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穴位”形态学研究展望

21世纪“穴位”形态学研究展望

一、21世纪“穴位”的形态研究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肖雄[1](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邓超[2](2021)在《“标本配穴”针刺对反复移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调控胚胎着床障碍大鼠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 针刺治疗改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meta分析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作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辅助手段改善患者妊娠结局的有效性及目前研究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方法:对2020年02月以前发表的针刺治疗作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辅助手段改善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s)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结局指标包括临床妊娠率(CPR)与活产率(LBR)。文献形式包括中文文献与英文文献,采用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等英文数据库检索英文文献,采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数据库检索中文文献,采用Cochrane手册评估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合并与分析,meta分析结果以森林图的形式展示,采用亚组分析评估结果产生异质性的原因,采用漏斗图与Egger’s test评估文献的发表偏倚。结果:共筛选出34项符合条件的临床研究,包含5817名女性纳入到这项meta分析。针刺治疗与对照组在CPR方面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N/n=34/5817,RR= 1.21,95%可信区间(95%CI)[1.09,1.35],Z=3.48,P=0.0005),而在活产率方面未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N/n=13/3211,RR=1.18,95%CI[0.96,1.46],Z=0.38,P=0.12)。但是,临床妊娠率(I2=55%)与活产率(I2=59%)均存在较大的异质性。临床妊娠率的亚组分析显示产生异质性的原因与选穴方案、针刺次数、针刺时长、针刺时机、针刺形式、对照组CPR、已行周期数等因素有关。活产率的亚组分析显示产生异质性的原因与针刺次数与针刺时机有关。结论:针刺治疗能显着提高接受IVF-ET患者的临床妊娠率,不能显着提高活产率,但两项结果均存在较大异质性,其中,包括选穴方案、针刺时机在内的干预措施因素对结果的异质性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在未来有必要进一步制定更合理、规范、有效的干预措施,并进行更多RCTs与循证医学研究去揭示这一问题的真相。第二章“标本配穴”针刺治疗对反复移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目的:探讨“标本配穴”针刺治疗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反复移植失败(RIF)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武汉艾德华兹妇科门诊部就诊的100例反复移植失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激素替代治疗,试验组加用“标本配穴”针刺治疗。采用临床妊娠率(CPR)、活产率(LBR)评估“标本配穴”针刺改善RIF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标本配穴”针刺治疗的安全性。采用血清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含量,子宫内膜厚度、形态,以及患者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等情绪状态指标探讨“标本配穴”针刺治疗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10、TNF-α等细胞因子含量,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等情绪状态两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间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标本配穴”针刺能显着改善RIF患者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等妊娠结局指标,并且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IL-10、TNF-α等血清细胞因子含量、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等子宫内膜状态以及改善反复移植失败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调适心理有关。第三章“标本配穴”针刺对胚胎着床障碍大鼠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目的:探讨“标本配穴”针刺对胚胎着床障碍大鼠IL-10、TNF-α、IL-4和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0只早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C)、模型组(Model,M)、黄体酮组(Progesterone,P)和“标本配穴”针刺组(Acupunture,A),每组各10只。M组、P组和A组给予米非司酮麻油溶液皮下注射造模。自造模当天起,A组给予“标本配穴”针刺治疗,P组给予黄体酮麻油溶液皮下注射治疗。造模干预后第8d颈椎脱臼处死各组大鼠,观察各组大鼠胚胎着床数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10、IL-4、IFN-γ、TNF-α 的含量,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IL-10、IL-4、IFN-γ、TNF-α的蛋白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各组大鼠子宫内膜IL-10、IL-4、IFN-γ、TNF-α 的 mRNA 表达。结果:各组在上述指标的比较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M组、A组及P组大鼠胚胎着床数均显着减少(P<0.05),血清IL-4、IL-10的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子宫内膜IL-4、IL-10的蛋白与mRNA表达均显着降低(P<0.05),而血清IFN-γ、TNF-α的含量均显着升高(P<0.05),子宫内膜IFN-γ、TNF-α的蛋白与mRNA均显着升高(P<0.05);与M组相比,A组与P组的胚胎着床数均明显增加(P<0.05),血清IL-4、IL-10的含量均显着升高(P<0.05),子宫内膜IL-4、IL-10的蛋白与mRNA表达均显着升高(P<0.05),而血清IFN-γ、TNF-α的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子宫内膜IFN-γ、TNF-α的蛋白与mRNA均显着降低(P<0.05);与P组相比,A组的胚胎着床数、血清IL-10、IL-4、IFN-γ、TNF-α 的含量及子宫内膜 IL-10、IL-4、IFN-γ、TNF-α的蛋白与mRNA表达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标本配穴”针刺治疗能显着提高胚胎着床障碍大鼠的胚胎着床数,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与子宫内膜的IL-4、IL-10及下调IFN-γ、TNF-α的表达,恢复Th1与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平衡有关。

王欢[3](2021)在《基于PLC依赖性信号通路探讨穴位埋线对“虚、瘀”状态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上皮屏障的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虚、瘀”状态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肠黏膜上皮屏障的影响;基于PLC依赖性信号通路探讨穴位埋线对肠黏膜上皮屏障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1、体内实验:穴位埋线对“虚、瘀”状态下UC大鼠肠黏膜上皮屏障的影响。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与模型组48只。模型组采用腺嘌呤、番泻叶分阶段灌胃制造大鼠“虚、瘀”状态,接着用5%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100 mg/kg)加0.25 ml 50%乙醇灌肠建立大鼠UC模型,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再次随机分为模型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和穴位埋线组各10只。穴位埋线组在双侧“天枢”、“足三里”、“膈俞”、“脾俞”、“肾俞”、“大肠俞”穴进行埋线治疗,每14天1次,共3次。柳氮磺吡啶组采用柳氮磺吡啶灌胃治疗,每日1次,共42天。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变化、肛温变化及便血情况,采用肉眼及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组织外观及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D乳酸(D-LA)、二胺氧化酶(DAO)、蛋白激酶C(PKC)、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2型(CAMK2)和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含量,RT-PCR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肠黏膜紧密连接(TJ)蛋白occludin、claudin1、claudin2、claudin8、ZO-1、cingulin、zonulin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occludin、claudin1、claudin2、claudin8、ZO-1、cingulin、zonulin、PKC、CAMK2和MLCK的蛋白表达水平。2、体外实验:穴位埋线后血清基于PLC依赖性信号通路对Caco-2细胞屏障损伤的调控作用。将Caco-2细胞培养23天建立体外肠上皮屏障模型,然后将细胞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空白大鼠血清组、埋线大鼠血清组、埋线血清加PLC抑制剂组、埋线血清加阴性抑制剂组和PLC抑制剂组共7组。空白组不予以任何处理,其余6组均予终浓度为50mmol/L的乙醇共同孵育6h,造成肠黏膜上皮屏障功能受损。除模型组外,另5组采取相应治疗干预方案,每项实验均选取至少3组非同代细胞进行。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Caco-2细胞结构,采用跨上皮细胞电阻(TEER)测量和荧光素钠透过率测定的方法对各组肠上皮屏障功能进行评估,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PKC、CAMK2和MLC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显着降低(P<0.01),结肠组织明显肿胀,出血,大量炎性细胞浸润,DAI评分、结肠黏膜损伤指数评分及组织学损伤指数评分均显着升高(P<0.01),血清中D-LA、DAO、PKC、CAMK2和MLCK含量均显着升高(P<0.01),结肠组织内occludin、claudin1、claudin8、ZO-1和cingulin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claudin2和zonulin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PKC、CAMK2和MLCK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柳氮磺吡啶组和穴位埋线组大鼠体质量显着升高(P<0.01),结肠病变明显减轻,DAI评分、黏膜损伤指数评分和组织学损伤指数评分显着降低(P<0.01,P<0.05),血清中D-LA、DAO、PKC、CAMK2和MLCK含量均显着降低(P<0.01),结肠组织内occludin、claudin1、claudin8、ZO-1和cingulin 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增高(P<0.05,P<0.01),claudin2、zonul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PKC、CAMK2和MLCK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P<0.05)。穴位埋线组和柳氮磺吡啶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空白大鼠血清组细胞间隙均增宽,细胞排列疏松,线粒体大多已变性,细胞核与细胞质也出现了间隙。TEER显着降低(P<0.01),荧光素钠透过率显着升高(P<0.01),PKC、CAMK2、MLCK蛋白表达水平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埋线大鼠血清组、埋线大鼠加PLC抑制剂组、埋线大鼠血清加阴性抑制剂组、PLC抑制剂组细胞的紧密连接均有增加,且连接较紧密,有部分扩张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增多,TEER显着升高(P<0.01),荧光素钠透过率显着降低(P<0.01),PKC、CAMK2和MLCK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P<0.05);与埋线大鼠血清组和PLC抑制剂组比较,埋线大鼠血清加PLC抑制剂组细胞内镜下紧密连接更多,TEER显着升高(P<0.01),荧光素钠透过率显着降低(P<0.01,P<0.05),PKC、CAMK2和MLCK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P<0.01,P<0.05);模型组与空白大鼠血清组、埋线大鼠血清组与埋线大鼠血清加阴性抑制剂组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穴位埋线可改善“虚、瘀”状态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便血及体质量情况,降低DAI、黏膜损伤指数及组织形态损伤指数评分;2、穴位埋线能上调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claudin1、claudin8、zo-1、cingulin的表达,下调claudin2、zonulin的表达,降低黏膜上皮通透性,促进肠黏膜愈合。3、穴位埋线能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蛋白激酶PKC、CAMK2和MLCK的表达;4、穴位埋线后大鼠血清能升高被乙醇破坏的Caco-2细胞的TEER,降低荧光素钠透过率,降低细胞PKC、CAMK2和MLCK蛋白的表达;5、穴位埋线可能通过抑制PLC信号通路进而抑制PKC、CAMK2和MLCK蛋白的表达,从而调控紧密连接蛋白以修复肠黏膜上皮屏障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易岚[4](2021)在《灸法干预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结缔组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模型大鼠分别进行艾灸、热敏灸治疗,探讨灸法对膝骨性关节炎结缔组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木瓜蛋白酶注射法制备大鼠KOA模型。将SPF级大鼠采用随机抽样法分组,造模组进行备皮麻醉后,用配置好的4%的木瓜蛋白酶溶液注入大鼠双侧膝关节腔,制得大鼠KOA模型。HE染色以及改良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热敏灸对大鼠关节软骨形态学的影响。2.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1β,TGF-β1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各组大鼠关节液中NO含量。3.HE染色观察热敏灸对大鼠滑膜组织的作用。4.HE、MASSON染色观察热敏灸对大鼠浅筋膜胶原纤维的作用。5.免疫组化法(SP)以及蛋白印迹法(WB)分别观察大鼠穴位下筋膜、滑膜中ERK1/2、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1.大鼠关节软骨形态学变化:正常组软骨面平整且软骨层较厚,软骨细胞多且排列整齐,潮线清晰连贯,结构清楚;模型组软骨表面粗糙破裂,细胞减少,潮线中断紊乱。即膝关节注射木瓜蛋白酶可有效制定大鼠膝骨性关节炎模型。2.大鼠血清IL-1β、TGF-β1结果以及关节液中NO含量变化: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艾灸组、热敏灸组IL-1β、NO含量均升高,TGF-β1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热敏灸组、艾灸组IL-1β、NO含量显着降低(P<0.01),TGF-β1含量显着升高(P<0.01)。与艾灸组比较,热敏灸组大鼠血清中IL-1β、NO含量显着降低(P<0.01),TGF-β1含量显着升高(P<0.01)。3.HE染色观察热敏灸对大鼠滑膜组织的影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滑膜细胞增生、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和血管增生均明显增加(P<0.01)。艾灸组、热敏灸组与模型组比较,滑膜细胞增生、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和血管增生均明显降低(P<0.01),与艾灸组相比,热敏灸组滑膜增生、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皆有改善(P<0.01)。4.HE、MASSON染色观察热敏灸对大鼠浅筋膜影响:HE染色:正常组和模型组中成纤维性滑膜细胞成“星形”或“纺锤形”,边界模糊,胞核色深形较小,浆细胞性滑膜细胞分布较少,胞体与圆形相像,胞核大且圆,着色较深,胶原纤维排列紊乱。经灸法治疗后,胶原纤维呈波浪式分布,交叉呈网,长纤维细胞扁平或呈“梭形”,浆细胞分布较多。MASSON染色:正常组胶原纤维整体呈纵向分布,经灸法治疗后,呈波浪式分布,且胶原纤维含量明显升高。5.免疫组化与Western-Blot法检测:免疫组化拍片显示结合区域呈现棕黄色,阳性结合区域多集中于成纤维细胞,胞质胞核均可染。各组大鼠腧穴区穴位下筋膜组织和滑膜组织中ERK1/2有不同程度表达,ERK1/2以及p-ERK1/2的含量都会有提高,p-ERK1/2含量提高的更为明显,且热敏灸效果比艾灸组的疗效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采用木瓜蛋白酶注入大鼠膝关节腔可有效制备膝骨性关节炎模型。2.灸法可降低血液中IL-1β以及关节液中NO含量,升高血液中TGF-β1含量,从而缓解膝骨性关节炎症状。3.灸法可能通过影响穴位局部以及病灶处(关节滑膜)结缔组织发生形态学改变,从而达到其治疗效果,其进一步机理可能是通过激活ERK1/2-MAPK信号通路实现的。

张健[5](2021)在《2型糖尿病典型体质患者的十二经原穴电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采集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与其十二经原穴电学特征信息,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典型体质与其十二经原穴的电学特征之间的关系,为2型糖尿病的中医诊疗和预防保健提供新的理论数据。方法:本研究通过采用中医体质学评价与经穴脏腑平衡检测系统,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中符合阴虚质者(30例)、气虚质者(30例)、痰湿质者(30例)纳入2型糖尿病典型体质组,收集健康志愿者中符合平和质者(3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用检测软件“48路经穴动态电阻抗信息同步探测仪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对120例受试者的十二经脉原穴共24穴的“电阻抗迟滞”特征进行探测,比较分析120例受试者十二经原穴阻抗平均数及平衡系数均数。结果:(1)2型糖尿病阴虚质组太渊穴阻抗平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阴虚质组太溪穴阻抗平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阴虚质组太渊穴平衡系数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阴虚质组阳池穴平衡系数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阴虚质组太溪穴平衡系数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2型糖尿病气虚质组太渊穴阻抗平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气虚质组太白穴阻抗平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气虚质组冲阳穴阻抗平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气虚质组太渊穴平衡系数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气虚质组太白穴平衡系数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气虚质组冲阳穴平衡系数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气虚质组太冲穴平衡系数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3)2型糖尿病痰湿质组合谷穴阻抗平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痰湿质组腕骨穴阻抗平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痰湿质组太白穴阻抗平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痰湿质组合谷穴平衡系数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痰湿质组阳池穴平衡系数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痰湿质组太白穴平衡系数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痰湿质组冲阳穴平衡系数均数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1)2型糖尿病阴虚质患者十二经原穴中太渊穴、太溪穴阻抗值异常增高,左右太渊穴、阳池穴、太溪穴处于失衡状态。(2)2型糖尿病气虚质患者十二经原穴中太渊穴、太白穴、冲阳穴阻抗值异常增高,左右太渊穴、太白穴、冲阳穴、太冲穴处于失衡状态。(3)2型糖尿病痰湿质患者十二经原穴中合谷穴、腕骨穴、太白穴阻抗值异常增高,左右合谷穴、阳池穴、太白穴、冲阳穴处于失衡状态。

牛瑞瑞[6](2021)在《城市公共空间改造中针灸式设计方法的运用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商业模式和社交习惯的急剧变化,城市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节点,正面临着公共性的衰退和公共生活的不断减少。旧城的公共空间改造也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行,对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和场所精神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因此,找到一种可以实现物质更新与历史文化传承相协调的空间改造方法,对于当前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改造现状非常重要。本文以“城市针灸”理论为基础,用针灸式设计方法干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改造,选择具有针灸式改造典型属性的项目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了针灸式设计方法,构建基于城市公共空间改造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论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与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城市针灸”、“城市公共空间”等概念做出界定,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改造的现状、问题以及改造的原则,并结合针灸式设计方法的特征和优势,对把城市针灸引入到城市公共空间改造中的可行性做出了分析研究。其次,对城市公共空间改造中针灸式的设计方法进行阐述,从小规模点式切入改造、文化元素介入、绿化介入等方面进行切入。最后,以哈尔滨老道外中华巴洛克街区为例,研究和总结针灸式设计方法在城市公共空间改造中的具体运用,提出针灸式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对于未来针灸式设计运用于城市公共空间改造中的展望,探索适宜中国城市公共空间改造的有效方略。

周言[7](2020)在《广西中小城市的微更新方法研究 ——以东兴市黄花岗街道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国土空间规划的不断推进,城市更新已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过去30年,广西中小城市在快速过程发展中累计的诸多问题在城市存量阶段逐一显现,城市千城一面、空间品质低下、老城区衰退等问题都急需在新一轮的城市建设中进行修补和修复。然而广西中小城市面临的土地发展束缚、财政能力制约、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已让大拆大建的更新发展模式捉襟见肘,小规模、渐进式、鼓励多元主体参与的城市更新优势逐渐显现,更有益于解决广西中小城市更新问题。论文以广西中小城市发展特征为基础,通过东兴市黄花岗街道更新的实证对广西中小城市运用多元主体参与进行城市更新的方法展开研究,尝试为广西中小城市探索出一条低成本、低维护、高品质、高参与度的城市更新路径。本文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阐述微更新相关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内容方法等;第二章为微更新相关概念与理论部分,评析了国内外微更新研究以及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更新研究,着重研究了英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城市更新中针对多元主体参与更新的实践应用,并进行借鉴总结。论文第三章论述了我国广西中小城市更新所面临的经济水平有限、城市意象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公众无法有效参与城市微更新等问题,提出发展目标,以及分析了广西中小城市中不同参与主体主导更新的利弊,最后进行了多元主体参与广西中小城市微更新的适用性分析。第四章根据广西东兴市黄花岗路更新项目,进行多样性导向下的多元主体参与更新实践分析与研究,介绍了黄花岗路更新背景与参与主体,并重点论述在更新的不同阶段多元主体参与更新的具体方法,以求提升空间品质、促进城市多样性生成。第五章针对黄花岗路的更新实践总结促进广西中小城市多样性生成的多元主体参与城市微更新方法,总结了不同更新阶段多元主体有效参与更新的具体方法,最后并陈述了多元主体参与微更新的优势。

赵富生(Teo Hoo Seng)[8](2020)在《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在新加坡的应用与展望》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中国与新加坡的中医治未病的理论源头、历史延革、应用特点及现状,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索和明确新加坡中医(针灸)治未病的应用特点和发展方向,进一步探讨在新加坡更有效地推广和应用中医(针灸)治未病的策略和方法。方法:第一部分利用人工查阅历代医籍并用计算机检索相关文献,采取归纳法、逻辑推理法,对有关中医治未病的理论起源、历史延革、应用特点及现状进行研究整理;其中涉及中医(针灸)治未病思想的概念、起源与源流、应用、着名医家治未病特色、体质与亚健康治未病的关系。第二部分研究新加坡的历史、人文、地理、教育、国民生活饮食习惯、体质与健康、老龄化与慢性病、医疗体系与开支,以及新加坡中医的历史、团体、教育、法规、科研、刊物与现状。同时为了解新加坡执业中医师对中医(针灸)治未病的认知及其在临床的应用情况,本研究开展了网络和纸质版问卷调查,调查时间段从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之间。在谷歌doc google(Doc.google.com)调查问卷软件自设30道题目,总共发出600份问卷,回收541份问卷,完整有效问卷共计509份,有效率84.8%。全部数据人工输入到谷歌(doc Google)的自设表格里,这些输入数据由谷歌网站Google Forms(Doc.google.com)自动统计后提取结果,全部原始数据保存至微软Excel电子表中,再进一步进行结果分析。第三部分通过对比分析中国与新加坡在中医治未病方面的现况及新加坡问卷调查结果,综合讨论新加坡与中国在中医治未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探讨新加坡在中医(针灸)治未病应用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有益的建议。结果:一、中医治未病博大精深,从古至今被诸多医家所重视,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治未病方法与思想。当代人们比以往更注重养生,防病于未然的治未病思想不断加强,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食疗、药膳等中医方法,使得机体阴阳平衡,不为外邪所伤。现代中医体质辨识是中医治未病的重要内容,正确的饮食起居,调节情志,改善体质,防病于未然。中国中医治未病发展日趋成熟,但在建立健全体系、培养专业人才建设、医患互动性、市场规范化管理等方面仍面临挑战,使中医治未病在中国尚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主要作用。二、新加坡中医注重养生保健,调理防病,这也是中医治未病的基本要求。本次接受调查的中医师大多数了解和认同中医治未病的概念,并认为食疗、情志调节和练功等方式是中医治未病的选择方式;其次,对于已病之人则需要以中医师介入治疗和调养为主;再者,中医治未病适用病症主要为慢性病、情志病、老年病及各种痛症,施治场所主要在中医医疗机构;并认为在收费方面不能比普通中医治疗费用高。超过半数接受调查的中医师都曾有应用针灸治未病的经历,并且超过一半取得有效或显着有效的结果。大部分接受调查的中医师认为,针灸治未病应用范围广,疗效好且方便、安全,只是担心患者不接受或不能坚持;并且对中医针灸治未病在新加坡的发展前景持乐观的态度。大多数接受调查的中医师对自身及新加坡中医治未病的应用情况不满意,他们认为:第一,治疗水平需要提高;第二,制约新加坡中医治未病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大众不了解;第三,政府和中医机构对民众应加大宣传,而且应将中医治未病纳入政府的医疗保障体系。三、中国与新加坡中医治未病的现况对比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新加坡在中医(针灸)治未病应用与发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在此提供一些意见与建议,如下:1.教育与宣传方面:加强中医师的教育和培训;利益相关者的教育与沟通;大众的知识和理念、自主健康和推广宣传。2.政策与实施方面:加大政府的政策的和财力支持,将中医治未病纳入医保:社区健康管理;全民健康计划;实施对民间宣传:中西医结合;社区中医体质辨识体检;“以老护老”计划;以针灸为中医治未病开路。3.临床科研方面:研究项目的选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中医(针灸)治未病健康管理;循证医学研究中医(针灸)治未病;临床研究未病人群。结论:未病养生,防于未然;潜病未发,救于萌芽;病初即治,以防变证;病愈调护,防止复发,为中医治未病主要基石。现代医学逐渐从疾病医学转为健康(预防)医学,给中医治未病带来了与当今主流医学接轨的机遇。而针灸疗法则是最方便和重要的切入主流医学的疗法。新加坡由于地缘政治与历史因素,形成了新加坡式中医特色。中医治未病在新加坡的状况是:1、中医治未病思想还未普及化;2、中医治未病有关的产业尚未形成可行模式和规模;3、中医治未病的发展生态系统及条件尚未成熟,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空间,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加坡政府的支持、对中医师有效的继续教育、对民众健康理念的普及和推广、中西医的融合程度等因素,将是中医(针灸)治未病及相关的治疗养护措施在新加坡落实与推广成败的关键因素。

邓士文[9](2020)在《基于“都市针灸”理论的社区微更新研究》文中提出社区是城市居民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风貌及社区文化,社区也是大城市中个体的情感归属。然而,社会网络与人际交流方式的改变,导致传统社区已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一些老旧社区出现了人居环境破败、居民关系冷漠、社区活力不足等问题,社区更新迫在眉睫。大拆大建的社区更新模式,对资金数量和管理水平要求很高,而且各方利益诉求难以均衡,更重要的是社区的特色与文脉也将因此消失殆尽,社区更新不应是一时的改造活动,而应是一个永续经营的工程。因此,寻求一种小规模、渐进式的社区微更新策略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将城市社区看作有机生命体,并引入“都市针灸”理论,对基于“都市针灸”理论的社区微更新策略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探寻出更加满足当前需求的社区微更新方法。本论文主要包括六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相关概念、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与内容进行阐述。第二章为相关理论研究,主要对国内外关于社区微更新和“都市针灸”理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进展进行研究,并通过对理论演进和实践成果的总结归纳,为本文的写作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社区微更新的关键要素和设计原则,本章将“都市针灸”理论引入到了社区微更新中。首先,分析了社区微更新的现状;接着,提炼出了社区微更新的三个关键要素:介入规模、参与主体、微更新成果;最后,归纳出了基于“都市针灸”理论的社区微更新原则:针灸穴位要敏感、更新规模要微小、微更新过程渐进化、微更新空间可催化、微更新成果有关联。第四章为基于“都市针灸”理论的社区微更新策略,主要内容为具体阐释基于“都市针灸”理论的社区微更新策略,并以实际案例为导向,详细具体的说明如何将“都市针灸”理论应用于社区微更新,为将该策略用于具体社区微更新实践奠定了基础。第五章为实例验证,以广州竹丝岗社区的微更新作为研究对象,并从“都市针灸”理论的视角对其进行解析和评价,生动展现了一个将“都市针灸”理论应用于社区微更新的案例。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主要对全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进行总结,并且归纳出本次研究存在的不足,对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张星贺[10](2020)在《基于“肾脑相关”理论六味地黄膏膏摩干预对脑瘫幼鼠皮层损伤修复及BDNF/TrkB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基于“肾脑相关”理论,采用六味地黄膏膏摩对脑瘫(cerebral palsy,CP)幼鼠进行干预,观察六味地黄膏膏摩对CP幼鼠大脑皮层损伤修复及BDNF/TrkB表达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采用六味地黄膏膏摩治疗CP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采用文献搜集及数据挖掘的方法,探讨“肾脑相关”理论的渊源及发展脉络,探究中医对CP病因病机的认识,整理总结齐鲁小儿推拿治疗CP的辨证选穴规律,分析六味地黄膏膏摩治疗CP的理论基础及优势。2.实验研究(1)实验动物:50只幼鼠经造模等处理措施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推拿组、涂膏组及六味地黄膏膏摩组,每组10只。(2)干预方法:推拿组采用指摩法摩肾俞穴;涂膏组将六味地黄膏涂于肾俞穴部位;六味地黄膏膏摩组将六味地黄膏涂于肾俞穴部位,并采用指摩法摩肾俞穴;以上三组每日干预1次,共干预28天。模型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幼鼠给予禁食处理。(3)指标检测:幼鼠麻醉后,提取并制备血清样本、大脑石蜡切片及皮层蛋白样本;采用尼氏染色观察大脑皮层神经元形态及数量;采用ELISA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 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及酪氨酸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B)含量;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大脑皮层BDNF/TrkB荧光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脑皮层BDNF/Trk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文献研究(1)“肾脑相关”理论起源于战国秦汉时期且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完善并应于疾病的辨证论治当中。(2)先天禀赋不足、肾精化髓无力而脑髓失养是CP的主要病因病机。(3)齐鲁小儿推拿在“肾脑相关”理论指导下对CP进行辨证论治,采用补肾益脑的肾水穴、二人上马穴、肾俞穴做为治疗CP的核心,但肾水穴、二人上马穴无动物体表定位。(4)六味地黄膏膏摩法由摩肾俞的推拿手法与六味地黄膏组成,能够发挥推拿以及药物的双重效果,具有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的作用,其解决CP患儿服药困难的难题,适宜CP患儿的使用。2.实验研究(1)六味地黄膏膏摩对CP幼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形态及数量的影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六味地黄膏膏摩组、推拿组、涂膏组皮层神经元细胞形态及分布均有所改善,染色深浅、透明度较为一致,尼氏小体较多,且正常形态神经元数量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六味地黄膏膏摩组、推拿组、涂膏组皮层神经元细胞形态及分布均较差,染色深浅、透明度不一。但六味地黄膏膏摩组皮层正常形态神经元数量高于推拿组、涂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推拿组、涂膏组皮层正常形态神经元数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六味地黄膏膏摩对CP幼鼠血清及皮层BDNF/TrkB表达水平的影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六味地黄膏膏摩组血清BDNF含量、皮层BDNF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推拿组、涂膏组血清BDNF含量及皮层蛋白BDNF表达水平分别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六味地黄膏膏摩组、推拿组、涂膏组血清BDNF含量两两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六味地黄膏膏摩组皮层BDNF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推拿组、涂膏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推拿组、涂膏组皮层BDNF蛋白表达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六味地黄膏膏摩组、推拿组、涂膏组血清TrkB含量无显着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六味地黄膏膏摩组皮层Trk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组、涂膏组皮层TrkB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推拿组相比较,六味地黄膏膏摩组血清TrkB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六味地黄膏膏摩组、推拿组血清TrkB含量分别涂膏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推拿组、涂膏组相比较,六味地黄膏膏摩组皮层Trk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推拿组、涂膏组皮层TrkB蛋白表达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基于“肾脑相关”理论、CP病因病机、齐鲁小儿推拿治疗CP辨证选穴规律的六味地黄膏膏摩法理论上具有补肾益脑的功效,采用该疗法治疗CP具有可行性、优势性。2.六味地黄膏膏摩、单纯推拿、单纯涂六味地黄膏均能对CP幼鼠皮层神经元损伤起到修复作用,且六味地黄膏膏摩的修复效果最佳。3.六味地黄膏膏摩增强了CP幼鼠血清及大脑皮层BDNF的表达,但其对CP幼鼠血清TrkB表达的影响不显着。单纯推拿及单纯涂六味地黄膏对CP幼鼠血清及大脑皮层BDNF及TrkB表达的影响均不显着。六味地黄膏膏摩抑制了CP幼鼠大脑皮层TrkB的表达,其可能与TrkB的磷酸化有关。

二、21世纪“穴位”的形态研究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穴位”的形态研究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 选题依据
        (二) 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新中国“十七年”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三) 运动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材料
        (一) 材料来源
        (二) 材料的甄选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四) 简要评议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一、西医学习针灸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结语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2)“标本配穴”针刺对反复移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调控胚胎着床障碍大鼠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Abbreviation)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针刺治疗改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meta分析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检索方法
        1.2. 文献的筛选与纳入方法
        1.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方法
        1.4. 文献数据合并与分析方法
        1.5. 亚组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特征
        2.3. 文献的出版形式
        2.4. 文献质量评价结果
        2.5. 妊娠结局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
        2.6. 亚组分析结果
        2.7. 发表偏倚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
        3.2. 本次meta分析研究的意义
        3.3. 本次meta分析的局限性
        3.4. 未来研究的展望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标本配穴”针刺治疗对反复移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1.2.治疗方法
        1.3.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妊娠率比较
        2.2.两组患者治疗后活产率比较
        2.3.两组患者血清 IL-10、TNF-α含量及 TNF-α/IL-10 比较
        2.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与形态的比较
        2.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SAS、SDS 得分比较
        2.6.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7.“标本配穴”针刺治疗 RIF 患者典型病例
    3.讨论
        3.1.结果分析
        3.2.中医对反复移植失败的认识
        3.3.选穴依据
        3.4.“标本配穴”理论在各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与优势
        3.5.针灸应用于辅助生殖临床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3.6.本章研究的不足
    4.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标本配穴”针刺对胚胎着床障碍大鼠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
        1.2.主要试剂与仪器
        1.3.主要溶液的配制方法
        1.4.分组与造模
        1.5.干预方法
        1.6.取材方法
        1.7.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1.8.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大鼠胚胎着床数比较
        2.2. 大鼠血清IL-10、IL-4、IFN-γ、TNF-α的含量比较
        2.3. 大鼠子宫内膜IL-10、IL-4、IFN-γ、TNF-α的蛋白表达比较
        2.4. 大鼠子宫内膜 IL-10、IL-4、IFN-γ、TNF-α的 mRNA 表达比较
    3. 讨论
        3.1. 胚胎着床障碍大鼠模型
        3.2. IL-4、IL-10与妊娠的关系
        3.3. IFN-γ、TNF-α与妊娠的关系
        3.4. Th1/Th2平衡与妊娠的关系
        3.5. 本章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一 综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反复移植失败的诊断标准与致病因素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第一章亚组分析结果(森林图)
    1. 临床妊娠率的亚组分析结果(森林图)
    2. 活产率的亚组分析结果(森林图)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3)基于PLC依赖性信号通路探讨穴位埋线对“虚、瘀”状态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上皮屏障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穴位埋线对“虚、瘀”状态下UC大鼠肠黏膜上皮屏障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药物配制
        2.3 模型制备
        2.4 干预方法
        2.5 取材
        2.6 观察指标及方法
        2.6.1 一般情况(体质量、肛温、粪便、DAI、结肠组织外观形态)
        2.6.2 结肠组织病理变化(HE染色法)
        2.6.3 结肠黏膜通透性指标检测(ELISA法)
        2.6.4 结肠组织上皮细胞紧密连接改变
        2.6.4.1 实时定量PCR检测
        2.6.4.2 Western blot检测
        2.6.5 穴位埋线对PLC通路PKC、CAMK2和MLCK蛋白水平的影响
        2.6.5.1 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PKC、CAMK2和MLCK含量
        2.6.5.2 WB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PKC、CAMK2和MLCK的蛋白表达水平
        2.7 统计学分析
    3.实验结果
        3.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比较
        3.1.1 体质量比较
        3.1.2 饮水量比较
        3.1.3 肛温比较
        3.1.4 DAI评分情况比较
        3.2 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及病理比较
        3.2.1 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一般形态比较
        3.2.2 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形态比较
        3.3 各组大鼠血清D-LA、DAO含量比较
        3.4 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水平比较
        3.4.1 各组大鼠结肠组织occludin、claudin1、claudin2、claudin8、zo-1、cingulin、zonulin mRNA水平比较
        3.4.2 各组大鼠结肠组织occludin、claudin1、claudin2、claudin8、zo-1、cingulin、zonulin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3.5 PLC通路相关蛋白激酶的影响
        3.5.1 各组大鼠血清PKC、CAMK2和MLCK含量比较
        3.5.2 各组大鼠结肠组织PKC、CAMK2和MLCK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4.讨论
        4.1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虚、瘀”的认识
        4.2 关于模型的制备
        4.3 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4.4 选穴依据
        4.5 穴位埋线通过调节脾肾功能治疗“虚、瘀”状态下UC
        4.6 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黏膜上皮屏障
        4.7 蛋白激酶PKC、CAMK2和MLCK与 TJ
    5.结论
第二部分 穴位埋线基于PLC依赖性信号通路对肠黏膜上皮屏障损伤的调控作用
    1.实验材料
        1.1 实验细胞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大鼠埋线后血清的制备与灭活
        2.2 Caco-2 细胞培养
        2.3 Caco-2 细胞单层模型的构建
        2.3.1 细胞接种
        2.3.2 TEER的测定
        2.4 CCK8 实验
        2.5 Caco-2 细胞分组、细胞黏膜屏障破坏模型的构建及干预方法
        2.6 观察指标及方法
        2.6.1 透射电镜观察各组Caco-2 细胞结构
        2.6.2 评估各组细胞肠上皮屏障功能
        2.6.2.1 TEER测量
        2.6.2.2 荧光素钠透过率测定
        2.6.3 Western blot检测
        2.7 统计学分析
    3.实验结果
        3.1 Caco-2 单层细胞模型的评价
        3.2 各组细胞透射电镜情况比较
        3.3 各组细胞屏障功能比较
        3.3.1 TEER比较
        3.3.2 荧光素钠透过率比较
        3.4 各组细胞PKC、CAMK2、MLCK蛋白表达水平比较
    4.讨论
        4.1 关于Caco2细胞模型
        4.2 关于Caco-2 细胞模型完整性和紧密性的评价
        4.3 PLC信号通路与相关蛋白激酶
    5.结论
第三部分 全文讨论
    1.西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现状
    2.PLC信号通路及相关蛋白激酶对紧密连接的影响
        2.1 PKC
        2.2 CAMK2
        2.3 MLCK
    3.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现状
        3.1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3.2 中医常见证型及治疗方法
        3.2.1 内治法
        3.2.2 外治法
        3.3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研究
        3.3.1 调节UC免疫应答
        3.3.2 保护肠黏膜上皮屏障
        3.3.3 调节肠道菌群
        3.3.4 不同中医证型中医治疗的机制研究
    4.穴位埋线疗法及治疗优势
        4.1 穴位埋线理论发展及作用
        4.2 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4.3 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5.基于信号通路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总结
全文结论
小结、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References
综述 溃疡性结肠炎的传统药物及补充与替代医学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4)灸法干预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结缔组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章 大鼠膝骨性关节炎模型的制备与评价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1.2 实验器材
        1.1.3 实验药品及试剂
        1.1.4 造模
        1.1.5 试验取材及处理方法
    1.2 实验结果
        1.2.1 直观情况
        1.2.2 大鼠体重与膝关节直径变化
        1.2.3 关节软骨镜下HE染色及改良番红O-固绿软骨染色
        1.2.4 基于改良Mankin评分标准
    1.3 讨论
第二章 热敏灸对KOA大鼠血清IL-1β,TGF-β1及关节液NO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2.1.2 实验器材
        2.1.3 实验药品及试剂
        2.1.4 实验选穴及治疗
        2.1.5 实验取材及处理方法
        2.1.6 免疫酶联实验法(ELISA)
        2.1.7 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含量
        2.1.8 统计学分析
    2.2 实验结果
        2.2.1 各组大鼠尾温图表
        2.2.2 各组大鼠血清IL-1β,TGF-β1含量
        2.2.3 各组大鼠关节液中NO含量
    2.3 讨论
第三章 热敏灸对滑膜以及穴位下筋膜形态学改变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动物分组
        3.1.2 实验器材与试剂
        3.1.3 实验选穴及治疗
        3.1.4 实验取材及处理方法
        3.1.5 HE染色方法
        3.1.6 改良MASSON染色方法
        3.1.7 图片处理
        3.1.8 统计学分析
    3.2 实验结果
        3.2.1 浅筋膜镜下HE染色与MASSON染色
        3.2.2 滑膜镜下HE染色
    3.3 讨论
第四章 热敏灸对穴位筋膜、滑膜中ERK1/2、P-ERK1/2蛋白的表达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4.1.2 实验器材与试剂
        4.1.3 实验选穴及治疗
        4.1.4 实验取材及处理方法
        4.1.5 穴位下筋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4.1.6 蛋白印迹法检测
        4.1.7 统计学分析
    4.2 实验结果
        4.2.1 镜下观察免疫组化结果
        4.2.2 滑膜蛋白印迹结果
    4.3 讨论
分析与讨论
结论
创新点、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机理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5)2型糖尿病典型体质患者的十二经原穴电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来源
    2.2 研究标准
    2.3 分组方法
    2.4 检测方法
    2.5 观察指标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分析
    3.2 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中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
    4.2 现代医学对2 型糖尿病的认识
    4.3 2 型糖尿病的预防认识
    4.4 中医体质学研究
    4.5 2 型糖尿病典型体质选取的依据
    4.6 十二经原穴选取的依据
    4.7 经穴电学特征研究
    4.8 结果分析
5 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7 参考文献
8 综述 近五年 2 型糖尿病中医体质相关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9 附表
个人简介
致谢

(6)城市公共空间改造中针灸式设计方法的运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于针灸式设计方法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改造理论研究
    2.1 城市针灸式设计方法概念的诠释
        2.1.1 中医针灸理念的启发
        2.1.2 城市针灸式设计方法的内涵
        2.1.3 城市针灸式设计方法的特征
        2.1.4 城市“穴位”在城市针灸理论中的定位与体现
    2.2 城市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
        2.2.1 建筑
        2.2.2 街道
        2.2.3 广场
        2.2.4 绿地
    2.3 城市公共空间的特征
        2.3.1 地域性和可识性
        2.3.2 整体性
        2.3.3 生态性
        2.3.4 气候性
        2.3.5 文化性
        2.3.6 尺度感
    2.4 基于针灸式设计方法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改造
        2.4.1 城市公共空间改造的现状和问题
        2.4.2 城市公共空间改造的原则
        2.4.3 针灸式设计方法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改造可行性
        2.4.4 城市公共空间改造中针灸式设计方法的优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公共空间改造中针灸式设计方法运用研究
    3.1 点式切入改造法
        3.1.1 街道空间
        3.1.2 广场空间
        3.1.3 建筑
    3.2 文化元素介入法
        3.2.1 标志性文化建筑
        3.2.2 艺术文化装置
        3.2.3 文化活动
        3.2.4 历史建筑特色要素
    3.3 绿化介入法
        3.3.1 小规模临时性绿植
        3.3.2 可持续性绿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哈尔滨市老道外中华巴洛克街区的针灸式改造设计实践
    4.1 老道外街区的背景研究
        4.1.1 地理特征
        4.1.2 历史文脉
        4.1.3 街区形态
    4.2 老道外街区的改造动因及目标定位
        4.2.1 改造动因
        4.2.2 改造目标与定位
    4.3 针灸式设计方法在老道外中华巴洛克街区中的具体运用
        4.3.1 穴位与经络
        4.3.2 文化元素介入
        4.3.3 点式切入改造
        4.3.4 绿化介入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专利
攻读硕士期间获奖情况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社会实践情况
致谢
附件

(7)广西中小城市的微更新方法研究 ——以东兴市黄花岗街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大规模快速更新改造的不良影响
        1.1.2 城市双修背景
        1.1.3 人对于空间品质的需求
        1.1.4 城市多样性生成需要微更新
        1.1.5 选题来源——广西中小城市发展困境
    1.2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1.4.1 不同土地制度引发更新差异化
        1.4.2 微更新方法创新性
        1.4.3 广西特定发展背景的创新尝试
第二章 研究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介绍
        2.1.1 微更新
        2.1.2 多样性
        2.1.3 多元参与主体
        2.1.4 多元主体参与城市微更新
    2.2 相关理论介绍
        2.2.1 微更新理论
        2.2.1.1 理论缘起
        2.2.1.2 城市针灸理论
        2.2.1.3 城市触媒理论
        2.2.1.4 有机拼贴理论
        2.2.1.5 有机更新理论
        2.2.2 治理理论
        2.2.3 自组织理论
    2.3 城市微更新相关研究
        2.3.1 国外微更新研究进展
        2.3.2 我国微更新研究进展
    2.4 多元主体参与微更新方式相关研究
        2.4.1 国外多元主体参与更新方式研究进展
        2.4.1.1 英国合作伙伴机制下的城市更新
        2.4.1.2 日本社区培育组织机制下的城市更新
        2.4.2 我国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更新研究进展
        2.4.2.1 台湾多元主体参与都市更新
        2.4.2.2 我国大陆多元主体城市更新进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广西中小城市更新分析
    3.1 广西中小城市更新面临问题
        3.1.1 经济水平有限
        3.1.2 城市意象不足
        3.1.3 专业人才匮乏
        3.1.4 公众无法有效参与城市微更新
    3.2 广西中小城市微更新目标
        3.2.1 改善城市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3.2.2 提升空间品质,带动经济发展
        3.2.3 塑造城市意象,打造品牌效应
        3.2.4 提升城市多样性,激发城市活力
        3.2.5 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微更新方法
    3.3 广西中小城市不同更新主体导向分析
        3.3.1 政府主导微更新
        3.3.2 政商二元主导微更新
        3.3.3 非政府组织(NGO)主导微更新
        3.3.4 公众自组织更新
        3.3.5 多元主体协作参与微更新
    3.4 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广西中小城市微更新适用性分析
        3.4.1 更新单方主导具有局限性
        3.4.2 广西中小城市更新进入转型期
        3.4.3 城市进程中公众参与诉求提高
        3.4.4 多元主体参与微更新促进城市多样性生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元主体参与微更新实践:东兴市黄花岗街道更新分析
    4.1 黄花岗路街道更新改造背景分析
        4.1.1 东兴市概况
        4.1.2 黄花岗路现状概况
        4.1.3 黄花岗路发展愿景与目标
    4.2 街道更新策划与参与主体分析
        4.2.1 街道微更新模式策划
        4.2.2 更新参与主体之政府方
        4.2.3 更新参与主体之NGO方
        4.2.4 更新参与主体之社区居民
        4.2.5 更新参与主体之开发投资公司
    4.3 黄花岗路更新前期:因地制宜,多元主体参与策划
        4.3.1 NGO方:对接政府与居民进行设计策划
        4.3.2 政府方:政府主导建立公私合作机制
        4.3.3 民众方:了解更新愿景并学习造街规则
        4.3.4 开发投资公司:提供经费赞助与组织运营
    4.4 黄花岗路更新中期:至上而下,政府与NGO构建街道空间基础
        4.4.1 NGO主导设计、政府协助:街道要素整理
        4.4.2 政府协助、NGO主导实施:街道氛围营造
        4.4.3 NGO协调政府与商户利益追求:划分外摆空间
    4.5 黄花岗路更新后期:至下而上,政府与NGO引导公众自组织
        4.5.1 商户实施、NGO方指导:建立示范户机制
        4.5.2 居民参与营造、NGO方指导:建立点对点的定制化商户指导机制
        4.5.3 政府与开投公司管理、NGO指导、社区参与:搭建多方协商平台,社区长远发展
    4.6 黄花岗路更新未来发展:动态更新,多元协作,促进多样性生成
    4.7 黄花岗路更新结果评价
        4.7.1 街道更新所成功之处
        4.7.2 街道更新所欠缺之处
        4.7.3 街道更新工作需改进之处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中小城市多元主体参与下的微更新方法总结
    5.1 更新前期:因地制宜,多元主体策划
        5.1.1 搭建多元主体对话平台
        5.1.2 明确与平衡更新主体利益与职责
    5.2 更新中期:自上而下,构建硬件与人文基础
        5.2.1 构建项目硬件基础设施
        5.2.2 培育多元人文基础
    5.3 更新后期:自下而上,自组织参与营造
        5.3.1 塑造地区参与共同体
        5.3.2 培养公众的自组织能力
    5.4 未来发展:项目经营,促进可持续发展
        5.4.1 制定空间经营机制
        5.4.2 发挥触媒效应,促进区域发展
    5.5 广西中小城市多元主体参与微更新方法优势
        5.5.1 减少政府投资
        5.5.2 满足公众利益
        5.5.3 促进城市多样性生成
        5.5.4 有利于提升空间品质带动经济发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在新加坡的应用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医(针灸)治未病及其现状
    1.1 中医治未病的概念
        1.1.1 未病养生防于未然
        1.1.2 潜病未发救于萌芽
        1.1.3 病初即治以防变证
        1.1.4 病愈调护防止复发
        1.1.5 临床应用举隅
    1.2 中医“治未病”的起源与源流
        1.2.1 中医“治未病”的起源
        1.2.2 理论起源与萌芽时期(远古至春秋战国)
        1.2.3 理论形成时期(秦至西汉)
        1.2.4 理论发展时期(东汉至宋金元)
        1.2.5 理论成熟时期(明清至现代)
    1.3 古代着名医家治未病特色
        1.3.1 张仲景
        1.3.2 华佗
        1.3.3 葛洪
        1.3.4 孙思邈
        1.3.5 刘完素
        1.3.6 李东垣
        1.3.7 朱丹溪
        1.3.8 张景岳
        1.3.9 赵献可
        1.3.10 李时珍
        1.3.11 叶天士
    1.4 针灸治未病
        1.4.1 针灸治未病溯源
        1.4.2 古代针灸治未病的应用特点
        1.4.3 逆针灸防病
        1.4.4 针灸与自愈力
        1.4.5 针灸提高免疫力
        1.4.6 针灸治未病的现代应用
    1.5 体质辨识治未病
        1.5.1 体质与亚健康
        1.5.2 古代体质辨识应用
        1.5.3 古代中医体质分类
        1.5.4 现代中医体质辨识应用
        1.5.5 现代中医体质分类
    1.6 中国中医治未病现状
        1.6.1 中国中医(针灸)治未病政策与实施
        1.6.2 中国中医治未病现状与发展
第二章 新加坡中医(针灸)治未病及其现状
    2.1 新加坡简介及中医的历史和现状
        2.1.1 新加坡简介
        2.1.2 新加坡中医的历史和现状
    2.2 新加坡中医师治未病应用状况与认知问卷调查
        2.2.1 背景和目的
        2.2.2 对象、方法与数据
        2.2.3 问卷调查分析与讨论
        2.2.4 问卷调查结果
第三章 新加坡中医(针灸)治未病展望
    3.1 新加坡中医(针灸)治未病应用与展望
        3.1.1 教育与宣传
        3.1.2 政策与实施
        3.1.3 临床科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9)基于“都市针灸”理论的社区微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老旧社区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
        1.1.2 城市更新的方式逐渐转变
    1.2 相关概念解析
        1.2.1 社区
        1.2.2 社区微更新
        1.2.3 “都市针灸”理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2.1 社区微更新研究综述
        2.1.1 国外社区微更新研究进展
        2.1.2 国内社区微更新研究进展
    2.2 “都市针灸”理论研究综述
        2.2.1 国外“都市针灸”理论研究进展
        2.2.2 国内“都市针灸”理论研究进展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区微更新的关键要素和设计原则
    3.1 社区微更新现状分析
        3.1.1 老旧社区现存问题
        3.1.2 社区微更新现有模式
        3.1.3 社区微更新发展趋势
    3.2 社区微更新的关键要素
        3.2.1 介入规模
        3.2.2 参与主体
        3.2.3 微更新成果
    3.3 基于“都市针灸”理论的社区微更新原则
        3.3.1 针灸穴位要敏感
        3.3.2 更新规模要微小
        3.3.3 微更新过程渐进化
        3.3.4 微更新空间可催化
        3.3.5 微更新成果有关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都市针灸”理论的社区微更新策略
    4.1 分类选取针灸点
        4.1.1 社区开放空间
        4.1.2 社区建筑物
    4.2 微小介入针灸点
        4.2.1 空间功能更新
        4.2.2 物质环境提升
        4.2.3 历史文化保护
        4.2.4 公共事件介入
    4.3 渐进式、催化式推进
        4.3.1 微更新介入分阶段
        4.3.2 微更新成果可持续
    4.4 建立系统性、关联性社区网络
        4.4.1 建立整体系统
        4.4.2 延续街区肌理
        4.4.3 强化社会网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例验证——以广州竹丝岗社区微更新为例
    5.1 项目概况
        5.1.1 广州老旧小区微更新背景
        5.1.2 竹丝岗社区
        5.1.3 扉美术馆
        5.1.4 社区规划师制度
    5.2 基于“都市针灸”理论的广州竹丝岗社区微更新
        5.2.1 针对敏感穴位的小规模更新——“无界的墙”
        5.2.2 以渐进式、催化式的更新影响周边——“菜市场里的美术馆”
        5.2.3 系统性、关联性的多穴位串联互通——“移动的美术馆”
        5.2.4 公共文化事件激发社区活力——“无界艺术季”
    5.3 竹丝岗社区微更新评价
        5.3.1 体现微更新原则
        5.3.2 建构社区归属感
        5.3.3 反思与展望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价值与创新点
    6.2 问题与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记录
    1.竹丝岗社区规划师:叶敏
    2.“无界艺术季”策展人:宋冬
    3.第七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策展人:刘晓都
    4.深圳“趣城计划”发起人:张宇星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基于“肾脑相关”理论六味地黄膏膏摩干预对脑瘫幼鼠皮层损伤修复及BDNF/TrkB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肾脑相关”理论的渊源及发展
    2 脑瘫的病因病机
    3 齐鲁小儿推拿治疗脑瘫的辨证选穴规律
    4 六味地黄膏膏摩治疗脑瘫的理论基础及优势
    5 小结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六味地黄膏膏摩对脑瘫幼鼠皮层损伤修复的影响
        1.1 材料与方法
        1.1.1 实验动物
        1.1.2 仪器
        1.1.3 试剂
        1.1.4 六味地黄膏的制作
        1.1.5 动物分组与造模
        1.1.6 干预方法
        1.1.7 标本处理
        1.1.8 指标检测
        1.1.9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2 六味地黄膏膏摩对脑瘫幼鼠BDNF/TrkB表达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动物
        2.1.2 仪器
        2.1.3 试剂
        2.1.4 六味地黄膏的制作
        2.1.5 动物分组与造模
        2.1.6 干预方法
        2.1.7 标本处理
        2.1.8 指标检测
        2.1.9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血清及皮层BDNF表达水平的比较
        2.2.1.1 血清BDNF含量的比较
        2.2.1.2 皮层BDNF荧光表达水平的比较
        2.2.1.3 皮层BDNF蛋白表达水平的比较
        2.2.2 血清及皮层TrkB表达水平的比较
        2.2.2.1 血清TrkB含量的比较
        2.2.2.2 皮层TrkB荧光表达水平的比较
        2.2.2.3 皮层TrkB蛋白表达水平的比较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脑瘫的认识
        1.1 脑瘫的病因
        1.2 脑瘫的临床表现及危害
        1.3 现代医学治疗脑瘫的现状
    2 中医学对脑瘫的认识
        2.1 脑瘫的病因病机及治则
        2.2 脑瘫的辨证分型
        2.3 中医治疗脑瘫的现状
    3 六味地黄膏膏摩疗法治疗脑瘫的可行性分析
    4 六味地黄膏膏摩补肾益脑的作用机制分析
    5 六味地黄膏膏摩促进脑瘫幼鼠脑损伤修复的作用途径分析
    6 六味地黄膏膏摩对脑瘫幼鼠皮层神经元形态数量影响的分析
    7 六味地黄膏膏摩对脑瘫幼鼠BDNF/TrkB表达影响的分析
结语
创新点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成果及获奖

四、21世纪“穴位”的形态研究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标本配穴”针刺对反复移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调控胚胎着床障碍大鼠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D]. 邓超.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基于PLC依赖性信号通路探讨穴位埋线对“虚、瘀”状态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黏膜上皮屏障的作用机制[D]. 王欢.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灸法干预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结缔组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易岚.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2型糖尿病典型体质患者的十二经原穴电学特征研究[D]. 张健.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城市公共空间改造中针灸式设计方法的运用与研究[D]. 牛瑞瑞.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7]广西中小城市的微更新方法研究 ——以东兴市黄花岗街道为例[D]. 周言. 广西大学, 2020(08)
  • [8]中医治未病思想及其在新加坡的应用与展望[D]. 赵富生(Teo Hoo Seng).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9)
  • [9]基于“都市针灸”理论的社区微更新研究[D]. 邓士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基于“肾脑相关”理论六味地黄膏膏摩干预对脑瘫幼鼠皮层损伤修复及BDNF/TrkB表达的影响[D]. 张星贺.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21世纪“穴位”形态学研究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