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立式罐罐壁平均温度计算式的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谢小芳,周凯,周李渊,王玉刚[1](2021)在《太阳辐射作用下浮顶油罐温度场的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研究太阳辐射对浮顶油罐温度场的影响,有必要掌握受太阳辐射影响原油在浮顶油罐中的温度变化规律。通过分析浮顶油罐与环境换热过程,建立2×104 m3浮顶油罐的三维模型,对一天内浮顶油罐油品及罐壁的温度变化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以太阳辐射为主的环境变化影响下,浮顶油罐的近壁面和浮盘处会产生温度梯度较大的高温油层,深层油品温度受到的影响较小。结合模拟结果,提出了考虑太阳辐射时,在不同条件下使用不同罐壁温度计算公式的建议,从而降低浮顶油罐容积的修正误差。(图6,表2,参24)
许慧娟[2](2020)在《一种储罐计量自动化平台设计》文中认为储罐计量实现自动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减少人员防爆现场的风险暴露时间,实现系统计量精度可控。符合计量标准的系统平台,其计量结果可以作为贸易交接使用。罐区实时监控与计量的结果可以作为企业生产调度决策的依据,可以与罐区后续装车结果做比对,有助于及时发现罐区存在的问题,发现事故隐患。本课题要搭建一个用于计量交接的储罐计量平台,因此该平台需要符合计量标准,达到计量精度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储罐计量的国内外标准,国内标准通过对国际标准适度修改后制定,与国际标准有衔接,可以很方便的对接国际贸易。接下来分析了储罐自动计量常用的方法,有重量测量法(HTG)、自动液位计量法(ATG)、混合法(HTMS)。经过分析对比,由于混合法是基于多参数测量的计算方法,它既适合基于质量做贸易交接的场合,又适合基于体积做贸易交接的场合,可以满足用户需要,因此选定基于混合法搭建计量平台。接下来对实际工况下算法步骤做了详细分析,考虑到实际工况下各种影响因素:游离水、温度、压力、浮盘质量、杂质与溶解水含量、储罐膨胀系数、空气浮力等等,搭建了符合计量规范的计算步骤。根据计量标准的要求选择罐区仪表,测量基础参数,选用符合计量标准计算步骤的数据处理器做罐量计算。接下来完成仪表信号通讯,实现计算器配置与计算,完成搭建平台。由于仪表安装后的精度,对测量系统的影响非常明确,根据规范,安装后的精度需要达到标准要求,因此本文对仪表安装做了详细要求。最后文章对计量系统的不确定度做了分析,证实了该种计算方法的先进性。无论是基于体积交接,还是基于质量交接,精度都可以保证,表现优异。最终我们实现了课题目标,搭建了符合计量标准的自动化计量平台,并可以从电脑上基于网页实现实时的监控与计量。建议用户在后续使用过程中按照计量标准定期检验,这样才能保证计量系统精度长久稳定,发挥应有的价值。
王丽萍[3](2017)在《乳化炸药生产线中硝酸铵溶液储存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硝酸铵是制造乳化炸药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多年以来,国内大多数工业炸药生产企业都是采用固体硝酸铵,经过破碎﹑加热﹑溶解等工序获得硝酸铵水溶液后再投入生产。如果直接使用硝酸铵溶液制造乳化炸药,不仅可以减少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效率﹑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可以节约成本﹑节能降耗﹑改善生产环境以及提升炸药生产的本质安全水平。本文来源韶关某化工厂乳化炸药生产线,主要研究硝酸铵溶液地面站储存罐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首先,分析硝酸氨溶液储存罐系统的工艺流程,提出主要解决问题,找出工艺过程控制点,明确具体控制要求。其次,合理选择控制系统的硬件设备,着重分析控制器的选型及I/O点的分配。然后,进行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绘制PLC的外部接线图,主要程序的控制流程图。突出介绍硝酸铵溶液温度控制采用的模糊PID控制算法,设计模糊PID控制器并进行仿真测试。最后,系统调试,包括信息采集点调试、温度控制算法调试以及控制系统试验。本设计最终实现了储存罐温度的智能控制,解决了罐体内硝酸氨溶液加热过程中温度超调量大与调节时间长的问题,提高了制造乳化炸药的产品质量和本质安全水平,产生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的突出亮点是采用S7-200 PLC作为基本控制单元,利用模糊PID控制算法,实现硝酸铵溶液的恒温控制。这在保证制造乳化炸药所需最佳温度的基础上,又有效地避免了温度因超调而带来的安全隐患,充分体现了本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在民爆行业中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梁文凯[4](2015)在《大型储罐内长储原油温度场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原油储运库是协调原油生产、加工、运输的纽带。我国原油储运库的油品计量工作以人工测量为主,具有不确定因素多、随意性强等缺点。近年来,研究者采用仿真模拟技术对储运库进行计量,但是针对轻质原油,这些方法没有考虑原油温度变化的影响,使得罐容表的制作和油品计量结果产生了一定偏差,带来贸易纠纷。原油温度场分布规律不确定,导致制作罐容表时采用的罐壁平均温度存在多种算法;原油温度变化导致储罐浮顶浸没体积为变量,而目前都是将其作为固定值计算。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室内实验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北方某公司的大型储罐内长储原油的温度场分布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根据相似原理,建立了一个基于现场大型储罐的等比例缩小的模型罐,设计了不同的升降温工况,使用FLUENT软件进行模拟;搭建了室内模型罐实验系统,在模拟工况下进行油温测试实验,分析不同位置处原油温度的实验值和模拟值,对比结果显示二者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表明该数学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根据模型罐模拟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北方某公司10万立方米大型储罐的数学模型。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大型储罐内长储原油的温度场分布受气温影响的变温过程可以分成两个阶段:油温高于气温的整体降温阶段和油温低于气温的分层升温阶段。油温高于气温时,原油的自然对流被加强,传热速率高,储罐内原油温度基本相同;油温低于气温时,原油的自然对流受到抑制,传热速率低,储罐内原油温度出现分层。极端天气条件下对现场大型储罐进行油温测试,并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得知模型准确性较高。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原油在水平方向上几乎不存在温差;罐底形成的沉积层对距罐底2.5m范围内的原油温度场分布产生了较大影响;储罐内原油区域在升温阶段可以分为底部导热区和上部导热区,降温阶段则分为底部导热区和上部对流区。为了方便快捷地得到储罐内任意位置处的原油温度,并且对未来原油温度进行预测,编制了可视化的《大型储罐长储原油温度分布及质量计算软件》,将此软件提供给现场作为技术参考,为现场的油品计量工作、减少计量损耗以及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杨宏伟[5](2014)在《轻质燃料油蒸发损耗控制软浮顶油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轻质燃料油的蒸发损耗,造成了能源浪费、环境污染、健康危害、安全隐患和油品质量的下降。本课题以控制轻质燃料油蒸发损耗的软浮顶油罐技术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影响油品蒸发损耗的两个主要因素,油品蒸发表面积和油品表面温度,开展了相关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其次系统的考察了软浮顶的表面氟化性能,以及憎水憎油等阻隔性能。再根据软浮顶的相变材料控温实验,分析了软浮顶减少小呼吸的过程。最后利用自主设计的气相色谱油气在线检测系统和软浮顶模拟油罐,分别在室内和室外研究了软浮顶油罐技术控制轻质燃料油蒸发损耗的实际效果。1、深入分析了轻质燃料油蒸发实质和蒸发影响因素,研究了油罐气体空间油气浓度的分布情况。推导出基于表面覆盖的蒸发损耗修正公式,实例验证结果与实际损耗量相比,用瓦廖夫斯基—契尔尼金公式计算损耗量相对实际损耗量误差为21%,推导公式计算损耗量相对实际损耗量误差为7.7%,误差优于原公式。计算所得损耗量与实际损耗量存在的出入,主要是由罐内介质等物理量的非稳状态引起的。2、济空某场站立式固定顶油罐24h各部位的温度变化表明,油罐罐壁温度基本不变,油品上部温差为4.5oC,油面10cm以下基本无温差,罐顶金属表面温差高达32oC,油气空间温差呈梯度下降,上部约为20oC,中部约为17oC,下部约为13oC。实验表明,立式金属油罐油气空间的温度变化主要来自于太阳辐射,大气环境、罐壁及罐壁基础对油气空间仅具有季节性温度变化的影响。对济空和成空两个机场油库油罐内部油气温度进行Matlab曲线拟合,结果呈现余弦变化规律,且相关系数均为0.8左右。大气和罐内气体温度的初相位,济空机场油罐为-0.4左右,成空机场油罐为-0.8左右。通过ANSYS建立一维稳态传热模型,列出温度变化方程,利用趋势逼近方法获取油罐内部温度场分布规律,模型表明油罐内油气和油品温度在竖直方向上呈线性关系,油气温度的线性倾斜程度较大,且油品表面温度变化主要受油气温度影响。3、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XPS)和接触角仪(CA)深入研究了软浮顶空心球的化学官能团和表面性能,同时结合常温和升温阻隔实验,考察了软浮顶空心球的阻隔性能。结果表明,直接氟化软浮顶HDPE空心球在1000-1200cm-1处出现碳氟键C-F的特征吸收峰,表面层依次出现氟化层、边界层和未氟化层三层结构;随着氟化浓度、氟化温度和氟化时间的增大,氟化层厚度出现非线性的增加,但浓度和温度的过度增大将引起氟化层的氟化厚度不均匀和平滑性变差;软浮顶空心球直接氟化后,氟化HDPE表面F/C率的增大,HDPE表面憎水性增强,氟化前接触角为78.5°,氟化后接触角增大到90.0°。同时,随着氟化厚度从5.07μm增加到7.86μm,接触角也由90.0°增大到104.5°;常温和升温阻隔实验表明,随着氟化层氟含量的增加,其抗渗透性阻隔能力增强,硬度变化减少。4、软浮顶空心球内添加的相变材料平抑了油品表面的温度波动,减少油罐小呼吸的发生,降低了轻质燃料油的蒸发损耗。与空白实验对比,加软浮顶后的升温曲线在28oC左右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降温效果随水浴温度的升高而略有提高,外界温度越高,降温效果越明显,而软浮顶空心球数量的增加对降耗效果并不明显;恒温浴温度在35oC到45oC之间变动时,相同升温时间条件下的油温最大降低了1.5oC到4.1oC。5、通过对模拟油罐常温、恒温、控温和变温等系列试验,建立了气相色谱油气在线检测系统。实验表明,在恒温条件下,油气含量的变化曲线呈线性关系;在控温条件下,油气含量变化呈“S”型;在常温和变温条件下,油气含量变化呈余弦关系。计算软浮顶空心球模拟油罐油蒸气达到饱和的时间效率,恒温30oC时效率为71%,恒温50oC为62%,控温时为71%。油液温度对油气的蒸发存在着正比例关系,油液温度的滞后性引起了油气含量的滞后性。6、通过软浮顶模拟油罐检测系统,研究了室外真实环境(温度、湿度、大气压等)下软浮顶对轻质燃料油的蒸发抑制效果。试验数据表明,覆盖软浮顶空心球的模拟油罐抑制油品蒸发损耗的效果明显,其油品蒸发损耗抑制率最高值达到了71.4%,随着油品中轻质组分的减少而不断降低,最终维持在30%左右。在室外环境条件下,软浮顶模拟油罐受日照、温差等因素影响较大。
周汝雁[6](2007)在《环流罐式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及其能量传输过程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在国家“863”计划项目“中小型太阳能光合生物制氢系统及生产性运行研究”(编号:2006AA05Z119)和国家教育部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太阳能光合生物制氢过程的热动力学研究”(编号:20060466001)的支持下进行研究的。光合生物制氢是利用光合微生物自身新陈代谢放氢的特性来生产氢气,产氢可在有光照、常温、常压的温和条件下进行,光合生物生产氢气是能将废弃物利用、太阳能转化利用、环境污染治理等技术相融合的一种清洁能源生产方法,也是可同时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这两个严峻问题的最理想方法之一,最具研究开发与市场应用潜力。提供运行稳定且适用性强的生产设备,不仅是生物制氢研究的重要环节,更是生物制氢规模化和工业化的重要内容。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是制氢系统中的核心和关键设备,本文成功设计了较大规模的能够满足光合生物连续产氢的光合生物产氢反应器,并进行了间歇和连续产氢工艺的实验研究,为光合微生物规模化产氢技术和产氢工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科研与应用基础。同时,论文对反应器产氢过程中能量的主要形式——热能和光能的传输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到了最佳的热量传输和控制方法,以及降低能量消耗的途径,给出了该类光合生物产氢反应器的热量衡算方法,提出了各种光能传输过程中的计算方法,测量了各种光能传输过程中光照度的实际数据,指出了提高光转化效率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在本文研制的环流罐式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中通过能量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可降低能耗,有效提高光的转化效率。主要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研制出有效容积为31.07L的新型环流罐式光合微生物制氢反应器。通过对反应器的结构、型式,操作模式,基质的传输及混合,光能采集与传输,热交换器及温度调控等方面的设计、计算和研究,研制出一种规模较大的,适宜于进行太阳能高效转化利用制备氢气的光合微生物制氢反应器。反应器为圆柱锥底立式罐,有较高的表面积与体积比;采用环流循环方式进行产氢原料和光合细菌的混合,避免了内置搅拌器安装造成的漏气问题,明显减少由于机械搅拌混合方式或气升混合方式产生的剪切力对细胞的损伤;在循环管路上设置了换热装置,将循环混合与换热设备相结合,在反应液循环混合的同时,实现了反应液的温度控制,解决热量的传输问题,取代了传统的双层罐体夹层或盘管保温方法,降低了反应器的生产成本和体积规格;将人工智能方法——模糊逻辑理论用于换热器温度的调节,采用多输入单输出结构模糊逻辑推理,建立了换热器温度与环境温度、光照强度和反应器内温度之间的调节关系,解决了生物反应过程反应机理复杂、影响因素多、影响因素时变造成的难于建立数学模型、温度调节滞后的难题,实现了反应器内温度的智能化调控,有效利用了可利用的能源,节约了反应器运行能源的消耗,降低了运行成本;采用由太阳能聚焦采光器、滤光器、光导纤维、太阳光再分配器组成的太阳光高效聚焦传输系统,将与光合产氢菌的吸收光谱特性相耦合的光经由光导纤维和光再分配器从四个置于反应器中的透明套筒输送到反应器中,改善了深层区域光照度差的问题,使太阳光在反应液中较均匀地分配,达到了太阳光能的高效率转化,大大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为中试规模的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的研制提供了科学的实验数据和可靠的技术参数。2、在本文研制的环流罐式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中,利用经过处理的猪粪污水作为产氢底物,用经过固定化处理的光合细菌菌群,进行了间歇产氢和连续产氢实验,得到如下结论:在间歇产氢过程中,以初始COD为5130mg·L-1猪粪污水为底物时,pH值在5.6与6.8之间,无需调整:利用太阳光采集、传输设备和辅助光源,可提供1840 1x~3012 1x光照度的连续照射,可满足光合细菌产氢过程对光能的需求;采用循环换热器和模糊逻辑温度调节方法,反应液温度可控制在(31±2)℃之间。间歇产氢实验较高产氢速率持续近96小时,得到光合微生物反应器平均产氢速率为484.7ml/L·d,最大产氢速率为877.4ml/L·d,COD产氢率为171.4mlH2/gCOD·d,原料的转化利用率为68.4%。在连续产氢过程中,以初始COD为5216 mg·L-1的猪粪污水为产氢底物,添加底物原料的COD调节在5000 mg·L-1~5500 mg·L-1之间时,pH值从初始的5.6升高至6.3~6.5之间,比较稳定,无需调整:可提供1557.8 1x-3079.91x的连续光照,温度可调节在(31±2)℃之间。连续产氢实验连续进行了69天,连续稳定产氢达63天,光合微生物反应器最大产氢速率为722.6ml/L·d,稳定产氢期间,获得了平均633.1ml/L·d的产氢速率,COD产氢率为172.9ml/gCOD·d,原料的平均转化利用率为61.7%。实验不仅验证了反应器设计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能为光合细菌产氢提供良好的反应环境和条件,也为将来环流罐式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的进一步扩大实验与应用,以及制氢工艺的优化提供了科学参考。3、在产氢实验及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对产氢过程反应器中的热量传输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热量传递过程中的热量衡算式,并对热量衡算式中各项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和计算分析,给出了该类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最佳(最节能)的热能传输状态。4、从提高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光转化效率的目的出发,对产氢过程反应器中的光能传输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光合微生物制氢反应器中光能的传输过程,给出了各种传输过程中光能的计算方法,得到了间歇光合产氢过程光转化效率为10.85%、连续光合产氢过程光转化效率为14.55%的高能量转化效率。研究表明通过光源的采集、过滤、传输、分配、补充等技术,可达到合理利用和分散表面光源的目的和效果,大大提高了光的转化效率。
甘如海[7](2004)在《畜禽粪便厌氧干发酵处理搅拌反应器的研究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肉类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大中城市,因此近些年在城郊地区一批大中型规模化养殖场象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伴随着养殖场增长的同时却看不到一些相应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及时跟进,来处理其产生的大量的废弃物,而其主要成分便是畜禽粪便,一种非常有利用前景和价值的有机废弃物。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其中包括土壤、水质和空气的全方位污染。根据科学的处理工艺开发一套性能优良的生物质处理设备来处理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固形粪污便是本课题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在广泛了解国内外生物反应器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当前反应器的特点和要求,根据本课题采用的反应工艺要求结合养殖场粪污的物性特性创造性的提出采用卧式搅拌反应器来处理畜禽粪便。 本课题分析了物料在发酵反应过程中物料性质的变化,包括体积变化规律及流变特性,得出物料在发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规律和在发酵各个阶段的流变特性模型参数。 在深入了解物料发酵过程中的物性特征变化规律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反应学原理,本课题设计制造了卧式搅拌反应器。采用浓度法对搅拌反应器器的搅拌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得出了搅拌器的混合过程曲线、特性曲线和转速与混合时间关系的特性曲线,为反应器的操作提供基础和参考数据。 对反应器的发酵性能进行了正交试验,分析得出较优的发酵操作参数为:发酵前半段时间以搅拌转速30rpm和搅拌周期6h为优,第二阶段以搅拌转速为60rpm及搅拌周期为6h为优。 针对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今后还应着重对反应器更大范围的操作方式作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开发适用于本技术的自动控制及检测系统,以满足规模化生产要求。
谷小红,佟仕忠[8](2003)在《基于神经网络的裸体立式罐壁温的软测量》文中提出针对立式罐由于设备本身限制 ,罐壁温度很难直接测得 ,本文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方式 ,并构造了立式罐壁温软测量的神经网络结构 ,运用实际测得数据对RBF网络进行训练和仿真 ,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谷小红,佟仕忠[9](2002)在《基于神经网络的立式罐壁温的软测量》文中研究指明针对立式罐由于设备本身限制 ,罐壁温度很难直接测得 ,本文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方式。并构造了立式罐壁温软测量的神经网络结构 ,运用实际测得数据对RBF网络进行训练和仿真 ,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刘焕桥,陶锦娟[10](2000)在《应用立式罐罐壁平均温度计算式的建议》文中提出在立式罐容量计量中,当罐壁平均温度有别于20℃时,罐容量就会发生变化。对于这个变化量的计算目前虽有多种计算方法,但计算结果的偏差是比较明显的。为此分析了各计算式的适用条件,提出应依据现有的实测数据来比较它们的计算误差,以确定适用性范围,提出了应用罐壁平均温度计算式的建议。
二、应用立式罐罐壁平均温度计算式的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立式罐罐壁平均温度计算式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太阳辐射作用下浮顶油罐温度场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型建立 |
1.1 物理模型 |
1.2 数学模型 |
2 数值模拟 |
2.1 网格划分 |
2.2 参数选取 |
2.3 边界条件及求解算法 |
3 模拟结果 |
3.1 罐体温度分布 |
3.2 罐内油品温度分布 |
3.3 温度分布均匀性 |
3.4 罐壁温度计算公式 |
4 结论 |
(2)一种储罐计量自动化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储罐计量自动化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1.3 课题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储罐计量的现状 |
2.1 储罐的类型 |
2.2 储罐计量的定义 |
2.3 储罐计量的目的 |
2.4 储罐计量精度的必要性 |
2.5 储罐计量的通用规范分析 |
2.5.1 国际储罐计量标准现状 |
2.5.2 国内储罐计量标准现状 |
2.5.3 国际标准与国标之间的关系 |
第三章 储罐计量平台搭建 |
3.1 课题总体设计思路 |
3.2 储罐自动计量的算法分析 |
3.2.1 储罐自动计量常用的方法 |
3.2.2 储罐自动计量方法分析 |
3.2.3 储罐计量实际工况下算法分析 |
3.3 储罐计量自动化平台硬件设计 |
3.3.1 基础数据采集相关规范标准概述 |
3.3.2 液位信息的采集 |
3.3.3 温度信息的采集 |
3.3.4 压力信息的采集 |
3.3.5 存储储罐参数并执行计算的混合处理器的分析 |
3.3.6 基础数据采集硬件搭建 |
3.4 构建储罐计量系统平台软件设计 |
3.4.1 信号传输类型的分析 |
3.4.2 储罐仪表信号通讯的搭建 |
3.4.3 计量系统平台搭建 |
3.4.4 计量系统平台的配置及可视化 |
3.5 影响储罐计量的其他因素 |
3.6 计量系统不确定度分析 |
第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3)乳化炸药生产线中硝酸铵溶液储存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问题 |
1.4 本文的内容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硝酸铵溶液储存罐系统的分析及总体设计 |
2.1 罐体的结构 |
2.1.1 保温和加热 |
2.1.2 温度检测 |
2.1.3 液位检测 |
2.2 循环混合装置 |
2.2.1 内循环装置 |
2.2.2 压力检测 |
2.3 消防雨淋装置 |
2.4 进放料装置 |
2.4.1 进料过程及管道物料处理装置 |
2.4.2 放料过程及管道物料处理装置 |
2.5 控制屏的设计 |
2.5.1 控制屏信息 |
2.5.2 控制要求 |
2.6 储存罐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 |
2.6.1 控制系统结构图 |
2.6.2 控制点信息表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检测元件的选型 |
3.1.1 温度检测元件 |
3.1.2 液位检测元件 |
3.1.3 压力检测元件 |
3.2 执行元件的选型 |
3.2.1 阀门的选型 |
3.2.2 进料循环泵的选型 |
3.2.3 变频器的选型 |
3.3 控制器的选型 |
3.3.1 主模块 |
3.3.2 扩展模块 |
3.3.3 控制器输入输出点分配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PLC的外部接线图 |
4.2 PLC程序设计 |
4.2.1 进料循环泵控制程序 |
4.2.2 消防雨淋联锁控制程序 |
4.2.3 进放料管道物料处理程序 |
4.2.4 控制屏的通讯及界面设计 |
4.3 温度控制程序设计 |
4.3.1 被控对象控制特点和任务 |
4.3.2 温度的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4.3.3 温度模糊PID控制器的仿真 |
4.3.4 温度模糊PID控制算法的PLC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调试 |
5.1 设备调试 |
5.2 系统试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展望 |
6.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硝酸铵溶液储存罐系统机械制图 |
致谢 |
附件 |
(4)大型储罐内长储原油温度场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原油温度对计量的影响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数值模拟 |
1.3.2 室内实验 |
1.3.3 现场实验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模型罐内原油温度分布模拟研究 |
2.1 储罐数学模型 |
2.1.1 模型简化 |
2.1.2 网格划分 |
2.2 模拟条件选取 |
2.2.1 模拟工况 |
2.2.2 流型判定 |
2.2.3 初始及边界条件选取 |
2.2.4 数值离散方法 |
2.2.5 求解算法 |
2.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2.3.1 原油温度场分布 |
2.3.2 原油速度场分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模型罐内原油温度分布实验研究 |
3.1 实验系统介绍 |
3.1.1 室内实验系统 |
3.1.2 室内实验流程 |
3.2 主要实验装置 |
3.2.1 储罐系统 |
3.2.2 水浴控温系统 |
3.2.3 环境控制系统 |
3.2.4 数据采集系统 |
3.3 介质物性测量 |
3.3.1 油样密度 |
3.3.2 油样粘度 |
3.3.3 风场分布 |
3.4 原油温度场分布实验 |
3.4.1 实验工况 |
3.4.2 原油纵向温度场分布 |
3.4.3 原油横向温度场分布 |
3.4.4 实验与模拟结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型储罐内长储原油温度分布模拟研究 |
4.1 储罐数学模型 |
4.2 模拟条件 |
4.2.1 流型判定 |
4.2.2 初始及边界条件选取 |
4.2.3 传热系数计算 |
4.2.4 数值离散方法 |
4.3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3.1 原油整体温度变化 |
4.3.2 原油温度场分布 |
4.3.3 原油速度场分布 |
4.3.4 原油温度场分布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型储罐内长储原油温度分布现场研究 |
5.1 油温随气温变化规律 |
5.2 现场原油温度场分布 |
5.3 极端天气现场测试 |
5.3.1 升温阶段原油温度 |
5.3.2 降温阶段原油温度 |
5.4 油温变化趋势预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型储罐长储原油温度分布及质量计算软件 |
6.1 温度分布及质量计算软件 |
6.1.1 开发环境 |
6.1.2 软件结构 |
6.1.3 温度分布及预测 |
6.2 原油质量计算 |
6.2.1 国家标准 |
6.2.2 ASTM标准 |
6.2.3 原油质量计算 |
6.2.4 库存管理系统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轻质燃料油蒸发损耗控制软浮顶油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审阅认定书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本论文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实施方案 |
2 软浮顶油罐油气蒸发损耗的控制机理研究 |
2.1 油气蒸发损耗研究的理论依据 |
2.2 固定顶油罐内气体空间油气分布研究 |
2.3 软浮顶油罐油气蒸发降耗修正公式推导 |
2.4 自由蒸发表面对油品蒸发损耗影响研究 |
2.5 小结 |
3 固定顶油罐温度场影响因素的实验分析及拟合仿真 |
3.1 固定顶油罐温度场影响因素实验分析 |
3.2 固定顶油罐油气空间温度拟合 |
3.3 立式金属油罐温度场 ANSYS 仿真 |
3.4 小结 |
4 直接氟化 HDPE 材料的表观性能及憎水憎油性实验 |
4.1 仪器与设备 |
4.2 试剂和原料 |
4.3 实验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5 小结 |
5 软浮顶相变材料的控温实验 |
5.1 软浮顶相变材料的选择分析 |
5.2 软浮顶相变材料选择实验 |
5.3 软浮顶相变石蜡的控温效果实验 |
5.4 小结 |
6 气相色谱油气在线检测实验分析 |
6.1 气相色谱油气在线检测系统的建立 |
6.2 气相色谱油气含量在线检测的条件优化 |
6.3 气相色谱油气在线检测系统对比试验研究 |
6.4 结果对比分析 |
6.5 小结 |
7 轻质燃料油蒸发损耗控制软浮顶的模拟油罐实验 |
7.1 仪器与设备 |
7.2 试剂和原料 |
7.3 实验方法 |
7.4 结果与分析 |
7.5 小结 |
8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环流罐式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及其能量传输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光合生物制氢的意义 |
1.2 生物制氢方法 |
1.2.1 生物质制氢 |
1.2.2 微生物制氢 |
1.3 光合细菌制氢技术研究现状 |
1.3.1 产氢机制研究 |
1.3.2 影响因素研究 |
1.4 生物反应器性能与光合细菌产氢代谢反应过程特性 |
1.4.1 光合细菌产氢代谢反应过程特性 |
1.4.2 反应器操作模式 |
1.4.3 物料输送和混合特性 |
1.4.4 光生物反应器热量的传输特性 |
1.4.5 光生物反应器光的传输特性 |
1.4.6 反应器的经济性 |
1.5 国内外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研究现状 |
1.5.1 微藻产氢的光合微生物反应器 |
1.5.2 光合细菌产氢的光生物反应器 |
1.6 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能量传输过程研究现状 |
1.6.1 光生物反应器热能传输过程研究现状 |
1.6.2 光生物反应器光能传输过程研究现状 |
1.7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1.7.1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7.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环流罐式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设计研究 |
2.1 引言 |
2.2 环流罐式光合生物反应器设计指导思想、工作原理及设计原则 |
2.2.1 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设计指导思想 |
2.2.2 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工作原理 |
2.2.3 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设计原则 |
2.3 光合生物反应器结构与系统设计 |
2.3.1 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型式与结构设计 |
2.3.2 运行模式研究 |
2.3.3 基质的输送及反应液的混合特性研究 |
2.3.4 光能采集传输系统设计 |
2.3.5 热交换器及温度调控系统的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环流罐式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产氢运行实验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种 |
3.2.2 培养基组成 |
3.2.3 菌株的固定化 |
3.2.4 产氢基质 |
3.2.5 试验装置 |
3.2.6 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批处理培养间歇产氢 |
3.3.2 重复批处理培养连续产氢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环流罐式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热能传输过程研究 |
4.1 引言 |
4.2 热能传输及热量衡算式 |
4.2.1 热能传输 |
4.2.2 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的热量平衡式 |
4.3 光合细菌产氢代谢的产热速率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循环泵造成的单位体积产热速率 |
4.5 太阳光与辅助光源引起的单位体积产热速率 |
4.6 单位体积反应液向周围环境散发的热量变化速率 |
4.7 换热器带入或带出的单位体积热量变化速率 |
4.8 结果与讨论 |
4.8.1 热能传输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
4.8.2 优化反应器热能传输控制方法,降低反应器能量消耗途径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流罐式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光能传输过程研究 |
5.1 引言 |
5.2 光能的传输 |
5.2.1 太阳光的直接传输 |
5.2.2 经光纤传输的光能 |
5.2.3 辅助光源传输的光能 |
5.2.4 反应器的光转化效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影响光能传输的主要因素 |
5.3.2 提高光转化效率的主要途径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7)畜禽粪便厌氧干发酵处理搅拌反应器的研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畜禽粪便处理的研究现状 |
1.2.2 生物反应器的发展 |
1.2.3 固态发酵反应器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厌氧干发酵原理及其要求 |
2.1 厌氧干发酵的定义 |
2.2 厌氧干发酵原理 |
2.2.1 厌氧消化的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原理简介 |
2.2.2 厌氧干发酵工艺的确定 |
2.3 高温厌氧干发酵对反应器的要求 |
2.3.1 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 |
2.3.2 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2.3.3 反应的传质要求 |
2.3.4 反应的传热要求 |
第三章 对象物料的物性分析研究 |
3.1 试验物性测试研究的必要性 |
3.2 物料体积变化规律的测试分析 |
3.2.1 试验目的 |
3.2.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4 讨论 |
3.3 干发酵原料流变特性的分析研究 |
3.3.1 流变学理论 |
3.3.2 试验目的 |
3.3.3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3.4 结果与分析 |
3.3.5 结论 |
3.4 搅拌罐内搅拌粘度的计算 |
第四章 主体部件工作原理及选型 |
4.1 搅拌器 |
4.1.1 概述 |
4.1.2 混合原理及理想搅拌要求 |
4.1.3 叶轮的选型 |
4.2 密封结构 |
4.2.1 厌氧反应的密封要求 |
4.2.2 密封器概述 |
4.2.3 密封件选型 |
第五章 主体部件结构参数设计 |
5.1 总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
5.2 结构参数设计 |
5.2.1 混合室的设计与计算 |
5.2.2 转子的设计与计算 |
5.2.3 螺旋环带参数的设计 |
第六章 螺带式搅拌器的搅拌性能的试验研究 |
6.1 试验目的 |
6.2 搅拌器混合性能的测试方法及评价指标 |
6.2.1 试验方法 |
6.2.2 评价指标 |
6.3 试验条件和材料 |
6.3.1 试验条件 |
6.3.2 试验原料 |
6.3.3 试验设备及仪器 |
6.4 试验方案设计 |
6.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七章 发酵性能试验 |
7.1 试验目的 |
7.2 试验条件和材料 |
7.2.1 试验条件 |
7.2.2 试验原料 |
7.2.3 设备及仪器 |
7.3 试验工艺流程 |
7.4 试验方案设计 |
7.4.1 试验指标及影响因素分析 |
7.4.2 正交试验 |
7.5 试验结果及分析 |
7.6 讨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深入研究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1 |
附表2 |
致谢 |
(8)基于神经网络的裸体立式罐壁温的软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立式罐壁温测量的研究现状 |
三、建立软测量的方法 |
四、神经网络壁温软测量 |
1.样本的选择 |
2.RBF网络结构的确定 |
3.RBF网络学习算法 |
五、仿真与结果 |
六、结束语 |
(9)基于神经网络的立式罐壁温的软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立式罐壁温测量的研究现状 |
2 建立软测量的方法 |
3 神经网络壁温软测量 |
3.1 样本的选择 |
3.2 RBF网络结构的确定 |
3.3 RBF网络学习算法 |
4 仿真与结果 |
5 小结 |
(10)应用立式罐罐壁平均温度计算式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罐壁平均温度的认识 |
二、现有的罐壁平均温度计算式 |
三、各计算式的计算结果和比较 |
四、结论及建议 |
四、应用立式罐罐壁平均温度计算式的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太阳辐射作用下浮顶油罐温度场的数值模拟[J]. 谢小芳,周凯,周李渊,王玉刚. 油气储运, 2021(01)
- [2]一种储罐计量自动化平台设计[D]. 许慧娟. 北京化工大学, 2020
- [3]乳化炸药生产线中硝酸铵溶液储存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王丽萍.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5)
- [4]大型储罐内长储原油温度场分布研究[D]. 梁文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4)
- [5]轻质燃料油蒸发损耗控制软浮顶油罐技术研究[D]. 杨宏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14(12)
- [6]环流罐式光合生物制氢反应器及其能量传输过程研究[D]. 周汝雁. 河南农业大学, 2007(10)
- [7]畜禽粪便厌氧干发酵处理搅拌反应器的研究设计[D]. 甘如海. 华中农业大学, 2004(01)
- [8]基于神经网络的裸体立式罐壁温的软测量[J]. 谷小红,佟仕忠. 计量技术, 2003(10)
- [9]基于神经网络的立式罐壁温的软测量[J]. 谷小红,佟仕忠.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 2002(06)
- [10]应用立式罐罐壁平均温度计算式的建议[J]. 刘焕桥,陶锦娟. 油气储运,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