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HE EQUILIBRIA OF THE SIZE STRUCTURED POPULATION MODEL(论文文献综述)
尹德挺,董亭月,郑澜,营立成[1](2021)在《中国人口学学科发展轨迹与动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学学科发展轨迹呈现出三个特点:第一,研究热词由"计划生育""农村人口""劳动力"逐步向"流动人口""人口老龄化""人力资本"等多维纵深转移,学科发育由注重学科理论基础建设到学科政策功能彰显、学科独创性强化、学科细化与分化速度加快以及学科交叉与综合日益复杂的转变,显示出中国人口学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二,我国人口理论与方法研究热度不高,生育研究是"绝对焦点",迁移研究"后来居上",人口结构、亚人口、人口与经济、婚姻与家庭等人口学其他分支陆续发展;第三,现实需求、理论反思、学科交融、数据积累和政策导向形成了中国人口学学科的发展动力。鉴于国内人口学理论与方法创新力度不够、对繁杂人口现象规律性解释的深度不足、与国际人口学研究对话不充分等客观事实,我国人口学未来应进一步立足理论原创与方法创新,着力夯实人口学基础,坚守问题意识与学术自觉,坚持本土特色与国际视野,持续增强学科话语解释力和话语权。
祝颖润[2](2020)在《中国男性婚姻挤压研究》文中指出男性婚姻挤压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存在,但中国最为严重。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高出生性别比队列人口陆续进入婚姻市场,男性婚姻挤压是中国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社会常态。中国男性婚姻挤压将产生人口、社会、经济、健康和文化等诸多风险,将在个体、家庭、社区、国家乃至国际层面全方位显现。因此,研究中国男性婚姻挤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文章在梳理国内外婚姻挤压及相关理论等文献的基础上,从性别结构失衡、年龄结构波动和夫妇年龄差婚配模式3个方面系统分析中国男性婚姻挤压的形成机制,详细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静态婚姻挤压和改革开放40年来动态婚姻挤压的变化过程,以及初婚市场上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教育差异和职业差异。最后,在充分考虑“全面两孩”的政策效果和乡—城人口转移过程中性别差异的基础上,文章构建分城乡离散型未婚人口发展方程,以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合理设置参数,预测2011—2060年分城乡及全国未婚人口年龄性别结构数据,重点分析全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及城乡差异的变化趋势。文章主要有4个方面的发现。第一,2010—2060年全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先加剧后减缓。分解结果表明未婚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是导致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主要因素。“全面两孩”政策有利于从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两个方面共同促进未来婚姻市场上两性人口“供需”均衡。第二,2010—2060年全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城乡差异先拉大后缩小。分解结果表明,未婚人口性别结构的城乡差异是影响大龄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城乡差异的主要因素。第三,2010—2060年全国及分城乡50岁及以上男性终身未婚规模均快速增加,男性终身未婚比例的城乡差异不断拉大。第四,时期分析和队列分析都发现,农村“00后”大龄未婚男性将面临严重婚姻挤压。这是在婚配过程中存在年龄梯度和城乡梯度共同造成的累积效应。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文章提出治理中国男性婚姻挤压及其后果的4点政策建议。第一,全社会应进一步提高女性地位促进男女性别平等,同时应特别关注农村单身弱势男性的性别平等问题,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第二,政府应高度重视农村终身未婚男性人口的养老保障和社会支持等问题。第三,各级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配套措施,提高“全面两孩”的政策效果,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第四,政府在制定新型城镇化政策时,应高度重视乡—城人口转移对农村婚姻市场的不利影响。
刘璐[3](2019)在《基于多元数据的中国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地区经济正在从行政上分化的省级经济向城市群经济转型,以城市群为中心的空间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形成。城市群的日新月异将吸引大量人口和资金等空间要素的流动。因此,现代工具和方法被用来促进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深入研究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路径及其布局模式,对认知城市群整体的经济主体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并对推动城市群发展,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新型简历数据和宏观数据(经济总量、人口密度及常住人口),系统性的探究中国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及演变过程,从而对城市群的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规律有更清晰的认识。首先,基于新型简历数据,从城市群内部和城市群之间两个角度,探究迁移网络结构特征。并利用迁移基尼系数研究城市群之间在人口迁移上的空间异质性,得到了人口迁移在城市群上具有不同程度的“空间集聚”的特征。之后,利用局部莫兰指数(Local Moran’s I)对迁移量在城市群内部表现出的异质性进行探究。利用聚类和异常值分析的方法,发现迁移量在城市群内的分布朝着均衡方向演变。此外,基于简历数据使用“核心—边缘”模型对城市群内部中心结构演变过程进行探究,发现多数城市群内部中心结构由单中心型向多中心型转变。基于新型简历数据和宏观数据(经济总量、人口密度及常住人口),利用空间集聚和扩散对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进一步研究。使用多核模型量化研究城市群内部空间集聚和扩散效应。基于新型简历数据,通过Getis-Ord G*(热点分析)和Girvan-Newman算法对比识别城市群中心城市,将中心城市对应的宏观数据(经济总量和人口密度)指标代入到多核心模型中,并利用麦夸特法(Levenberg-Marquardt)+通用全局最优法进行模型拟合及参数计算,得到了各城市群内部经济和人口空间要素的集聚和扩散效应。最后,基于经济总量和常住人口的宏观数据,提出分析城市群整体空间集聚和扩散的ROXY指数和城市规模基尼系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群整体的经济和人口的空间发展态势进行研究,对城市群经济和人口的空间发展模式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董瑞[4](2019)在《全面二孩政策下人口结构及其对房价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国推行全面二孩政策,少儿抚养比会显着变化,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平均寿命逐年增高,老年抚养比也会越来越高,二者的综合作用必然导致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趋势的预测对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至关重要。同时,我国的住房市场经历了从城镇福利分房与配给制到市场化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都会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导致房价的变化。但住房是民生问题,房价应该与宏观经济层面协调且维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水平。房价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术界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新推行的全面二孩政策所导致的人口结构变化对房价影响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在人口结构变化发生转变的时期,人口结构与住房价格间存在着何种互动机制这一问题值得深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深入的探究这个问题。首先,本文基于人口学视角,通过五省域的问卷调查,测算了全面二孩政策下育龄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率,并基于总和生育率模型,测算了总和生育率的变化趋势:其次,借鉴学者们的研究结果,甄别房价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房价为因变量,以人口结构为自变量,以居民对房价的预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水平和城镇化率等为控制变量,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人口结构对房价的影响;最后,基于全面二孩政策下未来人口年龄结构中的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以及诸控制变量的变化趋势,预测未来房价变动趋势及人口结构对房价变动的贡献率。通过本文研究发现:首先,全面二孩政策推迟了人口峰值来临的时间,少儿抚养比呈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平稳的趋势,人口总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呈上升趋势,陕西、湖北和山东于2030年左右,老年抚养比将超过少儿抚养比,并呈持续上升态势:其次,少儿抚养比与房价负相关,老年抚养比与房价正相关;最后,根据预测的人口结构演进趋势,本文预测就人口年龄结构而言,房价将不再具备快速上涨的条件。
周依群[5](2019)在《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对社会保险支出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口结构的变化对社会保险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中外概莫能外。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改革同步进行,为研究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社会保险制度的关系提供了绝佳的样本。基于近年来,我国人口无论是在自然结构、社会结构还是地域结构上都发生了的重大变化,无论是社会保险的收入层面还是支出层面,人口结构变化对社会保险体系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人口结构转变的背景下,有必要对人口结构变动所带来的社会保险支出的变化进行评价。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关于人口结构对社会保险支出影响的研究还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很多文献把人口结构等同于人口的年龄结构进行分析,忽略了人口结构中其它方面如地域结构和社会结构;在研究人口结构对其它经济变量的影响时,只是研究人口结构单一方面的影响,忽视了家庭和婚姻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在研究社会保险可持续性时对人口结构变化的重视远远不够。本文在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基于人口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目前我国人口结构和社会保险支出的现状,通过实证分析人口自然、社会、地域结构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水平的影响,对人口自然、社会和地域结构进行预测并结合实证结果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18-2030年的支出水平进行预测。首先,对人口结构与社会保险的现实背景、以往的研究成果以及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在分析人口结构与社会保险发展的基础上确立了本文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其次,研究了人口结构变动对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水平产生的影响。通过运用GMM模型对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的研究结果显示:1、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支出水平来说,人口自然结构中的城镇少儿抚养比、城镇老年抚养比,人口社会结构中的城镇平均家户规模和城镇居民的婚姻状况对其产生正向的影响。人口社会结构中的城镇居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人口地域结构中的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居民的流动水平对其产生负向的影响。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来看,城镇人口老年抚养比和城镇人口性别比对中西部地区产生的正向影响比东部地区要小,对中部地区产生的正向影响要比西部地区大。城镇人口少儿抚养比对中西部地区产生的正向影响比东地区要小,对中部地区产生的正向影响要比西部地区小。受教育水平对东部地区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支出产生了负向影响,且对中部地区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支出造成的负向影响更大。城镇化率和城镇流动人口率对于中部负向影响更大一些。2、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水平来说,人口自然结构中的城镇老年抚养比,人口社会结构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占比,人口地域结构中的城镇化水平对其产生正向的影响。人口自然结构中的城镇少儿抚养比,人口社会结构中的城镇居民平均受教育水平,人口地域结构中的城镇居民的流动水平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支出产生负向影响。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来看,城镇人口老年抚养比对西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支出产生的影响比东部大。城镇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对于东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支出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婚姻状况对西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支出产生了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对东、西部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支出产生正向影响。城镇化率对东、西部呈显着正向影响。流动人口率对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支出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3、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水平来说,人口自然结构中的城镇老年抚养比、城镇少儿抚养比和城镇人口性别比、人口社会结构中的城镇平均家户规模和第二产业从业人口占比,人口地域结构中的城镇化水平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支出产生正向影响。人口社会结构中城镇居民平均受教育水平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占比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的影响为负。分区域发展水平来看,人口老年抚养比、城镇人口少儿抚养比和城镇人口性别比对东部和中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支出产生了显着的影响,且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比中部地区大。城镇家庭平均人口数对东部和中部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产生显着的影响,对中部的影响没有东部大。城镇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对于东部地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支出产生了显着的负向影响,婚姻状况对中部地区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支出产生了显着的影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比对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产生负向影响,中部地区的负向影响更大一些。城镇化率对东、中部产生一定的影响。流动人口率对于西部地区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支出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再次,基于对人口结构变量的预测进一步对社会保险支出进行预测。首先,采取相应的预测方法对人口自然结构中的人口的年龄结构、人口社会结构中的家庭结构、人口地域结构中的城乡结构等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城镇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城镇老年人口数量大致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城镇平均家户规模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第二产业人口占比由2018年的29.59%波动式下降为2030年的28.73%,第三产业人口占比有2018年46.34%上升为70.47%。城镇化水平由59.96%上升为2018年的72.38%。城镇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到2030年为11.3年。城镇流动人口占比到2030年上升为26.84%。然后,结合之前的实证结果对2018-2030年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水平的走势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水平有所提高,但增长速度并不是很快。城镇老年抚养比、第三产业人口占比、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会导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支出水平有所提高。城镇少儿抚养比、城镇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和城镇流动人口比例水平的提高会带来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出的水平的降低。这可能是因为城镇少儿抚养比的变化与城镇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是负相关的,城镇劳动人口数量的减少可能会使得更少的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从而医疗保险支出可能会减少。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可能参加的商业保险较多,更多的医疗费用通过商业保险进行报销。流动人口城镇流动人口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较少。城镇流动人口带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支出的水平的变动比较小,城镇老年抚养比和城镇少儿抚养比带来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支出的水平的变动比较大。最后,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提出生育政策顺势而变与坚持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相结合,注重强化家庭责任和家庭的保障功能,尤其是重视家庭功能的发挥,实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区域统筹,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险的体系,提高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水平,重视社会保险分配中的性别差异问题,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进一步降低社会保险支出的压力,完善财政支持制度,适度提高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险支出所占比重的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从更加广义的人口结构的角度出发——人口自然结构、人口社会结构、人口地域结构研究了人口结构对社会保险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不同类型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涉及人口结构中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婚姻家庭结构、教育结构、职业和行业结构、城乡结构、流动结构等多个方面,拓宽了以往研究问题的视角。二是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在研究了人口结构各个方面对整个社会保险体系影响的同时在实证结果和未来人口结构预测的基础上,预测了未来人口结构的变动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水平的影响。三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本文不仅仅从理论上分析人口结构对社会保险支出的影响,还是用GMM动态面板实证分析方法考察人口结构变动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水平的影响,采用GMM方法来解决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与各个截面上的个体效应和误差项相关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并且分为东、中、西部进行考察。本文聚焦在人口结构与社会保险的交叉领域,基于社会保险学、人口学、人口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理论,对国内外关于研究主题相关领域的主要理论和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拓展。
张强[6](2018)在《上海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从解决温饱、摆脱贫困转为追求健康、幸福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政策也从传统的“托底式”养老保障,转变为健康老龄化的支持政策。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的空间匹配有三层含义:数量规模、结构类型和空间分布。深入研究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的空间匹配关系,不仅体现了健康老龄化的价值取向,而且对于提高老年人口健康服务资源的供给效率,缓解老年人口健康服务资源压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人口与资源的匹配问题,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实践形式,既是国家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也是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多数运用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研究范式,采用制度结构分析框架,从人口安全、人口与资源的辩证互动关系,人口与资源的优化配置管理等维度,研究人口与资源的匹配关系。然而上述研究范式,忽略了空间结构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的影响,将空间结构理解为资源配置的外生变量而非内生变量。近年来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逐渐兴起,为公共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从现实看,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的空间匹配不平衡,是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尤其是我国已经从重视人口与公共服务资源“量”的匹配,逐渐过渡到重视“质”的匹配。因此,从空间的视角,讨论城市健康资源空间配置与供给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价值。论文以上海为研究样本,聚焦以下两个矛盾现象,其一,以医疗资源为主的老年人口健康服务资源供给增长迅速,医疗费用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健康水平却没有实现同步增长;其二,以绿地、公园为代表的老年人口健康环境资源和以养老机构、老年体育、老年教育为代表的老年人口健康社会资源越来越得到老年人重视,而老年人在空间选择上却面临艰难取舍。据此,上海老年人口为什么不愿意往郊区迁移?上海老年人口健康资源的空间可达性如何?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机理是什么?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不平衡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成为论文研究必须紧扣的核心问题。论文基于空间匹配的视角,从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质”的均衡和“量”的均衡两个维度,基于模糊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GIS空间可达性分析、分要素预测、GM(1.1)灰色预测、空间回归统计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了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需求和供给,以及匹配的现状及特征。系统阐释了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特质,深入分析了上海老年人口健康资源的可达性,揭示了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不平衡的表象及成因,讨论了上海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实践路径。论文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是绪论。对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等进行总体分析,并就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可能的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创新之处进行阐释。第二章是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文献综述。从人口老龄化、健康地理学、空间经济学等理论出发,明确老年人口健康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第三章是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价值研究。论文从从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现实困境三个方面,对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学理性进行分析。第四章是上海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现状评价。利用上海公安局统计数据、上海统计年鉴数据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分要素、灰色理论、双线性开放-动态人口模型等相关模型,对上海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现状评价。第五章是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评价指标与模型构建。对空间匹配模型构建的思想、动力、原则,空间匹配模型的指标体系,空间匹配模型的构建与测算等几个维度进行详细研究。第六章是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不平衡的成因分析。论文从匹配不平衡的表现、利益主体的行为特征和利益诉求分析、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三个纬度进行分析。第七章是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实践路径研究。论文从空间匹配路径构建的原则、空间匹配机制构建的目标、空间匹配的具体措施三个维度进行了研究。第八章是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论文前面章节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和概况论文研究的结论,并就论文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进行阐释。论文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本质是,需求与供给的空间匹配关系,即老年人口健康需求的差异化与健康资源的供给标准化之间的匹配关系。这种匹配关系,一方面是数量规模和结构类型的匹配,另一方面更是空间分布的匹配。论文将空间结构作为内生变量,研究老年人口健康资源,考察空间匹配效用的最大化。第二,空间匹配动态性,是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重要属性。当前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的空间匹配,一方面,主要围绕“存量”老年人口健康资源的数量、规模等方面的静态匹配;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对“增量”老年人口健康资源的动态匹配,论文深入研究了空间匹配关系的动态性。第三,论文认为上海老年人口健康资源空间可达性不高。基于上海的数据和地图,利用ArcGIS程序软件,对上海老年人口健康资源空间可达性进行测算,发现基于平均可达距离测算的可达性系数不高,可达性效果不佳。第四,上海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度较差,但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基于匹配系数测算,当前上海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为勉强匹配,但面临失调。对2020年预测结果分析发现,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的空间匹配指数约为0.8,基本达到良好匹配区间,表明其空间匹配趋向良好。第五,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博弈是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上海老年人口健康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涉及到不同的利益主体,不同主体之间存在着利益的冲突和博弈。各利益主体都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进而产生利益冲突,影响了上海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整体目标实现和资源有效配置。
白文彬[7](2017)在《呼包鄂城市群经济适度人口研究》文中指出适度的人口对于经济发展来说,适度的人口规模不仅可以促进社会分工,而且还可以通过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合理化,带来技术、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相对稳定的经济发展结构。本次研究在适度人口的相关文献、研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区域适度人口理论和区域人口均衡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对呼包鄂城市群的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用2000年为基期标准,运用适合于经济发展的人口测算模型--EOP-MM模型对呼包鄂城市群2001-2015年的适合于经济发展的人口规模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在2014年为基期标准下,对2015年呼包鄂城市群内各城区、旗县的适合于经济发展的人口规模进行了测算,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2003-2015年期间,呼包鄂城市群适合于经济发展的人口规模小于实际人口规模。经济发展较落后于人口发展。(2)在2015年,呼包鄂城市群19个城区、旗县存在部分旗县适合于经济发展的人口规模高于实际人口规模,即人口稀缺的现状。因此,解决呼包鄂城市群人口与经济发展问题,使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已经成为自治区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本文在详细分析了实际人口规模与经济适度人口规模之间形成缺口原因的基础上,对如何缩小经济适度人口与实际人口的差距,从提高经济适度人口的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李纪伟[8](2017)在《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布局与优化》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总量逐渐增大且利用越发粗放,随着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农村人口规模减少,农村居民点用地不减反增,城乡建设用地结构越发不合理,严重地危害了我国的耕地和粮食安全,并掣肘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城乡二元的土地制度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明显的城市倾向,加深了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并带来了众多发展问题,对于城乡建设用地利用而言,一方面激发了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倾向,带来了土地过度城镇化、城镇用地利用粗放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宅基地缺乏有效的流转和退出机制导致了农村“人走屋空”、宅基地“建新不拆旧”的“空心村”现象,农村居民点用地不减反增,城乡建设用地结构越发不合理。2014年新一轮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拉开序幕,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即将激活,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势在必行。基于此背景,本研究以湖北省为例,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从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两个方面提出测度指标,利用测度指标探究城乡建设用地利用与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特征综合分区和统筹互动优化调控分区,提出差别化的分区优化调控策略,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土地城镇化率测度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研究。首先,构建有了由狭义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和城乡建设用水平分析两部分构成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框架,提出了测度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的土地城镇化率,并通过考虑城乡人口结构和城乡建设用水平两方面因素构建了其理想值,还进一步结合人口城镇化Logistic模型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动态演化过程模型;其次,讨论和确定了城乡建设用水平的理想值标准,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相关因素分析的指标体系;最后,以湖北省为例从总体趋势、空间分布、空间变化、空间自相关、相关因素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的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由上世纪90年代的基本合理演变为现在的非常不合理,土地城镇化率与其理想值差距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湖北省中东部地区,其中,中部地区表现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过大,而东部武汉市中南部以及周边地区则表现为城镇用地比重过大,但总体而言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不合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比重偏高,人均城镇用地超标,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严重超标;在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相关因素分析方面,与土地城镇化率相关的因素指标较多且相关性较强,其中人口城镇化率相关性最高。2、基于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的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分析研究。从微观尺度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的宏观分异规律,首先,构建了由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分析、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特征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利用与城镇体系结构关系分析等3部分构成的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分析框架;然后,从城镇居民点和农村居民点两者之间空间布局关系角度出发,提出了交叉平均最邻近距离、交叉密度函数、空间布局结构指数等方法测度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从农村居民点斑块的面积特征、形状特征和分布特征等3方面出发,采用斑块面积基尼系数、分型维度指数、斑块密度指数、基于面状斑块的平均最邻近指数等方法测度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布局;最后,以湖北省为例进行了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实例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城乡居民点之间整体呈聚集趋势,且山地的聚集趋势相对强于平原,但城乡居民点之间协调度的空间分异并不明显,一般各地市市区协调度较高,从变化趋势来看城乡居民点之间聚集度和协调度整体均在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布局方面,居民点斑块的面积特征、形状特征和分布特征均呈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变化趋势上居民点斑块面积差异增大、斑块形状复杂度降低、斑块密度增大而聚集度增加。3、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分区与策略研究。在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分析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探讨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的优化策略,提出了基于空间聚类分析的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特征综合分区,和基于指标分级组合的城乡建设用地统筹互动优化调控分区两种作用不同的优化调控分区,并以湖北省为例进行了分区实现。研究表明,湖北省可划分为5种地域分异明显的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特征综合分区类型,包括鄂东城镇用地粗放利用不协调区、鄂中北城乡用地粗放利用不协调区、鄂中南农村用地粗放利用不协调区等3个粗放利用不协调区,以及鄂东北和鄂西北等2个城乡用地中度协调利用区,总体而言,湖北省平原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利用更不合理;制定两套人均城乡用地水平分级划分方案对湖北省进行城乡建设用地统筹互动优化调控分区,在严格标准方案下,分区结果仅包含挂钩新增主导型、城乡挂钩主导型、挖潜挂钩主导型等3种优化调控分区,而在放宽农村用地标准方案下,分区结果包含了全部6种优化调控分区,两种方案下城乡建设用地不合理类型的比重分别为62.64%和46.55%;最后,从城镇建设用地存量挖潜与增量控制、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与宅基地制度改革、城乡建设用地统筹互动与增减挂钩等3个方面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优化的政策建议。
袁磊[9](2015)在《中国劳动力供给规模与结构研究(2011205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劳动力供给总体上存在给短期过剩、长期不足的状况,值得研究。本文在构建了人口模型与估计未来劳动参与率走势的基础之上,得到未来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各项指标,进而分析劳动力供给规模发展,并从年龄结构与性别结构两个角度研究劳动力供给的构成。首先构建人口模型,利用Lee-Carter模型得到未来我国历年分年龄分性别死亡率发展趋势;以育龄妇女生育率和总和生育率指标的剖析入手,形成未来我国生育率及新生儿男女性别比数据的合理估计值;结合历史数据与新生儿男女性别比指标合理区间的分析,确定未来我国新生儿男女性别比;数据借助模型得到未来我国历年分年龄分性别人口数据,考察人口及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及结构。针对“单独二孩”政策,本文还探讨了不同总和生育率指标对劳动力供给规模及结构的影响。其次对劳动参与率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借助布拉斯的生命表模型方法,形成了未来我国历年分年龄分性别劳动参与率指标。结合劳动年龄人口和劳动参与率两个指标,得到未来我国历年分年龄分性别的劳动力人数。研究结果表明:从数量上看,我国的劳动力供给已经迈入长期的下降通道,分20112026年的缓慢下降期和20262050年的加速下降期两个阶段,劳动力供给分别以年均428万和661万的速度减少;从结构上看,我国未来呈现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给老年化的趋势,劳动力供给中,男性占比在51%62%之间。在“单独二孩”政策框架下,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的规模下降趋势有所缓解。TFR指标每升高0.1,2050年我国劳动力供给总规模平均上升1726万,该政策有利于维持劳动力供给规模、优化人口和劳动力供给结构,但该政策实施的同时要注重控制总人口的快速增长。短期过剩、长期不足的劳动力供给态势,以及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供给老年化的趋势,需要一个能够协调产业政策、就业政策、教育政策和人口政策的顶层设计来引领中国经济的发展,以更好的适应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发展态势,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彭伟斌[10](2015)在《江浙人口政策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20年来,有关人口政策的总结与反思备受国内外学术界关注,而有关气候变化的争议则使人口政策更加瞩目。随着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中国客观上要求人口结构和数量向适度、合理的方向发展,人口政策的演进正在经历重要的历史转折期。在此背景下,开展人口政策的比较研究和评估生育政策的选择与走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本文除引言和结语部分外,全文共分八章来展开。引言部分论述了本文选题的五大背景及研究意义。第一章对国内外有关人口政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详细梳理和述评,将国内有关生育政策调整的观点划分为“严控紧缩”、“量化宽松”、“鼓励扩张”和“自主抉择”等四大学派;第二章交代了三组重要概念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及创新之处:鉴于印度是全球第一个由强制性计划生育向自愿性家庭计划转型的国家,第三章从国际视角先对印度国家人口政策的历史演进作了个案诠释和经验分析,从该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中突出了制定人口政策要遵循人口过程的客观规律性;第四章基于人口事件的细节罗列论述了中国人口政策演进的历史过程并进行了相应的阶段,将中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演进特征归纳为四大特征;第五章分析了江浙两省人口政策的形成过程,将两省地方性人口政策的演进粗略划分为七个不同阶段,并从政策调整时间、政策内容及实施细节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第六章借助人口普查资料和统计年鉴资料从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生育水平、人口分布等方面对江浙两省人口发展现状及其历史变动做了详细对比,显示了江浙两省不同人口政策殊途同归的发展趋势:极低的总和生育率和巨大的人口负增长惯性;第七章运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对江浙两省196个区县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政策性因素和非政策性因素对两省总和生育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政策区别仍起作用但效果极微,导致生育率水平差异的根本性原因还在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上的不同;第八章运用人口预测模型对江浙两省执行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后的人口总量、出生人口、人口结构及变动趋势进行了展望,预测结果显示,生育政策调整不会形成大规模出生堆积,单独两孩政策不仅无法阻止江浙两省人口趋向负增长的发展态势,也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人口的结构性危机。考虑到江浙两省所呈现的超低生育率及“政策遇冷”现象,本文认为应尽快实施更为宽松的人口政策,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应努力实现三个重要转换:即从计划经济指令型的人口政策向市场经济引导型的人口政策转换;从显性的人口政策向隐性的人口政策转换;从直接干预型的人口政策向间接参与型的人口政策转换。
二、THE EQUILIBRIA OF THE SIZE STRUCTURED POPULATION MODEL(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HE EQUILIBRIA OF THE SIZE STRUCTURED POPULATION MODEL(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人口学学科发展轨迹与动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中国人口学学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
二 中国人口学学科发展的结构性特质 |
三 中国人口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一,现实需求构成学科发展的根本动力。 |
第二,政策导向是学科发展方向的重要指引。 |
第三,理论反思推动学科发展的范式变迁。 |
第四,学科交融激发人口学发展的灵感智识。 |
第五,数据积累夯实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 |
四 推动中国人口学学科向纵深发展 |
(2)中国男性婚姻挤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国际与历史背景 |
1.1.2 政策与时代背景 |
1.1.3 主要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及评价 |
1.3.1 外国婚姻挤压研究进展 |
1.3.2 中国男性婚姻挤压研究进展 |
1.3.3 相关理论与方法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1.4.1 理论与文献相结合 |
1.4.2 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
1.4.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
1.4.4 数理人口学与人口统计学相结合 |
1.4.5 对比研究 |
1.5 论文结构 |
1.6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点 |
1.6.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
2.1 分城乡离散型未婚人口发展方程 |
2.2 主要指标 |
2.2.1 全年龄段指标 |
2.2.2 年龄别指标 |
2.3 分解模型 |
2.3.1 未婚男性过剩比分解 |
2.3.2 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城乡差异分解 |
2.4 标准化分析的分解标准 |
2.4.1 各种分解模型 |
2.4.2 不同分解标准下的分解结果和结论 |
2.4.3 均值分解标准最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男性婚姻挤压机制分析 |
3.1 性别结构失衡 |
3.1.1 强烈男孩偏好文化 |
3.1.2 出生性别比偏高 |
3.1.3 死亡率的性别差异 |
3.1.4 女性缺失 |
3.2 年龄结构波动 |
3.2.1 总和生育率 |
3.2.2 出生人口规模 |
3.3 夫妇年龄差婚配模式 |
3.3.1 全国夫妇年龄差婚配模式 |
3.3.2 分城乡夫妇年龄差婚配模式 |
3.3.3 分教育夫妇年龄差婚配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男性婚姻挤压变化分析 |
4.1 全国静态婚姻挤压变化分析 |
4.1.1 男性过剩规模 |
4.1.2 婚龄总人口性别比 |
4.1.3 婚配性别比 |
4.1.4 男性过剩比及分解 |
4.2 全国动态婚姻挤压变化分析 |
4.2.1 非婚男性过剩规模 |
4.2.2 婚龄非婚人口性别比 |
4.2.3 非婚人口婚配性别比 |
4.2.4 非婚男性过剩比及分解 |
4.2.5 平均初婚年龄 |
4.2.6 终身未婚比例 |
4.3 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差异性分析 |
4.3.1 城乡差异 |
4.3.2 区域差异 |
4.3.3 教育差异 |
4.3.4 职业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及城乡差异趋势分析 |
5.1 两个重要因素 |
5.1.1 “全面两孩”政策 |
5.1.2 乡—城人口转移 |
5.2 预测参数设置 |
5.2.1 基年人口数据与预测期间 |
5.2.2 分城乡生育水平和生育模式 |
5.2.3 分城乡出生性别比 |
5.2.4 分城乡死亡水平和死亡模式 |
5.2.5 乡—城转移人口规模与转移模式 |
5.2.6 分城乡初婚发生风险率 |
5.2.7 分城乡夫妇年龄差婚配模式 |
5.3 全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趋势分析 |
5.3.1 全年龄段未婚男性婚姻挤压趋势分析 |
5.3.2 年龄别未婚男性婚姻挤压趋势分析 |
5.4 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城乡差异趋势分析 |
5.4.1 全年龄段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城乡差异 |
5.4.2 年龄别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城乡差异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1.1 全国未婚男性婚姻挤压将先加剧后减缓 |
6.1.2 未婚男性婚姻挤压的城乡差异先拉大后缩小 |
6.1.3 男性终身未婚规模和比例快速增加 |
6.1.4 农村“00 后”未婚男性将面临严重婚姻挤压 |
6.2 政策建议 |
6.2.1 促进性别平等,从根本上解决男性婚姻挤压问题 |
6.2.2 高度重视终身未婚男性的养老保障和社会支持问题 |
6.2.3 提高“全面两孩”政策效果,鼓励家庭按政策生育 |
6.2.4 高度重视乡—城人口转移对农村婚姻市场的不利影响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基于多元数据的中国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群空间研究现状 |
1.2.2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的研究现状 |
1.2.3 城市群空间集聚和扩散的研究现状 |
1.3 城市群简介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基于新型简历数据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
2.1 数据来源和处理 |
2.2 城市群之间人群迁移网络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
2.3 城市群内部人群迁移网络空间结构分析 |
2.3.1 城市群内部空间异质性特征分析 |
2.3.2 城市群内部中心结构演变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多元数据的城市群空间集聚和扩散演变研究 |
3.1 基于多核模型的城市群内部空间集聚和扩散研究 |
3.1.1 空间集聚和扩散量化测度—多核模型 |
3.1.2 基于新型简历数据的城市群中心城市识别 |
3.1.3 多核模型拟合方法—麦夸特法+通用全局优化算法 |
3.2 城市群整体空间集聚和扩散发展态势研究 |
3.2.1 ROXY模型 |
3.2.2 城市规模基尼指数 |
3.3 本章小结 |
4 城市群空间集聚和扩散演变实证分析及发展对比 |
4.1 城市群空间集聚和扩散实证结果分析 |
4.1.1 多核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
4.1.2 城市群整体集聚和扩散及发展态势实证结果分析 |
4.2 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发展对比 |
4.3 本章主要结论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主要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全面二孩政策下人口结构及其对房价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人口政策对人口结构影响的研究 |
1.2.2 国内外有关房价的研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口相关概念 |
2.1.2 房价相关概念 |
2.2 人口理论 |
2.2.1 人口转变理论 |
2.2.2 人口红利理论 |
2.3 住宅价格理论 |
2.3.1 住宅市场供需理论 |
2.3.2 均衡价格理论 |
2.4 人口结构与房价的理论关系 |
3 全面二孩政策下人口结构的预测 |
3.1 人口预测模型简介 |
3.1.1 主流人口预测模型 |
3.1.2 队列要素人口预测模型 |
3.2 总和生育率的测度 |
3.2.1 二孩生育意愿的测量 |
3.2.2 总和生育率的测度模型 |
3.2.3 总和生育率的测度结果 |
3.3 人口结构的预测 |
3.3.1 数据来源 |
3.3.2 相关参数设定 |
3.3.3 人口结构预测结果 |
4 全面二孩政策下人口结构对房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思路 |
4.2 人口结构对房价影响的机制分析及假设提出 |
4.3 变量测量 |
4.3.1 变量的选取及解释 |
4.3.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4.4 实证分析 |
4.4.1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4.4.2 数据的协整检验 |
4.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4.5 人口结构对房价影响的预测 |
4.5.1 控制变量的预测 |
4.5.2 房价趋势预测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对社会保险支出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2.1 本文研究概念的界定 |
1.2.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福利经济学理论 |
2.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1.3 人口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社会保险文献综述 |
2.2.2 人口结构文献综述 |
2.2.3 人口结构与社会保险文献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人口结构的演变与社会保险支出的变化 |
3.1 我国人口结构的演变 |
3.1.1 我国人口自然结构的演变 |
3.1.2 我国人口社会结构的演变 |
3.1.3 我国人口地域结构的演变 |
3.2 我国社会保险支出的变化 |
3.2.1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演进 |
3.2.2 我国社会保险支出变动 |
3.2.3 社会保险基金存在的问题 |
3.3 人口结构对社会保险支出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1 人口自然结构对社会保险支出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2 人口社会结构对社会保险支出影响的理论分析 |
3.3.3 人口地域结构对社会保险支出影响的理论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人口结构变动对社会保险支出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人口结构变动对社会保险支出的影响: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
4.1.1 变量选取 |
4.1.2 计量模型 |
4.1.3 数据来源 |
4.2 实证结果分析 |
4.2.1 人口结构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出的影响 |
4.2.2 人口结构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出的影响 |
4.2.3 人口结构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人口结构变化的社会保险支出水平的预测 |
5.1 人口结构的预测 |
5.1.1 人口年龄结构的预测 |
5.1.2 平均家户规模的预测 |
5.1.3 平均受教育年限的预测 |
5.1.4 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的预测 |
5.1.5 城镇化水平的预测 |
5.1.6 流动人口比例的预测 |
5.2 社会保险支出水平预测 |
5.2.1 基于人口结构变化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出预测 |
5.2.2 基于人口结构变化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出预测 |
5.2.3 基于人口结构变化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预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改善人口结构降低社会保险收支压力的政策建议 |
6.1 本文数量化的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生育政策顺势而变与坚持推行延迟退休政策相结合 |
6.2.2 注重强化家庭责任和家庭的保障功能,尤其是重视家庭功能的发挥 |
6.2.3 实现社会保险的区域统筹,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 |
6.2.4 加强流动人口社会保险的管理,建立统一多层次的社会保险制度,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的合理统筹 |
6.2.5 提高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水平 |
6.2.6 改进社会保险有关政策,重视社会保险分配中的性别差异问题 |
6.2.7 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进一步降低社会保险支出的压力 |
6.2.8 完善财政支持制度,适度提高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险支出所占比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社会保险财政收支能力分析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上海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人口分布 |
1.2.2 健康资源 |
1.2.3 空间匹配 |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1.4.1 研究视角 |
1.4.2 学术观点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文献情况概述 |
2.1.1 文献检索范围分析 |
2.1.2 相关文献情况分析 |
2.1.3 学术趋势分析 |
2.2 国外相关理论与经验研究 |
2.2.1 人口老龄化理论 |
2.2.2 健康地理学理论 |
2.2.3 空间经济学理论 |
2.2.4 国外学术实践研究 |
2.2.5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
2.3.1 人口与资源匹配的价值研究 |
2.3.2 人口与资源匹配的公平与效率研究 |
2.3.3 人口与资源匹配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4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4 文献述评 |
2.4.1 已有成果的主要贡献 |
2.4.2 已有成果的不足之处 |
第三章 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价值分析 |
3.1 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理论价值 |
3.1.1 积极老龄化的价值取向 |
3.1.2 老年人口健康资源空间效用的最大化 |
3.1.3 老年人口健康资源供给与需求空间匹配的有效性 |
3.2 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实践价值 |
3.2.1 应对老年人口对老年健康资源“量”的需求 |
3.2.2 应对老年人口对美好老年生活的“质”的需求 |
3.3 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现实困境 |
3.3.1 老年人口健康资源需求扩大与供给有限之间的矛盾 |
3.3.2 老年人口健康资源获取的主体利益博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现状 |
4.1 上海老年人口概况分析 |
4.1.1 上海老年人口的变动及特征分析 |
4.1.2 老年人口数量预测 |
4.1.3 老年人口结构预测 |
4.2 上海老年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
4.2.1 老年人口数量空间分布 |
4.2.2 老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 |
4.2.3 老年人口年龄结构空间分布 |
4.2.4 老年人口分布预测 |
4.2.5 老年人口分布评价 |
4.3 上海老年人口健康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
4.3.1 老年人口健康资源指标设计 |
4.3.2 老年人口健康环境资源空间分布 |
4.3.3 老年人口健康服务资源空间分布 |
4.3.4 老年人口健康社会资源空间分布 |
4.3.5 老年人口健康资源分布总结 |
4.4 上海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测度 |
4.4.1 空间可达性评价方法 |
4.4.2 老年人口健康资源可达性模型构建 |
4.4.3 老年人口健康资源可达性数据处理 |
4.4.4 老年人口健康资源可达性测算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评价指标与模型建构 |
5.1 空间匹配模型构建的思想、动力与原则 |
5.1.1 空间匹配模型的构建思想 |
5.1.2 空间匹配模型构建的动力机制 |
5.1.3 空间匹配模型构建的原则 |
5.2 空间匹配模型的评价方法 |
5.2.1 模糊综合评判的基本方法 |
5.2.2 层次分析法 |
5.2.3 匹配度评价方法 |
5.3 空间匹配模型的指标体系 |
5.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5.3.2 数据来源和处理 |
5.4 空间匹配的模型建构与测算 |
5.4.1 静态匹配模型建构与测算 |
5.4.2 动态匹配模型建构与测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不平衡的成因分析 |
6.1 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不平衡的表现 |
6.1.1 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不平衡的理论表现 |
6.1.2 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不平衡的实践表现 |
6.2 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利益主体与利益诉求 |
6.2.1 政府主体的利益诉求和行为特征 |
6.2.2 社会力量主体的利益诉求和行为特征 |
6.2.3 人群主体的利益诉求和行为特征 |
6.3 基于利益主体博弈视角匹配不平衡的成因分析 |
6.3.1 各级政府的利益博弈 |
6.3.2 政府与社会力量的利益博弈 |
6.3.3 不同人群的利益博弈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的实践路径 |
7.1 空间匹配路径构建的原则 |
7.1.1 以“质”、“量”均等作为政策考虑的首要目标 |
7.1.2 以公平与效率的合理协调为中心 |
7.2 空间匹配的政策目标设计 |
7.2.1 建立健全老年人口需求表达机制 |
7.2.2 建立多方主体参与的利益主体博弈解决机制 |
7.2.3 明确政府在老年人健康资源供给上的差异化定位 |
7.3 空间匹配路径的构建 |
7.3.1 加强老年人口分布趋势的科学预测 |
7.3.2 构建基于老年人口特征的健康资源空间配置模式 |
7.3.3 构建社会力量参与的不同利益主体利益协调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启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呼包鄂城市群经济适度人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1. 国外文献综述 |
2. 国内文献综述 |
(二) 研究内容以及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法 |
(三) 可能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 可能创新点 |
2. 不足之处 |
二、相关概念界定以及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1. 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与人口分布 |
2. 经济适度人口 |
(二) 相关理论基础 |
1. 经济适度人口理论 |
2. 区域适度人口理论 |
3. 区域人口均衡发展理论 |
三、呼包鄂城市群人口和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一) 呼包鄂城市群概况介绍 |
(二) 呼包鄂城市群人口发展现状分析 |
1. 人口规模与人口增长现状 |
2. 人口结构 |
3. 人口素质与人口分布分析 |
(三) 呼包鄂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1. 经济增长状况 |
2. 产业结构 |
3. 三次产业人均产值 |
四、呼包鄂城市群经济适度人口测算 |
(一) EOP-MM模型介绍 |
(二) 各项参数赋值及计算 |
(三) 计算结果以及结果描述 |
1. 计算结果 |
2. 结果描述 |
(四) 形成差距的原因分析 |
1. 形成差距的经济原因分析 |
2. 形成差距的人口原因分析 |
五、相关政策建议 |
(一) 保持经济增长,提高人口规模 |
1. 发挥首府优势,保持经济增长 |
2. 促进产业发展,稳定经济增长 |
3. 加快城镇化建设,发挥产业集聚效用 |
(二) 提高人口素质,支撑服务业结构升级发展 |
(三) 发展特色经济,提高人口吸引能力 |
1. 培育和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
2. 加强旗县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3. 平衡区域间科教水平差距 |
六、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 |
(8)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布局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城乡二元结构与统筹城乡发展 |
1.1.2 土地基本国情、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与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利用 |
1.1.3 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统筹城乡发展 |
1.2.2 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利用 |
1.2.3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本章小结 |
2 相关理论方法与研究区概况 |
2.1 基本概念 |
2.1.1 城乡地域和城乡人口 |
2.1.2 城乡建设用地、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 |
2.1.3 统筹城乡发展与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 |
2.2 基础理论 |
2.2.1 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结构相关理论 |
2.2.2 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布局相关理论 |
2.2.3 新时期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相关理论与政策 |
2.2.4 我国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相关理论与政策 |
2.3 研究方法 |
2.3.1 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研究与空间分析 |
2.3.2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相关方法 |
2.3.3 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分析相关方法 |
2.3.4 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分析相关方法 |
2.4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4.1 研究区概况 |
2.4.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 |
3.1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框架 |
3.2 基于土地城镇化率测度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方法 |
3.2.1 土地城镇化率及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动态演化过程模型 |
3.2.2 城乡建设用地水平测度 |
3.2.3 土地城镇化率相关因素分析 |
3.3 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 |
3.3.1 土地城镇化率及其合理性分析 |
3.3.2 土地城镇化率相关因素分析 |
3.3.3 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分析小结 |
3.4 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水平分析 |
3.4.1 城乡建设用地水平合理性分析 |
3.4.2 城乡建设用地水平相关因素分析 |
3.4.3 城乡建设用地水平分析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分析 |
4.1 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分析框架 |
4.2 基于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的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分析方法 |
4.2.1 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分析 |
4.2.2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特征分析 |
4.2.3 城乡居民点和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相关因素分析 |
4.2.4 城乡建设用地利用与城镇体系结构关系分析 |
4.3 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分析 |
4.3.1 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分析 |
4.3.2 城乡居民点空间布局相关因素分析 |
4.4 湖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空间布局分析 |
4.4.1 农村居民点斑块面积特征分析 |
4.4.2 农村居民点斑块形状特征分析 |
4.4.3 农村居民点斑块分布特征分析 |
4.5 城乡建设用地利用与城镇体系结构关系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分区与策略 |
5.1 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分析框架 |
5.2 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优化分区方法 |
5.2.1 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特征综合分区 |
5.2.2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互动优化调控分区 |
5.3 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特征综合分区 |
5.4 湖北省城乡建设用地统筹互动优化调控分区 |
5.5 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利用优化政策建议 |
5.5.1 城镇建设用地存量挖潜与增量控制 |
5.5.2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与宅基地制度改革 |
5.5.3 城乡建设用地统筹互动与增减挂钩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贡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9)中国劳动力供给规模与结构研究(201120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历史与现实 |
1.3 研究思路 |
1.4 创新点 |
1.5 概念界定 |
1.6 小结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古典经济学派有关人口与劳动力的观点 |
2.1.2 相对过剩人口与马克思的劳动力供给学说 |
2.1.3 现代西方经济学派的劳动力思想 |
2.1.4 劳动力供给研究的前沿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多角度的劳动力供给研究 |
2.2.2 劳动力供给预测的学术争鸣 |
2.2.3 劳动力结构分析的学术讨论 |
2.3 总体评价 |
第3章 我国未来人口规模及结构 |
3.1 Lee-Carter模型与人口死亡率预测 |
3.1.1 研究回顾 |
3.1.2 Lee-Carter模型 |
3.1.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4 模型可靠性检验与选择 |
3.1.5 我国未来人口死亡率预测 |
3.2 生育率发展趋势研究 |
3.2.1 育龄妇女分年龄别生育率 |
3.2.2 总和生育率与生育率及其转化 |
3.2.3 未来我国生育率的设定 |
3.3 新生儿男女性别比分析 |
3.4 未来人口测算 |
3.4.1 构建人口模型 |
3.4.2 人口规模及结构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我国未来劳动力供给规模及结构 |
4.1 劳动参与率测算 |
4.1.1 有关劳动参与率 |
4.1.2 布拉斯生命表方法引入及运算 |
4.1.3 结果分析 |
4.2 劳动力供给规模发展及结构演变分析 |
4.2.1 劳动力供给规模分析 |
4.2.2 劳动力供给结构分析 |
4.3“单独二孩”、生育率假设与劳动力供给 |
4.3.1 TFR指标的讨论与设定 |
4.3.2 对未来人口规模及结构的影响 |
4.3.3 对未来劳动力供给规模及结构的影响 |
4.3.4 结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江浙人口政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国际社会对全球家庭计划的总结与反思 |
二、全球气候变化与发达国家对人口政策的再度关注 |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人口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 |
四、中国人口政策和人口过程正在经历重要的历史转折 |
五、国内外对于中国人口政策的第四次学术大讨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性回顾中国计划生育之历史 |
二、比较分析省域不同人口政策之效果 |
三、研究探讨未来中国人口政策之取向 第一章 文献研究与述评 |
第一节 关于人口政策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关于人口政策的目标 |
第三节 关于人口政策的研究方法 |
一、人口政策的定性研究方法 |
二、人口政策的定量研究方法 |
三、人口政策的比较研究方法 |
四、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关于人口政策的决策机制与程序 |
一、关于《公开信》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
二、关于中国人口政策的决策程序 |
第五节 关于人口政策的效果 |
一、人口政策的经济效益论 |
二、人口政策的社会成本论 |
三、人口政策的国家安全论 |
第六节 关于人口政策的反思 |
第七节 关于人口政策的调整 |
一、人口政策是否应调整? |
二、人口政策应如何调整? |
第八节 文献研究评述小结 第二章 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基本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人口政策与生育政策 |
二、家庭计划与计划生育 |
三、总生育率与总和生育率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比较研究法 |
二、文献分析法 |
三、计量经济方法 |
四、人口预测方法 |
五、其他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创新之处 |
一、基于国际经验的人口政策演进影响因素分析 |
二、基于江浙两省不同人口政策的比较与效果评估 |
三、江浙两省执行单独两孩政策后的人口发展模拟预测 |
四、人口政策调整与优化应重视“三个转换” 第三章 人口政策演进及其影响因素:国际经验 |
第一节 人口政策演进的政策学诠释 |
一、人口政策的产生与发展 |
二、人口政策演进中的组织及其作用 |
第二节 人口政策演进的国际案例 |
第三节 印度人口政策的演进过程 |
一、印度人口增长趋势 |
二、印度人口政策缘起 |
三、印度人口政策的演进过程 |
第四节 影响印度人口政策演进的因素分析 |
一、殖民因素与马尔萨斯主义 |
二、区域差异和城乡分割 |
三、土地制度与土地关系 |
四、宗教制度与传统文化 |
五、识字率及受教育机会 |
六、人口构成特征的影响 |
七、外国政府与国际组织援助的影响 |
八、政府结构和政治斗争 |
第五节 人口政策演进的国际启示 |
一、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充分认识人口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
二、人口政策的目标取向应更全面地关注人口发展 |
三、人口政策的实施应充分尊重人民的生育意愿和权利 |
四、人口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
五、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应充分借鉴计划生育示范项目的经验成果 |
六、人口政策的制定应紧密契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 第四章 中国人口政策演进:过程、阶段与特征 |
第一节 从全球家庭计划运动看中国计划生育开端 |
一、新独立国家积极参与全球家庭计划运动 |
二、美国是全球家庭计划运动的始作俑者 |
三、全球家庭计划运动背景下的中国计划生育 |
第二节 中国人口政策的演进过程 |
第三节 中国人口政策演进的阶段划分 |
第四节 中国人口政策演进的基本特征 |
一、中国人口政策的选择具有鲜明的政治博弈特征 |
二、中国人口政策的实施具有显着的国家控制特征 |
三、中国人口政策的内容具有突出的计划性特征 |
四、中国人口政策的规制具有严格的强制性特征 第五章 江浙两省人口政策的形成、发展与比较 |
第一节 江浙两省地理区位及人口概况 |
一、江苏省地理区位与人口概况 |
二、浙江省地理区位与人口概况 |
第二节 地方性人口政策的形成 |
第三节 江苏人口政策的发展过程 |
一、1949-1954年:放任人口生育阶段 |
二、1955-1961年:节制生育起步阶段 |
三、1962-1970年:计划生育试点阶段 |
四、1971-1978年:推行计划生育时期 |
五、1979-1989年:计划生育深入发展时期 |
六、1990-2005年:指标管理与法制建设时期 |
七、2006-2014年: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与政策微调时期 |
第四节 浙江人口政策的发展过程 |
一、1949-1953年:限制节育时期 |
二、1954-1961年:提倡节制生育时期 |
三、1962-1970年:试行计划生育时期 |
四、1971-1978年:全面开展计划生育时期 |
五、1979-1989年:计划生育法制化时期 |
六、1990-2005年:计划生育强化时期 |
七、2006-2014年:综合改革与政策微调时期 |
第五节 江浙两省人口政策发展比较 |
一、江浙两省人口政策形成与调整时间比较 |
二、江浙两省现行生育政策内容比较 |
三、江浙两省单独两孩政策实施细则比较 第六章 江浙两省人口发展现状及历史变动比较 |
第一节 江浙两省人口规模及历史变动比较 |
一、江浙两省人口总量与历史变动比较 |
二、江浙两省人口自然变动比较 |
三、江浙两省人口机械变动比较 |
第二节 江浙两省人口结构及历史变动比较 |
一、江浙两省性别结构及其历史变动比较 |
二、江浙两省人口年龄构成及历史变动比较 |
三、江浙两省人口教育构成及历史变动比较 |
四、江浙两省人口城乡构成及历史变动比较 |
第三节 江浙两省生育水平及历史变动比较 |
一、江浙两省育龄妇女一般生育率比较 |
二、江浙两省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变动比较 |
三、江浙两省育龄妇女年龄别生育率变动比较 |
第四节 江浙两省人口分布及人口负增长区域比较 |
一、江浙两省人口密度与分布比较 |
二、江浙两省常住人口负增长区域分布与比较 |
第五节 江浙两省人口发展综合水平比较 |
一、江浙两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比较 |
二、江浙两省人口发展综合评价指数比较 |
三、江浙两省人类发展指数比较 第七章 江浙人口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与比较 |
第一节 理论分析 |
第二节 模型构建 |
一、模型描述 |
二、指标和数据 |
第三节 实证分析 |
一、回归结果及讨论 |
二、稳健性检验及其他问题 |
三、结论和启示 第八章 生育政策调整与江浙两省人口展望 |
第一节 单独两孩生育预测模型 |
一、基本假设与数学模型 |
二、基础数据 |
第二节 生育政策调整对江浙两省人口发展的影响预测 |
一、生育政策调整后江浙两省出生人口预测 |
二、生育政策调整后江浙两省人口出生率与生育率预测 |
三、生育政策调整后江浙两省人口抚养比预测 |
四、生育政策调整对江浙两省各年龄组人口的影响预测 |
五、生育政策调整对江浙两省各年龄组人口的影响预测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本结论 |
二、相关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
四、THE EQUILIBRIA OF THE SIZE STRUCTURED POPULATION MODEL(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人口学学科发展轨迹与动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分析[J]. 尹德挺,董亭月,郑澜,营立成. 新视野, 2021(01)
- [2]中国男性婚姻挤压研究[D]. 祝颖润. 吉林大学, 2020(08)
- [3]基于多元数据的中国十大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刘璐. 北京交通大学, 2019
- [4]全面二孩政策下人口结构及其对房价的影响研究[D]. 董瑞.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5]我国人口结构变动对社会保险支出影响的研究[D]. 周依群.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6]上海老年人口与健康资源空间匹配研究[D]. 张强.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6)
- [7]呼包鄂城市群经济适度人口研究[D]. 白文彬.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03)
- [8]基于城乡统筹的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布局与优化[D]. 李纪伟. 武汉大学, 2017(06)
- [9]中国劳动力供给规模与结构研究(20112050)[D]. 袁磊. 山东财经大学, 2015(12)
- [10]江浙人口政策比较研究[D]. 彭伟斌.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