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污水监测自动采集微电脑控制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王师[1](2021)在《电气控制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详细介绍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基本原理,并以鹤山市雅瑶镇南靖区的农村污水改造项目为例,介绍了20 t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应用,通过分析污水A/O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及污水排放标准,探讨从一级B提升至一级A排放标准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分析,目的是使污水处理系统的电气控制方案发挥其最大的效果,从而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
张奥棋[2](2021)在《表面活性剂控制微藻培养中生物污染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文中指出微藻是一类形态微小、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其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油脂、色素和生物活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生物能源和环境修复领域。然而,微藻规模化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生物污染问题,成为制约微藻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其中浮游动物和寄生真菌污染发展快、危害大,常导致培养失败,目前还未开发出高效经济的控制技术。本学科组前期通过对多种物理、化学方法进行试验,首次发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可以有效控制真菌感染而对产油微藻的生长和油脂积累不产生显着影响。基于此,本论文以优良藻种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研究对象,在鉴定关键污染生物的基础上,首次探究表面活性剂对雨生红球藻中壶菌污染和蛋白核小球藻中轮虫污染的控制效果,确定表面活性剂对微藻生长的安全浓度,对表面活性剂控制技术进行优化,并在微藻规模培养中进行验证,同时对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微藻规模培养中生物污染控制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建立了一种高效、经济、安全的微藻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结果为表面活性剂控制微藻病虫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充足的科学依据和安全保障。论文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从受感染的雨生红球藻K-0084跑道池成功分离纯化病害真菌EPG02,并鉴定其为类节壶菌Paraphysoderma sedebokerense。在此基础上,选取5种表面活性剂对EPG02进行控制试验。实验室结果表明,7-10 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60 mg/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30-40 mg/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均可有效控制壶菌感染。其中,7 mg/L SDBS处理效果最好,不仅可以完全控制壶菌的感染,而且对雨生红球藻的生长和虾青素的积累没有显着影响。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并非通过破坏壶菌与红球藻细胞表面的识别位点阻止感染,而是通过杀灭壶菌的游动孢子而截断壶菌的感染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SDBS能够造成壶菌游动孢子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含物降解,而对藻细胞结构没有影响。这可能是因为雨生红球藻不动细胞和壶菌游动孢子具有不同的细胞表面覆盖物和结构。雨生红球藻不动细胞具有多层细胞壁,可能阻碍SDBS穿透到藻类细胞膜,而壶菌游动孢子缺乏保护性细胞壁,这使得SDBS可以直接破坏壶菌游动孢子的细胞膜,从而导致游动孢子解体。2、在5 m2开放式跑道池培养试验中7 mg/L SDBS可以有效控制类节壶菌感染并持续至培养结束,雨生红球藻生物质平均产量和虾青素平均产量分别达到55.3 g/m2和1.41 g/m2。在20 m2开放式跑道池培养试验中,7 mg/L SDBS同样可以有效控制类节壶菌感染并持续至培养结束,雨生红球藻生物质产量和虾青素产量分别达到53.9 g/m2和1.32 g/m2。证明将表面活性剂SDBS应用于雨生红球藻的开放式跑道池培养可完全控制壶菌感染,能够保持雨生红球藻培养的长期稳定运行。处理1000 L藻液所需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费用仅为0.07元(0.01美元),成本低廉,操作简单。3、在开放式跑道池培养蛋白核小球藻XQ-20044的过程中,发现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对蛋白核小球藻危害最为严重,能够快速并且大量捕食小球藻,使小球藻培养在72小时内崩溃。在实验室内建立了稳定的蛋白核小球藻-萼花臂尾轮虫共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选择5种表面活性剂对萼花臂尾轮虫进行控制效果试验,并检测对小球藻的生长影响。实验室结果表明,SDBS、SDS、AES、AEO-7和CDEA均能有效清除小球藻中萼花臂尾轮虫和卵,有效浓度分别为≥10 mg/L、≥15 mg/L、≥10 mg/L、≥7.5 mg/L和≥10 mg/L。其中,10 mg/L SDBS和7.5-10 mg/L AEO-7处理效果最好,不仅可以完全杀灭轮虫,而且对小球藻的生物量无显着影响。综合考虑5种表面活性剂的使用剂量、控制效果、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SDBS更适合于小球藻大规模培养中萼花臂尾轮虫污染的控制。4、在5 m2开放式跑道池试验中,10 mg/L SDBS处理仍然可以快速杀灭轮虫污染并对微藻生长无显着影响,小球藻生物质干重可达到0.74 g/L以上。与已报道的其他化学药剂相比,SDBS具有应用范围广、处理成本低的优点,单次使用10 mg/L SDBS处理5 m2(1000 L)的跑道池,试剂成本仅为0.09元(0.014美元)。因此,SDBS适合于经济微藻和能源微藻大规模培养中轮虫污染的控制。5、建立藻液中及生物质内SDBS检测方法并优化操作流程。优化后的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检测SDBS范围0.04~1 mg/L,相对标准偏差4.6%,空白加标的平均回收率96.4%,萃取时间和萃取试剂大幅减少;优化后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SDBS范围0.5~100 mg/L,相对标准偏差0.3%,空白加标的平均回收率为101.3%。以上两种方法均满足《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中的规定要求,且检测区间可以形成互补。6、在实验室无菌条件下研究了藻种、光照强度、温度、通气(空气)对SDBS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蛋白核小球藻、脂球藻和雨生红球藻均不能降解藻液中的SDBS;光照强度(0、100、200、300μmol·m-2·s-1)和温度(15℃、25℃、35℃)的变化对培养基中SDBS的降解没有显着作用;通入无菌空气96小时,SDBS降解率达到51.8%。在实验室内非无菌条件下进行微藻通气培养,蛋白核小球藻、脂球藻、雨生红球藻藻液中SDBS迅速降解,培养结束时残余浓度分别为0.37mg/L、0.3 mg/L和0.36 mg/L,均低于国家污水排放标准最低限量(GB18918-2002,0.5 mg/L),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同时,雨生红球藻、小球藻和脂球藻生物质中均未检测到SDBS残留,表明在微藻培养中使用SDBS(≤10 mg/L)控制生物污染不会因SDSB在生物质中富集而产生安全隐患。
朱传首[3](2021)在《SBR系统酸性条件反硝化及N2O转化特性》文中研究说明生物反硝化过程的中间产物N2O是一种强温室气体,同时是一种潜在的能源,从污水处理过程中回收氮能源(以N2O的形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既往研究表明,pH值是影响反硝化过程N2O转化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酸性含氮有机废水为切入点,对比研究了NO3-型和NO2-型反硝化系统中微生物种群特征、污泥形态结构以及N2O释放的影响规律,旨在为反硝化过程N2O能源的富集回收或者减量释放提供依据。以KNO3和乙酸钠为主要基质,利用小试SBR研究了酸性条件下NO3-型反硝化系统的启动与运行过程中N2O的转化及影响规律,主要结论如下:(1)在驯化过程中,随着初始pH值的降低,N2O转化率呈升高趋势,初始pH为5.0时,转化率达到9.81%,是pH为7.0时的18.2倍。(2)研究了恒定pH值对N2O转化率的影响,发现随着pH由7.0降至5.0,N2O转化率由0.41%升至60.62%,表明低pH可实现N2O的富集。利用微电极进一步研究发现,N2O的净体积消耗速率随pH的降低而降低,表明低pH条件下N2O还原的抑制是其富集的主要原因。(3)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研究了系统中微生物种群特性,经酸性pH驯化后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驯化前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相对丰度最高(39.57%),驯化后Thauera菌属(相对丰度由2.41%升至38.52%)成为优势菌。(4)对系统中污泥形态研究发现,在180d时形成了颗粒污泥,中值粒径为161.3μm,表明酸性pH易形成颗粒污泥。对比研究了酸性pH条件下絮体和颗粒污泥的N2O转化特性,发现颗粒污泥的NO3--N还原速率(13.04 mg·h-1·g-1VSS)是絮体污泥的1.92倍;而其N2O转化率(7.21%)仅为絮体污泥的1/9,表明颗粒污泥可降低N2O的释放。以NO2-为电子受体时,研究了SBR系统中酸性条件下反硝化与N2O转化特性,主要结论如下:(1)随初始pH值降低(由6.5降至5.0),N2O转化率由2.07%升至7.17%。恒定pH影响研究发现,随pH由7.0降至5.0,N2O转化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pH为5.8时,N2O转化率最大,达到26.26%。(2)NO2-型反硝化系统优势菌属为unclassified_k__norank_d__Bacteria(65.60%)、其次为Thauera(20.22%),与NO3-型反硝化系统有很大区别,表明电子受体对反硝化菌种影响很大。(3)pH为5.8前提下,添加不同NO2-浓度研究了游离亚硝酸(FNA)对N2O转化率的影响,当FNA不高于0.84 mg·L-1时,N2O转化率与FNA浓度呈线性正相关,其相关系数高达0.996,最高转化率为42.56%;当FNA浓度继续升至1.54mg·L-1时,N2O转化率降至35.29%。(4)研究了氧化还原介体蒽醌-2-磺酸钠(AQS)对NO2-还原及N2O释放的影响,发现NO2-还原速率和N2O的转化率随着AQS投加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当投量为0.20 mmol·L-1时,NO2-还原速率为2.65 mg·h-1·g-1VSS,是投加前的1.15倍;N2O转化率为54.10%,是投加前的1.27倍,表明AQS可以提高NO2-还原速率并促进N2O的释放。
刘亚丽[4](2021)在《四环素与铜离子对生物除磷的影响》文中提出抗生素和重金属是环境中最常见的两大类污染物,其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和毒性,使环境污染趋向多元化和复杂化,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人类健康也产生潜在的危害。环境中抗生素和重金属以不同浓度混合形式存在,混合污染物的累积及其相互作用可能产生更复杂的生物有害性。因此,探究抗生素和重金属对微生物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对解决生物处理效果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于混合污染物两者以不同的比例混合来探究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的影响较少,混合污染物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的联合作用研究也较少。因此,该研究选取污水厂中普遍存在的四环素和铜离子,研究四环素、铜离子及其不同浓度配比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的影响。采用直接均分射线法,设计3种不同配比(Ratio1、Ratio2、Ratio3)的四环素、铜离子二元混合物,采用Logistics方程拟合数据获得浓度-效应曲线,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不同浓度配比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冗余分析方法揭示环境中微生物物种与环境因子之间以及环境因子相互间的关系,为深入研究生物除磷中四环素、铜离子对微生物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SBR反应器研究单一四环素或铜离子对生物除磷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生物除磷系统中正磷酸盐浓度为9 mg/L左右,COD浓度为180 mg/L左右。投加单一四环素或铜离子后,各反应器正磷酸盐和COD出水浓度均显现不同,且四环素或铜离子浓度越高影响效果越明显,对正磷酸盐和COD的去除效果越差。(2)采用Logistics方程拟合单一四环素、铜离子及其不同浓度配比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比吸磷率及酶活性作用的浓度-抑制效应曲线。研究表明,当相同浓度的四环素或铜离子及其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系统发生作用时,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四环素或铜离子及其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微生物及酶活性的抑制效应逐渐增强。在相同的作用时间下,随着浓度的增加,四环素或铜离子及其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微生物及酶活性的抑制效应也逐渐增大。(3)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浓度配比四环素、铜离子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反应器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操作分类单元(OTU)物种聚类结果表明,随着不同浓度配比四环素、铜离子二元混合物浓度的增加,微生物数目总体逐渐减少。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不同浓度配比四环素、铜离子二元混合物浓度的增加,微生物物种多样性总体呈降低趋势。物种分布结果表明,随着不同浓度配比四环素、铜离子二元混合物浓度的增加,聚磷菌在属水平下相对丰度出现不同程度下降。(4)采用冗余分析法研究四环素和铜离子二元混合物、PO43--P、COD对微生物物种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环境因子二元混合物对微生物物种影响最大,环境因子二元混合物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之间呈现负相关;环境因子二元混合物、PO43--P以及COD两两之间皆成正相关。该试验研究单一四环素、铜离子及其不同浓度配比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的影响,揭示不同浓度配比四环素、铜离子二元混合物对微生物的联合作用,全面系统的分析污水中四环素、铜离子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微生物的影响,为科学评价混合污染物的生物有害性提供数据和依据参考。图[38]表[11]参[155]
李华鑫[5](2020)在《基于智能控制技术与BIM的集中供热系统节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集中供热系统的飞速发展,以智能控制为核心的操作管理模式已经在集中供热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主要是依托于智能控制的科学管理,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可以使集中供热系统自动化、高效化,提升集中供热系统的工作效率。同时,基于BIM建模技术的分析方法,也是集中供热系统设计和运维时的节能分析技术手段之一,它可以使集中供热系统数据更科学和供热环境更舒适。但在实际生活中,缺少将智能控制技术与BIM建模分析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因此基于智能控制技术与BIM的集中供热系统节能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贯彻了国家十三五计划中要促进中小型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增加BIM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论文首先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控制。在热源处实行智能变频技术,根据实际情况动态产出热源。在供热管网中安装监控设备,通过调节阀门和监控设备,时刻保证供热管网的高效和安全运行。在热用户处通过室内智能控制器动态控制室内供热环境。热源、热网、热用户三者在智能控制技术下形成动态智能控制系统。然后利用BIM建模技术,模拟和分析室内的供热环境和集中供热管线系统。通过BIM分析技术对采光、室内照明设备对室内供热温度的影响,记录室内动态供热温度,分析出室内平均热感觉指数,计算出动态热负荷。以BIM分析数据为运维平台上传到智能控制系统中心,实行智能控制管理。最后,将基于智能控制技术与BIM的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模式应用于长春某宾馆,结合实例数据进行验证。这种新型集中供热系统运行情况良好,节能效果明显。验证了智能控制技术和BIM分析技术在集中供热系统节能的实用性、适用性、可能性。这种新型集中供热节能模式对其它集中供热系统,比如集中供热电采暖系统、集中供热蒸汽采暖系统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袁新锐[6](2020)在《氟罗沙星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细胞物质及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氟罗沙星(FLRX)作为在一种在临床应用广泛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污水厂中常被检出,而FLRX会对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功能和生态稳定性造成冲击,使污水处理效果变差,还会促进水中细菌耐药性增强,由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类健康。目前有关生物除磷过程中FLRX对微生物细胞物质与活性的影响研究较少,因此,该文通过在稳定运行的SBR反应器中投加不同浓度FLRX(0 ng/L、10 ng/L、100 ng/L、50μg/L、500μg/L、5 mg/L),利用背散射电镜、特征X射线、拉曼光谱、组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siPLS)分析FLRX对微生物胞内聚合物中主要物质的作用机理;采用Zeta电位、三维荧光光谱分析FLRX对微生物EPS中主要物质的作用机制;通过酶活性与比呼吸速率的测定来表征微生物活性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当进水COD浓度为180 mg/L、正磷酸盐浓度为9 mg/L、pH为7.5、温度为25℃时,向6个SBR反应器中分别投加0 ng/L、10 ng/L、100 ng/L、50μg/L、500μg/L、5 mg/L的FLRX。研究表明:反应器运行稳定后,随着FLRX浓度升高,生物除磷效果逐渐下降。(2)对微生物胞内聚合物主要物质含量用化学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FLRX浓度越高,胞内聚合物中PHB、多糖、poly-P的含量越低。对微生物EPS中主要物质含量用化学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FLRX浓度越高,总EPS浓度越低,蛋白质及多糖含量越低。(3)利用背散射电镜、特征X射线、拉曼光谱、siPLS算法分析FLRX对微生物胞内聚合物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FLRX浓度越高,对聚磷颗粒造成的破坏越大,其中储存磷的含量越低,生物除磷功能越弱;拉曼光谱及其定量分析模型更进一步说明了随着FLRX浓度升高,胞内聚合物中主要物质的含量逐渐减少。(4)采用Zeta电位、三维荧光光谱分析FLRX对微生物EPS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FLRX浓度越高,EPS表面的负电性越高,活性污泥沉降性、絮凝性越差,从而减弱反应器中生物除磷能力;随着FLRX浓度的升高,高浓度FLRX作用下的EPS中酪氨酸峰和色氨酸逐渐减少,类腐殖酸峰和类富里酸逐渐增加,低浓度FLRX作用下变化不明显。(5)对微生物中CAT、SOD活性和比呼吸速率进行测定发现:FLRX浓度越高,微生物中CAT和SOD活性越低,SOUR值也越低,从而微生物活性也越差。该文通过生物除磷过程,对不同浓度FLRX作用下微生物中主要物质及活性进行研究,分析了FLRX对微生物的影响,对研究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对污水处理微生物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参考价值。图[39]表[22]参[107]
余华江[7](2019)在《西安某小区污水源热泵系统故障智能诊断算法研究》文中提出污水源热泵技术是一种政府大力推广的“零污染”绿色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以西安万科金色悦城小区的污水源热泵系统为研究案例,该项目是西安市重点环保新能源建设工程。在参与该项目调研过程中发现,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会发生故障,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在出现故障后,需要维修人员根据故障的特征,测试热泵系统中的不同设备,进而定位故障点,耗时耗力,更重要的是在维修期间热泵系统无法正常工作,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同时还需要面对终端用户的投诉。热泵故障的产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了解决以上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在系统设备发生停机故障之前提前预警,并定位故障发生的位置,从而及时的进行维护。本文探索利用智能算法建立污水源热泵故障诊断模型,对系统故障进行诊断。首先,以20162019年供暖期间(每年的11月15日到次年3月15日)采集的污水源热泵系统数据为基础,选取“压缩机电磁阀故障”、“蒸发器结垢”和“板换结垢”常见的三种故障类型,并各提取100组训练数据作为样本,建立故障状态集,同时取100组“正常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对比。由于热泵系统的运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系统内设备参数变化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关联性,本文借助系统内嵌的传感器反馈数据建立运行数据与运行状态之间的映射关系。其次,基于已建立的故障状态集,搭建相应BP神经网络结构模型,采用BP算法对热泵进行诊断,实验结果显示准确率为40%,为了提高实验效果,本文采用自适应权重粒子群算法(AWPSO)对BP模型的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并用带动量项的自适应学习训练算法训练该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取得了更好的实验效果,故障诊断准确率达到了85%。然而,考虑到项目长期运行会出现海量数据,对实验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经分析,样本数量有限对神经网络算法的影响较大,鉴于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在小样本下有较好的表现,本文基于MATLAB平台,利用LIBSVM工具箱构建了SVM模型对热泵系统进行故障诊断,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5%。最后,在对以上实验结果深入分析时发现,尽管上述算法在定性层面上的诊断准确率已有了较大提升,但在定量分析层面上,以上单一智能算法得出的结果存在较大的潜在误报风险。本文的故障诊断结果是基于不同运行状态下隶属度值的大小进行判断,当某类状态下的隶属度值最大,则归属于该类型故障。然而以上算法在计算隶属度值时,部分输出结果显示,在不同状态类型下隶属度值差别不明显,如何提升诊断的置信度水平成为研究的重点。论文于第4章引入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多源信息融合方法,将BP、AWPSO-BP、SVM三种算法得出的结果转化为证据体进行融合分析。结果表明,信息融合方法建立的模型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不仅提升了诊断的置信度水平,而且将以上单一算法中部分误诊断的结果也给予了修正。综合以上论述,采用智能算法对污水源热泵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可以达到在系统发生停机故障前预警目的,保证热泵系统正常高效运行,在热泵实际运维工作中能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范璇逸[8](2019)在《基于LoRa的水质检测仪的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污染越来越严重,为了能够有效改善水环境,加强水资源的保护,论文设计了一个用于水质环境监测的水质检测仪,旨在快速高效地获取水质信息,为水质分析提供基本数据,有利于预防水质污染和提高水环境保护效率。论文使用树莓派单板机作为水质检测仪的核心控制器,通过树莓派控制多个水质传感器采集温度、PH、浊度等水质信息并存储在设备中,然后利用LoRa通信技术将这些水质数据发送到附近的LoRa基站,实现水质信息采集和传输的功能。同时,考虑到水质检测仪可扩展性的需求,论文还设计开发了检测仪基本信息配置的功能。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针对水污染严重的现象,分析国内外水质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水质检测的需求,确定了水质检测仪的整体设计。(2)确定树莓派作为水质检测仪的主控制器,分析温度、浊度、PH三个水质检测传感器以及LoRa通信模块的原理和特点,完成水质检测仪的硬件连接。(3)根据水质检测仪的硬件设计及其使用环境的要求,分析水质检测仪的功能需求,针对这些功能,完成软件开发环境的搭建,实现了水质检测仪的配置、定时采集和存储、数据传输与查询的功能,并对这些功能进行了测试。经过测试,论文设计的水质检测仪基本实现了预期的功能,达到了水质检测的目的。
何秋来[9](2019)在《厌氧/好氧/缺氧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系统构建及强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好氧颗粒污泥(AGS)是微生物自絮凝形成的特殊结构的生物聚集体。AGS具有结构紧凑、外形规则、沉降性能好、生物强度高等优势,是一种极具前景的新兴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厌氧/好氧/缺氧(A/O/A)模式下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结合生物除磷的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工艺因为针对进水中以氨氮为主要氮源的城市污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非常复杂,形成机制尚不清晰,其在处理低负荷污水时的稳定性有待考察。本研究系统研究了AGS-SNDPR系统的启动和长期稳定运行,研究AGS的形成过程及机制,阐明A/O/A模式下系统同步脱氮除磷的特性及途径,探索强化系统氮磷去除的几种不同策略,同时考察AGS系统长期静置及恢复的特性和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在A/O/A运行模式的SBR反应器中采用逐步缩短沉降时间的方式实现AGS的形成,重点考察了AGS的形成过程和机制。在A/O/A运行模式的SBR反应器中采用0.3 kg COD/(m3·d)的低有机负荷,逐步缩短沉降时间从20 min至2 min的过程中形成小米粒状的黄褐色颗粒污泥,成熟的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1.2 mm,比重1.021,SVI30为32 mL/g。污泥颗粒化过程中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都有所增加,Xanthomonadalesnorank逐渐富集并占据优势地位。AGS的形成是在特定的理化条件下各种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对AGS-SNDPR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和典型周期内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定量分析,解析了系统同步脱氮除磷特性及去除机理。长期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有机物和氮磷去除效果,好氧段的SND是主要的脱氮途径,强化生物除磷(EBPR)(包含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是主要的生物除磷途径,缺氧段的后置反硝化及反硝化除磷作用是强化生物脱氮除磷的必要设置。Proteobacteria门,Alphaproteobacteria纲和Flavobacterium属是好氧颗粒污泥系统中最主要的微生物。首先研究了曝气时长对AGS-SNDPR系统的影响及其强化颗粒污泥生物脱氮除磷的可行性及作用机制。随着曝气时长的降低(120-60 min),好氧颗粒污泥可以维持结构完整性和沉降性能,SNDPR系统的有机物和磷去除效果良好(>90%),好氧段的SND比例和缺氧段的内源反硝化作用的增强使得脱氮效率从64.29%提高到71.81和86.18%。曝气时长的降低可以大幅度降低系统中的聚糖菌(GAOs)含量并且提高聚磷菌(PAOs)、反硝化聚磷菌(DNPAOs)和氨氧化菌(AOB)的含量。通过逐步减低系统运行的表观气速,探讨通过降低表观气速来促进微生物脱氮除磷的可行性及强化机制。颗粒污泥的沉降性略有降低,但是仍能够维持长期稳定运行,系统除磷效果始终高于90%,而好氧段的SND和缺氧段的亚硝酸盐累积率(NAR)的增加强化了脱氮效率(从63.71、76.87提高到94.12%)。系统中AOB的富集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的抑制,以及GAOs含量降低而PAOs得到富集都是系统在低表观气速条件下节约碳源强化脱氮除磷做出了贡献。最后尝试了通过碳源种类的改变来调节AGS-SNDPR系统中碳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促进系统的脱氮除磷效能。结果表明葡萄糖比例不宜过高,乙酸钠:葡萄糖为3:1时颗粒污泥的稳定性和SNDPR系统的效果达到最高,而这些都是通过不同比例的乙酸钠和葡萄糖作为混合碳源对系统的有机物利用效率的调节决定的。较高浓度的乙酸钠比例有利于系统中有机碳源的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内碳源转化效率,促进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强化好氧段的SND以及缺氧段的内源反硝化。从微生物的角度看主要是调节了系统中主要功能微生物如GAOs/PAOs等的生长和竞争关系。好氧颗粒污泥的储存和恢复性能的研究对颗粒污泥工艺的应用具有实际意义。好氧颗粒污泥SNDPR系统经历长达58 d的静置后AGS仍能维持结构稳定,重新恢复启动后系统在约16 d即能完全恢复。AGS在长期厌氧和饥饿条件下启动了疏水性保护机制,相对疏水性(RH)、胞外聚合物(EPS)含量(特别是蛋白质(PN))都大幅度提高;同时颗粒污泥分泌出过量的EPS用于结构保护和用作碳源物质。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多种能够耐受厌氧和饥饿环境的厌氧和兼性微生物是颗粒污泥长期静置和快速恢复的微生物机制。
赵蕾[10](2018)在《对某型充氧车安全性设计的应用与研究》文中提出充氧车是一种机场地面保障专用车辆,主要用于给飞行员呼吸和飞机发动机提供氧气储备。它以储气量大、供气压力高,多种类(多压力值档次可调)、高供气质量等优势,具有巨大的军事应用价值以及民用应用价值。作为给飞机直接对充高压纯氧的装备,其安全性直接关系着地勤充氧员和飞机的安全。因此,有必要从设计和制造方面入手,将理论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予以验证,从而实现充氧车安全性的全面提高。本文主要从充氧车的结构和特点出发,结合充氧车工况调研、材料力学性能分析所掌握的基础信息,对关乎整车安全性节点分机械和电气两部分进行设计,设计涵盖了主要机械部件和电气系统传感器的设计、车辆重心的计算、气管路系统无损探伤、水压、脱脂和气密性试验的规范要求等内容,为充氧车安全稳定地生产和使用提供了可靠性保障,对实际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污水监测自动采集微电脑控制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污水监测自动采集微电脑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电气控制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技术方案 |
2.1 工艺流程 |
2.2 工作原理 |
2.3 电气控制 |
3 技术改进 |
3.1 排放标准的技术改进 |
3.2 监控测量水质的改进 |
4 结语 |
(2)表面活性剂控制微藻培养中生物污染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微藻简介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 |
1.1.1 微藻简介 |
1.1.2 微藻在各领域的应用 |
1.2 微藻规模化培养 |
1.3 微藻规模培养中生物污染类型 |
1.3.1 浮游动物 |
1.3.2 真菌 |
1.3.3 细菌 |
1.3.4 病毒 |
1.3.5 杂藻 |
1.4 微藻规模培养中生物污染防治 |
1.4.1 物理控制 |
1.4.2 改变环境条件 |
1.4.3 化学控制 |
1.5 表面活性剂简介 |
1.5.1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 |
1.5.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水生生物的毒性 |
1.5.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生物体内的积聚 |
1.5.4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生物降解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实验室内表面活性剂控制雨生红球藻中真菌感染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藻种及其培养 |
2.2.2 寄生真菌的分离、鉴定与培养 |
2.2.3 表面活性剂控制真菌感染研究 |
2.2.4 表面活性剂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影响 |
2.2.5 表面活性剂控制真菌机理研究 |
2.2.6 测定及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寄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
2.3.2 表面活性剂控制真菌效果 |
2.3.3 表面活性剂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影响 |
2.3.4 表面活性剂控制真菌感染的可能机制 |
2.4 小结 |
第3章 表面活性剂控制室外跑道池中类节壶菌感染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微藻种子培养 |
3.2.2 5 m~2开放式跑道池中表面活性剂控制真菌感染 |
3.2.3 20 m~2开放式跑道池中表面活性剂控制类节壶菌感染 |
3.2.4 测定及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跑道池培养光温条件 |
3.3.2 5 m~2开放式跑道池中SDBS控制类节壶菌感染 |
3.3.3 5 m~2开放式跑道池中SDBS控制类节壶菌感染 |
3.3.4 SDBS应用于雨生红球藻规模培养的经济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实验室内表面活性剂控制小球藻培养中轮虫污染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藻种培养 |
4.2.2 轮虫分离与培养 |
4.2.3 轮虫捕食对小球藻生物量的影响 |
4.2.4 表面活性剂对轮虫污染控制研究 |
4.2.5 表面活性剂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
4.2.6 测定及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初始密度轮虫对小球藻生物量的影响 |
4.3.2 表面活性剂处理萼花臂尾轮虫效果 |
4.3.3 表面活性剂对小球藻生长影响 |
4.3.4 表面活性剂控制小球藻培养中轮虫污染的机制探讨 |
4.4 小结 |
第5章 表面活性剂控制室外跑道池小球藻培养中轮虫污染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藻种培养 |
5.2.2 轮虫培养 |
5.2.3 5 m~2开放式跑道池中表面活性剂控制轮虫污染 |
5.2.4 测定及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跑道池培养光温条件 |
5.3.2 SDBS控制5 m~2小球藻跑道池中轮虫污染 |
5.3.3 SDBS控制轮虫污染方法应用于小球藻规模培养的经济性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微藻生产的初步安全评估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微藻培养及纯化 |
6.2.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检测方法 |
6.2.3 生物、理化因子对SDBS降解的影响 |
6.2.4 通气培养条件下微藻藻液中SDBS浓度变化 |
6.2.5 微藻生物质中SDBS残留研究 |
6.2.6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SDBS检测方法 |
6.3.2 微藻培养中不同因子对SDBS降解影响 |
6.3.3 微藻培养液中SDBS浓度变化 |
6.3.4 微藻生物质中SDBS残留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SBR系统酸性条件反硝化及N2O转化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酸性含氮废水处理现状 |
1.2.1 酸性有机废水水质特性 |
1.2.2 酸性有机废水处理工艺 |
1.3 废水生物脱氮过程中N_2O释放的研究进展 |
1.3.1 生物脱氮过程中N_2O的产生途径 |
1.3.2 反硝化过程N_2O释放的影响因素 |
1.3.3 氧化还原介体在反硝化中的应用 |
1.4 N_2O富集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实验仪器 |
2.1.2 主要实验药品 |
2.2 分析项目与检测方法 |
2.2.1 常规项目分析方法 |
2.2.2 N_2O气体采集分析与计算 |
2.2.3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2.2.4 污泥形态结构镜检 |
2.2.5 污泥粒径分布 |
2.2.6 微电极测定系统 |
3.酸性条件下SBR系统NO_3~-型反硝化及N_2O释放特性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装置及其控制 |
3.2.2 接种污泥及试验水质 |
3.2.3 分析方法 |
3.2.4 试验方案 |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启动及运行过程碳、氮去除特性 |
3.3.2 启动及运行过程N_2O释放特性 |
3.3.3 pH值对NO_3~-型反硝化及N_2O转化特性的影响 |
3.3.4 微生物种群与污泥形态变化特性 |
3.3.5 颗粒污泥反硝化及N_2O释放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4 酸性条件下SBR系统NO_2~-型反硝化及N_2O释放特性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装置及其控制 |
4.2.2 接种污泥及试验水质 |
4.2.3 分析方法 |
4.2.4 试验方案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启动及运行过程碳、氮去除特性 |
4.3.2 启动及运行过程N_2O释放特性 |
4.3.3 污泥形态及微生物种群变化特性 |
4.3.4 pH值对NO_2~-型反硝化及N_2O转化特性的影响 |
4.3.5 游离亚硝酸对反硝化及N_2O转化特性的影响 |
4.3.6 氧化还原介体对反硝化及N_2O释放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硕士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4)四环素与铜离子对生物除磷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技术路线图与创新点 |
1.3.1 技术路线图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的构建 |
2.1.1 SBR试验装置的构建 |
2.1.2 小试试验装置的构建 |
2.2 试验污泥与试验用水 |
2.2.1 SBR反应器污泥驯化阶段进水水质 |
2.2.2 小试试验阶段进水水质 |
2.3 试验装置的运行 |
2.3.1 反应器的运行 |
2.3.2 样品的采集 |
2.4 浓度效应曲线拟合 |
2.5 四环素与铜离子混合物设计 |
2.6 高通量测序试验方法 |
2.6.1 样品的采集 |
2.6.2 高通量测序原理及流程 |
2.7 分析项目和方法 |
2.8 试验仪器 |
第三章 生物除磷反应器的启动与生物除磷污泥的驯化 |
3.1 前言 |
3.2 生物除磷系统正磷酸盐的去除情况 |
3.3 生物除磷系统COD的去除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一四环素、铜离子对生物除磷影响及微生物的抑制效应分析 |
4.1 前言 |
4.2 单一四环素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
4.2.1 不同浓度四环素对生物除磷中正磷酸盐的影响 |
4.2.2 不同浓度四环素对生物除磷中COD的影响 |
4.3 单一四环素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的影响分析 |
4.3.1 单一四环素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比吸磷率的抑制效应分析 |
4.3.2 单一四环素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的酶活抑制效应分析 |
4.4 单一铜离子对生物除磷的影响 |
4.4.1 不同浓度铜离子对生物除磷中正磷酸盐的影响 |
4.4.2 不同浓度铜离子对生物除磷中COD的影响 |
4.5 单一铜离子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的影响分析 |
4.5.1 单一铜离子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比吸磷率的抑制效应分析 |
4.5.2 单一铜离子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的酶活抑制效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四环素与铜离子混合物对微生物的联合作用 |
5.1 前言 |
5.2 不同浓度配比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比吸磷率的抑制效应 |
5.3 不同浓度配比二元混合物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活性的抑制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四环素与铜离子二元混合物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OTU聚类分析 |
6.3 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分析 |
6.4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6.5 微生物物种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基于智能控制技术与BIM的集中供热系统节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集中供热节能研究现状 |
1.2.2 国内集中供热节能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集中供热系统概述 |
2.1 集中供热系统与设备 |
2.1.1 集中供热系统 |
2.1.2 集中供热设备 |
2.2 集中供热系统节能 |
2.2.1 热源节能原理 |
2.2.2 热网节能原理 |
2.2.3 热用户节能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中供热系统智能控制技术 |
3.1 集中供热系统智能控制的基本原理 |
3.1.1 热源智能控制 |
3.1.2 热网智能控制 |
3.1.3 热用户智能控制 |
3.2 集中供热系统智能控制数据监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BIM技术在集中供热系统中的应用 |
4.1 BIM模型软件平台 |
4.2 BIM模型信息采集 |
4.3 BIM供热建筑模型 |
4.4 BIM供热系统模型 |
4.4.1 供热系统可视化 |
4.4.2 供热设备监控与定位 |
4.4.3 供热设备信息查询 |
4.5 BIM模型运维管理平台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控制+BIM技术在集中供热系统节能应用案例 |
5.1 项目概况 |
5.2 智能控制+BIM智能供热模式 |
5.2.1 BIM实例分析数据 |
5.2.2 热源实例 |
5.2.3 热网实例 |
5.2.4 热用户实例 |
5.3 节能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氟罗沙星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细胞物质及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试验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试验方案 |
1.3.1 试验装置 |
1.3.2 样品的获取及试验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SBR反应器的启动与除磷污泥的驯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试验装置 |
2.2.2 接种污泥与试验用水 |
2.2.3 试验仪器 |
2.2.4 常规水质指标及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生物除磷活性污泥驯化过程中正磷酸盐的去除情况 |
2.3.2 生物除磷活性污泥驯化过程中COD的去除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氟罗沙星对SBR反应器中正磷酸盐和COD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装置 |
3.2.2 试验污泥与试验用水 |
3.2.3 试验仪器 |
3.2.4 常规水质指标及测定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浓度FLRX对生物除磷反应器典型周期内正磷酸盐的影响 |
3.3.2 不同浓度FLRX对生物除磷反应器典型周期内COD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氟罗沙星对SBR反应器中微生物胞内聚合物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胞内聚合物的提取方法 |
4.2.2 胞内聚合物中主要物质的测定方法 |
4.2.3 背散射扫描电镜(BSEM)分析前样品预处理 |
4.2.4 拉曼光谱分析前样品预处理及操作步骤 |
4.2.5 试验仪器与试剂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胞内聚合物内主要物质含量变化分析 |
4.3.2 BSEM对胞内聚磷颗粒形貌及特征X射线能谱分析 |
4.3.3 拉曼光谱对胞内聚合物内主要物质的表征分析 |
4.3.4 胞内聚合物内主要物质的拉曼光谱定量模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氟罗沙星对SBR反应器中微生物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总EPS的提取和LB-EPS、TB-EPS分层提取方法 |
5.2.2 EPS中蛋白质和多糖的测定方法 |
5.2.3 Zeta电位测定操作步骤 |
5.2.4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操作步骤 |
5.2.5 试验仪器与试剂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浓度FLRX影响下的EPS的变化情况 |
5.3.2 EPS的 Zeta电位变化分析 |
5.3.3 EPS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氟罗沙星对SBR反应器中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酶活性测定 |
6.2.2 SOUR测试 |
6.2.3 试验仪器与试剂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分析 |
6.3.2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变化分析 |
6.3.3 比呼吸速率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研究生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7)西安某小区污水源热泵系统故障智能诊断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关键点—软故障的故障诊断 |
1.3.2 结构体系 |
2 污水源热泵系统工作原理及相关故障 |
2.1 项目介绍 |
2.1.1 工程概况 |
2.1.2 设计参数及主要设备 |
2.1.3 系统传感器布设 |
2.2 污水源热泵工艺 |
2.2.1 污水性质分析 |
2.2.2 污水源热泵特点 |
2.3 污水源热泵运行原理 |
2.3.1 热泵循环热力学原理 |
2.3.2 污水源热泵工作原理 |
2.3.3 污水源热泵系统设计工况 |
2.4 热泵系统相关故障分析 |
2.4.1 传热系数经验计算公式 |
2.4.2 污垢分析 |
2.4.3 压缩机运行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单一智能算法的污水源热泵系统故障诊断 |
3.1 BP算法的热泵系统故障诊断 |
3.1.1 BP算法基本思想 |
3.1.2 污水源热泵系统故障诊断BP模型 |
3.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2 粒子群算法对热泵系统故障诊断 |
3.2.1 AWPSO算法基本思想 |
3.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3 SVM模型的热泵系统故障诊断 |
3.3.1 SVM算法基本思想 |
3.3.2 污水源热泵系统故障诊断SVM模型 |
3.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方法的污水源热泵系统故障诊断 |
4.1 故障特征敏感度分析 |
4.1.1 基本思想 |
4.1.2 降维实现步骤 |
4.1.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 多源信息融合 |
4.2.1 获取基本概率赋值(BPA)方法 |
4.2.2 基于D-S理论故障特征决策融合 |
4.3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污水源热泵故障诊断模型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8)基于LoRa的水质检测仪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2 水质检测仪设计的相关技术 |
2.1 温度检测 |
2.2 浊度检测 |
2.3 PH检测 |
2.4 LoRa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水质检测仪的硬件设计 |
3.1 水质检测仪硬件系统的总体设计 |
3.2 主控制器 |
3.3 水质参数采集模块 |
3.4 LoRa通信模块 |
3.5 水质检测仪的硬件连接图 |
3.6 本章小结 |
4 水质检测仪的软件设计与测试 |
4.1 水质检测仪软件的总体设计 |
4.2 水质检测仪开发环境的搭建 |
4.3 水质检测仪配置功能的软件设计 |
4.4 水质数据采集与存储的软件设计 |
4.5 LoRa通信设计 |
4.6 水质数据查询的软件设计 |
4.7 水质检测仪的测试与结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厌氧/好氧/缺氧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系统构建及强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好氧颗粒污泥及其培养条件 |
1.2.1 运行模式 |
1.2.2 剪切力 |
1.2.3 SBR运行和沉降时间 |
1.2.4 饥饿/营养阶段 |
1.3 好氧颗粒污泥稳态运行维持 |
1.3.1 进水水质 |
1.3.2 F/M和相关影响因素 |
1.3.3 SRT |
1.3.4 pH和温度 |
1.4 好氧颗粒污泥除污机理 |
1.4.1 碳去除机理 |
1.4.2 脱氮机理 |
1.4.3 除磷机理 |
1.5 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 |
1.5.1 接种污泥——好氧颗粒污泥微生物的起源 |
1.5.2 好氧污泥颗粒化过程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 |
1.5.3 好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组成 |
1.5.4 好氧颗粒污泥中微生物的空间分布 |
1.5.5 好氧颗粒污泥的微生物功能 |
1.6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6.1 课题来源 |
1.6.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3 研究内容 |
1.6.4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系统构建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装置与运行方式 |
2.2.2 试验用水与种泥 |
2.2.3 分析测试方法 |
2.2.4 非常规项目分析检测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好氧污泥颗粒化 |
2.3.2 同步脱氮除磷特性 |
2.3.3 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 |
2.3.4 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AGS-SNDPR系统同步脱氮除磷特性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好氧颗粒污泥反应器和运行方式 |
3.2.2 接种污泥及试验用水 |
3.2.3 分析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性能 |
3.3.2 典型周期除污性能 |
3.3.3 微生物群落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曝气时长控制的强化脱氮除磷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装置及运行方式 |
4.2.2 试验用水及种泥 |
4.2.3 分析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NDPR系统同步碳氮磷去除 |
4.3.2 颗粒污泥稳定性 |
4.3.3 微生物群落动态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表观气速调节的强化脱氮除磷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装置及运行方式 |
5.2.2 试验用水及种泥 |
5.2.3 分析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不同SGV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的特征 |
5.3.2 EPS含量及功能 |
5.3.3 强化脱氮特性分析 |
5.3.4 不同SGV条件下同步脱氮除磷机理 |
5.3.5 不同SGV下微生物群落演替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混合碳源有效利用的强化脱氮除磷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装置与运行方式 |
6.2.2 颗粒污泥及用水 |
6.2.3 分析测试方法 |
6.2.4 EPS提取与分析 |
6.2.5 高通量测序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好氧颗粒污泥特性 |
6.3.2 除污效能分析 |
6.3.3 EPS定性与定量分析 |
6.3.4 微生物群落演替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好氧颗粒污泥的存储及活性恢复研究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装置及运行方式 |
7.2.2 分析测试方法 |
7.2.3 高通量测序分析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颗粒污泥特性变化 |
7.3.2 系统除污效能 |
7.3.3 种群结构演替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10)对某型充氧车安全性设计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充氧车概况 |
1.2.1 充氧车组成结构 |
1.2.2 充氧车的功能及工作流程 |
1.3 充氧车安全性能的优化与发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充氧车的氧气系统分析 |
2.1 压缩机 |
2.1.1 压缩机的选择 |
2.1.2 003D1型隔膜式压缩机的构造与性能指标 |
2.2 气路系统 |
2.2.1 气路系统材质选择 |
2.2.2 阀门选型 |
2.2.3 氧气阀门安全操作要求 |
2.3 气瓶 |
2.3.1 气瓶的选型 |
2.3.2 气瓶安全使用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充氧车安全性设计 |
3.1 充氧车底盘改装安全性设计 |
3.1.1 改装后的充氧车重心计算 |
3.1.2 转向节球化质量的电磁无损检测研究 |
3.2 充氧车气路系统总成的试验要求 |
3.2.1 焊接管的探伤试验要求 |
3.2.2 气路系统的水压试验要求 |
3.2.3 气路系统的清洗脱脂试验要求 |
3.2.4 气路系统的气密性试验要求 |
3.2.5 防静电试验(接头电阻试验) |
3.3 充氧车电气系统安全预警设计 |
3.3.1 电气控制盒 |
3.3.2 传感器组 |
3.3.3 灭火系统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充氧车安全操作规定 |
4.1 存放安全规程 |
4.2 外场保障安全规程 |
4.3 操作安全规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充氧车系统试验 |
5.1 氧气压缩机试验设计 |
5.1.1 氧压机水压及气密性测试 |
5.1.2 氧压机性能测试 |
5.1.3 氧压机振动测试 |
5.2 充氧车气路系统试验设计 |
5.2.1 管道焊接接头射线检测 |
5.2.2 管道及配套件水压和脱脂试验 |
5.2.3 气路系统保障功能性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污水监测自动采集微电脑控制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电气控制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应用研究[J]. 王师. 机电信息, 2021(18)
- [2]表面活性剂控制微藻培养中生物污染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D]. 张奥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1(01)
- [3]SBR系统酸性条件反硝化及N2O转化特性[D]. 朱传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4]四环素与铜离子对生物除磷的影响[D]. 刘亚丽.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2)
- [5]基于智能控制技术与BIM的集中供热系统节能研究[D]. 李华鑫.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2)
- [6]氟罗沙星对生物除磷中微生物细胞物质及活性的影响[D]. 袁新锐.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7]西安某小区污水源热泵系统故障智能诊断算法研究[D]. 余华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基于LoRa的水质检测仪的设计[D]. 范璇逸.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厌氧/好氧/缺氧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颗粒污泥系统构建及强化策略研究[D]. 何秋来. 武汉大学, 2019(08)
- [10]对某型充氧车安全性设计的应用与研究[D]. 赵蕾.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