效果的影响 |
5.4 讨论 |
5.4.1 设施菜地硝态氮淋溶 |
5.4.2 设施菜地硝态氮淋溶阻控措施 |
5.4.3 不确定性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施用有机肥对设施菜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室内培养试验 |
6.2.2 设施菜地田间试验 |
6.3 结果分析 |
6.3.1 培养试验中CO_2排放 |
6.3.2 培养试验中N_2O排放 |
6.3.3 培养试验中水溶性有机碳、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 |
6.3.4 夏休闲期间设施菜地土壤CO_2和N_2O排放 |
6.3.5 夏休闲期间设施菜地土壤水溶性有机碳、铵态氮和硝态氮变化 |
6.3.6 N_2O排放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 |
6.4 讨论 |
6.4.1 夏休闲期间设施菜地N_2O排放 |
6.4.2 有效碳源添加后设施菜地土壤N_2O排放 |
6.5 小结 |
第七章 水氮调控对设施菜地氮素累积及损失的影响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研究区域概况 |
7.2.2 试验设计 |
7.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7.2.4 统计分析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水氮调控对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影响 |
7.3.2 水氮调控对作物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7.3.3 水氮调控对氮素累积及损失的影响 |
7.3.4 水氮调控对氮素平衡的影响 |
7.4 小结 |
第八章 讨论与结论 |
8.1 讨论 |
8.1.1 设施菜地氮素盈余量高 |
8.1.2 设施菜地土壤硝态氮累积及环境效应 |
8.1.3 设施菜地氮素累积和损失阻控 |
8.2 主要结论 |
8.3 研究的创新点 |
8.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白银区强湾乡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农业相关概念 |
2.1.1 农业 |
2.1.2 传统农业 |
2.1.3 农业现代化 |
2.2 农业现代化原理及制约因素 |
2.3 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 |
2.3.1 国外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
2.3.2 国内农业发展研究 |
2.4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些理论和模式 |
2.4.1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2.4.2 农业易相发展理论 |
2.4.3 生态农业 |
2.4.4 循环农业 |
2.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5.1 研究目的 |
2.5.2 研究意义 |
2.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6.1 研究方法 |
2.6.2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白银区强湾乡农业概况 |
3.1 白银区农业概况 |
3.2 强湾乡农业概况 |
3.2.1 劳动力比例构成和培训情况 |
3.2.2 耕地种类面积及土地流转情况 |
3.2.3 农业基础设施情况 |
3.2.4 农业生产成本情况 |
3.2.5 合作社及销售网点建设情况 |
3.3 强湾乡农业发展成绩 |
第四章 白银区强湾乡农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
4.1 强湾乡农业调查问卷设计 |
4.2 强湾乡农业发展问卷描述性设计 |
4.3 强湾乡农业发展数据分析 |
4.3.1 变量的选择与赋值 |
4.3.2 模型选择 |
4.3.3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4.4 强湾乡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4.1 农业基础设施不能满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要求,农业生产成本较高 |
4.4.2 土地流转及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 |
4.4.3 宜耕土地紧缺与山旱地荒废现象并存 |
4.4.4 农民专业化程度不高 |
4.4.5 农产品销售渠道少,市场竞争力弱 |
第五章 白银区强湾乡农业现代化发展对策 |
5.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机械化和生态化进程 |
5.2 健全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
5.3 实施“拆旧复垦”、保护性耕作等政策,增加耕作面积 |
5.4 加强技能指导与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5.5 建立互联网电商平台,打造农产品品牌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白银区强湾乡农业发展情况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河西走廊日光温室光热环境营造过程研究及数学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日光温室的运行原理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日光温室的光环境研究 |
1.3.2 日光温室的热环境研究 |
1.4 本研究的切入点 |
1.5 本研究的研究思路 |
1.6 研究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河西走廊日光温室典型结构及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分析 |
2.1 日光温室结构类型与设计参数 |
2.1.1 法兰式堆砂墙体日光温室(FLG) |
2.1.2 混凝土堆砂墙体日光温室(CLG) |
2.1.3 石砌堆砂墙体日光温室(GLG) |
2.1.4 空心砖堆砂墙体日光温室(HLG) |
2.1.5 加气块堆砂墙体日光温室(ALG) |
2.2 日光温室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分析 |
2.3 小结 |
第三章 日光温室光环境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3.1 日光温室的光环境 |
3.1.1 日光温室光环境的特征 |
3.1.2 日光温室光环境的定义 |
3.2 日光温室光环境模型的构建 |
3.2.1 外界太阳辐射环境的计算 |
3.2.2 日光温室前屋面参数方程的建立 |
3.2.3 日光温室前屋面拦截外界太阳辐射的计算 |
3.2.4 日光温室前屋面捕获外界太阳辐射的计算 |
3.2.4.1 日光温室前屋面的太阳辐射透过率 |
3.2.4.2 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捕获量 |
3.2.5 日光温室室内太阳辐射环境的计算 |
3.2.5.1 室内太阳直接辐射 |
3.2.5.2 室内太阳散射辐射 |
3.2.5.3 室内太阳辐射的多次反射 |
3.2.5.4 日光温室室内太阳辐射的空间分布与分配 |
3.3 日光温室光环境模型的验证 |
3.3.1 室外太阳辐射的验证 |
3.3.2 室内太阳辐射的验证 |
3.4 日光温室光环境模型的应用 |
3.4.1 日光温室室内太阳辐射的季节性空间分布 |
3.4.2 日光温室室内太阳辐射的分配及温室系统的有效太阳辐射 |
3.4.3 保温被卷放位置的优化 |
3.5 小结 |
第四章 日光温室热环境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4.1 日光温室热环境营造涉及的物理过程 |
4.2 日光温室热环境模型的构建 |
4.2.1 基于日光温室系统热状况的模型假设 |
4.2.1.1 日光温室室内环境因素的测试 |
4.2.1.2 日光温室室内环境因素的空间变化规律 |
4.2.1.3 日光温室室内空间的长波热辐射计算 |
4.2.1.4 日光温室热环境模型构建的假设条件 |
4.2.2 日光温室系统组成模块的能量平衡方程 |
4.2.3 日光温室蓄热部件周期性换热过程的计算 |
4.2.4 日光温室热环境模型的运行 |
4.3 日光温室热环境模型的验证 |
4.4 日光温室热环境模型的应用 |
4.4.1 日光温室室内空间的传热模式分析 |
4.4.2 五种结构日光温室的温度环境变化规律 |
4.4.3 五种结构日光温室室内空气模块的能量收支状况 |
4.4.3.1 室内空气模块的累积热增益 |
4.4.3.2 室内空气模块的瞬时热增益 |
4.4.4 五种结构日光温室蓄热部件的周期性换热性能分析 |
4.4.4.1 蓄/放热阶段日光温室蓄热部件内外表面的累积传热量分析 |
4.4.4.2 日光温室蓄热部件的动态传热分析 |
4.4.5 五种结构日光温室的太阳辐射能利用率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4)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的环境特点及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当前我国日光温室发展现状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 |
1.2.1 日光温室的结构研究 |
1.2.2 日光温室环境因子研究 |
1.3 研究的主要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温室结构概述 |
2.1.1 两种温室的基本参数 |
2.1.2 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的骨架结构及成本分析 |
2.2 试验材料 |
2.2.1 气温监测仪器 |
2.2.2 湿度监测仪器 |
2.2.3 土层、内壁面温度监测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温室气温监测方法 |
2.3.2 温室土层温度监测方法 |
2.3.3 温室内部湿度监测方法 |
2.3.4 温室后墙内壁面温度监测方法 |
2.3.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夏季运行情况 |
3.1.1 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内部气温变化分析 |
3.1.2 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内部湿度变化分析 |
3.1.3 小结 |
3.2 冬季温室内部环境因子变化分析 |
3.2.1 温室内部气温监测分析 |
3.2.2 温室土层温度监测分析 |
3.2.3 温室内部湿度监测分析 |
3.2.4 小结 |
3.3 茬口分析 |
3.3.1 大庆市地区塑料大棚与日光温室基本种植模式 |
3.3.2 单双膜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长期温度分析比较 |
3.3.3 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茬口设置 |
4 讨论 |
4.1 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的骨架结构优势 |
4.2 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在保温、蓄热方面较对照温室的优势与差异 |
4.3 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在湿度方面较对照温室的差异 |
4.4 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的茬口优势 |
5 结论 |
5.1 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骨架特点 |
5.2 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温湿度特点 |
5.3 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种植安排特点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图 |
(5)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综述 |
1.2.1 国内产业现状 |
1.2.2 国外产业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调研 |
2.1 气候特征 |
2.1.1 2017年1~12月份日照时数 |
2.1.2 2009年~2018年乌兰浩特市各年日照时数 |
2.1.3 乌兰浩特市2017年各月份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 |
2.1.4 1989~2017年近20年内平均气温 |
2.1.5 月平均降雨量 |
2.2 设施农业发展阶段及面积布局的演变 |
2.3 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
2.4 乌兰浩特市日光温室构型 |
2.5 日光温室作物种类及种植比例 |
2.6 温室蔬菜周年生产技术模式及生产效益 |
2.7 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三新”技术应用情况 |
2.8 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8.1 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
3 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
3.1 乌兰浩特市发展设施农业的优势 |
3.1.1 区位优势 |
3.1.2 资源优势 |
3.1.3 劳动力资源丰富 |
3.1.4 自产蔬菜供不应求,市场销售优势明显 |
3.2 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的劣势 |
3.2.1 基础设施薄弱 |
3.2.2 从业人员年龄老化 |
3.2.3 持续资金投入不足 |
3.2.4 市场信息掌握不好,收益不稳 |
3.2.5 市场建设落后 |
3.3 乌兰浩特市发展设施农业的机遇 |
3.3.1 优质农产品需求量不断加大 |
3.3.2 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政策引导与技术支持 |
3.3.3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
3.4 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遇到的威胁 |
3.4.1 周边地区知名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冲击 |
3.4.2 来自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压力 |
3.4.3 服务体系不完善 |
3.4.4 信贷规模小、融资渠道窄、融资环境较差 |
4 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发展路径探索 |
4.1 砖混结构日光温室性能优化及冬春茬果菜促早栽培 |
4.1.1 试验区概况 |
4.1.2 试验温室 |
4.1.3 供试品种 |
4.1.4 试验方法 |
4.1.5 升温7d后连续7d内日光温室气温、地温变化情况 |
4.1.6 升温17 d后24 h内日光温室气温变化情况 |
4.1.7 温室整改后对黄瓜产量、效益的影响 |
4.1.8 试验结论与讨论 |
4.2 新型日光温室设计(太阳能水循环蓄热温室) |
4.3 乌市温室蔬菜周年高效生产技术模式探索 |
4.3.1 模式制定原则 |
4.3.2 制定依据 |
4.3.3 生产茬口的确定 |
4.3.4 温室配套设备 |
4.3.5 品种应用 |
4.3.6 适时定植 |
4.3.7 高垄栽培 |
4.3.8 整枝落蔓 |
4.3.9 “四控”措施 |
4.3.10 增温补光 |
4.3.11 增施CO_2气肥 |
4.3.12 病虫害绿色防控 |
4.3.13 采收期 |
4.3.14 产量目标及经济效益 |
5 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
5.1 发展战略与矩阵分析 |
5.2 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
5.2.1 坚持六个基本原则,搞好建设与管理 |
5.2.2 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科技贡献率 |
5.2.3 建立新型产业化组织体系,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具有兴安盟特色的设施农业 |
5.2.4 突出品牌,开拓市场,进一步抓好产品销售服务工作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我国设施园艺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设施园艺发展现状 |
1.1 我国设施园艺发展概况 |
1.2 我国设施园艺取得的重要成就 |
1.2.1 温室建造工程技术、装备水平和环境控制技术不断提高 |
1.2.2 设施园艺生产领域不断拓展, 都市农业成为新的增长点 |
1.2.3 设施园艺生产标准化取得长足进步, 温室工程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
1.2.4 推行设施园艺低碳、节能和生态友好型生产, 资源利用率逐步提高 |
1.2.5 连作障碍防控取得突破性进展 |
1.2.6 用于无土栽培的基质产品研发取得明显进步 |
1.2.7 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 |
2 我国设施园艺发展的特点 |
2.1 设施园艺作物以蔬菜为主体, 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大 |
2.2 区域化分布特征明显 |
2.3 多元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 |
3 我国设施园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1 地区发展不均衡, 生产布局不合理 |
3.2 设施装备水平不高, 园艺设施抗灾生产性能不佳, 机械化率低 |
3.3 产品质量安全隐患问题较大 |
3.4 科技支撑力量不足 |
3.5 生产组织化程度严重滞后, 社会化服务水平低 |
3.6 生产成本不断升高, 比较效益下滑 |
3.7 连作障碍制约设施园艺发展 |
3.8 产品运输冷链建设滞后, 流通成本高 |
3.9 产品保鲜加工能力弱 |
4 我国设施园艺发展趋势分析 |
4.1 在“供给侧改革”主旋律下, 设施园艺将会有更好的发展 |
4.2 设施园艺将与先进的工业技术融合, 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
4.3 节能环保和安全生产成为设施园艺发展的主流方向 |
4.4 集群化是设施园艺发展的必然趋势 |
4.5 设施园艺向产品品牌化、产销多样化、流通电商化方向发展 |
4.6 社会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
4.7 生产过程标准化程度不断提升 |
4.8 设施园艺物联网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应用 |
4.9 植物工厂将得到较快发展 |
(7)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内容研究 |
1.3.1 国内相关内容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沙产业 |
2.1.2 沙地产业与沙产业 |
2.1.3 沙区产业与沙产业 |
2.1.4 沙产业经营模式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沙产业相关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4 博弈理论 |
2.2.5 制度变迁理论 |
第三章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理论构建 |
3.1 沙产业经营中面临的问题 |
3.2 沙产业经营中参与主体利益分析 |
3.2.1 参与主体的利益取向 |
3.2.2 参与主体利益冲突分析 |
3.2.3 参与主体的利益均衡分析 |
3.2.4 参与主体的利益驱动机制的构建 |
3.2.5 参与主体的利益保障机制的构建 |
3.3 沙产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3.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3.2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标的解释 |
3.3.3 指标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3.3.4 确定指标权重 |
3.4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本质 |
3.4.1 沙产业经营可持续的特征 |
3.4.2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基本原则 |
3.4.3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的三大目标的统一 |
3.5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 |
3.5.1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结构 |
3.5.2 沙产业可持续经营系统基本特征 |
3.6 小结 |
第四章 新疆沙产业发展概况 |
4.1 新疆沙化现状 |
4.2 新疆沙产业发展的资源条件 |
4.3 新疆沙产业发展现状 |
4.3.1 北疆地区沙产业发展 |
4.3.2 南疆地区沙产业发展 |
4.4 新疆沙产业实地调研数据分析 |
4.4.1 指标说明 |
4.4.2 数据来源 |
4.4.3 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政府主导型经营模式 |
5.1 政府主导经营模式 |
5.1.1 模式界定及运营方式 |
5.1.2 模式产生的诱因 |
5.1.3 模式下沙产业经营现状 |
5.1.4 模式特征 |
5.2 政府主导型经营模式沙产业经营绩效评价 |
5.2.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5.2.2 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3 政府主导模式下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指标体系构建 |
5.3.2 模型设定 |
5.3.3 结果分析 |
5.4 政府主导经营模式缺陷及成因分析 |
5.5 政府主导型经营模式优化 |
5.5.1 优化目标 |
5.5.2 优化原则 |
5.5.3 优化途径 |
第六章 公司主导型经营模式 |
6.1 公司型经营模式 |
6.1.1 模式界定及运营方式 |
6.1.2 模式产生的诱因 |
6.1.3 模式下沙产业经营现状 |
6.1.4 模式特征 |
6.2 公司型经营模式效益评价 |
6.2.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6.2.2 结果分析 |
6.3 公司主导型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6.3.1 数据来源及模型设定 |
6.3.2 结果分析 |
6.4 公司主导经营模式缺陷及成因分析 |
6.5 公司主导型经营模式优化 |
6.5.1 优化目标 |
6.5.2 优化原则 |
6.5.3 优化途径 |
第七章 家庭主导型经营模式 |
7.1 家庭主导经营模式 |
7.1.1 模式界定及运营方式 |
7.1.2 模式产生的诱因 |
7.1.3 模式下沙产业经营现状 |
7.1.4 模式特征 |
7.2 家庭主导经营模式效益评价 |
7.2.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7.2.2 结果分析 |
7.3 家庭主导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7.3.1 数据来源及模型说明 |
7.3.2 结果分析 |
7.4 家庭主导经营模式缺陷及成因分析 |
7.5 家庭主导型经营模式优化 |
7.5.1 优化目标 |
7.5.2 优化原则 |
7.5.3 优化途径 |
第八章 新疆沙产业不同经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8.1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的影响因子的选取 |
8.1.1 影响因子的界定 |
8.1.2 选取原则 |
8.1.3 选取影响因子 |
8.2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8.2.1 数据来源 |
8.2.2 计量模型构建 |
8.2.3 回归结果分析 |
8.3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选择的结果分析 |
8.3.1 村庄特征影响因素 |
8.3.2 经济影响因素 |
8.3.3 社会影响因素 |
8.3.4 政策影响因素 |
8.4 小结 |
第九章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经验借鉴及创新 |
9.1 国内外沙产业经营模式经验借鉴 |
9.1.1 以色列沙漠农业经营模式 |
9.1.2 内蒙古沙产业经营模式 |
9.1.3 甘肃沙产业经营模式 |
9.1.4 宁夏沙产业经营模式 |
9.2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创新 |
9.2.1 新疆沙产业股份合作制的现实需求 |
9.2.2 股份合作制的特征 |
9.2.3 新疆沙产业股份合作制的优越性 |
9.2.4 新疆沙产业股份合作制的运行机制 |
9.2.5 新疆沙产业股份合作制的合作途径 |
9.3 新疆兵团八师149 团沙产业经营案例研究 |
9.3.1 八师149 团经济基本概况 |
9.3.2 八师149 团发展沙产业的背景 |
9.3.3 八师149 团发展沙产业项目效益分析 |
9.3.4 八师149 团沙产业经营模式分析 |
9.3.5 八师149 团实现沙产业可持续经营对策建议 |
第十章 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创新的保障措施 |
10.1 建立沙产业优惠政策协调机制 |
10.2 建立沙产业发展的科学评估与考核机制 |
10.3 建立科技与信息服务机制 |
10.4 建立沙产业生态补偿机制 |
10.5 健全管理体系 |
10.6 健全技术保障体系 |
10.7 健全金融保障体系 |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
11.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11.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8)供肥对不同茬口设施番茄生长发育与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滴灌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
1.2.2 作物养分吸收特征研究 |
1.2.3 作物水肥高效利用研究 |
1.2.4 供肥量对作物品质的影响 |
1.2.5 蔬菜滴灌施肥制度研究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概况 |
2.2 供试材料及田间种植模式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4.1 测定指标 |
2.4.2 计算方法 |
2.5 数据统计处理 |
第3章 滴灌供肥对番茄生长的影响 |
3.1 滴灌供肥对秋冬茬番茄生长的影响 |
3.1.1 供肥对秋冬茬番茄株高的影响 |
3.1.2 供肥对秋冬茬番茄茎粗的影响 |
3.1.3 供肥对秋冬茬番茄叶片数的影响 |
3.1.4 供肥对秋冬茬番茄叶片扩展速率的影响 |
3.2 滴灌供肥对春茬番茄生长的影响 |
3.2.1 供肥对春茬番茄株高的影响 |
3.2.2 供肥对春茬番茄茎粗的影响 |
3.2.3 供肥对春茬番茄叶片数的影响 |
3.2.4 供肥对春茬番茄叶片扩展速率的影响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滴灌供肥对番茄产量、肥料生产效率的影响 |
4.1 滴灌供肥对秋冬茬番茄产量、品质及肥料生产效率的影响 |
4.1.1 滴灌供肥对秋冬茬番茄产量的影响 |
4.1.2 滴灌供肥对秋冬茬番茄肥料生产效率的影响 |
4.1.3 滴灌供肥对秋冬茬番茄品质的影响 |
4.2 滴灌供肥对春茬番茄产量、品质及肥料生产效率的影响 |
4.2.1 供肥对春茬番茄产量的影响 |
4.2.2 供肥对春茬番茄肥料生产效率的影响 |
4.2.3 供肥对春茬番茄品质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滴灌供肥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
4.3.2 滴灌供肥对肥料生产效率的影响 |
4.3.3 滴灌供肥对番茄品质的影响 |
第5章 滴灌供肥设施番茄干物质生产特征 |
5.1 滴灌供肥管理下秋冬茬番茄干物质生产特征 |
5.1.1 秋冬茬番茄干物质积累数量特征 |
5.1.2 秋冬茬番茄干物质阶段积累特征 |
5.1.3 秋冬茬番茄果实干物质积累特征 |
5.2 滴灌供肥春茬番茄干物质生产特征 |
5.2.1 春茬番茄各生育期植株干物质积累特征 |
5.2.2 春茬番茄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特征 |
5.2.3 春茬番茄果实干物质积累特征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番茄干物质积累与产量提升 |
5.3.2 供肥对番茄干物质生产效应 |
第6章 滴灌供肥番茄氮磷钾吸收规律 |
6.1 滴灌供肥秋冬茬番茄氮磷钾吸收特征 |
6.1.1 秋冬茬番茄氮积累特征 |
6.1.2 秋冬茬番茄植株磷素积累数量特征 |
6.1.3 秋冬茬番茄植株磷素阶段吸收特征 |
6.1.4 秋冬茬番茄植株钾素吸收数量特征 |
6.1.5 秋冬茬番茄植株钾素阶段吸收特征 |
6.2 滴灌供肥春茬番茄氮磷钾吸收特征 |
6.2.1 春茬番茄氮积累特征 |
6.2.2 春茬番茄磷素积累特征 |
6.2.3 春茬番茄钾素积累特征 |
6.3 讨论与小结 |
6.3.1 番茄氮素吸收规律 |
6.3.2 番茄磷素积累规律 |
6.3.3 番茄钾素积累规律 |
6.3.4 供肥对氮磷钾素吸收的效应 |
第7章 滴灌供肥番茄养分转运特征 |
7.1 滴灌供肥秋冬茬番茄碳氮磷钾分配与转运特征 |
7.1.1 秋冬茬番茄植株干物质分配与转运特征 |
7.1.2 秋冬茬番茄植株氮素分配与转运特征 |
7.1.3 秋冬茬番茄植株磷素分配与转运特征 |
7.1.4 秋冬茬番茄植株钾素分配与转运特征 |
7.2 滴灌供肥春茬番茄氮磷钾分配与转运特征 |
7.2.1 春茬番茄植株干物质分配与转运特征 |
7.2.2 春茬番茄植株氮素分配与转运特征 |
7.2.3 春茬番茄植株磷素分配与转运特征 |
7.2.4 春茬番茄植株钾素分配与转运特征 |
7.3 讨论与小结 |
7.3.1 番茄碳分配与转运 |
7.3.2 番茄全生育期氮磷钾分配特征 |
7.3.3 氮磷钾转运与库容建设 |
7.3.4 氮磷钾吸收利用效率 |
第8章 滴灌供肥养分积累与产量的相关性 |
8.1 不同器官养分积累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8.1.1 秋冬茬番茄养分积累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8.1.2 春茬番茄养分积累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8.2 不同生育阶段养分积累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8.2.1 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8.2.2 氮素积累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8.2.3 磷素积累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8.2.4 钾素积累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8.3 讨论与小结 |
8.3.1 不同器官养分积累与产量提升 |
8.3.2 不同生育阶段养分积累对产量的效应 |
第9章 结论与创新 |
9.1 研究结论 |
9.1.1 明确了几个参数的数量化关系 |
9.1.2 提高肥料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
9.1.3 设施番茄滴灌“水-肥-作物同步”管理制度优化 |
9.2 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9.2.1 特色 |
9.2.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几个基本概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外乡村重建案例 |
1.3.4 已有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的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研究框架 |
1.8 小结 |
2 中国农业发展与农业转型 |
2.1 中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
2.1.1 原始农业 |
2.1.2 传统农业 |
2.1.3 现代农业 |
2.1.4 农业发展三个阶段特征比较 |
2.2 农业区划与农业类型 |
2.2.1 农业区划 |
2.2.2 中国农业气候区划 |
2.2.3 农业类型 |
2.3 干旱与旱作农业 |
2.3.1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范围和界限 |
2.3.2 旱作农业的概念 |
2.3.3 中国旱作农业区特点与分布 |
2.3.4 西北旱作区的农业特点 |
2.4 土地制度与农业转型 |
2.4.1 中国的土地制度发展与变迁 |
2.4.2 中国农业转型 |
2.4.3 西北旱作区农业转型 |
2.4.4 农业转型对乡村聚落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类型与特征 |
3.1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历史演变概述 |
3.1.1 传统乡村聚落的起源 |
3.1.2 传统乡村聚落的历史演变 |
3.1.3 传统乡村聚落的演进规律 |
3.2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
3.2.1 传统乡村聚落分类 |
3.2.2 以地理环境为依托的三种传统乡村聚落 |
3.3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特征 |
3.3.1 总体分布特征 |
3.3.2 聚落形态特征 |
3.3.3 聚落文化特征 |
3.3.4 聚落经济特征 |
3.3.5 聚落生态特征 |
3.4 影响传统乡村聚落演变的主要因素 |
3.4.1 农业资源要素 |
3.4.2 经济因素 |
3.4.3 社会及文化因素 |
3.5 本章小结 |
4 西北旱作区乡村聚落建设历程与现状 |
4.1 我国乡村聚落建设历程 |
4.1.1 乡村聚落数量发展演化 |
4.1.2 乡村聚落建设发展的三个阶段 |
4.2 农业转型期乡村聚落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1 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技术指导 |
4.2.2 民居地域性特色缺失 |
4.2.3 传统乡村聚落空废化现象严重 |
4.2.4 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不完善 |
4.2.5 问题总结 |
4.3 农业转型期传统乡村聚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4.3.1 机遇与挑战 |
4.3.2 聚落更新发展思路 |
4.4 本章小结 |
5 农业转型期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研究 |
5.1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乡村聚落更新 |
5.1.1 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暖温带半干旱农业区概况 |
5.1.2 陕北黄土高原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
5.1.3 聚落形态、布局、存在问题比较分析 |
5.1.4 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
5.1.5 应对产业转型的聚落更新发展模式 |
5.2 青海东部农业区乡村聚落更新 |
5.2.1 青海东部低山丘陵半干旱偏旱农林牧区概况 |
5.2.2 青海东部旱作农业区传统乡村聚落现状 |
5.2.3 乡村聚落形态分类 |
5.2.4 不同形态聚落分布特点 |
5.2.5 青海东部农业区聚落产业更新发展模式 |
5.3 面对产业转型传统乡村聚落的更新 |
5.3.1 以现代旱作农业为主的聚落更新 |
5.3.2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主的聚落更新 |
5.3.3 以文化产业开发为主的聚落更新 |
5.4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模式研究 |
5.4.1 产业转型 |
5.4.2 聚落更新营建类型 |
5.5 本章小结 |
6 西北旱作区典型民居更新营建探索 |
6.1 典型民居的类型与特征 |
6.1.1 西北旱作区民居分类 |
6.1.2 西北旱作区民居现状 |
6.1.3 原因分析 |
6.2 窑洞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
6.2.1 陕北窑洞民居现状 |
6.2.2 窑洞民居更新营建 |
6.2.3 窑洞民居更新策略 |
6.2.4 窑洞民居更新实践案例 |
6.3 庄廓民居更新设计研究 |
6.3.1 河湟地区传统民居特征 |
6.3.2 青海东部河湟地区民居营建探索 |
6.4 庄廓民居更新营建保障措施 |
6.4.1 更新建设指导原则 |
6.4.2 政策措施 |
6.4.3 实施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清洁能源利用的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探索 |
7.1 概念的提出 |
7.1.1 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 |
7.1.2 清洁能源利用及分类 |
7.2 民居营建中清洁能源利用的必要性 |
7.2.1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必要性 |
7.2.2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意义 |
7.2.3 清洁能源在乡村聚落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7.3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现状 |
7.3.1 西北旱作区能源利用特点 |
7.3.2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太阳能 |
7.3.3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沼气 |
7.4 民居更新设计案例 |
7.4.1 内蒙古园子沟村窑洞民居改造设计 |
7.4.2 内蒙古园子沟村生土民居改造设计 |
7.5 清洁能源利用的策略与方法 |
7.5.1 利用网络化 |
7.5.2 技术标准化 |
7.5.3 推广模块化 |
7.6 本章小结 |
8 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探索 |
8.1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发展 |
8.1.1 城乡一体化理念及其对村镇建设的启示 |
8.1.2 聚落规划原则 |
8.1.3 聚落营建措施 |
8.2 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1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2 岱海园子沟村调研问卷 |
附录 3 岱海园子沟村建筑调研测绘图 |
(10)黑龙江省设施蔬菜生产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外设施蔬菜发展现状 |
1.1.1 无土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
1.1.2 温室环境因子调控技术研究现状 |
1.1.3 温室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
1.1.4 国外设施蔬菜发展对我国设施蔬菜生产的启示 |
1.2 我国设施蔬菜领域发展现状 |
1.2.1 我国设施蔬菜的栽培现状 |
1.2.2 我国设施蔬菜栽培工程研究现状 |
1.2.3 我国设施蔬菜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现状 |
1.2.4 我国设施蔬菜发展存在的问题 |
1.2.5 我国设施蔬菜的发展前景 |
1.3 黑龙江省设施蔬菜生产发展现状 |
1.3.1 黑龙江省设施蔬菜发展面积现状 |
1.3.2 黑龙江设施蔬菜结构类型的演变 |
1.3.3 黑龙江省设施蔬菜环境调控技术的变化 |
1.3.4 黑龙江省设施蔬菜生产类型的变化 |
1.3.5 黑龙江省设施蔬菜栽培制度的变化 |
1.3.6 黑龙江省设施蔬菜功能类型的变化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黑龙江省设施蔬菜生产现状 |
2.1 黑龙江省蔬菜设施栽培面积 |
2.1.1 日光温室现状 |
2.1.2 塑料大棚现状 |
2.1.3 现代化温室现状 |
2.2 黑龙江省设施蔬菜栽培工程现状 |
2.2.1 黑龙江省日光温室发展现状 |
2.2.2 黑龙江省塑料大棚发展现状 |
2.2.3 黑龙江省现代化温室发展现状 |
2.3 设施蔬菜周年生产作物种类及耕作制度调查 |
2.3.1 日光温室周年生产作物种类及耕作制度现状 |
2.3.2 塑料大棚周年生产作物种类及耕作制度调查现状 |
第三章 黑龙江省不同地区设施蔬菜生产成本及收益 |
3.1 哈尔滨地区设施蔬菜生产成本及收益调查 |
3.1.1 哈尔滨地区塑料大棚蔬菜生产成本 |
3.1.2 哈尔滨地区塑料大棚蔬菜生产效益分析 |
3.1.3 哈尔滨地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成本调查 |
3.1.4 哈尔滨地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效益分析 |
3.2 安达地区设施蔬菜生产成本及收益调查 |
3.2.1 安达地区塑料大棚蔬菜生产成本 |
3.2.2 安达市塑料大棚蔬菜生产效益分析 |
3.2.3 安达市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成本调查 |
3.2.4 安达市日光节能温室蔬菜生产效益分析 |
3.3 牡丹江地区设施蔬菜生产成本及收益调查 |
3.3.1 牡丹江地区塑料大棚蔬菜生产成 |
3.3.2 牡丹江地区塑料大棚蔬菜生产效益分析 |
3.3.3 牡丹江地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成本调查 |
3.3.4 牡丹江地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效益分析 |
3.4 同江地区设施蔬菜生产成本及收益调查 |
3.4.1 同江地区塑料大棚蔬菜生产成本 |
3.4.2 同江地区塑料大棚蔬菜生产效益分析 |
3.4.3 同江地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成本调查 |
3.4.4 同江地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效益分析 |
第四章 黑龙江省设施蔬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
4.1 黑龙江省设施蔬菜存在的问题 |
4.1.1 盲目增加面积,忽略市场需求和内部生产管理,使效益下滑 |
4.1.2 结构不合理,造成能源消耗过大使生产成本增加 |
4.1.3 温室建设及管理技术不配套 |
4.1.4 缺乏温室专用种植品种 |
4.1.5 蔬菜生产设备不配套,机械化程度低,各项作业仍以人力、手工为主 |
4.1.6 设施蔬菜安全性 |
4.2 黑龙江省设施蔬菜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4.2.1 宏观调控、微观调整,做好战略发展布局 |
4.2.2 加强科技支撑,强化产中环节,确保良性循环 |
4.2.3 加强专用品种和配套技术研发 |
4.2.4 建立棚室蔬菜周年生产模式 |
4.2.5 积极推广蔬菜机械化生产新技术,提高单产和效益 |
4.2.6 发展绿色蔬菜生产 |
4.2.7 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实现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节能日光温室创新增效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一)(论文参考文献)
- [1]设施菜地土壤氮素累积及调控研究[D]. 白新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白银区强湾乡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调查分析[D]. 李文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3]河西走廊日光温室光热环境营造过程研究及数学模型构建[D]. 张潇丹.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4]多层覆盖一体式日光温室的环境特点及应用分析[D]. 雷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11)
- [5]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D]. 张鹏.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6]我国设施园艺发展现状与趋势[J]. 孙锦,高洪波,田婧,王军伟,杜长霞,郭世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9(04)
- [7]新疆沙产业经营模式研究[D]. 方宾伟. 石河子大学, 2018(05)
- [8]供肥对不同茬口设施番茄生长发育与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D]. 贾宋楠. 新疆农业大学, 2017
- [9]农业转型视角下西北旱作区传统乡村聚落更新营建模式研究[D]. 靳亦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8)
- [10]黑龙江省设施蔬菜生产现状与对策研究[D]. 陈立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