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整脊八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论文文献综述)
邹俊峰[1](2020)在《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胸椎小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跟踪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后对胸椎小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达到研究。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程度情况等。方法:设计合理客观的分类对照试验:分设治疗组(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30例和对照组(平衡针灸治疗)30例进行对胸椎小关节错位的治疗。观察对比在临床治疗中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方案与平衡针灸治疗方案对胸椎小关节错位的治疗效果。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VAS评分、PPI评估评分统计治疗前后的数据变化作疗效分析评价。采用Epi Data软件建立相应的录入程序,并设定录入时的逻辑审查限定条件,统计学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所有统计计算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平衡针灸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PPI评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着降低(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对于VAS及PPI评分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及平衡针灸治疗对胸椎小关节错位均有显着疗效,而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疗效优于平衡针灸治疗。
袁威起,黄俊卿,张景伟,梁新[2](2019)在《基于脊柱及脊源性疾病探讨中医整脊疗法》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脊柱及脊源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性眩晕、心律失常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大多数病例可以采用系统的保守治疗方案来缓解甚至治愈。而整脊疗法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案,不仅临床疗效可观,而且也为很多其他学科的疑难杂症开辟了新的诊疗途径,因此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青睐。
乔梁[3](2019)在《“整颈三步九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基于施杞教授“动静力平衡”理论,通过分析颈椎生理弧度、颈椎周围肌肉状态,了解神经根型颈椎病影像学特征,丰富“动静力平衡失调”理论的指导意义,为“整颈三步九法”的机制研究探索观测指标。2.通过本次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对“整颈三步九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客观的评价。方法:1.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本院完善颈部X线及MRI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及非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58例,回顾分析其基本信息和影像学资料,运用统计工具SPSS20,对选择的11个可能影响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的回归分析。2.为观察“整颈三步九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以6个分中心18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牵引为对照组,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患者进行为期2周的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1、2周;随访第4周、第12周时各记录VAS、NDI、SF-36评分,并对“整颈三步九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为保护性因素,根据OR值可知: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每增大一个单位,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可能性降低0.099倍。2.共纳入病例180例。治疗组90例,对照组90例。无故失访或病例自行退出共0例。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第1周的VAS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而其余各时间点的组间差异、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的差值、变化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NDI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的组间差异、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的差值、变化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H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第2周与第12周GH评分与治疗前的差值、变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T评分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的差值、变化率均有统计学意义;第2、4、12周MH评分时间点与治疗前的差值、变化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PF、RP、BP、SF、RE评分在各时间点的组间差异、各时间点与治疗前的差值、变化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2-C7矢状面轴向距离作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影像学特征,具有一定的鉴别意义,可在临床诊治中予以注意;鉴于本研究数据有限,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对胸锁乳突肌的状态及肌电图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预测有待进行进一步研究。2.通过多中心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表明,“整颈三步九法”不仅具有较长期的治疗效果,而且在治疗过程中能更加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及体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确切,且手法治疗具有可重复性,本研究整体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
叶延勋[4](2016)在《中国整脊学建构的文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医骨科和脊柱伤病疗法具备传统理论的精华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但这些传统疗法及其基础上发展出的现代治疗体系——中国整脊学,却未获得广泛认可,且在与西方整脊学遭遇中被认为伪科学,那么在西医占据主导的中西医文化冲突的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整脊学处于何种地位及其独特性,为此我们要考察中国整脊学作为地方性知识的建构过程及文化特性。作者采用人类学的考察方式,试图通过对中西方整脊学文化和技术的比较来分析中国整脊学的建构过程。第一章创建本文的理论框架,探讨文化和技术的关系,把技术归属到文化概念中,指出对技术的建构过程就是特定的文化实践过程。第二章是中国整脊学现状的认识过程,并指出当前整脊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是中国整脊学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人类学考察,在这一部分指出了中国整脊学的理论基础和传统文化之间紧密关系,为理解中国整脊学提供了整体文化背景,并深入湘潭某中西医结合医学,对中医整脊具备的地方性特征意义表征进行描述和理解。第四章在上章的基础上对中西方整脊学进行文化和技术的比较分析,以说明他们存在冲突和融合的地方,在对中国整脊学的建构过程进行考察,以说明文化的价值观念在建构过程中的重要性。第五章是理论提升的部分,目的是为了消除科学意识形态对地方性认识的误区,肯定中国整脊学地方性知识的科学合理性,并对对方性知识赋予了伦理之道和价值信仰。中国整脊学之所以认为是伪科学的,正是因为以占据高地的西方价值体系的意识形态来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以科学的普遍性知识来定义中国整脊学。在全球的环境背景下,中国整脊学的地位看似不容乐观,但彰显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境界,所以中国整脊学只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撑下才能发挥应有的力量,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对地方性知识的中国整脊学进行文化层级的研究,不仅可以加强民族认同感、提升民族自信、同时对推动中国整脊学的发展也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白文博[5](2016)在《手法整脊治疗对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颈椎手法对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改善的机制及研究进展,分析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于青少年颈椎病发病的意义,探讨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对于青少年颈椎病治疗的意义。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对青少年颈椎病患者生理曲度异常的病因、诊断和手法治疗的进展,综合论述并分析。结论:颈椎病属于骨科常见病,以颈椎间盘及颈椎周围组织退变为主要病因,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食管压迫型及混合型。其原多发于中老年人,但近些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且发病逐渐低龄化,一方面是近些年电子产品的使用率上升及学业的繁重,青少年使用手机、电脑等工具及伏案学习时间过长,使其颈部肌肉痉挛、局部组织水肿劳损,破坏了颈椎外部的力学环境平衡,发生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反弓;一方面是近些年由于生物力学的发展,对于颈椎病的认识更加深刻,对青少年颈椎病的诊断也增加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目前针对青少年颈椎病的治疗,主要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中医骨伤科方面主要以颈椎手法治疗。中医骨伤科对于颈部手法的描述纷繁复杂,各个手法流派对于手法的操作技巧也各有不同,但大体上分为理筋手法和正骨手法,理筋手法即是对颈椎局部的肌肉、软组织进行松解的手法,正骨手法则是通过拔伸、旋转、扳按、旋提等手法对颈椎内部椎体、椎间盘、小关节和韧带的力学关系进行调整。中医手法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和对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改善都有很良好的效果,临床上也有很多医生在做关于手法治疗的临床试验,其大都证明了中医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优越性。虽然中医骨伤科的正骨手法百家争鸣,随着颈椎生物力学研究的发展,其根本治疗原理也被揭开。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即是颈椎内外力学环境的失衡,而颈椎手法治疗的根本原理也就是用手法去改善和调节颈椎的内外源力学平衡。此前国内外对于颈椎手法作用时手法的力学研究较为普遍,而很少讨论手法使用时对于发生在颈椎内部结构,如椎体、椎间盘、椎旁肌肉及韧带及血管这些结构上的生物力学的改变。目前对颈椎手法的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尚不多,且多局限在手法本身的力学研究上。随着科技条件的发展,更多可以用来分析生物力学的技术手段的诞生,临床上不仅要有对手法本身的研究,同时还要有针对颈椎结构对于中医手法响应的力学研究,因此应多进行临床研究及力学基础研究,从而更加有效的支持中医骨伤科在颈椎手法上的临床应用。
白晓云[6](2014)在《整脊法规范化见成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报讯(记者白晓云)记者日前从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整脊高级研修班了解到,参加过该研修班医师的所属24个单位,在2004年一年内,运用整脊八法治疗伤病患者6万多例,共101万人次,无一例发生医源性损伤。其中,以既往最易并发意外损伤的颈椎旋转手法共治疗15000多人,40000余人次,无一例发生医疗事故及并发症。传统的整脊手法如悬吊、牵引、旋转等八法,没
李明潭[7](2012)在《整脊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整脊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临床有效性,为整脊疗法这一种无副作用、效果持久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临床证据。方法:1、采用病例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推拿门诊和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脾胃科病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30例合格FD患者采用整脊疗法治疗,每周3次,4周为1个疗程。应用症状分级评价量表、SF-36生存质量量表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临床评价,最后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2、将本研究与近20年针灸、推拿治疗FD的文献研究结果对比,总结以往针灸、推拿治疗FD的临床有效率以及研究设计的不足,为本次研究的科学性提供文献依据。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0%,愈显率为40.00%。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变化,经统计学分析后,t=6.70,P<0.01,而且各个单一症状的积分也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在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方面,治疗前后总积分变化,经统计学分析后,t=6.51,P<0.01;各个维度积分比较,除了情感职能(P>0.05)外,其余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2、与文献研究对比结果文献研究显示:以往针灸、推拿治疗FD的文献存在研究设计上的不足,如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差、研究方法的设计存在缺陷及治疗方法的描述不够明确等,易导致临床研究的质量偏低,进而影响临床有效率可信度。而本研究按照病例观察的设计方法,有明确的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采用公认的疗效评定标准,详尽的描述具体的干预方案,科学合理选用统计学方法,获得了可信性高的研究结果,能很好地反映出整脊疗法治疗FD的临床有效性。结论:从临床研究中,得出整脊疗法治疗FD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以往文献对比,显示出本研究设计较严谨,临床总体疗效可信性高。总之,整脊疗法治疗FD疗效确切,整脊疗法值得推广。
祁芳[8](2011)在《中医整脊 规范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华中医药学会日前主办的第六次全国中医整脊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换届选举大会上:,来自全国中医整脊学科的230余位专家共聚一堂,为中医整脊学科会诊——健康报2010年12月1日第五版每周聚焦据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主任委员韦以宗介绍,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率现已达60%—80%(美国在10%以下),手术的后遗症和并发症屡见不鲜。由于中医治疗脊柱病缺乏规范标准,医疗意外时有发生。经检索10年文
祁芳[9](2010)在《中医整脊 规范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据中华中医药学会整脊分会主任委员韦以宗介绍,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率现已达60%80%(美国在10%以下),手术的后遗症和并发症屡见不鲜。由于中医治疗脊柱病缺乏规范标准,医疗意外时有发生。经检索10年文献,因正骨推拿导致并发症155例,其中死亡两例,植物人3例,高位截瘫12?
韦以宗,王秀光,刘明军,潘东华,王之虹,韦春德,孙永章,田新宇[10](2010)在《中医整脊科正脊调曲法操作规范的标准》文中指出中医整脊科正脊调曲法操作规范的标准研究,包括正脊骨法中的按脊松枢法、寰枢端转法、牵颈折顶法、颈椎旋提法、提胸过伸法、胸腰旋转法、腰椎旋转法、腰骶侧扳法、过伸压盆法、手牵顶盆法10个方法和牵引调曲法中的颈椎布兜牵引法、仰卧骨盆牵引法、一维调曲法、二维调曲法、三维调曲法、四维调曲法6个方法的定义、操作规范、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使之标准化、规范化。
二、传统整脊八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传统整脊八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论文提纲范文)
(1)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胸椎小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胸椎小关节错位的认识 |
1.1 认识 |
1.2 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胸椎小关节错位的认识 |
2.1 胸椎小关节错位的定义 |
2.2 病因与发病机制 |
2.3 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质量控制措施 |
2.6 随访 |
2.7 脱落病例处理 |
2.8 异常反应观察及处理 |
2.9 资料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两组基本数据比较 |
3.2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
3.3 总疗效比较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1 脊柱相关的生物力学 |
1.1 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 |
1.2 脊柱生物力学 |
1.3 脊柱运动学 |
2 胸椎生物力学 |
2.1 胸椎的解剖结构 |
2.2 胸椎的生物力学特性 |
2.3 胸椎生理曲度及意义 |
3 与胸椎相关的肌肉 |
3.1 斜方肌 |
3.2 背阔肌 |
3.3 菱形肌 |
3.4 竖脊肌 |
3.5 夹肌 |
4 对“骨错缝,筋出槽”的认识 |
4.1 相关的文献研究 |
4.2 “骨错缝,筋出槽”与临床诊断治疗 |
5 对针刺“得气”的认识 |
5.1 “气”的概念及文献研究 |
5.2 “得气”的概念及文献研究 |
5.3 “得气”与临床针刺疗效 |
6 韦氏整脊手法的研究 |
6.1 韦氏整脊手法的整体观 |
6.2 韦氏整脊手法的治则治法 |
6.3 韦氏整脊手法的优势 |
7 平衡针灸的研究 |
7.1 平衡针灸的概念 |
7.2 平衡针灸的理论研究 |
7.3 平衡针灸的特点 |
7.4 平衡针灸的优势 |
8 研究结果分析 |
9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
10 总结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胸椎小关节错位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2)基于脊柱及脊源性疾病探讨中医整脊疗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整脊疗法的概念 |
2 中医整脊疗法的历史与发展 |
3 整脊疗法的理论依据 |
3.1 脊柱的圆运动规律 |
3.2 圆筒枢纽学说 |
3.3 脊柱轮廓平行四边形平衡理论 |
3.4 椎曲论 |
4 整脊疗法的作用机理 |
4.1 纠正错动的解剖位置 |
4.2 恢复动态平衡 |
4.3 调控紊乱的生物信息 |
5 整脊手法概述 |
5.1 推拿理筋法 |
5.2 悬吊牵引法 |
5.3 旋转复位法 |
5.4 斜扳复位法 |
5.5 过伸过屈法 |
6 整脊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
6.1 整脊疗法的适应症 |
6.2 整脊疗法的禁忌症 |
7 整脊疗法的临床应用 |
7.1 腰椎间盘突出症 |
7.2 颈性头痛 |
8 整脊疗法前景与展望 |
(3)“整颈三步九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神经根型颈椎病影像学特征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部分 “整颈三步九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1.2.1 诊断标准 |
1.2.2 纳入标准 |
1.2.3 排除标准 |
11.2.4 剔除标准 |
1.2.5 退出标准 |
1.2.6 终止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临床设计原则 |
2.1.1 研究设计类型 |
2.1.2 样本量及其计算的依据 |
2.1.3 随机方法 |
2.2 手法培训 |
2.2.1 制定手法操作规范 |
2.2.2 手法操作的规范化培训 |
2.2.3 质控方案 |
2.3 治疗方法 |
2.3.1 治疗组(手法治疗组) |
2.3.2 对照组(牵引治疗组) |
2.4 观测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
2.4.1 观测指标 |
2.4.2 疗效评定标准参考 |
2.5 安全性评估 |
2.6 受试者权益保护 |
2.6.1 伦理学考虑与风险分析 |
2.6.2 知情同意原则 |
2.7 不良事件的记录与报告 |
2.7.1 不良事件 |
2.7.2 严重不良事件 |
2.7.3 不良反应与治疗方案因果关系判断 |
2.7.4 不良事件的处理 |
2.8 数据管理 |
2.9 统计分析 |
2.9.1 疗效指标 |
2.9.2 统计分析方法 |
2.9.3 统计推断 |
2.10 技术路线图 |
3.研究结果 |
3.1 研究完成情况 |
3.2 基线情况(FAS集) |
3.2.1 人口学特征 |
3.2.2 疗效评价指标 |
3.3 疗效比较(FAS集) |
3.3.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比较 |
3.3.2 两组治疗前后NDI评分的比较 |
3.3.3 两组治疗前后SF-36评分比较 |
3.3.3.1 生理机能PF评分比较 |
3.3.3.2 生理职能RP评分比较 |
3.3.3.3 躯体疼痛BP评分比较 |
3.3.3.4 健康变化HT评分比较 |
3.3.3.5 一般健康状况GH评分比较 |
3.3.3.6 精力VT评分比较 |
3.3.3.7 社会功能SF评分比较 |
3.3.3.8 情感职能RE评分比较 |
3.3.3.9 精神健康MH评分比较 |
3.3.4 两组疗效评价的比较 |
3.4 安全性评价 |
4 讨论 |
4.1 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概述 |
4.2 常见手法 |
4.2.1 理筋手法 |
4.2.2 正骨手法 |
4.2.3 拔伸类手法 |
4.2.4 旋转类手法 |
4.2.5 其他手法 |
4.3 手法结合其他疗法 |
4.3.1 结合针灸 |
4.3.2 结合中药 |
4.3.3 结合穴位注射 |
4.3.4 结合小针刀 |
4.4 “整颈三步九法”治疗颈椎病的机理 |
4.5 临床评价分析 |
4.5.1 基线评价 |
4.5.2 VAS评分评价 |
4.5.3 NDI评分及疗效评价 |
4.5.4 SF-36评分评价 |
4.5.5 影响因素评价 |
4.5.6 安全性评价 |
4.6 存在的不足 |
4.7 展望 |
5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整颈三步九法”操作步骤 |
附录二:量表 |
(4)中国整脊学建构的文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选题缘由及意义 |
2.研究综述 |
3.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一章 中国整脊学文化研究的分析框架 |
1.1 文化和技术 |
1.1.1 文化 |
1.1.2 文化和技术的内在关系 |
1.1.3 中国整脊学技术系统的文化实践 |
1.2 建构论 |
第二章 中国整脊学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
2.1 中西方整脊学的历史源流 |
2.1.1 西方整脊学的历史源流 |
2.1.2 中国整脊学的历史源流 |
2.2 中国当代整脊学的建构现状概述 |
2.3 中国整脊学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
第三章 中国整脊学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一种人类学考察 |
3.1 中国整脊学整体文化背景 |
3.1.1 中国整脊学理论内涵的传统文化 |
3.1.2 中国整脊学传统文化所具备的地方性文化特征 |
3.1.3 历史纬度下的中医地位 |
3.2 中国整脊学意义表征工具及其地方性特征 |
3.2.1 整体性问题 |
3.2.2 医疗程序 |
3.2.3 表征工具 |
3.2.4 对“病”和“症”认识 |
第四章 中国整脊学建构过程的文化分析 |
4.1 中西方整脊学文化的比较性分析 |
4.1.1 中西整脊学对生命本体的不同认识 |
4.1.2 中西整脊学方法论的差异 |
4.1.3 中西方整脊学的文化融合的必然性 |
4.2 中国整脊学建构的过程分析 |
4.2.1 建构的起因分析 |
4.2.2 建构的过程分析 |
4.2.3 建构的现状分析 |
第五章 作为地方性知识中国整脊学的哲学分析 |
5.1 对地方性知识认识的误区 |
5.2 作为地方性知识的信仰价值 |
5.3 地方性知识的科学合理性 |
5.4 地方性知识的伦理内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及参与课题情况) |
附录C(对整脊科室的考察图片) |
(5)手法整脊治疗对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文献综述 |
1. 青少年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 |
2. 颈椎手法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的发展现状 |
2.1 理筋手法 |
2.2 正骨手法 |
3. 颈椎手法的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
3.1 内科禁忌 |
3.2 颈椎方面的禁忌 |
3.3 手法施用时的注意事项 |
4. 颈椎生理曲度的意义及测量方法 |
4.1 颈椎生理曲度的意义 |
4.2 颈椎生理曲度的测量方法 |
5. 手法改善颈椎生理曲度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
5.1 理筋手法的生物力学研究 |
5.2 正骨手法的生物力学研究 |
5.3 颈椎手法对颈椎各结构的生物力学影响 |
6. 颈椎手法对生理曲度改善的临床疗效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整脊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学对FD的认识 |
一、中医病名及证候表现 |
二、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
三、临床治疗研究 |
四、小结 |
第二节 西医对FD的认识 |
一、F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二、FD的治疗 |
三、西药治疗的不足 |
第三节 针灸、推拿疗法治疗FD的文献研究 |
一、近20年针灸、推拿治疗FD的文献研究 |
二、临床对照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
三、治疗结局评价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四节 整脊疗法 |
一、整脊疗法的历史源流 |
二、整脊疗法的理论依据 |
三、整脊手法 |
四、整脊疗法运用现状 |
五、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病例来源 |
二、诊断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和脱落标准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二、干预措施 |
三、疗效观察 |
四、数据处理 |
第三节 观察结果与分析 |
一、一般情况比较 |
二、研究结果资料分析 |
第四节 讨论 |
一、理论依据 |
二、量表的选择 |
三、研究结果分析讨论 |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五、与针灸、推拿治疗FD的文献研究对照 |
六、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中医整脊科正脊调曲法操作规范的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正脊骨法 |
1. 按脊松枢法 |
1.1 定义 |
1.2 操作规范 |
1.3 适应症 |
1.4 禁忌症 |
1.5 注意事项 |
2. 寰枢端转法 |
2.1 定义 |
2.2 操作规范 |
2.3 适应症 |
2.4 禁忌症 |
2.5 注意事项 |
3. 牵颈折顶法 |
3.1 定义 |
3.2 操作规范 |
3.3 适应症 |
3.4 禁忌症 |
3.5 注意事项 |
4. 颈椎旋提法 |
4.1 定义 |
4.2 操作规范 |
4.3 适应症 |
4.4 禁忌症 |
4.5 注意事项 |
5. 提胸过伸法 |
5.1 定义 |
5.2 操作规范 |
5.3 适应症 |
5.4 禁忌症 |
5.5 注意事项 |
6. 胸腰旋转法 |
6.1 定义 |
6.2 操作规范 |
6.3 适应症 |
6.4 禁忌症 |
6.5 注意事项 |
7. 腰椎旋转法 |
7.1 定义 |
7.2 操作规范 |
7.3 适应症 |
7.4 禁忌症 |
7.5 注意事项 |
8. 腰骶侧扳法 |
8.1 定义 |
8.2 操作规范 |
8.3 适应症 |
8.4 禁忌症 |
8.5 注意事项 |
9. 过伸压盆法 |
9.1 定义 |
9.2 操作规范 |
9.3 适应症 |
9.4 禁忌症 |
9.5 注意事项 |
1 0. 手牵顶盆法 |
1 0.1 定义 |
1 0.2 操作规范 |
1 0.3 适应症 |
1 0.4 禁忌症 |
1 0.5 注意事项 |
牵引调曲法 |
1.颈椎布兜牵引法 |
1.1定义 |
1.2操作规范 |
1.3适应症 |
1.4禁忌症 |
1.5注意事项 |
2.仰卧骨盆牵引法 |
2.1定义 |
2.2操作规范 |
2.3适应症 |
2.4禁忌症 |
2.5注意事项 |
3.一维调曲法 |
3.1定义 |
3.2操作规范 |
3.3适应症 |
3.4禁忌症 |
3.5注意事项 |
4.二维调曲法 |
4.1定义 |
4.2操作规范 |
4.3适应症 |
4.4禁忌症 |
4.5注意事项 |
5.三维调曲法 |
5.1定义 |
5.2操作规范 |
5.3适应症 |
5.4禁忌症 |
5.5注意事项 |
6.四维调曲法 |
6.1定义 |
6.2操作规范 |
6.3适应症 |
6.4禁忌症 |
6.5注意事项 |
结语 |
四、传统整脊八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论文参考文献)
- [1]韦氏整脊手法结合平衡针灸治疗胸椎小关节错位的临床疗效观察[D]. 邹俊峰.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基于脊柱及脊源性疾病探讨中医整脊疗法[J]. 袁威起,黄俊卿,张景伟,梁新. 中医临床研究, 2019(35)
- [3]“整颈三步九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D]. 乔梁.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中国整脊学建构的文化分析[D]. 叶延勋. 湖南科技大学, 2016(03)
- [5]手法整脊治疗对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研究进展[D]. 白文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6]整脊法规范化见成效[A]. 白晓云. 第十次全国整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 2014
- [7]整脊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D]. 李明潭.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8]中医整脊 规范发展[A]. 祁芳. 全国第七次中国整脊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脊柱常见病整脊诊疗指南》研究编写报告, 2011
- [9]中医整脊 规范发展[N]. 祁芳. 健康报, 2010
- [10]中医整脊科正脊调曲法操作规范的标准[J]. 韦以宗,王秀光,刘明军,潘东华,王之虹,韦春德,孙永章,田新宇.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0(11)