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政党:一件重要提案 执政党:一项重大决策——九三学社海南省委为“生态省”建言献策纪实(论文文献综述)
李伟清[1](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政策参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徐湘明[2](2017)在《协商民主视角下人民政协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主价值具有普遍性,它是人类美好的梦想。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追求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民主的形式具有多样性,人们可以根据具体的历史和实践条件进行创造和选择。相对于传统的民主形式而言,协商民主具有独特的功能,是一种新的民主形式。我国倡导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经过扬弃之后,可以成为我国民主建设的他山之石。我国强调社会主义民主形式的多样化,一方面认为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两种重要的形式,同时要求协商民主应该全方位、多层次扩展。我国的人民政协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长期的历史实践经验。从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角度来看,它的理论渊源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经典着作中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理论。协商政治的有关形式是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前身。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协商政治的历史实践从清末预备立宪就开始了,历经了 100多年;期间既有清政府挽救危亡的预备立宪协商机制、大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协商机制、抗日救亡时期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协商机制、抗战胜利后争取和平建国命运的重庆谈判时期的协商机制、解放战争争取建立新中国的人民政协的协商机制,也有新中国建立之初和社会主义时期人民政协的协商机制。百年的协商政治以及六十多年的人民政协的历史实践,给了中国人深刻的启示,它向世人宣示:民主梦想是中国人的美好梦想和一贯追求;协商政治和人民政协在中国具有客观的现实意义,具有很高的威信:它也展现了作为协商民主重要组织的人民政协自身的诸多特色。在社会主义市民社会逐步形成与发展的情形下,将人民政协作为我国发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织机构是必要的,在政治方面、社会方面以及公民个人方面都能发挥积极的功能。在政治方面,它有利于提升政治合法性、监督公共权力、提高决策的质量和决策执行的效果、解决政治冲突与缓和政治矛盾、改善政府形象与提高行政效能,同时也是人民政协改革与完善的新视角。在社会方面,它有利于吸纳社会的多元利益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社会矛盾与推动有序参与、形成社会共识与净化社会风气以及培育公民社会的发展。在公民个人方面,它有利于增强公民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增进公民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增进公民个人的理性,培育现代意义的公民。将人民政协作为我国发扬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组织机构是可行的。我国的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传统的“和合”与“和谐”的文化理念、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其提供了外在条件。人民政协自身的主体范围的广泛性与地位的平等性、协商机构与组织的完备性、协商机制的程序化与制度化以及协商结论的权威性与有效性等特色为其提供了特有条件。人民政协依照宪法与政协章程以及相关的规范,积极展开各种活动,进行有效运行。人民政协拥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与参政议政三大职能。为了人民政协积极履行三大职能、很好的发挥其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作用,人民政协的主体性结构与会议、活动制度得到了必要的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充分利用人民政协这个重要的组织机构,结合当前变化发展了的、有利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民政协自身的各项条件,积极促进我国协商民主的发展。同时,应当对人民政协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和发展。改革涉及到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功能定位以及有关人民政协的组织、活动和法制化等各方面。
闻炜[3](2017)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的研究 ——以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政党制度。这一制度的最显着特征就是各民主党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而作为民主党派,其最重要的职能即是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新时期下,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的召开给统一战线工作和各民主党派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如何在新时期下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事关民主党派的地位和政治影响力,事关我国改革发展大局。为此,如何在新时期下加强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就成为各民主党派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下,结合新时期中央统战工作精神,辅之笔者在民主党派省委机关工作经验,以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参政议政工作为切入点,结合实际,具体分析民主党派在新时期下参政议政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协商民主理论、统一战线理论等,探究新时期下如何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能力的相关举措,以期不断完善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更好地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笔者希望此文能为各民主党派能力建设的理论研究、为更好地开展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提供一点可行的支持。
黎琳[4](2016)在《民进江西省委会参政议政情况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通过政治参与方式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当家作主和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现代化水平。民主党派作为执政党的重要补充,团结着一切爱国、民主人士,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祖国统一,延续着“抗日反蒋”时期的革命友谊;同时,民主党派作为执政党的重要监督,有着超脱政治权利和利益的地位,能够代表民主人士、人民群众监督执政党及政府的统治管理行为,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权利,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提高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完善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民主党派的政治参与方式包括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政治协商,其中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的重要职能和使命。随着经济社会和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政治诉求和权利意识也在不断提高,新形势、新常态下的民主党派如何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如何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如何保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是我国自身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中共十八大召开后,习近平总书记走访各民主党派中央时强调中共中央将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民主党派与执政党之间是友好合作关系,并不同于西方国家政党间的激烈竞争关系,在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支持、肯定下,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空间更为广阔。省级组织作为各民主党派的主要组织机构,其参政议政情况更能代表和体现民主党派在履行参政议政职能过程中的特点和不足,对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情况研究和提高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能力有着特殊的参考借鉴价值。本文通过对民进江西省委会各项参政议政工作的研究、统计、对比、分析、推导,得出民进江西省委会提高自身参政议政能力的对策。
赵祥彬[5](2015)在《协商民主化解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列宁曾指出“对抗将消失,矛盾仍将存在”的重要论断。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呈现新的特点、形式。党的十八大将协商民主写进党的决议,并成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基于此,我将论文题目定为协商民主化解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论文主要分为导论、论文主体五章以及结语等部分。导论主要涉及论文的选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综述、研究重难点以及研究方法等。第—章为新形势人民内部矛盾分析。通过昆明PX项目、平度事件、湖南临武群体性事件为例,反映了在环境保护、土地拆迁、行政管理等方面存在矛盾与司题,意在表明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表现形式、特点与作用有了新的趋势。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特点主要体现为物质利益矛盾突出,民生与环保矛盾呈上升趋势;新媒体在人民内部矛盾作用更加明显;人民内部矛盾关联性、聚合性增强;人民内部矛盾群体性事件频发;网上网下相结合,矛盾处理难度增大。信息化在人民内部矛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信息化促使人民内部矛盾产生舆情、影响扩大;信息化促使人民内部矛盾传播速度加快、范围扩大;信息化促使非直接利益群体的参与,扩大影响。第二章为协商民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历程与经验。将九十多年来的历史分为三大部分:新中国成立之前协商民主化解统—战线内部矛盾的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之后协商民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以来协商民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历史进程。从这些历史概述中,我们能够得出重要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共同的利益目标;坚持商量办事。新形势下,协商民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经验。主要有:关注网络民意,听取网民意见;善于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推动网络协商,开展网络对话;依法建章立制,保障人民参与。第三章为协商民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优势及意义。主要有: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本质在于保证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协商民主渠道多元化;能够实现民主与和谐的有机统一。通过协商民主,对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有:丰富和完善人民民主理论内容;促进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目标。第四章是协商民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应坚持正确的理念与方法。这些理念主要有人民群众主体的观念;平等对话观念;求同存异观念;统筹兼顾观念。协商民主方法主要是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决策之中继续协商;决策之后加强监督,增强协商实效。第五章是健全协商民主制度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党的决议中明确规定了协商民主制度的发展,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开展:一是发挥党在协商民主中领导作用。主要通过形成协商民主文化理念;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实行协商民主的自觉性;推进协商民主语言的大众化;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提高协商民主影响力来发挥领导作用。二是完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通过加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党际协商民主;在人民政协平台加强协商民主两方面来进行。三是完善立法工作中的协商制度。主要通过加强协商规章制度建设;扩大立法工作中的协商渠道和范围,提高协商实效;健全和完善人民政协参与立法前协商的程序;健全和完善立法协商中的运行机制;加强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等方面来进行。四是完善行政协商制度。主要通过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完善协商规则制度;将协商民主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智库建设五方面来完善。五是健全基层协商民主制度。主要有坚持和完善村民(居民)代表会议制度;推进企业单位协商;提高基层村民协商民主素质。六是发展人民团体与社会组织协商。主要通过支持和完善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发展;完善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参与各渠道协商的工作机制;扩展工作领域,增强协商的代表性与广泛性三方面来发展。七是发挥新媒体在协商民主中积极作用。主要有建立新媒体沟通机制;有效运用新媒体平台;加强新媒体设施建设,为协商民主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朱琳琳[6](2015)在《中国参政党民主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现有8个民主党派,都是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参政党。参政党是我国特有的政治现象和独特的政党类型,是我国政党制度独创性的重要体现。参政党民主价值的实现,关乎中国政党制度优势的彰显,关乎中国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作为参政党建设研究中的一个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的前沿问题,参政党民主价值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参政党的政党价值,有助于巩固与完善当代中国政党制度,有效应对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推进中国政治文明进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立场与观点为指导,综合运用政治学、历史学、哲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研究民主与政党、国家之间的动态关系,揭示参政党民主价值的基本意涵,研究参政党民主价值演化的历史轨迹与发展特点,剖析当前参政党民主价值实现中遭遇的新挑战与凸显的问题,进而对优化参政党民主价值进行前瞻性思考。本文认为,民主始终是民主价值理念与民主制度的高度统一,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政党是国家民主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政党也因民主因素的嵌入而有了民主价值。参政党民主价值是历史形成的,追求和实践民主始终是民主党派发展演化历程中的不变主题,但又表现出特定的时代内容,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特色。当代中国参政党民主价值具有价值取向与制度构建的双重意蕴:一是指参政党以民主为目的,确立党派追求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作为价值取向,它秉承了人类在民主追求中关于平等、自由等方面的共同信念和对人民主权的政治诉求,在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这一目标选择上与中国共产党有共同旨归,并以民族化的内容诠释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为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提供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和持续发展完善与自我超越的不竭动力;二是指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成为我国民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中国特色政治体制,在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政党职能过程中所发挥的民主功效,反映的是参政党民主目标实现的程度和参政党存在的意义。参政党民主价值主要通过国家政治体制、政党制度运行以及参政党的政党活动呈现于政权建设、政党关系和社会整合等不同领域。参政党民主价值实现中特色突出,但在当前因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还不够完善、执政党内仍存在落实民主执政的制约因素、参政党建设与其实现民主价值要求间存在现实差距而显露出不少问题。为此,应从人民主体地位的巩固、提升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合力、依托国家治理发挥参政党功能三个方面入手,整体优化参政党的民主价值。这是符合历史与现实的有效选择。
季冬晓[7](2014)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实现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和繁重的任务,机遇和挑战并存。现在,中国共产党在执掌政权、领导国家社会和管党治党等方面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和困惑,都与其对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认识水平还不够高,尤其是对其实现机制的把握还不够强有关。本文是关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实现机制的初步研究。研究这一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面对新挑战和新考验的深刻回应。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的学说为理论指导,在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进行全面理论阐释的基础上,着力研究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及其实现机制问题,重点研究如何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通过法制途径上升为国家意志,如何实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在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方面,论文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思路,依照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展开。除导论外,论文分为六章。在导论部分主要谈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内容结构、研究方法和论文创新及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一章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至第六部分重点探讨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治生成机制、文化建设机制、制度运行机制、能力提升机制和评价机制。第一章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阐释。论文认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构成要素包括党内关系科学化、党政关系科学化、党与社会关系科学化及政党关系的科学化。实现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需要通过党的建设推动国家和社会建设,把党的建设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的建设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的建设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实现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的良性互动。实现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需要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政党政治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规律,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和民主法治的价值取向。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实现机制是党实现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运行变化的机理和规律,是实现两者关系科学化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在运动中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作用过程。从结构要素上分析,它包括以下五个部分:法治生成机制、文化建设机制、制度运行机制、能力提升机制和评价机制。上述五大机制作为实现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机制中的五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着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实现进程。第二章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治生成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认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逻辑起点在于党的领导权始终处于法律的有效监控之下,其基本途径是通过完备的法律制度体系和有效的法治运作机制使党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活动都体现法治原则,使党在公民社会与公共权力中始终保持畅通的桥梁纽带作用,从而有效地增强党与国家、社会的内在契合性,提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自身建设水平。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治生成机理是借鉴内生型法治和外生型法治生成模式的优点,实现自然演化与理性建构相结合的共生;发展逻辑是从制度构建转向提高法治能力,实现由浅层法治向深层法治的转变。建立健全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治生成机制的基本原则是依据国家宪法和政党章程处理好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的关系,具体途径是培养有利于实现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律文化、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和国家法律制度的创新、推进党的领导行为和政党权力运行的法治化、培养党员的法权人格、加强法治文化资源的整合以及实现党自身的现代化。第三章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文化建设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认为政党文化的构成要素分为标示要素和评价要素两部分。标示要素包括政党意识、政党心理、政党伦理、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评价要素指的是政党形象。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是政党意识、政党心理、政党伦理、制度规范、行为方式和政党形象的统一有机体,它们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托、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实现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进程,从文化的角度来考量,实际上就是建设政党文化的过程。构建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文化建设机制需要发挥党员在建设政党文化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建设政党文化过程中的领导作用;需要加强政党文化的物质载体建设、制度载体建设、心理载体建设、行为载体建设和活动载体建设;需要运用生态协调规律,推动政党文化内部系统均衡发展;需要遵循生态交互法则,优化政党文化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态环境。第四章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制度权威在党的治国理政事业和自身建设工程中逐步确立并强化的过程。党治国理政和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建设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持续创新的过程。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的作用空间主要由经济空间、政治空间、文化空间、社会空间和法治空间组成。党治国理政和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体系建设包括党内关系科学化的制度体系建设、党政关系科学化的制度体系建设、党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体系建设和政党关系科学化的制度体系建设。构建这一机制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即合法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需要提高党治国理政和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制定和执行力水平,需要实现党治国理政和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制定和执行的程序科学化、强化制度执行的保障机制并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第五章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能力提升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认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实现过程,就是党在建立健全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治生成机制、文化建设机制、制度运行机制的基础上,为了科学处理两者关系不断提升综合能力的过程。要保证党实现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的良性互动,就必须将政党组织与国家政权组织、社会组织与其他政党组织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整体的意志与力量。中国共产党是把这几部分有机整合起来的主体,在整合过程中所形成的整体的意志与力量就体现为中国共产党的综合能力。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中国共产党的综合能力是在党推动自身发展、国家发展、社会发展和其他政党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能力、国家政权组织的能力、社会的能力和其他政党能力多方互动的产物。建立健全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能力提升机制需要加强管党治党能力建设、执掌政权能力建设、多党合作能力建设、领导社会能力建设和政党外交能力建设。第六章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论文认为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是由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体系技术整合、评价结果运用等一系列要素所构成的。建立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有利于党在实现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进程中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对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否推动社会的发展与历史的进步,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是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评价的最根本的标准。构建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从动态连续的过程角度而言包括评价准备阶段、组织实施阶段以及评价结果的管理阶段等一系列环节,建立健全这一机制需要加强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的主体设计、指标设计、方法设计,实现评价体系的技术整合,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动态的管理。
高山[8](2013)在《地方政协中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状况分析 ——以甘肃省为例》文中指出政治协商会议和多党合作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民主党派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统战工作的重点对象。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推进,社情和民情较以往变的更加复杂,民主党派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社会主义民主重要的的组成部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对于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有助于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对于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固前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对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等概念作了简单界定,并介绍了论文的基础理论;第二章回顾了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情况,并比较多种参政议政渠道重点阐述通过政协参政议政的优势;第三章介绍了甘肃省各民主党派的情况和回顾了甘肃省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历史,并以甘肃省民革为例,介绍了过去五年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分析了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存在问题的原因;第五章对改善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状况提出了对策建议。
王元成[9](2013)在《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文中提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代中国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是当代中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实际运行状况,是当代中国各项民主制度建立、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条件,体现着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和发展水平。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细胞,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性环节。本项研究主要以政治角色理论为分析工具,以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研究者本人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的若干履职行为和相关亲身经历进行研究。本文试图以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行为描述为研究进路,通过展现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产生和角色扮演的全过程,分析全国人大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及其与相应角色规范和角色期望之间的联系,从而描述和解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运行情况,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相关制度规定及其运转情况,为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功能、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某些特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本项研究认为,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是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产生的基础,也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作为个体的全国人大代表对代表角色期望的领悟以及代表再社会化过程对代表个体履职能力的影响使不同的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呈现出一定个性特点。代表角色所担当的其他角色,特别是代表所担当的其他政治角色对代表的角色扮演行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代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其行为与角色期望的一致性程度、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角色行为特征既与代表个体特征有内在联系,但从更深层次的原因看,其行为特征更多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在某些方面存在的欠缺。要使人大代表角色行为与角色期望实现更高程度的一致,解决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冲突、角色错位、角色超载等问题,必须通过改革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其他相关政治体制。本文内容安排除导言和结论部分外,正文部分共分五章。导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本选题的缘由和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本文的主要分析概念进行解释,说明本研究的目的、研究思路、主要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主要是介绍相关政治主体对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的角色期望可以分为社会期望和角色自我期望。社会期望包括制度性期望和道德性期望。制度性期望对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角色在履职过程中有明确的规范要求,这是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道德性期望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要求,主要靠社会舆论以及角色扮演者本人的内心信念发挥作用。角色自我期望是角色对自己行为模式的设想。角色期望最终要通过角色承担者本人对角色的领悟发挥作用,人大代表对角色期望的领悟是代表角色扮演的动力和主观前提。第二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挑选和确定过程,分析这一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人大代表角色扮演可能产生的影响。人大代表的产生过程是人大代表这一政治角色的角色期望具体化为一个个代表的过程,当选代表是政治角色的具体承担者和扮演者。第三章主要是描述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总结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第四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行为,并分析闭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行为模式的特点。第五章主要是研究全国人大代表再社会化的内容、主要途径、特点及其对代表角色扮演行为的影响等。本文最后概括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杨佩[10](2012)在《同心同德 再谱华章——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五年工作亮点回顾》文中研究说明今年6月,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陆续进行了换届,一批政治坚定、学识渊博、年富力强,在不同行业和领域做出突出成绩、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同志进入了新一届领导班子,顺利实现了新老交替。换届以来,新一届省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带领广大成员和所联系的群众,以积极的姿态、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为推动我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不懈贡献着力量。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后,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纷纷行动起来,迅速掀起了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热潮。大家表示,要教育引导广大成员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共十八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中共十八大确定的宏伟目标和各项任务上来,与中国共产党保持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共同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作为参政党,与党同心同向同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历史责任,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要求。过去5年来,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把促进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团结带领广大成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开展社会服务工作,为推进我省加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进一步巩固了多党合作的政治思想基础。为进一步展示过去五年来的工作,本期我们撷取每个党派、工商联工作亮点予以综合报道,期冀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契机,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水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新的灿烂篇章。
二、参政党:一件重要提案 执政党:一项重大决策——九三学社海南省委为“生态省”建言献策纪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参政党:一件重要提案 执政党:一项重大决策——九三学社海南省委为“生态省”建言献策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2)协商民主视角下人民政协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T |
导论 |
一、研究的背景、依据与意义 |
(一) 背景、依据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核心概念 |
(一) 协商民主 |
(二) 人民政协 |
三、研究综述 |
(一) 传统的史学研究 |
(二) 新近的政治民主研究视角 |
四、理论创新与结构安排 |
(一) 创新 |
(二) 结构体系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 |
一、民主与民主的分类 |
(一) 民主的基本概念 |
(二) 民主的基本类型 |
二、学界关于协商民主理论的述评 |
(一) 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简述 |
(二) 我国的协商民主理论 |
(三) 对当下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的评价 |
三、协商民主的概念与特点 |
(一) 协商民主的概念 |
(二) 协商民主的特点 |
(三) 协商民主的功能 |
(四) 我国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 |
(五) 我国协商民主与公众参与的关系 |
四、协商民主中政治协商的地位 |
(一) 我国的协商民主是多层次多形式的民主 |
(二) 政治协商是协商民主的核心内容 |
(三) 政治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途径 |
(四) 政治协商是协商民主的重要实践 |
(五) 政治协商统领其他形式的的协商民主 |
第二章 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发展 |
一、我国政治协商的形成与发展 |
(一) 清末的政治协商——咨议局和资政院 |
(二)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政治协商 |
(三) 人民政协与新中国政权建构时期的政治协商 |
(四) 改革开放以来的人民政协的新发展 |
二、中国政治协商的历史特点 |
(一) 它具有党派特色 |
(二) 它具精英政治特色 |
(三) 它受特定政治力量主导或领导 |
三、中国政治协商的历史启示 |
(一) 政治协商组织是整合各政治力量的重要平台 |
(二) 政治协商具有很高的威信 |
(三) 政治协商和协商政治承载着中国人的民主梦想 |
第三章 人民政协的理论基础与运行机制 |
一、我国人民政协的思想渊源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民主与统一战线思想 |
(二)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的政治协商与人民政协思想 |
(三)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协商与人民政协思想的新发展 |
二、人民政协的基本性质与基本职能 |
(一) 人民政协的基本性质 |
(二) 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 |
三、人民政协的主体性结构 |
(一) 人民政协的组织体系 |
(二) 政协委员 |
(三) 界别 |
四、人民政协的会议制度与活动制度 |
(一) 有关会议制度 |
(二) 有关活动的制度 |
五、人民政协的制度优势条件 |
(一) 人民政协的外部条件 |
(二) 人民政协自身条件 |
第四章 人民政协的改革与完善 |
一、人民政协完善与发展的争议及动力 |
(一) 有关人民政协改革的争议 |
(二) 人民政协完善与发展的动力 |
二、人民政协改革和发展的价值目标 |
(一) 政治民主性与决策科学性的统一 |
(二) 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统一 |
(三) 社会和谐与个性自由的统一 |
三、人民政协完善与发展的主要方面 |
(一) 人民政协主体性方面 |
(二) 人民政协协商机制方面 |
四、人民政协制度的规范与法制化 |
(一) 当前规范人民政协的有关文件 |
(二) 上述规范性文件运行的分析 |
(三) 法律化的必要性 |
(四) 法律化的具体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的研究 ——以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参政议政能力课题研究的理由或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参政议政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四节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一、实证分析法 |
二、文献研究法 |
三、个案研究法 |
第五节 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
第一章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参政议政基本概念 |
一、参政议政概念 |
二、参政议政能力的内涵 |
第二节 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理论依据 |
一、协商民主理论 |
二、统一战线理论 |
三、民主参与理论 |
第二章 新形势下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意义 |
第一节 加强参政议政职能是民主党派自身参政议政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 |
一、加强参政议政职能是各民主党派强化自身地位的主观需要 |
二、加强参政议政职能是民主党派夯实参政议政能力的现实需要 |
三、加强参政议政职能是各民主党派应对新时期新挑战的客观需要 |
第二节 加强参政议政职能是不断夯实和完善多党合作制的现实要求 |
一、加强参政议政职能是我国政党制度具有持续生命力的必然选择 |
二、加强参政议政职能与执政党能力建设提升相扶相持 |
三、加强参政议政职能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第三节 加强参政议政职能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
一、加强参政议政职能,为和谐社会建设群策群力 |
二、加强参政议政职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政治环境 |
三、加强参政议政职能,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社会环境 |
第三章 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综述 |
第一节 江苏省内九三学社党派组织基本概况 |
一、成员总体数量增长偏低 |
二、新发展成员多数为中高级职称且呈年轻化趋势 |
三、省内各民主党派发展成员界别区分逐渐模糊 |
第二节 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参政议政工作开展综述 |
一、民主协商工作 |
二、“两会”工作 |
三、专题调研 |
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 |
五、实职安排情况 |
第四章 新形势下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职能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各民主党派主观认识缺位 |
一、对参政议政工作的认识存在误解 |
二、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动机不纯 |
第二节 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不强 |
一、缺乏富有特色的理论引导 |
二、缺乏大量高素质人才储备 |
三、缺乏有效协调机制 |
四、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
第三节 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体系不完善 |
一、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制度保障不健全 |
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资源保障不充分 |
三、民主党派社会影响力有限 |
第五章 新形势下促进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应切实遵循四个原则 |
一、坚持执政党的领导,以宪法为根本准则 |
二、坚持参政为民、议政为公的苍生理念 |
三、坚持把发展的理念作为参政议政工作的第一要务 |
四、坚持科学参政、民主参政、依法参政 |
第二节 建设学习型参政党 |
一、充实完善知识结构 |
二、逐渐完善学习制度 |
三、创新学习平台与方式 |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民主党派智库 |
一、建立民主党派人才信息库 |
二、注重调查研究总体规划 |
三、完善参政议政共享平台 |
第四节 完善参政议政工作机制 |
一、建立人才凝聚和发展机制 |
二、完善参政议政工作激励机制 |
三、强化党派机关工作,保障参政议政履职 |
第五节 完善和优化参政议政外部环境 |
一、加大宣传提高参政议政工作的社会认同感 |
二、完善党政重大信息公开和征询制度 |
三、加大民主党派成员政府机关实职安排比例 |
四、完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法律法规 |
五、完善参政议政工作专项资金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民进江西省委会参政议政情况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民主党派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 |
1.2.2 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 |
2.1 政治参与的内涵 |
2.1.1 西方政治参与的内涵 |
2.1.2 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的内涵 |
2.1.3 西方政治参与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的对比 |
2.2 中国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必要性 |
2.2.1 历史的必然选择 |
2.2.2 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 |
2.2.3 对执政党的重要监督 |
2.3 民主党派政治参与的类型 |
2.3.1 政治协商 |
2.3.2 参政议政 |
2.3.3 民主监督 |
第3章 民进江西省委会参政议政概述 |
3.1 民进江西省委会的参政议政内涵 |
3.2 民进江西省委会的参政议政职能 |
3.3 民进江西省委会的参政议政途径 |
3.4 民进江西省委会参政议政三大途径的区别 |
第4章 民进江西省委会参政议政开展情况 |
4.1 民进江西省委会近5年参政议政的基本情况 |
4.1.1 近5年提案参与的基本情况 |
4.1.2 近5年调研报告参与的基本情况 |
4.1.3 近5年社情民意信息参与的基本情况 |
4.2 民进江西省委会参政议政的履职过程 |
4.2.1 民进江西省委会提案的参与过程 |
4.2.2 民进江西省委会调研报告的参与过程 |
4.2.3 民进江西省委会社情民意信息的参与过程 |
4.3 民进江西省委会参政议政的成效 |
4.3.1 近5年提案的参与成效 |
4.3.2 近5年调研报告的参与成效 |
4.3.3 近5年社情民意信息的参与成效 |
第5章 提高民进江西省委会参政议政能力的对策 |
5.1 通过改进提案参与方式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 |
5.1.1 提案参与的局限性与改进对策 |
5.1.2 民进江西省委会提案的不足之处 |
5.1.3 创新工作思路,提高提案质量 |
5.2 通过改进调研报告参与方式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 |
5.2.1 民进江西省委会调研报告的不足之处 |
5.2.2 转变调研视角,增加调研报告的“附加值” |
5.3 通过改进社情民意信息参与方式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 |
5.3.1 民进江西省委会社情民意信息的不足之处 |
5.3.2 增强内部活力,提升社情民意信息的参与度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协商民主化解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问题的价值 |
(一)学术价值 |
(二)现实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关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研究 |
(二) 协商民主问题研究 |
四、论文的重难点、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一)论文的重点 |
(二)论文难点 |
(三)论文创新点 |
(四)论文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分析 |
第一节 近年来人民内部矛盾事件案例分析 |
一、昆明PX项目 |
二、平度事件 |
三、湖南临武群体性事件 |
第二节 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特点 |
一、物质利益矛盾依然突出,民生与环保矛盾成上升趋势 |
二、新媒体在人民内部矛盾作用更加明显 |
三、人民内部矛盾关联性、聚合性增强 |
四、人民内部矛盾中群体性事件频发 |
五、网上网下相结合,矛盾处理难度增加 |
第三节 信息化对人民内部矛盾的影响 |
一、信息化促使人民内部矛盾产生舆情,影响扩大 |
二、信息化促使人民内部矛盾传播速度加快,范围扩大 |
三、信息化促使非直接利益群体的参与,扩大影响 |
第二章 协商民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历史进程与经验 |
第一节 协商民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历史概述 |
一、起步与形成:新中国成立之前协商民主化解统一战线内部矛盾的历史进程 42 |
二、发展与挫折:新中国成立之后协商民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历史进程 |
三、丰富与深化:改革开放以来协商民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历史进程 |
第二节 协商民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历史经验 |
一、坚持党的领导 |
二、坚持共同利益目标 |
三、坚持商量办事 |
第三节 新形势下协商民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新经验 |
一、关注网络民意,听取网民意见 |
二、畅通网络渠道,化解社会矛盾 |
三、推动网络协商,开展网上对话 |
四、依法建章立制,保障人民参与 |
第三章 协商民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优势及意义 |
第一节 协商民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优势 |
一、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
二、协商民主本质在于保证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
三、协商民主渠道平台多样化 |
四、实现民主与和谐的有机统一 |
第二节 协商民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意义 |
一、丰富和完善人民民主理论内容 |
二、促进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 |
三、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
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目标 |
第四章 协商民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应坚持的正确理念与方法 |
第一节 协商民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应坚持的正确理念 |
一、树立人民群众主体理念 |
二、坚持平等对话理念 |
三、坚持求同存异理念 |
四、坚持统筹兼顾理念 |
第二节 协商民主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应坚持科学的方法 |
一、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 |
二、决策之中继续协商 |
三、决策之后加强监督,提高协商实效 |
第五章 健全协商民主制度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思考 |
第一节发挥党在协商民主中领导作用 |
一、形成协商民主文化理念 |
二、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实行协商民主的自觉性 |
三、推进协商民主语言的大众化 |
四、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提高协商民主影响力 |
第二节 完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
一、正确处理党同民主党派的关系 |
二、加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党协商民主 |
三、在人民政协平台加强协商民主 |
第三节 完善立法工作中的协商 |
一、加强立法工作中的协商制度建设 |
二、扩大立法工作中的协商渠道和范围,提高协商实效 |
三、健全和完善人民政协参与立法工作前协商的程序 |
四、健全和完善立法工作中协商的运行机制 |
五、加强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 |
第四节 完善政府协商制度 |
一、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
二、完善协商规则制度 |
三、将协商民主纳入考核评价体系 |
四、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
五、加强智库建设 |
第五节 探索人民团体与社会组织协商 |
一、支持和完善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的发展 |
二、完善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参与各渠道协商的工作机制 |
三、扩展工作领域,增强协商代表性与广泛性 |
第六节 健全基层协商民主制度 |
一、坚持和完善村民(居民)代表会议制度 |
二、推进企业单位协商 |
三、提高基层村民协商民主素质 |
第七节 发挥新媒体在协商民主中积极作用 |
一、建立新媒体沟通机制 |
二、有效运用新媒体平台 |
三、加强新媒体设施建设,为协商民主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
结语 协商民主与其他因素相结合,共同促进人民内部矛盾的解决 |
一、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相结合 |
二、实现民主与法治的统一 |
三、实现制度建设与思想道德建设的统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参政党民主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TABLE OF CONTENTS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参政党是我国特有的政治现象和独特的政党类型 |
1.1.2 参政党理论建设及研究亟需进一步深化 |
1.1.3 参政党民主价值渐趋成为广受关注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
1.2 选题意义 |
1.2.1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迫切要求 |
1.2.2 巩固中国政党制度的现实需要 |
1.2.3 当代中国参政党政党价值的根本所在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2 参政党民主价值的理论溯源与基本意蕴 |
2.1 民主的流变与当代民主的双重维度 |
2.1.1 民主的发轫与诘难 |
2.1.2 民主的建构与振兴 |
2.1.3 当代民主内涵的双重维度 |
2.2 民主、国家与政党民主价值关系辨析 |
2.2.1 现代政党是国家民主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2.2.2 政党民主价值界定 |
2.2.3 政党与民主的结合及其对国家政治发展的影响 |
2.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主及其与政党关系问题的阐述 |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主思想 |
2.3.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党与民主关系的论述 |
2.4 参政党民主价值释义 |
2.4.1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民主价值 |
2.4.2 参政党民主价值的基本意蕴 |
3 参政党民主价值的历史考察 |
3.1 近代中国政党的民主选择 |
3.1.1 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与近代中国政党的萌发 |
3.1.2 民初政党政治乱象与民主的交互影响 |
3.1.3 国民党一党专制对民主的销蚀 |
3.2 追求和实践民主是民主党派发展演化历程中的不变主题 |
3.2.1 争取民主是民主党派勃兴与政治立场转向的根本动因 |
3.2.2 追求民主是建国初民主党派聚散抉择的发展动力 |
3.2.3 改革开放前20年民主党派在践行民主中曲折发展 |
3.3 民主党派民主价值的历史阶段性特点 |
3.3.1 民主革命时期的特点 |
3.3.2 建国初期的特点 |
3.3.3 改革开放前20年间的特点 |
4 参政党民主价值的多维体现及其实践特色 |
4.1 改革开放后参政党民主价值问题的理论重建 |
4.1.1 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问题的理论反思 |
4.1.2 关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与民主党派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
4.1.3 参政党民主价值的回归与超越 |
4.2 参政党民主价值的多维体现 |
4.2.1 参政党民主价值在政权建设中的体现 |
4.2.2 参政党民主价值在政党关系中的体现 |
4.2.3 参政党民主价值在社会整合中的体现 |
4.3 参政党民主价值的实践特色 |
4.3.1 参政党民主价值理念取决于人民民主的目标选择 |
4.3.2 合作与协商是实现参政党民主价值的基本方式 |
4.3.3 政治民主化功能是参政党民主价值的集中反映 |
5 参政党民主价值实现中的问题与挑战 |
5.1 参政党民主价值实现面临的挑战 |
5.1.1 国外政治因素的干扰与西方民主价值观念的冲击 |
5.1.2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 |
5.1.3 民众政党政治意愿消减的现实挑战 |
5.2 实现参政党民主价值存在的主要问题 |
5.2.1 参政党民主价值的实现在不同层面存在较大差异 |
5.2.2 参政党民主价值实现在五位一体的建设格局中参差不齐 |
5.2.3 参政党民主价值在政党职能履行中表现不平衡 |
5.2.4 参政党民主价值的社会影响尚有局限 |
5.3 影响参政党民主价值实现的主要原因 |
5.3.1 执政党内仍存在落实民主执政的制约因素 |
5.3.2 参政党自身建设与实现其民主价值的现实差距 |
5.3.3 政治体制改革还不够完善 |
5.3.4 影响参政党民主价值实现的客观因素 |
6 参政党民主价值优化的理性思考 |
6.1 以巩固人民主体地位为核心优化参政党民主价值 |
6.1.1 把握参政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主体方位 |
6.1.2 优化和规范参政党政治参与的政治体制环境 |
6.1.3 坚持依法治国为优化参政党民主价值建规立制 |
6.1.4 增强参政党在社会大众视野中的现实存在感 |
6.2 完善多党合作提升参政党民主价值实现的制度合力 |
6.2.1 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完善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民主理念 |
6.2.2 加强参政党自身建设提升实现参政党民主价值的整体实力 |
6.2.3 推进党际协商民主增进多党合作的民主共识 |
6.3 在国家治理中实现参政党民主价值最大化 |
6.3.1 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参政党政治民主化功能 |
6.3.2 在国家治理中落实参政党社会整合功能 |
6.3.3 在国家治理中强化参政党政治稳定功能 |
6.3.4 在国家治理中释放参政党组织凝聚功能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实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和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基本内涵 |
一、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基本概念 |
二、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构成要素 |
三、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层次结构 |
第二节 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处理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的重要论述 |
二、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处理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的探索历程 |
第三节 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基本要求 |
一、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社会主义政党政治规律 |
二、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 |
三、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规律 |
第四节 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价值取向 |
一、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
二、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 |
三、民主法治的价值取向 |
第五节 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实现机制的结构要素 |
一、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实现机制的理论分析 |
二、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五大机制的有机联系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治生成机制 |
第一节 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治生成机制的理论阐释 |
一、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治生成机理 |
二、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治发展逻辑 |
第二节 建立健全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治生成机制的基本对策 |
一、培养有利于实现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法律文化 |
二、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和国家法律制度的创新 |
三、推进党的领导行为和政党权力运行的法治化 |
四、培养党员的法权人格 |
五、加强法治文化资源的整合 |
六、实现党自身的现代化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文化建设机制 |
第一节 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文化结构的理论阐释 |
一、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文化结构的概念分析 |
二、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构成要素 |
第二节 建立健全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文化建设机制的基本措施 |
一、加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实践主体建设 |
二、加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实践载体建设 |
三、加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生态环境建设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和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党治国理政和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制度运行机制的理论阐释 |
一、制度、体制、机制辨析 |
二、建立健全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运行机制的基本要求 |
第二节 建立健全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运行机制的基本途径 |
一、加强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体系建设 |
二、提高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制度制定和执行力水平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能力提升机制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综合能力的理论阐释 |
一、政党能力的概念分析 |
二、中国共产党综合能力的本源 |
三、加强中国共产党综合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 |
第二节 建立健全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能力提升机制的具体路径 |
一、加强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能力建设 |
二、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掌政权能力建设 |
三、加强中国共产党多党合作能力建设 |
四、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能力建设 |
五、加强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能力建设 |
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 |
第一节 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评价机制的理论阐释 |
一、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的概念分析 |
二、评价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主要标准 |
三、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的基本特征 |
四、建立健全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的意义 |
第二节 建立健全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的路径选择 |
一、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的主体设计 |
二、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的指标设计 |
三、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机制的方法设计 |
四、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体系的技术整合 |
五、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评价结果的动态管理 |
参考文献 |
图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地方政协中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状况分析 ——以甘肃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研究 |
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存在的问题研究 |
三、民主党派地方组织的参政议政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民主党派的概念 |
二、参政议政的内涵 |
第二节 相关基础理论 |
一、统一战线的理论 |
二、多党合作的理论 |
三、协商民主的理论 |
第二章 民主党派通过政协参政议政的优势 |
第一节 民主党派通过政协参政议政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状况 |
一、参政议政制度的产生 |
二、参政议政制度的发展情况 |
第二节 民主党派通过政协参政议政的优势 |
一、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途径 |
二、通过政协参政议政更能体现出民主党派的特征 |
三、通过政协参政议政可以保持党派的独立性 |
四、通过政协参政议政可以更好地保持参政议政的主动性 |
第三章 甘肃省民主党派通过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状况分析 |
第一节 甘肃省民主党派的基本状况 |
一、甘肃省民主党派的基本信息 |
二、目前甘肃省民主党派在政协中担任委员的状况 |
第二节 甘肃省民主党派通过政协参政议政的历史 |
一、起步期(1950年——1956年期间) |
二、艰难跋涉期(1957年——1977年期间) |
三、恢复发展期(1978年——至今) |
第三节 甘肃省民主党派通过政协参政议政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一、参与“六大调研助推行动”,助推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 |
二、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
三、反映社情民意的情况 |
四、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民主党派通过甘肃政协参政议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参政议政工作缺少法律的支持 |
一、人民政协的法律地位虚悬 |
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缺乏法律的支撑 |
第二节 政协参政议政机制不完善 |
一、参政议政内容不明确,提案内容宽泛 |
二、参政议政的过程不规范,提案提交时间过于集中 |
三、参政议政缺乏监督机制 |
四、参政议政的效果缺乏评估机制 |
第三节 民主党派自身的原因 |
—、缺少有各自党派特色的党建理论 |
二、民主党派掌握资源有限 |
三、组织内缺少有效的参政议政机制 |
四、部分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议政意识不强 |
第五章 改善民主党派通过地方政协参政议政状况的建议 |
第一节 改善民主党派通过地方政协参政议政状况的重要性及原则 |
一、改善民主党派通过地方政协参政议政状况的重要性 |
二、改善民主党派通过地方政协参政议政状况遵循的原则 |
第二节 充分发挥政协作为参政议政平台的作用 |
一、提高对地方政协工作的重视程度 |
二、确定人民政协的法律地位 |
三、完善政协参政议政的制度 |
第三节 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 |
一、加强自身建设的核心是思想建设 |
二、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是组织建设 |
三、加强自身建设的保障是机关建设和制度建设 |
四、加强自身建设的补充是党内监督 |
五、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提升社会影响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选题的意义 |
1. 笔者本人的履职与学习经历是引发本项研究的直接原因 |
2. 本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
3. 本项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 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研究 |
2. 对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的研究 |
3. 对人民代表大会与执政党关系的研究 |
4. 对人大代表的研究 |
5. 对国外议会和议员的研究 |
三、研究目的、分析工具与研究思路 |
1. 研究目的 |
2. 分析工具和主要概念 |
3. 研究思路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六、篇章结构 |
七、研究个案的相关基本情况 |
第一章 角色期望: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扮演的“剧本”和动力 |
一、制度性期望 |
1. 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制度性期望 |
3、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旳制度性保障 |
二、道德性期望 |
1.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 |
2.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是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维护者 |
3.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丰富的法律知识 |
4.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认真履行代表职责 |
5.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正确处理党的意志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之间的关系 |
6. 全国人大代表应当有为民请命的精神 |
三、自我期望 |
四、角色领悟 |
五、全国人大代表角色期望的特点 |
1. 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不突出 |
2. 制度性社会期望与道德性社会期望之间无明显界限 |
3. 各种社会期望之间以及角色自我期望与社会期望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 |
第二章 推荐、考察与选举: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选择与确定 |
一、代表候选人名额的确定与分配 |
二、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提名过程 |
三、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考察与初步确定 |
1. 考察候选人预备人选的组织机构 |
2. 考察内容与过程 |
3. 候选人预备人选的初步确定 |
4. 后续材料工作 |
四、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正式确定 |
1. 省委会议讨论 |
2. 各党派和人民团体民主协商 |
五、正式候选人的确定与投票选举 |
1. 正式候选人的确定 |
2. 投票选举 |
六、当选代表的资格审查与确认 |
七、全国人大代表角色产生过程的特点 |
1. 代表产生过程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
2. 组织推荐提名是当选代表的重要前提 |
3. 组织推荐和考察过程集中体现了党对代表角色的社会期望 |
4. 投票选举是代表当选的决定性环节 |
5. 代表候选人个人在选举中难以发挥作用 |
6. 代表来源形式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7. 代表产生过程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点 |
第三章 议案、审议与表决: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角色扮演 |
一、大会前的准备工作 |
1. 会议通知 |
2. 赴京报到 |
3. 建团会议 |
4. 预备会议 |
二、会议议程和日程安排 |
1. 会议议程 |
2. 会议日程安排 |
三、向大会提交代表议案和建议 |
1. 提交代表议案、建议的具体要求 |
2. 会议提交议案、建议情况 |
四、听取有关国家机关工作报告和各项议案的说明 |
1. 第一次全体会议 |
2. 第二次全体会议 |
3. 第三次全体会议 |
4. 第四次全体会议 |
五、审议各项议案和工作报告 |
1. 3月5日下午,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 |
2. 3月6日,代表小组第一次会议 |
3. 3月7日上午,代表团第二次全体会议 |
4. 3月7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二次会议 |
5. 3月8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三次会议 |
6. 3月9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四次会议 |
7. 3月10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五次会议 |
8. 3月10日下午,代表团第三次全体会议 |
9. 3月11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六次会议 |
10. 3月12日上午,代表小组第七次会议 |
11. 3月12日下午,代表团第四次全体会议 |
12. 3月13日上午,代表小组第八次会议 |
13. 3月13日下午,代表小组第九次会议 |
六、会议简报交流 |
1. 印发简报的目的 |
2. 简报的特点 |
七、对工作报告决议案和其他议案决议进行表决 |
1. 大会表决办法 |
2. 大会议程和表决程序 |
八、选举和决定中央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 |
1. 选举、决定和表决办法 |
2. 会议期间代表对人选的酝酿过程 |
3. 投票选举和表决 |
九、大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
1. 规范性一致是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基本取向 |
2. 审议过程客观上成为代表行为实现规范性一致的重要准备 |
3. 角色冲突是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伴随现象 |
4. 代表在会议期间存在较严重的角色超载现象 |
5. 角色扮演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角色错位现象 |
6. 代表角色行为具有重要的象征性功能 |
7. 提交议案和建议成为代表个体发挥作用的重要方面 |
第四章 视察、执法检查与专题调研: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角色扮演 |
一、代表视察 |
1. 会前集中视察 |
2. 专题性集中视察 |
二、执法检查 |
1. 参加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
2. 参加地方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 |
三、专题调研 |
1.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
2. 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专题调研 |
四、参加代表小组活动 |
1.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成立情况 |
2. 驻泰全国人大代表小组活动 |
五、列席有关会议 |
1. 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
2. 列席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
六、联系人民群众 |
1. 接受群众来信来访 |
2. 通过走访联系群众 |
3. 通过新闻媒体及互联网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 |
4. 向有关专业人士请教 |
5. 应有关部门邀请担任社会监督员 |
七、闭会期间代表角色行为模式的特点 |
1. 代表角色行为规范性一致程度明显降低 |
2. 代表角色冲突广泛存在 |
3. 代表角色超载现象更为严重 |
4. 代表角色错位现象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
5. 代表角色行为的象征性功能淡化,制度性功能显现 |
6. 代表角色行为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性空间 |
第五章 培训、研讨与经验交流:全国人大代表角色的再社会化 |
一、专题培训 |
1. 2008年第八期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培训班 |
2. 2009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法律学习班 |
3、2010年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代表培训班 |
4. 2011年第三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
5. 2012年第一期全国人大代表学习班 |
二、履职经验交流与专题研讨 |
1. 履职经验交流 |
2、履职专题研讨 |
三、代表再社会化的其他途径 |
1. 有关部门寄送的履职所需资料 |
2. 地方人大常委会及其他相关部门为代表订阅的其他资料 |
3. 代表专用电子信箱 |
四、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特点 |
1. 代表再社会化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主体特点 |
2. 代表再社会化内容方面的特点 |
3. 代表再社会化过程中接受培训的代表构成方面的特点 |
4. 代表再社会化时间安排方面的特点 |
5. 代表再社会化的作用方面的特点 |
结论与讨论 |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
1. 角色期望决定着代表角色的选择及其行为特点 |
2. 代表角色的产生过程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能和特性 |
3.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 |
4. 代表角色行为模式是现行政治体系稳定运行的基础 |
5. 代表角色扮演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反映了现行制度的某些欠缺 |
6. 代表角色再社会化有利于提高代表的政治觉悟和履职能力 |
二、进一步的讨论:如何更好地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 |
1. 更加突出代表角色制度性社会期望的法律规范性特点 |
2. 进一步完善代表选举程序 |
3. 实现代表角色与相关角色的有效分离 |
4. 完善人大会议制度 |
5. 加强和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 |
6. 创新代表角色再社会化的实现形式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同心同德 再谱华章——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五年工作亮点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民革河南省委员会:参政议政成效显着 |
民盟河南省委员会:社会服务渐成品牌 |
民建河南省委员会:组织活力不断加强 |
九三学社河南省委员会:积极作为服务发展 |
农工党河南省委员会:团结合作务实重干 |
民进河南省委员会:上下联动共谋崛起 |
省工商联:品牌工程影响广泛 |
四、参政党:一件重要提案 执政党:一项重大决策——九三学社海南省委为“生态省”建言献策纪实(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政策参与研究[D]. 李伟清.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协商民主视角下人民政协制度研究[D]. 徐湘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3]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的研究 ——以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为例[D]. 闻炜.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4]民进江西省委会参政议政情况的调查研究[D]. 黎琳. 南昌大学, 2016(03)
- [5]协商民主化解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研究[D]. 赵祥彬.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1)
- [6]中国参政党民主价值研究[D]. 朱琳琳. 大连理工大学, 2015(07)
- [7]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自身建设关系科学化的实现机制研究[D]. 季冬晓. 山东大学, 2014(10)
- [8]地方政协中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状况分析 ——以甘肃省为例[D]. 高山. 兰州大学, 2013(11)
- [9]政治角色视角下的全国人大代表政治行为研究 ——以笔者的亲身经历为例[D]. 王元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10]同心同德 再谱华章——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五年工作亮点回顾[J]. 杨佩. 协商论坛, 2012(12)
标签:全国政协论文;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论文; 中国民主党派论文; 治国理政论文; 九三学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