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上海的生活——汇丰银行买办席正甫后人的回忆(论文文献综述)
章琴丽[1](2020)在《近代苏州与上海经济关系论析(1843-1937)》文中指出近代上海开埠通商,不但是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中的一件大事,也是近代苏州城市命运改变的重要转折。明清时期苏州不仅是当时东南沿海地区米谷转运贸易中心,同时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丝、棉手工业品的加工中心及最大集散地,成为了江南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当时的上海正依附于以苏州为中心的经济辐射圈,被誉为“小苏州”。进入近代以后,上海在通商开埠的契机下逐渐崛起,不仅逐渐取代了广州成为全国的贸易转运中心,同时又取代了苏州成为江南地区的经济中心,苏州等江南市镇则成为了上海的经济腹地,苏州则变成了“小上海”。虽然苏州与上海在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发生变化,但苏州与上海两地之间的经济交往却只增不减。尤其是民国以来到抗战爆发的二十七年间,江南水运及陆路交通日益发达,这不仅有利于苏沪间的商品流通,同时便利了苏沪两地在金融、工业、劳动力资源等方面的联系。随着苏沪两地经济联系的逐渐加强,苏州与上海间的相互依附关系由早先上海依附于苏州逐渐转变为苏州依附于上海。上海近代经济得以发展,一方面是西方经济侵略的结果,另一方面是依托于江南地区的经济腹地。与此同时,在以上海为中心的经济辐射圈下,近代苏州的近代化进程逐渐加快,但由于近代苏州传统的经济特性,苏州并没有在上海经济辐射作用下完成近代工业化,而是走上了以消费型为主的经济发展道路。
朱彤[2](2019)在《利权冲突视野下汇丰银行对近代中国的借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65年,汇丰银行在中国成立。从它成立之初到抗日战争之前,汇丰银行在近代中国金融行业占据统治地位,因此它是中国近代银行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外资银行。它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历史中产生,随着近代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变迁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发展战略,汇丰银行在中国的角色是比较复杂的。作为一个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它的主要营业目的是获得金融盈利,但它在近代中国的实际经营范围远远超出一般的外资银行,它往往代理行使了中国中央银行的职能。它对近代中国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设立之初它曾经为鸦片贸易提供过融资服务,洋务运动时期为一些企业提供金融贷款;它既通过经办中国的赔款贷款业务帮助英国获得更多的政治经济特权,但同时也为中国的铁路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它在中国的投资活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总的来说,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中,汇丰银行大多数时候代表英国国家的利益,不论是从本意还是结果来看,汇丰银行在近代中国获得的益处远大于其给近代中国带来的正面效益。在不同的时期,汇丰银行的经营目的和策略有所不同。甲午战争之前,汇丰银行对近代中国出借贷款的主要是为了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甲午战争之后,汇丰银行作为英国实施对华政治经济政策的代理银行,它在英国特权制度的庇护下运行,享有英国殖民政策为它带来的优惠条件,这一时期汇丰银行与英国的利益在根本上保持一致。因而汇丰银行对近代中国借贷的目的和产生的影响呈现出多样性和多面性。本文截取汇丰银行从创立初始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营业过程,立足史料,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理论,将史料事实和历史数据相结合,分析和还原汇丰银行对近代中国借款的背景及借款对中国、汇丰银行、英国多方的影响。本文首先说明了选题的背景、思路、所用的方法和研究意义,其次交代汇丰银行在近代中国创立发展时的背景。本文以中国、英国、汇丰银行三方利权冲突的视角,从汇丰银行对近代中国的铁路借款、汇丰对近代中国的军事和战争赔款借款、汇丰银行对近代中国的企业和行政借款几个方面详述汇丰和近代中国之间的借贷活动并且分析该贷款发生时的情况。最后,文章分析了汇丰银行借贷活动在近代中国的两面性以及以汇丰银行为例的在华外资银行通过提供外债这一金融活动对近代中国的多方影响。
刘天明[3](2019)在《晚清文人沈毓桂及其诗学活动研究》文中提出19世纪中后期,随着西学东渐的浪潮大批西方传教士陆续来到中国。他们传教办报、兴教启蒙,将近代西方先进科技和基督精神带进国人视野。就在这场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那些无力跻身仕途的知识阶层开始选择投身报业,利用近代传媒抒家国情怀,感乱世之思。面对急骤变迁的政治大格局,他们或者选择坚守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在困境与动荡中挣扎、妥协;或者放眼世界、接受西学,在改良与变革中摸索前行。而初登报坛,他们创作的诗文,充分展现了知识群体在面对西学冲击时的文化坚持与意识觉醒。其所形成的报载诗体也进一步推进了古典文学的近代转型。而游走在中西文化圈中的早期职业报人,一方面深切感受西学西技的科学与先进,另一方面又囿于传统理念与儒教思想的精神束缚,时刻处于矛盾困惑中,并成为动荡时局与文化裂变的抒写者与传播者。本文的研究对象沈毓桂就是其中之一。沈毓桂(18071907),字寿康,号赘翁,江苏吴江县人,晚清着名翻译家、思想家、教育家和职业报人。19世纪中期来到上海并皈依基督,与多位来华传教士合作翻译30余种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西学着作。1868-1894年,编辑、主笔晚清最重要的传教士报刊——《万国公报》(原名《中国教会新报》),刊发大量传播西学、鼓吹变革的政论文章和诗作。1881-1894年,受聘执掌中西书院,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大批西学人才。光绪二十二年(1896),刊刻文集《匏隐庐诗文合稿》,收录论说文47篇,诗作98首,是其晚年近代西学思想的集中体现。1904年,清廷封沈毓桂二品封典,准其旌表。可以说,沈毓桂是一位晚清时期具有近代启蒙意识的重要报人。鉴于以上认识,本文将沈毓桂置于晚清西学东渐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在充分占有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文学为本位,史论结合,运用辑佚、考证、校勘等文献学方法,全面系统地梳理其生平经历、启蒙意识、诗歌创作和诗学思想,并进一步探求传统文学的近代转型与晚清报刊发展的互动关系。本文主要包含六部分:一是绪论;二是沈毓桂生平和思想,即第一章;三是对沈毓桂沪上交游情况的考证,即第二章;四是对沈毓桂诗歌创作的研究,即第三章;五是《万国公报》刊诗研究,即第四章;六是附录,包括沈毓桂诗文目录及《万国公报》刊诗目录。具体如下:绪论:在论述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综述,确定选题的研究方向,建构系统的研究框架。第一章《沈毓桂的生平及思想》:第一节是对沈毓桂生平事略的考证。沈毓桂的一生因来沪谋生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半生他在家乡遵循传统儒生的生活方式,读书应试。因早年丧父备尝人情冷暖,形成沉郁内敛的性格。中年来沪,沈毓桂襄助西人翻译办报,皈依基督,近五十年传播西学、兴教启蒙,成为晚清上海重要的报刊文人。对生平事略的梳理、考证将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二节考察沈毓桂中年来沪后从事的各项文化事业。沈毓桂先后与众多传教士合作翻译西学书籍,编辑晚清重要传教士报刊,参与创办中西书院,提出“中体西用”思想,成为中西文化圈中的重要人物。第三节研究沈毓桂的思想。沈毓桂在半生西学事业中,逐渐建立一种具有近代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启蒙思想。相对同时代的文人,他更独立自主,更具民主意识,且能更理性与透彻地批判传统礼教和封建统治。在办报办学多年后,他逐渐从一位落魄书生转变为近代知识分子。但是这种思想转变具有一定的双重性。一方面,沈毓桂在思想上更趋近代启蒙意识,另一方面,他又反复强调中学的根本地位,精神信仰一直处于游移状态。第二章《沈毓桂的交游》:第一节梳理沈毓桂在传统文化圈中的交游经历。沈毓桂虽皈依基督,传播西学,但生活中依然保持固有的生活方式及与国人、传统文化间的密切联系。他的交友圈中不乏翰林学士、朝廷要员和洋务人士,并在多年出版和教育工作中与后生晚辈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国人的交游是其西学思想下保留的传统文化底色,是坚守士人精神品格的一种体现。第二节勾勒沈毓桂在西人文化圈中的交游图谱。沈毓桂来到上海后,在各项文化事业中与众多传教士和西人保持友好地合作与交往关系。其中既有他皈依基督的引领者,又有他事业发展的同行者。沈毓桂与他们的交往是全面而立体的,并对其西学思想发展和启蒙意识地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第三章《沈毓桂的诗歌创作》:第一节对沈毓桂的诗歌创作情况进行一个梳理和考证,并划分出三个发展阶段。同时从出版发行、思想内容和创作分期等几方面考证《匏隐庐诗文合稿》的文献价值。这本文集是沈毓桂西学思想和诗歌创作的集大成,收录了其重要的西学文章和大部分诗作。其中,诗作主要为早期传教和晚年留居上海时的创作,抒写诗人两个最为重要的思想转变期的心历路程和精神状态。第二节、第三节和第四节在前面历史分期的基础上,研究每一个不同阶段,沈毓桂的创作理念和诗学思想。信教初期的诗作展现了沈毓桂穿梭在传统社会与基督信仰间,一面努力保持原有的文人生活底色,一面陷于异质文化的抵牾与矛盾纠结中的精神状态,也流露出对传统社会的留恋和对重返仕途的渴望。在编辑报纸期间,沈毓桂开始尝试将宗教内容融入诗作,与报纸编辑宗旨一致。但是,在经历停刊等一系列打击后,他开始在诗作中叹人生失意,晚景孤寂,逐渐回归传统诗风。同时在多首与友人的交游诗中表达自己对西学事业的执着追求。第五节以刊发时间为线索探察沈毓桂诗歌创作与报纸刊诗之间的互动关系。初登报坛,沈毓桂的创作处于新题材新意境的尝试期。褒扬传教士的人品学识,实际上在为传播西学寻找支撑点和合理性。之后,诗作题材进一步拓展,关注社会民生,创作更为自主。报纸复刊后,沈毓桂的创作理念日渐成熟,诗作数量明显增多,题材更为广泛,风格更为多元。第四章《<万国公报>诗歌专栏刊诗研究》:第一节对报纸发行期内刊诗情况进行一个梳理和概述,关注不同时期刊诗栏目和刊载数量的变化及与报刊宗旨的关系。第二节从题材、体裁、内容、意境、艺术风格等角度考察报纸发行初期刊诗的特点、作用及对基督教传播的意义。翻译的赞美诗,原创的教义诗在题材和体裁上有所创新。其主要目的是联络各地教友并向传统社会倾斜以获得更多的关注。第三节研究报纸在向综合性报刊转型期内的刊诗情况,挖掘诗歌创作在近代报刊影响下的变化与新生。改名改版后,刊诗数量增加,题材也更为丰富。传教诗不再简单而直白的说教,更多展现教徒皈依的心历路程。更有大量劝诫诗,语言通俗浅显,说理深入浅出,进一步稳固刊诗在报纸的地位。第四节力证刊诗逐渐脱离宗教影响,选篇更加独立自主。复刊后,刊诗数量有所减少,但艺术性和审美性有所提升,且减弱功利性和实用性,回归传统诗学理念。第五节结合报载诗歌探索沈毓桂诗学思想及选稿原则。创刊初期,选稿倾向宗教宣传,与沈毓桂的宗教信仰相符。改版后,传统题材诗作增加,凸显报刊诗歌的劝诫功能。复刊后,选篇质量进一步提升,沈毓桂的创作在数量上占据主导。从选篇到刊诗逐渐实现其以文学审美为主,引导社会为辅的诗歌创作理念。附录:1.沈毓桂诗文目录;2.《万国公报》刊诗目录。
孔冰欣[4](2018)在《百年回望 我有外滩一段情》文中认为爱有多深,问君知否?似江水滔滔,一发而不收。百年回望,抚今追昔,我有外滩一段情啊,我有上海一段情。在《鸦片政权》一书的前言,卜正民(Timothy Brook)、若林正(Bob Tadashi Wakabayashi)写道,"要是没有鸦片,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也许就会与现在的大不相同。"鸦片把东亚各国,尤其清帝国,推进了以不平等条约和炮舰政
王小雅[5](2018)在《从田园村舍到花园洋房—近代上海东平路街区研究(1913-1949)》文中认为城市的本质是生活,城市的本质即文化。一条街道也是一部历史,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东平路是上海市徐汇区中心街区一条不起眼的马路。全长仅400米,宽11.512.4米,修建于1913年。该路东西走向,东邻岳阳路,西接乌鲁木齐南路,中与衡山路相交。原名贾尔业爱路,为上海法租界越界筑路的产物之一,位于法租界公董局精心规划的高级住宅区,这里环境幽雅,洋房精致而富有特色。本文以公文档案、政府公报、书籍报刊、户籍档案等原始资料为依托,以上海东平路为研究对象,重点从筑路、造房、人文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在法租界扩张及近代上海城市化的大背景下,考察了东平路的辟筑背景及筑路过程,分析了东平路一带如何从一片田园村舍转变为近代化的街区。其次,分析了东平路“花园洋房”街区的成因,梳理马路两侧早期的地产业主及建筑风貌,并探讨了法租界公董局与地产商在促进区域城市化中所起到的作用。最后,分析了法租界时期、抗战时期及解放前夕街区居民的变迁,并进行个案探究。本文通过对东平路在时间、空间层面上的解读,考察东平路街区的历史文化特征及形成原因。作为百年街区,东平路在街区形态、建筑风貌等方面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是展现近代高雅街区社会生活的场地,同时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具体研究中注重微观史与城市史研究相结合,探讨历史变迁与城市内部的交互作用,力图以小见大,从“微观世界”入手而理解“宏观世界”。笔者不企求确立一个研究上海法租界西区的典型代表,而是力求厘清历史事实,提供一个样本及相关认知。同时希望通过探究东平路街区的历史风貌,促进其保护、传承和发展。
克念[6](2018)在《“金票”“羌帖”“西贡纸” 盘点近代外国银行在华发行的纸币》文中研究指明明朝正德十二年(1517)秋天,两艘越洋巨舰经过屯门,昂然驶进广州城的珠江岸边。当地官员大惊失色。倒不是他们少见多怪,广州自古就多番商贸易。只是,这些高鼻深目且打扮像中国地区回民、却自称来自"佛郎机"的使者,他们闻所未闻。地方上负责海岸保卫的按察司官员急忙通报两广总督陈金。
张笑川[7](2013)在《试论近代上海文化的底色——旅沪苏州人与近代上海》文中提出近代上海的繁荣奠基于各地移民的大量涌入,其中,毗邻的苏州府籍移民具有重要地位。明清时期,苏州商人已开始进入松江地区贸易,但规模较小。上海开埠后,尤其是太平天国战事期间及以后,苏州人迁居上海规模日渐扩大并形成潮流。进入民国,苏人迁居上海途径更趋多元化。苏州人在近代上海工商金融业和文教行业具有一定优势地位,苏州评弹、昆曲等文化形式亦在上海娱乐市场上居统治地位。伴随大量苏州人迁沪,苏州文化大规模传入上海,为近代上海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底色。
陈明远[8](2013)在《中国租界史的再认识(之五) 毁誉不一的“买办”阶层》文中研究指明"买办"是近代世界范围内欠发达国家(旧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今为第三世界)的共有现象,但程度不一。百年租界史中,中国特色买办阶层长期存在,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这是不能回避的历史真实。中国租界(主要是上海、天津、汉口等地)的近代化,是在外贸洋商侵入的推动下完成的,而不像西方近代化是由欧美本身的产业革命得来的,是被动的,而非主动的。由此,买办的生命线首先是受西方列强雇佣的"商",前者是辅助洋商经营贸易和金融投资;其次的生长点才是"产"即引进科技产业、厂矿实业,以催生民族经济。中国买办阶层在五口通商后逐步发达,到1920年,买办人数超过10万。本文指出一个参照系——以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日本租界及买办阶层的嬗变历史作为借鉴,揭露和分析中国买办固有的封闭性、虚荣性、懦弱性,指出这些特性导致大多数买办富豪家族在20世纪中繁荣奢华之后,必然走向衰亡。行贿成为洋商打开中国市场的一个潜规则,大量腐败案件与外贸有关。洋商通过商业贿赂,垄断市场、垄断技术。中国的官僚买办为私人利益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严重阻碍了国内的自主技术。我们必须牢记这些惨痛的历史教训。此外,本文对"买办研究第一人"——Pao Kuang Yung(包培之即包光镛)做了考证。
邵建[9](2012)在《郑观应社会关系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历史人物的人际交往与人际网络逐渐开始成为史学界诸多学者关注的研究课题,这与以往主要关注历史人物的人生历程、政治经历、思想建树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这种区别在于,此类研究更加注重从一个社会的人的角度来还原真实的、鲜活的历史人物。本文以郑观应的社会关系网作为研究对象。论文详细介绍了郑观应在亲缘、地缘、业缘、神缘等方面的个人关系网络,分析了他构建和维护人际关系网络的做法和风格,并以此探究其情感与个性,总结其社会关系网络的特点以及对他人生历程和事业发展产生的诸多影响。为了更好地深入研究郑观应的个性特点,本文专门进行了郑观应与经元善、盛宣怀等人关系的个案研究,重构了他与这些人物交往与关系演进的过程。本文还对郑观应的官场经历和修道历程及相关人际网络进行了重点研究,这也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郑观应的内心世界。
司春玲[10](2009)在《晚清汇丰银行研究(1865-1894)》文中研究说明汇丰银行是当今世界第三大银行,也是中国近代银行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外资银行,从1865年在中国开业,已有140多年历史。本文截取1865-1894年汇丰银行创立发展的最初时段,立足史料,运用历史学、经济学理论,通过考据、统计、比较等手段,坚持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试图探寻影响汇丰银行早期发展的因素,从而揭示它是如何趋利避害,步步为营,走向长盛不衰的。以此来启示当今金融企业在政治经济不断变动的国际形势下,该怎样使自身得到调整与巩固,保持整个金融业的稳定发展。银行是融通资金的机构,在晚清的资金形式中,白银居于核心地位。因此,19世纪70年代后世界银价跌落对汇丰银行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同时,早期的汇丰银行正是在顺应洋行衰落、殖民地银行逐步崛起的趋势中发展起来的。本文第一章即讲述汇丰银行创立发展的背景。银行作为一个金融企业实体,有一定的存在形式。汇丰银行的名称,英文以经营所在地命名,中文取“汇款丰富”之意。汇丰银行依照1862年英国公司法和殖民地银行则例设立,并逐步取得全部合法性;在本地银行的目标定位下,集股采取国际合作原则,重视华人股份的吸收,不断扩充资本;其法人治理结构设置股东会、董事会、经理人、监察人,实行总分行制的经营体制,并不断完善其组织机构体系。本文第二章和第三章即描述汇丰银行的创立形式和组织结构情况。按照资金在汇丰银行的流动方向,本文第四章讲述了汇丰银行的资金来源,即发行纸币和吸收存款。由于纸币发行量受发行法令的限制,除自有资本金外,吸收存款就成为汇丰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从纸币和存款量的比较图可以看到,存款量远高于纸币流通量,特别是在1880年以后,存款与纸币都迎来一个巨幅增长期,但是,纸币与存款量的差距也拉得更大。本文第五章讲述汇丰银行的资金运用业务,即汇兑和贷款。汇兑包括国际汇兑、国内汇款和华侨汇款,贷款分为与企业的资金往来、对钱庄的拆票和对清政府的贷款。从汇兑与贷款的比较图可以发现,在19世纪80年代前,汇兑量一直远高于贷款,这是“汇丰”银行得名的原因,1880年后,贷款与汇兑都增长很快,但是贷款与汇兑量已经不分上下。结语部分,总结了在1865-1894年影响汇丰银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战略策略、法令制度、技术汇率、时政需求、母国支持等。启示当今金融机构应结合自身和时代特点,在组织结构与经营业务等方面不断调整与改进,使自身得到完善与巩固,从而有利于整个金融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二、在上海的生活——汇丰银行买办席正甫后人的回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上海的生活——汇丰银行买办席正甫后人的回忆(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苏州与上海经济关系论析(1843-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嬗变与转移:近代苏州与上海区域中心地位的变动 |
一、明清时期苏州经济中心地位的发展 |
二、上海开埠与区域中心城市的成长 |
第二章 近代以来苏沪两地经济交流的基本要素 |
第一节 交通网络的建立与信息流通 |
一、苏沪间交通网络的建立 |
二、苏沪信息交流的联结 |
第二节 商品流通及人员往来 |
一、商品流通及路径 |
二、苏沪人员往来 |
第三节 金融资本流通 |
一、苏沪两地金融分支机构的互设 |
二、苏沪间银钱业汇划、调度及投资 |
第三章 近代苏沪城市间经济辐射与依附关系的形成 |
第一节 上海对苏州的经济辐射 |
一、近代上海商业辐射 |
二、生产设备及技术辐射 |
三、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的辐射 |
第二节 苏州对上海经济的依附 |
一、苏州对上海的信息依附 |
二、苏州金融市场的变动 |
三、苏商在上海的其他行业 |
结语 |
一、上海经济辐射下苏州卫星城地位之确立 |
二、区域市场体系中的消费型城市缓慢发展的城市命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利权冲突视野下汇丰银行对近代中国的借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利权 |
1.4.2 利权冲突 |
第2章 汇丰银行在近代中国的发展 |
2.1 汇丰银行在中国成立的背景条件 |
2.1.1 晚清政府政治腐败 |
2.1.2 晚清政府军事力量的虚弱 |
2.1.3 晚清政府社会经济的落后 |
2.2 利权冲突视野下新式银行的兴办 |
2.2.1 清政府传统金融机构的没落 |
2.2.2 中国近现代殖民地银行的兴办 |
2.2.3 外国强权为外商银行提供庇护 |
2.3 汇丰银行在近代中国的成立及其经营管理特点 |
2.3.1 汇丰银行的成立和发展 |
2.3.2 汇丰银行的管理特点 |
2.3.3 汇丰银行的借贷特点 |
第3章 汇丰银行对近代中国的铁路借贷 |
3.1 汇丰银行参与的铁路借贷 |
3.1.1 汇丰银行直接参与的铁路贷款 |
3.1.2 中英公司参与的铁路贷款 |
3.1.3 华中铁路公司参与的铁路贷款 |
3.2 清政府铁路外债政策的确立过程及意义 |
3.2.1 清政府对借外债修筑铁路的争议 |
3.2.2 清政府铁路外债政策的深入演变 |
3.2.3 地方商民对于借用外债筑路的态度 |
3.2.4 近代中国借债建设铁路的意义 |
3.3 汇丰银行铁路借贷产生的利权冲突 |
第4章 汇丰银行对近代中国的军事和战争赔款借贷 |
4.1 对近代中国的军事借贷 |
4.1.1 1874年的福建台防借款 |
4.1.2 左宗棠筹借的西征借款 |
4.1.3 中法战争期间的军需借款 |
4.1.4 甲午战争期间战费借款 |
4.2 对近代中国的战争赔款借贷 |
4.2.1 英德借款和英德续借款 |
4.2.2 1901年庚子赔款借款 |
4.2.3 1913年的善后大借款 |
4.3 小结 |
第5章 汇丰银行对近代中国的企业借贷和行政借贷 |
5.1 对近代中国的企业借贷 |
5.1.1 对近代中国的华资企业贷款 |
5.1.2 对近代中国的外资企业贷款 |
5.2 对中国政府的行政借贷 |
5.2.1 清政府的币制改革借款 |
5.2.2 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合作 |
5.2.3 对近代中国的其余行政贷款 |
5.3 小结 |
总结:利权冲突中的两面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 |
(3)晚清文人沈毓桂及其诗学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展望 |
1.沈毓桂研究 |
2.《万国公报》研究 |
3.晚清报刊诗歌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沈毓桂的生平及思想 |
第一节 沈毓桂生平事略 |
一、家乡生活 |
二、来沪谋生 |
三、皈依基督 |
四、返乡应考 |
五、定居沪上 |
六、晚年生活 |
第二节 沈毓桂的文化生涯 |
一、传教士的华人助手 |
二、编辑主理传教士报刊 |
三、执教中西书院 |
第三节 沈毓桂的思想 |
一、职业报人理念 |
二、近代思想价值观的确立 |
三、对传统社会的批判 |
四、精神信仰的游移 |
五、文学创作及文学思想的双重性 |
第二章 沈毓桂的交游 |
第一节 沈毓桂与国人的交游 |
一、传教期间的访友诗作 |
二、借由报纸的文字之交 |
三、沈毓桂与王韬 |
第二节 沈毓桂与西人的交游 |
一、结交众多传教士 |
二、与艾约瑟的交游 |
三、与林乐知的交游 |
第三章 沈毓桂的诗歌创作 |
第一节 诗歌概述 |
一、创作概况 |
二、历史分期 |
三、《匏隐庐诗文合稿》 |
第二节 1861-1867 年的诗歌创作 |
一、入教初期的自我否定 |
二、寻找精神慰藉及对传统的复归 |
三、对回归传统的渴望 |
第三节 1877-1883 年的诗歌创作 |
一、西人西教的影响 |
二、传统文人的自我审视 |
第四节 1889-1897 年的诗歌创作 |
一、交游诗与西学思想 |
二、感怀诗与晚年生活 |
第五节 诗歌创作与报纸的互动关系 |
一、初登报刊的创作尝试期 |
二、丰富题材的过渡发展期 |
三、独立自主的成熟运用期 |
第四章 《万国公报》诗歌专栏刊诗研究 |
第一节 诗作刊发 |
一、刊载概况 |
二、栏目变更 |
第二节 新报时期的刊诗 |
一、宣教信教诗 |
二、送别诗 |
三、唱和诗 |
四、悼亡诗 |
五、劝诫诗 |
第三节 公报时期的刊诗 |
一、传教诗 |
二、劝诫诗 |
三、其他题材诗作 |
第四节 复刊后的刊诗 |
一、脱离宗教宣传 |
二、诗作选登相对独立 |
第五节 沈毓桂诗学思想与刊诗选篇 |
一、基督教信仰与传教诗歌选登 |
二、传统诗风的守护与传统题材诗的选登 |
三、强调文学的实用价值与劝诫诗的选登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从田园村舍到花园洋房—近代上海东平路街区研究(1913-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范围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点与不足 |
第一章 筑路史——贾尔业爱路之诞生 |
第一节 辟筑背景 |
一、早期水乡图景 |
二、法租界越界筑路 |
第二节 辟筑过程 |
一、路之辟筑 |
二、路名考证 |
第三节 近代化市政建设 |
一、基础设施建设 |
二、三角花园——普希金雕像 |
小结 |
第二章 造房史——“花园洋房”街区 |
第一节 “花园洋房”街区形成及成因 |
一、“花园洋房”街区形成 |
二、“花园洋房”街区成因 |
第二节 早期地产业主 |
一、中国营业公司 |
二、万国储蓄会 |
三、其他地产业主 |
第三节 街区建筑风貌 |
小结 |
第三章 人文史——“中国历史名人第一圈” |
第一节 居民变迁 |
一、法租界时期 |
二、抗战时期 |
三、解放前夕 |
第二节 金融世家:席家花园 |
一、洞庭席氏家族 |
二、中央造币厂厂长席德柄 |
第三节 宗教圣堂:东平路基督堂 |
一、自由牧师陈鸣扬 |
二、东平路基督堂与《基督堂年刊》 |
第四节 总统官邸:蒋宋“爱庐” |
一、最早居住者 |
二、“爱庐”时代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1913-1941年贾尔业爱路(今东平路)居民统计表 |
附录2:1932年贾尔业爱路(今东平路)沿线地产业主统计表 |
附录3:1945-1949年上海解放前东平路及其周边国民政要寓居表 |
致谢 |
(7)试论近代上海文化的底色——旅沪苏州人与近代上海(论文提纲范文)
一、明末以来苏州人迁沪历程与规模 |
二、旅沪苏州人与上海社会 |
1. 旅沪苏州人与上海金融业 |
2. 旅沪苏州人与上海工商业 |
3. 旅沪苏州人与上海文教业 |
4. 旅沪苏州人与上海娱乐行业 |
三、结语 |
(8)中国租界史的再认识(之五) 毁誉不一的“买办”阶层(论文提纲范文)
“买办”的来龙去脉及对其不同看法 |
买办的雇主:从事贸易的洋行 |
另一种雇主:金融机构—银行 |
五口通商后“买办”在中国形成特殊阶层 |
雇佣买办必须签订合同 |
对于“买办”的不同看法 |
笔者的观点 |
买办阶层的历史作用和代表人物 |
清末“四大买办” |
广东香山帮唐廷枢 |
广东香山帮徐润 |
江苏东山帮席正甫 |
郑观应及其《盛世危言》 |
天津租界四大买办 |
汉口大买办刘歆生 |
奢华的买办家族必然走向衰亡 |
【附考证】关于“买办”研究第一人——包培之的考证 |
(9)郑观应社会关系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资料来源 |
四. 论文框架 |
第一章 事业发展与社会关系网 |
1. 生平简介 |
2. 事业发展与成功因素 |
3. 郑观应社会关系网特点 |
4. 郑观应的处世风格 |
第二章 亲缘网络 |
1. 郑观应弃学从商的缘由分析 |
2. 父母与兄弟 |
3. 妻妾与子女 |
第三章 地缘网络 |
1. 同乡与同乡会 |
2. 与江浙士绅 |
3. 郑观应与经元善关系研究 |
第四章 业缘网络 |
1. 买办岁月与洋商关系 |
2. 晚清商界的千手观音与洋务派官僚网络 |
3. 官场沉浮与政界关系网 |
4. 郑观应与盛宣怀关系研究 |
第五章 神缘网络 |
1. 郑观应的道缘与修炼 |
2. 郑观应与万启型及其道界关系 |
第六章 结论 |
附录 |
一. 郑观应社会关系网大事记 |
二. 郑观应主要人脉关系名录 |
三. 郑观应主要任职一览表 |
四. 《盛宣怀档案》中郑观应、盛宣怀往来函、电目录 |
五.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晚清汇丰银行研究(1865-189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图表清单 |
前言 |
(一) 课题缘起与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本文的研究主题 |
(四) 研究方法的运用 |
(五) 本文难点和创新点 |
一、汇丰银行创立发展的背景 |
(一) 世界银价下跌 |
(二) 从洋行到殖民地银行的崛起 |
二、汇丰银行的创立形式 |
(一) 名称溯源 |
(二) 法令依据 |
(三) 股东构成 |
(四) 资本扩充 |
三、汇丰银行的组织机构 |
(一) 法人治理结构 |
(二) 总分行制的经营体制 |
四、汇丰银行的资金来源 |
(一) 发行纸币 |
(二) 吸收存款 |
五、汇丰银行的资金运用 |
(一) 汇兑业务 |
(二) 贷款业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含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在上海的生活——汇丰银行买办席正甫后人的回忆(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苏州与上海经济关系论析(1843-1937)[D]. 章琴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2]利权冲突视野下汇丰银行对近代中国的借贷研究[D]. 朱彤.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3]晚清文人沈毓桂及其诗学活动研究[D]. 刘天明.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4]百年回望 我有外滩一段情[J]. 孔冰欣. 新民周刊, 2018(50)
- [5]从田园村舍到花园洋房—近代上海东平路街区研究(1913-1949)[D]. 王小雅.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6]“金票”“羌帖”“西贡纸” 盘点近代外国银行在华发行的纸币[J]. 克念. 国家人文历史, 2018(01)
- [7]试论近代上海文化的底色——旅沪苏州人与近代上海[J]. 张笑川. 社会科学, 2013(11)
- [8]中国租界史的再认识(之五) 毁誉不一的“买办”阶层[J]. 陈明远. 社会科学论坛, 2013(10)
- [9]郑观应社会关系网研究[D]. 邵建.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2)
- [10]晚清汇丰银行研究(1865-1894)[D]. 司春玲. 河北师范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