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的黎明——人文科学概论

人文科学的黎明——人文科学概论

一、人体科学的曙光──《人体科学导论》序言(论文文献综述)

张哲[1](2020)在《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哲学家汤姆·雷根的动物权利论是从哲学角度论述动物权利问题的当代生态伦理前沿理论,回答了“人应该怎样对待动物”这一经典哲学命题。本文以雷根的动物权利思想为研究对象,为人们提供一种基于权利观点的动物伦理视野,试图较为深入和系统地探究雷根动物权利论独特的的理论价值。研究雷根的动物权利思想,不仅对我们认清动物的道德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还对我们重新反思与处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文章除绪论外共分为四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和第二章,论述雷根动物权利论形成的原因。第一章通过介绍雷根生活的时代背景和雷根的生平经历,探讨雷根动物权利论产生与发展的现实基础。第二章分析雷根动物权利论形成的思想渊源,探究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和第四章,重点研究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主要内容。第三章依据雷根动物权利理论的基本思想,分析提炼雷根的动物观、权利观、动物福利观。第四章在批判间接义务观和直接义务观的基础上,阐释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两个核心观点和五大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为第五章,对人类使用动物的现实状况进行道德判断,提出尊重动物权利的具体实践诉求。第四部分为第六章和第七章,分析雷根动物权利论的理论价值。第六章把雷根的动物权利论与当代其它代表性的动物伦理思想进行综合比较研究,分析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独有的特点、内容和意义。第七章总结雷根动物权利论的理论贡献和局限,阐明雷根动物权利论对当代动物伦理理论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启示意义。文章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通过对雷根动物权利论理论基础的深入分析,文章从哲学史的角度论述西方动物伦理观、生态伦理学和素食主义思想对雷根动物权利思想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2)通过对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理论体系的探究,文章系统地提炼和阐述了雷根的动物观、权利观、动物福利观。(3)通过对雷根动物权利论与其它动物伦理思想的比较研究,文章审慎和客观地评价雷根动物权利论独有的理论特点和意义。(4)文章从生命哲学的视角研究雷根的动物权利论:一方面通过寻找生命哲学与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的共同之处来丰富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哲学基础;一方面通过在生命哲学视域中对雷根动物权利论的评判,试图提供一种更为宽广的研究路径。

康高磊[2](2019)在《审美生存理论及教化研究》文中指出审美生存不但是解决人类生存困境、消除人类生存异化的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是提升人类生存境界、挖掘人类发展潜能的重要通途。审美生存理论及其实践研究是关系到未来人类生存质量与人类素质的重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审美生存理论及其实践有其深厚的思想资源积淀,梳理审美生存思想的源流就成为审美生存理论及实践研究的首要问题。任何文化都要立足自身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是儒、释、道三家汇流,中国传统审美生存思想就是儒、释、道三家的审美生存思想。西方文化对现代社会发展影响极为深远,为当下建构审美生存及理论研究不可忽视的文化资源,古希腊关怀自身的审美生存思想、中世纪重视灵魂拯救的审美生存思想、近现代人文启蒙主义的审美生存思想以及后现代注重此在与身体的审美生存思想,构成了西方文化审美思想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在现代社会文明建构中影响深远,认真梳理马克思审美思想的根基、生成、实践、教化以及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中国化,也成为建构现代审美生存必须完成的准备工作。解析审美生存的根本问题是认知审美生存源流之后的关键工作。借助于审美思想的源流解析审美生存的根本问题,可以理解审美生存的遮蔽、澄明以及审美生存的重建与教化提供支撑。审美生存的根本要素即审美、生存、审美与生存的关系及其审美生存的内在逻辑,故此,从生存是审美的前提、生存是审美的基础、生存是审美的归宿三个方面阐述了生存之于审美的关系,从审美是生存的目标、审美是生存的标准、审美是生存的意义三个方面阐述了审美之于审美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生存是审美的根源、审美是生存的升华、个体是践行审美生存的载体三个方面阐述了审美生存的逻各斯。探析审美生存遮蔽是促成人审美生存的基本条件。故此,从审美生存的本源异化、审美生存的现实困境、审美生存的教化缺失三个方面分析了审美生存遮蔽的原因。审美生存的本源异化由来已久,主要是由理性情感的分离、精神危机的产生、虚无主义的形成密切相关。审美生存的现实困境可切身感触,主要包含时空性质的转变、大众传播的异化、审美文化的转型三个方面所造成。审美生存教化的缺失对于建构审美生存意义重大,具体是从功利化导致信仰维度的缺失、齐一化导致差异维度的缺失、规训化导致自由维度的缺失、碎片化导致整体维度的缺失四个维度展开。审美生存的澄明是审美生存研究的目的,也是审美教化与实践的衡量尺度。审美生存的澄明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审美生存的世界要得以奠基,包括自然环境的优化、文化环境的提升、审美生态的改变三个方面。其次,审美生存的主体要得以建构,包括审美愉悦的重视、移情潜质的发挥、审美心胸的拓展、审美层次的提升四个方面。审美生存的技艺要得以锻炼,包括生存的艺术化、审美的实践化、超越的整体性、死亡的生成性四个方面。审美生存的教化是践行审美生存的必然要求,也是达成理想生存状态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对人类的审美文化进行重构,结合我们自身的传统与现实,应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即重建崇高审美、接受悲剧审美、肯认有限审美三个方面展开。其次,应注重加强审美生存的教育,从六个方面入手,即解放人的感性、重视审美直觉、培育审美心胸、培养审美能力、提升审美趣味、学会诗意栖居。再次,应重视提升审美生存的能力,从四个方面入手,即审美生存的语言能力、审美生存的思考能力、审美生存的节日效用、审美生存的日常践行。最后,应重视身体审美的落实,从三个方面入手,即身体审美的亲在维度、身体审美的超越维度、身体审美的实践通途。人之终极理想,是虽然要面对充满艰辛的生活,但是依旧能够充满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人在此审美生存中,不但能够在实践活动与现实境域中实现日新又新、勇猛精进之生活状态,亦可以在精神生活与灵性建构中实现逍遥自在、豁达超越之理想自由。审美生存永无终点,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前行不止中不断超越当下、升华生命。

张纪群[3](2019)在《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形式主义之父”、“现代艺术批评之父”的罗杰·弗莱通过为“马奈与后印象派画家”的辩护,在反对自然主义专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形式主义的概念体系,并奠基了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基础。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是现代主义批评的开端,使得艺术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关注艺术自身,而且以客观主义为主要特征成为现代主义大旗之下的批评理论的一极,呈现为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一个注重形式的路向。以罗杰·弗莱为代表的形式主义美学思想,主张艺术作品的价值不在情感、文学等意识形态的内容之上,也不在于现实生活的模仿之上,而在于线条、颜色、体积等及它们的关系统一性的基础之上,这种统一性,即通过线条、颜色、体积的排列,把秩序与多样性结合在一起,构成“有意味的形式”和“有表现力的形式”,力求艺术作品以原始艺术杰作的那种形式以获得表达思想情感的力量,进而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以达到知性快乐之目的。弗莱的技巧不是在当代艺术中寻找现代艺术的线索,而是从古典主义艺术中发现了久违的形式问题,并接纳德国形式传统和前人对于形式的思考,即重新关注绘画媒介的关系问题,而这种对于纯粹的自身的关注正是现代主义艺术自律特征的表现,为此,弗莱还创造了大量的批评术语并把它们带进了艺术史和艺术批评史。在两次后印象派画展期间,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是坚定的,但在其他时间一直是含混的、游移的,不彻底的,有时候是自相矛盾,甚至在其晚年是否定的,这也就形成了其批评思想的模糊地带。这些模糊地带,即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是指弗莱关于艺术自身所固有的对偶出现的属性,这些属性孤立地看呈现矛盾的一面,整体地看统一于艺术一身。弗莱批评思想作为意识的产物,其二重性的根源必然与弗莱主观意识当中的二重性是分不开的,欲真正读懂弗莱,必须搞清楚弗莱的思考方式,因为弗莱总是在艺术之左右两种属性之间寻求某种张力,而正是这种思考的张力赋予弗莱美学思想以价值。弗莱美学思想总是在左和右的中间地带徘徊,在两极的中间紧紧抓住由此所激发的张力,并能够准确地把它描述出来。其理论具体游走在生活与艺术、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写实主义(自然主义)与表现主义(原始主义)、抽象与具体、平面与三维、秩序与混乱、理性与感性、模仿与表现,甚至画家与批评家等等术语之间,弗莱总是在两者之间试图寻找到某种恰到好处的平衡或者张力。追根溯源,弗莱美学思想的二重性的根源是建立在其既理性又感性的思考方式之上的,是理性主义与感觉主义的碰撞的结果。弗莱思考二重性思考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论文摘取了三对主要的概念来论述弗莱思考的张力问题。首先,表现为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的对立和平衡。写实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再现,而表现主义的本质特征是赋形,弗莱在反对模仿而又离不开模仿的思考中竖起了弗莱形式主义的旗帜。其次,弗莱放弃了艺术是对生活的反应的命题,认为艺术是自给自足的,决定于内部的力量——结构设计。接着,弗莱认为艺术是想象生活,所以人们可以出离与现实生活的直接反应而专注于对经验的理解及感情意识,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艺术中收获与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及理解力。第三,表现为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对立和统一。弗莱从古典主义艺术中寻找到了现代主义的种子——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艺术,特别是从乔万尼·贝利尼、乔托的艺术中,发现了“建设性的设计”、“结构”等现代主义的特征——并把它们放大,带来了新艺术运动,开启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历程。艺术史可以说是一个再现与表现交替的历史,只是每一个循环或者周期都添加了不同的质料而已。弗莱在开启现代主义的大门的时候,间歇地从原始艺术、拜占庭艺术以及文艺复兴早期艺术中寻找依据就是艺术循环性的明证。20世纪初,现代艺术批评回到理性批评为主流的时期,批评的核心是非写实主义艺术自身的问题,弗莱正是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在了恰当的位置,其批评理论是在批驳过去以拉斯金为代表的社会批评以及反对佩特为代表的诗性批评的基础上而形成的进步的美学思想。全文分八章和结语,共九部分,以下是各章节的主要内容:第一章是对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梳理和总结。首先,通过“马奈与后印象派画家”展览以及弗莱为展览的辩护性文章,搞清形式主义美学与印象派的关系的同时,厘清了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是如何在辩护中奠基的,并特别对于表现性赋形、知性化的感性力量、发现想象力的视觉语言等等表述给予了重点阐释。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作为客观批评范式的典范,在20世纪初叶占据了批评史的重要位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从形式到“有意味的形式”的演变过程。特别论述了康德之形式论之传统对弗莱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是哲学意义上的,而且是现代意义上的。接着,就弗莱的“有意味的形式”的缘起和内涵进行了追根溯源,本章不单发现了弗莱为什么没有走向彻底抽象,并且还原了维多利亚时期的审美趣味如何演变到以“有意味的形式”为特征的现代审美趣味。第三、四、五、六章主要论述了罗杰·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问题。具体是,第三章整体性就罗杰·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进行了论证,第四、五章和第六章则侧重于二重性问题具体内容的挖掘。第三章的主要观点是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是在寻找两个极端之间的张力以及弗莱思考自我否定的过程中形成的,当然也由于形式主义批评理论自身所陷入的困境,也可以说,弗莱的批评思想是自我反思和自我调和的结果。弗莱批评思想出现二重性的根本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弗莱思考中的理性主义和感性主义的较量,其次是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影响。第四、五章和第六章主要就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艺术与生活、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这三组对偶出现的术语或者概念之间的模糊地带进行论述,以阐述清楚弗莱思考的张力问题。第四章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这组概念的论述主要论证清楚形式主义的反写实主义的模仿与返原始主义的表现的特征,还特别论述了形式主义与原始主义的关系;第五章主要涉及艺术与生活、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这一弗莱思考的元问题,在这一章里基本弄清了情感与形式的关系问题;第六章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的追问,让我们知道了弗莱的现代主义的思想来源是老大师们(文艺复兴早期艺术),并且了知弗莱所开启的现代主义的自律和纯粹性问题。第七章试探性探讨了直觉与弗莱的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关系问题。作为客观批评为主要特征的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实际上从来就没有离开直觉和本能,特别在弗莱的晚年,直接把感性和生命力作为了其艺术批评的坐标,甚至抛弃了其形式主义的立场。第八章则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英国艺术批评全局出发,定位了作为一极的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从约翰·拉斯金到赫伯特·里德这一段批评史中的小循环入手,我们得知了弗莱所受的前人的影响以及后人对他的总结,进而获知弗莱形式主义批评在艺术批评的循环中的确切位置,当然也明了了其周期性、时代性和局限性等特征。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的概括性总结,以及对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研究的展望。

罗芳春[4](2019)在《《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认知语言学分析》文中认为《福乐智慧》是公元十一世纪我国宋朝时期,由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用古代维吾尔语写成的一部长诗。诗作完成后,优素甫把它献给了当时的执政者,执政者对此高度评价,并把它作为治世智慧,因此优素甫也获得了哈斯·哈吉甫(御前侍臣)的称号。《福乐智慧》是一部劝诫式长诗,主要人物有四位:国王日出、大臣月圆、月圆之子贤明、修道士觉醒,长诗通过这四个人物之间的对话、辩论,阐述了安邦治国的政治主张以及“幸福”“善德”“知识”“智慧”等道德观念和哲学思想。《福乐智慧》是一部献给统治者的劝诫长诗,其思想体系复杂,哲理性强。为了达到劝诫的效果,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诗性隐喻,为这部哲理劝诫作品增添了几分活力,也强化了劝诫的现实效果。在中国古代诗作中,隐喻是一种与诗相通的思维方式,作为中国宋朝时期的一部长诗,隐喻性的特点在《福乐智慧》中表现尤为突出。那么作为《福乐智慧》中最为显着的特点,诗性隐喻在《福乐智慧》中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这些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福乐智慧》中独特的诗性隐喻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究竟来自何处?诗性隐喻运用在长诗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本文通过对《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进行较为系统的统计,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期望回答以上问题。同时,这些问题的探究和分析在理论上有利于深化《福乐智慧》的研究,在实践上有利于促进我国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本文在他人的研究基础上,充分借鉴相关研究成果,以《福乐智慧》中大量的诗性隐喻为语料,以体验哲学为理论框架,以概念隐喻、概念整合理论、诗性隐喻、体验性等为指导,对《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进行了比较系统而深入的探究,发现了《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认知规律及影响因素。第一,《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整合模式。本文以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以及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以丰富的实例阐释《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认知加工过程及其体现的认知规律。具体结论为:(1)《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是在身体、环境、文化等多种因素基础上产生的;(2)《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分类有结构诗性隐喻、本体诗性隐喻和方位诗性隐喻;(3)《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整合模式有单一式,镜像式,单域式以及双域式四类模式。第二,《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源域取象分布。《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是人们在实践中身体与环境互动的产物。通过对《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进行比较系统的整理,可以看出喻体的主要分布情况,《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源域的取象以人与人体为主,动物及其毛羽次之,自然现象、运动方向和山川河流等自然界中的物质数量也不容小觑,这反映出《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体验认知过程是以自身及自身运动、空间方位、自然界取象为主的思维规律。第三,《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生成的影响因素。通过对《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生成因素统计分析有如下发现:(1)人体隐喻化认知方式始于人们对人体本身及其器官的认知体验,以此投射于抽象复杂的认知域。因此,人和人体的认知经验成为《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生成因素之一。(2)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地认识环境,适应环境,由此积累的对于自然的认知体验构成认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自然万物成为《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生成的另一因素。(3)《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体现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福乐智慧》中的诗性隐喻并非是客观现实的客观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视角和态度。总之,《福乐智慧》中的诗性隐喻符合人类的一般认知过程,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洞察自身奥妙,身体构造为尺度,以观察天地万物,自然变化为参照,形成情感、社会、经济、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感悟体验。由于能力和时间所限,本文无论是在语料选择还是理论分析上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今后会进一步充实语料,进一步丰富研究,提高认知语言学理论水平,在诗性隐喻的研究上能够更加深入。也希望藉此为语言学的发展尽其所能,在实践上为我国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尽一份力,进而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朱天一[5](2019)在《《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学周报》(1921-1929)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文艺刊物之一,也是文学研究会最重要、规模最大的机关刊物,对其进行把握有利于我们在近百年后重返历史现场,对文学研究会成员在特定时期,心理状态、价值追求,和对社会文化总体体认情况进行了解,这一研究也可以作为对既成的、僵化的文学史叙述的有机补充。《文学周报》中广泛、高频率出现着的“黑暗书写”(作为概念、氛围、重要意象,社会状态判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学现象,也可以作为我们回溯历史的一扇窗口。(黑暗这一在特定时期的稳定概念)既包含社会层面,对整个社会的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之物,影响之深、作用之广的总体描摹和负面判断;同时也是基于现代性想象,历史断代上,对某一社会阶段混乱、不公正,对人类总体消极现象持存延宕的负面判断;更是落实到具体人类生命质量、精神状态逐渐低下,并走向消灭的判断;还是文艺与审美范畴内,与作为正面性的“光明与解放”相对立的,伦理向度的价值范畴。而涉及以上几个层次之“黑暗”的文学创作与评论文章均可纳入“黑暗书写”的讨论范畴。序章,对“黑暗”这一中文词语,及其意义内涵在历史脉络内进行简单梳理,通过枚举古代典籍和近代报刊传媒中的相关用法,厘清其意义承载,对“黑暗”这一概念在近代中国的生成过程及其背后的文化积淀进行揭示。这也是确定研究对象的过程,而后将《文学周报》中涉及黑暗书写的文本大体分为文学创作类文本和观点论说类文本。论文第一、二章主要讨论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书写;第三、四章则分析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第五章在综合前文讨论基础上做反思性总结。第一章,呈现具体的黑暗书写内容。突出文学性,由构成创作类文本黑暗情境的文学因素入手,展开探究。由局部到整体,对传达黑暗心理体验的集群意象、空间、时间、人事、场景构设等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对抒情和叙事两类创作类文本内在黑暗情境的指谓进行分析,揭示作者群体预设的“憎厌、刺激、悲悯”这三大文学主题,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对于暴力、杀戮、等罪恶的批判与喝止;对于社会变革,走向光明的期待,对于恶浊现实世界的整体憎厌。第二章,进一步通过对创作类文本中黑暗书写频繁出现的情境构设和雷同叙事功能单位的归并,归纳总结创作类文本黑暗书写的结构模式,呈现“受害者、同情者、加害者、反抗者”等多个行动圈的组合关系。黑暗由此成为了一种被表象的世界图像,作者群体同时也借“同情者”视角的乏力感,表达面对这种黑暗世界图像的深深悲观。模式化黑暗书写反映出现代人“占有欲”驱使下“血的横肆”、“泪的匮乏”所造成的现实困境,作者群体落实到个人的“万方多难”的黑暗经验对应着文本中黑暗形象的生成。而在“观念”与“事实”的张力中,作者群体生成了“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两歧并置的心理结构。而“众生”与“我”最终打破了二元界限,在“人之复性”的普世伦理诉求中走向调和。第三章,论说类文本又可以分为“就着立论”(文学作品评论)、“造论析理”(随感而生的论说文和社会评论)两种。剥离了文学的形象性,论说类文本直面军阀战乱、兵匪纷扰、出版界乱象、生活中的烦闷等等构成黑暗心理体验、黑暗社会判断的现实问题,可与创作类文本的形象化呈现做“镜内镜外”的两相印证。同时揭示作者群体对黑暗深广程度判断本身的内在矛盾性,分析“丧乱之世”这种理想阶段性想象的复杂生成原因。而透过对其他作品不同程度的推介赞赏或针砭批判。在对以“德性为美之表征”的“最高精神”追求中,将黑暗与光明等概念均纳入审美体系之中。第四章,跳出文学周报的狭窄范围,在社会文化生产、传播、接受、反应等层次探讨其指涉黑暗的论说文本。透过同名异质的黑暗书写,我们看到,在社会、传媒广角中《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与《礼拜六》作者群体、《学衡》作者群体和创造社的交锋、错位,互相误读中,暴露了彼等伦理层面,“有限道德追求”和“无限道德追求”、“自我技术与权力技术”,以及文学谱系中“常与变”、“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对垒。并揭示《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本身也存在某种遮蔽性、包含着由“现代性想象”建构起来的盲目自信。第五章,综合前四章对两大类文体的讨论。在特定历史场域内,作者群体的创作类文本廓清了黑暗的“外延”(怎样),而论说类文本则直接确定了黑暗的“内涵”(何为)。而两大类黑暗书写中始终存在着集中不变因素:“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受者—观者;作者—读者;)“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双向互动、写作主体“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这些不变因素反映着黑暗书写内在的总体价值、文化取向,《文学周报》作者群体黑暗书写的形成,既源于五四落潮后集体性的消沉心理(近因),更深层次上又与佛教的“无明”(远因)、基督教的“原罪”,以及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参照西方历史进程对“文明”与“文化”(外因)的取舍关联密切。复杂的文化背景、社会诉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黑暗书写本身的不稳定性,其中存在着多组两歧性的对立,在“路径”、“内涵”、“外延”、“目的”等多个方面的内在断裂、岔开,瓦解着同一性的营垒叙述。《文学周报》作者群体既充当着引领方向的“执光者”,同时又怀着仅见“微光”的焦虑,本身也是在黑暗中探索社会、人生道路的“寻光者”。

周杰[6](2019)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极少主义艺术的仪式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探究极少主义艺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为研究出发点,一方面在对收集到的美国东西海岸极少主义艺术作品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成果,针对以往的极少主义艺术研究中审美体验的缺失,从材料的表现性入手,分析材料对于时代知觉特征的反映;同时,针对以往的研究对作品社会文化部分的忽视,从极少主义作品形状的组织秩序所呈现出社会组织特征出发,分析研究两者所象征的工业时代社会和文化特征。首先论文在论述了极少主义艺术的时代文化背景、艺术环境、学术脉络和梳理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摒弃了以往沿着形式主义的道路,以迈克·弗雷德的剧场理论和罗莎琳·克劳斯的结构主义分析方法等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确定了人类学仪式理论和形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作品中的材料的象征性、组织秩序的象征性和观众的参与性等仪式特征作为研究对象,点明了对以往研究的质疑和论文的创新点。第一章通过对极少主义起源的追溯,探讨了极少主义对于至上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包豪斯、达达艺术和抽象表现主义发展与反思。并以围绕极少主义的相关争论作为线索,论述了极少主义与仪式在其场所、各部分组成结构、重复、象征意义、内部矛盾与参与性等方面的共同点,极少主义作品虽然不再以仪式为基础,但它具有仪式特征。同时,从观众的角度进行考量,极少主义作品也并非只具有表演的特征。接下来,第二章从东西海岸极少主义美学特征的差异出发,引发对于东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中的材料和加工技术的分析,明晰了东海岸作品主要以现成的工业、建筑材料和工业产品为材料,它们象征着基本的建筑构件,也概括了基本的对建筑的知觉经验;西海岸作品则采用了新兴的有机材料和加工技术来制作作品的基底和进行着色,以此不断唤起我们对日常生活中的轻工业制品、汽车、城市灯光等的回忆。第三章对极少主义作品中形状组织的秩序进行探究,提出作品中多个形状之间的组织关系主要呈现为:数列性秩序、系列性秩序和构建性秩序。两种组织秩序是对社会生产和建筑构建秩序的象征,两者并不存在必然的冲突,只是在部分作品中,某一类秩序发挥着主宰性的作用。第四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类型极少主义作品中观众的参与方式的分析,明晰了极少主义作品从有序地进行空间组织到逐步消解了视角和空间结构,将参与者带入了一个陌生的领域,使作品与参与者之间在身体和感知上紧密联系起来。第五章对于作品材料的象征性、组织秩序的象征性和观众的参与性等仪式特征进行总体性地讨论。极少主义作品的象征指涉不仅反映社会和时代的知觉特征,还从艺术家的主观性和人与物的交融角度将对社会生产的模拟上升到社会组织层面。同时通过观众的参与,作品为艺术接受者提供了一个具有文化认同感和合法性的模型。极少主义作品抽象的形式就通过其仪式性的象征和参与性,与人、经验、秩序和历史结合了起来,具有了社会性与文化性。总的来看,极少主义艺术作品中,形式的极少带来的是外沿的极大拓展,极少主义就是一个集工业生产秩序、构建、互动、直观知觉经验为一体的社会文化万花筒。也正是因为艺术家们对“极少”的追求,带来了作品外延意义上的极大丰富。

陈佳丽[7](2018)在《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文中研究指明知识是时间延续的问题,它在川流不息的时间中进行传承;知识的流通并非单向度传递,它在不同的时空中进行传播;知识拥有不同的面貌,新旧知识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每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媒介都可能为知识传承发挥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媒介或许能为看待历史提供新的思考与视野。通过媒介,能将此处与彼处相连接形成社会,将过往与当下相连接形成延续。于是媒介如何将新知识传递扩展到更宽广的空间,便被赋予了新意义。熟悉并认同陌生的知识或许是关于传播的问题。西方卫生知识与其他知识不同,社会变革使它上升至关乎社会文明、国家兴盛、种族存亡的层面,进而完成由外来知识到常识准则的演变。从卫生史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待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多关注卫生的政治性,或卫生是非对错的讨论。但值得思考的是,如若将西方卫生知识放置到传播过程中去探讨,便会发现其他值得讨论的问题。当有悖于传统知识体系的西方卫生知识传入时,媒介扮演了什么角色?时人因何理由、经由何种媒介接受了这种陌生的知识?其中是否存在争论?知识的传播者如何使它被信任?本文的主旨便是讨论近代中国媒介环境的变化与西方卫生知识生产流通之间的关系。全文按时间顺序铺成,以不同的媒介环境为分期,探寻每个社会阶段媒介对西方卫生知识传播产生的影响。将西方卫生知识的传播过程放在政治变革和技术发展的整体背景中去看待,阐述新知识经过何种媒介传入中国并落地生根,进而探究媒介与知识、媒介与社会等诸多层面的关系。根据媒介学理论对媒介的解释,每一章节阐述不同的媒介形态对知识的影响。具体分为译着对明清时期西方卫生知识输入的作用、新教传教士创办的新机构与西方卫生知识的建立、报刊对西方卫生知识的塑造、新式出版环境对西方卫生知识的普及四个阶段。依托史料,从媒介环境的视野揭示作为外来知识的西方卫生知识逐步成为国人常识的过程。通过具体论述可以发现,不同的媒介形态呈现出西方卫生知识不同的面貌,它表现为处方和就医环境、政治观点、新政实践、行为准则……耶稣会士翻译的译着使知识局限在特定阶层,内容以西方古典医学知识为基础;新教传教士创办的新机构使知识摆脱空间限制和阶层局限流传开来,内容集中在用水、环境与防疫方面;现代报刊呈现了知识精英将西方卫生与民族、文明、国家相关联的过程,传统知识改造与西方知识认同同步;教科书等出版物和视觉媒介将知识精英与政府机构挑选的知识普及给民众,最终成为国民认知的现代卫生常识。总体而言,每一种新的媒介都会带来新的环境。将媒介的政治经济属性与知识的社会属性相连接,便会发现不同知识间此消彼长。当媒介史、知识史与社会变革等时空背景在一起时,媒介形态演变与叠加所带来的变化,使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演变过程更为清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媒介史的视角来看待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生产流通的过程。第一,通过对大量报刊、书籍等史料的爬梳,展现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实际上是知识、媒介、社会等因素多重交织的过程,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选择、融合、遗失的相互关系;第二,从媒介与知识普及的角度出发,看待历史情景中的媒介实践,丰富健康传播史相关研究。

孟凡君[8](2018)在《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感是美学最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认知神经美学的诞生为科学地解答美感的客观物质基础提供了可能。以美感的认知神经基底为切入点,我们面前呈现出一条贯穿认知神经要素、一般心理过程、个体审美存在、社会心理文化的整体化美感研究路径。这条路径将形而上的哲学美学与形而下的心理学美学整合为一种融合贯通的方法。在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美感以认知和情感的神经生物原理为基础,与个体心理、社会文化心理因素息息相关,是一种情理通融、通情达理的心意状态,给予人们一种强大的实践驱动力。美感是情感性的联觉系统,是大脑中认知与情感“混合运算”的结果,是人类生存实践的最优算法。在物我交融中,美感是个体与外部世界交互关系中最和谐的原则,决定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方向。单一线性判断的概念方法难以概括出美感的全貌,“美感是什么?”如同“美是什么?”一样,难以回答;立体地、综合地、系统地描述美感体系,则更好地揭示出美感的本真状态。此时,美感是一个整体,体现为以神经生物要素为核心的,贯穿个体心理意识、社会文化心理意识以及自然生态意识的心理系统。美感发生时,内在感官、外在感官和延伸的感官相互连接,脑、心、身、物融为一体,知、情、意、行和谐互动。我们尝试着运用整体整合的方法重构美感的知识体系,具体如下:1.梳理形而上的哲学美学和形而下的心理学美学对于美感的科学探索,从中发掘哲学美学和心理学美学对于美感的心理生理方面的思考。传统的形而上的哲学美学曾经是美感研究的主要路径;随着近代心理科学的诞生与发展,新兴的形而下的心理学美学路径也为美感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解释。哲学美学中常常蕴含着对于美感心理基础的推断,这些形而上的哲学推断对于美感心理基础,乃至于一般心理科学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心理科学诞生以来,美感研究随着心理学的每一次进步而获得新的进展。历史上,哲学和心理学方法对于美感的研究,蕴含着诸多当代认知神经美学的萌芽。2.简介神经美学和认知美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观点,介绍认知神经美学的理论框架和未来任务,明确当代心理学对于美感的神经生物基底的探索过程。1970年代,在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发展的基础上,认知神经科学诞生。西方实验美学借助认知神经科学的新发现获得了崭新的研究成果。1990年代,西方诞生了神经美学,中国诞生了认知美学。前者以科学实验为主要方法,探索美感的神经生物基础;后者借鉴认知心理学的成果,综合运用哲学美学方法,探究美感的认知神经机理。2016年前后,国内学界倾向于将认知美学和神经美学合并称为认知神经美学。3.结合认知神经科学的主要成果,探讨美感的认知神经基础。认知神经美学以确证美感的神经生物事实为主要起点和目标。在认知神经科学的指引下,神经元细胞、神经信息传递中的神经递质、前两者结合而成的功能性专属脑区以及神经机制模型都被证明是美感生成的重要神经生理基础。随着具有各种抽象功能的神经元细胞分类更加明确、神经信息传递对于情绪影响更加清晰,原本扑朔迷离的美感问题在神经细胞层面上得到了科学的解释;诸如眶额叶皮层等具有认知情感作用的功能脑区的发现,各种审美认知情感神经机制模型的建立,也为我们科学地理解美感提供了实证材料。4.我们在美感的认知神经基础上,重新认识美感的一般心理要素和个体审美存在层面。当前我国美感研究主要以感知觉、记忆、学习、语言、动机、需求等一般心理过程为参照系。认知神经科学革新了普通心理学的知识体系,参照系发生了变化,我们对于美感的心理过程的认识,必然要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进步而推进到神经生物层面。个体的身体、人格、气质以及实践行为对于美感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个体审美存在层面的身体、人格、气质与实践行为也与认知神经要素密切关联。5.个体通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结成了群体,即人类社会。社会存在基础上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对于美感具有决定性影响。社会心理文化对于美感发挥作用是通过个体心理过程来实现的。社会心理文化有着特殊的规则和系统。我们从符号、语言、神话等文化活动以及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等角度,考察了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认知、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等基本范畴对于美感的影响,及社会心理与个体认知神经基础之间的联系。6.认知神经美学将帮助我们重新理解经典美学问题,解答当前美学困局以及指导审美原则在实践领域的应用。康德美学的超感性基底概念、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概念以及意境、意象、诗乐舞同源等美学经典问题,都将在认知神经美学的视域下获得更加科学的诠释。认知神经美学对于人类认知和情感的把握也将为人工智能与情感计算提供美学方面的支持。在美感研究的心理基础方面,我们借鉴了认知神经科学、普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研究领域的知识架构;在哲学美学领域,身体美学、生命(存在)美学、实践美学、生态美学等多个美学流派的方法和成果都成为我们的有效参照系。在论述过程中,我们还借鉴了中国古典美学、分析美学、实证美学、人类学美学、日常生活美学、艺术哲学等美学主要成果。通过认知神经美学,我们尝试打开一扇新的窗口,期待这个窗口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景视野,美感研究的整体景观都可以尽收眼底。

宋凌琦[9](2018)在《Golem-20世纪早期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虽然20世纪初表现主义建筑如流星转瞬即逝,但却具有极大能量及意义。表现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短暂却意义深远。表现主义建筑,在作为普遍思潮的短暂时间内它曾是社会政治和文化转型的隐喻,同时也是对新技术和材料的严肃思考;它曾引起过激烈的辩论,也曾被给予过深切的热望。考虑到它曾作为含义含混的标签赋予过不同的人和作品,那么特定意义上的“表现主义建筑”是何时出现的?表现主义建筑的思想根源又是什么?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语言是以何种秩序显现,其形式语言的特点又是什么?要理清这些纷乱的线索,真正进入,必须回到它的现场。因此,这项研究将通过概念的厘清,结合历史和时间节点,以表现主义的核心群体肖像的描绘与典型作品为基本分析对象,探讨幻想、观念甚至对道德秩序的直觉,被转译成建筑语汇的途径。本文首先对表现主义建筑的相关概念以及相关团体和人物进行了脉络梳理,范畴划分;在此基础上,从知觉、情感以及意志的角度出发对表现主义建筑进行了探讨,认为作为感官的身体以及情感和意志三者的实验性、经验性和超验性并存形成了表现主义建筑的认识论基础;第三章着眼于表现主义建筑的认识论基础向形式思考的转换,指出表现主义建筑基本形式思考的传统与现代性来源,着重论述了感官认知中的视知觉与运动、抽象形式语言的来源与发展、基于形式与功能(美与善)思考框架中的建筑形态学的机械性与有机性、表现主义建筑对哥特式与现代性的反思等;第四章主要探讨了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思考如何落实为具体的建筑及材料语言,特别关注了空间这一建筑语言概念的诞生、表现主义从感官到灵魂的色彩理念、玻璃等建筑材料的美学批判等;文章随之探讨了表现主义建筑的审美特征,并将之归结为以崇高与粗蛮为代表的现代性对以优美与精致为代表的文艺复兴以来美学思想的超越,并且其特有的神秘性与象征性一方面显示了对中世纪传统的继承和对启蒙的反思,另一方面作为其实证性和科学性的反面又凸显了表现主义建筑思潮内在的矛盾性和复杂性;此外,虽然作为现代主义建筑主流思想的落选者有其内在原因,但其衰落更直接地表现为审美政治化、审美经济性以及民族心理选择的结果,这一点在最后一章——第六章中进行了探讨。

刘碧珍[10](2017)在《叙述声音研究》文中提出叙述声音是西方文论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叙事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它与叙述交流中的诸多因素存在密切联系,直接影响文本意义的生成与传达。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此概念长久以来未被准确定义,有必要对叙述声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这是本论文写作的缘由。叙述声音是一种隐喻意义上的声音,它是对叙述文本中显露作者意识的话语迹象的隐喻,这些话语迹象体现叙述主体与叙述行为的关系。叙述声音与其传达的内容一体无分。我们常常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它:如认为叙述声音可以隐喻读者接收和解读出的文本意义,也可指表露作者意图的叙述话语或符号,或指叙述者为创设特定叙述情境而使用的叙述策略。更多时候我们认为叙述声音是读者从文本中感知到的作者意识。如何去探究叙述声音,首先要思考的是角度的问题。本论文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方位、多视角地阐述叙事学与当代西方文论中的叙述声音理论,识别与辨析叙述声音概念。在叙事学视阈下,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探析小说文本中叙述声音的来源,解析其形态,概括其特征与功能,思考其他文类以及非文学文本中的叙述声音问题,阐释叙述声音在文本建构、读者接受和文化交流中的意义与价值。本论文共分六章,包括叙述声音的概念、主体、构成要素、特征和功能等问题。第一章辨析叙述声音概念。该章梳理西方文学理论中与“声音”概念相关的研究成果,追述叙述声音术语的缘起和发展。同时参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近现代作家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与之对照分析。为下文结合具体文本对叙述声音展开研究准备理论基础。第二章探析叙述声音来源。首先从作者创作的角度,借助社会历史批评理论和精神分析学说,分析作者、隐含的作者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找出叙述主体与叙述声音的内在联系。其次从文本传播的角度,借助叙事学和传播学理论,按照叙述者人称和叙述层次的不同分析叙述声音的差异,关注叙述声音在文化传播中的变化。最后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借助认知叙事学、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等理论,研究受述者与叙述声音的关系。第三章解析叙述声音构成与分类。叙述声音是文体、语气和价值观的融合,是叙事的一个成分。在文本中,叙述声音构成要素比较复杂。叙述声音在书面文本中是不会发出真正的声音,但是却会在字里行间显露迹象。“迹象”与文体、语气、叙述意图和作者的价值观等因素相关。叙述声音在具体文本中会有不同的类型。这部分主要借助叙事学、文化语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第四章分析叙述声音特征。叙述声音在不同文本、同一文本的不同叙述层中有不一样的表现,呈现多样的特征。叙述声音虽然是一种隐喻的说法,但是因为它冠以声音这样的名称,且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是隐喻性。所以在特征上它具备与自然之声的相似性,如:模糊与清晰(隐逸与明晰)、可靠性与不可靠性、单一与复调、呼应与回响。同时叙述声音毕竟是一种语音,与人相关,所以它又有其独特性、自我呈现性和相关性等特征。因而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它看作是对自然之声的模仿与超越。第五章探究叙述声音功能。叙述声音具有构建文本世界、表现作家的“独一之诗”和主体价值以及反映社会规约和文化习俗的功能,因而叙述声音具有社会历史与审美的价值。第六章研究跨媒介、跨学科叙事中的叙述声音。叙事学研究发展到后经典叙事学研究的阶段,对叙述声音的关注必然也需突破媒介和学科的界限,该部分是在对叙述声音结构形态、分类、特征和功能已做分析的基础之上,再观照非虚构性叙事文本中的叙述声音,例如微信叙事、教育叙事和法律叙事。这些文本与生活联系紧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现实的干预之作,所以本文的研究侧重于关注叙述声音所传达的语义,解读叙述声音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二、人体科学的曙光──《人体科学导论》序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体科学的曙光──《人体科学导论》序言(论文提纲范文)

(1)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生态危机产生与环境运动发展
        二、越南战争爆发与反战运动兴起
        三、西方动物保护的发展与实践
    第二节 雷根的生平与成就
        一、雷根的童年家园
        二、雷根的教育经历
        三、雷根的学术背景
        四、雷根的社会实践
第二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西方动物伦理观
        一、西方动物伦理观的思想沿革
        二、西方动物伦理观的主要观点
        三、西方动物伦理观对雷根的启示
    第二节 西方生态伦理学
        一、西方生态伦理学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二、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主要流派
        三、西方生态伦理学对雷根的启示
    第三节 素食主义
        一、素食主义的历史沿革
        二、素食主义的代表观点
        三、素食主义对雷根的影响
第三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主要内容(上)
    第一节 雷根的动物观
        一、动物具有意识
        二、动物的意识具有复杂性
    第二节 雷根的权利观
        一、道德权利
        二、动物权利
    第三节 雷根的动物福利观
        一、利益
        二、伤害
第四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主要内容(下)
    第一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理论基础
        一、理想的道德判断
        二、伦理评价标准
        三、非后果主义理论
        四、道德主体与道德病人
        五、批判间接义务观
        六、批判直接义务观
    第二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核心观点
        一、生命主体标准与固有价值假定
        二、生命主体的固有价值
    第三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基本原则
        一、尊重原则
        二、伤害原则
        三、最小压倒原则与恶化原则
        四、自由原则
第五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实践诉求
    第一节 反对食用动物 提倡素食主义
        一、食用动物的道德判断
        二、做素食主义者
    第二节 抵制商业饲养 提供动物庇护
        一、农场动物的生存环境
        二、农场动物的屠宰情形
        三、建立农场动物庇护所
    第三节 谴责动物狩猎 保护野生动物
        一、狩猎动物的现实状况
        二、捕猎行为的道德判断
        三、保护野生动物
    第四节 批判动物实验 维护动物权利
        一、教育实践中的动物权利
        二、毒理试验中的动物权利
        三、科学研究中的动物权利
第六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动物福利思想与雷根的动物权利思想的比较
        一、动物福利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二、动物福利思想与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的联系
        三、动物福利思想与雷根动物权利思想的区别
    第二节 辛格动物解放论与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比较
        一、辛格动物解放论的主要内容
        二、辛格动物解放论与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共同点
        三、辛格动物解放论与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不同点
    第三节 沃伦和弗兰西恩的动物权利论与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比较
        一、沃伦的动物权利论与雷根的动物权利论
        二、弗兰西恩的动物权利论与雷根的动物权利论
    第四节 科亨反对动物权利的思想与雷根的回应
        一、科亨反对动物权利的主要观点
        二、科亨对雷根动物权利论的批评
        三、雷根对科亨批评的回应
第七章 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的贡献、局限与启示
    第一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贡献
        一、提出生命主体标准与固有价值理论
        二、实现从人到动物的伦理关怀
        三、提倡素食主义的生活方式
        四、掀起动物权利运动的高潮
    第二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局限
        一、生命主体的模糊性
        二、道德关怀的有限性
        三、哲理论证的不充分性
        四、付诸实践的困难性
    第三节 雷根动物权利论的启示
        一、重新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
        二、给予动物自觉的道德关怀
        三、建立健全动物保护法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附录:在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2)审美生存理论及教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创新及重点难点
        1.3.1 创新之处
        1.3.2 重点与难点
    1.4 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审美生存思想的源与流
    2.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
        2.1.1 中国儒家审美生存思想
        2.1.2 中国道家审美生存思想
        2.1.3 中国佛家审美生存思想
        2.1.4 中国文化审美教化思想
    2.2 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生存思想
        2.2.1 古希腊的审美生存思想
        2.2.2 中世纪的审美生存思想
        2.2.3 近现代的审美生存思想
        2.2.4 后现代的审美生存思想
        2.2.5 西方文化审美教化思想
    2.3 马克思主义的审美生存思想
        2.3.1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根基
        2.3.2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生成
        2.3.3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实践与教化
        2.3.4 马克思审美生存思想的中国化
3 审美生存的根本问题
    3.1 生存之于审美
        3.1.1 生存是审美的前提
        3.1.2 生存是审美的基础
        3.1.3 生存是审美的归宿
    3.2 审美之于生存
        3.2.1 审美是生存的目标
        3.2.2 审美是生存的标准
        3.2.3 审美是生存的意义
    3.3 审美生存的逻各斯
        3.3.1 生存是审美的根源
        3.3.2 审美是生存的升华
        3.3.3 个体是践行审美生存的载体
4 审美生存的遮蔽
    4.1 审美生存的本源异化
        4.1.1 理性情感之分离
        4.1.2 精神危机之产生
        4.1.3 虚无主义之形成
    4.2 审美生存的现实困境
        4.2.1 时空性质之转变
        4.2.2 大众传播之异化
        4.2.3 审美文化之转型
    4.3 审美生存的教化缺失
        4.3.1 功利化导致信仰维度之缺失
        4.3.2 齐一化导致差异维度之缺失
        4.3.3 规训化导致自由维度之缺失
        4.3.4 碎片化导致整体维度之缺失
5 审美生存的澄明
    5.1 审美生存的世界奠基
        5.1.1 自然环境的优化
        5.1.2 文化环境的提升
        5.1.3 审美生态的改变
    5.2 审美生存的主体建构
        5.2.1 重视审美愉悦
        5.2.2 发挥移情潜质
        5.2.3 拓展审美心胸
        5.2.4 提升审美层次
    5.3 审美生存的技艺锻炼
        5.3.1 生存的艺术化
        5.3.2 审美的实践化
        5.3.3 超越的整体性
        5.3.4 死亡的生成性
6 审美生存的教化
    6.1 重构审美生存文化
        6.1.1 重建崇高之美
        6.1.2 接受悲剧之美
        6.1.3 肯认有限之美
    6.2 加强审美生存教育
        6.2.1 解放人的感性
        6.2.2 重视审美直觉
        6.2.3 培育审美心胸
        6.2.4 培养审美能力
        6.2.5 提升审美趣味
        6.2.6 学会诗意栖居
    6.3 提升审美生存的能力
        6.3.1 审美生存的语言能力
        6.3.2 审美生存的思考能力
        6.3.3 审美生存的节日效用
        6.3.4 审美生存的日常践行
    6.4 重视身体审美的落实
        6.4.1 身体审美的亲在维度
        6.4.2 身体审美的超越维度
        6.4.3 身体审美的实践通途
结论:充满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跋:仰望审美生存的“乌托邦”
参考文献
    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
    近当代中国学者着作
    中国古代文献
    国外译着
    中文学术论文
    外文着述
读博期间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罗杰·弗莱其人
    二、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价值
第一章 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
    第一节 弗莱与后印象主义
        一、“马奈与后印象派画家”展览
        二、弗莱与其辩护性文章
    第二节 在辩护中奠基的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
        一、表现性赋形问题
        二、知性化的感性力量问题
        三、“要发现想象力的视觉语言”问题
        四、后印象派与“建设者”
    第三节 作为客观批评的形式主义批评理论
        一、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总结
        二、客观批评范式的典范
        三、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的影响
第二章 从形式到有意味的形式
    第一节 形式问题
        一、关于形式的多种阐释
        二、康德之形式论传统对弗莱的影响
    第二节 弗莱的“有意味的形式”
        一、“有意味的形式”
        二、弗莱“有意味的形式”的缘起
        三、弗莱“有意味的形式”的内涵
        四、没走向彻底抽象的“有意味的形式”
        五.从“趣味”到“有意味的形式”
第三章 罗杰·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问题
    第一节 弗莱批评思想的二重性特征
        一、弗莱思考的二重性
        二、弗莱美学思想的对立与调和
    第二节 弗莱思考中的理性和感性问题
        一、弗莱思考中的理性主义
        二、弗莱思考中的感性主义
第四章 二重性问题之一: 写实主义与表现主义
    第一节 反写实主义的模仿与返原始主义的表现
        一、反写实主义的模仿
        二、返原始主义的表现
    第二节 罗杰·弗莱与D.S.麦克科尔的论争
        一、两种立场之争
        二、二维三维之争
        三、塞尚的认识之争
        四、论争的根本分歧
    第三节 古代艺术与原始主义艺术
        一、早期文明中的艺术
        二、弗莱关于希腊艺术的评述
        三、弗莱关于中国艺术的评述
        四、弗莱关于黑人艺术的评述
第五章 二重性问题之二: 艺术与生活
    第一节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
        一、艺术与生活
        二、现实生活与想象生活
    第二节 情感与形式的关系问题
        一、形式情感的获得
        二、智性与情感
第六章 二重性问题之三: 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
    第一节 弗莱与老大师们(文艺复兴早期艺术)
        一、“雅游”传统
        二、“老大师们”的影响
    第二节 弗莱与现代主义的自律
        一、弗莱批评理论中的古典主义
        二、弗莱批评理论走向艺术自律
        三、弗莱批评理论走向艺术纯粹性
第七章 直觉与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
    第一节 直觉与形式
        一、直觉与形式关系问题
        二、弗莱的直觉方法问题
    第二节 弗莱晚年思想的核心——“感性和生命力”
        一、感性问题
        二、生命力问题
第八章 弗莱形式主义与近现代英国艺术批评理论
    第一节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英国艺术批评理论
        一、英国近现代艺术批评概述
        二、约翰·拉斯金的社会批评
        三、沃尔特·佩特的诗性批评
        四、克莱夫·贝尔的形式主义批评
        五、赫伯特·里德的相对主义批评
    第二节 近现代英国艺术批评史中的弗莱形式主义
        一、英国近现代艺术批评理论的特征
        二、反社会批评的形式主义批评
        三、“为艺术而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四、弗莱与贝尔美学思想的距离
        五、社会批评与形式主义批评的调和
        六、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的再总结
结语
附录
    附录1: 弗莱与欧米茄工作室
    附录2: 形式主义批评之于中国现代艺术的意义
    附录3: 罗杰·弗莱生平年表
    附录4: 罗杰·弗莱主要着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认知语言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定位
    1.2 研究对象
    1.3 选题缘由
    1.4 研究问题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福乐智慧》简介
    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
    3.2 Lakoff和Turner的诗性隐喻
    3.3 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
    3.4 Lakoff和Johnson的体验性
    3.5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分析框架
第四章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整合模式
    4.1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构建基础
        4.1.1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构建的身体基础
        4.1.2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构建的环境基础
        4.1.3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构建的文化基础
    4.2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分类
        4.2.1 《福乐智慧》中的结构诗性隐喻
        4.2.2 《福乐智慧》中的本体诗性隐喻
        4.2.3 《福乐智慧》中的方位诗性隐喻
    4.3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整合模式
        4.3.1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单一式整合网络
        4.3.2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镜像式整合网络
        4.3.3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单域式整合网络
        4.3.4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双域式整合网络
第五章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源域的取象分布
    5.1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始源域分类
        5.1.1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始源域分类
        5.1.2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始源域和K(?)vecses分类对比
    5.2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源域的取象
        5.2.1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取象于人与人体
        5.2.2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取象于动物
        5.2.3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取象于自然界
        5.2.4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取象于身体动作和空间
第六章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生成因素:人和人体
    6.1 《福乐智慧》中“人”的诗性隐喻
        6.1.1 《福乐智慧》中国王“日出”的诗性隐喻
        6.1.2 《福乐智慧》中“君主”的诗性隐喻
    6.2 《福乐智慧》中“人体”的诗性隐喻
        6.2.1 《福乐智慧》中“人心”的诗性隐喻
        6.2.2 《福乐智慧》中“面庞”的诗性隐喻
        6.2.3 《福乐智慧》中“头发”“胡须” “牙齿”的诗性隐喻
    6.3 《福乐智慧》中的通感类诗性隐喻
        6.3.1 《福乐智慧》中触觉范畴的诗性隐喻
        6.3.2 《福乐智慧》中视觉范畴的诗性隐喻
        6.3.3 《福乐智慧》中味觉范畴的诗性隐喻
        6.3.4 《福乐智慧》中嗅觉范畴的诗性隐喻
第七章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生成因素:自然万物
    7.1 《福乐智慧》中天体的诗性隐喻
        7.1.1 《福乐智慧》中“太阳”的诗性隐喻
        7.1.2 《福乐智慧》中“月亮”的诗性隐喻
    7.2 《福乐智慧》中“日出”和“日落”景象的诗性隐喻
        7.2.1 《福乐智慧》中“日出”景象的诗性隐喻
        7.2.2 《福乐智慧》中“日落”景象的诗性隐喻
    7.3 《福乐智慧》中动物的诗性隐喻
        7.3.1 《福乐智慧》中“狼”的诗性隐喻
        7.3.2 《福乐智慧》中“羊”的诗性隐喻
        7.3.3 《福乐智慧》中“骆驼”的诗性隐喻
        7.3.4 《福乐智慧》中“牛”的诗性隐喻
        7.3.5 《福乐智慧》中“鹰”的诗性隐喻
        7.3.6 《福乐智慧》中“羚羊”的诗性隐喻
        7.3.7 《福乐智慧》中“狮子”的诗性隐喻
    7.4 《福乐智慧》中物体的诗性隐喻
        7.4.1 《福乐智慧》中“弓箭”的诗性隐喻
        7.4.2 《福乐智慧》中“圆球”的诗性隐喻
        7.4.3 《福乐智慧》中“大刀”和“三脚発”的诗性隐喻
        7.4.4 《福乐智慧》中“麝香”和“龙脑香”的诗性隐喻
第八章 《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生成因素:性别和人生观
    8.1 《福乐智慧》中性别的诗性隐喻
        8.1.1 《福乐智慧》中男性的诗性隐喻
        8.1.2 《福乐智慧》中女性的诗性隐喻
    8.2 《福乐智慧》中人生观的诗性隐喻
        8.2.1 《福乐智慧》中“幸运”的诗性隐喻
        8.2.2 《福乐智慧》中“世界”的诗性隐喻
        8.2.3 《福乐智慧》中“梦”的诗性隐喻
第九章 结论
    9.1 研究发现
    9.2 研究结论
    9.3 研究创新
    9.4 研究局限性
    9.5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I 《福乐智慧》汉文全译本结构
附录II 《福乐智慧》维吾尔文诗体今译本示例(824-835行)
附录III 《福乐智慧》维吾尔文国际音标转写示例(824-835行)
附录IV 《福乐智慧》汉文全译本示例(824-835行)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研究现状概述
第一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呈现与意旨
    第一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中的黑暗元素
        一、与黑暗密切关联的意象
        意象(一)——“影”
        意象(二)——“尸骸”与“坟墓”
        意象(三)——猛禽凶兽(选灰色马等数种)
        意象(四)——黑斑、黑洞
        二、与黑暗密切关联的场景与氛围构设
        1. 时间与黑暗
        2. 空间与黑暗
        三、黑暗与人事
    第二节 创作类文本中黑暗情境的指谓
        一、抒情性文本中黑暗情境的象征、隐喻
        1. 当抒情主体旁观黑暗情境
        2. 当抒情主体置身黑暗情境之中
        二、叙事性文本中黑暗情境对应的直观现实所指
    第三节 《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的文学主题
        一、憎厌:由“痛苦”出发针对黑暗现实的决绝姿态
        二、刺激:唤起反抗黑暗“情绪”的话语方式
        三、悲悯:对黑暗中人的同情与拯救
第二章 《文学周报》文学创作中黑暗情境的结构与生成过程
    第一节 黑暗情境构设中的模式化书写现象
        一、质料模式:角色与事件的几种符号功能
        二、形式模式:视角、主体介入与事件链条的表意功能
        三、无边的“盲”与“占有欲”:模式化黑暗书写的潜在逻辑
    第二节 由黑暗书写模式看《文学周报》作者群的社会状态认知
        一、万方多难欲何之?:个体黑暗体验与黑暗形象的生成
        1. 来自现实的黑暗体验
        2. 黑暗体验转化为文本中的黑暗形象
        二、模式化黑暗书写的内在悖论及其调和
        1. 悖论:“想象人生”与“走进人生”
        2. 调和:亟待解救的“人生”与“人性”
第三章 《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中黑暗批判的内涵与黑暗抵抗的对象
    第一节 社会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一、镜子外面的世界:黑暗影响的深广程度及其持存
        二、被直接指明的社会中的批判对象
        1. 社会写真:军阀、兵匪问题与1920年代的战争
        2. 报刊内外:文学周边与出版环节中的黑暗因素
        3. 人生之谜:构成烦闷的“诸相”
    第二节 文学评论中的黑暗揭橥与批判
        一、针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中涉及的黑暗问题
        1. 导读者的折射:黑暗的反映之反映
        2. 黑暗的文坛:浊世不可语庄语
        二、非作品评论:作为审美范畴的光明与黑暗
第四章 社会广角内看《文学周报》论说类文本的黑暗书写
    第一节 有限与无限追求的双重选择:对黑暗的呈现方式与应对态度之歧
    第二节 自我技术与启蒙的悖论:黑暗时代的人们是否也黑暗?
    第三节 常与变的对垒:当《文学周报》作者群体也成为“黑暗势力”
    第四节 黑暗书写的凭依及其不稳定性
        一、“同谓之玄”:二元对立思维下的局限性
        二、执光在手?由现代性建立起来的话语自信
第五章 反思《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
    第一节 两种文体的内在关联——捕捉黑暗的显隐结构
        一、辩证综合:黑暗的还原与演绎
        二、两大文类中的不变因素
        1. 足以扫荡黑暗的光明始终缺席
        2. “体外流淌之血”与“体内沸腾之血”的互动
        3. 对道的肯定,对势的抗争
    第二节 寻光者?执光者?:期刊形象的建构
        一、办刊理念:从提灯人形象说起
        二、两种身份的统一:从“事件的启蒙”到“运动的启蒙”
    第三节 促成黑暗书写的复杂文化源流
        一、近因:“后新文化-五四”时代的焦虑
        二、远因:从“无明”始
        三、外因:文明想象与基督教
    第四节 (总结)“黑暗书写”的内在两歧性与群体心理
参考文献
附录:《文学周报》创作类文本梗概汇总表(按文体)
    其一:《文学周报》诗歌(及抒情性散文)文本一览
    其二:《文学周报》小说(及叙事性散文)文本一览
    其三:《文学周报》戏剧文本一览
    人名索引
    术语及重要概念索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20世纪60年代美国极少主义艺术的仪式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来源/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二)极少主义艺术的时代与社会背景
        (三)极少主义艺术所处的文化环境和艺术生态
    二、前期相关研究
        (一)极少主义艺术历史研究成果
        (二)美国西海岸的极少主义历史研究成果
        (三)极少主义艺术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四)极少主义作品中材料和结构的研究成果
        (五)研究使用相关概念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内容及范围的界定
    四、问题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点
        (二)论文创新点
    五、研究目的和意义
    六、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回顾与聚焦——极少主义的历史
    1.1 起源——极少主义艺术诞生之前
        1.1.1 简化与构成——至上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对于对极少主义的影响
        1.1.2 工艺与社会——包豪斯与对极少主义的影响
        1.1.3 反惯例与现成品——达达主义对极少主义的影响
        1.1.4 表现与行动——抽象表现主义对东西海岸极少主义的影响
    1.2 继承与重构——极少主义艺术的出现
        1.2.1 直接的形状——东海岸极少主义艺术家与他们的极少主义实验
        1.2.2 纯粹的感知——西海岸极少主义艺术家与他们的极少主义实验
    1.3 差异与质疑——围绕极少主义的争论
        1.3.1 美学争论——西海岸极少主义的命名与合法性
        1.3.2 走向实体——绘画还是雕塑
        1.3.3 各抒己见——对“极少”的不同理解
    1.4 象征与参与——聚焦极少主义作品的仪式特征
        1.4.1 社会性的追问——仪式概念的引用
        1.4.2 从象征到仪式——使用仪式相关理论研究极少主义艺术的可行性
        1.4.3 从观看到参与——极少主义作品中的观众参与
第二章 工业镜像与时代图景——极少主义作品中材料与加工技术的时代象征
    2.1 束之高阁的材料——极少主义作品中的材料与技术
        2.1.1 直观的差异——东西海岸的不同美学特征
        2.1.2 重拾的关注——从实在的形状到材料与技术
    2.2 平淡无奇的形状——极少主义作品中工业材料的应用
        2.2.1 材料与现成品——东海岸极少主义作品中工业材料和产品的直接应用
        2.2.2 高分子与透明介质——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基底
        2.2.3 有机与化合——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涂料
    2.3 近乎完美的表面——极少主义作品中工业技术的使用
        2.3.1 机械与真空——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的基底制作技术
        2.3.2 喷涂与电镀——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的表面处理技术
    2.4 超越实在的时代象征——材料、技术与艺术的联姻
        2.4.1 建筑的象征——材料的直接应用
        2.4.2 消失的手工性——新技术的去手工化
        2.4.3 时代的烙印——极少主义艺术的材料和技术的时代性
第三章 有序组织与建筑构建——极少主义作品结构的社会秩序象征
    3.1 整体与部分——极少主义作品中形状的秩序
1'>3.1.1 有序的多个形状——极少主义作品形状的数量N>1
        3.1.2 数学性的排列——极少主义作品数列性组织秩序
        3.1.3 构建性的组合——极少主义作品形状的空间排列
    3.2 排列与变化——极少主义作品中数列性与系列性的秩序
        3.2.1 完全的重复——极少主义作品中简单的数列秩序
        3.2.2 有序的变化——极少主义作品中复杂的数列秩序
        3.2.3 多元的组合——极少主义作品中多种数列秩序并存
        3.2.4 差异的复制——极少主义作品中的系列性
    3.3 形状与位置——极少主义作品中构建性的秩序
        3.3.1 铺砌与构建——建筑的构建方式
        3.3.2 形态与组合——形状对建筑构件的模拟
        3.3.3 框架与模块——空间上的自由重复
    3.4 组织秩序与构建方式——极少主义作品结构所象征的社会秩序
        3.4.1 无处不在的秩序——极少主义作品对社会生产的模拟
        3.4.2 垂直与水平的构建——极少主义作品所象征的建筑构建方式
第四章 互动参与与仪式体验——观众对极少主义作品的参与和体验
    4.1 内与外的浸润——极少主义作品内部空间的诱惑
        4.1.1 模糊边界——内外空间之辩
        4.1.2 步入作品——极少主义艺术家的预谋
    4.2 身体与空间的对抗——极少主义作品与参与者身体的互动
        4.2.1 限定与自由——“无序”的参与空间
        4.2.2 循环与反省——有序的行动文化象征
    4.3 身体与空间的交融——极少主义作品中的观看与互动
        4.3.1 镜像与幻觉——参与者和反光材质作品的观看与互动
        4.3.2 空间与感知——参与者和光与透明材质作品的观看与互动
    4.4 游移的身体——参与性对于身体与形状关系的重构
        4.4.1 从观看到体验——参与性对体验模式的重塑
        4.4.2 从实在到知觉——反射、透明材质作品带来的体验范式的转变
        4.4.3 从感知到对抗、交融——参与者身体与形状之间关系的重构
第五章 仪式与统一——极少主义作品的形式与社会文化的统一
    5.1 物的礼赞——极少主义作品中物的象征意义
        5.1.1 日常品与城市的经验——西海岸极少主义作品反映社会和时代的知觉特征
        5.1.2 工业与建筑的印象——东海岸极少主义作品反映社会和时代的知觉特征
        5.1.3 物品与构建——生产与建筑的秩序象征
    5.2 人与物的交融——极少主义作品中人与形状的平等与统一
        5.2.1 拟人与“表演”——极少主义作品中物的拟人化
        5.2.2 物化与统一——极少主义作品中身体与物体的统一
        5.2.3 平等与转化——人与物的统一
    5.3 物与人的秩序——极少主义作品象征社会组织秩序
        5.3.1 物与人的沉默——极少主义作品和社会劳动的匿名性
        5.3.2 “睹物思人”——极少主义作品象征人的组织秩序
    5.4 形与思的统一——极少主义作品实现的形式与社会、文化性的统一
        5.4.1 人之所造与人之所思——潜藏于物品和艺术接受者的社会性、文化性
        5.4.2 客观抑制与主观回归——艺术家创作过程与作品命名的主观性
        5.4.3 仪式象征与观众参与——极少主义作品中形式与社会、文化性的统一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重要极少主义艺术家简介
    附录二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极少主义艺术家
    附录三 :中英文人名对照
    附录四 :约翰·麦克拉肯的作品检测和材料鉴定
    附录五 :西海岸极少主义采用的有机材料简介
    附录六 :极少主义大事年表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科研成果
致谢

(7)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媒介与知识
        1.1.2 理解媒介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卫生含义内涵研究
        1.2.2 关于卫生叙事方式研究
        1.2.3 关于卫生传播媒介研究
        1.2.4 关于卫生研究路径研究
        1.2.5 结论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1.3.1 研究限定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视角
    1.4 创新点与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难点
2 明清译着与西方卫生知识之入华
    2.1 偏隅一方的知识
        2.1.1 中国传统卫生知识
        2.1.2 西方卫生知识演变
    2.2 暗流涌动的知识
        2.2.1 耶稣会士:译着传教
        2.2.2 中国文人:不变应之
    2.3 小结
3 新机构与西方卫生知识之建立(1840-1898)
    3.1 本章概说
    3.2 建立知识的机构
        3.2.1 医院诊所:新空间新体验
        3.2.2 书馆学会:新机构新启蒙
    3.3 迁移知识的报馆
        3.3.1 外文报刊:引入新知的模板
        3.3.2 中文报刊:传播新知的效仿
    3.4 小结
4 现代报刊对西方卫生知识之塑造(1898-1911)
    4.1 本章概说
    4.2 再造知识的报刊
        4.2.1 报刊之新景象
        4.2.2 报刊中的卫生
        4.2.3 知识之新呈现
    4.3 小结
5 媒介新环境与现代卫生知识之普及(1911-1937)
    5.1 本章概说
    5.2 出版界:卫生知识的销售
        5.2.1 教科书:普及卫生常识
        5.2.2 .卫生广告:萌生知识经济
    5.3 学术界:卫生知识的分类
        5.3.1 学科教学:改变课程设置
        5.3.2 专业期刊:提升学术意识
        5.3.3 工具丛书:重建卫生图谱
    5.4 读者与民众:卫生知识的获得
        5.4.1 可视可听:卫生的形象化
        5.4.2 信任与否:遗失传统卫生
    5.5 小结
6 结论
    6.1 转型呈现:知识、社会、媒介多重交织的过程
    6.2 卫生释义:选择、融合、遗失相互作用的结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1874年-1907年[上海]《万国公报》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附录二 1876年-1892年《格致汇编》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附录三 1864 年-1885年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CONSULAR GAZETTE(1870-1941)关于卫生的篇目
附录四 1904年-1919年《东方杂志》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附录五 其他报刊关于卫生的篇目
附录六 1903年-1911年《北洋官报》关于卫生的篇目
附录七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会议目录

(8)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概述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内容
        三、主要论点
        四、困难与不足
    第二节 传统美学:哲学思辨式的探索
        一、本体论、认识论哲学的美感探索
        二、康德美学对认知论美感研究的贡献
        三、语言分析和存在主义对美感的探究
        四、马克思主义对美感研究的推动
    第三节 现代美学:心理学方法的形成与运用
        一、实验美学——形而下美感研究的起点
        二、精神分析美学——当代美感研究的丰碑
        三、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当代科学美学的高峰
        四、发生认识论——认知神经美学的雏形
第二章 美感研究的新方法——认知神经美学的诞生
    第一节 神经美学发展的历史源流
        一、主要发展历程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节 当前国外神经美学的新态势
        一、神经美学的流派、新成果及启示
        二、西方当代主要神经美学家——以泽基为例
    第三节 中国认知美学与西方神经美学的融合发展趋势
        一、中国科学美学历史进程中的认知美学
        二、认知神经美学的诞生——中西美学合流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 美感的认知神经基础
    第一节 神经元——美感的神经生理起点
        一、神经元理论及其作为美感探索起点的原因
        二、神经元的分类、抽象功能及其与美感的联系
    第二节 神经信息传递——美感的神经信息基础
        一、神经递质的功用、分类及其认知神经美学意义
        二、神经递质作为脑-心-身关联的中介,以及体液说
    第三节 大脑功能专属区——美感的神经功能基础
        一、大脑功能化专属区中的美感区
        二、审美脑区与内在感官:认知脑与情绪脑的区别与联系
        三、神经元、功能脑区、信息加工站点与意识的关系
    第四节 美感神经系统的模型
        一、人工智能的诞生与美感的神经建模
        二、关于几种经典神经美学模型的分析
        三、美感神经模型的哲学基础与深化推进
        四、从审美的神经基础到审美原则
第四章 美感的个体身心基础
    第一节 个体的一般心理层:美感的神经生理基础与一般心理基础的关系
        一、感知觉与美感机制
        二、学习、记忆与美感机制
        三、认知、情绪与美感机制
        四、语言与美感机制
    第二节 个体的审美存在层:身体、气质、人格、行为与美感的认知神经关联
        一、自然躯体层:身体及其神经生理层面
        二、人格气质层:神经生理和社会文化的结合
        三、实践行为层:从个体向社会文化层面转换
        四、个体的审美存在层面与当前“身体美学”的关联与区别
第五章 美感的社会心理基础
    第一节 社会思维及群体审美的基础:符号、语言、神话等
        一、群体审美的物质文化基础——符号、语言
        二、群体审美的精神文化基础——神话和宗教
        三、社会思维中的自我认知、态度和行为对美感的影响
    第二节 社会影响与群体美感生成:意识形态与社会心理
        一、群体心理层面的政治-意识形态与美感的关系
        二、全球化视域下国家意识形态对美感的作用
    第三节 社会关系与美感功利性确认中的感官问题:时尚审美文化与三种感官
        一、时代风潮的基本方面:经济基础和时尚审美心理
        二、衣、食、住、行——时尚审美的实体存在
        三、劳动者的三种感官——时尚文化审美的精神面
    第四节 生态群落:空间意识、天人关系及其认知神经基础
第六章 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美感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第一节 认知神经美学对经典美学问题的回应
        一、认知神经美学对康德美学的剖析
        二、中西方经典美学范畴中的认知神经美学机理与原则
    第二节 认知神经美学对当前美学困局的阐释
        一、当代美感研究困境表征及其神经生物学原因
        二、探寻在当代美学困境中突围的途径
    第三节 认知神经美学的实践应用价值
        一、在身心关系中,整合认知之真、情感之美和道德之善
        二、在人类进化中,美感作为传承文化、激活实践的情感内驱力
        三、人工情感机器人的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获奖)、着作和科研项目
后记

(9)Golem-20世纪早期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表现主义建筑师群像
    第一节 表现主义相关团体
    第二节 表现主义建筑师
第二章 表现主义建筑的认识论基础
    第一节 知觉
    第二节 情感
    第三节 意志
第三章 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来源
    第一节 视知觉与身体
    第二节 抽象语言
    第三节 建筑形态学的雏形
    第四节 哥特式与现代性
第四章 表现主义建筑的形式及材料语言
    第一节 空间
    第二节 色彩
    第三节 玻璃
第五章 超越和回归:表现主义建筑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崇高与粗蛮(Roheit)
    第二节 神秘性与象征性
第六章 落选者:表现主义建筑的衰落
    第一节 审美的政治化
    第二节 审美的经济性
    第三节 民族形象塑造
结语 现代主义的神圣诞生?
参考文献
    ㈠着作类
    ㈡论文类
附录
    ㈠表现主义建筑相关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叙述声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叙述声音”是一种隐喻的表达
    二、作为隐喻的叙述声音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价值
第一章 寻找“声音”的轨迹:叙述声音理论溯源
    第一节 西方叙述声音理论
        一、韦恩·C.布斯的“作者的声音”
        二、热拉尔·热奈特的“语态”
        三、巴赫金的“声音”
        四、苏珊·S.兰瑟的“叙述声音”
        五、詹姆斯·费伦的作为修辞的声音
    第二节 中国叙述声音理论
        一、古代叙事思想中的声音理论
        二、现当代文学中的叙述声音思想——以几位代表作家为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言说与倾听:叙述声音的发出与接收
    第一节 言说:叙述声音的发出
        一、作者(隐含的作者)与叙述声音
        二、叙述者与叙述声音
    第二节 倾听:叙述声音的接收
        一、受述者:理想的读者和真实的读者
        二、解释社群与倾听
        三、倾听的价值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声的迹象:叙述声音的构成与分类
    第一节 叙述声音的构成
        一、表层结构——涉及文体元素
        二、语气(情态)特征
        三、言语与意义的融合
        四、叙述话语与叙述声音
    第二节 叙述声音的分类
        一、叙述声音中的“信号音”
        二、叙述声音中的“定调音”
        三、叙述声音中的“标志音”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仿与超越:叙述声音的特征
    第一节 叙述声音与自然声响的相似性
        一、模糊与清晰:叙述声音的隐与显
        二、独唱与和鸣:叙述声音的单一与复调
        三、感知的差异:叙述声音的可靠性与不可靠性
        四、“余音不绝”:叙述声音的呼应与回响
        五、无声亦有声:不会消逝的叙述声音
    第二节 叙述声音的独特之处
        一、叙述声音的个体差异性
        二、叙述声音的自我呈现性
        三、叙述声音的相关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历史与审美:叙述声音的功能
    第一节 叙述声音可以结构文本世界
        一、叙述声音引导叙述
        二、叙述声音塑造人物
        三、叙述声音构建时空
        四、叙述声音表现声音
    第二节 叙述声音可以传达作者的声音
        一、“独一之诗”
        二、立身与立文
    第三节 叙述声音能回应社会时代之声
        一、叙述声音展现经济状况
        二、叙述声音体现政治历史的发展
        三、叙述声音显露道德与文化的影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跨媒介与跨学科:叙述声音与日常生活叙事
    第一节 众声喧哗:新媒介叙事中叙述声音
        一、叙述声音的载体
        二、叙述声音的特质
        三、倾听与新媒介叙事
    第二节 启迪人心:日常教育叙事中的叙述声音
        一、教科书:多种声音的交汇
        二、日常教学活动:叙述声音存在于师生互动之间
    第三节 理智与情感的纠葛:法律叙事中的叙述声音
        一、叙述者的身份立场
        二、法律与道德(情感)的取舍
        三、倡导社会公平正义之声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四、人体科学的曙光──《人体科学导论》序言(论文参考文献)

  • [1]汤姆·雷根动物权利论研究[D]. 张哲. 湖北大学, 2020(02)
  • [2]审美生存理论及教化研究[D]. 康高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3)
  • [3]罗杰·弗莱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研究[D]. 张纪群. 山东大学, 2019(02)
  • [4]《福乐智慧》中诗性隐喻的认知语言学分析[D]. 罗芳春.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文学周报》的黑暗书写研究[D]. 朱天一. 广西大学, 2019(01)
  • [6]20世纪60年代美国极少主义艺术的仪式特征研究[D]. 周杰. 上海大学, 2019(02)
  • [7]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D]. 陈佳丽.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8]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美感问题研究[D]. 孟凡君. 吉林大学, 2018(12)
  • [9]Golem-20世纪早期德国表现主义建筑美学研究[D]. 宋凌琦.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10]叙述声音研究[D]. 刘碧珍.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9)

标签:;  ;  ;  ;  ;  

人文科学的黎明——人文科学概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